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建筑论文

2024-06-15

风土建筑论文(精选5篇)

风土建筑论文 篇1

铁岭风土人情

铁岭是民族世居地,明代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蒙古、汉等各民族聚居地区。现为辽宁省民族重点地区之一。全市共有31个民族,即:汉、满、锡伯、朝鲜、回、蒙、藏、维吾尔、苗等。

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形成了许多的民俗活动。像二人转,伞灯秧歌,八编八花秧歌等等。

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

二人转由男、女二人演唱,男的叫下装,女的叫上装。“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清末的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缘故,文献记载大多不全,长期以来仅是在民间的流传,具体无从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一九五五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纸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看完二人转,还有东北的大秧歌。随着阵阵锣鼓唢呐之声,一队秧歌由远而近走来,在队伍的最前头是一名身穿彩服、手持伞灯的队员,他不时地上下左右挥舞伞灯,舞步有序,随后是扮相多姿的舞队翩翩起舞。这就是李千户、横道河子一带农民表演的“伞灯秧歌”。

伞灯,是一种特制的道具,形为伞,内置灯。夜间表演十分好看。该秧歌舞队四五十人,扮相新奇。其核心角色除“伞头”外,还有“打棒”、“挎鼓”、“拉花”。他们各拿道具:伞、棒、鼓、花扇。一般角色是“抱鞭”(手持马鞭)、渔公、渔婆和戏曲人物青蛇、白蛇、许仙、阔大爷、小老妈、傻柱子等。舞队最后是两位清朝官员和两名手持“肃静牌”的衙役。“打棒”扮“四大金刚”,脸戴面具,“抱鞭”是短打武生扮相,“拉花”头饰“花山”身穿彩服,大红大绿。

伞灯秧歌的表演风格随意性强,自由,不受局限。各角色各具特色,各显其能。舞伞者,双手持伞随节奏自由而舞,多是进行步,屈腿,微颤,还可以搭上跳板,在上面“就地十八滚”。“抱鞭”者,扭中有武、踢、蹲、击动作,时有“掐花盖顶”、时有“二郎担山”等。“打棒”者,表演粗犷,舞姿矫健、洒脱,加之手持木棒,互相击打发生清脆之声,令人精神振奋。而“拉花”,(妇女形象)则动作幅度不大,花扇轻摇,腰如风吹柳枝,别有一番风味。伞灯秧歌,比较古老,据考查它至少在辽北有二百年的历史了,为辽宁所独有。

辽北曾是满族取聚居地区,其文化遗存,在铁岭白旗寨秧歌中明显反映了出来。白旗寨秧歌,俗称“达子秧歌”,主要淬在铁岭东部山区。

达子秧歌,舞队人数有六七十人之多。人物扮相有戏曲人物,队员手持道具有彩棒、霸王鞭、花扇等,行进时,队中打有多面长方形旗帜。显然这都有是汉族秧歌的特征。然而你若多加注意,主会发现为、它有许多满族风情。

这种秧歌,扭起来双臂扭动幅度较大,腰部转动灵活,下装(男)的步法多为“弓箭步”、“大别步”和“蹲裆步”,它以矮美,这反映了满族喜骑射的生活特点。该秧歌的舞队中有两个特殊人物,一是扮饰满清官员的“大老爷”,二是反穿皮袄,身挎串铃,手持“马鞭”的“二老爷”。“二老爷”又称“克里吐”,他呈丑相,动作是在舞队中前后乱窜,时而挥鞭场。有人考证“克里吐”满语怪兽的意思。

这种秧歌是非常文明的。每当正月各村扭秧歌,村村演路遇时,互相施见面礼。由“大老爷”出面致礼。双方“大老爷”出队前,三次互相碰肩。碰肩礼,这是典型的满族礼节。

总之,白旗寨秧歌从人物扮相、舞姿都充分表现了满族艺术属性。它实际是满族先人在自身歌舞形式的基础上,融合了汉族秧歌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满族的秧歌。显示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才华。

在粮仓昌图有一种充满泥土芳香的秧歌——八鞭八花秧歌。这种秧歌初始主要由8名男队员手拿马鞭和8名女演员手持花扇、手绢所组成,帮此而得名。后来发展了,人数可达五六十人之多,“鞭”、“花”对比,并列而行,欢乐嬉戏,饶有风趣。

八鞭八花秧歌舞队进场“拜门子”(即到院落演出),程序不凡,颇有气魄。队前一人手持一面三角形“狼牙旗”(旗上写“太平歌词”四字),后随一持锣者,鸣开道。双列变单列进场“跑龙门阵”(走“8”字形场子花),“沙公子”领头,接着是“鞭”、“花”、“秧歌角子”(一般彩装的队员),最后是一“翁”一“婆”。“鞭”、“花”精神活跃,“翁”、“婆”老态龙钟,呈返老还童状。

这种秧歌表演有三个特点。一是走“场子花”,花样翻新。“场子花”即是秧歌队在场中走出各种图形。据悉有二三十种,如“双挎斗”、“套连环”、“长蛇阵”、“龙摆尾”、“圆心斗”、“别杖子”、“九连灯”、“五凤楼”、“灯笼挂”、“双蒜瓣”、“二龙吐须”、“卷白菜心”等。二是舞中出现“叠罗汉”场面。秧歌进场,一阵锣鼓之后,一“花”站二“鞭”屈腿上,合手施礼,称“拜佛”。再有即在舞蹈结束前,“花”随乐曲节奏,敏捷地站到“鞭”的肩上,只见花扇翻动,上下齐舞,顿时出现高潮,风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喝彩。三是,演出中有“唱”,即唱“秧歌柳子”和唱小戏。表演开头,即景生情,由秧歌头领唱“秧歌柳子”;结束时,舞队跑圆场,中间唱小戏、二人转。真是内容丰富,多彩多姿。人民群众从这各秧歌中得到多方位的文化欣赏。

家乡新变化-铁岭新区

铁岭凡河新区,东北一座水城,是中国第一个以河为城市中轴线的城市。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平面布局呈钻石状,以水为魄,以河为轴,依辽河,骑凡河,跨天水河,拥如意湖,望莲花湖,水面面积占市区面积15.7%。凤冠山横亘市区,蟠龙山彰显气象,形成“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的鲜明特色,是名符其实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中国北方水城”。特别是中国北方少有的国家级莲花湖湿地公园紧紧围合在城市周围,芦苇丛生,百鸟云集,蛙鸣十里,稻谷飘香,使铁岭凡河新区成为中国“建在湿地上的城市”,成为河、湖、山、城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铁岭凡河新区,位于铁岭老城区和沈北新区之间。

如今,仅仅过去3年,5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基本建成,开工建设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15平方公里拓展区基础设施也已达“九通一平”;几千户动迁农民早已搬进新居,成为新区第一批市民;市技师学院、市规划局、市商业银行已经进驻新区,市、县两级行政中心也将于近日南迁;地方本科大学、财校、体校、军体校、铁岭县高中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封顶;大型住宅小区浅水湾一号住宅都已封顶,第一条商业街钟山柳岸已经开街,水木华园等住宅小区也已开工;凡河、天水河、如意湖、莲花湖、钻石广场、凤冠山、朱雀岛等景观工程已经完成,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中国北方水城,已经矗立在辽北大地上。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色,一直为北方人所向往。如今,建设中的铁岭凡河新区区,就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北方魅力水城。

水域由“两河两湖”构成,今年6月5日,整个新城区的水系已全线贯通,水域面积占新城区的15.7%,超过了国际上对于水城界定的标准。

穿城而过的凡河,是一条自然河流,流经新城区7.8公里,一期已整治完成。通过开挖、护坡、绿化和橡胶坝提升水位,河道已由50米拓宽到220米,沿凡河已形成水天一色的城市生态景观轴。

人工开挖的天水河,是城市的中轴线。以河为城市中轴线,目前在全国的城市中比较罕见。南接如意湖,北连莲花湖,现在河道已经全部开挖完成,凡河之水被引入如意湖后,经天水河注入莲花湖。河中往来穿梭的船只,已成新城一大景观。新城水多,桥也多,24座桥梁造型各异,多姿多彩,故有“桥梁博物馆”之称。

如意湖是一处人工湖,是新城区的核心景观,已于去年6月建成。0.5平方公里的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环湖建筑已拔地而起,半围的亲水平台也已投入使用,每天到湖边游览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环绕在城区北部的莲花湖及其湿地,总面积达22.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2.2平方公里,被称为铁岭的 “城市之肾”。规划的12项近期工程,绝大部分已经完工。已建成了3座湖心岛、一座半岛,以及由亲水平台、亭廊及木栈桥组成的精品莲花观赏区。与此同时,还建设了全国最大以净化水质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湿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心城市污水对辽河的零排放。现在,他们又对莲花湖湿地公园规划进行扩充和丰富,将新城区的水系和部分绿化工程纳入其中,整个新城区已是一座建在湿地上的城市,这在全国的城市中绝无仅有。

