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师德的思考(精选8篇)
我对师德的思考 篇1
我对师德的一点思考
----关爱是教育的信仰,尊重是教育的灵魂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是用同样的模具刻出来的”。
-------卢梭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方能产生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双方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
我们人生下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现在所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已打破了传统的师道尊严,在肯定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应受到人们尊重的同时,也把受教育的对象——学生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思想,个性和行为。这种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整齐划一——思想上有不同、行为上有差异、成绩上有高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必须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现了“爱”的倾斜,致使学生议论满腹。
“好学生需要我们及时的鼓励和赞许,差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安慰。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学生,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不摆架子,在课下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这样的教师,才会像朋友一样值得交往,像家长一样值得依赖。”听到这样的呼声,我想我们教师一定会明白很多吧。
谁不渴望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在没有辈份、没有权力障碍的因素下,师生之间能以朋友的身份或以同伴的关系以诚相待,互相信任,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是难能可贵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培养亲和的师生情感,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包袱,心理放松,则必然会活跃思维、富于想象、乐于探索,学习也就成了非常快乐的事情和为之追求的目标。
我对师德的思考 篇2
我采用的是系统的而非机械的题海战术的练习方法,把作业本换成了一张张纸质的测试题,题型也发生了变化,趣味题贯穿其中,另外,题目的数量也兼顾其他学科作业,也就是30分钟的量。出乎意料的考试结果让我意识到,改变就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理念的指引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课题“‘导、学、练’有机结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益的研”中“导”的定位问题。为此,我查阅了许多学校研究“导学”方面的论述,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希望从中得到理念的指导。
显而易见,如今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呈现第一个关键词———学生。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整个课堂就要围绕学生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课堂中要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表达、动手操作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机会。
第二个关键词———语文。语文课堂就要有语文味,就是让学生在课中听、说、读、写,即书声琅琅的课堂、静静思考的课堂、笔声刷刷的课堂。在这过程中,学到知识,更学会方法,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至此,我的课题的新理念和方向一下就明确了。
二、“导”的定位问题
结合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导”的目标达成是:在学案中融入更多的“导”的作用,希望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做法中,让课堂中的学生思维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并做到导学练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些学校的做法是,编制好导学案,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课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和我校教学的现状,恐怕跨的步子有点大,我的想法是设计每天的预习题,课前检查预习,课中根据学生的预习或者改动预设,以兼顾学情,达到目的。
语文预习的类别无非是:字词的预习、作者的预习、课文内容的预习、写法的预习。
(1)划出书上的生字词:1抄写2遍;2注出难读的字,并注上拼音;3注出难写、容易错的字,用彩色笔标出难写的和易错的笔画处。
(2) 了解作者:1阅读有关材料2遍;2做个作家卡片(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代表作品、成就、人生哲理和名人名言、本篇作品的写作背景等)。
(3)课文的阅读:1阅读3遍;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分段,写段意,写在书上;4质疑。
就拿了解作者这一点来说,课前的预习你是可以全面了解,包括作家、作品和作家风格等,但课上“最有效的读书方式是带着问题去读,教师必须在学生阅读之前让学生有目的性,应尽量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可以尝试着不要直接把作家、作品、作家风格等一股脑全部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先死记硬背这些常识,而改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先从文本开始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的阅读既有了目的性,又有了他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又比如,阅读题的预习,可以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如课文主要内容的方面、写作方法方面、作者思想方面、拓展作品方面等。
