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第一课时(共9篇)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篇1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试马镇八龙小学 王先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会4个二类字,认识1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板题:莫高窟)
2、观看录像介绍,了解莫高窟的概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分组自学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会读含生字的词语。②标出自然段。
③课文写了莫高窟哪些方面的内容。
3、小组汇报自学成果。(1)生字词正音。
(2)自愿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编写段落提纲。(1)找出各小节的中心句。
(2)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4)指导学生编写段落提纲。
三、读通、读顺课文。
1、指名分节读。
2、分组读。
四、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词。
2、重点指导“殿、腐、录”。
五、作业
1、读熟课文,抄写词语;
2、搜集描写人物神态、外貌的词语。板书设计:
莫高窟
一颗明珠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艺术宝库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篇2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3自然段中的部分句段。
2.赏读、积累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
3.学习表达方式,并迁移运用。
4.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优美语段,品读理解彩塑和壁画的精妙。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检测
1.同学们,在我国西北的大漠深处,有一处精妙绝伦的洞窟,它以恢宏的气势,无与伦比的彩塑和壁画,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心中的圣地。这个地方就是———莫高窟。(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同学们课前作了充分的预习,想必字词都掌握了吧。下面我们来默写词语。
(1)默写词语:敦煌惟妙惟肖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连续 不断地赞 扬。(啧啧赞叹)
精致巧妙,无与伦比。(精妙绝伦)
(3)出示词语纠错后读一遍。
(4)你能运用这其中的一些词语,结合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莫高窟吗?
3.是的,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 第5自然段 ,齐读。)
4. 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过渡:其中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彩塑和壁画)对!一篇美文之所以令人难忘,一定是抓住了重点和主要事物进行描述的。描述彩塑和壁画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第2、第3自然段)
二、比较阅读
(一)理清层次,初步感知
1. 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完以后分别在第2、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彩塑和壁画的特点。
(生读后交流)
很好!两个自然段在一开始就分别概括了彩塑和壁画的特点,请你在这两句话下面画上横线,写上批注。(板书:概括)
2.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好相似啊!这两段中,作者在描写时还有其他结构相似的地方吗?请同学们找一找。
3.交流。两个自然段都是先总述之后,接着再写具体内容。
第2自然段具 体写了什么呢?读一读。第3自然段呢?
(板书:描述)
引导:最后一句可不是具体描写壁画和彩塑的,那是什么呢?(写了人们的感受)
4.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把两段文字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结构的相似之处。(指板书)都是先总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游人的感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抓住典型,阅读感悟
1.作者具体描写彩塑和壁画的部分,请两位同学来读,其他人边听边思考,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2. 说说你的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在描写彩塑和壁画时都用了“ 有……有…… 还有……”这一组连接词,还用了排比句。请你在文中这些词语下面加上点。
3. 作 者 这 样 写 有 什 么 好处呢?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两组排比句。
(这样写的好处: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丰富的内容,富有韵律感。)
(引导学生 读这两句 话 ,读出内容的丰富,表达的有序,读出韵律感。)
4. 让 我 们 一 起 再 仔 细 地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在这句排比句中还有哪几个词不容忽视?为什么?(生答)请大家再读,让我们感受其描写的特点。
5.(课件出示图片)好,他们一个个 都来了。 请看 :菩萨来了 ,();天王来了 ,();力士来了,()。
6. 假 如 你 看 到 这 样 的 彩塑,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
7. 师生共读: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有……还有……。
小结 :同学们 ,这段话围绕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作者对菩萨、天王、力士展开了具体的描述,使人如见其形。(板书:如见其形)
8.作者在对彩塑和壁画展开具体描述之后,都选择了一处加以举例。
(课件出示两段话:
有一尊卧 佛长达16米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这两段话分别写了什么?(卧佛、飞天)这两处的写法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卧佛写了一个,写出了他的长度和姿态。飞天写了一群,写出了飞天的五种形态。)请你来读一读 ,读出卧佛 和飞天生 动的姿态。
指导:围绕彩塑和壁画,作者重点介绍了卧佛和飞天,这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板书:点面结合)
9. 喜欢飞天 吗 ? 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图片,配乐。)这就是飞天,姿态各异的飞天。飞天是乐神,是在空中飞舞的神。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
(课件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 双臂 ,翩翩起舞……”师读总起句后生接读。)
10. 这一部分的描写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用“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词多为四字词语。)请把这些四字词语用括号画下来,读一读。谁来说说这些四字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排比、诗意、朗朗上口)
11. 读好这段话,读出诗意 ,读出韵律 美 ,读出景象壮观。(交叉轮流读,多种形式练读。)
12. 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飞天的姿态万千,各不相同,谁来接着说下去?(同桌讨论)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美妙的场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13. 所以,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 的彩塑 ,游人(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这表达了游人的感受。(板书:感受)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都是先概括写彩塑和壁画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展开描述,最后写参观者的感受。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2、第3自然段作者用相似的描述方法,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精彩画面。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充分领略了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个画面。
