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作文诗歌

2024-07-03

童年作文诗歌(共12篇)

童年作文诗歌 篇1

静下心来想, 孩子们到底为什么不爱写作文呢?到孩子们当中了解, 到孩子们的作文当中寻找答案, 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于是, 我这样去做——

一、降低评价标准, 让孩子们不再“望文生畏”

三年级的同学, 刚刚接触习作。不论教材, 还是老师, 一般只要求写一至两个自然段, 只要文通字顺, 就可以算是不错的习作。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作文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系列的要求, 不是要求孩子一天两回就达到的要求, 是他们在完成了一定量和周期的作文训练后达到的标准, 而我们的作文训练, 一下子要求达到这些, 显然有些急于求成了。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作文, 各种各样的学生例文、作文集层出不穷, 这些佳作多半是沙里淘金, 经历了老师、家长、编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润色, 儿童原生态的习作痕迹已经难觅踪影, 透露出浓重的成人味与文学味。这些佳作, 对“拔高”作文要求, 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学生的习作困难, 我鼓励孩子们放胆写, 自由写, 尽可能地不拘一格地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只要写出了一些句子, 特别是只要写得长, 哪怕是记了流水账, 也都给“优”的评价。目的只有一个, 鼓励表达, 而不求规范和工整;尽情表达, 而不求言辞优美和妥当;真情流露, 而不求语法精美华丽等。看一篇评为“范文”的习作——

上学第一天, 妈妈说:“老师发书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 不要把书弄脏了, 而且不能把书撕坏了。因为书是重要的东西。”我对妈妈说:“我知道了。”我上学去了。

——《我心爱的书》

全文含标点仅72字, 原文甚至连标点也不够准确, 但我确认这是篇好作文。有事件, 有人物和语言对话, 有感受等。对于刚学作文的孩子, 这难道不是优秀的习作?

二、营造童年生活, 让孩子们能够“有米下锅”

孩子们写作文, 当然得写他们熟悉的童年生活和感兴趣的内容。但问题是, 我们的孩子, 今天经历的童年生活太少了。孩子们多半生活在家里、学校、补习班, 他们难得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自己的活动, 自己的快乐。没有童年快乐的经历, 他们写不出童年的快乐;没有童年自由的生活, 他们写不出那种自由的感觉;缺乏对世界和社会的观察, 他们看不到这个丰富美好的世界, 所以他们落笔写事, 不外乎借东西、生气、一些课间游戏等。由于孩子们被大量的功课压迫, 他们的课外阅读也很短缺, 所以他们的习作很容易让人觉得空洞无物, 内容简单。没有童年的一代孩子, 如何写他们的童年生活呢?一句话, 无米下炊, 是他们习作面临困难之一。

于是, 我努力地在班级和校内外, 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营造儿童生活。这学期, 我们就布置孩子们在春天里捉昆虫, 种豆豆, 做小实验等。课堂上, 也开展各种各样的小活动, 如捉“虫子” (消灭错别字) , 小比赛等。这些活动, 在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的同时, 也提供了习作的内容, 激发了习作兴趣。教育专家通过对比中美教育, 指出美国教育是把整个世界搬进校园, 给孩子当教材;中国孩子以教材为整个世界。以知识为本的学习观教育观, 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中国孩子的眼界和未来成长的空间。

此外, 我还指导孩子们认识自己, 了解老师, 感受父母, 写他们熟悉的陌生的人, 尤其强调写他们的课外生活, 校外生活, 写他们学习之外, 怎么玩耍, 怎么参加活动等, 这样, 一批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习作, 就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简化表达技法, 让学生们努力“有法可依”

刚学作文, 孩子们当然对于作文既喜欢又害怕。喜欢, 毕竟他们才开始接触;害怕, 是因为他们确实缺少训练。而作文, 如果没有充分地说写训练, 没有一定语言文字表达基础, 写出文通字顺、精彩生动的习作, 是不可想象的事。

