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共11篇)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1
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赵
丹
【摘 要 】 根据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目前多数中职学校只重专业技能,对音乐教学形如摆设,甚至不设音乐课的现状, 笔者强调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课,它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中职 学生心理 音乐教育 重要性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已进入身心巨变的青春期。这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重要、关键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渴望独立要求自主。然而中职阶段又是从少年走向成人的过度时期,学生心理很不成熟,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经常处于许多矛盾冲突之中,相对于普通高中来说,中职学校不被人们重视,“中职生不如普高生”、“中职学生没出息”,很多学生表现较为自卑,学习没劲,不爱学习,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显得懒散、拖拉。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自觉性、行为习惯和思想、心理素质与普高生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是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学业负担较轻,课余空闲较多,一些违反学校纪律,与校外不良青年结交,打架、甚至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适当增加音乐教育,成立各种音乐艺术团体,举行音乐方面的活动或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是广大学生的需求,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
二、当今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较多,专业教师也不少,但音乐教师一般只一个(有艺术、幼师专业除外),在音乐教学上,一些学校会搞个乐队,或合唱队,好点的会设置音乐选修课,供少数学生上课,而我们普通中小学和高中的音乐教材有了自己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的改编,每周有一定次数的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在师资方面许多学校也投入较多,每年也会有普通中小学、高中的音乐艺术方面的比赛,近几年也经常举办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在音乐教学和艺术成果上得到很大提高。而相比之下,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往往没有适合自己的音乐教材,有的学校根本不设音乐课,教学设备形如摆设,有时一些音乐比赛干脆就不参加,师资方面的培训也是空中楼阁,学校重视的是其他专业的技能,忽视它在培养美育和提升学生综
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专业特长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宗旨,把中职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更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三、音乐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
重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我国自古有之。《乐记》上记载:“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像德矣。”这说明“乐”的作用,是对人们实行教化,是用来治理人民的一种方法,用得适当就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一些爱国歌曲,优秀的民间、民族音乐,来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从而激发我们中职生热爱现在的生活,热爱自己的专业,使被动、自卑变为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又如在欣赏肖邦的乐曲时,给学生讲述他流亡在外,临终时,他让友人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让朋友把从祖国捎来的一杯黄土与他合葬,以表达他怀念祖国,热爱祖国的赤子深情,这对我们的学生会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此外,许多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音乐教育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和勇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始终认为:“音乐是人类的美好事业,是能给人们无穷力量的神圣事业。”因此,在列宁的革命生涯中,经常用有限的活动经费开音乐会,这一洋溢着生命力的活动,使它们这批革命者无论处于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能充满信心和力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经过中考的失败,我们的中职学生往往失去自信,做任何事都缺乏勇气,选择职校也是没有办法,被动去读。新生中有很多会懒散、沮丧、逃避学习、自暴自弃。《乐记》中记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免也所不能免也。”就是认为音乐使人快乐,是满足感情的需要所不可缺少的。其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愉悦作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选一些轻松、欢快的乐曲给学生欣赏,人的心情愉快了,内心就会平静,情绪相对稳定,也会有增力的感觉。使人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和谐。给我们学生带来许多快乐!记得有一次学校文艺演出,选拔时发现一个班级有三个男生唱歌不错,于是给他们指导,刚开始很放不开,在多次的鼓励和练习中,越来越好,演出很成功,很快成为校园明星,后来他们的班主任告诉我,自从参加了那次演出后,那几位学生的心情渐渐变得开朗,专业学习兴趣相对也提高了。自此,那位班主任在以后的班级工作中,非常重视音乐活动,而学生学习成绩一点也不差,在平行班级中各方面都排在前面。可见音乐在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又如,在给学生欣赏《命运交响曲》时,给他们列举上海交大34岁的副教授唐坤发在与病魔搏斗的两年里发表了30篇论文,在这期间每当病痛难忍,他就放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励他向死神作最后拼搏的勇气,并获交大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鼓励我们的学生,读中职学校也有出息,同样可以成材,不能自暴自弃,要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很多学生很受鼓舞。
五、音乐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心灵,有利于学生心身健康
中职生与普高生相比,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生活或学习上一遇到挫折,往往会逃避、半途而废、离家出走、个别的还会有轻生,暴力等现象。由于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陶冶人(心理学上常用欢快乐曲来治疗忧郁症,使患者恢复建康)、教育人。因此,好的音乐能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建康和身体建康。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音乐与乐曲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他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美化”,“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看到很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很快地吸收到心灵,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在我们许多的音乐教学或音乐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爱美、协作、宽容、创造、同情等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总之,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这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成材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普通中学一样,也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步根海,徐虹.音乐的力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2.曹理,李朴珉.中学音乐教育[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3.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2000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2
(1)年龄特点:基本在16~18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在面对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困惑、迷惘而导致思想出现偏差,心理出现问题。
(2)来源特点:基本都来自城市、农村的独生子女,绝大部分都是初中刚毕业,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及自觉性方面相对较弱。
(3)心理特点: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弱,自控力差,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常出现行为偏激,爱走极端。而且出现上述特点的中职学生又大部分来自下面的几种家庭环境:其一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随老人一起生活的。其二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其三是家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较差的。
2 中职学校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现状
笔者从事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已有十多年,既当过授课教师,也当过班主任,还从事过中职学生的就业推荐,深刻领会到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也发现学生出现的许多问题都跟心理情况有重大联系。但从十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中职学校针对学生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原因如下。
