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2024-10-21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通用9篇)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1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治理被盗自行车问题专项行动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通知的工作要求,市城管执法机关在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中高度重视、积极工作、主动出机、出色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动员部署

按照2月23日北京市整治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紧急会议的会议精神,我局进行了紧急动员部署,自上而下建立了由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马惠民同志牵头负责的城管执法机关治理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各区县城管执法大队长收看了治理被盗自行车问题专项行动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城管执法系统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与区县城管大队签订了《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工作责任书》。

二、加大宣传,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我局参加了3月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向我市新闻媒体阐述了我局在此次工作中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职责、工作措施。通过组织、指导全市各级城管执法机关,以新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颁布为契机,从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强化各项城管执法机关执行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市民群众能够了解、知晓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进而支持配合城市行政管理执法部门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强化基础,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在此专项执法工作中,各级城管执法机关一是积极履责,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做好基础工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启动对全市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检查执法,核查了产权、管理单位、位置、责任人、联系方式等,并初步建立起《全市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台帐》,目前共录入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513个;三是积极与相关行政管理执法机关相互配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依照法定职责,按照时间阶段,完成北京市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工作中涉及城管执法机关法定职责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加强督察,将执法效果纳入绩效管理

为做好事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工作,市城管执法局在工作中及时对各区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定期开展专项执

法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人员到位、车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的“六到位”目标。并将各单位工作情况纳入城管执法绩效考核体系,督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五、加强指导,进一步做好下阶段工作

积极组织、指导全市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全面落实《北京市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中关于依法负责纠正擅自侵占或改变自行车存车处使用性质,及设置收费自行车存车处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行为;并依法清除影响市容环境、在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长期停放的自行车。通过建立我市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台帐;逐步建立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我市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台帐。

二是进行一次全面的执法检查,对擅自侵占或改变自行车存车处使用性质,及设置收费自行车存车处设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单位下发限改通知书,限期改正违章行为;对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违章行为的单位严格执法。

三是围绕奥运会的工作要求,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清除影响市容环境、在城市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长期停放的自行车。

四是积极参加北京市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市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存车习惯。

五是加强与其它行政管理执法部门的配合协作,积极支持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管理工作,强调宣传在先、服务为先、文明执法,维稳和谐。

六是对突出问题,加强调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确保治理工作收到实效。

七是按照城管执法机关内部工作考核要求,对本次专项行动措施落实情况严格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在治理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对乱停乱放自行车整治中,由于目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与《道路安全交通法》对自行车问题做出了规定,建议请交管部门和非机动车停车主管部门对全市发布通告,请市民自觉执法相关法规。

二是对于自行车存放处的管理上,建议请相关行政审批主管部门进行告之,并限期进行其擅自侵占或改变自行车存车使用性质行为。

三是对重点地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治理被盗自行车问题的力度,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

二〇〇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惠民同志:

接市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协调小组《会议通知》。我处拟写了《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妥否,请批示。

执法协调处

二〇〇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2

我区城管领域的扬尘污染来源主要有建筑施工、城市道路、工厂建筑堆料等方面。我局积极开展扬尘综合治理工作,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一是重点推进建筑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推行喷淋抑尘措施,施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砂浆,必须使用有资质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二是强化在建项目现场执法,对施工现场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进行警告并落实整改。

二、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治理。一是目前我局正在引入市场化运营管理,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做好市政道路垃圾清扫保洁和洒水降尘工作。二是组织执法力量,开展渣土运输治理检查活动。采取定点职守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措施,对全区主要道路范围内渣土运输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巡查管控,加大查处力度,营造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

三、强化工厂无组织排放整治。一是要求工厂百分之百围挡,未达标工业企业料堆场全部采取喷淋、苫盖等临时性防尘抑尘措施,明确治理期限和标准。二是要求对所有运输车辆出工厂门口时对车轮和车身进行清洗。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3

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1]2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厅文[2011]24号)精神(以下简称两个《办法》),现制定我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分级负责、齐抓共管。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坚持总量控制、规范管理。严格编制核定、严格预算管理、严格配备标准,从严控制公务用车数量和经费规模,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

坚持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立足实际,着眼大局,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实事求是处理问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在清理纠正违纪违规问题的基础上,注重治本和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长效机制。

二、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工作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包括以下单位: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本实施方案所称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二)专项治理工作内容

1.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是指违反省、市公务用车编制规定,超额配备使用、未经审批配备使用、不在编制内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2.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是指超出省、市、县(市区)公务用车排气量或价格等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3.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是指未达到换车条件,擅自采取折旧变卖、转送下属单位、提前报废等方式处理能够正常

使用的公务用车,利用职权以各种名义借用、调用、换用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的车辆。

4.摊派款项购车,是指向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摊派款项购买车辆,或擅自接受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赠送的车辆,以及摊派、转嫁车辆运行费用。

5.豪华装饰公务用车,是指增加公务用车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

6.公车私用,是指将公务用车用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闭、接送亲友、学习驾驶等非公务活动。

