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敦煌莫高窟

2024-05-16

游敦煌莫高窟(精选10篇)

游敦煌莫高窟 篇1

敦煌莫高窟文明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但如今它正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加速侵蚀。其中干旱、风沙侵蚀是这边最大的敌人,因为长年的干旱风沙侵蚀使得我们莫高窟洞内的壁画不断脱落,雕塑受损,岩体坍塌。所以这边的工作人员也通过建立人工灌木林带、建立沙障,砾石铺压道路等方法来缓减风沙侵蚀。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很大的原因来源于我们人类:比如进洞前我们多次强调洞内不能拍照,但还是有人会偷偷拍几张,可能有游客会不以为然,但其实这拍照对壁画也是有损害的,拍照的光会引起化学反应,加速壁画氧化分散使壁画脱落损坏。所以呆会进洞时大家一定不要偷偷拍照喽。

好了,现在我们行进在这壮丽的瑰宝中,但请大家不要在洞内逗留太久,慢慢呼吸哈。因为如果洞内停留过长,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过多,也会使洞内的温度湿度产生变化导致霉变腐蚀,使壁画颜料“溶解”,加速壁画脱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壁画是被人工修复过的,因为在不久前有游客恶意的在上面乱涂乱画,使得壁画受损。现在虽然修复,但是它也失去了一定的价值。经历着自然和人为双重的破坏,所以有专家预计,百年之后敦煌有可能不再存在。所以为了能让我们子孙后代也能有幸目睹这些瑰宝,还请各位在参观时手下留情。维护我们自身的素养。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其实保护和爱护佛洞也是功德无量的。

游敦煌莫高窟 篇2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 共有552个石窟, 各个朝代的壁画加起来达到五万多平方米, 是我国也是世界拥有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其中, 莫高窟最为著名。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始建于366年的先秦时期,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朝、唐朝、唐朝、五代、西夏、元朝等各个朝代的兴建, 规模巨大, 拥有735个洞窟, 4.5万平方米的壁画。

敦煌莫高窟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中古人遗留下来绘画、彩塑492个, 按照功能和石窟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中心柱窟、殿堂窟、覆斗顶型窟、涅磐窟、僧房窟等等。早期石窟保留下来的中心柱窟反映了当时的古代艺术家在本民族文化中吸收和融合了外来艺术。

莫高窟的壁画丰富多彩, 绘画了各种各样的经变故事, 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见证。而在不同朝代创作出来的绘画风格又能够反映我国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的变化。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 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199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敦煌壁画不仅仅是我国古代美术史的不朽诗篇, 更是我国古代历史学家解开历史谜题的珍贵形象史料。

二、竞技体育形成与发展

在史前时代, 已经出现了以争取胜利为目标的较为原始的体育比赛。随着漫长悠久的历史向前发展, 竞技体育的内容不断被扩充, 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许多体育项目已经具备基本的雏形并逐渐完善。直到近代, 体育竞赛越来越独立, 并被定名为“竞技运动”。时至今日, 不论是理论原理还是实践经验, 竞技体育已经日趋成熟, 且在不断的影响一辈又一辈人、一个又一个阶层, 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起来。

竞技体育是一种能够超越语言与国家性质的艺术, 不同语言、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人对于竞技体育这门艺术的审美观点与角度是完全相同的。激烈与和谐的结合让竞技体育能够为人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一抹异样的光彩。

三、敦煌壁画中体现的竞技体育

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许多魏晋、隋唐、宋元等时期的体育文化的缩影, 这些直观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依靠敦煌古艺人高超的技巧流传于世, 让后人看到了敦煌的古代竞技体育文化。

如果说敦煌古代竞技体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 那么它也是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结构。敦煌壁画展示了其特有的开放精神和文化风采, 记录了古老的竞技体育的源头。下文笔者将简单介绍几类敦煌古代竞技体育。

1. 骑射运动 (马术与射箭) 。

(1) 马术。马术在古代称为马伎, 是人与马结合的竞技体育项目, 由人在马上完成各种各样惊险的跨越障碍动作和具有审美意识的有难度的动作。马术在1900年的奥运会上首次亮相, 包括障碍赛、花样骑术和综合全能马术赛三项赛事。敦煌壁画中表现的古代马术内容生动丰富, 许多石窟的壁画中都存在以驯马、赛马或马术为主题的壁画。如北周第428窟东壁门南刻画了萨埵太子本生赛马的情景;第431窟绘有马夫与马的图案;第288窟还有马夫驯马;第61窟有三幅表示马术表演的场景等等。在古代, 马是人们的代步工具, 是人们务农的帮手, 是人们身份的象征, 马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体育艺术, 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敦煌壁画中的内容表示在当时, 已经有马术这一竞技体育的雏形供人们娱乐。 (2) 射箭。弓箭是人类进入石器时代的重要产物之一, 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发明的先进的狩猎弓具。随着社会的发展, 弓箭运用在部族间的战争, 演变成为一种兵器。早在我国西周时期, 射箭就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同时, 古代的敦煌是匈奴、羌族、吐蕃、突厥等众民族聚居地, 骁勇善战的西部少数民族在纷乱的战争中不断加强骑射的联系。莫高窟壁画中的射箭运动主要表现在狩猎场面、军事训练及战争场面。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 绘有许多古人利用弓箭作为武器进行战争的生动画面。如第12窟南壁、第296窟南壁和窟顶、第130窟东壁等等都记载了古人使用弓箭的景象, 记录了敦煌古代的射箭活动。

2. 步打球 (曲棍球) 。

步打球就是古代的曲棍球, 比赛分为两队进行, 双方手持弯头球杖, 运动员在徒步或跑步过程中通过运、传、射等技艺持杖打球, 并加以战术支持取得胜利。在我国, 自唐朝开始就成型与曲棍球相似的游戏, 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演变成一项独立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敦煌第15窟南壁就有记录步打球的壁画, 一名童子左手持球, 右手持弯头球杖站立在莲花座上。这一珍贵的形象资料也为当前的曲棍球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珍贵资料。

