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2024-10-21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精选12篇)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1

素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是绘画、建筑、雕刻的最高点, 是所有绘画的灵魂和源泉。素描不但是形成画家正确观察方法及思维方式所必需的训练手段, 更是开启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钥匙。素描教学也就成为美术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有关素描教学的探讨与争论也就成为教师中长久的话题。随着美术院校的扩招, 素描教学更是美术教育、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 经过多年的美术基础教学, 体会到在平时的美术基础教学中, 高中阶段最应该夯实的基础教学就是素描静物的教学。它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 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更是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长期以来, 为了应付高考, 素描教学一直沿用学院派的调子素描的教学方法, 主要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空间、光影、质感、量感、主次、虚实、强弱等节奏变化而过于专业, 跟高中生的基础素描有些脱节, 学生在短期内不好接受。所以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的、有真情实感的投入画进去, 只有热爱, 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1) 开展美术欣赏课。特别是多看一些优秀的大师的作品, 引导他们如何去欣赏。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 拉菲尔的优雅抒情, 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 鲁本斯的性感, 安格尔的含蓄, 梵高的激情澎湃, 丢勒的严谨一丝不苟, 毕加索的旺盛的创造等。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自由大胆的用心发挥, 老师也做示范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潜能。 (2) 多看画展, 学校也应多举办师生展。看画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 那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也是能很好的感染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一次带学生们看中央美院60周年的素描展, 看到许多老艺术家的原画, 他们都震撼了, 回来以后跃跃欲试, 惊叹画家们的精湛的艺术造诣, 迷恋他们的素描作品。这对他们以后的素描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多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艺术大师安格尔曾说过:临摹大师作品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大师作品的临摹和欣赏在培养启发孩子想象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教学中对大师作品进行探讨, 研究, 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临摹中学习, 在临摹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素描的基础知识和素描的要素固然非常重要, 但好多同学忽略了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以至于在以后的素描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客观上讲,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的积累。眼界的提高才有对手功夫的提高和正确引导, 全面提高修养对素描教学起着至关作用。 (1) 变局部观察为整体观察。整体-局部-整体。整体观察应包括两个部分, 即观察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 而过程是正确的出发点———从大处着眼, 和方法多做比较;结果是形成对形象的明确认识和感受, 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者说是艺术形象, 就有了动笔的依据。不能画一点看一点, 结果是被动的照抄对象, 局部的拼凑, 这样必然失掉了整体。没有了整体, 就谈不上一幅完整作品。 (2) 变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观察为形体结构的观察。在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 大多数学生总是把精力放在调子上, 也就是明暗光影虚实上而不注意对物象的体积和结构的塑造理解。明暗光影的变化是为结构、形体所决定的, 明暗光影常常是在表现结构, 形体时才能显现它本身的光彩。没有结构就没有形象, 没有形体的透视变换就没有形象的立体和空间感, 同时也就没有明暗变化的立足之地。明暗光影依然是观察的内容, 而出发点只能是形体结构, 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明暗的变化规律,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艺术形象的创造。

三、从理解到表现再到记忆的过程

《庄子·养生主》里有庖丁解牛的故事。文惠君问庖丁解牛的窍门, 庖丁说他解牛时看到的不是全牛 (指牛的外形) , 而是牛的结构。因此下刀能插到要害。很轻松地就把牛解了。这就和我们教学生造型一样, 也有要求, 即学生对他们塑造的形象了解其内在的结构。这就是结构素描的重要性。只有了解结构了才能像庖丁一样分解牛, 而且还能把拆散的牛按自己的意图重新组装。只有理解了结构, 掌握了知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现在的升学考试中很多院校考试的题目都是默画。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进行默画训练, 把理解—表现—记忆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要求学生。先理解才能表现出来, 才能记住并默画出来, 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 才能掌握主动。

在高一阶段, 初学素描的学生往往对形体认识不够准确的情况下, 主要以结构素描教学为主, 以线带面。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用线条的方式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 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主要应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 以及圆形的透视原理和规律。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进行实物练习和反复比较来让学生掌握好透视规律。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 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 应把看不见的部分 (虚体) 也画出来。也就是内型外形同时塑造。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提高眼力。作业练习以简单的圆形和立方体为着手点, 每画一张都要相应的增加难度和静物的数量。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结构素描阶段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 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因材施教。

学好素描非常重要, 尤其是美术专业的学生, 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不但有技术方面的、艺术思维方面的, 还有精神方面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综合。它将为学生以后步入更高的美术殿堂打下坚实的基础。素描教学实际上塑造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灵魂, 也正是从这里出发, 艺术家才能去完成他的艺术创造。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2

[摘 要]素描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作为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美术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想象思维的发散。因此,中职美术专业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素描教学,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素描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教师要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信息、引导、项目教学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理解、创造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93-01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职学校美术专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素描训练是美术专业学生必不可缺的学习环节,美术教师要积极完善素描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的掌握,不断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中职美术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拓宽教学思路,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课堂中,从而构建出现代化的素描教学模式。

一、应用信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中职学校美术素描教师要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素描学习中,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事先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好优秀作品,然后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分析各幅作品中的巧妙之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考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自身角度去把握和理解素描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点化教具,比如常用的录像、幻灯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作品的实际笔触、色调等效果。在教师有趣的讲解下,让学生融入自身情感,去体验和领悟不同作品的精髓之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素描教学视频,能够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及技能,为自身描绘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类型提供借鉴依据。

二、应用引导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构图是美术专业静物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静物素描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静物,其直接关系到课堂主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到静物的实际摆放形式。静物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是较为抽象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控制好整个素描作品的描绘过程,避免依葫芦画瓢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有效发挥出引导教学方法的作用,帮助学生清晰认识静物的构图基础原则。例如,在静物素描教学课堂上,教??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动手摆放静物,然后结合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不同方式,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中,让静态教学转为动态教学,由抽象变为具象。引导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素描教学课堂的游戏趣味性,也符合现代个性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消化。引导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框架中,学生不再进行机械化的模仿练习,能够自主体验感悟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保障了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开拓学生创造能力