三、专项治理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从本实施方案下发之日起至2011年11月20日,共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截至5月25日)各地各单位要迅速成立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公车治理办公室),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方法步骤、政策界限和目标要求,召开动员会议,作出工作部署,提出工作任务、措施和时限。

(二)清理纠正(截至8月31日)各地各单位要重点抓好3个环节。

1.登记自查(截至6月10日)。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自查登记,并做好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情况统计摸底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登记自查情况负责,确保登记自查面达到100%,确保登记情况真实有效,并对违规问

题提出整改意见。各级各单位在自查基础上,填报《一般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和《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自查登记表》),在本单位进行公示7日后报本级公车治理办公室(执法执勤用车中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保密要求的车辆单独填表登记,不进行公示,不填车牌号、车架号)。市直各单位《自查登记表》6月6日前报市公车治理办公室。县市区《县处级干部日常工作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见附件4)、《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汇总统计表》(见附件5)、《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汇总统计表》(见附件6)6月10日前报市公车治理办公室。

2.审查核实(截至7月20日)。各级公车治理办公室组织力量,对登记上报情况逐车进行核实甄别,对发现和认定的违规问题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上一级公车治理办公室。

3.纠正处理(截至8月31日)。各级公车治理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统筹考虑,对违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制定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于9月20日前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统计表》(见附件7)报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重点检查(截至10月31日)各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项检查组,对所辖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检查

面不少于30%;市公车治理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进行重点抽查。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编制核定和配备标准情况、登记自查情况、纠正处理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各县市区于10月31日前将《公务用车问题重点检查工作情况统计表》(见附件8)报市公车治理办公室。

(四)建章立制(截至11月20日)各县市区要根据中央、省、市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市公车治理办公室备案。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以下制度:一是编制管理制度。在审查核实工作结束前,根据两个《办法》精神,从实际出发,按照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并报上一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备案。二是购置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用车审批和公示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购置审批的工作程序、职责分工、公示办法、违规责任等,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共同监管。三是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费用定额核算制度。四是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回单位停放制度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五是执法执勤用车管理规定。财政部门分别会同公安、国家安全、司法和纪检监察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主管部门,依据中央、省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全市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配备范围、车辆编制、配备标准和使用管理等要求。

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专题工作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市公车治理办公室。

四、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政策

(一)违规车辆的认定。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乡(科)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管理的暂行规定》(豫发[1997]26号、《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厅文[1999]22号)和新颁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11]2号)等相关文件认定违规车辆。

对超编制配备使用的公务用车(以下简称超编车)的认定,原则上接原有编制标准;没有编制标准的,按新编制标准。单位公务用车总量超过编制数的,按配置时间顺序确认超编车。

对超标准配备使用的公务用车(以下简称超标车)的认定,在中办发[2011]2号文件下发之前,经公务用车管理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审核同意购置的车辆,依据原有配备标准;在省、市新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下发之前,原则上一律暂停受理新购公务用车申请;省、市新标准下发后,依据新配备标准。

(二)违规车辆的处理。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进行。对属于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的超标车,能调剂使用的,优先调剂使用;不能调剂使用、实际价值又高于新配备价格标准的,一般按照有关规定公开拍卖;继续使用的,必须符合新编制要求,并报上一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对属于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的超编车和摊派款项购车,一律收缴,并按调剂使用、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理,拍卖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同级国库;对违反规定换车、借车的,须报本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换回、退回。执法执勤用车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按照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纠正处理;没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在登记自查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纠正处理。

对违规车辆的处理,由各级公车治理办公室提出意见,经上一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各地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严禁擅自处理违规车辆。

(三)越野车的管理。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含SUV车型)。确因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的,可以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但须严格审批程序,纳入车辆编制,实行集中管理,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

(四)下拨和赠送车辆的管理。对上级下拨车辆和下拨专项资金所购车辆,以及接受赠送车辆,必须符合省、市车辆配备标准,纳入单位车辆编制管理;不符合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的,按照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纠正处理。

(五)有关责任人的处理。要区别情况、体现政策。对主动自查、及时纠正的,依据有关规定从宽从轻处理;对隐瞒不报、不及时纠正的,严肃处理;对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开始以后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

(六)严禁借机更换公务用车。凡是提拔、交流的干部,必须优先使用单位现有车辆,严禁占用其他单位车辆,严禁违规新购置车辆。特殊情况确需购置的,须报上一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现有车辆数超过新编制标准的,一律不准新增、更换车辆,逐步达到新编制要求。

试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地区和部门,要对现有公务用车进行登记自查,对违反规定的予以纠正处理。

五、专项治理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成立由市纪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监察局、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部、宣传部、编办、发改委、公安局、审计局、国资委等部门参加的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我市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工作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负责本系统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落实有关规定;

市属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规定,规范公务用车管理。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地区本部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负总责。各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研究部署,明确任务分工,提出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要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敷衍塞责、走过场的,要责令整改;对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强化督促指导。各级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做好政策咨询答复工作;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在专项治理工作各个阶段,要派出督导组,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要注意掌握工作动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汇总情况;要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指导工作。要认真受理信访举报,严肃查处典型案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要把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衔接,在清理规范的基础

