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用8篇)
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1
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师德师能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治理
方式,抓好学前教育规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安全水平提高等重点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方便的教育。
一、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创新教育治理方式。增强教育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控制各类检查评比和表彰活动。发挥社会组织参与作用,试点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强化“学区化”概念,探索组建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委托管理、结对帮扶等形式,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行中心城市学校大学区管理制度,推进教学业务市区一体化管理,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并推行学前教育“片区化”管理,启动“公办园”带“民办园”工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县(区)和学校承担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省级实验区项目,逐步建立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培养机制。扶持有条件的中学与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4.深化考试招生改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九年一贯制学校对口招生。严格落实中心城市初中和小学“划片招生”政策,加强小学和初中学校之间贯通,逐步解决“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降低中考试题难度。将生物、地理、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继续扩大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向区域内初中招生的比例。落实省上高考改革要求,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二、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5.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步伐。启动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利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富余资源改建村级幼儿园,增加小学附设幼儿园数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发挥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和对口帮扶。坚持年检制度,坚持向民办幼儿园派驻业务园长制度,引导民办园规范办学。强化监督管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多渠道补充师资,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短缺问题。
6.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华亭县要巩固提高均衡发展成果,年内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崇信县要对照省定标准认真开展自查,查缺补漏,重点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学校差异状况评估、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年内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其他县按规定做好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师培训和课程设置等工作,不断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引导中心城市和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任职任教。
7.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稳定普通高中规模,持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认真研究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背景下高中办学方向、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努力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省级示范性高中要停止招收复读生和举办复读班。精心组织高考督查指导,确保高考质量逐年提升。开展高中实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鼓励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力争建成省级实验校1—2所。
8.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快中职学校专业深度整合,突出与地方产业优势结合、突出原有优势专业的改造升级,申报并建设一批省级骨干专业。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内涵发展。举办全市第四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争取在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加强第二、三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机电工程学校年内通过评估验收。对照高职标准,依托国培计划,对规划整合的中职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开展中职学校专项督导,提高办学质量。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开建**职业技术学院,做好院系、专业设置及教师培训工作,积极争取机构和编制批复。
9.提高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水平。落实少数民族考生在入学、资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项目投入和教师培训上给予倾斜支持。加强特教学校教学管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和特教班建设,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0.规范扶持民办教育。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审批程序,清理整顿无审批办学、擅自扩大审批范围办学等违规行为,促进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通过争取国家和省级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将民办教育纳入市级各类评优选先,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11.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加强电大开放教育、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工作,完善继续教育网络服务体系,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三、大
力促进教育公平
12.持续优化调整中心城市和城镇教育布局。认真实施《**中心城市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及建设规划》,开建广成学校,新建、改建城市幼儿园,扩大中心城市教育资源总量。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指导县(区)编制城镇教育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及学龄儿童增长变化情况,预留学校建设用地,解决城镇学校大规模、大班额问题。
13.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严格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研究制定《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意见》,做好小规模学校发展预测,加强经费统筹、人员调配,推广小班化、复式化教学,以乡镇学区为单位,实行百人以下学校“联校走教”制度,确保按规定开齐开足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等国家规定课程,因地制宜办好村小学和必要的教学点。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14.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启动实施学前一年教育资助。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面。做好路费资助、万名计划、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及其他各类资助工作。探索建立市级学生资助体系。
15.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建成296所学校数字校园管理平台,243所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接入,1790个教学班实现优质资源覆盖,5000名师生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展全市信息技术课教师调研摸底,建立市级信息技术课专家库。充实和完善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库,加强**市教育云平台应用推广。加强“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学资源应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6.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指导县(区)和学校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指导学校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按照“低重心、高起点、厚基础”的工作思路,“抓起始年级、抓课程改革、抓学段衔接”,“重常规、重过程、重细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课堂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教育质量作为县(区)教育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坚持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四节”活动,筹备启动全市中小学首届读书节和科技节,办好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
17.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系列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活动。积极申报中小学德育示范校建设,力争有一批学校进入省级德育示范校行列。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18.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水平。加强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好大课间和阳光体育,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力争建成省级体育与艺术示范学校20所。举办全市高中学生篮球联赛。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扎实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认真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开齐开足卫生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各项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协调落实农村学校学生体检工作。
19.推广普及家庭教育。探索研究家庭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形式,在全市逐步推广和普及家庭教育,提高社会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
20.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按照省上要求,启动乡镇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试点工作。评选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0所,力争3—5所学校进入省级示范校行列。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力度,在中职学校开展普通话测试。积极参加全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继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
五、切实提高教育保障能力
2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上年水平,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完善经费使用监管体系,加大审计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各类教育项目并抓好实施,持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造步伐,保障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取暖等生活用房和运动场地。补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仪器及设备,督促用好现有仪器和设备。
