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原料保障上水平这篇文章做好
真正把原料保障上水平这篇文章做好 篇1
“真正把原料保障上水平这篇文章做好”
——余云东访谈录
作者:本刊记者 彭娟来源:《中国烟草》2010年第10期2010-05-1
5重任在肩 责无旁贷
中国烟草:余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烟草》的采访。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将“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您是如何理解“卷烟上水平”这项工作的?
余云东:今年,国家局审时度势地做出“卷烟上水平”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认为,这是加快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继工商分设后,行业改革发展的又一场深刻变革。这项改革必将涉及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行业的每一位员工也都将参与到这场重大变革中来。
中国烟草:那么作为改革的参与者,您认为云南烟草商业推进“卷烟上水平”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呢?
余云东:“卷烟上水平”作为烟草行业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原料、科技、管理等都是支撑“卷烟上水平”的关键要素,其中原料是基础,是产业链的源头,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云南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肩负着保障全国卷烟原料有效供给的重任。所以,推进“卷烟上水平”具体到云南就是要以原料保障上水平为抓手,促进云南烟草商业全面上水平。
彭娟 摄 中国烟草:刚才您提到要以原料保障上水平为抓手,促进云南烟草商业全面上水平,目前整个云南烟草商业的原料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余云东:云南烟叶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肩负着为行业“卷烟上水平”提供优质原料保障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国家局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局(公司)坚持“稳定规模、优化布局、主攻质量、突出特色”的发展方针,围绕“强基础、提质量、增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工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布局烟叶生产;以加强基础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品牌发展为根本,持续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烟叶可用性;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确保烟叶种植规模、烟叶数量相对稳定,保持烟叶资源长期稳定供应,有效支撑和实现重点骨干品牌原料的有效供给,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烟草:4月中下旬,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特殊时期到云南进行考察调研,对云南的原料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云南省局是如何理解的,将如何贯彻落实?还有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
余云东:这次姜局长到云南考察指导工作,对云南烟叶的地位进行了定位,认为云南烟叶发展事关行业发展的全局,是“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姜局长对云南的原料保障工作寄予了厚望。因此,做好“原料保障上水平”这篇文章不仅是国家局的一项要求,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下一步,云南烟草商业将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开展工作,坚持“稳定规模、优化布局、主攻质量、突出特色”的发展方针,坚持总量控制,供需平衡的原则,坚持品牌引领、工业主导的原则,坚持质量为先、品质取胜的原则,积极实施大品牌、大基地战略,巩固提升云南烟叶国内国际优质原料的领先地位,巩固提升云南烟叶在中式卷烟配方中的核心地位,巩固提升云南烟叶在卷烟上水平原料保障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全面实现烟叶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
虽然,目前云南的原料保障工作还走得比较靠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卷烟上水平”这场深刻的变革才只是拉开了序幕,将来的工作要求还更高,各州(市)局必须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一,烟叶原料供应的总量基本平衡与重点骨干品牌需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全国烟叶总量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云南烟叶现有产量也基本满足工业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对云南烟叶需求逐步增加,供需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第二,分散的烟叶生产方式与高度集中的大品牌工业基地化生产原料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云南省烟叶生产可谓“点多面广”,涉及种烟农户50多万户,上万亩连片规模种植程度不高,山区种烟面积较大,这种现状难以适应大品牌、大基地生产的需求,亟须改变。
第三,现行的原料分配格局与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烟叶原料分配主要是按原有计划基数执行,分配存在不合理因素,但优化配置的难度较大,难以适应重点骨干品牌发展对原料的需求。
中国烟草: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哪些解决措施?
余云东:按照姜局长在云南省调研期间的指示精神和国家局关于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思路,云南原料保障工作要适应行业“卷烟上水平”的新要求,必须增强“三个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即,必须切实增强云南烟叶保障“卷烟上水平”的责任意识;必须切实增强整体提升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的全局意识;必须切实增强云南烟叶为全国卷烟工业,特别是为“532”、“461”品牌发展的服务意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改善烟叶质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质创优转变;由满足工业一般生产需要向保障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求转变;由生产主导向工业主导、工商合作转变,促进云南烟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云南烟叶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满足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发展对云南烟叶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努力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
关键之年 重拳出击
中国烟草:具体到微观层面,现阶段,推进云南烟草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余云东: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强当前烟叶生产抗旱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三是把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四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努力开创“卷烟上水平”的新局面。
中国烟草:能和我们具体谈谈吗?
余云东:好的。我先说说当前烟叶生产抗旱工作。今年,全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对全系统而言,是考验之年、挑战之年、苦战之年。一方面,烟叶生产能否在最佳时令完成移栽工作,能否确保烟叶计划得到落实,能否在移栽后保证烟苗成活,能否在大旱之年烟叶质量不受影响,能否在大灾之年烟农收入不受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烟叶生产规模能否有效控制,烟叶质量能否有效提升,烟叶市场能否有效掌控,这些问题是对我们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可以说,做好今年烟叶工作比任何一年难度都大,而且意义非常特殊,事关云南烟叶持续健康发展大局。
目前,通过全省各级的共同努力,烤烟生产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实现了最佳时令育苗播种。全省7880个育苗点65.04亿株烟苗,均在3月5日前完成了播种,新增抗旱救灾专项计划也按省局要求如期完成育苗播种。二是摸清了抗旱移栽水源保障情况。据统计,目前全省规划种烟面积620万亩,有水源保障的栽烟面积占42%,需远距离拉水栽烟面积占48%,无水栽烟面积占10%。三是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全省机耕面积已达464万亩,约占计划种烟面积的75%;完成预整地580多万亩,约占计划种烟面积的94%。对此,姜局长在考察期间高度评价云南烟草商业的抗旱工作,认为抗旱救灾动手早、工作实、讲科学。
眼下,全省抗旱移栽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烟叶生产抗旱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把当前烟叶生产抗旱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抓好。按照姜局长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中国烟草:百年不遇的旱灾,给云南烟叶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在旱情肆虐的情况下,烟水配套工程在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余云东:是的。此次姜局长在云南考察期间就感叹,如果没有烟水配套工程,今年的抗旱将面临更大困难,更加不可想象。今年,全省大型烟水配套骨干工程普遍发挥了作用,受益面积5000亩以上的7万多件工程支撑了今年抗旱保生产的局面,前几年搞的小型水利工程如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在抗旱中深受老百姓欢迎,作用不可小视。因此,下一
步我们将把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原料保障体系建设搭建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平台。
中国烟草: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也是云南原料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点,最近,云南省局提出要打造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有关情况吗?
余云东:2009年11月,国家局以“卷烟上水平”和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为目标,提出“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思路。
为此,云南省局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安排,将国家局确定的8个示范县中的石林、泸西、陆良、师宗4个县连成一片,共规划基本烟田117.31万亩,打造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我们希望能将以泸西为核心的滇东4县打造成全国、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烟草农业开发示范区和最具影响力的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突出解决好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为跨州(市)大区域、大规模协同整体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中国烟草:可以说今年是云南烟草推进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关键一年,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关键,云南省局(公司)是如何推进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
余云东:云南烟草商业是行业“卷烟上水平”最主要的原料基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特别是今年我省烟叶生产面临严峻干旱考验,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是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强大动力。为此,按照省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全系统开展“坚持四项标准,提升精神状态”专题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为标准,以模范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和云南烟草商业“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动力,全面提升精神状态,以崭新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全力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推动云南烟草“做优做强”。
中国烟草: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
云南省局大力推进滇东现代化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彭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