上探索完善相关制度,为下一步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附件:

1、焦作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2、一般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

3、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

4、县处级干部日常工作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登记表

5、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汇总统计表

6、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

汇总统计表

7、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统计表

8、公务用车问题重点检查工作情况统计表

9、填表说明

附件1

焦作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胜利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副 组 长:薛 勇 市纪委副书记

张金平市财政局副局长

成 员: 刘新顺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郑长太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冯福平市纪委常委 赵占先 市委办公室调研员 卢继成 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 王志山 市编办副主任 付希强 市发改委副主任 杜新民 市公安局纪委书记 尹柯玲 市审计局副局长 林素月 市国资委副主任

江 超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调研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财政局副局长张金平兼任。

附件9

填 表说 明

为提高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报表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现对专项治理工作报表填写说明如下:

(一)品牌、型号情况填写车辆行驶证上厂牌型号内容。

(二)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拨款、上级拨款、单位自筹、其他资金。上级下拨车辆、接受捐赠车辆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三)车辆类型:注明车辆属于何种车型,如小轿车、越野车、旅行车(大、中、小)、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如防爆车、囚车、清障车、现场勘查车等,须在备注栏中注明)等。

(四)违规情况填写超编车、超标车、违反规定换车借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摊派款项购车、公车私用等内容。

(五)单位领导签字栏须单位主要负责人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六)超编车同时存在超标问题,数量要在备注栏中注明。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4

索取号:KK023-7000-2011-00024生成日期:2011年05月30日 12时53分发布机构:阿克苏地区财政局

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

《关于印发黄卫同志在自治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穆专员的批示件已收悉,现就阿克苏地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的相关情况作以汇报:

2011年5月13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为了做好自治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召开了全疆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上宣读了《自治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及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卫同志的动员讲话。阿克苏地区在第一时间也成立了地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李刚常务副专员担任,副组长由地委办张春林副秘书长和行署办鲁晓忠副秘书长等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地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地区财政局局长杨东禄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地区财政局副局长杨寅萍、地区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谢德生同志担任,并且地委、行署两办联合研究制定了《阿克苏地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阿地党办发[2011]60号)(后附),5月25日,阿克苏地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地区宾馆召集县市财政局和地直单位相关人员,对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软件上报工作进行了培训。

这次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截至5月18日)

(二)清理纠正(5月18日至9月20日)

1、登记自查(截止6月15日)

2、审查核实(截止6月30日)。

3、纠正处理(截止9月20日)。

(三)重点检查(9月20日至11月9日)

(四)建章立制(截止11月16日)

这次专项治理工作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级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专项治理的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二)专项治理重点是6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超编制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是指违反自治区公务用车编制规定,超额配备使用、未经审批配备使用、不在编制内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2、超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是指超出自治区规定的价格标准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3、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是指擅自采取折旧变卖、转送下属单位、提前报废等方式处理能够正常使用的公务用车,利用职权以各种名义借用、调用、换用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的车辆。

4、摊派款项购车,是指向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摊派款项购买车辆,或擅自接受下属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其他服务管理对象赠送的车辆,以及摊派、转嫁车辆运行费用。

5、豪华装饰公务用车,是指增加公务用车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

6、公车私用,是指将公务用车用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接送亲友、学习驾驶等非公务活动。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5

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xx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x办„2011‟38号)的精神,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排查廉政风险为基础,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全局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为城管执法和市政重点工程拆迁工作提供有力的纪律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要求,以排查风险为基础,以监督防范为核心,以预警控制为关键,以考核问责为保障,2011年年底前初步建立起以“三道防线”(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四 个环节”(计划、执行、考核、修正)为主要内容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达到预防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党员干部廉政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的目标。

三、工作范围和对象 全体干部职工。

四、工作内容

围绕权力运行,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全面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预警防控措施,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管理科学的防控工作模式。

(一)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

(二)业务流程风险:是指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

(三)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1年8月20日—8月25日)

1、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制定《xx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

2、成立工作机构。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xx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单位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纪检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风险教育(2011年8月25日—8月31日)围绕岗位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方面重要内容以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风险查找(2011年9月1日—9月25日)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在自查基础上,根据信访举报和投诉、民主评议、上级组织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排查单位、股室和岗位在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执法环节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按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经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并公示。

1、清权确责。对照“三定”方案和工作实际,全面清理、分析和确认本单位和股室各项工作职能,制定工作流程,报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查找岗位风险。以全员参与为基本要求,组织干部职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职责,通过自己查、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程序,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岗位职责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

3、查找单位风险。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和股室职能,组织单位和股室全体人员认真讨论并广泛征求系统内其他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意见后,查找本单位和股室在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

(四)风险防控(2011年9月26日—10月25日)围绕排查确定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制定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三阶段防控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行科学化、系统化循环管理。

