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共6篇)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1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单元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 生跳集体舞的情境,信息窗2呈现的是团体操情境,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本单元是数运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在全册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加强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 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 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
流,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三单元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创设出海归来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海上养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三个信息窗通过加工车间工作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同时也将估算的方法和意识渗透其中。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
学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教学难点
会用这些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
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教学目标:
1.结合和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被除数最高位够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课时安排:4课时
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课时安排:4课时
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一的主题图是举行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借助钟面呈现联欢会及各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引出对时、分的认识。信息窗二是观看元旦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校园歌曲大联唱的情境。借助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引发学生提出“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的问题,从而引入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的学习。信息窗三是以“新年的钟声”为情境,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建立分与秒的关系。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正确地读出钟面的时刻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课时安排:5课时。
八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给花坛安护栏”,通过两个小朋友提出“给每个花坛安上护栏”的建议,将学生的我注意力由欣赏花坛引入对周长的探索学习,并利用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用不同方法的测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第二个信息窗是“购买花坛护栏”,情景图左边呈现的是同学们在测量长方形花坛长与宽的活动情景,右边提供了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数据,信息牌上面显示护栏的单价,引出“给不同形状的花坛安装护栏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引入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学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
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轴承的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课时安排:3课时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分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本单元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包括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三部分知识。每个窗口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的读、写与各部分名称;第二节教学几分之及,在体会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第三
节在比较分数大小,进行加减计算时继续体会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课时安排:4课时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2
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从利用感官认识物体入手的。“怎样认识物体”一课用“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怎么辨认他们”为科学探究主题,让学生自主经历一个“用感官辨认物体”的科学探究历程,意识到用感官认识事物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4、怎样认识物体 教学目的
1、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3、会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杯子、筷子、橡皮、石块、橡皮泥、各种各样的球、水果、盐、醋、酒精、牛奶、各种饮料等。活动过程:导入
今天你们带来了哪些物体?你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探究过程:
活动一: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怎么辨认他们?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介绍各种球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点,各样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常用铅笔、直尺、橡皮等学习用品的特点。
(2)学生说出物体的特点,交流辨认物体特点的方法,认识各种感官所起的不同作用。(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用不同感官所认识的物品、物品特点及认识的方法。用眼睛看(视觉):可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用鼻子闻(嗅觉):可识别物体的气味。用舌尝(味觉):可识别物体的味道
用手摸(触觉):可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质感等。
师总结: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在用感官认识物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活动二:用我们的感官比较不同和相同
1、用手分辨物体。在不透明的包内放入石块、橡皮泥、苹果、橘子、梨等不同物体,让学生依次上前只通过手的触摸来区别是什么物体。
2、运用综合感官分辨物体。在桌上分别摆上四杯颜色、数量相同的液体:水、糖水、盐水、白醋;让学生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自己区分液体的方法;注意先用眼看,再用鼻子闻,闻物体的气味时,应用手把物体散发出的气味扇到鼻子边来,不要用鼻子直接凑近物体闻,以防有毒气体的伤害。最后,用筷子各沾一点尝;小组代表上前来用各种感官区分这四杯不同的液体。
3、室外分辨周围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4、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收获。
课后反思:运用感官判断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但如何按一定的顺序去分辨,孩子们可能没有想过,所以在分辨四杯液体时,不是那么准确。
5、给文具分类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活动准备:各种文具
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对文具店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收集了好多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小组交流活动。探究活动:
1、给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
自由分类。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展示自己的分类情况,说出分类的依据(标准)。小组汇总分类用到的标准。
根据自己和小组对文具的分类情况,对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展示文字资料,明确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生活中的分类。
展示搜集的资料,交流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对生活中的分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分类的标准,尝试解释分类的意义。针对生活中不合理的分类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课后拓展:师:生活中的分类简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师;对,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分类。药店的药品有分类,食品店的食品有分类,服装店的服装也有分类,它们是怎样分类的?课后再去调查一下。
课后反思:给文具分类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在活动中,能很快地用了几种分类方法,但总结的还不太好。
6、哪杯水热
教学目的:
1、通过用温度计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具准备:温度计、烧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两杯热水:谁能知道这两杯水那一杯更热?用什么方法? 生:触摸
师:除了用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更准确的知道热水的温度? 生:温度计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师讲解:温度、温度计
2、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三、想办法使热水温度降得更快一些。师:如何使水的温度降得快? 生讨论
分组设计实验活动(师指导,巡视)注意记录实验数据。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评价学生活动情况
四、自由活动
师:你会使用温度计了吗?你想测量那些物体的温度? 生自由测量活动
五、拓展活动
师: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有的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不正确,同样的热水,不同的小组的测量数据不同,并且温差较大,数据的记录上也是有不同的失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注意强调学生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7、水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做简单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温度计,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使用温度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要领,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的变化。(板书课题)
二、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师倒一杯热水)
师:这是一杯热水,如果要测量这杯水的温度变化,你认为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实验的方法,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小组分工、防止烫伤等。)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要对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项目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预测,我们今天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实验之前先大胆猜想和预测,并把猜想记录下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三、持续观察一杯热水降温的过程,收集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热水的变化规律: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降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
五、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使热水的温度降的更快些?
