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审计局工作报告

2024-09-26

县审计局工作报告(通用6篇)

县审计局工作报告 篇1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将**县审计局XX工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XX年,我县审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三个**”建设总体部署,立足创新,夯实基础;狠抓落实,服务大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8个,查出违规金额94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810万元。经审计处理应上交财政金额927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2万元,减少财政拨款2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45.91万元。被审计署、省、市各级采用审计信息120标准篇。局机关荣获省级先进2次,市级先进4次,县级先进5次,8人次荣获省、市、县级先进个人。

一、依法审计,强化监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我局始终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永恒主题和首要任务,将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把握资金收入来源和支出方向,在查处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突出关注资金的支出结构和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管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查出的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全部依法进行了审计处理。预算执行审计两个报告(提交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计工作报告和提交县政府的审计结果报告)揭示了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对上财政同级审后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作了披露,得到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注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调查。我局紧紧围绕政府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顺延财政资金的走向,重点关注民生资金使用情况,完成涉及扶贫、教育、农业、社保等部门或行业共计11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注重把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与检查资金使用效果、揭露问题与完善管理机制结合起来,有关部门单位落实整改措施10项,采纳审计建议20条,完善制度15项,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政府部门和领导宏观决策服务。

(三)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近年来,我县政府性投资项目进展迅速,我局在基建审计力量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了2个工程的竣工决算审计。同时,我局还委托2个社会中介机构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审价,并全程参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审价工作,对重要审计事项派审计人员直接到现场指导。至年底已完成县看守所迁建工程智能化监控系统和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ⅲ标段造价结算审计,完成送审造价1489.94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45.91万元。新文中迁建工程也正在审计之中。

(四)认真搞好经济责任审计。我局把领导干部“问责”和“问效”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向“绩效型”转变。全年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9个,审计查出违规金额2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万元。开展乡镇书记、乡镇长“捆绑审计”试点3个,以及公共政策审计试点项目2个。同时,要求审计组沿着资金的走向,单位部门延伸审计到下属有关单位及相关部门,乡镇延伸审计到部分村、户,全面摸清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更加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绩效和经济责任。

(五)探索国有企业效益审计。近几年,我县的国有企业也同民营经济一样在不断发展着,监管工作也要不断地跟上。根据县政府的指示,我局对**县粮油总公司、**县耕地开垦有限公司、**县靛青山水力发电厂、**县兴源电力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着人员过多、效益不理想、政企未分、改制不彻底、工效未挂钩等问题,我局通过审计建议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

(二)开展文明执法。我们还注重突出文明执法教育,要求审计人员按审计程序依法行政;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审计组”、“文明审计人员”的评选活动,营造局机关“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所有审计证据都经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审计的主要环节,都与被审计单位公开;审计的初步结果,首先采用口头方式交换意见,然后再以书面的形式征求意见,将要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事实、依据、理由等事先告知被审计单位,力争做到阳光操作。

(三)提高队伍素质。全年共组织机关理论中心组学习20次,党员干部学习26次,组织上党课2课,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4次,要求干部坚持每天自学1小时以上,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计算机审计、绩效审计、基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培训班16次,撰写审计论文7篇,组织2批审计业务骨干到上级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审计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审计业务水平;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联欢会、登山、考察等活动等,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加强廉政建设。以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审计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 “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关系与规则”大讨论活动。及时调整机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县审计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XX—XX年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审计回避制度、审计纪律监督卡制度、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等,切实规范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圈”与“社交圈”的监督检查,共对审计人员八小时外汇报检查4次,重大事项报告检查4次,开展审计廉政回访26次。从检查和回访结果看,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此外,还为全体21名审计干部建立干部廉政电子档案,实行全程动态管理,使队伍管理更规范、更快捷、更有效。

一年来,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的矛盾仍然突出,计算机审计还相当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XX年,我们将积极推进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注重民生审计;突出对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探索绩效审计的新模式,加强绩效审计。同时进一步改进审计方法,加强计算机审计,注重提升审计成果,服务领导宏观决策,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以上工作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县审计局工作报告 篇2

