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免费

2024-08-26

沁园春长沙教案免费(精选6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免费 篇1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词

2、作者作品介绍、背景知识

3、理解熟背全词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领会本诗,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词

2、分析研读,准确把握诗意

3、合作探讨,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品味诗歌,学会诗歌鉴赏的角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毛泽东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志

2、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的学习和革命生活,鼓

励学生脚踏实地、把握青春。

3、引导学生把握青春的真谛,抓住光阴,有所作为。

二、教学重难点:

1、领会本诗,理清思路,准确把握诗意

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志气,引起共鸣,把握青春。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全诗,解决字词义

2、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作品,了解写作背景

(二)、导入:

1、我们先来看两首诗:PPT:《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1910年。《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09年。这两首诗均出自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之手,我想聪明的大家应该都猜出那个他了吧,对,他就是新中国的开创者毛泽东,这两首诗写于他背井离乡,外出实现心中梦想之际,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他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北国风光···。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傲视群雄的伟人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

在这里,“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什么叫词牌呢?PPT: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一个词牌,都有它固定的格式,按着这个格式来填,就是填词,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不发生任何关系,比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所以,通常在词牌下面会有一个词题,这里,长沙就是词题。常见的词牌名还有哪些:比如说: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

词根据长短可以分为: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我们这首《沁园春 长沙》就属于长调。

词根据风格还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分别为: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了解了词的相关知识后,我们来看一看它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所谓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PPT:介绍毛泽东: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

韶山冲······;介绍背景知识,我们来看几个资料:

1、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因在湖南从事农运,为军阀赵恒剔所搜捕,于是间道长沙前往广东。在一派深浓的秋意中,独自一人重游湘江橘子洲。目睹眼前秋景,遥想国事纷纭,清寒肃杀中,刚过而立的毛泽东难免怅然,感从中来,于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一词。

2、此时的中国,国父孙中山溘然病逝北京,以五卅为契机的工农运动正风起云涌,国共虽已统一,但革命的统一阵线由谁来领导,尚存分歧。特别是词人自己,在1923年和1925年两次入湘,均被当时称霸湖南的军阀赵恒剔所追捕,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仅仅几个月内,我们组织了二十几个以上的农民协会,同时引起了地主的怨毒,要求将我逮捕。赵省长派兵来抓我,我逃到广州。”(《毛泽东自传》)

3、而在党内,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 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不仅没出席,而且连委员都被选掉。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在对自己的诗词作的一些“自注”中,曾有言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怆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乱世,各路势力风起云涌,都希望于乱世中分一瓢羹。而此时,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蓬勃发展,初具规模,但遭到军阀势力的残酷镇压,毛泽东于逃亡中路过橘子洲,写下了这一首名篇。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两个问题:PPT: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上阕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诗歌的创作思路:诗人来到橘子洲头,看到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不禁怅惘发问,又回忆起往昔风华正茂时的岁月,同时巧妙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了解了诗歌的整体思路后,我们首先来品一品上阕,首先诗人是怎么交代他的行踪的?我们来看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谁独立?地点在哪里?诗人在做什么?诗歌因为韵律的需要,语言要有跳跃性,有时候还有语序的倒装和成分省略现象,那么,请同学们按现代语序重新整合一下这三句,把它变成正常的语序?明确: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寒”字交代了时间是在深秋,“橘子洲头”交代了地点在湘北,既扣题中“长沙”,又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做了铺垫。那么,通常倒装的目的在于什么?明确:强调,在这里,诗人倒装是为了强调一个“独”字,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学过的诗歌中有没有哪些诗句也有“独”这个字的?明确: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晏殊——独上高楼;同学们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可以与其他的独字进行对比,来谈谈你对这个字的体会,可以小组讨论。

