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

2024-10-14

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精选4篇)

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 篇1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课堂教学实录

王维斌

黄骅市吕桥一中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导入新课(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卢沟桥图片)

师:这是位于北京城外永定河上的一座石桥。谁能说出这座石桥的名字? 生:卢沟桥。

师:对,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设计合理,雕刻精美,建筑水平很高。但是它并不是因此而著名。那么它是因何而著名的呢?

生:卢沟桥事变。

师:1937年7月7日,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而面对强敌,中国守军同仇敌忾,他们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多媒体出示板书)

寓教于猜(设计理念: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课堂效果:气氛活跃,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血染卢沟桥”一部分课文,然后,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出示:“猜猜看”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上来,面对屏幕,并选择一名合作伙伴,对屏幕上所出示的内容进行描述,但描述中不能出现与屏幕所出示的内容相同的字。该同学根据合作者的描述,猜出屏幕上所出示的内容。)

(屏幕依次出现:吉星文 佟麟阁 赵登禹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生描述,一生回答。出现不能完成的内容时,叙述者和回答者均可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阅读了课文,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进行叙述)

师:驻守卢沟桥和宛平成的军队誓死保卫阵地,敌人冲上阵地,他们抡起大 2

刀冲入敌群,几乎全部战死桥头。他们的精神震撼了一位年青的作曲家麦新,麦新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一气呵成写出了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大刀进行曲》

音乐感染(设计理念:放飞思维与想象。课堂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感染了学生)

(多媒体播放《大刀进行曲》视频)师:接下来战况如何?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敌我双方在卢沟桥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不久,日军大举进攻平津。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沦陷。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学以致用(设计理念:课堂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效果:使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师:迄今为止,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那么,是否会进行第三次合作呢?为什么?

生:国共两党会进行第三次合作。因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一些台独分子却妄图把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因此,国国两党一定会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决不让台独分子企图把台湾从祖国版图分裂出去的阴谋得逞。

师:(多媒体出示胡锦涛会见连战图片)

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已经揭开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序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国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怀抱。

以史为鉴(设计理念: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课堂效果: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

(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展示一下。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真相。

(学生纷纷站起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

师: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那么,今天的日本又是如何看待这 3

段历史的呢?

(出示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南京大屠杀”和“卢沟桥事变”的史料记载以及一组美化侵华历史的图片)

师: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

生:日本历史教科书否认和美化侵华行为。(出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视频)

师:这又表明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日本政府毫无悔改之意。

(出示:中国教师和日本教师考察学生所出的两道历史题)

师: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段历史时,中国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那一年?同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影响怎样?日本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时也出了一道题:日中之间每隔一百年爆发一次战争。19世纪爆发了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爆发了日中战争(抗日战争)。你认为第三次日中战争会在21世纪的什么时间爆发?结果怎样?如果我们输了,会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两道题?

生:日本右翼分子活动猖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师: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一样,在侵略其他国家时犯下了滔天罪行。如在侵略波兰时杀害了大批犹太人。那么今天的德国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照片:华沙之跪,同时播放旁白。)各抒己见(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课堂效果:学生热情高涨,发言积极)

师:同样在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日本和德国今天对待历史的态度却是如此不同。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日本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依次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相信,如果日本政府真的听到这些声音,它一定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今天,战争的硝烟已渐渐远去,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我们中学生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为历史的 4

悲剧不再重演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附: 理论分析:

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重体现课堂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为同学们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同学们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结合,努力将历史课堂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搜集、展示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使学生明白历史就在身边,促使学生走进了解历史知识的第二课堂,使历史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和。

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 篇2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 篇3

师:有个地方,一面世就受到追捧,成为了顶级流量的网红打卡地。唐朝诗仙李白为它写诗:“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诗佛王维为之痴迷:“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代书法家“草圣“张旭则称:“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豪刘禹锡也对此感叹道:“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大家知道这个网红打卡地是哪个地方了吗?

生:桃花源。

师:其实何止这些名人,从东晋南阳的刘子骥开始,这个网红打卡地就一直长盛不衰,历经唐朝、宋朝、元朝——

生:,明朝,清朝。

师:还有现代。千年时光依旧不败桃源盛况,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在座的各位要作为桃源网红地的观察员,透过文学去探究它盛名的原因。

第一部分

师生共读《桃花源记》。

生1:我从第一段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看出桃花源很美丽。

师:注意,这时的渔人已经进入桃花源了吗?