课后反思:学生在观察水温逐渐变化时,非常认真,但降水规律的变化曲线学生较难理解。
8、哪杯水多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学会初步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观察比目测更准确。
三、课前准备 :
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 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出示杯子不相同,水位不同的三杯水,让学生猜测哪杯水多,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出示课题《哪杯水多?》
(二)新授: 探究活动1:
1)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说出判断的原因。2)学生交流。
3)归纳:在杯子相同的条件下,水位高的水多。探究活动2:
1)观察当杯子不同,水位相同时哪杯水多。2)学生观察、汇报。
3)归纳:当水位相同时,杯子粗的水多。探究活动3:
1)观察:当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时哪杯水多?
2)讨论当无法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水的多少时,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解决。3)学生交流并确定实验方法。
4)小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指导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量筒。
(三)课堂拓展:
1)先估计杯中水的体积,再进行测量验证,填写好实验报告并交流实验结果。2)学生交流生活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与应用。
(四)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
自己设计制作简易量筒
教学反思:学生自己带来的杯子各种各样,所以哪杯水多很难判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并能较好的使用量筒。
9、有趣的不倒翁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2、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爱科学的教育。
3、通过制作不倒翁,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不倒翁扳不倒的秘密:
1、上轻下重
2、底部是半球形 教学难点: 不倒翁重心的位置 课前准备:
课件:一组可爱有趣的不倒翁
教具:一个不倒翁、一个装有1/3瓶泥土的瓶子 学具: 每组1个不倒翁
制作材料:鸡蛋壳、剖开的小皮球、橡皮泥、扇形纸、饮料瓶、彩笔、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和咱班的同学一起研究问题。我呀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它就藏在老师的电脑当中,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得先猜一个谜语,如果能猜中,这个礼物就会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听好: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学生猜测)
是它们吗?(出示课件:一组摇摇摆摆的不倒翁)(是)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从早到晚不睡觉,千人万人推不倒。)大家说的都很在理,抓住了它的特点:推不倒,猜出是不倒翁的。这么可爱有趣的不倒翁,你们想不想玩?(想)在同学们的桌洞里就藏着一个不倒翁,大家拿出来玩玩吧。(学生尽情地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同学们玩得都很开心,有的同学甚至把不倒翁的头部摁到了桌子上,可是一松手,不倒翁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了,推不倒。现在,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是啊,我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猜这里面一定藏着个小秘密,你们想不想揭开这个秘密?(想)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板书:有趣的不倒翁
二、探究活动:
1、猜一猜:
这样吧,先让我们猜一猜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如学生积极性不高时,鼓励:科学家在研究问题之前都要进行大胆地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看看哪个同学像个小科学家。还有谁来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学生猜:底部是半球形、里面有东西等等)
这些都只是同学们的猜测,是对是错?谁也说不准,怎样做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打开看看、做实验)好主意,就按你们说的办法去做,看看哪个小组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2、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参与其中。
3、学生交流,教师做参与者,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4、动手制作不倒翁。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像科学家一样发现了不倒翁推不倒的两个秘密,现在,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不倒翁?(想)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做一个不倒翁,待会儿我们要举行一个作品展示会,评选出最佳作品和最有创意的作品。好,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来材料中心领取材料。(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可加以适当的帮助。做好的作品放在讲台上。)
讲桌上已经摆上了大家亲手制作的不倒翁,怎么推也推不倒(师边说边推弄不倒翁)谁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件作品最好?为什么?哪一件最有创意?(学生评)
师:请最佳作品获得者上台和大家见面。(握手祝贺)请最有创意的作品获得者上台。祝贺你们!师:这几个虽然推不倒,但是总往一边倒,是为什么?请小专家们帮助分析分析。生:因为橡皮泥放偏了。师: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 生:底部的中间
师:课后你们调整调整好吗?除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制作不倒翁?(半个乒乓球、半个苹果、半个桃子等)如果大家有兴趣,课后还可以寻找你喜欢的材料试着再做一个不倒翁。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3
【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想做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具体措施】
一、落实教学“八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对学困生要实施“一帮一”措施,让好学生在课余空闲时间给予辅导帮助。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对后进生进行辅导,以免一拖再拖,耽误最佳辅导时机。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在共同的基础上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尖子生,让他们当先生说一说,将一将。习题的总量也要分层。可以每次课后布置一道思考题由尖子生完成。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4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口算(20分)
60×7=
500×9=
400×8=
6×400=
4×15= 3×200=
17×3=
45×2=
101×9=
200×4= 8×110=
150×3=
300×4=
2×27=
7×40= 150×3=
5400÷10=
36÷9=
3×12=
63÷7=
二、填空(20分)
1.0乘任何数都得()。
2.600×5的积末尾有()个0。
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4.8×400的积末尾有()个0,250×4的积末尾有()个0。5.15的4倍是(),24是3的()倍。7.估算298×8是,要把298看做(),估算结果是()。8.乘法运算要从()位算起。9.在质量单位中,g表示(),kg表示(),1千克又叫1(),1千克等于()克。
10.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笔记本电脑
西瓜
饮料
一包饼干
轿车 2()
4000()
250()
150()
1800()
三、选择(5分)
1.43×4的得数是
()A.162
B.182
C.172
2.16×0和4×0的得数
()A.16×0大
B.4×0大
C.相同
3.一本语文书大约重
()A.16克
B.120克
C120千克
4.1千克铁和1千克木头
()A.1千克木头
B.1千克铁
C.同样重
5.一袋大米大约重
()A.50千克
B.200克
C.200千克
四、在○里填上“>”、“<”或“=”(8分)
4000千克○4988克
6000克○6千克 32千克○32克
72×6○8×71
32×3○4×20 81
五、列竖式计算(12分)78×9
408×7
六、连线(8分)
5×95
16×6
一百多
五百多
73×4
42×3
10000克○10千克
80×3○30×8 ÷9○18÷6 126×8
5×170
62×9
四百多
九十几
5×22
204×6
804×4
3×31
二百多
7×71
七、列式计算(6分)1.308乘9,积是多少?