1 预算执行审计监督滞后于财政改革步伐, 效益审计理念不强

近年来, 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 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效率、效能和和有效性,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现阶段预算执行审计还没有完全跟上财政改革的步伐, 法规、法律相对相对, 审计发现的新问题难以界定, 处理处罚难, 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作用的发挥。目前主要还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开展审计, 审计内容单一, 没有确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明确目标, 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理念的绩效审计还没有起步,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果。从审计对象看, 审计部门只注重对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的审计, 由于时间、人员限制而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用款单位等跟踪延伸审计不多,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即使开展了也只是对已有的财务成果进行分析, 对被审计单位未能深入了解, 不能准确分析资金分配及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致使预算执行审计中无法体现效益审计的成果。

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仍有缺陷, 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内容不完整

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及决算结果起关键性作用。近年来, 财政制度改革,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财力有很多以各类专项款形式下拨, 县 (区) 财政对上级各种专项补助的数量和下达时间无法掌握, 在年初预算安排中也无法准确编制上级补助的收入和支出, 执行中随上级专项的下达再追加调整, 照成预算编制不完整, 年度追加预算较多, 影响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理论上, 预算执行审计应当包括本级财政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两大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 收入方面的资料不全, 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中有一块增值税25%部分的收入由国税部门负责征收, 国税的增收入库、减免退库以及提退代征手续费等情况, 县 (区) 审计机关无权审计, 成为审计盲区, 致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不完整。

3 预算执行审计技术滞后, 方法单一, 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政府职能不断地转变, 财政收支的范围、结构也逐渐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相继建立和完善, 财政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这就对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审计机关应主动适应并把握这一变化趋势, 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但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财政职能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 审计方式和方法也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缺乏创新意识,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趋势, 在新形势下更加有效地开展预算执行审计, 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基层审计机关应当努力从以下方面来加以改进:

(1) 顺应公共财政体制, 适时调整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与重点

随着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逐步将预算外资金全额纳入预算管理。预算执行审计必须顺势拓展范围, 不仅看财政预算内资金, 还要关注其他非税性资金和国有资产收益。从预算编制、收入组织、资金拨付、预算执行到使用的绩效, 在一个大的公共财政资金和资产运行框架内, 沿着整个资金的走向, 来审视本地区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 反映和揭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情况, 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围绕预算收支体系, 顺势调整预算执行审计主要环节与方式

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审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已成为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之一。一是看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合法, 是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和预算编制有无细化到明细科目、具体部门, 人员经费标准、公共经费定额是否合理, 专项经费是否有政策依据, 重大项目支出是否经过科学论证。二是看预算编制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按照零基预算方法编制, 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三是看预算支出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按照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 围绕政府中心工作, 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重点项目支出。

扩大审计覆盖面。一是扩大本级部门单位的审计面。适应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 继续扩大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的审计覆盖面。对有非税收入、收费和管理使用较大数额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部门要强化监督。审计中不仅局限于单位的财务计划部门, 还要拓展到其他业务部门, 将预算管理、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将问题查深查透。二是扩大对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面。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逐步到位, 部门单位问题逐年减少, 但一些问题下沉或向外单位转移的情况不断增多。

实行“双向 (即资金流向和项目程序) ”审计。一是顺着资金走。实行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收付后, 国库资金的收缴拨付程序发生较大变化, 财政资金不再通过部门和单位的多重账户中转, 而是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 减少了支拨环节。预算执行审计要适应这一变化, 按照资金流向进行延伸, 将资金的最后使用者与部门及直属单位的审计结合起来, 将有关问题查深、查透。二是顺着项目走。审计人员应从立项审批、年度预算、资金收付、项目评价等各个环节着手, 从程序合规性的审查到项目效益性的审计, 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融合起来滚动发展, 除了顺向审查外, 还应当采取逆向程序深查。选择已完成的项目, 从项目的使用现状和效果出发, 进而追逆到项目的立项, 判断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合理, 进而上升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3 整合资源, 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效益

一是树立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理念。凡涉及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项目, 都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之列。它既包括了对财政、地税、国库部门的审计, 也包括对各预算执行部门单位审计以及财政性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教育等专项资金的审计, 逐步做到凡是有财政资金运行的地方都有审计监督。