在传统素描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运用固定的基础素描教学模式,过于看重学生写实技能的强化训练,一味督促学生去“依样画葫芦”,学生缺乏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自身感情无法有效融入作品创作当中,学生所创作的素描作品更像复制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发展情况合理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一一制定出对应的素描项目,让学生按照一副素描作品的完成步骤,科学地进行作品构思、构图、起稿以及刻画。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素描的造型能力,不断提高对素描作品的创造能力。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要科学指导学生融入自身的生活情感,将各种想法与素描表现方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素描作品,学生在这种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体验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素描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美术专业教师要全面认识素描教学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合理使用素描教学方法,将素描教学目标建立在为专业设计服务之上,这样才能够提高素描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美术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探讨高校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 篇3

素描是各种设计以及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素描基础课的效果直接影响了美术专业学生其他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所以提高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对美术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传统的素描课过于单一和乏味,而且教育的方式较固定,无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可以通过素描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工具,素描用品,教学模式,审美教育以及语言传授的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学的效果,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班子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其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素养。从以上方面着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使其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素描基础课的效果。

在素描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1)在素描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首先引导其采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其不同于一般人的审美,使其能够分析出事物本质的美感,并能掌握事物的形、体、色、结构、比例。同时给其足够的空间去积极主动的绘画,去体会物像本身的节奏感以及力度感、深厚感。(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兴趣,个性等选择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绘画艺术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绘画技巧中,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幻灯片,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西方大师的作品,与同学们一起鉴赏和学习,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品中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活和自身的表达精神。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作品更有灵魂和价值。

扩大素描教学中的教具范围

传统的教学中多是教师摆放静物或者模特,同学们在作画的时候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以及作画的技巧。我认为,在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扩大教具的范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其更好的掌握作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去选择素描的教具,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去做,使他们在作画之前就认真的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发现美,并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应用到作品中,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通过主动的制作素描工具和对象,不仅增强了其对事物本身的感悟,也相应的培养了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创意,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在作画的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绘画静物,而是将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投入到自己所制作的物品中,能够使其对作品有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扩大素描工具的范围

传统的素描中,作画的主要工具是铅笔。由于单一的工具,使很多素描看起来都千篇一律,没有特征。为了提高素描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描工具去体现同一对象的特点,同时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可以使用木炭条体现酣畅淋漓,使用炭精条体现厚重响亮,或用墨水钢笔的线条来体现律动的优美感。在使用不同的素描工具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使其艺术修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从而使素描的教学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如果同学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素描工具,则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在作品上,提高学生的素描作业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

适当的改变传统素描的观察方法和作画的步骤

绘画的过程并不是一昧的追随着自然,而是与自然保持平等,素描也是如此。传统的素描的观察方法是选择一点作为观察点,并且以此点为基础,画中的所有点均符合透视的规律,画中的长短、高矮、宽窄、高低等均设计合理。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构图落幅,长直线造型、局部刻画、整体调整等的协调。传统的方法较固定,常常会禁锢作画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动笔作画之前对物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感受,并对其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然后画出小的构图,按照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再对其进行修改以及丰富,可以有夸张的表现,直到达到自己的审美要求,并根据整体的画面需求灵活的运用作画的步骤,跳出传统步骤的禁锢,赋予画面以更多的情感和感悟。

要加强语言形式的多样性训练

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过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在绘画的过程中练习对各种奇思妙想的生动表达。而传统的素描训练则主要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的铅笔以及炭笔的线条编织,很多学生在如此反复单调且枯燥的训练中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所以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大胆尝试,允许其可以依照自己的审美以及技巧选择其他绘画材料比如水墨以及雕塑,拼接等技巧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增加基础训练的活力和新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其在不断的创作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其学习绘画的信心。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反而会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这就是新型教学的理念。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4

一、各年级阶段素描课程设置情况:

(一)一年级平行班为民族班、汉族班两个班级,由于学生的基础是在进校之前在考前培训班进行的学习培训,学习时间参差不齐,长则一年、半年,短则3到4个月,各学生的基础水平、素描基本功不是很扎实,因此一年级第一学期素描课程主要有素描静物、速写人物,第二学期课程主要为素描头像课程。二年级继续开设素描头像、同时开设相关其他类的基础课程,如色彩头像、色彩风景、写意花鸟、写意头像等课程。

(二)三年级为专业必修课程,也就是分为油画方向、国画方向。其中油画方向的素描课程开设为素描半身、素描全身,然后为油画半身、油画材料技法等课程。国画专业方向的素描课程为素描半身,然后为专业课程工笔花鸟画、工笔人物画、山水画等,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为支教实习阶段。四年级为专业必修课程,油画方向开设素描全身、素描人体,然后是油画类专业课程,如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人体课程。国画方向开设素描全身课程,然后是专业课程,如山水画、工笔人物半身像、全身像、写意人物画等。

从以上素描在各年级的具体设置情况,可以看出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在不同阶段开设,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能够在基础的造型能力、思维能力上得到有效的训练,并能够有效地延伸到专业方向的未来专业发展定位,这样的课程设计总体框架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之中,会随着未来喀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得更为完善。

二、素描教学的基本情况

在美术学专业中素描任课教师主要以专业方向的教师为主,其中油画方向、国画方向、版画方向、设计方向教师都有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根据教师绘画风格与学生基础情况,教授内容主要以具象、写实性方面的素描教学为主。这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最初中国留学的有志之士,在学习西方的造型体系回国之后,他们认为可以拯救中国单一的国画体系,就是在中国美术院校开始教授西方写实性造型体系,这种写实性造型体系来自欧洲,至今已经有一个世纪,并且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大师璀璨。因此学习古人、前辈的优秀的传统绘画是高校美术教育的责任,在我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以写实性为主,目的也是作为传承、学习、研究前辈的优秀文化遗产。目前的现状是从一、二年级到三、四年级都是写实性教学体系,国画专业学生在三、四年级中的素描课程也基本是写实性的素描造型方法。设计专业教师更多会以设计素描的方法进行教学,整体美术教学属于接受性教学方式,把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创造性教学方式较少涉及,也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创作时不知所措,临摹古人,自己的理解少之又少,在创造性方面是少有突破的,这就是目前美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这种教学模式与素描教学大纲的制定内容是有一定的关联,素描教学大纲中要求以对象造型准确、刻画深入、形象生动为标准要求以写实性造型体系为依据进行素描教学,标准只有一个,这就很容易导致教学中创造性的剥离,而且学生的作品也会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绘画风格,这样的教学后果也是我们教师不愿看到的,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进行反问式的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知识,学生用这些知识干什么的追问式的教学反思,才能够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现状。