三、学会“导”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此,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且充满爱的情境,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考进而“外化”为课堂活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多读、会读、善读;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乐于钻研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主导”这条准则。第一,教师情感的定位,符合每一节课内容定位。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不同的感情,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要让自己的情感与内容相符,激情投入。第二,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标准,不应是老师讲得如何,而应是看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只有学生在“动”,才表明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
初探我对“师德”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师德 认识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重大责任,教师责任之重是因为他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教师能够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品行,也就是师德。
一、师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教师是一项寓平凡于伟大的职业,作为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深刻地理解教书育人的崇高与伟大,才能自觉地完善自我,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神圣的教育使命。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燭,比作春蚕,这是对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牺牲自己和奉献教育的真实写照。燃烧,是一种姿态;献身,是一种境界。而教师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燃烧与献身,燃烧与奉献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汲取和升华,要用自身的火焰点亮最大的希望,让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无所图,无所求,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成为对祖国与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二、师德的核心力量——以爱育人,以情优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传的不仅仅是求学之道,更是做人之道;授业,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文化,更是人之成长;解惑,解答的不仅仅是疑难问题,更是人生之惑。只有将让教书与育人相得益彰,将学生的人格成长与知识养成看得同等重要的教师,才能称其为人师,才能称得上具有高尚师德的合格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必须坚守信念。作为教师仅懂得教书育人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只有捧着一颗心来,怀着一份爱做,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师德,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职业的规范,世俗的评判,社会的呼唤,学生的期盼,更应该是教师内心深处的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名学生的心间。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与他一起开心,给他肯定;学生退步的时候,与他一起分析,给他鼓励;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他指点迷津;学生犯错的时候,帮他改正。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无不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爱。
教师爱学生,这只是师德的一般要求。而如何让这种爱从控制变成自主,让这种爱由一种外在的需求变成教师内心的一种责任,让爱在教师的心中凝聚成一股力量,这才是师德的核心。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示“制造自卑者的教师”。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他们。其实,在教师的眼里学生不应该有三六九等,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要相信每名学生身上都有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让每名学生都充满自信。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尺讲台有我们纵横驰骋的思绪,和谐课堂写满了学生点滴的成长。
三、师德的人格魅力——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好比一名特殊的演员,不但要演好舞台上的角色,还要演好生活中的角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都起着表率作用。”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总是喜欢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而榜样的作用往往又是在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究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是从人格中显现出来,教师教学生怎样读书,更教他们怎样做人。要教导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以身立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时刻用规范的言行引导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
