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路工程机械

2024-09-30

海外公路工程机械(精选9篇)

海外公路工程机械 篇1

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可以有效增加路面的承载力,但也极易出现收缩裂缝,使得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水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唧浆、松散,最终导致路面的结构性破坏。随着交通量增大,重载、超载现象严重,半刚性基层的这些缺点更加凸显。相比之下,国外沥青路面设计则是以柔性基层路面和全厚式路面为主流设计。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和重交通公路大量使用的是全厚式路面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很少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而且国外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越来越长,现在已经出现了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和试验路段。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经验值得借鉴,许多中国学者对柔性基层材料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研究日益深入。

1 中国海外公路工程的特点分析

中国企业总承包的海外公路工程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有一些共有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早期的殖民统治,这些国家的公路项目设计标准和使用规范多采用美国标准、欧洲标准,即使有些国家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也是以美标、欧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总承包企业在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上会非常被动。在设计中,不能固步自封,生搬硬套中国经验,要充分尊重当地习惯和特点,更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经验。(2)这些国家普遍基础设施落后,沥青、水泥、钢筋供应不足,电力缺乏,材料采购、运输、施工成本偏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材料,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由于自然资源丰富,遭到长期资本掠夺,经济非常落后,资金匮乏。在前期商务合同谈判时,工程规模和造价是影响项目中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大多数公路项目中,路面工程占到了总建安费的50%左右,路面结构方案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采用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方案。

2 路面结构设计实例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亦是大洋洲第二大国,属英联邦成员国,地处欧、亚、澳三大洲水路交通要道,是南、北太平洋的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高地公路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经济命脉”,范围从工业城市Lae一直延伸到高地地区,总长800公里,途经总投资157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Porgera金矿项目以及众多的咖啡种植园。高地公路作为Lae、Goroka、Kundiawa、Mount Hagen和Mendi等主要城市的连接线,是沿线商品流通、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路网升级改造计划的重中之重和优先目标。目前,高地公路Mendi-Kisenepoi段道路状况良好;Kisenepoi-Togoba段为重丘及山区地形,道路损坏严重;Togoba-Mount Hagen段道路状况良好。Kisenepoi-Togoba段作为高地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等级亟待提高,行车路况亟需改善。

2.1 基本资料

项目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地区,平均海拔1000m以上,属山地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2500mm,平均气温在16~27℃,属无冰冻地区。拟建道路要求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面要求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工程部提供了现场CBR试验和DCP试验的结果,路基的CBR值平均为4%。由于模量实际值一般在5~20倍CBR之间,工可阶段将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确定为35MPa。

2.2 标准轴载及设计交通量

中国规范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 N作为标准轴载。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面设计年限要求20年,双向两车道,道路的车道系数η取0.6。根据预测交通量及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HPDS2011计算。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为855,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为4.7×106;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设计指标时,N1'为969,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Ne'为5.3×106。根据累计当量轴次划分,属中等交通等级。

2.3 路面材料

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受降雨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最大。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起到抗剪切滑移、抗竖向压缩、抗疲劳和抗渗的作用。考虑交通量、道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和路用功能的要求,确定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C和AC-16C。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主要承重层,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因此,基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考虑材料来源和力学性能差异,基层以柔性材料与半刚性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2.4 路面结构层设计

中国路面结构设计采用的是以路表弯沉为设计指标,同时采用层底弯拉应力为验算指标的多指标设计体系。

设计弯沉值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式中:ld表示设计弯沉值(0.01mm);Ne表示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Ac表示公路等级系数;As表示面层类型系数;Ab表示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二级公路等级取值1.1,沥青混凝土面层取值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取值1.6,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取值1.0。经计算,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为48.9(0.01mm),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为30.5(0.01mm)。

根据中国类似地区的工程经验,分别拟定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并将基层作为设计层。具体设计参数如表1、表2。

经过计算,柔性基层沥青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结果如表3、表4。

3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分析

3.1 应力分布

压应力在路面顶面最大,随深度增加,压应力逐渐减小,达到一定深度时为0;深度继续增加时路面结构内部拉应力开始增大,一般认为最大弯拉应力出现在基层的底面。剪应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面层和基层。国际上普遍认为,当沥青层厚度在18cm以下时,沥青层越厚则车辙越大,但在超过18cm时,与厚度的关系就不大了。

3.2 结构特点

柔性基层采用模量接近或小于沥青面层且变形能力强的柔性材料修筑。由于柔性材料与沥青面层材料性质相近,基层和面层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承担车辆荷载,将荷载均匀连续地扩散到更大的面积上,再经过底基层和垫层的扩散,最终被降低到土基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内。

半刚性基层主要是采用无机结合类材料修筑。半刚性材料的模量理想值在设计中不易实现,少用无机结合料,更有利于控制基层模量,使之与沥青面层接近,但是会导致材料结构松散、耐冲刷能力差;多用无机结合料,材料结构密实、耐冲刷,但模量会超出沥青面层数倍,应力扩散的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3.3 破坏模式

柔性基层的材料属于粘弹性材料,韧性好,抗裂性能好,与沥青面层配合使用时受力协调,路面早期损坏发生率较低,缺点是承载能力不高,变形大、弯沉大。柔性基层路面的破坏一般从面层开始,表现为车辙和开裂,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发展和延伸,属于路面的功能性破坏。

半刚性基层的材料属于脆性材料,温缩、干缩变形大,易开裂形成反射裂缝,路面早期损坏风险较大,优点是承载能力强,抗压回弹模量大、板体性强、弯沉小。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破坏一般从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干缩裂缝开始,水沿裂缝渗入路面结构内,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对基层、底基层、土基形成冲刷,致使半刚性基层失去板体性,最终发展为整个路面结构的破坏,属于路面的结构性破坏。

4 工程经济性分析

路面结构方案比选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性,比较的目标主要是成本最低。由于道路寿命周期成本和社会效益没有成熟可靠的核算体系,目前世界范围内都普遍采用建设和养护分离的管理体制,经济分析主要还是以工程造价为标准。

HPDS2011软件的计算结果显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总厚度为590mm,其中面层厚度90mm、基层厚度300m、底基层厚度200mm;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总厚度为490mm,其中面层厚度90mm、基层厚度200m、底基层厚度200mm。在面层厚度相同的前提下,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的经济性决定了路面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地附近有多处石灰石料场和一处卵砾石料场,经检测均可作为基层材料,石料储量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工程所需。相较于柔性基层可以就近取材,半刚性基层需要用到水泥材料,巴布亚新几内亚目前没有水泥生产能力,只有进口熟料加工包装的能力,唯一一家水泥加工厂在第一大工业城市莱城,距离项目约400km,由于目前高地公路道路状况比较差,沿途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多,并且存在治安隐患,致使巴新国内运输价格奇高,所以水泥的运输成本很高;同时半刚性基层需要建设水稳材料的拌和站,需要专门的施工场地,增加了土地征用费用、搅拌站建设成本和材料运输成本。

经综合测算,虽然半刚性基层结构厚度比柔性基层结构厚度减少了100mm,但半刚性基层材料每立方米综合单价是柔性基层的1.5倍以上。从初期建设费用方面比较,柔性基层比半刚性基层更为经济;从后期养护和大修费用方面比较,柔性基层比半刚性基层养护工艺简单,病害发生后更易修复,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末期,柔性基层材料可重复利用,也可以利用路面可再生设备对道路进行快速的升级改造,其路面残值比半刚性路面的要大。

并且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简单,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当地有很多专业的施工队伍,相关的工程机械及技术人员储备也比较充足,为未来工程施工及进度的把控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施工人员数量,从而降低施工单位人工成本。因此,推荐采用柔性基层路面结构。

5 结束语

文章结合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的路面结构设计实例,阐述了柔性基层路面和半刚性基层路面在技术指标、路用性能及工程经济方面的差异,通过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对比分析,确定柔性基层路面适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虽然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只是中国海外公路工程中的其中一例,但其路面设计过程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外海外公路工程所共有的。在中国海外公路工程中,柔性基层路面比半刚性路面更具有应用前景。建议中国学者加大对柔性基层材料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摘要:结合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的路面结构设计实例,阐述了柔性基层路面和半刚性基层路面在技术指标、路用性能及工程经济方面的差异,通过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对比分析,确定柔性基层路面适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关键词: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海外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沈金安.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总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张宏超.路面分析与结构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Pavement Design Manual.Supplement to'Part2: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of the Austroads Guide to Pavement Technology,Queensland Department fo Main Roads Pavement&Materials Branch,2009.

