我国水资源保护(通用12篇)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1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 特点:
(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平方米, 居世界第5位, 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630平方米, 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人均水资源量世界排名第121位。据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平方米的国家为用水紧张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000平方米的为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m的为严重缺水国家。到21世纪中叶,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接近1700平方米。
(2) 水资源补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受季风气候影响, 我国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也就是说我国水资源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此外, 我国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很大,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为3-8倍, 出现过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年际剧烈变化和年内高度集中, 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也决定了我国治理江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3) 生态环境用水问题突出。黄河径流的高泥沙含量举世闻名, 其中年平均含沙量为35kg/m, 支流最大实测含沙量1600kg/m, 均列世界大河之首。而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 利用现状:
(1)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占全国总量的70%多, 但由于灌溉技术的落后, 利用率比较低下。
(2) 工业用水。我国工业单位用水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水循环使用效率低, 还有个别对废水处理不当直接排放, 造成水污染。
二、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于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的法律保护, 我国亦不例外, 现有关于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 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有水法律件:《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行政法规 (2件) 、地方性法规 (160多件) 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 (90件) 、地方政府规章 (170多件) 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法规体系, 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使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2008年2月2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已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 , 新法在加大政府责任、明确违法界限, 强化有关制度、关注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做好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等方面, 都有一些新的刚性规定, 扩大了处罚对象、提高了处罚标准, 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多的处罚手段和权力, 使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 从总体看, 这些法律制度与目前水资源面临的严重情况相比显得非常薄弱, 不能满足水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 且从立法角度而言本身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表现在:
1. 还未真正确立水权制度。
水权是以水资源的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 从民法的角度看, 水权应包括权利主体对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水权制度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我国水权概念不完整。我国现行的水权在法律上仅规定了所有权和取水权, 对使用权的规定则较为模糊。 (2) 没有建立水权的交易流转制度。目前我国土地、矿产资源的产权流转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但其他自然资源的产权流转制度还是空白。长期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价格不合理、管理粗放、使用浪费等问题, 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2. 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缺乏有机的联系。
首先, 水资源管理和水体保护法律法规与其他资源生态方面的法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水资源是与其他自然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资源的利用, 其他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引起水资源连锁式的破坏。因此, 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也应该与其它的法律法规相协调, 既要强调水资源法制对水资源的直接保护作用, 又要注重水资源法制对其它相关资源的间接保护作用。其次, 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管理、保护和水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长期以来, 我国水资源法律法规都不太重视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 只侧重取水许可的发证及征收水资源费, 而在水资源的规划调度及生态保护方面还不够重视。
3. 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权限不清。
虽然新水法的出台, 对于“政出多门, 多龙治水”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行政机关的设立都没有专门的组织法, 各部门的职权都是由各部门先制定方案, 后报经国务院批准, 各部门难免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新水法规定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但在具体实践中, 流域行政管理机构尤其是跨区流域行政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环境部门的职责权限还是时有冲突, 这就容易造成权力设置的重复或空白, 只有分工没有协作, 各部门的权力竞争造成对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损害, 尤其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十分不利。
三、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1. 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依法落实科学发展观。
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 改革、完善现有水资源保修订《水法》、《水土保持法》等单行法规的部分内容, 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 突出“源头治理”节约用水, 同时, 根据建立循环型和节水型社会的要求, 制定水资源再生利用的专门法规, 例如制订《资源再生利用管理条例》《污水再生利用管理办法》等专项立法应对污水处理主体的市场准入制度, 运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应建立健全各行业节约用水的国家、地方标准体系, 制定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依法规范企业与个人节约用水、污水再生利用的法定义务, 明确浪费水的法律责任。
2. 建立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保护水生态和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础, 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关键。但是, 生态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如果没有激励机制就会使保护者缺乏保护的积极性。因此, 建立水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是保护水生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水生态保护的主体、水生态受益的主体及水生态保护的效果均容易量化的情况下, 可以建立“谁受益, 谁付费”和“谁保护, 补偿谁”的市场补偿办法。在水生态的受益者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向保护者提供补偿。
3.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推动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保护。
(1) 首先要完善节完善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制度。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制度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水资源利用规划之中。其次, 城市节即建设项目主约用水要真正落实“三同时、四到位”一体工程与节水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 节水目标到用位, 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
(2) 建立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专项资金制度。基金的收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环境税费及企业和个人捐赠, 对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 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水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 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研究开发资金风险社会化, 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3) 健全水资源税费制度。目前,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收费项目不全和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 排污费低于治理成本, 使排污者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意治理, 低价购买合法排污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 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 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水污染的作用。同时, 应将水税作为环境税之一尽快开征, 以缓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缺水问题。总之, 采取国家实行环境税、地方实行排污收费的“双轨制”将水资源的环境价值计入经济成本, 有利于遏制水资源浪费和减缓水环境污染。
摘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之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 水环境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我国水资源利用基础上分析水环境保护现状, 为水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水资源,法律保护,法律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鹏.坚持开源和节能并举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N].中国环境报, 2001-3-24 (1) .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周珂.环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燕.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浅析[J].法学论坛, 2008-09.
