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汇报

2024-07-22

学术沙龙汇报(共8篇)

学术沙龙汇报 篇1

中大旅游学院15级硕士生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1.活动目标

为2015级硕士生提供一个学术探讨以及校园生活分享的平台,集思广言,让不同的“思”有机会通过各种“言”碰撞,交织在一起,借助“他者”的在场产生一人独自向壁而思时所难有的激昂火花,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2.活动实施

 时间:(计划每周一次,具体时间根据秋季课程计划再安排;每次活动的时间在1到1个半小时左右;)

 地点:考虑到要用投影的,可以申请教学楼小课室或学院院楼一楼的学生活动课室  形式:以主题形式开展,收集大家提出的主题,进行投票来确定每次主题;争取每位硕士生都根据不同的选题上台主讲一次,主讲人最好制作PPT  沙龙负责人负责审核、通知和安排每周的讨论活动,活动主持人(固定或者不固定)适当控制讨论过程,以便讨论更有效率和贡献;

3.沙龙选题

 读书札记:你看过的学术著作,很多同学也看过,就其中很重要的观点来讨论;或者你介绍一本书,讲它的内容,与旅游研究的关系等等;不一定要同旅游研究有关,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学科的书籍,然后互相讨论,以拓宽视野,训练思维;

 文献:最近看得哪些好的文献,详细分析文献内容结构,拿一两篇出来大家一起阅读讨论,以得出一些关于学术论文写作、阅读方面的建议和感悟;

 学习感想:最近学业上的所取得的进步、遇到的困惑等等,与大家一起分享,或寻求突破之道;

 调研活动:可以是以前所经历的调研活动,也可以是以后寒暑假所经历的调研活动,讲讲调研中学习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 旅游或非旅游热点思辨:针对旅游或者非旅游的相关的时事热点,提供热点事件的背景,然后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思辨能力;

 分享生活:可以讲讲自己的生活,包括以前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形式很自由,你可以用任何方式展示你的生活;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讲讲你的特长,分享你的成功之处,为我们其他人提供经验;

 还有:„„任何你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呵呵

4.沙龙参加原则

 自由参与,畅所欲言;

 就每次沙龙的主题进行非正式的辩论;  聊天为主,开放式讨论,带有一定演讲;  形式自由,轻松氛围,促进团结 5.其他建议

大家凑钱成立“茶点基金会”,购买点零食什么的……

本方案借鉴了往届的经验,相信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为此再献良策,让活动更好地开展!!

学术沙龙汇报 篇2

一、学术沙龙与研究生教学实践

沙龙初为国外的一种社交形式,后被科学家用于学术研讨平台,此为学术沙龙。学术沙龙具有互动性、平等性、创新性、开放性、多元性、经济性、科学性等特性,它便于小群体交流,有利于学科、学派的孕育,推进科学的发展,促进科研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学术沙龙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组织有相关知识背景且有一定学缘关系的师生、学者,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平等交流,从而创生新思想、新方法,构建学术能力的教学互动活动。学术沙龙丰富多样,可为学术论坛、学术读书会、学术茶话会等多种形式。沙龙活动组织简单易行,活动时间可根据参与者灵活安排,课余、晚上、周末均可考虑,活动场所也要求不高,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普通会议室、多媒体会议室皆可,室外广场、公园空地也可进行。学术沙龙可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国内研究生教学实践中不乏学术沙龙式的优秀范例,首当其冲应属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周六家庭学术沙龙[2],这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学者,沙龙活动让他们终身受益。在潘先生的引领下,厦门大学的刘海峰教授、邬大光教授、谢作栩教授等纷纷开起了自己的周末学术沙龙,且各具特色,成为厦门大学高教所一种宝贵的学术传统。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科技编辑方向的研究生教学中采用学术沙龙这种教学形式,达到了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目标,且学术成果颇丰,两年的实践证明,这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好形式[3]。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历史系的汤开建、马明达和王颧三位教授创办的“史学沙龙”、中南财政政法大学的“晓南纵横”学术沙龙也是沙龙教学的良好例证。此外,黑龙江大学黄忠廉教授创办的翻译沙龙也是学术沙龙教学的成功范例, 2009年创办至今已开办了34期,为研究生学术能力构建提供了平台,培养了8名博士研究生和30多名硕士研究生,多名学生申得国家级、省级及其他课题,几乎每名学生都有论文发表,其中多篇为核心、重要期刊。上述多种形式、风格各异的沙龙活动不仅限于研究生范围, 下涉本科,上及青年教师、研究人员,甚至中老年教师和学者。可见,学术沙龙是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方式。

二、学术沙龙的研究生教育功能

学术沙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术沙龙具有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功能,是达到研究生教育智能目标———创造性能力的有效平台。

(一)开辟学术交流平台

研究生自学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知识的输入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观点与思想的交换和输出逐渐成为他们的主要需求。学术沙龙正可满足他们的交流欲望,从而升华他们现有的知识。学术沙龙是导师与学生面授的重要平台, 这里学生可直接得到导师对自己的教诲,同时也可借鉴导师对其他学生的指点,这种集体培养方式效率极高。 另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可形成知识互补,促进新观点的产生。学生之间会逐渐形成竞争意识,相互带动,努力向前。

(二)提升综合学术素养

学术沙龙可全方位构建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敏锐的现象观察能力,逻辑的问题分析能力,科学的难题解决能力,全面的成果呈现能力。沙龙前、沙龙进行时、沙龙后,学生都要保持敏锐的现象观察心理,从材料中、他人演讲中、与他人交流中发现问题,时刻为新的交流作准备。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借助沙龙活动逐渐形成和提升,可比较师友分析问题的思路,为我所用。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环节,沙龙中师友解决问题的思路,探讨中的不同见解,都为研究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借鉴。沙龙对研究生成果呈现能力的培养功能尤为突出。为准备沙龙,学生要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形成大纲或文章,这是思想的书面呈现;为沙龙演讲,学生需将上述思想用现代设备呈现,同时练习口头表达和辩论; 为沙龙总结,学生又需海纳百川,在汇入他人建议的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观点,并与师友共享。

(三)营造良好学风

学术沙龙是导师为首的小群体活动,师生之间存在一种交流、互学、互补、互助、渗透的关系,因有导师、学长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师生团队中可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三、学术沙龙的教学实践策略

教学实践中,学术沙龙活动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做好组织工作,调动主持人、发言人、点评人及听众的积极性,保证活动前的精心准备, 活动中的科学操控,活动后的全面总结。