在习作中, 我确实发现有些孩子对于作文, 畏于技法, 即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写人记事。于是, 我努力地把习作中的一些基本方法, 编成口诀教他们加以应用, 如写人物, “字数不够, 对话来凑”, 有人就有语言, 哪有不说话的人呢?“特点不明, 故事作证”, 写人不就是以事见人见精神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孩子们越来越爱习作。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 每每读到那些充满了童真童趣的习作, 也都会由衷一笑, 甚至忍俊不禁, 常把优秀习作推荐给同学们传阅。

此外, 我还为孩子推荐了大量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 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这样, 有生活, 有作文窍门, 有了丰富的课外生活和阅读, 我们班的孩子, 越来越喜欢习作。有时, 他们写的那些芝麻粒儿事, 真好玩, 下面是一个孩子的周记片断:

今天下午就到写周记的时候了, 左老师的话音刚落, 下面就传来了一片叹气声, 大家都有点不想写周记。

左老师看了看下面的同学, 说:“不想写周记啊?不想写, 也可以。”“可以?”我在心里想, “可以不写周记?”左老师看着我们惊奇的表情, 又说:“但要写出5条为什么不想写周记的理由, 上面开头空头, 结尾也空着, 留老师来写……”这……五条!我又在心里想到, 我只能写出一条……不不不, 我不要这样, 我会写出来的, 哪要这种办法呀。我觉得写作文不是什么难事, 这只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回忆了一下这周的事情, 准备迎接下午 (写周记) 的挑战……

诗歌里的童年 篇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绿。大人们欢喜,小孩子更欢喜!清晨,在“滴答滴答”的春雨声中醒来,背着书包,撑着小雨伞,头上和脚下都开满了“花”!最欢乐就是放学时,雨停了,各自回家把书包一扔,飞也似地就跑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各式各样自制的风筝在天空中遨游,欢笑声响遍了田野。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炎炎夏日至,欢欣正当时。忙碌的一个学期结束,暑假来了!孩子们纷纷相约一起戏耍。“乳燕雏鹰弄语,高柳鸣蝉相和”,好动的孩子爬到树上去掏鸟窝,抓鸣蝉;好静的孩子呢,自己做个小钓竿,挖来蚯蚓垂钓河边,偶尔会上演“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一幕,煞有介事似的!我最爱的是那一湖的“绿罗裙”,凉风一摇,十里荷香扑鼻来,仿佛是已经尝到了莲蓬的清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高气爽,夜空辽阔!那些秋日的夜晚让童年变得更有诗意!“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院子里的互相追逐,使得黄叶似蝶翩飞;“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月光下的互相偎依,呢喃着古老的故事。多少个宁静的夜晚,就在那小扇轻摇之间缓缓而过,温馨祥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日的严寒抹杀了大部分人的兴致,可是,孩子的欢乐却不会减少。在气温偏高的南方,虽然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雪景,没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强不屈,却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灵动。袅袅烟云的街角,总有“暗香”幽幽而来,那是热腾腾的街头小食,极吸引人。南方的冬天,别有一番情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城市的高楼群里,读着那些灵动的文字,总会让我想起如诗般的童年——清新朴素的田野,鸡犬相闻的小路,错落有致的院子,简朴清幽的矮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恬静安详,悠然自得。

