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2024-07-24

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精选12篇)

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篇1

《老人与海》是一部历时一个世纪的巨作,文章虽短却寓意深刻,在简朴的文字背后蕴涵着许多道理。作者海明威以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这也可以算是他一生的简介,一生的缩影。读着这本书我的思绪也随着这书飘到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隐藏在英雄,生命与命运背后的点滴,发现了一种敢于追求梦想,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篇文章。 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

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没有让老人桑提亚哥成功,却以光秃秃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

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上不再因为一两次不顺利而失去信心,而是越考不好,就越要考好。在期末考试的那一天,第一门的功课成绩,我没有班里的某一个同学好,但是我并不服输,反而信心倍增,决心打一个翻身仗。在第二场的语文考试,我做每一道题目都格外仔细。果然,我语文考试是班里的第一名,总成绩上,我也是第一名。 我想今后我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会像老人一样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

我要感谢这本书所带给我的鼓励,感谢它让我学到了那么多知识,感谢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感谢它让我知道

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朋友们,也许你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会因考试的失败而失落,对自己没有信心;也许会因为朋友的背弃而难过伤心、自暴自弃。不管以后的道路多么漫长、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那么我们也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篇2

第一个调查是在2011年, 对一个五年级班进行随机抽查, 让该班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用一节课的时间阅读《鲁班学艺》。这篇文章有2 300字左右, 故事性强, 语言也比较浅显, 学生只要能静下心来阅读就能顺利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但令人吃惊的是, 在10分钟内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和“鲁班是什么人”这两个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 学生每分钟的默读量只有200个字, 远远低于其应达到的400个字的标准。

第二个调查是2012年10月份举行的全市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竞赛。竞赛中第一大题是考查学生阅读的广度, 共20分, 其内容涉及经典名著和流行儿童读物。从卷面结果看, 参与了“课内增量阅读”课题的实验学校的学生, 其平均分数为17.18分, 而非实验学校的学生, 其平均分数仅为4.22分。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实践很难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很难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于是, 一场从根上打造语文教学别样天空的大讨论在灵宝市各小学纷纷掀起。随后, 以“增量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改革实验也拉开了大幕。

一、明确一个目标

小学语文“增量阅读”实验的目标是, 以学生兴趣为先导, 以现行课本为基础, 以单元主题拓展为方向, 以必读和选读书籍为依托, 用小学六年的时间完成课标规定的学段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坚持双线并进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增量阅读”就是要统一规划教学任务和时间, 使课本教学高效化、课外阅读课内化。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 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 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 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既要得法于课内, 又要得量于课外, 得益于阅读, 课内课外, 相互影响, 双线并进。

三、保证三个结合

为使“增量阅读”实验能够持续、深入、高效地开展, 此次实验中提出并实践了三个结合。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现行的语文课本是课标精神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主体课文, 更具有典范性、多样性、引领性的特点。因此, 此次实验以课本为核心, 由单篇课文到多篇课文, 再到整本书, 逐步向课外延伸, 做到减时不减质、加量不加压。

2. 过程与评价相结合

调整评价策略, 助力课外阅读。此次实验从三方面进行了评价的改革:一是调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从过程到结果向课外阅读倾斜;二是利用教研室有命题权的优势, 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 淡化对课文的深入分析, 加强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及方法的总结和运用;三是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等级评定。

3. 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此次实验中强力推行了“两个一”:即每篇主体课文研定一个 (仅一个) 有涵盖、有价值的议题, 缩短交流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每单元至少进行两次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引导和促使学生由观摩语言运用向学习语言运用转变。

四、落实四个步骤

“快省多好四步骤, 课外阅读课内化”, 是此次语文课改的指导思想, 也是此次“增量阅读”实验的路线图。

1.“快”——增量的前提

所说的“快”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改变教学行为, 统筹单元教学内容, 做到教师“卸载”, 课堂“瘦身”;学生“轻负”, 阅读增量。传统教学的基本做法是“举一反三”, 体现在语文教学上, 就是由教师主导, 精教一篇课文, 然后让学生去学习同类课文。由于阅读内容的特殊性, “少、慢、深、透”是曾经比较普遍的语文教学方法。而增量阅读提倡的是“举三反一”, 就是要求教师不当“讲师”当“助学”, 为学生引入大量的阅读材料的同时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促进其语言文字的学习。