2.1 中职学校在教学理念上对开展教育心理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大多数的中职学校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只要专业性和针对性强就可以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教育,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对学习和以后的生活工作将会产生重要作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将会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和更加容易取得成功。
2.2 基本没有专业的师资来开展教育心理学
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授课以外,几乎都没有开设专门针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课程,更没有专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团队。这不仅是办学理念上出现的偏差,也是对办学要求的成本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心理学教育的正常发展,也就忽视了教育心理学对学生专业学习潜力方面的挖掘,更是忽视了对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方面的自我调节或者是自我保护的能力培养。
3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自我差异产生的心理问题
所谓自我差异一般是指自我各成分的不统一,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自我差异包括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及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的差异两个类型。由于中职学生基本特点的特殊性,他们的自我差异表现出更加复杂和激烈。他们的来源决定了他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存在差异,既有精神方面又有物质方面,这些差异会对他们的自身认识产生强大冲击,他们通常表现出自身定位不明确,对自身评价不客观,极易产生自卑、自负的心理问题,从而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
3.2 认知差异产生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的学习阶段的特殊性明显,他们不光要在学校中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学习社会知识,为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而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现状决定了我们的学校在教授社会知识的方面极度不足,学生只能自己来获取大部分的社会知识。所以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就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获取的社会知识往往是五花八门、良莠难分。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和客观。当他们真正走入社会时,他们才发现现实社会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显得无助、迷茫。这就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3 个性差异产生的心理问题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气质和能力。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能力从表明也看不出来。但由于中职学生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尚浅,他们从心理上接受不同气质和能力的各种人群还不能完全适应,再加上他们来源的特殊性,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问题,这就给他们在适应环境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利,久而久之他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社会排他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4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6~18岁之间,处于青少年青春发育期,是一个思考未来,准备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一个集中构建新思想、新观念、责任、自我信念以及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所以中职学校不光有责任将他们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更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培养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与社会环境高度融和的“心理成人”。进而保障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地生活、发展和成长。所以,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有以下方面。
4.1 良好的教育心理学教育是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有效保障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心理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心理上健康的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观念更新、利益调整、竞争激烈、风险加剧等一系列深层嬗变下,人的心理活动比任何时候都要更为复杂和剧烈,更何况中职学生走向社会时才18~20岁,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较弱,正是有了在中职学校期间的良好的心理学教育,他们的心理更成熟,抗压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明辨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有了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不同现象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具备了在社会中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能力,从而不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迷失自我和方向,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2 良好的教育心理学教育是中职学生走向成功的防腐剂
受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的中职学生,他们往往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后表现得更加积极向上,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往往更加理性和全面。尽管社会极其复杂和变化莫测,既有美好的一面也存在阴暗的一面,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带来的心理成熟使他们在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方面表现得更加彻底,哪怕是在遭遇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他们乐观的心理将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去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带给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百毒不侵。
4.3 良好的心理学教育是激发中职学生发挥无限潜能的增强剂
经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中职学生往往在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一方面是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推理性。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发展,包括意识、情绪、性格、道德和人际关系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和情商。一个人的智商也许与先天和遗传有关,但一个人的情商却是在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它会被无限放大,从而使我们走向社会的中职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成熟。也就是说,他们的情商经过教育心理学的引导,已处在一定的高度,他们在面对或者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表现得更加优秀和全面,考虑得也更加长远。这就是他们的无限潜能被激发的结果。
5 维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5.1 中职学校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来达到转变学生的行为。为此,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制度规定,每所中职学校要开设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每个年级要配备2名以上的心理咨询师,至少要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学生前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课不少于150个学时,顶岗实习时要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驻厂跟进教育等。
5.2 中职学校要以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学生为办学目标
为此,学校要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通过心理学教育来消除学生的自我差异、认知差异和个性差异,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尊敬、真诚、理解的关系;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和实践创新;要指导学生家长学会聆听、欣赏、激励、宽容和尊重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是心理健康的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6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正常开展将会对学校和学生百利而无一害。中职学校不仅要在教学理念加以重视,更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全新的教育心理学理念,对中职学生进行更加专业、更加正规和更加实用的心理教育,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心理上既成熟又健康的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3]包昆锦.“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总结[J].常州技术师范学报,2002(8).
