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共12篇)
机械工程 篇1
2012年3月24日, 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Stuart.W.Cameron副理事长及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香港分部周伟强主席等一行在出席第一届大中华设计赛期间, 到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刘奕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表李元元理事长及学会热情欢迎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及香港分部一行到访。
刘奕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Stuart.W.Cameron副理事长及周伟强主席等贵宾介绍了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的总体状况, 以及2012年活动计划, Stuart.W.Cameron副理事长介绍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结构和活动, 并热情地提出加强与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的合作。Stuart.W.Camer-on副理事长及周伟强主席高度赞扬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在会员活动以及在学科发展等方面工作的成效。三方共同约定今后在会员交流、会员资格的互认等方面将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两地学科及经济的发展。
机械工程 篇2
机械设计课程是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我院《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交通运输专业主要课程。同时该课程面向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的专科生。多年来,机械电子工程系将这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
我系自2001年至今,先后办过本科、大专和中专以及高职各层次的学历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机电类专业一直是我系的骨干专业。系内各级教学组织历来都十分重视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均能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因而,机械零件及设计的教学在我系一直保持良好的教学质量。
在2001-2003年期间,机械零件及设计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沿袭老的课程体系,所配备的学时比较多,2003年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零件及设计》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逐渐影响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也使传统的《机械零件及设计》课程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的《机械零件及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因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是急社会之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从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课题组以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对机械零件及设计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边改革、边实践、边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本科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在课时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如何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革教学内容。缩短了课堂有效教学时间,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对课程进行综合化与模块化改革。我们以机械零件及设计为主线,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串联,优化组合。
2)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制作完成了机械零件及设计网络教学素材库。包括虚拟零件库、机构运动仿真、网上实训室、虚拟实验室、动态电子辅助教材、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及学生作品展。这些素材使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3)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我系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实训中心机构,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统一规划,建成了一个机械设计直观教学实验室,一个CAD/CAM实验基地,一个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室。加强了本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教学环节,能满足学生进行本课程全方位、不同层次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购置了一套机电一体化柔性实训系统,克服了设计仅局限机构、零件和结构的设计,加强了系统设计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使原来从属于课程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为认知性、验证性和综合性的系列实验。
4)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我们摄制的工程案例,配合理论教学,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参观机械零件陈列室和各类机械设备陈列。
机械工程中节材问题探究 篇3
【关键词】机械工程;节材
【中图分类号】TU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00-01
一、机械工程中材料消耗的现状
(一)在机械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过高。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机械系统近万个企业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每年消耗钢材1000万吨,占全国的15%-20%。原材料费用平均占机械产品成本的60%以上。
(二)钢材利用率低。
据统计,我国机械工业钢材利用率权为6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15%的差距。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节约10万吨钢材。我国机械工业的铸、锻件综合废品率偏高,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有人调查过部分企业,铸铁件废品率为12%-14%,铸钢件废品率为10%-11%,有些厂甚至高达20%,而国外一般低于5%。另外我国重要的基础件的寿命短,如模具仅为发达国家的1/3。与国家有关机械系统节约材料技术政策中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机械工程中节材的途径
机械工业节约材料的重点是钢材等金属材料,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其他原材料。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机械工业节材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产品的材料消耗;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量;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规定的服役期间。
(一)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利用率。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铸件精度,推广精密性成形技术,在金属件生产中扩大中精锻件比例,使模锻、精锻件比例提高60%以上;继续推行集中下料、科学套材、改进下料工艺和装备,推广各种精密,自动、数控编排的切割技术,采用带锯床、中温剪切等下料新设备;大力采用先进焊接技术,减少焊条用量;采用先进的热处理技术,提高零部件寿命;推广可控气氛,少、无氧化热处理工艺和锻造用保护气氛加热工艺和装备,减少金属氧化损失;采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材料表面性能,实现节材低耗;对于关键基础体(轴承、齿轮、弹簧、液压气动元件、模具等),扩大采用精炼钢和脱氧钢,以及行之有效的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新技术,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上海某公司采用切削活塞,其材料利用率为43.5%,改用冷挤压后可达92%。某大型轴承厂采用高速镦锻生产线,使直径在50mm以下的套圈材料利用率从9.9%提高到42%,—年节钢1800吨。
(二)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技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国民经济中不论哪个部门都毫无例外地存在着腐蚀问题。腐蚀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一方面造成设备、零件等材料的直接损失,另一方面还造成影响正常生产,恶化操作环境,影响产品质量,新工艺不能上马,设计保守,以及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的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估计全世界每年腐蚀损失100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90.8亿元)。全世界每年金属的腐蚀损失约为全年总产量的20%,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吨金属因腐蚀而损失掉。由此可见,腐蚀是自然界的浪费之一。因此,防腐蚀也是机械工程中节材的又一重大技术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防腐蚀材料和方法的不断涌现,防腐蚀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我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在海军猎潜艇上推广新型电弧喷涂防腐技术,可使猎潜艇钢结构的防腐寿命从5年延长到15年。
(三)扩大应用新材料,改善用材结构。
扩大应用新材料,改善用材结构,提高用材水平,积极推广各种高强度低合金钢、冷成形钢、冷拔钢管等高效钢,使用切削钢、新型模具钢、感应淬火钢等节能节材新材料;扩大硬质合金材料的使用,以及节约高速钢和模具钢等,扩大粉末冶金材料在汽车、拖拉机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应用;在汽车、农机和交通运输设备中,开发应用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比如用高强度低合金钢代替普通碳钢制作一般承载构件,重量可以减轻10%-30%的。
(四)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充分发挥材料潜力。
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充分发挥材料潜力,降低材料消耗以轻量化为目标,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寿命设计、防腐蚀设计和价值工程方法,使产品既可靠安全又结构紧凑,用材合理;适当提高材料使用强度等级,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降低材料消耗。如对EQ-]40汽车桥壳进行疲劳研究和优化设计后,每台减少5千克,新设计的经济型数控车床与普通塔车床相比,采用数控伺服机构后,省去刀架和溜板等,零件数目减少2/5。
(五)大力推广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及应用。