3. 投掷运动。

在我国古代, 投掷也是一项源于生产劳作的能力。古代的投掷应从上古时代的石球算起, 石球是原始社会中人类用于追逐野兽的狩猎工具之一, 因此, 狩猎者应该具备机智果敢、弹跳力强等素质。在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壁, 有一位狩猎骑士手持标枪追逐猎物, 他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蓄势待发。再如, 第61窟西壁绘有一位勇士右手举象掷出城外。这些都是投掷的雏形。

4. 游泳运动。

我国的游泳项目历史悠久, 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游泳的记载。古代人是模仿鱼类和蛙类动物甚至是狗而学会游泳。可以说, 游泳, 是最早的仿生学之一。我国的游泳比赛出现于汉魏时期, 源于端午节比赛游泳的习俗。到了唐宋时期, 包括端午节在内的大小游泳比赛都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参与或观看, 规模盛大。在第420窟的观音变的经变故事壁画中, 记载了两个人在水中游泳的场景;第148和第200窟都有化生童子水中嬉戏的场景。虽然这些游泳的壁画大多是经变故事, 但是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游泳项目的活跃, 是古代社会娱乐生活的真实写照。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不仅记录了以上竞技类体育项目, 还包括相扑、体操、月舞、竞走等等。古老的艺术家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经变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四、敦煌壁画与古代体育文化的关系

1.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产生原因。

敦煌壁画中反映的大多是佛教故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包容性, 它接受了美术、舞蹈、音乐、体育、政治、教育、天文地理、科学等各方面内容。佛教特殊的文化特质给予古代体育文化产生的基础。 (1) 体育的产生, 是人类认识能动性达到一定高度的集中体现。 (2) 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 人们迫切地希望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体育因此而生。 (3) 佛教、道教等不同宗教的诞生, 为养生思想及理论的发展提供可能。敦煌古代体育文化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文化产物。

2. 古代敦煌竞技类项目中的养生之道。

竞技类体育也是体育项目, 归根结底, 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康。千百年来, 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追求长寿康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敦煌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参悟了许多养生之道, 为后人及医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敦煌拥有丰富的古老的养生方法。儒家、道家、佛家各有各的理念, 虽然三家皆有自己的理念, 却也有相近之处。三家皆认可“身心兼修”这一观点, 身体健康、四肢发达固然重要, 内在素质与涵养也是要修炼的。品行端正、学富五车、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戒嗔戒怒都是敦煌古人主张的养生之道。除此之外, 敦煌人还主张通过降低消耗人体能量的速度来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 , 并极力提倡卫生保健意识, 将养生与医学、保健融合在一起, 共同发展。

3. 敦煌古代竞技体育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前提。敦煌人通过竞技体育保证参与者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使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军事战争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并服务于大众。在遥远的古代, 这些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竞技体育不仅结合了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养生调节的作用, 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正是这些古老的体育项目, 为今天完善的体育价值体系及理论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竞技体育经过长期的实践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稳定、独立而且完善的体系, 为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宝藏。

摘要:敦煌莫高窟以其令人惊叹的壁画闻名于世, 成为鬼斧神工的代名词。在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文物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现代体育项目的源头和影子。这些资料引导着学者一步一步走进历史, 解开敦煌古代竞技体育之谜。

关键词:敦煌壁画,敦煌体育,古代竞技体育

参考文献

[1]安占彭.敦煌历史文化的兴衰[J].科教文汇, 2009 (1) .

[2]陈灵绢.从敦煌文化看我国古代体育文化[J].黑龙江史志, 2008 (22) .

[3]石金亮.地方因素与敦煌壁画文书中古代体育文化源流考[J].兰台世界, 2009 (23) .

游敦煌莫高窟 篇3

首先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王院长回顾了敦煌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敦煌研究》提出“尊重学术,敬畏学术,与学术泡沫划清界限”的要求和期望。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介绍当今敦煌学研究动态和热点,为《敦煌研究》期刊的发展献计献策。总的来说,《敦煌研究》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办刊特色,立足于敦煌石窟、敦煌文献、简牍三条生命线,在加强对石窟资料重视的同时,《敦煌研究》要扩大论文研究范畴,论文研究要贯穿于西域、河西、中原、朝鲜半岛等地。

采稿、用稿、编校方面,与会专家主为,征集相关课题,优先发表,重视定向约稿,主要是向新近博士毕业的年轻人和学术界大专家约稿,加强学术会议与学术期刊的良性互动;保持《敦煌研究》的学术性,把握好内外稿的比例、时隔问题,严格把握稿源质量;完善编辑制度,选优汰劣;扶用新人,不拘一格选文章;等等。加强期刊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实现研究成果双语的转化和发布,择优进行外语翻译,推荐论文全文网上发布;加强新媒体的宣传,如利用微信、微博加大对期刊的宣传等;继续保持《敦煌研究》的彩色印刷特色等。最后,《敦煌研究》编辑部领导和职工进行了工作汇报。

总之,此次会议是《敦煌研究》期刊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盛会。《敦煌研究》经历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敦煌研究》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而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必将助力于《敦煌研究》今后的發展。

七年级美术《敦煌莫高窟》 篇4

人美版

七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了解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了解石窟艺术的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学习过程:

a.欣赏《九色鹿》片段

问题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b.导入新课

从《九色鹿》的传说到《九色鹿》的壁画,我们回到敦煌莫高窟。

1、敦煌的简介,敦煌石窟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宗教的产物。雕像、壁画表现的是宗教中的人物。

2、请同学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敦煌艺术。

三、思考与讨论

1、敦煌石窟指古敦煌郡内的所有石窟,包括莫高窟(千佛洞)、榆林峡(万佛峡)、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及一些寺庙等石窟群。