[5]Guide to Pavement Technology,Austroads Publications,2009.

海外公路工程机械 篇2

1.应收款回收

工程项目中,使用成本最低的资金是客户的付款,应收款的及时回收和使用可减少公司的垫付资金,降低经营风险和资金成本,使项目更好更快地发展。海外工程合同金额大,实际支付的工程进度款滞后,特别是项目后期,客户会以各种理由拖延工程结算,使尾款的回收难度加大;某些客户因经营不善财务状况恶化无力支付工程款;项目公司的内控管理缺陷导致应收款无法及时回收;发票、验收单等没有及时提交给客户;在催款过程中,没有催款信函、备忘录、邮件等证据,采取法律诉讼时缺乏相应的证据;个别项目管理人员担心回收应收款影响客户关系和市场开发,不愿去积极追收等。

2.外汇及汇率管理

海外工程一般以外币或美元作为合同结算金额,合同款需汇入项目所在地银行账户,由于外汇管制,不少项目的利润无法汇出境外,境外采购的物资款也无法顺利支付。海外项目往往涉及多种货币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进行计量和记录,加上“收支两条线”的限制,这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现金流动、货币兑换、外币折算等,汇率的不利变动就构成了外汇汇率风险。

3.银行账户管理

海外项目银行账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个别项目未经总部批准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以备用金和往来核算;个别项目银行账户没有实现“双签有效”;个别项目在项目结束后没有关闭临时账户;个别项目采购人员携带签好字的空白支票去采购;个别项目长期未对账,会计账目和银行实际存在差异。六、保函管理在海外工程中,客户要求承包企业开出履约保函,保证承包人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承包工程。海外项目保函风险主要有:因违约导致开出的保函被没收;项目结束,保函未及时释放;某些海外工程项目,客户要求提供开口保函,开口保函的到期日期不确定,风险远远大于闭口保函。

二、完善项目资金管理的建议

1.坚持和完善资金预算管理

建立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体系,根据施工计划编制项目资金预算、年度资金预算及月度资金预算;资金预算编制要逐级编报,逐级审核,统一管理;批准后的预算,各部门及境外机构应严格执行,各项资金支出必须控制在批复的预算之内,尽量避免预算外资金申请;加强财务人员与项目执行人员的沟通,及时发现资金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资金预算不仅仅只是项目部范围,而是要扩大到整个项目各个成本单元,特别是工程作业队;建立资金预算分析制度,每月初对上月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实际与预算的偏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将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货币资金安全管理

在法律法规和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海外项目应尽可能运用金融工具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结算;为确保现金使用和存放的安全,海外项目应根据日常零星开支估计所需要的现金使用量,确定库存现金限额,报国内总部审批,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出纳必须于当日存入银行;海外项目应配备专用保险柜,由出纳负责库存现金的保管工作,放置保险柜的办公室应当具备完善的防盗和安全监控设施;每日终了,出纳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结出库存现金账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存数额进行核对,每日登记现金盘点情况;在外出取款时要两人以上同行,外出取款前要做好保密和安全措施;严禁采购人员携带大量现金外出采购;通过现金发放现场雇员工资要提前做好安保工作,在指定的安全区域不定期发放,条件允许采用分包商或专门的发放公司发放;资金运输过程要采取安保措施,尽量减少运输环节和距离,争取采用邮政或银行电汇等方式,降低路途风险。

3.应收款回收风险防范

海外项目应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收账,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管理。投标前,海外项目应联合总部法律、市场等部门做客户资信调查,分析评估客户资信风险;在合同中加入保护条款,对于延期付款应有延付期限、利率及利息计算等规定,明确违约责任;财务人员催促现场技术人员及时反馈结算支持文件,开具发票提交客户;注重日常证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明确应收款清收责任,建立相应考核机制;总部应建立应收款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定期公布海外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并敦促相关责任人落实;当结合财务分析发现客户有恶意欠款嫌疑且期限较长时,就要果断采取法律手段;应收款纠纷发生后,注重调解或和解优先,充分利用外部法律资源,妥善、低成本、高效地解决纠纷。

4.外汇管制规避和汇率风险防范

工程开工前,根据所在国的外汇管制规定进行筹划,确保利润及时汇出境外。通过转移定价、支付技术服务费等途径,将富余资金及时汇出境外。将资金集中存放在信誉好的外资银行,在政策允许时,规定以母公司集中管理的主账户为项目收款账户,尽量通过境外离岸银行收取工程款。要观察外汇市场的行情变化,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在签订合同时充分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在合同价款、币种、付款进度方式等争取对我方有利的条款,签署以美元等硬通货为币种的合同;尽量少留当地币,把当地币兑换成美元等硬通货,可以尝试应收款买断的保理业务或福费廷业务,降低汇率风险;可向保险公司投保外汇汇率风险的保险,当发生汇率损失时可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补偿,使企业相对减少由于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

5.控制银行账户风险

海外项目在当地开立银行账户,必须报总部审批;严控在境外银行开设账户数量;项目经理和财务总监在资金支付时必须双签有效;银行临时账户在项目结束后及时关闭;供应商付款采用银行支票方式,严禁使用空白支票;按月与银行对账,定期解决未达账项;加强内控监管,总部应对海外项目银行账户及资金收付实行日常监督,定期对海外项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核对。

6.规避保函风险

海外公路施工项目之物流管理 篇3

1. 海外公路施工项目物流管理

1.1 成立物流部门

海外公路施工项目在授标并签署合同之后,承包商要拟定一份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上报监理单位。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物流管理涉及面广,包括所有物料、配件、商品混凝土、设备等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1]。道路施工项目组织机构中必然包含物流管理责任部门,并由专业物流人员负责业务运作和管理。

1.2 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

1.2.1 机械设备采购

海外工程项目的机械设备采购通常有四种方式,即项目实施国租赁、项目实施国采购、第三国采购、项目实施团队自带设备。如果项目实施国租赁和采购市场具有较多的供应商可供选择,并且价格较为合理,就地采购或租赁就成为首选。但是,多数项目实施国并不具有这种条件,就地采购和租赁难度较大,难以满足项目施工要求。第三国采购与项目实施团队自带设备相比,操作难度可能更大,而且成本方面也难以具备优势。从我国企业海外承包项目施工经验来看,采用自带设备的方式较为普遍。自带设备方式涉及到机械设备转场的问题,一般需要组织远洋运输。而且,一般海运公司会要求租船方支付驳船往返的费用,除非租船方能够在目的地找到企业继续租赁该船。与此同时,项目所在地一般要事先做好接收机械设备的各种准备工作,如租用码头或建造临时码头,联系机械设备陆路运输所需的拖车,招募司机和操作手等。

1.2.2 原材料采购

由于同种商品在原产地和不同的国家采购价格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原材料采购中,企业必然面临国内、工程项目所在国和其他国家等多个市场选择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关税政策差别较大,其对采购运营成本影响也很大。商品从采购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也是国际采购业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因素决定了海外承包工程的物资采购决策。除关联交易之外,当当地采购成本小于以上各种因素之和时,物资采购应在当地进行,当大于以上四种因素之和且不影响工期时,则不应选择在当地进行[2]。

1.3 现场物流管理

1.3.1 营地建设

海外公路施工项目需考虑施工方人员生活营地、办公室、车间、仓库、当地工人宿舍等。营地建设多采用改装集装箱的方式,安装快速且能周转使用。在营地选址确定后,就要尽快建好营地。