[5]李素琴, 程亮生.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N].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6-21 (2) .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2
代水资源保护的启发
逯孝强
(聊城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聊城市 252000)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中国古代有着内涵丰富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想。本文主要从对中国古代对水资源的认识、水资源利用与古代哲学思想、古代均水理念的演进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归纳,以对当代中国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认识;水资源利用;古代均水理念;思路方法 中国古代对水的认识、利用及其均水理念
1.1 中国古代对水的认识
对于水的认识最早的文章出自《管子·水地篇》,其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者也。”[1]这里虽然没有直接鲜明的说出水的本质,但抽象概括出了水是生命的根源的本质,形象的说明了水在大地中的流动就如同血液在人体内流动一样,阐明了水的重要性。清代张宗法在其农学巨著《三农纪》中认为“水者,天地之气也,在内为气,出表为水。”[1]他初步揭示了水循环的规律即“水与气的循环”,这种对水循环规律的揭示本身就包含对水资源本质的认知内容也对水的本质进行了揭示。《周礼·地宫·稻
[2]人》中提到了水资源的除草功能,“凡稼泽,夏以脸草荃夷之。”即用水把田间杂草淹死,到夏天多雨高温季节,在田间以水沤烂杂草作肥料。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还提到了水资源的肥田、杀虫作用,“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2] 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2.川谷导气。《国语·周语下》中说: “ 夫山, 土之聚也;戮, 物之归也;川, 气之导也;泽, 水之钟也。夫天成而聚于高, 归物于下, 疏为川谷, 以导其气。”[1] 在此说明天地自然中川谷导气的作用。自然界的山之所以高, 蔽之所以深, 川之所以流, 水之所以聚, 是因为它们在水土整体中发挥协调的、统一的作用。自然界的水土构成一个整体, 水土的演替运动不仅是自然界存在的形成, 而且是自然界维持其秩序和平衡的原因。对天地人系统来说, 更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有所谓“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 民乏财用”。《国语·周语上》 由此可见,川谷导气, 水土演替是夭地人宇宙系统的交汇处—地球表层系统运动形式。在川谷导气思想指导下,(禹贡传》中太子晋提出了治水平土的几项原由:(l)象天,(2)仪地,(3)和民,(4)敬神(未知因素),(5)咨之前划,(6)观民之究害。并指出: “ 不堕山、不崇蔽, 不防川、不窦泽。”因为“ 山, 土之聚也, 蔽,之归也;J 日, 气之导也;泽, 水之钟也”。川谷导气还包含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萌芽。《吕氏春秋·圆道》中说: “ 云气西行, 云云然, 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 上不竭, 下不满, 水为大, 重为轻, 圆道也。” 高诱注: “ 小者, 泉之源也, 流不止也, 集于海是为大。水浊而重升作为云是为轻。”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我国气候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 海洋水蒸腾, 再由东南季风携带至大陆, 形成降雨, 降雨形成地面通流, 再顺着西北高, 东南低的地势, 流入海洋。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水资源的认识时间久远,且思考深入,有着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这些思想也为古代对水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奠基作用。
1.2 水资源利用与古代哲学思想
思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决定因素,它根据客观世界(包括自身)的信息,使人类能够认识和主动影响客观世界,水作为一种极其重要而变化频繁的环境与资源因素,它哺育了人类,又以旱涝灾害折磨人类,所以水及其变化给人类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是人类思想最重要的素材,人水关系是随着社会演变而变化,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人类发展史。对水的利用关键在于使阵发性的降水转变成可连续供水的水资源,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降水在天,蓄水在地,治水在人的哲理,天地人也就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
我国古代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古代洪水传说虽多,但唯独中国才有夏禹治水的故事,这表明实践对思维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治水的方针上,夏禹采取顺水势而导之的方针取得成功,说明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有力保证。农时是阳光、气温与降水都宜于作物生长的时段,治水与精耕细作是保水肥、抢天时和争地利的方法,体现以人治地,以地补天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水分循环和液态水是阴阳冲突与和谐的产物,它是适宜的温度、气压与水分的地理差异存在的基础,体现中庸之道的哲理。水过多成洪涝,过少成旱,只有风调雨顺,才是好年景。水平被看作是平衡的标志!古代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一批水利工程,就是利用水平的原理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自流调控的设计理念。
老子认为水的性质表现哲学的柔,他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意思是:水养育万物,却能下而不争,所以体现柔性哲理。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就是说,水最柔弱,又最能攻坚强,它物是无法替代的。古人用“水能载舟,亦能履舟”以说明水的双重性。“柔弱胜刚强”立论巧妙,表明柔性思维蕴藏无限策略的玄机,正是老子从水性得到的启示。
1.3 古代均水理念的演进
中国古代的均水理念,对古代用水纠纷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均水理念的目的是合理分配水资源,避免水事纠纷的出现或扩大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行政命令为基础,政府把供水份额分配到各个地区,由用水户自[3] 由使用根据《汉书·倪宽传》记载,早在西汉倪宽管理关中六辅时就有“定水令,以广溉田”等通过制定法令来分配水资源的理念。《汉书·召信臣传》中又有关于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的记载,这是通过设置界标的方式来分配水资源。可见,此时的均水理念已经产生,其不仅保障了民众基本的水资源使用权,还成为解决用水纠纷的基础。但是,均水理念还要考虑用水的实际,尤其是用水顺序问题,各朝代对不同用水其优先性有所差异。《大唐六典》则规定了“凡水有灌溉者,碾石岂不得与争利”的用水顺序,即灌溉优先于水磨、航运。宋朝对灌溉用水的顺序进一步明确化,《庆元条法事类·农桑门·农田水利》记载“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若渠堰应
[4]修者,先役用水之家。其碾碾之类塑水,于公私有害者除之。”也就是说,灌溉用水的次序是先下游,后上游先灌溉水田,后灌溉旱田。当水利设施出现问题之时,由用水人家去修。如果发生水碾、水磨之类的机械造成了水流不畅或堵塞者,影响了灌溉,就应当予以拆除。元朝的分水、量水、节水原则是以渠水所能灌溉田地的多少为总数,分配到每年维修渠道的丁夫户田。清朝时水量的分配以“水程”为单位,水程是水流的时间限定,在过水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水使用量的多少也就确定了。并且用水管理实行“水册制”,即对涉水用户进行用水登记。
可见,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立法、学者著作,从这些涉水立法和著作的内容来看,均水理念都得到了体现,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现代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启发
水问题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甚至可能成为自然因素中唯一长期严重制约中国发展进程的瓶颈因素[5]。古今水资源保护历史表明,水资源关系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和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内容;水资源利用涉及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具体方面。,中国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这些严峻形势的形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他们的具体活动又受其水资源保护理念的指导。所以,在一些涉水主体水资源保护生态意识欠缺的情形下,他们的行为难免会表现出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利益,从而致使水生态环境在水资源不当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受到影响或者破坏。
我国的水资源保护研究趋势大致仍将继续向两个方面发展: 一是水环境保护方面, 一是水资源保护方面。古人不仅揭示了水是生命的源泉这一本质,而且还提及善用水可以培育、滋养万物的功能和不当用水会造成水体破坏、水体污染等后果,这些认识对当今的水资源保护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首先,它可以从历史的视角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资源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价值,同时也促使人们审视自己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也就是说,通过对人为因素是引起现有水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因认识,进而来改变自身不当的水资源保护思想观念,并引导他人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理念。其次,它为政府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既是天地人系统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纽带,就不能看作各个用户的消费品,而是它们的共同财富;水不是孤立的一种资源,而是资源共同体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水资源绝不限于地表径流与地下水,而要在土壤水、节约用水与一水多用的题目上大作文章,才能克服危机。
治水是我国历史早期的一件大事,它教会人们为利用自然而改变自然,它创造古代文化。当代水害教会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去完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它促使人类反思,并建立新的发展观。当代的及时的与全面的信息为此奠定了基础,人类的文化也必然在危机中实现又一次飞跃。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此加快了进程。
参考文献:[1]赵敏.中国古代的治水与治水思想[J].商丘师学院学报,2003,19(3):47-48. [2] 蓝 楠,朱 琳,高凌云中国古代管水理念及其现代水资源保护的教育意义.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10,15:第28卷,第5 期 [3] 才惠莲.中国水权制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5):47-49.
[4] 邵培仁.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8,(3):66-68.
[5] 程红光,杨志峰.城市水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18-319.