“增量阅读”就是在等量时间里增加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简单说就是“先加后减, 以减促加, 整体推进”, 即从每一篇主体课文入手, 把过去几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挤到一节课上来进行, 或者采取主体课文带语文训练的方法, 用加进去的大容量迫使教师减去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环节和内容。然后, 在压缩课文教学时间的同时, 增加课外阅读量,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省”——增量的保障

过去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课本为主要材料, 五天学课本, 即使双休日, 不少教师还要留一定量的关于复习或预习的家庭作业。如果直观地表述这一模式的时间使用情况, 那就是5+2=7。在“增量阅读”主导下的快教课文, 为时间使用情况的调整提供了可能。以该市某小学为例, 其改革后的做法是4+ (1+2) =7, 即周一到周四是高效的课本教学时间, 周五为“快乐阅读日”, 主要完成单元集中的增量阅读和该校编的“三百”教材的内容, 而双休日不留作业, 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所以, 尽管总时间没有变化, 但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明显增多了。

3.“多”——增量的体现

“多”分两个层次, 一是“共读一本书”的内容选定, 二是学生自主阅读成果交流的形式。“共读一本书”有两种:一是学校免费给每个班级配发的人手一册的必读书, 班级间进行定期交换, 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学校六年时间里能读五十本左右的书, 大约五百万字;另一种是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当学生自主阅读成为习惯时, 阅读的成果交流就成为一种必要, 于是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 让阅读思想在跨班级、跨年级的交流和碰撞中升华。

4.“好”——增量的目的

“好”是“增量阅读”的追求, 它有多层含义, 既有因阅读量的增加而使学生“好”读书的飞跃, 也有为学生提供一套好书的含义, 更有因阅读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含义。

(1) 师生因阅读而共进

“阅读立身, 壮骨强筋, 以‘书’教书, 以‘人’育人。”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教科书这本“小书”, 每名教师都储备了包含各类书籍的一套“大书”, 为让学生成为“书生”, 教师率先为学生树立阅读榜样。

(2) 好书为阅读而准备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同时避免学生阅读的单一化, 此次实验参照国家规定的各学段阅读书目、学生阅读爱好及各学校书源情况, 帮助学生确定了必读和选读书目。这些书目既有人文的, 也有科普的;既有国内的, 也有国外的;既有经典的, 也有流行的。

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四法 篇3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 明确阅读目的,正确选择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那就是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良莠不齐,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和用正确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选择课外读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1. 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 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对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

3. 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因学生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其阅读兴趣也就随之不同,所以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爱好,介绍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 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无疑是提醒我们要注意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及课本阅读的不足。

二、 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意识

笔者发现,引发学生课外书籍阅读欲望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教师的期望、家长的嘱咐、学生群体中的从众效应、学生自身的功利心理等;也可能是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对阅读活动本身的热爱、对阅读结果的期待等。由众多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学生阅读动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由阅读活动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阅读动机不易持久,不易迁移;由阅读活动内部的因素引起的阅读动机,源于学生对阅读活动本身的需要,则能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产生持久强大的动力,对阅读的质量与效果产生良好的影响。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形式保证,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笔者班上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 ,共建精神宝库。我们班上建立了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都要带自己的书籍来充实“图书角”,并且评比看看谁的书最受欢迎。为了使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学生会尽其所能:有的精心在书店里购买书籍;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符合同学口味的书;有的让父母购买自己指定的书籍……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爱书的过程。其次,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经民主选举,班内产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班内图书的管理与借阅。每天课间,教室内除了休息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同学们可以随时向管理员借阅书籍进行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注意言传身教。例如,教师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学生也喜欢的美文、趣文,在学生面前有声有色地朗读、饶有兴味地赏析,让学生产生共鸣,接受感染,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分开的东西,它们是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这就是说,老师要凭借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体验,以情感的感染来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以自己的酷爱来促使学生喜爱读书。如本学期我在介绍《三国演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名著时,通过讲述我自己读书的感受,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许多学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现在有很多学生已经读完了这两本名著。

