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效应

2024-09-15

低谷效应(共15篇)

低谷效应 篇1

1.1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定义

通过往届奥运会,可以肯定奥运经济将会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这主要指奥运会后,投资活动大为减弱,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将会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被称作“后奥运低谷效应”。

1.2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影响

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影响一般有3点:(1)比赛场馆赛后闲置问题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并给举办地区造成一定财政负担;(2)奥运前期及奥运会期间举办地的房地产市场会受到追捧,进而房地产市场高涨,但奥运会结束后,房产市场会有一定程度的冷却,形成一定的落差;(3)投资总量在奥运会前后存在巨大的落差,导致总需求明显下降。

2后奥运经济效应的国际经验

奥运会结束后,首都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规划得当,是可以避免由于奥运会筹备结束后投资下滑带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和产业发展过热可能带来的泡沫风险。就北京情况而言,最需要关注的是场馆的赛后利用。在这方面,一些国家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1)雅典赛后的三项原则:一是不孤立地考虑某一场馆,而将其与周围地区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实现场馆利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创造和开拓新的需求市场,拓宽场馆利用渠道。三是场馆赛后利用的招标面向国内外,尽量让民间资本参与到赛后场馆的利用上,对场馆实行项目管理。

(2)韩国的经验与做法:首先,政府专门成立办公室,负责对主要体育场馆宣传介绍,受理在体育场馆内举行非体育性活动的申请并进行安排等工作。其次,开发场馆的“副业”。最后,实现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

(3)悉尼的后奥运战略:悉尼奥运会的筹办者在筹办期间就提出了后奥运战略,充分利用其在举办奥运会的经历寻求新的商机。例如,营销奥运举办经验,首创了奥运史上举办知识转让的市场机制。经营体育赛事,应对场馆闲置,恢复了人们对经营使用奥林匹克公园和主体育场的信心。

3防范我国后奥运低谷的相关建议

虽说后奥运经济效应不足以撼动我国的经济体系,但它一旦发生,再加上其他经济形势的放大作用,将会引起我国经济不小的波动。本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面对目前我国所存在的上述潜在因素及不利条件,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措施,把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1综合利用奥运场馆

(1)大量引进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奥运会后,奥运场馆能否得到较为充分利用,关键在于体育、文化、会展、旅游等活动的组织。

(2)根据场馆特点,采取恰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采用集团化经营管理。

(3)利用场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产业奥运文化遗产,力争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与精神遗产。

3.2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预期和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并可通过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如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方案,达到减缓房地产市场的冷却程度的效果。

3.3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化对后奥运经济负效应的扩大作用

奥运会势必给举办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带来推动力,但当奥运会结束,推动力消失之后,股市很可能伴随着泡沫的.破灭而进入熊市。同以往的其他举办国相比,中国股市起步最晚,整个市场还不成熟。但不成熟的市场也具有一定的好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调控手段引导股市向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避免奥运会后出现泡沫破灭的危险,这将为赛后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经济推动作用

借助奥运的契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奥运过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硬件条件以及国际形象必定已迅速提升。要想保持国外游客人数在赛后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巩固并继续发展“奥运”这一个“品牌”,加快北京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同时要积极发展能够体现北京地区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合理的营销,发展北京市的商业、文化、休闲产业,逐步形成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对奥运品牌价值进行更深入的发掘与利用。

3.5合理调整赛后经济,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作用

奥运后,各类需求有所下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使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能也会带来经济的萧条,再加上经济周期性的规律,奥运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比近几年稍慢一些,适当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比如运用政府的采购职能,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甚至减税等手段来刺激总需求,进而防止经济的较大波动。

参考文献:

[1]胡永红,宋允清.后奥运现象及奥运会的预防对策.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

[2]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8-12.

[3]陈剑,如何应对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人民网,.

【摘要】文章在简单介绍了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在08北京奥运之后,北京乃至全国所面临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五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后奥运低谷效应国际经验应对措施

低谷效应 篇2

一、“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内涵

奥运会作为国际上重大的体育赛事, 它的举办自然会对主办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学家称之为“奥运效应”。不过奥运效应有正负之分。如果做得好, 它可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所谓正奥运效应;如果做不好, 它也会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所谓的负奥运效应。

所谓“后奥运低谷效应”是指奥运会主国以及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态势从筹办奥运开始时到举办前一年和举办当年时经济发展达到高峰, 但是在奥运会结束以后, 增长势头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旅游业、商业等衰退、体育场馆闲置、失业人数增加、大量投资带来的地方财政负担等共同作用, 使得这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谷的状态。

二、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原因

纵观各届奥运会举办国的情况, 原因归结如下:

1. 预算执行超支严重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总体费用超过100亿欧元, 大大超出了先前46亿欧元的预算, 是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 支出最多的一届。而2004年希腊的国家财政赤字也随之增加并继续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 超过了欧盟《稳定公约》的规定。巨额超支影响了希腊在奥运后经济的持续增长, 2005年希腊的经济增长因此下降至了9年来的低点。“短期内”举办奥运会的成本不可能收回。希腊人为了奥运会可能要背负近10年的债务。

北京奥运会总投资预计超过350亿美元, 如何有效执行好预算, 给我国的预算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若再加之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后果很难控制。

2. 奥运前期投资巨大

奥运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奥运直接投资是指直接用于奥运比赛场馆和服务配套设施的投入以及组织工作的支出等。而奥运间接投资是指为改善举办奥运城市的环境、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而进行的投入。每一届奥运会举办前期都会刺激主办国的投资需求, 北京也不例外。奥运会总投资超过350亿美元, 其中用于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和运营费用等直接投资约为35亿美元, 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美化环境的间接投资约占90%, 如何回收这部分投资将是一个难题。盲目乐观巨额投资带来的效益显然是不理智的。