愿抛下心中的焦虑与烦躁,用心行走于古诗间,用灵魂去感受我那诗歌般的童年……

童年的味道诗歌 篇3

不经意间,就拾回了童年的味道

一点点小雨,迫不及待地,穿上新买的雨靴,那把小伞

它可要,也可不要

打开窗户,大雨,怎么还没往下倒

树上的小鸟,怎么不飞

我的弹弓,正躺在我的书包

看没看到,回家的路灯

一枪一个,花不了我几分几秒

不爱小花,只爱野草

草丛中,要静悄悄

蜻蜓蚱蜢,被我发现是你命不好

高高的草丛,刚好可以,躲着尿尿

枉水河边,脚印飞跑

岩石缝里,仔细找找

一窝螃蟹,大大小小

壳还没硬,眼睛瞪着,象俩个灯泡

回家晚了,天快黑了

路上的人,越来越少

爸爸火了,妈妈哭了

狠狠地,把我拉进她的怀抱

看着儿子,从爬到跳

爷爷疼他,奶奶爱他

买一双,漂亮的雨靴

童年「诗歌」欣赏 篇4

童年的天空

总是挂着用不完的精力瓶

黑黑的山洞

也住着一堆童话

童年是那扑腾着欢歌的小溪

左手抓虾,右手螃蟹

光着小脚丫的国王殿下

童年的`欢乐

藏在一株一株的桑葚树上

那乌黑的小嘴巴

总是最讨厌的泄秘者

还有后山光滑的石板坡

总让我的小屁股无情的死在妈妈那魔掌之下

我疯砸开田螺

偷来妈妈最爱的酱米茶

剖开竹节

借着熊熊的火焰

绝食以示抗议

童年过家家的秘密

都锁在那一弯月牙儿上

高兴时的月亮婆婆

总爱吥唬着割掉我小小的耳朵

我学着电视里的女侠

满身淤青的从一株株梨树上飞跃而下

却被邻家可恶的哮天犬

狂叫得心烦意乱

追赶得丢盔弃甲

童年的我们

路边的石子都可以让日子乐开了花

直到那一声声

此起彼伏的“回家吃饭”

才想起

搭建诗歌教学与学生作文的桥梁 篇5

关键词:诗歌教学,作文,情趣,立意,结构,细节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从教十多年来, 我越来越感觉到课文的重要性, 并就如何发挥它的“例子”作用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今年, 在诗歌教学时, 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搭建诗歌教学与作文的桥梁, 发挥诗歌在作文方面的“例子”作用。多次的高考作文阅卷经验告诉我, 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客观地讲, 学生也在积极搜求作文技法, 特别是每年高考之后, 会有大量的满分、优秀作文摆上大小书店的书架, 成为广大家长、学生梦想的寄托。然而, 每年的高考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优秀作文, 这只是一种舍近而求远的做法。作为中国文学的精髓,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营养, 它能很好地灌溉、美化作文园地。

诗歌营养一:情趣美

朱光潜先生认为“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1], 在诗歌王国里, 我们可以发现形态各异、异彩纷呈的情趣:在陶潜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里, 能感受到他远离世俗、遁隐山林的高洁;在李白的“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里, 能感受到他流连于敬亭山的赤诚与世无知音的孤独幽愤;在杜甫的“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里, 能感受到他对朝廷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血泪控诉与发自肺腑的激愤之情

……

诗人们或关注自然风光, 或关注社会现实, 或关注自我生存与发展状况, 这些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高考阅卷时, 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种被阅卷专家称之为怪诞的现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怀念已故爷爷、奶奶的文章, 因为爸爸、妈妈要承担抚养的责任, 不能死。这背后隐藏的恰恰就是学生情趣的空乏与单一, 他们缺乏对各种情感的真实而深入的体验, 自然、社会、人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们全力感悟的对象。诗歌能为学生作文的情趣选择提供“例子”:张扬个性, 抒写自我, 关注社会, 构建异样人生。

诗歌营养二:立意美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 不少诗歌的立意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诗人想要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按照常理应该描摹四季中春天的美景, 但诗人偏偏选择了不被人看好的“春芳歇”的秋季, 在他的眼里秋天的山空寂、清新, 这里的人安然、自得;秋天的山及生活尚且如此美好, 让人留恋, 又何况其他季节呢?

再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 遭受贬谪本应悲苦万分, 苏轼也曾借酒消愁, 也会“微冷”, 但旷达的他“山头斜照却相迎”, 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 也不怕, 在他的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超旷的苏轼写就了非凡的篇章, 也留给了后人写作立意的典型例子。

流传至今的诗作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 语文教师理应引导学生感悟它们的立意美, 并在作文中大胆实践。大体来讲, 诗歌给作文立意的启示:在主题思想正确、鲜明的基础上, 思想要积极向上, 追求新颖、深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高中生的书面表达“感情要真实健康”,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3]

王维、苏轼等诗人不就为学生作文的立意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吗?

