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2024-10-16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共11篇)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1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记忆作文一:成长记忆

“咦,这条路呢?”我自言自语着。

我呆滞站在一条整齐的水泥路上,一脸迷茫的望着前方那个曾经是我儿时的“天堂”

一头短发,一双明亮的眼眸,一副充满好奇的表情。我仿佛回到了过去。

小时候的家,后面不远处有一片很小的“森林”。森林的深处不时传来各种清脆的虫鸣声.每缝放学,我都会和同伴们三五成群地去“森林”里探险,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棵挺奇特的树,我就在树的一侧较低处刻上了一个符号,并埋下了我当时全部的“家当”。

儿时的夜晚,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奔跑在门前不远处一片草地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触摸着扑面而来花草的芬芳。累了,往地上一躺,幻想着:将来要做一个大英雄....

七岁的一个阴天,妈妈高兴地打着伞来接我,说是我们搬家了。

一阵刹车声,一栋大大的房子耸立在我们面前,到新家了。环顾四周,干净的墙壁,整净的家具............

这个周末,我路过以前的家,已经变成了一个“设施工地”牌子。我万般失望地寻找着儿时埋下的“宝藏”。

一棵参天大树下,我在努力寻找儿时刻下的标志,可是没有任何发现,我突然想到:树也回长高的啊!抬起头来,终于找到了那棵“x”标志,我有点感动地抚摸着大树,这么多年,它一直和我一起在长,我深情地注视着这棵大树,好像遇到了分别已久的故友一样。

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由得啰嗦了一下,披上了外套。平静的晚自习添了几分寒意。我停下了手中的笔,望着教室墙壁的瓷砖想:为什么我小时候不愿意上幼儿园……

成长记忆作文二:成长记忆

在我的成长的风铃中,有着许多记载我记忆的叮叮作响的铃铛

——题记

在我成长的长河中,有许多小船承载着我的酸甜苦辣;在我的成长的风铃中,有着许多铃铛记载着我的酸甜苦辣。

柠檬——酸

在小的时候,我总是哭着嚷着让妈妈陪我干着干那,而我现在长大了我知道了妈妈的辛酸。那可恶的皱纹已经爬满了妈妈的脸庞,它见证了妈妈的不易;可恶的银丝已经布满了妈妈的头上,它见证了妈妈的劳累;可恶的茧子已经长满了妈妈的双手,它见证了妈妈的辛劳。每当这时柠檬一样的酸浸满了我的心头。

蜜果——甜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我曾经想放弃过,但始终没有放弃,我努力我奋斗我加油,我从挫折和困难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勇往直前,我自信我潇洒向着目标奋斗,最终终于成功的提高了学习成绩。那时蜜果的香甜溢满我的心头。

巧克力——苦

我的童年好友已经离我而去,到那遥远的地方去居住,回想起我们分离时的场景,我送给她的一盒巧克力,她慢慢地剥开,轻轻地放入嘴里,细细地品味,然后又拿出一颗送我嘴里,顿时苦涩的味道弥漫我的口腔直至心头。

在这成长的大树上,长满了酸甜苦辣的果子……

成长记忆作文三:成长记忆

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桌上的这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受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在我口中回味着。记忆也仿佛在这杯茶中回味着............

往事的一幕幕都在我眼前浮现着: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正坐在床上看电视,看着看着,眼睛便打起架来,困得睁不开,一头栽倒在床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奶奶叫醒。我揉揉朦胧的睡眼,瞥见钟表上的指针已指向二和六。糟糕!我睡过头了!上午本来和某某说好下午两点我去找他,我们一起去上学。完了,这下晚了。

我急忙从床上起来,急匆匆地跑向学校。到了学校,同学们大多数都已经到校了。我看见她已坐在座位上,我就过去和她解释,还没等我来口,她便对我说:“我家人说天气太热,以后他们送我来学校,你不用来找我了。”我听了之后没说什么,就回到座位上坐下来。我明白她的意思,我很难过。

..........

现在我们已经和好如初。但是,那件事却成了一个抹不掉的阴影,在我俩的内心深处埋藏着。

成长记忆作文四:成长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也会有成长的记忆吗?我就有成长的记忆。记忆中:那一次是自信在鼓励我成功的,是爸爸的话鼓励我自信的。那一句话我永远记得:

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小朋友们在打羽毛球,我看他们玩的很开心,我别也想学,所以叫妈妈买了一副羽毛球,妈妈诱不过我,只好买了一副。我见到了羽毛球开心死了,就立即叫妈妈陪我下楼练,妈妈没空我扫心的找爸爸了。在楼下,烈日当空,我总接不到爸爸的球,老捡球,真累呀!但我的发球功好多了。于是,我们上楼了。第二天,才打了一会之后,我就太累太热了,就不想盐城一小打了,就坐在地上,爸爸见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样子,便让我继续打。我坐在地上,摇摇头。爸爸意味深长的说:“做事要持之以恒,像你这样,何年是头?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成功的。”

这句话,虽然没有名家说的好,但我还是铭记在心中。做事的确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成长记忆作文五:成长记忆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轮印,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回首过去,依旧是那一片一眼望不到的田野,一片茫茫的雪白。雪白的棉花开了又落,落了再开。就这样,在花开花落中,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从一个不知世事的男孩子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也还记得,在棉花田里,站着我的奶奶!

从小,我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是一个勤劳朴素的人,记忆中总是她不停忙碌的身影。记得,她把我背在背上,一路上哼着我最爱听的歌谣。我趴在奶奶的背上,摇摇晃晃,满

心是幸福。来到田野里,望着那一片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年幼的我看着那白的纯洁的棉花,开心地笑了。在我眼里,那是一片神圣的世界,那是奶奶用勤劳的手播种下的,那是只属于我和奶奶的世界。

奶奶让我站在田头,自己围上围裙。安抚好我之后,她便转身走进棉花田。奶奶开心地望着那一朵朵盛开的`棉花,笑得是那样的灿烂,她眼角的皱纹也随之绽开了。她在棉花田里走来走去,耳旁的白发也一上一下地起伏,渐渐地走进了深处,分不清哪里是奶奶,哪里是棉花。这时,我便会站起身来寻找,奶奶就会停下摘棉花,回过头来对我慈祥地笑笑。

就这样,我坐在田头望着奶奶一点一点地采完了棉花。现在想起,奶奶真是辛苦,忙于采棉花却还要照顾我,真够累的。奶奶这一辈子把她的全部都奉献给了这个家,把她所有的爱都给了我。那些日子,在田头的那些幸福日子,是奶奶慈祥的笑和她的辛劳教会了我要把自己奉献给别人,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别人。

这田头的记忆成了我最宝贵的回忆。它见证着我的成长,也正是在那里,我学会了第一个人生道理:把爱,奉献给世界!