[6] 王庆芬,唐诚,高鲁燕.浅议我国水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修复途径[J].山东水利,2009,(11-12):109-112.
[7] 丁渠.我国古今水事纠纷解决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59-61.
[8] 张家诚,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M], 北京:地震出版社.[9] 李并成,明清时期河西地区# 水案$ 史料的梳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0] 德惠,牛明方,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法典,<<水部 式>>[J],吉林水利.[11] <<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8中国水利史稿)上册,(北 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2] 李恩军.我国古代对于水资源的保护[J].环境教育,1997,(4):46-47. [13] 关欣.我国古代先贤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及实践[J].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2008,(1):1-9
试谈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篇3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保护;问题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01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将水资源问题作为一个焦点对待。对我国而言,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大问题,从以下几组数据就能够看出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25%;全国有400多座城市属于缺水城市,100多座处于严重缺水的行列;我国和水相关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数十亿元以上。短缺的水资源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不遗余力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我国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污水严重
工业化发展迅速,相关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便不顾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导致浅层地下水严重污染。还有一些城市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强度超限,使本来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源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地下水质变差,直接引发人们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水资源的浪费都在10亿m3以上,这是十分客观的一个数据。对于城市而言,本身生活用水就很紧张,加上很多建筑都建有草坪和水景观,增加了水资源的利用量。对水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就好比一边存水一边放水,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一)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作为一项高效的节水技术,节水灌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设计上和运行上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当然,仅仅有独立的灌水技术是不够的,需要有对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两者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应用并不断发展,在总结经验并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
(二)对雨水进行集蓄利用
在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就很匮乏,所以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农田的灌溉一方面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相当于是水源的浪费。因此,可以采用窑洞蓄水的方式,将秋天的雨水储存起来在春天用,将涝期的雨水储存起来在旱期用,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抗旱效果十分明显。建设集水工程,将雨水利用在农田灌溉上,为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措施
(一)行政手段和法律法规
在行政手段方面,主要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对工业和农业的结构进行调整,构建我国水资源的产业结构。鼓励农业向节水型发展,工业对高耗水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审批新的项目时,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以外,更加要注重生态效益。
在法律法规方面,应该加强《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的宣传,从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使人们积极参与到水资源的污染防治活动中。另外,通过宣传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在社会中创造出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用水
从经济角度来说,水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在于水价偏低,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约束自己。国家应该对水价进行合理的调整,增加节水在市场中的比重,逐步建立起新型的用水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发展节水技术
第一,建立节水机制,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并利用新的节水技术和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体系。
第二,发展节水型工业,对耗水量大的行业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对水道、洁具进行改造,减少用水漏失环节。
第三,对农业而言,制定资源型农业战略,种植业和养殖业要以节水为中心,比如改变漫灌方式,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四、加强水源地保护的措施
(一)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其根本措施就是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常见的措施比如:加大林地的保护力度,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政策等;坡度在20度以下的土地可以发展农业,建设基础农田,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为水源的涵养创造条件。
(二)加强水源地的日常管理和用水监测
第一,在水源井周围,不许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来灌溉农田,更不能使用剧毒农药,不得建设牲畜饲养场,不许堆放垃圾或废弃物,还不能开展破坏隔水层的活动。
第二,相关部门划分出明确的水源防护地带,制定防护规定,通过设置警示牌、涂写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从而使人们提高水源保护的意识。
第三,对地下水的水质、水位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采集水源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水质变化,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三)控制水源地的工业发展
为了确保供水安全,政府部门应该对水源地的工业建设进行督察。一方面,耗水量大、污染严重、容易导致生态破坏的产业禁止在水源地开发生产。另一方面,如果是已经建成的产业,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要达到环保要求,不满足要求的进行及时改造,否则予以关闭。
(四)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
由于水源涵养林项目的建设,就会影响到部分居民的生活居住。因此,对于涵养林地区和水源井附近的居民,应该采取分阶段的形式将其搬迁至移民开发区。如此一来,能够降低水源地的人口密度,减少生态破坏,从而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
(五)调节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的矛盾
水源地的井灌区,应该进行节水改造,比如使用低压管道,提高农业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在农业方面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从而解决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想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就要综合考虑人口的增长问题,城市的规划发展问题,工业的布局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问题。加强全民的节水意识,避免浪费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城市。另外,还要爱护水资源,避免水质污染尤其是水源污染,增强环境意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战略研究课题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战略[J].国土资源通讯,2012(01)
[2]陆燕宁.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污染防治技术,2011(03)
[3]杨丽英,孙素艳,郦建强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J].中国水利,2011(23)
[4]梁玥.浅析水资源保护的创新策略[J].现代园艺,2012(16)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篇4
1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短缺, 水旱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 200 m3, 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我国用水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估计到2030年左右将出现用水高峰, 到那时将进入严重缺水时代。水在哺育生灵的同时, 也给人们带来了灾害, 水旱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全国约有10%的土地受洪水威胁, 特别是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滨海地区, 水灾害频繁发生。因为洪灾, 全国年均经济损失1 100多亿元, 每年受灾耕地面积达1 333.33万hm2。同时, 我国旱灾也比较严重。据分析统计,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总量为300~400亿m3, 许多地区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突出。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人饮水困难, 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 300多亿元。
1.2 水体污染
水资源的污染更是惊人。据了解, 全国每年直接排入江河的废水达360亿t, 50%的水源因污染不能饮用;全国2/3的河流污染, 七大水系中黄河、松花江、辽河三大流域污染严重;四大海区中渤海、东海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江河水系及太湖、滇池和巢湖中, 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的河段只有36.9%;水质为四类、五类的河段达63.1%, 其中劣五类水质达到37.7%;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75%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一些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2 我国水资源恶化的原因
2.1 对水资源认识不足
围湖造田曾被看作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单纯强调蓄水功能, 缺乏生态观念, 有些工程违背了生态规律。修建大西海子水库, 切断塔里木河, 使昔日一片绿洲的罗布泊干涸成了“死亡之海”;黑河截流使往日山清水秀的阿拉善地区变成了今天沙尘暴的源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频繁的自然灾害向人类敲响警钟。
2.2 法制不健全, 管理不完善
自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水法》颁布以来,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人治大于法制的现象仍严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对水体可能造成伤害就进行资源开发, 结果是越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越严重。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环保跨部门、跨行业管理的需要。责、权、利不明确造成资源大家争、问题互相推诿, 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2.3 粗放式开发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而忽视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粗放式开发利用是水问题产生并恶化的主要原因。曾经很少为盲目扩张的人类活动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禁区”, 有些地方急功近利, 把“夕阳工程”引入我国, 在求得经济暂时快速发展的同时, 却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按国际通行标准, 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不应超过40%, 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并未达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本身虽没有不好, 但这应当是建立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之上的。