独:明确:特别是着“独立”一词,一者可以见出诗人无畏风寒,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的形象;“独立寒秋”,从个人层面来看,“独”是独立不羁的人格,是沉着、镇静,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是个人命运的急湍激流中的中流砥柱。这是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看这个领字,一共引领了几句,到哪里为止?明确:七句。这七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在这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七句,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鉴赏,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红、染:明确:万山红遍,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尽染,层—林之密,尽—染之透,这两句作者的视觉是远眺,描写的是动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憧憬;王实甫《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别具匠心着一“染”字,点明相思离人泪如雨下,竟然染红了秋霜枫林,染红了黎明拂晓,如此夸张和拟人,可谓想象奇特,情趣盎然。而毛词“层林尽染”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漫山遍野枫叶如丹的灿烂图景,“染”字富于动态,赋予大自然以丹青妙手的神奇,大自然浓墨重彩,大笔挥洒,给我们留下了火红灿烂,辉煌耀眼的巨幅杰作。

漫江碧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百舸争流,百—船之多,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这两句作者的视觉角度是近观,描写的是动景;

击:鹰击长空,是仰视,翔:鱼翔浅底,是俯视,“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王勃《滕王阁序》也有名句“落霞与孤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蓝天映着碧水,碧水照着蓝天,天光云影共徘徊,水天一色共空明的优美景致,这正是毛泽东同志用“翔”而不用“游”,反常而不趋俗的原因。

竞: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泽东这种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结: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总),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是什么意思?明确:怅,原来是失意的意思,在这里用来表达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明确:作者看到自然界万物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着,可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却并不自由,还受着压迫。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呢?我们一起来赏析下阕。

我们一起读一下下阕,看看诗人都回忆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了曾经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下阕的一二句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承接过渡的作用。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作者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所谓想其人,忆其事,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恰—正当,正好,翻译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生: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翻译为“青年学生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8年,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点:评论,江山:,激扬:激浊扬清,翻译为“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 1919年,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万户侯:泛指有高爵显位的人。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短短七句话却高度浓缩了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一起感受一下。

《沁园春•长沙》下片集中笔墨形象地描绘了革命青年的群像:“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下片则精当传神地评点了历代天子帝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两首词描写的人物群像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对他们各是怎样的态度?注意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字?明确:惜。《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在毛泽东看来,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明确:恰恰正是这里的“同学少年”。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明确:历史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他们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总结:真正的“风流人物”,能够“主宰沉浮”的人物是那些能文能武,敢作敢为的革命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他们意气奔放,才华横溢;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忧虑人民疾苦,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人先,一往无前,天不不降大任于是人也,更与何人?毛泽东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对他和他的战友们进行了热烈地歌颂,形象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此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击水:毛泽东同志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典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同学们思考一下,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设问,夸张。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人们的联想,激情似火地赞扬革命青年的迎战风浪,勇往直前,勇当时代弄朝儿的英雄风范。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江流滚滚,白浪滔滔,一群热血青年战风斗浪,奋勇搏击,他们是惊涛骇浪的征服者,他们更是历史长河风尖浪口的弄潮儿,那份勇者无畏,强者无敌的风范让人想到了毛泽东的词“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总结:沁园春长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毛泽东选用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湘江秋景图,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险境下,却吟唱了一首昂扬的砺志之歌,正如梁启超所言:少年强则国强,毛泽东那一代人用他们的精神和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也证明了他们的风采,那么,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我们,是否也有所启示和触动呢?自由讨论:青春的真谛是什么?一个发展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命运的升降起伏。得意而不忘形,悲哀而不丧志。

沁园春 长沙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教学重点]

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板书课题)

二、学习《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诗词壮美的风格体现于他的绝大多数诗词中。他不但在《沁园春•雪》中体现了这种壮美,而且在同词牌的《沁园春•长沙》中也体现了壮美之情。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充分感受一下这种壮美,这种气魄。

1.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1957年1月第一 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

2.听朗读录音,让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感情的抒发,并跟录音朗读。(三遍——听、跟、读)

3.讲解与理解(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多说。)

首先让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字典初步阅读理解这首词,对于不明白的字词意思提问。接下来进行理解提问:

(1)问:作者在词中都写到了什么?(总体感知)(让学生说,说不完整不要紧)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深入分析:

上阕:

问:上阕写了什么?

