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的来历

2024-10-15

沁园春的来历(共11篇)

沁园春的来历 篇1

沁园春词牌来历

“沁园”,本是园林的名称,原为东汉明帝之女沁水公主所有.在明帝第五子章帝时代,外戚大将窦宪的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便仗势横行霸道,大肆兼并土地,甚至看上了沁水公主的沁园,要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强买。沁水公主慑于窦宪的威势,不敢抗拒,于是沁园就归了窦宪。

一天汉章帝出行时,路过沁园,才发现换了主人,便问身边的窦宪:“这不是沁水公主家的园林吗?”窦宪心虚,支支吾吾的`说:“是,是。”后来,章帝得知窦宪夺园之事,十分恼怒,严厉斥责了窦宪。事后,章帝说:“公主的园林尚且被兼并,百姓的田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国家诛弃窦宪,就如同除去一只雏鸟和老鼠一样容易。”遂勒令窦宪把园林归还沁水公主。此后,外戚兼并土地之风有所收敛。

后来有人作诗讽其事,乐工据诗创制“沁园春”调。

沁园春的来历 篇2

一.借景抒情

阅读《沁园春·雪》总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催人奋进, 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词人借助北国雪景, 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为下阕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词人的伟大抱负做铺垫, 借景抒情的技巧让人惊叹、令人难以忘怀, 情景交融, 抒情达意则水到渠成。“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 把读者一下子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词人登高远望, 眼界极为广阔。天地茫茫, 纯然一色, 包容一切。“望”字统领下文,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 并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它显示了词人自身的形象, 使人透过景物感受到词人那豪迈的意兴。“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这里的“山”、“原”与天相连, 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 确有山舞银蛇的动感, 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 使诗人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上片后三句写的是虚景, 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 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二.托物抒情

1936年2月, 在陕北清涧县, 词人曾在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北国风光”,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 在诗人的胸中燃烧起来, 于是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 “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 不少诗人托物言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雪表达与朋友惜别时的无限惆怅之情。柳宗元借雪抒发了孤寂清高的情怀, 展现了一个孤寂死灰、了无生气的世界。而在毛泽东的笔下, 被冰雪覆盖的世界, 不仅没有沉寂, 相反, 词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 让世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1958年12月21日, 毛泽东批注:“雪:反封建主义, 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词人明确雪是托物言志。笔者认为:从全词看“雪”的喻义、“雪”的意境, 指向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下阕评点的都是封建社会曾风云一世的英雄们, 但这些缺少文采风骚的历史人物不能同眼前的红军, 胸怀伟大抱负的人相比较, 只有否定了封建主义, 才能反封建, 才能浪遏飞舟, 才能缚住苍龙。

三.借古抒情

毛泽东感性奔放、豪迈, 自然而然怀报国之心, 所以很想为国建功立业, 主宰大地。1925年词人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有“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 均是抒发了词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这与本词的词意颇有相通之处。词人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了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 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 才能不足, 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惜”中寓志, 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有了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铺垫, 下文的“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就水到渠成了。借古抒情, 在词中有很强的威慑力, 让人看到古人的伟绩、功勋的同时, 也看到古人的不足, 更让人看到无产阶级风流人物后来居上的信心和决心。

四.想象抒情

想象手法运用到词上, 是别具一格的, 词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结合的抒情技巧, 因而能借助想象的情景来抒发词人的心情。“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三句, 想象雪后晴日当空, 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雪景在苍茫中显得雄伟, 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相呼应;“红装素裹”, 把江山美景想象成少女的衣装, 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也为后文英雄的争夺埋下伏笔。“分外妖娆”, 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毛泽东在词中运用想象抒情的手法在许多词中出现过。《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清平乐·六盘山》中有“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想象抒情, 让人感受到词中的情真意切和博大真蕴。

《沁园春·长沙》的二维解读 篇3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这首词概括为“表达了青年人的远大抱负”,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的,而把这首词概括为“激发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或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是针对文本对读者的生成效应而言的。

在《文学文本解读》中,王耀辉先生把解读分为一般性解读和批判性解读。“激发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是一般性解读的生成结论,“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是批判性解读的生成结论。