3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3.1 加强环境责任意识, 以利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又不危害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福利, 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人不应该采取从同自然对立的立场上来理解自己文化活动的意义, 不应该采取对自然消极顺从或肆意征服的态度, 而应该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把优化自己的生命存在看做自己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3,4]。人与自然的和谐集中体现为环境公正。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 享有同等的权利, 负有同等的义务, 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 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的目的, 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 人类必须同时兼顾2个基本原则: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作为主题和目标。
3.2 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
我国资源开发长期处于粗放式的开发状态, 湖泊资源经历了从未充分开发到某些资源开发过度, 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过度的过程。随着湖泊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 对湖泊“无度、无序、无偿”的长期利用, 使得湖泊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湖泊生物资源随着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加剧, 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显出资源的宝贵。为了达到“一个旨在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生存而非支配自然的社会”不能把提前借贷消费的方式用于环境, 先破坏再“修复”, 利息是还不完的。应该预见到竭泽而渔的后果, 从而保护环境, 只要对环境付出积极的预付, 它也将善待人类。对未来的态度就是对现实的态度, 一个共同体如何对待未来, 它也会如何对待现在。对后代人利益的认可和保护, 是人类理性力量的表现。历史证明, “一个社会如果不再认同后代人的利益, 丧失了对未来社会的积极关注, 那么它也就丧失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 很快就会走向崩溃。”从功利的角度看, 即便是从当代人的自身利益出发, 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也是明智的。
3.3 做到消费无害化
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消费应该做到消费无害化。即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从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处收到被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要进行监控, 不要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力求将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里所说的监控既包括技术、工艺上的, 也包括责任和良心上的。要根据“无毒”、“再生”的原则, 合理选择原料及进行产品设计, 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选择不采用CFC的电冰箱, 不含磷的洗涤剂, 不采用汞作触媒等。这就要求在一特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构建生态化的产业链, 优化产业结构;统一组织园区内的动能生产、供应和新型能源开发, 优化供水排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等。人们最终将认识到, 在防治污染方面, 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比如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以为和水污染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废旧电池形成的电解液是最难处理的, 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环境, 就是一种最大的节约。
摘要:水乃生命之源,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指出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产生水问题的一系列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的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83.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32.
[3]周玉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D].武汉:武汉大学, 2003.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5
浅谈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利用和保护对策
水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又是构成生物体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发生、发育和繁衍的源泉,没有水的星球,不可能存在生物.
作 者:郭丽英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涝区管理总站,黑龙江,集贤,1559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水资源 水环境污染 治理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6
关键词:林区;防火应急机制;探究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6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森林资源是一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森林带来灭顶之灾。引起火灾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能够采用标语、警示的方式来杜绝,但是自然因素往往很难控制。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高,全球气温升高,同时,高温、低温冰冻、干旱、大风等异常天气也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应急机制。
1目前林区防火的问题分析
1.1生態意识不足
森林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经济水平平稳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在现阶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森林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众普遍认为,森林不值钱,即使被火烧过,树木和草也是可以再生的,因此,防火意识淡薄。
1.2林区可燃物数量剧增
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之下,森林植被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的杂草、落叶、枯枝等可燃物也开始剧增,致使林区附属物负荷严重超标,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一旦起火,就很容易酿成重大火灾。
1.3防火经费不足
目前,很多地区都未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致使森林队伍建设落后、防火装备落后,组织系统、指挥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也跟不上林区防火需求。同时,扑火队伍的建设也存在着有名无实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扑火队伍,一旦发生火灾,只能够临时召集人员,扑火效率低。
1.4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在出现火灾之后,对于肇事者必须要严厉惩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这种责任追究机制并不完善,仅仅是象征性的进行通报批评,严重影响了防火机制的实施效果。
1.5防火措施不到位
在林区防火工作之中,很多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并未将防火宣传工作、管理工作、巡查工作与督促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林区防火期间,仅仅采用发通告与贴标语的形式,没有将工作细化。此外,也未制定出完善的林区防火预案,在出现大的火情时,后勤保障与人员调配工作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成果。
2做好现阶段林区防火工作的对策
2.1制定出行政首长负责制度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实施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度,要做好林区防火工作,需要做好行政首长负责制度的建设工作,将林区防火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范畴中,明确各级负责人,将“领导抓,抓领导”的管理原则落实到整个防火工作中,保障各项防火措施都可以落实到实处。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火总指挥由行政一把手负责,将所有的工作量化、细化,将其分解给包片干部与护林员身上,形成自上到下严格管理的制度,落实好责任追究制度,提升林区防火工作的实施成效。
2.2注意提升群众的防火意识
林区防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宣传措施,只有让所有的领导、群众都了解火灾对于森林的影响,提升他们的防火意识,才能够真正的预防人为火灾的发生。
这可以采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森林火灾的不良影响,不仅危害国家和集体,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组织好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中,并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森林法规,普及森林防火意识,让广大群众都可以了解到防火救火的相关知识。
2.3保障森林队伍的建设效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林区防火队伍的建设,将义务扑救队伍与专职扑救队伍结合起来,将民兵、林场员工、公安民警、武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员工作为支撑,组建起不同类型的扑火队伍。同时,还要定期对扑救人员展开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并为他们配备好足够的灭火弹、灭火机设备,这些工具的设置要遵循多办事、少花钱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改善扑救设备。
2.4采取科学的措施严管火源
构成林区火灾的三个要素就是火环境、可燃物与火源,其中,火源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要降低火灾发生率,必须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将火源扼杀在萌芽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林业部门要定期巡查,抓好危险地段,加强用火管理,尤其要做好元宵节、清明节、庙会等节假日的用火管理工作,倡导无烟扫墓,防止发生火灾。
2.5提升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生物防治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在未来阶段下,可以在林区大力推行生物防火带,将其改造为单一林分,注重清理林区中的各类可燃物,还要清理林道、林缘周围、林间小路的杂草、枯叶,做到防患于未然。
2.6建立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
为了保障防火成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积极利用飞机巡护、卫星扫描检测、视频监测等科技手段,做好森林火灾预测系统的建设工作,推广电子眼,构建立体化、全天候的林区监测网络,促进林区防火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林区防火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防治与监控的工作,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既能够保护我国的野生资源、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维护动植物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生产安全。此外,还要意识到,林业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情,需要人民群众一起努力,为此,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宣传工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魏书精,胡海清,孙龙.气候变化对我国林火发生规律的影响[J].森林防火,2011,(01).
