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2024-08-01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精选11篇)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1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更新日期:

姓 名:DD先生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天津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天津身材:170 cm 56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1 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机械设计/制图/制造:技术员、机械/设备维修类、机械工程师: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天津 深圳 东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新会机电中专起止年月:2009-02 ~ 2009-03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实习老师、班主任
工作描述:通过在新会机电中专的三周老师的实习,体会了做为一个中专老师的滋味。掌握了作为一名中专老师所要具备的能力和在工厂里对工人知识的讲解技巧。并且了解了工厂实际生产中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运作过程。这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地作用。
离职原因:实习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 学士毕业日期:2009-06-01
所学专业一:机械电子工程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7-062007-07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证0719000000314555
2008-062008-07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数控铣床工高级证08190010300940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熟练掌握office软件,AutoCAD绘图,mastercam9.0绘图和编程,数控铣床的操作,有良好的机械设计基础,并自学了por/e。动手能力强,有上进心,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刻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团队合作。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通过大学四年的磨练,在充实自己的思想知识和掌握生存技能的同时,大大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很好地提高了自己处理问题和面对困难的能力。为我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提供了一个平台。相信自己在今后的社会里可以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天津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 (邮编: 510635)
联系电话:020XXXXXXXXX家庭电话:
手 机:134XXXXXXXXXQQ号码:
电子邮件:个人主页: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2

1 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卓越机械工程师本科阶段学生主要采取“3+1”的培养模式,学生将通过3年在校学习及总计1年的企业学习实践,通过在产品的生产、设备、工艺、操作与维修、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训练,胜任相应的工作,并能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在制造行业从事机械产品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及时跟踪本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以及技术沟通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工艺、液压传动与气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初步的科学研究、相关技术开发、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5)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6)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与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

2 现有的本科培养模式中教学与实践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2.1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双语教学能力、工程教育研究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有待提高。目前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而且相应的专业课理论基础也比较雄厚,但是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欠缺。文献[1]通过对464名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3.6%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全部双语教学,37.0%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部分做到双语教学,24.8%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只能会一点双语教学,24.6%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目前英语交流能力无法达到双语教学。因此,目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仍有待提高。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

目前,绝大多数授课教师基本还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为教师。因此,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产生主观性、臆断性与刻板性,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消极与盲从,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与创造性。虽然大多也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了解到了基本概念和原理,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3 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虽然学校最近几年结合自身的发展与实际的需要,补充了很多具有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尽管他们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是教学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同时一般只对本专业的某个研究方向熟悉,而对其他方向或其他专业的前沿知识比较陌生,尤其是学校目前“双师型”教师很少。这样就不能深入、全面地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因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制约。

2.4 缺乏评价与激励机制

笔者通过向一些高校学生及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如在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部分高校学生和指导教师,没有得到所在院校的奖励,甚至连产品的加工制作费都需要自己来支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感,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创新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等;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

2.5 实习环节困难

目前本科生的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其原因之一是企业的现实生产环境与接待能力和高校投入的外出实习经费预算存在矛盾,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另一方面,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一直没有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实习制度”。学生实习时间短,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日常工作,实习经费预算太低,企业单位不愿接受。

3 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举措

3.1 师资保障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体,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实现。为此,学校应采取培养、引进以及外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采取各种举措力争让每一位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能够有机会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以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打下基础。第二,引进一些具有丰富海外留学经历的学者,这样可以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带给学生。第三,聘请企业专家主讲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部分。学校将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这样可以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先进技术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知识。

3.2 编制创新实用型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教材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在整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典型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案例编入教材,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3.3 以项目教学法为载体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将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推动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结合生产实践,在项目制作或电子产品的研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进行改进和创新。项目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将学生的选择项目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紧密接轨。采用“团队学习”的方法,动脑、动手、交流与合作,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

3.4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必然伴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更新,需要教师不但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教学环节中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应广泛使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如:六根火柴可以排成几个等边三角形;六角螺母有多少个面等。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另外,还要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训练,以此增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授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数控技术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模拟仿真实验,由教师给出一个较为典型的零件工程图和工艺规程,要求学生通过Pro/E,Solidworks和UG等软件进行建模,根据模型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数控仿真加工实验,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数控加工,模拟加工出零件模型。通过这样的实训,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部分知识。正如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教授所说:“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

