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

2024-10-23

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 篇1

课题解决问题

(二)课时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模式或方法

小组研讨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学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图文并茂,复习旧知(1)看图列式计算:(课件演示)①一支钢笔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汇报交流: ①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依据与意图

设计依据: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他形象地把学习而不注意巩固知识比作“醉汉赶车”,只顾向前跑,货物一路走、一路丢,到达目的地,只剩一辆空车。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第1题复习求总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从横行和竖列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发

非预设 生成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预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构建方法

(1)理解题意,收集信息。①学生读题:(课件呈现例5题目)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②小组交流: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教师和学生共有32人要乘车)(2)明确问题,分析过程。①理解“坐得下吗”的含义。

引导学生明确:有32人要乘车,一共需要多少个座位呢?(32个座位)如果车子的座位比32个少就怎样?(坐不下)什么情况下就坐得下呢? ②说说解决过程。

学生交流:先求车子的座位数,再比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3)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①不同角度观察“座位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角度说一说;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②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尝试列式解决。③汇报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预设:解法一:7×4=28(个)28+5=33(个)>30+2=32(个)解法二:8×4=32(个)32+1=33(个)>30+2=32(个)解法三:5×8=40(个)

40-7=33(个)>30+2=32(个)……

④比较作答: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2、反思过程,小结方法

学生说说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应注意什么?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设计依据与意图

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依据:教育学中教学的启发性原则,要求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意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感知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设计依据: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设计意图:交流学习体会,循序渐进、形成系统。

非预设 生成 当堂 检测

检测题型设计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即怎样求鸡蛋的个数,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英准备了25元,想买6本日记本和1个铅笔盒,如图:

设计依据与意图

设计依据:教育学认为检查知识是指教师通过测验、作业、提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检测题检查学生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典型错题诊断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二)解法一:7×4=28(个)28+5=33(个)>30+2=32(个)解法二:8×4=32(个)32+1=33(个)>30+2=32(个)解法三:5×8=40(个)

40-7=33(个)>30+2=32(个)答:全都师生能坐得下。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 篇2

关键词:新授课,练习课,家庭作业,车轮直径

望课堂内外, 小组忙忙;大组小组, 讨论声声。您瞧:三个一群, 五个一伙, 小组成员忽多忽少;您听:三句讲一题, 五句指迷津, 小组声音忽有忽无。在这样的课堂中, 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中成就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能力。在各项活动中, 我班孩子都能“巧”然应对, 展现出他们独有的自信, 洋溢出幸福的笑脸。这些成绩的取得, 都源于教师的“懒”。

一懒:在新授课中要适时适课而“懒”

学生能自学的新课, 教师不抢着讲;学生能讲清楚的, 教师不重复讲。经过四年级一年的培养与训练, 各小组已经养成了很好的合作习惯, 所以, 在五年级的很多课中, 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学。比如:刚学完“圆的认识”这节课时, 由于刚认识圆规, 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它的神威, 也想认识一下“圆”这位新朋友。刚宣布完学习内容, 学生已翻开课本看了起来———圈画重要知识点, 找出疑问之处。我在教室里巡视, 观察各小组的反应, 只听第二小组组长说:“你们看完了吗?”她先选的4 号种子选手李×, 让她说出自己圈画的重点。李×说:“我知道圆也是平面图形, 但它是由曲线围成, 没有顶点。我还知道怎么画圆, 将圆规两脚分开, 针尖固定, 另一只脚转圈, 边说边画。”孙×同学快速补充说道:“你们看我画的圆, 针尖的地方叫圆心, 用字母‘O’来表示, 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 把书上的知识点快速地复述了一遍。

二懒:在练习课、试卷讲评课中要适时适题而“懒”

在练习课中, 采用多种形式, 让练习课首先具有趣味性, 其次是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练、自查与自纠,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选用闯关练习法, 看哪一小组先闯过所有关, 到达胜利的彼岸, 摘得一颗智慧星, 要求小组成员无掉队。教师根据小组长的汇报和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 做出机智讲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再也不会走神了, 真是事半功倍。试卷讲评课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教师在上面讲得是抑扬顿挫、口若悬河;而孩子们却是无精打采、昏昏沉沉。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是, 老师“懒”一些, 把课堂交给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具体做法是:先小组内自纠, 纠正因马虎而错的马虎题目;再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向本小组成员请教;本小组都错的题目, 可通过跨组学习来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查自纠能力, 又培养了一部分学生的讲解能力, 还使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单元测试”, 发下试卷后, 先进行试卷总评, 表扬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 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各小组按上述方法订正完成后, 进行汇报, 提出试卷中的疑问之处。一堂试卷讲评课, 看不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演讲”的身影, 下课后却收上来一张张用红笔圈画的试卷。