一、激发青年的豪情壮志

词的上阕,呈现在读者眼中的是一派壮丽的湘江秋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渲然得一片嫣红,比三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晴空映射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练,秋江碧波,从岳麓山下蜿蜒流过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边,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看”字总领的七句,呈现的是四幅图画,描绘出立体的寥廊万里、绚丽多姿的湘江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是豪放派的杰作。

这首词,是对秋愁、秋怨诗的翻新。“秋风秋雨愁煞人”给人一种沉靡感,“无边落木潇潇下”给人一种失落感,即使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下秋景给人辽阔豪放的感慨,也是一种悲切的壮观。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给人以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但这种美给人的又不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汹涌澎湃的疾风骤雨中搏击的外在驱动力,而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稳重冷静。

词的下阕,作者回忆了青年时期的长沙生活。“携来百侣曾游”中的“百”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字与上阕中的“万山红遍、百舸争流、万类霜天”中的数字相呼应,给人以火烧燎原的豪迈感觉。作者虽然把自己的青年生活看作轻松的“游”,但这种“游”不是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嬉戏追逐,而是阵容庞大的规模行动。指指点点这一动作看起来多么寻常、多么轻松自如,如同交头接耳、茶余饭后、街谈巷议,但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青年人指点的不是家务琐事、名媛绯闻,而是国家的万里江山、国家的前途命运。

整首词,无论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数词还是动词的选用,呈现的都是一种豪迈的气势,青年读者在这种氛围中受到熏染,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远大抱负、豪情壮志,是一种有为人生的平静心态。

二、启发思考当时中国革命主力军的问题

毛泽东在长沙生活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他既是一个青年人,又是一个革命者。

他的求学生涯计8年时间。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和革命生活。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长达8年之久。1911年春,他首先入读湘乡驻省中学半年,投身新军当兵半年,之后又报考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校、商业学堂、高级商业学校、湖南省第一高等中学,并在一中考试中名列第一。在一中退学后,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2月,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毛泽东结识了蔡和森、何叔衡、陈章甫、罗学瓒、张昆第等一批同学。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

1918年,毛泽东由一名学生运动领袖转变为革命者。从这年4月起,他与何叔衡等同学一道发起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并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18年8月下旬,他第一次来到北京,直至1919年3月12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整个5月,毛泽东在长沙组织、领导了湖南的学生运动,以响应北京。六、七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19年底,他第二次到北京,结交了李大钊。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一道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产小组。1921年,他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他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在这期间,毛泽东思考了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他是《湘江评论》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表现出了明显的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特征。此文像一篇散文诗,激情澎湃,塑造了一个典型鲜明的“湘江”意象。从内容上看,此文摆脱了个人的狭隘小圈子,冲破了上进、求知、友情、道德修养等传统的文人题材,将文笔投向社会,直指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见于文学方面,由贵族的文学、古典的文学、死形的文学,变为平民的文学、现代的文学、有生命的文学”,明显体现了毛泽东对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此时的毛泽东,既是一个青年人,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革命者。他不仅占据思考青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条件,而且占据思考中国革命问题的条件。毛泽东是为数不多的中共“一大”代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国内外发生的系列事件,促进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思考。1922年,香港和上海的海员大罢工。1925年5月30日,爆发反帝爱国运动,即“五卅”惨案。1922年和1923年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国共两党合作的统一战线。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翟秋白等共产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面对封建帝制垮台后的中国社会,新旧思想相互冲击,派别争斗风起云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思考的问题,既是理论上的范指,又是实际革命斗争的确指。

1925年,中国命运处于十字路口。统一战线内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加紧了夺取革命领导权的活动。在共产党内,总书记陈独秀提出了“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主张,将革命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中国革命领导权成为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立三等20人,代表党员994人。“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哪一派别,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工农联盟的问题。后来的历史证明,“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联系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主沉浮”的问题更加明确。此文发表于1925年12月1日,是针对当时共产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其主张如前所述,这种主张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被称为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被称为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的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寻找力量,取得广大的同盟军。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明确回答,主宰中国命运的不是蒋介石集团,不是资产阶级,不是无产阶级中单纯的工人这种先进力量,也不是文本表象事实呈现的青年人,而是工农联盟,那么,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则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沁园春·长沙》中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下阕并未做明确的回答,但可以启发当时对革命主力军问题的思考。“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遇飞舟?”中的问号,可以理解为对“曾记否”的发问,也可以理解为对“浪遏飞舟”的发问。