(师读总起 句后生接 读 ,通过朗读再次感受。)
四、写话训练
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们去过灵山吗?灵山是佛教圣地,大大小小的佛像数不胜数,让我们来一起欣赏。(配乐播放PPT, 在学生观 看时指点 提示。)
请同学们 仿照课文 的写法练习写话。(师发写话纸,生练习写话。)
灵山胜境 的佛像千 姿百态 ,数不胜数___________ 。,其中最吸引我们的是__________。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篇3
一、激趣揭题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奇迹,巍峨屹立的长城、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佣、还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板书:四大名窟)
出示课件:观察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开凿在陡峭的山壁上)
师:这四大名窟分别是被誉为“东方塑像馆”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又数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气。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了解课文,首先就要把文章读通、读顺。请同学们找开课文,自由读课文。
检查:初读情况,抽几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三、第二次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无限魅力。
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来了,你们已经被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吸引了。可敦煌莫高窟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称赞,如此多的荣誉呢?请再读课文,用笔在书上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检查:说说你从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获得这么称赞、荣誉的原因
小结:是呀,正是因为敦煌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的塑像,还有艳丽的壁画,所以获得了这么多的殊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话
1、师感情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
2、让生说说我是怎么读的,并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1600多年”说明年代久远,“492个”说明现存洞窟多,“3000余尊”说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说明壁画面积大)
3、在这段话中给“余”找个近义词(多)。
3000余尊:我们城中小学共有师生1900多,还不到2000,它比我们的总人数还多出一千,多不多?(多)45000多平方米:大家再看看我们这个大教室,如果在墙壁四周都画上壁画,足足可以画 个大教室呀!同学们,古代的劳动人民足足花了16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样一幅巨作!这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4、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a、抽生读
b、接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两句;男女生接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敦煌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占着主要的位置,它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精美)
1、指导朗读第一句话:一共有3000余尊,每一尊都很精美,每一尊都各不相同,你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2、塑像的精美还可以从哪句话看出来?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最大的 九层楼 比现在的两幢教学楼还要高出一层;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比手掌还小。读出这样的气势。
3、补充资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态各异,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自由读上面这段话,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
莫高窟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彩塑,你们现在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 播放录像。
看了这一尊尊造型逼真、神态各异的彩色塑像,老师相信同学们此时一定有许多心理话想说,把你要说的写在纸条上。
听了同学们的赞叹,我也想说: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的世界的东方!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颐和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揭示主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去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上玩了玩,感受了长城的雄伟气魄。那么今天老师再带领大家去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去逛逛。【课件出示颐和园图片】
2、在人们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语言文字中的“颐和园”,领略皇家园林的美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二、了解自主学习情况,及时小结
1、小组长检查自主学习问题完成情况,向老师汇报。
2、教师简单小结,表扬完成优秀的学生或小组。
3、自己完善自主学习问题。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
师:在自主学习问题中你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互助,形成共识。
四、互动展示,平研深化
(一)师: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以闯关的形式来进行汇报交流。预设: 第一关:我会读
1、规则:每组出一名代表轮读课文,正确、流利者得分,否则不得分。
2、小组内2分钟准备。第二关:我会认
规则:每人读三个词语,都正确者得分,否则不得分。
长廊 柱子 葱郁 堤岸 姿态 耸立 雕刻 狮子 掩映 几乎 佛香阁 栽树 眺望 画舫 金碧辉煌 第三关:我会写
1、规则:听写全对者得分,否则不得分。
宫殿 长廊 栽树 雕刻 堤岸 姿态
2、小组内准备。(提醒容易写错的字)【教师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重点指导】 第四关:我会理解。
规则:看屏幕说词语,抢对者得分。(1)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2)形状各不相同。()
(3)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4)建筑物等高高直立。()
(5)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第五关:我能概括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着对颐和园的()之情。
(二)小结闯关情况,表扬优秀组。
莫高窟(第二课时) 篇5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李吉银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授。
1、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神态各异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漫天遨游 指名读前四个:很好,字正腔圆。指名读后四个:也是悦耳动听。齐读。
2、词语读得很好。你能从中选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
二、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⑴指名读。
⑵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出示:过渡句 承上启下)
⑶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男生说——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是——(生)精妙绝伦。(板书:彩塑 精妙绝伦)
⑷启下的部分是——女生说: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生)宏伟瑰丽。(板书:壁画 宏伟瑰丽)
2、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⑴再读过渡句,齐!
