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英语教学

2024-06-10

美术专业英语教学(精选12篇)

美术专业英语教学 篇1

我国目前的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不足, 具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倾向。倾向之一是围绕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美术教育模式, 尽管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很明确, 就是面向就业市场, 培养学生具有就业方面的美术专长, 但是在中职学校的美术教育中, 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教师在试图将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阶段作为跳板, 争取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 向着高校美术专业“跳槽”, 因而, 将就业性质的美术教学变味成了升学性质的美术教学。倾向之二是循常规、走老路的模式化的美术教学, 受传统教学经验的束缚, 墨守成规于定型化的教学传统, 局限于专业化知识的常规性传授, 与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联系不紧密, 培养出的学生再专业就业能力上不适应社会需要, 忽略了职业教育需要紧跟市场就业需求的教育特色, 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 中职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仍是摆在中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 现有模式的教学目标

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社会一线岗位需要的美术专业型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 紧贴市场办学。但是在中职学校实际办学过程中, 美术教学目标的定位过于倾向提高对口升学率, 更重视学生高考的上线率, 包括二本、三本的上线率, 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的美术生。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是如此, 使得教学目标与就业目标偏离了方向。

(二) 现有模式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取决于教学目标, 中职美术专业将教学目标更偏重定位于升学, 学生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导向也是向着提高高考升学率这个目标引领, 重视讲授满足升学需要的教学内容, 不重视做市场调研, 不注意市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需求, 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跟随高考的步伐。教师针对要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 除了文化课以外, 专业则以绘画为主, 开设了美术基础课, 但是却没有工艺美术课程、电脑设计课程等一系列与美术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适用于升学, 但却不适应学生的就业。

(三) 现有模式的教学方法

现有的教学模式下, 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示范法、临摹法等。教师在上课时通常与一幅画相结合, 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 教学生如何绘画、如何临摹。

二、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中职教育特色

我国现有的中职教育模式没有脱离应试教育模式, 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主要针对高考升学, 忽视了中职教育本身具有的特色。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现有的中职教育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很少与社会接触, 缺少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 采用大班教学

由于我国的美术生人数比较多, 教师人数相对较少, 学生都是大班上课。这就导致教学缺少对学生进行单个辅导的机会,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不利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实则, 美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是极其需要学生个体对美术知识的个性感悟, 以个性感悟来激发个性潜质, 实现美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譬如当今市场家居的装潢热, 就需要有个性审美素质的美工为之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美感, 譬如当今的广告设计也需要独具慧眼地奉献新的创意, 实现这样的需求都来自于美工人员的个性艺术气质。

(三) 教学目标是提高升学率

正如前文所叙, 现在很多中职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都是提高升学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中职院校减少甚至取消了学校的体育、德育等课程。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化课和美术专业课的基本知识。很多中职院校都通过提高升学率来提高本学校的知名度, 因此学校只重视学生的课程成绩, 忽视了中职教育的原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就业型人才。这种追求升学率的教学目标实在有悖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

(四) 美术教师安于现状

调查显示, 四分之三的美术教师认为美术专业现在的发展形势还可以, 不需要进行改革, 这些教师认为改革教学模式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 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他们都比较倾向于保持现状。而且由于美术教师压力很大, 很少有机会外出或进行深造, 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应试教育, 而非职业教育。甚至于一些美术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 觉得在中职学校教美术没有什么前途, 也没有什么实惠, 是一个自己和别人都不待见的工作岗位,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

三、行动导向集群式教育模式的构建

行动导向集群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 充分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集群式教学形式。行动导向集群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下转第182页) 行动导向集群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再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 而是紧紧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型人才。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一些条件, 主要包括:

(一) 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

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中职院校的宏观调控, 积极配合中职院校的改革, 为中职院校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 政府应该加强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带领企业参观中职院校, 为中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进企业实习的机会, 政府不能仅仅要求中职院校做成什么样, 而应该参与其中, 促进企业与中职院校的合作, 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二) 学生个性的完善

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只有学生对美术专业感兴趣, 教师的讲解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起到根本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 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 认识到学生的特长所在, 因材施教, 注意每个学生的优缺点,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

(三)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中职美术专业必须配备“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应该顺应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也应该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观,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美术学生。因此, 必须强调中职学校美术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甘于现状不行, 甘于现状就是专业能力的倒退。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传统的中职美术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与时俱进的社会, 中职院校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 在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中职院校的教学宗旨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接轨的技能型人才。中职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经历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因此, 中职院校不能急于求成, 应该在发展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学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同时应该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中职教育应该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培养社会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中职美术专业大多仍采用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 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 我国应该改革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本文讲述了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教学模式改革遇到的问题以及行动导向集群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许立侠.新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0) .

[2]吴里熹.校企合作视角下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5 (07) .

[3]司媛媛.论中职院校中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有机融合[J].青春岁月, 2013 (12) .

[4]高长鹤.职业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必要性研究[J].消费电子, 2014 (18) .

美术专业英语教学 篇2

(强化班)

全学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年3月份,共4周。

注,每周1,3,5,(晚)共计15课时,周六为全天6课时

当年4月份,共4周。

注,每周1,3,5,(晚)共计15课时,周六为全天6课时

当年5月份,共4周。

注,每周1,3,5,(晚)共计15课时,周六为全天6课时

当年6月份,共4 周。

注,每周1,3,5,(晚)共计15课时,周六为全天6课时 第二阶段

当年7月份,共4周。每周1,2,3,4,5,全天上课,共计30课时

当年8月份,共4周。每周1,2,3,4,5,全天上课,共计30课时

第三阶段

当年9月份,共4周。每周1,2,3,4,5,6,半天+晚上,共计36课时

当年10月份,共4周。每周1,2,3,4,5,6,全天上课,共计54课时

当年11月份,共4周。每周1,2,3,4,5,6,全天上课,共计54课时

当年12月份,考试周

全学期共9次月考,3次模拟考试。共使用12套正规试题。

第3月(3月1日 一 3月31日)

一 第二周:

教学目标:单个静物的练习,对物体的结构,透视,质感,体积,固有色的把握。形体是客观物象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任何物象都以其特定的形体存在而区别于其他

物,形体属于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和不变因素。2 对形体的认识,可以分为外形和体积两个因素。外形指平面的视觉外像。体积指空间的主体体量。形是体积的外像,而体积又必须是由形来体现的。

教学内容:临摹各种不同物体,练习不同物体的质感,体积,固有色,光线的表现。

1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概括为基本的几何体,如:立方体,圆球体,圆锥体,圆柱体等。

2抓物体的结构,和不同物体的比例关系。

3用调子利用光感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体积,固有色

二、第三周:

(一)课时设置:21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整体画面感的把握,了解整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画面空间虚实的把握。

1.1、使学生初步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构图、比例、透视、造型)及树立正确的作画方法和习惯,了解素描的明暗五大调、黑、白、灰,平面、立面及虚实关系。

2、系统掌握学院派造型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观念与不良作画习惯,补充遗漏知识,为下一步深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临摹静物组合穿插静物写生,规范正确的作画步骤,正确的观察方法。(1教师示范,带学生一步一示范

2、严谨的作画步骤

3、对画面整体的观察方法

三、第四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静物组合构图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全因素素描中的知识点,来对物体的体积,质感,空间进行塑造。

1对不同物体体积,质感,空间的把握

2认识画面物体组织的疏密,主次关系

(三)教学内容:临摹为主,写生以辅。整体观察,正确的作画步骤,对画面的整体掌握,来深入画面。(教师示范,对物体结构,画面关系的讲解,)

1正确的作画步骤,对画面整体的观察方法。

2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块面体现的把握

第4月(4月1日——4月30日)

一 第一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教学目标: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静物组合构图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全因素素描中的知识点,来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掌握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并有一定的深入。

1静物(罐子,不同质地器皿,水果,深浅台布搭配)

2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

3对画面大关系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写生为主,临摹以辅。正确的作画步骤,对画面的黑白灰关系的掌握(教师示范,对画面的讲解)

1统一的作画步骤,正确的观察方法

2画面黑白灰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二周

一 教学目标: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静物组合构图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全因素素描中的知识点,来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掌握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在画面的整体感上有一定的深入刻画。