“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莲花亭亭鱼戏水,凡河淼淼柳随风”,这些直抒胸臆的优美诗句,就是对新城、水城、魅力之城的最真实写照。

铁岭凡河新区,位于沈铁工业走廊的核心区,不仅将为工业走廊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服务,并且将从工业走廊获得重要的人口、资金、消费等方面的支撑,未来全市人口的60%、就业岗位的70%、经济总量的80%将集中在这条隆起带上,从而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加速新城区发展。此外,他们还正在新城区打造“四大基地”和“一个中心”:

位于铁岭凡河新区核心地段,规划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由管理运营区、文档管理区、教育培训区、服务外包区、生活服务区5部分组成,将成为东北区域性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目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结算中心金鹰大厦已交付使用,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通讯中心如意大厦已经封顶,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运营管理中心日鑫大厦已开工建设,生活服务区官台鑫苑正紧张施工。中国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银联、辽宁建行等单位的文档中心、呼叫中心、理赔中心、灾备中心等后援项目相继落户。

依托铁岭凡河新区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重点规划建设投资25亿元人民币、占地3.5平方公里、展示东西方文明精髓的“和谐之都”主题公园。公园包括世界文明公园、大型综合游乐中心和综合配套设施三大部分,将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同时,规划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养生休闲区、时尚健身度假区、莲花湖湿地公园,以及如意湖和天水河景观工程、凡河滨水休憩带等,最终将铁岭凡河新区打造成东北地区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中心。

辽阳新变化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在作文课上,老师叫我们写得最多的是以“我爱我的家乡”或“家乡的新变化”为命题的作文。在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当我再次提起笔写“家乡的新变化”,真可谓是感慨万千。我出生在80后,那时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也算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此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之类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了电视,那这户人家就如同天天在放免费电影,有时几十人围坐在那台十四寸的菊花黑白电视前看的不亦乐乎,“凤凰”牌自行车也成了当时炫耀的一种象征。

而此时的中国已经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的春风再次唱响了全国的号角;经历了97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怀抱的中华盛世;经历了99年澳门回归,祖国在统一大业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经历了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祖国大地欢庆鼓舞的激动场面;经历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的升空与成功返回的激动时刻;经历了嫦娥一号”的首次“探月”之旅。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等等。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强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古城辽阳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从住平房到楼房,从餐饮的多样化、穿着的高档化、家庭的电气化、出门的机械化等等,都已成为了普通的日常节奏。我所在的弓长岭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里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路宽了,树多了,区靓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春云漠漠水悠悠,四顾晴山远郭楼,烟锁朝峦浮翡翠,霞明远岫拟丹丘。”这是古人对古城辽阳由衷的赞誉。而今,这座关东古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她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之中;正迈着青春的步伐,挺进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辽阳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代它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辽阳,你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城市。直到19世纪中叶,辽阳一直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军事重镇。辽阳,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成就帝业的见证人。当年的东京城遗址仍在晨风夕照中瞩望着历史的变迁。

辽阳,你是世界最大的殿内木质坐佛的拥有者。广佑寺曾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从汉代到清末一直是东北地区的佛教中心。

辽阳,你是历史上各种文化名人的聚居地。世界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即在于此;这里还是《四库全书》编撰者之

一、清代关东才子王尔烈的故里,奥运冠军王义夫、袁华和著名田径教练马俊仁的家乡。

曾几何时,千年古城凭借她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东北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尘封的历史只是过去,历史的辉煌毕竟是历史!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辽阳人由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悠悠太子河静静流淌了千年,在新千年的第八个年头,在工业的尘嚣中古城辽阳又开始上演新的历史变奏。在市、区领导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耕耘下,我们辽阳,已经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化纤原料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皮装生产加工基地。在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在2004年还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辽阳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广佑寺的复建,护城河的改造,这些就是辽阳新的魅力的体现!

时代催创千秋曲,征程漫漫从头越;回首来路花似锦,瞻念前程更辉煌。新的世纪,属于我们辽阳;新的机遇,属于我们辽阳;在美丽富绕的太子河大地上,我们相信辽阳人定能绘出绚丽多姿的历史长卷,定会奏响二十一世纪的华美乐章。

家乡风土人情—丹东

我的家乡是辽宁省丹东市,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

距今38至18亿年前,就有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1982年发现的:“前阳人”头盖骨化石表明,早在1.8万年以前,丹东地区已有处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的先人在开拓、繁衍、生息。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历代都是军事要塞。

丹东市辖3个市辖区、1个自治县,2个县级市。丹东地区是辽东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属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丹东市全年气候宜人,冬季虽长,但严寒期较短。夏季虽热但炎热期)较短。为温带气候,四季分明。

丹东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市内交通都非常便利。

丹东工业历史悠久,是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工业城市,工业经济技术基础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丹东化纤、大客车、中客车、轻型车桥、拖内配件、商品锻件、丝绸、印染布、机制纸及纸板、新闻纸、工业射线探伤机、汽车音响、数字调谐器、彩显、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硼砂、硼酸、染料、轮胎、原料药等主要产品80%面向全国,许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丹东的特色产物有矿产、稻米、板栗、草莓、杜鹃花、对虾、贝类、鱼类、山野菜、烟草、柞蚕等。丹东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产品种类众多,经济开发潜力很大。

丹东

市花:杜鹃花

市树:银杏树

杜鹃花:全世界已发现的800多种杜鹃花在中国分布的有650种,而丹东就有270多种。丹东栽培杜鹃历史悠久,特殊的气候资源及水质、土壤条件为杜鹃花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形成了丹东杜鹃的独特种群。杜鹃花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广阔。

银杏树:是一种对地理环境和气候要求特别高的树种,在丹东市内有几条由银杏树布满街道两旁的街道,每到刚一入秋的时候,银杏树叶很快就会变黄,再过几天后变纷纷落下,远远望去街道像是由黄色树叶铺满的金色大道,十分漂亮。

丹东旅游资源及其丰富,全市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开发形成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几十处。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下游至江海分界处的大东港之间。鸭绿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长白山主峰白头山,西南流至丹东市东沟县境鸭绿江口入海。分水丰湖、太平湾、虎山、鸭绿江大桥、东港等5个景区。区内碧绿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岛棋布,沿岸群山叠翠,鹤鸟翱翔,景色优美。乘船从丹东市上溯到浑江口,可以饱览中朝两国的自然风光,又可一睹水丰湖的风韵,著名的中朝共用的水丰发电站,就在其怀抱之中。

明长城遗址自鸭绿江边绵延而建,虎山长城是中国明长城东端起点。上世纪90年代初,经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一发现使中国万里长城延长了1000多公里,使教科书中的传统说法得以改写,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认定其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长城博物馆是虎山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之后全国第4座长城博物馆。该馆与全国其他类似博物馆不同,首次将表达长城的防御作用作为主题。景区内还有高句丽古城遗址,中朝界河“一步跨”等独特景观,是一览两国风光的最佳去处。

凤凰山位于凤城市是一个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名胜旅游区。古为“辽宁第一名山”,清列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现被称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名山”,“中国历险名山”。它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秀,怪石嶙峋,四时景异,趣味无穷”的自然美而著称于世,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辽宁“四大名山”。凤凰山属长白山余脉,山高林茂,瀑布流泉,气势雄伟壮丽,四季景色各异,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新建的入口景区凤凰山山门,雄伟壮观,高大挺拔,建在凤凰山东山景区的凤凰山庄,是一组仿清式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可满足游人食、住、行、游、娱、购多方面需求。

这就是我的家乡——丹东,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家乡新变化——锦江山公园

我的家乡是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这些年来我的家乡也不断地变化。我的家乡是以轻工业、旅游业为主要发展的城市,近些年来比较突出的变化就是不断的重新修建一些原有的公园、景区等。下面就介绍一下正在重新修建的锦江山公园。

锦江山公园将换新面孔。始建于1905年的锦江山公园,目前大部分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游览休闲设施不健全,景观单一,对游人缺乏吸引力。将于去年启动的二期改造工程,包括更新动物观赏功能区、游乐设施、调整绿化格局更新树种和门区环境等。