⑵这句话中哪个词写出了壁画的“宏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礼堂,这个教室大概是4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大礼堂?
⑶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150多个这样有大礼堂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用心默读,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节内容)(学生默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把文字读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很不简单。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写到——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排比句。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5、敦煌壁画宏伟瑰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读得让我们身临其境。⑴学生自由读。⑵指名读。教师指导。
⑶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得更好,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读。要努力读出形象,读出美感。自己练。
⑷准备好了吗?我们班谁读书最好?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他。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⑸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出示飞天图片)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⑹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出示写飞天的句子。)
⑺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了吗?
⑻能记住写飞天的句子吗?自己先试试。会背了就举手告诉我。自由练习。指名背。齐背。
6、同学们,飞天是不是只有这五种形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⑴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和四字词语写一写飞天,写一种正常,写两种超常,如果你一不小心写出三种,那就太有才了。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
师提示:一切的想象都来源于生活,艺术家们也是依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创作出飞天形象的。同学们要联系生活,大胆想象。
⑵指名交流。
7、每一位中外游客,置身于宏伟瑰丽的敦煌壁画前,都会流连忘返、举步不前。让我们再来领略一番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
一起读。(配乐,师生合作读第三节。)
8、所以我们说——(出示,引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
其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指名交流。教师对话:
A、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洞里曾藏有……”一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板书:藏品丰富)
请大家注意一下“曾”字,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
⑴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⑵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⑶自己的无奈与遗憾。
⑷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倍受欺凌。B、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 记住历史,不让历史重演。
3、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同学们,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将会怎样?你为什么这么说?
4、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现实。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
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节。(齐读。)
5、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所以我们说——(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资料。
板书:
彩塑 精妙绝伦
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藏经洞 藏品丰富
《莫高窟》补充阅读资料
敦煌曾是兵家互争之地,常年战火纷飞。1035年,战乱再起,管理莫高窟的和尚逃难他乡。他们把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等,都封闭在一个洞窟的秘室里,外面用泥壁封堵,并绘上壁画。然而,这批和尚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这个秘室便盛着六万余件“宝藏”静静地安息了八百多年。
十九世纪末,道士王圆箓来到莫高窟。此时莫高窟十分荒凉,一些洞口已经崩塌,底层洞窟已积起厚沙。王道士定居莫高窟后,开始清除底层洞窟中的积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没想到墙壁一震,竟裂开了一条缝。他感到很奇怪,连忙把洞穴打开,竟发现里面藏有满满一洞经书、帛画、法器。这就是藏经洞(今编号为第17窟)。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个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但敦煌当地的富绅无人认识洞内这批古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帝国主义分子捆载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劫余部分被清政府运至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也遭到劫夺与破坏。1914年至1915年,俄国奥登堡率考察队到敦煌和莫高窟,不仅收集到大批敦煌写本,还掠走了第263窟的多块壁画。1921年,在苏俄国内战争中失败的数百名白匪军逃窜到莫高窟,他们在壁画上任意涂抹、刻画,并在洞窟内烧炕做饭,致使大批壁画被火燎烟熏。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曾到莫高窟盗剥了大面积的壁画。敦煌遗书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客观上却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敦煌学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的重视。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中国的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工作者到敦煌进行考察的人逐渐增多。经过他们的研究和宣传,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渐提高。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立体艺术宝窟,内容极为丰富。历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文化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莫高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篇6
一、导入课文 音乐起。
同学们,在我国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那就是——《莫高窟》。
课件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通过上节课的游览,莫高窟,这座令人向往的艺术殿堂,这人间的奇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课件出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那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板书 艺术宝库)
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走近敦煌,走近莫高窟这颗璀璨的明珠,相信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还记得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呢?(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相机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2部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到4自然段,细细体会莫高窟的哪个方面最令你神往?写写你的感受。彩塑部分
1、课件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谁觉得彩塑最令你心驰神往?来说说你的感受。你能把你的独特感受读出来吗?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文中的哪尊彩塑? 课件随机出示:
描写这四种彩塑的词语和图片:你能读出这尊彩塑的特点吗?