1.3.2 施工现场动员

项目业主与其指定的项目监理会会同承包商召开开工会议,确定具体开工日期,此后就进行施工现场交接。承包商确定组织机构总体构架,并明确技术负责部门、生产运营负责部门和商务工作负责部门各自的职责。承包商制定大型机械配备计划、设备和物料到场计划与交接验收制度、现场管理计划等。

1.3.3 料场准备

料场选址的工作应在项目投标前的考察阶段初步完成,这样就能够提前将合理的短途运输成本考虑进报价中。料场选址一般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料场至施工现场的道路状况须全面考察,充分考虑施工方的大型料场设备和重型运输车辆的通过能力,必要时在项目开始前需对沿途不能充分满足荷载要求的小型桥梁进行加固,扩宽道路或修筑临时道路,这样既避免了料场二次移址的潜在风险,也有助于提升施工方在当地的声誉,更容易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1.3.4 料场配置与布置

料场的机械配置因项目规模而有所不同。有些机械设备可互为上料、协同工作,因此料场机械的布置一定要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高效率搭配,以缩短上料流程,减少倒料距离。另外,料场需辟出专门区域用于堆放成品料,并设置标志牌。基层料通常每堆2000立方米,表处石子和混合料每堆500立方米,便于监理和实验工程师检查验收。最后,要做好料场堤岸防护,防止雨季的冲刷和塌方。料场方案确定后,即可与料场建设同时开始原始料的挖采储备工作,更改河道,并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采集河滩里料。

2.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公路项目物流管理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地区,国土面积紧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后列大洋洲第三位,工业基础薄弱,道路施工工艺落后,此次公路施工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物流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

(1)在项目组织结构中,由于国内外派的劳务人员比例较低,项目物流工作由生产经理和料场主管负责。虽然没有专门设立物流部门,但物流管理职能责任清晰。

(2)由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机械设备租赁价格非常高,所以项目部选择自带机械设备。从天津(上海)港到莫尔兹比港(莱城)的海运周期一般在45天左右,到货后办理清关和港口手续仍需要7天左右时间。因此,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原材料采购都需要尽早订货、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内陆交通很不发达,在其国内进行机械设备转场较多依赖海运。

(3)营地建设。因为缺少爆破和重型机械支持,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公路项目料场选择为靠近河道的一处开阔地,主要考虑方便河道取料,同时保障料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此外,由于当地油料公司可以免费提供3~5万升的储油罐,但是申请时间一般为1~2个月,因此,营地选址确定后就尽快联系当地油料供应商申请架设油罐,同时按照油料供应商提供的图纸,在营地内修建油罐基础。

(4)施工现场动员。除现场动员的例行工作外,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私有且民风彪悍,项目开工前会同业主代表拜会拟建道路沿途各村落的村长和族长必不可少。拜会的目的是向其表明施工的合法性,并说明施工占地范围,在当地村长和族长的协助和目击下,完成设备临时停放点、临时堆料点用地的签约工作,向当地村长和族长提供项目劳动力需求计划,并明确工人的雇佣和解聘流程。

(5)料场准备。巴布亚新几内亚缺少路用砂石料供应商,砂石料供应为卖方市场,因此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考虑自行配备砂石料场,是控制该项目成本和工期的重要一环。巴布亚新几内亚每一条河道的石料质量都有所不同,如能选择以前道路施工公司所留下的废弃料场,或在同一条河道上设置料场,可减少石料质量问题。在考察人员目测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需取河道石料样品,送至国家实验室对该河道取样做石料坚固度和软弱颗粒含量的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

3.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公路施工项目完成后,针对物流管理过程,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并根据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计划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标准,钢材、预制件等规模尺寸、数量和型号,向供应商提出要求,保证材料进场即可以投入使用。

(2)减少二次搬运,最终实现施工物资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直接供应,减少中间商和各仓库之间的流转过渡,加快库存资金的周转,降低仓储和保管费用。

(3)施工场地规划布局要合理,现场管理要有序,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供给材料要及时,尽量减少材料和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多次搬运和转移,提高材料一次利用率,减少材料的二次加工,减少工费支出。

4. 结语

本文根据海外工程公路实施项目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公路施工项目的实践过程,总结了相关海外工程公路实施项目物流管理流程,并就物流管理流程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希望能给予业内人士以帮助。

参考文献

[1]宋扬.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物流管理探讨[J]交通世界.2011,18(9),94~96.

论海外工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 篇4

一、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发展情况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国国际工程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1年中国仅有1家公司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到2006年则增加至49家。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公司也逐年增多,1980年,我国拥有对外工程经营权的企业只有8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2008年底,经商务部批准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的企业已有2300多家,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地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4%;当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8%,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47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6.2%,上亿美元的项目有195个(上年同期138个)。截至2008年底,我国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63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341亿美元。近年来,中国企业承揽了一大批对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总承包和交钥匙项目增多,技术含量和档次不断提高。如:2006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标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建设项目,合同额83亿美元,中信-中铁建联合体中标阿尔及利亚中、东西高速公路工程,合同额达63.2亿美元。2008年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承揽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32.9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对外承包工程的第六/ 17

大国,并开始进入了快速、良性的发展轨道。

尽管如此,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公司存在的差距。在国际工程的高端市场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公司垄断市场的程度很高。2005年, 全球200家大设计咨询公司中,欧、美、日公司166家,占83%,全球225家大承包商中,欧、美、日公司131家,占58.2%,但却占有国际工程承包总营业额的88%。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工程咨询、设计的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很弱,设计-建造、交钥匙、总承包、BOT项目等比较少,低端的施工承包占很大的业务比重,利润率较低。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我国高端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数量上的匮乏和结构上的短缺,结构上,我们能管理大型海外工程的人才非常紧缺,同时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对外工程项目,如此众多的公司对外开展业务,造成我们往往有项目,却派不出合适的人来,人员总量也有短缺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目前国际工程管理业务所面临的人才困境。

二、海外工程人才现状

在海外人才的配置、培养、使用上,对现在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的中国工程承包公司来说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接到一个新的海外项目,由于人员结构、数量、质量上的缺失,导致项目前期都会配置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在国内工作多年后第一次出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有的会英语,却没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积累,或者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却无法用英语与/ 17

他人进行工作交流。可能在国内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进入项目上岗工作了,而海外项目,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实际上一个没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新员工往往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样,势必在他们工作初期不可避免地经历犯错误-改正错误-犯新错误-改正新错误的历程,直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现场工程师。每一次的错误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成本。接下来,随着公司的发展,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被派到新的项目,承担更重要的管理或者技术岗位,面临工作面、管理、技术深度甚至专业的调整,新的岗位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可能原来只管一个施工工序,现在却要面对项目所有工序,他们可能原来是做现场施工管理的,现在却调过来做内业结算和管理了。总之,一切又都得继续学习提高。再下去,他们中的佼佼者可能被提拔为下一个新项目的项目经理,这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和挑战,更得继续学习提高,学习的过程可能又会产生学习的成本,这种隐性的成本问题会因此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和制约着一个项目的整体形象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我在这里听到的,德国拉米尔咨询工程师对我们说的:我们公司于本世纪初在苏丹就一直在和你们中国公司合作,但从苏丹的麦洛维项目到罗塞雷斯项目再到这个上阿特巴拉项目你们中国公司的水平一直是这样,没有提高,原来犯的错误一直在犯。这从表面看是一个人才短缺的问题,实际上则是一个企业或者国家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多为技术人员出身,技术能力较强,理/ 17

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但欠缺系统性、综合性、全局性的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得不够,人文素质、人际关系处理、团队精神等方面比较欠缺。而且,不能把实践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

另外,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阅历不足,40岁以下的占到了72%以上,而很多工程管理工作的技能是需要在各种经验中慢慢积累的。而且,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中国公司在开拓国际工程市场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差距,远远跟不上形势要求。

