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雾凇导游词

2024-07-25

吉林雾凇导游词(共10篇)

吉林雾凇导游词 篇1

吉林雾凇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您走进阳光,走进大自然。来到北国江城参观凇情雪韵,我是@@导游社的导游,我叫赵银芝,请大家叫我赵导、老赵、小赵都可以,怎么顺口就怎么称呼吧,我很高兴和大家相识,今天我会尽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良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有的尽兴,玩的开心!

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的雾凇今天早上有挂满了枝头。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我们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聚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必须在有水汽、温度—25度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自然形成的,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从吉林市区沿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热,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景观。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漂流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

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送梦”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天老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照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图画。

传说很早以前,松花江边有一位老妈妈,丈夫死得早,她抚养三个女儿,过日子含辛茹苦,没黑没白的苦干,挣钱养活子,光阴流逝,三个女儿渐渐长大,纷纷嫁出家门,三个女儿出嫁后,孤苦冷清,年弱体迈的老妈妈干不动活,只好轮流到三个女儿家生活,可是三个女儿不孝,象推皮球一样把老妈妈推来推往,且没好招待,一天在大女儿,二女儿赶往三女儿家的路上,冷风咆哮,老妈妈愈想愈伤心,白发和眼泪随着风飘扬,挂在树上凝聚成冰,形成一条条树挂,人们看着一片片银枝条,不禁想起老妈妈的满头银发,更增加对不孝女儿的恨。

游客朋友们,简短的行程即将结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会让您过目不忘,而五颜六色的纷纷“落花”,则更令人流连忘返。散是聚的伊始,愿我们在一次重相逢在这片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世界,再次走进大自然。吉林雾凇以其热情、宽广的胸襟迎接着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到来!

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希望您多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祝各位一切顺利!

吉林雾凇导游词 篇2

关键词:吉林省,导游人才,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 我省入境旅游正逐步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 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2009年《吉林省旅游业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 我省入境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37.32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68.05万人次, 年均递增16.20%;旅游外汇收入从2005年的1.2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43亿美元, 年均递增19.29%。吉林省委、省政府也正积极努力的打造“吉林旅游”, 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行业的发展无疑要依赖于一大批有思想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随着体验式旅游时代的到来, 旅游市场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行业人才, 而导游作为旅游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承载着地域认知, 风貌推广, 文化传播的使命。其服务贯穿于整个旅游链条的始终, 是整个旅游接待过程的灵魂。从迎接旅行者入境到欢送其出境, 它使旅游者的心理预期得以满足, 使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得以进入消费。可以说, 导游工作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为实现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发挥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功用。因此, 建立一支多方位、精品质、高素养的立体式导游队伍是搭建一个高层面、高水准地区旅游业发展平台的重要基石, 是维持一个地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吉林省导游人才现状分析

自2000年以来, 我省的旅游业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而白山黑水的自然神韵, “吉林八景”的风光魅力, 以及“吉菜”的饮食文化发展, 在突显“吉林特色”的同时, 更增强了我省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 我省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却增长缓慢, 已满足不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加之我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结构比例极不均衡, 从而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 严重制约了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年龄结构不合理。管理层人员年龄偏大, 基层人员年龄偏小;年富力强的骨干力量人才不足, 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同时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后备人才来源不充分。从而导致既不能在管理上与前沿管理理念接轨, 又不能在技能修养上与现在旅行者对于高内涵高品质服务的要求相适应。

2、学历结构不平衡, 专家和复合型导游人才所占比例过小。目前, 我省导游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 在全国居中等水平。其中, 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18.04%, 大专学历者占36.89%, 本科学历者占44.79%, 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0.28%。至于其他行业如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及餐饮企业等, 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更加令人担忧。此种情势明显难以胜任新形势下广大游客高端旅行预期需求及本省打造精品形象的行业需求, 短板效应凸现。

3、导游语种结构不均衡。从语种结构来看, 外语类导游, 特别是小语种导游人才比例偏低, 持证上岗人数较少。从2009年我省主要客源国情况来看, 除英语导游比例相对均衡, 日、韩、俄导游比例相对不足, 法、德导游更是奇缺, 严重影响接待旅行社的入境旅游团队数量, 充实队伍以成迫在眉睫之势。

4、从导游等级结构来看, 在全省近1.15万名导游人员中, 特级导游仅1人;高级导游6人;中级导游100多人, 余下的都是初级导游, 总体上给人以档次欠缺之感, 整体资质亟待提升。

5、从类别结构来看, 社会导游比例过大, 导游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即兼职导游过多, 专职导游过少, 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机制, 既影响了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也加大了市场规范管理的难度。其原因在于, 导游人员本身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较低, 大多数导游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许多导游人员把导游工作看成是一种过渡性工作, 没有把它作为可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来追求。

再者, 从目前的薪酬制度来看, 相当一部分社会导游没有与旅行社签定长期的用工合同, 从而形成了自主择业或分散执业的群体。又由于导游人员很多时候都在进行无保险的旅游, 因此其人身安全也同样得不到保障, 这也为我省旅游业的后续保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能让“制度留人”成为一句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空谈。

综上所述, 我省旅游业尤其在导游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方面尚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 与旅游业发达区域比较更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若不能防微杜渐, 亡羊补牢, 多米诺最终推倒的将是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二、优化、充实导游人才队伍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目前, 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一个国家、地区、企业能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已经不单单集中在产品价格上, 更关键在于它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 也就是为游客提供的接待服务质量。而导游工作是整个旅游销售和接待过程中最具行业代表性且极其重要的一环。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于知识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也在加强, 个性化的特点开始日渐突出。导游人员是旅游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能否针对旅游者的需求变化提供相应的服务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以及旅游接待企业声誉的高低。而要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就必须拥有一流的导游从业队伍。因此, 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并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的高素质导游人才势在必行。