3. 赛后场馆利用率低下

举办奥运会必然要兴建一些比赛场馆和一些体育设施, 奥运会结束后必然也要面临场馆闲置和支付巨额养护费的问题。无论是开商业运作先河的洛衫机奥运会, 还是被誉为最成功的悉尼奥运会, 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此问题。在国内, 南京奥体中心作为十运会主会场, 总投资22亿元。十运会后, 要维持它的正常运作, 每月水电就高达150180万元, 再加上其他一些必要支出, 每年总的经营成本不会少于6000万元。我国比赛场馆建设费用9 0%还是由政府承担, 如果建成后的场馆闲置或利用率低下, 政府投资不但难以收回, 体育场馆巨额的养护费用也会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对于北京奥运的场馆设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提前作好应对, 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三、应对“后奥运低谷效应”措施

1. 综合利用奥运场馆

为避免奥运场馆出现“赛事一完人去楼空”的现象, 应合理进行综合性商业开发, 结合酒店、展览、会议、办公等功能, 提高场馆的利用价值。

2. 加强相关服务产业的经济推动作用

旅游属于服务业, 服务业对增加就业,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极为重要。发展服务业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当务之急。奥运会正是发展我国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大好时机。借此契机应使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硬件条件以及国际形象迅速提升, 保持国外游客人数在赛后长期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 “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奥运经济发展的必然出现的现象, 相信在政府以及全国民众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够避免“后奥运低谷效应”,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淇:北京奥运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2]董 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3]胡永红 宋允清“:后奥运现象”及2008 年奥运会的预防对策.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低谷效应 篇3

[关键词] 奥运经济 奥运会 低谷效应 北京

“后奥运低谷效应”是和奥运会密切相关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会严重影响到奥运会举办城市或举办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历史上曾有不少奥运会举办城市和国家都深受“后奥运低谷效应”之苦。目前,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对于研究如何规避北京“后奥运低谷效应”,以尽可能减少、直至消除“后奥运低谷效应”对北京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其经济相对平稳地增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后奥运低谷效应”

“奥运经济” 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阶段性影响的经济现象。由于奥运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从奥运会申办成功、筹办、举办到举办后的后续活动要持续10到12年,在奥运经济的不同阶段(申办期、筹备期、、举办期、后奥运期,投资和消费的密度、强度、规模也不同,这种周期性和阶段性既会使奥运会直接投资在奥运会开幕前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会因为奥运会结束后投资增长的突然减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目前人们更多的从积极的方面关注了“奥运经济效应”,如奥运经济带来的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而对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后奥运低谷效应”的研究较少。所谓“后奥运低谷效应”就是指奥运会闭幕之后,由于投资活动会明显萎缩,总需求急剧下降,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将会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可能出现衰退。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被称为“后奥运低谷效应”。

二、历史上的典型“后奥运低谷效应”案例

在历史上有不少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和国家, 在后奥运时期由于投资活动大为减弱,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被闲置或利用不足,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经济发展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下表),甚至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东京奥运会成功地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成了1962年~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1964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13.1%。然而,奥运会结束后,日本投资却大幅滑坡,陷入了经济长期萧条时期。1965年经济增长率则急剧降到5.2%,1964年的工矿业生产比上年增长16%,而1965年仅比1964年增长了4%,企业倒闭数由1964年的4212家,骤增到6141家,失业人口由1964年的54万人增至75万人。

被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主办了“最好一届奥运会”的悉尼,目前仍处在“低谷效应”的压力之中。澳大利亚2000~2001财年、2001~2002财年、2002~2003财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2.15%、3.9%、3.1%,明显低于奥运会前一年的4.36%及当年的GDP增长率的3.41%。许多奥运场馆从2001年便无力缴纳营业税,具有21000个座位的超级穹顶体育场在2003年因亏损1050万澳元而宣告破产,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每年要拿出5000万澳元(合2.2亿多元人民币)进行维护。虽然澳大利亚政府的思路在奥运会后的两年有所调整,但是,“后奥运低谷效应”带给澳大利亚的痛苦还在继续。据预计,一些比赛场馆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虽然罗格认为雅典奥运会给他的整体印象是“梦幻般的、历届奥运会中最优秀的,但是据欧盟最新修订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工程的前紧后松而增加的“赶工费”以及安全保卫费用的增加,雅典奥运会的预算出现大约 18亿欧元的缺口,达到希腊 GDP的 3.2%,总支出达到 80亿欧元以上,是继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后最为“烧钱”的一届。奥运会后,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说:“这个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金融问题,这已是无法继续隐藏的事实。

1998年日本举办长野冬季奥运会,政府花费了 190 亿美元建造高速火车和滑雪跑道等设施。奥运会后,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导致了长野经济的大衰退,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11 家企业宣布破产,下降速度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在奥运经济史上被称为“长野后奥林匹克衰退”,这与 1964 年东京举办奥运会后的“日本奥运景气”一起成为了后奥运效应最有名的正负标志。

三、“后奥运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

我们要分析“后奥运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首先来探讨以下奥运经济周期。“奥运经济周期”是指奥运会举办前后举办城市国民经济从加速发展到高潮、从高潮到低谷、从低谷到恢复正常发展的一段特殊时期。“奥运经济周期”的产生是由宏观经济内部运行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常听经济学家们说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其实,国民经济发展受四个宏观因素影响: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所以在不同因素的主导作用下,在一个大周期内,就整个经济发展过程而言,波浪式上下浮动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奥运经济也不例外,其周期性非常明显。