诗歌营养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 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一般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 如果说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 要明确无误;那么材料就是“血肉”, 要丰富, 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 是谋篇布局的手段, 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诗歌, 特别是绝句、律诗和词的篇幅短小,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诗歌的结构是完整的, 甚至不少诗歌的结构令人拍案叫绝。

以张若虚的古体诗《春江花月夜》为例, 全诗紧扣标题中的五个字来写, 又以“月”为重点, “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全诗从月生开始, 继而写月下的江流、芳甸、花林、沙汀, 然后反复抒写月下的思妇, 最后写到月落, 将客观的实境与诗中主人公的梦境写得美妙绝伦, 将人生哲理演绎得自然而深刻, 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绝句、律诗、词都有自己的结构方式。绝句一般是起承转合式的结构,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全诗以“床前明月光”作为起句, 描画出诗人不能入眠的情状, “疑是地上霜”则是承接第一句, 借助幻象“霜”渲染凄冷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则由写景转入抒情, “低头思故乡”则点明全诗创作的主旨——思念故乡, 起到了“合”的作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基本上对应着“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 就不再赘述。至于词, 上阕以泛写为主, 侧重于写景;下阕以专写为主, 侧重于抒情。明白了这种结构模式, 很有利于我们迅速把握住词的主题, 也就明白了上阕写景的功用在于渲染、烘托要抒发的情感。以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为例, 上阕重点描摹“碧云天、黄叶地”之类的秋景, 下阕重点抒发因羁旅在外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上阕为下阕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渲染、烘托作用。

诗歌的不同结构足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例子”, 何不从中汲取营养呢?

诗歌营养四:细节美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能有效地传达主题思想。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当中, 细节描写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细节“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凸显了琵琶女高超的琵琶弹奏技艺, 也以此为媒介诉说了琵琶女凄惨的人生遭遇。而全诗结束处的“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洲司马青衫湿”这一细节, 则以“青衫湿”传达出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叹。

乐府诗《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等诗句刻画了少年、耕者、锄者、使君见到秦罗敷后的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 通过这些描写, 从侧面烘托出秦罗敷的美貌。

学生写记叙文, 完全可以以这些诗歌为模板, 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

诗歌营养五:修辞美

从概念上讲, “修辞”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法;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 即锤炼词句;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我们能从诗歌当中获取前两种含义上的营养。

一是修辞手法。古人写诗歌好用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对偶的效果是语言工整, 音律和谐。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对仗工整, 读来朗朗上口。比喻、比拟、夸张这三种修辞具有相似的特点:想象奇特, 易将抽象的事物或情感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修辞将想要表达的“很多愁”用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地表达出来。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 诗人巧妙地借助“花溅泪”和“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对时事与国运的感伤之情。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头如刀面如割”、“五花连钱旋作冰”都运用了夸张修辞, 突出了西北边疆自然环境的恶劣。

二是锤炼字词。古人很重视炼字, 在古代诗坛就有着“推敲”的佳话。实际上, 有成就的诗人往往就是锤炼词句的典范。以李白为例,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中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如果将“邀”换成“向”或“对”也能讲得通, 但只能表其“形”, 而不能传其“神”, 诗人的浪漫与凄苦不能有效传达。

从学生作文的现状来看, 他们的语言往往是干涩的, 不知道运用修辞手法, 为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在词语的选择方面, 也往往是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考虑哪一个词语是最好的, 最能传神。向诗人们学习吧, 他们的诗歌是现成的“例子”。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多少年来, 语文教师和学生们都在苦苦寻求与等待作文指导大师的降临, 但实际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就是教科书上那一篇篇诗歌的作者, 那些用自己的性灵与生命抒写自我、抒写人生的诗人们。多与他们对话, 多与他们的诗作对话, 我们一定能从他们的“例子”中汲取营养, 使自己的作文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著《诗论》, 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55页。