(一)学术沙龙的精心准备

参与者的精心准备是学术沙龙成果的前提。1.主持人的准备。主持人是沙龙的舵手,沙龙前两周主持人就应在沙龙负责人(一般为导师)的协助下开始精心筹划, 使沙龙运行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主持人可以是导师自己,也可以是其他教师或学生。当然,为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沙龙主持人最好由学生来担任,而且是轮流制。主持人的准备工作涉及时间、地点、人员等多方面。沙龙时间应根据参加者的时间灵活安排,但最好在学期初经大家商议初定一个时间,如每月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五晚六点,这样参加者会有个心理预期。主持人在征求师友意见后将确定的沙龙时间提前一周通过短信、 电子邮件、海报和校园网通知给有意参会者。学术沙龙场地依主题而定,最好采用圆桌会议室,并设置多媒体设备,便于参与者选择多样的表达形式,使沙龙的内容更丰富。主持人还应提前踩点,安排桌椅,调试设备,保证沙龙顺利进行。沙龙前主持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招募发言人,筛选主题发言内容,与沙龙负责人商议确定后同时间、地点一起通知大家。主持人本人还应准备开场发言、中间串词、互动发言等内容,使沙龙运行流畅,气氛轻松,主题鲜明。

2.发言人的准备。发言人是沙龙的灵魂。发言人应针对某问题有独特的观点和清晰的思路,最好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或提纲,并制作可观性强的PPT,以便于沙龙运行时与师友交流。发言人可以向师友提出求助的问题,也要作好回答师友疑问的准备。沙龙一般设2—3个主题发言人,每人30分钟,包括与师友交流时间。发言人应精心准备沙龙发言,注意活动前自己演练,以便在规定时间内精彩展示全部内容。

3.点评人的准备。点评人大多为沙龙参与者中有观点的师生。主持人提前将主题发言题目通知大家的目的就是为沙龙点评提供条件,使听者有问可提,使参加者能真正讨论问题,撞击出火花。当然,为提高沙龙的学术水平,也可邀请某领域的专家或高水平的硕博研究生。 他们自然会根据主题有些许准备,但沙龙参加者也期待他们的即兴点评,给大家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二)学术沙龙的科学操控

参与者的科学操控是学术沙龙有序运行的关键。

1.主持人的操控。主持人操控沙龙的运行。主持人开场发言后要介绍嘉宾和参与者,告知发言人的发言顺序,以便参加者重点关注感兴趣的内容。发言人发言时主持人严格控制时间,避免发言超时影响下一位发言。 发言人与师生互动时,主持人还要把握讨论主题宽窄适度。主持人应有意识地调控沙龙气氛,使大家轻松愉快地讨论。串词是主持人水平的体现,主持人承上启下的串词会使沙龙运行流畅。

2.发言人的操控。发言人经过沙龙前的精心准备, 现场发言会做到张弛有度。发言人应提前到会场,将PPT拷入电脑中,并试运行无异常。发言时重点突出,多媒体使用熟练,语速适中,表情自然,为与师生互动预留合理的时间。互动时面对他人的质疑态度端正,认真回应,记录师友的意见和建议。

3.点评人的操控。点评人认真聆听发言人的演讲, 并针对发言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应畅所欲言, 但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人身攻击。点评人发言要适时、 适度,避免重复,不能抢话。点评人还应做好笔记,记录他人的好观点和自己受到的启发。

(三)学术沙龙的全面总结

总结是沙龙成果的初步体现。主持人总结整个沙龙的情况,发言人提升发言稿,点评人记录心得。1.主持人的总结。主持人一方面要总结沙龙组织工作的成败,为自己以后相关工作积累经验,也为其他师友留下可借鉴之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主持人要总结出沙龙纪要,把发言人和互动者的主要观点加以提炼,形成文字,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与会者,并发布在校园网上。

2.发言人的总结。发言人一定从形式到内容认真总结自己的发言。从节奏把握到演讲效果都应深刻总结, 为日后参加更大的学术活动总结经验。深刻的内容总结是发言人思想升华的重要环节。发言人通过与大家的互动一定会修正之前的一些观点,而且会产生新的思路, 之前的演讲提纲会变成一篇文章,以前的文章会更进一步充实。

3.点评人的总结。点评人,特别是学生,不只是听众或观众,看看热闹,沙龙结束,一切过去。点评人在沙龙后应整理笔记,深入思考沙龙上的亮点,查阅资料深入研究受启发之处。

综上,在研究生培养“大班化”的环境下,学术沙龙是一种良好的研究生教学方式,可为优秀研究生培养创建平台。国内不同形式的学术沙龙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应针对本校、本院系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学术沙龙活动,主持人、 发言人和点评人都积极参与,沙龙前准备充分、沙龙中讨论充分、沙龙后总结充分。运行效率高的沙龙能够明显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摘要:面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种种难题,学术沙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在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已有大量的成功范例。学术沙龙具有开辟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综合学术素养、营造良好学风等教育功能。为使学术沙龙活动高效进行,应保证活动前的精心准备,活动中的科学操控,活动后的全面总结。

学术沙龙汇报 篇3

关键词: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17-02

研究生的逐年扩招,不仅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同时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出严峻挑战,而这种“以灵活多样的主题、开放的组织形式和自由交流的精神氛围”[1]为主要特点的学术沙龙将成为辅助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形式,对于研究生学术要求的强化,理解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最终成为自由独立的大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学术沙龙的起源及演变

沙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原意是指客厅,是法语Salon的音译,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在“沙龙”中,自制、自爱、理性讨论等特点表现的最为明显。它的创设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最有效、理想的场所。17世纪中叶,英国某些科学家经常聚集在一起对研究中碰到的难题进行切磋,这就形成学术沙龙的雏形。[2]1931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发起召开一个学术交流会议,在安排学术报告之外,大部分时间留给科学家们自由交流,与会人员均受益颇多,这一交流方式被后人称作戈登会议,也是现代学术沙龙的典型。[3]

现如今,学术沙龙已经演变作为一种学术研讨平台,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特点主要是:1.参与人员举办活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组织活动简单易行。活动时间可根据参与者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安排,活动场地要求不高,普通教室、室外广场、会议室、公园都可以,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沙龙现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参考形式。2.适用于小群体交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组织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同学,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还能创生新想法,增进学术能力。3.学术沙龙形式丰富多彩,可为学术论坛、学术读书会、圆桌讨论、素质拓展、学术茶话会等多种形式。

从古至今,学术沙龙造就了众多伟人及拔尖学者,他们从沙龙中成长并发展壮大,在沙龙中汲取营养,在思想和思想的交锋中得到智慧的升华,比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马克思,经常参加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年轻也同样受益于学术沙龙“奥林匹亚学院”上的爱因斯坦。国内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学术沙龙的优秀典范当属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周六家庭学术沙龙,[4]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学者,让同学们受益终身;黑龙江大学黄忠廉教授创办的翻译沙龙也是学术沙龙的成功典范,培养的8名博士研究生和3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申请了国家级、省级及其他课题,每名学生都有论文发表,多为核心、重要期刊。

