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想象作文:眼睛的控诉

2024-10-18

初中想象作文:眼睛的控诉(共7篇)

初中想象作文:眼睛的控诉 篇1

晚上,我又倒在床上看《格林童话》,看着看着感觉有点困,头一歪便进入了梦乡。

不知不觉我走进了一间大屋子,走到屋子中央才发现自己走进了法庭。不同的是,四周全是一双双的眼睛,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

正当我疑惑不解之时,只听见上面一双最大的眼睛说:“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我哆嗦着说:“法官大人,我……我……我什么罪也没犯呀!”“大胆,到此地还敢狡辩!带原告上堂!”

这时,从后面突然闪出一双眼睛,它的眼球黯淡无光,上面还布满了血丝。显然这不是一双健康的眼睛。再仔细端详,它似曾相识。“法官大人,它与我有何相干?”我疑惑地问道。那双大眼睛一拍惊堂木,大声说道:“你好好看看,它是你自己的眼睛!”我一看,可不是嘛!

大眼睛继续说道:“你的眼睛不辞辛苦,长年累月地为你服务,可你又是如何对待它的?今天,它将你告上法庭,就是要让你认罪!”在事实面前我只好低头认罪。

一觉醒来。刚才梦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从现在开始,保护好眼睛,让它永远清澈明亮!

初中想象作文:眼睛的控诉 篇2

一、利用多媒体的生动形式,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多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音频视频资料, 提供多样化且生动丰富的外部刺激, 加深学生的印象, 启发学生的灵感, 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从而产生写作的动力, 写出的作文生动、有趣、富有个性。

二、加强课外阅读, 积累素材,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写作亦有重要的作用。所以, 教师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坚持定时、定期读书读报, 也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 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指导学生养成剪贴报纸、记录摘要、抄写美文片段的习惯, 将看到的、感受到的及时记录。学生只有广泛地阅读, 在广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 才能驰骋想象的空间, 施展多彩的文才。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要本着独特新颖且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思维不断更新的今天, 作文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我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和作文教学中, 训练学生自己去对一些寓言故事写出一个与原文不同的结局, 通过他们不同的视角和方式, 改出来的结局有的确实值得讨论。当然我们在新颖独创的想象的同时, 也不能背弃科学合理的原则, 脱离了这一原则, 那只是漫无边际的空想。所以, 我们还要求学生在独创性想象的同时, 力求科学合理。

愤怒的控诉想象作文 篇3

雨,就是一个劲的往地上撞,前仆后继,在我眼中,重现了当年上甘岭战役的惨烈,或许更胜一筹,这也许就是自然的力量吧,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

不经意的一瞥,俯视楼下的“壮观”,精灵的尸体如山般的堆积,与腐烂变质食物混合,再加上人类粗俗的混浊之气混淆成了一条令人趋之若鹜的污河。又一次看到了那些粗俗不堪的人,拿着污浊不堪的桶来到污河之中荡来荡去,以为把桶涮干净了,其实它比原来更加污秽,因为它沾染了人类的自私。即使如此,精灵们一样是勇往直前,希望以此来警示人们。可是它们早已料到,这样做是不会有结果的,人还是没变。

仔细聆听,原来精灵们在愤怒的呼喊,如同暴风骤雨一般。随着一阵潮湿的风,传到我的耳中,这声嘶力竭的高呼,夹杂的不只是愤怒,更多的是威胁与绝望。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们要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违天地之正义,天地之法则,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忽一雨点悄然落下,空中,它如生命般晶莹,闪烁着伶俐的华光,仿佛迸发生命的异彩,落下,撞击,飞散,消逝,然而却溅到了我的脸上,我陡然一惊,冰凉深入到我的体内,传到我的心灵中,原来生命也可以是这样的感觉,冰冷的。

眼睛想象作文 篇4

“琪琪,你该起床了!”妈妈把我摇醒了。“啊!琪琪你的眼睛呢?”妈妈看着我的模样,吓得要晕了过去。爸爸连忙扶起妈妈,一起把我送进了医院。医生说:“想让琪琪再有眼睛,必须要把她以前的眼睛给找回来,让她向眼睛道歉才行。”爸爸妈妈立刻分头去找。

眼睛拉着旅行包逃到了大街上,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看见有一对小眼睛,都吓得慌忙离开。眼睛只好孤零零地走着。爸爸妈妈很快就找到了眼睛,请它回去。我也向眼睛道歉:“对不起,我错了!”眼睛看到我诚恳地让了错,就回到了我的眼眶里。

眼睛想象作文 篇5

每天每夜我都在祈祷,上帝能献给我一双眼睛,能看见世界的美丽,错过了这些,我应该一无所有了。在这黑暗的“世界”我就想空气在周围飘荡。虽然无忧无虑,但是总有一些遗憾。