锦江山公园,原名镇江山公园,1965年改为现名。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园大门屹立在入口处,朱红圆柱,壁画装点,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牌坊顶部雕刻精细,绘以各色古典图案,黄绿相间的彩色琉璃瓦沿檐脊而下,依次排列32个形象逼真的琉璃狮子,情态各异,栩栩如生。卷棚下绘有52幅山水画,笔墨精妙,着色淡雅,每逢佳节,牌坊上560个华灯齐放,五彩缤纷,光彩夺目,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进园内,往左拐,就可以看到一个用各种花卉组成图案式的大花坛。绕过花坛就是明艳芬芳的荷花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丰腴的荷叶以及那欢快地嬉戏在水中的尾尾金鱼,常引逗得游人扶拦而立,不愿即刻离去。池上建有小巧别致的九曲桥。桥中,有一座美丽垂檐的六角亭,供游人遮阳避雨,观荷赏鱼。顺路沿阶而上,便进入了珍禽异兽的世界;东北虎,梅花鹿,骆驼,青狼,野猪,广西猕猴,海豹,猞猁,丹顶鹤,孔雀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千姿百态,别有一番情趣。沿着弯曲而洁净的柏油马路往上走,沿途可见到各种电动游乐设施:电马,电瓶车,碰碰车,赛车,射击,飞天,飞椅,小火车,单轨车,飞象,空中观览车,海上珍珠等。无论春夏秋冬,宽敞明亮的花展大厅内都是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盆景,小花池,喷泉,小桥流水等都展观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小庭院式的建筑风格。叫人想起苏州、南京等南方景色。数十中的花卉真使人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徜徉在花的海洋之中。

丹东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位于市区北部的锦江山南坡,南距鸭绿江岸1.8公里。锦江山公园绿茵覆盖,花团锦簇,一山尽得天下秀,素有“东北八景之首”的美誉。全园分为5大观赏区,其中山水游览区花红柳绿,曲径通幽,楼台亭榭,错落有序,山中松柏、樱花和银杏等名贵树种随处可见。登高远眺,可以鸟瞰丹东市和朝鲜新义州市的全貌。园中的“文化园”是一座可浏览丹东地方文化历史,观摩现代翰墨真迹。另外,“辽东解放纪念塔”和“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也建在园内。

园路向上行走,可到达“回归阁”。“回归阁”是座具有北方风格的两层民族式建筑,底层地面是一个正方形,中间由红绿两色组成一个 “回”字。一层正面竖立起的大理石石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1982年同撒切尔夫人的谈话《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二层是八角垂檐,攒尖建筑。阁的八面彩绘香港八景,美丽壮观。外广场由1997块花岗岩板铺成,象征着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回归阁 “的建成不但给锦江山公园增添了一处新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成为丹东市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化园建在公园中心地带,是一座浏览地方文化历史、观摹现代翰墨真迹,溶丹东籍书、画、歌 谜、各家作品於一处,集观光揽胜、临摹和休憩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游园。文化园内设有6各景区,周围青山环绕,锦树流翠,园内碑刻林立,典雅古朴。这里有当代文豪的墨宝碑林,又有领导人、革命老前辈的题词,皆名人名家为丹东人所作。

登高远望,高楼林立,万木峥嵘,江山如画、碧水长流。出了文化园继续向上攀登,可直上锦江山顶,一座造型幽雅的两层小亭,耸立在山顶开阔的草坪上,这就是”锦江亭”。它始建于1934年,1965年改建。亭中,石栏石柱,石桌石凳,可供游人消汗解乏。小憩片刻,登亭眺望,中朝两国的山水景色尽收眼底。

“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巍巍屹立在锦江山公园的中心,为秀美的锦江山增添了庄严的气氛。它以独特的选型、鲜明的特色,成为革命先烈为解放辽东而英勇献身的历史见证。纪念塔于1948年冬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落成。整体选型由四部分构成。塔顶矗立着一尊铜铸解放军战士塑像,他右手持枪,左手振臂呐喊,仿佛是在呼唤人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冲锋,那勇往直前的神态气势,栩栩如生。这座纪念塔不仅是丹东的骄傲,也是游人瞻仰的革命文物,此塔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呢,锦江山公园曙光阁已经初步建成。

作为锦江山公园二期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和锦江山上的标志性建筑的曙光阁已经初步建成。在造型上,曙光阁吸取了中国古典建筑之长处,既有古建之特点又有特殊之风格;在功能上,既突出了远眺观景功能又兼备了休闲服务等综合功能;在格局上,充分考虑了不同方面的需要,为开发经营服务项目置留了较大的空间。曙光阁将成为丹东又一张有特色的靓丽名片。

锦江山公园的新面孔将于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前夕,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国内外游人面前。

这些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我家乡——丹东的新变化。

本溪风土人情

本溪是满族人聚居的地方。本溪县也是满族自治县。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然有着各自与众不同之处,满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如此,丰富而独特,然而这其中有一些风俗不仅独特而且颇有些古怪,“满洲三大怪”您是否听说过呢?

在玻璃窗广泛出现之前,纸糊的窗户在中国非常普遍,然而满族人家的窗户纸是糊在窗棂的外侧,凭借着窗棂的支撑,凭添了抵御风雪的力量,这与汉族将窗户纸糊在室内一侧截然不同,这便是“三大怪”的头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过去满族人及其先民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渔猎生活,不但艰辛而且经常与蛇蝎蚊虫为伍。吸旱烟不仅可以驱蚊逐虫,还能防止被毒蛇咬伤,据说就连最毒的蛇也怕烟袋油子,因此吸烟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嗜好,还能起到防身保安全的作用。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形成了满族人爱抽烟的习俗。过去,差不多家家有烟笸箩,来了客人不但要敬茶,敬烟也必不可少;不但老人抽,青壮年抽,就连年青的姑娘、媳妇们也都抽,这便是“三大怪”中的第二怪——“姑娘媳妇叼着个大烟袋”。以前,满族女孩子出嫁时一杆精致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变,满族女子早已摒弃了这样的习俗,只有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们,还时常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唠着家常,品味着生活的甘与苦,谈论着往昔和未来。

第三怪便是“养活孩子吊起来”。悠来荡去的摇篮,摇出了无数婴儿美丽的梦境,梦中走出了多少智勇双全、顶天立地的满族儿郎,又走出了多少美丽善良、勤劳贤慧的满族姑娘。这一习俗也同满族人早期的渔猎生活息息相关。在茫茫的林海雪原间,不仅要与豺狼虎豹搏斗,还常与蛇蝎为伴,将婴儿放置在地上不仅潮湿而且危险,高高地将摇篮吊起,生产、育儿、家务全不耽误,一举多得。

“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媳妇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如今这“三大怪”有的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移风易俗而逐渐消失,有的依然在满族人的生活中保留并传承着。消失的自有消失的理由,而存在的自有存在的价值。

好玩、热衷游戏,大概是人类的天性,不论男女,不分长幼,都能够在游戏中寻到一颗童心、一份轻松快乐,寻到真善美。

满族是个渔猎民族,他的游艺项目特别多,现在掌握的有一百多个,游艺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它既是娱乐,又是健身,又是一种对抗。” 满族女孩爱玩这种叫“嘎拉哈”的游戏,也就是“抓拐”。拐,通常是取猪、羊或是鹿等动物身上比较小的关节骨,满族女孩把它抓来抛去,可以锻炼手的灵巧性,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后来这一游戏在汉族女孩中也开展得非常普遍。在室外,满族女孩也有她们钟爱的游戏——雪地走,俗称“走百病”。

男孩子们更是有的可玩,这种游戏叫“斗拐”,也叫“单人布库”,“布库”是满语摔跤的意思,既是体力的对抗,又是友谊的交流;人多了也好办,一人背起另一个人,与另一组开展对抗,俗称骑马打仗,满族的孩子们管这叫“双人布库”;还有三人一组的玩法叫“三人布库”。

满族是一个很团结,很团结一起战斗的民族,所以形成了有一个人的活动,两人的活动,三人的活动。渔猎民族就离不开水,比如说,冬天结了冰了,就有‘跑冰鞋’,就有‘冰车’„„”

从茫茫林海间找块木头削个陀螺,在冰面上舞动着鞭子,把陀螺抽得飞转起来,是一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玩法。“老鹰捉小鸡”,这种游戏您大概不陌生,从幼儿园可以玩到小学甚至中学,孰不知这也是满族人发明的游戏。

满族是个游牧民族,他有很重要的生产内容叫采珍珠,满族采的珍珠叫‘东珠’,满语叫‘尼楚荷’。有一种游戏叫采珍珠,一共分三个区,第一个中心区叫水区,水区就是采珍珠的人互相在夺这个珍珠;第二个区叫蛤蚌区,拿着蛤蜊蚌挡着他不让他把这个珍珠往外扔出去;第三个区叫威呼区,‘威呼’是满语‘船’的意思。上面有一个人拿一个网子,又叫抄子,扔出来之后,来躲过蛤蜊蚌,抄到球,每抄到一个球得一分。”

珍珠球这个源自满族人早期渔猎生活的游戏开展起来器材简单、场地随意、有攻有防,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经过满族人民的挖掘、整理,如今它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个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

丰富多彩的满族民风民俗是一幅墨酣笔畅的民族风情画,在这幅洋洋洒洒的画卷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的纯朴憨厚、聪明与睿智,更领略到了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丰采。