3.5 条件保障

毫无疑问,好的培养效果需要资源投入来支撑,保证相关投入才谈得上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不然落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则是工程教育的悲哀。因此,学校在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面应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对能够被遴选进入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对在各种创新设计实践环节(如安徽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获奖的学生和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激情、创新主动性和持久性。另外,依托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协议,融入企业技术力量作为师资,利用企业的设备、环境和先进技术资料作为培养条件。有效利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来解决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工程问题,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有助于自身问题的解决,同时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情况下又能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经费支持。

4 结束语

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更多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同时,对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今后在“探索—总结—完善—实施”的过程中稳步推进,也需要各高校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机械工程师人才。

摘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迫切任务。针对安徽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要介绍了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分析了现有的本科培养模式中教学与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实施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举措。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贵成,张明雷.“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91-93.

[2]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

[3]苗露.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5:252-253.

[4]周雪梅.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50.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3

关键词机械;研发工程师;知识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96-01

0引言

我国机械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机械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企业,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希望通过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加大了对研发能力的投入,扩充了研发部门的力量,有的国企、甚至民营企业创建了自己的技术研究院。

机械研发工程师在企业研发部门、研究机构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涉及到产品的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试制等整个研发流程,要求机械研发的工程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进行相对系统化的整理,对于立志成为优秀的研发人才的工程师来讲,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知识体系的基础: 数学、力学、材料学

1.1数学

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伦琴在回答“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时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机械研发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离不开识别、分析、计算、模拟仿真及数据处理分析等基本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另外,新知识的获取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具有很好的数学背景。

1.2力学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而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力学和机械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机械结构是机械承受载荷而起作用的部分,其中蕴含着很多力学概念和力学问题。例如,转子的临界转速问题,动平衡问题,高速切削的振动控制问题,结构疲劳失效问题等。机械研发工程师必须具有善于思索的“力学头脑”。

1.3材料学

所有机器都是由许多性能各异的材料加工或各种零件组装而成,对于一种机械产品,人们总是力求其功能优异,结构紧凑,质量稳定,安全可靠,价格低廉,这就需要高水平设计、合理加工和正确使用,三者密切配合。这三个环节都要涉及许多材料问题。工程师应该掌握有关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成分-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具有根据机械零件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合理选用工程材料、正确设计热处理方案的初步能力。

2知识体系的核心: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方法理论

产品研发活动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产品方案设计、详细设计以及试制等。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是机械研发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的核心。

2.1机械设计方法学

与一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都需要正确的方法一样,在产品开发工作中,也离不开科学的设计方法。机械设计方法学,是研究产品设计规律、产品设计程序以及产品设计各阶段具体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通过对设计方法学的学习,工程师重点要了解以下内容:

1)原理结构方案设计和总体设计的步骤、思维方法和基本原则,方案评价方法。

2)以系统工程方法为基础,综合考虑人-机-环境三者的关系,确立市场-设计-制造一体化的设计思想。

3)机械设计领域的新的方法、技术和概念,例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稳健设计、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创新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

2.2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主要是探讨机构的设计方法,用于产品原理方案设计,决定了产品的整体设计水平,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环节。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熟悉各种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对其进行运动及动力学的工作特性分析,并能够在具体机械手设计时能够合理的对机构进行选型、组合、变异等应用,设计出满足给定工程设计任务要求,结构和尺寸都最佳的实用机构。

机械设计则主要是在产品的详细设计阶段,对整部机器以及机械零部件设计需要的基本知识。在此阶段,产品设计产品的结构关系和参数逐步的清晰并不断完善。通过对一些通用零件,例如连接件、传动系统、轴系等的设计原理、方法的掌握,综合运用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有效利用标准、规范、手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就能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经济环保的产品。

2.3机械制造技术

产品从设计成为现实是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完成的,设计师需要了解制造工艺,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工艺的可行性以及工艺所需的成本。研发中心往往会有效组合利用各类资源,在自己已有的配套产品生产厂家或者具有灵活优秀加工经验和条件的企业进行各个零部件的试制,而相关研发工程师仍然需要密切配合、跟踪并检查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装配过程。因此研发工程师需要学习制造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基本理论,加工精度理论、影响加工质量的各项因素等基础知识,并要时刻学习当前先进的制造模式和方法。