慈眉善目的菩萨 威风凛凛的天王 强壮勇猛的力士 神态安详的卧佛
3、课件出示
大家觉得这些彩塑怎么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美妙绝伦)板书: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那就请我们用朗读表现他们鲜明的个性来。齐读有关句子。
5、大家知道吗?莫高窟个性鲜明的的彩塑不是一尊,两尊,也不是几百尊,而是两千尊。一尊有一尊的姿态,一尊有一尊的神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7、播放动画。
师描述:这些塑像各式各样,形象逼真。有的好象在潜心拜佛念经;有的正在打坐,还有的闭目养神。真是一尊有一尊的模样!
8、看着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你是否也能像作者一样,用上总分结构和排比句式,介绍一下呢? 板书:总分结构 点面结合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金刚,有()的仙女,还有()的()。有一尊()自由准备 指名说
9、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学会追问我们的古人,他们塑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想表达心中怎样的寄托呢?
10、让我们把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把心中的美好向往读出来吧。齐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我们不仅要赞叹道: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壁画部分:
1、刚才我们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哪些同学觉得莫高窟的壁画也令你神往呢?(壁画)课件出示:现在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带领我们欣赏莫高窟的壁画。指名读第3自然段。
是呀,莫高窟的壁画又有什么特点? 板书:宏伟瑰丽
你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壁画的宏伟瑰丽呢?
随机出示课件:
A、理解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
B、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我们一个教室大概60平方米,那壁画差不多有750个教室那么大。感觉宏伟瑰丽吧,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壁画的宏伟瑰丽 B、体会壁画的宏伟瑰丽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多彩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宏伟瑰丽的壁画,展开我们的想象吧(播放图片)
看,五彩缤纷,艳丽多姿。看,金碧辉煌,热闹非凡。再看,这就是同学们曾经读到过的神奇的九色鹿的故事。同学们,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在那断崖绝壁上,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凿了700多个洞窟,现存492个。
古代艺术家、拿起手中的画笔不断地画呀,画呀„„画下了中华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你心中涌起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感叹、惊奇、敬佩)课件出示:让我们意味深长的读好这段话吧。
C体会壁画的宏伟瑰丽体现在飞天的美和多。
壁画上的飞天,她不用双翅,不踏祥云,只用了两根轻灵的丝带就飞了起来,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引读
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描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谁也像陶老师这样喜欢飞天的,请站起来,美美的读一读
课件出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飞天不仅美,还怎么样?多 从哪里读出来的?“成百上千” “有的„„有的„„”、省略号。课件出示: 壁画上的飞天真多啊!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这让人惊叹的飞天。
请大家仿照课文的排比句式,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看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注意分号的用法。比一比,谁写的多又美。把补充习题打开,写在~
板书:排比句式 学生交流。
师: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敦煌的飞天,让我们把这宏伟瑰丽的飞天图久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课件出示:
师引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生:壁画上的飞天„„ 走进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怪不得人们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藏经洞部分
1、过渡: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精美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谁觉得藏经洞也令你神往的? 说说你的感受
2、相机理解:曾 这些珍贵文物为什么是“曾拥有”?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吧:播放录象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悲伤、愤慨、无奈、惋惜)
小结:此时,老师的心情和你们一样。莫高窟步履蹒跚地走过了它二千多年的历史,大量文物虽然被掠走了,然而,不管这些文物流落到何处,上面始终刻着两个字——中国。莫高窟属于中国,而且只属于中国,(略作停顿、高昂的语气)让我们捧起书本,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第五自然段
1、播放音乐
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那灿烂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艺术,那遍地的文物遗迹,那浩瀚的典籍文献,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请女同学来一起怀着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佩来读一读。
2、同时我们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男孩子们,用你们响亮的声音读出来。
3、我们也相信,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一定会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我们充满自信,一起读。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莫高窟》一课运用了哪些写法将“彩塑”“壁画”“藏经洞”写具体的呢? 总结副板书
18.《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及课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2.通过感悟雷雨前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1.板书课题,提醒雷字的雨字头的横勾。2.读词语。男女生轮读后大家跟读。
3.认真读文,回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二.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1.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就会有很多变化。请同学拿起书看课文,谁来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段落。指名读,读得真流利,字也读得很准。