三懒:在家庭作业的批阅中要“懒”出成效

努力让学生对每一次作业都产生兴趣, 这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作业的乐趣所在。每次的家庭作业布置, 一定要做到题精而量少, 便于组长批阅、讲解、汇报。

例如: (6月16日家庭作业)

1.只列式不计算。

(1) 在一个长4 厘米, 宽3 厘米的长方形里, 画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一个圆形花圃, 它的直径是12 米, 用一半的地方种一串红, 种一串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一根铁丝, 正好可以做成一个边长是157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做成一个圆, 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4) 一张圆桌的半径是40 厘米, 在它的周围加上一圈铁丝, 至少需要铁丝多少米?

2.小明骑自行车通过一座长816.4 米的大桥。已知车轮直径约是0.65 米, 车轮平均每分钟转80 圈, 求小明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

五个小组长互对答案批阅后, 再给自己的组员批阅, 对本小组的书写和正误情况做简单的汇报 (带着作业纸) 。第3 小组徐×× (冠军组、优秀组长双重头衔, 对工作认真负责, 原来我班的学困生——李××, 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 成绩可想而知, 在她的管理和影响下, 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 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说:“老师, 今天的课外作业, 做得有点不好, 特别是计算错误率高, 张××错的最多, 你看这几题……”我听了各组长的汇报, 并看了他们的批改情况, 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教案做了及时的调整, 把两道错误率高的题目加进了下次练习和重点讲解的行列。这样重点突出了, 难点更容易突破。老师“懒”了, 学生“勤”了, 学生能力有了, 教学效果增强了, 何乐而不为。

老师让一步, 就可能让出学生讲题的精彩瞬间;老师退一步, 就可能退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老师慢一步, 就可能慢出学生自我探索的沃土。

参考文献

数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同步测试题 篇3

一、快乐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2、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 )

3、角用符号( )表示,角的计量单位是( ),一个角九十度,可计作( )。

4、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 ),与两条边( )有关,( )越大,角度( )。

5、锐角是( )的角,钝角是( )。

6、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7、已知∠1+∠2=125°, ∠2=35°,那么∠1=( )。

8( )时整或( )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

9、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 )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 )条射线。

10、周角的一半是( )度,成( )角;平角的一半,再一半是( )度,成( )角。

二、我是“小医生”对错我诊断。(每题2分,共12分)

1、直线比线段长。 ( )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

3、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

4、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四个角。 ( )

5、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的角,这个角就是50°。 ( )

6、钝角的一半一定是锐角。 ( )

三、快乐ABCD(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12分)

1、通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无数条 D、无法确定

2、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在一起是( )。

A、锐角 B、钝角 C、平角 D、无法确定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右图中∠A的两边延长3倍后,∠A是( )。 20°

A、60° B、20° C、90°

四、把下面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每小题6分,共12分)

135° 180 ° 89° 105° 90° 10° 179° 185 ° 17°

锐角 钝角

五、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每题3分,共18分)

105° 85 ° 150°

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 篇4

(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的正确含义。

2.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3.探索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互化,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通过情景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材通过几幅图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就已经与生活中的百分数有了不少接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可以分两个层次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百分数及自己举出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概括百分数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教材先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为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3.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百分率问题,要理解什么是百分率,弄清楚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应该用谁除以谁,而不是靠死套公式来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解答的百分数应用题。这两类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要弄清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在分析几种不同的做法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和理解。

数的意

写法…………………………………………………………………..1课时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1课时

3用

问题……………………………………………………………………..3课时

复习………………………………………………………………………………….1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第82、第83页的内容及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通过对百分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体会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实物投影及投影片。

.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说一说以上两个分数哪个表示具体数量,哪个表示倍数关系。

2.老师: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学习百分数的意义。

投影出示教材第82页的图。

学生试着说出每幅图中的信息,并了解像14%、65.5%、120%……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百分数?