《沁园春·长沙》的二维解读,可以是一般性解读,可以是批判性解读;可以是青年人解读,可以是革命者解读;可以是文学的解读,可以是历史的解读;可以站在读者的视角解读,可以站在作者的视角解读。

沁园春的来历 篇4

一、演唱者与作曲家

生茂、唐诃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资深的作曲家。他们创作的歌曲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士兵, 曲调优美, 琅琅上口,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尤其是这首毛泽东诗词歌曲《沁园春·雪》曾激励鼓舞了中国几代人的精神情感, 影响甚远。二位作曲家深悉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内在涵义, 以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 在诗词所提供的大背景、大意境下, 通过充满才华的艺术创作, 成功地演绎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容;再由歌唱家马玉涛以声情并茂的完美演唱和二度再创作, 使得这首艺术歌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首歌曲旋律与织体所塑造的是广阔的、壮观的、气魄宏大的艺术形象, 全篇布局合理, 情绪跌宕起伏, 节奏频繁变换, 与词的表现内容结合得十分吻合贴切。

因此, 在演唱之前我们要理解作曲者他们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该曲想要表达的意愿, 理解到曲作者创作的本源思想, 我们更易于把握作品的内涵。

二、演唱者与词作者

毛泽东诗词在现当代国际地位重大、影响深远, 可谓之中外独步, 古今绝唱, 几十年来, 我国和世界各国出版了英、俄、德、意、日、葡、匈、捷、朝、越、希腊、世界语等近20种文版的《毛泽东诗词》国内外发表与出版了许多研究毛诗的论文或专著以及评论界对毛泽东诗词诸多评价。《沁园春·雪》作为毛泽东多产诗词阶段产物之一, 是毛泽东前期借景言志诗篇中最为出色作品之一, 诗词精练, 艺术高雅, 气质豪放潇洒, 塑造了诗人革命坚定信念的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形象, 是同时代的其他诗词作家所不及的。《沁园春·雪》自问世以来, 迅速地赢得了亿万读者、作曲家的热爱, 它接连被谱曲, 并被移植到多种文艺形式中广为传诵。据可调查资料显示,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 为《沁园春·雪》诗词谱曲声乐作品保留至今大概有十余首, 其中包含有独唱、合唱演唱形式以及艺术歌曲、戏曲创作体裁等。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他所具有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乐观主义是我们普通人不可比拟的, 演唱之前, 努力去感受毛泽东的英雄豪气, 去领悟他的诗歌的核心精神, 是唱好这首歌的基础。

三、演唱者与音乐作品

在演唱一首音乐作品以前对词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外, 对于作品本身的音乐形态一定要了解, 这是作为音乐表达的音乐基本要素, 也是音乐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艺术形态的个性特征。我们来看看生茂、唐诃作曲的这首《沁园春·雪》。

首先, 在音乐旋律方面, 歌曲旋律开阔豪放、流畅优美, 曲调以诗词的语言声韵为基础, 旋律写作随着揭示诗词的情感变化而委婉起伏, 收放自如, 使听众在张弛有度的旋律变化中产生与歌曲情感一致的惯性心理与求异心理, 从中获得充分愉悦的审美情感。

其次, 在曲式结构方面, 音乐的曲式依照诗词的上下阙内容而定, 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复二部曲式:第一部分乐曲的两个乐段是1-26小节和27-53小节;第二部分乐曲的两个乐段是54-77小节和78-87小节。整体结构紧凑精致, 每个一乐句、每个乐段都体现出“丰富而有序”的创作原则, 加之间奏的合理运用, 使情绪转换的契合点恰到好处。

其三, 在节拍节奏方面, 这首乐曲节拍和速度变换频繁。各种节奏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情绪特征, 对节奏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准确表达音乐作品。

那么, 上述对作品的分析, 涉及到旋律, 曲式结构, 节奏节拍, 除此之外, 一首歌曲的速度与力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情况也一定要熟悉, 歌曲正是通过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来传情达意。

四、演唱者与乐器和设备

演唱者与乐器和设备的交流对于艺术歌曲而言, 最主要的是与伴奏的交流, 这个交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与读懂伴奏音乐, 与伴奏音乐的默契;二是与伴奏者的交流, 演唱者与伴奏者在演出过程中相辅相成, 共同完成作品的表达。首先我们看《沁园春·雪》中钢琴的作用。

