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2024-10-05

沁园春(精选4篇)

沁园春 篇1

把我们的心推向怀念的深处。

毛泽东, 你从雪地走回,

从韶山到井冈山,

从遵义城头到延安窑洞到北京。

从昨天到今天,

自从你走进了中国现代历史,

便使雪、纷飞的雪,

渐渐地融汇了中国大地,

融汇了世界关注的天空。

你的一声震撼,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便使雪、纷飞的雪,

飘走了千年来秦皇汉武,

成吉思汗立下的神坛!

雪, 仍在飘飞,

飘进了今天中国的城门码头,

你却继续向前,

一步一步向着雪的深处走去,

《沁园春 .雪》鉴赏 篇2

《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多角度赏析课文,培养学生简单的诗歌鉴赏能力。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

一、导入新课

好的课堂导入是学生进入学习氛围的关键,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对于阅读课我非常重视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导入本课的:“同学们,几乎每年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都会为北方的大地带来奇异的景观,大家一定见过粉妆玉砌白茫茫一片的世界吧?男孩子也一定打过雪仗,那么下面这几幅画面应该似曾相识。”于是我用PPT打出了六张北方美丽的雪景图,这六幅图主要从大处着眼,比如雪中长城,雪下森林,雪覆盖下的丘陵高原等。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又为下文理解毛泽东诗词的壮阔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我转到课文,“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曾观赏过北国雪景。”这时候顺理成章地出示了《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在本诗创作的背景介绍中,我还插入了这首诗发表的小插曲——蒋介石看到此诗的气急败坏,着重强调了诗词的气势磅礴。

二、整体感知

对于本首诗词的感知,我主要运用了朗读法,在读中了解大意,在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为此我分层进行了三次有目的的朗读。作为语文教师,我为学生带着表情动作背诵了这首诗,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很快就出现了:气势豪迈,意境壮美,令人振奋等词语。我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自读一遍,说说哪些字音在朗读中应该注意,学生们飞快说出了“娆、分、汗、数” 等字,并且根据朗读体验说了读好诗词要注意的几点:读准字音,把握感情基调,注意朗读节奏停顿等。最后由两名学生合作朗读上下阙,同学们点评。通过这三读,同学们既训练了诗词的诵读能力,也基本了解了诗词的内容,为下面的鉴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鉴赏上阙

指名一女生朗读上阙,让学生明白上阕描写北国壮美的雪景(女生的朗读声音优美,与诗词美好意境吻合,这是我有意的安排)。然后问学生:你喜欢哪一句或哪几句?为什么喜欢?学生在自学五分钟后开始各抒己见。比如有的同学说喜欢开头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因为“千里万里 ”

用了夸张的修辞。另一位同学补充说,这几句话写出了白茫茫一片的壮美雪景;还有同学补充“封”和“飘”用的好,写出了北国雪天的寒冷以及大雪在空中飞舞的姿態美,我请这位同学读出这三句话的广阔意境,感觉这两个字的妙用。于是我根据几位学生的回答从中提炼出了鉴赏诗句的角度:①练字(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很妙);②内容;③修辞。还有同学说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因为这几句话是动态描写,和前面静态描写形成动静结合,我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这两句还是以动写静,静态的山和原却在作者眼中是动态的,源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豪迈的心境,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映射在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还有的同学说到了最后三句:“须晴日,看红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是作者想象的天晴雪景图,和前文形成虚实结合,我及时点拨说这就是写法。同学们边发言我边总结鉴赏角度,最后并用PPT出示了上阕所用的描写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夸张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运用;所选景物很大气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豪迈的情怀。学生再次把这些描写方法逐一与课文句子对应,深刻体会多角度品位鉴赏诗词。通过上阕的鉴赏,我带领学生找到了一根鉴赏诗词的拐杖:只要选取任何一个或几个角度都可以进行简单的诗句鉴赏。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多角度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鉴赏下阕

对于下阕我主要训练了“炼字”的能力。推荐一男生朗读后,我问学生: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毛泽东只评价了哪五位英雄?用哪个字评价的?这个“惜”有什么含义?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明白了要结合文章内容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惜”,大家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了:①惋惜,叹息;②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他们是英雄,但这几位英雄只重视武治,不重视文治;③毛泽东有后来者居上的弦外之意,意思是自己文武兼治。于是很快就能理解了这首诗的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下阕的炼字训练为学生诗词鉴赏中的炼字能力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想象站在高山之巅,诵读《沁园春·雪》,再现伟人的风采。学生激昂的声音说明了对这首诗的理解。这次朗读对文本的理解用声音进行了诠释。

五、课外拓展

为了加强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与中考试题接轨,我进行了 “诗词鉴赏,我能行”的小练兵。我把柳宗元的《江雪》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学生和课文进行比较。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轻而易举地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非常到位,使本节课达到了高潮。也充分说明本课的重难点已经突破,目标已经实现。