孙薇 / 素描作品

三、素描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一)素描教学模式单一

我系美术专业在契合西部大开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大环境的带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美术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也在积极的建设之中,素描教学作为基础的造型课程,应该起到基础的思维训练、基础的技术训练两个大的框架之内,只有技术的练习,没有思维的训练,只会把学生训练为会画画的工匠,而没有艺术思想。因为长期以单一写实性素描教学时,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美术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相互混乱而导致理解的偏差

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方面时,会学习到西方美术史中从古至今美术发展的详细脉络,之中包括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超现实主义、超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立体主义、极简主义、当代艺术等各种派别及绘画形式,这些形式的代表作品均被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收藏,并被流传至今,是世界的优秀的艺术文化形式。纵观这些形式中偏向写实性的风格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超写实主义,其他形式的也有不是纯写实性绘画风格的,我们长期以单一的写实性素描造型形式为基础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美术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训练之间,相互混乱而导致片面性理解:学生在理解写实性绘画方面是容易接受,甚至固执地认为写实性绘画是最好的艺术绘画方式(根据对美术史的学习与分析,我们知道各种绘画形式,只要能够画出好的作品都是好的绘画形式),但在认识其他绘画形式时,如印象派绘画、立体派、野兽派等,他们不是太能够理解绘画大师们的绘画意图及绘画风格,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这些绘画是不好的,为什么能够被放到著名的博物馆呢?这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是屡见不鲜的。显而易见,这就是单一的写实性教学模式带来的可怕后果。

从欧洲美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博物馆承担了一部分美育教育的功能,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以美术史为主线的各种展览,其中从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在博物馆中都可以欣赏得到,社会人群中各个阶层都可以在博物馆中进行艺术熏陶及美育教育,欧洲整体的艺术欣赏与艺术素质较高,并且具有普遍性。中国的美术博物馆在美育教育方面注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展示,但在现当代美术方面展示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因此学校美术教育不能够全面的从美术史的角度去进行美术教学,而只片面地讲授与写实性绘画有关的知识,就远远背离了客观的美术史的发展变化,忽略了多元文化客观并存的现状,这是我们不能够漠视的,应该积极改变这种现态的发展,不断完善美术基础教学理念,重视基础素描的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2.素描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单一,会导致千人一面的绘画效果

写实性绘画,从它的诞生注定是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绘画方式,由于它的客观性与写实性,容易识别绘画的内容与思想,受众普遍,是一种较好传播的一种美术绘画形式。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以教学的方式普及并广泛传播时,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艺术后果,每个人没有特点,形式统一,正是失去了艺术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我们在设置素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追问式地探讨教学的目的与价值,要培养有思想、有思考、敢于怀疑、敢于创造的学生,那么就要对我们的选择去负责,去改变单一的基础素描教学模式,加入多种绘画语言风格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懂得思考什么、如何思考,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中的不同面貌就会自然出现,逐渐会运用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社会、人、自然的思考,这样就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教学后果,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艺术的负责。

孙薇 / 素描作品

(二)应该融入并设置有多元语言的探索性、创造性的素描教学模式

现有的素描教学内容主要以写实性素描风格为主的教学方式,旨在学习前辈传承的造型方法与技能,这种方式基本属于接受性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并具有思想性、创造性、时代性的教学模式,这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主要讨论的主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首要是培养思维,同时还要注重技能,而且还需要把握时代的特征,从这三方面去入手进行基础素描教学的全面探讨,能够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

我在学校从事基础素描教学多年,认为基础素描的核心主要是“基础绘画语言的思维训练”“绘画造型语言的技能训练”“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训练”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中首推思维训练,其次为技能训练,然后是创造性训练。我们现在的训练模式更多的是强调了单一语言的技能训练,而缺失了多种语言的思维与运用训练,这样的基础引导会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时,,面对创作思维变得简单,创作语言也可谓只是模仿他人的绘画语言,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认识,也就是面对“观众”时是“失语”的状态,,不会自己“说话”,而需要借助别人的语言来说。这种情况在众多国内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屡见不鲜,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教学结果。

综合分析如包豪斯设计素描教学、王华祥“将错就错”素描教学、中央美术学院周至禹的“让学生站起来环顾四周”等各种教学方式,由于各自的思维、训练指向不同,虽然能够学习吸收教学理念,但不能够兼具有综合的绘画语言训练方法,由此探讨一种具有实验性的、探索性的、能够吸收各种综合绘画语言的基础训练方法,定义为“实验性”素描教学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对综合绘画语言的分析、研究、训练,了解并掌握“会说话”的语言,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运用这种“实验性”素描教学方法,由学生在完成“基础绘画语言的思维训练”与“绘画造型语言的技能训练”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完成“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训练”三个过程,从而形成对自己语言面貌的了解、思考与蜕变,产生出全新的自我状态。同时我们应清楚实验的探索性与传统的关系,首先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不是“无源之水”的创新,更不是臆想的创造。我们想让学生从一种绘画语言中解脱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方式,其实更多的还是从传统中继承、学习、消化为自我的理解,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有思想的优秀作品。

石希娟 / 素描作品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素描教案(共) 篇5

总学时:36学时 学分:6学分 使用教材: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图片分析、示范、辅导 考核方式:完成作业情况及作品质量 主要参考书目:

1.李育、甘小华编著《设计素描》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王珉主编《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王之臣编《绘画透视学初步》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7年 4.黄作林,李育,邓旭编《设计素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 5.林家阳编《设计素描》高等 授课日期:2015-09-1 标题:第一部分 素描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素描概念、素描常识等有基本的认识。授课时数:

教学重点、难点:材料工具的特性,正确观察方法,直线的画法。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部分

素描基础

第一节 素描概述 1.1素描的概念

在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等。1.2素描的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1)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我们把它分为写实素描和意向素描。一般来说写实素描是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意向素描是比较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1.3素描的工具材料

铅笔:-芯为石墨和胶泥混合制成,软硬以字母H、B来区分,H硬,B软。易着色又易擦易改,柔和细润,刻画出深浅和不同层次的丰富调子,易掌握,由于前的黑度有限,和白对比较弱,画面有时缺乏力度。

