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上诉状(共11篇)
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1
上诉人:xxxxxxx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被上诉人:
上诉请求:
一、请求撤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 号民事判决书,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二、请求判令被上诉人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和理由
一、本案依法属于侵权纠纷,原审法院将本案案由确定为服务合同纠纷,不符合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
1、本案被上诉人诉请的经济损失是由于案外人xxxx的盗窃行为所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属于侵权损害,与上诉人的服务行为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因此原审法院将本案案由确定为服务合同纠纷,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本案讼争的法律关系。
2、被上诉人在民事起诉状中以上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由,诉请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而且,其增加的诉讼请求也是在直接侵权行为人xxxx的盗窃行为查明后才提出来的`。据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九部分侵权责任纠纷第347项的规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属于侵权责任纠纷。
二、原审判决判令上诉人对涉案财产损失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当予以纠正。
根据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和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本案依法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因此,即使上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也只是承担补充责任,即只有在第三人(侵权行为人)不能承担全部赔偿责
任后,才可以要求有过错的安全保障义务人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由于本案被上诉人并未起诉直接侵权人xxxx,xxxx非本案共同被告。因此,即使认定上诉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上诉人的补充责任也无法确定,故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依法应当予以驳回。原审判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判决上诉人直接承担被上诉人全部损失,显属适用法律错误。
三、原审法院以服务合同纠纷判决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将导致被上诉人就同一损失可获得双重赔偿,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事实表明,被上诉人的经济损失系案外人xxxx侵权行为所致,被上诉人依法享有向xxxx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若维持原审判决,那么被上诉人仍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途径,向xxxx行使请求权,这必然导致被上诉人就同一损害可获得双重赔偿,明显与民事责任的补偿性质不符,据此原审判决错误。
四、本案上诉人已经尽到防范和制止侵权行为发生的注意义务,对侵权行为的发生不存在任何过错,因此不应当承当法律责任。而被上诉人未尽到合理的防范、注意义务,是导致损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其无权诉请上诉人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上诉人已经通过树立提示牌、设置保管箱和配备客房保险箱等多种方式,以保证被上诉人的财产安全,尽到了全面的防范注意义务。而被上诉人睡觉前未关闭好房门,贵重财物随意放置,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是导致本案损害后果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其无权诉请上诉人对其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当予以纠正,请二审法院依法予以纠正,撤销原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此致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xxxx
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2
1911年沈家本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第一本民法典草案,虽然未来得及施行,清王朝的统治便崩溃了,但是也为后来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法典提供了参考。在1912至1930年间,政府在民法上继续援用了《大清现行刑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这也是这一时期民事案件判决的依据所在,而因为民初遗产多为田宅,更有涉及到土地买卖的事件,所以《大清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中的服制与田宅门便成为了此时遗产纠纷案件判决的依据所在。而在具体的上诉制度方面,则试用了1910年编成的《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江苏省民初这一段时期在民事上诉方面所采用的便是这一诉讼律草案。
2 民初江苏遗产纠纷上诉案件的具体审理