展示学生搜集的含有百分数的句子:

例如:河北省今年的棉花产量是去年的125%。

春运期间北京站的列车正点发车率达到98.7%。

我国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

说一说下面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百分数的读、写法。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写法指导:先写分子,再写“%”。

老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几个百分数作示范。

例如: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读法指导:先读“%”,再读分子。

例如:50%

读作:百分之五十

7.5% 读作:百分之七点五

00% 读作:百分之一百

老师强调:在读、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写法: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

②读法:不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读出下面各百分数。

% 6% 43% 0.5% 100% 245.6%

2.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三

百分之七十二

百分之五十六点三

百分之一百四十

百分之三百

百分之九十九

.一条路,修好了85%,这句话中,是单位“1”,是的85%。

2.在一瓶饮料瓶上标有“100%果汁”,这句话中百分数的含义是。

课堂作业新设计

.百分之一 百分之六 百分之四十三 百分之零点五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二百四十五点六

2.3% 72% 56.3% 140% 300% 99%

思维训练

.一条路 修好的路 这条路

2.这瓶饮料中全部是果汁

教材习题

教材第83页“做一做”

.1% 28% 0.5%

2.百分之十七 百分之四十五 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一百四十 百分之零点六 百分之七点五 百分之三十三点三 百分之一百二十一点七 百分之三百

3.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比,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还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表示具体数量时,可以带单位名称。

练习十八

.百分之八十六 百分之十四 百分之六十三点二 百分之三十六点八 百分之六十点二

百分之三十六点四 百分之三点四

2.50% 29% 90% 10%

3.略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指的是两个数的比,因此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需要注意:一是任何一个百分数都不能带单位名称;二是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母是100的分数也不能用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百分数,会读百分数,有些学生知道一些百分数的具体意义。

2.学生在自主理解百分数意义时,最容易借助已有的分数知识,也用等分单位“1”的方法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时老师要明确指出:等分单位“1”是分数意义,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要用另一种方法来理解它的意义。

3.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了解得不错,但对于用语言表达百分数的含义的题目,学生出现许多种不同的答案,需要统一说明。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还是把握不准。

4.部分老师利用自己的教具贯穿整节课,可能使教材的主题图和例子的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在本节课内完成,但如果不讲解,让学生自己领会,可能效果不够明显。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在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探究欲望。

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类似“50%”这样的数是百分数,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接触过百分数,少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但大部分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意义,学生对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更是不清楚。鉴于此,老师可将教材设计意图稍微改变,不用常规的方法创设情境,而是通过师生的交流,呈现一些含有百分数的数据,在交流中说出自己对这些百分数的认识,进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的掌握。

2.强调本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在本课的设计中,应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设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涨,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学生的思维在老师提供信息、同学交流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材第84、第8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八的第4~15题。

.使学生学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3.通过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实物投影。

.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 1.2 0.367

2.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三十二点六

百分之一百五十

百分之六百

3.把下面各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到原来的3.6 7 0.52 1.26 10.7

4.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为百分数,只要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就可以了。

老师: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统计和比较时,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所以我们应当很好地掌握它们之间互化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习把小数化百分数。

出示例1。

老师: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命中率指的什么?

列式计算:3÷5=0.6,4÷6≈0.667。

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百分数?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尝试把0.6化成百分数。

把中间转化的过程用方框圈起来,如下:

说明: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如果不看这个过程,怎样很快地把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即可。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

把中间转化的过程用方框圈起来,如下:

向学生说明: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如果不看这个过程,怎样很快地把百分数直接化成小数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然后把它的小数点向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

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老师强调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要补0占位。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4~1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

0.09=

0.025=

4.2=

0.37=

0.463=

3.478=

2.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32%= 35%= 1%= 105%= 1.5%= 10.5%= 0.6%= 332%=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有错,并把错的改正过来。

3.2%=32

改正:

2=200%

改正:

0.8%=80

改正:

0.008=80%

改正:

4.计算,并把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数。

27.69÷39 12.21÷1.5

课堂作业新设计

.9% 2.5% 420% 37% 46.3% 347.8%

2.0.32 0.35 0.01 1.05 0.015 0.105 0.006 3.32

3.✕ 0.032 √ ✕ 0.008 ✕ 0.8%

4.0.71=71% 8.14=814%w

教材习题

教材第85页做一做

小数:0.05 0.2 0.42 0.58 0.75 0.95

为百分数时,比较得更快。

3.1200÷2500=48% 1300÷2500=52%

4.800×52%=416 750×54%=405 416-405=11

城关一中男生多,多11人。

5.69 15% 391+69=460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它写成百分数。

可以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加上

百分号。

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可以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分数化成小数。

可以先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学生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和百分数的意义。

2.这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发现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上。

3.练习方法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起来倍感轻松。

4.部分学生在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出现不知向左移还是向右移动小数点的情况,有时还漏添百分号。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小数来进行的,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在学习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材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谈话,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数之间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研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兴趣;同时勾起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联系的回忆,为学生联系已有的数概念探索例题中的小数化成百分数打下基础。

2.肯定各种互化方法,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有些学生把小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需要借助分数的意义理解,并不需要去否定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方法,它在某种特殊时候显得更为简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使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时要避免为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材第89页的内容。

.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实物投影。

.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

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3.口答。

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甲数是60,乙数是3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

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

4.揭示课题。

出示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提问: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哪个量是标准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

老师: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出示例3。

学生默读题。

例3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问题不同在哪儿?