1静物(罐子,不同质地器皿,水果,深浅台布搭配)

2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3对画面大关系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临摹为主,写生为辅。临摹长期素描静物组合,在画面整体的基础上使画面达到一定的高度。

1统一的作画步骤,正确的观察方法

2画面黑白灰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3通过临摹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

第三周

一 教学目标: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静物组合构图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全因素素描中的知识点,来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掌握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1静物(罐子,不同质地器皿,水果,深浅台布搭配)

2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

3对画面大关系的要求

二 教学内容:写生为主,临摹以辅。写生素描静物组合,在画面整体的基础上使画面达到一定的高度

1统一的作画步骤,正确的观察方法 2画面黑白灰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四周

一 教学目标:通过临摹,写生使学生掌握静物组合构图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全因素素描中的知识点,来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掌握画面大的黑白灰关系,1静物(罐子,不同质地器皿,水果,深浅台布搭配)

2对物体的体积,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的掌握。

3对画面大关系的要求

4使画面有一定的节奏感

二 教学内容:临摹为主,写生以辅。临摹素描静物组合,在画面整体的基础上使画面达到一定的高度

1统一的作画步骤,正确的观察方法

2画面黑白灰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3通过临摹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

第5月(5月1日—5月31日)

第一周

一教学目标:通过石膏五官必须解决人物五官形体及分面 通过切面使每个学生在上调子时有层次、体积强烈。通过石膏面像可以解决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性。通过肌肉人像使学生了解人头像的基本结构

1五官石膏的练习,了解五官的体块

2肌肉人石膏像的练习,了解人像面部肌肉

3通过石膏面像,掌握画面的整体性

二教学内容:石膏五官的练习,五官各部位的快面转折关系,对人像五官结构的认识。

1临摹辅助写生

2石膏五官造型基本原理,块面关系准确。石膏肌肉人临摹或写生,了解头部比例结构的基本知识点

3、教师范画:

长直线起形,用线条的轻重虚实,表现物体的体积光影关系,要求学生用光影,表现物体体积,画面前后空间关系。

4要求画面整体作画步骤统一,布局合理,适当提高物体塑造能力及物体间黑白灰能力

第二周 色彩

第三周素描

教学目标:、严格要求造型,头部骨骼结构及三亭五眼关系准确

1巩固明暗五大调,虚实关系。

2对头部的生理结构(包括肌肉和骨骼的造型关系)的理解;

3对头部的体块结构(用几何形体的构成组合去理解头部的造型关系)的理解。

教学内容:临摹或写生练习起稿,起形,找形。

1教师示范(统一作画步骤)讲解素描头像比例,构图

2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严谨的作画步骤

3形体的练习期间严格要求学生

第一周

一教学目标:对人像五官的单个练习,使学生掌握五官的内部结构,对五官的深入刻画,头发的讲解和质感的处理。

1;注重头像的五官刻画。

2、照片写生:把写生中学习到的头像知识,逐步运用于照片写生中。

3、多媒体视频教学片播放

二教学内容:教师示范讲解

1通过示范,对五官逐一的讲解

带学生按步骤,先结构后光影,对五官逐一的练习

临摹五官的练习

第四周

色彩

6月(6月1日-6月30日

第一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本阶段解决把写生过程中积累的构图、造型、光影、虚实运用于写生之中。对头像照片的练习。(完整作品)

二 教学内容:临摹为主,照片以辅。教师示范。

1、男女中老年临摹(3小时一张)长直线起行,准确把握好五官的位置,同时用线的轻重虚实体现头部内部结构及肌肉走向。要求严格的人物造型。

2、多媒体视频教学片播放

3)第二周色彩 第三周素描

一 教学目标:加强画面的大关系(黑白灰)的训练,提高学生从起稿到铺大关系的作画时间,概括大的画面空间,强调学生的作画步骤。

1形体的练习,作画步骤

2对画面整体意识的加强

3对画面大关系,大体块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师示范,规范学生作画步骤,指导学生明确画面黑白灰区域的分布。

1写生照片为主,临摹以辅

2教师的对步骤到大关系的示范,严格要求学生

3优秀作品以及视频的教学

第四周 色彩

第7月(7月1日-7月31日)

第一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在画面大关系基础上,加强对画面的塑造,并对面部体块转折,重要骨点的块面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在深入中对画面体块意识的更进一步的理解。

1大关系(头颈肩形体的穿插前后空间关系及黑白灰的关系)2面部体块的讲解(额头,颧骨,下巴)

3面部明暗交界线(侧面到半侧面在到正面)的过度和体块转折关系。

二教学内容:临摹完整的素描作品,写生照片以辅。

1教师讲解,或以视频教学

2通过临摹对所讲的知识点做以巩固,3加强对画面的深入

第二周 色彩

第三周 素描

一教学目标:对学生完整作品的要求,画面黑白灰关系,学生对面部体块的理解及表现,五官的深入刻画

1体现画面的大关系

2面部体块的表现及过度关系

3五官形体结构,深入的刻画

二教学内容:写生照片为主,临摹完整的素描作品以辅。

1教师完整作品的示范

2反复强调所讲解的知识点 3对五官的深入,并使画面主次分明,关系明确。

第四周 色彩

第8月(8月1日-8月31日)

第一周 素描

一教学目标:对学生完整作品的要求,画面黑白灰关系,学生对面部体块的理解及表现,五官的深入刻画,并对把握衣服在整幅画里的处理关系。

1头颈肩的关系及衣服的形体的穿插关系

2处理衣服时对衣服在整幅画中松紧的把握

3及衣服与画中大的黑白灰关系的处理

二教学内容:写生照片为主,临摹完整的素描作品以辅。

1教师完整作品的示范

2反复强调所讲解的知识点

3对五官的深入,并使画面主次分明,关系明确。

第二周色彩

第三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完整素描作品的练习,进行不同角度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不同角度照片写生,加强学生在不同角度对面部体块转折的理解

1对侧面角度的练习,强调侧面角度常出现的问题

2强调并讲解面部重要骨点的体块转折

二教学内容:写生照片为主,临摹完整的素描作品以辅。

1教师完整作品的示范

2反复强调所讲解的知识点

3对五官的深入,并使画面主次分明,关系明确

第四周 色彩

第9月(9月1日-9月30日)

第一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1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2加深对人像面部结构体块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通过写生照片与默写相结合,通过临摹与默写相结合。

1不同年龄段的练习,先临(写)再默画

2正确的作画步骤

3抓准人物特征,及面部结构准确的表现出来。

4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二周色彩

第三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1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2加深对人像面部结构体块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通过写生照片与默写相结合,通过临摹与默写相结合。

1不同年龄段的练习,先临(写)再默画

2正确的作画步骤

3抓准人物特征,及面部结构准确的表现出来。4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四周色彩

第10月(10月1日-10月31日)

第一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1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2加深对人像面部结构体块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通过写生照片与默写相结合,通过临摹与默写相结合。

1不同年龄段的练习,先临(写)再默画

2正确的作画步骤

3抓准人物特征,及面部结构准确的表现出来。

4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二周色彩

第三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1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2加深对人像面部结构体块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通过写生照片与默写相结合,通过临摹与默写相结合。

1不同年龄段的练习,先临(写)再默画

2正确的作画步骤

3抓准人物特征,及面部结构准确的表现出来。

4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四周色彩

第11月(11月1日-30日)

第一周素描

一教学目标: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1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2加深对人像面部结构体块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通过写生照片与默写相结合,通过临摹与默写相结合。

1不同年龄段的练习,先临(写)再默画

2正确的作画步骤

3抓准人物特征,及面部结构准确的表现出来。

4关系明确,主次得当

第二周色彩

11月下旬-12月考前

一教学目标:、1达到四川联考水平,与联考完全接轨,基本以学生适应考场,根据学生适应考试气氛的训练,加强学生作业量,严格要求每天的作业。

2一定的作业量

3严格要求学生画面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

1、、三天天素描三天色彩

2、色彩静物,上午临摹下午默写,都是8K,上午2张下午2张,结合历年考试命题,要求老师根据不同的画面及风格,予以评讲及打分,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完全达到高考的标准。