3知识体系的发动机: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CAD/CAE/CAM一体化产品开发方法,在概念设计阶段就直接采用计算机实体造型和曲面造型技术,当零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后,设计人员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很方便地进行后续环节的设计工作,例如结构分析与仿真、部件的模拟装配、总体布置、管路铺设、运动模拟、干涉检查、数控加工编程等,这种数字化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幅度提高了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作为机械研发的工程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CAD/CAE/CAM一体化知识,无疑会将自己的研发水平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这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工程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发动机。

4结论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工业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机械制造业体系。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上大而不强,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做机械企业研发工作的工程师,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有效的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树森.现代制造企业信息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4

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 Mechanical Electronic Engineering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两个学科,主要以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系及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的师资为依托,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2人,讲师及高级实验师10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硕士学位获得者18人。对应的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近五年在两个学科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863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及ISTP收录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及统编教材12部。

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工程技术、机械设计方法、自动化技术、电子与计算应用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扎实肯干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技术文献,撰写论文及简单会话,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可胜任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及产品开发的工作。

二 主要研究方向

 机械设计及理论

(1)现代筑养路机械设计理论及设备

以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为应用对象,进行机械产品的方案、传动、结构、操纵与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研究现代工程机械的构造理论、底盘驱动理论与参数匹配、工作装置与介质相互作用机理等。

(2)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针对高压液压系统,研究液压脉动产生机理、“液压-机械”振动传递与转换特征、液压网络建模与仿真方法,研制液压系统振动控制的技术与设备。

(3)机电液系统建模与仿真

以理论建模与参数辨识为基本手段,以数值仿真、信号处理技术为工具,研究机械、液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相互作用机制,研制包括输入信号设计、信号采集与处理、故障诊断与参数辨识的软硬件系统。

(4)现代机械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复杂机电液系统多学科优化和协同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研究柔性机械和组合机械结构的优化模型、拓扑和布局优化方法和技术。

(5)机械CAD/CAE/CAM

研究机械CAD、CAE、CAM的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

 机械电子工程

(1)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安全监控技术

以工程机械为应用对象,研究机械故障机理、信息检测与处理、远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

(2)机电液系统集成与控制

以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为对象,综合应用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技术,研究“机-电-液”系统的集成与控制技术

(3)流体传动与控制

主要以工程机械为应用对象,研究液压系统的性能匹配、节能控制和参数优化技术。

(4)精密测控技术

研究机械设备、桥梁结构等工程测量的传感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监测技术与设备。

三 学制与培养方式

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原则上要求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必须在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学习,中期筛选通过,并进行开题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年。

机械工程系专业描述 篇5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和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工矿企业所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描述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机械、液压、气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并且对一般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具有设计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描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专业描述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电弧焊、气焊、气割、钢结构焊接性能检测及钢结构施工现场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专业描述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篇6

全国共有20所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6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清华大学,以下是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2016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

1

北京理工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清华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5

上海交通大学

6

浙江大学

7

吉林大学

8

东北大学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

北京科技大学

11

上海大学

12

华南理工大学

13

东华大学

14

北京工业大学

1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16

武汉科技大学

17

北京交通大学

18

郑州大学

19

青岛科技大学

20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7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教学,课程改革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其主要核心就业岗位是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机电维修技术员、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维修质检员、工程机械销售企业的工程机械配件管理,相关岗位为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维修服务顾问、工程机械销售企业的工程机械维修业务接待,相关岗位为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培训。

调研结果显示,液压是工程机械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针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维修能力、设备开发能力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1 课程内容改革

此课程是依据“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工作任务设置的,主要以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工作任务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液压系统的特点,主要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功用与结构特点及拆装、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使学生认识排除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一般规律,能够按照行业、企业规定的维修工艺及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设计了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挖掘机行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挖掘机工作液压系统故障排除5个学习情境。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各种任务,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如下:

1.1 课程内容取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

作为一门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所有故障案例均取材于各企业的工程机械“维修报告单”,并选取了其中典型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案例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教学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排除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为目标,将相关知识、技能按高职学生能力形成规律重新整合后开展教学。