风土建筑论文 篇2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民间体系研究中, “民居”是对建筑类型而言, “乡土建筑”是对乡村聚落而言, 而“风土建筑”是对城乡民间建筑而言, 三者均属同一范畴。相比之下, 后者的内涵更为宽泛, 更为关注与环境条件相适应、在地方传统风俗和技艺中生长出的建筑特质。风土建筑比较接近于西方语境中的vernacular architecture, 既然属于特定的地方, 就必然要与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造就的环境制约相适应。

但是这种环境适应的相对独立性及地域性是动态变化的, 工业化以来尤甚。对此, 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1895~1990) 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域间交往日益密切, 地域封闭性越来越弱化。由于原生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所改造, 地域便可被视为具有地理和文化双重特征的单元——由地貌 (topography) 和聚落 (settlement) 构成的综合体, 而地域间的边界会因各自文化的交往和竞争而发生改变。但他引用罗兰·狄克 (Roland Dixon, 1875~1934) 的观点, 指出了地域文化与所在环境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依存关系:“存在一些理由......通常使人相信文化的力量, 它的强壮和活力, 甚至它的生命力, 绝对依赖其所处环境构造的坚韧度, 以及它所包含外来特性的数量和种类是否丰富而精彩”。1)

由于战乱和瘟疫等天灾人祸, 南北朝之前不论, 以晋室衣冠南渡、安史之乱、宋室南迁、蒙元征服、明初和清初的移民潮等历史事件为主因, 加上开发处女地的趋利本能诱惑, 以这些因素引发的大大小小民系迁徙和匠系流动为背景, 要对各地域风土建筑作直接史料匮乏的历时性研究及时空清晰定位极其困难, 但对明清以来相对稳定的地域风土建筑作共时性的谱系梳理研究还是现实可行的。国内数十年来民居和乡土建筑研究已经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风土建筑研究的目的, 并非只是对既存民间传统建筑的探赜索隐, 实录建档, 尽管这一点始终是研究的基础, 但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的着眼点主要还在于探究以下几方面问题: (1) 以历史上乡民社会及其宗法聚落的地缘、血缘、“语缘”为纽带的建筑文化圈划分 (风土区划) ; (2) 官式建筑中已模糊难辨的古风在民间建筑中的留存 (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筑中) ; (3) 农耕文明营造传统的重要载体—建造和使用的仪式及其传承; (4) 风土建筑及聚落的本体及环境的保存与再生方式。后一点或许尤为重要, 因为我们正处于城乡改造对各地域风土建筑存弃的十字路口之上。

1 气候带与风土特征

在各地域风土建筑所适应的环境构造“坚韧度”, 以及环境特征与建筑特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方面, 虽经近三十年大规模城乡改造的变迁, 至今依然可以依稀辨识出一个大致的风土区划拼图。

第一, 以等降水量线所划分的地理气候带为背景, 可以看到4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以木材、生土和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域风土建筑, 其中包括:昆仑山、祁连山南北侧和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帐幕、蒙古包;塔里木盆地周缘突厥语族—东伊朗语族的木构平顶阿以旺 (中厅) 住宅;青藏高原上以石砌厚墙做维护体, 内以木构平顶密肋飞椽形成构架, 并以“阿尕土”敷地墁顶的藏式碉房, 以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羌式碉房等。

第二, 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和由秦岭、淮河划定的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北气候分界线) 之间, 以黄土高原和平原上的阔叶落叶林木 (夏绿树) 、针叶林木以及土坯和砖为主要建造材料, 包括:豫、晋、陕、甘窑洞, 木构坡顶及包砖土坯 (胡墼) 墙房屋组成的晋系狭长四合院, 京、冀、鲁、豫木构坡顶、平顶、屯顶等房屋构成的开阔四合院等。

第三, 在800mm等降水量线的秦岭、淮河以南和16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这里林木资源更为丰富, 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绿树, 山区还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林, 为自古就更加发达的南方木构坡顶建筑, 提供了充裕的建造材料、建筑与合院形式, 包括:川、鄂、湘、赣、黔、桂、滇等地适应湿热环境, 以上部为穿斗结构、基部为干栏式和吊脚楼为显著特征的建筑及合院体系;以高耸的马头墙、墙厦、木雕、楼面地砖为特色的徽州合院;以抬梁式和穿斗式相混合的多进厅堂和宅园为代表的江浙吴系合院;以夯土厚围墙和内部木屋架构成的闽南以及赣东南、粤北地区客家土楼、围屋;云南“一颗印”民居合院以及岭南热带地区以天井、冷巷、重瓦散热屋顶为特色的多进民居合院等。

第四, 这些风土建筑的屋顶坡度变化与等降水量线之间虽存在着一定正比关系, 平屋顶建筑大部分均分布于4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但坡屋顶的坡度大小和分布, 却反映了降水因素之外多种复杂的地理、气候和文化因素。如沿海台风的破坏力巨大, 故在1600mm等降水量线内, 闽南建筑的坡顶反而极为平缓, 一般只有18℃~20℃左右, 以减小风压。为了保温,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民居室内空间低矮, 仅2.2m~2.4m左右;而为了散热, 岭南一带的民居室内空间高敞, 可达5m~6m。2) 显然, 了解这些地域风土建筑的区划与匠作谱系, 更有利于把握其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

2 方言区与匠作谱系

尽管如此, 环境的地理、气候因素作为自然限定因素, 并未束缚住各地域风土建筑的地缘文化及身份认同。甚至在不少地方尽管文化早已发生空间转移, 但仍顽强保留了不同于迁徙地的风土特征, 即所谓反环境或反气候现象。比如若将闽南等南方地区常见的平缓悬山加披檐民居, 与宋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平缓歇山顶房屋相比较, 会发现二者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从中可以感受到历史上中原文化南向流动中在建筑上留下的踪迹。

从某种意义上, “语缘”比地缘更有助于风土建筑区系的识别。从“语缘”的视角, 可尝试以方言和语族为参照, 进行风土建筑的区划和匠作谱系的辨识。比如在汉藏语系的汉族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风土建筑交互重叠影响的西南地区, 是穿斗式木结构——干栏式基座体系最古老、分布最广的区域。而在汉族各个方言区为主的东南地区, 以江南风土建筑的匠作谱系最具代表性, 是明清都城官式建筑的主要匠作源头之一。自唐宋至明清, 其所在地域分处唐宋江南地区的江西道 (路) 和江东道 (路) , 最典型者大致可分为江西 (江右) 鄱阳湖流域 (赣北) 的匠帮及赣中庐陵的匠帮;江东 (江左) 太湖流域的“香山帮”及浙帮, 以及曾受二者影响, 从明中叶后发达起来的“徽帮”。其中, 江右匠帮的一些特征具有显著的地域原生性, 如建筑随多进院落依次升高, 后堂与前厅、厢房形成一高三低的“四水汇堂”, 后厅檐口不遮前厅正脊的“过白”, 木雕梁枋、砖砌清水墙 (空斗, 内填粘土块) , 以及油灰地仗的官式柱子饰面做法等, 与“香山帮”和“徽帮”等江南建筑匠作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谱系间的很大不同。由此可推知, 在赣、吴和徽三个方言区之间, 分别以徽饶古道——大鄣山和新安江——兰江水系相连, 历史上似应存在着一个交互影响的江南“风土谱系三角”。

而在华南闽语、粤语、客家话及其三者间相互重叠的方言区, 风土建筑亦可分为闽南、广府、潮汕和客家等交互影响的匠作谱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各地风土建筑装饰的演变方面, 明清以来, 相对于皇家木构巨制的宏大尺度和布局规模, 装饰以平面性的髹漆和彩画饰面为主, 很少有立体性的雕饰, 民间建筑却正好相反, 虽然在间架、铺作、材质、色彩等级上有严格限制, 但却将炫富集中表现在梁枋木雕及砖石雕饰上, 特别是随着明清以来晋、徽、浙、粤四大商帮的鼎盛, 更加促进了木、砖、石三种材料的建筑、家具雕饰技艺的发展, 以北方的晋雕, 江南的浙雕 (东阳白木雕、乐清黄杨雕) 和徽雕, 华南潮州的金漆木雕和闽南的龙眼木雕及青田的石雕等最具代表性。在一些地方案例中, 除了梁枋、斗拱、藻井等重点构件的变形化雕饰, 连额枋的彩画也会被刻镂成刀工精细的深浮雕, 以商界会馆、大型地方庙宇最为典型。在华南的风土建筑中, 则将室内和外檐的雕饰拓展到了檐柱和整个屋顶, 斑斓剔透、极尽奢华。清代建筑中的这一“巴洛克”和“洛可可”趋向, 除了粤式家具外, 并未在官式建筑中盛行, 但却在民间建筑中绚丽呈现, 这不能不说是东亚传统社会晚期的一种特殊景象, 以过度夸张的建筑内外装饰, 显示富可敌国的地方商帮力量。