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中职生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增强中职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有重要意义。
目前,非艺术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音乐教育没能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状态,使音乐教育回归本位,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中职教育的实施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培养出合格的中职生,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它总是以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存在,使人易于接受。同时,它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精神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精神,是灵魂,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载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往往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其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广泛的爱好、健全的情绪和较强的自制力。而音乐教育作为有效的载体,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舞台表演以及社团活动等方式,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尽情地释放,尽情地彰显个人的魅力,使他们青春期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最大满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面对就业,适应社会
职业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需要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岗位技能,更要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更好地适应社会。
音乐教育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手段。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排练节目、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和集体精神,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其集体合作意识,开拓了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4
浅谈对当代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性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对学生不仅要重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做到无心理疾病,并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厌学是目前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例如,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表现出的教学内容过难,教师一味填鸭式教学等,这些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逃离学校去寻找不正当刺激,从而出现一系列品行问题,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可见,厌学是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自信心不足。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表现出对中职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精神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心,自暴自弃。尤其一些学困生更是对学业、前途、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更有甚者,扰乱正常教学秩序,顶撞老师。
3、人际关系不协调。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特别是独生子女),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里听音乐、上网玩游戏”,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忽略了人际交往。
4、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有时的一些不良话语和行为也深深影响着学生,不该当着孩子面说的话随便就说,甚至,有的学生感觉有爸妈给自己”撑腰”,出了事情由他们来解决。当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的事情时,竟然有的学生认为那个违法的人真”厉害”!
5、“逆反心理”现象突出。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等具体表现,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6、“早恋问题”的困扰。由于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会感到”和他在一起很荣耀,有靠山”,成绩开始下降,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应。
由上面的现象可以看到,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是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 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因此,认识了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应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
1、创建优良的学校环境。校有校风、班有班风、教有教风、学有学风,培养良好的“四风”,既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是稳定心理的环境因素,这将直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心理的发展。在团结奋进”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能力都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每个学校都应培育良好的校风和精神,以净化学生心灵,优化学生心理,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引导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通过不同教学途径,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和锻炼。
3、教育者自身的不断完善。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教师健康的心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奠基石。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传授学生学业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态。
4、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因此,最好是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外,教师还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我们学校特别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很多心理问题,效果明显。
5、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使孩子在心理生理方面能自我调节)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并与他人团结合作。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认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7)
浅谈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的重要性 篇5
刘君华
怀化市鹤城区象形学校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艺术教育如同一把开启人类心智与情感大门的钥匙,在塑造人类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孕育着人们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有人把艺术教育形象地称为培养“全人的教育。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由于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现阶段艺术教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教~乐教”等概念,可算是最早的艺术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倡导美育主义”,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至现代,美国政府于1994年甚至将“艺术规定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认为在21世纪,一个不懂艺术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人”,显示出艺术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确立,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很高的认识。但由于缺乏对其教育模 式的研究,导致艺术教育仍停滞在素质教育以欣赏为主的教学上,忽视了艺术教育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从掌握和调查情况来看,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还有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更不用说还有专设的舞蹈室了 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艺术教育到底在中小学校中有多重要呢?