二、办好学术沙龙,培训伯仲良才

(一)伯仲学术沙龙的简概。

“伯仲”二字由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冀教授提出,他指出:论现代教育之人才观,言中医教育之理念,可概括为“伯仲”二字。“伯仲”,一者为“伯仲叔季”与“伯仲难分”,以强调有层次而不为层次论之现代教育人才观;二者取中医药理论渊薮之经典《黄帝内经》岐伯之“伯”和《伤寒杂病论》作者汉代医圣张仲景之“仲”,以体现“厚基础,重临床”之中医教育理念。

“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创立者为本校研究生院王烨燃老师,本着为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创办了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他提出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宗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激发学术热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为理念,为师生之间的学术沟通和感情交流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以及伯仲学术沙龙会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立足传承,发展创新。

“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是在研究生院指导下,以研究生同学为主体组成的学术社团。“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全部学术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活动组织、通讯报道、信息反馈等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自己完成,学术活动的资金和场地均由研究生院提供。作为研究生院的特色主题活动,“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围绕研究生们所关心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共性话题展开探讨,在共同研讨中互相促进,使广大同学能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获得更大收获。“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由多名学校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顾问团、一名日常工作指导教师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秘书处三部分组成。沙龙的核心机构是秘书处,下设素质拓展部、网络文学部、辩论演讲部三个职能部门和临床、基础、药学、综合四个学术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之下又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设立多个学术组,各研究方向和学术组均有专门的负责人。此外,沙龙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博客,在学校网站开辟了自己的网络专栏,并即将出版自己的期刊。为加强学术活动的针对性,沙龙以各学术组为单位实行会员制。成为沙龙的会员无须缴纳一分会费,但每位会员必须如期参加所在学术组的学术活动,积极参加互动探讨,并在活动之后撰写学术心得发表在沙龙博客上,以供主讲人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伯仲学术沙龙的特色及优势。

自我教育乃培养人才之有效手段,亦是提高创新能力之重要途径。如何将自我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方式相融合,是每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所需思考之重要课题。与传统的学术讲座不同,学术沙龙的活动以各学术组为单位进行。各学术组每期活动的主题都在会员之中经过详细的调研和探讨,因而对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每期学术活动的主讲人均由各学术组会员开会集体推荐产生,既可以是研究生、青年教师,也可以是该领域的博导和专家。先后邀请李连达、张伯礼、吴以岭、刘昌孝院士;张琪、段富津、孙申田、王玉玺等国家级名老中医和曹洪欣、匡海学、王喜军、李冀、王庆国、段金廒、王琦等知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大型学术讲座。伯仲学术沙龙的活动以主题讲座、圆桌探讨、演讲辩论、嘉宾访谈、读书心得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此外,为便于同学们交流,沙龙还通过网络空间、博客、微博、QQ群、飞信群等在网络上随时开展学术研讨,使学术交流的空间进一步扩展。

从2011年6月成立至今,研究生学术活动蓬勃发展,学术氛围空前浓厚,每周均有2—3场沙龙学术活动,累计举行各类学术活动90余场。受益者除了研究生之外还有大量的留学生、本科生、外地进修生,累计受益15000余人次,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学校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活动,并在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以提高研究科研能力。在评选各类奖学金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档次水平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三)伯仲学术沙龙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伯仲学术沙龙答疑解惑、因材施教,在和谐放松温暖的氛围中,研究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伴有导师的指导和关注,攻克难关、拓宽思路,在学科及学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利。研究生自身特点、培养模式均有别于本科生,相互交流沟通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伯仲学术沙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连接友谊 的纽带,素质拓展部组织大家每月进行一次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如:徒步、爬山等;各个小组定期进行圆桌讨论,还有辩论演讲部每年一次的“播种杯”研究生辩论赛,展开话题,进行充分讨论,独自与群言,微笑或争辩,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学习并非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因为思想从来不是一种自言自语,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才会绽放的更加灿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合适自己的信息,运用得当为己所用。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然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5]伯仲学术沙龙正是这种“教师引导、学术从游”的良好学术氛围,导师、专家或是博士生对于硕士生的教授或是指点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还便于研究生们尽快了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与动态,使研究生们真正懂得学问的真谛、学术的魅力,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确实是开展研究生自我教育之有效载体。对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导师,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这一平台践行“读中医书,说中医话,想中医事,做中医人”之理念,提高自我教育之能力,把自己培育成伯仲良才,为中医药事业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平.看似平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纪念潘懋元教授创办周末学术沙龙20周年[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背景:三联书店,2004:56

[3]罗尧成,朱永东.学术沙龙:一种研究生教育课程实施形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

[4]肖海涛.试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为例[J].江苏高教,2007,(5)

[5]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4

作者简介:曹明明(1985-),女,汉,硕士。

通讯作者:李冀(1960-),男,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学理论及配伍规律研究。

学术沙龙 学期总结 篇4

在这里我想对学术沙龙注意点,表达一下自己对此的看法。

首先,学术沙龙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开放的,但是在内容是比较集中的,如果没有一个比较集中的话题,就很难起到交流和碰撞的作用。

其次是沙龙学习不是一般学习,而是素质提高。要学会拓宽自己的视野,要学会立体地看问题,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再次,沙龙是要讲究效果的,而这个效果与选择话题关系非常直接。无论如何,话题选择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要选择一个好的话题是非常不容易的。沙龙的效率高低就在于话题是否具有广泛性。

再其次,真正的效率则是要讨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从而不同的人能够从不同方面进行探讨,这样大家都能够受到启发。

沙龙的效果是否好,不仅与主持人的经验能力有关,而且与每个参与者的素质、心态都有关系。沙龙是需要一个氛围的,如果参与者的素质太单一,就很难有交流碰撞的机会。

最后,在沙龙上最主要是培养素质,培养你的思考能力和参与的习惯,培养你如何涉入问题,如何与别人进行交谈,如何提出你的问题并得到别人的回应,其中包括你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批评的技巧等,而不单纯是传播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或听别人有什么打动你的见识没有。在其中最关键的素质就是学会分析,学会分析别人谈论中的长处和短处及其为什么,怎样从中学到“扬长避短”,这就是一个比较借鉴的作用。古人说“相观而善”实际上就是要学会比较借鉴的意思。此外,还有一个对谈话者的尊敬问题在里面。

所以,在沙龙上不仅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一种交往素质,即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学会参与,学会共同构建一个社区,这才能尽到我们作为一个有机的参与者的责任。但是这一文化建设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慢慢建设,心急不得。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篇 篇5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范文篇1