我们学校也有图书馆、阅览室,而且藏书颇丰。平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任其随意翻翻看看。学生常常会被五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奇妙有趣的书名、丰富新奇的内容深深吸引,也被那里的读书气氛所感染。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往往会流连忘返,产生跃跃欲试、渴求阅读的激情。

三、 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起点是对文字的识记和积累,而其效率的提高,除了阅读实践以外,还要靠对阅读技巧和阅读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熟练驾驭,因此,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规律尤为重要。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最重要的阵地是在课堂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抓好教材范文的学习借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阅读的方法技巧。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了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等读书方法。同时,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就要提示学生,这和我们读课外书的方法差不多,都要使用速读和略读,还有跳读等各种方法。这样,学生就可在阅读实践中自由选择,灵活运用。

其次,训练学生形成“读后说”“听后说”的能力。这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法,即在读后或听后复述大意,简说要点,回答问题。这种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随着说读和说听的交互使用,阅读的内容不断扩展,阅读兴趣也不断趋向稳定、巩固。采用这个方法更需要的是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在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这个训练要求,一定要找机会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了。笔者已坚持3年每周开辟一节课——“今天我来说书”,为学生提供趣味性舞台,每周有3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读的课外书,可以说书上有趣的部分,更可以谈自己看后的感受。让学生尽情展示,以期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形成这种“读后说”“听后说”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兴趣,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同时,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用“积累本”每天摘抄出所读文章的题目、作者、好词、妙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

最后,阅读是一种习惯,教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阅读本身要使学生受益更多。

四、 进行课外阅读检查,多元评价课外阅读

有布置,就要有落实。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扬。因为人都有被赞美的需要,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的阅读表现和阅读成绩得到人们的肯定称赞,就会更加热爱阅读,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荣誉。如笔者每周一节的“今天我来说书”课,就要求说的学生先说给家长听,并让家长在学生的“积累本”上给学生的“说书”做出评价;在班上说完了,听的同学也要给他评价。我在总结评价学生阅读的同时,每周认真批改学生的读后感,中肯地写上评价意见。

通过课外阅读,架起一道道成长的桥梁,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汲取书中的思想和知识营养,从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净化自己。当然,也使学生积累了知识,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以上就是笔者抓学生课外阅读的四点做法,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的持之以恒,要重视抓好开端,从兴趣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特别要坚持正面引导,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我们班的课外书四年级作文 篇4

你们知道吗?我们班有本“课外书“,我可要告诉你哟,这可不是一本真的课外书,他是一个人,是我的同学。

他的瘦瘦的身材,一头黑黑的头发,有一双黑珍珠似的的研究,长得很帅气,他就是我们班的潘晨曦同学。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妈妈一起上街。来到街上,潘晨曦对我妈妈说:“大爸,我要去书店看书,可以吗?”可是,我妈妈没有答应他,妈妈说:“不可以,要是走掉了,怎么办?我们哪里去找你呢?”这时,潘晨曦心里一定想:去书店看看课外书,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可是,妈妈怕他走掉了,坚决不让他去看书。

潘晨曦很爱看书,一有空余的时间,他都喜欢看课外书。有一次,周末,他还叫我去图书馆看课外书呢。平时,下课,其他同学都出去玩了 ,他却拿着课外书在认真地读。

潘晨曦,就是这样一个爱读书,爱看课外书的人,因为他爱看课外书,所以他知道的知识就很多,学习成绩在我们班上也是很优秀。

小学四年级课外读物推荐 篇5

1.《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2.《感动小学生的100个人物》

3.《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童话》4.《感动小学生的100篇散文》

5.《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歌》6.《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母亲》

7.《中外名人故事》8.《中外智慧故事》

9.《中外神话传说》10.《中国节日故事》

11.《向着明亮那方》金子美玲12.《少年奇才成长故事》

13.《告诉世界我能行》卢勤14.《做人与做事》卢勤

15.《爱的教育》亚米契斯16《青鸟》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18《在宇宙中书写: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