这珍贵的记忆伴我至今,每当我想起它,便会有一种温馨在我脸上漾开来。

成长记忆作文六:成长记忆

十二岁了,我登高远眺,天空还是一片鱼肚白,晨风轻轻拂面,一根根发丝随着风儿摇曳起舞,记忆之门打开,往事如潮水般一一涌现在眼前。

走过咿呀学语的时代,我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出现在身边,既陌生又亲切。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奇地打量着这新世界:“文明守纪,乐学上进”八个鲜艳的红色大字醒目地挂在墙上,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上空,不绝于耳。连接着各种课程飞奔而来:有美妙的音乐,神奇的图画,充满奥妙的科学自然,妙趣横生的体育——那时,体育课是我们的“放任课”、“嬉笑课”……

游戏中,我们学会了知识;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中,我们学会了做人……

金色的童年逐渐成长起来,小小少年越发成熟起来。舒心快乐的日子伴随了我们两年,时光的车轮一碾,它就成了过去,成了回忆。

中年级,我糊里糊涂地当上了班长、大队委,管的事情多了,整天“瞎指挥”竟也成了优秀干部。这段日子里,我的成绩也突飞猛进。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她的瑰丽多姿:有温婉的“争渡,争渡”,有豪迈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铿锵有力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还有飘逸细腻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我感受到灵魂在升华,洗净了心灵的污渍,却平添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

渐渐地,我长大了,懂事了,心情却越来越沉重,我变得越来越迷茫……

我担心朋友会变,担心自己的职位会变,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会变,担心自己在班上的成绩、地位会变……最近又冒出了许多新秀,似乎我在他们的光芒之下有些黯淡了,我怕我的光芒不能把他们掩盖。当同学们围过去发出艳慕的赞叹时,我鼻子酸酸的,竟感觉自己已被世界遗弃,我还经常被这样的梦所惊醒,醒来后发现枕头已湿了一大片……尽管我想把它们全部放开,但心却无法释怀,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自从看了那篇《清澈女孩》,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人就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方面,只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看它们,你就会发现,头顶上是一片明媚的蓝天……我心释然,我从未如此轻松,于是振作精神,开始奋斗,开始拼搏,我报了许多兴趣班,虽然很忙但日子过得很充实——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一轮红日磅礴而出,穿破阴云,绽开笑脸,一切都活跃起来,显示出勃勃生机,太阳作证!告别了儿时,我将继续思考,继续起跑!看,我的未来充满希望!

成长记忆作文七:成长记忆

又是一个周末的早上,我们和往常一样去小哥哥家打扫卫生。我忽然发现厨房后窗台外突出的地方有一个鸟巢,仔细一看,里边有一只鸽子,底下还整整齐齐铺了几枚蛋。我惊喜地叫道:“快看!这儿有一个鸽子窝!”边叫边把小哥哥拉了过来。

我们仔细端详着这位不速之客,只见它披一身洁白的羽毛,小脑袋,浅黄色的短喙,脖子上缀着一圈银灰色的羽毛,犹如戴着一条雅致的丝巾。两只眼睛瞪得很大,惊恐地注视着眼前的我们。嘴巴一啄一啄,又像在警告:不要靠近!鸽蛋只有鸡蛋的三分之一大小。白里透粉,晶莹润泽。如同一枚枚精美的玉石……

鸽子一般是群居动物,而这只却何单独行动呢?我不禁疑惑起来。于是,我们每天去看望它。母鸽平时都在窝里一动不动,偶尔会出去觅食。

几天以后,我们发现它的肚子下好像有东西在动。探近一看,是一个个毛绒绒的小脑袋。“是小鸽子”我们齐声叫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正在巢中跌跌撞撞地练习爬行。我们不免有些担心起来,要是小鸽子不小心爬到外面摔下去了怎么办?我们商量着,便找来一个比较大的牛奶包装盒,小哥哥收集来一些细软的枯枝叶做了一个新窝。趁母鸽外出觅食的时候,换掉了鸟巢。正当我们为自己的举动沾沾自喜时,大鸽子回来了。但它并没有给小鸽子喂食,而是直接飞走了。这让我十分不解。

回家查了资料得知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大多数母亲只凭借气味认定自己的孩子。也许是我们的新巢干扰了它的嗅觉,从而弃下子女走了吧?想到这儿,我们不禁后悔起来,为这些小生命的未来担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急切地去看鸽子,发现巢中空空的,小鸽子也不知去向,楼下也没有它们的痕迹。我们感到有些茫然,小鸽子去哪儿了呢?也许落下去给小猫吃了?也许给母鸽带到安全的地方……

如今,小哥哥已经去读高中了,我也快小学毕业了,想起这件事,曾经给我带来的许多惊喜、快乐、疑惑、遗憾。在我的成长中烙下了深深的记忆。

成长记忆作文八:成长记忆

记忆中,有这样一座桥。我不知道它立在河上已有多少岁月了,只记得时光在他身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好比是树的年轮;只记得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留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回忆。而我,也将我成长的脚印一个一个地深深地印在它上边……

小时候的我一直是由外婆照顾的,外婆经常会带我去看望慈爱的太婆。而这座桥,便是从外婆家到太婆家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它身上的每一块石板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依稀记得外婆笑着牵着我稚嫩的小手,慢慢地向前走,而我则费力地迈着我那稚嫩的双腿尽量跟上外婆的脚步。一个个幼小的脚印深深地留在了石板上边……

进入了小学,这座桥又成了我和好伙伴每天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有时,我们会在这儿停下脚步,倚着低矮的桥栏,望着桥下流过的河水,享受风儿带给我们的快乐,一起谈心,一起欢笑。心头的烦恼与乌云全被风儿带走了,被桥下潺潺的河水带走了,在心中留下的只是一片明净的天空。我们说笑着走了,在它身上留下的只是我们快乐的足迹。

永远忘不了那个星期五的下午,是小学毕业考的前一天,我最后一次与好朋友一起从桥上走过。那天,我们在桥上听了好久,聊起了过去的往事,又谈起了对未来的憧憬。一想到不久就要毕业了,真是有股说不出来的苦涩的滋味。脚下的桥似乎也在默默地听着我们的倾诉,默默的安慰着我们——既是分开了也是有机会见面的呀!

是啊,我恍然大悟——离别只是暂时的,只要友情与信念还在,我们终会再见面的呀。于是我俩又一次笑着走了,最后一次共同将我俩的脚印深深地印在上边……

如今渐渐长大,我很少再有机会踏上那座桥了。每当踏上了那座饱经风霜的桥,我仿佛看到了我留在它上面的每一个成长的脚印……

桥的这边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桥的那边不正是无限美好的未来么?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4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美丽的记忆

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有许多发生在校园里的好玩的故事,在我的眼前一一展现出来。

开学

那年开学典礼,校长的长篇讲话让我闷得慌,我便偷偷跑到厕所后看英文小说《小妇人》。刚打开书,一个女生出现了,问我:“校长大人作报告呢,你怎么跑出来了?”我说:“闷得慌,想透透气。你是哪个班的?”女生指着我班的教室说:“那个班的!”我冲着她说:“我们一个班的呀!嘿嘿,你也觉得闷得慌吗?”她说:“嗯,我们班一个新生逃跑了,我是出来找他的。”看得出来,她也坐不住了。“你又不是他妈,找他干啥?”女生说:“没办法啊,我是他班主任呀!”我当时就傻眼了。一分钟后,我终于憋出一句话:“嘿嘿,老师,您真年轻……”

外号

还记得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吗?他们随时会出现在我的`记忆当中。

“猴子,咋不扫地?”