“构建学术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在座的各位能来参加本次由陶研会打造的学术沙龙活动!出席沙龙的有。。。,我担任今天的主持人,记录人是陈芩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教师虐童事件。先是太原某幼儿园一位教师,半小时内打了孩子70次耳光,且该校监控录像显示,多名幼童被殴打。接着,浙江温岭又出现一名以拍虐童照片为乐的教师,揪耳朵提起男童、将幼童扔进垃圾桶等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令网友愤怒。据称,太原这家幼儿园是“黑幼儿园”,教师自然也不合格;而浙江温岭的两名教师则已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对于这类事情的反思却不能终止。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幼儿园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令人发指。诸如20--年,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的一名老师,用电熨斗惩罚上课讲话的学生,有7名幼儿脸部被烫伤。当时,事件引起舆论哗然,可现在看来,有关部门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

11月13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浙江省20--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检查参考提纲》。该“提纲”按照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三类不同对象,设定了不同的师德检查内容。涉及是否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是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歧视学生等。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检查制度规定,采取问卷调查、座谈、教师互评、学校间交叉检查及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访谈调查等方式进行。

然而,该制度公布第二天,随“检查提纲”一同发放的一份师德师风调查参考问卷却引发了部分家长的异议。这份面向学生家长的参考问卷,共设置了教师是否要求过孩子参加有偿家教、任课教师是否存在向孩子销售或强制推销教辅资料的情况等8个问题。在当地一家媒体的家长QQ群内,“体罚”成了家长们广泛议论的焦点。有家长反映,因缺乏认定标准,无法判别什么程度的惩罚才构成体罚。甚至还有家长提议,应当制定一个合理惩罚的规定,供家长对照判断老师有无违规。

一、何为师德?师德包括哪些?

二、师德调查问卷引出棘手问题:怎样才算体罚? 制度尺子量师德可以吗?

三、怎样进行有效的师德教育?

二、制度尺子量师德也有“短处”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一直存在教师体罚与必要的教育惩戒之间的争论。

“家长们对于什么程度才算教师体罚、如何判别教师备课上课是否认真等疑问,实际上说明师德师风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瓶颈。”浙江省教育厅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说,“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一些只能主观感受、不能定量的东西。比如,老师罚孩子围着操场跑5圈或10圈,这就是变相体罚;孩子迟到或扰乱上课秩序,老师让其站立几分钟,这应当不算体罚。”

早在20--年,湖南省就推出了全国首份师德考核管理量化标准,明确绩效考核将和师德挂钩,不与升学率挂钩。对于如何落实量化,也曾引发广泛争论。湖南师大教授刘德华认为,师德很难量化,在实施中如何做“实”,是个棘手问题。

“现在,只要提教师体罚学生,社会往往会谴责教师,谴责他们缺乏道德、缺少良知。其实,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绝大多数教师‘打’、‘骂’孩子,出发点是为孩子好,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的自控力,对于自己的言行并没有正确认识,如果老师不严加管教,最终害的还是孩子。”北京朝阳区一位教师说,现在的课堂上,很多老师对学生违规违纪很无奈,由于担心受家长指责,不少老师选择放任学生的错误行为。“其实,教育是一个教书和育人二者结合的工作,绝大多数老师是知道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是不当的。刚性而过于细化的指标体系,不但难以真正把老师道德量出来,反而容易挫伤老师积极性。”

三、教育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需对接

浙江省教育厅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在现行条件下,师德师风考核可以结合教育部门、学校、社会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多方评价,进行综合考量。

近年来,有关部门严格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制度。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教师法》也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明文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显然,法律禁止体罚学生。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民主、平等,而且越来越倾向关注学生,但近年来,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学校要高升学率、家长要好成绩、给学生减负等,使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师德师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由过去过于强调“师道尊严”的极端转向“矫枉过正”的另一个极端。有时,教师在教学中对孩子稍微严厉的批评也会被解读为“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与目前我国有关法规对体罚的规定不明确导致教育和体罚之间的“度”难以把握有关。因此,要突破瓶颈,需从教育内部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对接上入手,将刚性的制度他律变为教师自觉的职业自律。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范文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参加我院举办的内镜微创保胆新技术学术沙龙,我是重庆北大阳光医院院长刘成忠,在此,我代表重庆北大阳光医院欢迎各位的到来!

为了推动重庆地区胆囊疾病微创治疗事业的发展,本着及时分享临床经验和提高学术水平的理念,我院特举行了本次学术沙龙。此次学术会议得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首钢医院等北大医院的支持,在今年9月20日,我院开通了重庆首个北大专家门诊,陆续迎来了北大专家坐诊。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两位北大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研究员,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特邀授课专家,中国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10个杂志的常务编委,我国胆道镜技术的开拓者,著名内镜专家张宝善教授。(掌声)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普通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督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特邀授课专家,著名保胆专家刘京山教授。

感谢两位专家的到来!(掌声)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内镜微创保胆新技术的发展,给胆道外科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治疗胆囊疾病,应首先考虑保护器官及其功能,维持内环境平衡,20--年来,我国保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造福了广大患者。下面就有请张宝善教授就保胆的发展作相关介绍:

感谢张宝善教授的分享,内镜微创保胆尽最大可能保留胆囊恢复胆囊功能,当然保胆也有严格的规范,下面就有请刘京山教授介绍保胆的规范和治疗。

感谢两位教授的无私分享。听了两位教授的精彩课题,相信大家收获颇多,大家如果有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两位专家会为大家解答。

由于时间的原因,互动交流环节暂告一段落。我们的学术沙龙也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在此祝愿各位及其家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范文篇3

尊敬的孙教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20--级硕士研究生“景德论坛·学术沙龙活动”。今天,来自14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同学们济济一堂,将以“从人本思想到法治国家建设”为主题,阐述观点,畅所欲言。

首先,我们非常荣幸可以邀请到我院孙建娥教授担任我们此次沙龙活动的指导老师,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孙老师的到来。

本次学术沙龙以“发扬以人为本,推进法治建设”为口号,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关注身边的热点时事,通过多位主讲人精心准备的发言,以及专家老师的点评与思考,闪烁学术的魅力,激荡创新的火花,从而增加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我们的友谊。

我们的活动宗旨是:尊重他人、尊重观点、畅所欲言、协同创新。所以在沙龙开始前请各位同学,把手机调到关机或者是静音状态,在同学们的发言过程中,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把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保留到提问以及自由发言时间。谢谢大家的配合。

本次活动将按以下流程进行:

1.首先由嘉宾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讲解。

2.每位主讲人分别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嘉宾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点评,扩展思路。