1、岗位风险防控措施。依据法规制度、职责要求和业务程序,个人提出岗位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填写《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一览表》,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区纪委备案。

2、单位风险防控措施。各单位和股室要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紧密联系担负的职能、重点工作、行业特点和业务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工作规则、行为规范和廉政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并填写《单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一览表》,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有效运行机制。各单位和股室风险防控措施由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局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五)建立长效(2011年10月26日—11月25日)

1、收集廉政风险预警信息。通过信访举报和投诉、开展专项检查、执法和效能监察、行风评议、案件检查、等方式,开展廉政风险信息日常收集工作。坚持把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作为重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掌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各单位根据实际,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措施,提高认识,筑牢思想防线,自觉防范风险。

3、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次,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廉政风险较高的权力,在局分管领导直接管理基础上,由局主要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等级一般的权力,在各单位和股室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局分管领导负责;对廉政风险较低的权力,由各单位和股室负责人直接管理和负责。

4、实施廉政风险预警处置。根据风险等级,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对个人,按照管理权限,采取谈心疏导、批评教育、信访约谈、发函询问、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对单位和股室,采取对责任领导诫勉谈话、发问廉问责书、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对新发现的廉政风险,责成有关单位和个人及时制定防范措施。

5、建立和完善预警处置制度。一是建立预警处置结果反馈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接到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廉政风险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反馈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建立预警处置督查制度。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对防控措施不落实的单位、股室、个人及时督导。

6、建立定期考评总结制度。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对全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出台相关制度,年终对各单位、股室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落实动态化、常态化管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措 施,是强化监督制约、打造廉洁城管的有力抓手,各单位、股室务必高度重视,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抓好自身和职责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落实责任。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单位和股室负责人是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股室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负总责。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协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突出重点。要在普遍实施的基础上找准存在风险的重要部位,把握人事、财务、行政许可、执法办案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切实把开展防范工作融入到城管执法、市政重点工程拆迁工作以及队伍建设之中,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出实效。

(四)统筹推进。各单位和股室要把防范工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政风行风评议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管执法和市政重点工程拆迁工作与廉政建设的良性互动。

附件:

1、单位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一览表;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6

xxx

摘要: 城管执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公共职能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当地政府对于城 市管理和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态度,城管执法是行政机关规范城市秩序的有效措施,却也是城市管理中的焦点和难点。

关键词: 城管 执法 政府职能 缺陷 改进

一、城管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追根溯源,城管的前身其实属于环卫部门。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元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曾经将临安(今杭州)称誉为“世界最富丽华贵的城市”。而那个时候,古临安因为城市人口聚居而产生大量的垃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官府就开始招募专人进行清除;清末,警察机关负责对城市清洁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清理街道、收运垃圾、整顿厕所等。近代(1929年前后),当时的各地政府还颁布了有关清洁卫生的管理条例,并开始设立专门的城市环卫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各城市即建立环卫管理机构。此后,环卫部门的隶属发生频繁变动,分别归属过公安、卫生、供销等部门。1980年起,城市的环境工作改由城市建设系统管理。改革开放之后,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环境破坏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城市公用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但当时的政府相关部门执法权力重叠,职责边界不清,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重复处罚与执法疲软的弊病。要尽快扭转“一群大盖帽管不了一个破草帽”的局面,还市民一个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必须设置一个及时高效的新职能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消除了达成这个目标的法律障碍。1997年5月北京市宣武区最早启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相继成立城管部门。

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由于执法力量的集中,增强了执法威力,市民投诉和媒体 1

关注的很多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可见,从发展历史和工作成果上看,城管存在也是合理且必要的。但是为什么善花有时会结出恶果?两个必要的城市发展主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冲突?要解开这个迷,必须从矛盾关系上进行分析。

二、当前城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乱摆乱卖根难治: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不谈小区街巷,仅在主要街道、休闲广场等城市中心繁华地段,众多无证流动摊贩利用早、晚期间管理力量薄弱、人流集中的有利时机,利用部分市民贪图便宜、方便的心理,流动设摊,造成交通堵塞、行人通行不便。另外,流动摊贩使用三轮车、板车机动性强,逃逸方便,导致执法队员赶到时,他们已经更换了场所。

(二)五小行业难治理:诸如餐饮、加工、洗车、修理、娱乐之类的五小行业,存在规划滞后,环境卫生差,污染严重,居民投诉多,经营面积小等问题,这些行业沿街摆设,超门店经营,卫生设施不全,油烟排放差,脏、乱、差现象严重,同时还存在不同的食品安全隐患。从业者大多数是下岗职工、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法律意识淡薄,对其进行长效管理难度大

(三)违章建筑难拆除:违章搭建是影响城市面貌和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城管执法的突出问题。从违法建筑的动因来看,经营户为增加收入乱搭建、居民住户为增加居住空间而乱搭建。基本上两种规律,一是效仿,认为人家能搭我为什么不能,二是违法搭建投入与拆除难度成正比,越是投入资金人力多的违法建筑越是难拆除。