2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督促按规定落实教师培训经费,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市教育培训中心工作,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积极参与陇原名师引领贫困地区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教师和校长专业化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培”计划,加强校本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签约引进免费师范生,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将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带课与职称评定、评优选先挂钩,解决学校管理人员长期不带课问题。
23.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力推动供餐模式转变,积极推广食堂供餐,确保已建成食堂全部投入运营。丰富供餐食谱。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
24.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贯彻《教育督导条例》,落实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市、县(区)督导队伍建设,做好督导结果的应用。强化对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督导检查。指导好华亭县和崇信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开展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教育重大问题和突出事件、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开展灵台县、崇信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5.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推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综合改革。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县区教育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开展特色实验学校创建、教改实验基地建设和**名师“三个一”活动。加强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按照“抓初中、促高中、带小学”的思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举办全市第二届课堂教学讲赛及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课堂讲赛活动。建立市县(区)教育局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和听课制度。
26.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校长带课、听课、评课制度。利用主题班队会、个别谈心、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健康人格。规范电子学籍管理,落实各项“保学控辍”措施。严格落实学校门卫、宿舍管理员、实验器材管理员、食品卫生监督员和水电暖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职责制度。坚持落实“重基础、重平时、重常规”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考风考纪宣讲活动,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努力构建从小学到高中的考风考纪长效机制,确保考风考纪持续好转。
六、努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27.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校外住宿生管理、交通安全等工作,定期开展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会同卫生、食药监等部门深入开展学校卫生、食堂食品等各类督查和检查工作,加强学校校医、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D级危房拆除力度,确保师生安全。全面落实安全和维稳工作责任制,促进学校应急演练制度化、常态化。
28.提高依法治教工作水平。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健全公开机制,拓宽公开渠道,全面加强党务、政务和校务公开工作。做好教育行政复议、行政申诉和应诉工作。
29.全面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和市委十二项规定,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会风,厉行勤俭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决纠正和制止教育乱收费、乱订教辅读物、有偿补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做好群众信访和网络留言办理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提升行业形象,保持和谐稳定。
30.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教育宣传队伍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协作,全面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新典型和新做法。积极回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2
1 制约县(市)委党校教育发展的因素
现行的党校教育体制是在党校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促进党校教育规范化、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党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各级党校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部分县(市)委党校(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时代要求不完全适应的情况。
1.1 师资力量薄弱
从单位性质来看,县(市)委党校是县(市)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师资队伍规模比较小。其师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二是从县(市)所属中小学的教师中选调。一般来看,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自身对党的认识不是很深刻、对党的理论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参加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经历、教学缺乏针对性,而选调的中小学教师中不少人是厌倦了教育教学工作、希望以党校为跳板从繁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岗位上更换到其他岗位。同时,不少县(市)委党校的工作时间比普通学校相对较短、教师晋升职称比较容易,因此教师在职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以上因素直接导致不少县(市)委党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1.2 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工作不断推进,县(市)委各部门干部职工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县(市)委党校的主要工作也从最初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转向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区乡干部进行短期思想政治培训。一方面,县(市)委党校工作更加明显的阶段性、短期性特点使部分县(市)对拓展党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创造性地开展党校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改善党校办学条件缺乏应有的重视,党校教学必需的图书影像资料、观摩实习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十分缺乏,有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都难以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县(市)委党校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不少县(市)对干部职工继续教育缺乏科学统筹,重复培训、多头培训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使党校教育资源紧缺。
1.3 科研水平不高
2009年10月8日笔者以“党校”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对2008年10月以来的文献进行检索后得到663篇文章(其中有303篇是纯宣传性质的文章),在360篇理论文章中有49篇是以县(市)委党校教育工作为研究主题,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图书、档案和信息管理方面,同时,这49篇文章只有33篇文章的作者的工作单位是县(市)委党校。从这一比较粗糙的统计数据可以大体了解,虽然县(市)党校也是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事业单位,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县(市)委党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对县(市)委党校教育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完成向县(市)委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的任务。
2 加强和改进县(市)委党校工作的建议
2008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指出,“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须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1]。截止2007年底,我国有县(市)级行政区划2859个、乡镇级行政区划40813个[2],县(市)级干部在我国干部队伍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加强和改进县(市)委党校工作对提高县(市)级及其以下组织的执政能力、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推进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去加强和改进县(市)委党校工作。
2.1 整合县(市)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
“现存的党校培训资源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培训资源都隶属于一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各自配备有自己的师资、管理人员、教学设备和办学场地,由于财力分散,个人能力有限,谁都无法做大做强干部培训这块阵地。同时,大部分的培训机构包括党校都存在着培训任务不饱和状态,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资产闲置,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整体功能和效益”[3],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强化党校在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统筹安排县(市)的培训工作,将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到党校,使县域内的教育资源能在党校教育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益。
2.2 普通高校党校参与县(市)委党校教育工作
我国的普通高校都设有高校党委领导的党校,从现行行政级别来看,这些党校的级别一般都在地(市)级以上,有比较稳定的教师和学员队伍、有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有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受高校在信息资源和科研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的影响,高校党校对党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能及时学习了解党的先进理论。因此,在加强地(市)级以上党校对县(市)委党校工作进行指导的同时,动员和引导普通高校党校参与县(市)委党校教育工作,可以较好地弥补县(市)委党校在师资和信息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基层党校教育的质量。
并且,普通高校党校参与县(市)委党校教育工作,主要采取派师生到县(市)开展教学工作或在高校内对需要接受教育培训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这两种方式,无论那一种培训方式,都可以在提高培训人员思想认识、开阔参培人员视野的同时,增强高校及师生对县(市)实际情况的了解、提高师生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3 依托县(市)属中小学开展党校教育
随着教育普及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各县(市)所属中小学已有了比较稳定的师资、教学场地和图书资料。同时,不少中小学在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师生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此,县(市)委党校可以进行统筹安排,依托县(市)属中小学开展党校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党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可以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中小学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及党的理论知识的工作,促进党的基层建设。
参考文献
[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N].人民日报,2008-10-2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 2009-10-9.