⑵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9页。

童年的抒情诗歌 篇6

无数的惊彩在这里绽放

这里是路的起始段

前面还有无数荆棘

童年似路似梦

我们在这段路上成长

褪去那些不成熟和无知

这段路也留下了我们的记忆

那天真、淳朴和自然

翻你曾经的相片

稚嫩的脸

看你以往的日记

流水账写了一年又一年

想想你犯下的错

念念你读过的书

但使你在成长

童年的影子永不褪色

永远会使我们追忆

妄想回到当年

当年的无忧无虑

当年的欢快欣喜

当年的挚友闺蜜

当年的纯洁友谊

逃出家贪玩的你让母亲找了多少回

调皮好动的你让父亲头痛了几个夜晚

犯下的错永不可追悔

但我现在后悔着当年的无知

与父母顶了多少嘴

把爷爷奶奶气坏了多少回

如果我说抱歉

他们的白发也黑不回

如果我说感谢

他们的心身也同样疲惫

童年的基础是少年的珍贵

我不在追忆而是向前冲去

我不在害怕前路漫漫

去闯

我不在害怕各种艰难

去站

我不在害怕未知的危难

去拼

现在的我

整理好童年的记忆和知识

我要向前迈出一大步

坚定勇敢的一大步

回首童年

我的童年诗歌 篇7

在空地上捉迷藏

爬树捉知了

在池塘边引诱蜻蜓

在田埂上奔跑

在草地上比摔跤

在雪地上堆雪人

有时也会与人生气、吵闹

等等还有很多

整天满头大汗

一幅忙忙碌碌的样子

我没上过幼儿园

家里又没人教我认字

在上小学之前

一个字都不认识

这是我童年的一个缺陷

但我也不羡慕

现代人封闭的童年

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

背上过重的包袱

过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孤独生活

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天真活泼

我的童年

让我记忆最深的

就是每到夏天

晚上一家人

在室外的乘凉

这时,我总是

躺在冰凉的旧竹床上

数着满天的星星

每当此时

我就会感到

童年作文诗歌 篇8

人, 是需要童年的。

小的时候, 人在童年中自由徜徉;长大后, 人也常喜欢在童年里畅想;老的时候, 人更是喜欢将童年翻出来, 在冬日暖阳下晾晒。所以, 肖伯纳说:“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再生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的心就是被“童年”这个词一直牢牢拴住的。其实, 每一个人有关童年的回忆, 一定逃不脱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情景, 而每一次对童年的回忆, 一定会从这儿出发, 然后一直绵延出更多更丰富的回想和联想。

我想, 林海音的童年情结、故乡情结大致也如此吧。林海音从20 世纪20 年代到40 年代末, 主要生活在北京, 差不多有30 年, 从童年到青年, 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啊!而在老北京度过的童年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她脑海里缠绵。所以, 她说:“我漫写北平, 是为了我多么想念她, 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 情感发泄在格子上, 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 而《城南旧事》就是通过一个小姑娘的眼睛,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我以为, 整部小说, 林海音都是在回忆着她的北平、她的童年。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似乎一直沉浸在作者心灵中的童年里, 也一直沉浸在自己心灵中的童年里;我也像是醒着, 又像在梦里, 我听见了一声声遥远又清晰的呼唤, 看见了五光十色、朦胧而又耀眼的斑斓……我真是深深地沉醉在“那种纯真、质朴、含蓄而隽永的美”里。所以, 我一度想拒绝所谓文本细读。我内心深处常这样以为, 有些作品, 是无须细读的, 也是不能细读的, 因为, 细读有可能让我们在过多技术化地关注细节之后, 丢失了最原初的直觉和感动。眼前是林海音的作品, 我更希望自由地、不带任何目的地去读, 让文章中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诗意将自己包围和浸润。