这里以两则案例为例,一则是1912年9月14日到1912年10月8日的“张发甲与冷德松遗产纠纷上诉案”,本案主要涉及到住宅的继承问题,张发甲在9月14日供述中说了争执的理由,首先便是因为“兄名发科,是我父亲的养子,不是我母亲生的”,而“我兄没后,嫂冷氏遂回她母家居住,嫂前有遗腹”承认了此时遗腹子对于兄长财产拥有继承权,但后来遗腹子死亡,发甲便要求兄长的遗产归自己代管,等自己娶亲生子以后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兄长,从而使得兄长这一脉不断绝。本案在前清江宁县断过案“惟前清江宁县,将房断与我嫂,是叫伊守节抚孤,不得自由典卖”,随后律师也开始陈述自己的意见“将来发甲娶亲生子亦可继续发科”,要求发甲取得遗产继承权,随后承发吏调查了发甲有没有亲戚并做出了报告书,在9月16日的供述中,发甲不仅加入了自己学生身份一节,而且怀疑被告一家故意谋死遗腹子来争取房产,企图扩大本案的影响,双方证人随后做出了结状,在9月30日的判决中身旁管承认了发甲对于兄长财产的代管权,允许发甲娶亲生子后让儿子继承兄长的财产,随后双方并没有进行继续的上诉。
另一则是1912年11月23日到1913年6月4日的“姚蓝氏与姚志森等遗产纠纷案”,本案主要涉及到土地的继承与典卖问题,是民初上诉中比较频繁的问题,1912年12月14日姚蓝氏递交了民事上诉状,本案曾经在审判厅没有成立时在民政长处裁决“窃氏于本年春季在民政长案下,呈控”而被告等人“于句地审判,成立之后,施其运动能力,到厅控诉,改在审判收案翻断”,双方互控缘由是姚蓝氏父亲与弟弟曾经典卖给被告土地,数十年间未曾赎回,而“审判厅援照暂行民律”判决土地归被告所有,姚蓝氏疑惑“即卖田产岂有年久不准回赎之理耶”,本案过程中因为宁城战乱而停滞过半年,在1912年11月23日,地方审判厅判决书副本才送到,副本从暂行刑律中民事有效部分进行法理上的说明,而且也从情理上询问了全村耆老随后判决土地归被告所有,在姚蓝氏1912年12月17日决定继续上诉以后,高等审判厅要求地方审判厅移送案卷材料,在1913年5月13日,被告递交了辩诉状,1913年5月14日,双方在法庭上进行了言辞辩论,最终判决决定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土地收归被告所有。被告得到土地的所有权可以说明在民初关于土地典卖超过30年即归收典人所有的政策得到了严格执行。
3 民初江苏遗产纠纷上诉案件的特点
3.1 上诉时间跨度大、翻案多
因为遗产的持续时间很长,而清前代中期遗产纠纷诉讼案件跨度很久,所以导致人们几十年后才进行上诉的现象在民初表现地很明显。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战乱不断,原本的土地归属容易产生混乱,特别是家族中逃亡人员的土地归属问题,比如1913年11月12日到1913年12月25日的“闵灼恺告闵欣氏遗产纠纷案”中,因为家庭中三弟外逃,所以家族对三弟的土地处理便产生了矛盾,大哥家里一直保管土地却暗地私吞,二弟妻子知道后不服提起了上诉。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律政策的转变与严格执行,在清前中期法律上规定超过30年的土地不准回赎,但民间并未严格执行,民间活买活卖土地现象十分严重,而在提起诉讼之后地方官经常考虑双方贫困状况然后进行有利于贫者的判决,在上述案例中,姚蓝氏在民政长处提起诉讼得到了支持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在地方审判厅成立以后,对于法律的严格执行,则使得原有的判决无法得到支持,对原先判决不满的人纷纷提起上诉,请求法律严格执行,使自己的权利得到维护。这一方面使得土地流转加剧,另一方面也制止了活买活卖现象的猖獗。
3.2 民众身份平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临时约法第五条便规定了人民一律平等,在清前中期妇女不准参与公堂,如果要参与的话必须要有被告代替出堂,但在民初却不一样,妇女可以自由参与判决,如上述案例中姚蓝氏自己进行了上诉与答辩,并没有让自己男性亲属担任抱告,甚至可以说女性的身份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种优势,在上诉状中用自己女性身份进行“自我道德化”的表述,突出自己的无力与对方对自己的欺压,也成为了民初女性上诉的一种理由。
3.3 法律意识觉醒
不仅仅是社会的精英阶层,社会中的普通民众也开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清前中期,民事案件对地方官员来说是琐事,没有引起官方的重视,到民初,清末修订的民事条例正式得到了施行,虽然在最开始因为不了解上诉的程序,民众上诉直接被驳回的很多,但是到了1913年以后,上诉的程序便逐渐被民众所了解与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律师也得到了民众的重视,律师制度与权利也得到了规范,比如“庭上一切之陈诉、民法九八之特权”,在得到了律师的帮助以后,在上诉状与辩诉状中,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侵害与所要求权利的法律依据便可以直截了当地看出,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民众法律意识的觉醒。
4 对民初江苏遗产纠纷上诉案件的评价
遗产纠纷在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以往历史中,遗产纠纷中看重情理的方面很多,偏向于弱者的判决占大多数,甚至很多作为案例被流传很广,突出了道德因素的重要性。在民初的江苏地区,清末修订的《大清现行刑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得到了认真的执行,其中的上诉程序也得到了严格地履行,这是中国同西方的程序正义制度的第一次融合,改变了传统中国“刑事靠法律,民事依习惯”的印象,并且逐步将中国实际跟西方法律结合起来,教化了中国人民的法律意思,对于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法典的制定与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2]段晓彦.大清现行刑律与民初民事法源——大理院对“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适用[J].法学研究,2013,(05).
[3]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市江宁区档案馆.辛亥前后南京司法判案实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委托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3
法定代表人:马某,系公司董事长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李××,男,xxx年11月11日生,汉族,云南省玉溪市人,住玉溪市玉川县大街镇下营社区××巷××号。公民身份证号码:5324xxxxxxxxxx××。
上诉人因委托合同纠纷一案不服红塔区人民法院(xxxx)玉红民二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所做判决,现特提出上诉。上诉理由如下:
一、请求依法撤销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xxxx)玉红民二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第一、二、三、四项判决;