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唤醒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模式,就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叠加。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 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曹雪芹的《红楼梦》、贝多芬的交响曲、别具匠心的东方园林、独出心裁的西方工业美术等,无一不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结合结出的硕果,古今中外许多大师更是科艺双修炉火纯青者。如意大利的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还谱写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两弹元勋钱学森更是有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书法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它可以通过影响 学生的情感,进而影响到学生心理活动的其他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或重或轻的心理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过度消极、过度压抑、过度自闭等,甚至在特定时候会因情绪不稳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艺术教育恰恰具有调节情感的功能。通过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寓教于乐,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让学生在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日寸陶冶情感,塑造个性,将会对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而腱康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十分有益。
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要想办好职业教育,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实用型技能的人才,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指导, 紧抓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 在我国现阶段,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于中职学校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甚至是很多高等院校依然是停留在课堂教育阶段, 学生参与度不高,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效果很不理想。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已经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在很多单位, 特别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 更加注重一个新入职者的可塑性, 职业道德水平显得比技能水平还要重要。
1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的不合理性分析
首先, 在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觉得中职学校的学生尽管是青少年, 但绝大多数的价值观已经形成,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社会价值判断, 明白职业道德的认同与否, 要是过多地强调职业教育是多此一举, 增加学校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时是浪费教学资源和师生时间的徒劳。虽然, 很多学校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却是形同虚设, 很多老师在大环境的影响下, 照本宣科念教材, 或者跟学生探讨一些职业的实用技能等, 甚至于, 很多老师占用了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 用来讲别的课程。据笔者在山西的几所中职学校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在教学计划里规定的三十多课时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几乎被学校压缩成两个到三个专题讲座来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并且, 笔者跟某中职学校的一位专业老师进行访谈, 此位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单一乏味和课时的不足与设置不合理, 她这样做了描述:“有时候, 我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很乏味, 不想给学生讲, 但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要求, 也没有办法, 再者, 学校也不鼓励展开来讲, 所以无法也得到学生的认可,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 教学内容单一, 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突出, 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性密切度不够。笔者曾对山西某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课程进行追踪, 记录了三次内容讲课内容。准确地讲, 是三次专题性讲座。第一次讲座, 时间是2014年10月26日, 总共有不同专业的四个班级参加, 题目是职业道德概述, 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内容和方法等;第二次时间是2015年3月27日, 总共有五个班级参加, 题目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为训练, 内容包括忠于职守、热忱服务、讲求信誉、讲求质量以及提高技能和廉洁奉公等, 基本上都是属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性教育内容。第三次讲座, 时间是2015年4月24日, 总共有六个班级参加, 都是毕业班学生, 讲课内容包括就业指导、认清社会形势、适应社会、客观认识自我、求职策略以及终身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等内容, 更加倾向于就业指导的内容, 与职业道德教育有一些脱节。
1.2 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的滞后和单调
首先, 教学方法的多样灵活性和实践性有待进一步发掘。多数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还是以书本的理论内容为主, 进行课堂教授, 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无法与实践进行很好的衔接, 缺乏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这样, 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悟, 使得教学停留在教条空洞的层面。
其次, 评价标准的全面客观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上, 缺乏科学性, 教育评价内容单一, 在评价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时候, 单纯地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 而忽视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情感、认识、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表现。再者, 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 只是进行试卷化的考核, 不能真正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测评标准结合起来, 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2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探索
2.1 自我定位于职业的认同
首先, 对于中职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 不仅要从大道理上空洞的对学生进行说教性的灌输, 更应该从社会价值实现、职业前景发展、职业兴趣培养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第一,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其实, 对于很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 处于青少年阶段, 对专业的认识并不全面, 甚至说对专业几乎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 教学老师应该注重引导, 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密切相关专业特点, 因材施教, 通过三年的中职教育,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所在, 突出每个专业优势, 使得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
其次, 建立专业职业概念。对于一个进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来讲, 对很多方面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 对他们不能过度强调校规、纪律以及法制方面的教育, 把他们的思维完全的禁锢在一个强制性、说教性的框架之中。更多的, 应该将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多元化地结合起来, 对他们进行专业介绍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新入学学生参观校史资料室、专业教室和实习基地, 让他们更快适应角色转变和认识, 多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 掌握专业优势和发展发展, 定位自身的社会价值, 才能有所感触, 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2 培养职业人应有的道德品质