1.2 教学过程立足于实际工作任务驱动

在组织课程教学时,从分析解决生产中的故障案例入手,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与指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判断液压系统故障,正确规范拆装、检查各种液压元件的职业技能。而这种专项能力即为学生未来从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工程机械修理等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积极探索“以完成工作任务、排除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为目标,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育为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技能、要求、标准以工作任务(故障案例)为载体,以学生达到顶岗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标准,利用液压与气动一体化实训室、校企合作的鸿诚工程机械实训室的工程机械设备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教学,使理论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

1.4 课程评价借鉴于职业、行业标准要求

根据常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高职学生掌握技术的规律,我们在课程中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了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挖掘机行走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挖掘机工作液压系统故障排除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均参照工程机械修理工(高级工)应具备的液压传动应知、应会标准进行设定。

2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随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网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通过优选企业典型实际案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把学习小组按“维修经理——设备主管——维修工程师——维修技师”,“配件销售经理——配件销售工程师——仓库主管”,售后服务部秘书等分工划分角色。按照企业售后服务流程:“客户报故障——赶赴现场进行故障诊断——报配件号——配件出库——设备维修与调试”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把方案与企业实际工作故障排除方法进行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3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时,分别从动手能力、知识目标、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教师通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查评分,学生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8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减速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3-02

1.前言

物流工程专业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该专业学生与机械专业学生的要求应该有很大不同。首先,机械专业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先修课程较多,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公差与测量、电工电子技术等;而物流工程专业的先修课程较少,仅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和电工电子技术等。其次,机械专业先修课程大都是多学时,学习比较深入;而物流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都是少学时,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第三,机械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2周甚至3周,在设计期间停止其它所有课程专心进行课程设计;而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时间相对较少,20学时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与机械专业同样的设计内容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有必要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普通V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轴承选择与校核、键连接设计、联轴器的选择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草图绘制、总装图绘制、零件图绘制等。

3.教学要求

与机械专业相比物流工程专业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略低。例如,机械专业一般要求设计二级减速器,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设计一级减速器;机械专业一般要求齿轮啮合为斜齿圆柱齿轮,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齿轮啮合为直齿圆柱齿轮;机械专业一般要求减速器为整套图纸,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部分图纸即可。

4.教学改革内容

4.1课程设计题目与任务的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要明确两点,一方面,指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另一方面,指明完成设计的资料文件有哪些。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工作,单项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两班制。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带式运输机原始数据

课程设计任务:(1)编制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2)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共5张。其中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绘制零件图4张,分别为减速器箱座、减速器输出轴、输出轴上齿轮、输出轴输出端端盖。

4.2传动方案设计

动力最终来源电动机,电动机把动力传递到带式运输机中间经过怎样的过程。经过比较电动机把动力传动到带传动,再从带传动传递到一级减速器,从一级减速器传递到带式运输机,这个方案较为合理。把带传动安排到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起到较好的缓冲和减震作用,保护电动机。

4.3计算内容的设计

4.3.1电动机选择

首先,计算带式运输机的功率Pw。传动方案确定之后,带式运输机的功率Pw按照公式Pw=FV/1000进行计算。其次,计算总机械效率η总。电动机传递到带式运输机经过V带传动,机械效率为η带;齿轮传动,机械效率为η齿轮,齿轮传动两个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轴承,机械效率为η轴承;带式运输机滚筒机械效率为η滚筒;减速器与带式运输机之间通过联轴器联结,联轴器机械效率为η联轴器。总机械效率η总为η总=η带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η2轴承。

最后,确定所需电动机功率Pd。所需电动机功率Pd为Pd=Pw/η总,根据Pd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电动机的功率应大于等于所需电动机功率Pd。对于转速为3000r/min的电动机,因为转速较高传动比大,减速的装置尺寸大成本增加,一般不选择转速太高电动机。对于转速为750r/min的电动机,因为尺寸大价格高,一般也不选择转速太小电动机。最常使用的是1500r/min和1000r/min的电动机。综上所述,根据所需电动机功率和转速选择需要的电动机。

4.3.2传动比分配

根据前一个步骤电动机选定之后,电动机满载转速可查表得n满。带式运输机即工作机的转速通过公式n=60×l000v/(лD)来求得。则总传动比i总为i总=n满/n。电动机与带式运输机减速装置有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则i总=i带·i齿轮。总传动比分配时注意三点,首先,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不发生干涉现象;其次,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尺寸尽可能小;第三,i带和i齿轮传动比不大于4。