3、上午素描真人头像临摹加默写,2张8K作业。下午素描命题默写,2张8K,与历年来联招和点招的考题完全接轨,加强训练,老师在学生的作业上严格把关作业量和质量.1、色彩:认识单色和全色,学会从素描到色彩的转变,让学生感受和喜欢上色彩。

2;辨识色彩基本原理。

3、(三)教学内容:

色彩:

1;从单色入手,先练习单色色阶(半天时间)4K纸1至3张(具体因实际情况而定),2;然后是学会用单色塑造物体(一天时间),画陶瓷,瓶子,罐子,盘子,杯子,水果等等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多样的物体,让学生学会从素描里面的用铅笔塑造物体到色彩里面的用颜料塑造物体的转变,4K纸画10至15个物体,三、第七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1、色彩:能基本理解掌握色调及处理,能掌握其颜色变化规律,能有颜色把物体的体积刻画出来,开始涉及画面的构成,要求学生开始记构图及有一定的掌握,并且有一定的写生能力,2、3、(三)教学内容:

1、色彩:先回顾上周所学的内容,然后,这周在色调的基础上,着重讲画面构成,及给学生看优秀作品,挑些好的构图,让学生看,让学生记笔记,记下来,然后要求每个学生熟记1到6个构图,能随时用的到画面中去,构图以竖构图为主,因为竖构图的空间更好把握。

2、练习以临摹为主,写生为辅。

3、第九月(9月1日 一 9月30日)

二、第十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1、色彩:这周色彩临摹和写生交叉进行,以配合月底的月考,同是这周的要点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塑造,构图,还有就是用色能力,学会用高级灰色。

2、进一步巩固色彩静物,掌握色调,空间,物体体积,整体画面协调性的完成发展,色彩静物在这个月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3、(三)教学内容:

1、静物临摹,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把范画的内容及形式临摹出来,并且学到里面的知识,背下里面的用笔和用色,这个阶段学生要逐渐走向成熟,要有自己熟练的构图和颜色,这个阶段8K还是4K根据情况而定,一天2张。注意课后的评讲。

2、色彩静物写生,8K还是4K根据情况而定,一天2张,要求构图完整,能熟记构图并且把记忆的构图与写生所摆放的静物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色调统一,用笔娴熟,色彩鲜明,画面响亮。

3、三、第十一周:

四、第十二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1、色彩静物与色彩风景的训练为两者结合做好准备。

2、以适应联考的需要

3、(三)教学内容:

1、色彩静物后四天色彩风景,(色彩静物临摹,写生,默写交叉进行。色彩风景以学生临摹为主,老师讲课和示范为辅)。

2、中间2天色彩静物,最后2天色彩风景,(色彩风景以临摹为主,默写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写生),色彩静物临摹,写生,默写交叉进行。

3、外出写生 每天两张。

第十月(10月1日 一 10月30日)

一、第十三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素描:

1、人像写生本阶段主要解决石膏头像过渡至人像写生

2、本阶段主要解决把写生过程中积累的构图、造型、光影、虚实运用于以后默写之中。

3、(三)教学内容:)

二、第十四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色彩:

1、色彩风景要求达到一定的成熟度,色彩静物以回顾和巩固为主。

2、色彩静物和色彩风景临摹,写生,默写交叉进行。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二者结合

(三)教学内容:

1、前2天色彩静物后四天色彩风景,(色彩静物临摹,写生,默写交叉进行。色彩风景以学生临摹为主,老师讲课和示范为辅)。

2、中间2天色彩静物,最后2天色彩风景,(色彩风景以临摹为主,默写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写生),色彩静物临摹,写生,默写交叉进行。

3、三、第十五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素描:

(三)教学内容:

1、男青年,女青年技巧及规律

2、素描中老年人技巧及规律

3、:素描人像默写,照片/线描 各一张

四、第十六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色彩:

1、色彩风景要求达到一定的成熟度,色彩静物以回顾和巩固为主2、3、(三)教学内容:

1、前2天色彩风景,中间2天色彩静物,后2天色彩风景。

2、第一天和第二天临摹色彩风景,半天一张8K,要求老师在中间穿插讲课和示范,要求学生对色彩风景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根据不同的问题予以解决。

3、第十一月(11月1日 一 11月20日)

一、第十七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1。

3、(三)教学内容:

1、男女中青年模特写生。(3小时一张)中青年模特半默写(3小时一张)照片写生(3小时一张)

2、命题不同角度、年龄段的男女模特记忆默写(3小时一张)

3、命题不同质地静物组合,(3小时一张)课堂命题考试(3小时一张)

二、第十八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色彩:

1、风景与静物临摹,写生,命题默写均交叉进行,同时穿插色彩小场景的练习,要求色彩静物达到联考的要求,风景进一步熟练,逐步与联招接轨,小场景有一定了解并逐渐掌握。

2、3、(三)教学内容:

1、第一和第二天色彩风景,第三和第四天色彩静物,第五天和第六天2天小场景,静物跟历年四川联考接轨,色彩风景进一步熟练并能完全的掌握好

2、上午色彩风景8K临摹,下午色彩风景8K命题默写,要求进一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并趋善于完美

3、全天临摹色彩小场景,一天临摹8K 3至6张,要求临摹不同的场景和色调,掌握好小场景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及掌握其基本规律。

三、第十九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素描:

1、人像写生、默写,本阶段主要解决从人像写生过渡到人像默写,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及深入理解头像写生的内部结构及细节刻画问题

2、合理安排画面,构图合理,虚实,黑白灰,体积关系清晰。

3、(三)教学内容:

1、男女中青年模特写生。(3小时一张)中青年模特半默写(3小时一张)照片写生(3小时一张)

2、命题不同角度、年龄段的那女模特记忆默写(3小时一张)

3、课堂命题考试(3小时一张)课外临摹辅助写。

第十二月(12月1日 一 12月20日)

一、第二十一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二)教学目标:

1、达到四川联考水平,与联考完全接轨,基本以学生适应考场,根据学生适应考试气氛的训练,加强学生作业量,严格要求每天的作业。

2、3、(三)教学内容:

1、一天素描一天色彩

2、色彩静物,上午临摹下午默写,都是8K,上午2张下午2张,结合历年考试命题,要求老师根据不同的画面及风格,予以评讲及打分,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完全达到高考的标准。

3、上午素描真人头像临摹加默写,2张8K作业。下午色彩小场景临摹和命题默写,3张8K,与历年来联招和点招的考题完全接轨,加强训练,老师在学生的作业上严格把关作业量和质量。

二、第二十二周:

(一)课时设置:24课时 / 周。

中职烹饪专业美术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烹饪美术教学 课程设置

“民以食为天”,作为有着悠久烹饪工艺历史的国家,我国历来重视烹饪技术。要烹制出“色、香、味、形、器、意、营养”俱佳的菜肴,就要通过美术创作与烹饪技艺相结合,整体地表现出来。作为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其往往重视烹饪技术而忽略烹饪工艺,学生缺少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形成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公众对于饮食文化的审美需求日益提高的矛盾。因而,中职烹饪专业教学要认清烹饪美术课教学的重要性,做到让学生掌握烹饪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对菜肴的色彩、造型的综合把握能力,使这一专业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发展。

一、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仅有烹饪技巧而缺乏烹饪工艺的烹饪从业人员日渐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烹饪技巧与烹饪工艺的协调发展,成为中职学校烹饪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工艺美术课极为必要。

(一)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面临新的改革。直面中职烹饪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烹饪工艺的欠缺是制约学生烹饪能力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美术教育,是强化烹饪教育实践性,提高烹饪实用性的有效举措。

(二)是提升学生烹饪工艺的有效举措

当前,中职学校的烹饪教学大多重视烹饪技巧,采用师徒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仅限于达到一般厨师水平。但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不仅从色香味方面对饮食提出要求,往往更注重视觉欣赏的感观享受。

烹饪美术涵盖烹饪美术的基本知识、图案构成及写生变化、图案的拼摆及酒席菜肴的设计、食品雕刻艺术等,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强化学生烹饪技巧的同时,可通过工艺美术课程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烹饪能力更符合市场和公众的需求。