老师说明复习题求的是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启发学生想“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

板书:多造的÷原计划的 讨论,列式计算。

提问: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造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12=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提问:“14-12”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除以14呢?

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

4÷12≈1.167=116.7%

16.7%-100%=16.7%

老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

2.拓展。

将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

提问:根据问题分析,哪两个量在比较?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解答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和实际造林数比较,要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必须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才能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14

如果有学生列式为14÷14-12÷14也是允许的。

观察比较。

将例3的第一种列式及改变问题后的第一种列式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学生讨论,再次强调两题中比的对象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种题时,仍要注意找准单位“1”。

.分析数量关系。

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是把看作单位“1”,是和比,所以用÷。

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看作单位“1”,是和比,所以用÷。

2.看线段图填空。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

列式:

列式: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列式:

3.操场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4.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甲校学生人数比乙校多2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

课堂作业新设计

.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小麦的产量 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小麦的产量 去年小麦的产量 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比去年增产的量 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的量 去年小麦的产量

2.37.5 3÷8 66.7 ÷3 40 ÷5

3.÷25=20%

4.168÷312≈0.538=53.8%

思维训练

25%÷=20%

教材习题

教材第89页“做一做”

÷10=10%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实质上也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两个数的差量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用A表示一个数,B表示另一个数。

求A比B多百分之几:1.÷B 2.A÷B-1

求B比A少百分之几:1.÷A

2.1-B÷A

注意:找准单位“1”,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

.画线段图是一种很直观的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习惯使用。

2.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3.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活动的时间较难把握,教学时前松后紧,注意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可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注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的练习。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学会发现未知的问题,自主探索解决。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大胆地处理教材,力求多元化地处理已知的信息,将学习内容化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

3.编题改题,系统内化。

这一教学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理解”“消化”,并形成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迁移推理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练习

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1~8题。

.熟练分析和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正确、熟练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集体交流。

.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2题。

指名读题。

什么是“增加到”?什么是“增加了”?

求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哪两个量相比?

板书:增加的数量÷1999年的数量

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6题。

学生先读题,然后试做。

分析问题。

锯成的最大的正方体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锯成的最大的正方体的体积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减小了多少?怎样求?

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2、第93页练习十九的第1、第3、第4、第5、第7题。

.操场上有男生50人,女生40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男、女生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某工程原计划用48天完工,实际用了50天才完工。实际用的天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3.某手机原价1200元,现价900元,降价百分之几?

4.某超市10月的营业额是34.5万元,比9月增加了4.5万元。10月的营业额比9月增加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10月用水700吨,比9月节约了100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某厂今年第三季度计划生产1500台计算机,实际生产了1620台。实际生产的台数比计划增产了百分之几?

课堂作业新设计

.40÷50=0.8=80% 50÷40=1.25=125%

50÷=50÷90≈0.556=55.6% 40÷=40÷90≈0.444=44.4%

2.÷48≈0.042=4.2%

3.÷1200=0.25=25%

4.4.5÷=0.15=15%

5.100÷=0.125=12.5%

思维训练

÷1500=0.08=8%

教材习题

练习十九

.5 20 1000 20

2.÷7≈0429=0.429%

3.÷16=0.125=12.5%

4.÷4350≈0.379=37.9%

5.1600÷40%=4000 4000-1600=2400

6.长方体现在的体积:5×4×3=60 锯成最大的正方体体积:3×3×3=27

比原来减少了:÷60=0.55=55%

7.2400×=2280

8.1.3×=1.43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做到学以致用。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列式:2500×60%=1500

老师说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思路是一样的,都用乘法计算。

.出示例4。

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学生读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哪个量是单位“1”?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把原来图书的册数看作单位“1”,先画原来的,再画现在的。

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方法一:原来的册数+增加的册数=现在的册数

400×12%=168 1400+168=1568

方法二:根据“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可知今年图书册数相当于原来的,求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就是求1400册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400×