4.与会同学和嘉宾进一步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进行自由讨论。

5.总结、结束本次的沙龙活动。

下面学术沙龙活动正式开始,大家掌声有请孙建娥教授,为本次沙龙开篇点题。

感谢孙教授本次沙龙主题的分析与思考。孙老师的发言相信也为大家的交流打开了思路。那么下面就请我们此次活动的五位主讲人一一登台,为我们阐述他们对于本次沙龙主题的理解。首先有请周洪同学上台发言。

交流环节,同学提问,主讲人回答。

感谢五位同学的对于我们此次主题所做的精心准备与阐述,也相信同学们在他们的发言与回答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独特的见解。本次活动是我们14级同学入学以来进行的首次学术沙龙活动,这五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为我们今后的学术交流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五位同学发言之后,有请指导老师孙教授为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并且在孙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关于活动主题进行自由发言与讨论。

敬爱的孙教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充满学术氛围,充满思想碰撞火花的交流与讨论中,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也进行到了尾声。关于本次沙龙的主题“从人本思想到法治国家建设”,我相信经过了五位同学的发言,尤其是经过了孙教授为我们所做的点评与总结,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回想自己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依然感觉到意犹未尽的。不过也正是知识与思考的无限性,才让我们感受到学术思考的无穷魅力。最后,让我们所有的同学,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孙老师对我们同学们的关心,关爱。也同时感谢我们五位主讲同学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发言,还要感谢为此次沙龙活动作出努力的策划、工作人员,他们是周洪,刘艳,刘树阳,胡安邦,兰亭序,杨甜,周嘉懿,殴擎宇,李艳丽,贾亮亮。最后感谢同学们的光临。我宣布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用掌声欢送孙老师。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范文篇4

各位老师、名位领导,下午好,今天是10月15日,学校新学期的第一次教师学术沙龙开始,出席沙龙的主要是我们邀请的各学科教师,我担任今天的主持人,记录人是刘江艳,此外,今天还有几位常州市教育督导团的几位领导对我们沙龙进行观摩,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欢迎!

今天我们沙龙讨论的主题是“学生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分成两个思路,一是研究的思路,另一个是实践的思路,所谓实践的思路,就是我平时是怎么布置作业的,我对作业布置是怎么想的,我觉得应该怎么办才能体现出有效性来,我们先请两位教师先带谈谈他自己的看法,每人发言不超过三分钟。

看来我们每位同志都对作业布置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有实际中也有自己独到的做法,然而,我们的讨论不能仅仅这样个人说自己的故事,为了能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个话题形成一些思考的维度,这自己分了这三个维度,每个方面又细分了一些小的角度,下面大家在发言的时候,可以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当然,如何有些角度图中没有考虑到,也可以再增加,如果你觉得这个维度不符合你的观点或认识,也可以提出来。当然,听的同志也不能闲着,可以在手头的这张图记录一起你自己思考的内容。谢谢。

今天的讨论内容十分激烈,从这些非常细小的地方,我们能一窥教育教育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下面让我来慢慢收起这个话题,回到主题本身,大家会发现,我们今天的许多讨论也赋予这个主题以意义,让我们在这种命题的解构过程中获得了意义的建构,沙龙有没有结论本身并没有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更多触摸到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在多元的视域变化与交融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这个命题的独特意义,这种发现其实也是人自身价值的一种发现。最后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宽宏的视野,去投入到更加精细的、更加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最后感谢教育督导团领导的仔细聆听。

2.关于戒毒制度的改革和成瘾者权利保障,大家可以就我提供的两篇文章当中的问题谈,也可以谈自己工作当中接触到戒毒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请市中心精神卫生的主任医师贾伟介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情况,他们做美沙酮治疗是全省最早的,请他谈一下经验和体会。

褚宸舸(主持人):

贾主任说的非常好,虽然超时了,我都不忍心打断他。他谈到的回归社会、心理矫正、禁毒社工等问题,其实是拿捏住了我们社区戒毒的要害。下面有请市禁毒办副主任,缉毒支队田副支队长介绍一下全市禁毒的情况。

褚宸舸(主持人):

田队长说的内容很重要。《禁毒法》最大的改变就是把社区戒毒、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都引进来了。这相当于给以前的禁毒工作做了一个大手术,《禁毒法》把社区戒毒、维持治疗作为重心。而过去主要是以强戒为主,我们国家在强戒方面其实也有很多经验,公安部门和司法劳教部门都在做。现在,法律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也要求我们的工作重心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有请我们学校的女法医冯雪教授,她硕士读的心理学、博士读的是医学,相信她有很多心得和大家分享。

褚宸舸(主持人):

据我所知,冯老师近年来做了不少心理辅导讲座等社会公益工作。她今天从《精神卫生法》立法角度切入,然后谈到强制医疗、心理矫治的问题。尤其是对社区戒毒的困境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值得我们在今

最新学术沙龙主持词范文篇5

各位老师、名位领导,下午好,今天是1月15日,学校新学期的第一次教师学术沙龙开始,出席沙龙的主要是我们邀请的各学科教师,我担任今天的主持人,记录人是刘江艳,此外,今天还有几位常州市教育督导团的几位领导对我们沙龙进行观摩,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欢迎!

今天我们沙龙讨论的主题是“学生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分成两个思路,一是研究的思路,另一个是实践的思路,所谓实践的思路,就是我平时是怎么布置作业的,我对作业布置是怎么想的,我觉得应该怎么办才能体现出有效性来,我们先请两位教师先带谈谈他自己的看法,每人发言不超过三分钟。

看来我们每位同志都对作业布置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有实际中也有自己独到的做法,然而,我们的讨论不能仅仅这样个人说自己的故事,为了能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个话题形成一些思考的维度,这自己分了这三个维度,每个方面又细分了一些小的角度,下面大家在发言的时候,可以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当然,如何有些角度图中没有考虑到,也可以再增加,如果你觉得这个维度不符合你的观点或认识,也可以提出来。

当然,听的同志也不能闲着,可以在手头的这张图记录一起你自己思考的内容。

谢谢。

今天的讨论内容十分激烈,从这些非常细小的地方,我们能一窥教育教育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

下面让我来慢慢收起这个话题,回到主题本身,大家会发现,我们今天的许多讨论也赋予这个主题以意义,让我们在这种命题的解构过程中获得了意义的建构,沙龙有没有结论本身并没有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更多触摸到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在多元的视域变化与交融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这个命题的独特意义,这种发现其实也是人自身价值的一种发现。

最后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宽宏的视野,去投入到更加精细的、更加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最后感谢教育督导团领导的仔细聆听。

学术沙龙汇报 篇6

为贯彻研究生部“举办学术沙龙,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相关要求的精神,政治经济学专业于xx日举办了主题为“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的学术沙龙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经济学教研部张卿老师以及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一、二年级全体同学。得益于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积极发言和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沙龙活动以座谈形式,分主题发言、讨论和老师点评三个环节进行。Xx等同学分别作了精彩的发言,并积极参与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对于收入分配的现状,有的同学侧重阐述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的表现。