在奥运筹备期,举办城市大都会新建、改建或扩建大量的奧运体育场馆,带动大量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1988年汉城奥运会直接投资金为22.8亿美元,其配套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则几倍于直接投资。而北京奥运将有1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713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及治理污染,173亿元用于场馆建设,巨大的奥运投资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不可否认,在奥运筹备期也有消费和其它的因素拉动经济发展,但在这一时期投资拉动占据着最为主要的地位,在奥运举办期,举办城市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世界各地的人蜂拥而至,旅游、观看比赛、吃、喝、住、行等消费因素会刺激举办城市市场更加繁荣,将经济增长周期的峰值推向更高。奥运会后,因为奥运筹备期大量体育场馆的兴建在奥运会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投资活动又大为减弱,而国内、国际的消费需求在奥运举办年和后奥运期释放的差不多了,没有了消费能力(也可以叫有效消费需求)的支持,经济增速将明显的放缓,这与奥运前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因此,奥运会余热过后,“后奥运低谷效应”也随之发生。

因此,从本质上讲,往届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是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由此导致主办城市和地区的经济衰退。一定程度上前期的投资拉动作用越大,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对主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的冲击就越大。如果在筹办奥运会期间,精心筹划,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可以平稳度过。

四、规避2008年北京“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要比美国、澳大利亚等工业化国家需要新建或者改造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达350亿美元。所以要打破以往重大体育赛事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财政补贴亏损的旧的投融资模式,对奥运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保证必要的政府投资基础上,运用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对整个筹资和项目法人招标工作进行组织、引导、协调和监督,利用奥运会的品牌资源,运用国际通行的市场机制,广泛吸引民间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奥运会各个项目的投资建设,实现奥运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政府的压力。可借鉴国外先进的PPP投融资模式,PPP是英(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模式,既可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又可以用于非赢利性设施的建设,由于北京奥运会城市基础设施,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很难靠自身平衡资金,市场也不能解决全部资金,因此PPP 十分适于北京奥运的投融资运作,

2.科学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般来说,北京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时会出现大规模集中投资,甚至会把2008年以后一段时期的建设投资与建设项目“提前支出”,造成短期的非常态的膨胀型需求。但是后奥运期,随着这种短期的膨胀型需求衰退,北京或多或少都面临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造成经济压力。要处理好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的非常态需求与奥运会结束后的常态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就需要科学规划,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成立奥运投资监督委员,适度压缩奥运投资规模,尽可能将部分建设计划安排到奥运会之后进行,争取到2009年~2010年仍有一批项目能够开工建设。不要等到2007年、2008年集中投资,以平衡奥运前后的投资规模,确保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经济的平稳增长。

3.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提高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率

为了避免后奥运期奥运场馆出现人去楼空,场馆闲置的问题,首先对奥运场馆要精心设计,增加奥运场馆的功能,以提高赛后场馆的利用率。这一点可以学习悉尼,悉尼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有两个标准池,固定座位4400个,奥运会比赛期间可增至17000个,他的设计别具特色,可多功能利用,奥运会后可作为市民休息,游乐场所,水池上加盖更可改造为餐厅和舞池。北京也应尽早考虑场馆未来的利用, 把举办奥运会和奥运会后的利用结合起来。将体育场馆转化为举办其他活动的场所,如从体育、休闲、文化、展览、商业等各方面加以利用,以便奥运会结束后,能充分利用奥运场馆,使多数场馆会后走上自负盈亏、良性循环的经营之路,以发展来平抑低谷。其次要通过对场馆的合理布局,使之和北京的城市发展、社区规划和市民需求紧密结合,使它们恰到好处地满足城市日常生活的需要,为提高赛后利用率打下良好基础。

4.秉承节俭办奥运的理念

现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要秉承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力争花最少的钱,“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严格控制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资规模,正如29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反复强调的“场馆建设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能改造的就不新建,能搞临时性建筑的就不能搞永久性建筑,尽可能节省投资。”

参考文献:

[1]刘淇:北京奥运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31,4,729~730

[2]薛海红:奥运经济与北京的可持续发展[J]. 集团經济研究, 2006,(22):65~66.

[3]路镜.奥运后遗症 http://news.sohu. com20040827/n221771460.shtml,2004~8~27

[4]魏纯镭王美:后 奥 运 效 应——— 雅典奥运会带来的思考

人生低谷作文 篇4

在人生的低谷涅槃,勇于挑战失败,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多一次,就是成功。

王楠,一个永不言败的人,在人生的低谷里如浴火的凤凰般,勇敢地冲出烈焰,重拾那份坦然与傲视一切的大气。奥运会上的失败,给了王楠一个天大的打击,一个永世的耻辱。面对国人的诟骂,她也曾留下委屈的泪水,但她不服输性格永远支持着她,让她敢于面对生命的挑战,她把这份挑战看作是生命的馈赠,磨砺着她走走向成熟。她没有输,至少在信念上,在勇气上。她凭着她的坚忍与顽强,最终赢回了那份王者之风。

在人生的低谷涅槃,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能锻炼出超人的智慧。

原一平,在艰难困苦中,敢于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他曾说,有时候,迫切需要改变的,也许并不是环境,而是你自己。原一平,正是凭着他的努力,由一个屡次失败的推销员,一跃成为日本有名的推销大师。他不胜其烦地聆听别人对他的批评,他夜以继日地改变自己,让自己趋于完美,甚至对照镜子,练出了上百种笑容,被人称作是“练出值百万笑容的人”。