生1:没有。

师:你修正一下你的发言,建议扣住字词分析得细些。

生1:第一段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到桃花源外面的风景就很美丽,全部都是桃花。从“落英”的解释看出桃花长得很茂盛,而且由于轻风吹过,地上有落花。桃花是粉色的,草是绿色的,红绿相间,像画一样。

师:你注意到了“落英”在书本注释中的两个含义,并将它们运用在一起,超级棒。你怎么知道当时有轻风吹过?

生1:还是“落英”这个词,因为地上有落花,所以证明有风,而树上的花还是很茂盛,说明风只能是微风。

师:轻风一起,空中也许——

生1:有花瓣在飞舞。

师:鼻尖也许还能——

生1:闻到桃花的香味。

师:除了渔人,也许引来的还有——

生1:莺歌燕舞,蜂游蝶舞。

师:短短二十二个字,扣住字眼,我们能感受到如此丰富的图景。提个小建议,作为观察员,我们要多方面去观察文本。

生2:我发现桃花源里的风景更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林的景色虽然美,但是单调了点。桃花源里有土地、房屋、池塘、桑树、竹子……色彩显得更加丰富。“良田”指肥沃的土地,“美池”是美丽的池塘,说明这个地方资源丰富。“阡陌交通”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的意思,说明人们在这里是安居乐业。

师:不但分析了景物,还涉及到了人物。

生3:桃花源里的人没有等级区分。渔人到了桃花源后,所有的人都是邀请他到家作客,却没有一个首领出面。说明这个地方没有领导。“其中往来种作”看出每个人都很自觉劳动,都很勤劳。“皆出酒食”看出每户人家都过得很富有,人人平等。

师:提早实现了共产主义。你读得很细,很有自己的思想。

生4:桃花源是个民风纯补的地方。渔人到了桃花源,村民先是问他是哪里人,然后就邀请他到家里作客。从这个行为里看出他们没有戒心。从“设酒杀鸡作食”看出他对渔人是非常热情的,因为以前的鸡都是生蛋用的,到年底才杀掉。而且,当村里的人知道有一客人来,就轮流邀请,就跟平桥村一样。

师:平桥村里一家的客人几乎是公共的,桃花源也是这样。你从人心的角度看出民风淳朴,还能将知识迁移过来应用,这一点很了不起。

生5:从“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发现桃花源的历史很悠久。从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期的战乱,不但带着妻子孩子还带着乡里人,我们就知道这种好客热情无私的精神从祖先开始一直流传下来。

师:家学渊源,历史悠久。谢谢你的发现,填补了老师阅读时的空白,我要在我的书上记录一下。同学们,发现同学的发言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时一定要快速记录上。

生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明老人和孩子都过得很开心,他们不用劳动。

师:为什么用“黄发”指代老人?

生6:注释里说黄发是长寿的象征。

师:对的。一个地区生活的富足安康的表现之一就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衰弱孩子娇嫩,只有和谐安乐的环境才能让这两类人群“怡然自乐”。我们同学读得很细,发现了桃花源成为网红打卡地的许多因素。现在我请同学将咱们的发现小结一下。

生7:桃花源的风景很美资源丰富,人们的生活过得很富足,老人孩子都生活得很快乐,每个人都自力更生,在那里人人平等。

师:能用一个单音节的词来概括吗?

生7:好。

师:这个词太抽象了,找个具体一点的词能更吸引人。

生7:佳。

师:解释一下。

生7:人佳景佳情佳社会佳。

生8:美。

第二部分

师:同学们,这个网红打卡地还有个特点,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生摇头。

师:我们再读课文,去发现它的奇特之处。

师生共读《桃花源记》。

生9:在最后第二段,渔人出来后到处做上了标记,但再去寻找桃花源时就找不到标记了。

师:是找不到标记了吗?

生9:找不到路了。

师:找不到标记和找不到路,哪种情节设计更能体现桃花源的奇?

生10:找不到路。找不到标记可能是因为村里的人出来把标记清除了,但是找不到路就说明标记还在,路却没有了。

师:分析得很清楚,我们在研读文字的时候,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能让我们的表述更加透彻,而且有逻辑有深度。

生9:嗯,知道了。

生11: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也很神奇。桃花林是渔人突然遇到的,而且“忘路之远近”,说明当时渔人迷迷糊糊就进到桃花林。

师:迷迷糊糊吗?