炭笔:芯为碳粉与粘合剂制成,分为软、硬、中性三种,炭笔质地较铅笔松脆,颜色深重,画出的效果强烈,表现力丰富,着色强难擦改。

炭精笔:胶、动物 的混合物,分黑、棕两色,他比炭笔更为松软,色浓重细润,用笔可粗可细,表现力强,但着色强难擦改。

木炭条:细木枝密封燃烧碳化而成,质地松脆,色调柔润丰富,但附着力差,已掉色,难深入刻画。

钢笔:水之色,表现有局限性,深浅色调由不同疏密的线条排绘而成,组织线很讲究。橡皮擦:涂改、擦浅、柔滑色调。

纸笔:用毛边纸、宣纸卷裹而成,将其前端削尖如笔状,用以擦、揉色调,也可借助粘着的颜色,划出细腻丰富的色调效果。

纸:专用素描纸,也可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不同薄厚、不同粗细面的纸。1.4静物、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1.5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1.6写生素描的观察方法

1、整体观察

2、相互比较

3、由表及里、特征意识和节律意识。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

2、形体与体面 3、线与面

4、结构与形体

5、光影调子 1.8应注意的事项

1、采光

2、作画者与对象的距离

3、作画姿势

4、握笔姿势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课;实践性教学

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学科的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教学模式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虽然近些年也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素描课的兴趣,我们必须在教學过程中转变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性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设计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设计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

一、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完整而系统的教学目标

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完整而系统的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关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现代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工作。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就会陷入混沌的状态。可以说,教学目标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课改前的素描教学目标,还是依据传统的美术专业素描的教学目标而制定,在当时,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导致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觉得素描和其所学专业联系不大,不知道素描课对美术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的时期里,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的基础水平而确定,一定要注重素描的实践性教学。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描。(1)通过风景写生或短期静物素描训练学生的再现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能够对视觉信息进行有效表达,逐步提升学生再现物象和写生过程中抓形的能力,形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力,促进审美意识的提高。(2)通过培养学生默写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象训练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性的默写能力、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创作练习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以便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扩展思维的习惯,为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完整而系统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还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淡化传统美术技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发展。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要融入设计意识,针对专业所需以及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素描,还要培养学生设计素描能力,实现素描教学的转型。首先,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要从单一写实向多元教学转型,素描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表现能力,还要训练学生的再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设计类专业素描课程创造能力的提升是核心问题,所以,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不仅教学内容要多样化,素描训练手段也应多样化。素描课单一写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单一写实主要是训练学生艺术表现技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我们要淡化传统美术技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次,要从传统的素描训练课程注重技能训练逐步向注重创意表现转型。一直以来,素描作为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基本造型训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传统的素描训练课程过于强调对物象的写生,而设计专业素描课程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方向进行表现与创新,所以,设计专业素描训练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在教学中导入“意向”教学训练,因此,现代素描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尊重学生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想象能力,使学生在素描中能够获得独到的艺术见解。所以,素描教学要以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个别指导与作业讲评相结合。例如,素描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刻画与表现,要尝试从不同角度表现物象使学生对教学环节产生兴趣。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变枯燥为有趣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素描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例如:我们学校正进行的示范校教学改革,专业课一律实行基于“一包三表”的探究式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资源包”,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素描中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另外,为了避免学生在素描学习中走弯路,我们可以采用过程分析法,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填“学习导向表”以及“学习评价表”,使用评价对比法和归纳法,通过自评作业,学生解说所学知识,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启发,互相讲评,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创新学习提供保障。另外,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视频、QQ群、微信、微课等教学手段也能极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素描教学变枯燥为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还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使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对素描产生兴趣,为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良性发展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设计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进平.素描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2]吕祥勇.高校美术课素描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7

但是, 在21世纪的今天, 对这种古典的素描训练方法的崇拜, 却成为了美术教育的新枷锁、新教条, 可以说, 它已经限制了我们对素描其他形式的探索, 这样的体系在多元化的美术教育的需求中也出现了自身的局限性。如:观念滞后僵化、技法单调、内容空洞、形式语言贫乏等问题。近年来, 美术类高校专业划分越来越细, 门类越来越多, 专业性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 我们的素描教学必须考虑高校素描教学的多样性特点, 只有找出这些特点, 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被更好的激发。

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多样性——国画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绘画, 生长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相比, 有着自身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中国画传统文化特点和毛笔、墨、水等材料的使用使其造型语言、起手训练与西方明显不同, 古代中国艺术家创造出令世界赞叹的艺术作品, 丝毫不亚于西方, 并且, 中国画很早就进入到“自觉”, 即作画时绝不是为了再现自然, 而是来表现“我”——画家本人的情感、思想。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哪位画家是学习过素描、受过学院式素描训练的, 毛笔和宣纸、绢的应用, 也决定了中国画创作的随机性与偶然性, 所以, 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 书法、白描的练习是重中之重, 把基础训练寄望于素描就是南辕北辙, 很多素描画得很好的人在赏析中国画时一头雾水, 连如何欣赏中国画的判断力都没有, 更不用说去画好中国画。当然, 我们强调中国画的造型传统, 并不是在否认西方学院式素描训练的优点与长处, 绝非厚此薄彼。西方学院式素描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研究透视学、解剖学, 通过这些训练, 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把握住对象的形体特征、结构、比例, 特别是对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 融入西式的素描教学方法开创了中国人物画的一个新局面。但是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意象造型, 造型的目的是为了传达画家的内心情感及所描绘对象的精神面貌。并且, 在所有的画面构成元素中, 线是能够最快、最准确、最恰当的表现感情的。所以, 对线条的理解与把握是进入中国画堂奥的敲门砖, 中国画中的线通过用笔的提、按、顿、挫, 轻、重、缓、急;用墨的干、湿、浓、淡, 营造出中国画的独特之美。显然这样的美感必须经过长期的白描训练方能达到。

白描课程的设置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 一定要与西式学院素描训练并重, 而决不是将白描降低到一般性的自由式线描的程度, 或者成为素描教学的一个辅助和补充。