四、师德的理念升华——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目前,一些教师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对学生现状看得多,对学生发展关注少;对知识数量要求多,对能力训练培养少;对分数看得多,对实际能力看得少。这种传统的教书观念与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培养学生,而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去认识。教师要立足今天,展望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和德才要求,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具有把握大局的能力,要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思想。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让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刘晓明.评好课与师德行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3]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我对师德认识的心路历程. 篇4
我喜欢秋天,喜欢这样一个有着灿烂阳光和潇潇寒风的季节,喜欢天高云淡,喜欢郁郁苍苍,喜欢硕果累累。
就像我喜欢的教师职业一样,经历了繁盛的夏季的积累,在清亮的空气中伸展繁茂的枝叶,欣喜于每一粒饱满的果实,迎接每一天的阳光抑或阴雨,满怀激扬与紧张的畅想。
古人云:一岁年纪一岁心,小时候我总不信,我总觉得自己从小就懂事,懂大道理,有大智慧,虽然长辈总说我小孩脾气,我却以为是他们不懂什么叫大智若愚,而如今我却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痕迹,感慨于自己对师德认识的心路历程。
从小就喜欢当老师,拿着教鞭敲敲打打,持着粉笔写写划划,捧着课本咿咿呀呀,做小学生时,觉得自己可以做个优秀小学教师,懂一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豪言壮语就足够了,这就是理想的全部。
上学理想变成了当个小学老师,那时候有很多反映高中生活的电视剧,我就想做个小学的班主任,将那些聪明但淘气的小学生尽收网下,调教得出类拔萃。那时整日里模仿鲁迅先生的笔锋,也写下了“感悟一批人,影响一批人,成就一批人”的豪言壮语。追寻我的理想,我报考了通师,在中学的毕业典礼上我说:我会回来的,我要在这里成长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
当我走进通师的校门时,我知道我的理想又开始蜕变成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看到了这才是师德的最高境
界:没有领略到专业知识的最高殿堂,谈不上传递学生真正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没有体会生活的真谛,谈不上给学生以生命的启迪。只有专业上有建树,生活上坦坦荡荡,快快乐乐,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时的我,理解所有自卑的心灵,懂得什么是低调的人生。那时我心中的渴望的师德就是我最需要的师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有一个真正理解和爱护学生的心灵,可以了解学生的症结所在,学生的真正的需要所在,站在一个高度上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导。站在一定的高度需要你的学识高见识广;爱护学生需要你有健康积极、博爱谦和的人生态度;了解学生需要你的心是敞开的,你有学生的喜怒爱欲,懂他们的心理,了解社会的变化;在
那段日子里,我和仅比我小三岁的同学们一起推心置腹的交流,谈学习聊人生,很多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中最真诚的经验和教训。紧张而快乐的日子,我思考了很多,我渐渐的发现对于师德的解释可以很简单,但它的内涵却又如此丰富得难以把握,需要不断的提升反省自己,教师的一言一行出自怎样的初衷,达到何种效果,需要不断的努力权衡和摸索。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可以让教师的努力都成为最适合学生的灵丹妙药,善良需要智慧,真诚需要方
法。学生不需要传销场面般的豪言壮语,学生需要的是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的一个短信 “老师,我们想你。”可以让我感动很久。一年前由于工作的调动,我来到了掘港小学,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我很茫然。也曾苦恼与徘徊过,在身边众多同事的帮助下,我渐渐融入
了这个环境中。但我仍在苦恼,苦恼在于我总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我心中最需要的老师,不断努力之后的发现也许我跟学生心中最需要的老师还差很远,我总是希望让学生了解那些曾经或正在展现在我面前所有真实的问题,希望通过我的诠释引导学生以健康的身心乐观、热情、坚韧地去应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却发现学生的问题更多是基于现实的无奈而非精神的欠缺;我希望自己为女生们树立一个幸福、优雅、健康、向上的榜样,却发现这个过程有时是将更大压力承载于幼小的肩膀。
对师德思考的越多,我就发现自己还不能把握。就象一位医生,经历的病人越多,就越发的小心谨慎。我至爱教师这个职业,但付出很多之后我发现仍然不敢给自己的职业德操做一个充分的肯定,而且似乎越来越不可企及。不过我最终还是找到了哲理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朋友曾经到德尔菲神庙请示神谕,询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希腊最聪明的人,神谕的回答是肯定的。苏格拉底知道后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他一向以无知自居。于是他到处寻找聪明人与他们对话,那些据说聪明而有智慧的人实在是虚有其表。由此,苏格拉底终于悟出了神谕的含义:他之所以被神谕说成是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自知自己的无知,一个自以为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追求智慧,而一个明知自己无知的人则一定会尽力去追求智慧。知道的越多,发现自己的无知越多,追求智慧的动力就越大。