2、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增加国际竞争力。

随着大量境外游客的涌入, 吉林旅游逐渐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客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冰雪自助游、自驾游散客比例的大幅上升, 对导游的规范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这给导游行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旅游业是一个区域的“名片”行业, 是外界了解本地区风土人情最直观的窗口。而“导游”更是素有民间大使的美誉, 承担着对外宣传的重任。在游客心目中, 导游人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 因此, 导游自身素质的高低、形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好坏, 因此提升导游人员的素质, 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在国际竞争中才能处于有利的位置。

三、我省导游人才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1、培训内容多元化, 切实提高导游素质。

由于导游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导游不仅对我国甚至本省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人文知识所知甚少, 更缺乏旅游专业基础知识。这与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 为此, 在培训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多元化, 不断丰富导游人员的专业文化知识, 从多角度、多层面提高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储备。

另外, 还要注重对导游职业道德及实际能力的培养, 以增强其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较好的身心素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同时, 需要指出的还有, 导游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涉外型的人才, 因此要把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礼仪水平的提升作为重要培训内容, 以适应市场形式的需要。

2、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培训师资水平。

导游培训中, 教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因此, 强化教师专业技能, 是整个导游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首先, 教师要自觉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及时掌握旅游业的最新动态, 积极探索适合导游培训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使旅游培训内容形象生动, 易于接受, 从而提高导游培训的效率;

其次, 与海外培训机构定期交流。应加强与海外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定期选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海外进修和学习, 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 还要为专业骨干教师的外出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供条件, 创造机会, 开阔他们的视野, 强化他们的能力。

3、加快培养外语类导游人才的步伐, 特别是法、德等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培养。

吉林省培养的外语导游多是英语、韩语导游, 而旅游的客源国主要是: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等, 这使得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导游的需求比例相应增大。因此, 建议我省的旅游院校和旅游行政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小语种导游培养、培训的计划和规划。例如:旅游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增设小语种导游专业;旅游企业可鼓励现有的导游人员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方式掌握一门外语等。

4、优化薪酬体制, 防止优秀旅游人才流失。

(1) 优化旅行社内部等级管理, 建立正常的导游人员晋级制度, 鼓励导游员在取得初级资格证书后, 积极晋升中级和高级, 从而提升导游工作的技术含量及从业积极性。

一方面, 继续组织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工作。吉林这几年报考中级导游员的人数在全国是比较少的省份之一。2006—2009年全省报考人数总计104人, 而实际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70人。因而, 建议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鼓励性质的报考、晋级制度, 或者制定相应政策, 以此激发员工的晋升积极性, 增强其提升自身修养的动力, 从而推动导游队伍的素质建设。

另一方面,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年审培训工作的要求, 有机的把年审培训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 并将此项考核结果作为以后其晋升高一级别的条件之一。

(2) 通过星级导游员评定与报酬挂钩的方式, 对导游进行分级管理, 以调动导游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星级导游员的评定即通过导游综合表现来评定导游等级, 它主要依据每位导游的基本素质、业务技能、工作业绩、接受管理情况、荣誉记录、不良记录等评分细则, 逐项打分, 以总分多少划定导游员星级。评定可设为5个等级标准, “五星级”为最高等级, 综合分数须达到优良以上。此种评定可每年评比一次, 对已评定的星级导游, 视其工作业绩可升级亦可降级。

5、建立健全的导游人员社会保障体系。

人才激励机制可以有多种形式, 除了支付工资、给予嘉奖、进修、晋级等传统的激励方式外, 旅行社还应当引进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为员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包含薪酬、社会保障基金、安全福利、退休计划、家庭福利等薪酬福利计划, 确保员工在患病、生育、工伤、残废和退休时, 依法从旅游企业和政府获取帮助, 如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另一方面, 帮助员工设计其职业生涯规划, 充分体现对导游的重视和信任, 培育导游在感情上的行业归属感, 认同感, 使导游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6、加强社会导游人员的管理。

(1) 加强和改善对社会导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日常培训和年审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对社会导游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督导和检验。

(2) 建立和完善各地市州导游服务中心的管理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社会导游员登记注册、执业资质审查、年审考核、信息档案、带团意见反馈等相关内容, 使社会导游员与专职导游者共同营造良好、和谐的旅游环境。

(3) 积极宣传和树立社会导游员先进典型, 通过组织星级导游、诚信导游、优秀导游、最佳导游、模范导游等评选活动, 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奋发不息的精神, 增强社会导游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 加强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的质量监管。对导游队伍中个别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建立网上违规公布专栏, 对导游违规情况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或曝光, 促使社会导游员遵章守纪, 不敢擅越雷池。

结束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 人才兴旅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 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及旅游强省必须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 业务精良, 素质全面的导游队伍。只有从产品质量、规范服务、健全制度和行业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我国及我省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才能确保长盛不衰的市场格局。“因此, 就旅游行业而言, 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导游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具有深远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鸿, 国内导游人员市场需求调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8.6

[2][二〇〇九]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吉林省旅游局, 2010.1

[3]邹伏霞, 湖南省导游人才发展对策研究, 《企业研究》, 2010.5

[4]陈秋萍, 我国导游职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9

吉林│雾凇天堂 篇3

Q:过年回家乡吗?还是有其他的旅游计划?