二是整合资源, 强化组织协调。预算执行审计应结合财务收支审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中各专业审计应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补充, 紧紧围绕一个审计目标, 调配、整合审计力量和审计资源, 对重点内容采取统一计划、分头实施的办法, 以完整客观地反映出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貌。使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大于分兵出击, 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利用。

5 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 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将审计调查的一些专门方法运用到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除了采用常规的审计技术方法外, 还可采用审计座谈、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方式方法,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从目前来看, 审计机关与财税部门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信息互动平台, 审计机关未能及时地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情况, 影响了预算执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要积极争取搭建联网审计平台, 改变单一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 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 促进并逐步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

6 加强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如果预算执行审计仅就合法性检查, 审计监督就难以为宏观管理服务, 审计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要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不能就问题查问题, 应从揭露的问题中去思考问题, 并上升到宏观层面去开展分析, 从完善政策、健全体制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因此, 基层审计机关必须加强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摘要: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 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经过多年的发展,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促进财政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县区长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简述 篇3

一、县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

主要审计县区长任职期间是否促进了县区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的合理增长。

1.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以及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推动和管理情况及其效果。

2.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及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的完成情况。

3.市委、市政府规定的目标及完成情况,本级党委、人大确定的目标及完成情况。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比较与分析,科学评价县区长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县区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主要审计县区长任职期间决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相应成效。

1.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包括审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关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级党委、政府及本级党委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情况;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是否及时,是否与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2.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决策及建设管理等情况。审计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擅自决策、决策失误、越权审批、违规审批情况;有无项目效益低下、资金严重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关注政府投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项目安排情况,审计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规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等问题。

3.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决策情况。审计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违规审批情况,是否存在明显低估资产价值、低价出售转让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改制重组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何。

4.其他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除上述内容外,各审计组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关注其他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三、县区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土地等自然资源、环保的各项政策和社会发展事项的推动和管理情况及效果

关注县区长任职期间重点项目的制度建设和财政投入情况,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1.土地管理情况。审计县区政府出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以及土地总体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相关土地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具体为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情况、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和违规用地情况。

2.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关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绩效、国有权益保护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审计政府性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及管理制度;审查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收益管理情况,审查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使用中是否存在严重流失问题。

3.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县区政府是否制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政策措施,出台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是否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相一致,县区长任职期间该行政区域总体环境生态变化情况,有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该区域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环评情况。

4.民生改善情况。审计住房、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规模和占比,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是否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财政补助部分是否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5.新农村建设情况。审计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农民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和电网等重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民负担情况,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情况等。

四、县区经济活动中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财经政策情况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1.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情况。关注“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的改革情况;关注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情况,推动建立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

2.财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执行税收征管法规政策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自定政策、个案审批违规减免税,违规或变相实行财政收入返还或财政补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继续执行税收优惠,开发区、各类园区等自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减免税等问题;是否存在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是否存在违规自立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

3.财政收支的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情况。关注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主要审计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收入等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虚收、空转等人为调节各项收入进度和规模、比重问题,有无截留上级收入的问题等,超收收入分配使用是否科学、合规;审计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是否合规,财政支出是否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

4.财政大额资金管理情况。主要审计使用财政资金时,是否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大额财政资金安排使用是否严格执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是否违规支配财政大额资金给民营企业使用,财政资金存放是否存在人情操作,资金是否安全。

5.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主要关注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和风险管控情况,审计在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方面的工作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跟踪存量债务的潜在风险及化解情况,监督新增债务的举借和使用,防止形成新的浪费和风险。

五、县区长分管的部门的管理情况

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公款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红包治理、办公用房清理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情况,以及依照宪法、审计法规定分管审计工作情况。

六、县区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以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依据,关注内容主要是:机构设置情况,是否按照机构限额或者有关规定设置机构,机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情况,是否在核定的编制内配备人员,是否按规定的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有关规定执行情况,是否遵守机构编制纪律规定,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纪违规问题;上级巡视组等提出的清理超编人员机构的清理情况,是否存在清理不到位的情况。

七、县区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和个人廉洁从政情况

重点审计预防、预警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关注有无在土地出让、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财政大额资金安排使用、政府补贴或扶持项目、政府采购中个人出面干预市场活动等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关注其在住房、用车、出国方面遵守廉政纪律情况。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的反映其经济问题的举报事项和线索进行重点核查。