2.请你们默读,边读边结合图片看看雷雨前的景色。
3.你们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很闷热,很可怕,很恐怖)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出示句子)
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我们一般写云时,是这样写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能写白云是压下来吗?从压字能感受到什么?(乌云很厚,离地面很低。)用朗读展示。---齐读
5.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都感到害怕,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他一样。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雷雨前没有一丝风,又闷又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6.“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怎样是“乱摆”?做动作。(用双手代替树枝,微风,风变大了,狂风来了。)从乱摆中感受到风很大,甚至有些树枝好像就要被刮断了。
7.“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示范实物蜘蛛垂下来。垂说明速度快,蜘蛛被吓坏了。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8.你还从那句中感受到害怕?“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再朗读。
9.(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10.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就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出示多种动物图片:练习说话,要下雨了,——)
11.是啊,要下雨了,(出示)满天的乌云——齐读 过渡: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雨就要下起来了。
三、学习雷雨中
1.师:你们听,“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范读课文)这几段主要描写雨的变化,三个自然段描写的雨分别是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请大家默读4,5,6自然段,找找答案。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2.从哪儿可以看出雨大呢?学生汇报。窗外还有什么也看不见了?为什么这些景物都看不见了?是的,好大的雨呀!朗读展示。
3.过渡: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着说……)“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在这里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用“渐渐地”这个词造句。
4.这么一场雷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我们试试。指名读,评价。读得真好,齐读。
四、学习雷雨后
1.师:大家瞧,嘿,天晴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可美了,赶紧来读一读吧!把小作者描写的景物用横线画下来。汇报。
2.作者在雷雨前也描写了相同的一些景物,但是这些景物在雷雨后发生了变化特点。老师读雨前景物的句子,生接读。重点理解:空气扑(下雨时小孩关着窗子在家里看雨,家里的空气很闷热,雨停了打开窗子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这时觉得怎么样?)彩虹挂(彩虹像桥、没有桥墩、不能立在那里、好像就是挂上去的一样,把彩虹写得更形象、更美。)蝉(你听,它在叫什么?在说什么?)蜘蛛(它坐在网上干什么?此时的蜘蛛是多么得悠闲呀。出示两句话,这两句话能用同样的语气赌马?垂读得快一些,坐读得慢一些,这样就读出蜘蛛动作的变化。)
3.教师小结:小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啊!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雷雨过后那充满生机的美景。出示课件。
4.看了这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想象着自己已经走进这美景之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7、8两段。配乐朗读。
5.雨天气是那么的闷热,雨过天晴后一切恢复了平静,雷雨给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清凉,帮我们消除了夏天的疲劳。让我们再次共同感受这场雷雨吧!------齐读全文
四、总结:
课文的题目是雷雨,作者不仅写了雨、雷声、雨中什么景物也看不见了,还更多的描写了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物。他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的这么细致?是怎样知道景物的特点?(非常细致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们也要像作者做个细心的观察者,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课后请你们也仔细观察一种天气的变化,并写在日记里,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指导写字
1.在文中有一种动物特别受到小作者的喜爱,我们就来学写它,出示蜘蛛。
2.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强调虫字的变化,提示间架结构。
3.右边的部件,知、朱、都是我们学过的字,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写好蜘蛛两个字,和老师一起写,注意他们的笔顺。
教学反思:
《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进大自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分三部分来描写这场雷雨,分别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学生图文并茂地感受雷雨前闷热,令人害怕的景象;雷雨中雨势凶猛;雷雨后空气清新,万物有生机的美景,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在备课前,认真读教材,读低年段课标,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及课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2.通过感悟雷雨前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在教学时从文中的一字一句中找出教学点。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体会闷,喘不过气。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压,和白云的对比,老师做动作,理解“压”,从而体会乌云压下,云很厚,感觉很低,体会闷热。学生观在朗读表达时,“味”还是有点欠缺。第二段中。“乱摆”,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当一当小树,感受风大时的“乱摆”,这一设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体现了语运。二年级的孩子缺乏繁杂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能用行动展示内心的想法,在做动作时,还不是很形象,乱摆不一定只是左右摆,也可说是多方向的。如适当的点拨孩子,效果就好很多,学生通过自演自悟,朗读就会更到位。可是第二句,文中的重点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重点词“垂”,体会蜘蛛此时的害怕,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垂”字写出了当时的风大,蜘蛛心里害怕的生动景象,用实物演示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垂还有一定的牵引,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如能和另一个实物对比体会,掉和垂的区别,孩子对垂字的理解会更准确,更直观。