二、请求判决驳回被上诉人李××的全部诉讼请求;
三、请求判决由被上诉人李××承担本案的一、二审诉讼费用。(本案二审诉讼标的:60570元)
事实与理由
一、关键证据未经当庭出示和质证便作为定案依据,属于程序违法
本案中,被上诉人作为原审原告,并未就其关于被告(上诉人)违约的主张进行举证,在判决书中称“本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先后前往玉溪市移动公司和云南省公司调取上述资料,但玉溪分公司的回复意见为……云南公司的回复意见为……”(见原审判决第七页)。这些都成了一审法院认定本案举证责任和案件事实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证据必须当庭出示,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由当事人进行质证。而一审法院所“调取”的上述证据并未经庭审出示,也未以任何形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上诉人及其代理人也是在收到原审判决后才得知此“法院调取”的证据一说。一审法院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审判程序和法律的规定,属于典型的程序违法。
二、原审法院回避了李某平同本案有利害关系,其经手的《一级代理协议》补充条款存在严重瑕疵的事实,认定补充协议有效是错误的
首先,关于《一级代理协议》的由来,被上诉人李××已当庭承认双方是在一份先打印并盖好上诉人公司印章的合同上签字而订立的合同,至于格式合同后面手写的“补充协议”部分是当天添加上去的。这就说明,手写的“补充条款”内容和形成过程都存在严重瑕疵,其效力待定。
其次,虽然李某平系上诉人的员工,但其同公司只建立了短期的劳动用工关系(从3月至11月),同公司存在劳动争议,并且争议的主要内容是提成奖金(双方均举证的昆明中级法院的二审判决书已证实),这就说明其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采用故意修改原已固定的格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并加重公司负担(额外支付网点开发费、每个县十万元的违约金)的方式,实现同被上诉人签约的目的,这已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
再次,关于被上诉人声称李某平的行为是上诉人公司的内部管理行为,对此只能由公司承担的辩解。上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具体得结合案件的实际,作具体分析。如果被上诉人有充足的理由并且出于善意而认为李某平可以在格式合同外做出大幅度让步(额外支付网点开发费、每个县十万元的违约金)的话,则可以认定上述所说的大幅度让步而签订的“补充条款”有效。但是,本案中被上诉人并没有对此进行举证,与此相反,其所举证据却是:上诉人同云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云南移动空中充值业务代理合同》(其声称是上诉人复印给他的),该合同从全部条款看,双方的“代理业务”的合作是有比较严格和严谨的规定,并无上诉人承担网点开发费和每个县十万元违约金的约定,双方约定支付网点开办费和每个县十万元违约金的约定不合情理。毕竟这是委托代理手机充值这一移动通信公司业务的基础,被上诉人所签订的一级、二级或其他代理及加盟协议,都是在此范围内(而不是超出此范围)进行,这是合同的大前提,也是本案案件事实中的常识。这就说明,不仅仅只是李某平,还有被上诉人本人也是出于恶意,两人共同签订所谓的补充协议来擅自变更公司认可(遵守)的格式合同条款,从而加重公司负担,达到牟取私利目的(李某平获取的是其仲裁和诉讼主张的提成款,被上诉人则是本案的诉讼)。
此外,从“补充条款”的内容看,除了网点开发费的补助外,就是所谓“每个县十万元的违约金”,而这“违约金”并不是约束双方的,竟然只是约束上诉人(甲方)一方的,内容上也无具体明确的内容,而是“甲方违反本协议任一条款,则甲方支付给乙方违约金每个县拾万元。”说明约定显失公平,约定金额过高,不应得到支持。毕竟10元的补助费与10万元违约金相比差距过大,二者相差一万倍。
这就说明,一审法院回避了《补充协议》签订的上述情形和所存在的诸多严重瑕疵,对上诉人的合事辩解武断地不作任何评判或答复,从而认定条款有效,这是错误的,直接导致了案件的错判。
三、原审法院对关键事实的认定和对证据的评判混为一体,以及忽视了对合同约定的履行的做法也属于事实不清和错误
首先,对关键事实的认定和对证据的评判混为一体,属于事实不清和错误。本案中,有关租金的金额和支付、结算是一个核心事实,即上诉人是否欠对方佣金,如果尚欠,那么总金额是多少,已支付了多少,还欠多少应当清楚明确。但在被上诉人未进行举证及举证不能的情况下,一审法院在认定的事实部分中表述和认定为“根据原告尚存的记录的手机短信显示……”(见原判决第7页第9行)。此为将对证据的评判代替事实的认定,如果认定了证据可以直截了当地采纳,如果是认定了该事实,则应直接表述为佣金是多少,支付了多少,尚欠多少,而不应作此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地认定,这导致了事实不清。
其次,只认定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内容而忽视对约定内容的履行也属于事实不清。本案中,原判决只认定了所谓双方做了如何约定(暂不谈认定正确与否),而回避了是如何履行的及履行了没有,又是如何履行的.等内容,特别是有关开发网点、充值站的建立运行情况、所谓佣金的情况、现在网点的运营情况等均未做任何认定,导致仅凭被上诉人这一方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约定便认为对方当事人(上诉人)违约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巨额违约金的情形。这显然是荒唐的,也是错误的。
四、退一步说,就算补充条款约定的违约有效的话,那么原审法院认定的每个县一万元的标准也过高
一是效力存疑的“补充条款”约定“不论违反任一条款”,即不论是根本性条款还是一般性条款,一律按“每个县十万元”计算违约金,这种约定属于约定不明。二是条文中涉及到的其他数据只有一个“10元”(所谓的网点开发补助),10元与10万元,可不是一般的差别,根本无可比性,说明就算约定成立的话,也属显失公平。三是确定违约金得结合“守约方”的经济损失金额,而原告对此方面的金额是多少,其并未举证。故在本案,原告所称的违约金,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应得到支持。
当然,一审法院也认为“10万元/县的违约金确实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而予以调整,此外还正确引用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这就说明,违约金应以此为标准。所以,就算按一审法院认定的被上诉人的损失39710元+860元=40570元,再除以2(两个县)计算的话,那么,损失只是40570/2=20285元,该“损失金额”的30%也只是: 20285X30%=6085.50元。不知一审法院的10000元是如何计算得来!