首先, 建立职业良心。近些年来, 毒奶粉事件、旧皮鞋胶囊以及地沟油等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也给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定位方面带来的不小的冲击。因此, 中职学校在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方面, 要结合行业实际情况, 客观的评价行业现状, 分析相关行业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等, 多宣传灌输有关正能量的人物事件。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负面事件, 不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 形成一个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职业良心。
其次, 铸就良好的职业品质。职业品质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也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设效果的内化表现。职业品质不仅是一个个人能力的间接体现, 也是一名职业人协作团结、与同事相互工作相互配合的集中体现。例如, 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职业品质应是组织、应变、观察、判断, 与同事良好配合, 与顾客良好互动沟通的集中体现。
3 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3.1 合理的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 学校应该从思想的高度上真正重视起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开设, 而不是为了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中职学校结合常规的德育教育要求, 将职业道德教育融会贯通, 从学生处到教务处, 再到班主任和代课老师, 明确他们之间的职能分配和责任所在,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紧抓职业道德教育不放。
其次, 实现课程的整合, 不是单纯的从理论上进行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 将其贯穿于专业课之间, 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比如, 在旅游专业, 历史课的讲授中, 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英雄光辉事迹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树立民族自信心, 紧随主流价值观, 从灵魂深处真正提升每个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3.2 在实践实训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目前, 我国多数的中职院校资源缺乏, 为了节约资金, 关起门来搞教育, 这恰恰是职业教育应该避免的短处。因此, 中职学校应该积极走出去, 与企业合作, 将企业中所需要的一些职业道德素养带到学校的教育, 定时聘请企业的一些技术骨干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生动的职业道德教育。因为, 每个中职学校的学生, 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 最终的定位是去企业服务社会, 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 相对于目前中职学校理论化较浓的职业道德教育来讲, 企业的职业道德更具有具体性、规范性和适用性。
3.3 利用校园与家庭对学生产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潜移默化
首先, 在校园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的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 从心灵深处认同主流价值观, 对自身所学专业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使得校园文化中的各种正能量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使得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在无意识中的心理状态中产生变化, 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心理层”, 包括价值观、社会问题认识以及思维方式和个人信仰等。
其次, 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 并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沟通, 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动态, 适时纠正他们的价值观, 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认识深度。让家长和学生更为客观真实的了解社会和强企业的需求要求, 把目前学生具备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客观地认识到位, 不断督促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和家长一起发掘学生的优势和特点, 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同时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就业目标。
4 结论
中职学校要办好职业教育, 就必须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 从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出发, 将学校教育、企业需求和家长辅助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就业规划目标, 达到企业的专业需求要求, 把他们培养成综合全面型的专业性人才, 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邱雅丽.职业道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 5.
[2]孙丹薇.换一个视角看德育[J].上海企业, 2002, 11.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课堂效率;个性教育;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02-01
中职学校里目前聚集了大批层次不等的生源,优秀学生可以对口升学轻松上一本,差生基础文化功底停留在小学水平,作为硬件设施过硬、师资水平一流的国家重点、省级示范名校却无法保证“教育产品不退货”,如何逐步解决这一难题?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系统的严峻的课题。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未完全跟上来,因此部分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差,不能胜任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兼教师,我们姑且讲一道客观理由,面对六七十人甚至七八十人的超编制大班额,我们确实无法保证人人学懂、学会、学精。我们需要引进并推广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指更新教育理念,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以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个性化的有效教育。小班化教育班级授课制是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撰写了《大教学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从而确立了班级授课制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此后,这种形式在欧洲各国广泛采用。它是当今美国所实施的最热门、最有争议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起步较晚,中职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主讲”所代替,教师“导”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做到讲授知识,而且更能走到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排疑解惑,进行学法指导,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同时,在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问的相互作用”(《发生认识论》)。这种主客體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中的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核心,生生互动可以深化教学。在小班教育中,由于学生数额的减少,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可提高师生交流的频率,增加学生课堂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效率。
二、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想把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都有一种渴望受到老师关心、关注的心理。如何去关心、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很重要,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以接近、值得信任的一位师长,你的的思想、志趣、学习方法、生活习惯才会短时间里对学生产生影响。《学记》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一门功课。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本人所教一个班共21人,几个学期下来,我对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性格、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甚至家庭状况都了如指掌,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我言听计从,上课精神十足,个别辅导时我则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爱好、拥有不同才艺的同学常常有意识地给他们表现机会,学生对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双边交流、上台展示乐此不疲。回眸总结,关键是小班额使得我全面了解了学生,改善了师生关系,有效组织了教学,并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教研教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小班化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现实条件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小班化教育给师生提供了更为富裕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活动设计与组织创造了条件。学生有更多的时空动手实际操作,有更多的时空体验知识与教学内容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从而有效地指导和启发学生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第二,小班化教育可以使教师面对较少的学生,适当减轻教学和批改作业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也更易于控制教学的进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发展。第三,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知、情、意、行各方面都健全的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答题器。多次推荐就业的学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只有走小班化教育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有利于班级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