“知道了,干吗那么大声叫,显你的鸭嗓子呀。”

这是我班“鸭子”与“猴子”的对话。

不只有鸭子、猴子,我班小鸡、乌龟、小鱼、小虾等小动物应有尽有,也不知是哪位超有想象力的家伙想出这么多的外号,令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至于老师嘛,外号当然也有,不外乎“母老虎”、“眼镜蛇”之类。

说真的,别以为这样喊来叫去很有意思,听多了,不仅耳朵会起茧,就连感觉也像进了动物园一样。

自习

还记得那个晚自习,教室里特别闷热,不知谁放了一个屁,空气更加恶化。

同学们骚动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闭住一口气,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又不知道是谁所为,怨气无处发泄,真没办法。正在这时,英语老师收作业来了:“谁还没交英语作业?”小萌忽然心生一计,大声说:“老师,放屁的还没交作业!”立即,小林站起来,高高地举着作业本,大声说:“老师,我没有放屁。(范文网 )不信,你问问大家。”

“哈哈哈……”

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借车

读初二时,丢单车的事时有发生,新车眨眼工夫就没了,奇怪的是,几天后丢失的车又回来了。

一天,同宿舍的小欣新买了一辆单车,她逢人便炫耀:“这车上了最新式的锁。”

第二天,小欣上晚自习回来,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只见她手里拿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车我借走了,过几天还你!”不几日,那车真的又回来了。小欣很高兴,但她不愿车被再次“借”走。于是买了五把大锁,把车五花大绑地锁了个牢实,还贴了张纸条:“看你怎么‘借’!”次日,小欣发现车上又多了五把锁,同时还有一张纸条,上写着:“看你怎么骑!”

以记忆为话题的作文高中 篇5

可现实生活中,人总有感性的时候,有孤独寂寞想家人想过去生活的时候,人的一生总生活在回忆中,不管是幸福还是心酸的,不管是微笑还是伤心的眼泪,人不能离开回忆,不能不去怀念那逝去的记忆。当你躺在床上或者走在路上,甚至在吃饭时,总喜欢去回忆一些过去的事,回忆一天的事情来,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点乐趣的事情来供自己乐乐。在回忆中,你开始体味人生的意义和味道,评价过去生活的好与差。于是,在一点点的回忆中,你的生活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其实生活就是在一点点回忆中度过的。

如果你是个罪犯,你躺在四面都是墙而且只有一个窗户的监狱里。那时的你最富有的就是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可以躺在破烂的床上休息,可以用来看那四面冰冷的墙壁。可你没有自由,不能随便在大地上走动,不能看到四季在身边流动过去,不能呼吸到外面或新鲜或污浊的空气来,你只生活在单调的重复的日子里,于是你只有用漫长的回忆来打发那些难熬生不如死的日子。你开始回忆过去的点滴,想你的孩子和妻子在外面生活的是否幸福,是否还像跟你在一起时有那么多的微笑。如果你不去回忆,你的生活就苍白得很,你对世界也开始绝望,感觉没一点盼头,活着没一点价值意义。那时的回忆就给你提供了最好的精神享受。你的回忆让你想到了还有个家庭,有妻子和孩子在外面等着你的归来。于是你在监狱里尽量表现好,想早点出去,你全身也就有了活力。

还有那些从村庄里走出去的孩子。尽管外面的生活很精彩,有漂亮的高楼,有漂亮的车子,还有昂贵的衣服和食品,物质生活比过去好好多倍。可你总喜欢回忆在村庄里生活的岁月。你总感觉还是村庄的生活是最美丽的,最亲切的,最让人难忘的。你开始回忆起村庄里的一草一木来,想起村庄的泥土气息来,想起村前那棵老樟树来,回忆起你那满脸皱纹的母亲和村里的村民来,回忆起你坐在牛背上唱儿歌的日子来。想着想着,你的脸上就有了微笑,甜蜜的微笑。那一刻你是最幸福的。尽管微笑过后你又有了伤感,看看眼前浮躁不温暖不亲切的生活,想想每天为了生活而劳累奔波的日子来,你的心也不再那么兴奋,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惆怅中。但你还是会在某一个时刻回忆那些美丽而有遥远的记忆的。因为温暖的回忆,你那孤独枯燥的生活才有了点色彩,你的脸上会偶尔露出一丝微笑来。

看散文家余继聪先生的文章《我的土壤在村庄》与《幸福的庄稼》时,我能感觉到那颗漂泊的心总时时刻刻想念遥远而又贫穷又温暖的家乡,怀念那里泥土的气息。在怀念中,他那颗心才找到了归宿,才不再那么寂寞,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小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港湾,才不至于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普希金这句话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去回忆一些幸福和成功了的事时,你会很伤心,很惭愧,陷入墨黑的孤独寂寞中去。你想过去的你是多么的幸福,有温暖的家庭,有可爱的孩子,有成功的事业,有温暖的微笑。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孤独的自己,一个满眼都是忧伤和忧愁的自己。在这样不好的环境下,你再去回忆过去那些美丽动人的生活,你的忧伤会再一次加深的,会更伤感的,就像在你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但人就是这样子,明知道这样做没什么好结果,可还是不自然去想去回忆。这就是人的本性吧!

有的人不想去回忆,怕勾起不愉快的往事,怕眼泪再一次爬上脸庞。可生活不让你这样的愿望实现,不让他只向前看,总会在某一时刻,让你见物思人,见新人思旧人,让你想起幸福或者分离的痛苦。

当一个人老了,没什么事业时,更加会去回忆生活。他会端个凳子,坐在暖暖的太阳下一点点细数自己过去的时光。他会想到和妻子与孩子一起的生活,想到一个人在外面拼搏的事业来,想到见到亲人时那股幸福感来。在这种温暖的回忆中,一个人的一生也在渐渐走完,生命的尽头也在温暖的回忆中结束。