我们作为教师的过程就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师德的过程,没有一个师
德极点,就象没有知识的极点一样,思考的越多我们就努力的越多,一个自以为有师德的人,就不会思考师德,就不会追求师德,那他就绝对谈不上是一个有师德的人。
也许我只能说:任何时候,你从我这里得到的都是真诚、友善和关爱,绝对不会有任何虚情、轻视或批驳。我可能会很繁忙,但你的每一个问题都不会是打扰;我可能会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我总会尽量让你的思路变得开阔!我可能无法给你在这个世上安身立命的足够的知识信息,但我祈祷我能给你们些许斗志,些许希望。只要我们都在成长,只要我们都还有梦想。
也许我们今天创造一个个小小的奇迹,足可以让我们相信,我们本来就可以创造希望。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
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我对估算教学的思考 篇5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估算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或者班级管理中可以多给学生创设“猜一猜”的活动,例如在教学数数时可让学生猜猜老师手中的小棒有多少根,发作业时让他们估一估一叠作业大约有多少本等等,逐渐增强他们的估计意识。
二、我在估算教学中的策略:
关于估算问题,在教学这部分知识前,和同组的老师们探讨该如何处理找近似数的问题,大家商量的一致结果是:“四舍五入”,学生在掌握了“四舍五入”的方法后,对于一些纯粹的估算题掌握得很好,达到了老师所要的预期效果,但是随着教学深入,我发现单纯的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中用这一种方法是不合适的。例如买物品估计带多少钱或者估计带的钱够不够的问题就出现了不同的估算结果。如:衬衫68元、短裤34元,妈妈带1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绝大多数学生依然采用“四舍五入”法:68+34≈100答案是够了,只有几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让这几个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说:我估算完又准确计算了下,发现买这两样东西要花102元钱,所以我觉得不够;还有个学生说:买东西的时候钱多带一点钱,带少了人家就买不到,所以我就把68估算成70,34估算成40,加起来是110元,这样带100元就不够。通过这件事后,我及时调整了对估算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纯粹的求估算结果的式题如估算28+31这类题可以利用“四舍五入法”;对于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让学生学会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进行估算。如在买东西估算花钱多少或者够不够的问题上,在找物品价格的近似数上要向多处估计,如上题中衬衫68元估计成70元,短裤34元可估计成35元或者40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哪些地方用到估算,并说说遇到这些问题如何估算,这样就能多增加一些有关估算的体验,不断地去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经验,积累他们的经验,逐渐得让他们掌握估算的多种方法,并且学会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的准确性等。
三、我的经验:
1、四舍五入法。主要适合纯粹的估算,如估算294+307,294可以找近似数290,307找近似数310,那么估算的结果是600。
2、凑整法。凑成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这种方法主要适合纯粹的估算,再如估算294+307,294可以找近似数300,307的近似数300,那么估算的结果是600。
3、特殊数字可以不估。如估算294+310,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294估计成290,310可以不估,估算结果600;也可以把294用凑整法估计成300,310估计成300,估算结果600。特殊数字可以不估。
4、特殊情况往多处估计。如类似于买东西估计花钱多少或者估计带钱够与不够的问题,在找近似数时可往多处估计。如学校乒乓球小组有男生46人,女生35人,买来80个乒乓球,每人一个够吗?
我对版画的理解与思考 篇6
版画,一直是自己大学里想主修的一个课程,但由于许多原因我没有选它,带着遗憾走完了大学的生活!但是比较庆幸的是我们“义乌人”用独特的视角让我从新审视了一回版画。
版画,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可以说也比较的累,但自己还是带着对版画的喜爱让我的学生也“坚持”着,因为这些年我们义乌的美术比赛都有这个项目!纵观这两年自己带的这些学生,开始都是嫌累,嫌脏,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搞脏,只能呼叫父母帮助!不过这些学生到活动结束了都会回来问,我们还刻不刻版画了,我还想来,为此,我很是无奈,但又高兴。我想,我校的未来特色似乎已经有了攻克的方向,心想,特色不在于它特不特别,而是你选择用什么样的角色和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它!从故土乡情一路走来,再用特别的方式理解义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今天我们选择用版画突破,不知明天是否依然!
我们今天是选择用版画来读懂义乌,还是用义乌来诠释版画,我想这是我们今后或许会经常遇见的瓶颈。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义乌人是最擅长敢为天下先的,那么义乌的美术是否也承载着这段历史和使命呢?我想,美术是用来创新的一个通道,而创新更多承载着美术的使命。
今天我们选择了版画,明天版画是否因你而精彩。版画是有生命的,版画的生命是需要你用心去读懂它。版画艺术失去自己的个性必然失去未来,但我们更需要传统,珍留精粹,严守传统制作程序的范式,进行深度挖掘;维系传统,强调对版画个性的全面继承,把师承、审美心理、材料、媒介、制作方法,做为遵守前提吃透,透彻把握之后走出传统,视创新为演进中的变化,以个人风格的强化突破传统,完成对传统的延伸发展。对传统版画艺术的挖掘,要从传统中寻找个人创作形式的可行性条件,甚至以新的角度采取对立反串手法,表达追寻个人的自由创作意识,重视传统,但要突破传统程式的束缚。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的汲取灵感,从古今中外艺术中汲取营养,根据个人艺术风格的趋向,做锲而不舍的探索、追求。我想,能持之足矣!兴哉!