1、国民收入快速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年增长为11.2%,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高达21.5%。从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该比重在1992~2010年期间从12.9%上升到21%。如果在常规的收入之外,再加上政府的社保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其他预算外政府收入,上升势头会更强。可见,国民财富向政府倾斜的状况已十分明显。

2、国民收入快速向企业集中。自从进入全面改革阶段以来,资本挤占劳动的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按收入法计算,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92年为58%,显然,劳动报酬的比例还是不低的。但到2008年,劳动报酬在占GDP的比重仅为48%,大体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代表资本收入的固定资产折旧及营业盈余在GDP中所占份额却由27%上升到37%,增加了10个百分点。以上两种失衡宏观上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国民财富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1992年到2008年16年间,政府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19%上升至21%;企业部门收入份额增加尤为明显,由13%上升至22%。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68%下降到57%,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表示国民收入在向政府和企业转移。

而有的同学主要对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发表自己观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0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07,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到2000年达到0.412,增长幅度较大,2007年进一步增长到0.458,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更是达到0.48,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实际差距可能比这个还要大,可见贫富差

距已经达到须高度重视的程度。

1、城乡收入比体现的差距。1978年到198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5-2.6倍。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在1.8到2.3倍间徘徊。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特别是2000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到2009年达到3.33:1,而国际上最高在2:1左右。虽然近两年有所缓和,到2010年下降为3.23:1,但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住房补贴、公费医疗、子女教育等各种福利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能高达6:1,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还体现在垄断行业与普通行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等。

2、高、低收入群体贫富悬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还变现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悬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1992~2009不同收入组人均年均收入数据计算得表1如下。数据显示,中等收入户人均年收入年增长幅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单低收入户收入增长缓慢,而最高收入户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更是远高于最低收入户收入增长幅度。收入差距快速拉大,1999年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年收入为12147.82元,占城镇居民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年收入为2646.71元,最高收入户收入是最低收入户收入的4.6倍。而到了2009年,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年收入增长到51349.57元,占城镇居民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年收入则是5950.68元。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间的收入差距增长到8.6倍。就财富占有而言,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已经不是金字塔型的结构,而是倒金字塔型的结构,甚至是T型结构,也就是占总人数很小一部分的高收入人群占有了大部分财富。这种情况导致社会冲突不断激化。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各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对策和思路,张卿老师对各位同学的观点都做了精彩点评并指出了改革我国收入分配的关键问题。综合大家观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从要素投入结构入手缓解收入分配失衡。收入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首先取决于生产中要素投入的结构。所以,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首先要从生产入手,改变我们长期以来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投资的增加。所以,在收入结构上,资本和自然资源所有者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和专业劳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降低。由于作为资本和自然资源所

有者的,首先是政府,然后是国有垄断企业,导致收入越来越向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倾斜。十分明显,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投资主导的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从生产结构上改变收入分配,就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而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报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2、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政府支出中用于教育、科学、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比重,保障社会成员公平地享受教育机会、医疗条件和其他福利待遇,保证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等收入阶层。为此,需要改革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改变财权过度上移事权过度下移导致基层政府财政枯竭的状况;还需要改变过分偏重GDP的政绩考核体系,以解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动力不足的问题。

3、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当前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90%以上来之利息收入,这说明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过度单一。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产生利息收入的是居民财富中除了消费的剩余部分,由于高收入人群消费倾向低储蓄倾向高,产生的利息收入也就更多,这就构成财产性收入的贫富差距,加大了总收入的贫富差距。要切实调整收入分配,就必须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尤其应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这就需要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财产。可以考虑调整产权结构,增加私有产权的比重,保障居民私有产权,为提高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就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而言,可以通过创新担保方式等途径盘活农民“三权(宅基地使用权、耕地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如此,即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亦可缓解进城农民城市农村两头占地导致耕地减少的状况。

4、扶持中小企业与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为此,必须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放开金融业进入门槛;必须全面改革营业税,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减轻第三产业企业的税收负担。适度调整营业税税目的税率和计税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缩小营业税征税范围,相应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条件成熟时将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全部纳入到增值税之中,从而侧地消除营业税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5、完善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国家对职工工资的积极调控和支付保障作用,随

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完善与收入分配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从法律层面确保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如2004年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的立法层次较低,应制定《最低工资法》,提高立法层次,增强最低工资的强制性;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方面的法律法规,发挥工会的作用,加强职工工资集体谈判能力;建立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等,打击灰色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企业分红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制度。完善劳动仲裁和法律援助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

评委老师签字:

记录员:

学术沙龙汇报 篇7

2015年6月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 (ECTE) 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季学术沙龙活动, 主题为“新空间与新路径”。工信部、国资委、地方通信管理局等政府部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 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学术组织, 以及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腾讯科技、二六三网络、爱立信、未来电视、世纪互联、浩瀚深度的产业界人士等出席了本次沙龙活动。沙龙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与信息服务业的新机遇、“互联网+”下的运营商转型等, 观点交锋精彩纷呈。

通信行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观点一:通信行业发展迅速, 8兆以上宽带用户突破1亿户。

通信行业业务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达22%;业务收入保持低速增长, 仍为3.1%;世界前30强互联网企业中, 中国有10个;前10强中, 中国有4个。互联网行业景气指数:先行指数107, 连续3个季度处于上升的趋势。

近期, 通信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包括:8兆以上用户突破1亿户, 占宽带比重达48.9%, 目前处于从4兆向8兆快速升级的阶段, 测试实际下载速率为5.12兆, 比2014年底提高20.5%;移动宽带用户占比接近50%, 3G+4G用户占比49.8%, 其中4G用户发展迅速, 带动了整个移动宽带用户高速增长;移动数据业务超过移动话音。

观点二:移动链接呈现爆炸式增长, 虚拟与现实合二为一。

目前, 我国的通信产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第一, 移动流量逐年增加, 移动链接呈爆炸式增长;第二,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很难区分彼此, 云服务无处不在, 新业务应用层出不穷;第三, 虚拟与现实合二为一;第四, 安全与隐私引起高度重视。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需要让信息创造价值, 让信息流各个环节创造更多价值, 帮助客户收集、分发、处理、储存、消费信息, 创造各种价值。

“一带一路”与信息服务业的新机遇

观点一:“一带一路”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也符合世界发展的外因。

第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国家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促成。外因包括: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日本和东盟国家也通过各种举措抑制中国经济发展;中亚发生革命争端, 使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中国需要寻求自己的发展, 否则经济发展将会被抑制在较小的圈子之内。内因包括: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贸易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同时中国在投资和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发展迅速, 对外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029亿美元, 2013年中国吸收外资就升至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 达1239亿美元。因此, 中国迫切需要走自己的路, 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 但在此之前中国虽有东北振兴、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 但主要局限在国内, 缺少全球性战略。