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多样性——设计

设计素描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 不是简单的:设计素描=结构素描, 从一定意义上说, 设计素描是绘画基础素描的延伸, 它既比美术学专业的基础素描有更多的限制, 但另一方面面对客观对象时又有更大的自由性。设计素描则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空间结构想象力的组合、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为重点, 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注重对客观物象内在结构的理解, 培养创造能力。在学生具备了一定感知水平再现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培养对事物物理性的认识理解。但设计素描又不是以精确、简练、明了的表现客观事物为唯一目的的,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 继续通过深入的观察研究, 融入作画者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感受和联想, 从而得到一件新的创造物。在素描学科发展至今的完整而丰富体系下, 设计素描的概念提出的较晚, 但是却散发着很强的活力。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学开创了设计素描教学课程, 我国在80年代将包豪斯的设计素描教学理念引入高校设计基础教学后, 对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绘画专业基础素描相比, 设计素描要体现出“设计”性, 已经不再以表现对象的体积、光影、空间关系等为主要目标, 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像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

所以, 设计素描教学一定要尊重自身的专业特点, 就要从思想上有比较大的转变, 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 从常规的静物组合和选择静物的模式中走出来, 摆静物或者摆模特不再是为了表现对象的体量差异、质感差异。既然如此, 在静物选择时可以采用生活里经常看到但不太引人注意的物体, 甚至可以直接到室外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 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画起。静物摆放上可以采用捆扎、悬吊、叠加等手段, 打破视觉的固定模式, 提高学生的绘画热情。在绘画材料的选择上, 设计素描的教学应该鼓励使用新材料, 很可能在面对新的作画材料时, 作画者会更好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来发现材料的特殊性, 因而会使用新的作画方法, 比如纸张的选择:宣纸、高丽纸、皮纸、皮纹纸、素描纸甚至铜版纸, 纸张质地的不同必然会迫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以适应材料的特点, 从而调动他们主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进入到绘画阶段, 在构图的要求上也要敢于打破常规, 不为传统的美学法则、构图原理所局限。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第二点是要有创意。创意从字面理解就是有创造的意味, 这是设计素描的灵魂, 如果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忽视创意, 就会造成学生思维方法单一, 缺乏多视角、多维度理解事物的能力, 这无疑是一个设计师的致命伤。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8

学校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技术教育, 而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 是一项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学校美术教育应体现全面育人观念, 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针对美术专业素描写生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我国有好多有识之士早已开始着手研究, 本文根据目前的素描写生教学提出几点注意。

二、善于观察, 注重训练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造型阶段比较好, 但明暗调子表现较差;有的整体表现形象的能力还可以, 但构图方面总出问题;还有的同学比例构图解决得不错, 但对形象结构理解不到位或体积塑造能力较弱, 空间感表现较差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理想、爱好和愿望,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院校或系科, 因为不同院校、不同系科专业考试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命题、作画要求和评分标准也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指导学生针对所报考院校的具体要求, 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与训练[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有的同学作画非常刻苦、勤奋, 但进步很小, 甚至长时间停滞不前, 这往往就是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有问题。表面上看, 他们老老实实, 勤勤恳恳, 但不知道及时总结经验, 不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不知道解决什么问题, 也就更谈不上如何解决问题, 出现了盲目蛮干主义。这就要引导他们注意研究和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避免少走弯路。作画前, 要引导学生把摆在面前的石膏或人物模特儿的各个局部作为一个视觉整体, 纳入到画面基本的构图内, 暂时省去形体、结构和调子等局部。写生时我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进入角色, 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切忌漫不经心、胡思乱想、精力不集中。首先, 把物象的外部轮廓大形和基本特征抓住, 牢牢记住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然后, 把每一局部都作为整体关系的一部分, 和其他部分反复比较, 只有从整体对比中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某一局部真实的形体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观察时做到上下左右同时看, 画左边, 看右边;画上边, 看下边, 整体观察、整体思考对象的各种关系, 从而摆脱局部观察的不良习惯, 把对象鲜活、生动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速地表现出来。

三、分析思考, 统一协调

动笔之前, 要给学生有一个充分感受被画对象的过程, 包括对象的基本形体比例、明暗层次、气质、环境、个性特点等, 把对象的整体感受印记在脑海里, 要带着感情去画, 观察写生对象的神态表情, 并认真思考需要采用的方法与手段, 包括构图、绘画风格等。如果缺乏对形象本质及内部结构关系的理解, 就很容易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陷入盲目照抄和拼凑表面现象的不良习惯, 导致结构松散, 体积感不强, 画面花乱。要知道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 没有局部的整体, 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 没有整体的局部, 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有的同学面对模特儿, 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 不去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 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 哪些地方深点, 哪些地方浅点, 他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 至于这深和浅意味着什么, 却知之甚少, 或一无所知, 因此, 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在写生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进行认真、严谨、科学的理解与分析, 忠实于对形象的观察和感受, 诚恳自信地表现形象特征。

素描过程就是比较, 比较, 再比较, 就是靠比较的方法, 比色调的深浅, 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 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注意形象的特征、神态、动势, 注意背景及服装颜色在画面上构成的黑、白、灰层次, 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 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因而它不单单是怎样画的问题, 而是要学会如何思维、如何观察、如何运用“对比方法”。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发挥平时对头像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塑造方法, 全面深入地刻画每一个局部, 突出模特儿的个性和神态。时刻把握好深入的分寸, 既要有精细的刻画, 又要有适可而止的概括。既有精彩的局部, 又有完美的整体。

四、结论

成绩好坏的关键主要取决于画面的最终效果, 它是考官评分的主要依据。我发现有的同学考试过程中错误地认为, 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 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 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捕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 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同学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如果一个同学长时间脱离对象去感受, 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 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 失去应有的敏感性。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 概念化, 脸谱化等。因此, 我让学生撇开其他各种因素, 以画面为中心, 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与处理。

摘要:把素描写生作为模仿自然的再现体转变为对绘画本身形成方式的追求, 把模仿世界的意识转变为创造世界的意象, 不仅是绘画发展的方向, 更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目前的素描写生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素描,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9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江苏省率先实行3+3学制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后, 经过转段考核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完成三年高等教育。这种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是对整个职教课程体系的再设计。而如何做好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工作, 使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 甚至是将来的本科学习中, 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 已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