义乌苏溪镇中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篇7
中国音乐历史悠长, 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创新”, 而每一个时代音乐革命创新无一不标记着这一时代新音乐的兴起和这一时代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受十年“文革”的影响, 中国新音乐逐步走向衰落。音乐领域仅以几出样板戏和“忠字舞”音乐为代表。粉碎“四人帮”后,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新音乐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摆脱了种种束缚, 开始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同时, 港、澳、台和海外华人音乐家也交流互动频繁, 中国新音乐的创作空前活跃。以朱践耳、桑桐、杨立青、赵晓生、钟信明、曹光平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作曲家仍然坚持新音乐的尝试, 以谭盾、陈怡、叶小纲、瞿小松、郭文景、陆培、何训田、刘健、权吉浩、陈永华、陈强斌、张大龙、张千一、周雪石、贾达群、徐孟东、唐建平、秦大平、盛宗亮、彭志敏、温德青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新音乐作曲家更勇于创新、更敢于选择和尝试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如果说从20世纪初期到80年代是中国新音乐处于萌芽状态的话, 那么,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现在, 中国新音乐是一种逐步成长壮大, 取得辉煌成绩, 并在世界音乐文化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阶段。
二、对“新”“旧”概念的思考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音乐的专著。一部是《论音乐的美》, 一部是《中国新音乐》。《论音乐的美》是从事音乐研究人员的一本必读书, 其作者爱德华·汉斯利克 (1825—1904) , 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书中围绕音乐的本质问题作了全方位的探讨。虽然是100多年前形成的观点, 但至今仍然对我们欣赏音乐、理解音乐、传播音乐有着指导作用。《中国新音乐》一书, 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钱仁平老师向广大音乐爱好者介绍中国现代新音乐创作的专著。两本书不同点在于一个是从音乐的角度阐述其内在的美, 一个是在向广大音乐爱好者推介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国新音乐作曲家。
音乐是一种符号, 承载着人们的所思所想, 有目的、有内涵地隐含着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在漫长的音乐历史长河中, 曾经出现过无数的音乐表现形式。有的传唱 (演奏) 百年经久不衰, 有的轰动一时就销声匿迹。正如《论音乐的美》一书中所说:“音乐那样快地用旧了许多形式……有不少作品是远远超越当时一般的水平的, 对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正确地说, 他们过去一度是美的。”[1]
通过《论音乐的美》一书体会了一个“旧”字, 又通过《中国新音乐》一书感觉了一个“新”字, 由此引发我对于“新音乐”这一概念的思考。
三、新音乐不能脱离大众化
新音乐顾名思义关键体现在一个“新”字上。任何事物都是有新旧之分的, 新旧交替, 波浪式发展, 这是自然规律。俞伯牙的演奏和创作属于他那个时代的“新音乐”, 因为他的知音只有钟子期一个人。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中不难发现, 当时的新音乐概念是指音乐形式超出了当时年代的水平, 从本质上来说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然而在“为大众服务”被当作唯一准绳的时代大背景下, 难免受到排斥和批判。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客座教授刘靖之《论中国新音乐》一书从“中国音乐的新品种、中国新音乐的缘起、发展和风格”等方面, 论述了中国新音乐“抄袭、模仿、移植”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运用独特性和世界性的视觉, 探讨了“中国音乐在现代生存环境及其发展”, 阐述了有关中国新音乐的“表达方式、表达能力、美学基础”, 使人们了解了中国新音乐的现状。
新音乐何以为“新”?“新音乐”的内涵有多大?“新音乐”究竟新在哪里?我以为在物质丰富, 网络发展的新时代, 应该是新在新人、新在新歌、新在新思维、新在新的推广形式, 尤其以新的作曲家、新的旋律、新的演唱风格、新的传播形式和新的欣赏方式最为重要。 (1) 老歌新乐。新中国成立前后, 歌曲《南泥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而传唱不衰。可到了21世纪, 在器乐配置上加进电子音乐的元素, 顿时给人们带来从未有过的新的感受, 令人耳目一新。 (2) 独立音乐。20世纪80年代植根于美国地下音乐的另类摇滚, 运用独特的音乐视角, 展现自我、理解生活、诠释自己, 在多元化的创意思潮中显得清新和流畅。 (3) 原生态唱法。以阿宝为代表的原生态歌手当初曾被音乐界专家认定为发声、吐词都不合章法, 但他们就是以植根于黄土高坡而流行的音乐元素, 终于征服了专家、学者, 被中国新音乐所容纳, 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4) 网络传播。进入21世纪, 网络发展方兴未艾, 音乐人以网络为载体传送自己创作的新歌, 通过网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通过网络红遍全国。