近年来的班级管理事实证明,凡是班额较大的班级学生流失得多,相比之下,班额较小的班级学生流失较少。诚然,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成绩、专业技能、行为习惯确实参差不齐,特别是我们还收容了大量的父母长年没法履行监护职责的留守学生,生源的复杂性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任何一所学校,我们都无法避免地会发生学生恶性违纪事件。遇到这种情况,学校作为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问题就在于此,小班化教育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双差生我们可以划块监护、分散管理,各个击破,思想工作、交流与谈心可以做得更细,便于班级管理,便于建设良好班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1]石鸥.教育学原理[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3][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版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8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又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年龄在14—18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学生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的特点非常突出,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使得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增加了中职教育的难度。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第二是个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的理想和追求,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行为上自由散漫。
第三是学习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第四是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合理的自我约束意识,存在自我评价不当现象。而一部分独生子女(中职学生)又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只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却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
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教育内容指出: 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各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愈来愈完善的情况下,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一所学校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整体水平,即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等因素。其中教师的师德素养又关系到一名教师能否称为合格的教师,能否培养出合格高质量的学生,所以本文主要阐述师德水平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名合格称职的教师,首先要表现为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这样他在从事教育事业时就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否则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职业倦怠,故步自封。有的教师因缺乏工作的目标和进取的动力,对自己要求不严,平日懒于学习,不关心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不求发展,满足于现状。形成一个高学历,低能力,老资格、小字辈,瞧不起别人又不被别人瞧得起的状况。
2.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有的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捧着金饭碗做着泥瓦匠,修修补补,无规划、无目标,得过且过,对工作敷衍塞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追求。更有甚者,无案施教,顺水流舟,全凭意识流,耗费时光,误人子弟。
3.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
二是缺少课堂教学设计,缺乏对教学进行科学策划的能力。
三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动态教学内容的能力欠缺。
四是缺少师生互动,学生表现主动求知的欲望不够。
五是以训练为主线,创设“学中做,做中学”的情景,帮助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不够。
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目前社会上一些职业院校的部分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表现出综合素质低,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差,眼高手低,挑三拣四,根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师德素养的养成教育,提高育人的能力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素质的能力是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师德好、专业理论水平高,特别是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一定的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做人有标准、学习有干劲、就业有本领、提高有方向。加强以专业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学习,把明确的学习目的、做事的真实本领、发展的文化基础、处世的职业道德紧密自然结合,提高教学效益,提高育人效益。
现今形势下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从实践者转化为反思者或反思探究者,才能应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四、良好的师德素养,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须坚持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德促教,突出实践技能教学为目的,最终达到育人的结果。
如今,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离市场的需求还有偏差,如果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他就能够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其中包含对专业课实践教学能力的钻研与实践。 有助于促进和提高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育人的目的。显而易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技能的教师,也就培养不出高技能的学生。
结束语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9
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项专门的政治教学活动, 其功能的发展与变化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步的。并且, 它在大中专学生生涯之路中的作用也正经历着一个由浅入深, 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就业指导功能的加强、范和围的扩大, 都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关系, 同时也反映了社会, 特别是人才市场对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指导需要的变化和发展。
一、中职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专业选择盲目、就业时盲从”的现象, 所以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工作。有时即使找到工作, 也会在短时内被淘汰甚至自行离职。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一是就业观念陈旧, 择业的主动性差, 存在等、靠、望的心态, 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二是缺乏坚韧的性格品德, 吃不了苦, 受不了罪;三是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超出了正常的理性范围;四是个人性格特质不能很好融入社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职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当前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到位。