4.3.3动力运动参数计算

在选定电动机和传动比分配之后,可以计算出减速器两个传动轴三个重要的动力运动参数转速n、功率P和转矩T。

4.3.4带转动设计计算

课程设计主要从事一级减速器设计,带传动设计主要计算几个重要参数。

确定计算功率Pc。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查设计手册,可得带传动工作情况系数KA。计算功率Pc为Pc=KA·Po

选择V带型号、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根据计算功率Pc和电动机转速n满查普通V带的型号选择图表,选择相应V带。再根据图表显示确定小带轮的直径dd1,同时大于所选V带的最小直径且在标准系列直径里面的数值选取。大带轮直径dd2通过公式dd2=i带dd1来计算。

验算带速v。带速不能超过25m/s,通过公式v=■来进行验算。

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通过公式■■来初选a0,再根据公式初算带长度Ld0,公式为■。根据计算结果查普通V带长度尺寸系列得基准长度尺寸Ld。选择基准长度Ld后,计算实际中心距a,公式■。endprint

验算小带轮包角?琢1。根据带传动的传动要求,小带轮包角应大于等于120°,小带轮包角公式为 。

确定带的根数Z。查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得P0,查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的增量得△P0;根据小带轮包角α1,查得包角系数Kα;根据V带的基准长度Ld,查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尺寸系列与长度系数,得长度系数KL。把结果带入公式得确定V带的根数,公式■。

确定初拉力F0。根据公式F0=■确定初拉力F0,作用于带轮轴上的载荷FQ,公式■。

4.3.5齿轮的设计计算

(1)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齿轮选用45号钢,小齿轮采用调质处理,大齿轮正火处理,大小齿轮硬度不同。通过相关公式可得到齿面接触疲劳强度[σH]和弯曲疲劳强度[σF]。

(2)按照接触强度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齿轮传动采用闭式齿轮传动,小齿轮齿数可在20-40之间选取。减速器采用单级齿轮传动,齿轮相对于两支承对称布置,两轮均为软齿面,查表可得齿宽系数ψd。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根据齿轮工作情况,查载荷系数表格,可得载荷系数K。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直径■,再通过公式m=d1/z1确定齿轮模数m。

(4)校核弯曲疲劳强度。查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带入公式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弯曲疲劳强度公式为■。

(5)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的基本参数如齿轮直径、齿顶圆、齿根圆、中心距、齿宽等都可以计算出来,但齿轮轮毂尺寸、轮缘厚度、轮缘内径、腹板厚度、腹板中心孔直径等需要与轴配合设计。

4.3.6从动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轴采用45#钢调质,由机械设计手册中的图表查得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s、许用弯曲应力[σ-1]等参数。

(2)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按照扭转强度初步设计轴的最小直径按照公式■进行设计,考虑轴上键槽,选取直径稍大些。根据轴上零件的定位、装拆方便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强度的原则,从动轴均设计为阶梯轴。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可以算出齿轮的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由径向力可以算出两个轴承的支反力FA和FB,再通过画图确定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L。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最大弯矩Mmax为Mmax=FA·L/2,再通过公式■计算弯曲应力,若计算弯曲应力小于等于[σ-1]为合格。

4.3.7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考虑轴受力主要是径向力,故可选用深沟球轴承。轴承的选择与轴、箱座和箱盖配合设计。

从动轴伸出端键的设计与校核。根据从动轴外伸端的直径,再根据GB/T1095-2003设计键的尺寸。键挤压应力按照公式■,若■键的强度合格。同理,从动轴与齿轮联接处进行校核。

联轴器的选择。由于减速器载荷平稳,速度不高,无特殊要求,考虑拆装方便及经济问题,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采用Y型轴孔,A型键轴孔。

4.4设计图纸的安排

课程设计需要同学们了解减速器的结构设计,所以必须进行减速器图纸设计,同时考虑到同学们的设计时间较少,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五张图纸,装配图、箱座、从动轴齿轮、从动轴和从动轴输出端轴承端盖。

5.教学改革的实施及结果

通过物流专业同学们的设计实践,同学们较好地完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任务。既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又了解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荣辉,付铁,杨梦晨,等.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陆玉,冯立艳,李建功,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篇9