=1400×112%

=1568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老师说明: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复杂在哪儿呢?我们从第二种解法可知,和所求的“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这个数量对应的百分率没有直接告诉,因此必须先求出现在的图书册数相当于原来的百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

2.比较两种解题方法。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概括:这两种解题方法的相同点是都把原来的图书册数看作单位“1”,都是用乘法计算。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用原来的图书册数加上增加的册数,算出的就是现在的图书册数;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现在的图书册数相当于原来的百分之几,再算出现在的图书册数。这两种算法都是对的,今后,大家在解这样的题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3.出示例5。

投影出示: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的是多少?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追问:商品的原价未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老师板书:假设3月的价格是100元。

00×=80 80×=96

96÷100=0.96=96% 1-96%=4%

假设3月的价格是1。

××=0.96 ÷1=4%

老师总结:解这种类型的题,设未知是多少很关键,一般情况下,把未知量设为1。

.看图填空。

4.合唱小组有女生1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0%。有男生多少人?

5.用80粒大豆做发芽实验,大豆的发芽率是95%。有多少粒大豆没发芽?

根据下面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果园里共有1200棵果树,其中梨树占10%,桃树和苹果树各占20%,其余的是柿子树。

课堂作业新设计

4.120×=96

5.80×=4

思维训练

柿子树有多少棵? 1200×=600

教材习题

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800×=2786

2.÷12≈108.3%

3.1××=165%

练习十九

9.14÷≈7.57

0.例如:二等奖有多少幅?125×16%=20

1.由题意知,8月初鸡蛋价格为7月初的,则9月初为7月初的×=93.5%。

显然9月初的鸡蛋价格比7月初要低,故9月初跌了1-93.5%=6.5%。

2.由题意知,3月第一周为2月最后一周的,即105%。3月第二周为2月最后一周的105%×,即110.25%,因此两周一共涨价110.25%-1=10.25%。

3.×=87.4% 1-87.4%=12.6%

4.由题意知,去年的植树数量为前年成活的1+50%,即150%。则去年的成活率为前年成活的150%×80%=120%。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与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

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分数换成了百分数。

.学生已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决方法。

2.“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3主要是学习百分数乘法的应用,深化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并培养运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除法应用。教师可运用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作为例题,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将用乘法与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加以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情境来让学生产生“好奇”,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为整堂课的教学提供保障。再把问题放入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在此基础再设难题让学生产生一种“闯”劲。

2.强调知识迁移,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与“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在学生计算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结果后,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与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画示意图表示题意,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94、第95页的内容。

.通过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2.小组交流。

重点说说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3.集体交流。

.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百分数和分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什么情况下能超过100%?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百分数和分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时,要着重使学生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这里讲的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它的后面不能有计量单位。

第二问要让学生举例,从实际生活中体验百分率,如:花生的发芽率不能超过100%,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就可以达到100%等。

2.完成教材第94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教材上。

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94页的第2题。

提醒学生书写格式。

4.独立完成教材第94页的第3题。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

.直接写出得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50%= 80%= 20%= 5%= 2.7%=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75%=

25%=

80%=

5%=

4%=

2.填空。

同一种商品,甲店比乙店的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便宜11.2元。乙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课堂作业新设计

3.3600××=2916

练习二十

.略

2.1元硬币共有125×44%=55 5角硬币共有125×20%=25

角硬币共有125×36%=45 因此共有55×1+25×0.5+45×0.1=72

3.÷200.8≈0.752=75.2%

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篇5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单元学习目标:

1.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 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 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 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皇帝的新装               2课时

七颗钻石                 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     1课时

蔚蓝的王国               1课时

天上的街市               2课时

.写作:想像               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学习资源:

1.图书资源: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思漫游仙境》《爱的教育》

2.网络资源:

www.lyhxx.com/zwid/default.html

www.ntscc.gov.tw/imaging.htm

www.bookbar.net

3.影视资源:

《牛郎织女》《哈里波特》《国王的新衣》《海的女儿》

教材分析:

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厢澹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 、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

第1学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明确任务。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

2 浏览目录、课文等。 巡视,指导。

3 讨论,交流。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4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谈感受(自己最感性趣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内容)。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2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3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第2学时   《皇帝的新装》(一)

学习目标:1.能用小标题概括童话各段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2.能理解童话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敢说真话。

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作者安徒生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倾听,讲述。 导入:你喜欢童话吗?你读过哪些童话作品?

2 仔细阅读课文,归纳概括。 布置任务: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3 交流,评价,补充。 组织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思考,讨论。 问题情境:文中所提的那种衣服真的存在吗?从多个角度分析一下,皇帝为什么会上当?