(一) 钢琴伴奏的渲染作用

《沁园春·雪》开篇1-14小节, 钢琴就以舒缓、宽广的旋律和低声部的分解和弦琶音作为前奏, 把乐曲带入到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 引导歌唱者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意蕴, 同时把听众引入特定的音乐环境之中;并在丰富的和声效果与音乐织体中烘托音乐气氛, 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和博大意境。

(二) 钢琴伴奏的承接作用

第53-57小节, 在“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之后, 钢琴密集音型的间奏展示, 运用联缀贯穿手法, 使诗词的上半阙内容与下面的结构自然过渡, 引出了宏伟、壮阔的“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体现了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

(三) 钢琴伴奏的对比作用

《沁园春·雪》的钢琴伴奏与乐曲在动与静、虚与实、疏与密、强与弱、明与暗多方面产生了丰富的对比与变化, 伴奏赋予了钢琴演奏以更多的对比性与独立性, 使得钢琴伴奏与歌唱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成为整首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 突出了歌曲的艺术品位。

(四) 钢琴伴奏的情感烘托作用

歌唱者是通过感情真挚的人声表达乐曲丰富的内心情感, 而伴奏者则是通过熟练的演奏技巧和情景交融表现力在钢琴上“唱”出感情, 无论从烘托演唱者的旋律还是情绪转换的和声效果和间奏的过渡, 钢琴伴奏都要与旋律、与人声达到水乳交融完美和谐的统一。

即使做好了上述四点, 也一定要注意与伴奏者的磨合, 多练多沟通。

与设备的交流对于歌唱者而言更多的是与麦克和扩音器的交流, 演唱者发出的声音传入设备, 设备将声音反馈回来, 演唱者要迅速调整自己与设备的关系, 比如距离、力度、气息等。

五、歌唱者与自我

歌唱者与自我的交流,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的借鉴与提高, 二是在演出当下对声音的调整与修正。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首先会听不同的经典版本。歌唱家马玉涛和殷秀梅是不同时期的歌唱家, 她们对这首作品都做了成功的演绎, 并留下了范本。马玉涛演唱的是女高音版本, 殷秀梅演唱的则是男中音的版本, 因而, 两者的演唱产生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相比较而言, 马玉涛的歌声更加刚健、

明亮、情绪饱满、高亢, 给人直抒胸怀之感, 其唱腔融入了戏曲的唱腔特色, 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殷秀梅采用男中音版本演唱这首作品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她的演唱更偏于叙述的感觉, 沉着稳重, 行腔自如, 气势磅礴, 有些部分还带有戏剧的韵味, 风格性很强。在熟悉前人演唱的风格以后, 自己不断总结出自己的演唱特色来。在具体的自己演唱过程中, 我们总是会认真分析自己演唱的状态是否合乎自我规范与要求, 在一首作品的演唱中, 我们不断在自我交流中完善作品的表达。

六、歌唱者与环境

每一个演唱者总是不断地在不同的环境中演绎作品, 不好的环境容易对演唱者形成干扰, 如果在好的环境中, 比如有好的音乐厅, 好的音响设施, 这时反馈到演唱者耳中的事比较满意的声音, 受到良性的影响, 演唱者可能表现更为顺畅。

其实, 每一位演唱者在演唱中都会有意无意的调整着上述各种关系, 但如果我们能主动的去把握和改善上述各种关系, 我们一定能更好的演绎一首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2]王润蕊.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品格[D].南京艺术学院, 2011.

[3]康婕洵.《沁园春·雪》五首独唱曲艺术特色与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篇5

柳亚子的“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毛泽东“咏雪”原词。当时重庆民营报《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找来了好几个人传抄的却又不全的毛词,最后“把一共三个传抄本凑起来”,终于得到一份完整的《沁园春·雪》。他如获至宝,感到这“自铸伟词”、“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是一份“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谭》的显著位置上以《毛同·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并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同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这就是《沁同春·雪》的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这一“传抄稿”一经刊出,立刻轰动山城,传诵一时。

毛词首次刊载两周后,重庆《大公报》因势而动,将《新华日报》上柳亚子的和同和《新民报晚刊》上的毛词集于一起,以《转载两首新词》为题再度刊出,又一次引起人们的争相传阅,这是毛词“传抄稿”在重庆的第二次发表。随即山城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无一例外地发表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掀起了一股“《沁园春》热”。

跨栏的来历 等 篇6

你们一定都很喜欢刘翔吧,刘翔用他那迅猛的爆发力和猎豹一般的速度在110米跨栏这个项目上击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对手,为我们国家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也为他自己赢得了“跨栏王子”的称号。因为刘翔,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跨栏这项原本是欧美人强项的运动。你知道这项运动是谁发明的吗?