或许,有了眼睛,看到的不是所期待的,而是所不期待的。以其看到那些不想要的又不需要的东西,还是躲在自己的世界比较好吧·······可是,我是真的想要一双眼睛!一双眼睛!可是······谁会给我呢?眼睛移植?那又有谁想帮我?我只是个没人知道的女孩。

又会有谁认识我呢,我不想上学,惧怕上了学,成了班里的笑柄,因为·····只有我没有眼睛····失明·····再说啊,我现在哪有钱,哪有亲人,哪有家人。

我想过死去,但是,我就算死了上天堂还是没眼睛的,是感觉不到的·······上帝,求求您·····求求您!给我一双眼睛吧,即使一天,一小时,一分钟,都行啊。

只要给了我眼睛,我愿拿我的双手,双脚来交换,或许得到了眼睛,失去了双腿和双脚,我还会快乐呢······没关系,只要能得到眼睛,我在所不辞!

一转眼————————

书本控诉会 篇6

只见一本作文书迈着僵硬的步子走上了书桌,忧伤地说:“我是一本2012年的作文集,记得当时小主人在书店看到我时, 向妈妈保证会好好利用我,借鉴我里面的好词好句。可是当我被买回来后,在书柜里一躺就是两年!他从来都不理我,对一本书来说,这跟死了有什么区别啊! ”说着流下了伤心的泪。

“其实你还算好的了,”一本小说打断了他的哭诉,迈着艰难的步子走上书桌。只见他浑身皱巴巴的,伤痕累累,他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我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集,小主人太‘喜欢’我了,不仅用力地翻我,而且喜欢在我身上乱涂乱画。明明有书签却不用,非得折书角。他还经常吃完饭后不洗手就来看我,搞得我浑身上下油腻腻的。”

一本崭新的《我爱科学》杂志从书柜上跳下来,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我真的很害怕。尽管我现在很干净,但是等到我过期了后,我的命运就会像我之前的兄弟一样, 被小主人撕下来折纸飞机从窗口扔出去, 或者被拿去烧火玩……我每天想到这些就睡不着, 谁来救救我啊? ”

越来越多的书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控诉着王小明对书本的恶劣行为。

书柜爷爷最后表态:“各位书本, 你们的悲惨遭遇我都看在眼里,既然他这么对你们,那咱们就只好……”

第二天, 王小明打开书房的门, 他呆住了———房间里空荡荡的,所有的书都不见了!书桌上留着一张纸条:

再见了,主人,尽管我们是书,但是我们也不想受到伤害。

看到这里,王小明后悔了。

点评:

初中想象作文:眼睛的控诉 篇7

元代剧作家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1]是根据历代秋胡戏妻的故事改编创作的。秋胡戏妻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古列女传》。此后到唐代的文学作品中, 均有秋胡戏妻的故事并且在不断演变着。到元代, 石君宝根据流传的故事, 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 让剧本情节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首次给秋胡妻取名字—罗梅英;把秋胡主动求官改为被抓去服役, 一去十年;按照观众的意愿和剧作家的价值取向等因素把结局改为夫妻团圆;同时塑造了敢于向丈夫索要休书, 整我朝“妻纲”, 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形象。全剧共四折, 矛盾冲突鲜明、激烈。

二、对元代社会繁重徭役的控诉

元杂剧《秋胡戏妻》, 历来被认为塑造了女主人公独特的艺术形象, 赞美她忠、贞、孝、勤, 不慕金钱不畏强权的品质, 笔者认为此剧表达了对元代社会繁重徭役的控诉。丹纳认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的精神和周围的风俗”。[2]一定的文学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因此从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总是能反映出时代的一些信息, 窥见一点时代的影子。《秋胡戏妻》其实是对元代社会繁重徭役的控诉。