A:回家乡过年。

Q: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旅游资源和注意事项吗?

A:我的家乡在吉林省长春市,有着深厚近代城市底蕴和众多“伪满”时期建筑,伪满新皇宫、旧八大部、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等。长影世纪城,全方位了解电影制作的奥秘,感受电影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你对冰雪运动感兴趣,那么就一定会被这座“城市中的滑雪场”特有的湖光山色和空气清新所震撼。

Q:2013年有过哪些难忘的旅游经历?

A:2013年去了德国的几个城市,慕尼黑,法兰克福,海德堡,天鹅城堡等地方进行了一次自助游。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几近被二战摧毁的国家,在后续的重建中对于历史的保护。所有的教堂,古堡无一不进行了原貌的重建,而当地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于工作的认真,都深深打动了我。

Q:2014年有什么旅游计划?

A:2014要走得更远,打算去毛里求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拍摄一些新题材作品。

Q:针对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向读者推荐一个旅游目的地

A:吉林。

冰清玉洁雾凇岛

冬季,吉林市有六七十天的气温都低于-20℃,但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在严寒中依然奔流不息,两岸的树木形成厚度40至60毫米的“树挂”。“吉林雾凇”属于毛茸形晶状雾凇,是雾凇中的极品,厚度最大、密度最小、结构最疏松,看上去格外晶莹剔透。每年11月中旬,吉林市的雾凇便开始登场亮相,最佳观赏区主要分为三段:

上段是位于市区丰满大坝下游2000米处的吉诺尔观赏区,长二百多米,垂柳密集。中段是市区松江路段市委前面的江岸——十里长堤雾淞观赏区。下段是位于吉林市北面郊区40公里处的乌拉街镇韩屯观赏区。松花江在这里冲出几个小岛,其中最大的就是“雾淞岛”。

大美冰雪长白山

冬季的长白山,西坡和南坡关闭旅游,北坡则全年开放。游人沿瀑布附近的登山长廊,徒步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天池岸边,也可以沿盘山公路徒步登山,途经岳桦林、黑风口、苔原带,抵达天文峰俯瞰天池。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长白山赏雪、玩雪的最佳时期。

魔界

奶头河发源于长白山温泉,在长白山脚下红丰村这一段,常年不冻。当气温到零下20℃时这里就会出现雾凇。由于河中枯树在日出时分大气蒸腾,树和水若有若无,这里的冬日仿佛把你带到了一个远古的世界,梦幻而神奇,于是摄影人赋予它一个充满想象的名字——“魔界”。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 篇4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5篇(一)

各位团友早上好,昨夜休息得还好吧?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得雾凇今天早上终于又挂满了枝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就让我们到十里江堤去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迹之一的吉林雾凇吧。从我们下榻的国际酒店到十里江堤大约有十分钟的路程,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雾凇的形成。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在吉林,我们通常叫雾凇为“树挂”,它是雾和水汽遇冷结冰而结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吉林雾凇属于晶状类,它必须在有水汽、气温-25°C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形成,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听到这里有的团友想问了,为什么能在吉林市形成如此规模绝妙天成的雾凇奇观呢?这是因为我们吉林市有一条东北三省唯一一条冬天不结冰的河流——松花江。哦,那位团友问了:“我们刚从哈尔滨过来,为什么那里的松花江是结冰的呢?”这是因为从吉林市沿松花江上溯15公里就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每到冬季,江水通过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水温升高变暖,仍保持在4°C左右,所以尽管松花湖上已是千里冰封,一抹如镜,但湖下的江水却携带着巨大的热能奔腾而下,流过市区几十公里而不封冻。大量的水汽就从这不冻的江面上蒸发出来,遇冷气压而形成难得一见的奇迹般的冬季浓雾,水汽借雾飘飘洒洒,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凝结在江两岸的苍松、垂柳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奇观。

细心的团友已经发现了,今天路两旁的树木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还是露着黑黑的树皮,可今天已经变成白色的了。对,这就是树挂,只是由于市区内雾比较少,所以树上只挂了一层,比起江堤的景色就要差远了,是不是有的团友已经心急了,想马上赶到江边啊。早上有团友问我为什么天刚亮就起来了呢,这是因为美丽的雾凇不是每天都出现,而观赏也分三个阶段,叫做“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看江上的雾景。当夜里10点多钟时,江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升起,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那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地向江岸飘流。有的雾如同一缕缕的细沙,缠绕在江堤老树上;有的雾好似一朵朵白云,漂浮在空间不动;更多的雾如同棉花团,不停地爬着很高很高的棉花山。此时的松江中路包裹在浓浓的雾中,高楼在雾中忽隐忽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的凌霄之中。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大雾不断地附着在树上,一夜之间,眼前的树木就变成一片银白的林海,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当东方的朝霞将红光投向树林,那千姿百态的雾凇更显得晶莹多姿。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梦送”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老天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的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早起的时候大家能感觉到,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空气也格外清新。这大概是因为雾中的水份流动对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所以我才一早让大家跟我来观赏美丽的树挂,顺便还能呼吸这清新的空气。

