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2024-06-17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精选6篇)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篇1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地区各运政执法机构做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运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是指运政执法机构做出的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或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本条前款所指的较大数额罚款包括运政执法机构对公民和法人或其它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的罚款;

第三条 运政执法机构应当在做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的次日起十五日内报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上级运政执法机构备案。

第四条 运政执法机构向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上级运政执法机构备案时应提交备案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备案报告应包括主送机构、备案内容及说明、备案的年月日及备案机构等内容。

第五条 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由做出处罚决定的运政执法机构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上级运政执法机构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罚是否在处罚机构法定职权范围内;

(二)适用的处罚依据是否正确;

(三)执法主体是否合法;

(四)处罚程序是否合法;

(五)事实是否清楚,主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齐全。第六条 在审查过程中做出处罚决定的运政执法机构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上级运政执法机构根据情况可调阅报备执法机构的有关行政处罚的案卷和材料,报备执法机构不得拒绝。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篇2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合同备案主要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以及《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进行操作。根据以上规定, 对合同备案制度我们可以做如下具体界定。

1. 合同备案程序的启动主体即合同备案的申请主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

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以及《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合同备案的申请主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 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屋登记机构对合同备案的申请主体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一些地方以合同签订及合同解除为双方行为为由, 要求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提出申请。尤其是针对因商品房退房而导致的撤销合同备案, 房屋登记机构一般要求必须由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提出申请, 这显然混同了签订、解除合同与合同备案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如果比照《房屋登记办法》有关房屋登记申请中的“以共同申请为原则, 单方申请为例外”的制度安排, 我们则可以相应地理解合同备案申请为单方申请, 即只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单方申请合同备案。

2. 合同备案行为客体即合同备案的对象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

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以及《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送交有关部门备案。因此合同备案的对象特定, 仅指商品房预售合同。由于《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将我国的商品房销售分为商品房现售和商品房预售, 因此部分地区房屋登记机构对商品房现售同样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备案, 这是对合同备案制度备案对象的误读。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未对合同备案提交的材料进行规定, 但比照《房屋登记办法》有关房屋登记申请提交材料的规定, 我们则可以相应地理解合同备案需要提交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项:申请书;身份证明 (仅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身份证明)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预购人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其他必要材料。

3. 合同备案行为的内容即有关部门在合同备案登记时需要备案登记的信息

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合同备案登记时, 需要记录的信息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实务操作中, 房屋登记机构对于登记的信息录入则主要是从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提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要素大致包括: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房屋物理基本信息、房屋销售价格、合同签订时间等。

二、合同备案制度作用、效力的法理分析

由于我国的合同备案制度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 当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时期, 与房地产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 对不动产登记及物权的认识也有限。因此, 合同备案制度的设计目的、作用和在实务操作中实现的目的、作用出现了偏差, 并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适用侧重点。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合同备案制度的不同理解和适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不动产登记管理发挥了作用, 但随着我国物权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 合同备案制度应当回归行政管理的本位。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对于合同备案制度的作用、效力有不同的观点, 笔者将目前的这些不同观点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即民事 (准物权) 行为作用、效力论 (包括防止一房二卖论) ;民事行政交叉行为作用、效力论;行政管理行为作用、效力论 (包括控制期房交易论) 。

1. 民事 (准物权) 行为作用、效力论法理分析

民事 (准物权) 行为作用、效果论的观点认为, 合同备案是一种因行政备案后而获得准物权的行为, 即预购人在合同备案后已取得该期房的准物权,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将房屋再次出售。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 直接导致我国合同备案制度施行初期, 房屋登记机构将合同备案制度作为防止“一房二卖”的工具和手段。而在这样一种理论观点的影响下, 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更是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第15条规定, 对于被执行人购买的办理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或者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房屋人民法院也可以进行预查封。由于合同备案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行为后的行政备案登记行为,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也未规定备案登记后具有物权效力或准物权效力。根据债权基本原理和物权法定原则, 即使经过合同备案, 购房者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只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因此, 房屋登记机构以有合同备案为由拒绝房地产开发企业再次将商品房出售违背了基本法理。而目前理论界都认同预查封的效力等同于查封, 因此《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也同样违背了基本法理。因为一旦对被执行人购买的办理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房屋进行预查封的话, 对于因购房者的原因而预查封购房者不拥有所有权的房屋, 属于执行错误, 也明显违法。因此, 笔者认为民事 (准物权) 行为作用、效力论不能成立。