——描绘湘江秋景。

(2)开头三句解说:

寒秋:深秋。深秋天凉,所以叫“寒秋”。

湘江:源出广西灵川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于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橘子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古时洲上多产美橘,因此得名。洲形狭长,故亦称“长岛”、“水陆洲”。

问:这三句,按照正常语序,应是:寒秋时节,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滔滔北去。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

——突出诗人爱秋而不惧严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一人在这里独自游览,能更好地赏景并回忆从前在这里的革命活动。置“独立”于句首,加以强调,表现出不同凡俗的英雄气概。

(3)问: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这秋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从“看万山……竞自由”。

给人一种绚烂多彩、生机勃勃的感觉。

问:这几句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看”字。一个“看”字领起以下七句,这些景色都是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的。

(4)问: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万:言山之多。万山:群山。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万,言多,非确数。诗词中凡言 “万”“千”“百”,义多同此。

遍:言红之广。红遍: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皆红叶,故云。

层:言林之厚。层林: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

尽:言染之深。全、都之意。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

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也写出了秋色之深。

以上四句,让我们想起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色彩之浓烈令人心中充满热情。

漫:言江水满溢之状。

碧透:言江水碧绿透明至极。

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争流:破流争相行驶。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之美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争:言千帆竞发之势。

鹰击: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故立秋而鹰隼击。”皆谓鹰搏杀凡鸟。这里借用“矫健有力”之意。

长空:广阔的天空。

翔:言鱼游得轻快自如。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

万类:万物,指一切生物。

霜天:深秋季节。深秋霜降,故称。

竞:竞争,竞赛。此句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

在这幅绚丽的秋景图里,诗人的目光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静到动,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5)问: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问: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由眼前的景,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谁主宰大地的问题。这里,主要就是指谁掌握国家的领导权问题。

(7)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想到了国家前途与命运,想到了革命,于是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过去在一起进行革命活动的战友。

[ 以上三句意谓: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

下阕:

解说:回忆往昔生活,曾经的同学战友,曾经的革命活动,曾经的战斗激情,都融会于诗句中。学生朗读下阕。

(8)峥嵘:(7)“携来”两句,概写往事,回忆从前不平凡的战斗岁月。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一直在长沙学习和开展革命工作,并经常到岳麓山上锻炼身体,同战友们谈论国家大事。现在旧地重游,自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携来:携手而来。百侣:许多伙伴、战友。

峥嵘岁月: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宋•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殊义。

(9)问:诗人都回忆了什么?从哪里到哪里?

——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用一“恰”字统领七句,写同学们(战友们)的精神面貌、革命活动和战斗激情。

[说明:1915年,毛泽东组织长沙第一师范进步同学开展驱逐反动校长张干的斗争,张干被迫离校;

同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

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了反动军阀张敬尧,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此间又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

创办了《湘江评论》,宣传马列主义,大造革命舆论。在它的宣言中曾说:“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这些就是以上三句的具体内容。]

(10)问: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

——最后三句,借回忆当年游泳的情景,表现“同学少年”急流勇进、搏击风浪的斗争精神、壮志豪情。同时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革命领导权归属的问题。革命领导权应当归属于像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

对当时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回答,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胆略和气概。

4.小结: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板书:上阕:绘秋景,问苍茫大地;

下阕:忆往事,抒壮志豪情。

5.齐背《沁园春•长沙》

三、拓展、比较阅读

目的: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

(一)《咏蛙》

咏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解说: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早在……(背景)

写作背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二)《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的诗词为什么有如此宏大的气魄,如此壮阔的境界? ——这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分不开,与他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气概分不开。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心胸的人那里,感受是不同的。比如重阳登高,杜甫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激愤与悲愁。而毛泽东,则写下 采桑子

重阳

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红四军内部意见不一(1929年7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不同意实质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的指示意 见),毛泽东暂时离开了领导岗位(被调离),做地方政府工作。当时他身体有病,便带病深入基层到地方搞土地革命斗争。10月,在乘担架赴上杭的途中,时值秋天,面对闽西绚丽夺目的秋色,毛泽东顿发诗兴,创作了这首词。