(四)部门之间难协调:城市管理工作面大量广、情况复杂,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工商、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都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但面对种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其他部门总能找出推脱的理由。在执法中往往存在“有利互相争,无利相互推”的现象,使城市管理的相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齐抓共管机制尚未形成。

1、综合整治靠突击。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齐 2

抓共管,协同作战。在城市创建的目标下,遇有重大活动时,往往习惯用“运动式”的方法搞城市管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整治,短期内能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这期间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推诿扯皮少,政府领导及相关单位也大力支持,一旦阶段性创建任务完成,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揽机构来组织落实长效管理,形成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局面。

2、基层政府管理城市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城市管理点多面广,尤其在现场、现行方面,管理重心太高,往往出现“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作为城市管理主要责任人之一的区(街办)、社区、城中村(组),没有管理城市的具体责任和压力,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投入到基层城市管理工作中,致使管理脱节、断链,城市管理网络不健全。从我调查的情况看,很多违章占道现象背后,都有街办、村组、驻街单位的背景。某些单位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带头违规“种房”、违章占道经营,甚至带头向政府提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部门查处时,他们一面以照顾困难名义为违章者说情开脱,私下又支持违章者与职能部门对抗,使城市管理工作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二)执法难度大。

1、执法手段单一。根据《行政处罚法》和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依法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具有上述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只能由法律设定,而且只有司法机关和工商、税务、海关等少数行政机关可以实施。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了各类行政处罚,但对违章者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后续监管措施,没有赋予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任何有效手段。

现实的执法情况是,违章者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根本就不理睬,罚款没钱,责令清理、改正我不干。执法人员没有什么办法强制其交罚款或强制其清理,也不能暂时限制其自由带回机关处理。这样一来,除了做工作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加以管理。

2、执法效果不佳。目前,违反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出现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违法违章现象大量存在,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第二,动态性。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性质上的不确定,没有规律可以掌握,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第 3

三,反复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违法行为呈现出多发性、反复性和经常性,被纠正或教育后,又重新开始,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这些情况,使得我们的执法人员穷与应付,疲于奔命。

3、执法人员安全无保障。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决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决不允许发生打架等暴力事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不法商贩、“钉子户”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4、执法力量薄弱。城管执法队伍既有公务员,又有事业人员,更多的是协管员。各地城市规模迅猛扩大,但执法力量并未有明显增加,正式职工与协管员比例一般都在1:3-6,因此在做到长效管理方面,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执法环境差。

1、违章行为当事人认识上有误区。他们没有意识到城市管理法规也是行政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一样,违反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碰到最多的申辩理由是:“我又不偷不抢,在街边摆东西谋生,犯什么法!”他们在内心深处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导致不主动配合执法,有时纠缠、拒绝、阻碍甚至少数“钉子户”暴力抗法的事件不断发生。

2、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

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 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侮老百姓,彻底否定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行动,助长了违法行为人的底气,形成了不利于城管执法的社会氛围。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3、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不高。一些市民的环境卫生习惯较差,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还十分淡薄。一些干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高,不少人只抱怨不参与,只指责不自责,袖手旁观而不身体力行。

(四)、执法保障不足

1、法律保障不足。所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顾名思义是把某些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全部或部分集中起来行使。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17号文件要求,目前在城管范围比较规范又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主要涉及4个部门(系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

(包括市政、园林、公用、规划、市容环境卫生等)的全部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和建筑施工污染的行政处罚权;公安部门对侵占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涉及几十部法律、法规、规章,几百款罚则,这中间,既有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及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规章,也有省级人大、政府发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政策性文件,在具体执法工作中,还要顾及地方上人大、政府、部门的一些规定。且有些法律、法规、规章不尽完善,操作性差或相互打架,罚则不尽一致,或者只有禁止条款,没有处罚条款,给执法工作带来难度,如大型户外广告的认定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对未经批准占道广告的处罚按市容环境管理方面的法规与城市道路管理方面法规罚幅就不一致,《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行政执法无可适从。

2、人员保障不足。要管理,就必须有人,人员保障也是城管执法最基本的保障。城市规模有大小,层级有区别,区域有差异,经济水平有落差,管理任务有轻重,一个城市到底有多少城管执法人员才算科学合理,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目前一些部门凡有核定编制的,一般都按照人口多少,地域范围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来确定。如公安干警的配置一般按照辖区总人口的万分之十一确定,消防人员则为城市人口的万分之四,学校教职员工配置根据高中、初中、小学学生数确定一个基数后,再按照城市、县镇、农村加减不同的系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编制如何确定,现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以城市人口的万分之六——八较为适宜,笔者也同意这个观点,但在具体确定人员编制时,还应考虑诸多因素,如城市规模大小、人口集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外来人口数量等。一般说,大中城市人口集聚度高,经济发达的则可取低限,小城市,人口集聚度低的则应取高限。总之,合理确定城管执法人员编制,是保证管理工作正常运作的基础条件。在人员保障问题尚有一个问题亟待引起注意,就是人员性质问题,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但在各地实施中,几乎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行政与事业混编、混岗,这既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又给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带来许多难 5