再制造工程是正在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和新兴产业,在国外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国内有许多单位正在进行再制造领域的研究。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使用表面工程技术进行设备零部件的再制造研究和应用;装甲兵工程学院、空军第一研究所、空军工程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对装甲车辆、军用飞机,舰艇的延寿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一些部门对修复热处理已经做了尝试工作,如对长期服役过的发电设备上的某些重要零件进行修复热处理。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对重载坦克车辆零件进行再制造修复和强化,实车考核证明用再制造技术修复和强化的零部件比新品的相对耐磨性提高1.9-8.3倍,寿命提高2-3倍。对首钢从比利时购进的二手连铸设备中的三百多件大型轴承座和轧辊,经再制造修复后,已使用数年。目前一些单位已经开始了汽车、计算机、空调、电冰箱、摩托车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的研究工作。再制造工程技术不仅能恢复原产品的技术性能,而且能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进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再制造产品的费用仅为新品价格40%-60%,达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为降低材料消耗,节约原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对节材途径的展望
(一)面临进入WTO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再制造业是应付这种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使用再制造产品将再制造业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二)将节约原材料贯穿于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制造过程中节材是潜力最大、最易见效的—个环节。因此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国产技术装备水平,加速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三)基于以上论述,我建议在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有关节约材料技术政策的基础上,力争在行业平均钢材利用率达80%,铸造综合体废品率下降5%以下,重点骨干企业下降到3%以下,并将关键基础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延长到30%以上。
四、结语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资源、能源及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材料的工程应用必须对之有所考虑,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所用材料应该来源丰富,顾及国内的资源及市场供给情况,并应尽量选用生产过程耗能低的材料。节材与节能的结果必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节约原材料,代用稀缺物资应是现代机械制造工程必须继续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项目管理 篇4
1 项目招标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是以供求关系为核心的竞争经济, 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竞争最普遍和最有成效的方式。不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采用招标投标采购物品, 而且各种工程项目也采用这种方式挑选承包者。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业主)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 通过发布招标广告, 吸引众多投标商 (承包商) 前来投标洽谈, 对所有具有资格的承包商一视同仁, 采取公平、公正竞争方式, 最大限度地形成买方市场, 使自己有最充分的挑选余地, 由此挑选出经济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业绩优良、技术先进、社会信誉好、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工期较短的承包商, 实现优胜劣汰、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确保质量、提高效益。
招标文件是标明招标工程数量、规格要求和招投标双方责权利关系的书面文件。项目招投标的市场情况千变万化, 为适应这种变化, 在投标竞争中获胜, 项目实施单位应设置投标工作机构, 积累各种资料, 掌握市场动态, 遇到招标项目, 则研究投标策略, 编制标书, 争取中标。投标程序一般包括:报名参加投标、办理资格审查、取得招标文件、研究招标文件、调查投资环境、确定投资策略、编制标书、投送标书等阶段。开标程序很短, 结束后即转入内部评审阶段。评标是一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评标委员会应由懂技术、经济、法律的3方面人员组成, 坚持公平态度, 按预先确定的原则,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份合格的投标文件, 从技术、工期、管理、服务、商务、法律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投标技巧的研究实质是在保证质量与工期的条件下, 寻求一个好的报价技巧的问题。承包商为了中标, 并获得预期的效益, 在投标程序的全过程中几乎都要研究投标报价技巧, 包括开标前的投标技巧、开标后的投标技巧, 并注意投标报价策略。
2 项目合同管理
机械的种类繁多, 根据用途不同, 可分为:动力机械, 如电动机、内燃机、发电机、液压机等, 主要用来实现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间的转换;加工机械, 如轧钢机、包装机及各类机床等, 主要用来改变物料的结构形状、性质及状态;运输机械, 如汽车、飞机、轮船、输送机等, 主要用来改变人或物料的空间位置;信息机械, 如复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等, 主要用来获取或处理各种信息。项目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经济合同, 是指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为完成某项任务, 而达成的明确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一种经济契约。机械工程项目的产品一般来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 周期长, 因而, 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业主和承包商通过项目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使双方活动置于法律约束下, 更好地配合协作, 有利于项目顺利圆满完成。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 施工周期长, 可变因素多。在合同实施中, 有些条款因情况发生变化, 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
合同变更实质上是对合同进行修改, 是双方的新要约和承诺。合同变更不能免除或改变承包商的工程责任, 只是双方为适应新的情况变化, 对变更部分的内容协商, 修改原有的不适应的条款或补充新的条款。合同管理是保证承包商的实际工作满足合同要求的过程。在使用多个承包商的大项目上, 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管理各种承包商之间的联系。合同管理包括在处理合同关系时使用适当的项目管理过程, 并把这些过程的结果综合到该项目的总体管理中。合同管理实际上是考核承包商的实际工作满足合同要求的一个过程, 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 要求以法律作保障。
3 项目的资源管理
相同的工作原理、相同的功能或服务于同一产业的机械有相同的问题和特点, 因此机械工程就有几种不同的分支学科体系。例如, 全部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过程中都要经过几个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 按这些不同阶段, 机械工程可分为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使用和维修等。项目资源管理是决定一个项目要获得哪些资源、如何获得、何时得到以及如何使用, 它是一个权衡分析过程, 即在项目对资源的计划需求与实际可获得资源之间折衷, 找出满足项目进度计划的最佳资源配置方案。如果一个工程需要某种单一资源, 那么, 这个项目的资源计划的制订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如某个项目同时需要使用多种资源, 那么编制计划和安排进度的工作就变得比较复杂;当几个项目之间存在相关性时, 这项就更为复杂。在编制项目活动的计划时, 我们通常假设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同时分配给大量的活动使用, 各个活动之间的优先关系和项目的预算是项目唯一的约束因素。
项目资源总是有限的, 计划必须与能够获得的资源相协调, 才能保证计划的正常执行。通过认真仔细的计划制定和控制工作、来改变项目对资源的需求。时差管理是改变对资源的需求状况的有效方法。由于项目的每一项活动可以在最早开始或最晚开始计划确定的范围内进行, 所以通过尝试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 就可以达到较高资源利用率和较低的成本支出。但需注意, 在一些项目中对资源使用的限制可能会使项目中的某些活动超过它们的最晚开始时间而导致延期。—旦发生这种情况, 除非管理人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否则, 整个工程项目的延期是不可避免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控制。
4 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 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是随机而不可预见的;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 可能存有各种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的偏差, 等等。与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 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决。因此, 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 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 为保证安全, 都偏于保守。结果, 制成的机械笨重而庞大, 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从18世纪, 设计计算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精确度。工程项目设计的阶段管理和过程管理包括:初步设计管理, 技术设计管理, 施工图设计管理, 工程项目设计科研试验与接口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设计管理, 项目设计文件的接收管理;明确工程项目设计过程管理的目的和控制点, 实施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造价控制。
华罗庚教授于1963年就将网络计划技术介绍到我国, 至今已有30多年了, 但在我国项目管理工作中, 网络计划技术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有些单位虽然应用了, 但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原因除了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缺陷、没有规范化的设备和材料市场、不能保证设备和材料如期供应以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外, 没有应用计算机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经验教训。合作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项目计划与控制信息的及时准确的传递。
在信息时代, 必须转变观念, 迅速增强使用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的意识, 在项目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增进项目交流, 保证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传递, 实现信息共享, 否则我国在项目管理现代化方面将仍然不能与西方先进国家同步。
参考文献
080200 机械工程 篇5
一、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复试科目:笔试:科技英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知识;面试:综合能力、英语口语。
二、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加试科目:⑴现代数控技术;⑵人工智能;⑶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⑷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⑸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⑹现代分析测试技术;⑺运筹学;⑻精益生产;⑼工业工程综合;⑽汽车理论;⑾汽车构造;⑿机械原理;⒀机械设计;⒁工业设计方法;⒂设计学。(任选二门)
2.参考书目:
(1)现代数控技术:《现代数控技术》,赵燕伟主编,浙江科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导论》,王万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袁哲俊、王先魁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CS-51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第一版),王忠飞,胥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5)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何振亚,人民邮电出版社,1983;《机械工程测试、信息、信号分析》(第二版),卢文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6)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祁景玉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7)运筹学:《运筹学教程》(第三版),胡运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刘树华、鲁建厦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工业工程综合:《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第二版),方庆琯,王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汽车理论:《汽车理论》(第三版),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汽车构造:《汽车构造》(第二版),陈家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机械设计:《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主编,高教出版社,2006。
机械工程 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 机械创新大赛 考核 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工业界对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综合创新型素质教育转化。创新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现,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工程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还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造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因此,高等院校都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怎样培养、如何培养却没有形成一种较为有效可行的长效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借助机械创新大赛这个平台来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综合技能大赛、中南地区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广西区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等。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对创新方法没有概念,缺乏研究实际设计案例的经验,最终导致创新设计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其实,不加任何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创新教育,真正的创新教育是需要一个教学体系作支撑的,并且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与之匹配。这种教学体系应包括创新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现代加工方法、创新案例等一系列因素。为了适应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进行了改革,同时把金工实习的课程名称也改为机械工程训练。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建立“基础训练+目标训练”的教学新模式
机械类专业机械工程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习时间一般为连续3~5周(我校实习时间为4周),在实习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车、铣、刨、磨、钳、铸造、焊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心等机械制造工艺的训练。这种实习模式对学生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学生实习完后,对各种机床的操作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产品从设计到加工,再到装配调试的整个流程却一无所知,这样不利于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掌握机械产品从设计到加工,再到装配调试的整个流程,只有让他们亲自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通过亲身体会,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把4周的实训时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共3周时间,主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铸造、焊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心等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工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二部分为工程目标训练阶段,时间为1周,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实训内容,实训结束后中心实行开放管理。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分组自己设计加工制作一件具有一定功能的作品,作品可以是机械产品,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功能的部件,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通过实训,让学生了解机械产品从设计到加工,再到装配调试的整个流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参加各类机械创新大赛打下基础。
这种“基础训练+目标训练”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金工实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结合大赛内容,建立目标训练项目库
学生在目标训练的过程当中,能自己设计项目并加工出来,固然很好,但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大二的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大部分同学要想设计出创新的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设计的作品往往过于简单,诸如简单风扇、抽水机之类,达不到工程训练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目标训练项目库,给学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目标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项目,对于基础不是太好的同学,可以给他们项目库里原有项目的3D图,再要求学生根据3D图设计出装配图和零件图。项目的来源以历届机械创新大赛的内容为主,并引进企业的产品和功能部件,将学生的实训与各类机械创新大赛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有这样,学生设计加工出来的作品,才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满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教学需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目标训练,学生对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铸造、焊接、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心等机械制造工艺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式要适应教学改革的变化,考核评价应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的素质能力、创新精神,成绩评定对学生起激励引导作用。考核内容包括应知应会、技能操作、图纸和工艺设计、装配调试、成本核算等内容,其中基础训练占60%,主要包括应知应会和技能操作等内容,由指导老师直接评定;目标训练占40%,主要包括图纸和工艺设计、装配调试以及成本核算等内容,考核方式可以形式多样,如作品展示、答辩等。
二、改革效果
机械工程训练是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模具、材料成型等4个专业的实践环节。通过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各类机械创新大赛结合起来,既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近几年的各类机械创新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国机械创新大赛和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中获得一等奖10次,二等奖9次,三等奖6次;在中南地区港澳特区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赛中获得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
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工程实训,学生的三种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经过贴近实际工程的工程实训,对实际工程的整个工艺流程有了亲身的体会,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
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制造出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外形的作品,如消防车、装卸车、遥控车等。
三是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工程实训的过程中,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在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自己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学习,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正如一个同学在实训后的心得体会中写道:“团结力量:做任何一件事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支持,相信团队的力量、利用团队的力量比孤军奋战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傅水根.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与管理赴法考察报告[J].金工研究,2003(1)
[2]陈金水等.创建工程训练教学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5)
[3]吉云亮,张瑞东.高校金工实习工程实践教学发展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
[4]丁洪生.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0JGZ0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ZL230235)
【作者简介】廖维奇(1968- ),男,高级实验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
机械工程 篇7
会议将邀请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等单位的领导, 院士、资深专家做主旨报告、青年科技专家做主题演讲。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等业内人士踊跃投稿并出席年会。
会议征文范围如下:
1、一般论文
⊙变形机制:塑性理论, 结构模型, 形变模拟, 缺陷和损伤
⊙过程:模拟和设计, 监测和控制
⊙金属体积成形:锻造, 轧制, 挤压, 拉制…
⊙板材金属加工:剪切, 弯曲, 拉伸成形, 深拉伸, 冲压, 逐段成形, 板材和管材的液压成形, 激光成形
⊙半固态成形, 特种成形 (楔横轧、辊锻、摆动碾压) , 旋压成形
⊙设备及辅助设备:模拟, 设计, 制造, 监测和控制
⊙模具和工具:设计, 制造和控制
⊙锻造加热炉、加热技术
⊙微成形、纳米技术
⊙快速成形
⊙摩擦, 润滑, 磨损和热传导
⊙信息技术和知识工程, 质量和质量管理
⊙工艺和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模拟以及虚拟样机试制
⊙经济学和生态学 (环境保护)
⊙材料和材料工程:材料检测, 物理模拟, 可成形性, 晶体可塑性