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树挂后都连声惊叹其美丽。1990年1月9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吉林市视察时观赏吉林雾凇后,赞叹道:“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雾凇虽然美丽,但是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待到近午赏落花”,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点钟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落。当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天空的背景格外湛蓝,雪片在空中开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徐徐飘下,撒落满地洁白。此时漫步在松江路上,阳光下,蓝天白雪飘洒,人们任凭树挂片片落在头上,透过雪帘远望松花江奔流如练,林立的高楼、流动的彩车和服饰艳丽的游人显得格外的清新精神,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春天图画。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要到达观赏雾淞的最好地点松江中路了。现在大家看前面的大型雕塑,这就是吉林市的市标——摇橹人,它是由花岗岩雕筑而成,上面有四个大字“激流勇进”。昨天我给大家讲过吉林市的历史,关于吉林市在清朝时是全国闻名的造船厂大家还记得吧,选择“摇橹人”作为我们的市标就是象征我们吉林市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右面树挂中仿佛涂上一层雪的哥特式建筑,就是天主教堂,它是由法国神父禄业于1917年开始建造的,历时9年建成,其主体由教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高耸云天,是江边雾凇中的一景。

请大家带好帽子、手套,随我一起走近这美丽的雾凇奇观。诸位可以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这雾凇美景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因为雾凇奇景不但是吉林的,同时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5篇(二)

在吉林能看到最美的雾凇奇观的地点应当是在“雾凇岛”。在这里,乌拉街镇韩屯、曾通屯是雾凇最为集中和最佳的拍摄地,又因这里的江面上有个小岛,所以,大家就逐渐把这里叫成雾凇岛了。

雾凇岛离吉林市近40公里,地势较吉林市区低,又有江水环抱,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冬季升腾起的大雾常常笼罩着这个近6平方公里的小岛,有时竟一天也见不到太阳。在这样的天气下,挂在树上的雾凇是不会掉落的,并且夜里又会挂上一层。而岛上的曾通屯又是欣赏雾凇最好的去处,曾有“赏雾凇,到曾通”之说。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看那些千年的榆树,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而“待到近午赏落花”,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去拍雾凇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如果天气晴朗,9:00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会看见洁白的雾凇挂在各种造型的树枝上,映衬在碧蓝的天空下。一到了10:00,太阳辐射会使雾凇开始从树上脱落,向阳面的雾凇开始发黑(其实是露出了树枝)。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5篇(三)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曾通屯等村落是雾凇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观赏和拍摄雾凇的最佳地。尤其在曾通村,素有“赏雾凇,到曾通”的说法。雾凇岛的最佳观赏季节是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每天最理想的雾凇拍摄时间为10:00-11:30之间。

吉林市的雾凇远近闻名,然而人们了解最多的大多数是市区一带的十里长堤,却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有一个雾凇岛。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得名。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水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淞”,当地群众称为“树挂”。吉林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雾淞冰雪节”。

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雾淞冰雪节”。吉林市的雾凇早已远近闻名,然而人们了解最多的大多数是市区一带的十里长堤,却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有一个雾凇岛。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得名。岛上的曾通屯是欣赏雾淞最好的去处,曾有“赏雾凇,到曾通”之说。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景色既野又美。雾凇俗称树挂,为我国四大奇观之一。有句俗话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的便是雾凇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雾凇奇观让无数游人神往,而最为著名的观雾凇胜地就有吉林、庐山、黄山等地,其中尤以“吉林雾凇天下奇”。

吉林雾凇天下奇。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山峡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雾凇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树枝上挂的霜。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到吉林看雾凇,最好的地点是松花江下游的雾凇岛,以前来这里的多是摄影发烧友,但如今,也越来越被更多游人所知了。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5篇(四)

雾凇岛位于吉林市北部30多公里处的乌拉街满族镇,它是松花江上冲击而成的江中小岛,是中国最著名的雾凇观赏胜地。吉林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雾凇岛的雾凇多而美,是常能拍出风光大片的摄影胜地。每到寒冬,不冻的江水中升腾的水雾遇冷,在树上凝结为霜花,从远处看正是传说中的玉树琼花,美不胜言。

雾凇本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但雾凇岛能看到雾凇的概率较高,尤其是每年12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底,是最佳时节。但形成雾凇需满足特定的天气条件,建议通过吉林旅游局的微博(http://weibo.com/u/2061847537)来关注天气情况,通常如有降中到大雪、气温又在零下20度以下,出现雾凇的可能性就很大。

从岸边需坐摆渡船上岛,每人60元的费用相当于上岛费和往返船票。岛上的曾通屯是欣赏雾淞的最佳去处,这里树形奇特,沿江那些挂满了霜花的垂柳,在江风吹拂下银丝闪烁。如果想来感受一下雾凇之美,可以坐一大早的车从吉林市过来,9-11点间最适合观赏雾凇,然后下午返回,一天就够了。不过若是时间充裕,还是建议在这儿住一两晚,傍晚可以拍日落,第二天则可以早起看日出,然后接着拍雾凇。此外,雾凇岛对岸的韩屯也是不错的观赏雾凇之处。

住宿可以选择住雾凇岛上的曾通屯,或者韩屯,都是当地农家提供的火炕通铺,一般是每人100-150元包吃住。当地的菜肴是常见的东北农家菜,酸菜扣肉味道不错。冬季的雾凇岛非常冷,一般有零下20-30度,一定要穿厚实的羽绒服和高帮防滑的雪地鞋,而棉帽、口罩、滑雪手套、围巾则一个都不能少,偶尔来东北的南方游客,出门前可在内衣外贴几张暖宝宝。

吉林雾凇岛导游词5篇(五)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欢迎您走进阳光,走进大自然。来到北国江城参观凇情雪韵,我是@@导游社的导游,我叫赵银芝,请大家叫我赵导、老赵、小赵都可以,怎么顺口就怎么称呼吧,我很高兴和大家相识,今天我会尽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良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有的尽兴,玩的开心!