自进入大学以来,凭借自身扎实的基础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经过几年不断的学习,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成绩在整个学院名列前茅,并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和吉林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并取得优秀。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今后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专业外语上,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有较强的翻译能力。

在业余时间,相继学习了WINDOWS98/NT,C语言、FORTRAN语言及OFFICE97、AUTOCADR14、CAM、WORD、pHOTOSHOp5.0、ME等应用软件,同时具有较强的硬件基础。在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机电液一体化设计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动力传动系统及控制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被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了“邓小平理论研究小组”及党校学习班,现已毕业。在校期间,我踊跃参加各项体育、文娱活动,以此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并发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长期担任班级干部,设计并组织过多项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在课余时间,我还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去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力求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争取机会走出校门,在校外做兼职,尽量去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自己尽快地成熟。在假期实践的工作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如何与人共事,锻炼了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关心集体,务实求进的思想。

机械工程专业个人简历 篇10

然而,用人单位通常只是想通过个人简历,能大概地了解应聘者的一些初步情况,并且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他们的能力的高低难以通过简历表现出来,写得再多再详细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工作成果,不足以让用人单位信服。而且从用人单位考虑,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收到许多应聘者的.简历,长篇累牍式的简历也让招聘者看得头昏眼花。因此,相比大学生,他们对简历篇幅的要求是要更为短些。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机械工程专业个人简历范文,更多内容请访问(/jianli)。

个人信息

姓名:yjbys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3 cm 6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机械/设备维修类:AUTOCAD和PRO/E制图员、设计/广告类:工程助理及机械相关岗位 、电子/邮电/通讯类:产品开发、产品结构

工作年限: 1 职称: 高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安迈信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11 ~ 2009-06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设计员

工作描述: 安迈信科技公司是一间外资企业。本人在任职期间主要是负责产品设计与开发,并对客户沟通对产品跟进。在职期间本人能够顺利完成产品开发指标,并能够跟踪客户产品。在职期间,为公司创造良好的市场价值。

离职原因: 另求

公司名称: 向星机械厂起止年月:-07 ~ 2006-09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开发部实习生

工作描述: 计划完成实习课程

离职原因: 实习完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湖北荆州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06-01

所学专业一: 机械工程系 所学专业二: 模具设计与制造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5-06 吴川市川西中学 高中 毕业证

2005-09 2008-06 湖北荆州学院 机械工程系 大专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练各种设计基本流程和各种包装设计,能快速运用AUTOCAD PRO/E PHOTOSHOP MASTERCAM CORELDRAW X3各种三维作图软件,会使用二次元投影机。

个人技能:

熟练各种设计基本流程,能快速运用AUTOCAD2006、PRO/E、MASTERCAM各种三维作图软件,掌握FANUC,SIEMENS和华中数控系统,并获得数控技术国家职业资格(高级)证书。

详细个人自传

主修课程:

机械工程师专业知识 篇11

[ 摘 要] 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作为一名基层技术骨干,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技能和技术素养。这种技能和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有一定数量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和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支撑。本文从阐述“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双师型”教师 ; 能力素质 ;途径措施

【分类号】G715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创新,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师而言,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方法要领,让学生学会操作,而且还应让学生了解掌握机床设备、工夹量具等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工艺规程等诸方面的知识技能。况且实际操作本身也包含有很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实操示范(可先讲解后示范,亦可边讲解边示范),而且还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组织实施方法是:教师现场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按照分组实操练习,练习时教师到各工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再集中学生进行统一讲解示范。通过这样反复练习,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此时专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理论课教师,又是实践课教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从字面上来讲,应解释为既能上理论课,又能上实践课的教师。这种解释笔者认为是比较肤浅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更丰富、更广泛、更富有新意。对其内涵的解释和理解也是见仁见智。

目前为止,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还没有任何一个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定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关教育部门以及高教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给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