2. 民事行政交叉行为作用、效力论

民事行政交叉行为作用、效力论观点认为, 合同备案是一种民事行政交叉的行为, 其既有民事 (准物权) 的行为效果又有行政管理行为效果。显然, 这一观点将两个法律行为即民事合同行为和合同备案登记行政管理行为混同为一个法律行为, 属于典型的法律行为混同错误。因此,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

3. 行政管理行为作用、效力论

行政管理行为作用、效力论认为, 合同备案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其主要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正确、及时、全面掌握房地产市场动态 (包括前期开发、中期销售、后期物业管理) 以及为了防止期房交易 (这里的期房交易区别于开发企业再次将预售的房屋出售, 主要是指预购人将预购房屋出售) 而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合同备案。从这个意义上说, 合同备案是政府部门因行政管理工作需要而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合的行政行为, 但这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又具有强制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合同备案制度能否从根本上防止“期房交易”还需进一步探讨。但无论其能否实现防止“期房交易”的功效, 行政管理依然是合同备案制度的不变本质, 合同备案对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动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正确区分合同备案和预告登记功效, 充分发挥合同备案制度在房地产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篇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重大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和保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全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含本系统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同)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备案和审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行政处罚是指:

(一)责令停产停业的;

(二)吊销许可证、资格证等资质证明的;

(三)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出的对公民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的;

(四)盟市级(含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下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出的对公民处以1万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万元以上罚款的;

(五)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没收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没收非法财物价值相当于第三项规定的;

(六)盟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没收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没收非法财物价值相当于第四项规定的;

(七)上级机关交办、督办或者涉外的行政处罚案件;

(八)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或者案情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

(九)其他经听证的行政处罚案件。

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报送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但对于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案件或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应当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送备案。

第五条 本系统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报送备案事项,依照本办法有关对盟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备案。报送备案事项分别依照《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办法》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承担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报送备案和办理对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的审查工作。

第八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自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30日内报送备案。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应当报送以下材料:

(一)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报告;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

(三)有关主要证据相关材料(复印件)。

第九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行政处罚办案机构应当自本部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0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和其全部案卷材料送交本

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法制机构应在收到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副本)和其全部案卷材料之日起20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要求报送备案。

第十条 盟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就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应于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

(一)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否合法;

(二)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四)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五)是否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六)行政处罚是否公正适当;

(七)其他应当审查的内容事项。

第十一条 盟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调阅报送备案单位的有关行政处罚案卷,备案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及时提供。

第十二条 盟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备案单位报送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备案审查登记。

第十三条 对报送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经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发现有违法或者明显不当等情况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责令改正,发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通知(决定)书》,责令其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限期内自行撤销、纠正或者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可以直接撤销其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该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四条 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收到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执行,并应当在执行完毕后的15日内,将执行结果情况报告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其中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再行报送备案。

第十五条 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备案审查意见(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监督通知(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复查。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于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经复查后作出的审查决定,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不得拒绝执行。

第十六条 对不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或者拒不执行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决定的,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根据其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备案或者限期执行有关审查决定;对有关责任人员,按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统计上报制度,分别于每年的1月31日前和7月31日前,将上一和本上半年所办理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统计(附表)报送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八条 盟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将上一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情况,向其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并向本系统所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报。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篇4

2015-09-17 08:20内蒙古晨报

“做出对公民处1万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价值相当于前一项规定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企业营业执照以及行政拘留10日以上的行政处罚,都要通过严格的法制审核关并进行备案。”记者昨日了解到,我区制定的《自治区政府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监督办法》中要求,要通过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监督制度,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重大行政处罚报送备案的期限为从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发生效力之日起30日内。重大行政处罚的备案监督工作由旗县级以上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经过对报备的重大行政处罚进行审查,发现有违法或者不当的,备案监督机构应当建议处罚决定机关自行纠正。对于处罚决定机关不在规定期限内报备、拒不协助备案监督机构调阅行政处罚相关材料的,备案监督机构有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请本级政府给予通报批评。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篇5

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1、听证主持人与调查检查人员分离,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原则。

A.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监督制约、职能分离原则

C.一事不二罚原则

D.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答案:B

解析:听证主持人与调查检查人员分离,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监督制约、职能分离原则”包含的内容。

2、按照行政法理论,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

A.吊销许可证

B.警告

C.行政拘留

D.没收

答案:A

解析:警告属于训诫罚;行政拘留属于人身自由罚;没收属于财产罚。

3、部门规章可以就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行政处罚进行设定。

A.限制人身自由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警告

D.吊销行政许可证件

答案:C

解析:见教材P56页。

4、根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由()来设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答案:A

解析: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5、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A.只能由法律设定

B.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C.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