由此可见, 中国新音乐作曲家在创作新音乐时要在民族化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思维、新理念, 不断拓宽创作的内容, 创作出大众化的新音乐作品。1810—1849年, 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用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 来反映大众化的民族内容, 一举将波兰的新音乐推向了高峰。羊鸣先生是我国歌坛上的常青树, 他创作的《山歌向着青天唱》、《我爱祖国的蓝天》和《红梅赞》等歌曲, 以旋律优美、舒展、民族风格浓郁, 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音乐创作领域的重要地位。
不过, 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诚信面临严重危机的时代, 音乐领域也不时出现向金钱屈服、被权势招安的现象。 (1) 吹嘘虚假政绩。有个别地方利用办各种所谓的节日之机, 高薪聘请词曲家为某些领导的虚假政绩填词谱曲, 歌功颂德。 (2) 为金钱服务。有些富豪为了达到名利双赢, 一边请作家写传记, 一边请音乐家创作颂歌。音乐如果融入了这些因素, “新”音乐就只能说是新的投机、新的献媚、新的缺失, 这样的音乐是重蹈覆辙地进入了旧音乐的状态, 与新音乐的概念是格格不入的, 终归要被广大受众所唾弃。
四、个性张扬是新音乐的特点
钱仁平教授《中国新音乐》一书提及的当代作曲家有叶小纲、朱践耳、刘健、权吉浩、陈永华、陈强斌、张大龙、张千一、何训田、杨立青、周雪石、钟信明、郭文景、赵晓生、桑桐、贾达群、徐孟东、唐建平、秦大平、盛宗亮、曹光平、彭志敏、温德青、谭盾、谭小麟、瞿小松等人的作品, 我有幸听过其中的一些作品, 从个人的直观感受而言, 他们的作品充满着具有显著的个性张扬的特点, 其中的配器、和声编排等都饱含着作曲家十足的个性。更为可喜的是不少作曲家已经意识到了大众的接受度, 考虑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 这些作曲家是发展中国新音乐的一个创造性团体力量。他们用现代的作曲技法和新的理念, 并结合传统思维, 创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音乐作品。
中国新音乐代表人之一谭盾创作的电影音乐《英雄》、《卧虎藏龙》、《夜宴》等, 突出了作曲家鲜明的个性, 并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考虑到了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完美结合, 探索并开创出了中国新音乐的创作之路。谭盾的《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就是运用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通过事先录制的影像与音乐会现场的对接, 把远在湘西的苗寨姑娘龙仙娥的声像与现场交响乐队进行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你呼我应, “听音寻路”, 把观众带入了奇妙的境界。
谭盾创作的首部建筑音乐作品《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 是他专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举行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亲自创意、历时三年在上海青浦朱家角落成的“水乐堂”而特别策划、制作的一场建筑音乐演出。这是“把音乐当建筑看, 把建筑当音乐听”, 既是一场行为音乐、行为艺术的演出, 又是视听艺术与弦乐四重奏、琵琶、女声和六人打击水乐的一个独特的精彩现代音乐组合, 显示出作曲家鲜明的个性。还有诸如曹光平的钢琴作品《女娲》、五重奏《赋格音诗》, 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李白》, 贾达群的新昆曲风歌剧《梦蝶》, 室内乐作品《蜀韵, 两支小提琴、钢琴与打击乐》, 等等, 都是借鉴西方、回归传统的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作。
然而, 对于音乐创作方面新思维、新观念、新技术的运用, 我们还应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音乐创作如何在新音乐的普及与以现代音乐为主的这些“上层建筑”新音乐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目前,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个别作曲家应从社会责任和民族自律意识的层面去考虑创作方向不应忽视“普及”这一重要命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普通大众和一般从事音乐工作的人们所关心的民族性、时代性、可感可听性的音乐作品, 不宜过度宣扬个性, 炫技而谋取一份职位、领取一份薪水的问题, 如此下去, 可能会对中国新音乐的创新发展带来负面效果。
五、时间和受众是检验新音乐的唯一标准
目前, 中国新音乐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具有探索性的先锋派作曲家创作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是因为大众听不懂, 只能在小范围内流传;一种是融入我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 这些作品因为始终继承着我国传统音乐元素, 深受大众喜欢和青睐。像16世纪的吉索尔多, 19世纪的穆索尔斯基和柏辽兹, 20世纪的德彪西和埃德加·瓦列兹等音乐家, 他们在其所处的同时代的创作方法与传统主义者是截然相反的。他们突破了用传统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很多方面他们的态度是实验性的———他们寻求增添新的和声、新的音色构成、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形式原则。而像谭盾为香港回归而作的《交响乐1997———天地人》, 陆培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观世音》等作品, 由于融入了我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使得作品重新回归到中国音乐的民族性、审美习惯、旋律形态特性中, 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说:“音乐能不能留下来, 不是谁说了算?最可靠的检验标准是时间和听众。我不反对任何试验和探索, 可用音乐以外的手段强化音乐只会让音乐本身受到伤害, 只有用音乐自身说话才能成功。”[2]而像现代音乐流派作曲家创作的作品, 其中不免沾染了“科技和时尚”的感觉, 他们喜欢把一些相关的元素组合成“拼图”式音乐, 玩一种专业上的技巧, 做一个智力游戏, 结果是创作出来的音乐难免透露出浮躁和非“宁静”, 而不是真正由灵感产生的。这种类似于“挤牙膏”式的旋律和音乐片段, 不是要去感染人, 而是要逼着听者去迎合它, 从它虚无的所谓“境界”中抠出一点闪光点来, 再去大加赞赏。