五、被上诉人并未就其主张进行充分举证,其诉讼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在本案中,被上诉人提起的本案诉讼,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其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但是本案中,被上诉人不仅对未续期的合同是否还在继续履行,又是如何履行,“履行”中的过程、状况、情形是什么,相关网点的运营状况怎样等进行举证;也没有对其“开发”和掌控的营业网点特别是销量进行举证;甚至对其主张的佣金的计算也属含混不清更不用说是举证;还有连其自己记录的“短信”的来源等也未进行举证。在此情形下,一审法院却错误地认为“被告(上诉人)未向法庭提供其掌握的数据来推翻原告主张的佣金额……对原告主张的金额推定成立。”
1、关于继续履行协议的第一项请求。本案中,就算被上诉人提供的“一级代理商管理实施办法协议”真实合法有效的话,那么,该“协议”第四条已明确约定了协议期限只有3个月试用期,之后“若甲乙双方均无异议,协议有效期自动延续至一年”(最多只是1年,并不是原告主张的3个月+1年)。这就说明,在被上诉人无证据证实双方有再次延续合约的情形下,双方的合约早就期满,早就不存在合同关系,现也就没有被上诉人所诉求的“继续履行”合同的说法,况且上诉人同云南移动公司之间的代理合同早就已经届满。再退一步说,在无明确的合同履行有效期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合同”也得双方自愿,只要有一方不愿意(上诉人坚决不同意再延续过去的合同),何况合同第五条已明确规定“甲方无法继续履行本协议的,本协议自动终止”。因此,本案中不存在继续履行合同之说,被上诉人的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2、关于支付佣金的请求,被上诉人并未就自己的主张向法庭进行举证,支付佣金得有双方合约存续及履行这一前提,并且更主要的是“手机充值站业务系统完成的各项业务的充值金额作为标准向乙方(原告)支付佣金”(合同第三条),而不是被上诉人主张的不定期十个月所得代理费金额的平均数值计算。在此还要重点补充和强调的一点是,其所称十个月的手机短信。也仅仅只是一个其单方面制作的记录而已,是否就是手机(且系其本人收到)停息内容,又是何人何时所发,目的是什么等从来源性和同本案的关联性方面等都无法证实,更不用说真实性了。故一审法院的认定是错误的。
3、关于网点开发费的主张也无依据。被上诉人称前的网点开发名单是从上诉人网站上下载无什么证据证实,只能认为是其单方陈述。一审法院以86份未经证实的合同,连该86份合同履行了没有都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便认定其开发了86个网点显然证据不足。
六、本案已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两年的诉讼时效期。
根据“一级代理实施办法协议”第四条的约定,双方履行的协议最长期限只有一年,被上诉人也没有证据证实一年的期限届满后又进行了续期或实际延续了合同。实际上,上诉人在月李某平离职后便无人管理和负责同被上诉人所签订的该协议,之后便未履行,被上诉讼人也未主张要求延续履行。故在被上诉人未举证的情况下,本案中其以合同的履行而提出的各项请求均已超过了诉讼时效,其已丧失了胜诉权。
综上,一审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判决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法庭判决撤销原判,驳回被上诉人李××的全部诉讼请求。
此 致
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杭州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4
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分行
负责人:某某;职务:行长。
住所地:郑州市管城区紫荆山路61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登封市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某某
住所地:登封市卢店镇朝阳路中段东侧。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李某某,男,身份证号某某,住登封市嵩阳办百花巷1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李某,女,身份证号某某 ,住登封市嵩阳办百花巷1号。
上诉请求
1、请求判令撤销登民一初字第2113号民事判决书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
2、请求将第二项改判为被上诉人登封市某有限公司给付上诉人借款本息3022083.78元及7月27日起至实际还款日之间的利息和罚息;
3、请求改判被上诉人登封市某有限公司给付上诉人违约金30000元;
4、请求将第四项改判为被上诉人李某某、李某某对上述2、3项请求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5、本案上诉费由三被上诉人共同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上诉人诉被上诉人登封市某有限公司、李某某、李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于月21日作出(2013)登民一初字第2113号民事判决书,原判决存在如下三处判决错误:1、原判决第二项未支持2013年7月27日起至实际还款日之间的罚息;2、原判决未支持原审原告违约金请求;3、原判决第四项认定原审被告李某某、李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范围错误。具体理由如下:
一、合同解除不导致合同所有条款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之规定,合同解除导致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八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之规定,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与争议解决条款一样,属于合同中相对独立的部分,不因合同的解除而终止。结算是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核算给付行为,清理指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点、估价和处理。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结算方式,合同终止后,应当按照约定的方式结算。合同中关于利息、罚息、违约金的条款当属结算和清理条款,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民商事审判实践中有关疑难法律问题的解答意见】“一、适用合同法疑难问题(二)合同被解除后,能否适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判处违约金:违约金条款属于“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其效力在合同解除后仍存续。合同被解除后,仍然可以根据违约金条款判处违约金。”明确支持违约金条款属于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四条“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之规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买卖合同因违约而解除后,守约方主张继续适用违约金条款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之规定精神,违约金条款亦不因合同解除而无效。
鉴于以上分析,原审法院在本院认为部分“对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的诉讼请求,因原告已经要求解除合同,违约金条款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也随之解除,故对于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的理由不成立,适用法律错误。
二、合同解除权可与其他权利一并行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五条“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之规定,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合同解除后,守约方仍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的终止,仅仅终止合同的履行效力。法律赋予了当事人诸多选择权,可以要求恢复原状,也可以要求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合同双方约定有其他权利,只要该种约定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就应尊重当事人的该种约定,当事人当然可以行使该等权利。