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3
据《城市晚报》报道,近日,沈阳雨田中学总校区初三年级全体师生乘坐10辆大客车,在路途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位于鞍山南郊的一所大学。说起来有些荒唐,学校如此大费周折地折腾,竟然是为了补课。而之所以选择去鞍山补课,是因为如此一来,沈阳的教育管理部门就管不着了。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辽宁省教育厅要求彻查。
【点评】有关部门可以制止并严肃处理一次“跨市补课”,但追求升学率的冲动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将其熄灭,只要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方式不改变,依旧还是以升学率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就无怪乎学校要变着法子补课了。所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实行多元化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
“皮纹测试”彰显教育功利主义
花上1200元钱,用油墨把指纹捺在纸上,再扫描进电脑进行分析,就能解读大脑密码,测出孩子的先天智能和潜能,并得出最优发展方向。近日,这种所谓的“皮纹测试”技术在山西太原一些幼儿园中悄然流行。医学专家认为,这种测试缺乏科学依据,极具欺骗性,属伪科学。(《京华时报》1月31日)
【点评】除了指责园方借机敛财的不良行径外,我们还应该追问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家长“上当”。许多家长不惜花上千元钱为孩子做测试,大多还是功利主义作祟,家长迫切希望知道孩子日后的“前程”和“出息”。但殊不知,过早给孩子定性,极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教育发展产生误导而使之错过尝试其他教育的机会,如果硬逼着孩子培养与其意愿不符的特长,这岂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与其利用指纹预测孩子未来,不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全面发展了,才会有利于孩子在将来社会上立足。
小学生天价联欢不值得提倡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1年12月18日下午,北大附小4年级2班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办联欢会引发关注。记者从酒店方面了解到,联系租赁场地的是一名学生家长,18日下午,该班级租用了酒店3层的卡内基大厅办晚会,场租费为8100元。联欢会结束后,约有30名家长和学生前往酒店餐厅吃自助餐,餐费为每人240元。相关人员称,场地费由在场学生平分,每个家庭需支付200元左右。该校的一名负责人表示不鼓励这种做法。
【点评】按理说,人与人之间的消费层次本身就有差异,倘若经济条件许可,只要不违法,不违背基本道德底线,怎么花都是个人的喜好与自由。虽然这场在五星级酒店的班级联欢花费不菲,但对于北大附小的学生家长们而言,或许并不是什么经济负担。但孩子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一掷千金地为孩子举办活动,可能会使孩子日后养成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所以,这样的天价联欢不值得提倡。
不宜对学生贴“标签”
据《扬子晚报》报道,寒假前,孩子得了“三好学生”称号,家长并不感到惊喜,因为一个班光得“三好”的就有一打,再加上进步之星、体育之星、阳光少年等表彰,几乎人人都有奖!对于孩子一学期的表现情况,很多家长心态复杂:既希望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拿奖,又希望这样的奖不要太多。南京一位知名小学负责人坦率地表示:“正是升学需求和家长的这种‘要奖’心理让学校在评奖问题上很为难,有时不得不增加名额顺应‘需求’。”针对这类现象,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发微博称:“不仅三好学生,什么一二三道杠,什么班长副班长统统该取消,小学生就应当是快乐学习,自由成长,没有尊卑高低之别……”这些言论引来诸多争议与反思。
【点评】在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的前提下,适当的激励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问题就出在给学生贴标签、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评价上。倘若能转变方式,不出现“三好”“优秀”的“标签”,而只是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另一种形式的鼓励,比如奖励一本书、一幅画,以鼓励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别的孩子也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另外,找到一种合适的升学选拔方式也极有必要,毕竟“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升学机制公平了,这类“人人都要评三好学生”的事情才可能销声匿迹。
免费教育,钱不是问题
据《法制日报》报道,就在很多家长为托幼费始终居高不下而纠结时,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决定从今年起率先在新疆推出学前教育免费政策,这是该县继2011年开始对全县高中阶段学生免除学费之后,实施的又一项惠民新政。这意味着,该县的学生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可以享受15年的免费教育。据了解,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455万元,投入学前双语幼儿园教育保障经费231.3万元,财政共承担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资金226.39万元;2012年起,该县将投入260万元,在全县实施3年学前教育免费政策,该政策将惠及该县11所幼儿园的2304名孩子。
【点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早在1993年时就已经提出教育经费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012年又把“进4”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现在西部这个欠发达地区做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免费,不免让发达地区汗颜。新疆的例子说明,实现教育免费,钱或许不是最大的问题,实际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市2006年健康教育工作安排 篇4
为了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确保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如期实现,特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着力
点,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切实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有效防止各种疾病,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农民健康工程”建设,为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健康教育网络,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广泛的覆盖面,并让市民及时得到相关卫生信息,切实有效地预防疾病。
(2)开展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育。如艾滋病、结核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各种传染病。
(3)开展常见病的预防以及一些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的防治等。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卫生、运动卫生,加强各种慢性病防治,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及意外伤害等防治工作,全面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及“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和措施,切实解决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开创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三、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一)卫生行政部门
1、市爱卫办
(1)组织、协调各部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网络。
(2)为建成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并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做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协调工作,把“行动”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必需内容,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2、市疾控中心健教所
(1)承担全市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在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提供卫生信息,不断提高群众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防范能力。
(2)在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负责制作编印相关资料,并发放到各镇(街道)及中心卫生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预防知识家喻户晓。
(3)负责全市健康教育资料征订、发放工作。
(4)为市新闻网络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时提供相关的卫生常识及卫生信息资料。
(5)对市级医院、各中心卫生院、社区、中小学校及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专(兼)职宣传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一年1次。
(6)定期对基层及相关部门健康教育工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并做出客观的效果评价,一年1次。
3、各医疗卫生单位
(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如艾滋病防治及对医护人员自身存在的疾病发生行为因素、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和自我防护的技巧进行培训。一年1-2次。
(2)建立医院内部固定宣传阵地,一年刊出4期以上宣传橱窗;在候诊室、注射室、病房利用电视开展电化教育,每周1次播放有关卫生知识录像带或VCD片。刊、播的时间、内容有记录。
(3)开设健康咨询门诊,采取咨询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4)积极参与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提供技术援助及指导。派出专家到社区讲课,每年2-4次。
(5)利用医院卫生资源的优势,参与社会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咨询。
(6)医疗队在下乡义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二)宣传部门