八、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主要检查或者了解以下事项:执行审计机关做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情况;对审计机关要求自行纠正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根据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采取措施的情况;对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县审计局2010年工作汇报 篇4

我局2010年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0个,查处违规资金1715万元,追缴财政收入121.8万元,公告审计结果3个,被县委、人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采用专项报告及信息18篇。在今年召开的省、市、县相关工作会上,再次荣获全省审计财经法规宣传工作特等奖,连续第10年被评为全市审计工作先

进单位和全县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优胜单位。成功创建市园林式单位,全面启动了省园林式单位和省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回顾全年的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一、在突出“四个重点”中强化审计监督

根据年度计划,我局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作为半年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有三个特点:一是充分准备动手早。底,局财金股就完成了工作方案的制订。2010年1月10日,全局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工作部署。

1月18日,审计组现场进审,2月5日,现场审计基本结束。整个过程筹备充分、组织周密、实施顺利;二是整合资源力量强。打破股室界限,组织业务人员23人,由7名班子成员带队,分为三个小组,合理搭配,分工协作,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ao运用效率高。审计涉及重点单位和部门28个,同时还开展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专项审计,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审计组充分运用ao现场审计软件,大大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项目质量。本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查处问题12项,提出评价意见6条、审计建议4条,提交了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受到了县委、人大、政府的好评。

(二)经济责任审计。今年全年,我局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个,在审4个,审计对象10人,其中,突出了领导干部的任中经济审计,同时加强了对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审计。为充分提高审计报告的利用率和审计成果,专门下发了平审发[2010]3号《县审计局关于统一、规范、简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格式的通知》,将报告编印成册,除主送县委组织部及组织部长,还报送市审计局、县委及书记和副书记、县人大及主任、县政府及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县政协及主席、县纪委及书记。

(三)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去年我局启动并实施了2个政府投资工程的跟踪审计试点项目,遏止虚增投资1600多万元,今年这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对全县所有重点工程实行了提前介入和全程跟进。审计组进驻12个施工现场确认计量签证,对隐蔽工程拍照留存,就工程增加计价部分进行建议性调整,积极为政府节约建设资金、降低发展成本。

(四)绩效审计。2010年是我局开展绩效审计的试点之年,我局《二〇一〇年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明确规定“每个业务股室必须完成1个绩效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突出绩效内容,为2011年“绩效审计推进之年”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对某医院的审计,该医院投资近万元改建门诊楼、住院楼,新建戒毒治疗中心,造成负债近1000万元,但审计认为,该院医疗服务硬件显著提高,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均大幅增加,每年偿还负债300多万元,投资项目绩效水平较高;又如审计某公司搬迁建设项目,同样是大额负债建设项目,但该公司廉价处置黄金地段的铺面,在较偏避地段购置土地建设新楼,规模控制不严,应对市场变化失误,致使公司陷入困境。审计界定该公司搬迁建设项目未达到预期目标,绩效较差,主要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

二、在增强“队伍四力”中夯实审计基础

我局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规范型、效能型、和谐型、廉洁型”机关目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审计水平。

(一)增强队伍战斗力。一是通过开展学习法律法规、审计案例讲评、审计项目质量分析等活动,培养审计人员的查案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聘请省厅专家举办计算机辅助审计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局业务人员每晚集中操练2小时巩固培训效果,同时投资9万多元添置一批手提电脑,全局手提电脑达到人手一台,已有10人通过ao认证考试,还有8人积极备战7月2日的考试;三是在局机关推行领导干部“公开竞职、差额选举”和股室负责人“公开竞聘上岗”制度,局班子集体结合“权、责、利”,与所分管股室人员在政治思想、廉政建设、审计质量、工作任务、奖罚考核方面实行“五联”,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和谈心活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增强队伍免疫力。坚守廉洁从审生命线,开展了一次诺廉、述廉、评廉活动,制定了“县审计局干部十二不准”规定,重视干部“工作圈”、“社交圈”以及

8小时外“生活圈”的监督检查,实行重大事项报告检查制和廉政回访制,请县纪委干部到机关举办了一次廉政教育学习班。

(三)增强队伍约束力。完

善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在机关大厅设置去向牌,安排专人负责对干部工作日去向进行跟踪登记,建立干部德、能、勤、绩、廉的量化考评档案,考评结果与个人津补贴、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挂钩,有效规范了干部行为。