人生有低谷也有坦途。炼狱虽苦,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坦途顺畅,却未必人人都能自由驰骋。

金大中,一个感激苦难的人,对苦难有着更深的体会。他的三个儿子,在长期的逃亡与颠沛流离中,曾经创下了辉煌的业绩。然而当他们的地位巩固时、处境优越时,他们却堕落了,一个个由于腐化锒铛入狱,这是讽刺,也是警醒。

泥泞留痕,更需要在泥泞中点亮心灯。鉴真曾不满于做一个苦行僧,直到一天他的师父点亮了他的心灯,同时也照亮了无数迷茫中的人们前行的路。他说:“平坦而坚硬的土地上不会留下走过的痕迹,而泥泞的土地上却很轻易便留下了行走者的脚印。”

那是一种印证,对苦难,对成长,对栉风沐雨中的人行走价值的印证,是泥泞对于生命的赠礼。

水,一路逶迤,最终会汇入浩淼;雨,自九天抖落,最终降落沃土。松柏,挺拔苍翠,是对严寒的无声抗争;鹰鹫,笑傲苍穹,是对风雨的坦然面对。

关于低谷作文高中 篇5

当听到利物浦英超联赛提前七轮夺冠的消息时,我的内心惊喜万分,作为利物浦新晋球迷的我,虽然资历尚浅,但对球队的历史了解颇深。利物浦上一次英超夺冠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990年,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的道道阻碍:大批巨星的流走,杰拉德滑倒事件,主教练的一次变动……都是利物浦的噩梦。在-赛季利物浦与曼城仅有一分之差,九十八分,创记录的历史最高亚军分数。尽管在这一赛季,利物浦拿到了欧冠冠军但英超冠军始终是他们不能实现的梦想。这一赛季,他们蓄势待发,联赛重拳出击,创下了三十八轮不败的辉煌战绩。在切尔西击败曼城后,利物浦成功被送上神坛,捧起了时隔30年的英超冠军奖杯,而这不正是靠着一代代利物浦人的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吗?

在学习中,我也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七年级第七次月考,我考了全校21名,这是我进入初中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在班里,我虽然还是第一名,但与第二名只相差一分,我班级领头羊的位置岌岌可危,而在这之后,我决心要甩开她,想起利物浦的事迹,我的冲劲儿更足,抓紧时机做好期末冲刺。在期末考试中势如破竹,一鼓作气冲到全校第八名,拉开第二名30多分,成功捍卫了我的位置。

越过低谷 迈向辉煌[范文] 篇6

我是总装车间的一名生产班长,是通过6月份公司的生产班长公开竞聘活动获得此职务的。在这之前一年半的时间里是总装生产线上的一名顶岗工,然而在这以前我已经有了几年的生产班长的工作经历了。为什么那时候的生产班长没有干下去,而是选择了做一名顶岗工呢?

首先,我是1994年参加工作的,被分配到总装车间从事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作,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于2004年被车间提拔为生产班长。那时候的我充满信心,满怀斗志的去管理和工作。班组也曾被评为先进班组,我个人也被评为先进个人。但是年轻气盛的我总骄傲的认为班组的管理其时很简单的,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曾一度要求车间将我调到难以管理的班组去进行磨练。每天到车间总有使不完的劲,这种热情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取得了各种优异成绩。

到了2006年是我们企业人才流失最为严重的一年,同时也包括生产线上很多有一定技术的熟练工人。此时的班组管理也进入了极度困难时期,由于熟练工的流失,新招收的季节工素质有限,个别素质好的又嫌弃报酬低,班组人员就像走马灯似的,给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我们产品形象雪上加霜。而作为班长的我又不得不从管理中抽出大量的时间来顶替生产线上缺员的岗位。与此同时,由于老的工资制度存在弊端,使得病事假居高不下。班组缺员情况更加严重。造成产品质量,产量大幅下滑。那时的企业给我的感觉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使我身心俱疲,家人也经常关心和担心我的身体,我的思想经常在激烈的斗争。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出现了亚健康状况,已经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于是,我在2007年5月份向车间递交了辞去生产班长职务的申请,申请上交之后引起了车间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从主任到工长都和我谈话,领导的话给我了一些慰藉,使我又坚持了半年,可是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在11月份又正式向车间提出辞去生产班长一职,并休整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一周里面我如释重负,分析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规划自己的将来。

当我在回到生产线的时候我已不是班长,而且还继续在原班组进行装配工作,使我的情绪产生很大的抵触。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车间各级领导不断找我谈心,尤其是聂庆福工长,对我原来定的工作表现和现在的工作表现走了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时利用他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进行了思想教育。使我在思想的冰河如沐春风。我开始正视自己辞去班长职务一事,我将其视为我的暂时整顿。开始给自己订立新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其中包括学习和工作上的。在工作中我以“我是一名顶岗工,但我不不只是一名顶岗工”来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更高的要求去要求自己才能求得更高的发展。在学习上我不仅积极阅读生产管理的专业书籍,并结合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时作出读书笔记。同时我也阅读了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之类的书来完善自己的性格。在这本书里面我看到了和我一样经历挫折的人他们的蜕变经历,使我没有了困惑,我惊喜的看见了自己的蜕变,并享受着这份喜悦。我相信我已经越过了人生的低谷,前方等待我的是美丽的风景。于是我从心里上端正了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的去面对挑战。在车间严重缺员是我主动承担2个人的工作量,虽然身体疲惫,但心情是愉快的。同时车间领导也发现了我的变化,对我不断的鼓励,张强主任就对我说了一句话“人犯错没关系,但要有进步。”我很珍惜这1年半的顶岗工的经历,它不仅使我学会了很多的操作技能;还使我学会以一个普通员工的角度去看待管理问题,学会了管理中的换位思考;学会了对人和事物的包容和理解,不在迷恋个人得失,正是这段经历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熟和理智。