[2]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3]李世友,袁俊杰,王文元,杨林,陈宏刚,李眉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消防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03).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7
一、我国目前水资源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专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系统的水资源法律保护体系。以水资源为独立调整对象的法律主要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法》、《防洪法》等。涉及的法规和规章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各省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 亦出台了相关地方法规, 如江西省人大制定的《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
除此之外, 我国宪法, 其他与环境生态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对水资源保护、管理、节约利用等也作了许多规定。尽管我国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已渐成体系, 涉及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多, 但是由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 在水资源的法律制度保护上, 现行立法尚存在不足之处。
二、我国水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由于我国关于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 加之我国目前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行政管理体制不统一的弊端, 使得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立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 从我国目前已出台的有关水的法律、法规看, 不仅缺乏占主导地位的法律,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法, 而且一些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方面亦尚未立法。而已有的法律、法规在效力层级上也不甚清晰。例如, 我国现行的《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但是具体实施的行政部门却不同, 分别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负责实施。其下位法也相应形成两个体系, 如《水法》的下位法有《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实施;而《水污染防治法》的下位法有《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由环保部门具体实施。由此就产生了法律实施的效力优先问题。由于我国相关的水资源保护法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在效力上不分上下, 而在一个法律体系中, 如果不能确定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上位法, 那么在贯彻实施中必将出现冲突, 从而产生主管部门之间相互争权, 责任相互推诿的不利局面。
其次, 水资源的保护应当包括对用水水量和水质的双重监督管理, 而2002年修改后的《水法》却删去了原第6条, 将水质监督管理排除在外, 这不仅造成了我国《水法》内容的严重缺失和不完善, 而且形成了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主体的缺位。《水污染防治法》将对水质的监督管理及处罚权赋予环保部门, 事实上造成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主体的冲突, 使得相关部门在行使水资源保护管理权时, 无相应的行政执法权, 从而不利于水质的保护管理工作。另外, 即使按照现行《水法》的规定由环保部门执法, 也面临许多欲治不能的状况。比如, 水源的污染大多是由水的上游、中游地区形成, 而处于下游地区的环保部门是无法到上、中游地区行使处罚权的。现行立法既没有明确上游地区对下游造成污染应如何承担责任, 也没有授予下游地区环保部门如何跨越行政区划行使执法权。
再次, 由于我国立法把对水量和水质的管理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管理, 同时有关方面又由建设、农业、渔业、航运、地质矿产等部门分而治之, 而这些部门之间又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 没有在一个大的立法框架下互相配合协调, 因此出现了对取水、用水、排水这一完整的过程进行分割管理, 对水的不同用途、不同储存形态进行分别管理, 在水资源保护上, 出现有的部门既是统管部门又是分管部门的现象。这种多重领导的局面, 既不利于统一管理, 且极易产生矛盾。
最后, 我国新《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赋予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例如:《水污染防治法》第70条规定:“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的部门的监督检查, 或者在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 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在此明显过大, 同样的原因对不同的单位可处以相差10倍的罚款。这就为一些执法者以权谋私提供了活动空间。
三、我国水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对策
首先, 我国应当尽快确立以《水法》为主的水资源保护立法体系, 完善配套单行法规。一方面, 我国应当提高《水法》的法律地位, 逐步确定其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地位, 并且在《水法》中增加规定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条款, 弥补原《水法》在对水质进行保护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 还要通过增加制定与《水法》配套的单行法规, 填补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一些立法空白。例如:水的许可证制度, 包括用 (取) 水许可证、排水 (污) 许可证、水利许可证等, 还有水资源保护区制度, 不但包括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 而且包括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渔业水体、珍贵特有水生物保护区和其他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同时, 在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条款中, 我们还应增加对于突发性水污染、水害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内容。
其次, 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一切重大事宜均由总理大臣直接管辖, 为减轻其日常工作负担, 在内阁中设直属二级单位国土厅, 其内再设水资源部, 作为水资源日常管理的最高协调部门。国土厅水资源部的人员均来自水资源的分管部门, 有不同的水管理专业背景和多年实践经验。在中央政府以下, 日本有47个二级地方政府, 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央部门除国土厅外, 其他专业部门均有对口下属单位, 接受中央部门的业务指导。我国应当参照日本相关实践, 明确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职责及工作分工。水利部门应该对水资源的质和量进行统一管理, 环保部门对陆上区域范围内的污染进行管理。但部门之间都应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协作, 部门规划应符合国家的总体规划要求以及多部门联合做出的规划要求。
再次, 我国水资源保护相关立法要加大力度, 加强操作性, 并坚持自由裁量权适度的原则各国水资源保护法都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设置了相应的处罚, 根据违法者行为的不同情况, 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我国目前立法要加大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力度, 使其足以达到震慑的作用。在法律责任这部分, 我们应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要加强操作性;另一方面自由裁量权要适度。
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 水法体系存在的弊端也显露出来, 比如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立法尚不健全;在监督管理的主体上存在冲突;没有形成有效的水资源生态保护机制;相关法规赋予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且操作性差等。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水资源法律保护存在的瑕疵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以期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资源,法律保护,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徐辉民, 陈书全.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曹明德.生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8
1 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 针对于水资源的保护, 存在的最严重的现象, 就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由于农村的水都是来自于自己家挖掘的井中, 是不需要花钱使用的, 因此, 面对于水的使用, 大家存在肆意浪费的现象。另外, 针对于污水的排放, 由于缺乏一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进而导致很多地区并没有采用污水处理措施, 而是直接将这些本可以再次利用的污水进行排放, 进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1.2 工业用水量大、污水处理不足
工业发展水平也是当前影响我国水资源使用的重要因素,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水资源的使用量自然就会提升, 而随着水资源使用量的增加, 污水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针对于这些污水, 工厂却没有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措施, 进而导致这些污水没有得到回收以及利用, 同时, 这些污水以及其他的工业垃圾的排放也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进而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加重, 更别提水资源的保护了。
1.3 地下水过度开采
地下水是我国城市用水的主要形式, 但是目前, 随着城市人口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用水量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地下水被开采, 而伴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 导致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接近枯竭, 这对于我国水资源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针对于水资源的使用确实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2 加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方法以及措施
常言道:“有问题存在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 针对于水资源的保护问题的处理也是一样, 只要我们可以寻找到有效地改善方法以及改善措施, 相信这些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2.1 加强水资源保护法制体系建设
若想实现水资源的保护, 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水资源保护法的建立以及实施, 在相应的保护法的规定下, 针对于那些随意浪费水资源的人群以及现象要严厉惩罚, 进而提升大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同时, 针对于农村地区, 也要建立用水限制, 每个月可以免费使用固定量的水, 超过这个数量以后, 则要承担一定的费用, 进而实现对于水资源的节约以及保护。
2.2 建立立体化水资源治理体系
若想实现对资源的保护, 除了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以外, 还可以通过建立立体化的水资源治理体系来实现, 一方面来说, 通过这些体系的建设可以实现对于污水的回收以及利用, 进而起到节省水资源以及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说, 也可以通过建立污水治理体系实现对于污水的有效治理, 进而防止这些污水污染其他的水资源, 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2.3 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水资源市场建设
市场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加入是极为必要的。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无论任何行业或个人都面对着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个人或政府无法完全控制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落实效率, 而引入市场机制就是将水资源的配置与市场管理方法相结合, 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市场, 使之能够在市场的调控作用中实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目前我国针对于水资源的使用以及保护, 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无论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工业污染严重的现象还是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现象, 都会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进而造成水资源紧张, 希望在本文与之对应的一系列的建议以及措施的帮助下, 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进而实现水资源的保护, 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保证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摘要:水资源的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目前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田志红.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 :149-151.