以记忆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篇6

翻开记忆的贝壳,里面记录了一件件感人的事,一片片美妙的日记,都刻在这记忆的贝壳里,来到海边随手捡起一个贝壳里面写了一件让我最为难忘的一件事情。

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夜晚,外面的风冷的可以把一个人冻成冰块,家里却是那样的温暖,大家都干着自己的事情,半夜一家人都沉浸在睡梦中,唯独一个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那就是我。躺在床上仰望星空,一直努力的想一些美好的东西,我一直忍着并没给我带来的痛苦,可是,这能熬过这漫长的夜晚吗?没过多久,我就一口气把肚子里有的东西吐的是一干二净而且吐得满床都是这回总算舒服点了,听到我吐声的爸爸妈妈连忙赶了下来,比一只饿狼寻找食物还迫切,这使我感到了一份温暖。妈妈对我说:“儿子,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如果能熬过去就熬过去吧!如果真不行了就去医院吧!可是妈妈话音刚落,我又忍不住吐了出来,这次吐的我浑身发抖这会是真不行了,妈妈看着我这样,心里比天塌下来还难受,妈妈就是想让我增加抵抗力,少去医院,最后妈妈看我真的承受不住了就迫切去了医院挂点滴,半夜三更找个医生也困难可妈妈却一点也不在意这点事,只要我没事,她也就心安理得了,最后,妈妈终于找到了医生,在针刺进去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母爱,什么事父母为着子女可以奉献生命的概念,为了自己的子女做母亲的可以不管多么劳累也会帮你寻找时时刻刻最需要的人,这就是母亲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经历了这次深刻的回忆,我懂得了怎样去珍惜母爱,怎样去报答母爱,也正是那次教育让我明白了,人不能超越自己的极限,否则它就会反过来狠狠的惩罚你一顿!

接送的记忆

以前,每次接送我的总是爷爷,那时候,一到放学的时候,门外总是会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在徘徊着,我总是不以为然,因为不用猜想,那就是爷爷。同学们有的很羡慕我,他们羡慕我有一个非常关心我的爷爷,我笑了笑,高高兴兴的跑过去,大喊一声:“爷爷!”然后就坐上爷爷那张都蹭掉了漆的摩托车,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烈日炎炎的夏天,蝉儿都在阴凉的小树上名叫着,那时我才读幼儿园,坐在教室里,我担心爷爷是否还会来接我,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急着奔出教室,我也跟他们一样,一道校门口,如愿,丛林般的栅栏外面,依旧是那个高大魁梧的身影,我高兴得马上飞奔出去,大喊一声“爷爷”,然后和往常一样,坐着那依旧年老的摩托车,回到了家里。

夏日的瓢泼大雨,又是一个可怕的天气,我在班里与往常一样,担心爷爷是否还会来,下课铃响了,我急着奔出去,依旧是他——那个仍旧关心着我的爷爷在等着我的到来,我冲了出去,坐上爷爷的摩托车,冷冷的天,爷爷把他那唯独一件的雨衣批在了我身上,我跟爷爷说:“爷爷,天气多冷啊,你也批着点吧!”爷爷笑了笑说:“不用了,我不怕冷。”路上,我还是担心爷爷,就悄悄地把雨衣批在了爷爷身上,爷爷生气了,说:“你怎么那么不听话,我都说了我不用不用,你怎么就不听呢?”我愕然了,原本慈祥的爷爷这次却如此凶狠,天冷极了,爷爷的身子也冰冷冰冷的……

也许那只是我童年的一个梦,但是爷爷对我的好,以及为了我而对我的痛骂,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每个人都有个金色的童年,我想,我的童年对于我来说,就是爷爷对我的那片真情。

那些记忆

我不知道自己在疯狂些什么,脑子里总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臆念。

从来到世间的喜悦,到经历苦痛的心酸,我都有一种未曾有过的悸动,是青春的暴泄,也是年华的伤逝。然而很多时候,我最不愿面对的是孤独。那种难以平复心中狂躁的感觉令我全身不适,甚至于厌恶这单调的人生。七彩的世界将是怎样的绚丽,缤纷的人生又将去往哪里?一切都在静默中开始而又在沉寂中消弭,多么像一对无有兄弟,在无和有之间不住的徘徊,悄悄的演绎着矛盾的离奇与神妙,微不可言,甚至于秋过无痕。积淀着的固执与梦想,我就像在幸福的边缘驻足,摆明着要去拥有美好却残酷地认识到绝望。

多少辛酸,多少泪。我仿佛看见自己站在时空的尽端望着久久不见日出的海平线怔怔发呆。那美丽的火红的太阳仿佛就是我的梦,然而却没被点燃。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刹时流下了悔恨的泪。

我是被逼迫的,从来没体验过思想与行动上自给自足的快感,所以才导致我有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性格,靠着生疏的生活技能和停滞在幼年时期的思想,我又怎能肩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一个公民的责任?

唉,人就不该像我这般窝囊,有哪一个女人甘为这样的傻子牺牲自己的幸福。

构建以想象为核心的成长环境 篇7

小学语文教学从《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步入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现状。一直以来, 提倡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但对想象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认为, 想象力才是第一位的, 它是学生的第三个窗户。想象就是创造, 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没有创造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洞开学生的第三个窗户呢?

一、以丰厚的古诗词为土壤

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联想、想象, 创设柳绿桃红、蜂蝶翩跹或是月影姗姗、含羞逗影的情境, 启发学生领会诗句的深邃意蕴。古诗词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多数诗词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 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 这就更需要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才能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讲解并不能代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没有想象, 学生也就不能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所要描述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展开想象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才能深刻理解诗词。

二、让七色童话携手童年

在童话里, 有许多奇异的情节, 儿童能从中寻找到欢乐。如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 我注重挖掘文本蕴含的想象因素,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的优美意境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1) 让学生说说关于描写春天的词句, 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又引导学生想象了春天的美景; (2) 想象巨人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明白春天来了但花园还是冬天的原因; (3) 想象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 他可能在说些什么, 让学生明白巨人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 在教学结束时, 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想象。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和巨人一起玩的孩子, 你想和巨人说些什么呢?”“你就是巨人, 你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童话的内涵。学生的思维、情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和自己的朗读、品味中逐渐丰富起来, 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 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从而很好地领悟了童话的寓意。

三、让儿童在诗中浸润

1. 在想象中体验。

儿童就是诗, 儿童诗是那么贴近儿童的生活。如《童年水墨画》一课包括了三首小诗, 分别以“街头”“溪边”“江上”为标题, 表现了儿童极富情趣的生活, 似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到诗的境界中去, 细细品味, 慢慢咀嚼, 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在动听的音乐声中, 教师让学生在熟读之后, 选择其中的一首小诗细细品味,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头沉浸在书中的乐趣、在溪边垂钓的阵阵欢笑、在江中戏水玩闹的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2. 在想象中补白。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补充这些空白。《我想》一文表达了一个孩童内心的美好愿望, 韵律极其优美。这种强烈的韵律美可以在教师制作的“柳絮飘扬、孩童托腮展望”的课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这一问,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我看见了一棵棵茂盛的树长起来了。”“蓝天飘着白云, 令人神往。”学生内心的体会加深了, 童心与诗情迸射出了火花。

四、拓展自由想象的翅膀

1. 在童趣中“玩”出想象。

“玩”是学生的天性, 教师可以巧妙发挥“玩”的作用。在“玩”中师生情感能够得到升华, 学生可以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被激活, 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充分展开。教师应该整合各学科课程, 使教学课堂成为“大课堂”。

2. 在童真中激发想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近自然, 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 让学生在充满好奇的童真世界中发现真相。学生只有留心观察, 并充分发挥想象, 才能写出富有诗情画意的作文。如下面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习作:

看, 那边又飘下了一片大叶子, 我跑过去, 伸出双手接住了它。这片叶子像一只金色的小船, 它也许是想投入小河的怀抱。于是, 我轻轻地把它放进了小河, 小河水哗哗地响着, 像是在鼓掌欢迎这片叶子。“小船”轻快地旋转了一下, 像是向我依依告别, 接着开始航行。

我正望着“小船”远去的背影遐想, 又一片叶子落在了我的脚面上, 我拾起一看, 还带着绿色, 我心想:“它大概是看了姐妹们纷纷落下, 也想到地面上来玩耍, 便忍不住跳下树梢吧!”