19.杨红缨系列如《淘气包马小跳》、《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

20.郑渊洁系列如《皮皮鲁传》、《舒克与贝塔》等

21.《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 22.《小王子》德·圣艾修伯里

23.《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24.《彼得·潘》

25.《爱丽丝漫游奇境记》26.《木偶奇遇记》

27.《金银岛》28.《鲁滨逊飘流记》

29.《绿野仙踪》30.《哈里波特》

31.《昆虫记》 绘本版和普通版都可32.《阿凡提的故事》

33.《一千零一夜》34.《希腊神话》

35.《论语》36.《中华经典诵读本》

37.《名人名言》38.《唐诗宋词名句》

39.《快乐星球》40.《杨红樱教你学作文》

41.《伊索寓言》42.《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43.《狐狸的窗户》安房伊丽莎白·古吉44.《男生贾里》秦文君

45.《王尔德童话》王尔德46.《长腿叔叔》琴·韦伯斯特

47.《中国五十年儿童文学名家作品》48.《杨柳风》肯尼斯·格雷厄姆

49.《秘密花园》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 50.《小公主》 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

51.《格林童话》德格林兄弟52.《稻草心》叶圣陶

53.《我们去看海》金波54.《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苏尼诺索夫

55、《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赵丽宏(全五册)

四年级课外阅读推荐必读书目 篇6

玫瑰公主穷人和富人两兄弟三个幸运儿傻瓜汉斯

《安徒生童话》:新世纪的女神牙痛姑妈天国花园墓里的孩子

神话故事:

后羿射日的故事

(中国)

嫦娥奔月

(中国)

《伏羲兄妹的故事》(中国)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希腊)

成语故事:

投笔从戎一暴十寒一败涂地不识时务巧取豪夺司空见惯名落孙山

一叶障目不耻下问妄自尊大外强中干天衣无缝借花献佛出奇制胜

公而忘私太公钓鱼生灵涂炭奴颜婢膝瓜田李下平步青云

科普读物

《少年科学丛书》《鸟国之迷》《儿童成长万事通系列丛书》

《袖珍少年百科全书》《淘气包巧问妙答系列丛书》

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希腊)伊索克雷洛夫寓言„„(俄)克雷洛夫

推荐书目:

《稻草人》叶圣陶《昆虫记》(法)法布尔著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无尽的追问》王淦昌著

《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顽皮捣蛋鬼》(德)威廉?布什《草房子》曹文轩

《巫师的沉船》班马《犟龟》(德国)米切尔·恩德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爱的教育》(意大利)阿米琪斯

《夏洛的网》

(美)E·B·怀特任溶溶译

《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

四年级课外阅读推荐选读书目

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足球大侠》张之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4《小巴掌童话》张秋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蓝鲸的眼睛》冰波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6《女巫》

(英)罗尔德·达尔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7《魔法师的帽子》

(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8《帅狗杜明尼克》

(美)威廉‘史代格著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9《文身狗》

(德)保罗·马尔著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0《大盗贼》

(德)普鲁士勒陈俊二十一世纪出版

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国)罗尔德·达尔

1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

13《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1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西顿

15《嘭嘭嘭》童喜喜

16《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17《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18、《美丽的巴拿马》(德国)米切尔·恩德

19《中国童话》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汤姆索亚历险记》

《爱心树》

《三毛流浪记全集》

《沈石溪激情动物档案系列》(3册)

《时代广场的蟋蟀》

《窗边的小豆豆》

《纳尼亚王国传奇》(7册)

《魔法师的帽子》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推荐导言】

十岁左右的孩子最大心理特点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又充满着对周围世界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们推荐了“林汉达的历史故事”,增加孩子的历史知识。林汉达作为大学者,真正在这本书中做到了历史知识的正确性和文学故事的可读性的融合。幻想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大人们一定要保护孩子珍贵的想象力,不要让他们“中了实用主义的毒”(周作人语)。因此,我们又推荐了具有奇幻色彩的童话和动物小说,希望他们在精神的飞翔中完善自我。

