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劳技教案含反思

2024-09-18

六年级劳技教案含反思(精选4篇)

六年级劳技教案含反思 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逯与堂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6页的例

9、例10,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资源: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想到: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包含多少1立方厘米。

2.设疑:萝卜(或橡皮泥)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9

1、操作准备。

(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2.观察思考。

(1)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

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三、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四、概括公式

1.提问: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继续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2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³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³的读、写方法。

五、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

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

4.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六、全课小结(略)

七、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3题。

教学后记:

一、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切开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看看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摆长方体的实验,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教师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切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教师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观念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由以严格遵守常规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内容:第28页的练习六4~8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较、讨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书学得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观图形,认识并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底面分别是哪两个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中涂色呈现出底面。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底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底面积”定义。再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索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体现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

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体积公式

2、谈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提问:在小组中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整理

4、请同学们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在这里,先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凭借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合作,在探索、比较中充分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理过程。]

三、分析、比较加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⑴、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⑵、讨论:这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

2、出示“练一练”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中,关注这种计算公式与原来计算公式的不同与联系,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练习六第4题

⑴、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的实际含义 ⑵、使学生明确“所占空间”就是储物柜的体积

⑶、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用“底面积×高”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2、做练习六第5题

⑴、结合图让学生指一指这根横截面的位置

⑵、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这一方法,理解用“横截面面积×长”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做练习六第6题

⑴、使学生明确黄沙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厚度是长方体的高 ⑵、明确要求“用方程解”

[评:这是一个在长方体沙坑铺黄沙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以及长和宽(或底面积),求它的高,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练习六第7题

⑴、弄清题中两个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⑵、引导学生寻找计算花坛所占空间大小以及花坛内泥土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⑶、提示:从里面量,花坛的高没有变,但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只有1.3-0.3×2=0.7(米)[评:通过让学生计算花坛所占的空间和花坛里有多少泥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体积和容积的不同意义。]

5、做练习六第8题

⑴、合理选择相应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⑵、独立思考,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通过跑道上铺三合土和塑胶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有关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谈话: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知道的?回家后选择你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它的体积。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于是,我在教学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启发学生联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时,让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且使他们对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各种柱体体积计算奠定了基础.这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生亲自探究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为了突出重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最终使学生得出了“《长方体的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理念.学生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探索和概括中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书本知识是前人发现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那还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觉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比教师急于下结论要好得多.学生一时不能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起思考,去发现.这时教师绝对不能暗示、替代.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几点缺憾: 1.课堂教学略显前松后紧,控制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2.在评价方面缺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实质性的评价.3.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学生做的不够.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这是教师关注的不够,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也参与近来,与大家一起体验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0页的例题11以及练一练和练习七1~4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评析: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评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2、出示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评析: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教师正确处理了“扶”与“放”的尺度,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教学后记:

课前思考

将三种类型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归类,便于学生发现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链。建议:

1、是否将练习七第一题与练一练的教学顺序交换一下?因为课始复习就是由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导入的,在新授结束后让学生完成表格,对三种类型的计量单位自己进行整理归类。

2、在复习体积单位的同时,是否将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也一起复习整理?将这个整理环节放在书上练习七的第3题之后。

3、由于学生之前已学过很多计量单位间的单位换算,所以在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是否再增加一些与实际问题有关的练习?

六年级(上)劳技教案 篇2

1.《缝纽扣》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认识缝制纽扣并掌握缝制方法。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学做针线活,体验劳动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缝制纽扣。教学难点:缝制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缝制作品若干。

学生:针、线、顶针箍、剪刀、纽扣、布条。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缝制纽扣作品,启发学生观察,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怎样缝制纽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缝纽扣》。(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己观察、尝试缝制纽扣,思考:怎样缝制?

2、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找出缝制纽扣的方法。

3、指名归纳方法。教师随机板书。

4、难点指导。

问题:如何缝制?

教师讲解解决方法:用左手拿针,针尖朝下,右手捏线:穿针眼,拉线头。

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可先由自己说解决方法,若自己解决不了,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三、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缝制纽扣。

教师提出要求:①用针要注意安全。②制作时要认真细致。

2、播放轻音乐,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穿针打结;

(2)缝纽扣;步骤一:做“记号” 步骤二:缝两眼扣(3)交流欣赏;

(4)缝四眼扣。

四、总结评价。

1、学生自评,展示成果。

2、师生互评,欣赏成果。

全班学生评价,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纽扣缝制得最好?为什么?