(1)充分发挥市级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改变不良卫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市新闻网络中心、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要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辟“健康”专栏,定期播放与健康相关的内容及公益广告,(其中控烟、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每年不少于10次)。
(3)在疾病暴发流行时,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宣传,让市民及时获得卫生保健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4)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
(三)各镇(街道)政府部门
(1)各
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健康教育的领导,推进农民健康工程进程,紧紧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2)古城、大洋街道办事处各建立1-2个健康教育示范小区。
(3)各镇、街道办事处,在疾病暴发流行时,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时转发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印的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到各社区或
村委会。
(4)刊出与健康相关内容的宣传橱窗,一年4期以上。
(5)组织各社区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每年8次以上,如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上街咨询、纳凉晚会、健身活动等。使社区居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村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以上。
(四)教育部门
(1)建立健全全市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市教育局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全市各中小学、职高等专(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名单,联系电话。每年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2)督促检查各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同时要从学校的、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和社区参与等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
(3)组织对全市各中小学、职技校等校长、校医进行健康教育培训,一年1-2次。
(4)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及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5)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儿童、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计划地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6)各中、小学校要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开展常见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并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确保达到其儿童蛔虫感染率少于3的要求。
(7)各中、小学校要利用电化教育,如播放VCD片、开设专题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五)农业部门
把推广农业科技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中,增加卫生知识和实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不断给农村农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和信息。
(六)科技、科协
(1)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每年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2)充分发挥与各行业的紧密联络和合作的有利条件,在做好科技下乡、科普下乡等普及科学知识活动的同时给农村农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知识。
(3)在建成区有科普宣传橱窗,刊出与健康相关内容的卫生科普知识,一年不少于4期。
(七)妇联、共青团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并结合绿色家庭的创建工作,在组织和发动农村妇女干部、共青团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学习卫生知识,切实做好卫生知识的传播工作。
(八)各企事业单位
(1)有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名单,每年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2)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3)开展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做好有毒有害作业工人的上岗前培训工作。
(4)开展职业卫生和安全教育。
(5)开展一般健康常识教育,如控烟、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节制饮酒以及一般的卫生习惯教育。
(九)工商、城建、文化、交通、烟草等部门
(1)汽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宣传橱窗有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
(2)建成区主要街道有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的公益广告。
(3)坚持开展控烟工作,商场、银行、影院、候车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要有禁烟标志。
市健康教育工作简报6期文档 篇5
简报
第6期
绵竹市健康教育所编2012年6月15日
2012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检查督导情况
按照绵竹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2年上半年公共卫生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安排,绵竹市健康教育所安排人员参与了对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镇乡卫生院2012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导。
一、检查督导内容:本次半年检查督导以绵竹市卫生局,绵竹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2012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健康教育内容,制定出“绵竹市2012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督导检查考核标准”,标准包含健康教育活动,讲座、宣传专栏、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接收与发放、健康教育室与设备、报表、人员、个体化健康教育开展、音像播放记录等内容,已此标准作为本次督导检查的评分标准。
二、检查方法:本次督导检查以现场查看电脑资料和纸质档案为主,结合查看专栏制作,宣传资料制作,个体化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依据检查评分标准打分,计算出总分,再比例折算成健康教育项目得分。
三、检查情况:
1、本次检查共计检查全市城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镇乡卫生院24个,实现了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全覆盖。
2、得分情况: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最高分为4.96分,分别是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西卫生服务站。镇乡卫生院是高分为4.93分,分别为土门、什地、东北、拱星、汉旺。
在督导、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1、部分镇乡卫生院健康教育人员不稳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出现滑坡;由于人员经常更换,本已掌握和熟悉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出现断裂,整个工作受到影响,健康教育工作出现滑坡,严重影响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
2、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表面化:部分镇乡卫生院健康教育活动开展表面化,缺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形式,宣传面不广,群众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面较小,未达到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的目的。
3、部分镇乡健康教育讲座形式单一,参与群众相对较少,群众受益面小,没有真正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4、健康教育档案模板填写过于简单,不能正确反映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部分镇乡现场图片主题不明确,讲课内容过于专业化,群众接收较差。
5、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部分镇乡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未开展,门诊医生、住院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健康教育处方未得到很好应用。
报:德阳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德阳市健康教育所、绵竹市委宣传部、绵竹市卫生局
市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篇6