我的努力和转变没有白费,车间领导给我的鼓励没有白费,终于在2009年6月我参加了公司生产班长公开竞聘并且一路摇摇领先,重新踏上生产班长这一岗位。虽然同样是生产班长的岗位但请领导相信我已经不是5年前的那个毛头小伙了,是一名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希望的新一代昌河基层管理者。2010年我期待着和我的企业共同迈向辉煌!2009年我们的公司如日中天,001的销售捷报一次次传来,执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率,白车身合格率等等可谓节节攀升!我们仿佛已经看见2010的春天向我们招手,我渴望为这样的辉煌奉献自己的全部汗水和青春!

走出“低谷” 篇7

正是因为一个个“高峰”和“低谷”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才推动了一个个新闻工作者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就自己的事业。

“低谷”期或短或长, 那么如何通过自身努力, 快速走出工作上的“低谷”期, 以求得事业上的突破发展?

笔者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从事业追求上突破——

一个对新闻事业执著追求的人, 一个对新闻工作如痴如醉的人, 才能在新闻业务的探索上精益求精, 从而不断走出新闻工作上的“低谷”期。

“低谷”的出现是客观规律, 谁也无法改变工作上的“低谷”。然而, “低谷”的出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自己得过且过, 任其发展, 不求突破, 甚至由此导致滑坡。

突破新闻工作上的“低谷”要下苦工夫。首先必须要有追求, 要有对事业的追求。对于新闻工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它看做是一种职业, 有人把它看做是一项事业。职业和事业, 虽一字之差, 但意义却是不同的:职业, 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事业, 是一个人所从事的, 具有一定的目标, 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活动。简言之, 职业是谋生的手段, 事业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把新闻工作作为职业的人, 不可能追求突破工作上的“低谷”, 因为他们搞新闻只是为了“谋生”而“打工”。而只有那些把新闻工作作为事业来干的人, 才会不懈努力, 以求尽快缩短工作上的“低谷”期, 迎来事业上的新突破。

从精神、学养上突破——

新闻写作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 也是一件艰苦无比的事情。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范长江说:“一个记者, 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 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

正因为我们有对新闻工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追求, 我们才会有在新闻工作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 也才会有突破工作“低谷”期的巨大精神动力。

光有精神上的吃苦准备还不够, 还要有学养上的积累, 才能为走出工作上的“低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对处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 更要随时提高自己的学养, 以便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好。

要提高学养, 就必须及时学习和“充电”。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 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有韬奋精神——“以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为目的;以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我们才能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也才能更好地远离浮躁, 静下心来学习。也只有具备了勤学苦练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精神, 广大新闻工作者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拓展自己的视野, 创新自己的写作思路, 也才能尽快走出工作上的“低谷”, 迎来事业上的“高峰”。

从实践上突破——

新闻这条路, 是艰难的。

新闻工作者是智力劳动者行列里的“苦行僧”, 一辈子注定要奔跑, 行千里路, 访万家事, 饱经风霜, 遍尝艰辛, 而又要有僧人的笃定与虔诚, 才能写出一篇篇“顶天立地”的报道和“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新闻作品来。

新闻工作者的影像, 永远是一个躬身前行的影像。新闻工作者只有将自己的人生与从事的职业融为一体, 才会“痛并快乐着”;才会行千里路, 访万家事, 躬下身来, 深入基层;也才会写出感动人民的新闻作品来。

只有深入基层实践, 我们才不会坐井观天;只有深入基层实践, 我们才能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只有深入基层实践, 我们才能胸中有大局, 笔下出精品;只有深入基层实践, 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实践中升华自己, 也才能写出一篇篇精品。正是这一篇篇精品力作, 才会为我们早日走出工作上的“低谷”搭建起坚实的阶梯, 为我们铺设出事业上升的五彩通道。

从超越自我上突破——

要走出新闻工作上的“低谷”, 还必须要有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要超越自我, 首先必须要有敢于“舍弃”自我和突破自我的意识。人“舍弃”自我的过程是困难的、艰巨的、极富挑战性的, 但是, 每次“舍弃”, 向更高一层的追求都是进步的、值得的, 都是走出工作“低谷”的必由之路。

其次, 要超越自我, 还要有突破自我的能力。要敢于和勇于突破自己熟悉和惯用的新闻视角和模式, 要在选择新视角、采取新形式上动脑子、耍点子、玩花样;要敢于从破解新闻报道中的难题开始, 从以往的套路中走出来;要有文无新意不出手的果敢和激情;要有敢于和同行比拼的志气和血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自我, 尽快走出工作上的“低谷”。

走出学习的低谷 篇8

我是一名初二女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前十名,但我却感觉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我考上大学又能如何?在这种思想困扰下,平时学习我感觉没有动力,每次计划好的事,都不能付诸行动。有时,我真想退学算了,学一些实用的技术,去挣很多钱。老师,您能帮助我解决心中的这个困扰吗?