爱心树

谢尔·希尔弗斯坦用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节奏,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我请12岁的女儿一起来读这本不同凡响的书,女儿的直觉反应是这本书有太多太多的内涵,多得有些她都读得不太懂。是什么让她费解呢?女儿说,她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男孩为什么老是不高兴?不理解大树什么都不需要,大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剩下的树墩也会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我突然明白了,这正是天才的谢尔大叔的高明之处!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萝卜探长)推荐年龄:3-99岁。

三毛流浪记全集

张乐平先生创作的经典漫画故事,完成于1949年。

这是一本从头到尾除了标题外没有文字描述的漫画书,要想讲述它的故事实在很困难,而且会很无趣。这本书除了描述三毛所生活的苦难遭遇外,最让人感动的,是故事中的那种特有的趣味,它居然能让我们带着微笑读完这个故事。

漫画本身是带有很强烈的喜剧色彩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毛流浪记》并不是一个悲剧。将苦难的悲剧故事,用喜剧的形式上演,这本身具有更大的冲击力。正因为如此,我敢说,即使几百年后流浪儿童三毛的故事也仍然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杰作。(阿甲)

推荐年龄:5-99岁。

沈石溪激情动物档案系列3册

包括《老象恩仇记》《神秘的导盲犬》《情豹布哈依》3册。

象是一种合群的动物,逐出群体,便意味着无依无靠,孤狮寂寞,四处流浪。象具有一种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都没有的特异功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很多老象都是在临终前的一两天含泪告别的死期,跋山涉水,赶到遥远的神秘的象冢去„„

沈石溪是中国的动物小说大王,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西双版纳的寨子里度过的,知青生活虽然艰苦,但给了这位来自上海的少年书生非常难得的阅历。在那里他不但成为了打猎高手,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讲动物故事的高手。他的动物故事不但能让你长见识,还充满激情,油然而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推荐年龄:9岁以上。

时代广场的蟋蟀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男孩马利欧。

蟋蟀柴斯特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诚友情,帮助马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还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功成名就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乡下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在朋友们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这个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成为充满友爱与温情的经典之作。本书荣获196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推荐年龄:7-12岁,适合读给4岁以上的孩子听。

窗边的小豆豆

它还有个译名叫《窗边的小姑娘》。因为写了这本书,作者还被邀请担任了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

这是一部的纪实小说,作者黑柳彻子讲述自己早年在一间小学巴学园的上学经历。它对童年的描述清纯质朴,充满童真童趣,征服了无数大人和孩子,这使它具备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但同时,这个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学校——巴学园,它所包含的教育理想和爱的理念,令人震撼。

作为一个儿童教育的经典,也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细心研读。

推荐年龄:9-99岁。

纳尼亚王国传奇(7册)

大约在哈利·波特诞生的40多年前,英国作家C.S.刘易斯先后创作了七部系列小说,按照故事发生时间顺序排列如下:《魔法师的外甥》《狮王、妖婆和大衣柜》《能言马和王子》《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者”号远航》《银椅》《最后之战》。这七部作品构成了一个史诗般的魔幻巨著——《纳尼亚王国传奇》。

这是一部瑰丽的作品。在幻想文学领域与《魔戒》齐名的经典巨作,英文世界10岁的孩子无人不知的作品。即使是创作《哈利·波特》的J.K.罗琳也非常崇拜这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知道《哈利·波特》为什么一定会写7本吗?魔幻小说爱好者绝不能错过的经典。(阿甲)

推荐年龄:7-99岁。

魔法师的帽子

有这样一个宁静、安详,充满真诚、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叫做木民谷。可爱的木民矮子精就住在这里的森林里。它们样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他们同自己生活的森林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世界„„

这是芬兰艺术家扬松创造的奇幻世界,扬松笔下的这些故事现在已拍成了卡通片在世界各地上映,木民矮子精在世界各国也成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角色。由于其文学艺术活动为世界儿童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扬松于1966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