20**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为主线,以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县“三二一六”战略目标,努力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就一年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任务,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狠抓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和党校主体班培训、干部赴外培训、省市调训、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干部学历教育以及乡镇、部门分散培训七大板块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级各类培训任务2.6万人(次),占全县干部总数的436%。一是采取集中轮训、分散培训及电化培训等方式,举办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班12期2049人(次);二是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举办主体培训班15期,培训干部1539人(次);三是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任务,积极组织134名干部赴外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四是以省市调训为契机,选派69名干部参加了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全面完成了上级调训任务;五是以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为载体,组织开展流动党校培训53期3790人(次),举办广播电视党校专题讲座24期24课题;六是以乡镇电化教育播放站点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为依托,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培训116期1.25万人(次);七是以县委党校、县农广校、县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地,开展函授教育240人(次);八是按照分层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干部培训84期5620人(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思想领路,树立创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下功夫,在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在重点问题上创特色、在热点问题上出成果的目标要求,从转变老思维、培树新理念做起,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原则和方向。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把每名干部都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领导科学等领域的学习提高,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二是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坚持提高素质与增强本领相结合,在抓好理论武装、党性修养、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文化素养“五大板块”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把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推动中心工作的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全县“三二一六”的发展战略,举办了多期项目建设培训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民营企业主赴外培训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省市专家教授举办畜牧养殖专题培训班、林果栽培培训班等,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运行线”始终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线”展开,从而把干部培训的实效直接转化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三是树立全员培训的理念。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既是一项义务,也是一项权利。县上秉承这一理念,制定完善了《XX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XX县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培训计划,连续五年实施了全县党员干部“双百双千”培训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干部受训面,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干部成长、服务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四是树立整合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和协调主管的职能作用,每年年初,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将全县各部门、各行业的培训计划进行有效整合,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发培训计划,县财政统一安排培训经费,县委党校(行政学校)等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培训。全年先后举办了新提拔干部、党务干部、团干、妇干、“三方面”干部、科学发展主题辅导员、优秀中青年干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村干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等一系列主体培训班,有效整合了资源,保证了干部培训协调有序进行。
(二)拓宽培训渠道,构筑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一是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调训这一“主渠道”。县委把保证和落实上级调训作为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的基本任务,今年,按照上级培训部门对参训干部的要求和培训范围,先后积极选派69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干部,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二是不断巩固党校培训这一“主阵地”。县上在对县委党校进行了整体搬迁后,投入资金15万元配套建成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络c级站和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中心,成立了县委党校函授辅导站,配备讲师职称以上的理论教员5名,编发《农村党员简明读本》、《在党旗下》等学习教材20多种,极大地改善了县委党校的办学条件。近5年来,利用县委党校的师资力量,共举办党校主体班60多期,培训干部1.5万人(次),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29.1%。三是积极搭建党员干部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培训两个“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灵台党建网的布局和功能,13个乡镇机关全部接入互联网,在184个村全部建成了“三好”播放点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拍摄制作了《奋斗者的足迹》、《小康路上一面旗》、《作用在实践中发挥》、《公推直选“当家人”》、《达溪河畔党旗红》、《风好正是扬帆时》、《好雨知时芳草碧》、《试点催开民主化》等反映全县党员干部创业的电教专题片,开办了“党旗飘飘”电视专栏,大力宣传报道全县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十先百佳”等典型。近年来,县上共发放电教片602盘,县、乡、村播放站(点)共播放电教片3512场(次)。四是坚持办好“流动党校”和“广播电视党校”两个“新窗口”。结合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活动,组织8名理论教员深入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各乡镇和西沟门煤矿开展流动党校培训53场(次),培训干部职工3790人(次);开展广播电视党校政治理论及实用技术专题讲座24期24课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五是大力拓展干部赴外学习培训这一“新途径”。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培训资源优势,分别在山东潍坊和浙江温州建办了干部赴外培训基地,依托基地拓展延伸,积极开展赴外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1393名县乡领导干部、乡镇XX县直部门负责人、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山东潍坊、陕西杨陵和天水、敦煌等地考察取经,实地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思维理念,组织各乡镇XX县直党委副书记赴兄弟县区学习党建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建设小康家园的实际本领。六是大力推进干部学历教育这一“新工程”。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通过函大、农大、电大、自学考试等形式参与在职和离职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有1192名干部参与学历教育,有289人已取得了本科学历,520人取得了专科学历。在县委党校开办了村干部大专班,在县职教中心、农广校开办了村干部中专班,先后有276名村干部参加学习,已有134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62名村干部取得了中专学历,为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培训实效,创新多手段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针对各类班次参训干部的职业特点、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合理恰当设置课程和培训内容,不断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实用性。把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作为确保培训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确定培训内容,建立与培训对象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促进“教”与“需”的结合。一是围绕重点工作确定培训内容。每半年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制定一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落实计划,对乡村干部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果树管理、畜牧业养殖、劳务经济等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乡村干部200多名,收到了较好效果。二是围绕基层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党建工作考核,每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各级各部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实行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情景模拟等研究式、体验式现代教学方法,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提高了培训的综合效果。三是围绕干部知识现状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干部年终考评中反映出的干部队伍在知识、经验、修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对应的培训班次或组织干部外出培训。