第二,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是实现“中国梦”的载体, 但实现这一目标不是短期内5年、10年就能完成的, 需要中长期, 可能需要20年或者到建国100周年。实现的原则和前提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是中国过去战略的升级版, 它将国内区域战略和海外国家战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形成了一个圆形经济圈, 这个经济圈经济活力非常大, 它以中国为主导, 特别有利于人民币流通;同时, “一带一路”还可利用双边合作机制, 包括与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规划、双边合作示范区、双边合作经贸区、产业园区、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等。

第三, “一带一路”参与现状。“一带一路”发展需要建立规则、机制、标准, 需要从贸易、投资、合作、交流等方面入手。要想积极参与该战略过程,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营商环境问题。目前, 国内营商环境最理想的是北京、天津以及上海沿海地区, 最不理想是新疆、甘肃、云南等经济偏落后的地区;而在“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中, 如中亚国家营商环境一般, 对我国非常不利, 企业在这些国家投资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另外,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需要富裕国家带动贫穷国家,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体化水平较高, 因此在与东盟的合作中, 我们可以引领它;但新疆等地区的营商环境以及一体化水平不高, 很难引领中亚国家。

观点二:“一带一路”除了提高信息服务业产能, 还将打开更大的潜在市场。

第一, “一带一路”对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构建全方位新格局, 提升国家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 “一带一路”的提出, 需要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构建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这一秩序与美国主导的秩序是并存的, 从而形成世界多极化。“一带一路”对中国的机遇和影响, 除了提高信息服务业的产能, 还将打开更大的潜在市场, 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 创新合作共赢和发展。这个市场不是简单的复制产品和服务, 而是在更大空间内通过创新获得发展的契机和机遇。

第二, “一带一路”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机遇。一方面“一带一路”将带动周边发展中国家建设巨大的基础设施市场;另一方面, 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 包括多边合作组织的推动, 为“一带一路”多元化的外交环境提供了相应保障。“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包括运输业、港口、高铁等行业的优秀企业, 他们需要配套的电信资源和服务, 这也给电信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商机。另外, 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建设方面还是缺少相关经验, 这些国家已建成的网络由于运营不善, 导致后期网络不可用或经济效益不显著, 而我国设备商可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设备及相应运营经验。

第三, “一带一路”对各省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作为紧邻俄罗斯的省份, 需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一带一路”规划明确提出中国和俄罗斯建北极网光纤对接内容, 其中黑龙江是中国电信亚欧组织重要的路由方向, 已和俄罗斯实现光缆对接, 而黑龙江和内蒙北部省交界是重要的衔接点。另外, “一带一路”战略还带来很多新项目, 尤其是陕西 (陆上丝绸之路起点) 、福建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等地, 比如陕西刚结束的丝绸之路博览会有48个国家参加, 并特设了丝绸之路沿海部长论坛。

观点三:“一带一路”多为高风险国家, 合作中需要冷静思维, 规避风险。

虽然目前国内“一带一路”很热, 但“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都是高风险国家, 需要谨慎对待, 尤其是对外投资, 特别需要冷静思维。例如最近乌克兰出现了政治风暴, 导致我国相关项目亏损。因此, 未来中国需进一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升级投资保护协定, 保证海外投资员工权益、政府权益、企业权益, 因为已经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中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另外, 中国企业“走出去”后将与当地最高管理层密切接触, 这也需要周密考虑, 规避风险, 建议中国企业充分利用第三方资源, 对目标国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对相应风险及早做出部署和预案, 以保证海外拓展有效性和资金投资的安全。

观点四:运营商要做现代服务业走出去的先行者, 探索新模式。

中国电信建设的欧亚信息丝绸之路涵盖了3个区域, 具体而言有4个举措:第一, 优化OTN网络构建欧亚非丝绸之路布局, 围绕“一带一路”3个路由方向形成不同通信传输的路由环, 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形成为我所用的传输能力, 以此支撑对于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第二, 打造全球互联网转接平台, 形成面向云一体化的能力提升, 从原来以中文内容为核心转向全球互联网为核心的方向, 打造不同区域互联网信息交流中心, 同时依托基础设施, 围绕云化和虚拟化, 在相应重点地区部署相应的ITC资源、云资源和计算资源等;第三, 做现代服务业走出去先行者, 增强重点区域的行业影响力, 把中国电信的产能、设备以及服务能力进行整体输出, 比如可以与上游OTT企业一起提供从基础设施提供到上层应用 (包括交易平台) 的整体产业链;第四, 以开放合作态度利用中国资本, 包括国家资本、民间资本, 探索业务发展和资源建设新模式。

“互联网+”下的运营商转型

观点一:“互联网+”与“+互联网”具有本质不同。

腾讯定义的“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融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互联网+”与“+互联网”具有本质的不同:“+互联网”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延伸, 是物理低层次模式, 例如, 电信运营商开网上营业厅就是一种渠道的延伸;“互联网+”虽然还是同样的网, 但承载的内容更多, 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它不是简单的结合, 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融合, 通过融合实现新的业态, 是一种化学反应。互联网原来仅仅是一种服务, 目前正向生产领域转型, 向生产资料转型, 正在由消费型走向生产型甚至到产业型互联网, 最终让生产实现服务化、让服务实现生产化。

观点二: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 运营商需积极创新。

“互联网+”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对于通信运营商, 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是互联网的主体服务商, 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服务, 其实在互联网服务方面三大运营商可以做很多事情, 关键在于如何创新, 如用云遥控替代所有摇控器;对船只进行智能化改造, 提供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方案等。其次, 互联网时代既有促进生产力的一面, 又有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的一面, 对于互联网时代社会形态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运营商需要积极调整。第三, 对于法律禁止的内容应当坚决禁止, 比如明确保护个人隐私权。

另外, “互联网+”有可能给通信业, 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很多变化, 它不仅能替代, 还能进行价值转移, 创造新价值。未来, 互联网将催生大量个人消费型应用, 并成为社会生产工具, 它将向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 成为各行各业应用的工具, 实现广泛拥抱实体经济。为此, 在产业互联网方面, 几家运营商都有一定布局, 通过行业应用带动产业互联网发展。比如中国联通选择了八大热点行业, 建立了拓展团队, 在金融、汽车、交通、物流等领域和实体资源结合, 创造新价值。