2、实现绿色制造的相关技术
*绿色材料选择设计*绿色制造过程设计*绿色生产与工艺*绿色设备设计和选择*绿色模具设计与加工*绿色能源和使用*绿色回收和处理
本届年会所投论文应在国内外未曾公开发表过, 在理论或应用方面有创见。所有投寄录用的论文都将收录在《第十一届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中, 稿件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主题词、全文。
论文投寄截止时间:2009年6月30日前。
地址:北京市学清路18号 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塑性工程学会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920654, 82415084
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篇8
石器时代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简单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几千年前, 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 用于提水的桔槔和辘轳, 装有轮子的车, 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由人力发展到畜力、风力和水力。所用材料由天然的石、木、土、皮革等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 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3个部分的完整机械。鼓风器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强大的鼓风器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 得从矿石中炼取金属。西周时期, 中国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15~16世纪以前, 机械工程发展缓慢。17世纪以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英、法等国迅速发展, 许多人致力于改进各产业所需要的工作机械和研制新的动力机械———蒸汽机。18世纪后期, 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和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为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 并逐渐成为重要产业。机械工程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个人才智和手艺的技艺发展成为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2 动力机械的发展
17世纪后期, 随着机械的改进, 煤和金属矿石需求量的增加, 只依靠人力和畜力已不能适应生产提高的要求, 于是在18世纪初出现了T.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 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1765年, J.瓦特发明了有分开凝汽器的蒸汽机, 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 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 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 促进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搬运机械动力化。几乎成为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和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 应用不便。19世纪末, 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 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 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机;20世纪初, 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轮机, 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力资源的大、小功率的水轮机。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 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内燃机最初用于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 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械 (如拖拉机、挖掘机械等) 和轮船, 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和喷气发动机, 还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3 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前, 机械大都是由木工手工制成的木结构, 金属 (主要是钢和铁) 仅用以制造仪器、钟表、锁、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和机车等大型机械的发展, 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多, 所用金属材料由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机械加工 (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设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和机床、刀具、量具等) 迅速发展, 从而保证了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装备供应。同时, 随着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也促进了大量生产方法 (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等) 的形成。
4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很广, 凡使用机械、工具, 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 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现代机械工程有5大服务领域: (1) 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 包括将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电能、流体压力能和天然机械能转换为适合于应用的机械能的各种动力机械, 以及将机械能转换为所需要的其他能量的能量变换机械。 (2) 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 包括农、林、牧、渔业机械和矿山机械以及各种重工业机械和轻工业机械等。 (3) 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 如物料搬运机械, 交通运输机械, 医疗机械, 办公机械, 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以及除尘、净化、消声等环境保护设备等。 (4) 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用的机械, 如洗衣机、电冰箱、钟表、照相机、运动器械和娱乐器械等。 (5) 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5 机械工程的发展展望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 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 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 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 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 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 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 下潜大洋深层, 远窥百亿光年, 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 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 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 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 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 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 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 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 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 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 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 平行前进, 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 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 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 被称为民用工程, 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 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 机械工程开始分解, 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 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 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 视野狭窄, 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 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 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 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 考虑问题过专, 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 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 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 拓宽专业领域, 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 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 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 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
摘要:机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人类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的发明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一项主要标志, 机械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基础和核心地位。机械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是源远流长, 它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机械工程 篇9
本刊为大16 开本,页码为100 页以上,月刊,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订阅代号: 4 - 221,也可向本刊发行部订阅; 定价: 16 元/册,192 元/年,可以破季破年订阅。
投稿网址: http: / /www. mat - test. com/Submission
编辑部联系方式: 021 - 65556775 - 368,021 -65541496; mem@ mat - test. com
发行部电话: 021 - 65556775 - 311,021 -65527634; wm@ mat - test. com
机械工程 篇10
