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大纲(通用3篇)
《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大纲 篇1
[课件教案] 《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大纲 一.制定的依据: 遵循风景园林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规定特设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素描2学分,色彩2学分。学时:素描72学时;色彩72学时。其中含实训时间各56学时。二.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在园林设计,园林栽培及美育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园林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特开设此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
三.课程性质、任务、要求: 本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素描;二,色彩。《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风景园林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构图,造型,透视及三度空间明暗规律等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具备较强的表现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园林设计,造型和电脑美术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色彩》使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是风景园林专业在素描课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内容,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色彩的构成,各色相之间的关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感受的敏锐性,并具备较强的表现能力,为学生今后在园林设计,色彩构成,电脑设计和电脑表现效果图等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四.素描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列表 讲授内容学时基本要求 第一章素描的概述
1-1 什么是素描;学习素描应遵循的原则 1-2 素描的工具及使用
1-3 素描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4明确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基本明确学习素描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及徐悲鸿的“三勿”。学会削铅笔,用HB,B—6B,炭笔,彩色铅笔,钢笔等工具。
纸张:铅画纸,速写本,橡皮,定画液。
初步了解:形体观察-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空间感-透视。第二章石膏形体的写生 2-1 立方体 2-2 圆球体 2-3 连贯体 2-4 几何形体组合
4明确简单的几何体:立方体,圆柱体,三锥体,圆球体是构成大千世界的基本形体。
明确立方体三个面与背景之间的灰度层次,画出立体感。明确圆球体的灰度微妙渐变的特征。
掌握连贯体与几何形体组合中的结构特征,画出立体感。第三章静物写生
3-1 静物写生的意义及静物组合 3-2 静物构图与质感表现 3-3 静物写生步骤及效果
4懂得静物写生是生活情趣的表达与审美的追求。明确组合即构成,体现画者的审美境界。
基本明确从观察始再构图,突出立体关注质感。基本知道先立意,再勾轮廓,涂大色块,深入刻画,最后调整。
第四章室内写生
4-1 室内写生的意义及构图 4-2 室内写生的步骤及效果
4明确室内写生就是要表现空间环境,立意后明确如何构图才会使画面生动。基本知道先画小草图,再落幅勾大轮廓,涂大色块,深入刻画最后调整。第五章自然风景写生
5-1风景中常见物象的表达方法 5-2树的形态分析与表现 5-3建筑物局部表现方法 5-4自然风景图例剖析4 基本知道风景中的天空,云,地面,阴影,山,水等的表现。明确各种树木的形态特征与表现。
基本明确建筑物的局部表现:坡屋面,门,窗,墙,台阶等。
通过课本中的三幅佳作分析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五.色彩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列表
讲授内容学时基本要求 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理论 1-1 色彩的基本原理 ①视觉 ②光和色
③光源色和物体色
2首先要明确光的世界只有视觉才能感觉到物体。掌握表现光谱红-橙-黄-绿-青-兰-紫。
明确色光三原色混合形成白光,颜色三原色混合成黑色。1-2 色彩的属性 ①色相
②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③亮度 ④纯度(饱和度
2初步掌握基本色相,如红-橙-黄-绿-青-兰-紫等色相。
基本掌握三原色,了解二原色相混成间色,再与一色配便成复色。明确“色相环”相对之色为补色。
基本掌握亮度及变化。
基本掌握纯度变暗因掺入黑,灰色(或补色。
1-3 色彩的视觉感受 ①对比与同化 ②色彩的心理感受 ③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2初步了解色相,亮度,纯度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与同化现象。
初步了解通过虚实,冷暖,清淡,软硬,灰艳等手段使画面产生若干不同的心理感受。初步了解色彩对比的数种手法,同时要明确处理色调。
第二章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 2-1 水彩画的特点 2-2 工具与材料 2-3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4 水彩画的作画步骤2明确水彩画的作画特点,水与彩的交融,幻化与速写性。
购买水彩笔(狼毫大中小三只,水彩纸,水彩颜料,画板,坐凳。明确干画法,湿画及干湿混合画法及如何用笔,辅助技法等。明确先浅后深,先湿后干,向上向下,先打底色再深入,循序渐进地画。
第三章静物写生 3-1 观察与表现
①素描因素 ②色彩感 ③空间气氛 ④质感
4先用单色勾线,画面有素描感。能分析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能分清远近,知道运用虚实方法去处置。能用干湿画法去画物体的质地。3-2 画法步骤 ①组合静物 ②立意 ③轮廓与着色
4明确组合即构图过程。
能先想一想如何画即“意在笔先”。
明确打轮廓即是“构图“,着色先背景,单色,再立体,再多色。第四章自然风景写生 4-1 自然之美与构图 4-2 天空
4-3 地面 4-4 山 4-5 水 4-6 树 4-7 草
4*4=16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决定视平线及趣味,重点画眼。
能画出六种天气气象;能画出常见的五种路面;能画出四种山景;能表现出五种水的变化;能画出四种树木的技法;能画出三种草的形态。
第五章建筑风景写生 5-1 建筑风景画的取景,构图 5-2 色彩处理
5-3 建筑与园林景物局部表现法 5-4 室内写生 5-5 画法步骤
4*8=32明确表现的建筑部位及画面角度进行构图。能突出立体,进而有色调。能画出屋瓦,各种墙面,玻璃门窗及环境绿化。能突出立体,背景虚,主体实。
明确主次,先后,浓淡及灰艳。第六章色彩画鉴赏 立意-构图-表现-境界临摹前
讲解
能明白意在笔先,气韵生动及境界高下。六.参考文献: 《水彩》漆德琰,刘凤兰,杜高杰,张举毅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水粉》金元铨,吴昊,韩程远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执笔人:彭立三审订人:丁富琴制订时间:2004.9.4(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001 篇2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素描”是广播电视大学大专美术(教育)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美术基础课程。开设《素描》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一定的素描艺术造型技能。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和电脑美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2.教学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素描》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素描写生的基本技能,打好学生的绘画基础,并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要求从简单的石膏几何形体写生开始,逐步过渡到简单的静物素描写生、较复杂的静物素描写生、石膏头像写生以及速写等等。逐步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法则,掌握比例关系和透视变化规律,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以及构图方法。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在美术类专业开设的诸多美术课程中,《素描》是第一门开设的课程,它是其他美术课程的基础,在造型艺术的大厦中起着奠基立柱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素描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写生练习,逐渐掌握技巧,建立起基本的空间观念,掌握基本的立体造型规律。因此,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多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素描静物写生练习。教师要选择和布置好写生用的静物,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利用作品范例向学生介绍写生技法,在写生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进行一定的临摹练习并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素描写生练习作业。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章 概述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素描课程的性质,明确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基础作用,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Ⅱ·教学内容
对素描进行概述讲解。