3、交流缝制体会。

4、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缝制纽扣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家后多动脑筋,缝制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课后反思:

2.《手缝基础针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常用手针针法并掌握手针缝补技能。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缝补问题,体验劳动带来的方便,使双手变得更灵巧,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教学重点:将布块缝制到纸板上。教学难点:学习手缝基础针法。教学要点:选用较厚的布块、纸板。教学准备:

师:作品若干。

生:针、线、剪刀、厚纸板、厚布块。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平时遇到过衣服被划破、书包脱线裂开、带子断线等烦恼吗?

2.随意点几个学生提问。4.归纳学生想到的解决办法,从中找出最简便实用的方法——自己动手缝制。二.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不同的手缝基础针法作品,学生观察a:用到了什么材料?b:怎么缝制的? 2.分组尝试缝制。3.试用效果。

4.提出在缝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践运用:

1、基础针法(1)直针法;(2)勾针法;(3)回针法;(4)缭针法。

2、小组交流:你们是用哪种针法,怎么做的?

3、其他小组同学提出合理建议。

4、用一用,比一比,谁的布块缝制得更好。

5、修改自己的作品。

四、拓展延伸:

1、除了学习的4种手针针法外,你还有什么样设想?

2、组内讨论、设计

3、课外完成。

五、板书设计:

2.《手缝基础针法》

直针法;勾针法;

基础针法﹛

回针法;缭针法。

课后反思:

3.《缝沙包》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常用手针针法并能缝制沙包。

2、课外活动时玩投沙包游戏,体验自己劳动带来的开心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缝制沙包。教学难点:

缝制沙包的方法。

教学要点:

把沙包的连接位置缝制好,不漏沙。

教学准备:

学生:针、线、布料、沙子、顶针箍、剪刀。教师:沙包作品若干。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沙包,启发学生观察,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怎样缝制沙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缝沙包》。(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己拆开、观察沙包,思考:怎样缝制沙包? 2、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找出缝制沙包的方法。3、指名归纳方法。教师随机板书: 4、难点指导。问题:如何缝制?

1)、教师讲解解决方法: 2)、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可先由自己说解决方法,若自己解决不了,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三、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缝制沙包。

教师提出要求:①用针线时要注意安全。

②制作时要认真细致。

2、播放轻音乐,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选剪布料;(2)邻边缝合;(3)装入细沙;(4)检查完成。

四、总结评价。

1、学生自评,展示成果。

2、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缝制沙包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家后多动脑筋,缝制出更多样式的沙包。板书设计:

3.缝沙包

方 ①选剪布料; 法 ②邻边缝合;

③装入细沙; ④检查完成。

课后反思:

4.《手缝椅垫》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常用手针针法及缝制技能。

2、学习制作一个漂亮的软椅垫。

3、鼓励学生自己缝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缝制软椅垫。教学难点:缝制方法。教学要点:裁布与缝制。教学准备:

师:椅垫成品。

生:针、线、剪刀、画笔、花布、海绵、按扣、顶针箍。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椅垫成品,学生欣赏。

2、小组讨论制作的基本方法。

二、探究学习:

1、分组看书或观察成品,探究缝制方法。

2、尝试缝制制作。

3、教师巡视,提示注意安全。

4、学生随时提出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5、师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

三、思考实践:

1、怎样选择裁布?

2、针脚要细、匀、密。

3、分组实践练习。

4、师生评价作品。

四、拓展延伸:

利用课外时间再观察、缝制椅垫。

课后反思:

5.《十字绣基础针法》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十字绣基础

针法及缝制技能。2、学习缝制十字绣作品。

3、指导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祖国刺绣这门传统工艺的美。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十字绣作品。教学难点:制作缝制方法。教学要点:十字绣的针法。教学准备:

师:十字绣作品。

生:绣针、毛线、直尺、圆珠笔、顶针箍、剪刀、竹绷、方格面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

1.教师展示十字绣作品。

2.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优点,找到不足。3.讨论:怎样才能使作品更精美细致?