2、雕塑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535-557)菩萨 第45窟西龛内北侧

唐 阿难陀

第45窟西龛内南侧

3、壁画: 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局部)112窟

三兔飞天藻井

第407窟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局部)第130窟

盛唐

四、敦煌石窟艺术形象的特点:

彩塑:

十六国及北魏前期

内容简单,造型朴拙,色彩淳厚,线条苍劲,人物比例适当,面相丰圆。

北魏晚期(西魏)

人物形象面貌清瘦,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形成了潇洒飘逸的风格。

北周产生了面短而艳,温婉娴静,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壁画: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图案装饰画

五、评价与小结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篇5

大家看前面的那座建筑物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了,它背靠沙鸣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有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有栩栩如生的彩塑,大的有33米,小的仅仅有10厘米。有的像威风凛凛的天王,有的像力大无穷的勇士。婀娜多姿的飞天,在天上翩翩起舞,有的轻弹银弦;有的从天而降……

现在我们进入洞内参观,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不要破坏。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19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密多年的“藏经洞”

好了,我就介绍到这,还有不周的地方请您多多包涵。大家再游览一个小时,注意安全,注意保护文物。

游敦煌莫高窟 篇6

关于莫高窟外部微气候环境,李红寿等、秦全胜等直接或间接证明莫高窟的地形地貌、水系统、植被等环境因子对窟区温湿度有重要影响[1,2,3,4,5]。马淑静对窟区绿化的温湿度做了简单分析[6]。但是有关窟外微气候环境与室外下垫面之间联系的研究,不够具体且测点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典型下垫面(窟前广场、乔木林带、戈壁、沙地、乔木+草坪)对其温湿度测试分析,为后期莫高窟景观微气候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对窟区微环境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促使形成更为稳定的微气候环境,进而达到保护窟内文物的目的。

2.测试方案

本次测试时间选为2015年9月21日15:45-30日13:00(因极端气候时为旅游高峰期,为避开故选择此时间段),各指标采取24h连续整点监测,1h记录2次数据。观测地段选在莫高窟窟区及周边小部分沙地范围,测试对象为窟前广场(大理石铺地)、林带(窟前滴灌乔木)、戈壁(沙砾石)、沙地、乔木+草坪(96窟窟前广场绿化)等五种不同下垫面,本次测试共六轮,每轮测试两组下垫面,0m水平面使用热电偶测试温度,垂直面使用梯度法布置温度块测试温湿度。

3.测试结果分析

3.1不同测点温度分析

本次测试在任一测点的垂直方向均布置了七个温度测点,各个测点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如图3.1。从图中分析发现,温度分布存在拐点,下垫面对0.1m-0.15m以下的空气有影响作用。窟前广场(大理石铺地)下垫面在8:00-12:00之间对广场0.13m以下空气有降温作用,12:00之后为增温作用;戈壁、沙地等三种下垫面对0.2m以下空气8:00-18:00为增温作用,夜间为降温。林带在10:00-14:00之间对0.2m以下的空气具有升温作用,到18:00有降温作用,夜间升温;草坪+乔木在12:00之前对0.15m以下的空气具有升温作用,之后到18:00都是升温作用。

同一测点同一时间不同高度的温度有所差异,但是都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减小而变化。下垫面的温度极大值出现时间分别为沙地38.27℃(6:00),戈壁30.19℃(15:00),广场29.85℃(16:00),林带26.65℃(17:00),草坪+乔木22.07℃(17:30),同理极小值为戈壁11.31℃(5:00),林带11.01℃、窟前广场11.05℃(5:30),沙地15.57℃(14:30),草坪+乔木10.26℃(7:30),窟顶气象站测得温度最大值为44.91℃(00:30),最小值为32.52℃(11:30),由此可得绿化类下垫面出现极值的时间相戈壁和沙地较晚,对于大气温度延后性更强。平均温度排序为:草坪+乔木15.09℃<林带17.26℃<广场18.89℃<戈壁19.24℃<沙地27.53℃。由以上可知绿化类测点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平均温度会比其他测点要低。平均温度振幅排序:草坪+乔木11.82℃(22.08℃-10.26℃)<林带15.64℃(26.66℃-11.02℃)<广场18.8℃(29.85℃-11.05℃)<戈壁18.89℃(30.1℃-11.31℃)<沙地22.69℃(44.91℃-32.52℃)。则绿化类及窟前广场测点处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比戈壁及沙地平缓,这主要是由于树叶阻挡了一部分太阳辐射进入树木下层,减少了直接照射在地表的太阳辐射[7]。戈壁及沙地温度振幅较大是由于它们受太阳辐射直接照射,且不具备蒸发降温功能,使得地表温度迅速升高,最终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与近地面发生热传递,造成该处温度振幅偏高。通过上述论述,可发现窟区温度环境波动较小,极值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具有一定的过渡缓冲作用,可以给予窟内文物更稳定的室外赋存环境。

3.2不同下垫面湿度分析

本次下垫面测试中垂直方向可以测试相对湿度的测点有四个,测试高度分别为0.15m、0.2m、0.7m、1.5m,各个测点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如图3.2。从图中可看出,下垫面同一时间段相对湿度的变化随着测试位置高度的变化出现拐点。拐点的高度均处于0.2m-0.7m之间,林带对此区间内的空气有增湿作用,这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产生水汽对空气造成影响。草坪+乔木对0.2m-0.7m之间的空气为降湿作用,但平均湿度较高,这是由于此处乔木树冠较大,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多集中在距地面7m左右,致使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窟前广场、戈壁及沙地下垫面均为降湿作用。