(四)增强队伍创造力。鼓励干部积极探索并运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如法制股通过“九查九看”促进被审计单位实现厉

行节约,工交商贸股总结12条方法开展“小金库”检查,基建一股、二股创新方法对隐蔽工程进行拍照留存等等,这些新的方式方法的运用,规范了审计程序,节省了审计时间,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质量。

三、在健全“四项制度”中巩固执法质量

我局注重加强内控,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督促整改,实现审计执法质量控制目标,确保执法质量生命线。

(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年初,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县审计局《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审计复核制度》、《重大审计事项集体审定制度》、《审计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关于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审计程序的补充规定》等11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全面规范审计行为,提高执法质量。

(二)创新质量把关制度。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实行重要审计事项专项承诺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并承诺完整、真实的重点审计内容情况和会计资料,明确告知配合支持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违反承诺的相关审计处理措施,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法人和相关财会人员签字;坚持集体三审制:现场审计完成后,审计组成员集体研究审计报告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出前,由局长、法制股、审计组成员集体进行审核。根据被审计单位回复的陈述意见,由审计组修改,法制股复核后,再由局业务办公会集体审定;实行三级复核制:审计组成员交叉复核、主审全面复核、法制股专职复核,确保了“零”质量事故。法制股组织对已完成的审计项目进行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有2个审计项目分别获得市审计质量评比一、二等奖。

(三)推进审计公告制度。我局与县政务中心积极协调,在“县政府门户网”首页的头版位置设置了“审计公告”栏目,公告审计结果10个,并增设了网友“浏览点击数”统计链和评论栏,“审计公告”的上网,不但使公众及时了解了政府及部门重大经济活动和财政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消除他们的疑虑,增强了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让政府及相关部门、审计机关及时了解了公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了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县审计局2011年工作安排 篇5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的总体部署

和要求,结合XX实际,我局2011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县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县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推进法治、维护民主、推动改革、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坚持“依法、忠诚、廉洁、公正、求实、创新”的XX审计精神,按照“一个中心(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两个着力(即:着力提高审计的质量、效率、效果,着力灾后重建项目审计和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的大财政审计)、三个突破(即:突破传统审计观念,在发挥建设性作用上更加深入、突破惯性思维,在学习及知识能力拓展上更加深入,突破常规方法,在审计项目中更加深入)、四个提高(一是提高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项目的覆盖面和深度,二是提高查处问题的力度、审计执行率、整改到位率,三是提高审计流程规范化程度,四是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的审计工作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建设、审计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为建设“中国幸福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与工作重点

(一)奋斗目标

1、全年完成灾后重建资金审计(调查)1项,港澳特区政府援建项目跟踪审计6项,救世军港澳军区援建项目5个,国际机构贷援款项目资金跟踪审计3项,与省审计厅联合跟踪项目审计3项,县财政局2010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1项,县地税局2010年度税收预算执行审计1项,县地税局2010年度机关经费收支审计1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项,专项资金审计1-2项,以灾后重建项目为重点的基建竣工结算审计30项,完成审计署及省、市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和县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任务。

2、保持市级文明单位、卫生单位称号。

3、在县级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中力创“二等奖”。

(二)工作重点

1、着力抓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资金、项目审计。一是配合省审计厅、重庆特派办、成都特派办的专项跟踪审计。二是对中央基金、港澳援建、特殊党费、国外贷款、捐赠资金、项目进行审计、审计调查和跟踪审计。三是组织中介机构对已完工的灾后重建项目及时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和港澳援建项目的决算审计,做好“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有关项目审计。四是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安排搞好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2、深化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维护县级财政安全为目标,逐步形成以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及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相关审计调查为补充的财政审计大格局。着力在规范财政管理,促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维护地方财政安全上下功夫。一是对县财政、地税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及机关财务收支及灾后重建资金进行审计,逐步向包括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预算在内的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审计拓展,关注预算执行进度和共管资金的使用管理,延伸审计重要经济、社会事务主管部门、“三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有关镇;二是按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对县级政府债务情况和保障性住房等进行摸底审计或调查;三是对县国有资产管理(包括灾后重建形成的国有资产)情况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