二、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

适当开设基础美术课,培养学生完美人性和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形成创造性智能和技能。着重落实烹饪美术课,增强学生对菜品造型的把握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他们将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烹饪工艺创作中,使热菜、面点、冷拼等的造型更美;提高学生对菜肴的色彩搭配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1.教学内容要与专业对接。虽然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受食材及饮食卫生的制约,烹饪工艺美术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烹饪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必须结合烹饪专业要求,表现的形象要简化、概括,色彩搭配简洁,并且以图案的表现形式为主。具体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是烹饪图案、烹饪色彩、传统特征图形等。

2.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特点。中职生在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学习习惯、审美意识、创意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绘画基础较差。二是一些学生对目前流行的动漫比较感兴趣,而对传统绘画和相关艺术如传统图案、民族民间艺术了解不多。三是一些学生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四是学生在课后的主动性练习有待加强。如食品雕刻、课堂训练的时间较短,如果课后不加强训练,学生对对象的基本特征、形态、比例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五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融入工作岗位比较慢。由此可见,在烹饪工艺美术的课程设置时,应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安排。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卡通造型及传统的龙凤图形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要重视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会突发地产生一些不错的想法,但就是不能及时完整地表现出来。因此,要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美术的表现规律。烹饪原料经过改刀后能够生成各种美观的花形,如:“爆鱿鱼卷”、“炒腰花”,就是经改刀加热后卷曲成美妙的形态,增进人们的食欲。又如:用剞刀法改刀对家禽的胗、肝,海产品中的鱿鱼进行处理,为烹饪主题的表达打下基础。

2.加强构图搭配训练。构图普遍地存在于烹饪创作中,图形的整体要通过食材及盛具的结合体现出来。如:冷拼的造型,往往是在一个好的创意下,通过创作过程中的切、配、组、摆等技法形成。为了使烹饪菜肴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实践中,经常采用花卉、动物和风景等图案,通过图案与菜肴的组合,达到优化菜肴视觉效果,给予人赏心悦目之感的效果。实际授课中,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从简单的圆形、方形等自由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设计为主,再将图案与烹饪菜肴结合,利用果盘、糕点等反复练习,重点教授学生掌握独立式、对立式、圆周对称式和旋转式等图案排列方式,如:果蔬、鱼虾、禽蛋等原料在冷拼和热菜设计中的配合使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图案写生变化、结构和组织形式规律、图案创作、图案装饰色彩的练习,掌握图案设计的原则。

3.要注意色彩修养的培养。不论是直接還是间接与色彩有关的知识,都可以深化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影响到烹饪菜肴的水准。在烹饪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将食品色彩的共性和特性、冷暖色的搭配在烹饪中的运用及不同烹饪手法对菜色的影响等,譬如大虾烹前是灰色,蒸后变成金红色,西红柿、洋葱、枸杞等暖色原料与大蒜、白菜、豆腐都冷色原料有着明显的对比性。尤其是素食烹饪,更应强调色彩的搭配,通过冷暖色调的协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烹饪造型是将艺术之美展示于烹饪之上,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我国烹饪自古以来就“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师自自然,体现时代需求和民族特色。当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但不少菜点的造型单调、只注重菜点的娱乐效应式,使创新菜与社会发展主流格格不入,或毫无实际价值。因此,烹饪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烹饪从业人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进行一些著名的绘画、建筑、古典音乐等赏析。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幻灯片将冷拼食材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如:进行食品雕刻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镂空雕”技艺,以便学生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感受作品的创作变化所带来的喜悦。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点,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总之,中职烹饪专业教学要充分发挥职业优势,合理制订教学计划,不断实践、总结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色彩、图案和菜品造型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明扬.餐饮美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国家统编教材.

浅析职高美术专业的油画课教学 篇4

关键词:兴趣,油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学习, 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美术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实践,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产生愉悦的情绪, 这种体验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 形成良性循环。然而, 职高学生由于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不强, 加上职高美术的专业课以应付会考和高考的素描、色彩等基础训练为主, 相对比较枯燥, 学生入学后普遍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专业主课以外围绕美术的本质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设一些选修科目。

选修课一方面是必修课内容的拓展和深化, 另一方面更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必要手段。因此, 职高美术专业的选修课应该是围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个主旨, 并且对必修课进行深化的课程。

职高美术专业普遍开设的素描、色彩必修课程是从西方美术传统演变而来的一套学院美术基础课程。笔者在美术专业高一新生中做过调查, 大部分学生对西方美术传统的第一印象就是“油画”。油画艺术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一直是西方美术的主流形式, 它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 (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 调和颜料, 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 当画面干燥后, 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 色彩丰富, 质感强烈。油画发展到当代, 吸收了众多的新材料、新观念和新技法, 成为一种创作方法极为自由、艺术效果极大丰富的绘画形式,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职高学生一谈到油画都有一种既心生向往又倍感神秘的心态。因此, 用油画这种能直接表达艺术本质的画种来启迪职高美术生的心灵, 让他们在入学后迅速地理解美术并且爱上美术是最合适的。笔者尝试在美术专业学生中开展油画选修课的教学,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并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 建立学习小组分组学习

笔者在油画课的绘画实践教学中根据学情把学生分为四至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教学, 原因如下:

第一, 职高美术专业的学生入学时专业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有的班级甚至呈现出极大的两极分化现象。基于这样的学情, 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保证有一个绘画基础略好的学生, 这样能对其他的组员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在实践教学时, 基础好的学生还能协助教师, 为组内学生改画。

第二, 油画选修课没有会考和高考的压力, 上课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绘画艺术的精神实质为主旨,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非常便于在欣赏油画名作时展开组内的研究和讨论, 在绘画实践课时互相协作, 完成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 油画的画材包括成品带布画框、油画笔、油画颜料以及调色油等, 在画材投入上比学生上色彩课所用的水粉画要略多一些。作为选修课, 油画课只在每周开设两到三节课。采用四至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可以大家合买共用画材, 避免剩余的颜料、调色油等画材的浪费, 为学生节省了一部分学习费用。

第四, 油画课的作业评价和成果展示都是采用画展的形式完成的,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 四至五人的分组学习非常适合应用在职高美术专业的油画课上。学生们通过这种学习小组的模式迅速有效地投入热情高涨的艺术学习中。

二、用欣赏名作、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西方油画产生于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油画传入中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油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油画作品和油画大师, 这些作品是人类美与智慧的结晶, 这些大师都是天赋过人、性格鲜明的智者, 美术史中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和故事, 这些故事都能从侧面说明大师的艺术主张和风格特点。

例如, 笔者在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播放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英文歌曲《Vincent》, 同时用PPT展示了《星月夜》这幅油画名作, 让学生看名作分析画者的性格, 从而引出油画大师凡·高的传奇故事。在讲述凡·高的生平时, 笔者刻意选择了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大师失败的恋爱经历以及曲折的工作经历, 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曾经到处碰壁、看似失败的人如何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最终做出了超人的成就。这些故事往往能引起那些学习信心不足的职高美术生的强烈共鸣。

用欣赏名作、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美术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人, 帮助他们体验美术和绘画的意义和本质, 能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上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迅速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三、临摹范画的选择注意结合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点

绘画学习, 临摹是一种传统的并被证明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职学生的油画学习, 应该把对范画的临摹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临摹, 体会艺术创作的规律, 同时熟悉油画的材料和技法。

职高美术专业的素描、色彩课程有很多临摹的范本, 基本都是围绕会考和高考应试的题材, 内容多为画室内刻意摆设的静物、石膏像、人像等。油画选修课临摹范画的选择应该完全避免与主课的内容雷同, 以当代职高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来选择。笔者在教学中选择范画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 近现代油画名作中相对造型简单, 色彩明朗的作品

凡·高的简单风景作品、马蒂斯的花卉和静物作品、印象派的简单风景作品等。这些近代油画作品本身是绘画史上的名作, 审美价值高, 造型和色彩又不像古典绘画那样难于把握, 是学生绘画入门学习的最佳选择。笔者在教学时, 往往结合这些名作背后的故事和这些作品与当代社会视觉形象的联系, 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这些世界名画。例如, 在学习凡·高的名作《向日葵》时, 笔者把学生喜爱的配色鲜明的运动鞋放在图片旁边进行比较, 用以说明凡·高的作品对当代设计乃至当代人审美的影响力。学生完成对这些世界名画的临摹后, 总有满满的成就感。