木民谷系列故事一共有8本,《魔法师的帽子》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本,讲述一顶帽子给木民谷的居民们带来的神奇体验。

推荐年龄:7-99岁。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这是一部堪称“传世名作”的通俗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其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

林汉达是一位教育家,建国初曾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他本想完成一部通史性的中国历史故事,可惜在文革期间过早去世。

林汉达的历史故事注重史实,主要取材于正史,不采用历史演义中的虚构故事。同时作为一位语言学家,他非常注重文字地道、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样。所以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也适合大声读给孩子听。

四年级(下)课外阅读试题3 篇7

古诗接龙 1.,道是无晴却有晴。

2.春色满园关不住,3.醉卧沙场君莫笑,4.稻花香里说丰年,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6.洛阳亲友,在玉壶。

7.为学贵知疑,8.,死亦为鬼雄。9.,路上行人欲断魂。

10.春风又绿江南岸,二、判断题

1、《青春的泉水》中,老太婆喝了泉水变成了小姑娘。()

2、《捧着空花瓶的孩子》中,没有种出花朵的孩子成了国王的义子。

()

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渔夫夫妻因为贪心所以什么都没得到。

()

4、《悠长的铃声》中,学校里看大门的师傅其实姓孙,不姓侯。()

5、《礼物》一文里,爸爸送给女儿的礼物是一件漂亮的新衣服。()

三、选择题

1、《渔夫与魔鬼的故事》中,魔鬼被装在()

A金瓶B银瓶C铜瓶

2、阿里巴巴进入四十大盗的宝库,开门的魔咒是()

A开门,西瓜B开门,土豆C开门,芝麻

3、泰国民间故事《国王的秘密》中,国王的秘密是()

A国王秃顶了B国王生病了C国王打败仗了

4、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

A 母亲的责骂B母亲的叨唠C母亲的呼唤

5、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是()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4 篇8

(四)[含答案]

滴水穿石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惊奇)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在第2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1分)

4、形容雨大的词是 瓢泼大雨 ;“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 滴水穿石的精神 ;

5、用“——”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3分)

课外班背诵《别董大》四年级作文 篇9

那天,听说“平行线教育”有堂公开课,要讲枫杨中学的小升初语文试卷,便急忙赶去听。虽然迟到了几分钟,好在没落下试题的讲解,真幸运。

本以为这试卷一定古里古怪,细细一看,题型和我们学校的卷子差不多,无非就是看拼音写字、古诗填充、句段概括、阅读,还有小作文。多出来的,是一项看字写拼音。这试卷共有七大题,大多是拓展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宽,难度确实不小。

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消灭”了四道大题。课间休息后,开始讲第五大题——求解诗句。这里共有五小题,每题有两句的空格。兴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从第3小题起,老师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

“想想,这题该怎么填?”老师和蔼地问。

全场哑然,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怎么,都没学过?”老师有些失望,只好在黑板上写出诗句。

“看着,这题应该会填了吧?”老师急切地问。

全场依旧哑然,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只剩抓耳挠腮的份了。老师无奈,只得写出答案。我暗暗松了口气,幸好大家都不会,否则,该丢面子了。

眨眼来到第5小题,我瞅瞅试卷,似乎会。想起来了,是《别董大》诗中的最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咦,也许老师还以为没人能答上来,竟自顾自说出答案。可惜了,我的露脸机会就这样被“拍死”了。

“明白了吗,这一小题的类型明显和前面不一样。”老师苦口婆心地启发。忽然,语气一转:“嗯,谁会背《别董大》?”