本案中,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登封市某有限公司在【小企业额度借款合同】(编号:41000122400112090002)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中明确约定:被上诉人一旦发生本合同约定的违约情形,上诉人有权同时采取宣布债务提前到期,要求立即清偿,解除合同,计收罚息,要求支付违约金等措施。
因此,上诉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权利与要求支付罚息、违约金的权利并不冲突,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按合同约定支付罚息、违约金,于法有据,原审法院理应支持。
三、原判决第四项适用法律错误
原判决第四项判决内容为“在上述第二项判定的债务中,被告李某某、李某对被告登封市某有限公司抵押的房产拍卖、变卖或者折价后的价款不足以清偿的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理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该判决适用法律明显错误。
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篇5
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总经理。
被上诉人:xx××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xx省xx市洪山区××路×号×栋×室。
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总经理。
因买卖合同纠纷管辖权异议一案,上诉人不服xx省xx市洪山区人民法院(xxxx)洪民商初字第××号民事裁定,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请求上级人民法院撤销原裁定,将本案依法移送xx市××区人民法院审理。
上诉理由:
在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于xxxx年7月14日签订的《协议书》中,既未约定合同履行地,也未约定交货地点。双方在《协议书》中特别提示约定:“所有货物必须于收货当日当着运输公司人员的面开箱确认货物外观完好,……。如果甲方于收货数日后而非收货当日告知乙方货物外观由于运输原因破损,由于已无法追究运输公司责任,乙方对此破损不承担责任。”以上约定应当正确地理解为双方就货物的交接验收和责任划分所进行的约定。然而,一审法院想当然地将其延伸理解为双方对交货地点的约定。而且这种错误的理解为一审法院错误地适用相关规定,错误地处理本案的管辖权异议埋下了伏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法发[xxxx]28号)明确规定了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者以约定的交货地点确定合同履行地。而一审法院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发[xxxx]28号号司法解释问题的批复》(法释[]3号)明确规定废止适用。该《批复》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法发[xxxx]28号),是一项关于人民法院案件管辖问题的程序性规定。不论购销合同是在该规定生效前签订的还是生效后签订的,凡在该规定生效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应适用该规定,而不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的规定。”
所以,一审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的规定,以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是错误的,是不能成立的。同时,一审法院援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 “ 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是没有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的,亦是错误的。上诉人依法认为,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第三条规定的“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本案不能依据履行地确定管辖,而应依上诉人的住所地确定本案的.管辖,即xx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行使管辖权是不适当的,应依法将本案移送到xx市××区人民法院审理。
综上所述,上诉人请求xx市中级人民法院严格执法,依法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xx××科技有限公司
xxx年六月八日
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6
这样的案件引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即:被告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上诉期间, 一审法院能否作出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
一、两种观点分歧
对上述问题, 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 因此, 在司法实践中, 这类案件的处理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激烈的争论, 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 一审法院裁定是否准许原告撤诉
这种观点认为:二审法院无需审查管辖权异议的裁定, 一审法院有权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理由如下:
1. 民事诉讼具有私法的性质,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本身有自主解决和对诉讼标的有自由处分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诉处理的案件, 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 人民法院可以不准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因此, 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不侵害第三方的合法利益, 不是恶意诉讼, 当事人就有权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 一审法院应当准许原告撤回起诉。
2. 被告的管辖权异议是因案而起, 是建立在原告起诉的基础上。
既然原告已申请撤诉, 对管辖权异议的审查就再无必要。原告向一审法院申请撤诉, 一审法院应当有权裁定是否准许原告撤诉。
3. 原告撤诉不损害国家、集体以及第三人利益, 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一审法院及时裁定准许撤诉, 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二) 二审法院裁定一审法院是否有权管辖
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审法院应当等待二审做出裁定, 如果二审法院裁定一审法院对此案具有管辖权, 那么一审法院有权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如二审法院裁定一审法院对此案不具有管辖权, 一审法院也就无权对自己不享有管辖权的案件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 它应依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 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作出准许或者不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理由如下:
被告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提出上诉后, 二审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成立与否作出终审裁定前, 有权管辖的法院尚未确定。这时, 一审法院的审判权是待定的, 而裁定是否准许原告撤诉, 是实质上行使审判权的行为。因为不能确定最终是否由一审法院管辖审理此案, 当然一审法院暂时无权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需要等待二审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后, 由有审判权的法院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
二、两种观点评析
(一) 撤诉权的性质
上述两种观点产生分歧的关键在于对原告撤诉权性质的认定。撤诉, 又称撤回起诉, 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诉讼予以撤销, 以求停止诉讼的行为。撤诉权是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之一, 实则是原告一方对其诉讼权利的处分。下面笔者从法律规定和诉讼法理两方面入手来对撤诉权性质进行辨析。
1.《民事诉讼法》第131条第1款规定:
“宣判前, 原告申请撤诉的, 是否准许, 由人民法院裁定。”从当事人的处分权对审判权制约的程度来看, 分为绝对处分权和相对处分权, 对于前者人民法院必须无条件接受当事人处分结果, 对于后者则需要法院审查批准后才能产生法律后果。撤诉权就属于后者, 因此, 当事人申请撤诉, 法院必须进行监督,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干预。撤诉权并非一经行使即产生相应法律效果。
2. 审判权和撤诉权在运行中实现平衡, 是民事诉讼程序合理化的基本结构。
一个相对制衡的诉讼, 才是一个公平和富有效率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中的制衡必须是全面的、动态的, 这就是法院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的结合。实践中存在原告滥用诉权现象, 导致程序不安定和诉讼效率低下。例如, 原告只要是在宣判前都有提出撤诉的权利, 并且原告撤诉后还可以就同一法律关系再次提起诉讼, 这样容易造成诉讼过程中资源的耗费, 无故增加司法活动的成本。因此, 原告的撤诉权应当受到法院司法的监督和合理干预。
不仅如此, 原告的撤诉权还应受到被告权利的限制。民事诉讼中, 诉讼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法律赋予了原告起诉的权利, 被告相对来说处于被动应诉的劣势状态。如果原告任意撤诉, 将损害被告的诉讼利益, 浪费被告投入诉讼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赋予被告相应于原告起诉权的权利, 则“造成原告、被告诉讼权利失衡, 使被告的诉权部分地依附于原告的诉权, 被告追求胜诉的权利就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权利, 而被告积极获得利己判决的努力也随时可能因原告的撤诉化为泡影。”我国现有法律对原告撤诉的控制有待完善, 对此笔者不予以详议。
由此可见, 撤诉权并非原告一方的绝对权力, 其与审判权紧密相连, 审判权待定的一审法院并不当然的享有准许当事人撤诉的权利。因此, 肯定一审法院处理权限的第一种观点不当。
(二) 诉讼效率考量
诉讼效率是指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 及时有效地解决冲突和纠纷, 减少和防止各种社会冲突给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和浪费。诉讼效率要求合理的程序应尽可能减少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资源的耗费, 节约司法活动的成本。司法实践中, 在维持公平正义的基础上, 程序应当尽量节约司法成本, 体现诉讼效率原则。
第二种观点认为, 需先等待二审终审裁定, 如果裁定一审法院有管辖权, 则由一审法院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如果裁定一审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 则由受移送法院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这么做理论上并无不妥之处, 但是却繁琐了程序, 并且在案卷移送与受移送过程中, 在法院不断审查裁定的过程中耗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造成了司法经济资源的浪费。
三、二审法院裁定说的含义与运用
(一) 对二审法院裁定说的解释
笔者认为, 一审法院应当及时将原告的撤诉申请提交给二审法院, 由二审法院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 可以称之为二审法院裁定说。
1.《民事诉讼法》第39条第1款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由此可以看出, 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在管辖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因此, 由二审法院审查原告的撤诉申请并无不妥。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
“在管辖权异议裁定作出前, 原告申请撤回起诉, 受诉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诉裁定的, 对管辖权异议不再审查, 并在裁定书中一并写明。”虽然这是针对级别管辖异议的规定, 但是对于地域管辖异议应当也予以适用。并且, 根据该规定的基本思想, 对于在被告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上诉期间, 原告申请撤回起诉, 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准许撤回起诉的, 二审法院可以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再审查, 只在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中一并写明。
3. 降低诉讼成本, 符合诉讼效率和司法经济原则。
避免了对管辖权异议审查后再由有管辖权的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 从而造成对司法资源的浪费。
(二) 根据二审法院裁定说, 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做区别处理
1. 原告递交撤诉申请的同时, 被告也提出撤回上诉的。
二审法院经审查裁定准许被告撤回上诉后, 一审法院可以作出是否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
2. 二审法院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正在审理过程中, 尚未作出驳回或移送裁定, 被告也未提出撤回上诉的。
一审法院应当及时将原告的撤诉申请提交给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应当先对原告的撤诉申请进行审查, 如果作出准予撤回起诉裁定的, 对管辖权异议裁定的上诉就不再审查, 并在裁定书中一并声明。如果作出驳回撤回起诉裁定的, 继续对管辖权异议裁定的上诉进行审查, 作出终审裁定。
3. 二审法院对管辖权异议作出终审裁定后原告撤回起诉的, 根据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定处理。
如果二审法院已经作出移送裁定的, 一审法院就应当将该案连同原告的撤诉申请一并移送, 由受移送的法院对原告的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如果二审法院驳回了被告的上诉请求的, 一审法院就对该案有审理权, 有权对原告的撤诉申请作出裁定。
被告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上诉期间, 原告申请撤诉是实践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在法律并未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提出的二审裁定说旨在抛砖引玉, 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兼子一, 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
[2]张晋红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3]陈若斌.试论撤诉的几个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 1999, (9) .