小鹿

小鹿同学:

你好,从来信的内容看,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很聪颖的女孩子。但你知道吗?青春期是一个人学知识、树理想、形成自我的黄金时期。你的这种想好好学习,又没动力,进而产生退学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矛盾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较常见的心理现象。这是—件好事,它证明你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

你说:“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我考上大学又能如何?”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学历低收入高,而名牌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只是个别现象。你能说果园里一些果子烂掉了,就说果园里没有一个好果子吗?其实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挣多少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而这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青春期的同学们大都有两个自我,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升入初二后,学习难度和任务都加大了。怎样去积极应对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时候,如果因为你的现实自我与你的理想自我差距过大,产生畏难情绪的话,一些消极想法很自然地就会乘虚而入了。从而,你也就会为你的学习成绩退步或停滞不前找到借口。因此,学习上的阻力才是让你苦恼的真正原因。针对你的情况,我提三条意见供你参考:

首先,你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事实上,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名人传记,看看他们是怎样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的。在学习上,你要不断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聪明、努力,进取的女孩,通过努力我一定会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你还可以收集一些名牌大学的图片,在头脑里形成直观的影像。当你学习松懈或出现阻力时,就告诉自己,通过努力,我一定能考上我梦想的大学。这样去做,学习动力自然就有了。

其次,在学习状态上总会有波峰波谷。有时学习情绪高涨,有时学习情绪低迷,这都是正常现象。这一时期,你要从小处着眼,多看看课本知识,多做一些难度小的题,查漏补缺。这样容易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二要将目标定得适中,进步。一点就可以。这样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三要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多了解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是怎样学习的,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有助于你尽快取得较明显的进步。

形容人生低谷的句子 篇9

2、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3、有时候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可以让一个人感动半天。

4、人生其实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5、想得太多只会毁了你,让你陷入忐忑,让实际上本不糟糕的事情,变得糟糕。

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7、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中的另一半。

8、最巨大的遗憾,是被命运安排!

9、最强大的人是那些在内心扛住千斤重,表面却很淡然的人。

10、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始。

11、最美丽的心不是毫无损伤的完整性而是对别人的爱

12、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3、有一种幸福叫守候,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4、有一种态度叫微笑。

15、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痛是在放手以后。

16、有些事情总得要放弃,只是早晚罢了。

17、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8、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19、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刚联机的那一秒,你却脱机了。

22、直觉会因为听觉视觉触觉产生错觉。

23、知道为啥到现在我都单身么?因为有句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不是因为我是兔子,而是因为我是草。

24、学会宽恕就是学会顺从自己的心,“恕”字拆开就是“如心”。

25、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26、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拥有”。

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8、梦里飞花,浪漫灿烂;梦里飞花轻似烟,无边丝雨如愁。

29、人生最难吃的三碗面:人面情面场面。

30、追逐着鹿的猎人看不到脚下的`高山。

31、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32、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33、真诚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34、有些事情我们必须放弃,才有精力去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35、有些事情我们必须放手,才有精力去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36、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错了才知道。有些事,长大了才知道。

37、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38、有些事,年轻时不懂,当懂时已不再年轻

39、有些事,要得到,就必须学会先放下。

作文素材:走过人生低谷 篇10

有一天,父亲的精神状况不错,对他说了某次赛事的经过。

在一次拳击冠军对抗赛中,他遇到了一位人高马大的对手。因为他的个子相当矮小,一直无法反击,反而被对方击倒,连牙齿也被打出血了。

休息时,教练鼓励他说:“辛,别怕,你一定能挺到第12局!”

听了教练的鼓励,他也说:“我不怕,我应付得过去!”

于是,在场上他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后又被打倒,虽然一直没有反攻的机会,但他却咬紧牙关支持到第12局。

第12局眼看要结束了,对方打得手都发颤了,他发现这是最好的反攻时机。于是,他倾全力给对手一个反击,只见对手应声倒下,而他则挺过来了,那也是他拳击生涯中的第一枚金牌。

说话间,父亲额上全是汗珠,他紧握着乔治的手,吃力地笑着:“不要紧,才一点点痛,我应付得了。”

看着父亲,乔治也想起自己经历过的那段艰苦日子,当时碰上了经济大危机,他和妻子先后都失业了。

但是为了生活,他们夫妻俩每天仍努力地找工作。晚上回来时,虽然总是望着彼此摇头,但是他们从不气馁,而是相互鼓励说:“放心,我们一定能应付过去。”

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乔治一家人又回到了宁静、幸福的生活中。

走出低谷迎来春天 篇11

关键词 高中地理;电教媒体;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78-02

1 前言

地理学是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的一门学科,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随着全国各地相继把地理确定为高考的非考科目,地理的教育地位迅速下滑,家长和学生开始对它忽略不计。而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横向联系密切,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这就对地理教师提出更为严峻的考验。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教学同时也进入全新的时代。面对地理教学备受冷落的局面,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形式来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的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更加容易,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2 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地理教学教学内容陈旧,和社会脱节。教学方法是典型的以知识教知识,讲授的是一种单纯的知识,而未能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记忆、背诵是常用的方式。这种死板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开发其创造性和培养其真正热爱地理的兴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不想学、教师不好教的两难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的分数,而不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很少实现真正的平等,更谈不上感情的交流,种种理念上的滞后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

3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文字内容简短,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图、活动、案例增多,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地理教学课堂该怎样改变现状、与时俱进呢?电教媒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结构,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