绿化类测点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时间分别为戈壁38.89%(5:00),沙地31.35%(15:00),草坪+乔木48.39%(18:00),广场44%(23:00),林带42.55%(00:00),最小值出现时间分别为草坪+乔木29.85%(1:00),广场27.31%(15:30),林带26.42%(16:00),戈壁16.48%(16:30),沙地17.67%(23:30)。窟顶气象站测得相对湿度最大值为49.9%(20:30),最小值为32.3%(12:00)。测点平均相对湿度排序为沙地(23.05%)<戈壁(26.01%)<广场(33.33%)<林带(33.47%)<草坪+乔木(34.31%),草坪+乔木和沙地的差值达到11.26%,绿化类及窟前广场的空气相对湿度高于戈壁及沙地,这是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和水的蒸发使空气保持湿润状态,而荒漠地表蒸发量极小,绿化区域地表为大气提供水汽,树木的林冠层也阻挡了地面蒸发水分的及时散出,湿空气在绿化区域长期稳定的存在。下垫面平均振幅变化如下:戈壁12.8%(38.89%-16.48%)<沙地13.68%(31.35%-17.67%)<林带16.13%(42.55%-26.42%)<广场16.69%(44%-27.31%)<草坪+乔木18.54%(48.39%-29.85%),绿化类及广场的相对湿度波动幅度比沙地及戈壁要大,说明窟区湿环境不够稳定,可能会对窟内文物的造成一定的影响。

4.结论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区室外典型下垫面温度及相对湿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同一时间同一下垫面不同测试高度温度分布存在拐点,下垫面对0.1m-0.15m以下的空气有影响作用。测试时间内平均温度最大值沙地为27.53℃,最小值草坪+广场为15.09℃。

绿化类及窟前广场测点处温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比戈壁及沙地平缓,草坪+乔木达到11.82℃为最小值。而沙地则达到22.69℃为最大值,比草坪+乔木高出47%。

(2)同一时间同一下垫面不同测试高度相对湿度出现拐点的高度处于0.2m-0.7m之间,林带对此区间内的空气有增湿作用,而其他下垫面对其上方空气有降湿作用。测试时间内相对湿度最大值草坪+乔木为34.31%,最小值为沙地23.05%,差值达到11.26%。绿化类及广场的相对湿度波动幅度比沙地及戈壁要高,幅度最大为草坪+乔木18.54%(45.23%-26.69%)。最小为戈壁12.8%(32.41%-19.61%)。

综上所述,五种典型下垫面均对其上方空气的温湿度产生影响。以大气温度为基点,绿化类下垫面温湿度出现极值的时间相戈壁和沙地较晚。绿化类及窟前广场下垫面温度振幅小于沙地及戈壁,这说明以窟顶大气温度为基点,窟区对窟内温度环境具有一定的过渡缓冲作用,可以给予窟内文物以保护。绿化类及广场的相对湿度波动幅度比沙地及戈壁要高,相对湿度过高以及波动过大都对窟区保护不利,为使窟区相对湿度更稳定,应把植物替换本土沙地灌木,这样既可以通过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来减小相对湿度的波动,又不影响降温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等.水系统对莫高窟小气候的影响[J].敦煌研究,2009(3):110一113.

[2]王江丽,闫增峰,王旭东,等.敦煌莫高窟洞窟自然通风实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296-299.

[3]王江丽,闫增峰,王旭东,等.莫高窟自然通风测试研究[J].敦煌研究,2015,8:30-35.

[4]尚瑞华,闫增峰,王江丽.敦煌莫高窟区景观微气候调节技术研究[J].云南建筑(增刊),2014,11:296-299.

[5]李哲伟.莫高窟洞窟前室对窟内热湿环境调控机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6]马淑静.敦煌莫高窟窟区绿化现状及对文物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 篇7

【关键词】敦煌高窟 唐代屏风画 研究

一、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形制及样式发展演变

(一)龛内屏风画

敦煌莫高窟屏风画出现于盛唐时期,具有较为鲜明的早期风格及独特样式。中唐与晚唐屏风画均是在盛唐屏风画基础上进行发展演变的。在敦煌莫高窟中,盛唐屏风画洞窟共有9个。盛唐时期屏风画仅仅表现在壁龛中,表现内容主要为菩萨、弟子单身像。在唐代洞窟中,在壁龛主尊身后进行胁侍像绘制是十分普遍的。在盛唐时期,胁侍像屏风画在本质上是将直接绘制于壁画之中的胁侍像,直接绘制于屏风外框之中的一种形式。除了胁侍像,在一些屏风画中,还出现了树下人物等内容。通过对盛唐屏风画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盛唐屏风画开凿时间在盛唐晚期,时间上大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出兵吐蕃占领沙洲,战争不断。此后,吐蕃统治敦煌以东地区,并进攻沙洲,造成了晚唐时期大量石窟“图素未就”的现象。在盛唐时期,龛内屏风画的主要内容表现为胁侍像与树下人物图,且多绘制于主尊背后西壁中,没有完全覆盖南北壁。屏风画与盝顶帐形龛存在着较为稳定的配置关系。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大致推断出洞窟绘制顺序,先进行的是窟顶及西壁龛绘制,然后是窟内其他壁面绘制。从壁画绘制先后顺序可以看出,当时,西壁壁龛应属于窟室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龛内屏风画虽然存在于主尊之后,但必然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在中唐时期,开窟规模较小,在内容中,多了些情节性故事画,此时的屏风画构图较为简单,内容单一。在晚唐时期,屏风画表现内容较为丰富,其情节性屏风内容主要以药师经变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较多的佛传故事。

(二)主室屏风画

在唐代,主室屏风画南北壁经变画铺数较多,在经变下方进行屏风画绘制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这种组合被称为是“经变与屏风”的组合。在晚唐时期,屏风画与经变内容出现了不完全对应的状况,同时出现了贤愚经变屏风画,并发展为一种新的体系。