3 文明演进与风土存续

近一个世纪以来, 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国走向了工业文明的现代中国, 演变进程是相对缓慢的, 虽有制度层面的激变和初期工业化改造的跃进, 但从未在社会及物质层面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历史空间的整体面貌, 更未从文化深层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但是随着城市 (镇) 化进程从缓慢到加快, 特别是近30多年来的飞速进展, 城市旧区的改造开发和村镇的撤并集聚, 使大多数城乡地区原有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瓦解或改换, 以地域风土建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征正以极快的速度消失。无疑, 这种文明进程在任何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迟早都会发生。传统文化作为物质和精神的存在, 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而去。那么, 有无留其精髓于未来的可能方式?而承载这一文化的风土建筑, 就传统本身而言, 有无适应性的保存方式?其价值如何传递?有无可能通过某种再生方式, 激活一部分风土建筑的文化“基因”, 而不仅仅是把其作为遗产观光的空壳来摆弄?3) 在迫不及待的短视“改造” (或曰“破坏”) 风潮之后, 还有无可能把一些侥幸生存下来古村古镇古城作为地域纪念物一般保存下去, 并且让其中的居者也能过上体面的现代文明生活?在社会转型和历史转折的关头, 确有必要尝试回答这些涉及建筑学的关键问题。

首先, 既要面对和研究这类问题, 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 即保持或保护传统聚落的风土特征, 先得对其基本特征和实存状态进行审慎的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而这不是通过采风抒感或走马观花般的“考察”和“臆断”就能确定得了的。一切的思量和定夺, 都必须建立在文献、实物、口述史以及其他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其次, 既然认识到地域风土建筑不可能一概维持现状, 更不能全部改旧为新, 就要直面“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和挑战, 对三十年来初级城镇化过程中地域风土破坏性改变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修正。第三, 地域风土建筑有许多经过初级改造已变成低质的现代民间建筑, 甚至存在大量的村镇危房简屋, 故处置方式应因地制宜地加以变通。至少先要对之进行价值认定和处置分类, 譬如 (1) 标本式保护类, 即原址、原貌保存和修缮, 重点改善内部使用质量; (2) 结构性保护类, 即保留风土聚落结构、尺度、肌理前提下的原样翻建, 大幅改善建造和使用质量; (3) 改造更新类, 即在 (2) 的前提下的改建和新建; (4) 注重乡村城镇化专题研究, 对新风土聚落进行“社会设计”, 探索适应现代村镇生活, 体现法制和自治精神的新型聚落管理体制。

总之, 无论是哪一类的处置方式, 都是对风土建筑及聚落历史和现状的技术性干预, 都会使之发生某种变化。而保护与再生工程的要务之一, 就是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这些变化, 使其不致过度改变保护对象的历史身份、文化特性和地方特有的风味 (所谓“场所精神”) 。

4 保护与更新的探讨

从相关于地域风土未来的西方建筑语境来看, 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 1937-) 和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1930-) 前后提出的“批判性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 话语, 虽各自角度不同, 前者推崇“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的反衬式手法, 后者强调构法和触感 (tectonic and tactile) 的作用, 但着眼点却一样, 都是既抵制普世趋同, 又区别于传统风土, 以塑造新的地域建筑特色为目标。在此后的20余年中, 西方对这一话语的讨论正在超越仅仅侧重于建筑形态创新的局限, 比如美国的斯蒂文·莫尔 (Steven A.Moore) 近年来就提出了“再生的地域主义” (Regenerative Regionalism) 概念, 并将其特征归纳为八个要点:1、营造独特的地方社会场景 (social settings) ;2、吸收地方的匠作传统;3、介入文化和技术整合的过程;4、提升风土知识和生态条件的作用;5、倡导普适的日常生活技术;6、使批判性实践普及化的技术干预;7、培养价值共识以强化地方凝聚力;8、通过公众参与程度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 促进地方的批判性再生等4) 。这八点中明显表露出的核心意涵, 是提出了地域传统保持与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涉及了文化生态的进化方式和新旧技术的整合方向。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风土建筑遗产研究离不开对实存环境历史和现状的深度考察、思考及探究, 并使研究结果能够转化为遗产保存和再生实践的学术基础。为此, 本期杂志推出了风土建筑专题的系列论文以飨读者。这些论文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有关地域风土建筑谱系和类型研究, 如梁智尧以方言区划为参照, 试图对江西鄱阳湖流域风土建筑进行匠作谱系划分;巨凯夫则从地方匠作谱系的技术特征和与生活习俗关系出发, 讨论了对吴语方言区内浙江风土建筑图谱的认知、提取和分析方法;李晓峰对官学背景下的两湖民间书院空间形态衍化作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傅朝卿全面概括和评介了闽南和客家文化基因的台湾传统民居生存状况, 认为要在《文化资产保存法》的基础上, 借助民间的力量, 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此外, 严何以历史场景中的都市生活为题, 对上海和武汉这两座历史滨水城市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性格特征作了独到的比较研究。

第二个方面为地域风土聚落的更新与复兴探索, 如杨毅和黄河以“整饬之宜”、“适用之利”与“权益之移”三个核心概念的阐释入手, 提出了风土建筑保护应避免与城市空间的有机性和延展性相割裂的观点;谭良斌探讨了云南永仁彝族传统民居院落生活的延续和空间改造方式;翟辉、张欣雁提出了香格里拉“闪片房”再生之路及更新的具体方案;汪永平对镇江葛村和东乡的乡村聚落保护规划作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研究;王盈则对海南传统火山村落的保护性改造, 进行了兼顾修缮与翻建的尝试;宾慧中、闫爱宾和王大力的上海泗泾古镇福田净寺历史地段复兴研究, 提出了在古镇风貌保护的同时, 重塑传统公共民俗空间的场所精神构想。这些基于保护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 均探索了保护规划和更新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以及修复、更替、翻建和加建的可行方式, 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保护前提下的再生与复兴。

第三个方面涉及保护与更新的控制和技术层面, 如汤诗旷从保护法规的角度, 讨论了历史建筑保护中的法制建设问题, 提出了未来整合既有法律文件, 促成保护法规水平提升的努力方向。阎亚宁、郑钦方则从保护技术的角度, 探讨了台湾聚落防灾观念与架构问题, 对之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基本原则及方法的阐释。

结语

从以上不难看出, 如今国内建筑界对传统遗产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已从官式古迹为主, 转向了以民间风土为主;从行政区划为研究单位, 转向了以地域风土区划为研究单位;从把握形态和类型的采风实录为主要目的, 转向了以探索地方文化传承的遗产本体特性为主要目的;从只是被动的保存与维护, 转向了兼考虑主动的再生与复兴。这四个转向在本期各篇论文中均有不同表述, 对于风土建筑的未来命运来说, 无疑都有着积极的学术探讨价值。

注释

11 ) 刘易斯, 芒福德, 著.宋峻岭, 李翔宁, 周鸣浩, 译, 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404-405.

22 ) 常青.风土观与建筑本土化——风土建筑谱系研究纲领[J].时代建筑, 2013 (3) :10-15.

33 ) 常青.思考与探索——旧城改造中的历史空间存续方式[J].建筑师, 2014 (04) :27-28.

中国风土人情 篇3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属于本民族特有的风情人文特色,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介绍如下:

北京——古老的东方文化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文明的更迭兴废,使无数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随岁月流逝而灰飞烟灭,让后人无迹可考。在中国北方,有一座古城却幸运地保存下来,留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宫殿建筑和完整的文化遗产,这就是北京,“在北纬40度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历经3000年而不衰的都城”。

雄伟的紫禁城、宏大的天安门广场显现出她的庄重威严;颐和园、天坛有着皇家的雍容华贵;万里长城则是这个东方古老民族的脊梁。北京的美,还在于她的前卫。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极具现代感的火热节奏和真正国际化的Techno舞曲;北京也是高科技和新经济的中心,每年都有无数国际性的展会在这里举行。

北京传统一些的地方,可以去后海逛逛胡同,那里也有个“九门小吃”有各种老字号的小吃,后海周边也有不少老字号的店。前门大栅栏也有很多老字号,狗不理啊,全聚德啊,六必居,都一处,南来顺、内联升、同仁堂等,而且“铛铛车”也已经开始运行了。庙会的话比较传统的可以去厂甸、东岳庙、地坛、龙潭湖等等,朝阳公园属于洋庙会,很多外国人来表演,而且有外国的小吃在里面,与其他庙会比起来,人少很多在王府井的话,其实没什么可逛的,所谓的小吃街很贵,不知道现在东华门小吃街是不是还开车,如果开着的话,可以去那里,总之比步行街内的小吃街好很多,工美大厦门口有逛胡同的旅游车,带你逛胡同,带讲解的。传统一点的景点还有天坛、故宫、颐和园等等。

上海——上海是长江入海口,又是海运大港,受中西方多元文化影响。开放、发达、现代化、充满活力。上海地处平原,气候暖湿。上海人灵气聪颖、细腻敏感。主要艺术流派有松江画派,海上画派,金山农民画,民间工艺有顾绣,嘉定竹刻,传统手工编织工艺有黄草编织,上海地方传统小吃有城隍庙五香豆,城隍庙蟹粉小笼,江西——著名景点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等。