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的雾凇今天早上有挂满了枝头。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我们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聚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必须在有水汽、温度—25度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自然形成的,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

从吉林市区沿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热,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景观。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漂流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

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送梦”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天老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照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图画。

传说很早以前,松花江边有一位老妈妈,丈夫死得早,她抚养三个女儿,过日子含辛茹苦,没黑没白的苦干,挣钱养活子,光阴流逝,三个女儿渐渐长大,纷纷嫁出家门,三个女儿出嫁后,孤苦冷清,年弱体迈的老妈妈干不动活,只好轮流到三个女儿家生活,可是三个女儿不孝,象推皮球一样把老妈妈推来推往,且没好招待,一天在大女儿,二女儿赶往三女儿家的路上,冷风咆哮,老妈妈愈想愈伤心,白发和眼泪随着风飘扬,挂在树上凝聚成冰,形成一条条树挂,人们看着一片片银枝条,不禁想起老妈妈的满头银发,更增加对不孝女儿的恨。

游客朋友们,简短的行程即将结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雾凇会让您过目不忘,而五颜六色的纷纷“落花”,则更令人流连忘返。散是聚的伊始,愿我们在一次重相逢在这片玉树琼枝、银装素裹世界,再次走进大自然。吉林雾凇以其热情、宽广的胸襟迎接着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到来!

吉林雾凇导游词的日语翻译 篇5

吉林樹氷はその「冬の春」のような詩情画意の美しさで、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峡とともに中国四大自然奇観と呼ばれ、また黄山雲海、泰山の日の出、銭塘の潮と並んで中国四大気象奇観となっています。吉林では、私達は樹氷を「樹掛」と呼びます。霧と水蒸気が凍って結ばれた一種の気象景観で、粒状、結晶状の2種類があります。吉林樹氷は結晶類に属しています。水蒸気、気温-25℃以下、三級風以上の天気でないと形成できません。形成の条件が厳しいからこそ、中国の四大自然の奇跡の一つに数えられます。ここのある団友が聞きたいのですが、なぜ吉林市でこんなに大規模で素晴らしい樹氷奇観が形成されたのですか?これは私達吉林市に東北三省の唯一の冬に凍らない川――松花江があるからです。

えっと、その団友が聞きました。「ハルピンから来たばかりです。なぜ松花江は氷結しているのですか?」これは吉林市から松花江に沿って15キロをさかのぼると、有名な豊満水力発電所です。冬になると、大きな水力発電ユニットを通じて、水温が上がって暖かくなり、4度ぐらいに保たれています。鏡ですが、湖の下の川は巨大な熱を持っています。市内を流れて何十キロも凍らないです。大量の水蒸気はこの不凍の川面から蒸発して、冷気に遭って、めったに見られない奇跡的な冬の濃い霧を形成して、水気は霧の息を借りて飄々と撒き散らして、適時の自然条件の下で江両岸の蒼松、垂柳の上で凝結して、世界的に有名な樹氷の奇観を形成しました。

注意深い団友が発見しました。今日は道の両側の木と昨日の木が違っています。昨日は黒い木の皮を露出していましたが、今日はもう白い木になりました。そうです。これは樹立です。ただ市内の霧が少ないので、木には薄い層だけがかかっています。ある団体の友達はすでにいらいらしていますか?すぐに川に行きたいです。朝のある団友たちはなぜ夜が明けたばかりなのかと聞きました。これは美しい樹氷が毎日出現するのではなく、観賞も三つの段階に分けられています。

「夜見霧」は樹氷形成の前夜に江上の霧を見たものです。夜10時過ぎ、川の面から続いて霧が立ち始めました。ますます激しくなり、ますます濃くなりました。あの大団の白霧は川の上からもくもくと立ち上り、川の両岸に漂流しています。ある霧は延々と続く細かい砂のように、古い木に絡みついています。ある樹氷は白い雲のように空に浮かんで動かないでいます。もっと多い霧は綿の団のように、高くて高い綿の山を登り続けています。この時の松江中路は深い霧の中に包まれています。高いビルが霧の中に見えたり隠れたりして、照明もばらばらになり、まるで九天の上の空の中に身を置いているようです。冬の霧が江城に立ちこめているのも、北国の奇観である。

「朝は木を見る」というのは、早起きして木を見ることです。大きな霧が絶えず木に付着して、一晩の間に、目の前の木々は一面の銀色の樹海になります。ケケの柳は玉の枝のようにぶら下がっています。群集の松の針は銀の菊のように満開になります。樹氷は民間で「夢送」という美名があります。人々はまだ眠っているという意味で、空一面の真っ白な梨の花を届けてきました。唐の詩人岑参が言ったように、「一夜にして春風が吹いてきて、千樹万樹の梨の花が咲く。」

早起きすると、今日の天気はとても晴れていて、空気もとてもきれいだと感じられます。これはたぶん霧の中の水の流れが空気の浄化に役立っていますので、朝早くに皆さんに綺麗な木の掛け軸を見に来てもらいました。ついでにこの新鮮な空気を吸ってもいいです。

多くの国内外の観光客が木の掛け軸を見て、その美しさを賛嘆しました。1990年1月9日、当時の江沢民主席が吉林市を視察に来た時、吉林樹氷を観賞した後、「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実相伴うところがない」と称賛しました。