2 全班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3 思考,讨论。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开始为什么都不敢说真话?作者为什么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

4 各抒己见。 学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三块:语文活动――《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学生分成两大组,大家讨论,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推选演员和导演进行排练。 巡视,指导。

课后学习: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排演。

第3学时   《皇帝的新装》(二)

学习目标:1.把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

2.通过对演员的评价,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发挥想像,续写童话。

课前学习:改编、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本剧表演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组织、观看课本剧表演。

第二块:精读课文: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评价两组学生的表演,在评价中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征。 组织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a.剧本编写的评价;b.人物表演的评价。

第三块:迁移拓展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思考,想像,讨论。 问题情境:骗子行骗后逃之夭夭,当皇帝去大街游行时,如果两个骗子也混在人群里偷看,他们之间将有一段怎样小声而得意的对话?

2 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3 思考,想像,.写作。 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样呢?大家展开想像,续写《皇帝的新装》。

4 全班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并讲给附近的小朋友听。

第4学时   《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1.能感悟到“爱”的神奇力量,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 篇6

——万丰镇阚店学校

徐龙

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公园,主要功能是简单的介绍我们的环境。主要的语言结构:there be… 存现句的用法。其中,Part A主要是there is…及其一般疑问句的用法,Part B主要是there are…及一般疑问句的用法。这一结构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本单元的难点。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语言点的突破与落实。

主要词汇,其中Part A是表示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词汇,而Part B主要是表示人工建造物的词汇。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同类的单词一块记忆,以提高记忆效率。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read and write 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能够了解字母组合-er,-or,wh-的发音规律及其例词中的读音(3)能够听说认读let’s learn 中的三会单词及let’s talk中的句子(4)能够了解story time、good to know、task time等部分的内容 2.能力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自然公园和村庄,如 :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2)能够用一般疑问句询问自然公园及村庄的基本情况并作答,如: Is there a mountain? Yes, there is.Are there any rivers in your village? No, there aren’t.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了解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和熊猫的生活习性。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PART A: Let’s learn.Let’s find out.PART C: Let’s sing 第二课时:PART A: Let’s try.Let’s talk.Pair work.第三课时:PART A: Read and write.Group work.PART C: Story time 第四课时: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PART C: Good to know.第五课时:PART B: Let’s try.Let’s talk.Let’s play PART C: Let’s check 第六课时:PART B: Read and write.Pair work.PART C: Task time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learn.Let’s find out.PART C: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的主要单词:flower,grass,river,lake,forest,path。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sky,cloud,mountain,及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3.能过完成Let’s find out中的任务,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初步运用there be 结构来描述我们周边的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有关自然景物的单词:flower,grass,river,lake,forest,mountain,sky,cloud,path及相关的句子: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2.难点:there is…存现句的用法。

四、课前准备

1.let’s start 部分的挂图、第五单元B部分的挂图,基本单元的单词卡。2.录音机,配套录音带

五、教学流程 Step 1.Warm up Free talk:T: What’s in our school yard? Ss: …(在此鼓励学生多说,如果不会用句子,只说关键词也可。)通过本部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并趁机导入新课。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start 的挂图,然后手指上面一幅图的天空说:Look!This is the sky.What colour is it?引导学生作答。然后,教师手指下面一副天空说:Look at picture 2.This is the sky.What colour is it? 引导 学生作答。教师继续问:What can you see in picture 1/2?指导学生分别作答。教师问:Which do you like? 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入本课的教学。教师注意适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2.教师向学生展示第五单元B let’s try部分的挂图,请学生试着描述该部分的房间图。教师可用问句提示:What’s in room? What’s near closet? What’s behind the door? What’s over the bed? 3.Let’s learn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There is a picture over the bed.)中引入话题:What’s in the picture? A nature park.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回答tree、sky、等词,此时适当的向学生呈现新单词:mountain,forest,river,grass,path,lake,cloud,flower。教师可利用单词卡片、画简笔画、猜谜、听音等多种形式引出新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读。注意mountain,cloud,flower等词的发音。

4.教师从上到下慢慢展示自然公园的挂图,提问:What’s in the picture/nature park? 引导学生作答。教师便继续展开挂图边问:What else can you see?引导学生逐步给出完整回答:There is a lake/ mountain/ forest/ river/ path in the nature park.5.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 部分的词汇。要求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6.教师把表示各种自然景物的图片面朝上贴在黑板上,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出一名学生,比赛看谁反应快。如教师说:Grass。学生马上跑到黑板前,谁先碰到表示改单词的图片,谁就为本组赢得 一分。待学生熟悉游戏操作方式后,教师可把图片翻转一下,单词朝上,继续做游戏,巩固词汇认读。Step 3.Consolidation: 1.教师放一段山谷中小鸟歌唱、流水叮咚的音乐,鼓励学生闭上眼睛:问What’s in a nature park?然后引导学生回答。