3、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照新出台的中办发[2010]32号文件和川组通[2010]49号文件精神,坚持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为主线,以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遵纪、履职、尽责为目标,突出对领导干部政策执行、责任事项、决策机制及程序、管理成效、目标任务完成和廉政情况的审计。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点资金决策、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腐败多发环节的审计监督,严格依法规范审计内容和审计评价,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从源头上强化对经济权力的监督制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

4、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和专项资金审计。牢固树立“民本审计观”,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通

过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进一步关注改善民生情况,揭示和反映落实国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关注资金分配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是要对中央基金、特殊党费等用于城镇和农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加固维修

及“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二是要继续强化对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社会保障、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工程等的审计或审计调查。三是加强对其他中央及地方财政重点专项资金项目的审计。

5、继续抓好内部审计工作。要充分利用我县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规范试点工作成果,认真总结经验,找差距,添措施,进一步扩大内审工作覆盖面。要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的宣传、提高各镇各部门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切实抓好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围绕灾后重建认真督促指导内审工作开展,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和带动,加强内审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指导规范全县内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级各部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三、工作措施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XX近几年来的加快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加之审计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整体推进,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充分肯定。“5.12”地震后,审计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从国家到地方都对审计工作非常重视,审计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时,随着审计向纵深推进,审计力度加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我们要认清新的形势,强化中心意识,主动服务大局,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战胜各种困难和矛盾,发挥好监督职能,推进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主攻难点,进一步深化审计工作

1、突出灾后重建审计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是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促进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重建资金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把审计工作置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思考,跳出审计的圈子,辩证综合地分析、处理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提出高水平的审计分析和标本兼治的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关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关注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加大对“三农”、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投资和政策优惠,关注税费征管情况,推动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关注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促进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规范财政转移支付。

2、要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一是要重视审前调查、分析和审计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的时间搞好审前调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业务流程,掌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二是查找问题及定性取证要有法律法规依据。审计人员要有职业敏锐性、职业技能、技巧,取证要规范、明了,法律、法规依据要充分、适用。切忌不深入细致、模棱两可,要锁定问题。三是要注重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要规范、精炼、表达明确、客观公正,引用法规恰当、防止任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报告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撑,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要注重审计风险的控制。对查出的问题,要做到法律依据充分、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重要事项必须要做进一步延伸审计,对有怀疑的或无法查证的事实要有必要的说明。五是进一步完善审计流程及有关审理、审定、复核、回访等制度,促进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

3、加大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度,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为确保政府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进一步加大审计查出问题及处理处罚执行力度。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合乎法规”的要求,认真扎实有效开展审计监督。一是在查问题方面要本着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态度,做到“事实清楚明了,证据确凿真实,程序合法合规”,既要突出抓好重大问题,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小问题,在处理处罚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条款进行定性和处罚,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随意性,对问题的处理要按规定和程序进行,严禁个人私下交易和权钱交易。二是在审计决定执行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执行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整改提高。达到审计一处、警示一批、规范一片的目的。审计组要认真督促审计决定的执行,并作好督促记录,对于被审计单位拒绝、无故拖延或无力执行的要及时报告局领导,由局领导决定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如被审计单位仍不落实的由局提请县领导或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督促执行,必要时可提请县政府予以问责。此外,对于审计发现的超出审计机关权限范围内的问题,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4、在审计成果转化中突出服务理念。将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落实到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上,体现在如何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上,在进一步写好每一个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上多下功夫,同时针对审计过程发现的一系列带倾向性的苗头和问题及时归纳认真提炼向领导提交专题报告或有关加强管理的建议。做到审计建议的提出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借鉴性,保证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形成的成果性文件能切实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减少浪费、规避风险,保证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和警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认真履职,加强监督,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审计处理处罚只是手段,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一致目标。要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以监督者自居,盛气凌人,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使人感到可敬可亲。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时,讲究语言艺术,能恰当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和充分交流,才能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使被审计单位欢迎审计,主动配合,服从审计处理,执行审计决定,才能正确树立审计新形象。