3.1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电教媒体的辅助,为学生设置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把获取地理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通过演示动态课件《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大陆漂移学说,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学生不太清楚。此时教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再如在进行“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内容设计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课件上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利用投影展示给学生看,和学生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学生积极思考,很快便有了答案。有学生回答:“老师,我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位置应向北移。”笔者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笔者说:“回去我们去探知。”另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我们学校布局也不合理,太闹了。学校应该要求宁静的环境,而我们学校周边有网吧、游戏机房等,有些学生自制力差,中午不吃饭就溜到网吧、游戏机房玩。学校应既离城镇不远,交通便利,又不是闹市区,环境幽静……”一堂课虽然结束,但师生意犹未尽。

3.2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利用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的。针对地理学习中内容较多且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对“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的学习,涉及知识和内容点较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对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身负责的内容钻研透,钻研深。最后所有成员进行资料的汇总和相互的交流,同时教师对相关的知识点和考试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网查阅、组织、辩论等形式,加深对这一知识的深刻记忆。这一过程也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学的细节中。

3.3 利用电教媒体感知地理的重要性

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脱离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缺乏兴趣和快乐,并且使学生在步入生活后发现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脱节的,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面对现实,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而地理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所以,要自觉地把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多学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教学的目标与归宿之一。笔者经常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知识学习地理,将学习的地理知识用于生活,把地理学习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觉“生活处处有地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真正体现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枯燥无味,或基本原理深奥难懂;教學中许多教师虽然能重视用规范的科学语言阐述地理事物,注意启发学生分析思考,但若单纯从概念到概念,没有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起来就比较抽象,教学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而利用电教媒体后,可以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识记地理知识、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还能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价值与魅力。

中国玻璃产业在低谷中前行 篇12

尚普咨询建材行业分析师认为:国内玻璃产业短期内出现产能过剩, 玻璃企业需要协同遏制产能过剩, 同时还应当利用机会, 加大玻璃产品的创新力度, 提高产品质量, 重点突破高端产品市场。

据有关数据显示, 2012年国内平板玻璃产量为7.6亿重量箱, 销量为7.22亿重量箱,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接近40%。因而, 从短期来看, 由于该行业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 玻璃市场正处于行业低谷, 亟待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又据有关资料显示, 玻璃需求的整张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深加工玻璃增长速度更快。这说明国内玻璃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可能性, 只是不同于过去传统的领域。

走出低谷 夯实基础 再创辉煌 篇13

-----记九公司第**届经理换届会议在湖南双牌县

五里牌镇大坝项目部胜利召开

阳春三月,绿牙放春,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2月26日上午10点30分,九公司第**届经理换届会议在湖南双牌县五里牌镇大坝项目部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局股份公司高度重视,委派**主席华**、局人事部部长胡红军和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林康南参加,会议由林康南主持。会上,局股份公司人事部胡部宣读了任命文件之后,局股份公司华主席首先代表讲话。他说,来到九公司工地,与工地领导和职工的谈话,使他感觉到了九公司领导与职工们的热情与凝聚力。又道,九公司曾经是局股份公司连续几年的先进公司,是无可否认的优秀单位。因金融风暴和一些客观的条件受到影响,在过去的两年中,逐渐走向了下滑的趋势。他强调,在新的一年、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任何因素都不能把我们打倒,相反更应该激发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华主席对九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了三点建议、四个要求:

三点建议: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经营方式、改善管理结构。

四个要求:

1、抓经营管理、树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2、抓成本控制、总结经验、远观经济效益;

3、抓队伍建设、关心职工生活、建和谐家园;

4、抓班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做好带头人。

冯建堂经理对自己在任期间的两年时间里,用3句最真诚的话概括了所有:

1、感谢九公司全体员工对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希望九公司全体员工全力支持林建伟经理的工作;

3、相信九公司在林建伟经理的带领下能战胜困难,走出低谷,有新的辉煌。此时,全体员工们的掌声响起,员工们用掌声表达了对冯经理这两年来工作的认可和感谢。

随后,新上任的林建伟经理作了简单的汇报。他说,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发展才是我们永远的主题。他将尽全力做好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做好在建工程,抓住发展机遇,搞好经营管理,并深入基层与全体职工一起努力。

会后,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林康南对此次换届会议客观公正的作出了总结和对两位经理的评价。他分析了近两年来目前九公司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将要做出目标的努力,对2009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表达了希望。也对未来蓝图规划提出了建议,第一年,走出低谷;第二年,夯实基础;第三年,再展鸿图。九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向前看,坚定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铸就新的辉煌。

面对人生低谷的感悟句子 篇14

2. 像穷人一样讲价,像绅士一样付账。

3. 所谓骨气,“气”由“骨”定。骨头硬者,是浩然之气;骨头软者,是颓靡之气;无骨者,无气。

4.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暗。

5. 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6. 老是活在过去要怎么想有未来

7.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8. 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9. 胜利不是最后的结束失败不是最后的宿命