历来, 繁重的徭役都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造成许多悲剧。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里就有许多控诉繁重徭役的诗歌, 揭示因它而带来的各种生活悲剧。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 不能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 曷其有所?”因“王事靡盬”, 致使田园荒芜, 人民不得耕作奉养父母, 怨恨之极而呼苍天, 揭示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汉《乐府诗集》中《十五从军征》描绘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回家看到家不像家, 一堆堆冢, 亲人全无, 院子里长满草的悲凄景象, 揭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百姓造成的悲剧。唐代反映这一现实的更有杜甫著名的《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元代繁重的徭役和差役给百姓造成严重的负担, “军户世世代代都要服兵役, 不能改变。军人如果在出征或出戍时逃亡, 要到原籍勾取他的兄弟子侄来顶替。”[3]另外, 据相关资料载, “元朝把大部分徭役作为专业, 分拨一部分人户世代担负, 徭役民户所负担的徭役, 名目繁多, 如筑城、排河、运粮、采打、木植、造作船只器甲、马草等等, 都自民间征发。元初修建大都, 每年都征发成千上万的民夫来采运木石。一二八六年河决开封、祥符等十五处, 调南京民夫二十万余分筑堤防。被征发的丁夫离家五六百里应役, 冻死病死者不计其数。诸如此类的摇役, 由官府依据一时的需要而任意征发, 民众的负担是无限止的。”[4]文学是历史的镜子, 是一定历史社会现象的反映, 《秋胡戏妻》从另一角度来说, 它表达了人们对繁重徭役的控诉。

首先, 繁重徭役造成夫妻、亲人分离。故事中的秋胡新婚才三日便被迫从军、一去十年且生死未知, 家中的母亲与妻子在十年里受尽了生活的艰苦和有钱人的欺压。虽然剧本以秋胡得官归来, 夫妻团圆为结局, 但剧中充满了因被迫从军而长期分离造成的人生苦痛, 可以说, 整出戏充满了沉重和辛酸。秋胡新婚便被迫从军, 亲人面对突来的变故, 无比痛苦, 母亲更是茫然不知所措, 感叹“似此可怎了也”, 接着无奈地嘱咐儿子:“一路上小心在意, 频寄个书信回来”。妻子更是悲伤不矣, “想着俺昨宵结发谐秦晋, 向鸳鸯被不曾温。今日个亲送出旧柴门。眼见的有家来难奔, 畅好是短局促燕尔新婚。莫不我尽今生寡凤孤鸾运。”这些唱词道出了妻子和丈夫新婚分别, 今后丈夫生死未卜归期未知, 自己寡凤孤鸾的感慨。繁重的徭役带来了离别思念之苦, 秋胡十年未归, 引起母亲无限担忧, 更是触动着妻子无尽的思念, 万里相隔, 会面无期, 欢聚无望, 一天天一年年在希望与失望交织中思念, 在思念中忐忑不安。

其次, 繁重的徭役带给亲人生活上的悲苦。秋胡从军十年不归, 杳无音信不知死活, 家中的妻子和母亲, 天天在仅有的希望中辛苦地艰难地生活, 还要忍受村中李大户的欺压和抢亲。在面对强敌面前, 罗梅英奋力地抗拒, 在听到李大户说秋胡已死时, 罗梅英也镇定地还击:自己的相公没死, 有一天会风光地回来。表面上梅英这么坚强, 可正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丈夫还在不在人世, 她也不知, 但总还存有一丝希望, 希望丈夫是还没回来, 终有一天, 他会回来的。也正是这一点希望支撑着她生活下去, 这正是作为征夫的亲人的悲苦。最后, 长期的离别造成人生的困窘与辛酸。秋胡新婚三日去参军, 十年归来不认识自己的妻子, 反而在桑园里加以调戏, 这在本质上是一个沉重的人生话题。它虽然不是战死疆场、尸骨无归所引起的那种悲哀, 却以荒唐尴尬的相逢场面, 阐释着人生的苦难与生命的沉重。

总之, 石君宝的杂剧《秋胡戏妻》控诉了繁重的徭役给平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痛与悲剧, 造成了父母与儿子, 妻子与丈夫长期分离, 导致夫妻相遇却不相识, 在自家桑园, 被长期服役得官归来的夫君调戏, 这是人生的悲剧, 这一悲剧正是元代繁重的徭役给人民造成的。所以, 徭役是他们苦难产生的根源, 作者借这一含泪的笑的大团圆戏剧, 有力控诉了繁重徭役的罪恶。石君宝对这一戏剧的创造, 不仅是作者的成功之处, 同时也是作品流传不衰的缘故。“这一独创的重构在情节上具有元代的当代积累, 在主题思想上凝注了当代认识, 任何一个时代对传统题材的重新叙述都既有历史积淀性, , 又具当代性”。[5]

摘要:元剧作家石君宝的杂剧《秋胡戏妻》, 历来人们都认为其塑造了女主人公独特的艺术形象, 赞美了她忠、贞、孝、勤, 不慕金钱不畏强权的品质。笔者认为此剧还表达了对元代社会繁重徭役的控诉。

关键词:元杂剧,徭役,控诉

参考文献

[1]顾肇仓.元人杂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2.

[3]中国国学网-元朝兵役制度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1136880.html

[4]中国国学网-元代的徭役和差役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11231743.html

上一篇:创业实训之心得体会下一篇:乡镇(办)机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