日前,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组织的一场专家研讨会上,与会的多位院士、专家和企业高管纷纷呼吁我国加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中科院院士郭尚平说,现在很多工程投资巨大,管理水平高低影响重大。他以中石油为例,该公司致力于成为综合性的国际能源发展公司,在数十个国家开展油田项目,首先急需的就是管理人才,要求这些管理者外语好、善于与国外政府和民众打交道,重视环保理念、质量管理,还要懂经营战略、风险管理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朱碧新说,现在企业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工程管理者要兼顾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效益等诸多问题以及和社区的关系。“单纯的技术思维解决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而我们苦于实际工作中能够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人太少了。”他认为,人才瓶颈已经是制约工程企业海外扩张的关键因素。

国务院副总理(曾任对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在为“国际工程管理/ 17

教学丛书”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国际工程咨询和承包行业也不例外。只有下大力气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外向型、复合型、开拓型的管理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司的素质和竞争力。为此,我们既要对现有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工作的人员继续进行教育和提高,也要抓紧培养这方面的后备力量。”

三、海外工程项目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海外工程项目远离祖国,施工可变因素多,往往具有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技术标准差异、安全环保限制、资金紧张、材料短缺、劳务管理等等国内难以想象的困难。工程中涉及到组织管理(施工组织,中方和当地人员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索赔)、物资工作(采购、运输、结关、库存和现场管理)、保险、银行业务(保函、信用证、银行账户、资金管理等)、成本控制和核算、外帐及税务、移民事务、社会关系应对(当地政府、警察部门、社团组织、当地居民)等众多专业,这些都对项目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里简要的分析一下能力素质,所谓的能力素质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成功,而对组织内个体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要求。

知识是指员工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需要知道的东西,如:专/ 17

业知识、技术知识或商业知识等,它包括员工通过学习和以往的经验所掌握的事实、信息、和对事物的看法;

能力则是指员工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而需要的能力,如:手工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或社交能力等。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不断的经验累积,员工可以逐渐掌握必要的能力;

职业素养则是指组织在员工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如:诚实、正直等如上图所示,无论是职业素养、能力还是知识,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来显现的。但是它们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又不同。职业素养是一种较为深层的能力素质要求,它渗透在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的方式。而知识则较直接的在日常行为中被表露出来,能力则介乎于其中。

下面将从一个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

(一)项目经理的工作分析

项目经理必须学会识别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并管理好重要项目干系人。项目经理扮演的角色应是“帅”不是“将”、他应让合适的人完成合适的工作,无需事必躬亲。他的知识结构应是通才,具有丰富经验和管理知识,也许曾是专才,但应尽快适应管理角色转换。他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应采用系统方法、而不是分析方法,他应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抓大放小,过程管理安排项目的职能经理们去负责。

(二)能力素质分析 通用知识:

1.管理知识 / 17

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

2.经济知识

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险、银行等知识;

3.外语知识

除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阅读和较好的信函、合同书写能力外,还应熟悉和理解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专业用语和合同文本。专业知识:

1.工程技术理论知识

在一个专业领域具有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这个领域可以是土建,也可以是水利、电力、机电等,熟悉相关类型工程的国际通用设计规程、技术规范、实验标准等,能看懂英文的有关技术文件;

2.了解国际贸易、工程招投标、融资、工程保险以及财务的要求; 3.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有深入理解,特别要熟悉合同管理以及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管理和FIDIC条款;

4.会使用国际通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项目管理。通用能力:

1.市场开拓能力

能把握国际工程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事物敏感,善于抓住机遇,主动寻找机会,开拓新的市场。国际工程情况复杂,瞬息万变,此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17

2.公关能力

懂得“双赢”原则,善于按照“伙伴关系”和“团队精神”来与合同各方及政府、群众团体交往、谈判、解决棘手问题;

3.组织管理能力

由于在国外实施项目的复杂性,项目经理更需要依靠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和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虚心好学、不固执己见。应善于发挥项目每一个人的业务才能和管理才能,特别是面对来自多国的管理和施工人员时,要具有能管理好“国际化团队”的能力和胸怀;

4.判断决策能力

善于分析和管理项目风险,对项目的重大问题及时决策; 5.沟通协调能力

国际工程项目往往是跨多种不同文化的项目,其参与方具有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工作习惯,应善于做好与项目有关各方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指引向前;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国际工程管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新问题,因而要求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7.学习能力

应善于不断总结经验,善于通过实践和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用素质 / 17

1.拼搏奉献精神

国际工程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在国外工作不仅是在不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更主要是要和完全陌生的合同各方以及外国政府机构、群众团体打交道,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这就要求具备善于管理风险、利用风险、百折不挠、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还要心胸开阔,遇到挫折时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较高的情商。

2.主动性、责任、坚韧、风险、团队

下面简要描述其他各类工程管理人才的工作任务和应具有的专有素质

(一)国际工程咨询专家

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的策划、可研、评估、设计、监理等咨询工作的专家,熟悉了解国际通用的各种技术规范,并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国际工程咨询专家进入国际工程市场,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多设计/建造及交钥匙等总承包的大项目。投标时如果有设计专家参与,既可以帮助理解招标文件的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又可以帮助提出“备选方案”(alternative),有利于中标。

(二)合同管理专家

国际工程合同是工程合同中最复杂、最严格的合同,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有数十个合同。合同专家既应该会编写投标文件,又应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对方的招标文件,提出问题,并在合同谈判中进行解决。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中最核心的工作,包含对技术、进度、质量、成本、健康、安全、环境等多方面的管理,还包括风险和索赔管理,/ 17

因为这些内容都需要遵循合同中的要求。要学会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运用合同保护自己,争取自身合理的权利。

(三)投标报价专家

投标报价时既要熟悉市场行情,又能很快地阅读理解外文招标文件,并发现其中隐含的问题,会运用各种投标报价技巧,编制出高水平的投标报价文件。投标报价专家还要善于在投标过程中分析业主方的心理状态、投标对手的动向,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策略争取中标。投标报价的水平是项目能否赢利的重要基础。

(四)工程施工专家

国际工程的施工专家决不仅仅是指熟悉施工技术、善于进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的工程师,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和规程,能独立阅读理解合同中的外文技术规范和图纸,懂得项目管理,特别是合同中对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能用英文在现场处理各类施工技术问题,还应善于防范风险,具备索赔意识。

(五)物资管理专家

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常占到工程总支出的50%~70%,把好物资这一关对项目经费的开源节流、保证工程质量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赢利都非常重要。物资管理专家应十分熟悉各种外贸环节,了解物资市场行情、品种、规格和性能和各种运输方法,海关手续,保险事项以及如何进行验收、支付和索赔等。

(六)财务管理专家 / 17

熟悉项目内部的财务管理,特别是工程结算有关问题,懂得国外对项目的各项财务报表和审计的要求,熟悉外汇管理、了解国外有关财会和税收的法律,会合理避税。从公司财务管理角度还应懂得投资决策和投资风险,特别是海外投资有关事宜。

(七)融资专家

融资是进行国际工程咨询和承包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这类人才应懂得融资理论,了解融资途径,熟悉融资手续和掌握融资方法。融资能力是能否承揽大型工程总承包项目和BOT项目的基础。

(八)风险和保险专家

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管理好风险,包括合理分担风险,回避、转移和有计划的自留风险就是风险管理专家的任务。保险是风险对策的一项重要工具。了解和熟悉各类(如设计、施工、运输、人员等)保险的有关规定,以顺利策划和购买保险, 并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保险索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九)索赔专家

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一方面应该使项目的每个人都具有索赔意识,善于捕捉索赔机遇;另一方面要有一些索赔专家自始至终管理索赔。索赔专家应十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的合同(特别是合同条件),掌握国际上有关索赔的案例和索赔的计算方法。索赔专家还应具有“敏感、深入、耐心、机智”的素质。一个项目的索赔专/ 17

家小组的人员最好不要轻易变动,因为索赔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工作,要固定人员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

(十)信息管理专家

一是建立公司的电子商务网,包括市场信息,招标投标,货物采购等均可在网上进行。二是与公司各项目所在地主要电信网络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项目所在地网络通信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经济的信息化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项目内部之间、项目向总部及时传递信息,请示汇报和传递决策意见,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流通及共享;他应负责设计、建立、更新和维护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公司和各项目在一个高效率的信息平台上运行。