(古代抒写人生的诗词,尤其是借秋抒写人生的诗词,许多都有感伤的色彩。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这首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乐观豪迈的情绪——词中的秋色比春光还要美好,战地上的野菊简直令人陶醉,强劲的秋风使人无比爽快。词中充满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超的审美情趣。

※蕴含深邃的哲理——充满辨证思想:

1、人生有限(“人生易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宇宙无限(“天难老”,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并不慨叹人生短暂,而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境界,形象地告诉人们: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每个革命者都应该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2、“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提起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流血牺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等,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而正义战争,革命战争,目的是推翻腐朽的统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给更多的人带来和平,带来幸福。所以,毛泽东在词中才盛赞“战地黄花分外香”。

(三)比较阅读《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解说:中国历来不缺乏爱国者。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陆游、辛弃疾,他们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驿外断桥边,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

注解:

1、在毛泽东《咏梅》词题目之下,有一说明:“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2、烂漫:色彩绚丽夺目,兼有盛开的意思。

3、驿:驿站,古代官办的交通站。

4、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欣赏的意思。

5、著:同“着”,遭受到。

6、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7、苦争:力争,苦苦地争。

8、一任:完全听凭。

9、群芳:百花。喻在朝廷里的投降派。

10、妒:妒忌。实际上就是说排挤、打击。

11、零落成泥碾作尘:梅花飘零落地,与泥土混在一起,又被驿站外过往的车马压碎变作了灰尘。

12、香如故:香气还和过去一样。喻政治上操守不变。

写作背景:1961年12月,毛泽东去广州,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作准备。闲暇时,他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深有感触。又联系到国内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对中国大肆攻击,苏联也因与中国共产党有原则上的分歧而对中国施加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更是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咏梅词。

陆游写作这首词是在48(49)岁,报国之志无法实现。

比较:

环境:陆游词:萧索、凄苦、寂寞;

毛泽东词:险恶。

对环境的态度:陆游词:“愁”,对凄苦环境的无奈;

毛泽东词:“俏”,写出梅不畏严寒,不畏险恶的精神。

行为:陆游词:遭受嫉妒、打击,遭受摧残,但保持高洁的品质;

毛泽东词:不为己,只为人;不居功,不自傲;乐观。

写作心态:毛泽东的这首词在内部传阅时,曾有几句话:“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此作此词。”而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却与陆游相反。

陆游用梅花自喻,把自己不得志而又孤芳自赏的感情寄托在梅花身上,造成了幽独冷落之感。

主题:毛泽东咏梅词:突出梅花在险恶的环境中傲然开放,赞美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展示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陆游咏梅词:上阕写梅的艰难处境,下阕托梅言志。通过描写在黄昏凄雨苦风中孤苦、冷寞的梅花形象,表现梅花与群芳对立,孤芳自赏,自傲的品质,慨叹自己空有报国志,终无施展时的落寞。

形象:毛泽东咏梅词:塑造了战斗的,乐观的,胜利者的形象。

陆游咏梅词:封建时代一个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坚决不同流合污的爱国者形象。

(四)延伸阅读——课外自读《蝶恋花•答李淑一》,可与苏轼的《江城子》(悼念妻子王弗)进行比较阅读。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1.骄杨:矫健、坚强的杨开慧。杨开慧(1901——1930年),毛泽东妻子。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义。

2.柳:柳直荀烈士(1898——1932年),毛泽东战友,李淑一丈夫,被敌人杀害。

3.轻飏:轻轻飘扬。

4.重霄九:即九重霄,指天的最高处。古代以为天有九重。

5.问讯:试问,借问。

6.吴刚:汉朝西河人。传说他学仙,犯了错误,罚他到月宫砍 桂树。

7.何所有:有什么。意思是如何款待忠魂。

8.舒广袖:舒展宽而长的袖子,指舞蹈的姿态。

9.且:姑且。

10.忠魂:忠诚的英灵,指杨、柳二烈士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英灵。

11.曾:已经。

12.伏虎:降伏恶虎。指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13.顿作:一下子变成,顿时变成。