2、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在审计工作中要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立足于审,着眼于帮,既要依法查处问题,又要帮助被审计单位查找经营、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原因,从加强内部控制、堵塞跑冒滴漏等漏洞,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帮助建立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坚持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既要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又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审计监督与服务做得更有实效。

3、正确处理好审计的相对独立与维护大局的关系。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同时,审计部门又属于县政府组成部门,因此,审计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严格依法办事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统一起来,不断深入到被审计对象中,深入到审计监督工作的各个层面。

(四)争创“四好”,维护大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继续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及时制定和落实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规划,把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建设“学习、团结、勤政、廉洁、务实”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为契机,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为重点,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机制。健全一把手统揽全局,副职领导分工负责,股长或审计组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凡是重大问题,都要进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凡局党组议定、决定的事项要坚决执行。对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事项要坚决完成。

4、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要多交流,多沟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要从全局工作大局想问题、办实事,齐心协力带领全局职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严格执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参加中心组学习,并按要求积极参加县上及本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增强班子成员驾驭全局、组织协调、开拓创新、提高预见性的能力。

(五)提高素质,树立形象,继续抓好审计队伍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一个理念”。即树立“审计产品”理念和“经营审计”理念。审计最终成果也是一种产品,要树立“审计产品”概念,做到“质量过硬(审计质量高)、包装精美(审计报告内容、文字处理精炼、外观美化)、价格适宜(审计成本低)、消费者满意(领导和被审计单位、群众满意)”,从而提高审计的对外形象。要进一步树立“经营审计”理念,精心经营审计产品,搞好审计宣传、职能介绍、成果展示、提高外界对审计的认识,扩大审计的影响力,维护审计的声誉。

2、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三种能力”。审计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除重点学习审计法律法规、新《审计准则》、财经法规外,还要加强对有关行业规定、有关政策、各行业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要进一步加强审计新知识、新科技、新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沟通协调、应变创新”三种能力。提高职业敏锐性,善于从众多复杂的事项中理清头绪,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发现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审计组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及时掌握有利于审计开展的各方信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多,先进设备的应用,违规违纪问题越来越隐敝,手段更加高明和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审计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掌握新的审计手段,增强应变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审计实践中多思考,多探索,多总结,不断提高审计能力。

3、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五种意识”。要培养职工的“政治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谐共赢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体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职业品质,树立大局意识,服从县委、县政府及局党组的安排。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局机关干部职工要真诚、团结、信任、鼓劲,加强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团结才能有力量,团结才能出成果,团结才能有形象。真正做到团结一心,共同应对,让领导满意,被审计单位满意,群众满意。

4、加强教育,树立“廉洁、公正、务实、威严、诚信”的良好形象。要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在审计过程中以大局为重,处处注重自身形象,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审计纪律,不得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放弃原则,搞私下交易,权钱交易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踏实、清正廉洁、团结高效的审计队伍,维护审计权威和良好形象。

5、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突出“三个结合”。一是将加强作风建设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按照“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恢复重建中当尖兵、作模范,在破解难题中当先锋、挑重担,在加快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使干部职工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将加强作风建设与提升服务质量相结合。要以提升效能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全面落实机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效能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在服务中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使干部职工在服务基层、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中转变作风。三是将加强作风建设与规范干部行为相结合。加强对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审计监督和检查,督促灾区干部严格遵守灾后重建工作纪律,不违规插手具体建设项目,不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教育和监督,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干部职工要严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规定,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始终守住党纪国法的防线、廉洁从政的防线、道德操守的防线。

(六)团结和谐,争创一流,认真搞好局机关建设

1、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把机关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落实《廉政制度》和推行《廉政公告》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依法执政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一是从文明办公、文明用语、文明礼仪抓起,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大力培育“亲民爱民为民”的机关作风。二是狠抓机关行政管理,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做到人人讲节约,事事讲勤俭,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发生。三是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城市环境整治等义务劳动,开展献爱心、文明助学、义务献血、扶贫帮困活动。四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继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是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团结祥和的氛围。六是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单位、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通过精神文明各项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康快乐、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真诚团结、文明有序的良好机关氛围。