二、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

(一)从屏外到屏内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

敦煌莫高窟屏风画最初是出现于盛唐时期,其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在壁龛中进行弟子像屏风画、菩萨屏风画及树下人物屏风画。覆斗顶窟属于隋唐时期洞窟基本形制,主要分为敞口龛与盝顶帐形龛两种。在龛内壁画中,菩提宝盖、龛顶绘制说法图是最为普遍的配置方式。屏风画的出现,胁侍像不仅没有消失,还成了屏风画的主要内容。屏风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改变胁侍像表达方式,并与题材相融合,成为莫高窟艺术的重要部分。

(二)从树下人物图看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

屏风画在出现早期,其主要题材包括胁侍像与树下人物图。从莫高窟中看出,树下老人图屏风画主要表现在墓室壁画中。在唐代,墓室屏风画发展进入到鼎盛时期,树下人物屏风画更是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屏风画分布范围较广,样式风格与初唐传统相接。在敦煌莫高窟第79窟中,屏风画图像元素配置及安排上,与中原树下人物图屏风画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屏风树图像占有空间较大,而人物则仅仅存在于角落之中,较不显眼,整体来看,整个屏风画主要表现的并不是树下人物,而是树木。这与树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研究发现,屏风画内容及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当时民众对佛教信仰的一种感应思想,与孝感思想存在着区别,属于不同系统。

(三)从经变故事看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

经变故事屏风画,大致出现于中唐时期,在西壁龛内首次出现,其情节较为单一,风格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晚唐时期,敦煌莫高窟中经变故事屏风画在构图的布置与情节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变化。早期主要为山水画,故事情节部分较少,在后期,情节内容布满整个经变事故屏风画屏面中,对经变内容表达较为完整,且山水部分仅仅作为背景。屏风画情节的绘制,逐渐从简单单一发展为复杂详细,情节成了山水屏风画的重要内容。山水画属于经变画绘制的传统语境,在敦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点没有发生改变。由此可见,经变故事屏风画应起源于山水屏风画,随后发展并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

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的发展与演变,与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推动着唐代屏风画的不断完善,并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

三、结语

敦煌莫高窟屏风画出现于盛唐时期,此后获得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广泛应用的壁画形式。屏风画的应用,整合了窟室壁画配置方式及绘制形式,在题材、形式与流变等方面存在着较多变化。在本文中,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形制及样式发展演变分析,以屏外到屏内、树下人物图与经变故事为角度,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社会实践证明,研究唐代屏风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信佳敏. 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林硕.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构图研究[D].山东大学,2012.

《敦煌莫高窟》说课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点与地位

《敦煌莫高窟》为八年级16册教材的开篇课。与前三册开篇欣赏课相比,此课打破了单纯的美术作品的介绍,而是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从多角度理解敦煌艺术,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认识,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民族特色,时代特征,是对我国及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入接触与理解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获得多种情感体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具有较大的作用。

2、教材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三层:第一层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敦煌历史和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第二层从对雕塑、壁画的欣赏,引申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第三层通过藏经洞的发现和遭受的掠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建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三个层次的内容在课堂中整和为五个探究主题:佛教与中国古代的主要石窟;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画;近现代的莫高窟与石窟保护。本课的练习中根据五个探究主题提出了总结性和引深性问答题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1)对佛教传入我国及我国四大石窟艺术的概况有初步了解

(2)对敦煌石窟主要时期的彩塑和壁画的特点有所认识

(3)通过欣赏理解政治、经济、历史对艺术的影响,理解石窟艺术是吸收和融合外来艺术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形式,注重对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熟悉查找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了解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发展,能够对莫高窟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形象特色和艺术效果的分析。

(3)通过课堂交流互动,艺术创作,深入理解石窟艺术的精髓,能够运用技能技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深入学习充分认识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爱国热情。

(2)通过了解敦煌的近现代的发现与遭受的掠夺,认识敦煌莫高窟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艺术经典,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增强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艺术成就的认识与欣赏。

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大量感官信息的直观作用,对本课重点的处理是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小组互动讨论,在学生自学并展示自学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然后再指导其深入讨论、释疑而解决的。

2、难点:与政治历史相结合理解石窟艺术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

本课难点问题涉及政治、历史、宗教多方面因素,以初二学生目前的知识层次与艺术鉴赏经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对比欣赏、假设质疑、教师引领,结合具体的代表作品分析,运用简化的语言,配合图像直观的欣赏,通过不同朝代作品的对比,同一朝代不同形式的作品对比,让学生感受讨论,然后再结合政治、历史分析原因,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上升理解高度。另外本课设计了《敦煌莫高窟欣赏问卷》针对每个知识点提出了总结性引深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活动,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活动后又能及时巩固重难点内容。

四、学情分析

敦煌莫高窟对许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又了解不多,由于一些电影、传说,使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从这一点来说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作为一节欣赏课其内容含量较大,易流于表面的理解,常规课堂教学势必会出现时间紧、偏重于讲解、缺乏活动、气氛沉闷的现象。在老师的一味讲授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而且一节课的时间,欣赏讲解是有限的。所以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深入理解本课内容的关键。

之所以采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因为八年级学生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与渴望,而又不愿被动接受,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理解能力,另外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广阔天地。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因此对本课的大部分知识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查阅学习,但八年级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将艺术上升至历史、政治高度理解还有一定困难,缺乏必要的指导。所以教师可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引深问题,提高理解能力。学生自学与教师引领相结合。为使自主探究的过程更有效,我同时采用了“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在了解了敦煌艺术,领略了辉煌成就的中国石窟艺术后,进入了屈辱的、悲壮的被掠史,这必然会使他们的情绪发生反差较大的波动。而此时的青少年学生恰恰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五、设计理念

1、教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研究分析、对比,甚至冲突、争论,使每一个学习者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第一阶段,将学生分组,分主题,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自学探究。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搜集及信息整和,并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概括。 第二阶段,全班交流学习,各组由代表发言,结合图片欣赏,讲述所探究的主题。教师引深内容,学生思考回答第三阶段,创作展示阶段,各小组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敦煌为表现对象,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师引导帮助。