几种观点:一曰“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技术等级证。同时拥有这两证的教师即可认定为“双师型”。换言之,“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是要有双证。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有了双证并不一定就是双师。强调证书,会误导教师为拿证而考证,况且假证满天飞,不具含金量。这样可能会导致教师花钱买证,而忽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本末倒置。二曰“双能”,即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教师即为“双师型”。笔者认为,具备了“双能”但不一定就是“双师”,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双师型”教师绝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三曰“双职称”,既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具备这两个职称的教师即可称为“双师型”。四曰“双来源”,既教师的来源。这种观点不同于前三种观点,前三种观点是对教师个体而言,这种观点是对师资队伍而言。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笔者认为“双师型”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对个体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除了规定的任职资格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二是从整体师资队伍来说,既有专任教师,又有外聘或兼职教师;既有侧重于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工矿企业的。

“双师型”其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是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提出的。在用法上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来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主要是对这部分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第二种是用来界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称为“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是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总体结构要求。无论对“双师型”教师个体,还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双师型”概念,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既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更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要充满爱,使之成为学生的表率和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讓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有时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可能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2.较高的能力素质

对教师而言,要想使学生得到“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打铁需要自身硬。不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都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更应如此。一般来说,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学术能力等。

(1)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复杂,语言仍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活动大多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对学生性格、情操的陶冶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应注意语言的锤炼,讲究语言艺术,做到语言生动、形象、简明、准确、有韵味。教师语言逻辑性强,能把学生的思路理得有条不紊;语言生动形象,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简洁明了,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语言有韵味,才会抑扬顿挫。相反,如果教师语言逻辑混乱,没有条理,则会把学生的思路搅乱;语言平淡无奇,则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语言啰嗦,则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欲掌握语言艺术,教师在课外需下一番苦功方能做到。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语言大师!

(2)教学组织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课程标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和每堂课,采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课堂上要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形成互动,科学分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得当,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实际动手能力

“双师型”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高超的专业技能,即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数控实训(数车、数铣)、金工实习(冷加工、热加工)、电加工(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型),还是模具成型、拆装等课程,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如果教师不具备过硬的实际技能,学生是不可能掌握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实际动手能力对实践教学的教师来讲,相当于理论教学教师的讲、演、画、态等教学基本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练成,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要达到操作熟练,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程度,仅靠工作时间是不够的,需在课外下一番苦功才行。

(4)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与其他专业不同,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外,还应具备与企业、行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調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以便于学生毕业后与企业、行业的接轨,满足任职需要。另外,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机械工程专业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实习实训以及认识实习等,也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提高的途径和措施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

培训是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的有效方法。学校应搞好顶层设计,把“双师型”教师培训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制订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配套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科研等单位参观见学或带薪学习,并结合实践教学课程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习基地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另外,还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当客座教师,对本单位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传授专业技能和技巧,使专业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技能水平。

充分发挥在职教师优势,进行自我培训,互补培养。光华学院的教师来源渠道广泛,既有大学毕业生、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也有其它院校的退休教师和工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等,既有专任教师,也有外聘教师。多渠道的教师来源各有千秋,要善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活动,新老互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青年教师拜技能高、能力强的老教师为师,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实施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操作技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经常开展以提高双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研讨活动,从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那里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从有过企业工程技术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那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风格;从实践经验丰富的实习实验教师那里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方法和传授专业技能的心得等。我校开展的理论课教师到实验教学中心讲实践课,两年轮岗一次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不仅是提高理论课教师实际技能的好方法,更是一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好渠道。

2.充分发挥企业和校外实习培训基地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企业和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广阔天地,教师在那里大有可为。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活动,来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多给教师生产实践和指导实习实验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逐步转变为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实现一专多能,达到“双师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常抓不懈。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如聘请国内、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等给教师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也可请本校的教学专家或教学名师以讲座或学术报告的形式给教师做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结合培养方案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开展教师说课、课件制作与应用等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还可采用双向听课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即开展由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和相关教师等参加的听说课教学活动。先由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或“说课”等,课后由主讲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组织、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重点、难点进行小结,以此来学习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是组织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督导听查课,并及时进行点评和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指导,帮助授课人提高教学能力。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召唤和需要“双师型”教师,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为了鼓励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多出“双师型”,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把“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要求转化为教师自觉的、具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原动力,拴心留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精神激励外,还应注重物质激励。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相关大赛,按获奖情况给予奖励。把到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多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以开阔其视野,增长其才干,营造尊重“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在“双师型”教师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对其内涵理解不一的情况下,应按教育部对“双师素质”提出的建议并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上一篇: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班主任论文:如何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