100多年前,英国的牧童在放牧闲暇的时候经常在牧场里锻炼身体,他们有的跑步,有的跳高,还有的做游戏。后来,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游戏方法,把跑步和跳高结合起来,一面跑一面跳,谁先跑到终点谁就是优胜者。在这个新的游戏中,有些调皮的牧童们为了跑得快,不肯费力地往上跳,于是就需要规定一个标准,跳过一定标准的高度才能继续往前跑。跳多高呢?大家想了很久都没想出来。有人从羊圈栅栏的高度受到启示,大家商量的结果,就以羊圈栅栏的高度为标准。当时英国羊圈的栅栏高度是3.5英尺,他们就以这个高度为标准选了几个简易的木头架,开始跳着比赛起来,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栏架。3.5英尺的高度相当于106.7厘米,所以至今男子跨栏的栏高规定仍是106.7厘米。

后来,大家体会到跨栏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有了女运动员的加入,人们又制定了比高栏低的中栏和低栏,跨栏运动遍及世界各地。更有趣的是,直到前几年,有的运动员还保持着英国牧童那样的跨栏姿势,屈着两条腿把膝盖转到一旁跳过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伸直两条腿从栏上跨过去。

说说你姓名的来历 篇7

每一个姓名都有它的来历和独特的含义,其中包含了父母长辈的期许和愿望,那么,你的姓名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位小朋友的姓名缘起吧!

我跟爸爸姓,姓陈,名雨婷,就是妈妈去医院的时候,天空还下着蒙蒙的细雨。到了医院,妈妈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雨还没有停,但等到我生下来的时候,雨竟然奇迹般地停了。正当爸爸和妈妈绞尽脑汁为我起名的时候,就一瞬间,爸爸两手指着我说道:“就叫雨停吧!”妈妈希望我长得亭亭玉立,所以就采用了女字旁的“婷”了。但我却没有如她的意,一点儿也不“亭亭玉立”。我的小名有两个,一个是雨婷,另一个是婷婷。关于这个嘛,还有过一段“争吵史”呢。

我生下来以后,大名起好了,就差小名了。爸爸妈妈想用“雨婷”做小名,可爷爷奶奶不同意,他们想用“婷婷”做小名。他们吵哇吵,也没吵出个结果。最后达成协议,就拿自己喜欢的叫,但不知为什么,爸爸和妈妈居然也叫起了我“婷婷”。

——陈雨婷《说名道姓》

我的大名叫林妍,小名叫宝宝。这两个名字都是妈妈给我起的,因为妈妈希望我做一个纯洁、美丽的孩子,所以就取名为林妍。

我的命运可能比别的孩子差一些,我是被妈妈给“洗”下来的。我时常问妈妈:“为什么我叫林妍,不叫其他的名字呢?”妈妈说:“‘林’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成片的树木或竹子,而‘妍’字在字典里则是美丽的意思。我想让你像男孩儿那样强壮,也要像女孩儿那样美丽动人,所以,就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林妍《说名道姓》

(特别鸣谢: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包逢祺老师)

延伸阅读:

容易读错的姓氏:

万俟,读音为mòqí,常有人误读为wànsì。

区,读音为ōu,常有人误读为qū。

仇,读音为qiú, 常有人误读为chóu。

盖,读音为gě,常有人误读为gài。

查,本读chá,但作为姓氏时读zhā。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指传授、教授之意时读jiāo,但作为姓氏时读jiào。

任,本读rèn,但作为姓氏时读rén。姓氏名人有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

曾,本读céng,但作为姓氏时读zēng。姓氏名人有清代名臣曾国藩。

缪,本读móu,但作为姓氏时读miào。姓氏名人有明代医学家缪希雍。

单,本读dān,但作为姓氏时读shàn。姓氏名人有中国档案学家单士魁。

“九五之尊”的来历 篇8

在阿拉伯数字中, “9”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 《素问·三部九侯论》中也说:“天地之至数, 始于一, 终于九焉。 ”意思是:天地自然之数, 开始于一, 而结束于九。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 就常以数字 “九”极言其多其重。 如称天之高为九天, 天空的最高处为九霄;地之广为九州 (九州是传说中我国上古时代的行政区划) ;将器物之美称为九华;将分量极重称为九鼎。