具体到本课“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与自主探究性学习法珠联璧合,把整课分成形成问题,自学探究;讨论质疑,合作学习;形成结论,展示交流,艺术创作,抒发情怀四个环节。由学生自行结组、自行选题,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资源结合信息技术课上的浏览网页训练,网上自学,质疑讨论,课上展示,最后创作,轻松的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发展。

2、学法

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这样一个根本目标,我采用了自主性学习法。具体方法有研究性学习法、合作性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交流性学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形成问题,自学探究。

本阶段由一课时及一周的课余时间完成。第一课时,教师由教材中《西方净土变》引出谈论话题,通过师生交谈,了解学生已知的情况,由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古代典型石窟的情况即四大石窟艺术的介绍、敦煌的历史发展与莫高窟的发展简介、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的壁画、近现代的莫高窟五个探究主题,学生分组选题,教师协调。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开展活动,引导信息的搜集及整和。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策划能力。

2、讨论质疑,合作学习。

初步搜集理解学习内容之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围绕主题明确主要内容搜集点,理清思路,不断完善、深化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所学习内容,锻炼提升与人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3、形成结论,交流探讨。

本阶段由一节课时完成。各小组选择代表,讲述所探究主题的学习结果,通过交流使全班同学全面的了解敦煌莫高窟及相关内容。

情景导入:

聆听佛教音乐,创建课堂氛围,引入谈论话题,师生互动说一说佛教的相关知识,如佛教的传入,佛教教义的理解,古代的丝绸之路,点出敦煌,为后面的内容打下伏笔。关于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被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接纳的原因及佛教美术产生的原因的理解,以“假如你是统治者,你的臣民都能安照佛教教义来做,你会怎样?”“假如你是佛教传播者,你有什么办法让众多不识字的`人读懂佛教呢?”的设问,诱发学生思考,自己获得答案。这种假设化严肃为趣味,并形象的点出了问题的实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小组展示:

明白了了解石窟艺术全盛时期的状况,体会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引入佛教文化之一石窟艺术的学习。“四大石窟艺术的欣赏”主题的探讨:小组代表讲述内容包括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建造时间,地理位置,洞窟数量,彩塑及壁画情况,艺术特色。

“敦煌历史与古丝绸之路”主题的探讨:由研究此主题的小组代表讲述研究结果。内容包括古丝绸之路,敦煌历史,莫高窟发展的大概情况。形成特定的教学情景,全景了解所要理解的敦煌莫高窟,为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做好与历史背景结合的铺垫。

“莫高窟的彩塑”主题的探讨:小组代表讲述彩塑的总体情况,分析主要朝代的彩塑的特点,彩塑的主要样式,结合图片欣赏理解。对比西魏、隋、唐的彩塑,感受发展状况,及经济对艺术的影响。

“莫高窟的壁画”主题的探讨:小组代表介绍整个壁画的情况、分布,壁画的种类,展示代表性壁画,讲述与欣赏结合。

请研究壁画主题小组介绍所了解的壁画故事,讲述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欣赏故事的壁画,点出典型朝代的壁画故事内容,结合政治理解内容不同的原因。

介绍莫高窟的飞天,了解飞天,欣赏不同朝代的飞天。

教师提问:结合绘画、彩塑、壁画中唐代的人物艺术形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唐代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师点出此时的石窟艺术已不单纯是为了宣扬佛教,而是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她才使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为之神往。

“莫高窟近现代情况”主题的探讨:小组代表讲述藏经洞的发现经过,洞内的藏品,被盗的情况,思考为何清代中国的历史文物会屡次遭受掠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入“我该如何保护文物,爱护文物”话题的探讨。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展示,相互交流学习,掌握知识学习内容;通过教师提问,深化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反馈巩固:

请各组结合《敦煌莫高窟》欣赏思考问卷,讨论答案,交流见解,深入思考,巩固学习内容。鼓励课下多交流。

总结全课的表现情况,鼓励学生在创作阶段更进一步。

布置艺术创作,展示交流阶段的任务。

出示展示的形式:黑板报、手抄报、文章、诗歌、绘画、泥塑等。

展示要求:各组选择展示形式,一周完成,下节评比,并向全校展示。

教学目标: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再次相互交流,巩固学习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4、艺术创作,抒发情怀。

本阶段由一周课余时间及一课时完成。小组课余完成艺术创作,课堂展示。

(1)小组最后调整作品,准备展示。

(2)分组展示评述本组的作品,每组2-3件作品。

(3)全班互相评价。

(4)粘贴布置成展版,在校园内展示,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敦煌艺术。

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利用艺术形式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敦煌莫高窟游览记小学作文 篇9

敦煌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刚刚看到外面的窟壁就被外面只剩一部分的壁画惊呆了,上面画了许多种不同形态的图案。

由于时代的变化外面的壁画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和讲解员阿姨来到了第一个洞窟时,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一尊大佛,旁边有七位人,第一位是双手托着净瓶的阿难,之后是他的两位徒弟,他们右半身裸着,面对面互相笑着,好像是两位几年不见的朋友,又相见了,交谈着,接着是两位菩萨,穿着彩色的衫衣脚下踩着莲花宝座,一手平摊一手竖着放在平摊的手上,颈上系着金圈儿,手上戴着金镯子,赤脚在莲花宝座上踩着……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洞窟,这次我们看到右边的壁画和前面几个洞窟的与众不同,上面人物的脸是灰黑色的`,本以为这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但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话,我们感到十分的可惜,这是因为不断氧化变成的这种颜色的,原本这些壁画都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保护到位所以…。十分可惜希望以后可以把回复的和以前一样好看。

游敦煌莫高窟 篇10

关键词:莫高窟;窟檐;清代及民国时期;敦煌传统建筑工艺

中图分类号:K87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2—0053—06

A study of the grotto eaves at Mogao Grottoesin the period of the Qin dynasty and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Jiang