樹氷は美しいですが、数時間しか維持できません。「昼下がりに花を見に行く」というのは、樹氷が落ちた時の様子です。普通は午前10時ごろから、木の切り株が一枚ずつ落ちてきて、続いて木が連なって落下します。そよ風が吹いて落ちる銀の切れが空中で飛び始める時に、明るい麗しい日光は上まで照らして、空の背景はとりわけ青いです。この時松江の道を歩いて、日光の下で、青空の白い雪は翻って撒き散らして、人々は木に任せて片片ずつ頭の上で下ろして、雪のカーテンを通して松花江の奔流を眺めて練習のようです、建てた高層ビル、流動のカラーカーとアパレルの鮮やかな遊覧客はとりわけ清新な精神に見えて、冬の中に見たの分明は1枚のナシの花のちらつく春の絵です。

雾凇岛导游词精选 篇6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和爸爸单位同志刘叔叔的一家三口和一位司机叔叔到雾凇岛去玩,因为刘叔叔和他的儿子喜欢摄影,他们希望拍一些好的照片回来。我们坐车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先到了雾凇岛的对岸,然后我们坐船到了雾凇岛。一踏上雾凇岛就看见远远的有很多高大的树,有的是直立的,有的歪歪扭扭的,有的树像一个人在向你招手,有的树像个兔子的样子很可爱,还有的像手一样伸出5个主枝,总之,各种形状的树都有。

可是,今天没出现雾凇,要是有雾凇这些树该多美啊!这时,大家都已经下车了,刘叔叔和他家的小哥哥拿起相机,开始照各种不同的景色,我和爸爸、妈妈到处转转。我看见雾凇岛的房子都是平房,外边镶着漂亮的瓷砖,每家门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福”字,有的窗户上还挂着好几串干玉米。之后我们还参观了一个当地的米业公司,里面有我从来没见过的机器。今天我增长了许多见识,今天我玩得很高兴。

吉林雾凇导游词 篇7

一、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非遗”引进校园后,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以突出人才地域特色为理念指导,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旅行社、旅游外事部门、旅游景区企业、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导游专业相关的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北方民俗知识,具备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民俗展示及传承创新能力、旅游服务、旅游销售及旅游产品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地接导游服务、全程陪同导游服务、海外领队服务及旅行社经营等工作,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导游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修订后导游专业课程体系分成四个部分,如下:(一)文化基础课程体系:文化·旅游文化·北方旅游文化、旅游英语、旅游办公自动化应用、旅游礼仪、满·蒙·朝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二)专业课程体系分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导游基础、吉林导游、旅游法规、东北三省实用导游词、旅游资源学、客源国民俗。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导游实务、领队实务、旅行社op计调实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满族说部、满族茶艺、北方传统饮食文化。专业拓展课程体系(才艺):满族剪纸、满族布贴画、二人转与吉剧入门、面人手工艺、满·蒙·朝舞蹈基础。选修课领域:旅游应用文写作、体育旅游、酒吧经营与鸡尾酒调制、酒店服务技能、饭店管理、演讲与口才、旅游公共关系、休闲文化、世界自然遗产、前厅与客房服务与技能、户外运动常识、冰雪旅游。

三、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的内涵。采用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体系,既强调一群相关职业通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特定职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取舍不再以学科体系的完整为基准,而是以职业活动的需求为标准,打破学科界限,重组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采用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于一体;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循环往复、滚动式前进、螺旋式提高的分段式模块化教学。(二)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首先课程体系采取模块式划分。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在课程系安排上兼顾地方特色和北方旅游特点,改变传统的“2年理论+1”年实习的课程体系,以旅游企业需要和学生技能的阶段性成长为出发点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都融合了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北方民族的民俗,民间文化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其次学习和实践采取阶段式划分。理论课和实习实践的是以学生技能提升阶段不同而划分的。大一第一学期主要为专业素养的提升和礼仪形象的培养,如各个专业第一学期主要课程为语言和形象礼仪课,因为旅游服务人员工作的特点对其礼仪形象要求比较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主要课程以实习实训的岗位需要而设置,涉及专业领域的基本岗位,如导游的讲解岗位如导游专业的课程为导游实务、旅游法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就安排在一年级的暑期,通过顶岗实习及时的将学校所学的技能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和升华,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的服务精神。二年级开设的专业技能课是在企业的基本核心岗位基础之上对专业领域的一个横向拓展,涉及企业的相关部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深一步的拓展。如导游专业设置旅行社op计调实务、领队实务、北方民俗文化、满族说部等课程,学生的学习领域从基本的讲解员上升到旅游企业的综合部门。第二阶段的轮岗实习安排在二年级的暑期,此次实习不仅企业与第一次的不同,岗位也要有所变化,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三年级的课程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纵向延伸。主要是提高学生进行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知识,培养地域特色旅游人才。例如满族剪纸、满族布贴画、二人转入门、满族珍珠球、满族单鼓舞等。这样的安排能够使学生在第三阶段的毕业中显示自己特色,在众多求职大军中凸显自身优势,因此通过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毕业实习,学生可以直接签订就业协议。

吉林导游词 篇8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北接吉林、蛟河;南接靖宇、抚松、长白山;西连桦甸、磐石、辉南;东连敦化、安图。春可观山花,夏可游两湖,秋可赏红叶,冬可戏冰雪。走进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能使您在嗅觉、感觉、知觉、视觉、触觉上,真正地体会到“回归大自然,感受原生态”的魅力。