合伙纠纷上诉状 篇7
被上诉人:刘先生,男,xxx年-月-日出生,汉族,住xx市--区--街--号院-号。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不服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xxx)新民初字第438号民事判决书,现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请求依法撤销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xxx)新民初字第438号民事判决书,发回重审或改判驳回被上诉人一审诉讼请求。
2、本案一审、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1、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不存在合伙关系,未成立合伙企业。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所签订的合伙协议明确约定创办合伙企业,对合伙企业应当进行工商登记。根据《合伙企业法》第11条之规定: “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合伙企业成立日期。合伙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前,合伙人不得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合伙业务。”因此,合伙企业成立前,双方的合伙关系并不成就,而被上诉人与吴逸以所谓合伙企业名义进行经营的行为,依法不能认定是合伙业务,而应由实际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上诉人没有任何出资和经营行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并没有成立合伙关系。
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有发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事实。
被上诉人于xxx年底委托吴逸与上诉人前往xx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时,申请登记的企业为“xx名港餐饮有限公司”,上诉人在申请文件上签的名是公司的股东,而不是合伙人。该公司的卫生许可证已经办好,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通过这一法律行为,也已实质上改变了先前双方签订的合伙协议,双方并未按合伙协议成立合伙企业,而是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协议已归于消灭。而被上诉人与吴逸却在公司未成立时私刻公章,以“xx名港餐饮有限公司”的名义非法从事经营和其他活动。根据法律规定,该种情形应当由实际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并根据《公司法》第211条之规定,公司未登记成立却冒用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对行为人应处“十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因此,本案中被上诉人与吴逸私刻假公章,以所谓未成立的“xx名港餐饮有限公司”名义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和自营自借的欺诈行为,与上诉人没有任何关系,应由实际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可见,本案所谓的债务是被上诉人与吴逸之间的非法行为,上诉人没有实施与此有关的行为,依法不能承担与此有关的任何法律责任和义务。
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是合伙关系成立,散伙时应当进行清算,合伙人按清算结果承担相应责任。但本案中,被上诉人与吴逸实际控制着财产,实施非法经营活动,经营中业绩持平,财产亦足以清偿债务,并且财产一直由被上诉人占有,一审法院未经清算却先分了债务,不仅违背事实,适用法律亦明显错误。
三、一审认定证据错误
一审中,第一次开庭被上诉人没有提交委托书和租赁房屋合同的原件,法庭指定被上诉人于庭后7日内提交原件,但被上诉人于近一个月后才提供原件,该证据上诉人已经提出异议,但一审法院仍认定该证据,亦违背法律,认定错误。
四、本案应追加吴逸为被告,一审漏列当事人,程序违法。
本案中,借据等均以吴逸署名书写,上诉人在开庭时提出异议,认为不是他本人书写,本案涉嫌假案欺诈,对这些借款的来源、资金用向等,法庭不置可否,均没有查明。因此,为查明本案事实,应当追加吴逸为本案被告,才能查清本案事实,明辨是非,正确适用法律。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认定证据错误,漏列当事人,程序错误,特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本案一审判决,发回重审或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维护上诉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xxx年9月29日
什么是合伙
合伙的概念既可以从法律行为的角度给出,也可以从组织形态的角度给出。就法律行为的角度而言,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协议;就组织的角度而言,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态。由此可知,无论是从法律行为角度还是从组织形态角度,都强调合伙的主要特征是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
我国调整合伙的法律规范,一是民法通则中有关个人合伙及法人联营的规定,二是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颁布于2月,2006年8月进行了修改。本章内容主要是依据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而撰写。
承揽合同上诉状 篇8
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
被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
上诉人因______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_________法院于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__字第__________号判决,现提出上诉。
上诉理由及请求: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 ___________
合同纠纷上诉状 篇9
那么 ,“怎样在有限的教材范围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指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古诗,了解古诗,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利用古诗教学和实践活动,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诗歌离我们年代较远,其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孩子的天性是爱诗的,他们从小就对诗有着一种懵懂的向往,喜欢读诗、背诗。古诗走进课堂,就是要使孩子这种天然的喜爱得以培植、滋养和提升。于是,我理解的古诗教学,应该是把古诗当作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领着他们在诗中进行快乐的旅行。
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
诗人说:诗,是感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石。诵读中国古代诗歌,或赏心悦目,或酣畅淋漓,或肝肠寸断,或刻骨铭心,每一首好诗,都流淌着诗人丰富、细腻的情感。情感,是诗流动的血液;情感,是诗歌鲜活的生命。对诗中丰富情感的体会、感悟与抒发,都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通过朗读,才能分享充满诗人心灵的崇高感受;通过朗读,才能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体悟到的情感;通过朗读,才能品到诗的真味,获得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的过程,是心灵晤对的过程,是情感沐浴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
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首要任务,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自行感知体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形式要不拘一格。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当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节奏感。初步朗读,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读准诗的节奏,做到停顿正确。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悟
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可以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诗的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而获得的。因为体味,发现了美,读懂了美,而美也感染了人,启迪了人,从而达到诗与人相融的境界。
古典诗歌是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
诗中的想象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借助工具书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地改写、描摹,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背诵
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精妙含蓄的语句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在反复的揣摩、体味、背诵中,学生深深懂得了母爱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在诗人情感的感召下,懂得感恩,不知不觉中学会感恩,对学生心灵的教育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必将激发他们对灿烂文明的向往,扬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帆。
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拓展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古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美的宝藏。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也有助于实现语文学科在增进修养、激发志向、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灿烂的古诗歌中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有许多陶冶情操、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于精神的提升、欣赏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诗传情,文记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渗透在、附载在中华民族的千古诗文中。千百年来诗人所传达的感情,伴随着古老的河山,历经悠久的岁月,载着智慧与才思,伴着历史的人间兴衰而来。让我们和如花如诗的儿童携手徜徉于绚丽多彩的诗的国度里,创造出如诗如画的美不胜收的人生吧!