Abstract: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to 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s in existing and inquiringlocal craftsmen, adding up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ve records and documents, this article tries tomaking a thematic study on the grotto eaves of Mogao Grottoes which have been built in the period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raft and style of 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 are unique and each with a character of its own and had been conformed themselv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Dunhuang local architecture.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Grottoes Eaves;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Traditional Dunhuang Architecture Craft

(Translated by BAO Jingping)

一研究背景

莫高窟崖面在历史上曾为“檐飞雁翅,砌盘龙鳞……前流长河,波映重阁”,这是窟前建筑的真实写照。现存崖面上的洞窟,有很多以往窟檐木构件的遗迹。这些窟檐在开窟早期已经存在着。不过大部分窟檐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倾毁。现在保留下来的不过20座,其中有5座被确定为晚唐和宋代的。前辈学者从形制、构造、彩画等已经对此5座早期窟檐做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较而言,出于技术、艺术、历史价值认定和评价的不同,则很少有对其余窟檐的研究,而本文便是对这些窟檐的建造时间、构造特征、工艺做法等所进行的探讨,并重新评估它们的历史价值(图1)。

二时代考证

除上述5座唐宋窟檐外,莫高窟崖面由南至北现存的第138窟、第130窟、第177窟、第96窟(九层楼)、第94窟、第454窟、第16窟②(三层楼)等7座窟檐,木构件保存完整、工艺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同期窟檐的代表,除第96窟窟檐(重建于1928—1935年)、第16窟窟檐(重修于光绪三十二年)有明确的建成年代外,其余的均未有明确纪年。清道光年间《敦煌县志》中有对千佛洞(即莫高窟)的记载,但并无记录这些窟檐的建造时间,县志中的千佛灵岩图(图2)也仅是对散布在崖而上的窟檐用图示的方法象征性地表示出来,并无具体的对应关系,至于形制特征和时代做法则无从谈起。随着藏经洞的发现,1907年、1908年斯坦因、伯希和相继来到莫高窟,拍摄了当时莫高窟崖面状况的照片(图3、图4、图5),对石窟进行了测绘并绘制了崖面立面图(图6),使我们获得了当时窟檐状况的形象资料,为推断它们的建成年代提供了线索。

从拍摄的照片和伯希和一行绘制的崖面立面图,我们可以看到第96窟、第94窟、第130窟等三座窟檐与现在的形式相差较大,现今的第94窟、第130窟窟檐屋顶形式南硬山顶变为了歇山顶,檐下棋做法也有相当大的改变。而第96窟窟檐有明确记载,于1928—1935年重建,由五层变为九层,屋顶形式由硬山顶变为八角攒尖顶。考虑到这三座窟檐之间在关键性木构做法方面的一致性,后文将会具体讨论它们在角梁、斗棋等的共同特征,由此确定第94窟窟檐的重建时间可以参考第96窟窟檐,同在民国时期应该不成问题。据孙儒倜先生介绍,第130窟窟檐到1943年还没有最后完成,莫高窟收归国有时就停工了,直到1947年之后,才将没有完工的部分完成。此外,这3座窟檐的木构件上均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红颜料进行粉刷,而有别于其他窟檐。第16窟、第138窟等两座窟檐在伯希和一行所绘制的崖面立面图同为坡顶三开间,与今天的型制相同,檐下做法同为平板枋和檐檩之间使用破间踩为特征,因此第138窟窟檐参照第16窟窟檐的重建时间,应该也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左右。第454窟窟檐在崖面立面上为坡顶三开间,今天的型制为坡顶两开间。莫高窟绝大部分窟檐都为三开间,并且从第454窟窟檐暴露出来构件断面看,柱斗棋卯榫处原本还应连接有额枋、平板枋、横棋等构件,判断第454窟窟檐为1908年之后南侧次间毁坏后形成现今的两开间形式。孙毅华女士见过一张第454窟窟檐三开间的老照片,也印证了我们的推断。第454窟窟檐檐下部分与第96窟窟檐做法相同,应与1935年建成的九层楼为同一时期。我们判断第454窟窟檐主体部分在1908年之前就业已存在,次间在民国时期毁坏,檐下部分在民国时期重修。第177窟窟檐从崖面立面图上看,为坡顶三开间,与今天的型制相同,并且檐下雕刻手法与敦煌三危山上重建于民国时期的老君堂相同,而且两座建筑都在柱头上施用大额作为平板枋,敦煌仅见此两例,似元代建筑遗风,故以老君堂为参照,判断第177窟窟檐的重建时间为民国时期。通过对以上7座窟檐建造时间上的考证,我们得到的结论为:第94窟、第96窟、第130窟等3座窟檐建成于民国时期(30、40年代左右);第16窟、第138窟等两座窟檐建于清末;第454窟窟檐建于清末,民国时期重修檐下部分;第177窟窟檐重建于民国时期。

三工艺做法

根据对敦煌地区建筑实物的比较和对建筑工艺做法的饲查,初步可以得出:莫高窟及其敦煌地区的清代及民国建筑以其不同于官式做法和中原地区做法的工艺特色而自成一体。敦煌所属的河西地区,迟至晚清逐渐发展出具有地方建筑工艺特色的河西建筑工艺体系,与甘青地区的其他

工艺做法也有着显著区别。这种传统建筑工艺体系以抬梁式大木作技术为核心,斗拱做法、结角做法、角梁构件组合等关键工艺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1、阐扣踩

斗拱在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物的檐下安装斗棋,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斗栱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敦煌传统建筑斗拱做法经过工匠的传承与创造,至今已发展出了多种斗拱形式,形成了众多的檐下做法。

闸扣踩是莫高窟第94窟、第96窟、第130窟等3座窟檐具有地方特色的檐下做法(图7)。是伴随着甘青地区木赡工艺的发展和注重檐下装饰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斗拱的位置由实施雕刻的花板所代簪,既丰富了建筑的立面装饰效果,又成为了区别于它种建筑形式的典型特征。