[2]于艳, 宗小华.浅谈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9) :148.
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的流失与保护 篇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截至2011年末, 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47亿人, 其中, 城镇人口约为6.91亿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3%, 首次超过50%;农村人口约为6.57亿人, 占总人口的48.7%。2011年末, 全国就业人员76 420万人, 其中, 城镇就业人员35 9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2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与上年末持平。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5 278万人, 比上年增长4.4%。其中, 外出农民工15 863万人, 增长3.4%;本地农民工9 415万人, 增长5.9%。
(一) 农业人力资源的概念界定
农业人力资源, 狭义的范围即农民。广义的理解即农业 (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 从业人员。广义的农业人力资源包括了从事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人员, 是其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可见, 农业人力资源是一个规模庞大、成分多样、层次复杂的人力资源群体[1,2]。
(二) 农业人力资源的保护
人力资源的保护一方面是指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和质量的保护, 另一方面则是对人力资源正常流动的保护[3], 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而农业人力资源的保护则是对农业人力资源现有存量和质量及其正常流动的保护, 也是对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
(三) 我国农村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现状
1.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由表1、表2可以看出:第一, 我国农村的普通中学、小学的学校数、招生数、毕业生数、班数、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在2007—2010年间都有所下降, 这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引起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学生数减少相关。
第二, 我国农村受教育水平渐趋公平。首先, 高中由2007年约18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 下降到2010年的约15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初中由2007年约16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 下降到2010年约14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小学由2007年约19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 下降到2010年约17人共享一名专任教师。其次, 同样的, 我国农村的普通中学、小学的学校、班级所容纳的学生数都有所减少。这都说明每个学生接收的教育资源逐渐趋于公平化。
第三, 农民高等学校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兴办, 说明农民的整体素质都有所提高, 但是规模较小, 收益人群较少, 且农民成人教育的水平偏低。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2. 我国农村文化现状
个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由表3可以看出, 农村的文化机构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多, 一方面说明我国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另一方面说明农民自身得到了较好的精神满足。
3. 我国农村的社会服务现状
个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由表4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的养老服务机构个数在2006年到2010年间略微浮动, 其中的工作人员和年末收养人数以及其中的老人数自2006年就逐年增加。这说明, 我国农村的养老服务机构渐趋完善, 但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
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由表5可以看出, 我国农村的社会救济费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远远大于自然灾害救济费在其中所占的比重, 农村社会救济费在2010年比2007年增加近4倍, 自然灾害救济费2010年则比2008年下降近2/3。我国农村目前最主要的是社会救济费, 且自然灾害救济费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救济费和灾民倒房重建费用。这些都说明, 农村的民生问题是主要问题。
二、我国农业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
(一) 农业比较利益低[4]
所谓农业比较利益是指在可比条件下相同资源投入农业生产与投入非农业生产所能实现的利益间的一种相对差异状况。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风险性、分散性等自然再生特点, 必然决定着农业天生具有弱质性———这是农业比较利益低的根本原因。
我国农业生产手段落后, 基本以简单手工劳动为主, 缺乏科学的指导, 基本是凭生产经验从事农业经营, 极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必然使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经济学观点认为, 市场机制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必然使各种生产要素由比较利益低的产业流向比较利益高的产业, 人力资源也不例外, 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而且高知识、高技能的农村人力资源首先从农业游离出来, 从事非农劳动, 因此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源流失风险。
(二) 城乡收入差距大[5]
由图1可知:第一, 在2006—2011年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多, 呈上升趋势, 且在2010年和2011年其增长速度超过10%。第二, 在2006—2011年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多呈上升趋势, 且其实际增长速度由2006年与2007年的1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8.4%, 在2008—2011年间, 增长速度大致稳定在8.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渐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与国家调控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所增长, 且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在2010年和2011年均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但二者比较起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数要远远高于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2011年的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仅为6 977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则达到了21 810元, 前者仅为后者的32%。城乡收入差距甚大。
(三) 土地资源逐渐减少, 农村发展的内在压力加大
我国人口多, 人均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截至2010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 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而且,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 由于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耕地在以每年约1 000万亩的速度锐减。有限的耕地与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结合在一起, 使得每个农业劳动者拥有的耕地面积更少, 由此只能形成小而分散的经营方式, 规模经营根本无从谈起, 农业生产效益自然低下, “零值劳动力”必然不断增多。
(四) 农业生产活动难以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本价值
现代农业需要大量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然而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 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 从事农业生产对人力资本知识存量要求不高, 高学历人才无用武之地。虽然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毕竟还停留在粗放式生产阶段, 科技含量依然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不出“知识”的价值。农业提供不了高层次人力资本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 现有的农村提供不了他们追求的利益和实现价值的机会, 这些使得农村辛辛苦苦投资的人力资本从农业流向非农业。
(五) 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及文化生活贫乏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城市相比, 农村生活方式比较落后, 教育水平低, 医疗、养老保障覆盖面也较窄。同时, 农民文化生活空间也未得到正常的拓展, 并且传统生活文化空间也受到剧烈挤压。在城市社会制造出的流行文化的影响下, 乡村传统文化正在解体, 乡村本土文化秩序处于瓦解之中, 新的文化形态还未定型。这些也是农村人力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流失风险形成的原因及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表明, 欲重建农村人力资源结构,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充足的现代农村主体性人才储备, 必须从调整产业收入差距、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等方面入手。
(一) 提高农村土地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农村人力资源流失直接原因在于农业比较利益低, 其深层原因在于农村土地附加值过低, 它对中国农村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如农业产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物质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等。这就需要政府为切实继续完善帮农、富农的政策。政府需要增加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建立、健全收入支持政策、信贷支持政策、农业税收保护政策, 实施农业保险, 强化农业生产服务, 并注重其执行实施的效果, 把最终落脚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为扭转农村人力资源流失奠定基础。
(二) 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虽然我国农村的发展无论在程度上、速度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这些仍然无法与城市的发展相比。因此, 要想遏止因为农村生活方式落后及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等原因造成的农业人力资源流失, 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农村卫生、医疗和文化等社会事业, 适当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的投入。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治制度, 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成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内的功能齐全、服务优良, 规范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积极的措施, 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的社会事业,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生产方式和手段还较为落后、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发展的内在压力逐渐加大、农业生产活动难以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本价值等原因, 导致我国农业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因而, 加强农业人力资源的保护, 对于我国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来说,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人力资源流失,农业人力资源保护,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窦鹏辉.我国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11) :95-96.