3、加强机关制度建设,推进机关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一是健全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工作行为。二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推进审计法制建设。三是推行审计廉政公告制度,完善审计回访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规范审计人员廉洁从审行为。四是试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与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机关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4、加强机关群团组织建设,畅通民意,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加快审计发展上来。充分发挥机关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职工活动,不断促进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工会、妇委会要把维护权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心职工生活,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消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加快审计事业发展上来,努力构建更加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县审计局工作报告 篇6

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的一年。2009年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审计,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维护地方财政经济秩序,构建和谐**服务。

一、2009年审计工作要点

(一)做“精”财政预算审计

坚持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局机关的主要任务,围绕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促进财政工作目标的实现,继续坚持“帐户入手,下审一级”的审计方法,积极探索内控制度测评、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方法,逐步建立一个以综合财政预算为主线,以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和税务、国库参与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为主导,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以其他财政收支和下级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为补充,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最终目标的预算执行审计体系。在整顿财经秩序、规范预算管理、促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人大加强预算监督服务。

(二)做“实”企业审计

企业审计的目的是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今后的企业审计应突出“三个重点”,其一,对重大产权交易或改制的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二,是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审计监督。

(三)做“优”经责审计

继续贯彻“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方针,巩固成果,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政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以领导干部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机制。

(四)做“强”行业专项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以实现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为目标,将审计的关口前移,在项目开始时就实施审计监督,并全过程跟踪监督,积极推进以国家审计为主,以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力量为辅的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农业审计要突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社保审计要增加广度和深度,审计范围逐步扩大到社会保障的整个体系。

(五)做“大”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2009年我局将在实践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积极探索审计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确定效益审计分段目标,正确界定不同领域(部门)效益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作用。

二、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推动审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按照《审计法》的要求,深入开展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 完成好“两个报告”,为规范预算执行行为、促进部门依法行政、服务人大有效监督和政府宏观管理,发挥审计监督的积极作用。

(三)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时按质完成省定项目。

(四)围绕“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审计方法,圆满完成县委组织部门和县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五)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县委、政府起到参谋助手作用,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项目。

(六)按照“严谨细致、积极稳妥、量力而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将预算执行、社会保障、扶贫资金、征地拆迁、医疗教育等社会各界关注热点问题的审计结果逐步进行公告。

三、加强控制,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确保审计质量

一是紧紧围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的目标,加快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进度,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贯穿到审计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编制审计方案,加强审计现场管理,坚持审计组长、主审负责制,强化三级复核制度,抓好审计质量检查,督促审计决定落实,从而不断规范审计行为,着力防范审计风险。二是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推广力度,加强与“金审工程”、电子政务网的衔接,逐步充实财经审计法规库和审计对象数据库,努力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审计管理(oa)、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等方面的应用。

四、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沟通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由审计

机关受组织人事部门和人大常委会的委托而开展的独立监督活动。经济责任审计受托关系决定了在具体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中,应针对组织人事部门和人大任免干部述职评议所关注的问题,诸如重大决策事项、廉政问题、群众举报事项等,重点予以审计和做出明确回答。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联系会议制度的协调工作,通过定期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进行审计情况通报

和交流沟通,为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五、以“五五”普法为契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1、2、3、4、5、6号令和各项审计工作规范,坚持依法审计,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二是要进一步抓好审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审计干部的法律意识,促进依法规范执法;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计复核制度和回访制度,加强审计执法的内部管理和后续监督。制定审计执法检查考核办法,使审计执法检查经常化、制度化,促进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将审计回访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固定下来,每年定期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做好向人大和政府的报告工作,建立与财政部门的联动机制,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采取有效的处理处罚措施,以严肃财经纪律,树立审计权威。

六、加强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

进一步加强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宏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县委、政府、上级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反映,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审计法、宣传审计工作,创造更好的审计外部环境。

七、清理思路,努力推动审计工作与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一方面以建设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为目标,大力倡导刻苦学习、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五种”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加大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着力推进审计机关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从审计工作的特点出发,着力推进审计文化的建设,把日常的、零散的、细小的文化建设活动发掘出来,使之成为建树审计人文精神的系统工程。

(三)积极推进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加强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积极探索审计工作的新领域、新方法、新手段,抓好审计工作的制度建设,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五)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继续抓好党内互助“八个一”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上一篇:护士工作职责下一篇:农村党员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