经济低谷下的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篇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 使世界经济步入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在这场金融危机中, 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 具有高度市场关联性和开放性的旅游业当然不可例外, 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处于低谷之中。但按照魏小安先生的观点, 在经济低谷时期, 在社会有可能不稳定的时期, 旅游会产生一系列新的功能, 主要是保持就业、刺激消费和稳定社会。经济低谷, 正是旅游发展的新的时期。旅游对个人来说, 是抚慰与追求;对社会来说, 是润滑与稳定, 旅游是社会运转的润滑剂, 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剂。[1]国家已启动了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投资、出口、消费) , 其中“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 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从服务、管理、改革、开放入手, 全面提高我国旅游业的质量结构和效益, 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等重大决策, 无疑会促进旅游总体地位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 有利于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乡村人文景观、村落建筑、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乡村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在经济下滑的形势下, 乡村旅游以其独有的优势, 正在成为游客喜爱、政府关注的一大旅游消费热点。一方面乡村旅游能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 回归自然, 放松心情的需求, 这种特殊的市场需求必然会促使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 乡村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如价格低廉, 出游便利, 方式灵活等, 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让人们在经济低谷时期能够承受得起, 即所谓小钱还是舍得花。可以说, 经济低谷给乡村旅游业大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二、经济低谷下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有利于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向城市转移, 随着经济下滑, 农民工就业压力日趋增强。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推算, 中国共有1.3亿外出农民工, 其中约有2, 000万外出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返乡后的农民工怎么办?有人说, 乡村旅游业是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蓄水池”。此话无不道理, 因为发展乡村旅游业, 农民可以不离乡、不离土, 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 就地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农家乐特色餐饮、乡村宾馆服务、农业景区服务、乡村文化娱乐表演等服务行业的直接转移, 还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开拓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 带动农村蔬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带动农村交通、通讯、金融等的发展, 从而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扩大劳动就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不失为缓解城市就业紧张压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 有利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缓解农村资金流转压力。

乡村旅游是把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的一个典范, 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单一产业结构向农业和非农业复合结构转型,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促进乡村经济的和谐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发展, 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能促进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和地方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 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 可以较高程度地提高农产品、乡土文化在旅游语境下的经济附加值、社会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 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 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少, 见效快, 经营灵活, 风险较小的特点, 能加速农村资金流转, 缓解农村资金供给不足, 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较有力的资金支持, 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乡村产业结构, 使闭塞的乡村经济搞活, 拉动经济的增长。

(三) 有利于切实改变农民观念,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 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 会使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将加深城乡人们相互的理解与认同, 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能让现代生活理念、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会逐渐使农村旧有的一些陈规陋习得以改变, 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 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 从而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还能够有力地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 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 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促进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四) 有利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农村环境优化。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本身消耗资源少, 环境成本低, 是一种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而政府方方面面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也会直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的完善和提升, 增强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力度, 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促使乡村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对乡村旅游业大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宏观统筹, 注重产业化引导。

乡村旅游业目前大都是农民自主经营的, 缺乏政府引导, 业态单一, 缺乏品牌效应, 产品层次低, 产业联动不足, 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乡村旅游业要得到大发展, 当地政府必须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以产业的观念统筹规划, 以服务的理念来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制定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 配套出台有关保护、投资开发、信贷、经济扶持、税收等方面的政策, 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业形成一定集聚规模, 利益协调, 共同发展的合作化组织;形成一定专业化分工, 各得其所的共生结构;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配套的旅游生产要素, 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合理的乡村旅游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 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结合实际引入公司化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 形成有效的现代乡村旅游运行模式。[2]最终使乡村旅游由数量粗放增长向品质效益转型升级, 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二) 突出特色, 采用多种模式积极推进。

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 而应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 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 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力所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深入挖掘各种乡村元素的旅游价值, 加强产品营销策划, 设计独特卖点, 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走出各自的特色之路, 打上各自的特色品牌, 形成多方位的产品体验系统, 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以特色取胜, 差异化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也才能催生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为避免品牌、产品的雷同, 可采取自发自主、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区主导等不同运作方式, 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多元业态结构错位发展, 形成多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诸如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的品牌餐饮模式;利用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 辅以度假设施, 让游客感受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山水人家模式;充分利用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果园、菜地等农家资源, 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 让游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当农家人、享农家乐的休闲农家模式;将农业田园景观、生态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 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乡村酒店模式;以古村落的特色建筑与文化为核心吸引物, 满足游客对古村历史与文化体验需求的古村聚落模式;以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示范园地为题材, 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 让游客得到一种全新感受的采摘篱园模式;以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 辅以民间歌舞表演、休闲娱乐项目, 向游客展示出乡土民俗文化的民族风情模式;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开发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意产业模式, 等等。这些多元化开发模式, 以多样性产品适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三) 多种途径, 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热情。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 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 还要着力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充分激发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内在动力, 注重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相结合, 通过引导农民外出参观和集中培训等方式让他们开阔视野, 帮助他们认清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坚定信心;通过对先期投入开展乡村旅游接待的农户进行重点扶持, 投入一定的资金完善接待设施、美化环境, 让他们获得一定的实惠, 看到希望;通过政府为主导组织策划各种活动, 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 扩大对外的影响, 广纳客源, 看到市场;通过帮助农民疏通小额信贷渠道, 解决农民创业的资金问题, 增强发展活力等措施, 激发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热情。

(四) 严格规范管理, 提高服务环境质量。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更没有专业管理水平, 基本属于“自成一体”, 要让游客“住的舒心、吃的放心、乐的开心”, 规范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规范, 才能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一是强化安全意识, 二是服务管理意识, 注重对经营者和从业者的旅游知识、服务规范、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 切实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服务档次。从基础条件、卫生标准、资源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要求和选择项目等几个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综合评价, 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促进乡村旅游业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入境旅游已现疲软, 长线旅游呈明显下降趋势, 乡村旅游业却获得了大力发展的市场机会, 我们相信, 精心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积极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业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魏小安.快乐经济, 低谷下的旅游新发展[N].中国旅游报, 2008-11-19 (11)

上一篇:家具家私导购销售培训下一篇: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