在深入开展贯通培养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 “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 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衔接载体, 依托两校雄厚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 将原中职和高职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 合理衔接, 达到文化基础加强、核心专业深化、专业领域拓宽、实践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如何使中高职院校课程有效衔接, 避免断头式教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3+3学制与2+3学制和五年一贯式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普遍适应性, 能够适应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需求。且在本省已经实施,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教学有效对接, 找出可行的途径迫在眉睫。主要问题如:中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制定的, 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在就读高职院校时, 学习困难吃力。再如:课程设置重复。以素描课程为例, 中、高职阶段都有开设, 但教学部分内容重复, 且学时都不长, 造成学生素描基础不扎实, 专业功底差。中、高职院校缺乏各自的标准, 高职院校在素描教材选择时多以本科院校教材为基础进行缩写或直接去用,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问题使得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3+3学制中并未显出太大的优势。目前, 3+3学制作为一种正在试验实行的教学制度, 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各个试点院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改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 使得3+3学制的优势得以体现。

二、应对专业技能,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素描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长期素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及质感的表现能力等。而现有课程设置中多数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学时短、课程内容少, 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基础技能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画面表达上能力欠缺, 风格也只是空谈。调查中职课程设置情况, 因学时不足常常忽视美术基础技能的培养, 素描课程被大幅删减。这是学生专业技能弱的重要原因。造型能力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功, 需要系统长期的学习与实操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直接导致高职阶段学生素描等基本素养不足。必须调整课程设置, 加大素描课程的比重, 且理实一体相结合进行教学。

3+3学制的学时较以往2+3学制和五年一贯制相比增加了一年, 使得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素描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往中职学校在第一、二学期开设素描课 (196学时) 。其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静物写生取景、构图能力, 理解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结构, 掌握用明、暗线条塑造对象的手法;具备一定写生、速写及默写能力, 能较快地运用形象语言记录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 激发创作灵感。了解、掌握速写的基本方法, 能准确、生动地塑造形体, 具有一定的默写能力。如此多的知识点在196课时中完成学习, 很多章节都无法展开, 有些甚至只能点到为止, 造成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 专业能力缺失, 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制约。

经调整“3+3”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的《素描》课程可开设432课时, 做到第一至六学期全辐射。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上能达到普通高考或对口单招升学的专业要求, 学生通过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人像、真人模特素描写生的绘画训练, 掌握美术绘画目测原理、写生中的构图原理、轮廓造型原理、空间造型原理、骨骼肌肉基础知识、人物五官和头部结构和明暗规律、人物速写写生等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够完成具备把握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能力, 并用于设计课程中;具备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具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及表现能力;具有艺术审美观及鉴赏能力, 为后续诸多设计专业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课程设置时, 还会出现课程内容大量重复、课程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重复上课, 会使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率低、教育资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院校间应进行磋商:中职阶段一、二年级重点抓基础素描, 并将高职的设计素描调整到中职三年级进行教学。

此外, 学校还要加强美术专业群的建设, 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知道原理—看到现象—理解规律—应用实践, 我们在专业群组备课时建立素描理论数字题库,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原理, 指导绘画实践。让学生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

从而, 促进中高职完美衔接, 加强学生的素描技能, 使得学生的设计想法得以更好的展现, 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三、对接高校加强专业方向教学

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相互对接。根据美术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 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解, 从整体上设计美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在素描课程中我们不但要抓专业基础, 更要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渗透设计理念, 同时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教学中定期安排有一定设计要求的素描训练。如:在静物素描阶段, 我们会要求学生设计并表现出玻璃和木质静物相结合的展示组合静物素描。学生要深入考虑玻璃和木质的质感、美感表现;每个物体形体的组织美感;画面静物高低、光线等多方面的展示效果。很多学生煞费苦心地到商场及橱窗里去考察学习, 展示设计并摆出自己的展台后再进行素描写生创作。通过每一次项目教学强化学生心中素描的理念:素描画的是画者对形体的理解与表现。

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上我们都力求做到加强中高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素描课程的衔接贯通, 实现中高校专业的对接。使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素描等美术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强化, 并建设具有美术专业特色的课程空间。在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 提升转段升学率, 保持3+3学制具有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前段教育课程, 并且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实行校企联合开发, 并与其他同类专业院校形成联盟, 制定相应的标准, 推动实现美术专业的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四、项目教学, 做中学、做中教

由于素描具有专业性强、表现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 教学方式应进行项目教学优化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教学中安排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教育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3+3”学生的抽象思维强于中职学生,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程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化到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需要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尤其是部分偏爱实操的学生, 更需要通过这样理实一体的课程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了检查本次研究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的提高效果。研究组在玄武中专14级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设立了实验班和常态班。

对实验班和常态班, 我们运用作品分析法评估学习结果。检测内容:素描头像写生———男子半侧面

评分标准及权重

实测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结果:实验班的成绩显著提高, 我们以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两个学期的成绩进行对比, 从数据中可看出第二学期实验组班级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仅以优秀率为例, 第一学期实验班是59.7%, 第二学期达到了74.5%。而常态班的变化却很小。在此就不再用数字进行对照分析了, 过程性资料里将有显现。说明以课程调整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有明显提升。

通过调整衔接课程, 推行创新教学方式, 使3+3学制教学在实践中发展。尊重中高职美术院校的教学实际, 分期分批, 开发适合全省推广的中高等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使3+3学制的教学体系适应广大学生的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美娟.“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 2015, (43) :164-165.

[2]王志华, 缪朝东, 刘炜杰.“衔接”与对话——对于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局部的观察与思考 (上) [J].江苏教育, 2014, (7036) :10-17.

[3]张歆伟.论无锡工艺美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资讯, 2015, (39401) :199-200.

[4]肖海慧, 邓凯, 夏玲.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探索, 2013, (26204) :73-74.

[5]王艳艳.设计素描的教学与探索[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710) :176-177.