背景情况:李淑一是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的同窗好友。其夫柳直荀参加革命活动被杀害。她1957年2月写信给毛泽东,并附上她1933年因怀念丈夫而填的一首《菩萨蛮》。5月11日,毛泽东复信并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

苏轼的《江城子》写于他40岁时,当时他正在密州任太守,距离家乡有千里之遥。苏轼19岁与16岁的王弗结婚,夫妻恩爱。但王弗活到27岁就去世了。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王弗去世正好十年。在这十年中,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到压制。到密州后,又逢凶年,生活也十分困苦。

比较:

主题:苏轼:借悼念爱妻王弗,抒发他十年中,虽怀“奋励有当世志”,但却宦海沉浮,仕途失意,坎坷不得自由,生活颠沛艰辛和无限郁闷悲观之情。

毛泽东:借奉和李淑一词,怀念爱妻杨开慧,战友柳直荀两位革命战士,颂扬革命,颂扬先烈为革命生死以之的献身精神,以激励还活着的人们。

意境:苏轼:悲凉。格调抑郁、愁苦。

《沁园春长沙》教案 篇3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如对《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的比较。(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 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 《沁园春 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 《沁园春 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 为什么 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 )

3、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诗词已经深深地浸透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了。阅读鉴赏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纯净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在学习这首诗词之前,我需要考验一下大家以前的语文功底。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泽东,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1、师范读,正音。

舸 寥廓 峥嵘 遒 遏

找一个学生读,师点评。(点拨: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突出领字的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 找第二个学生读,或学生齐读,师点评。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词,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

明确:立 看 怅 问 携 忆 记(板书)

通过朗读全词咱们可以知道,词的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精神和理想。

三、具体分析鉴赏

1、鉴赏前三句

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那么,这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么呢?(提问学生)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思考讨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既表明词人是一个人,更显示词人砥柱中流的气概。(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2、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现在咱们就来具体欣赏一下。

词人通过一个“看”字,以视野所见来些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统领的七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现在咱们来齐读这几句。

学生齐读,师点评。

(1)提问:现在大家来找一下,“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2)具体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

“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击”可以改为“飞”吗?

明确: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翔:

“鱼翔浅底”,“翔”可以改为“游”吗?

明确: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游在水中,也是游在空中,用“翔”精确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出了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景象。这句也是一个哲理性的概括。比较:竞:竞争,竞赛。竟:出乎人意料。(板书:竞、竟)

(3)思考:这么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词人又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眺、近观、仰望、俯视。

思考:这一处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静有动,有颜色的对比(红、碧),和动作的对比(击、翔),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小结:词人用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的湘江秋景图,流露出词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倾注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挚爱。

(4)比较鉴赏

①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湘江秋景图

《天净沙 秋思》:萧索寂寥,苍茫凄迷,是“秋思之祖”。表达了悲伤孤独,游子思念故乡的感情。

湘江秋景图:绚丽多姿,充满生机。表达了开朗昂扬、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品读上片后三句。

(1)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

明确: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板书:问: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板书: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四、课堂小结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代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毛泽东却抛却了这种哀伤叹息的悲哀之态,以生动地描写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境界。

《沁园春·长沙》教案 1 篇4

课题

沁园春·长沙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 《沁园春·长沙》p3-4 指导思想

本节课教学以听读——品读——诵读贯穿教学始终,在听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立初步的印象;在品读文本中通过对语言的品读,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学;在诵读中感知诗歌情感的变化,加深对新诗的内容理解和感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设计以朗读教学为主线,通过初读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脉络结构和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其次,通过品读语言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再次,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展开联想,背诵全文;最后通过拓展延伸教学,在对比之中,去朗读,去品味诗歌,增强对诗歌的感受能力。

教材分析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篇是必修1第一单元现代新诗中的开篇之作。本单元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就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感情。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认识到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在语言品读中,去理解的,去感悟,去品味情感。

本文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年级的新学生,虽然在初中接触学习过一些篇目新诗,但对于新诗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背诵应付考试上,鉴赏诗歌缺少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将朗读作为重点和核心,目的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学习诗歌,在朗读中去品味语言,去鉴赏诗歌情感。学习本节课文可以为必修教材中诗歌鉴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奠定基础。本课学习,既是一个引子,又有一个例子,对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能力有所提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通过对意象的认识,初步进行诗歌鉴赏。2.学会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学会如何朗读诗歌。