D.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政府规章均可设定

答案:B

解析:考查行政处罚的设定,见教材P56。

6、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在行政机关告知后()内提出

A.10日

B.7日

C.5日

D.3日

答案:D

解析:听证申请的提出:当事人对符合法定听证种类的行政处罚案件,有权向行政机关提出听证申请。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在行政机关告知3日内提出。

7、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行政拘留的一般期限不能超过()。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6条规定:“(3)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的决定由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有两项以上违规行为“并处”的不受此限。

8、甲自2006年1月开始,贩卖盗版光盘,07年1月停止,08年2月工商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甲的违法行为,下列()说法正确。

A.对甲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应从2007年1月起算

B.工商机关不应对甲进行处罚

C.对甲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应从2008年2月起算

D.对甲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应从2008年1月到期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9、制作处罚决定书属于()。

A.一般程序

B.其它程序

C.听证程序

D.特殊程序

答案:A

解析:一般程序的内容,包括:立案、调查、处理决定、制作处罚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当事人陈述和申辩、送达处罚决定书。

10、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行政强制

答案:B

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 2 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11、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12、关于行政处罚实施主体说法错误的是()。

A.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

B.不同的行政机关拥有不同的行政处罚权限

C.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D.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成为行政处罚主体

答案:A

解析: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A错误。

13、行政执法机关决定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时,应当在作出批准移送决定之日起()将案件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A.24小时内

B.2日内

C.3日内

D.10日

答案:A

解析: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14、根据税收相关的法律规定,正确的是()。

A.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限期改正属于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B.税务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2年

C.税务机关作出的停止办理出口退税属于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D.税务机关作出的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属于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答案:C

解析:税务行政处罚主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办理出口退税以及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件四种;AD错误,C正确。税收违法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税务机关不再处罚,B错误。

15、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受处罚行为是法定的,是指()法定。

A.处罚设定权

B.行政处罚主体及职权

C.行政处罚依据

D.行政处罚程序

答案:C

解析: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受处罚行为是法定的,是指行政处罚依据法定。

16、某书店被人举报销售盗版图书,工商管理机关经查实该书店两年前曾销售盗版图书1000册而牟利20000元,工商机关对此行为()。

A.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B.不再进行行政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

答案:B

解析: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另有规定外,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1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拘留权只能由()

A.公安机关行使

B.公安派出所行使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

D.公安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

答案:A

解析: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18、甲从英国回国携带应向海关申报的物品而未申报,海关认为甲的行为构成走私,没收了其物品,并罚款500元人民币,海关的上述处罚是()。

A.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物品的处罚

B.正确的 不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

C.错误的 只能在没收与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错误的 只能实施罚款500元的处罚

答案:B

解析:本题海关作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因此B正确。

19、相对人依法申请听证,行政机关适用听证程序而实施行政处罚时,组织听证活动的费用承担方式是()。

A.由行政机关承担

B.由申请听证的相对人承担

C.由行政机关和相对人承担

D.如果申请听证的相对人确有违法行为,由该相对人承担

答案:A

解析:行政相对人申请听证是权利,而组织听证则是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法定义务,所以组织听证活动的费用应由行政机关承担,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20、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外,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管辖。

A.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B.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C.违法行为人住所地的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D.违法行为人住所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答案:B

解析: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第二大题 多项选择题

1、最基本的行政处罚原则是处罚法定原则,它的具体内容包括()。

A.处罚设定权法定

B.行政处罚依据法定

C.行政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D.行政处罚程序法定

E.行政权法定

答案:ABCD

解析:处罚法定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⑴处罚设定权法定;⑵行政处罚依据法定;⑶行政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⑷行政处罚程序法定。

2、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政处罚中相对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是()。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数额较大的罚款

D.没收财产

E.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BCE

解析:只有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在依法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事人申请,才可适用听证程序。

3、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能够接受行政委托、依法行使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C.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应当由有条件的组织进行相应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D.自行成立的事业组织

E.一般了解法律的工作人员

答案:ABC

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9条的规定,能够接受行政委托、依法行使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⑴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⑵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⑸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应当由有条件的组织进行相应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4、下列哪些属于行为罚()

A.吊销某个体商户的营业执照

B.强制某人服兵役

C.责令某会计师事务所停止执业

D.行政拘留

E.警告

答案:AC

解析:行政拘留属人身自由罚,警告属训诫罚。

5、地方性法规可设置下列()行政处罚种类。

A.限制人身自由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责令停产、停业

答案:CDE

解析: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6、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有()。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B.70周岁以上的 C.怀孕期或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E.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答案:ABC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7、对于有行政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的情形主要有()。

A.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

B.违法行为轻微且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 6 C.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时实施违法行为