试论美术素描教学 篇10

一、素描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 既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 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 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 表现物象的真实, 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但在现实生活中, 出现了根据专业特色划分的素描样式, 看起来似百花齐放, 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远离素描的本质。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素描艺术及其功能, 以还其本来面目。在打基础的阶段, “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 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 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训练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是指:在素描训练时, 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 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谁也不会否认, 在中国素描造型早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绘画语言了。在西方, 素描则更早就经历了一个从作为辅助手段的从属艺术, 到独立的艺术形式的演变, 并成为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了。今天, 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 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安格尔曾说:“素描中包括着艺术的尽善尽美。”

素描既然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那就要具有一切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特征。而目前, 在一些学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把素描从艺术的范畴中剥离出来的现象。教学以长期作业为主, 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 讲究黑、白、灰, 讲究概括, 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 要力求形神兼备, 要求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体积空间、形体结构、人物特征、情绪气氛等各种客观现实,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因素素描。它虽然可以达到训练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几十年来一成不变, 久而久之走向模式化、机械化。安排科学理性以及表现客观对象的能力固然重要, 但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学科, 显然缺少不了感性和想象的空间。

三、应本着“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接触素描时首先是对技巧和样式的学习, 在形式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后, 真正打动观众心灵的终究是内在的精神, 即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他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素描是绘画者精神境界最朴素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那么, 它就不应有固定的模式, 就是说, 无论是谁, 每个人眼中都有可信的, 属于自己审美情趣的东西, 就都能表现出作画者所感受到的素描对象那生动、和谐以及合乎规律的美。比如都画人体, 米开朗基罗就博大沉雄、刚健庄重, 颇具表现力;鲁本斯则以生动而准确的线条, 寥寥数笔, 赋予了绘画对象以生命力;凡高又不乏稚拙中见深刻, 朴实中见真诚的特征。仔细读来, 上述几位的作品每一处转折, 每一根线条都是那样生动、内涵丰富。正因为如此, 它们虽风格各异, 却都能给人们带来舒畅的感觉。所以, 素描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才智和创造力, 培养和树立其自身感受的信念与信心, 努力破除单一的技巧模式。

素描能力的提高, 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 还要靠艺术的思维, 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 不是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画家, 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个性, 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包容和默契, 提倡创造性思维, 拓展素描的宽泛性。要把造型的普遍规律纳入艺术规律的个性表现中, 使艺术个性自然地渗透到画面中, 以昭示绘画者个人的审美精神和创造内涵。这样, 我们的教学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 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城教师进修学校)

1. 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这可帮助学生积极地想象、推理和判断, 并主动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 有助于听者理解所听的内容。如材料的题目是At the Restaurant, 我们应预先想象着自己也在某一个餐馆里同别人一道吃西餐, 先喝点饮料和甜汤, 然后吃烧鸡、牛排、三明治, 最后又喝咖啡或吃甜点心等。在听的过程中看你的想法同所听的材料有哪些异同, 达到理解的效果。

2. 指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所获的信息进行有效快速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例如, 听到文章的题目可以判定文章的体裁;听到开头几句话可以得知文章的背景和叙述范围;从第一段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其后面情节发展的大致脉络。猜测判断的方法有两种: (1) 根据读音。英语的读音有升降调、重读、非重读、连读和失去爆破等, 这些特点都会使学生在听到后猜出意思。 (2) 根据前后文。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Dislexia,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当听完Doctors

say as many as 20%of all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 from some form of learning disorder called dis lexia时, 便可猜出dislexia就是learning disorder的意思。

3. 帮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听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

的基本思想, 在听的过程中尽力地去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很关键的。如听一篇小故事, 就要听明白主人公是谁, 主要有哪些情节;若听新闻报道, 只要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及主要过程就行

4. 鼓励学生放下材料, 聚精会神地听。

有的同学在初级阶段总是离不开书本, 或是听前浏览一遍, 或是边听边看, 认为这样有助于理解。事实上, 这样的理解是靠视觉的帮助, 而不是靠语音、语调等信号, 这样做不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5. 提醒学生要练习摆脱母语的干扰。

英美口语的语速是很快的, 所以听者必须有很快的反应能力, 直接用英语分析、理解材料的意义。若先把英语译成本族语再理解, 很难跟上原有的语速, 顾此失彼, 减慢学习进程, 不利于听力水平的尽快提高。

专业美术素描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师;素描课程;改革;建议

素描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独立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在教学模式和形式、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受美术院校绘画和美术学专业的影响较大,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一、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传统的素描课程缺乏一个整体计划和教学体系,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施教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恰恰就在于教学方向上热衷于“技巧性”而严重偏离师范“教育性”目标。失误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是模仿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而难免带上重“技巧性”的烙印,我们一直未能建立起独立的、科学的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素描体系,从而导致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应的偏离。通常把专业美术院校素描教学体系简单地简化,然后搬到教学中应用。具体来说,主要存在这样以下问题:

1.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偏离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专业需要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应是一门师范性和综合技能性、教育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素描课程的设置和目的及内容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各高师院校对于素描课程的教学安排存在着对课程定位的不同理解,教学内容偏离了师范性、教育性特点。

在美术院校中,素描教学可能更注重形象、情感与审美,更倾向于突出个性而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理论态度。由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可供利用和参考,再则,现任教师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教学倾向近乎自然地表现为“重表现,轻理论”,至于一些师范性的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师范技能等),就更加被忽略了。根据就业单位(多数为中小学)连续几年的反馈,我们的毕业生明显出现“想通而说不明,会画而不会教”的情况,相信这不是一两所高师院校的个别问题,而且还在持续。由此可见,从教学模式到最终的培养目标,我们似乎有些跑题。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专业性教师

新中国成立60年,美术教育在不断发展进步,关于素描教学的教材也出现了很多版本,其中也不乏精品。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8月出版的《美术之路——素描》、全显光先生的《素描求索》等都曾令无数大专院校学生和美术爱好者爱不释手。如今我们所缺少的就是针对高师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编写的素描教材。

现任素描教师大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简单讲就是绘画和设计两大块。素描教学对于这些教师来讲,是否系统是否科学暂且不说,某个画种的强烈特征会在学生的素描作品中体现。试想一个学生在两年内分别接受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几位教师的素描方法与观点,结果会是怎样?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要的是干干净净的基础造型艺术,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基础概念理论。可见,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师素描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改革的建议

1.构建适应基础教育的素描教学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1)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基础训练内容为主,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设置。另外,从师范实用性的角度而言,要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素描教学、课外辅导工作,就必须要求素描的教学要达到一定的规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素描的基本绘画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不断自修进步的能力。