二、修改作品:

师生交流互动,一起修改完善作品。

三、动手实践:

1.学习十字绣的基础针法。(1)单独一针十字绣法;(2)横向前进法;(3)纵向前进法;(4)斜向前进法。

2.缝制帆船,练习基础针法。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了十字绣基础针法,你还有什么设想吗? 2.分组讨论、设计。3.动手制作、完成。4.作品展示、欣赏

课后反思:

6.《十字绣小饰物》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十字绣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

十字绣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较熟练的运用针法。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用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十字绣小饰物。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绣针、花线、厚布、铅笔、彩笔、小圆竹绷等。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十字绣小饰物作品,让同学们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2、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法:

1、看书第16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 学生回答。

在方格布上画一个图案。

2、通过讨论和看书引导学生。

指导学生:为了使作品的针脚均匀,连接紧密,线拉平,应该如何绣?

教师示范。

3、学生试做,可以两人合作。

4、展示绣制作品,交流制作体会。

5、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请学生再一次进行加工。

三、制作小斑马

1、看书中的图示,画图。注意尺寸要按照图上所示。

2、学生试做。

3、教师辅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板书: 6.十字绣小饰物

缝制十字绣小斑马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交流制作的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二、制作小斑马。

1、看书第17页,按图要求绣好。

2、学生试做。

3、教师辅导。

三、评价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作品。

(2)比一比,看谁的十字绣作品绣得好。

板书: 6.十字绣小饰物

(1)画图案,配颜色;

(2)上绷刺绣,完成作品

课后反思:

7.《缝制鞋垫坯》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制作鞋垫坯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从制作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知道劳动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鞋垫坯。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白布、旧布料、旧鞋垫、厚纸、剪刀、笔、直尺、针、顶针箍、白线。

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谁知道有关缝制鞋垫坯的故事,请说说看。

2、现在是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样的事呢?

二、探究学法,尝试完成。

1、看书第19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 学生回答。

三、尝试制作。

1、旧鞋垫画样、剪下。

2、剪布壳。

指导学生:照样子剪出同样大小。

教师示范。

(1)、学生试做,可以两人合作。(2)、展示所剪的图样,交流制作体会。(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请学生再一次对图样进行整理。

3、剪布壳两面的布。

4、缝鞋垫布片。

沿着边线用回针法缝合。注意:鞋垫布要重合对齐。

5、鞋垫布翻面、压平、缝合。

(1)、看图,自己尝试。

(2)、想想除书上的方法,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6、制作另一只鞋垫坯。

7、整理完成作品。

板书:

7、缝制鞋垫坯

画样 剪轮廓 剪布壳 缝合课后反思:

8.《绣鞋垫》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手工刺绣鞋垫的制作方法,了解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体会劳动的乐趣,感悟劳动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制作手工刺绣鞋垫。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铅笔、直尺、针、顶针箍、线、鞋垫坯、花样。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谁知道有关绣鞋垫的故事,请说说看。

2、我们能否用什么方法来做一双鞋垫呢?

二、探究学法,尝试完成。

1、看书第22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

2、学生回答。

三、观察。

观察鞋垫的图案。注意:(1)仔细看图案。

(2)拆开鞋垫一角再仔细观察图案。

三、制作步骤。

1、绣鞋垫。

(1)十字绣的方法。(2)色彩搭配合理。(3)线拉紧、针脚均匀。

2、与同学交流。

检查针脚是否平整、均匀。

四、思考与实践。

除了十字绣的方法外,你还会用其他绣法做吗?

板书:

8、绣鞋垫

观察图案 十字绣法

色彩搭配 针脚均匀 课后反思:

9.《平绣基础针法》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绣基础针法的特点,学会用此方法绣制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平绣基础针法。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

美好生活,感悟刺绣这项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

教学重点:用平绣基础针法创作作品。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绣针、剪刀、圆竹绷、白布、绣线、铅笔。

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平绣基础针法作品,让同学们“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制作兴趣。

2、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法:

1、看书第25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 学生回答。

2、通过讨论和看书引导学生。教师示范。

3、学生试做,可以两人合作。

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概括。

三、制作步骤

1、学习习近平绣。

2、基础针法。

(1)切针绣

(2)别梗针绣

(3)缎纹针绣(4)叶脉针绣(5)长短针绣(6)豆针绣

3、绣制作品。

四、思考与实践。

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花样,动手绣一绣。

板书: 9.平绣基础针法

切针绣 别梗针绣 缎纹针绣 叶脉针绣 长短针绣 豆针绣

课后反思:

10.《补绣》 教学目的:1、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习补绣的基本方法,用

补绣作品点缀我们的生活。、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利用废旧碎布片等材料创作补绣作品,丰富、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一幅补绣作品。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学要点:平绣或锁边针法。教学准备:

师:成品。

生:绣花针、碎布片、胶水、剪刀、圆竹绷、铅笔、白纸、浅色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能否将不同颜色的布片剪下,贴在底布上创作成新作品? 生:(讨论)自制一幅作品,解决难题。

二、展示作品:

1.教师展示补绣作品的成品。

2.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优点,找到不足。

3.讨论:怎样才能使补绣作品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呢? 4.交流。

三、分组制作:

1.设计图案,复印在浅色布上;

2.将白纸上的图案剪下,在碎布片上画轮廓,再剪下; 3.把图形布粘在浅色布上,画好纹线; 4.补绣。5.整形。

(1)学生互相帮助,一起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2)师生共同评点推荐。

四、拓展延伸:

你还见过哪些补绣作品,课后试一试。板书: 10.补绣

设计 复印 裁剪

画轮廓粘贴

画纹线

整形

课后反思: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绒绣的认识。

2、学习制作一幅绒绣作品。

11.《绒绣》13

3、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利用已有材料设计、创作不同的绒绣作品。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一幅绒绣作品。教学难点:

制作方法。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将布面上的线圈变成绒毛。教学准备:

学生:毛线、绒绣针、圆竹绷、新布、彩笔、软毛刷。教师:绒绣作品。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绒绣作品,启发学生观察,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制作绒绣作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绒绣》。

(板书课题)

二、观察思考。

这是几幅绒绣作品,看一看与前面的刺绣作品有什么不同?

三、动手实践。

1.在新布料反面设计图案; 2.配色。

要求:搭配协调、鲜明美观。3.在图案上刺绣。4.难点指导。

(1)指导学生将布面上的线圈变成绒毛。

(2)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可先由自己说解决方法,若自己解决不了,提交全班讨论、解决;教师指导。

四、总结评价。

1、学生自评,展示成果。2、师生互评,欣赏成果。

全班学生评价,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绒绣作品制作得最好?为什么?

3、交流体会。

4、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绒绣作品的方法。希望大家课下再多动脑筋,作品还有哪些需改进的地方吗?

板书: 11.绒绣

设计 配色 刺绣 整理

课后反思: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缝制小包,解决生活中的零花钱或小物件没有地方放的难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身边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解决生活难题。

教学重点:学习自制一个缝制小包。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学要点:缝制小包的几个步骤。教学准备:

师:成品。

生:针、线、剪刀、顶针箍、补绣成品、花布、拉链。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生活中有很多零花钱或小物件没有地方放,咋办? 生:(讨论)自制一个缝制小包,解决难题。

二、展示作品:

1.教师展示缝制小包的成品。

2.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优点,找出不足。

3.讨论:怎样才能使缝制的小包使用时更方便? 4.交流。

三、分组制作:

缝制小包

1、裁好里布、表布;

2、里袋、外袋用回针缝好;

3、一个翻至正面,一个不翻面;

4、把翻好的袋子套在没翻袋子的里面;

5、先缝上边;

6、翻至正面,用缭针缝合边口;

12.《缝制小包》 15

7、在小包的留口处安拉链。

四、拓展延伸:

你觉得点缀一下缝制的小包是否会更别致呢?

板书: 12.缝制小包

裁剪

回针缝

翻面 缭针缝合 安拉链

整理

六年级劳技教案含反思 篇3

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教科书P10-28,教参P29-52 教学要求:

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推导。教学难点:

(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3)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应用题。课时安排:

1、圆柱的认识 6课时

2、圆锥的认识 2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

第一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参P32-35 学情分析:

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教学具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按形状将他们分一分类吗?

2、在这些形体中,哪些我们已经认识,并且知道它们的特征了?