3. 在童心中创新想象。

《荷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散文。在文章后面, 作者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荷花。在上课时, 教师首先出示一幅色彩淡雅、姿态优美的荷花图。图上粉白的荷花有半开的, 有全开的, 有未开的, 在碧绿、硕大的荷叶的衬托下, 犹如美丽的白衣仙女, 亭亭玉立。这一切都通过视觉进入了学生的头脑, 充实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紧接着, 一曲轻缓、柔和的乐曲响起, 教师范读课文。当读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一名学生头戴荷花的头饰, 身穿雪白的衣裙, 在讲台前翩翩起舞。课堂上, 美丽的荷花图、优美的乐曲、婀娜的舞姿交织在了一起。学生随着教师的朗读声, 在多种感官的体验中展开了美妙的想象, 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朵荷花……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8

关 键 词 学校品牌;真实成长;分享品行;教育品位;常州市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4

所谓学校品牌,是指学校名称、标识与学校独特文化内涵的结合,是学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的,得到社会认可的无形资产[1]。品牌,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但历史较长的学校却不一定能形成品牌。所以,品牌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过程,要历经品位、品质、品行的不断锤炼。

一、在对学校品牌循序渐进的认识中追求教育品位

十二年前,笔者开始担任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当时,常州市开始推进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条,即必须鲜明地提出学校品牌。懵懵懂懂中,学校提出了打造“分享教育”品牌。三年过去了,总结评估时有人提出:作为刚刚开始的研究,提品牌为时过早。建议在新一轮规划中,把常州实小这块金字招牌作为学校的品牌提出来,理由是已有百年历史的常州实小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口中质量优秀的品牌学校,是全体市民人人知晓、心向往之的地方。这促使我们对学校品牌进行了深入思考:无论是常州实小还是分享教育,指向均是学校,换句话说,学校即品牌。那么,办好学校,让学校有一定的知名度又是为了什么?名,还是利?显然都不是。好的教育,应当以促进学生的真实成长为旨归,这才是学校品牌的核心价值追求。新一轮三年规划开启之时,学校厘清了思路:真正的学校品牌,必须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学生的真实成长,才是学校最大的品牌。于是开始致力于学生分享品行的养成研究,期待从常州实小走出的学生,能够“有智慧、会分享”,无论走到哪里,分享品行都能够相随相伴。

二、在对分享品行内涵的深度解读中理解教育品质

所谓分享品行,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把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利、某种机会、某些智慧、某种思想或情感与他人共同享用的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典型表现。分享品行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分享品行的核心价值是对他人的同情和尊重,是一种内化了的高尚道德品质。

(一)为什么要研究分享品行——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1.国外学者关于分享的研究论述

英国学者戴维·伯姆(David Bohm)指出,对话并不意味着只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它可以在多个人中进行,甚至可以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2]只有在真正的对话中,人们才可能达成有价值的分享。如果群体成员能够分享一个共同意义,就能够分享彼此,进而创造出一个共同意义,既“参与其中”又“分享彼此”。

那么,分享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答案或许会让你感到惊讶:一半是出于善意,一半是因为自私。分享的好处: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时间,随着同事不断地进步,你就可以把更多的工作交给他们;更多地享受工作的乐趣:因为同事们将更加愿意和你一起工作;取得更好的业绩:因为你的团队将变得更加高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3]

国外学者的思想启示我们,分享教育应立足于创造更富活力的互动,进行更富意义的对话,追寻更具人本的学校文化,在一种真正开放的心态下不断丰富、提升所有参与者的分享意识与分享能力,最终促成高品质的分享品行的达成。

2.古代中国关于分享的理解表达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倡导“有教无类”,宣告教育不是贵族的专利;“布学”于四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文化教育的大提高;播学于平民,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这些正是其分享教育思想的体现。颜之推《礼》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其中就蕴涵着对话精神。翻阅中国教育家的著述,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

3.当代中国关于分享的内在要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之“德”,于小学生而言,最缺乏的可能是“利他”之德,即:心中有他人,为他人甘心付出。因此,加强学生的分享意识教育,注重学生分享品行的养成,无疑与“立德树人”要求一脉相承。

(二)分享品行如何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思考

常州实小对分享品行的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借鉴台湾复兴中学的品德教育框架体系,学校从分享的英文单词“share”入手,尝试建构了“会分享的实小人”的标准,即:S(Sunny)阳光——热情、坦诚、乐观的人;H(Helpful)互助——能担当、善合作、愿奉献的人;A(Autonomy)自律——有规则意识、自主、自律的人;R(Real)求真——喜欢发现、探究、创新的人;E(Ethics)道德——能够辨别是非、有行为准则的人。这样的建构尽管直观、可操作,但缺乏学术思维与系统思考。

第二阶段:课题核心组成员不气馁,另换角度,开始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工作。学校向教师、家长、学生发放问卷3000份,以“你认为‘会分享的实小人’应该是怎样的?写出最认同的三个关键词”的方式来汇聚智慧。经过梳理,获得广泛认同的关键词有:合作、交流、互助、给予、阳光、信任、宽容、大方、包容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邀请专家进行了理性建构。经过多轮研讨,得出了对课堂生活中学生分享品行的表述,即:愿倾听、敢质疑、善合作、乐表达。

第三阶段:理性剖析发现,“有智慧、会分享的实小人”是相对笼统的概念。在找寻分享品行表达的同时,实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于是,我们在对中美中学生核心素养比较、台湾国民核心素养的架构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内优秀学校关于核心素养的表述等的疏理中受到启示:分享品行必须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素养。为此,学校提出了“关爱生命、公民意识、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热爱阅读、主动探究、知书达理、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学会学习、艺术审美、自我实现”的核心素养的表述。再一次问卷调查后,排名前五项的核心素养为:团队合作、关爱生命、学会学习、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认同率最高的“团队合作”,比例达到了66%——这恰恰是分享的前提与表现。

nlc202309091043

第四阶段:2016年初,国家层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新鲜出炉,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基于此,学校核心研究团队结合之前的研究,提出了“人格打底、学力护航、素养为上”的总要求,具体则表述为:以“分享品行、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为人格基础,以“积极参与、合作分享、创新实践、自主发展”为学力模型,以“扎根、吸纳、向上、舒展”为喻,展现学生“基础扎实、学会分享、阳光健康、自信大气”的素养特质。