(十一)安全管理专家

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涉及从投标中的安全评估至提出施工安全方案和现场的安全管理等环节。所以安全管理专家应具有完整的、多方面的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安全评估、防范、救助,并且还应熟悉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系列标准以及合同适用国有关工程安全、消防等相关法律及惯例。

(十二)环境保护专家

环境保护专家应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之前提出环保方案,在施工中监控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对供应商、分包商的环保资质进行审查;同时还应熟悉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以及工程所在国与环保有关的法律。/ 17

(十三)法律专家

一般国际工程项目都在工程所在国聘请当地的律师协助了解当地法律,进行诉讼或仲裁。但公司应培养一些复合型、外向型的法律专家,他们不但懂得国际上与工程相关的法律,而且也了解本公司主要从事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他们可以协助制定、审查重要的国际工程合同,协助项目经理聘请合适的本地律师,如发生较大的纠纷以致将争端提交仲裁时,一个案子可能拖延几年时间,依靠当地律师十分不便,价格昂贵,本公司的律师此时将会发挥作用。

(十四)专业外语翻译专家

外语是一门学科,但是一般的外语翻译人才常常很难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这些翻译专家他们应了解本公司主要从事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国际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内容,特别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合同条款;熟悉和掌握国际工程信函及合同写作要求;还应掌握国际工程谈判的要求和技巧。专业外语翻译专家除了参加重要的谈判外,另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参与编写和审查各种合同以及重要的信函。

公司如能拥有一大批上述各方面的人才和专家,即可依靠他们组成公司智囊团队,从而可以保证公司在一个高水平的智力平台上运作,及时地为国外的项目解决棘手问题, 整个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四、人才招募及培养 / 17

(一)从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招聘

2002年我国教育部批准试办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它是“工程管理”五大专业之一,现在办的比较好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该方向围绕国际工程管理和经济基础知识,专业课中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含投标报价)”、“国际工程合同管理”、“FIDIC合同条件(原文版)”、“项目管理”等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此外工程管理专业的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也很适合各类工程专业毕业生或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脱产或不脱产攻读,以培养公司高层次的工程管理人才。

(二)建立公司的人才共享平台

项目的管理水平是靠参建的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来体现的,优秀的项目管理思维、理念和经验是随着人才流动而传播的,应该在公司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共享平台,在集团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不同项目促进人才交流,并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经验座谈会,组织国外项目回派人员向国内人员传授海外工作经验。

(三)建立公司的知识共享平台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一般来说,做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往往需要五到七年的资历,并且要求从事过至少两个以上的项目实施经验。这些经验的获得,有的是靠自己做项目亲身实践来获得的,有的是学习他人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知识共享平台就有可能迅速实现这种必要的经验积累。我们应建立和利用集团公司的知识管理平台、e-learning学习的平台,总结好的经/ 17

验,组织有效的学习,并及时在项目管理中推广、反馈、修正、完善,避免在项目管理重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四)组织好各种集中培训

1.针对大项目组织“国际工程管理”培训班

在拿到大项目的前后,组织拟派往项目的人员参加较长期的系统培训班,培训师资应由高校老师、专业机构培训老师、本公司或其他海外公司资深专家组成,教学要和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典型案例的分析。

培训内容包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关课程、专业外语等,还应制定拟派出国的相关工作、生活培训手册,包括项目所在地宗教、跨文化交流、安全、人事管理(工资、福利)、饮食等内容。

2.短期专题培训班

这种培训班是适应某一部分人员特殊需要的短期培训,如合同管理、投标报价、风险管理、索赔管理、FIDIC合同条件等。这种班时间虽然短,但针对性强,最好办成专题咨询研讨班,请业内专家将授课与咨询研讨相结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效果比较好。

3.入场培训

由各项目部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国情知识、外事纪律、营地环境、组织机构、应急、安全生产、项目制度等,生产岗位的员工上岗前还须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操作规程、安全须知等,属特殊工种的,要按照其工种的特性进行相关培训。

(五)实施项目轮岗,在工程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 / 17

去海外参与国际工程承包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培养,选派一批基础素质好的员工参加项目工作,尽可能地在各部门(如合同部、技术施工部、安全环保部、物资采购部等)担当一定的职务,这样可以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决策。每个人在现场都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因而应该不只要求他们只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要求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写成论文或报告,他们在撰写论文或报告的过程中必然要去学习有关理论、整理有关数据,才能总结出带有指导性的经验。一个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陆续出版一批论文或报告,供大家交流学习,在竣工后则应编印论文集或工程总结(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

(六)建立海外项目人才培训中心

利用现在的海外水电培训中心,系统、有计划、分批次的培养人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针对某一个具体项目的应急式的培训。

利用各种培训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国际业务谈判等方式,来锻炼人员的不确定容忍度、目标导向、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文化胜任能力。

总之,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理论和实践并重,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可以使其认识水平更加系统全面,并得到理论上的提高;有理论基础的人员,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则应到第一线去工作,通过实践得到锤炼。应建立一个全面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并依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适时建立以海外战略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五年到十年后,我们有可能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才能迎接对外承包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进入高端业务/ 17

海外公路工程机械 篇5

关键词:GPS定位,静态观测,工程测量,RTK实时动态测量

1 传统施工测量工艺的特点

测站之间须相互通视的问题一直是传统测量的难题,特别是在进行控制点测量时,传统测量中无论是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都要求测点之间能够相互通视。贝宁共和国地处非洲西部,临近赤道,属于高温多雨地带,草木茂盛。清表前的阿博公路两侧植被稠密,导致我小组在公路测量过程中,要在高过人的草地里行走,在陡峭的土坡两侧难以布设相互通视的点位。并且点位也要根据地形要求来埋设,一般地段每千米要2~3个点,对于环境复杂的改线段,每公里要布置6~8个点才能满足测量需要。由于全站仪测量速度缓慢,所以每天难测1km,转站和搬站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2 公路施工测量工艺改进

针对以上传统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阿博公路第三标段项目部经过研讨,决定采用水准仪配合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以提高长路线公路工程的测量效率,节省测量作业时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在使用GPS进行静态、动态测量过程中,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2.1 利用GP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控制网复核、加密

在进行GPS外业静态测量时,直接将GPS接收机架设在所测控制点上接收卫星数据,在内业数据处理时,利用接收到的卫星数据的变化来求得待定点的坐标。利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加密的优点在于即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又避免了因路线过长导致的频繁转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加快了测量进度。

2.1.1 GPS静态观测步骤

1)制定观测计划。在施测前,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规模的大小、精度的要求、参与作业的GPS数量以及后勤保障条件(交通、通信)等,制定静态观测工作的进程表及接收机的调度计划,以便顺利地实现预定的观测任务。

2)安置及启动仪器。(1)在远离反射源,避开电磁场干扰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2)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及对中器,将其安放在脚架上,在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基座;(3)从仪器箱中取出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基座上,并将其锁紧;(4)多次量取仪器高,间隔测量的差值少于3mm,计算平均值作为最终控制点标石至GPS仪器的最终高度;(5)将主机调节至静态观测模式,待卫星指示灯闪烁,即为搜索卫星过程,若主机卫星灯进入长亮状态说明已锁定卫星,直至指示灯按照固定间隔时间闪烁,即为收集卫星数据中;(6)在设计院点位复核无误的基础上对加密点位进行静态定位测量工作,一般是在三个以上的连续的控制点上安置GPS,并同时接收卫星信号。

3)记录外业观测数据。包括主机以及控制点的数据信息,为后期的内业数据处理做好准备工作。

4)观察接收状态。在接收机工作期间,不定时察看接收机状态是否正常。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防止无关人员及牲畜在仪器附近走动。

5)关机。到达预计观测时间后,在收到小组长的结束观测指示后,先关闭接收机电源,然后再次量取天线高。将关机时间及测后天线高填入观测手簿后收仪器。

6)根据预定观测计划转站。在静态观测过程中,由多台GPS主机在不同的测站同时进行同步观测,时间由40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测量结束后直接移动仪器至下个相邻控制点,不需通过频繁转站才能观测至下一控制点,为此大大节省了测量时间。