从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现状来看,呈现以下3个特点:第一,经过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洗礼,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行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行业企业的综合能力开始得到复苏和发展;第二,行业的发展还未完全具备满足产业以及用户需求的能力;第三,在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政策指引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 1年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的形势需要新的行业发展思路。2010年9月14一18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主办、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工程机械与维修》杂志协办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2010年年会暨首届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论坛、工程机械售后服务总监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以把脉中国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的发展。
基于行业背景和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发展趋势,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工程机械产业链多方,包括制造、代理、维修、再制造和管理、应用的专家及代表共同探讨和交流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的形势和任务,探索新时期下如何满足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实现整个产业链技术服务的大融合、大发展;了解再制造的最新政策、最新技术,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发展和普及;打造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打造工程机械售后服务管理人员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实现制造商售后服务与代理、维修商技术服务的对接和融合。
4大看点
分论坛给参会代表更多选择
本次年会一改一直沿袭的大会制形式,创新性的采用分论坛的形式,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给参会代表更多的选择。同时,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故障诊断检测现场演示会,使参会代表更能直观地了解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并组织与会代表参观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多种形式的结合,使得会议形式从原始的演讲式转向到集听讲、沟通和现场参观于一体的多方位、立体式互动平台,增强了会议的有效性和参会人员的互动性。
参会覆盖领域和人员创新纪录
参加本次年会暨论坛的代表来自工程极械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工程机械代理商、维修商,工程机械用户,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相关协会、大专院校、部队以及相关机构的领导、代表和行业媒体的朋友们。参会代表人数创纪录的突破了240人。本次会议是工程机械行业史上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代理商、维修商以及再制造企业的首次大聚会、大融合,开启了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的新篇章。
首批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诞生
为了系统整合我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领域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推进我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应广大会员单位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人员及专家的要求,工程机械维修分会决定甄选一批具有较强工程机械理论基础和丰富维修实践经验的技术服务人员,组建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库旨在加强行业内外联系,促进国内外工程机械技术交流和开展其他宣教学术活动,推广工程机械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0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2010中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峰会暨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库筹备会议”。近60名业内专家和相关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大家进行了为期2天的的技术交流、研讨、答辩。最终经过严格的评审,评委会评选出第一批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名单,并授予他们“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的称号,并在本次年会上进行了授牌。
会议首次实现网络直播
本次会议暨论坛也得到了行业媒体的关注,8家行业杂志和网站参加本次会议并报道。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首次实现了网上直播,读者可以登录分会官网(www.ceabc.com.cn)和第一工程机械网(www.d1cm.com)浏览相关内容。
构筑行业论道平台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201 0年年会以“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检测技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程机械再制造——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未来”、“工程机械售后服务一一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为主题。出席本届年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刘文强博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首席顾问韩学松,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理事长杜海涛等协会领导,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前院长刘世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理事长张洪庆,中铁隧道集团设备部部长赵华,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营销本部常务副本部长刘嘉及众多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专家、行业企业管理者,大家齐聚一堂,论道行业现状及前景。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前景向好仍需努力
2010年以来,国家为保持经济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前期新开工项目多,后续在建投资规模较大;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地方投资积极性提高,贷款规模大,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工程机械市场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在本次年会上就工程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和售后维修服务做了专题报告。苏子孟秘书长指出,目前发展工程机械维修行业具有以下优势:伴随制造企业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品销售领域和销售地区也不断增加,制造企业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致使专业的产品代理和售后维修服务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维修备件的供应和服务维修能力的增强解除了制造企业大量的售后服务负担;通过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制造企业可获得大量产品技术和质量信息;在海外也由外贸出口逐渐转向境外代理商销售为主,对出口产品进行属地化的用户指导和维修服务需要维修技术和能力的提升,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苏子孟秘书长同时指出,虽然工程机械维修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缺乏规范化的运行,表现在制造企业、代理商和售后维修服务企业之间有随意性操作行为,各方的利益博弈平衡点缺乏透明和诚信交流。而且工程机械维修未纳入法律条款和相关制度体系管理,缺乏相应的(维修服务)标准、行规、行约。此外,工程机械维修市场成熟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大型、有影响的售后维修服务市场。同时,主机厂保修期过后,维修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小、散、乱现象突出。
基于如上现状,苏子孟秘书长给予了指导建议。他指出,协会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逐步展开对售后维修服务企业的资质认证,净化和提升整个售后维修服务企业群体的水平;适时建立相应的(维修服务)标准、行规、行约,并且具体落实到主机厂、代理商、维修厂,具体到主机、零件、工时等;利用媒体宣传、发布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价格、服务规范等);有重点地培育工程机械售后维修服务市场。争取纳入法律条款和国家制度体系管理。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理事长杜海涛同样看好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前景,他认为,工程机械维修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开始全面展开、行业自律明显提升;技术服务外包由小及大、由内而外,开始在行业内普及,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寻找到了蓝海。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正在快速、深入地融入到整个工程机械产业链之中。
故障诊断技术——工程机械维修的核心学科
工程机械维修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服务活动,随着维修对象一一工程机械设备技术含量的逐步提升,工程机械维修活动对故障诊断检测技术设备和仪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加大诊断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投入、提升故障诊断检测技术的水平开始成为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内容。“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检测技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论坛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平台。
成都小松工程机械检测技术研究所田少民做了题为“油液分析在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的演讲报告,他指出:“工程机械状态监测中油液监测的应用在预防维修与主动维修中,通过对润滑油、液压油中不同化学成分的磨损颗粒浓度的测定,可检测机械发生故障的部位;通过对其浓度变化趋势的分析,可预测故障发生的时刻,通过对油中磨损大颗粒形貌特征的比对分析,可推断零件表面的磨损类型和磨损程度;通过对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粒子计数,可评定液压油的污染度等级,提高液压元件使用的可靠性;通过对润滑油本身劣化和污染的监测,可降低机械的故障率。”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赵华讲解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TBM与盾构机的应用情况。“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也需要采集温度、噪声、油液中磨粒的大小、形态、浓度,机械振动的频谱、液压系统压力、流量损失,电气系统的电压、电流等多个状态信号或参数,并与判断标准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得出设备有无故障以及故障的原因、部位等诊断结论。TBM/盾构机作为大型专用设备也不例外。”赵华认为如何实施状态监测盾构状况,提前预报故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大型、复杂的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可以提高设备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从而避免因片面的误诊对生产带来损失。展望前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将在设备管理维修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赵华最后表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数据和经验,摸索和建立判断和诊断标准,这不仅需要坚实的机械液压电气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中铁隧道将加快自身发展速度,推进国内整体盾构水平的进步。