根据以上四个阶段的研究,我们最终确定,“分享品行”是常州实小学生的重要核心素养。

三、在对学校品牌意蕴的深度挖掘中养成分享品行

课堂生活是学生最重要的学校生活场域,加强课堂生活中学生分享品行的意蕴挖掘与策略研究,有利于师生形成共识,拥有更加有意思、有意义、有品位的学习生活。经过分析归纳,我们认为课堂领域中学生分享品行为:愿倾听,敢质疑,善合作,乐表达。

(一)愿倾听:分享品行的首要元素

倾听具有以下特征:带有一种主观态度,即虚心、诚恳、认真、专注,是有意识、主动地听;具有思维的过程,即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对于听到的信息能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并给予恰当补充、纠正、帮助。它与“听讲”虽有共同的词汇“听”,却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因此,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表现出主动学习的特点。

如果说“倾听”是一种行为,那么,“愿”就表现为一种品质。“愿”即:愿意,自愿,心甘情愿,是一种内在情感。无论对方讲什么,听得懂或听不懂,喜欢或不喜欢听,都能耐心听完,给予对方极大的尊重,这是分享品行养成的首要因素。课堂生活中,“愿倾听”的分享行为表现在七个方面,即:当他人发表意见时,我能注视对方,聆听发言;当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我愿意再听听别人怎么说;当我不会独立回答时,我想从他人的回答中得到答案;学习小组讨论时,我能专心听他人发表意见;当他人发表与我不一致的意见时,我能耐心听完再发表意见;自己正在做,但需要听他人发言时,立即停下手上的事情聆听;在别人没有表达完整时,不随便打断。这样的归纳具体可操作,对课堂里有可能发生的倾听行为,都进行了行为上的指导。

(二)敢质疑:分享品行的深层要素

所谓质疑,即:提出疑问或疑惑,请人回答。可惜的是,敢于提出不懂之处的人并不多。有的因为缺乏学习与思考,没有产生新的问题;有的因为思维定势,唯书本、老师为尊,习惯了“听会”知识;有的因为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勇气,明明有问题,却不敢提出来;还有的因为不懂装懂,滥竽充数,不知道如何提问……因此,如果说“质疑”是一种行为的话,那么“敢”则是一种品质。“敢”即:勇敢、大胆,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与勇气。在课堂上提出“敢质疑”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不惧权威(包括书本、老师等),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针对教材内容,我能提出问题,并试着回答;对于他人的回答,能够在听仔细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不懂的地方,我能大胆提出来。

研究团队提炼出四条敢质疑品行的养成路径,即:①给予质疑的时空,提供敢质疑的土壤。“敢质疑”需要一种安全的课堂心理氛围,需要良好的课堂生态。只有课堂真正还给了孩子,只有学习真正是自主展开的,孩子们才可能有表达的欲望,有质疑的勇气。②教给质疑的方法,提供敢质疑的“支架”。通过研究,提炼出对文题有“疑”、对同伴存“疑”、对文本质“疑”等方法。③适时追问,提升敢质疑的品质。引导带着问题去听讲,带着问题去对话,在对话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④预习存疑,养成敢质疑的习惯。学校开展了预学单实践。预学单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质疑的机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越来越敢问,会问。

(三)善合作:分享品行的直接因素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善合作”的品行,除了方法的指导,还需要有效的训练和有意识的设计。如果说“合作”是一种行为的话,那么“善”就是一种品质。合作不一定是分享。真正的“分享”需要态度、方法,甚至情怀。所谓“善”,首先表现为“会”,即:有主题、有分工、有方法、有成效。其次表现为“能”,即:“当自己需要他人帮助时能够主动提出,寻求支持;当他人希望得到你的指导与配合时,能够很乐意、友好地共同完成。”第三还表现为“妥协”。几个人的意见不统一时,不固执己见,愿意听听别人的想法,如果他人的观点或做法的确比自己的好,就要学会妥协并积极配合,这样的合作才会愉快、高效。

(四)乐表达:分享品行的综合表征

表达,作为课堂上学生最具综合性表征而存在。具备分享品行的孩子应当是乐于表达的人。因为无论是经验还是智慧,都需要一定的输出渠道,而“言为心声”,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如果说“表达”是一种行为的话,那么“乐”则是一种品质。希望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快乐地与他人分享,所以,“乐”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品质。

“乐表达”的分享品行养成有八种途径,即:①形成话语体系:对课堂发言者要有一定的“规定性”,即:课堂上首位发言者,能够自信地表达“我的观点是……”“我认为……”,其后补充者,既能欣赏他人,又能落落大方地补充。②营造安全环境:这种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甚至几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样心无芥蒂的对话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③激发表达欲望:可以提炼出“由易而入”“设疑探秘”“创设情境”等方法顺应学生的心理,只要让学生感受到表达是一种释放、一种交际、可以张扬个性,他们就会愿意表达。④善于铺路搭桥:提供准确的表达规范,营造安全表达的环境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兴趣与方法。⑤充分开放空间:只要能给孩子们提供各种合作、交互的平台,就能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⑥提倡体验实践:如果课堂都能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找到新知与生活的融通点,就一定能展现蓬蓬勃勃的“乐表达”的课堂生态。⑦适度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内容广了,思维活了,表达欲望会更强烈。⑧开展丰富活动:有了亲身经历,所以感受会更真切。而真切的感受能让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成为可能。

分享品行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如学校品牌需要岁月的沉淀。从外在的追求到内在的研究,从教育品位、品质、品行的视角审视学校品牌的意义与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唯愿分享常伴你我左右,品牌能够常驻心中,让学生真实成长成为教育人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那岚业,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1.

[2][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9.