第二章 素描的工具材料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素描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初步掌握它们的性能。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纸
第三节
基本辅助材料
第三章 立体造型的认识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立方体写生、圆球体写生以及各种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练习,掌握它们的造型刻画技法。明确石膏几何形体,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形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的几何抽象,明确分析物体的几何形体结构,是分析复杂形象和形象组合的基本方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立方体的造型
第二节
圆球体的造型
第三节
各种几何形体的造型
第四章 素描表现途径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简单的静物组合写生练习,掌握较简单的素描静物写生构图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能画出具有一定真实感的形象。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单静物组合 第二节 静物构图基本规律运用 第三节 布纹
第四节 光的表现与应用
第五章 素描语言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静物组合写生练习,掌握素描中肌理质感的表现技法和素描的形式语言。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肌理质感 第二节 形式语言 第六章 素描头像概述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素描头像写生应当从研究头像的几何形体结构入手,明确学习头像素描写生的意义和学习方法。
Ⅱ·教学内容 素描头像概述
第七章 头部的比例与解剖结构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写生练习,理解人的头部比例、头骨的结构、头部(特别是面部)的肌肉以及人的五官结构,初步掌握它们的表现技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头部的比例 第二节 头骨 第三节 头部肌肉 第四节 颈部
第五节 五官的结构、形状与表情
第八章 表现规律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简单的石膏头像写生练习,理解人的头部和面部可以看作多种几何形体的组合,理解明暗调子的形成规律,初步掌握素描石膏头像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以及空间气氛的营造。
Ⅱ·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立体造型规律 第二节 明暗调子形成规律 第三节 空间气氛的营造 第四节 素描的表现形式与技巧
第九章 头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进一步的石膏头像写生练习以及人物头像写生,熟悉人物头部的解剖结构,初步掌握素描人物头像的表现技法,能表现人物的外在特征和精神气质。
《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大纲 篇3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是美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与大学、高中的美术素描课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其次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承上启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进行三个方面的浅显分析。鉴于此,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
一、中等职业学校与大学、高中的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比较分析 大学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面向对象是大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已经有一定的美术素描基础和绘画基本功,因此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注重素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表体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拓展思维,体现先进的美学思想,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和创作奠定必备的造型基本功和良好的艺术感受。
高中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面向对象是中学生,是一种应试教学,其教学特点是“阶段性教学”,从高一至高三的每一阶段都设定了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准确,能够迅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迅速掌握各阶段绘画的要领,适应高考素描的命题素描训练,要求学生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准确的把握造型,努力在造型结构上下功夫,提高在短时间内准确造型的能力,提高应试能力,使学生能够成功升学。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的面向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些学生绝大部分没有任何美术基础,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和就业压力大的情况,因此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美术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必需的造型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重要性分析
“素描”这一概念是西方绘画范畴的产物,是指绘画中的单色画,是运用点、线、面、明暗艺术处理形体结构的最基本的绘画。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学习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是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特殊阶段,作为美术专业课程中的基础内容,素描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学生的下一步学习,甚至以
后的艺术之路。
因此,面对就业的压力,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将来发展至关重要。美术教师要打好素描课程教学这块地基,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训练相结合,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与创意表现能力,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真正适应从事社会工作的需要。
三、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方法浅显分析
1、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时普遍美术基础薄弱,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谈,要尽量做到精简讲解,多做示范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达到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时,要在讲解和示范后,及时恰当地布置相关课堂练习,认真检查学生完成的程度,例如握笔和运线方法是否正确、操作是否与要求一致等。另外,美术老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今后可能的工作实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而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不同的技能要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跟大学生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生存中竞争异常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素描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譬如:对于石膏基本形体的素描,可让学生把一组写生画,打破原先的格局和角度,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新,做再构成的练习;在素描创作画和素描设计图中,鼓励学生多构思草图,绘制一题多图的变体画,启发他们与众不同个性,表现出个人的创作风格。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素描作品进行细节讲解,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直观形象地展示不同的个性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是否能顺利就业,是否能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美术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美术
教师在素描课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时刻观察和不断指导,让学生做到脑、眼、手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认识和分析能力,使得学生的多种能力能够共同协作,创造出具有自己个性的、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这样,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素描课程教学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技巧,而是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现代教学。
参考文献:
【《园林美术――素描、色彩》课程大纲】推荐阅读:
《园林美术》课程教学11-30
园林美术课程论文06-03
美术素描课程教学09-18
高一年级美术欣赏教案 第十五课 园林建筑07-20
园林植物色彩10-10
园林色彩风景01-06
园林植物色彩设计07-16
园林植物色彩搭配08-25
园林的色彩美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