2.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3.背诵诗歌。情感价值与价值观

1.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2.感悟青年树立志向对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诗歌语言,领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诗词有哪些呢?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初读诗歌,感悟诗歌。1.点名学生朗读(两个),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认清字形。2.教师范读,学生标记节奏、语调升降。

3.学生听读朗读mp3,欣赏作者书法作品《沁园春 长沙》,再次感悟节奏、语调。4.学生有情感地朗读全词,注意节奏、语调、抑扬顿挫。5.学生归纳上下阙诗歌的内容。

学生:上阙:描写湘江秋日美景图。下阙: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图。

三、品读诗歌

1.学生朗读上阙词,回答问题。

师:上阙词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有什么作用? 生:寒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都突出秋天的景象。生:点明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师:还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师:说一说诗歌中意象及其特点。

生:山

鱼 生:在山的描写上,用“万”字突出山之多,“红遍”说明秋天景物之广,颜色之深。也突出了秋高气爽,作者才能看得远,看得清楚。师:这里的“万”能否改为“满”? 生:不可以,“万”突出山之多,有连绵起伏的意思,而“满”只是表示一座山,没有层次感,没有深度。

生:森林描写上,用“层”突出森林树木重重叠叠,面积之大,用“尽染”突出森林树木全都被染成了红色,说明秋之深,秋韵之广阔,秋味之浓厚。生:描写江时,用“漫”字突出了江水势之大,“碧透”突出了江水碧绿清澈,这为下句的“百舸争流”做好了铺垫。

生:舸时,用“百”字,这里是虚指,说明船只极多,数量之大。“争流”突出船只航行速度级极快,也说明水流的湍急。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谁再能说一说下两句中“击”字能不能改为“飞”,“翔”字能否改为“游”字? 生:“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而“飞”只是一个动作,一种状态,缺少力度。鱼儿本在水中游,一个“翔”字,却写出在空中游,写活了这一景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空间。

师:诗歌的鉴赏应该从诗歌的语言入手,精准理解诗歌的语言,大家所说的非常好。师:“万类”指的是什么?

生:万类:指一切生物。这句是说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师:这些描写句在观察角度在有什么不同?

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由远及近,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由空中到地上。

师:每一首诗歌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大家试用散文了语言对上部分内容进行描写,写一段话。

(学生展示略)

师:如何理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师:说一说上阙诗中如何表现作者的感情的? 生:即景抒情,触景抒情。一看一问。2.学生朗读下阙词,讨论下列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1)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怎样回答呢?(2)“同学少年”是个怎样的特征?

(3)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组讨论后,学生展示。

学生1:通过写“忆”的词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回忆往昔的生活的回顾。

学生2:同学少年的特征: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革命青年。这些人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关心国家命运,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天下先,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主宰。学生3:“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勇当中流砥柱,敢于阻挡一切困难去革命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 师:播放诗歌写作背景PPT。

师:诗歌是抒情的,诗歌是言志,请用抒情的语言写一段话。(学生展示略)学生诵读下阙词。

3.学生在背景音乐下,朗读全词。

四、拓展阅读。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阅读提示:《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1.学生朗读全词。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

3.思考“同学少年”和“风流人物”的关系。学生交流过程略。

五、小结。

诗歌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

六、学生背诵全词。

七、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湘江秋日美景图

一看一问

色彩绚丽

气势宏大 往昔峥嵘岁月图

一忆一记

革命精神

豪情壮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听读——品读——诵读为线索贯穿教学始终,在听读中,先让学生感受,构建初步的感悟。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语调,标画语调的变化。在听诵读mp3时,再次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立对诗歌的初步印象;在品读文本中,仍然以朗读为主,上阙诗词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进行炼字训练,感悟和理解诗歌语言,以及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结合理解进行写作训练。下阙重点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加深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从而达到时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学;在拓展阅读中,结合另一首词《沁园春 雪》进行对比教学,一方面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鉴赏诗歌方法的运用和借鉴,仍然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语言和情感,加深对新诗的内容理解和感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垫。