3、剩下的这些形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板书课题)。突出两个圆柱图。

4、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2个圆柱,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3个圆柱,它们都是直直的(点击,抽象出圆柱的平面图形),而且上下一样粗,象这样的圆柱就叫直圆柱,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直圆柱。

5、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二、教学圆柱的特征:

1、观察这些圆柱,想一想,点击出示研究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生1:圆柱有2个圆。你来指一指。

师: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圆柱还有其他的面吗?你来指一指。请摸一摸圆柱

上下两个面,再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②、那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柱平面图

师:圆柱上下2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的底面是2个什么形?(板)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板)。

请同学们看平面图,圆柱的2个底面是圆形,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应画成椭圆,其中看不见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圆柱,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它的2个底面怎样?)圆柱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有没有方法验证呢?请同学们看桌上的3个圆柱,其中1号圆柱两个底面都可以揭下来,2号圆柱只有1个底面可以揭下来,3号圆柱的底面不可以揭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 师:你是用几号圆柱验证的?说说你的想法。

生1:用尺子量一量圆柱底面的直径,看是不是一样大。

师: 你的方法能验证别的圆柱吗?你真了不起,一个方法就能解决3个圆柱的验证。你是用几号圆柱检验证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2:揭下2个底面,重合起来比,发现它们完全相同。演示。生3:揭下1个底面,贴到另一面,它们也完全相同。演示。

生4:先沿一个底面画圆,再把圆柱倒过来,和另一个底面比一比,它们也完全相同。演示。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验证出2个底面完全相同(板)。

2、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相同点,那么点击出示问题,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它们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师:圆柱的粗细由什么决定?底面越大圆柱就越粗,底面越小圆柱就越细。师:圆柱的高矮由什么决定?圆柱的高是从哪儿到哪儿?从上底面到下底面的都是高吗?高要怎样?和什么垂直呢?

师:和两个底面垂直的线段长度是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柱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在黑板的图上标明高)师:如果老师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你能找出一条高吗?(师生演示)老师斜看划一下,这个是圆柱的高吗?

想一想,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的长度怎样? 你能给2号圆柱画一条高吗?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那么

┌长方形

沿高剪┤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圆柱的高 →

课后反思:

圆柱的认识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第二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书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教参P35-38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学生每人用硬纸制作一个圆柱体模型。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指同学说出它有什么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 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2.练习二第6题。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练习二余下的练习。教材P16-18,教参P41-42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铺垫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作业设计

1、练习二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2、四、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二)教学内容:练习二的练习。练习二余下的练习。教材P16-18,教参P41-42。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8题

(1)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10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5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求两种画布各用多少”分别求哪几个面的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计算两个圆环的面积。

5、练习二第18题

学生小组讨论:制作水桶是做几个面?

三、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书19-20页例

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教参P39-41。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

=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六、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余下练习,书P21-22,教参P41-4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7题。

学生思考: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需先知道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

(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

(3)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

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三、作业设计

四、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 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教参P42-46。学情分析: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教学准备:多媒体

一、复习铺垫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探究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

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第八课时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例

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教参P44-46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探究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Sh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29页第1-3题,完成P30练习五。教参P47-48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 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2)做第91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

让学生将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四、作业设计

练习五的第3、4、6题。

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篇4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执教: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

二、教材分析: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5、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6、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7、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8、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主要措施:

1、把教材中的劳动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

2、通过教师讲授的劳动技术的知识、方法动手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可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教学。

3、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及时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好调整工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自己劳动收获,并且可以学习别的同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使以后做的更好。

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5、要使学生不仅学到有关生活的最基本的知识,而且是有简单操作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劳动习惯。

6、讲授的知识、技能一定要正确、科学、教学活动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应在纲要确定的弹性范围内,从实际出发,体现灵活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教学进度:(每周一课)

1、第1-2周:当好小小采购员

2、第3-4周:腌制萝卜干

3、第5-6周:纸编彩蝶

4、第7-8周:万里长城

5、第9-10周:扦插月季

6、第11-12周:种丝瓜

7、第13-14周:插花基本知识

8、第15-16周:清蒸鳊鱼

9、第17-18周:养

10、第19-20周:制作小型盆景

上一篇:和布克赛尔县第一中学常规教学检查反馈下一篇:水在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