生11:人是清醒的,但就像进入了迷魂阵,忘记了时间路程,就遇见了桃花林。

师:被你说成了“聊斋”了。桃花林的出现是毫无征兆。文中说他“缘溪行”说明这条打鱼的路应该是他熟悉的,但是,桃林却是在他熟悉的路途中与他不期而遇,此处为奇。

生12:刚刚我们说桃花源历史悠久,经历了很多朝代,但是里面的人穿的衣服却是和外面的人一样,这就不符合常理。因为每个朝代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秦朝进来,应该是穿那时候的衣服,或者他们自己后来设计出新的衣服。绝不可能和外界一样。

师:这个细节也被你发现了,很厉害。

生13:最后说刘子骥也是去找桃花源,结果病死了。这个情节也很神奇。

师:你认为找桃源最终会病死?

生13点头。

师:找桃源和病死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这句话强调的是自刘子骥去世后没有人再来寻找桃花源了。但是你找的这个细节的确很有意思,这篇文章除了刘子骥是真名真姓外,主角配角都没有名字。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最后提到与他同时期的真实人物?

生14:证明桃花源是真实的。

第三部分

师:桃花源真实存在吗?

生15:应该是虚构的,因为从桃源入口,桃源人衣着还有重新去找就找不到桃源等细节里,我们发现这个桃源很奇特,太奇特就不真实。

生14:但是这个故事涉及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像南阳刘子骥,还有渔人,虽然没有名字,但是陶渊明强调是东晋太元年间,所以这个桃源也是真实存在的。

师:如果真实存在,那么有人进去桃源打过卡吗?

生:没有。

师:如果是虚构的,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趋之若鹜?知人论世。让我们借助资料分析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生16:因为桃花源非常美好,而现实生活十分残酷,陶渊明想要到这样的桃花源去。

生17:资料里说他有大济苍生的志向,所以桃花源是作者实现理想后的社会。但是在这样**的岁月里,陶渊明的理想没有办法实现,只好写成一篇文章。

师:我们同学读懂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啊!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桃源的出处,知道它只是陶渊明的虚构世界。那么千百年来的文人雅士们知道吗?

生:知道。

师:如果知道,为什么他们都要应和陶渊明写出一首首关于桃花源的诗词呢?

师:这是直接以《桃源》为题的诗。而内容上带有“桃源”的诗句,在百度上随手一查,就有174句带“桃源”的诗句。更不用说是有关桃源的诗。这些人不知道桃花源是虚构的吗?

生18:知道的。但是因为桃花源太美好,就成为了所有人的理想世界。

师:我们以后还学到一篇时代更久远的文章,叫《大道之行也》。这篇文章选自四书五经里的《礼记》。

生齐读《大道之行也》。

师:《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把《桃花源记》跟《大道之行也》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者重叠的地方很多。桃花源,代表的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儒生们一直追求的“道”。而陶渊明的文笔又让这个“大道”更接地气更符合民众内心的需求。

八年级历史第15 课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个性;体会本文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

3、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写感想、谈感受;对照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

4、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要有责任感及崭新的时代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男生贾里是《男生贾里》的主人公,他可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物,他的故事真不少!《男生贾里》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情节引人,语言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今天要学习的《选举**》就是这本书的第八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比喻纠纷、乱子或波折。本文的“**”是因学生会主席的选举而产生的,所以叫“选举**”。

2、秦文君,女,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上海人,1954年生,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余万字。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主编,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总编辑。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孤女俱乐部》和《十六岁少女》。新作有《一个女孩的心灵史》以及长篇小说《天棠街3号》。

3、、《男生贾里》简介:《男生贾里》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儿童文学评奖的十九部获奖作品中底票名列首位。《男生贾里》和其姊妹篇《女生贾梅》,这两部长篇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点:一是鲜明的时代特点,二是鲜活的少年形象,三是浓郁的儿童文学特色。小说展示了城市中学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怎样认识“歌星”、“影星”,怎样看待金钱及“打 1 工”,如何加强同父母的亲情,以至如何解决在初中生中出现的吸烟、早恋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九十年代中学生面临的新问题。作品不回避矛盾,着力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的种种生活,展示了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各种弱点,从幼稚迈向成熟,逐步成长的过程。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还有一系列的中学生,他们经历了平平常常但十分有趣的学生生活,他们的欢乐和苦恼、聪明和可爱、机智和勇敢、憧憬与向往,是城市中学生生活的典型概括。作品富于喜剧特色,结构单纯明朗,充分吸收了当代中学生个性鲜明的生活语言,采用同胞兄妹不同视角描述同一事物,整部作品又用一个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小故事串联组成,因而不但受到小读者的欢迎,也得到成年人、老年人的喜爱。

4、学习生字:

发酵(jiào)推荐(jiàn)招徕(lái)贿赂(huì lù)噩(â)梦 ......许诺(nuò)茅塞(sâ)顿开 泰然处(chǔ)之 穆(mù)....忿忿(fân)吆喝(yāo he)查(zhā)忌讳(huì)巾帼(guó)......