7)下载静态文件、内业处理数据。

2.2 提高GPS静态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2.2.1 增加静态观测的独立基线数

对预计的GPS网进行布设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可以有效的提高静态数据的可靠性。原因是由于观测时间段的增加,可增加静态观测的独立基线数,为后期数据处理提供更多的分析依据,从而提高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2.2.2 确保测站点的重复观测数

通过多次观测同一设站点,有利于观测者及时发现设站、对中、整平、等人为原因造成的错误。当在同一测站上多次使用同一台GPS主机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需要测量人员重新安置仪器,避免产生各种操作误差和错误。确保在每个设站点上有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有利于提高测站数据的可靠性。

2.2.3 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克服地形复杂,无法通视的困难

在进行完控制网的加密测量工作后,就可以直接用GPS-RTK动态测量技术进行公路测量工作。无需测站点间相互通视,这是传统测量仪器不能企及的。GPS只要架一次基站,就可以完成4km左右的全部测量工作。在坐标数据采集、放样等测量工作中,可以完全代替全站仪,并且测量精度能够得到保证。

GPS-RTK技术外业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室外架设基准站。

选择视野开阔且地势较高的地方架设基站,基站附近不应有高楼或成片密林(卫星接收不好)、大面积水塘(多路径效应严重)、高压输电线或变压器(有干扰)。基站可以架设在未知点和已知点上。

步骤二:GPS和移动站主机连接

GPS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通过蓝牙连接,在使用UHF电台时,将差分天线连接在移动站GPS主机上。设置移动站,使之与基准站电台频道一致。

步骤三:采集控制点数据信息

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上收集卫星数据,将采集的源坐标储存至记录点库。

步骤四: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

在四参数解算的软件中,在源坐标中输入通过卫星采集的数据坐标,对应的在目标点库输入当地的坐标,加载完数据后进行解算。四参数缩放比例越接近于1越可靠。

步骤五:碎部测量

为提高碎布测量和数据放样的效率,可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提前录入GPS手簿中,外业测量中,打开线路放样功能界面,快速的进行测设点的放样。也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数据信息的采集,通过格式转换即可进行原地貌数据计算。

3 效果检查总结

由检查效果可以看出,GPS定位技术应用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法来讲,具有如下突出优点:

1)观测不需要通视,测量时选点灵活。不需要建立瞻标,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测量观测时间。比传统测量方法适应性更强,并且作业不受环境和距离限制。

2)观测时间短,采用GPS技术布设控制网,因其图形强度系数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点位趋近速度。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静态观测时间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任意布设。测量放样时,每个点位所需的测量时间不到半分钟。

3)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可以实现全天候连续测量定位。GPS定位技术性能稳定,可在任何地点进行全天候工作,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大大方便了测量作业。

4)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定位系统可具有自动记录数据、自动平差计算、跟踪观测等功能,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5)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并能大幅度降低测量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应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汪灯林.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中国工程机械能否搭车海外游 篇6

有专家称,工程机械行业是金融危机下不多的宠儿之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将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与全球市场分割开来,2009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走出了独立行情,销售额达3 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与高速铁路相关的混凝土机械、旋挖钻机等设备表现更为突出。高铁建设用工程机械也因此大有百花齐放的态势,已进入者忙着扩大产能,未进入也正悄悄地筹备。不知不觉间,“后高铁时代”这样的词汇已经开始敲打起行业的神经。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这班车工程机械企业能搭到什么程度?是否有其他更为广阔的空间?

2010年年初,铁道部成立了中美、中俄、中巴、中沙、中委、中缅、中吉乌、中波、中印等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当前,沙特麦加朝觐轻轨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委内瑞拉中西部铁路项目开工建设,与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巴西等高速铁路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如果工程机械企业能够搭高速铁路这班车来个海外游,市场空间将在中国之外继续延伸。

海外工程管理 篇7

1 物资供应各环节的控制和计划性

建设工程, 对工程影响最大的首先是资金问题, 其次应该就是物资供应了。海外工程整个物资的供应链对工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点在巴齐丹项目体现最为明显。现场大件码头启运的延期致使汽包、大板梁等大件不能到场直接导致工期拖延8个月, 这当然与工程前期相关方的勘探和方案有直接关系, 并非不可规避的风险。运输环节的大小问题都会造成工期延误和由此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损失。除了设备到货延误, 海运物资设备到货无序、不分专业系统, 箱件破损、散捆严重等状况都极大的增加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国内按专业分工各自负责卸车、保管、发放的方式, 在巴齐丹改成按流程负责:分别专人负责设备卸车, 清点移交、记录、催交, 整个设备接收至发放、缺件及补供情况责任人和记录明晰, 可追溯查究, 并确保记录表格及时更新, 中英文对照, 印尼分包商也可以随时拷贝查询。目前来看, 这种模式还是适合国外工程物资到货状况及物资管理人员少的这些特点的。

计划性在海外工程实施中犹为重要。海运物资顺利两个月到现场, 不顺利则四个月都有可能, 而自购材料、小工具的采购, 现场周边市场供应能力差, 很可能小物件印尼无法买到, 要从国内发运或者随人带过来, 而材料、油漆当地供应商往往存量不足, 要等着厂家再生产, 很容易延误施工。计划提前再提前就非常必要了。

设备从国内海运, 包装很重要, 尤其是贵重设备还是以集装箱或者铁箱件为宜, 但凡订货都要就包装对厂家有所要求, 怎样保障设备到场时的完好和相关资料准确, 减少现场物资接收大量箱件破损时取证、后期与运输公司索赔的精力耗费, 也降低了因设备补供时间长带来的工期拖延的风险。考虑当地气候对设备腐蚀程度高, 总包方在合同中应该要求厂家出厂前针对不同国家气候特点, 对重要设备进行高等级的防腐处理。

清关是复杂的环节, 尤其在比较腐败的欠发达国家, 这与当地海关的关系、经常变更的海关条令、政策息息相关, 各方要及时了解当地海关新政, 设备发运打足提前量, 并敦促业主和当地运输商对海关工作施加一定的影响, 尽量避免清关造成的设备到货延误。

随着国外工程越来越多, 以上所述也可以对今后的物资管理有所提示。

2 工程的分包、合同和控制

施工合同中除了物资, 土建施工也是影响工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外工程土建施工基本全部包给当地分包商, 工人用错钢筋放错尺寸的事常有, 土建队伍本身监管不利控制不严对后续施工影响大。正如国内各工程了解的情况反映, 与土建单位的合作确实不是易事, 只能用耐心和技巧来磨合, 在重重矛盾中共进。我公司增强国内工人的输出, 对今后公司的总包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外工程找分包商, 大的成熟的、经验丰富的当地公司报价高, 肯定不适合我们低价中标的项目, 而中小型公司的施工能力的确有限, 技术指导和质量监察压力大。因此合同条款的签订一定要细, 提前对各方面的要求具体化、量化, 除了工期限定, 比如焊工、焊条的使用, 工具、措施性材料的提供, 合格率、返工率的要求等等各方面都应该详尽。对于不依照中国惯例而重条款的国外分包商, 合同条款的细致程度对于以后索赔起决定性作用。另外国外工程有些工作包与不包, 怎么包都值得我们在以后的项目开工前仔细斟酌。

再谈内部分包:国内公司指定几个分包公司但是由于工期长导致员工的工作情绪不高工作积极性不高, 而公司本着以低投标低成本的原则降低了分包队伍的选择, 降低分包队伍资质要求。在国外项目要实行奖罚制度, 并要求各分包公司严格要求项目分配管理人员, 考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样将极大的提高公司各二级单位参与国外项目的积极性, 丰富目前国外项目的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

