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沁园春诗歌(精选3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诗句 篇1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诗句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醉花阴·重阳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8、千秋岁
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9、斗百花
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10、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诗句2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3、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4、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6、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7、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0、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1、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12、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3、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4、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5、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三年级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作文 篇2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泽东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记事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各地还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在我国,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今年的重阳节刚好是双休日。那天,我写完作业,想出去活动活动。无意间看到了写字台上的日历上显示着红色的大字:10月13日(重阳节)。建队日!重阳节!哎,我得做点什么!
走出大门,突然间,我看见了正坐在弄堂里的老太太。老太太今年小80啦,是我家的老寿星。只见她坐在椅子上,花白的头发有点凌乱,身体微微往前倾。她在干吗呀?上前一看,原来她在剪手指甲。她那拿着剪刀的瘦骨嶙峋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因为视力不好,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正吃力地剪着指甲。看到了这一幕的我,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忙冲进屋里,搬起一张小木椅子,直奔坐在弄堂里的老太太那儿。“老太太,我看你太吃力了。我来帮你剪吧。”我边说边坐到老太太对面。老太太见是我,顿时笑呵呵地说:“哦!伶伶呀,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还没等她说完,我就已经从她手里夺过了剪刀,开始帮她剪指甲了。
剪完指甲,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太太的那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我心里有点疑惑:太太一直是个爱整洁的人,难道今天她忘记梳头了?还是被风吹乱的?“老太太,你今天忘了梳头了吗?”“怎么,我的头发很乱吗?”“嗯,有点。是不是风吹乱的呀?”老太太听了我的话,笑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哪是风吹乱的呀,是我老了,手不听使唤了,最近手酸得要命,举不高,也梳不像头了!”听了回答,我忽然感到鼻子有点发酸,心中很难过。我忙去拿来梳子,帮老太太梳起了头发。“老太太,以后,让我来帮你梳头吧。”“好,好,真是我的好孙孙。”一梳子,两梳子……等我把头发梳理好了,忙拿来镜子让老太太照一照,老太太左手拿着镜子,右手摸着梳理整齐的头发,乐得就像个孩子一样,嘴里念叨着:“我家伶伶的手就是巧。伶伶真的长大了。”望着老太太开心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太太,今天可是您的节日,我祝您节日快乐,长命百岁!”老太太听了,笑得更欢了。
情系重阳
一个人独自走在校园,无意中又飘下了一片落叶。翻下日历一看,重阳又到了……
走在街头漫步,无声地飘下一片落叶。一个生命又走到了尽头。夕阳的余光在它上面闪过,一阵金光耀起,心里不禁一阵惆怅……
手持这片落叶,无比伤感地回到家中,才知晓今日为重阳。一家人在一起乐意融融,唯独我黯然消魂,在这一美好时节,还有无数人挣扎在疾病与痛苦中,怎得什么快乐呢?
电视前闪过一个广告,一位年轻的女子在为一位老人洗脚,老上脸上尽是慈祥的笑容,这时才想到重阳又为老人节。虽然不知老人为女子什么人,但女子的孝心让人感动不已。
这时,手中的落叶突然吐出了新芽。我猛然醒悟,一片叶的结束,也同样是一片新叶的开始。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这叶,不禁想到上一辈的老人,他们辛辛苦苦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环境。
我不禁举杯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衷心地感谢他们。
今又重阳-沁园春诗歌 篇3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两首词都含有深刻的寓意,语言精练优美,但由于创作的时代不同,词的风格也有较大的差异,教学中可采用一课一首的教法,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在学习中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并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学习《沁园春•雪》
(一)导入新课
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塬,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雪》。
(二)整体感知,品味全词
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播放录音,学生看书听读,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3.上阕写北方的雪景,祖国江山有哪些可赞之景呢?“望”字领起下文,望到了什么呢?作者是怎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想象的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江山如此多娇”的?
4.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5.作者为什么以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为引出下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6.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梳理归纳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学习《卜算子•咏梅》
(一)由介绍词牌“卜算子”和题目“咏梅”导入。
(二)听范读,感知《咏梅》这首词。
(三)诵读、点拨、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拨分析
①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梅是怎样开的?通过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梅花在冬季开得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又将会怎样呢?像《春》中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吗?是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③此词用的是什么手法?词的意境美在哪里?
④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A.疏通全词大意。
B.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C.两首词的相同点在哪里?
(a.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b.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c.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D.两首词的不同点在哪里?
(a.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b.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运用阅读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陆游“咏梅”词与毛泽东“咏梅”词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熟读感悟
1.播放雪景图片,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谈感受。
2.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
1.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2.师生讨论。教师作好点拨、总结,突出《沁园春•雪》一词的立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3.回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两首诗词在取景角度上的异同。
三、诵读两首《卜算子•咏梅》
1.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2.介绍两位作者的生活时代和他们的个性特征。
比较赏析《卜算子•咏梅》应注意:(1)两首词的上阕分别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下阕分别表现出梅花怎样不同的精神气质?
四、归纳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词人都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气质。
五、再读这两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诗词的教学要强调朗读,毛泽东这两首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注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把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朗诵、背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步骤:
一、教师范读或放《沁园春•雪》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三、启发学生概括上下阕的大意,了解上阕与下阕的联系,结合历史背景,领悟词作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讨论词作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对表现思想主题的作用。
五、结合词的主题,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
六、由感知毛泽东诗词的不同,引入另一种风格的词《卜算子•咏梅》。
七、诵读、点拨、赏析
1.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却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拓展想象,作者赋予了梅花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4.对比赏析陆游的词,从词中所刻画的梅花形象和所表现的梅花的精神品质入手。
5.理解背诵这两首词。
【资料整合平台】
《沁园春•雪》创作和发表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