5、理解生词。

6、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选举学生干部,鲁智胜弄巧成拙,让以贾里为代表的同学们误解了鲁艳青,致使鲁艳青落选

第二部分:校外噪音使学生无法安心上课,关键时刻鲁艳青挺身而出,解决了问题,让贾里刮目相看,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第三部分:产生噪音的售货铺拆迁过程中,林武翔被砸伤,贾里一下子由英雄变成了受人指责的“罪魁”生活让贾里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第四部分:故事的结局。贾里在爸爸的鼓励下,带头支持林武翔,林武翔最后康复回校。尾声中,贾里重新认识了鲁艳青,但已无机会弥补过失。

四、教师小结:

这篇小说通过描述选举**、林武翔被砸事件的前后过程,刻画了贾里、鲁艳青、鲁智胜等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歌颂了中学生身上那种真诚率直、乐于助人、敢于负责的优秀品质。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以选举**为中心情节,描写了以贾里为代表的当代城市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坎坷.挫折,并在这坎坷.挫折中思想逐步成熟的过程.告诉少年朋友们: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变的.但不管怎样,在酸甜苦辣中,你都要勇敢地前进,无可阻挡地前进只有这样,人生才能像彩虹一样美丽。

二、快速阅读,复述课文。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梗概,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掌握故事情节。

明确:按选举前(轻率投票)——噪音事件(危难见人心)——同学受伤(余波:好事多磨)——庆祝会(结局:笑对困难)为线索。

三、合作探究:

1、在这个事件中贾里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折?

明确:先是为了一块巧克力不选鲁艳青当学生会主席,后在她的协助下解决了学校外 店铺的噪声干扰问题大出风头,但因班上一位同学被拆迁的店铺奔头砸中受伤又备受非议,最后又提议为其捐款使问题圆满解决。

2、你怎么理解“贾里有些难过,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这一句话?生 活里你有同感吗?

明确:因为在选举而引起的几件事情中,他认识到事情并不是事事都如自己原先想像中 的那样顺利、明朗。每件事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和结果,其间充满酸甜苦辣,有喜有忧 有愁有苦„„所以他有些难过,认为真正的人生是多味的。

3、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

明确:各持己见,合理即可,体会生活真谛。进一步深问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总是晴空万里,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不管头顶的是怎样的天空,面临的是怎样的航程,我们都得勇敢地往前走。

4、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学生形象。他自信而不自傲,他坚强而又自立,幽默而诚挚,聪明机智、热情侠义。

5、你怎么理解 “谁也不会天生是伯乐的,这是真理。”这句话的? 明确:这句话是说谁也不会天生就成熟而坚强,看透一切人和事,这是真理。

6、文中查老师只讲了一句话,你怎样诠释这句话?

明确:这是查老师在鼓励孩子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 一些坎坷、挫折,这种磨练是不可少的,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7、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鲁艳青:有责任感,热心,有魅力,主人翁态度,不讲前嫌,乐于助人是当代中学生 中的优秀代表。

贾 里:聪明、活泼、热情、负责任、正义感强。勇于面对困难,也有急躁、感情用事 过,但至此经历后,便成熟了许多。

鲁智胜:大大咧咧,好心肠,单纯处理方式欠妥,但林武翔被砖砸后,他着急且主动去 照顾她父母。

陈应达:有点自私,但勤奋好学。

女班委:爱逛街,喜欢潇洒的男篮队长。

四、拓展延伸。

推荐长篇小说《男生贾里》。

书中描述了中学生贾里和他周围伙伴的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故事。贾里聪明机智、热情仗 义。他的伙伴一个个也不同凡响,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作品从 家庭——学校——社会出发,全景式地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90年代少儿生活画卷及其 成长过程,反映了新时代少年的人际关系和可喜气质,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

五、教师小结:

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想的状态,你的出发点和结果可能会偏差。作者塑造了贾里这个阳光男孩来让大家学会宽容、乐观、充满勇气地对待生活。贾里和他的 小伙伴的故事,以及他们蓬蓬勃勃、开开心心有滋有味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大家所欣赏和应 该学习的。作品采用了“串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轻松活泼,行文诙谐幽默,人物个性鲜 明,具有轻喜剧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15、选举**

苦 辣 酸 甜

人生多滋味

中学生—————————————————— 勇敢往前

上一篇:有关亲情的优秀作文:我的心愿下一篇:深圳职员试用期满转正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