我左一瞅,右一看,仍无一人举手,便不由自主把胳膊抬了起来。就我一人举,老师自然叫我:“你背背看。”显然是让刚才连续的哑场扫了兴致,她对我似乎也不抱希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顺顺溜溜地从头背到底,一气呵成。老师的脸色忽然变得庄重起来,感慨道:“你们看,都是小学生,怎么有这么不一样呢?”说罢,美美地把我表扬了一通,夸得我不好意思了。

实际上呢,这诗可不是我自觉要背的,是我们的班主任罗老师暑假前布置的硬任务。她推荐了一本《疯狂背古诗》,要求我们必须背会100首,开学要检查。哦,当时班上炸开了锅,都嚷嚷太残酷了。当然,嚷归嚷,背归背。罗老师的风格是说一不二,谁也不敢去冒犯。结果呢,嘿嘿,全班都完成了任务。《别董大》这首,个个都背得滚瓜烂熟。

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篇10

(一)春雨

黄昏过后,雨丝就悄悄地飘下。不到一会儿,院子里的地上都湿湿透了。

春雨开始是无声的,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雨丝撩拨了几百万人的心弦。人们盼望春天这第一场雨,盼望多久了啊!

第一个听到春雨的脚步声的,大概是燕山顶上气象观察哨的青年人,是他们用急促的、充满欢乐的声调,报告了即将来临的喜雨。而此刻,透过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乎隐约可以听到从长城到海淀河两岸的广阔土地上的阵阵欢愉,可以听到几百万根心弦上震响着的声声赞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泥土在等候着它,麦苗在等候着它,百草千花在等候着它,天地万物,全在等候着它呢。

春雨荡涤了飞舞着的尘埃和灰土。走到屋檐下,就已经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气带着湿意迎面而来;走到院子里,让雨丝落在头发间,落到脸上、手上,就会觉得分外新鲜、清凉,沁人肺腑,心神俱爽,再仔细一品味,仿佛还能闻到一丝幽香哩。虽然院子里并没有梅花。

对人们的心灵来说,岂不也时时需要一场春雨,来荡涤掉它沾染着的那些意识上的尘埃和灰土吗?也许它们暂时并没有使你感到什么痛楚,甚至你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了;也许它们已经在你不知不觉中侵蚀了你的肌体,破坏了你的血液,并且越积越多,成了个垃圾堆;也许它们曾经被扫清了,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你放松警惕时候又发了芽……那么,就让一场新的春雨,来把它们冲得干干净净吧!

春雨还在下着,下着。雨丝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同雨声响成一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春雨涤荡了飞舞的 和

,还净化着人们的。(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出自《

》,作者是

2、把文中划“

”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3、把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用“

”划出来。

4、文章的题目是“春雨”,但在文章中对雨景的描写甚少,以大量的篇幅叙写了自己由“春雨”展开的联想。请你找出一处联想的句子,写下来。

(二)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骋园长,所以待遇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但经过考试,最终结果被录取的却不是她们,而是一个相貌平平、扎着小辨子的文静姑娘——她叫雯雯。

最后一次考试安排在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欢唱;楼梯拐弯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拖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考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她们经过小男孩的面前,满怀信心地去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子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别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考者匆匆下楼,对楼梯拐角处的小男孩熟视无睹,惟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着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下来了!

天!考生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方面专门安排好的!

一楼厅里

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考者

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

大家都愕然

惊讶的目光投向着装朴素

相貌平平的雯雯

雯雯暗想

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出色呀

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刚才的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

1、第1自然段中有三处语病,请在原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亲切()

羞愧()

淘汰()

4、根据短文内容,给文章加一个适当的题目:

5、联系上下文,填空。

(1)众多应聘者对待小男孩的态度(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

(2)雯雯对待小男孩的态度(用自己的话概括,限用4个字):

6、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

7、联系上下文,你对文中的关键词句“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怎么理解,写下来。

(三)科尔沁草原的毁灭

你知道在内蒙古原有的一片“科尔沁草原”,现在哪里去了吗?

科尔沁草原原来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牛、马、羊、骆驼数以万计。在它西北的山地上还有茂密葱郁的森林,是“地沃易耕种,水草便畜牧”的好地方。

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鼓励人们到这里 kěn zhí()田地,打下粮食公私对半分成。从此,科尔沁草原很快变成了良田。