江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景德镇、赣州均弛名中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名人文化遗迹和革命遗址。井冈山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井冈山市、南昌市、九江市等城市通过国家旅游局全优验收,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旅游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滕王阁、三清山风景旅游区、赣州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上饶弋阳龟峰景区、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婺源江湾旅游景区、新余市仙女湖风景旅游区、景德镇市浮梁古县衙景区、景德镇市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婺源县大鄣山卧龙谷旅游区、南昌市天香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江西,北枕长江,南接庚岭,十六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举世闻名的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将一千五百里山湖城廓织为一条奇秀无比的旅游风景线。世界文化景观庐山、革命摇蓝、绿色宝库井冈山、道教发源地龙虎山、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东江源头三百山、珍禽王国鄱阳湖、世界瓷都景德镇、英雄古城南昌、南国宋城赣州、红色故都瑞金等独特的旅游形象,淳厚的民情风物,真可谓山水皆美景,城廓均名胜,千姿复百态,满目收不尽。

江苏——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镇江山水名胜之气势。最著名的风景区是沿江夹峙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以及南郊风景区。除“京口三山”外,城内还有一处尚可一去:西津古渡街(镇江市内西部云台山麓,是一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道)和镇江博物馆。

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既有自然山水之胜,又有历史文物之雅,其城市绿化为全国之冠,是兼具古今文明的园林化城市。今日的南京不仅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国际性大商埠。

天津——天津人的性格热情、幽默、开朗、胆小怕事、小富济安。天津是一个曲艺之乡,有很多有名的曲艺艺术家。天津这个城市容入了很多文化与西方建筑特点,可以到马场道去看一下,那曾经是租界。天津的公园比较有名的是水上公园。比较著名的景点有盘山,独乐寺,黄崖关,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社、古文化街、石家大院博物馆等。

盘山

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有“京东第一名山”之称。盘山是燕山山脉南缘的一段,风景秀丽,移步易景,以“五峰”、“八石”、“三盘”、“七十二寺”、“十三塔”最为有名。盘山还是明清两朝帝王巡幸游览之地,山上原有乾隆皇帝所建的行宫,名“静寄山庄”,可惜早已毁于战火。

独乐寺

位于天津蓟县城西门内,始建于唐代,主体建筑是山门和观音阁。

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古建筑,门上悬挂的“独乐寺”匾额相传是明代官吏严嵩所题。山门两侧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山门后面还有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壁画。观音阁高23米,是我国现存双层楼阁建筑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木结构楼阁。阁内观音塑像高16米,观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又称十一面观音,是我国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观音阁四壁,绘有五彩缤纷的壁画,北墙后门两侧和东、西墙绘有罗汉像,是研究我国绘画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黄崖关

位于蓟县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东起河北遵化马兰峪,西至北京平谷县将军关。黄崖关长城始建于隋朝,明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重修长城,增设敌台,后来墙台倒塌;直到1987年,天津市重建万里长城,这段长城才得以重现雄姿。

黄崖关长城旅游区包括黄崖关和太平寨两个地区。黄崖关是万里长城在蓟县与河北省兴隆县之间的主要关口和通道,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寨位于黄崖关东南10公里小平安村,海拔高度400~500米,控扼着黄崖关城东侧的崇山沟谷。在太平寨长城游览区的入口处的瓮城前广场上,树立着戚继光的石像,高8米有余,身着戎装,气宇轩昂。太平寨以长城墩台变化多端而闻名,有石条砌就的,有砖木构成的,有空心的,有实心的,有方有圆,形式多样。

古文化街

位于南开区东门外的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以天后宫为全街的中心。整体建筑是仿清代民间建筑风格,在宫南和宫北两边,各有一座彩绘牌坊,分别是“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四字,街内的近百家店铺均为清式建筑,门窗上多饰有彩绘图案,内容以历史、神话、人物、花鸟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古文化街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如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文物古玩、工艺品等,最有名的有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等。此外,古文化街还有老字号的小吃铺,如石头门坎饭庄等。

重庆——特色景点有洪崖洞、磁器口、解放碑、朝天门、渣滓洞、大足石刻、洋人街等等。重庆小吃种类繁多,较为出名的有花溪王记牛肉粉、涪陵小吃老麻抄手、小脑壳特色烧烤、担担面、烫面油糕、莲茸层层酥、面包夹沙饼、鱼籽冬瓜排、蔬菜煎饼、糯米藕、椒盐花生、拔丝香蕉、油炸麻花鱼、棒棒鸡、红油抄手、石柱绿豆面、酸辣汤、鸳鸯火锅、酸辣豆花、麻婆豆腐、魔芋烧鸭、珍珠元子、串串香、涪陵油醪糟、香山蜜饼、酉阳麻辣牛肉片、重庆凉糍粑、忠县香山蜜饼、魔芋鸭火锅、山城小汤圆等。

广西——特色景点包括桂林山水、兴安灵渠和猫儿山、北海银滩、武鸣大明山、合浦千岛湖、南宁青秀山、乐业大石围天坑、大新德天瀑布、崇左花山崖画、天峨龙滩库区。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贵州——贵州向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称。因为黔地多山日照短,全省往往笼罩在沉沉烟雾之中,因此阳光对贵州显得特别珍贵。

贵阳特色有红枫湖侗寨、黑土苗寨、安顺布衣地戏、凯里侗乡苗寨高坡苗族跳花场、游花溪、红枫湖、凯里苗寨(盘歌、鼓舞、芦笙舞会)。贵阳街头的民族服饰大展台贵阳街头是个民族服饰的大展台,这展台正面对全世界。贵阳街头的吃和穿,无一不特别充满黔地奇特的民族风貌。它们构成了独树一帜的黔地风采。省会贵阳,集中黔地各方佳肴名吃,尤以民族地区的风味小吃称著。黔味菜在中国几类大菜系中属川味组成部分,以辣香闻名。下面介绍几种旅游者不可放过的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山城贵阳周围群山环抱,市区公园出色闻名,溶洞幽深别有洞天。著名的胜景有三山二公园,这就是扶峰山、栖霞山、黔灵山和森林公园、地下公园。

云南——特色有海埂民族村、西山、滇池、百林和阿庐古洞;大理:古城、喜州、周庄扎染之乡、崇圣寺三塔寺、蝴蝶泉、金梭岛、苍山、洱海渔村、巍山古城、剑川石宝山;丽江:参观纳西族村寨、纳西文化遗产展览、纳西象形文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飞龙笋塔、勐腊热带植物园。

四川——特色有茶馆、小吃一条街;凉山彝族风情、泸沽湖、大邑庄园文化。

四川和云南交界的泸沽湖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东方女儿国”,摩梭族人的走婚风俗给美丽的泸沽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早上我们从泸沽湖绕行,沿途观山路十八弯,远眺格姆女神山。大家为它的美而震撼,那是一片清澈的蓝,象蓝宝石一样的镶嵌在那里,静静地让你心醉,让你需要屏住呼吸才敢靠近它,生怕一出声就不小心惊扰了它。清澈湛蓝的泸沽湖水,淳朴善良的摩梭人,原始的小木屋,摇荡的猪槽船。使人流连忘返。

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东拉山大峡谷海拔1800-2200m,集雪山草原和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形成了“春有万亩野桂飘香,夏有高山峡谷纳凉,秋有满山红叶争艳,冬有雪山冰瀑奇观”的独特观景特色。

四川甘孜州九龙县的日鲁库风景很美,是原始的没被开发的处女地。可与九寨比美,不收门票。因比较偏僻人也很少。还可去四姑娘山。

海南——特色景点有海南博鳌旅游风景区,乐城岛,玉带滩,通什通什黎寨;三亚亚龙湾、民族博物馆、仿古黎村黎苗民族歌舞之窗等。

海南博鳌旅游风景区,这里水中有岛,岛中有水,秀丽景色和名胜古迹集于一地,被人们誉为奇妙的南国风光画卷。博鳌港,港域辽阔,地势险要,水情复杂,它是万泉、龙滚、九曲三条河流汇拢而来,继而流入大海的必经之口,万泉河出海口中有东屿、鸳鸯两个岛屿,使博鳌港水中有岛,岛中有水,波光错落,景色秀丽。这里,沙滩广阔平坦,柔软洁白;海面水色湛蓝,港门岩群屹立;海岸绿林成带,椰树挺立,炊烟袅袅。远眺这绵蜒10多里的海湾滩岸,无异于上苍编织的一条五彩缤纷的绸带,不少中外旅游名家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河流出海口自然景观保持最完美的一个地方。