在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内,有“亚洲第一大地下发电站”的白山电站;有“长白山下第一湖”的白山湖;有“东北第一狭湖”的红石湖;有“北疆鱼米之乡”的高兴湖;有白山湖通往长白山的黄金旅游水道。

公园现已建成了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高兴湖、红石湖和白山湖为脉络,人文建筑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森林旅游框架体系,形成了景观独特、自然和谐的美丽山水画卷。

雾凇是红石森林公园最著名的景观。红石森林公园雾凇是吉林雾凇的孪生姊妹。如果说吉林雾凇以条带冲击视野,红林雾凇则以群幻感化人间。红石森林公园雾凇群延绵百里,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雾凇景观群。

★ 吉林集安导游词

★ 吉林向海导游词

★ 吉林净月潭景点导游词

★ 介绍吉林景点的导游词

★ 吉林三角龙湾的导游词

★ 优秀导游词

★ 山东优秀导游词全文

★ 醴陵导游词优秀

★ 沙坡头导游词优秀

吉林旅游导游词 篇9

吉林旅游导游词篇1

吉林文庙位于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是吉林省最著名的古曲建筑群。吉林文庙南北长221米,东西宽74米,占地16364平方米。主体建筑按正南北中轴线排列。院内共有殿堂、配庑64间。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吉林文庙规模之宏伟、建筑之精细、工艺之精巧,不仅在东北三省数一数二,而且在全国也相当有名。

吉林文庙的前身是乾隆元年(1736年)由乾隆皇帝亲下圣旨兴建的。1907年,吉林巡抚朱家玉和提学使吴鲁,鉴于原来的文庙殿堂简陋,不足以尊孔展敬,遂聘江苏训导管尚莹去江宁考察文庙(即南京夫子庙建筑),取回图样,在朱家宝的主持下,于东莱门外择定新址(即现址)拓地兴修,经两年多的时间,于宣统元年(1909年)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和东西配庑和围墙等全部建成。

文庙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构成三进院落。院外最南面的垣墙称照壁。此墙比其余三面的墙高大、坚厚,长30米,高5米。据说当地不出状元不能将照壁辟为大门。因吉林文庙落成后已废除科举,所以清至民国年间一直没有开辟正门,人们进出文庙只能走东西辕门。照壁前面东西建成有砖楼各一,其中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二,以示路人对孔子的尊崇。东西辕门呈牌楼式建筑,为木柱、锡顶、瓦盖,对开红漆大门,其上分悬吉林提学使曹广桢书写的“德配天地”、“首冠古今”匾额,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从此门进出。泮池,是用青砖砌成,形如弯月,故又称月牙池。状元桥,是花岗岩石构筑的单孔雕栏拱桥,横跨泮池之上,据说只有状元才有资格从此桥上通过。

棂星门,在状元桥的北面,是一座由四根花岗岩石柱组成的牌坊,每柱顶端均有“神兽”,牌坊的横梁正中有“棂星门”三字。所谓“棂星”,即是古代传说的“文曲星”,让“文曲星”和“神兽”为孔子守大门,是将孔子神化的象征。楼星门之后有石碑两通。

大成门,是棂星门北面进入主院的过厅,为五开间、歇山式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建筑,脊为高浮雕式龙凤脊,明柱,左右有山,前后无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之一。

大成殿,在二进院落的正中,是全庙的中心建筑。面阔11间。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高19.64米。双重飞檐、歇山式庑殿顶,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建筑,可与宫殿媲美。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信朱地金字木质牌位,两侧分别供奉孔子弟子——“四配”和“十二哲”木质牌位。

崇圣殿,是孔子的家庙。供奉孔子五代祖牌以及历代衍圣及其夫人绢质绣像。

大成殿东西两侧配庑为“先贤先儒祠”分别供奉七十九先贤和六十八先儒的木质牌位。

吉林旅游导游词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个地点旅游。

这个地点是一片沃土,远在四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1951年,在长春地区的榆树市发现人骨化石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出土物证明,早在远古时代,在长春这片土地上的古代人类已进入了智人时期,属旧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社会初期。1984年,在农安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遗址,原始农业已特别发达,并掌握了原始纺织技术,已进入着装时代。

长春地区最早出现的都市是“夫余王城”。从东汉到西晋,夫余族国家一直臣属中原王朝。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灭。公元494年,夫余王为勿吉所逐,率妻孥投奔高句丽,从此国亡。北魏至高初,高句丽富强。本来的扶余故都为高句丽的扶余府。公元668年,唐破高句丽。

自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之后渤海人兴起,族建立了渤海国。今长春地区属西京夫余府和莫页颉府夫余府,府治在今长春市迤南。北宋时期,建立了辽帝国,并设辽东京道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各部不堪统治者压迫,其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攻破黄龙府。阿骨打即称帝,国号金,年号收国元年。并于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辽金时代是长春地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金国曾多次进犯中原,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钦二帝北走,曾把他们一度软禁于此。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指的一定是这个黄龙府。公元1234年,金为蒙古所灭,1271年蒙古族政权改国号为元。这一带成为蒙古游牧之地。1644年清兵入关时,今长春地区的蒙古族人口与满族人口皆为八旗编制。清王朝建立柳条边,履行封禁政策,爱护关外陵寝,爱护皇家围场,保证江北贡品人参、貂皮、东珠、鹿茸等资源、防止各族人民流动迁徒,防止汉人进入开发并爱护满族骑射尚武的风俗。时光流逝,这个地点曾创造过光辉的文化和物质文明;几度沧桑,这个地点曾是厮杀和征战的战场。这个地点的历史遗迹,默默地陈诉当年往事和千秋功过。