然而, 我们是教师, 是语文教师, 我们不能做“常人”, 我们得发现文字中那种“微妙的形式” (宗白华《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 然后让学生也对这种形式有所领悟。

细读题目

《冬阳·童年·骆驼队》, 这个题目, 曾让我的目光长时间驻留。

一是因其少见的形式, 三个词, 加两个间隔号, 读来像音乐般, 具有节奏美。

二是因为三个词语的顺序, 我尝试将它们换一换:童年·冬阳·骆驼队、骆驼队·冬阳·童年、冬阳·骆驼队·童年, 没有哪一个比原来的题目更合适———冬阳必须在前边, 童年必须在中间。

三是因间隔号里的空白, 着实让我浮想联翩:暖暖的冬阳, 带着老北京独有的气味, 融融地, 在闹市、在胡同、在四合院、在每个角落缠绵。清亮的驼铃声悠悠传来, 一个小姑娘立刻从屋里飞奔出来, 在巷口翘首张望。过了一会儿, 走来一队骆驼, 那般高大, 那般丑陋, 又那般傲慢。小姑娘目不转睛地望着, 多么新鲜的庞然大物啊……

究竟这三个词语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以哪一个为主?于是, 我用了一个笨的办法———统计词语的出现频率。我数了数, 全文中, “冬阳”一词出现两次, 另加一次“太阳特别暖和”;“童年”一词也出现两次;“骆驼”一词出现频率最高, 明写的就有19 处, 还有表示骆驼的“它们”8处, 几乎遍布全文所有段落。于是, 我对题目或者说是主旨有了这样的认识:英子的童年回忆, 是从“骆驼”发轫的, “骆驼”就是她回忆的源头。从“骆驼”出发, 她对老北京的景色和人物的回忆, 如同电影画面绵延不绝;从“骆驼”出发, 她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 如同一溪活水自由流淌。而这些回忆, 都笼罩在暖暖的冬阳下, 于是, 回忆就带上了一种特有的色调、特有的温度、特有的气息、特有的情味。

由此, 我想, 实际上每一个人的童年回忆都是有源头的, 正如我的童年回忆是从放牛归来奔跑在田间道上开始的。这种源头对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学生来说, 并非一种自觉。他们并不知道, 他们正在经历的某件事会成为将来回忆的源头。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进行追忆, 让他们找找类似这样的源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文本, 教会学生翻检自己的生活, 用笔、也用心将这些情景作为一种宝贵的回忆资源珍藏?我们是否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对这个题目本身进行一些多元的理解和感悟, 甚至联系自己的童年, 也来给自己的童年回忆取一个题目?那也许是个有情有趣的事儿。

细读课文

骆驼队来了, 停在我家门前。

骆驼队来了, 回忆开始了, 如同电影的序幕。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 沉默地站着, 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 头上 (秃瓢儿) 冒着热气, 是一股白色的烟, 融入干冷的空 (大) 气中。 (括号中为原文, 下同)

这一段三句话, 分别写骆驼、天气、拉骆驼的。首先关注骆驼, 是一个孩子自然、真实的视角。然后描述天气, 放在一般人的笔下, 可能会先写天气, 但是在这儿, 我们却并不感到突兀。仔细一读, 发现这儿写天气的又干又冷是为下边作铺垫 (融入干冷的空气中) , 所以, 这句话与后边的关系要紧密一些。自然, 正因为天气的干冷, 冬阳才会更加可爱,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 作者一定要在题目中加上“冬阳”。