E.违法行为在1年内未被发现

答案:AD

解析:B应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C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的属于可从轻或减轻处罚。E应为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A.行政机关当场作出20元以下的罚款

B.行政机关当场作出100元以下的罚款

C.当场收缴罚款的收据是县级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D.对当场要求缴纳的罚款数额有异议

E.当场收缴罚款,但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答案:BCE

解析:考查当场缴纳罚款的有关规定,见教材P62页。

9、对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B.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为3年

C.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D.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开始之日计算

E.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四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答案:BDE

解析: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为2年,B不正确。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不正确。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E不正确。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事人没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也可能举行听证会

B.听证一律公开进行

C.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

D.听证会由非本案的调查人员主持

E.听证程序只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特定的案件

答案:CDE

解析: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B不正确。

1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未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E.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答案:BCD

解析:考查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见教材P58。

12、《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对依法及时移送的时间要求和移送材料作出了强制性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执法机关对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立即指定2名或者2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

B.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

C.决定批准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D.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涉嫌犯罪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它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E.行政执行机关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

答案:ABCD

解析:行政执行机关对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并办结交接手续,故E不正确。

13、根据规定和实践做法,下列税务机关应当不予听证的有()。

A.申请人不是本案当事人

B.申请人不是一般纳税人

C.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D.不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的 E.申请人不是当事人的代理人

答案:ACDE

解析:申请听证与是否一般纳税人无关,故B不正确。

1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作出处罚决定的三日内提出

B.当事人应当承担举行听证的费用

C.听证一般应公开进行

D.当事人应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到二人代理听证

E.听证应由行政机关指定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答案:CD

解析:应当是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故A错误。只要特定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组织听证这一强制性程序义务,且不得收费,所以B是错误的。听证应由行政机关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所以E不正确。

1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A.违法事实清楚且有法定依据

B.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上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E.对法人或其它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ACD

解析:简易程序的适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违法事实清楚:有法定依据;数额较小的罚款(指对公民处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组织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

16、在我国,适用一事不二罚原则,首先要正确理解“同一个违法行为”,其次,在实践中需要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A.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已经受到罚款处罚的,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给予罚款的处罚

B.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依法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

C.同一个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可以对其实施两个以上处罚

D.当事人的不同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数个法律,且由不同国家行政机关管辖处理的,不同的国家行政机关可以给予不同的处罚,罚款处罚应当重复进行。

E.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数个法律,且由不同国家行政机关管辖处理的,不同的国家行政机关可以给予不同的处罚,罚款处罚不得重复进行。

答案:ABCE

解析:在我国,适用一事不二罚原则,首先要正理解“同一个违法行为”,它是指行为人违反了法律、法规、规章的一个违法构成规定的一次性行为。其次,在实践中需要具体情况区别处理: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已经受到罚款处罚 9 的,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给予罚款的处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以依法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可以对其实施两个以上处罚;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数个法律,且由不同国家行政机关管辖处理的,不同的国家行政机关可以给予不同的处理,罚款处罚不得重复进行。

1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C.在边远地区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 D.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实施处罚,被处罚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而提出请求的E.行政机关联合执法的 答案:ABCD

解析:考查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见教材P62页。

8、对于行政处罚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正确的做法是()。

A.由收缴罚款的银行上缴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

B.全部上缴国库

C.任何行政机关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D.对于错误的罚款,财政部门可以返还给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由其返还给当事人

E.上缴地方财政

答案:BC

解析: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19、食品厂家在自己生产的食品上使用了他人的注册商标,工商机关于3月20日到该厂调查处理,经调查情况属实,决定按非法销售额的10%处以罚款。3月25日处罚决定书送达该生产厂。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该厂应()

A.在4月9日以前缴纳罚款

B.在4月4日以前缴纳罚款

C.将罚款缴纳指定银行

D.将罚款缴纳给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机关

E.当场缴纳罚款

答案:AC

解析: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20、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行政处罚由()管辖。

A.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

B.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

C.违法行为人所在地法院

D.违法行为人注册地法院

E.发现违法行为地法院

答案:AB

解析:《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行政处罚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管辖。

21、对于部门规章中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规定中,一定数量是指()。

A.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B.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C.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3000元

D.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E.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的罚款超过限额的,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答案:ABD

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篇6

l材料来源

资料来自防城港市2005-2008年立案查处的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 其中食品卫生案件94起, 公共场所案件3起, 医疗机构案件68起, 职业卫生案件2起。