[3][英]马克斯·兰茨伯格.分享:麦肯锡员工培训之道[M].刘祥亚,译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9

窗外,一棵老树立在那里,或许应该称它为树干更加准确吧。树梢上零星地挂着几片泛黄的叶子,摇摇欲坠。残酷的时光将自己的足迹深深地烙在了布满褶皱的树皮上,一些地方还微微翘起。但即便是这么干枯的一棵树,它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姿态,坚韧而执著。它好像在向四周张望,寻视曾经生活在它枝丫上的叶儿如今过得怎样。

我突然觉得这个形象似乎一直都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只是在慢慢地被时间封存。而此刻,老树的形象带着我穿破积淀的尘埃,重新回到了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里。

外婆喜欢站在余晖下的阳台上。夕阳无私地将自己的光芒铺成橙红色的地毯,而外婆便如主角登场般站在上面。没有真正的舞台那般刺眼,却多了一丝温暖与柔和。这时候的外婆所做的便只是静静地等着我放学从门前经过。

不管是在万物复苏,大树伸出绿芽的春天,还是枝繁叶茂的夏日,亦或落木萧萧的秋季,那个瘦小的身影始终准时地出现在阳台上。似乎时间的节奏也在此变得平缓、安静,最终隐匿了。

时常好奇,怎么一向健忘的她能将我放学的时间记得那么准。一次提前放学,使我终于发现了外婆的秘密。

原来,外婆几乎提前了一个小时就站在阳台上等我了。那根根银丝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外婆双手交叉放着,身体微倚着栏杆,眼睛张望着屋前过路的行人。每当有孩子喧闹着、追逐着跑过时,外婆都会微微一震,身体略微向前探了探,眼睛里也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份光泽。但发现不是自己的外孙女时,外婆脸上刚堆起的笑容就又会慢慢散去,如湖面上逐渐推开的波纹。她好似一棵老树在那里静静地立着,没有声音,却与周围的环境显得那么地协调、自然。

有时候,外婆也会急匆匆地从楼上赶下来。她微笑着,脸上的皱纹像一条条深深的沟壑,而里面就填充着满满的喜悦。外婆走近我,她先将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衣服上使劲擦擦,然后才拉住我,一边爱抚着,一边关切地絮叨着:“怎么瘦了?”她的眉眼在阳光下皱出立体感来。突然,外婆像想起什么似的,将手收回,在荷包里掏了两下,拿出一沓钱来,全是2角、5角、1元的,其中最大的面值就是一张5元。这时外婆将那张5元钱抽出,塞进我手里,说道:“拿着,缺什么就直接跟外婆说啊!你爸妈赚钱不容易,要懂得体谅他们……”她唠叨了几句后,便催促我回家了。

那条小路,那个阳台,那位老人,那些话语,一起构成了我温馨的童年。而这些,都随着外婆的去世变得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外婆走得很安静,亦如她的一生,平实、恬淡而悠远。那些美好往事会永远地深烙在我记忆的深处,带上树叶的脉络,以一个完美的截面珍藏着。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 篇10

成长的岁月 蓦然回首,心灵的历程犹如一条小溪,流淌过鲜花环绕的小径,也遭受过沙石的阻挡。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也有一些无法拭去的感动。也许这就是成长中的岁月。天,阴阴的,亦如我那沉重的心绪;小雨娇滴滴的,亦如我那飘飞的眼泪。站在无际的海岸边,我真的想拥有春天的快乐,我真的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愉悦。曾几何时,踌躇满志,而如今却有些黯然神伤,有些惘然。可以说,一直以来,我都凭着一种希望在生活,我要让自己永远像鼓满风的帆。那份鸿鹄之志,那种大鹏展翅的豪情,依然萦绕于我那轻狂的心扉„„可是,生命中有着它不可捉摸的神奇,也有着我无法摆脱的无奈。远处,万家灯火辉煌,点缀了整个沉寂的夜。那袅袅的,从远处传来。平添了我心中的一份宁静。黑石礁畔有我的梦,星海湾里有我的情。有时候,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抑,真有种欲哭无泪的苦痛。我想找个朋友倾诉心中所有的苦闷。我找到了,可我却不能倾诉。也许是天性所致,也许是性格之因,我不能把自己的酸楚带给无辜的他们,否则,我的心会更沉重。那种“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自叹,却在文天祥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而依旧“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与壮志中而变得渺小了。读着自己班驳的日记,也许真正是一种含泪的缅怀。抚今追昔的慨叹,终究挽留不住岁月的匆匆。可那历历在目,楚楚动人的生命篇章一次次温暖了年轻的记忆。那个在田野中奔跑长大的女孩,曾经也天真地做过无忧无虑的梦,也将梦想放飞得很高很高。可冷冷的风,无依的天空在不经意间断了单薄的双翼时,心中却依然是晴空万里,眼中依然是鲜花锦簇。曾经无数次的在旷野中,不知疲倦地迎风呐喊,可是当单纯已过,天空淹没了所有的欢呼,却不知心向何方时,泪已流成行。然而泪流过后,却依旧挂着灿烂的微笑,心中依旧有着无悔的梦。也许风雨会把船帆撕碎,也许恶浪会把桅杆打断,但是永远折不断的是脊骨,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因为我的心中有着一份永恒的感动,于是思念在寂静的夜空下涨成了大海。我终于明白,纵然我飞得高远,但却越不过父亲伟岸的脊梁;纵然我扬帆远航,终也驶不出母亲牵挂的港湾。我想独闯一番天地,其实我依旧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成长的岁月里,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失败,也有成功;有失望,也有希望。多彩的人生需要用来丰富。珍珠是贝一生的心痛,而我的心间却有着一世的牵挂和思念,有着不变的梦想和追求。走过成长的岁月,我们将走向成熟。真正的成长,是思想的成熟。

以成长记忆为话题的作文 篇11

一、农村幼儿园开发乡土资源的意义

(一)开发乡土资源源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接触的世界丰富多彩,单纯的儿歌、故事、歌曲等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真正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乡土资源恰恰来源于幼儿所生存的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喜爱的事物。因此,农村幼儿园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乡土资源,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满足孩子们自由奔跑、主动探究、自在游戏的需要,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开发乡土资源中蕴含的教育财富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农村幼儿园合理地开发乡土资源,将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做一做,去认识、了解、探索各种秘密,开阔幼儿的视野、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提升幼儿的经验,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发乡土资源有利于萌发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乡土资源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风景名胜、美味的家乡特产等,农村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探索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区角、课程、游戏的亲密接触中,了解家乡山水、特产、名人、建筑,陶冶情操,培养美感,从小萌发对家乡、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我国部分农村幼儿园趋向“城市化”现状

大自然既是一本活教材,又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它赋予农村幼儿园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自然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而现实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忽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热衷于追求“城市化”的教育。

现状一:户外环境“城市化”。

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多样的乡土资源,泥地、菜地、果园、小树林、小竹林、小山坡等随处可见,但由于落后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为了美观、为孩子的安全、为了孩子的卫生、为了吸引家长的眼球、为了幼儿园的生源、为了扩大运动场地……幼儿园投入大量资金,抛弃身边可贵的乡土资源,幼儿园变成同质化的一幢城堡小楼和一块塑胶操场。

现状二:室内环境“城市化”。

走进一些农村幼儿园的教室,里面除了桌椅整齐摆放,就是墙面上几幅老师精心设计、制作的漂亮图画;活动区投放的是购买的成品材料……找不到一点乡土的材料,感受不到一点乡土气息。

现状三:教玩具“城市化”。

漫步幼儿园,色彩鲜艳的大型钻爬玩具映入眼帘;走廊上零星放着几筐买回的成品塑料高跷、皮球、羽毛球拍、飞盘、呼啦圈等玩具,这些玩具玩法、功能单一,孩子们每天都在重复玩着单调、乏味的玩具,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三、我园开发乡土资源的策略