近三年先后选派328名乡镇领导干部参加了县上组织的赴外培训和省、市统一调训,提高了乡镇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政治素养和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一是变“固定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确保干部学有兴趣。在开展培训前,我们组织乡村党组织采取发放调查表、开展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干部的所思所盼,根据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将苹果种植技术、肉牛饲养技术、外出务工常识及强农惠农政策等农村干部普遍期盼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作为重点内容,由干部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参训班次,充分尊重了干部的意愿和要求,激发了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变“填鸭式”培训为“互动式”培训,确保干部学有所获。在培训组织上,注重与上级培训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教授的沟通交流,采取邀请专家学者“送学下乡”,现场授课,现场分析解决难题的“动态”教学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重视教员与学员的互动,积极推行双向互动的“群言堂”教学,采用研讨式、问答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培训教员和参训干部的双向交流,有效调动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变集中培训为“送学到家”,确保干部全面受训。针对乡村干部分布面广、不便于集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办班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在县电视台策划开办了农村干部致富能力培养“科技苑”专题栏目,确定每周播出一个专题讲座,使广大基层干部坐在家中即可观看专家讲座,接受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四是变定点培训为流动培训,确保干部学而不厌。县上积极与省、市业务部门有关专家和甘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邻近高校专家教授进行了衔接联系,组建了由专家教授及县内中级以上职称及大学本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巡回各村、各种养基地、示范点,对种养干部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受到了乡村干部的普遍欢迎。
(四)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全县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一是把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县上成立了由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社局、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农广校为成员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培训工作,履行协调指导作用。制定出台了《XX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XX县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组织、人社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形成了多方联手,齐抓共管的干训工作格局。二是把落实经费、加大投入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保证。县上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在十分紧困的情况下,坚持优先预算安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20**年拨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40万元,五年来累计达到140万元;各单位、各部门也从包干经费和预算外收入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坚持“分级负担,配套扶持”的原则,采取县管党费拿一点、积极向上争一点、干部单位出一点、培训对象交一点的办法,不断拓宽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渠道,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把健全制度、强化考核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
县上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年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一并考核,有效调动基层各单位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了干部培训班审批备案制度,对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统一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县上集中开展的赴外培训活动,要将培训资料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登记;对各乡镇、各部门组织开展的干部培训活动,一律要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培训情况,有效增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了干部培训通报制度,采取定期通报和不定期通报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每半年和年终分别对各乡镇、各部门参加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情况通报一次,对干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违纪情况进行一经发现立即通报。继续完善干部培训登记制度,每次干部脱产培训,及时做好《干部培训情况登记册》的填写工作,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情况登记册的基础性作用,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我县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较,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理论学习不深入,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干部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对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得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分析能力。二是培训机会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出“四多四少”局面,即:领导干部培训的多、一般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的少;管理干部培训的多、专业技术干部及业务人员培训的少;县直部门培训的多、基层干部培训的少;党员多、非党干部少。三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与各级干部多样化的培训需求还有差距。干部培训的普遍性需求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结合不紧密,理论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调,专业培训精细化、个性化水平不高等。
2012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要求和中组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全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灵台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1.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干部综合素质有新提高。一要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武装干部的头脑,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启迪干部的思维,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美化干部的心灵,引导干部时时刻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要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提高各级干部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本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运用掌握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和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三要以业务培训为重点,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岗位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业经济等方面新知识的培训和与干部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新技能的培训。四要以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为重点,拓展知识视野。大力开展文化、经济、法律、管理、心理知识的培训,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头脑。2.进一步抓好统筹规划,开创干部教育培训新成果。一要抓好领导干部培训。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努力开阔他们领导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视野、思路和胸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开拓创新、驾驭全局、科学决策的能力。二要抓好后备干部培训。以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和党性修养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后备干部培训,促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科学发展、为民谋利、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本领。三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对乡村干部加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等方面能力的培训;对社区干部加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能力的培训;对企事业单位干部加强实践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四要抓好专业人才培训。围绕实施科教XX县、人才强县战略需要,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有重点地切实抓好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切实解决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3.