2 结果

2.1 立案来源

日常监督检查发现108起, 占64.67%;社会举报56起, 占33.53%;上级交办3起, 占1.80%。

2.2 处罚程序

简易程序4起, 一般程序163起, 其中举行昕证程序3起。

2.3 行业分布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中, 涉及生产力日工业10起, 餐饮业80起, 学校食堂1起, 副食品业1起, 其他行业2起;公共场所案件中, 涉及美容美发1起, 宾馆旅社2起;医疗机构案件中, 涉及个体诊所67起, 民营医院1起;职业卫生案件中, 涉及制造业2起。

2.4 违法行为和案由

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中, 只有一个案由101起, 占60.48%;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案由66起, 占39.52%。公共场所案件主要是无“卫生许可证”经营和无“健康合格证”上岗:职业卫生案件主要是未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食品卫生案件违法行为情况见表1;医疗机构案件违法行为情况见表2。

2.5 处罚种类

警告并责令改正4家, 处罚163家, 责令停产停业45家, 没收违法所得6家, 取缔42家, 销毁物品35家。由于违法主体大多数为私营和个体经营户, 很少有收入账目, 大多数难以确认违法所得。

2.6 结案情况

自觉履行147起, 占88.02%;部分履行5起, 占2.99%;未履行14起, 占8.38%;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起, 占0.60%。未履行14起中食品卫生方面3起, 医疗机构11起。3起食品卫生案件因找不到当事人;11起涉及医疗机构案件的原因:7起是停业, 4起是逃逸, 由于已达到取缔目的, 没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讨论

3.1 案件来源

从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来源看, 主要来自日常监督检查和社会举报。而社会举报中医疗机构占比例较高, 为42.86%。一方面是群众就医法律意识的提高, 另一方面与私营医疗机构的行业竞争有关。

3.2 违法主体

几年来的卫生行政处罚案件, 没有因违法主体认定不准确而引起行政或诉讼争议的。有“营业执照”的填写“营业执照”登记注册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个体工商户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有字号的, 应当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无“营业执照”的填写自然人姓名。名称、姓名与营业执照上标注或身份证一致。

3.3 违法行业与行为

在167起案件中, 主要是食品卫生案件, 94起占, 56.29%;其次是医疗机构案件, 68起占, 40.72%;食品卫生案件中餐饮业占比例较高, 为47.90%, 其原因是自2005年食品安全监督职能调整后, 餐饮业成为卫生监督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食品卫生案件的违法行为主要是违反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说明无证经营或无证上岗仍是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根据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有关精神, 从2005年起加大了医疗机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医疗机构案件相对较多;68起医疗机构案件中, 违法行为主要是无证行医, 占53.25%, 其次是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占33.77%。由于无证行医场所、设备简陋, 成本低收费相对便宜, 有特定人群的医疗需求, 为无证行医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2];很多群众医疗安全意识模糊, 对无证行医扰乱正常医疗秩序, 医疗事故隐患较多、易发生医源性感染和易导致传染病疫情蔓延等危害性了解不深[3];此外, 无证行医具有场所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 这是导致无证行医难以杜绝的原因之一。

3.4 证据收集

在这167起案件中, 大多数案件的证据主要是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 其他书证、物证、影像资料等较少, 佐证资料不够充分。从调查取证角度来讲, 取证应尽可能取原件、原物, 包括书证、物证, 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检查笔录等。调查取证应客观、全面, 要充分考虑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 形成一条缜密的证据链, 确保违法事实认定的证据确凿、合法、有效。

3.5 执行情况

在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中, 抗拒执法、执行比较困难的是医疗机构案件。由于无证行医执业成本低, 无证行医者法律意识淡薄, 他们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后, 采取关门或逃逸的办法, 逃避法律责任。

几年来, 案件主要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程序基本合法, 量裁适当, 除一例进行了行政复议外, 无一例引起诉讼, 但个别案件仍存在书写不够严谨、涂改错字较多、文书制作填写漏项、证据收集不够全面等问题。

随着《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 社会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 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需加强监督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文书制作、办案技巧等相关知识培训, 强化行政执法程序, 定期评审典型案例, 探索总结办理大案、要案、难案经验, 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确保卫生监督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合理性, 避免或杜绝案件经不起司法的推敲, 促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摘要: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特点及规律, 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2008年立案查处的167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是案件的主要来源, 行政处罚案件中食品卫生及医疗机构占较高比例, 违法行为主要是无证生产经营或无证行医。结论 加强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执法素质培养, 适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关键词:卫生行政,案件,分析

参考文献

[1]邵胜蓝, 雷明生.151件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 (3) :237-239.

[2]杨新平, 沈明韶, 袁嘉峰, 等.中心城区无证行医情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 23 (2) :172-174.

上一篇:打火机厂事故案例下一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