年均300—500的降水量shì yí()牧草生长,但对庄稼生长的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垦地耕种破坏了草原的植被,松散了生草的土层,裸露的沙质土遇上风吹,很容易随风而起。流沙首先出现在居民点和耕地周围,渐渐连接成片,丰美的草原就变成了huānɡwú()的沙漠,不仅不能生产粮食,连牧草也不长了。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草原上的多年生牧草由于密度大,根系发达,因此比新垦农田上的庄稼有更好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有人做过试验:在1年内降雨340毫米的相同条件下,每667平方米的农田里有280千克的泥土被流水冲走,而草原上每667平方米流失的泥土,仅有6千克多一点。所以,草原并不是都能开垦成耕地的。科尔沁草原的yǎn bià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读文中的拼音,写词语。

2、读第一自然段,用问句开头的好处是

3、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道理的?这个道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写出说明方法和相应的句子。

道理:

说明方法一:()

说明方法二:()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写一则保护环境的呼吁或建议吗?

(四)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眷恋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广袤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只皮包,那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一一那件老红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听说她转道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只皮包不上锁?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临座的外交官都盯着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且慢,一位在中国近代革命战争史中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显赫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影影绰绰的小字:“国军上尉:S·W。” “S·W”一一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抑或是有着其他意义的什么……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云雾。

飞机平稳地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孤岛在(),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1、文中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上什么词语最合适?()A 展开 漂移

B伸展

飘移

C 延伸 漂移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1)形容路途遥远。________

(2)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_________(3)模模糊糊,很难得看清楚、看明白。__________

4、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知道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哪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_________,第二件大事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飞机升空的速度很快。这个词语是_____。

6、文中句子“边思忖边仔细看”中的“思忖”可以换成词语:_____。

7、文中的薛华菁女士是一个_____人,是一位______,是一位____。她飞机从美国回到____,参加_____________活动,活动结束后,又转道到______,给她送行的是一位_______。

8、仔细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填空。

“灵犀的火花一闪”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老将军真正想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母亲(节选)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希望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宿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开口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终于

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后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以致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

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提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历。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正确含义。(1)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A.盛饭

B.找工作

C.寻找吃饭的地方(2)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A.下班

B.去睡觉

C.享清福(3)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A.右面的手

B.劳动的手

C.得力助手(4)……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A.炉灶清爽冰凉

B.没有点火做饭

C.清洁宁静

3、母亲对儿子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眼泪”。这“眼泪”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感情?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欣慰的眼泪。因为自己的劳苦和努力使儿子有了出息,可以挣钱养家。

B.痛苦的眼泪。因为想到自己大半辈子的劳苦,换来的只是儿子当了个“小学校校长”。C.责备的眼泪。因为不同意儿子所说的要自己“歇一歇”的想法。D.悲哀的眼泪。因为想到了今后的日子还有许多艰难困苦……

二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篇11

我最喜欢“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就是说:心胸要像海面一样广大,对朋友应该像清水一样真诚,说话一定要像潮汐一样有诚信,做事一定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作用,行动时一定要像瀑布一样迅速。

水是柔弱的,它无形无色无味。但水是顽强的,滴穿石头的水滴因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最终把坚硬的石头滴穿;水是团结的,翻滚的浪花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把有棱有角的石头磨成圆的;水是博大的,海有宽阔而深邃的胸怀,养育了无数的“孩子”。

四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篇12

一、活动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语文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第二课堂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开放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一定的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巧,极大限度地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

二、活动目标要求:

第一、选材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第二、传授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第三、活动内容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活动计划安排:

兴趣小组具体活动有:阅读辅导和写作辅导;活动时间基本定在每周的星期四下午两节课后。

(二)活动具体时间及内容

第四、五周 阅读辅导 第六周 写作辅导 第七、八周 阅读辅导 第九周 写作辅导 第十、十一周 阅读辅导 第十二周 写作辅导 第十三、十四周 阅读辅导 第十五周 写作辅导

第十六周 阅读辅导 第十七周 作品展示 活动内容是:《阅读与写作训练》。

四、具体要求以及考核措施:

1、制定好上课教学计划,一定要按计划进行活动。

2、每次辅导前要认真备课,确保辅导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克服在辅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每次辅导时,先点名,若出现无故不到的学生,要及时弄清学生的去向。

4、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学期末,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上一篇:公司歌咏比赛下一篇:好朋友洋妹子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