我园充分认识到乡土资源的重要教育价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摒弃农村幼儿园“城市化”倾向,探索出一条“以乡土资源为载体,创幸福成长乐园”新路子,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一)创设乡土环境,打造自然乐园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幼儿园要体现地域特色,创设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农村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应善于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创设会说话、会育人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教育建议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大自然四季交替,每个季节充满了神奇的秘密,值得孩子们去感知和探索,幼儿园要认识到大自然中的教育价值,为孩子们创设亲近自然的环境。因此我园种植季节性的花草树木,开辟一片种植园或一个饲养角,孩子们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动手做一做,感受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动物的特性,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观察和感受事物的能力,积累丰富的事物变化的感性经验,在探索中体会亲近自然的快乐。

沙、水、木、石、泥、竹、草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丰富实用的宝藏,是大自然赋予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将这些富有乡土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泥、石、沙、木等自然资源请进来创设乡土环境,满足孩子“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喜好,为孩子们创造一片自由玩耍、自由选择、自由探索的“野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享受乡土资源带来的快乐。基于此,我园利用稻草搭建在大树上变成草棚,草棚底下用鹅卵石当椅子,木板当操作台,投放黄泥巴、木锤、沙锅等操作材料变成农家乐,孩子们可以享受打糍粑、玩泥巴、办家家的快乐;一块空地四周用高矮不一的梅花桩围起来,里面堆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变成卵石池,孩子们既可以玩梅花桩,也可以合作玩建构,还可以用彩笔在鹅卵石上装饰心中最美的图画;一大片空地,铺上沙子,四周用旧轮胎围起来,就变成干沙区和湿沙区,孩子们运用各种玩法工具,或堆砌、或搬运、或浇灌、或挖坑,尽情享受和探索沙里的奇妙世界。

(二)投放乡土材料,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在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上,幼儿园创设低成本、低结构、低耗能的乡土化活动区,将许多农作物、农产品、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充实到区角活动中,创设多个会说话、会育人的大型模拟区角,竭力为孩子们营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凸显浓浓的乡土气息。

依托乡土资源,我园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及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不同的班级特色区域,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特色稻草创意区”:投放稻草,孩子们可剪、粘、编成各种动物、植物,也可制作草裙或稻草龙等;把稻草剪成长短不一的小节,可以粘贴出一幅幅漂亮的图画。

“鹅卵石创意区”:投放各种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大的鹅卵石进行建构;小的鹅卵石可以进行数学排序、比较、测量、称重等探索活动;形状独特、平整的鹅卵石用于作画、粘贴,创意成动物、脸谱等各种动植物图画;粗糙的石头放在矿泉水瓶里经过孩子们反复摇动,感受鹅卵石形成过程……一个区域里渗透了科学、艺术等领域,发展了孩子的多元智能。

“竹制品创意区”:利用楠竹锯成7个长短不一的圆筒,悬挂起来,供孩子们敲击探索和感受各种音韵美;利用小竹子制成了三角铁、双响筒、蛙鸣器、响板等一系列打击乐器,让孩子们用竹制乐器奏出美妙的乐曲,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将竹子加工成竹片、竹节、竹圈以及半成品竹制品,配上辅助工具,幼儿可以进行加工、拼摆、粘贴成富有创意的农家竹景图。

“家乡特色一条街”:投放白色的泡沫、玉米杆、面粉、泥巴、芝麻、花生、核桃等乡土材料,制作成具有江津特色的“玫瑰米花糖”、“芝麻杆”、“江津麻花”、“江津柑桔”等。一系列的制作过程,既让孩子们认识了家乡的特产,又让孩子们萌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各个活动区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投放富有乡土特色的活动材料,贴近幼儿身边的生活,使孩子能够通过结合自己经验的自由探索、自主或合作探究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利于幼儿优秀学习品质与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挖掘乡土特色游戏材料,创新发展农村民间游戏

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特别是富有乡土特色的民间游戏,可以激起幼儿的健康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园充分利用地处农村这一优势,不断加强对幼儿园民间游戏改革的探究,根据幼儿特点,遵循继承、创新、发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尽量选择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乡土材料,如几根竹竿,孩子们可以用它跳竹竿舞;几个沙包,可以用来打野鸭;几颗石子,可以玩抓子的游戏;几根小棍,可以玩挑棍的游戏;几根楠竹系上绳子,就可以用来走高跷;稻草搓成绳,可以玩花样跳绳;铁丝围成圈,可以玩滚铁环的游戏……同时,幼儿园每年都举行投沙包、打野鸭、袋鼠跳、走高跷等民间游戏竞赛,训练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磨练孩子们不怕苦、不怕摔、不怕累的坚强品质。

(四)开发土特教玩具的多元功能,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根据我园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家长资源,在实践中摸索并制作出一些土特教玩具,天然环保、造价低,深受师幼欢迎。

竹子和稻草是农村常见的资源,幼儿园合理利用、大胆创新,制作成新颖独特、功能多样的玩具。如竹子制成竹梯、竹席、竹圈、竹棒、竹排按摩器、高跷等体育玩具,以及竹琴、竹笛、竹筒、竹圈等竹奏乐器,还做成功能多样的竹节拼接玩具;小小的稻草,制作成草绳、草堆、草垫、草帽、草棒、草龙、草乌龟、草驴等各种稻草玩具。让孩子们在做和玩的过程中学会了缠、绕、编、剪、拼、贴、拧等技能,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乡土特色课程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城市味很浓”的课程内容根本不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活动。我们就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课程的补充内容,渗透于主题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也成为了我园园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比如我们小班乡土课程为“泥巴乐”,幼儿通过观察泥、玩泥、做泥工、办家家,制作各种泥塑作品。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一双双小手创作出一幅幅美妙的、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中班乡土课程“稻草变变变”,在艺术领域编稻草、剪稻草、粘稻草,在稻草上绘画、涂色;在健康领域用草绳、草垫玩跳跃、跳绳、尾巴、绳弹等游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大班乡土课程“有趣的鹅卵石”,认识鹅卵石的形状、颜色。在科学领域探索鹅卵石的形成过程,数学领域进行排序、比较、测量、称重等探索活动;建构区用于搭建孩子们喜欢的东西;美工区用于绘画、拼摆、粘贴,孩子们在与石头的互动中提升了技能,发展了能力。

以上课程都是幼儿园因园制宜,充分选择幼儿常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兴趣的自然材料、自然现象、农村生活等乡土资源作为素材,实践“来自孩子的生活,高于孩子的生活,又还原于孩子的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因此,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把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区角、游戏、教玩具、课程当中,处处为孩子们提供自由选择、自由玩耍、自由创造的成长乐园,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魏晓晴.利用草资源,初探农村幼儿教育特色之路.文理导航[J],2011(21).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幼儿园工作规程[Z],1996.03.

上一篇:淮南市审计局机关会议制度下一篇:元宵节短信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