吉林旅游导游词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的景点是吉林市的陨石博物馆,到那里去看一位来自遥远外星的神秘朋友——吉林陨石。

吉林陨石是我们江城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宇宙使者,天外来客”。它是在1976年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的,这次陨石的坠落相当于1.7级的地震。

当天有众多的百姓亲眼目睹了陨石降落的一幕,据他们回忆说,最处是在天空东北部突然出现一个红色的火球,光芒四射,极为耀眼,此满月还要大。在火球的后面拖着一束光带,夹杂着滚滚的浓烟。

火球在远行过程中,由于巨大的温度以及受外力作用,陨石体产生过多次爆炸,当陨石的主体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上空发生爆炸时,一个黄色的大火球突然发出强烈的闪光,随之冲出三个小火球,带着光束鱼贯向西南飞行,这就是吉林陨石中最大的三块陨石。现在被命名为吉林一号、二号和三号陨石。吉林陨石降落在了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域内。

吉林一号陨石落在了吉林市永吉县桦皮厂镇靠山村十社,3月8日在北方,天气刚刚变暖,一号陨石穿透了1.7米的冻土层,遁入地下6.5米,坑口直径为2.1米,当时距事发现场最近的目击者亢永春老人回忆,吉林一号陨石落地后,从远处看,翻滚的烟尘逐渐形成小磨菇云,高约50米,烟尘浓度极大。被溅出的碎土块,最远可达150多米。

吉林陨石雨刚一降落,吉林省吉林市中科院组织了“陨石雨考察小组”,对它进行调查,当时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量为2616公斤,现已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从一号陨石坑内取出的陨石净重是1775公斤,体积为117x93x84立方厘米,是目前石陨石中最重的一块。

陨石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实验分析将有助于探求太阳系演化的奥秘。

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慧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组成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九大行星和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小行星大多数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时常会有一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偏离轨道。

因为有这些特殊轨道的小行星,宇宙间便产生了一些星球间的碰撞,有爱好天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每年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按照地球的运行规律,地球应穿过坦普尔慧星轨道,由慧星尾部喷发出细小的尘粒而散落在轨道上,正好与地球迎面相撞,同一时间,在地球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十分壮观的流星或流星雨。

吉林陨石就是因为这种星与星的碰撞,而陨落到地球上的,据天文学家推算,吉林陨石这位“宇宙使者,天外来客”,本是47亿年前形成的,直径约为440千米的一个小行星的一部门。它的运行轨迹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在大约八百万年前的一次剧烈的天体碰撞中瓦解了,于是诞生了吉林陨石的母体。吉林陨石在第一次碰撞诞生之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椭圆形空间运行轨道(近日点大约一亿五千千米)进入地球公转轨道内部(远日点约为四亿二千千米),位于小行星带的边缘,这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就形成了两个相交点,使它同地球碰撞成为必然。

吉林旅游导游词 篇10

位于松辽平原边缘、科尔沁草原东部边陲,通榆县西部额穆泰河与露林河下游,总面积为10.5万公顷,其中水面积1.2万公顷,沼泽面积2.3万公顷,是以观赏具有中国西部草原原始特色的水塘、沼泽、湖泊、鸟兽、黄榆、苇荡、浅滩、杏树林和捕鱼等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鸟类、禽类栖息、繁殖的乐园。并已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各类珍禽253种,其中仅鹤类就有丹顶鹤、灰枕鹤、白枕鹤等6种,野鸭、鸿雁等鸭类26种,并成为世界上一类保护珍禽、吉林省省鸟丹顶鹤的故乡。向海游览区为蒙汉杂居区,至今仍遗留下许多蒙古族民俗风情,如“手扒肉”、“河水炖鲜鱼”及“马头琴歌舞”等,别具特色。1992年开始向海景点建设不断完善,新铺设了柏油公路,开通了程控电话,建成了3处度假村。

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20多种林木和200余种草本植物。三条大河(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横贯区内,22个大型和上百个小型自然泡沼星罗棋布,产鱼20多种;鸟类173种,隶属16目、40科、98属,其中有鹤类6种,占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的40%。珍稀禽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金雕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鹤乡”。1981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105400公顷。1992年,我国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后,向海即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 A 级自然保护区》。1993 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家邮政局曾于20_年7月30日发行《向海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借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来描述丹顶鹤故乡——向海的瑰丽景观再恰当不过。向海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西北部,20_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国吉林省享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是吉林的象征。

“鹤之故乡、人间天堂”鹤乡之前世今生,魂牵梦绕不了情。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亲笔题下“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的碑文。

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象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国家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

向海在省内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区内三大水系交汇贯通,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山水库两个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区。草原、湖泊、沼泽、沙丘、榆林、灌丛交错相间,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形成向海特有的生态自然景观。区内共有鸟类293种,其中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目前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向海就有60多只。

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还要数人工驯化成功的半散养的丹顶鹤。

博物馆:是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微观缩影,体现了向海湿地特性,尤其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颧筑巢,鹤翔雁舞,仙鹤育雏等真实照片,会把你带入神奇的动物世界。

香海寺:1664年清朝顺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一九七二年在“破四旧”中毁掉。一九九四年始,对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复,已故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寺内几株参天古榆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仍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们还赋予古榆美丽动听的传说。

上一篇:2020最新代为还款协议书下一篇:消防领班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