“五” 是一至九数列的中数, 古人讲究中庸之道, 所以对这个数字也有所提携:把构成物质的元素合称为五行, 夸有学问的人为学富五车, 对人表示感谢说铭感五内, 祭祀时要用五牲。

而“九”和 “五”连在一起, 最早见于 《易经》:“九五, 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意思是九五阳气盛至于天, 故飞龙在天。 “犹若圣人有龙德, 飞腾而居天位。 ”术数家把“九五”看作是人君的象征, 后人才称帝位为“九五之尊”。

英语月份的来历 篇9

公历一年有十二个月,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原来只有十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变成了3月、4月,以此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January——1月 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眺望未来。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英语1月January,便是有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 每年2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波鲁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y(即菲波鲁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 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兵远征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 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英语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语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ne——6月 罗马神话中的裘诺,是众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古罗马对她十分崇敬,便把6月奉献给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来命名6月。英语6月June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ly——7月 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 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语8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語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9月 老历法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拉丁文Septem是“7”的意思。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袭用旧名称来称呼9月。英语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10月 来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历法改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November——11月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乌斯用其名命名11月。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他明智地对大家说,如果罗马每个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出现了第13个皇帝怎么办?于是,11月仍然保留着旧称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英语11月Nov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沁园春·雪》教学案例 篇10

在反复朗读过程中体会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悟、品评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能力, 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新课

柳亚子先生曾经盛赞毛泽东和他的《沁园春·雪》:“才华信美多娇, 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沁园春·雪》究竟好在何处呢?柳亚子先生为何赋予这么高的评价?今天, 我们一起来研读这首词。板书:《沁园春·雪》。

二、了解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这首词写于抗日战争前夜。1936年2月, 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 开赴抗日的最前线。渡河前, 恰逢大雪,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 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 毛泽东豪情激荡地写下了以“雪”为题的壮丽诗篇。欣赏朗诵 (学生跟着默读) 。

三、学习上阕

1. 词的前三句用哪两个词点出了北国风光的特征?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2.“望”领起哪句?“舞”和“驰”把山和原写活了, 这是什么写法?举个学过的例子?

3. 词人并没有满足于对眼前雪景的描写, 而是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色。“晴日”一词有几层含义?

4. 写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下阕

1. 分析“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2.“惜”一直领起哪几句?读这几句应带有什么感情?

3.“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哪些人?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 词人为什么用了一个“惜”字?“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 他们的武功尚可, 文学才华就差些了, 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词人心中, 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4. 下阕的表达方式以什么为主?赞美了谁?“风流人物”指谁?

5. 读全词, 并背诵下来。

一场普通的雪, 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一篇优美的语言, 是词人眼前的景格外美吗?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五、扩展积累

1. 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阅读, 特别是写景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与“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对比。

2. 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雪”的文章或诗文, 课后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 提问切中了要害, 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展开, 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 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朗读教学贯穿始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体会感情, 在领悟、品评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鉴赏的能力, 并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不足之处是只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 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犹豫”的来历 篇11

若将“犹”和“豫”两字分别再查一查,反而更会令人糊涂了,因为它们任何一字的讲解,都同“不果断、没主意”毫无关系,怎么两字凑到一起就生出了这个意思呢?

中文成语的来源各异,十分有趣。细看成语中的“犹豫”二字,一个有“犬”字偏旁,另一个有“象”字偏旁,很少人去深究它们。其实它们本来是两种动物名呢!

“犹”属猿猴类;“豫”属古象类。

据说,“豫”虽身大力不亏,但是摇摇晃晃,常遇事无主意;“犹”虽灵巧,却生性多疑。

古书中对猴科兽类“犹”的记载颇生动,此“犹”一旦发现人或其他“敌情”,便慌张地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树枝或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察看。待一切平复,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回树上。如此反复多次,毫不果断,一点儿主意也没有。

上一篇:观察动物蚂蚁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我的储藏罐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