2.小组合作,Let’s find out 中的第一幅图片,请一组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描述图画。用同样的方法鼓励学生找出图1与图

3、图4的区别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总结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找几个代表回答,并给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如果回答不全,鼓励学生自己补充。)

七、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第一到三题,并将四会单词做到会拼写。2.用所学的语言结构描述一下自己的校园,至少3个句子。(选作)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forest

lake

mountain

forest flower

in the nature park.There is a

九、课堂练习连线:1.sky

2.cloud

天空

flower river

河流 花

填上适当的词:

There _______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____ is a path near the lake.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Let’s try.Let’s talk.Pair work.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Is there…?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并能在情境中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的句型:Is there…?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四、课前准备

1.配套录音带,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lead in Free talk: T: Have you ever gone to a nature park? S:….T: What are there in the nature park? S:….T:Today we will go on learning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说: I live in a city.What is a city?教师拿出city的图片或者是展示PPT上的城市图片。领读单词。然后教师说:Zhang Peng and John are talking about a city.What’s the city like? Listen.2.教师 放Let’s talk 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阅读。再放一遍录音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随后教师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与指导。

4.同桌互相读课文,并指出对方的错误。然后教师检查,并给学生指导。

Step 3.Group work(巩固训练)

教师展示风景照,通过做示范,然后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做段小对话。鼓励学生不仅仅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而且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结

2.PPT或教学挂图 构。(在此鼓励学生多说,对话做得越长越好。在此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并且多鼓励学生自己评价。)Step 4.Listening task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let’s try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需要听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然后检查答案。

六、课堂小结

按照板书再次向学生强调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七、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P43)第四到六题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Yes, there is.Is there a … in the park?

No, there isn’t.九、课堂练习完成句子:

1.--Is there a bird in the sky? – Yes, 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 ______ a flower on the path?—No, there isn’t.十、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A: Read and write.Group work.PART C: Task time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句型:Is there …?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2.学生能够用Is there…?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谈论假日照片 3.学生能过理解story time 故事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切实掌握:Is there …?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2.难点学生能过在实际情景中利用这一语言结构。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自带假日游玩照片。2.教材配套录音带,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 lead in.Free talk; 教师和学生谈论假日游玩活动。引导学生利用 Is there …? 句型。然后展示R&W部分的教学挂图。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展示风景照片问学生:What’s this? 引导学生回答:It’s a picture.教师继续说It’s my holiday picture.并领读 holiday picture。2.教师把照片翻转过来,背面抄学生,问:What’s in the picture? 引导学生用句型:Is there a…? 来猜测。教师用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回答。

3.教师向学生展示Read and Write部分的挂图,说Look!This is a holiday picture of Wu Yifan.What’s in the picture? Listen.教师放Read and write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阅读。

4.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借助手头的资料自己解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自己将文章翻译出来。

5.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6.教师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并给与举例。

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Finish the sentence.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

Step 3.Group work(目的在于巩固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2.学生四人一组,用 Is there a …? 谈论照片(要鼓励学生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和语言结构)3.小组展示,教师给予积极评价。Step 4.Story time 教师播放story time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六、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关键语言点。

七、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P44)第七八两题 2.(选作)将课文能够复述出来。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Yes, there is.Is there a … in the nature park?

No, there isn’t.九、随堂训练

There is a lake in the nature park.Is there a nature park in the city?

在自然公园里没有小路。在自然公园里有一个湖泊。在这个城市里有自然公园吗? There is not a path in the nature park.十、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PART C: Good to know.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 bridge, house, road, building, tree。2.能过听说认读单词:village,city。

3.能过初步运用句型There are…in the city/village.简单描述城市农村。4.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五个四会单词。和两个三会单词。难点:there are… 的用法.名词的复数及其读音。

四、教学准备

1.本课时的单词卡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复习前几课时学过的主要语言结构,然后导入新课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village的词卡,说:Look this is a village.然后领读单词。然后用类似的方法教其他剩余的单词。有多媒体上课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图片,然后再领读单词。

2.教师让学生自己自由读单词可以先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互读单词。此时教师巡视答疑。然后让学生来读单词,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纠正