雷雨中的段落教学,抓住雨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雷雨的过程。重点指导了哗哗哗的读法,体现了语运。树和房子看不清了,发挥想象还有什么看不清了,展开联想也是对生活经验的积累,体现了语运。如能再追问,为什么作者只写数和房子看不清了,孩子们就更能清楚地感受到雨太大了。抓住重点词语渐渐地,感受雨的变化,指导朗读,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读。
雷雨后的教学,先让学生自读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然后组内交流,是一种思维补充的过程,再指名汇报,最后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再细读时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把景物在雨前和雨后的不同的特点直接提出来,进行了一个师生接读的过程,通过这种对比的读法,了解景物的变化。在对比中,让发挥想象说蝉在叫什么,训练学生能够清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说得更生动有趣一些,也体现了语运。重点理解坐,同时提出雷雨前描写蜘蛛的句子,分析两句的读法,请一名学生对比度,感受蜘蛛的不同表现,体现雨后他的悠闲自在。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篇8
一、教材分析 : 《四个太阳》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单元主题来编排,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二、课前准备: 《四个太阳》拓展图片、音乐等相关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四个太阳图片。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2、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
3、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口语训练法:通过展开想象力,补充句式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感悟法和口语训练法相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园、为、阳、因、脸、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象,用口语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感受课文的语言的亲切、自然;在阅读、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一年四季气候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悟到作者通过画太阳表现出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巩固“熟”、“季”等13个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因、园”两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难点:
感悟到作者通过画太阳表现出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检旧知。师播放《种太阳》
1、歌曲里的小朋友有一个什么愿望啊?(种太阳)(师板书“太阳”)
我们这里也有个小朋友呀,他特别喜欢画太阳,通过画太阳来表达他美好的愿望,他一口气画了四个太阳?(补齐题目《四个太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2、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检查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旧知:文中的小画家究竟画了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又将它分别送给了谁?生自由读课文。
2、“贴太阳”活动。
指名反馈:“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找四位同学到黑板上贴太阳。师边叙述:绿绿的太阳送给——
金黄的太阳送给—— 红红的太阳送给—— 彩色的太阳送给——(板书:春夏秋冬)
(三)创设情境,品读文本 ▲品读夏天(第一自然段)
1、出示:炎热夏天图
师叙述:夏天到啦,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头顶„„这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热得受不了了。
【设计意图:从图片鲜活的画面中获得直观感受,更能体会夏天的炎热。】
2、出示:凉爽夏天图
师叙述:火红的太阳不见了,天空出现了一个绿绿的太阳„„照在校园里,校园变绿了,到处一片()(板书:清凉)
3、读中悟
师:看到它,你又有什么感受?让我们一起把这样的感受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夏季景色的展示,学生在朗读情感上更容易把握,更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进行语言积累。】 ▲品读秋天(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迷人的秋天到来了!谁来读读这一段?(师评价)【设计意图:在评价中激发孩子朗读的兴趣。】
2、出示:秋天丰收图 师:看,这是一个什么色彩的秋天啊!(金黄的)因为你看到了„„ 生:金黄的稻谷,金黄的橙子,金黄的落叶„„ 师:难怪小画家要把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这是一个金色的季节,还是一个什么季节?(丰收的季节)(板书:丰收)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生:喜悦、高兴。
指导朗读:请你把这种喜悦和高兴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品读冬天(第三自然段)
1、金色的秋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吹,大雪纷纷飘落,小朋友冻得小脸红红的,这时,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出示:北风呼啸的声音、雪花飞舞的图片(课件出示)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读中悟
这么冷的天,小画家给我们送来一个红红的太阳,阳光照在你身上你感到?(板书:温暖)你想把温暖的感觉送给大家吗?(指名读、全班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冬天北风怒号的声音和漫天大雪的景象,是学生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品读春天(第四自然段)
1、引入
师:漫长的冬季就要过去,美丽的春天已经到来,孩子们,春天在你们眼中是个什么颜色的季节?(板书:多彩)
2、读中悟
师:小画家画个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是他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来,我们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全班读)
4、边出示多彩春天图师边描述:
师:让我们走进多彩的季节,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儿绽开了笑脸,吐露出迷人的芳香,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枝头飞来飞去。真是一个多彩的春天!孩子们,你能用学过的词语说说春天吗?