虽然教学效果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值得深思和研究,新诗教学中的问题还很多,现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相信只要不断的深挖教材,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法,一定会在新诗教学上取得好的效果和成绩。

附原文: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 篇5

1、风华少年的奋斗之歌:

自古逢秋多寂寥,毛泽东的这首秋词,却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用高昂的笔调抒写了一首秋的赞歌,风华少年的奋斗之歌。在诗人的眼里,眼前的秋景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奋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不禁发出了像屈原一样的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屈原在天问时,是在徒劳的等待天的回答。然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早就是了然于胸:真正能将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的,就是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秋天的万物因竞自由而充满生机,风华少年因竞自由,为自由奋斗而英气勃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本诗实际上是一曲自由的颂歌。

2、挫折人生的砺志之歌:

解读此诗,还应从写作背景着手。本诗写作于1925年。这一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不仅没有出席,而且连委员一职也被选掉。从事革命活动,将人民大众从黑暗中解救出来,是诗人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然而,诗人却被无情的排挤出了党中央,面对事业上的沉重的打击,他该会保持怎样的精神面貌呢?透过词作中的独来我们可以来解读。独立寒秋中的独是独立不羁的人格,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沉着、镇静,是险湍激流中的中流砥柱。这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诗人笔下的秋景也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这灰色际遇中的`亮色不仅仅诗人是逆境中的奋勇拼搏,更是诗人冬天到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哲思。所以,当他面临生命的威胁时候,能够独立寒秋怅寥阔,能够发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动人心的呼声。从这个角度看,本诗实质上是诗人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给我们吟唱的一首昂扬的砺志之歌。

3、王者风范的豪迈之歌:

《沁园春长沙》教案(2课时) 篇6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如对《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的比较。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题解与背景):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长征)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创作于1925年秋,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一起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同时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朗读,了解大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思路理清

1、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感情基调。

2、齐读(模仿、评价)

3、说出大意。指名

①通过读,你能说出这首词的大意来吗?你认为自己读懂了哪几句?

②词作一般分为上、下阙,上阙写景,下阙抒情。这首词分上下两阙,各写什么? ③找出思路关键词。明确: ①

②上阙:写景,橘子洲头的秋景

下阙:抒情,回忆了早年的革命斗争生活 ③

(二)品析上阙

1.①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上阙所绘之景。作者是怎么来构画这幅秋景图的?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② 前三句交代了什么?“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是否表示这里清静人少?(投影原文)

明确:时间、地点、(除此,你还能读出什么来?诗的语言跳跃性比较大,语序也经常会有调动,读诗时要发挥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

③这三句连起来怎么说?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独”字写出了诗人虽然遭通辑,处境危险,却仍然坦荡从容。(联系背景)

2.请用两个以上的形容词准确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如果要在原文里找出一句话来表达画面特点,是哪一句话?

①色彩绚烂、生机勃勃;②“万类霜天竞自由”

3.赏景:作者独立橘子洲,看到了哪些景?词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湘江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秋景的? A、齐读七句;

B、找出领字:这几句由哪个字领起呀?“看”就是词中特有的领字了,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就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比如:我们在〈雪〉的上阙中就能找到“望”这个领字。

C、讨论:(投影)这几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角度相应的有什么变化?用哪句诗来概述了眼前的秋景?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为什么不写“落叶、枯草”之类呢?

D、指名明确:投影上阙写景:描绘湘江生机勃勃、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四个方面 角度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自古言秋多寂寥”在毛泽东的笔下是不是也悲凉、凄清、死气沉沉呢?用什么词来概括一下?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呀!