2.录音机和录音带 错误。

3.教师放本部分的录音,学生指出读到的单词。

4.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教师先示范: There are buildings in the city.There is a bridge in the village.在这个时候要给学生提示are后面跟名词的复数形式。在学生造句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强化。

5.两人活动:同桌之间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农村和城市的异同。注意:将城乡共同具有的景物填入两个椭圆的交集中。Step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大小声游戏,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教师小声读学生大声读。如果有不按要求呢读的学生就让该生去讲台表演节目,或者是读所有的英语单词。如果学生掌握的好可以先给学生指导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做这个游戏。(也可以改进一下,教师小声读单词或说汉语意思学生大声说汉语意思或读单词)

2.吊小人游戏,教师现在黑板上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或者是这个单词中的一个字母,然后让学生猜其他的字母,猜错,在给吊小人画一笔,猜对不画。教师也可以在示范之后让小组自己做。

(这两个游戏都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学习单词的注意力。但是由于课上时间关系,建议二选一。还有在做游戏的时,注意管控好课堂,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3.向学生介绍以下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六、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这节课学的主要的知识点单词,并引导学生一起拼写四会单 词。

七、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P45)第一到三题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buildings

roads trees bridges houses

in the village.in the city.There are many

九、随堂练习英汉互译:

village________ city _________ 桥____________ 公路____________ 建筑物______________ 房子__________________ 树_____________

十、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try.Let’s talk.Let’s play PART C: Let’s check

二、教学目标

1.能过听懂、会说Are there any…?及回答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并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2.能够独立完成let’s check 的听力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Are there any…?及应答。

难点:any的用法。重点语言结构在情境中的应用。

四、课前准备 1.教材配套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and lead in 1.通过描述自己的校园进入课题。引导学生复习There are…的用法。2.听录音把let’s try 部分完成。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片问:What’s in your village/city? Are there any… in the village/city? 引导学生猜测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回答: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2.教师在写几个有关any的句子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any的用法。3.教师快速向学生展示village的图片,然后收起图片说:This is my

2.教材配套挂图或PPT课件 village.What’s in it? Guess!引导学生提问:Are there any… in your village?教师回答。在此要多鼓励学生问。4.播放let’s talk的录音,并跟读。

5.让学生自由读,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学生自读。6.教师检查学生读的情况。并给与评价。Step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造一段对话,鼓励学生做的越长越好。教师巡视并给学生指导。然后让学生展示。教师给出评价意见。2.听let’s check 的录音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句式,并让学生写在纸上。

七、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P46)第四五两题。

2.让学生利用这两节课的内容最少写3个句子描述一下自己的教室(选作)。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Yes, there are.Are there any… in your village?

No, there aren’t.九、随堂训练 适当的词填空 1.There are ______ rivers in the village.村庄里有许多河流。2.---Are there _______ rivers in the village? 村庄里有许多河流吗?---No, there _____

十、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Read and write.Pair work.PART C: Task time(有时间就做,没时间留作家庭作业)

二、教学目标

1.能过听说读写本课句型 Are there any… in the…? 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2.能用there be结构介绍自己所处的环境并能够描述其特征,例如颜 色大小,里面有什么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Are there any… in the …?的书写。

难点:学生能够利用there be句型来描述自己的周边环境。并能够描述其显要特征。

四、课前准备 1.配套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1.Free talk.师生用Are there … in your village? 来交流对话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2.导入新课 Step 2.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运用there be句型来描述这两幅图。然后过渡到第二小步

2.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段对话的主要内容,并将Finish the sentences.完成。然后检查。

3.小组合作,根据手头的资料核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把课文翻译过来,并且把粗体句子会写。教师巡视,并给学生指导。4.让小组展示合作的成果,并给与指导评价意见。5.教师集中讲解学生没有解决的语言点,并举例操练。6.教师再让学生读课文,把课文熟读。

2.配套录音带 Step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1.同桌合作,仿照课文内容,同桌两人做一段对话,描述自己的村庄。教师巡视,给予指导。2.完成教材Task time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子结构

七、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P47)第六题

2.(选作)仿照课文写4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的村庄,要求不仅仅能写出村庄里面有什么,还要简单的描述出其显要的特征。

八、板书设计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There are many ______ and _______.There are many ____ in rivers.There are many ________ near the village.There are no ______ in the mountains.九、随堂训练 连词成句

1.are, no, buildings, tall, t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is, in, sky, your, blue, villa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为社区做的好事下一篇:广东海洋大学高考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