2.5个78相加是多少?
3.83个6相加是多少?
八、实际应用(21分)
1.小狗体重4千克,小羊体重24千克。小猪的体重是小羊的6倍。(1)小羊体重是小狗的几倍?
(2)小猪体重多少千克?
2.同学们做操,女生站5排,每排26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
3.同学们去摘棉花,每个小队有12人,平均每人摘棉花4千克。5个小队一共摘多少千克?
4.奶奶买了一根4米长的红丝绳编中国结,编一个中国结要用红丝绳105厘米,编好2个中国结后,这根红丝绳还剩多少厘米?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5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常用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
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质量观念。
(七)课时安排:2课时(新授)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第1课时: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1、通过图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特别介绍天平。
http:///photos/tonyzhang/4937513455/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C%EC%C6%BD%CD%BC%C6%AC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12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E5%D6%D8%B3%D3%CD%BC%C6%AC&s=0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3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C%A8%B3%D3%CD%BC%C6%AC&s=02、通过信息窗(课件),获取信息,感知1克、1千克有多重。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5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8%D4%BC1%BF%CB%B5%C4%CE%EF%CC%E5&s=0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9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8%D4%BC1%C7%A7%BF%CB%B5%C4%CE%EF%CC%E5&s=0
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些较轻的物品装在学具袋中,如课本中呈现的花生米、硬币、黄豆等;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QQ糖、巧克力、比较小的水果等。估计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质量单位“克”。
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买菜、买水果、买面粉、买食品等常用到哪个单位,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千克这个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并通过动手掂1千克沙子或粮食,感知1千克有多重,在感知的基础上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并通过实物介绍1千克= 1000克。
3、小结:(课件)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
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kg”表示。
4、练习巩固
(1)做“自主练习”P6—
1、2题。
(2)课件
5、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
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
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
交流。
(二)第2课时“动物趣闻”教材5页认识吨
1、吨这个单位很大,学生很难直接体会到它,教学时借助一袋大
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也可结合学过的克与千克的对比(展示课件),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t”表示。然后再引导学生猜测1吨有多重?根据猜测情况,向学生介绍1吨= 1000千克。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篇6
一、填空(20分)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________计算.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加法有乘法,应该先算________.如果括号里有乘法有除法,应该________计算.
3.根据下面的应用题,写出各算式的意义.
百货商店卖出3箱保温式电饭锅,每箱6个,每个保温式电饭锅卖16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①1656表示________.
②16563表示________.
③63表示________.
④165(63)表示________.
4.要使算式410+205按加法、乘法、除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就要添________,算式变为________.
二、直接写得数(10分)
7208
165+60-50=
183=
634=
234=
75(15-10)=
9015=
10324=
60012=
24+360=
45090=
150+503=
940=
16(24)=
9006=
(17+6)20=
104-78=
93-39=
208+56=
184-(75+25)=
三、根据下面各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12分)
1.404=160
2.25+75=100
140+160=300
综合算式:________.
10020=5
综合算式:______
3.58+34=92
4.13212=11
60-48=12
25+11=36
9212=1104
综合算式:________.
368=288
综合算式:________
四、计算(12分)
1.370+15057
2.3500(900-893)4
3.(500-180)(17+23)
4.840670+630
五、列综合算式解文字题(16分)
1.85与15的和除100,商是多少?
2.250减去5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3.88与64的和,除以24与16的差,得多少?
4.760加上800与680的.差,和是多少?
六、应用题(30分)
1.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1200米的路程需要几分钟?
2.修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15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修75米,实际几天就完成任务?
3.蔬菜组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4.四年级二班有6个小组,每组8人,共种向日葵96棵.平均每人种多少棵?
5.商店的粉笔每箱40元,学校买了20箱,如果再买8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教学 备课资料(青岛版三年级下册)10-12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08-11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6-14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09-23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有趣的游戏10-18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