【设计意图:形象的画面是学生理解“多彩”的最好注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孩子们赞美春天的成语不禁脱口而出,面对直观形象的画面,学生朗读的情感也自然水到渠成。】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多彩之美,齐读课文。▲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
2、请四名同学分别戴上头饰完整地表演四个太阳,注意把握感情。
【设计意图:充分的朗读能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增长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想像美。】
(四)发挥想象,拓展练习。
师: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四季,画个绿太阳真清凉,画了金太阳秋收瓜果香,画了红太阳冬天暖洋洋,画了彩色太阳真呀真漂亮!这四个太阳汇成了小画家美好的心愿。不仅是小画家有这样的心愿,我们大家真有这样一个心愿,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希望他怎样? 出示说一说:我画个 的太阳,送给 我希望。(配乐《春野》)【设计意图:最后的拓展与延伸,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激发想象。】
(五)指导书写,规范要求。课件出示生字“因、为”
1、自主观察,寻找特点
1、学生观察后说说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笔画。
(重点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因”全包围结构,“大”字包紧,使框内空间基本布白均匀)强调口字框的写法:(国字框:这个偏旁分三笔写成。首笔作垂露竖。横折钩起笔与竖起笔稍留空隙。横短折钩长。末笔再作短横,基本与横折钩之横平行。整体偏长方形。)(“为”独体字结构,强调“为”的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2、教师范写,学生修改。
口字框约占田字格四分之三大小,在修改的基础上,再练习把字写美观。
3、动笔练写,评价反馈;
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一个。(注意书写姿势)
老师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及不足。
4、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了练习。
〖设计意图: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发现,在享受自主发现获得新知的愉悦的同时,独立写字的能力也得以提升。随后教师范写,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规范书写。〗
(六)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我们感受了小画家美好的心愿,赶快把自己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吧!【板书设计】
18、四个太阳
夏天
秋天
冬天
春天 清凉
丰收
温暖
18莫高窟第一课时 篇9
教材:余弦定理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余弦定理及其证明,并能应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过程:
一、复习正弦定理及正弦定理能够解决的两类问题。提出问题:1.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能否解三角形?
2.在Rt△ABC中(若C=90)有:c2a2b2在斜三角形中一边的平
方与其余两边平方和及其夹角还有什么关系呢?
二、提出课题: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设△ABC三边长分别为a, b, c b
AC=AB+BC
A
B
•=(+)•(+)=2+2•+
2=| |2+2||•||cos(180-B)+||2=c22accosBa2
即:b2a2c22accosB
同理可得:a2b2c22bccosAc2a2b22abcosC
2.语言叙述: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
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3.强调几个问题:1熟悉定理的结构,注意“平方”“夹角”“余弦”等2知三求一
3当夹角为90时,即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即为勾股定理(特例)
4变形:cosAb2c2a2a2c2b2a2b2c2
2bccosB2accosC2ac
三、余弦定理的应用
能解决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角
2.已知三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
例
一、(P130例4)在△ABC中,已知a=7, b=10, c=6求A,B,C(精确到期1)解略
例
二、(P131例5)在△ABC中,已知a=2.730, b=3.696, C=8228’解这个三角
形(边长保留四个有效数字,角度精确到期1’)解略
例
三、设a=(x=(x1, y1)b2, y2)a
与b的夹角为(0≤≤),求证:
x+ ya||b
121y2=||cos
证:如图:设a, b
起点在原点,终点为A,B
A
则A=(x=ba
1, y1)B=(x2, y2)在△ABC中,由余弦定理 B
a
|ba|2=|a|2+|b|22|a||b
| cos
b
O
∵|ba|2
=|AB|2=|(x2-x1, y2-y1)|2=(x2-x1)2+(y2-y1)2 |a|2=xb12+y12
||2= x22+y22 ∴(x2-x1)2
+(y2-y1)
= x2+ x
12+y122+y222|a
||b
| cos
∴xy
1x2+ y12=|a||b|cos即有a•b= x1x2+ y1y2=|a||b|cos
四、小结: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五、作业:P131练习P132习题5.9余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