(二) 学生平时在课余最喜爱的漫画、卡通和插图形象

现代职高生课余接触最多的美术作品就是漫画、卡通和插图, 事实上漫画和卡通是在当代有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史或者当代绘画中, 用油画来表现漫画和卡通等形象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如20 世纪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和罗伊·里奇特斯坦、当代日本的村上隆等。笔者在上课时, 会选择这一类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临摹, 通俗易懂甚至带有幽默感的画面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最喜爱的漫画、卡通或插图形象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这样的题材往往乐此不疲, 经常主动要求布置回家作业。

(三) 课程结束前根据一定的主题任务选择范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熟悉了油画的材料, 了解了油画绘制的一般规律, 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在油画课程的最后阶段, 笔者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一个任务, 比如学校图书室装饰墙面的油画、装饰自己家的客厅的油画、为同学生日绘制生日礼物油画等。每个学习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分头自由选择范画, 然后再汇总起来小组讨论, 选出几个比较好的方案进行临摹实践。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绘画实践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根据工作任务选择绘画主题的能力。

四、利用美术馆的油画展作为第二课堂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 所以, 绘画的学习离不开对优秀作品的鉴赏。除了在欣赏课上观看图片资料, 最直接的学习方式莫过于欣赏画展, 面对真正优秀的绘画原作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极大的审美享受, 对提高职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杭州有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展厅、全山石艺术中心等大型、专业的美术场馆, 经常会举办一些国内外名家的油画展。笔者利用学校第二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去这些场馆观看油画展, 让学生们通过鉴赏优秀的油画原作, 直观地感受油画的美感。笔者在带领学生看展的同时作一定的讲解, 把油画课的课堂延伸到了美术馆。

利用美术馆的油画展作为油画选修课的第二课堂, 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举办校内画展和作品拍卖

学画的孩子都有一个成为艺术家的梦, 职高的学生更会关心自己的职业前途。笔者在欣赏课上向学生展示大师作品时, 常常被学生问道:“这画价值多少?”事实上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他的作品的社会价值最基本与最当下的体现形式就是画展与拍卖。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职高美术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会面临是否能用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去为社会创造精神文明的同时, 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能像一个职业艺术家那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受到市场的认可, 这种感受会让美术专业的学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从而更加热爱美术学习。因此, 笔者尝试一学期的油画课结束后, 在校内举行学生的画展, 利用学校的展示空间让学生自行组织、布置与宣传他们的油画展。师生参观画展后以投票的形式进行评奖。画展结束后, 让学生自行组织作品的拍卖会, 很多教师都愿意买下学生的画用作办公室和家里的装饰。这样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并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

高中美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5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创新精神培养目标

(1)初步理解创新对人的发展及国家振兴的重大意义。理解美术的表现和创造是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2)具有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

(3)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见解。具有初步的独立构思、表现主题与内容的能力。能初步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展现自己的特质并能自我评析的能力。

(4)初步具有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富有新意的构思与设计,并运用新媒材、新手法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5)逐步养成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

2、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图案、进行平面和立体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2)初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综合,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

(3)能初步将习得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具体问题。

(4)初步养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视觉信息的习惯,以发展审美感知和获取视觉信息。

(5)积极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欣赏教学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欣赏;教学

那么,如何加强并实施有效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呢?我根据教学实际,提出以下策略:

一、选择学生喜欢的欣赏内容

当学生不喜欢某些欣赏作品时,就难以产生参与兴趣。美术欣赏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有的放矢,精心选择美术欣赏的题材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多欣赏新鲜活泼的美术作品。

结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和学前专业学生将来从业需要,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融入具有学前特色的内容。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到农村、街道去搜集旧的年画、剪纸、民间玩具、草编、竹编等,从民间美术中搜集整理美术欣赏内容;现实生活中,从报刊杂志搜集有关图片资料,并按类别、作者、创作年代、风格等整理出来,加以文字说明。这些学生兴趣浓厚、自主生成的教学内容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使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现实得到联系,在亲身体验美中领略文化的内涵,并潜移默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

二、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是上好欣赏课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应该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如,在欣赏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展示作品后,让学生学学画中无名女郎高傲的表情,学生竞相模仿,气氛瞬间被调动起来,她们的欣赏兴趣也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被激发,然后积极投入到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从而为美术欣赏活动奠定坚实有效的基础。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0岁左右年龄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美术本来就很困难,接受慢,效果不是很好,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摒弃“教师权威”等因素所形成的优势地位,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不要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对于学生取得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一定不要说伤自尊、打击积极性的言语,而要以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支持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鼓励每个学生把各自的看法和想法大胆说出,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彼此必须做到相互尊重,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学习的“主角”,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术欣赏教学的对象大多是正处于青春期、敏感期的花季少女,在情感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她们的情感要求。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教师要尊重她们做出的行为选择,更要尊重她们的奇思妙想。比如在欣赏梵高名画《星月夜》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故事,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赏画作,在学生看画的同时,向她们提出一些辅助问题,引导学生去观看、感受、思考和讨论,让学生通过欣赏体验欣赏梵高的作品,进而去感受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强烈的情感。由于经验能力所限,学生对美术作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只要她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都给予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乐意说”、“敢于说”。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实施要注意多样性,注意开创性,不要限于固定的思维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的经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材任务的难易等因素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1.加强互动,灵活提问

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课前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请她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学生小组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分享,每一组派代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对作品进行阐释。通过互动,发挥学生在美术欣赏学习中的自主性。

在欣赏教学中,可采取逐一呈现和对比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提问的整体思路应该清晰,针对审美不同、情感体验不同的欣赏对象灵活提问。欣赏单幅作品时采用“整体感受——要素识别——再次回到整体”的提问思路;对比欣赏则分别单独欣赏两幅作品、分别从要素及整体感觉对比欣赏,比较其异同带给学生的不同感受,询问学生的欣赏偏爱(这两幅画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面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求异性问题、比较性问题,以促进学生加深感受和体验。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引导,更不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要耐心等待、给予时间。

2.欣赏与实践相结合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在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教学时,不妨让学生也试着剪一剪。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学生在工艺、绘画实践的基础上,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

3.注重音乐情境创设

音乐和美术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主题的效果,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和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播放背景音乐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教师再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音乐伴随下,教师讲述中,学生自然而然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当年河边拉纤的情景,自覺地体验画面中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纤夫)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的情感融入画面,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想象。

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当今,多媒体技术早已应用于教学当中,它特有的直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把以往的很多不足加以弥补,可谓让美术教学如虎添翼、效果可嘉。如进行导课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代的画家表现春天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交流,然后再来看要欣赏的画面;在课前或课尾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名画,如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虾》、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并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被大师们的画作所吸引,赞叹不已,以此开拓学生美术欣赏的视野。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的具体情况,营造和谐环境,紧扣学科特点,努力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薛正,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吕袁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新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如何在美术专业中进行分层教学 篇7

关键词:美术,分层,教学

中等专业学校美术专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校前专业基础很差, 甚至没有任何专业基础, 专业教学等于从入门开始, 这种入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基础入门, 而是从零开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双方进行重新调整,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本文试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初级美术专业人才以及向高等艺术院校输送生源, 为学生走向社会和今后的专业再培训打下基础。基于这个目标, 教学重点始终要定位于打基础。基础不扎实, 就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刚进校的时候, 大家的水平可以说都是一样的。随着学习的深入, 由于每个人领悟能力有差异, 努力程度也有差异, 学习效果就不同了。比如, 有的学生已经通过静物素描的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 应该进入人物训练阶段。但是, 有的人在画面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来, 教学过程应该严格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但是, 如果大家统一步骤, 那些连基本型都抓不住的学生, 对下一步更为复杂的造型训练就很难适应。这样会使学生加重思想负担, 增加心理压力, 导致学习紧张, 缺乏自信, 甚至丧失进一步学习的信心。这时应该如何去把握教学进度呢?如果照顾到后者, 必然要影响前者的进一步学习, 也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如果照顾前者, 不仅会影响后者现阶段的学习, 导致他们的造型基础不扎实, 学习的兴趣下降, 还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从业和再学习。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习期一般为三年, 学习时间不长。因此, 必须考虑到不同状况、不同水平的学生,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教学法,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既能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又能兼顾每一个学生, 确保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内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通常,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以后, 学生水平的差异就会表现出来。从这时起, 老师可以在班上将学生按水平的高低分成不同的教学段, 开始进行分层教学。例如, 将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 (甚至可以根据需要分成更多) , 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放在顶层, 即A组, 以此类推, 水平较低的学生放在底层即C组。一个画室内, 摆放几组静物, 有石膏几何、器皿、蔬果、石膏人像等, 再摆放大量的范画、学生优秀作业。教学时, 不同组的学生, 训练的内容各不相同, 有的人已经开始画人像, 有的人还在画静物。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效果, 一是学生基础打的扎实, 二是学生之间有了竞争。好的学生有荣誉感, 学习更勤奋, 画的更好;差的学生看到别人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有紧迫感, 有压力, 也会很努力, 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临摹、写生, 找出与同学之间的差距。