3 国外工程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更全面

迈向总包或全管理的工程, 特别是国外工程, 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全面性要求更高, 撇开精细的专业划分, 更多的培养和锻炼复合人才、全面的技术人员是急迫且必须的过程。毕竟发展中国家的电源项目多为中国出口的常规小型机组设备, 跨专业的全面的技术人才比“高精尖”的人才更需要, 而这样的人才培养周期短, 转型快, 完全可以身兼计划、行政、物资、项目协调管理等多项工作, 是一个企业科学发展、转向管理型最有潜力的中坚力量。公司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和密集的技术员培训也是基于此。在现在膨胀的人才需求阶段, 我们的技术人员, 除了珍惜每次培训的机会, 更该在工程中结合理论知识更快更高的提升自己, 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寻求改变和“扩容”。

另外, 尽管几年前我们就提出了技术和经营要紧密结合的观念, 个人觉得公司技术和经营管理还未达到融汇贯通的程度, 依然存在技术人员不管经营, 计经人员不熟悉现场的情况, 培养“技经”人员, 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巴齐丹总包方东方电气在现场实行的是专工负责制, 所谓专工负责制, 就是专工负责相关专业的设备订货、催交、现场安装到试运全流程, 涵盖了物资、技术指导、质检、索赔各方面, 我想这是对专工个人能力的高要求, 也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种配置和管理模式。

海外工程中的语言沟通, 往往懂英语的不熟悉专业, 懂专业的英语表达又不能很深刻, 专业问题说不透, 加上各方的工作习惯和理解不同, 一些问题会反反复复讨论。

4 临建布置因地制宜, 简约合理, 有所侧重

加固板房、集中办公, 配备齐全的通讯设备, 对于海外工程项目来讲是必要且合理的临建布置方式。公司越来越倡导“以员工为本、以民生为先”, 巴齐丹项目良好的居住条件和饮食, 对于国外漫长的一年工作期和工程延期带来的心理影响还是起到了很大的舒缓作用, 也体现了公司和项目部对员工越来越重视的人文关怀。

还有诸多方面, 不多叙了。曾经有位印尼官员这样说:你们来了那么多年了, 还没有适应印尼人的节奏……适应和被适应, 是个辩证的问题, 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是我们不断探求的问题。如何借此改进自身、修炼内功却是个急迫的问题。

摘要:关于印尼巴齐丹电厂整个项目施工管理整理出海外5年管理经验。

海外工程人员补助调查 篇8

挣得少、出差多, 使得海外工程已经由曾经的美差沦为苦差, 海外工程人员也从“专家”沦为了现在的“民工”。国家于2001年就对出国出差规定了补助标准, 时至今日, 十几年前的补助标准早已不能适用现在的消费需要, 但是, 大多数的企业仍不能达到昔日的国家标准要求。在补助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 却单边的要求海外工程人员有国际化的表现, 显然是不公平的。通过对28家企业补助情况的调查, 通过“补助”——这一海外项目中微不足道的元素出发, 尝试剖析海外工程失利的深层原因。

1 国家标准

我国财政部和外交部于2001年颁布的财行[2001]73号文《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 (财外字[1995]第250号同时废止) , 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党政军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因公组派临时代表团组的出国人员”, 由于, 国家并没有针对企业的出国标准, 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权平等的基本公理, 该《标准》也普遍被企业参考和借鉴。

该《标准》规定了到各主要国家出差的日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补助标准, 对企业制定具体政策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根据《标准》第七条第一款中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 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均按规定的标准发给个人包干使用。”由于“伙食费、公杂费” (下文简称“补助”) 是发给个人的, 因此该补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影响显著, 故此“补助”为此次调查、研究、分析的对象。

该《标准》的出台, 一方面是为了使我国因公出国人员的费用开支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贯彻“勤俭办外事”的方针。可见, 此《标准》在2001年颁布的时候, 并不是一个高消费的标准。

《标准》颁布以来, 并没有更新或修订, 因此, 在考虑《标准》今天的可行性上, 还应参考两个因素。汇率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

因为, 补助往往是以美元、欧元等硬通外币给予补偿, 所以, 则应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日益走强, 人民币对其他外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仅以美元为例:200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28, 目前, 在6.23上下浮动。即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了24.8%。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 自2001年至2012年累计CPI指数上涨了33% (见表1) 。因此, 为弥补国家颁布《标准》随时间发展的滞后性, 应在《标准》的基础上, 乘以两个大于1的系数, 作为当期《标准》调整值。

*2012年为前九个月。

2 补助供需平衡

企业对补助的供给应满足员工对补助的需求。如果满足, 海外工程就具备“人和”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满足, 海外工程则“失和”。

补助对于员工而言, 不仅仅是伙食费与公杂费, 而是承载了改变其生活模式的代价。员工的补助需求=补偿需求+预防需求+机会成本需求。

首先, 补偿需求。补助是对员工背井离乡的补偿。思念故乡和亲人是每一个海外工程人员要必须独自面对的挑战。因外出务工导致夫妻婚变、家庭不睦、情侣分手的事件在海外工程人员中时有发生。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员工, 也对工作造成影响。

其次, 预防需求。补助是对员工人身安全隐患的安慰。海外工程绝大多数在欠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往往伴有社会动荡或疾病灾害。尽管站在企业层面上, 一旦决定要进军海外, 就必须采用有效手段规避这一风险, 但是, 没有人可以保证零风险。员工作为孤独的个体, 实际上也成为了自身安全风险的承担者。

再次, 机会成本需求。补助是放弃在国内工作的机会成本。如果在国内也能得到一份安稳而收入可观的工作的话, 很少有人会有理由为他国贡献自己的生命。如果补助不足以体现海外工作比国内工作待遇上的优越的话, 相信很少能给予员工海外工作的理由。

补助对公司而言, 并不是和员工之间简单的零和博弈, 也不仅是计入项目的一项成本。而是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激励机制。补助为企业换来的价值构成了补助的供给方。

最后, 节约供给。补助是对通勤成本的变相节约。往返海外现场的机票费用动辄以万元计。与其让员工盼望着早点回国, 不如把省下来的机票款发到员工手里, 让其踏踏实实的安顿下来。

3 补助调查

为关注海外工程补助现状,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2010年至2012年两年间对我国在伊朗承包的某大型海外工程涉及的数十家企业进行调查, (由于问题的敏感性, 部分海外务工人员出于该调查可能对其利益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 未反馈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8份。调查问题主要为:企业性质和补助额度。

根据《标准》, 出差伊朗的日补助额度应该为43美元, 按照汇率6.23计, 折合人民币268元/日。考虑国家颁布补助标准的滞后性, 乘以1.248的汇率系数, 和1.33的通货膨胀系数, 国家标准调整值应为445元/日。

被调查的企业来自我国18个地区及外国, 其中, 国企6家, 私企20家, 外企2家。被调查员工全部为在伊朗项目现场服务的男性员工, 平均工作年限为8.2年, 其中, 26名正式工, 2名临时工。补助以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币种发放, 这里全部折合成人民币计量。

28家企业, 平均补助为309元/日。但是, 其中有一个统计数据为外企派遣的外籍员工, 补助水平远超出中国员工水平。按照统计学处理数据的方法, 故将此数据去除。去除该数据后, 27家中国企业海外工程人员平均补助为214元/日, 为《标准》268元/日的80%, 为国家标准调整值445元/日的48%。27家中国企业海外工程人员补助中位数为158元/日, 为《标准》268元/日的59%, 为国家标准调整值445元/日的36%。

其中, 6家国企的补助平均值为368元/日, 20家私企的补助平均值为174元/日。27家企业中低于国家标准调整值445元/日的为23家, 占总数的85%, 低于《标准》268元/日的为20家, 占总数的74%, 不足《标准》一半138元/日的为12家, 占总数的44%。没有补助的企业为3家, 占总数的11%, 此3家全部为私企。