教材改编时将原文的“秃瓢儿”改成了“头上”, 大概是基于学生理解难度的考虑, 不过, 这么一改, 老北京的味儿就淡了。另外, 《城南旧事》塑造的英子是个懂事的女孩形象, 同时, 她又稍有些可爱的调皮和倔强, 也许在她的眼里, “秃瓢儿”才好玩儿呢, 这无关乎礼貌。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 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 (我在想, 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 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 拉骆驼的说, 他们从门头沟来, 他们和骆驼, 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这个自然段, 编者进行了大的改动, 大概也是担心学生不理解“南山高末”和“乌金墨玉”吧。我以为, 这是编者多虑了。首先, 这两个词极为生动和形象, 五年级的学生若读着这两个词, 必然发问, 必然会有自己的猜想, 相信能心领神会的学生不在少数。而且, 后边说小英子在白墙上看到的, 是否也可对学生进行渗透———生活中处处有这样有趣的汉语:这两个词是煤商招揽生意的广告语, 比现如今许多的电视广告更有品位。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 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 屁股一撅, 就跪了下来。)

这是原文中的一段, 教材编者干脆略去了。虽然去掉后, 前后依然连贯, 可是, 削弱了骆驼在小英子心里的有趣、重要。“前脚一屈, 屁股一撅”, 多么简洁, 多么准确, 多么生动!换了我们, 还真不知怎样写骆驼跪下去的呢!教学时, 应该让学生读到这样的文字。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 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 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大鼻孔里冒着热气, 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 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最有趣、最传神、最能勾起学生生活联想的场景。作者看得呆了,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这样“呆”的时候, 这才是真童年啊!从文字看也是非常简洁、生动:骆驼的态度是“安静”的, 多贴切的形容;写咀嚼的样子, 抓住牙的“交错地磨来磨去”, 还有大鼻孔里的热气和胡须上的白沫子, 没有一个废字, 把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学生心中自然也有喜爱的动物, 能否让学生模仿着写一写?写一写动物吃东西时的样子, 相信这样的训练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且会练有所得。即使是学困生, 也应该可以悟到一些观察和写作的窍门。

老师教给我, 要学骆驼, 沉得住气 (的动物) 。看它从不着急, 慢慢地走, 总会到的;慢慢地嚼, 总会吃饱的。 (看它从不着急, 慢慢地走, 慢慢地嚼, 总会走到的, 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 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 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 你会知道, 打头儿的那一匹, 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 走起来, 铛、铛、铛地响。

小英子对骆驼的关注没有停止于它咀嚼草料的有趣模样, 她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编者对于“从不着急, 慢慢地走, 慢慢地嚼, 总会走到的, 总会吃饱的”的改动, 是基于写作的考虑, 引导学生进行比照, 一定能发现条理的微妙变化。

但将两段合为一段, 似乎不太合理。原文上一段是写老师的教导, 另一段才开始写铃铛———为后边小英子发问作铺垫。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童年就是这样, 事事好奇!电影中小英子像这样的提问很多。这才是真童年。

爸爸告诉我, 骆驼很怕狼, 戴上了铃铛, 狼听见铃铛的声音, 就不敢侵犯了。 (爸爸告诉我, 骆驼很怕狼, 因为狼会咬它们, 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 狼听见铃铛的声音, 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 就不敢侵犯了。)

改动之后的课文比原文更简练、干净。

小英子的爸爸是个和蔼的人, 对女儿的发问总是觉得有意思, 而且会详细地给女儿解答。这其实是童年幸福的一种。想想我们, 是否会对孩子、对学生的问题都这么认真地对待呢?那可是孩子将来回忆的一部分啊!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我对爸爸说:“不是的, 爸! 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 没有一点点声音, 您不是说, 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 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 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 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 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 笑笑说:“也许, 你的想法更美些。”

一个稚气十足而又极具诗情的可爱的女孩, 一个可以尽情想象、尽情表白的童年!在小英子的心里, 真的藏着无穷无尽的天真想象。正如爸爸后边的回答, 我们成人的思维往往显得庸俗而局促。

从小英子的话里, 我们还可以推想, 爱想爱问的她, 以前已经对骆驼有过许多的思考和提问了———她一直是那么喜爱骆驼!之所以说骆驼是她回忆的源头,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些端倪。