安徽现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天宇讲解了“XSC-1型工程机械诊断车”的技术创新、实践应用和发展目标。XSC-1型工程机械诊断车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子智能振动诊断技术,用于传动系统的齿轮及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也尝试用于发动机活塞间隙、气门漏气及燃油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工程机械绝大多数使用内燃发动机,质量较大的活塞、连杆、组成高速往复运动,振动十分复杂,应用XSC-1型工程机械诊断车改善了传统振动诊断技术很难实施检测其振动的弊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也正向着高速化、大流量、低能耗、机电液算一体化发展,这些特点在进口工程机械上尤为突出,这也给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提出了挑战。西安市同力液压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学元认为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液压故障诊断方法,就很难判断出故障的部位和组件。
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新焦点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随着工程机械客户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在选购工程机械产品时,不仅关注产品本身,在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似的情况下,更加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因此,工程机械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家电行业、汽车行业,注重售后服务、塑造售后服务品牌,进而影响客户的购置选择、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借鉴。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价格战向售后服务领域延伸,并呈现出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特征。为了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售后服务体系的提升、增进企业间技术服务经验的交流,“首届工程机械服务总监论坛”亮相本届年会,同时实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维修企业、代理企业在工程机械服务环节的对接和融合。
“工程机械售后服务——走向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作为会议的另一主题,于9月1 5日下午及1 6日上午举行,在“工程机械服务总监论坛”上,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运用与服务分会理事长张宏庆与大家分享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汽车行业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经验。
张庆红在报告中提到,工程机械和汽车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比如再制造。张庆红从3个方面解读汽车行业售后服务体系: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历程、汽车售后服务体系现状、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发展趋势,以期对工程机械售后服务提供借鉴。
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PTC)张晓东认为,服务信息使下游用户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操作、支持和维修产品。服务信息的质量、易用性和准确度对于产品和收入而言至关重要。
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杨成利与大家分享了康明斯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杨成利认为,康明斯主要是考虑客户的根源,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客户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一个是客户需要产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得到及时、快速、高质量的解决问题,同时客户不是说只修好机器就完了,他还需要很多,比如操作指导,如何减少成本等要求,所以我们在考虑服务如何发展的时候,心里一定要始终想着客户到底要什么。
此外,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品质服务总监要俊文、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服务管理部部长石建利、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服务经理李鲲、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公司技术支持经理崔书亮、成都同创工程机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峰、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挖掘机工厂服务总监常玉东、中地海外汉盛(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王战斗等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和实践经验。
再制造—工程机械的朝阳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工程机械再制造是工程机械维修的高级阶段。近两年,工程机械再制造开始得到包括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在内的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可以预见,工程机械再制造将在接下来的“十二五”期间迎来第一个发展高峰。国家在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有何政策?工程机械再制造的产业前景如何?关键技术及难点又在哪里?由此,年会适时举办“首届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论坛”。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处长刘文强认为,再制造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理念和实践都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现阶段制约再制造发展就有以下几大因素:一是观念。再制造毕竟是一个新的东西,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了指导意见,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的企业和用户对再制造的认识还是比较粗浅。对再制造、维修、翻新三者存在什么关系,有何区别等问题一直存在困扰;二是如何实现设备的有效回收;三是销售。再制造产品到了销售环节,如何说服用户购买和使用再制造产品?四是有效的扶持政策还有待完善。国家应在在税收给予减免扶持。
同时,刘文强解读了工信部就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包含以下4方面的内容。
在政策体制或环境方面做一些探索
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产业发展所产生的节能减排效果将非常突出,政策上予以一定支持非常必要。目前,工信部正在与有关部门加强政策调研,致力于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机制来扶持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发展。最近,工信部也印发了再制造产品的认定办法,其中包括怎样甄别再制造产品等。现阶段,将针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定,再制造企业的认定等开展政策体制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以实现机制的完善。
抓紧制定再制造技术的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是工信部行业管理的重要政策,建立再制造产品标准体系,正是这一政策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大对再制造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认识
目前,包括工信部主管的媒体在内的许多报纸、杂志、网站都已围绕再制造展开宣传,逐步扩大影响。
要立足于解决维修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工信部已委托相关协会和机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前院长刘世参作题为《再制造工程及其基本科学技术问题》的报告。报告围绕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及其特点、再制造对社会的贡献、制造商与再制造的关系、再制造工程的基本科学技术问题、中国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等5个方面展开。
刘世参院长强调要研究再制造,首先应该认清什么是再制造。他认为再制造应该分两类,一类是恢复性再制造;一类是改造升级性再制造。恢复性再制造主要是针对到达物理寿命和经济寿命的工程机械,物理寿命就是说磨损了,腐蚀了,或者断裂了。把剩余寿命的废旧零部件作为再制造毛坯,通过表面工程等先进技术进行加工,使其尺寸和性能得以恢复。改造升级性再制造,主要是针对已经达到技术寿命的设备,不符合当前节能原则的产品,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局部更新,特别是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来改善和提升设备技术性能。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的再制造进行了积极开发表面技术的探索,并将其成功的应用到零件的再制造中,攻克了剩余寿命评估的难关,取得了再制造发展的重要进步。他强调,对表面技术和寿命评估方面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旧件利用率,这样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未来我国再制造的运行模式应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提高旧件利用率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既循环又经济。
中国重汽集团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在先则立足于企业,与大家分享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成效和经验。他详细介绍了复强动力在建设完善的销售、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强调废旧零部件有效回收的重要性,在针对废旧零部件数量大、品种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复强动力开发了ERP生产管理系统,重点完善旧件回收、仓储管理、产品销售过程的软硬件建设,实现再制造产品的物流信息化、个性化管理。姜在先表示,通过与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多年合作,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已在再制造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实践应用和管理营销模式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既经济又循环、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将与国内更多致力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同行分享,进一步促进我国再制造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威斯特(北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尹瑞,向大家介绍了卡特彼勒10年来在再制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他强调,要保证再制造产品“像新件一样好”,就必须建设一套完善的零件系统,卡特彼勒再制造的实际流程和再制造零件的业务模式恰恰值得中国的企业学习。
对于从事再制造的企业,尹瑞还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再制造零部件的生产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减低成本,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中,最好与生产厂家实现捆绑,做单一品牌,以获得主机厂在技术和渠道等方面的更大支持。