观点三:运营商不存在不能创新、不能转型的基因。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下, 运营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第一, “两化融合”的推进是运营商发展转型的良好机遇。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在这个发展阶段, 传统工业领域的发展空间有限, 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将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国家战略, 运营商将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第二, 整个产业转型空间较大, 这也是运营商发展转型的良好机遇。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 都让运营商面临更大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企业客户将逐步增多。第三, 运营商不存在不能创新、不能转型的基因。企业能不能转型不是基因的问题, 而是需要战略、需要提前谋划, 当前运营商有很多事谋划得不够 (其中有体制机制原因) , 才导致转型比较慢。

观点四:经济转型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国企业, 尤其是帮助传统企业优化其效率。

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曾在文章中反省, 2000年美国经济开始过于虚拟化并走下坡路, 而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出口物品到国际市场并换回真金白银。因此, 经济转型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中国企业, 尤其是帮助传统企业优化其效率。在对京东调查中发现, 京东在整合传统制造业方面有独特的价值:一方面, 它了解消费者需求, 可以发现很多创意, 并将创意反馈至厂商;另一方面, 它缩短了厂商走向市场的距离, 如传统厂商推销需要30天, 但在京东平台只需要一天, 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会解决, 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传统企业”。

最近关注 (调研) 的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对商业主导逻辑产生哪些影响?从国际研究来看, 是从产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 包括互联网企业重点是用非可控资源 (如客户资源以前无法操作, 而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操作) , 如今这个逻辑是否发生根本改变, 对传统企业的价值创造环节在什么地方等都有待研究。因此, “互联网+”落地的难点在于传统企业在思维体系、组织形态、业务转型上能否实现真正转变。

观点五:运营商应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以更好地满足我国对互联网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给运营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问题。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创新, 三大运营商的改革既有机制问题, 也有体制问题, 还有认识问题。目前, 运营商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成立中国移动咪咕公司, 中国移动可以在资本层吸收其它资本参与, 而独立法人 (咪咕公司) 就是互联网服务商。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 给用户提供舒适的个性化服务。为此, 可以考虑建专用网络, 将网络铺向全国各地, 推动我国进入到真正互联网云服务的时代, 真正推动国家整体战略的落实。

观点六: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是运营商可行的转型之路。

移动方面的创新首先是提前把5G用到4G上, 给用户5G的体验;其次是网络虚拟化, 需要用软件定义网络, 可以说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是三大运营商必经的转型之路, 构建虚拟企业网很可能是三大运营商和信息通信人的重要任务。目前, 大部分企业都有小局域网、服务器, 这是通信企业走出去的智库, 如果能把这种数据中心VDC建立起来, 那么未来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将平等地在网上进行办公、生活, 这将是一次重要的网络革命。

观点七:谨慎利用数据, 关注数据安全问题。

对运营商而言, 数据是资源, 甚至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那么, 怎样通过自身模式创新, 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挖掘分析, 使其拥有价值并变现, 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关键问题。但目前有许多现实问题:比如我国基础运营商时常会与其它公司或者国外公司合作, 将数据提炼之后让对方公司加工, 这就是一种数据转让, 涉及数据安全问题;另外, 为了更好学习对方技术, 运营商会在数据运用方面与一些数据分析公司合作, 或引进国外数据分析公司, 将我们的数据提供给国外数据公司, 包括用户信息、企业信息、敏感信息等;此外, 还有一些网络安全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甚至与网站签署委托协议, 帮助进行安全防护, 然后到网站进行数据留存和分析, 后期还会变现。因此, 基础运营商、互联网公司急需对数据进行安全防护, 在欧洲个人信息是根本, 因此立法非常健全;而在我国, 数据使用问题一直困扰着运营商, 应该提出合理的规范。

关于“提速降费”的深层次思考

观点一:“提速降费”背景下, 传统通信行业需要创新发展。

目前, 三大运营商收入和利润均在下滑, 正面临着国资委的考核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三大运营商追加投资、加强建设, 还要降低资费, 这是一个矛盾。当然作为传统的通信行业也需要做一些努力:第一, 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战略, 使全民宽带提高是通信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需要实现更有性价比的资费和更广泛的宽带;第二, 需要在大数据宏观经济画像方面有所作为;第三, 用互联网方法将“一带一路”高装备、高技术武装起来;第四, 新常态下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所有用户都要经过网络, 那么需要有效手段保证经济是安全的, 否则“互联网+”融入所有金融交易体系的时候, 国家将会面临灾难;第五, 要通过新常态下的技术创新, 使我国出口产品尽可能提高附加值, 这是核心。

观点二:互联网提速可以从信息分析和筛选着手。

李克强总理提出宽带提速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提速互联网就难以发展, 但可以考虑从信息分析和筛选角度做工作。比如微信, 一个照片可能转一百多遍, 而当前我们只要转就必须放在数据库中, 类似这种重复的、无效的、占有容量的数据还有很多, 所以对信息和数据要进行分析, 建立数据库IDC, 这才构成“大数据+大宽带”, 真正实现宽带战略提速。

观点三:转变思路、修好信息高速公路, 尽可能实现降费。

学术沙龙汇报 篇8

李宗浩教授作了《在当代医学救援的激流中——推倒医院围墙,建立心肺复苏、自动除颤与灾害自救互救生命链》主题发言,阐述了心肺复苏(CPR)与自动除颤(AED)的进展,介绍了近10年来全球的严重灾害形势及我国医学救援事业的进展。同时,对我国医学救援中存在的“软肋”,提出了应对措施。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钱方毅教授针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心肺复苏(CPR)救治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来自湖南湘雅二院的熊光仲主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关于心肺复苏在我国进程发展的“本土化”的问题。

会议另一个重要议题关于医学救援的专业、培训教育。徐州医学院吴永平院长从该院自建立急救医学专业十年来,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急救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当前国内医学救援在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策。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的李超乾教授主要根据院内急诊及医学救援的教学作了分析。黎檀实主任阐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现场救治的特点、核心及主要内容,并对CPR、AED在军事医学救援上的重要性、实用性等问题作了探讨。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副队长樊毫军就十年来多次参加的国内外救援的医学实践,在《灾害救援医学在我国新兴与发展》中评估了我国救援医疗队及普通医疗队的组织、人员技能、运作模式,分析了如何科学有效有序地在现场展开救援。上海急救中心主任赵华强解释了AED在公众普及滞后的原因,也就AED的推广进行了呼吁。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万立东针对北京院外急救的概况作了解说并展望了AED今后的发展。专家们在讨论中认为AED在我国公众场合应尽快启动。

李宗浩教授学术总结中指出,此次学术沙龙是科学的探讨,讨论不是讲技术到技术的问题,而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是一次全新的会议模式和风格。专家们一致认为,心肺复苏、自动除颤和灾害救援的理念、知识,不仅将增强我国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又将是抢救一体化的新理念,更将是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达到高效实施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有效手段。(吴慧李宇歌)

上一篇:最新公务员工资晋升表下一篇:此情可待 中英文歌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