[2]向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9.
[3]艾方.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7 (348) :54-55.
[4]杜杏华, 王少东.农村人力资源流失风险研究[J].农业考古, 2008, (6) :351-353.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10
关键词:农地资源,保护,利益调整,机制
民以食为天, 食以土为本。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关系各行各业, 影响千秋万代。我国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一再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进入21世纪, 我国逐渐开始实行以土地用途管制和农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主体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我国在保护农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国现行以行政计划为主的农地保护制度也存在缺陷与不足, 主要表现为上级和单向的行政计划规划控制、法律漏洞与冲突, 政府治理成本高昂, 而市场性、经济性、利益调节性的调控措施手段一直比较薄弱和缺失, 由于二者不匹配, 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技术层面的原因, 导致农地资源大量损失, 农地质量及利用效率低下, 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严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尽人意。所以, 基于市场机制, 按照要素平等交换、利益合理分享的市场规则, 通过对农地资源保护主体的利益调节, 调整其利益主体行为, 协调各农地保护主体行为的一致性, 进而实现农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势在必行。为此, 本文构建由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农地保护利益调整机制体系, 试图以推动实现我国农地资源有效保护的理想目标。
1 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
在目前我国农地产权残缺和土地征用制度框架下, 农地征用与出让的过程中,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地方政府是最大的赢家, 地方政府获取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由此驱动地方政府多征地多获利, 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所以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 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有关行为, 是实现农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三个方推进建立农地资源保护的利益约束机制。一是缩小征地范围, 把政府的征地行为严格限制在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内, 这样就界定了征地、政府征地权利/行为及其治理的边界,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机制对土地资源配置和发挥其保护农地资源的作用创造了空间。二是改革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 近期内改善的办法是降低地方政府在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比例, 减少其纯经济收益, 以弱化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的积极性, 抑制其农地非农化的行为;从改革的视角看, 要逐步对公共利益目的土地出让金 (地租) 按年收缴并纳入财政预算, 并逐步转变为物业税, 这种制度安排将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可以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 有效遏制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从而有利于有效保护农地资源。三是对大量的非公共利益即盈利性开发用地不能动用行政性的征地权, 而是通过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机制来完成, 政府也不再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直接分配, 而主要通过税收的形式间接分享, 并形成地方政府稳定而有保障的税收来源, 这样将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中的行为, 使地方政府保护农地资源的态度和行为趋于理性。
2 完善和创新农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农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除了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外, 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但是这些重要的价值并未体现在农产品价格中, 也并未体现在土地价格中, 农民从土地获得的收益比较低, 使其对经营和保护农地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我国农地保护的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缺失或不完善, 导致地方和农户保护农地的动力不足。我国现行的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经营和保护农地的经济补偿仍然偏低, 与非农收入相比, 农业收入甚微, 因此, 大多数农民对保护农地的意识不强。此外, 由于不同程度的存在“农业粮食大省大县、经济财政穷省穷县”现象, 导致地方政府也缺乏主动保护农地的愿望和积极性。为此, 迫切需要完善和创新农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首先, 构建科学合理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体系。一是基本补偿。通过增加各种补贴支持, 使地方政府和农民经营和保护农地不吃亏。二是土地发展权补偿。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 探索建立以土地市场收益价格为基础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使以农业用途经营和保护农地也能获得平等的比较利益, 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其次, 建立和完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农地保护区直接补贴的正常增长机制。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状况, 相应增加直接补贴总量, 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到补贴后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收入平衡的临界点上, 使农地保护区获得合理的比较利益。二是让粮食主销区承担更多的粮食安全责任。其调整思路是, 先由粮食主销区政府根据其辖区内耕地占用数量向中央财政缴纳相应的补偿金, 再中央财政根据粮食主产区调出粮食的数量, 通过转移支付手段, 对粮食主产区予以补贴, 以体现公平。三是建立和落实国家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中各类农业保护区的区别支持政策。财政政策, 国家应增加对上述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 逐步使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政策, 建议国家落实相关的投资支持政策, 并不断加大对上述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产业政策, 引导上述区域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上述保障政策措施的实施, 使各农地保护区获得与其它地区大体相近的经济利益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3 创设农地资源保护的激励机制
创设我国农地资源保护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以完善农地产权为基础, 以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为机制, 以保障和实现农户均等经济利益以及农地资源有效保护为核心, 加大激励力度, 扩大激励范围, 增加和创新激励计划、项目, 形成公众社会广泛参与的农地资源保护长效激励机制。特别是从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保护的物权法精神和农地保护目的出发, 我国应在农村农民集体土地上创设土地发展权激励。为此,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的发展权激励即发展权购买, 是指政府 (后发展为多元化) 购买农民所有土地的发展权, 交易达成之后农民仍然拥有农地所有权但不拥有对农地的开发权 (即发展权) , 并且该土地必须保持农用[1,2];土地发展权购买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证土地不被开发并且保持农地农用;发展权购买项目根据农地用作城市建设用途的价值 (公平市场价值) 与保留农业用途的价值的差额来确定土地发展权的价格。美国的土地发展权激励不仅成功的避免现有农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即实现所谓的“农地农用”, 而且从土地所有者的角度来看, 出售土地发展权是一种从土地获取现金的方式, 也是一种不用放弃任何一块土地或者改变家庭生活方式而能够走出“地丰人穷”的困境的一种方法[4]。在我国创设土地发展权激励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土地发展权及其激励应归谁所有和分享。从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保护的物权法精神和农地保护目的出发, 比照将来对征地市场价格合理补偿的原理及趋势, 我们认为土地发展权应归农民集体所有:就耕地而言, 由于农民将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承包经营权即农地使用权, 根据以产权使用效率为中心的现代产权结构发展趋势, 土地发展权激励应以农民为主在相关权力人之间分享。而政府则主要通过创设相关的税种进行调节。为了积极稳妥, 可在基本农田或永久基本农田等土地发展权严重受限的农地特别保护区试点。对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 中央或省级政府可以采用一次性购买土地发展权的方式设定他项权[5], 给农民等基于开发权利益的补偿, 使农户拥有种地积极性, 以实现永久保护农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鼓励失去开发权的耕地有效流转, 实现土地规模、集约经营, 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收益[6]。使城市发展与农地保护保持平衡。
4 构建农地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
在我国农地保护的过程中, 相关的利益主体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农户) 之间, 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 导致他们之间的利益行为存在相互冲突, 难以形成农地保护的合力。中央政府是农地保护的倡导者及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 然而目前的农地保护政策偏重于上级单方面的号召、要求和控制, 而相应合理的经济利益调节缺失或不足, 导致地方政府和农民农地保护的动力不足、各农地保护主体的行为不够一致, 尤其是农民为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贡献了土地资源, 却没有享受应有的经济收益, 成为土地“二元制”的最大受害者。所以, 要加快构建农地重要保护的利益调节机制。为此, 一是加快土地制度尤其是征地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和农地保护中很好地发挥调节作用, 同时以规范的物业税征收取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使地方政府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农地保护组织者;二是在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基础上,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和农地保护的合理经济利益补偿补贴, 中央政府应主要通过资金配套、财政政策改革、优惠税收等经济手段措推动农地保护, 增进农民保持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动力, 使农业有利可图、农民经营农地有利可图。通过相应的利益调节,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农地的积极性并变为他们的理性和自觉行动[7], 形成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等各个农地保护主体行为的一致性, 从而有效实现农地保护多样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宜佳.多方规划与智慧发展:美国农地保护政策的考察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3) .