长春工程学院于新教授就工程机械电气系统的再制造技术做了深入讲解。目前,很多需要再制造的产品已经有10~20年的寿命,比如日立ZX200-2、3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的,部分制造技术已经淘汰。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原来的设计进行再制造有很多零部件市场上已经断货,不容易组织生产。因此,需要对原有系统已经落后的保护和检测技术采用新技术进行提升。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比如自检功能、报警功能、参数调整功能、远程服务功能等。
于新坦言,再制造业要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维修分会在这方面需要肩负更多的重任,引领工程机械维修及再制造行业的发展。
在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政策指引下,工程机械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机械工程材料的节约 篇11
【关键词】机械工程;节材;途径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石的机械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致命瓶颈。我国GDP占全世界的4%,而能源消耗却占到了10%,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为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节约资源消耗,因此在机械工程中节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机械工程中材料消耗的原因
1.1 在机械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过高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机械系统近万个企业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每年消耗钢材1千万吨左右,占全国的15%~20%。原材料费用平均占机械产品成本的60%以上。
1.2 钢材利用率低
据统计,我国机械工业钢材利用率权为6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15%的差距。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节约10万t钢材。我国机械工业的铸、锻件综合废品率偏高,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有人调查过部分企业,铸铁件废品率为12%~14%,铸钢件废品率为10%~11%,有些厂甚至高达20%,而国外一般低于5%。另外我国重要的基础件的寿命低,如模具仅为发达国家的1/3。与国家有关机械系统节约材料技术政策中的要求相差甚远。
2.机械工程中节约材料的途径
机械工业节约材料的重点是钢材等金属材料,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其它原材料。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机械工业节材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产品的材料消耗;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量;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规定的服役期间。
2.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利用率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铸件精度,推广精密性成形技术,在金属件生产中扩大中精锻件比例,使模锻、精锻件比例提高到60%以上;继续推行集中下料、科学套材、改进下料工艺和装备,推广各种精密,自动、数控编排的切割技术,采用带锯床、中温剪切等下料新设备;大力采用先进焊接技术,减少焊条用量;采用先进的热处理技术,提高零部件寿命;推广可控气氛,少、无氧化热处理工艺和锻造用保护气氛加热工艺和装备,减少金属氧化损失;采用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材料表面性能,实现节材低耗;对于关键基础体(轴承、齿轮、弹簧、液压气动元件、模具等),扩大采用精炼钢和脱氧钢,以及行之有效的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新技术,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如上海某公司采用切削活塞,其材料利用率为43.5%,改用冷挤压后可达92%。某大型轴承厂采用高速镦锻生产线,使直径在50mm以下的套圈材料利用率从9.9%提高到42%,一年节钢1800t。
2.2采用先进的防腐蚀技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国民经济中不论哪个部门都毫无例外的存在着腐蚀问题。腐蚀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它一方面造成设备、零件等材料的直接损失,另一方面还造成影响正常生产,恶化操作环境,影响产品质量,新工艺不能上马,设计上的保守,以及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重大的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估计全世界每年腐蚀损失100亿英磅(折合人民币约590.8亿元)。全世界每年金属的腐蚀损失约为全年总产量的20%,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t金属因腐蚀而损失掉。由此可见,腐蚀是自然界最大浪费之一。因此,防腐蚀也是机械工程中节材的又一重大技术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防腐蚀材料和方法的不断涌现,防腐蚀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我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在海军猎潜艇上推广新型电弧喷涂防腐技术,可使猎潜艇钢结构的防腐寿命从5年提高到15年。
2.3 扩大应用新材料,改善用材结构
扩大应用新材料,改善用材结构,提高用材水平,积极推广各种高强度低合金钢、冷成形钢、冷拔钢管等高效钢,使用切削钢、新型模具钢、感应淬火钢等节能节材新材料;扩大硬质合金材料的使用,以及节约高速钢和模具钢等t扩大粉末冶金材料在汽车、拖拉机和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应用;在汽车、农机和交通运输设备中,开发应用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比如用高强度低合金钢代替普通碳钢制作一般承载构件,可以减少重量10%~30%。
2.4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充分发挥材料潜力
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充分发挥材料潜力,降低材料消耗以轻量化为目标,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寿命设计、防腐蚀设计和价值工程方法,使产品既可靠安全又结构紧凑,用材合理;适当提高材料使用强度等级,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降低材料消耗。如对EQ-140汽车桥壳进行疲劳研究和优化设计后,每台减少5kg,新设计的经济型数控车床与普通塔车床相比,采用数控伺服机构后,省去刀架和溜板等,零件数目减少2/5。
2.5大力推广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及应用
再制造工程是正在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和新兴产业,在国外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国内有许多单位正在进行再制造领域的研究。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使用表面工程技术进行设备零部件的再制造研究和应用;装甲兵工程学院、空军第一研究所、空军工程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对装甲车辆、军用飞机,舰艇的延寿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的一些部门对修复热处理已经作了尝试工作,如对长期服役过的发电设备上的某些重要零件进行修复热处理。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对重载坦克车辆零件进行再制造修复和强化,实车考核证明用再制造技术修复和强化的零部件比新品的相对耐磨性提高1.9~8.3倍,寿命提高2~3倍。对首钢从比利时购进的二手连铸设备中的三百多件大型轴承座和轧辊,经再制造修复后,已使用数年。目前一些单位已经开始汽车、计算机、空调、电冰箱、摩托车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的研究工作。再制造工程技术不仅能恢复原产品的技术性能,还能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进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再制造产品的费用仅为新品价格40%~60%,达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为降低材料消耗,节约原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对节材途径的展望
(1)面临进入WTO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再制造业是应付这种挑战的一种有效手段,使用再制造产品将再制造业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节约原材料贯穿于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制造过程中节材潜力最大,是最易见效的一个环节。因此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国产技术装备水平,加速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3)基于以上论述,笔者建议在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有关节约材料技术政策的基础上,力争在行业平均钢材利用率达80%,铸造综合体废品率下降5%以下,重点骨干企业下降到3%以下,并将关键基础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延长到30%以上。
4.结束语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篇12
随着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接触其专业领域内的英语文献和进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 提高机械工程学科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迫切要求。机械工程专业英语除有其专业方向的专门术语外, 由于专业性质及文化上的差异, 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 通常对于入门者来说,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如同是另一种语言。因此, 机械工程学科的课程中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是必要的, 以实现从基础英语到机械工程双语教学的过渡, 打造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
本文根据我校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就如何更好地完成专业英语教学任务和实现其教学目的, 以及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
2.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与任务
专业英语课是在大学生学完基础英语课之后开设的, 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应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在70%以上, 阅读总量不少于250000词。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最主要目的是:力求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英语原文教材、参考书、科技文献和其他相关资料的能力, 同时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用英语进行技术交流, 以获取最新的知识, 特别是国际上的先进专业科技知识, 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3.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中偏重于讲解语法和词法。
虽然专业英语教学是以基础英语为前提, 但由于在基础英语中对于语法、词法都已经有了很透彻的讲解, 所以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词汇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英语表达及阅读专业英语文章。然而, 在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存在过分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 从而导致了重复教学, 难以抓住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