摘要:本文对如何有效地教学诗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笔者提出了一些做法,以供探讨。
继承纠纷民事上诉状 篇10
上诉人:曾,男,汉族,xxx年6月2日出生,住xx区xx路xxx号,身份证号4xxxxxxxxxxxxxxxx。
被上诉人:曾,男,汉族,xxx年2月1日出生,住xx区xx路xxx号,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
原审原告:曾 ,女,
上诉人因不服(xxx)鄂汉阳民一初字第xxxxxxxx号《民事判决书》,特向武汉市中院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撤销(xxx)鄂汉阳民一初字第xxxxxxxx号《民事判决书》,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
2、本案一审、二审诉讼费均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一、一审法院认定遗产范围错误,上诉人程 系诉争房屋共有权人。
1、上诉人程xx于xxx年与曾xx结婚,房屋拆除前曾xx、曾xx及被上诉人曾xx因继承取得老房一层产权,曾xx将老房重建后,诉争房屋一层权属仍归曾xx、曾xx及被上诉人曾xx共有。
2、诉争房屋上两层由曾xx和上诉人程xx共同建造,依据《物权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即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故诉争房屋建造完成时,上诉人程xx夫妻二人即取得诉争房屋上两层的.产权,并且不以房产权属登记为要件。
3、房屋权属登记不是确定权利人的唯一标准。本案诉争房屋重新登记为曾xx、曾xx、曾xx三人共有,只能证明上述三人对诉争房屋享有权利,并不必然排除上诉人权利。
4、亦其它证据排除上诉人共有权。
综上,本案诉争房屋应为曾xx、曾xx、曾xx及上诉人程xx4人共同共有。
二、即使一审法院认定遗产范围清楚,上诉人已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对上诉人以予照顾。
1、本案被继承人遗产由上诉人夫妻出资建造,被继承人曾xx未支付相应对价即取得共有权属。
2、被继承人曾xx一直由上诉人一家照顾,其事丧事亦产由上诉人安排处理,上诉人对被继承人尽到生养死葬义务,依据《继承法》第十四条之规定,即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故在遗产分配时应分给上诉人适当的遗产。
综上所述,请求法院支持上诉人诉讼请求。
此致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
民事纠纷上诉状 篇11
法定代表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
法定代表人:*******。
上诉人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现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
1、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为被上诉人支付剩余货款****元,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至实际支付日止。
2、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及理由:
一、一审判决违约金只支付至起诉之日,系认定、理解错误,该判决损害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对上诉人极不公平。
在立案时,由于立案庭要求必须明确违约金的数额以便于计算诉讼费用,所以诉状要求对方支付确定数额的违约金。庭审当中,上诉人着重强调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至实际支付日,一审法院却认为虽然上诉人在庭审中提出该要求,但是当事人起诉状中仅要求支付至起诉之日,同时在庭审中最后陈述阶段也仅是表明坚持诉讼请求,因此判决支付违约金至该日。
这是一审法院对庭审活动的错误理解。庭审中当事人最后陈述阶段的“坚持诉讼请求”,是经过庭审调查、举证、质证、辩论等庭审活动作出的最后陈述,对本案而言,就是坚持庭审中已变更的诉讼请求。否则,就是否定了庭审活动的意义。
另一方面,一审法院的.该判决对上诉人极其不公平。一审起诉之前,被上诉人就恶意拖欠货款,案件进入审理程序之后,被上诉人又恶意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拖延审理时间。本案自立案至作出判决期限就长达9个月,现在一审法院却判决违约金仅支付至起诉之日,损害了上诉人的合法利益,对上诉人明显不公平。
二、一审判决认定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系未查清事实。
本案中,被上诉人的违约对上诉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一方面,被上诉人恶意拖欠货款,导致上诉人资金无法回笼,其钢材生意已产生了重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上诉人购买涉案材料款项的外债利息也越来越多。合同签订之时,双方就是考虑到这种巨大损失,才共同约定违约方应支付日万分之十的违约金,即该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在双方的合理预期内约定的。
因此,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式是合理的,法院应该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依照合同约定进行认定。
综上,一审判决没有查清事实,损害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现上诉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上诉,请求贵院依法改判。
此致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具状人:******
【合同纠纷上诉状】推荐阅读:
购房合同纠纷起诉状10-09
(劳动纠纷)民事上诉状10-10
排除妨碍纠纷起诉状10-06
欠款纠纷民事起诉状10-10
房产纠纷起诉状优选07-09
劳动纠纷上诉书参考07-30
经济纠纷起诉状范本10-08
经典常用的房屋纠纷起诉状07-07
民事诉状--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07-27
健康权纠纷民事起诉状优选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