(2)合理安排知识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安排应讲究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素描绘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现代教育课程论的观点,美术课程实施的依据主要是美术课程计划、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教材。教材与教学关系密切,是教学实施的具体内容,具有“蓝图”性质,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熟知教材结构和知识体系,才能把握难点与重点,更加有利于科学系统的完成教学。所以,编写适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的优秀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由于教学构成的逻辑性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先提出来,这是因为培养和造就、耽误和埋没往往都是从教师工作开始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知和有知的一方,其教学中的主导性至关重要;而学生作为后知和未知的一方,是教育的客体,是受主导牵引的对象。所以培养专业的素描教师刻不容缓。素描艺术的创新教学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当然,除了具备普通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理念和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三、构建和谐的教师与学生、课程、教材的有机关系

从教育的本质上说,教育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出发,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这个角度开始,了解学情,分析学情,从而能够因材施教。

课程一般解释为课业及其进程,它作为一种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反映出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也是素描教学构成的重要部分。教师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对于课程结构的合理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以及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都有着先知先觉的体会,并在实践中将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很广,其中钻研教材是很重要的一项。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并深入浅出,还要通俗易懂地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示范作品,并写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等。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改革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以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为目的,努力使素描课程能适应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Z].2005.

[2] 李福来,孙文超.美术之路——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高考美术的素描教学探讨 篇12

素描在美术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它是造型美术的基础。素描可以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现在高考当中, 素描是必考的科目, 这种基本功的学习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慢慢训练, 也没什么捷径可循。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把握好高考美术当中的素描教学。

1. 观察认知

就刚刚开始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 他们所缺乏的是长期的训练及对事物的观察认知, 所以在考试当中应该从整体上下功夫, 不能急于求成, 只注重局部, 没有把握好整体性, 而要把整体和局部都很好地衔接起来。学生在素描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画得很完整而其它部分还都是空白的状态, 所以这种画面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学生要想深入观察实物, 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学生不能体会到这一点, 上来就开始动手画, 虽然绘画的数量有了, 但是质量并不高, 而且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坏毛病, 这种习惯养成了, 以后如果想改是很有难度的, 因为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形式, 这种固有观念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点, 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和培养人才的目标。

要教会学生将自己的视野放开, 看到整个画面, 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到某个对象的某一个部分。因为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个局部, 所以我们所得到的是一个模糊的整体印象, 这种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整体感觉, 依托这种感觉, 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感受整体的基本特征、结构、比例及虚实关系等, 这个时候所有的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 只剩下了必要的东西。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观察, 让学生把整个对象中的每个部分进行比较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比较的时候, 要把图像呈现在自己的大脑当中, 也就是“意在笔先”。只要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点, 并且能够运用, 那么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这对训练学生的艺术感受及绘画才能也相当重要。

2. 着手绘图

我们如果想要把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就需要在纸上来进行构图, 将这些要素合理布局安排组合起来。构图能否在视觉上给人亲切的感觉, 与个人选择的角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确定构图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先找到对象当中形体最突出的部位, 然后再根据所观察到的对象来把四个最突出的部位点确定下来, 并且以这四个点为基础, 考虑下一步的轮廓及如何来调整好比例关系。

因为形体自身体面的起伏不尽相同, 所以它转折的边缘线也产生了不同的转折线, 这些线可以清晰, 也可以是虚线, 比如说几何图形正方体, 这只是简单的形体, 若是复杂的形体就会更加复杂。在定轮廓的时候, 我们应该从整体到局部, 根据观察实物的具体感受, 在画纸上展现出基本特征, 比如说, 先确定实物的基本形状, 到底是圆形、方形还是三角形的, 大动态是如何的, 与此同时, 也要确定好内部的基本位置和特征, 比如鼻子和眉弓, 等等。在打轮廓的时候有一些技术问题也需要我们多注意, 比如说, 我们要选用稍软一些的铅笔, 笔尖可以稍微长一些, 手在拿笔的时候可以离笔尖稍微远一些, 这样比较容易修改, 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完成的效果。总之, 打轮廓是很关键的步骤, 所以教师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严格要求学生, 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3. 塑造大关系

确定好基本的比例和动态关系以后, 先把画面放到原处检查检查, 因为在眼前我们很难正确辨认所画的比例和动态是否是准确的。在把画面推到远方来进行观察的时候, 所有的局部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这样我们就能够一眼看到整个画面的比例和动态的关系, 忽略局部带来的整体效果。在往远处放置图片的时候, 我们可以这样来做:把画放在实物旁边, 先用素描第一步观察的方法来观察自己所画的画, 然后转移到实物当中, 看整体效果, 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自己的印象中与所画的实物发生重合, 如果捕捉的整体效果不对, 那么应该立即修改。用辅助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检查方法校正形, 在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确定出对象大的基本形后, 为了进一步检查校正形的准确性, 特别是对一些形的具体位置点能有一种可靠的依据来加以确认, 在打轮廓中可以借助用垂直或水平辅助线来进行检查。身体要尽可能坐直, 并最好能正视对象, 用眼晴假设画出一条垂直或水平的线, 用它来在对象与画面的形体比例、动态方面去进行测量校正。

对初学画的同学来说, 在打轮廓时虽然应该主要依靠感觉来进行观察比较, 着重加强对眼力的训练, 使它能比尺子或两脚规更准确地判定距离, 但我们有时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铅笔来进行形的确定和校正检查工作。它除了可用于垂直或水平检查方法外, 还可以运用于确定出对象各部位的形体比例、长短距离等关系。只是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记住: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 主要是依赖于感觉而不是理性, 因此可以说它所要求的所谓准确是相对于视觉意义上的, 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绝对, 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借用铅笔或其他工具来进行左量右测就好像不是在作画, 倒像是在制作测绘图了。

4. 结语

素描训练的每一部都很难, 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但是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毅力,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 引导学生们突破所有的难关, 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 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怀, 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并取得很大的进步。在高考素描的教学当中, 只要善于思考、总结, 就一定能教学相长,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艺术修养, 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海珊.略论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苏仕元.论高考美术生源与中学美术基础教育[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5) .

[3]漆云.落实新理念教学人为本——美术教学中的“开放性”刍议[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0, (04) .

[4]李海珊.略论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5]郝蔚.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J].艺术教育, 2008, (10) .

[6]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09) .

[7]刘定一.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J].上海教育科研, 1998, (09) .

上一篇: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下一篇:译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