(1) 就业指导的内容单一, 就业指导时间过于集中。就业指导工作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是一个涉及到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它需要科学安排才能做到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 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但大部分中职学校由于没能认识到就业指导的特点, 因此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 就业指导的形式不灵活。工作方法较为单一, 除了讲授外很少有其他灵活形式的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不能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 只满堂灌输理论, 不能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等方法, 与学生互动少, 学生的实际训练机会少, 因此学生不感兴趣, 教学效果差。
2. 就业指导缺乏全程化服务意识。
我们现在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阶段式”的就业指导层面, 还属于“临阵磨枪”型, 只是到毕业时踢出临门一脚, 把教育对象仅锁定为应届毕业生, 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上, 距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 在指导工作中, 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
就业指导课的教师, 要有丰富的理论和就业实践的经验, 同时还要求教师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有较深入的理解。但目前, 大多数学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均远未达到要求, 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依靠书本自学有关就业指导的知识, 致使教学水平参差。
三、如何搞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 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
要充分认识到科学、规范、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 对学生个人来说, 是其成长、成才和顺利踏入社会的客观需要;对学校来说, 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成功地把毕业生"销售"给用人单位;应该真正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教师。因此,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较强、技术较全面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这也是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与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3. 明确教学内容, 加强教材建设。
就业指导课程目标的体现和作用的实现, 还取决于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就业指导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观的教育;就业观的教育;就业政策的指导;择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和程序法规的指导。
4. 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力求教学形式的灵活创新,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 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 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 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必须认识到, 只有从职业规划教育入手, 才能真正创新就业指导。中职的教育应重视并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和从业观,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违约率高的问题,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就业率,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摘要:文章阐述学校可以采取的就业指导方式有: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强化学生技能、倡导学生自主创业等等。中职校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铺设广阔的就业之路。
关键词:就业指导,中职生
参考文献
[1]徐志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出版社.2009, 8.
[2]郭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和内容[J].宜宾学院学报.2004, 4.
[3]方友实.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16.
浅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 篇10
一、拓展德育教育的渠道
首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离不开社会, 德育教育仅仅靠学校是不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 要重视家长对学生的诱导作用, 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 定期开展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活动, 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 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配合教育, 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其次, 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效平台。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 因此, 中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再次,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信息, 不被负面新闻所蒙蔽, 不被社会上一些不良之徒所利用。
二、创新德育教育的形式
1. 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 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职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新变化, 老的那一套说教方法已经根本不适应德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彻底改变空洞的理论说教和运动式的一阵风式的做法,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 逐步形成法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教育体系,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引导为主, 教育为辅。
目前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潮泛滥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 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条件的话还应该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而班主任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为每个同学建立档案, 定期开展相应的班团活动, 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重点时段, 重点对象, 要重点关注, 以点带面, 把工作做在前面。
3. 全员参与,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的校园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一种具体体现, 我校围绕“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创建了富有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优化美化校园环境, 不同的环境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三是注重引入企业文化, 通过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出道德水平高、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讲座, 优化学生对企业的认知, 增强对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了解, 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三、改革德育教育的内容
1. 充分利用班会课和午读午唱时间。
要组织学生学习学校不同学期德育教育系列丛书的内容, 我校德育教育系列丛书包括《学生管理手册》《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教育》等读物, 并根据学生实际在不同学期开设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课程, 教学形式以表演和活动为主,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 对中职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
中职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 掌握够用的技能水平, 学会独立的为人处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化课进行调整, 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和理论性强的内容, 增加一些实用性的课程;二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调动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3.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形成独立人格。