《沁园春·雪》的抒情艺术 篇3

一.借景抒情

阅读《沁园春·雪》总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催人奋进, 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词人借助北国雪景, 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为下阕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词人的伟大抱负做铺垫, 借景抒情的技巧让人惊叹、令人难以忘怀, 情景交融, 抒情达意则水到渠成。“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 把读者一下子引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词人登高远望, 眼界极为广阔。天地茫茫, 纯然一色, 包容一切。“望”字统领下文,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 并有很大的想象成分, 它显示了词人自身的形象, 使人透过景物感受到词人那豪迈的意兴。“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这里的“山”、“原”与天相连, 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 确有山舞银蛇的动感, 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 使诗人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上片后三句写的是虚景, 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 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二.托物抒情

1936年2月, 在陕北清涧县, 词人曾在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北国风光”,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 在诗人的胸中燃烧起来, 于是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 “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 不少诗人托物言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雪表达与朋友惜别时的无限惆怅之情。柳宗元借雪抒发了孤寂清高的情怀, 展现了一个孤寂死灰、了无生气的世界。而在毛泽东的笔下, 被冰雪覆盖的世界, 不仅没有沉寂, 相反, 词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 让世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1958年12月21日, 毛泽东批注:“雪:反封建主义, 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词人明确雪是托物言志。笔者认为:从全词看“雪”的喻义、“雪”的意境, 指向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下阕评点的都是封建社会曾风云一世的英雄们, 但这些缺少文采风骚的历史人物不能同眼前的红军, 胸怀伟大抱负的人相比较, 只有否定了封建主义, 才能反封建, 才能浪遏飞舟, 才能缚住苍龙。

三.借古抒情

毛泽东感性奔放、豪迈, 自然而然怀报国之心, 所以很想为国建功立业, 主宰大地。1925年词人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有“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 均是抒发了词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这与本词的词意颇有相通之处。词人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了五位英雄人物缺少文采的形象, 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 才能不足, 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评价。“惜”中寓志, 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有了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铺垫, 下文的“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就水到渠成了。借古抒情, 在词中有很强的威慑力, 让人看到古人的伟绩、功勋的同时, 也看到古人的不足, 更让人看到无产阶级风流人物后来居上的信心和决心。

四.想象抒情

想象手法运用到词上, 是别具一格的, 词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结合的抒情技巧, 因而能借助想象的情景来抒发词人的心情。“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三句, 想象雪后晴日当空, 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雪景在苍茫中显得雄伟, 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相呼应;“红装素裹”, 把江山美景想象成少女的衣装, 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也为后文英雄的争夺埋下伏笔。“分外妖娆”, 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毛泽东在词中运用想象抒情的手法在许多词中出现过。《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清平乐·六盘山》中有“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想象抒情, 让人感受到词中的情真意切和博大真蕴。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篇4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进而背诵、默写,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导入

毛泽东,字润之。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伟大导师,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战略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在初中,我们就学习过毛主席的词作《沁园春·雪》,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背诵。这首词在重庆谈判期间发表,引发了一场政治大战,定格了毛泽东文化人的优雅形象,反衬出蒋介石的赳赳武夫形象,为共产党取得天下积累了文化资本和奠定了心理基础。

作为比肩李白、杜甫的大诗人,毛泽东还有一首同词牌的政治抒情诗《沁园春·长沙》,也富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品位和审美魅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三、背景简介

本诗为何以“长沙”为题?

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工作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于是他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因有此作。

四、文本探究

1.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

(1)在上阕中,有一个“立”字,请你分析这个字的精妙之处。

明确:“立”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引出下文。“立”既有“站立”之意,又有“挺立”、“屹立”、“矗立”之意,突出了诗人并非庸人、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

(2)阅读“看”字所领起的诗句,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群山上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

漫江碧透——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

百舸争流——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鹰击长空——雄鹰在江水中展翅高飞。

鱼翔浅底——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

万类霜天竞自由——宇宙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机勃勃,蓬勃生长

这些景物显现出同一个特点:生机勃勃,富有活力,自然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呈现自由的生命状态,按常理,当时时节正值寒秋,万物肃杀,但这首词中毫无过去一般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作者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的。

(3)上阕不仅景美,而且语言更美,你认为哪几个动词用的传神?

明确:“染”“击”“翔”。“染”用的是拟人手法,写出层林仿佛人工染过一样。王实甫《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这漫山遍野的像火一样的枫叶,很容易联想到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之势。“翔”写出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一样。用的是多么传神、多么精彩。

2.过度:面对如此的秋景,作者想到自己将要去完成革命任务,不禁感慨万千,面对苍茫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之问,很自然地带出下阕。

3.品尝下阕

(1)重点阅读“忆”所领起的几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在峥嵘的岁月中,“百侣”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恰”、“正”、“方”写出了他们的青春年少,正当其时;“茂”、“遒”写出了他们的才华横溢,精力充沛。塑造了一批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的青年才俊的形象。

(2)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4.总结:通观全篇

上阕描绘湘江秋景,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地问题。一问一答,体现了本诗的思路,也构成了本诗的结构。

五、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摇?摇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分析并概括词中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图景?

明确: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概括描写了雨中雄伟壮丽的海景。大雨滂沱,掀起了滔天巨浪,打渔船隐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大海苍茫浩渺无边。

12.“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句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阕用“挥鞭”概括而鲜明地勾勒曹孟德形象,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句倾注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挥鞭”是一个蕴藉丰富的动态意向,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曹操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

上一篇:上海初三一模作文下一篇:大四毕业生学习生活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