但是, 仅仅在班上把学生分成组进行分段教学还不够, 小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 好的学生会退步, 差的学生会进步, 这时候就要作必要的调整, 也就是说, 高层的学生随时会到低层, 低层的学生随时会到高层。比如, 有的学生作画的步骤、对物体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本来已经进行石膏人像写生了, 但是由于基础不扎实, 还需要回过头去, 好好再画静物。有的学生始终停留在静物阶段, 当他们对画面的形、结构、透视和明暗关系处理的比较好时, 可以让他进行人物写生。学生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尤其是那些落后生的积极性, 为那些画的不好的同学树立了榜样, 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不能否认, 有些学生学习确实很不认真, 通过这种方法, 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 只要自己努力, 还是可以画好的, 一旦进步了, 随时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使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进行分层教学时还应当注意, 学生被分成了不同的组, 作画的内容不同, 但是, 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是相同的。比如作画时不考虑整体等, 这几乎是所有初学绘画的人都存在的问题。这时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放在一起讲评, 指出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A段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出, 对C段的学生也不能歧视,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程度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优秀作品临摹, 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以提高学生作画的水平。

三、扩大知识领域, 提高学习兴趣, 辅佐分层教学

高校美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高校美术,艺术实践,教学研究

前言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的要求, 将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等相关的职业化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将专业理论教育构建在艺术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在这一大前提及背景下, 要求高校美术专业必定与艺术实践相联系, 通过理论来进行艺术实践, 通过艺术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进而在未来的职业化道路上有坚实的基本功底, 同时具有职业创新能力。

艺术有着多种的定义, 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是人脑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形式, 是一种精神现象的存在。人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也就是说艺术是人们从现实出发, 对外界的感知, 同时, 艺术又不同于生活, 艺术创造是一种新而独特的形式, 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美术作为艺术的一部分, 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同样要来源于生活而后又高于生活。人们常说每一件成功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 或悲或喜, 美术的创作者把他们的真实感受通过在加工传达给观众, 因此, 感觉在每一件有灵魂的作品中都有着高度的重要性。目前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这种教学模式, 通过生活的感知来激发学生的创作, 在实践中让学生体悟艺术创作、美术作品所承载的情感的表达。

一、高校美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的联系

传统的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 随之新课改的推行及素质教育的普及化, 艺术实践教学被逐步重视, 并且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基础上来。可以说美术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是高校美术专业的左膀右臂, 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美术理论基础是艺术实践的前提和根基, 学生只有掌握了理论基础, 才能懂得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式, 才能找到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方向;同样学生只有通过美术实践, 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 同时艺术实践又发挥了更大的效果,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进行艺术的创作及深入研讨。

美术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又相辅相、相互促进。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的接受方式及接受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 而在艺术实践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及判断力, 将纸上谈兵真正运用到战场上, 将生活中的美与丑通过夸张、放大或是还原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高校美术艺术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

高校美术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被摒弃, 现在的高校美术教学中, 教师在注重美术专业化的同时, 更加注重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相关联,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丰富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参加到写生、组织学生参加画展、组织学生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艺术创作及鉴赏等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创作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鉴赏能力的双重效果。

(一) 风景写生实践教学

风景写生包含色彩风景及速写风景两个部分, 是美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必不可缺的部分, 是美术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好的延展教学模式之一。通过风景写生, 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身边的美, 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外出写生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协调合作及独立自主的精神。

高校美术专业的写生实践教学已经被极大的推广和认可, 深受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热爱, 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 为了让其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有明确实践目的及相应计划的实践教学,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视觉表达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

要做到以上的实践教学目标, 首先应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及计划作为指导;其次要针对目的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 从而展开实践教学;再次要选择几年内相对固定的写生基地, 保障写生实践教学的正常及安全的开展;最后在写生结束后, 要有明确的展示成果的形式, 通常以展览的形式为主。通过对学生实践成果的展示, 可以达到学生与学生间, 学生与教师间的艺术交流。

通过写生实践环节的体验, 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在校外这个“第二课堂”得到强化和补充, 并且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对艺术的洞察力, 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高校美术专业艺术实践不可或缺的教学经典活动。

(二) 艺术实践与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模式

艺术, 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对美的需求, 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美术艺术实践, 作为艺术的一部分, 同样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 对生活的美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美的事物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 通过艺术实践与生活相通的教学模式, 让同学对生活充满新意, 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将艺术之美展现在生活之中, 通过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

艺术认识始于对外在世界的观察, 同时又不止于现实客观的反应, 需要增加进学生的自身感觉, 以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传达给观众。美术专业艺术实践的过程中, 就是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美,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过程。首先要求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特点, 无论美丑加以艺术化及夸张化, 使学生的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次, 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 进行艺术创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艺术创新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强, 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性, 开阔学生的视野, 积极容纳世界各民族范围内的艺术气息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及眼界, 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艺术创造。

(三) 丰富传统美术鉴赏课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一般都是以名画鉴赏为主要内容, 这对于美术专业教师来讲都是轻车熟路, 画家、作品、画家的故事、作品的背景, 洋洋洒洒可以贯通一节课的时间。名画鉴赏固然重要, 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 从小学到大学并无本质变化, 已经形成抗体。所以在高校美术鉴赏课上, 教师需要丰富传统的鉴赏教学内容, 变革教学模式, 更多的融入实践教学来吸引学生。

首先, 可以在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 列举一些专题, 让学生展现自我生活。同学们可以通过PPT、视频、Flash等手段, 来展示与专题相关的现实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使美术鉴赏从生活出发。其次, 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期, 布置鉴赏专题课, 即是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 在教学内容完成后, 展示学生的作品, 供同学们相互鉴赏, 相互提升。高校美术鉴赏实践教学的改革, 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名作的基础上, 还可以更加贴近生活, 逐步变成鉴赏传统作品, 创造新型作品, 将鉴赏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 引入“微型课题导引”的教学实践

“微型课题”源于一线教师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 基本形式为课题提出——对策研究——收货及成果, 也称做微型科研。“微型课题导引”被应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 一是顺应了素质要求的要求, 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方面转变, 丰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另外也为师生营造一种以科研为途径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主观意愿为目的, 引导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形态。

“微型课题引导”是让学生将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总结成一个课题, 并且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进行有效的研究。这一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对美术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贯穿在整个学期中, 与其他的教学模式平行进行的过程。

具体操作过程总结如下:首先创设问题、选择课题。其次明确思路、合理分工;选定课题之后, 应有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课题组共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并且通过多方面路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再次, 教师需要进行中期检查、化解难点, 及时了解各组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 反馈研究的动态。最后, 课题研究结题阶段, 教师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让学生交流经验及成果, 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展示学生成果的教学实践

我们在对高校美术专业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我适当的让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 让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时间构建交流的平台。这个成果展示的平台不仅是单单对教学成果的展示, 更是对大家思想交流促进的重要途径。