新音乐作曲家试图打破传统音乐的理念, 改变音乐欣赏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 出发点是好的, 应该肯定。但综观作曲家的新音乐作品, 他们真正的创作动机、创作灵感的来源始终摆脱不了民间音乐、民族文化这条永远的“根”, 无论新音乐作品如何先锋, 如何颠覆, 都永远无法脱离这种母体文化的熏陶。
六、新音乐应该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
中国新音乐作曲家创作的大量新音乐作品运用音乐语言的感染、表现和创造, 达到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有少数新音乐作品, 可能音乐家在创作作品时没有考虑到整个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接受能力, 创作出的新音乐作品很多人听不懂, 也许这些新音乐有作曲家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但缺少大众化而不被人们所接受。我想, 这些作曲家在满足自己个性需要的同时, 能否照顾下大多数人群?在创作新音乐的时候可否以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主题作为创作作品的动机?作曲家在创作新音乐作品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写出来的作品价值究竟何在?正如钱仁平教授书中所指出的, 中国新音乐“尽管风云激荡了20年, 但差不多还主要是在专业圈子内‘热闹’。中国新音乐长期面临着无人 (广泛意义上的听众) 喝彩甚至无人问津的‘尴尬’”。[3]既然这些从事新音乐研究的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担心和警觉,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创作新音乐作品的一开始就考虑这些问题呢?那些手中掌握着新音乐传播平台和资源的人如何加大对新音乐的宣传, 如何推广新音乐的欣赏知识?我认为创作新音乐作品重要, 但传播新音乐作品欣赏知识同样重要。贝多芬为什么伟大?莫扎特为什么伟大?我想也不全都是因为作品本身伟大这唯一的原因, 至少还有宣传和大多数人群对传统音乐形式偏爱的缘故。广大受众对新音乐的艺术形式了解多少, 知道多少?我们真的关注过它们吗?我想这不仅仅是一般听众所考虑的问题, 更应该是新音乐作曲家、评论家所应该重视的。
七、不断开拓新音乐研究和推广领域
钱仁平教授撰写的《中国新音乐》从《叶小纲方式———我听叶小纲和他的〈冬〉》、《探索者之路———朱践耳与中国新音乐》、《根系“黄土地”心思“信天游”———张大龙和他的〈九件弦乐器的信天游〉》和《让诗情与爱意在复调中起伏———周雪石和他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等篇目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新音乐的关注度、激发了兴趣点, 引领广大音乐爱好者穿过丛林, 真正走进了中国新音乐这片圣洁的领域。
“一切音乐作品是人的创作, 是一定个性、一定时代、一定文化的产物, 因此总是包含一些使它早晚要消亡的成分”。[4]经过若干年后, 中国新音乐还要出现很多新人、新歌、新的元素, 就是说中国新音乐要在现有基础上, 继续不断地创新, 涉足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演唱风格、新的音乐元素, 因此, 我们要不断拓展新音乐研究领域和推广领域。中国新音乐作曲家不但要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而且要从普通欣赏者的角度审视新音乐的现状, 从普通欣赏者的角度看待、思考如何普及鉴赏新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普通欣赏者的意识必须跟上, 必须学会欣赏新音乐作品。
现代社会很多现象都不是一般大众能审视到的, 适应大众化内涵的东西必须由新音乐作曲家去挖掘, 提升大众内心的一种审美境界。在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 中国新音乐作曲家需要进一步探索, 以适应中国新音乐发展的格局。只有这样, 中国的音乐才能不断地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中国音乐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 中国新音乐由最初的萌芽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音乐文化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不断成长壮大的音乐品种。在新时期, 何为中国新音乐?中国新音乐的内涵是什么?新在哪里?新音乐如何适应大众,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本文围绕新音乐的新理念, 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音乐,新理念,大众化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利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P5.