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开辟干部教育培训新渠道。一要加强调研,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充分听取主管部门、各级干部、参训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培训需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和教学内容。广泛征求参训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时间安排、教师授课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二要拓宽渠道,增强培训的开放性。坚持重点培训与干部轮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干部在职自学相结合,实现培训渠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突出实践锻炼在干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总结完善现有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培养形式的基础上,采取上挂、下派、交流等方式,扩大干部到基层一线、邻近市县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规模,实现培训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三要改进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推动培训重点由知识培训为主向党性锻炼、能力训练、思想和工作方法培养转变;教学方式由课堂讲授为主向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互动式教学、心理调适等方式相结合转变,提高在学习锻炼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庆阳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篇7
1庆阳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1层次结构不尽合理
截至2008年底, 庆阳市具有招生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共23所, 高等职业教育欠缺。其中普通中专学校5所, 成人中专学校1所, 职业中学 (中专) 10所, 民办职业学校7所。2008年春, 庆阳市共有20所中等职业学校, 有在校学生15 302名。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 在庆阳市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很好地衔接上。随着社会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 庆阳市自我培养的人才学历层次偏低, 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2008年秋, 庆阳市教育局批准西峰北辰职业技术学校、庆阳市机电工程学校、庆阳市庆翔职业学校成立且其具有独立招生资格。庆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见表1。
1.2整体规模效益亟需提高
2008年春, 庆阳市共有从事职业类教育的教职工1 400多人, 校均规模为每所学校有在校学生765人, 师生比为1:10.93。师资过剩, 教学效率低, 办学效益差。
1.3学校之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由于过去实行的是分头办学、条块分割的体制, 没有统一的行政部门统筹管理, 形成了学校相互间争夺生源、无序竞争的现象, 造成“生源大战”。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生源费”问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一般行情是100~200元/生不等, 有的民办职业学校甚至还要高。这就导致出价高的学校学生较多, 出价低的学校学生少, 没人来。“生源大战”竟然演变成了“价格大战”, 这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中等职业学校本来收费就偏低, 很多学校只能勉强维持教学, 很难有多余资金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招生成本的增加对资金本不宽裕的学校无疑是雪上加霜。
1.4专业设置重复
多数学校专业设置重复, 通过招生专业设置表就可以看出, 计算机类专业的设置率为61%;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有石油、数控专业。“一窝蜂式”地开设专业, 请问这些专业的师资和设备能满足教学要求吗?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办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庆阳财校从1975年成立以来为甘肃东部培养了大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 其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和教学优势, 把庆阳财校办成培养财经类人才的摇篮。又如庆阳林校由国家投资150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 建成了汽车维修新技术实训基地, 就应该发挥该基地的作用, 将学校办成培养汽车技术维修人才的摇篮。为了避免专业设置的重复, 庆阳市应该成立统一招生就业机构, 协调专业建设, 严格控制专业建设, 每个专业要审批下来, 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师资、教学设备, 不能像许多学校既没师资又没教学设备 (实验、实训基地) 就开设专业招生, 学生毕业了还没有经历过一次生产实习、实训。
1.5中等职业学校各自为政, 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3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各有各的行政主管部门, 如有的学校隶属于林业厅、有的学校隶属于劳动局、有的学校隶属于教育局、有的学校归庆阳市管, 而有的学校归县区管等。加之庆阳市为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实行职业教育“一把手工程”, 出现了许多县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制定许多有利于自己政策的现象, 导致庆阳市部分学校近几年的生源严重匮乏, 学校的办学更是举步维艰。面对教育改革, 特别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因为各自为政,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很难进行, 难以形成“能者上, 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更难以形成职业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氛围。
1.6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3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生源较好的只有2~3所, 绝大多数学校生源很少, 或者出现今年生源好、明年生源差的状况。有的学校办学是短期行为, 盲目开设专业, 没有足够的师资就开始招生, 学生招来没人上课, 甚至出现某些专业人数较少就将几个相近专业的学生混在一起上课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已有几年未招来学生, 校舍和教学设备闲置, 教师队伍松散, 资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 庆阳林校花300万元建成的汽车维修新技术实训基地2007年招生70人, 2008年招生65人, 现共有学生135人, 可以说该实训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的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 但仍然开设专业, 而且也招来了学生, 结果学生的实习实训根本无从谈起。西峰职业中专由国家投资160万元建成了建筑技术实训基地, 该基地2006年招生48人, 2007年招生45人, 2008年招生51人, 现共有学生144人, 可以说该基地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一方面,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低、教书无成就感的窘境除了无法吸引外来优秀教师外, 还造成了部分有能力教师的跳槽、外流。另一方面, 缺乏必要的教师进修机制也是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一个因素。
(2004年秋~2008年秋)
2对庆阳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几点建议
2.1积极筹建职业教育集团
要通过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来创建“陇东职业教育集团”。笔者认为:一是庆阳市有能力办起一个像样的职业教育集团。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地方文明是否发达的表现, 庆阳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 特别是随着石油、煤炭资源的开采, 城市规模的扩大, 办教育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庆阳市要有发达的教育来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并且教育还要适度超前发展。二是庆阳市创办职业教育集团具有一定的基础。庆阳市卫校、西峰职业中专已办学多年, 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 教学质量也较好, 且西峰职业中专在庆阳的职业教育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1989年5月14日, 西部十一省区职教会在该校召开。庆阳工业学校、庆阳林业学校、庆阳财校等几所普通中专多年来办学基本规范、专业基础比较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环县职业学校的生源来自陕西、宁夏、甘肃3省, 可以为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提供生源保障。创办职业教育集团应首先考虑这几所学校。对无生源、无继续办学能力的学校要打破部门隶属关系等方面的界限, 与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一并进行, 该划转的划转, 该合并的合并, 该撤消的撤消, 应该“动大手术”, 集中力量办起几所规模较大的学校。通过调整逐步建立起由市政府统筹, 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庆阳市职教管理体制。
2.2树立大职教观念, 使教育优化、合理、协调发展
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庆阳市教育的整体发展之中, 形成大职教, 校舍、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都可以从庆阳市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优化组合, 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利用其价值。进一步优化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 使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地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协调发展。
2.3做好改革的配套工作, 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