首先, 学生要对实践过程中的作品进行汇报,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直观的展览形式, 汇报展示的内容可以包含学生们写生的成果展示, 也可以包括学生们在日程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作品, 更可以是教师通过主题设定学生自由创作发挥的作品。展示汇报的作品涵盖的范围也可以很广泛, 比如建筑的结构速写、身边人的生活形态速写、风景自然的油画、水墨丹青的中国笔墨花等, 只要是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成果, 都可以进行汇报展示。以丰富的作品内容及表现形式, 展示出学生们的创作才能及对实践的掌握能力。

其次, 在展览的同时, 要组织同学和老师进行同步的座谈会, 总结实践的经验、表达实践的体会、评定实践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大家以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 进行作品的品评和建议, 为师生共同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打下基础, 在增进师生间感情的同时, 也让老师懂得如何更好的安排下一场次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此, 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及院系还可以在展览期间组织专题文艺汇演, 展示学生综合才能的同时, 促进艺术院校全校师生的沟通及交流。人们常说艺术是有灵活的, 也是相通的, 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 调动全校的艺术生参与进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精神, 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文艺汇演可以通过多彩多样的方式进行, 可以通过与艺术院系学生的联合演出来增进汇演的生动性, 也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去讲述和表达作品背后的意义等等。这样,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更是将教学、美术实践融入到高校美术生的生活中, 历练了其专业素养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总之, 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是相互作用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学生的审美, 对专业素养进行提升, 对生活有着更强的感知, 从而创作出更加富有灵魂的作品来。美术作品以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链接着大众与社会的生活, 美术实践可以唤醒学生在艺术领域内对社会现实的描绘。

参考文献

[1]史琦.浅析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考试周刊, 2010 (37) .

[2]夏建红, 吴海燕等.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3]薛玉剑.风景写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艺海, 2013 (01) .

[4]董明慧.以实践教学促进高师公共艺术教育——以美术鉴赏课为例[J].-美术大观, 2012 (05) .

浅谈高中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 篇9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 经过多年的美术基础教学, 体会到在平时的美术基础教学中, 高中阶段最应该夯实的基础教学就是素描静物的教学。它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 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更是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长期以来, 为了应付高考, 素描教学一直沿用学院派的调子素描的教学方法, 主要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空间、光影、质感、量感、主次、虚实、强弱等节奏变化而过于专业, 跟高中生的基础素描有些脱节, 学生在短期内不好接受。所以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的、有真情实感的投入画进去, 只有热爱, 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1) 开展美术欣赏课。特别是多看一些优秀的大师的作品, 引导他们如何去欣赏。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 拉菲尔的优雅抒情, 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 鲁本斯的性感, 安格尔的含蓄, 梵高的激情澎湃, 丢勒的严谨一丝不苟, 毕加索的旺盛的创造等。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自由大胆的用心发挥, 老师也做示范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潜能。 (2) 多看画展, 学校也应多举办师生展。看画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识, 那种身临其境的艺术氛围也是能很好的感染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一次带学生们看中央美院60周年的素描展, 看到许多老艺术家的原画, 他们都震撼了, 回来以后跃跃欲试, 惊叹画家们的精湛的艺术造诣, 迷恋他们的素描作品。这对他们以后的素描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多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艺术大师安格尔曾说过:临摹大师作品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大师作品的临摹和欣赏在培养启发孩子想象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教学中对大师作品进行探讨, 研究, 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临摹中学习, 在临摹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素描的基础知识和素描的要素固然非常重要, 但好多同学忽略了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以至于在以后的素描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客观上讲,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艺术家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的积累。眼界的提高才有对手功夫的提高和正确引导, 全面提高修养对素描教学起着至关作用。 (1) 变局部观察为整体观察。整体-局部-整体。整体观察应包括两个部分, 即观察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 而过程是正确的出发点———从大处着眼, 和方法多做比较;结果是形成对形象的明确认识和感受, 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或者说是艺术形象, 就有了动笔的依据。不能画一点看一点, 结果是被动的照抄对象, 局部的拼凑, 这样必然失掉了整体。没有了整体, 就谈不上一幅完整作品。 (2) 变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观察为形体结构的观察。在素描训练的初始阶段, 大多数学生总是把精力放在调子上, 也就是明暗光影虚实上而不注意对物象的体积和结构的塑造理解。明暗光影的变化是为结构、形体所决定的, 明暗光影常常是在表现结构, 形体时才能显现它本身的光彩。没有结构就没有形象, 没有形体的透视变换就没有形象的立体和空间感, 同时也就没有明暗变化的立足之地。明暗光影依然是观察的内容, 而出发点只能是形体结构, 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明暗的变化规律,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艺术形象的创造。

三、从理解到表现再到记忆的过程

《庄子·养生主》里有庖丁解牛的故事。文惠君问庖丁解牛的窍门, 庖丁说他解牛时看到的不是全牛 (指牛的外形) , 而是牛的结构。因此下刀能插到要害。很轻松地就把牛解了。这就和我们教学生造型一样, 也有要求, 即学生对他们塑造的形象了解其内在的结构。这就是结构素描的重要性。只有了解结构了才能像庖丁一样分解牛, 而且还能把拆散的牛按自己的意图重新组装。只有理解了结构, 掌握了知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现在的升学考试中很多院校考试的题目都是默画。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进行默画训练, 把理解—表现—记忆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要求学生。先理解才能表现出来, 才能记住并默画出来, 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 才能掌握主动。

在高一阶段, 初学素描的学生往往对形体认识不够准确的情况下, 主要以结构素描教学为主, 以线带面。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主要用线条的方式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 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主要应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 以及圆形的透视原理和规律。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进行实物练习和反复比较来让学生掌握好透视规律。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 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 应把看不见的部分 (虚体) 也画出来。也就是内型外形同时塑造。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提高眼力。作业练习以简单的圆形和立方体为着手点, 每画一张都要相应的增加难度和静物的数量。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结构素描阶段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 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因材施教。

美术专业英语教学 篇10

一、美术设计专业中的“表现写生”概况

设计类美术专业和传统的纯艺术不尽相同, 它是由精确的外形特征和合理的结构艺术作为基础, 以建筑艺术, 服装艺术, 工业设计等严密性较强的专业教学为途径, 将古典的艺术和现代的设计思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写生是学员将自己所知所觉完整的呈现出来的表达形式。众所周知, 美术类作品是无法确切定位其价值和分数的, 但是表现写生却能够将这种定位精确到大众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地步。教师也在此类教学活动中能够分辨出学员的进步幅度以及潜在的价值, 从而更有效率的将学员分类, 分别制定计划, 达到人人学而通之的地步。设计类的表现写生实际是由物质的形与态组合而成, 即为所谓的形态。即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成关系, 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形态是物体的主要外部特征之一, 但是肉眼见到的外部形状却不会代表全部的形态。形态是由形与态两个方面塑造而成, 而非只是外在的形态而已。形, 是无法捉摸, 无法仿造的一种存在形式, 即是看起来一模一样的物体, 其存在形式也是大同小异。想要取得形的质变, 就要不停的吸取能量, 而提供能量的就是能够依赖生存的大地。动物想要生存, 就要吃植物, 否则也要吃动物, 植物是从大地汲取养分得以生存成长, 可以说, 大地就是供养万物的母亲。这种循环往复却又无规律可寻的规律是无法可述, 但是确实真是存在的。态, 是一种形态的内涵, 它不拘泥于外在形状,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态也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表现。如果说形是一个人的外貌, 那么态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心境与尊严, 仅就内涵而言, 态的重要性远远要大于形。拥有了态, 就像是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气场, 让其他人敬仰。所以说, 形与态不可分。当学员能够将物质的形态看透, 并且实际应用出来那他便算是在表现写生中获得很大的收获了。

其次, 表现写生还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学活动。当美术学员达到了一定境界, 却不知该怎样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时候, 表现写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出自己作品中所存在的不和谐, 损有余而补不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身的绘画技巧和境界不符, 此时, 就像是修佛之人常遇到的两种极端, 修为和境界。修为就好比万物的形, 它使一个人的厉害之处全部展现出来, 就像外表华丽的物体, 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力, 使人目眩。而境界就仿佛万物的态, 它讲究的底蕴和内涵, 在物体的内部甚至更深层意义上的给人以心灵的感悟。修为太高而境界不足, 就会显得空有其表, 外表光鲜亮丽却不能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欣赏, 甚至会导致所谓的走火入魔;境界高深而修为不足, 就会显得无所作为, 只有夸夸其谈却不能做到内心所想。修为和境界往往都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两者达到和谐共存的时候, 才能称之为修行的大乘。形与态比例调节适合, 才是设计的物体本身的“黄金比例”。