[2]谢招煌.集体土地权益实现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 2008:28-29.
[3]陈茵茵, 黄伟.美国的农地保护及其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借鉴意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4]Tom Daniels and Deborah Bowers, Holding our ground:protecting America’s farms and Farmland,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7, pp.145-169.
[5]方贤雷, 邓映之, 杜文玲.美国的耕地保护制度经验及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3) .
[6]邢晓娜, 高松峰.国内外耕地保护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
试析如何完善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 篇11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 法律 完善
前言:
改善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国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定的虽然晚了一些,但是到现在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了,在这些年中,我国在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之上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基本上形成了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体系,对于改善环境恶化的情况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法律体系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进一步的完善。
1. 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的意义
国家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是自然环境不受或者是少受破坏,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和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与持久性,保证生物资源能够持久永远的被人类利用。因为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十分复杂,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其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从我国现在的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来看,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种类和储备量虽然不错,但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人类对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剧;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的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真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我国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十分贫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资源消耗量不断加大,这就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制定环境资源保护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从1989年制定实施的,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这些年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部法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显示出了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下面就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2.1现行《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不够准确
《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立法观念和指导思想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规范,需要进一步改正。比如说其中的第一条就出现了要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的目的和方向,这明显是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于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相违背的,通过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但是这显然是传统的經济发展的模式和思想,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相对健全和完善的经济制度之下,是不允许这种的生产模式和思想存在的,所以说《环境保护法》把这种思想作为一项立法的目的和方向是不科学的,原有的立法思想应该和时代的要求相一致,与时俱进,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规划。
2.2现行《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地位较低,而且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所有由我国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或修改的法律,也称为“基本法”,另一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制定的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的法律,也称为“一般法”。虽然说这两类法律都是由国家规定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但是二者的地位确实不相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宪法赋予的特殊权利和地位,所以其制定的法律在其效力上也就高于了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地位,我国在保护环境这方面虽然也制定了许多的法律,但是并没有形成以宪法为基础,基本法和一般法为辅的完整的法律体系,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形式上属于是一般法,所以当其与其他的法律发生冲突时就不能够占有有利地位,也就不能凸显出环境保护的效力,所以我国制定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还要进一步提高这类法律的法律地位,使其真正能够显示出环境保护的鲜明主题。
2.3现行《环境保护法》执法过程受到阻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之后,我国已经陆续建立起了覆盖到国家、省、地、县四级的环境监测和执法机构,已经拥有环境监测机构3000多个,在职人员4.5万人左右,我国整体的环境监测水平和执法能力也在不断上升,尽管如此,但是在具体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是相当多的,执法不严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具体分析产生这方面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有关环境保护和检测部门不受重视,虽然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检测体制,但是许多地方的环境监管部门往往只是形同虚设,因为这些部门都归地方政府所管辖,而现在好多地方政府都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在环境保护上往往要放松要求,导致一些环境监测部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是在人员配备和资金上也是困难重重,这些部门也就难以行使自己本该有的权利;第二,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权利很有限,国家有关法律所赋予这些部门的权利只有检察权、建议权和罚款权,并不能独自行使更多的执法权;第三,对于环境保护部门的人员要求不够严格,在许多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都是一些不受重视的部门,对其的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有关人员渎职之后也没有切实追求其责任,这也纵容了更多的渎职行为的发生。
3. 变换立法思想,提高立法水平
对于制定法律来说,立法思想是立法者的意识在法律制定上的最高表现,也是以后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参考,所以立法思想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使所制定的法律能够真正适合时代的要求和需要,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是所有相关法律的根本,必须能够契合时代社会实际,响应时代的要求和号召,为促进时代的发展和服务。实行可持续发展是现在时代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环境保护法》在制定和修改时候也要紧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紧跟时代潮流,约束社会和人员行为,也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提高公民在立法中的参与度
要想提高公民在立法中的参与权首先就是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公民应该了解环境权是所有的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人权表现,是每一个公民所拥有的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应权利。虽然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可以看出对公民环境权的一些表述,但是并没有铭文说明,所以应该进一步明确共鸣的环境权。
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之后就是要加大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环境保护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既是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对于立法来说,公民对于现实中我国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是最有发言权的,能够为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候提供很有价值的参开意见和建议。
结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于此带来的却是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换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了,我国已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和资源,所以一定要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国自1989年就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但是这部法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真正能够为保护资源和环境服务的法律。
参考文献:
[1]张守德,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西安大学出版社,2008.
我国水资源保护 篇12
1、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
少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
(1) 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 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2) 耕地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 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 在这股洪流冲击下, 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
(3) 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人口占世界22%, 而耕地占世界7%, 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非农业用地增加, 耕地逐年减少, 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 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资源价值的成因
(1) 经济原因
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 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 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2) 法律原因
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 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 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 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 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3) 观念原因
生态危机它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危机, 科学本身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和目标, 它归根结底与人的行为和意图有关, 由人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的生态价值。
二、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义及对策
1、土地资源价值的意义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 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 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也是伴随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凸现的, 具有时代必然性。
2、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 调整产业政策,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 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 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2) 控制建设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 挖掘城市土地潜力, 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2) 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 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 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 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 严把用地审批关。
(3) 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3) 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 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 保护土地质量。
(2)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 提高土地生产力。
(4)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 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1) 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 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 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 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 (2) 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 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 中毒的昆虫被啄食, 又害死鸟类, 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 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 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 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
所以, 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 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 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 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我国水资源保护】推荐阅读:
我国水资源的刑法保护研究08-09
当前我国资源及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5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11-06
我国水资源管理05-25
我国水资源问题探析11-02
我国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06-12
《我国水资源》说明文阅读答案07-28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09-27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09-13
对于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优选探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