乐城岛

位于万泉河出海口,距琼海市15千米。因旧为乐会县治,故称乐城。岛屿面积仅3平方千米,万泉河水四面环绕。现岛上还可看到旧时乐城古迹,城楼门拱,青砖长街,历史痕迹隐约可见。

玉带滩

位于万泉河出海口的南岸,与大海相隔,呈南北走向,全长海相隔,呈南北走向,全长30千米,最宽处不足100米,最窄处涨潮时仅10米,状如一条长长的玉带把万泉河和南海分开,故名玉带滩。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以“分隔海河最是狭窄的沙滩半岛”而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圣公石位于万泉河出海口,与玉带滩相连,面积40多平方米,是由多块黑色的高出海面数米的巨大岩礁垒成,是古乐会八景之一。古往今来,任由风吹浪打,这石群昂首挺胸,其气概伟岸神圣,故人们美誉“圣公石”。海当暴雨,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的水位暴涨,这时大海以更大的气势朝着这三江洪涛扑撞,两股巨涛对撞激起数米高的层浪花,奔驰回旋于圣公石周围,景色奇特壮观。

三亚亚龙湾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约20公里处,三面青山相拥,南面呈月牙型向大海敞怀。沙滩绵延7公里,沙粒洁白细腻,海水能见度7至9 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该湾已被确定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优越的热带海洋气候和典型的热带风光景观,阳光、海水、沙滩、气候、动物、奇石、怪滩、悬崖、绝壁、风情、田园以及“一溪二排三岛四湾五湖十岭”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景。亚龙湾的锦母角、亚龙角水深流急,激浪拍崖,怪石嶙峋,景观变化万千,是攀崖探险活动的良好场所。海底世界气象万千,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多姿多态的热带鱼、美味可口的海底珍品,养育珍珠的野生贝类,构成了极富梦幻色彩的海底风景线。亚龙湾还有发育良好、覆盖面广的热带自然植物。在亚龙湾,碧绿的热带田野,错落的黎族村寨,构成了难得的”世外桃源”景象。这里还有品类繁多的热带水果,有椰子、菠萝、芒果、人参果、杨桃、榴莲等,四季花开果香。除以上风光风倩,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在规划建设多项现代化游乐休闲项目。

广东——特色景点锦绣中华、微缩民族村。

锦绣中华是深圳华侨城的一个旅游区,坐落在风光绮丽的深圳湾畔。她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占地四百五十亩,分为主点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分。82个景点均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建造。

“锦绣中华”的景点均是按它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摆布的,全园面积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这些景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古建筑类、山水名胜类、民居民俗类。安置在各景点上的陶艺小人达五万多人。

这里有名列世界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有众多世界之最:最古老的石拱桥、天文台、木塔(赵州桥、古观星台、应县木塔),最大的宫殿(故宫),海奇山峰(黄山)、最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有肃穆庄严的黄帝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辉煌的孔庙、天坛,雄伟壮观的泰山,险峻挺拔的长江三峡,如诗似画的漓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苏州园等江南胜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楼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光绪大婚、孔庙祭典的场面与民间的婚丧嫁娶风俗尽呈眼前。在编钟馆,你还能欣赏到古装乐队为您演奏千古绝响——楚乐编钟。您可以在一天之内领略中华五千年历史风云,畅游大江南北锦绣河山。

辽宁——辽宁民间艺术多彩多姿、既有辽南皮影、辽西刺绣、朝阳剪纸、民间绘画,又有各少数民族艺术。目前全省有12 个县区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辽宁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娱乐活动有:假面舞、农乐舞、秋千、跳板、摔跤、拔河、掷四戏、花图牌、秧歌舞、骑射与冰嬉、跳马、跳骆驼、龙灯、旱船、踩高跷、滑雪等。特色景点有大连民俗村等。

吉林——吉林市曾为吉林省会,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吉林雾凇、冰雪体育、松花湖、乌拉古城、北山古庙群及满族、朝鲜族民俗风情等构成了吉林市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旅游景观。

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湖畔,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源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美丽的松花江呈“S”形流经市区。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故有“北国江城之称”。

吉林全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1个县、4个县级市。全市人口包括汉、朝、满、回等20个民族。

吉林市现在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线上热点城市。吉林市的旅游线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长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线、民俗风情线(朝鲜族、满族风情)和雾淞冰雪线(乘雪撬、赏雾、溜冰滑雪、看冰灯、彩灯、河灯)三条线。到吉林旅游,松花湖、拉法山、雾淞冰雪、陨石雨博物馆、北山古庙群不可不游。

山东——特色景点有安丘百家庄民俗博物馆、杨家埠木板年画陈列馆、风筝制作厂、风筝博物馆;淄博民间花灯制作和展示,天下第一村周村、参观丝绸厂、陶瓷琉璃厂、蒲松龄故居。烟台海滨风光、养马岛、樗风民俗村。威海远遥村荣成大渔岛渔家道遥游。青岛胶南齐堂岛、垂钓。

河北——特色景点有吴桥杂技大世界、杂技村户;承德外八庙、满族风情。

中国吴桥杂技大世界是中港合资兴建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民俗杂技文化旅游度假景区。总占地3000亩。投资2亿元人民币,共设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滑稽动物园等十大景点,景区建筑非凡,各景点以真人绝技表演为主线。吴桥杂技大世界的一个特点是常年表演,可谓一步一景,一景一演,处处为景,步步惊奇,甚至餐厅也充满了杂技魔术的氛围。江湖文化城是位于杂技大世界中轴线上景繁华热闹中心旅游景区,其建筑风格独特,明清铺面文化建筑,气势宏伟,再现了吴桥旧县城的古老文化特色,堪称近代吴桥杂技历史的缩影。同时它的真人表演形式,又兼顾体现了历史上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的民俗文化风格。游人漫步城中,仿佛置身于一百年前的天桥那种原汁原味的艺术氛围之中,尽可一览当年神秘、古老、朴实、惊险的江湖百相情景。各种气功绝话、说书唱戏、算卦抽签、传统地摊杂技,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它们分布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东面和北面,像众星拱月般围绕着避暑山庄。山庄是皇权的象征,这些代表着不同民族的庙宇建筑,则象征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外八庙中有些寺庙是出于政治原因,仿照西藏、新疆兄弟民族著名寺院形制建造的。多数寺院建筑依山建造,在布局上运用了一些特殊手法。外八庙中的主殿有好几座采用多层楼阁建筑的,如普宁寺大乘阁,安远庙普渡殿、须弥福寿之庙的妙高庄严殿、普乐寺旭光阁等,都是体形庞大的中空式建筑,最高的大乘阁高达39.16米。这些实例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运用合理的构架形式和木材帮拼方法建造高层木结构房屋的技术水平,在中国建筑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南——特色景点有巩义民俗文化村、开封宋都御街、鼓楼夜市;洛阳豫西窑洞、民俗博物馆。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是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条仿宋商业街。据史记载:北宋东京御街北起皇宫宣德门,经州桥和朱雀门,直达外城南熏门。长达十余里,宽二百步,是供皇帝御驾出入,显示尊严气派的主要街道。鼓楼夜市里最多的还是各色小吃,煎饼、锅贴、灌汤包,蒸饺、窝头和葱油饼,大锅大锅煮着黄焖鱼,怕是骨头都酥烂了。各种各样的烧腊卤制品,鸡鸭鹅、牛羊猪及其它们的副产品应有尽有。

山西——特色景点有乔家大院、河边民俗馆、平遥古城墙、临汾丁村民俗博物馆、运城关帝庙、永乐宫元代壁画。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旅游景点点的分布,以太原市为中心,沿铁路和公路向四周扩散,其中沿南同蒲线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汾河两岸及其周围山地,形成了旅游价值最高的景点集群区。

太原的精华旅游点有: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平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阳泉平定的娘子关,是唐平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法国风土人情 篇4

法国是西方七大经济强国之一,旅游业一直列世界前茅。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法国葡萄酒和巴黎香水……这是人们对法国的大致印象。浪漫的塞纳河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香榭丽舍大街边坐着喝喝咖啡,谈谈艺术和人生也很有情趣。但是,法国的空气中不仅流动着浪漫的艺术和哲思,同时也飘逸着野性的足球、自行车和拉力赛,看到这些,你就知道法国是有多么的浪漫和野性十足。然而法国的各种风土人情也不禁让你沉醉其中。

(一)法国---时尚之都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二)法国——小动物

当今法国家庭,对小动物恩宠倍加,不惜耗费居金收买哺养。有一半以上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总头数在3000万只以上,法国的狗业很发达。那些阔绰的女子,几乎人人爱狗如婴,全国每年出生狗打百余万只,年经销额约10亿法郎。为与方兴未艾的养狗之风相适应,法国的狗饮食业,狗饰品业等,随之兴起,有专业狗医。各种狗医院,狗服装店屡见不鲜。动物不仅给法国人带来了乐趣,也同时带来了灾难,法国每年发生狗咬人事件50多万起。