E、表情朗读:下面找个表演能力强的同学来模仿一下诗人当时“独立”饱览秋景时的神情、动作,特别是他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的胸襟与乐观态度。(神态从容、显出伟人的气度)

4.大家都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幅画中实境的游客,你会有什么感觉? 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1)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2)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5.面对眼前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秋景,作者是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置身于这样一种万类多姿竞自由的蓬勃画境里,作者何来“怅”慨?(此间相机落实一些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

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齐读)明确:①在这里诗人“独立寒秋”,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沉浮,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足见青年的毛泽东就有胸怀天下的豪情,有伟大的抱负。

(这是一种什么心境?生: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②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

(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

4、师小结:上阙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文字投影:伟大抱负)

(三)品析下阕

1.下阕所抒何情?用什么方法抒情?

2.与意趣相投之人结伴同游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当年与作者同游的是怎样的一群青年?他们是不是跟我们平常旅游一样是游山戏水去了?

交待诗词背景: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从韶山来到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沁园春长沙》。(1)讨论几个重点词的用法:

①“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②“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③“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④“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⑤“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三)内容小结

1.上下两阕的写景抒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词来概括全词的行文思路。

四、深读解味

1.我们都是有自然生活常识的,当时的橘子洲头有红叶、有苍鹰可能不假,但肯定还会有枯草落木一类秋天特有的景象的,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

2.形容词、动词是描形绘色的必要工具,有人说这首词对这两类词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请找出你认为用得极妙的形容词或动词来,说说你的理由。

3.除了形容词和动词,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语在这里运用得特别巧妙?说说你的理由。4.如果我们来作一个置换:“立”改成“站”,“击”改成“飞”,“翔”改成“游”你觉得好不好?或者干脆把写景部分全部改成“看万山衰遍,枯林尽灰;湘江浊透,朽木横流。鹰哀长空,鱼藏水底,万类霜天尽忧愁”,这样改后意象色彩也还是统一的,你认为好不好?

5.总结本词中心、特点以及鉴赏诗词的方法。

鉴赏方法: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厘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五、总结提升

这是一首秋的赞词,自由的赞词,风华少年的赞词!年轻的的毛泽东,泰山一般沉着独立于深秋的辽阔江天,不作感伤文人的悲吟哀鸣,不学孤傲文人的高蹈自适,而是表现出了主宰天地的青春豪情,充满了高度自觉的社会使命感。在当时革命不利的背景下,毛泽东依然积极乐观,逆境中勇拼搏,灰色际遇里寻亮色,只因他胸襟宽阔有天地,性格里烙着绚烂的底色。

“英雄自古出少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不是生下来就命比帝王的,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也都是青春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崇高的壮怀:

(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

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毛泽东《呈父亲》

(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壁十年图破壁”

——周恩来

(三)“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四)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五)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词德

(六)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七)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鲁迅

结语:这就是青春!青春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年轻人身上赋予的意义都是一样的,相同的年龄,必有相同的激情,只是时代不同,任务不同而已。承前启后靠我们,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的身上,大家能不能充满自信地来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依据朗读提示,朗读全词,读出感情。

1、作者回忆往昔和同学战友在这里的不平常的战斗生活。这里哪个是领字?带出的内容到哪里?

2、指一男生朗读(提示,这里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不平常的战斗生活,应读得激昂、自信,稍快些)

想: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革命青年?

明确投影:年青有朝气、有才华、有抱负、有热情、有力量,关心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贬斥丑恶,弘扬善良,视军阀如粪士,蔑视反动统治者。

3、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这里写一群青年到水深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把疾驶的船都阻住了,多么大的气魄!(夸张)说明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激流勇进、奋发向上、敢作敢为)

你认为他只是在回忆游泳这件往事吗?为什么?(其实他是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

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是怎样回答的呢?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诗歌讲究艺术形象,不能像散文那样,太直白了就不像诗。

(五)、领会作者情怀

1、综上所述,你认为整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讨论明确:

询问大自然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塑造一群革命青年形象——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

2、齐读,体会感情:把作者的伟大抱负和革命精神读出来。

(六)展开想象、描述意境,入境欣赏、审美创新。

1、从时代背景出发,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以记叙与描写为主,用300字左右写出意境来。

提示:什么时间、地点、作者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回答了什么问题?

2、准备、指名、投影参考:

上一篇:英语四级写作句子扩展下一篇:长春版三年级上5单元作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