4 现状分析与结论

首先,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所谓原始积累, 主要指通过近似“掠夺”的手段, 谋求大发展的第一桶金,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表现为对劳动者的压榨。通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不仅没有做强, 反而仍然依靠低补助、廉价劳动力、出口退税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和生存下去的能量。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的“走出去”模式本应该通过短暂的原始积累, 从粗放型、资源输出型的模式, 转变成为以技术输出、人才输出为主的模式, 但是, 我国企业在有了一定原始积累的时候, 并没有奋发转型, 而过于乐观的判断了未来的市场, 导致了目前发展的困境。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 个别能提供高补助的企业已经成功转型, 它们凭借自身实力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其次, 海外工程人员已经沦为新的弱势群体。曾几何时, 援建专家被人冠以神圣的光环。而如今我们外派的“援建专家”, 成群结队的拎着编织袋, 围拢在换登机牌的服务台前, 俨然将他国的机场变成了春运的火车站。补助低, 自然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以“民工挑大梁”的队伍, 又决定了工程赔钱的水平。工程赔钱, 待遇更低, 越发无人可派, 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根据调查结果, 这一点私企表现得更为恶劣。

最后, 忽视“人和”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损兵折将的深层原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全球经济衰退, 不合“天时”, 深入他国经营, 难有“地利”。唯有得“人和”方能存一线生机。然而, 我国企业仍将对海外工程人员的“剥削”作为“走出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将海外工程比喻为一场战争, 粮草不足, 如何“人和”, 如何作战?呼吁提供海外工程人员补助, 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叹息, 而是挽救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呐喊。

参考文献

[1]郑大伟.论设立海外工程党支部的必要性[J].学理论, 2010 (8) :32-32.

[2]白利军.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去”的优势、风险及举措[J].河北企业, 2012 (5) :28-29.

海外工程资金管理探析 篇9

(一)工程项目涉及金额较大

目前,在海外开展的工程项目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如地铁、高速公路等,其中很多是所在国政府着力推进的工作。因此相对于国内的工程项目来说,海外工程往往合同标的更大,涉及的项目资金规模很大。

(二)资金风险较大

海外工程项目受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环境、法律政策、经济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海外项目多集中在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因此不但面临着国家内乱以及对外战争等政治风险,而且还面临着通货膨胀、金融动荡等金融风险,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如2013年末泰国的反政府示威就会影响我国与该国达成的高铁建设项目。

(三)资金结算和融资渠道多样性

国内工程项目的资金结算大多采用汇票以及支票等直接支付手段,而海外工程的资金结算广泛采用了信用证、保函以及电汇等多种结算方式。同时,与国内工程项目相比,海外工程项目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例如政策性银行的出口信贷、商业银行的内保外贷等。

二、海外工程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汇管制较为严格

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政策,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经常要涉及各类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所以如何保证进行顺畅的外汇收支,是摆在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前非常重要的资金管理问题。

此外,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通常会碰到工程所在地国家实施外汇管制政策。当地外汇管制又各不相同, 有的国家外汇储备较少,无法兑换到国际性货币;有的国家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很难进行跨境汇款;有的国家虽然允许汇款但涉及税收等。例如,在印度的企业持有美元不能自由兑换为卢比,这就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缺口的弥补造成了很大困难;又如非洲的安哥拉,由于外汇储备非常少,所以购汇、跨境支付都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手续。外汇管制造成企业资金回流难度加大,甚至增加税收成本和手续费用等,项目闲置资金、经营利润难以汇回。这些对于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兑换以及筹资、投资等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二)汇率风险较高

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不但使我国企业应收外汇账款等外币资产发生直接汇兑损失,还使得存置于海外的施工设备等资产出现相对贬值。 同时人民币相对升值还会使企业丧失低成本竞争优势。

虽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 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 价格优势仍是其主要竞争手段之一。汇率变动引起的损失将对企业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对大型承包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合同金额较大,即使是小幅度汇率波动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如果不对汇率风险采取全面、系统的防范措施,汇率风险损失绝不只是工程项目的盈亏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公司战略问题。

汇率风险不仅涉及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结算货币,而且也涉及美元对当地货币的汇率风险。从目前我国在海外承包工程的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亚非拉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例如印度卢比在2013年5~8月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对美元贬值达16%。通常,在汇率变动的同时还会引起当地的通货膨胀,造成成本大幅度增加。由于海外工程周期较长,所以面临的汇率风险就更大。

(三)应收账款管理难度较高

由于海外工程项目周期普遍较长,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不发达的国家,而且项目金额通常较大, 能否及时安全收款,将直接影响到海外工程项目的盈亏。例如笔者所在公司在安哥拉的项目应收账款,由于当地政府改选,经办人员变化等原因,在项目全部完工结算后拖延了近3年,后通过多方努力, 才终于收回款项。

(四)资金较为分散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海外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也势必越来越多。由于境外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容易造成资金分散的情况,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资金存放过于分散,企业总部无法及时了解资金的整体状况,资金管理分散无序、严重失控。此外,由于所在国家复杂的治安和社会环境, 也造成了海外工程的资金风险。

三、做好海外工程资金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由于海外资金分散对资金管理造成了较大风险,所以需要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来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企业应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实现对海外项目资金集中控制,从而为企业发展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较多的企业采用资金平台方式对海外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如果涉及到外汇管制的国家,可以利用外资银行先进的网银平台,进行虚拟归集。这样不但可以对海外项目资金进行实时管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金安全性, 增加利息收入。企业可以根据海外项目及当地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国际银行高效的电子银行系统, 实施统收统支或现金集合库等方式,以达到资金聚而不死、风险最小的理想状态。并且通过资金平台,可以统筹安排资金,使内部资金相互调剂余缺, 从而降低资金成本。

(二)结合预算管理工作

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已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尤其是其中的资金预算更是核心工作之一。合理筹集和分配流动资金需要以准确的项目资金需求计划为依据。企业可以通过年度、季度和月度资金预算的上报和国内总部的审核,做到事前预测; 并通过建立预算预警系统,实际执行一旦超过预算的80%就进行预警,同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的分析,做到事中控制;总部再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考评挂钩,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

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管理的水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计划,就势必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富余资金使用低效率等问题。企业应强化项目的资金计划管理,定期编制资金需求计划并及时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成本。

(三)强化资金风险管理

资金风险管理,首要是资金的安全性管理。不但要对财务室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而且有必要在保证项目正常实施的前提下,尽量少留库存现金。尤其是像非洲国家,社会治安较差,外出取款时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只有从各项细节入手,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并健全资金授权、审批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明确资金管理各环节的岗位要求和职责范围,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

(四)规避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不仅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而是从投标开始,到项目的建设直至结束工程款全部收回的整个流程都应当给予关注。其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多国货币计价结算、外汇管制政策以及资金跨境流动等因素带来的各种外汇风险。具体如下:

第一,对于新投标、新签约的项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一是在项目投标报价中预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二是在签约时,应尽量争取即期付款条件,减少外汇贬值风险;三是尽可能争取固定汇率的合同条款;四是利用分包方式, 把用当地币计价的合同尽可能地分包给当地分包商;五是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来规避风险,如中信保。此外,还应充分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币种的支付比例以及币种的稳定性,尽量争取币值较稳定、有较强走势的币种,以规避汇率风险。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尽量采用与主合同相同的外汇币种进行结算和支付,降低外汇转换时的汇兑损失。

第二,对于已签约、执行中的项目,应争取尽早收汇、结汇。同时,应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分析, 并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以锁定汇率变动风险。具体说来有远期外汇合同、外币期货合同、外汇期权和货币互换等金融产品。企业需在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套保工具,做到在每个环节建立相关的汇率风险防范措施。

此外,由于大多数海外工程项目需从国内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国内总部负责采购然后出口到海外,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国内收款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除了采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外,还可以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我国从2009年开始了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通过几年的试点及全国铺开,此项业务已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力推进的金融工作之一。

(五)紧跟政策,抓住机遇

海外项目的资金管理,涉及到外汇管理、税收以及多方面的政策。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国内和相关国家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抓住机遇, 创造效益。例如:印度从2012年开始取消了盾构设备的进口关税,我国2012年取消外汇核销,2013年9月成立上海自贸区等。特别是上海自贸区成立后,相关的金融创新政策成为了亮点,如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利率汇率市场化等。这些金融制度的创新,对于有海外项目的企业来说,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区域性政策,来实现资金跨境管理的目标。

上一篇:仪器设备服务软件开发下一篇:热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