(三)法国——人情礼仪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仪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我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儿晃动,一般式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四)法国——饮食 法国人的饮食艺术品味极高,法国的名菜也是多不胜数,其中以鹅肝酱,海鲜,蜗牛,乳酪芝士等最为人熟悉,法国的餐厅食肆种类多样,等级繁多,丰俭由人,有富丽堂皇的传统法式餐厅,富有地方色彩的餐馆,以及露天咖啡茶座和各式茶室等,选择之多,堪称美食天堂。

品尝法国菜需要注意的一些礼节:

在餐桌上,坐姿不能整个背全靠在椅子上,吃饭时最忌讳嘴里发出声音。吃晚饭后,忌讳刀叉乱放,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排列整齐。吃抹嘴擦手餐巾用力擦,应该用餐巾的一角轻轻抹去嘴上或或手上的油渍。

(五)法国——信仰禁忌

四川风土人情 篇5

在四川各地的市井街旁,乡村道边,都会看到一间间独具四川风格的茶馆。人们坐在竹椅木桌前,手端四川茶馆独有的盖碗茶具,品着清幽的香茗,或“摆龙门阵”(聊天),或看书读报,茶馆里的气氛与盖碗里的沸水一样,热热腾腾的。进餐时分,又可走进遍布街头的川菜馆,品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与风味小吃,从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中感受和贪图四川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川人的独特性格。茶余饭后,还可步入戏院欣赏川剧,听那高亢动听的高腔,看那神秘莫测的“变脸”、“吐火”绝技表演,也可以参加各种民间民俗活动。

巴蜀文化与中国其它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起源之时。

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发展,使四川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中国已故著名川籍文学家郭沫若在他的名篇《蜀道奇》中写到:“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杨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除诗中所提到的教育家文翁,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陈子昂、黄庭坚、女诗人薛涛等都在四川长期不行这,有的就是四川人。在今天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留下了杜甫当年居住的草堂,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反映当时诗人身住茅屋,心忧天下的情怀。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同样,成都东南的望江公园内也留下了女诗人薛涛的遗迹,千百年来供人瞻仰。四川还是汉代著名哲学家严君平的故乡,四川成都至今还有一条街道以君平命名。

不仅如此,悠久绵长的巴蜀文化,从起源到鼎盛,从变革到发展,还取得多方面成就。它拥有从李冰父子治水后形成的优越农耕文明,至今天府之国仍受其惠;它有独特的巢居、栈道、笮桥和梯田林盘四大文化习俗,是今天旅游胜景的资源基础之一;巴蜀是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开采地,是世界纸币和世界茶文化、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巴蜀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吸纳现代文明,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四川文化。

2.四川的文学艺术

蜀中自古多才俊”。自古以来,杰出的川籍文学家、艺术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不少的著述和艺术作品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宝库的珍品。清末,“百日维新”失败后,被慈禧下令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中,就有杨锐、刘光第两个四川人。被誉为“中国思想界之清道夫”的吴虞以诗文猛烈抨击封建主义。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大文学家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写出了《屈原》、《虎符》等大量的历史剧。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川籍作家巴金,他的不朽名著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是以成都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四川还是世界级的美术大家张大千先生的故乡。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国画精品,被世人广为流传,在成都郊区优美的青城山留下了画家的足迹。还有《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南行记》的作者艾芜、《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沙汀,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名家。今天,在成都分别建有他们的纪念馆和墓园。四川也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巴山蜀水的灵秀和大气,养育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流沙河、孙静轩、叶延滨等人为当代四川诗坛的领军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联和各个协会先后成立,长篇小说《红岩》、《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战争与人》等小说成为这一时期四川文坛的抗鼎之作。

《焦裕禄》、《被告山杠爷》、《鸦片战争》等影视作品先后获得一系列大奖,在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四川的舞台艺术也获得了较大发展,除了川剧以外,话剧、舞蹈等也异常活跃,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成都艺术中心等演出场所经常有国内外优秀剧目上演。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罗中立,在80年代初创作的油画《父亲》,刻划了一位饱经沧桑的父亲形象,为四川油画的上乘之作。此外,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曲艺、杂技等艺术门类,也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会、四川国际电视节、四川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今日四川的风采。

3.传统地方戏苑中的一朵奇葩——川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公元618至公元907)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公元1661年至1735年)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死水微澜》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人称“巴蜀鬼才”的当代川籍剧作家魏明伦,借鉴国内外各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的长处,大胆革新传统川剧,创作出《潘金莲》、《易胆大》、《巴山秀才》、《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多》等多个优秀剧目,对川剧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川剧最有名的绝活是变脸。川剧“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

4.四川的文物博览事业

四川现有包括四川博物馆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55座。其中,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享誉海内外。目前,全省馆藏文物达50余万件,其中上等级文物近10万件。

9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出台,省文物局成立。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整理了华蓥安柄墓、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取得了重大成果,进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列。四川目前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7座(成都、宜宾、自贡、阆中、乐山、都江堰、泸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1994年以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成都市王建墓博物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等,被中国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优秀博物馆。

5.门类齐全的报业体系

目前,四川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98种,门类齐全的报业体系已在全省形成。2000年刚刚成立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现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家报业集团。

这些年,在四川报业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一些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在一些大城市纷纷崛起。四川省会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商务早报》、《天府早报》、《蜀报》、《四川青年报》等很受读者欢迎。每天清晨,许多早起沿街叫卖的报贩,成为成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历史悠久的出版业

四川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川西印子全国闻名。明清及抗战时期,四川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出版中心。1949年以后,四川出版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积极推行出版社的专业化建设,图书出版以规模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效益发展为主,出版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近些年来,就出版了包括《中国的妇女人权》、《现代企业制度》、《甲骨文字典》、《人民的儿子——邓小平》、《资本经营》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优秀图书。目前,四川共有图书出版社22家,每年出版图书4000余种,已成为中国出版大省。

四川现有期刊319种。其中《龙门阵》、《科幻世界》、《四川文学》、《四川烹饪》等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尽显巴蜀风情;《经济学家》、《杜甫研究学刊》、《爆炸与冲击》等一大批学术刊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四川的电子出版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成为四川出版大家庭中一个生机勃勃的成员。目前,四川有影像、电子出版单位10余家,制作公司90余家,CD生产线、MO生产线、CD-R生产线各一条。四川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电子出版的重要基地。

7.节目丰富的广播电视

当四川第一家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开播,当时成都市只有收音机1万多台;四川第一家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前身),在1960年开播时,成都市只有黑白电视机60台。而今天,全省收音机的拥有量超过了3000万台,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达到2400万台。从1997年开始建设的四川省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已经完成3万多芯公里,此项工程的建成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四川广播电视的现代化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四川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个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经济高效、适应四川多山特点的庞大的广播电视网。

为了适应观众的需求,四川广播电视节目由单一的播报新闻发展到逐步涵盖了新闻、新闻评论、文艺、体育、社教、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内容更趋丰富,形式更趋活泼,风格更趋多样。目前,四川全省共有广播节目73套,电视节目48套。较有影响的电视栏目为《四川新闻联播》、《十频道新闻》、《综艺大世界》、《今晚十分》、《今晚800》、《时代杂志》、《新闻杂志》等。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还创作了一大批纪录片精品,一些作品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

电影《被告山杠爷》、电视剧《我的妈妈在西藏》、广播剧《星期四,真好》、歌曲《熊猫的摇》等9部作品获全国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还成功地举办了五届国际电视节,不断适应广播电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8.明星辈出的四川体育

四川的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省的实施面达到97%,达标率提高到94%,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显著成绩。跳水世界冠军高敏、射击世界冠军张山、乒乓球世界冠军陈龙灿、亚洲女飞人李雪梅、中国女排五获世界冠军时的队中主力张蓉芳、梁艳等著名运动员正是从这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四川职业体育联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四川的男子排球俱乐部虽然频繁易手,却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前几年连获全国男排职业联赛的冠军。四川具有中国最火爆的球市。四川现拥有两支甲级足球俱乐部,一支是联赛五年来一直站稳甲A的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一支是近两年才晋升甲B的成都五牛足球俱乐部。四川球迷为主队加油时的口号“雄起”和为某位教练或队员喝倒采的“下课”,以其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很快风靡全国。其中,“雄起”一词还被一些有心的商家注册成商标,用以招徕顾客,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卖点。

9.巴蜀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

四川除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登高节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如彝族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康定转山会,是四川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黄龙庙会,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环跳互唱,应声山谷。

“蜀都灯会”、“自贡灯会”、“成都花会”、“乐山龙舟节”、“广元女儿节”、“眉山东坡节”、“都江堰放水节”、“泸州名酒节”、“南充丝绸节”、“阆中名醋节”、“新都木兰会”、“望丛赛歌会”、“金堂月光会”、“彭山寿星节”等独具地方特色的节会,举不胜举。

上一篇:他只可以是张国荣作文下一篇:高级财务会计第1次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