二、“表现写生”教学意义

表现写生同时也是增强学员的眼界, 应用不同材料物质所制作出来的产品或者天然存在的物质, 其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沿袭或采用西方文明艺术来约束同校艺术类学员, 其素描表现形式居多。虽然从表面上看, 中西方绘画的基本表现技巧都离不开对线条的运用, 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区别。众所周知, 白描, 是中国绘画的基础, 它讲求线条的趣味性, 重于意象造型, 较少受光线、时间等变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绘画中的线条, 不仅借鉴和吸取了书法艺术的笔法技巧, 在艺术表现上更是立足于物象的神韵与意趣的表达。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技法里, 线条仍然是中国绘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相比之下, 西方绘画则更重于具象与写实。素描是西洋绘画的基础。借助于特定的对象、环境、光影作画是素描写生的基本要求。因此, 素描更多地受到了客观对象、光线、时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线条则往往被视为构建形体的手段, 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西绘画二者虽差异甚多, 但不可否认, 西方素描与中国白描同是绘画中最朴素的表现形式。当学员在实际的写生过程中, 不断的揣摩和思考不同物质所表现的不同价值和形式, 他才能在以后的艺术设计生涯中更完整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表现写生教学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让学员能够身临其境的绘画设计, 而不单单是在脑海中胡乱的勾勒出自己想象中的产物。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所以它能够区别于一般的纯绘画艺术。例如建筑设计艺术, 即是先将合理的思维和实地的考察以及材料的选择综合考虑, 最后才能设计并得以实现。表现写生就是为此而诞生的产物。它可以让自己看到作品的不足, 并由导师及时加以引导, 从而将自己绘画的境界和技巧达到巅峰状态。写生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表达方式率真而生动, 并且保持着客观对象鲜活而感人的个性特征。写生就是将人类固有的理性思维和纯粹的表现梦境幻觉的唯美艺术以精确的比例糅合在一起并且生动的表达出来。设计表现写生总结来说就是点的排列, 线的勾勒, 面的围合, 体的包裹, 各种材质, 各种风格的演变。

三、总结

艺术源于现实, 写生就是在艺术中体现出现实的价值。通过写生可以深刻体验到天地万物存在的种种因素, 感悟出自然的美, 寻找出一定的表现技能和技巧周而复始, 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绘画设计亦如此。表现写生就是人生的万里路途, 只有亲自经历过才会懂得如何把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演变成自己的能力。

摘要:由于美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艺术性在中国已经渐渐的被推广, 为了扩展招生资源众多的高校都争先恐后的开设了美术设计专业。而表现写生恰恰能够将学员本身的创造性毫无保留的发挥出来的一项教学手段。

关键词:美术专业,艺术,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美术专业英语教学 篇11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学;对接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幼儿艺术修养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较片面。这已经成为教学中的硬伤。因此,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对接,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体系的完善。

1 明确教学目标与幼儿美术教学目标的对接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所以必须牢固树立“以‘幼儿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中心点、以‘幼儿为落脚点”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都要围绕“幼儿”而展开。为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幼儿美术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审美心理的发展以及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只重视技能训练,也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

2 加强教师专业能力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求的对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和结构特点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教师在幼儿教育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在岗培训。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进修,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储备。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

3 实现课程设置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3.1 科学完善美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配比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模块中,主要分为绘画、手工、环境创设和美术欣赏四方面。其中绘画是基本内容,是重中之重,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基本方块:美术基本功(简笔画与线描)、幼儿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装饰性绘画的创意与设计(儿童画创编)。这三者中,儿童画创编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应使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而美术基本功则是学好装饰色彩和儿童画创编的前提,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幼儿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有必要开设幼儿美术教学论、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理论课程。加强理论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提高学生将来的教学水平和为幼儿服务的意识。

3.2 应该进一步重视实践类课程

课程内容应将美术专业基础训练与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起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见习、实习课时,把基础训练和见习实习交替进行。如在完成刮画课程教学后,让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幼儿刮画教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刮画的技能,还学到了幼儿刮画的教学应用。应该特别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管理,每位主讲教师要亲自带队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实践的目的、任务、内容、过程与要求等,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实践完成后,要让学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写实习报告。

4 达到教学方法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4.1 采用交互探究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把单向性的教学活动引入自由开放的状态。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类绘画精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用这种交互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课前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分好小组,对于开放性的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进行一个较为复杂的手工活动,如为其他课程设计制作教具,在讨论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讨论、进行探究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并借鉴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未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加强了学生的互动合作意识,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一线与幼儿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 示范讲解式教学法

美术教学中,动手去画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如果教师不提供任何范例,学生就会一片茫然,脑中一片枯竭。如果无任何内容去借鉴和吸取的话,我相信这“动手去画”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在动手之前,应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名的无名的,各个画种、各个风格的美术作品。像海绵吸水一样,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其内涵、了解其主题,借鉴其色调,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将有很大的飞跃。

4.3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如:给出一个定物,让学生进行联想创意表现,教师则可以从定物的形态、环境以及故事性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意。通过学生的创意联想,一个简单的定物,经过变形、夸张、添加、装饰、几何化等的处理和加工后,最后形成一张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创意独到的“创意装饰线描”。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意联想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中转化成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幼儿美术教学将十分有益。

5 完善教学评价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由于学前教育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评价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学评价模式,应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其评价不能单靠分数决定,评价形式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作业通过展出,观摩的活动形式,形成“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外部指评”相结合的作业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评价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注重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既要抓住静态结论性的评价,也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能力、情感等方面变化的动态评价。

6 结语

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带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如火进行,归根结底,改革应以“‘幼儿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市场为标准”。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手段,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培养符合幼儿园工作需求的优秀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S]. 2001.

[2]郭萌萌.刍议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J].文教资料,2010(05).

[3]王大根.幼儿美术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论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色彩教学 篇12

关键词:中职,工艺美术,色彩教学

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 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关注对人才的美学素质和专业认知水平的培养, 并且结合本专业的具体特点, 让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观察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入、全面, 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色彩教学作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对色彩教学活动开展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重视色彩训练的开展

色彩教学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色彩训练的开展水平。要想真正提高色彩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对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设计科学的色彩训练模式,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教学的效用, 让学生掌握足够的色彩构成知识, 这也是学生后期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有效的色彩训练, 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在色彩训练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应用, 通过计算机来制作相应的课件模型, 让学生对色彩的构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并更好地活跃思维, 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创造能力。由于人的知识素养、视野宽度、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的不同, 面对相同的客体事物, 常常会有着不同的感知认识, 教师在开展相关训练的过程中, 也要重视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

二、将艺术性和基础性进行科学的融合

只有让学生学习的艺术性和基础性得到有机的统一, 其色彩教学开展质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以往传统的色彩教学活动中, 客观对象受到学生更多的重视, 只有实现对象的再现, 那么整个学习过程也就完成了。 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难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并且也遏制了学生个人风格与特点的发挥。在进行色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让学生在掌握色彩规律和其他基础知识的同时, 融入更多的自身情感和感受, 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例如, 在进行风景写生的过程中,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验和观察, 就自然的相貌和其内在进行感受, 从而提高作品的深度和艺术表现力。另外, 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让学生主动地对自身的艺术情感进行表现, 赋予作品更多的活力和艺术情感。

三、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家自身的劳动成果, 同时也是艺术家修养的体现。教师在色彩教学中, 也要让学生领会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气息和美感, 通过分析来感受色彩的情感、规律以及背后的本质和内涵, 从而更好地促进色彩应用和表现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要对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积极的引进, 结合不同课堂教学重点来针对性地选择优秀的艺术作品, 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 更好地吸收良好的艺术理念,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众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 是启迪学生的重要源泉, 凝结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 是我们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 色彩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开展, 并且培养学生的色彩语言素养、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这既是色彩教学的基本需求, 同时也是新时期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需求。针对色彩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 广大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推陈出新, 以更加优质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下一篇:新理念新路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