各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 特别是要适应庆阳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让学生学有所用, 使学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特别是要把庆阳市医院、西峰油田、正南煤田、采油二厂、中元建司、设备安装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作为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单位, 校企合作办学, 这在目前不失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这样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学校获得自己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获得企业在资金、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支持, 以缓解目前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落后的压力;同时又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可谓是三者受益。只有学生的就业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才会有吸引力、竞争力、生命力。
2.4努力提高师资质量, 坚持走专业特色化之路
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可通过引进人才达到, 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再教育培训来实现。在目前的形势下,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 主要应重视后者, 即通过有针对性的各项培训来达到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务求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双师型”队伍, 同时学校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 邀请一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来担任客座教师, 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化。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走专业特色化道路, 在强化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情况, 坚持以师资力量的情况来设置专业的原则, 开设一些适合自身办学条件的专业, 在专业设置上务求宁缺勿滥, 努力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大工夫, 切不可盲目跟风, 脱离实际, 脱离职业教育办学的宗旨。
摘要:庆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如专业重复建设;实验实习设备投资不到位;师资匮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积极筹建庆阳职业教育集团;树立大职教观念, 使教育优化、合理、协调发展;做好改革的配套工作, 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努力提高师资质量, 坚持走专业特色化之路。
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绿色化学意识;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价值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绿色化学的提出为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化学教育中的环境保护教育指明了方向。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是时代给化学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中学化学教学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教学实验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实验对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其中的三个班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5份,回收有效调查145份,有效回收效率是93.6﹪。
1.结果分析
(1)对绿色化学的态度
“你知道什么是绿色化学?”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5.5%的学生是听说过绿色化学的,并且其中有47.6%的学生不仅听说过绿色化学,并且对它很了解,只有14.5%的学生从没有听说过绿色化学。“你喜欢绿色化学吗?”调查结果显示:有9﹪的学生不喜欢绿色化学,有41.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喜欢绿色化学的只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绿色化学,他们可能是从各种媒体中听说过,也有可能是从任课教师的教学中听说的。可见,绿色化学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代名词,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对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及绿色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作用不清楚,才使一些学生不喜欢绿色化学。
(2)学生对绿色化学的了解情况
“你认为‘绿色化学‘绿色食物中绿色是什么意思?”“下列属于绿色措施的是 ”“你是怎样处理不要的废电池的?”和“你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它是否属于绿色措施?”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有绿色意识的,也具备环保、节约资源和重复利用资源的常识,对生活的常识比较了解。
(3)中学化学教师对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视情况
“你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吗?”“你在实验过程中是怎样处理废气的?”“在实验室,你的指导教师是否特别强调过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方法?”和“你知道什么是三废吗?”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中学化学教师都有绿色化学教育的意识,但不重视绿色化学教育。
(4)学生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对“你是否关心过环境污染的问题?”“你认为实施绿色措施能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吗?”和“你认为周围的环境中最大的污染物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是很关心的,也对周围的污染物很了解,并且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5)对学习绿色化学知识的态度
“你认为中学化学课堂中有必要增加绿色化学的教学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7.2%认为在已有的化学教育基础上很有必要增加绿色化学教学,这样有助于学习绿色化学;仅有2.8%的学生认为在已有的化学教育基础上增加绿色化学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没有学生选择“没有必要”这个选项。从这调查结果可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学习绿色化学知识的欲望。
2.总结
从上述结果分析中得知:一方面,学生对绿色化学只是听说,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只知道绿色化学与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并不知道绿色化学的作用是什么。另一方面,在这个提倡绿色的时代,学生对生活常识中的绿色比较了解,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比较关注,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有环保意识。在中学课堂中,学生对绿色化学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但由于目前学校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学生并没有学习到全面的化学知识。
二、发现与结论
1.从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绿色行为
注意从实验的细微处发现学生的绿色化学行为。例如:绝大部分学生不再将实验后的废渣直接倒入下水道中,而是把废渣倒入教师指定的废液缸里。这是一个绿色行为,从这行为中可以看出学生具有了绿色化学意识。再如: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绝大部分的学生不再像第一次做实验时那样加入很多的二氧化锰,说明学生有节约资源的意识。
2.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和行为
从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学生渐渐有了绿色化学的意识和行为。在本次的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选择出最合理的选项,大多都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3.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也看出了学生对绿色化学认识的变化
学生从开始对绿色化学的模糊到渐渐的对绿色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绿色化学的看法也渐渐在改变,从开始的不了解、不在意渐渐转变成喜欢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我国的绿色化学教育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在中学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是一个持久的任务。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师将传授绿色化学知识的重担挑起来,带动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教育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甄鸿飞.浅析中学绿色化学实验室[J].中学课程辅导,2012(75-76).
【市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市2006年健康教育工作安排08-09
市人民医院2012年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0-19
╳╳╳市教育工作汇报06-05
“市文化馆党员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10-24
市九中中学劳动教育计划05-12
市干部教育工作总结06-18
市电化教育部工作总结10-07
市工商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要点范文11-09
2021市教育工作推进会讲话11-20
市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汇报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