题。

3、经费保障不足。经费保障涉及机构运作的三要素“人、财、物”中的二项,可见其重要性,财、物的保障主要是经费的保障。从城管执法经费来看,主要有这么几大块,一是人员经费,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二是日常公用支出,包括日常办公费用、办案经费、交通差旅、设施维护保养等;三是专项经费,包括设施更新、设备添置、专项整治经费等。

由于城管行政执法明确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因此其行政支出必须由财政全额拨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别,一些地方城管行政执法的经费往往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有些城管执法部门为了生存,为了维持正常运作,不惜以费代罚、创收补费、罚没分成等“乱收费、乱罚款”来弥补经费缺口,既影响了城管队伍的形象,拉大了城管执法队伍与群众的距离,使日常执法难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前城管执法队伍在一些群众中认同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此。那么经费保障这块如何能在最低限度上支撑正常运作?从各地的实践看,以人员经费的2倍较为适宜,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尽管有高低,但以人员经费为基数确定日常办公费用相对较为合理(当然大的专项支出不包括在内)。

4、人身保障不足。城管执法的场合是马路执法、一线执法,面对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这类执法的难度可想而知,执法中碰到“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情况往往使执法人员陷入尴尬的境地。社会矛盾的突出,谋生的需要,往往使一些人根本不顾法律、法规的尊严,违法违章现象大量存在,管理与被管理者经常达到你不给我设摊,我无法生存,只有跟你拼命的激烈程度,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受到极大的威胁。据报载,广州城管几乎“天天被打”,各城市都存在这方面情况,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5、环境保障不足。这里说的环境保障,主要是执法环境、舆论氛围、群众的城管意识等。城管执法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城管执法又是个出新闻的题材,城管执法又是个不讨好的差使。新旧体制转轨期间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最容易体现在城管执法过程 6

中,市容环境差,批评城管执法不到位,而一旦加强了管理,导致矛盾冲突,又责怪城管野蛮执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从众心理、同情弱者的心理使大部分群众不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笔者碰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长者对其住宅周围乱设摊非常有意见,多次投诉反映,但当我们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整治时,在经多次教育劝导无效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时,这位长者却站出来替他们说话,要我们给他们生活出路。无论是市民评城管,还是年终考核,城管执法不倒数几位已是不易。暴力抗法的不断发生也可窥见城管执法环境的恶劣。这里面当然有执法队伍自身建设、队伍素质存在的一些问题,更有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形象。城管执法特定的管理对象注定了城管执法的矛盾性、冲突性和逆反性,因此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也是执法保障的基本面。

6、层级保障不足。体制既已确定,管理模式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层级管理即层级保障涉及到如何从组织上来保障高效的行动体系、指挥体系、运作体系。综观全国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地方,在层级设置上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级执法、二级执法。一级执法就是市建立局,区建立分局,人、财、物由市里统一掌控,分局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向区、街派出执法队伍,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二级执法即市建立局,区也建立局,人、财、物由市、区分别管理。两种运作机制利弊各显。

实行一级执法、垂直管理,好处是机构精简、一线人员充实、职责明确、扯皮减少、力量集中、指挥顺畅、效能提高;有利于加强队伍集中,调控能力强,人员进出口子畅,交流、调整、培训均能做到一个标准,有利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考核、评比、监督、管理一个尺度,防止相互攀比,消除负面影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影响区、街积极性,对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实行二级执法,优点是做到重心下移,发挥区、街的城管积极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减少市财政的经费负担。同时使区一级政府能切实承担起管理城市的职能。存在的问题是机构增加,一线人员减少,人、财、物分散、浪费,市局调控能力减弱,造成政令不畅、指挥不顺;由于利益驱动,容易产生乱收乱罚现象;市局无法对整个队伍统一进行交流、调整,对违规违纪行为无法查处,影响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等。

四、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对城市管理职责清醒的认识,城管队伍要有“以民为本,服务社会”的本质执法理念,在完善城管体系的进程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理性分析,大胆尝试,切实增强服务型城市建设,保障落实城市管理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城管执法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应把“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主题思想落实到每一个政府城市管理执行者的思想中,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城管执法工作的科学发展,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条解决思路:

(一)制度上:建立和完善城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

城管执法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缓解执法者和执法相对人之间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矛盾,在在执法过程中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解决其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使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具体的处罚标准,损害执法相对人的权利,避免出现随意收费、任意罚款、滥用职权的“城管弊病”,不断提高城管队伍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思想上:城管执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接受受理城管相关投诉中,最常见的要数乱设摊和占道经营,究其原因,是由于执法相对人在城市生存的需要。但是,强制执法是否真的能够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呢?在城管执法中应当灌输“以人为本”的城管执法理念,从而使得人得基本生存需求等到满足。以在各城市普遍出现的“夜排档”为例,一些中心城区可以根据市民需要,指定时间、地点经营,为流动商贩向固定摊位转化提供条件。当然,设摊和占道经营的另一个方面是由于存在社会需求,正规菜场的过高成本也促使马路设摊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能否换一个思路来处理问题,比如解决流动摊贩的设摊场所,降低其设摊收费的标准,然后规范管理,保障其生存的权利也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处罚只是城市管理执法中的一个手段,协调好各方关系,保障各方权益才是长久之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提高化解矛盾的水平,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宽容以待、耐心说服、冷静处理,使管理对象平8