在教学中可以灵活组合, 把每个班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教师采用分组设问、分组讨论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同时改变了以前的管学生为学生自我管理, 有效地杜绝了学生上课睡觉的不良习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中职班主任, 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德育教育各个环节的建设, 不断开拓和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并结合时代特色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只有这样, 德育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中职 思想教育 文明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24-01
1 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与课堂
中职生入学的前两周,学生处于激情饱满的状态,穿着也比较有学生的模样,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纪律也比较好。可是两周一过,他们在中学或者是小学就曾经有的各种各样的惰性与缺点就开始暴露出来。从穿着打扮上他们开始留奇形怪状的发型,染着黄或红头发。上课开始迟到,玩手机,睡觉,说话,做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当着老师的面相互说脏话。对于说脏话这一点,我发现女学生说脏话现象尤其严重,她们会毫无畏惧的同男同学对骂,而且话语非常难听。当老师提醒他们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时,他会直接回应你一句“学不会,从小学就没学过数学,也学不会”。在校外你碰到这些学生时,他们三五成群,说着脏话,抽着烟,宛若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小混混。在学生这样的状态下,课堂的情形可想而知,教师在讲台上大讲,他们在底下小讲,吃东西,玩手机,更有甚者打扑克下象棋,个别女生还织毛衣。睡觉玩手机现象尤其严重,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他们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上网聊天的工具。他们可以一整天抱着手机看,可是吝于拿出一节课来用于学习。
2 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让学生成为健康文明的学生
在学生的上述状态下,我们迫切需要先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课间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学生上课时虽不愿听讲学习,但他们却很喜欢与教师聊天,从聊天中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大量信息。谈起这些学生的初中,大部分学生在初一时成绩还是很好的,有的学生还是班里前几名的学生,他们也曾努力过奋斗过。可到了初二随着所学课程的增多与难度的增加,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开始在困难面前退缩,再加上中学一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在批评时没有注意方法,刚好碰上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更加厌学,开始放弃。在这种状况下,他们熬到了初中毕业,与高中无缘。家长为他们选择职业院校,期望他们在职业院校里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养活自己。而在刚入学的前两周里,他们也是满怀憧憬与希望,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有些课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简单,好多课程尤其是理论课还是那样枯燥无味,于是他们又坚持不住了,又恢复了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状态。在学生的这种状态下,学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从穿着打扮入手,建立量化制度,对留奇异发型,着装古怪的学生,对其班级进行扣分。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感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班集体的荣誉紧密相关。
(2)对其进行文明教育,开展文明个人文明班级的活动。从每一个同学做起,相互监督,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建立一张有全班学生名字的表格,发现谁说脏话,就在其名字后点一黑点,作为处罚。时间长了,学生说脏话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学校也应给新生开设文明礼仪课程,以巩固开学军训的成果。给学生讲明抽烟的危害性,考虑长远,不能只图一时过瘾,不能做与年龄不符的事情。
(3)加强课堂纪律,让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上课起码要做到不讲话,不打搅教师上课。这一条实施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因为有些课程学生可能真学不会,那就应当为他们找事情做,让他们忙起来。在班级里可以建立一个图书角,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通过购买或者是收集的方式来丰富书的种类。我想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读书,给他们创造条件,把他们从手机这个“电子保姆”身边拉到书本上来。还可以买来字帖让他们练字,让他们有事可做,并且在做这些事情时能学到知识,把心收回来,进而收到课堂上来。
(4)马卡连柯说:“只有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多多开展文艺活动,比如说歌咏比赛,汇操比赛,礼仪训练。在举行歌咏比赛和汇操比赛之前需要进行排练,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增强凝聚力的过程,比如说唱得齐不齐,队列是否整齐,还有一些方面都需要学生齐心协力完成。开展这些比赛更能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让学生找到生活和学习的目标。造成学生沉沦迷茫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任何目标,有的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有的是问题家庭,当然还有其它一部分原因,造成他们沉迷游戏,而不考虑自己的未来。要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将来他们是要独立生活的,所以既然选择了职业院校,就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比吃穿,不比谁的手机好,而是比谁学习好。学校也加大力度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而且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样可以再步入高校学习,因为他们可以考对口高职。好好学习将来毕业时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树立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决心。“只要肯干,你就会超越,只要用心,你就会成功”,“只要付出,你们都会是一粒闪闪发光的金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挺直腰板做人,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让人看得起自己。
3 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一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从中国多年的教育来看,初中毕业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分流到中专和技校当中来。在中国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多数学生还是很乐意在初中毕业时选择中专和技校的,而且那时想要考入职业院校的话,成绩必须相当好,技校和中专也培养出来了许多优秀人才。而随着高等学校近几年来的扩招和家长意识的改变,多数学生不再选择职业院校,也就是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成绩是越来越差。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在教知识和技能之前,先教会他们做人。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比如去年十月一,由我市承办的山东省花博会,从筹备到具体开幕到最后的结束,我校的青年志愿者都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花博会期间,他们彬彬有礼,为游客指引方向,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展现给我们一种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面貌。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是能学好,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夸奖,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夸学生,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学习和生活的目标,相信他们一样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朱新婷.中职生职业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2012(1下):71-72.
[2] 马玲.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彰显职校育人特色[J].职业,2012(1下):50.
【(赵丹)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发展中职教育的重要性06-27
中职数学教育的重要性09-27
中职学校的诚信教育10-18
试论加强中职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09-06
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07-06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08-04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07-19
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