闸扣踩是用板材将檐下分隔成若干段,板材形如水闸,所以称为闸扣踩(图8)。闸扣踩的主要构件是闸板和破间闸扣板。闸板的位置相当于斗拱中的横棋,所不同之处在于闸板连接其两端的破间闸扣板,贯通相邻的闸扣踩,使檐下的闸扣踩成为彼此正交拉接的板材网格。破问是用于分隔开间的构件,位于翘的位置,一个开问一般使用三到五个破间,视开间大小而定。破间所用的板材称为破间闸扣板,在柱头处的破间称为柱头破间。破间闸扣板随着出踩由下到上地层层向外伸出,闸扣板端头经常进行雕刻。雕刻的内容主要有鸽子头、象头、云头、桃形等。里拽闸扣板一般不出踩,只是把几层闸扣板做成上大下小的曲线形外轮廓。闸板下还有名为燕切子的小构件,从破间闸扣板上延面阔向伸出,作用类似雀替,其上支撑闸板,既可以减少闸板的简支长度,又起到了装饰效果。在闸板和破间闸扣板上进行雕刻,为该地区的木雕工艺提供了一处绝好的施展舞台。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的朴素无华相比。檐下的精雕细刻突出了建筑的装饰重点,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做法(图9)。

闸扣踩与一般的斗棋相互组合。可以创造出更为灵活的做法,基本方式为正斗踩(一般形式的斗棋)上加闸扣踩(图10),更加丰富了檐下的装饰效果。以丰富檐下装饰为出发点而产生的各种闸扣踩和斗棋之间的灵活组合,使传统建筑产生了充满变化,极富个性的檐下做法,这是工匠在长期的营建过程中,对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檐下装饰手法的不断发展(图11)。

2、结角

结角做法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坡屋顶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敦煌传统建筑在结角做法中多使用隐角梁法(图12)和老角梁压金做法(图13)。隐角梁法即老角梁近乎水平地置于金檩之下,其上除前端置有仔角梁外,后部还置有隐角梁。隐角梁用于找坡及固定翼角椽后尾,两端分别搭在金檩与采步金相交处和老角梁中段;仔角梁用于出檐和起翘,紧贴在老角梁上。敦煌传统建筑南于接近檐口处的屋面平缓,隐角梁与老角梁的距离十分接近,在翼角构造上作为屋面找坡和固定翼角椽后尾的隐角梁,它在结角做法中的重要程度明显降低。老角梁压金做法中,老角梁两端分别搁置在搭交金檩和檐檩上,老角梁也是近乎水平,略成一定的角度,产生了十分平缓的屋面檐口,取消隐角梁。在结角做法方面,敦煌工艺做法中隐角梁的重要性下降,与甘青地区并存的工艺做法中大量使用隐角梁不同。这主要是敦煌地区的降雨量非常稀少,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屋面在接近檐口处做得非常平缓,以至于檐椽通过老角梁的高度就可以达到檐口屋面的坡度。老角梁以上的那一段屋面接近水平,可以用老角梁直接承担屋面的重量而没有使用隐角梁的必要了。

3、角梁构件组合

敦煌传统建筑的角梁构件组合,与官式做法中仔角梁和老角梁通长、仔角梁贴附在老角梁上的做法不同,与甘青地区其他工艺中的角梁构件组做法也有所区别。敦煌传统建筑中角梁构件组从下至上南握角梁、结刻和假飞头组合而成,合称为挑脚(图14),与甘青地区工艺中三件角梁构件做法相同,但在结刻之上的假飞头弧腹向上,似长颈鹿的脖子向天翘起,而成为敦煌传统建筑的典型标志(图15)。另外握角梁伸出搭交正心檩或搭交挑檐檩不多,常雕刻成龙头形状,握角梁上的结刻伸出较大,其上再做假飞头,假飞头和结刻之间由销子连接,销子在结刻下皮雕刻成吊花收尾,此时吊花刚好垂挂在雕刻成龙头的握角梁头前,被形象地赋予了一个优美的称谓——“吊花引龙”。“吊花引龙”和假飞头弧腹向上共同成为了敦煌传统建筑中角梁构件组合的典型特征。

弧腹向上的假飞头作为河西建筑的典型标志,这种做法还影响到邻近地区。新疆天山地区、宁夏平原地区也是弧腹向上的假飞头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与新疆天山沿线、宁夏平原地区在地理、历史上,特别是移民屯垦方面与河西走廊具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有关,再加上工匠在本地区内的流动,使这些邻近的地区都以弧腹向上的假飞头为其传统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四大木作工艺特征比较

敦煌传统建筑工艺作为一种工艺体系,现在就工艺术语与甘青地区的秦州(天水为中心)、河州(临夏为中心)工艺体系和官式做法之间作一相互比较,以期对莫高窟窟檐及敦煌传统建筑有一个总体认识。敦煌传统建筑工艺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常用术语,现对照清官式做法术语,并与秦州、河州工艺术语相互比较,列表如下:

五结语

通过对莫高窟清代及民国时期窟檐的研究,我们得以重新评估它们的技术、艺术和历史价值,并由此初步揭示出敦煌地区建筑工艺的地方性特色。这一建筑工艺体系不同于官式做法,是甘青文化圈独立存在从建筑领域提供的依据,由此形成的甘青文化圈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又随着人员的流动、文化的交往而影响到更为广泛的地区。

参考文献:

[1]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3(1):56。

[2]吴荣鉴,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J],敦煌研究,2003(5):45。

[3]李江,明清甘青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119—121。

[4]梅林469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J],敦煌研究,1994(4):187。

[5]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兼论河西清代建筑特征[D],天津:天津大学,2006:48—49。

[6]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4。

上一篇:军训拓展训练心得体会下一篇:故乡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