和接受,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三)环境上:做好信息公开,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城管执法环境。

宣传城管的工作职能、手段,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公开透明的以法律为准绳接受公众的监督。利用新闻媒体,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城管执法氛围,从而使广大市民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配合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可以适当采取录像、拍摄等措施避免因执法相对人的胡编乱造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满,以前面列举的上海普陀区城管的不文明执法为例,执法者否认携带工具而市民称其以棍状物打人,这就需要客观的证据来证明,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词都不能尽信。另外针对一些涉及面广,对市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执法决策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公开举行听证,将执法范围、职责、收费标准、办案程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相对人、社会公众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强化社会对城管执法部门工作的监督,使城管执法决策更加体现公众的利益,执法过程更加公正化、透明化,这样也更能够使城管在日常执法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四)职能上: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怎样真正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呢?政府不再是凌驾于公民社会之上的官僚,而是作为人民的公仆,矜矜业业的服务于民,如果这种思想能在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加以体现,也就意味着城管之类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不再是位居于庙堂之上、依靠权力控制相对人的“管理者”,而是与相对人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应当真正做到替群众办事、为群众说话、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城管执法“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作用,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真正形成管理合力,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和执法效率。

(五)硬实力:提高城管队伍自身素质

城管执法人员不仅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还要熟练掌握城管执法业务知识,经常接受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城管执法人员应当明确“服务” 9

意识,认识到执法者同时也是服务者,在热情、周到、及时、高效地履行职能的同时,积极探索提高执法效率的途径,提高执法质量。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人员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执法人员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城管执法的信任,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因此,时时注重礼仪,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端庄的举止,整齐的穿戴,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文明执法的良好开端。我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在某些区县内试行大学生城管的队伍建设。首先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较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法制观念较强,在执法中更多的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执法行为,暴力执法可能性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管的风气和形象,也能为城管队伍起到宣传作用。

五、结论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地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大,城管执法人员素质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城管执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只有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我们才能使城管执法走出现实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形象,需要城市行政执法人员的有序管理和文明执法,要做到有序的科学管理就需要继续解放传统的管理思想,在管理的方法和方式上不断的创新,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而政府方面应当及时做好信息的公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早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服务型政府”,为城管的执法活动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舆论导向。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随着城市管理工作标准的提高,执法力度的加大,执法难、难执法的现象也凸现出来,成为摆在每个城管人面前的一道课题。为此,本文试从当前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一、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市民整体素质与城市文明发展程度不适应。城市管理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使各地区和每个人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当前群众的城管意识较为薄弱,群众文明素质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许多不良观念和不文明习惯依然根深蒂固,制约着城市化进程。

2、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自成立城管执法局以来,有效地克服了部门之间的职权交叉和扯皮现象,避免出现多头管理,重复执法,或无人管理的现象。但与此同时,城管部门与规划、公安、环保等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之出现的可管、可不管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3、城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我国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国家也缺乏对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典,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这就造成了城市管理者的管理困难。

4、管理方式上过多依赖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由于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研究,局限于就事论事,热衷于搞运动,搞突击。这类运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效果往往是前治后乱。

5、行政执法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制度也不健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遭遇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遭遇暴力抗法时事后往往不了了之,以致在很多情况下都影响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士气。

二、解决对策

1、加强领导,优化体制。政府应将城市管理列入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理顺城市管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解决职能交叉问题,促进城市管理良性发展。

2、加强立法,依法行政。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善健全的城市管理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各地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依据也五花八门,给执法工作埋下了很多隐患,不利于执法队伍的正规化、法制化建设,因此急需政府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以促进城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3、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能从根本上减少跨门营业、违章搭建等违法违规现象的“滋生土壤”。

4、深入宣传,强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和道德文明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地形成宣传声势,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让更多的群众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为城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5、加强管理,提升效果。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建立城市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运用多项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城市精细管理。

固定资产被盗如何向税务机关报损 篇8

发表日期:2010-06-0

4问:企业固定资产被盗,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哪些资料进行报损?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城管执法机关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 篇9

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社区(街道)、镇: 根据市监察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局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治理和规范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沪监 „2011‟41号)精神,为认真落实清理和规范工作要求,现将本区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本次专项治理的任务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严格落实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实现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治理工作目标。

二、专项治理范围和内容

本次专项治理的范围包括区政府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街道(镇)等。主要针对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直接或以成立相关经济实体、社会组织的方式取得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入的行为,重点治理和规范 2010年、2011年实际发生的各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具体有以下几类:

(一)应予取缔的各项收费

根据《价格法》和国家有关收费规定,下列收费行为一律取缔:

1、将职责范围内的服务事项由无偿提供转变为有偿经营;

2、行政机关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取费用的;

3、对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自行继续收取;

4、利用(借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

5、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强制企业到指定机构接受检测、代理、查询等服务并收费等;

6、其他乱收费行为。

(二)应予重点清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根据市发展改革委、市监察局等单位联合发文的《关于本市开展治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工作的通知》(沪发改价费(2010)004号)规定,对于具有以下行为的,实施经营服务性收费需经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相关部门对收费合理性进行审核并明确收费性质后,对于不应保留的应予以清理,予以保留的要规范收费方式、收费程序和要求:

1、提供涉及法律法规规章和部门文件规定或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检验、检测、评估(或评价、评审)、鉴定、认证等服务;

2、自行设立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或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服务收费;

3、利用(借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收费。

(三)预算收支管理的规范

1、预算管理的完整性。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与职责相关的经营收入是否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是否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备(报送)经营收支情况等。

2、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及资金使用

— 2 — 是否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进行核算,是否存在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薄核算;是否存在通过往来款核算收支或将收支转移至工会、职工技协,资金是否用于超标准发放职工津补贴等情况。

3、票据使用的规范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应开具税务发票,按照税法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金;是否存在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内部票据代替税务发票,规避税款的行为。

三、组织方式

区监察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编办等单位联合组成治理和规范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负责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担负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落实联席会议交办的具体事项(区发改委联系人邢祥鑫,电话:***、52564588-2324;区财政局联系人钟开屏,***、52564588-2468;区监察局联系人倪锦,电话: ***、52564588-1557)。各预算单位是本次专项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所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按照区联席会议的要求,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切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

四、方法步骤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2012年2月20日之前)。区政府各委、办、— 3 — 局、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街道(镇)组织本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或所属事业单位投资成立、代为管理的经济实体、社会组织对经营服务性收费开展自查,自查范围从 2010 年至2011年,自查内容包括治理和规范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完善制度的情况及建议等,并如实填写《被检查单位基本情况表》、《经营服务性收费治理规范情况表》以及《经营服务性收费收支情况表》。各委办局等所属下级单位认真填写3份表格后上报;各委办局等单位对下属单位上报表格进行汇总,对照本通知政策规定,提出初步清理意见并形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及上述 3 张表格(含电子光盘)于 2012 年 2 月20日之前报区发改委(区政府1号楼B区1324室)。各单位都要上报相关材料,经自查无相关情况的单位也要零报告。

(二)集中审核阶段(2012 年 2 月底至 2012 年 3 月)。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对各委、办、局等单位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分别提出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具体意见,对于目前不明晰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及标准予以取消或调整等,并根据自查及审核情况确定重点检查单位名单。

(三)重点检查阶段(2012 年 4 月)。在自查和集中审核的基础上,由区监察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编办等部门抽调人员,共同组成重点检查联合工作小组,按照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检查单位名单,对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共同实施重点检查。重点是具有行政执法、监督权

— 4 — 力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查走过场的单位以及发现在自查中故意瞒报、漏报或所报失实的单位。检查内容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合法合规性、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入的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等。

(四)整顿落实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各单位要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抓好落实,做到责任明确、整改及时、处理到位。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专项治理工作的情况向区政府报告。

五、建立机制

(一)实现收费公示,提高收费透明度。各委、办、局等单位应在本单位政务公开网站公示下属单位全部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内容,未经公示的一律不得收费。通过公示,进一步推动收费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管。

(二)形成目录,严格对项目、标准进行管理。通过这次专项治理检查,各委、办、局等单位应上报本系统单位具有垄断性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等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并纳入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合理制定收费标准,按部门形成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实现动态发布;同时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落实及后继管理工作,严禁将已停收、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

(三)制定管理办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在专项治理结束后,相关管理职能部门适时研究制定本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明

— 5 — 确监管原则、预算管理方式、定价程序等,建立健全收费成本监审制度。

六、具体要求

(一)统一认识,认真负责地切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按照本次专项治理的要求,明确责任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自查工作不走过场;积极配合检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使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各部门、各单位在组织专项治理时,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对于行政机关的专项治理要以执法、监督部门为重点。对于事业单位的专项治理要以具有行政审批等行政职能的全额事业单位为重点。同时要与规范津补贴检查、“小金库”治理等专项检查相结合,与纪检监察、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等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协调推进,努力提高治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进一步建立防治长效机制。专项治理要注重源头治理,把建立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来源的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从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加强监督入手,围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依法行政、规范收入来源,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管。

附件:

1、普陀区治理和规范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

— 6 — 收费专项治理活动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2、治理和规范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情况表(共3张)。

上海市普陀区监察局

上海市普陀区财政局

上海市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普陀区审计局 上海市普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7 —

附件1

普陀区治理和规范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 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治理活动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组 长:葛希美 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区纠风办

主任

成 员:施云华 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岳 华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田 军 区财政局副局长 王廉之 区审计局副局长

倪显良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上一篇: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作文下一篇:木偶奇遇记小学生家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