[2]卞祖善.楚天都市报, 《楚天文娱》栏目.2003-11-21.
[3]钱仁平.中国新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 P9.
[4]同[1], P63注释.
我对泥塑教学的两点思考 篇8
一、我为什么选择泥塑这个课程?
1.勤动手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智慧的创造者。”人的每一根手指的活动,都受到大脑特定区域的指挥,每一个活动的刺激都会反映到大脑的运动中枢,正是大脑的活动中枢和手指运动的反复交互作用,形成了手脑的相互促进。
2.泥塑课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教学要依纲据本,并结合教学实际,将知识精心组合,使其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泥塑课程虽有“玩”的成分,但相关的专业知识应作适当传授。小学生手脑协调性不足,不应依赖专业知识、技巧,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在操作中体验,不能因专业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泥巴变泥塑,掌握好过程与方法
做事要有条理,选泥,去杂,和泥,揉捏。教师捏塑示范,用揉、捏、搓、团、压、粘、刻等方法。塑造形式有手捏法,也可以用搓泥条、泥条盘筑法,还可先把泥拍打成泥板,再堆砌成型。
4.学习泥塑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泥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了解这些信息,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逐步认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产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泥塑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模式?
1.泥塑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观察欣赏—评价总结。视频播放秦兵马俑的纪录片片段,那震撼人心的画面立刻把学生带入历史的隧道,欣赏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泥塑作品,了解相关信息,交流各自的感想,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泥塑文化的熏陶。此模式重点在文化传统的学习。
2.泥塑造型课的教学模式
作品欣赏—技法探索—尝试练习—展示评价。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经典泥塑作品,观摩、分析它们的特点与制作方法,在模仿制作的过程中把握方法与技巧,再从生动性、牢固性、稳定性、艺术性等方面来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逐步熟练运用基本的技能。此模式重点在技法的传授与学习。
3.泥塑创作课的教学模式
经典分析—构思交流—制作完成—交流评比。精选儿童题材的泥塑作品,欣赏其制作上的高超技艺,构思上的奇思妙想,激发智慧的火花,交流各自的巧妙想法与奇特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最后进行构思与制作技巧的评比,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制作奖。此模式重点在创作构思与技法的运用与强化。
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一定的教学模式,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灵活把握,自由运用,做到一课一式,各美其美,这才是正确的教学观念。
用泥巴上课比用橡皮泥上课难组织,但是当你看到孩子们的興奋劲,他们有的像糕点师、有的像民间艺人,快乐地体验着泥巴带给他们的乐趣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锻炼了肌肉促其生长发育,又体验到了美术的乐趣,收获了创作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情操得到陶冶,所有这些都让你觉得一切的付出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对师德的思考】推荐阅读:
我对语文教育的思考09-13
我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12-06
师德的歌颂师风师德心得体会12-18
关于师德师风的09-07
师德师风的建议07-01
师德论坛的演讲11-09
师德的心得总结11-11
师德修养的感悟12-24
财会老师的师德教育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