3.2 教学中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结合不紧密。
在当前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侧重于英语教学, 仅对课文大意作逐一翻译, 以求学生了解为目的, 忽略了专业知识的讲解;二是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 但对于专业知识在英语中的表达没有清晰的说明。专业知识和基础英语的学习, 已经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侧重于怎样把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和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
3.3 教学方式方法僵硬呆板, 教材和教学资料的选用局限性大。
专业英语教学中, 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 仍然是填鸭式教学, 以老师讲授为主 (teacher-centered) ,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方式单调, 仅以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知识讲授为主, 过分侧重于阅读以及文章的理解和翻译, 忽视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的训练, 也容易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和提高, 从而也无法达到满意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其次, 在教材的选用上, 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及其影印教材的价格不是国内学生能承受得起的, 而国内自行编写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学术前沿性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等方面都与国外原版教材存在较大差距。选用国内教材又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 教材并不能及时反映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料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3.4 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
部分学生公共英语的基础较差, 使得专业英语的教学体系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不能连贯起来。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尤其是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同样的知识点, 英语程度较高的学生有时会因为教学内容简单而觉得浪费了时间, 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却又因为听不懂而丧失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也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最终导致学生感觉专业英语学习收获不大。
除上述问题外, 目前一般高校普遍不重视专业英语教师的队伍建设, 缺乏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渊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的专业英语教师, 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英语教学培训, 对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不够, 专业英语教师各自为阵, 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和体系。
4.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 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与任务, 并总结平时专业英语教学经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4.1 讲练结合, 培养学生专业词汇学习和专业翻译的能力。
专业英语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的综合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 专业词汇的学习和专业翻译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关键。虽然某一专业领域的单词及词组, 不但难以掌握, 而且数量巨大, 但我们在学习某一专业的英语词汇是不必掌握其全部, 而只需重点掌握该专业较常用的1000—3000个高频词汇, 就能顺利地用英语表达或获取专业知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习专业英语的工作量, 也为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树立了信心。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重点讲解多义词在专业范围内的词义和用法, 并结合范例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 在讲解中遇到学生未接触的专业知识, 应当适当加以补充, 例如:On horizontasurfaces this tolerance may be disposed so that a convex surface results, thus countering the effect of“sag”of the slideway.[1]句中tolerance本意有宽容、宽大和忍耐、忍耐力等含义, 在这里作为专有名词。教师在讲授翻译技巧以及一些难句和长句的理解和翻译时, 必须在增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 然后通过对中英文表达方式差异的对比分析讲解, 课堂上的讲和课外的练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和专业英语翻译能力。
4.2 合理选取和整合教材及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和国内教材的诸多不足之处, 应依据本校经费开支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 认真选取内容新颖充实、难度适中的国内自编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将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精华部分, 或复印给学生, 或将其补充到自己的讲义 (PowerPoint课件) 中。这样既可以降低教材费用, 又能弥补国内教材的不足。针对我校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 将课堂讲义挂到教学平台上, 可以让学生随时预习和巩固专业英语教学知识, 并充分利用平台上的讨论区, 让学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形成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翻译和词汇练习, 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与写作, 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的展示和欣赏等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在平台上还可以通过专业英语学习网站的链接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享受专业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4.3 依据学生英语基础现状, 实施分层分级教学。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进度和难度难以协调掌控的现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 把班级按照高、中、低三者的比例搭配划分为几个小组来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置不同的问题和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 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可做, 都有学习的收获,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班级内, 充分发挥集体协作的优势, 布置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讨论的作业, 鼓励在小组中和小组之间形成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作风,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4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激发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兴趣。
现在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有好多技术成果仅仅以文字不足以清晰地描述, 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很直观, 很生动地展现, 例如四杆机构 (Four-bar linkage) 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机构运动仿真的动画, 标出每个杆的英文名称, 达到生动直观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课堂上, 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利用提问、讨论、操练、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 真正在课堂上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笔者在课堂上采用这种形式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4.5 广开渠道, 强化专业英语师资培训, 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综合素质。
缺乏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是制约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针对这一现状,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式、多条途径逐渐解决师资问题。譬如, 引进留学回国人员, 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还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国内甚至校内培养专业英语师资;提高专业英语的课酬待遇以鼓励年轻教师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为他们提供学习进取的物质保障, 从而实现强化学校师资培训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双赢的目的。
5. 结语
宏观方面,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可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关键步骤;微观角度, 对于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师资条件的学校都应该积极尝试, 并提供教学设备保障。即使初期试点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也不应为了难以普遍为学生接受而因噎废食, 关键是要加大师资培养方面的投入, 不断总结经验, 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步伐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司徒忠, 李璨.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7.
[2]孙尔英.双语教学探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4) :51-53.
[3]何锋, 陈君德.提高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4) :116-117.
[4]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66-48.
[5]Kranshen S.Bilingual education:A focus on current re-search[J].NCBE Focus:Occassional Papers in Bilingual Educa-tion, 1991, 3, (1) :1-15.
【机械工程】推荐阅读:
机械控制工程07-25
机械工程测试05-10
机械工程科学07-10
机械工程领域08-1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复试参考书目06-12
虚拟工程技术机械工程论文10-31
军用工程机械06-09
工程机械保养06-10
工程机械修理08-16
公路工程机械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