冬天快过完了, 春天就要来了, 太阳特别暖和, 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 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 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 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 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 也都脱下来了, 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 (“乌金墨玉”都卖了, ) 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冬天快要过去, 春天即将来临。这是文章中第一次明写时间。这里有一种惋惜吗?春天即将来临, 意味着骆驼来的次数会渐渐变少。春天即将来临, 小英子也就要长大一岁。这是在为下文作铺垫。

太阳的暖, 这是第一次提到, 那暖暖的阳光应该可以带给人愉快的心情。于是, 小英子继续饶有兴致地观察她喜爱的骆驼, 也饶有兴致地看那些“秃瓢儿”脱去毛皮大衣。当然, 产生剪骆驼的旧驼绒袍子的奇怪想法, 则只有小英子这样稚气十足、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才能想出来。她一定想象着剪旧驼绒袍子的有趣情景, 也一定想到了剪去后的骆驼是啥模样。与前文的学骆驼咀嚼如出一辙, 这就是真童年。这样奇妙的想法一旦产生, 就成为小英子一生的念想, 多么温馨、多么难忘的念想。

夏天来了, 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 她说:“总是问, 总是问, 你这孩子! ”

“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影子”一词的背后, 我们似乎看到小英子多少次在老地方翘首企盼的骆驼终未出现, 多少次侧耳倾听的驼铃声终未响起———多么扫兴!于是一向爱问的小英子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这个“它们”要是换成了“骆驼”, 意思是一样的, 但意味却大相径庭。之所以直问“它们”, 是她以为自己天天念念不忘的骆驼家人也记挂着。好一个没头没脑的“它们”!由此, 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孩子自然纯真的童心;由此,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明白, 好文章就应该像这样让当时的事实说话, 真实、自然;由此, 我们也再次发现, 林海音对于童年的点点滴滴记得多么深刻。童年啊, 那是作者一生的挂牵;故乡啊, 那是作者一生的爱恋!

夏天过去, 秋天过去, 冬天又来了, 骆驼队又来了, 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 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我对自己说, 把它们写下来吧。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 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 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这里原本为三段, 教材编者合为一段了, 从语义的衔接来看, 似乎比原文要好一些。但是, 作者为什么在这样语义明显紧密相连的地方, 硬生生无情地断开?这应当不是作者的失误。

写到此处, 作者的情感明显与前文不一样了。“夏天过去, 秋天过去, 冬天又来了, 骆驼队又来了, 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定然不是啰唆, 这样的写法有多重意蕴:有小英子对骆驼的日日苦盼, 盼而不得又失望, 然而还是在盼得执着;有骆驼不再来, 童年最大的乐趣、最大的盼头落空的失望;有小英子对时光流逝、童年远去又不复返的叹惋……而当作者发现骆驼队又来了的时候, 那些傻事她再也不会做了, 长大也是一种可惜啊!

一个“可是”, 可谓笔力千钧, 它表达了作者全文、全书, 甚至整个人生最想表达的心愿!一个感叹号终于在作者饱满的情感再也压抑不住的时候, 夺“笔”而出———这是全文叙述语言中唯一的一次。

对自己说, 这是少有的事;即便有, 也不会入文。但是, 林海音这样写了———这是作者在表白一种强烈愿望。这样一表达, 使得这件事情变得郑重而深情。如果换成“于是, 我就这样把它写下来了, 写成了《城南旧事》”这样的说法, 意味就迥然不同了。

作者写到这里, 深情不能自已。它激烈而又凝滞, 奔放而又顿挫, 于是, 作者采用了这种方式———不该分段的地方分段。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这样的形式里, 更深含作者要表达的浓郁情意。教材编者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

这一段也展现了作为一本书的序言所特有的笔法, 作者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在这样情况下写成的。这一点可以让学生有所发现, 有所体会。

我默默地想, 慢慢地写, 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 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默默”与“慢慢”里, 藏着作者一颗对童年、对故乡的永远眷恋的心。

看见骆驼队又走过来, 不是简单的照应开头。那一道风景——骆驼队向她走来的风景, 一定是作者童年回忆里永远抹不去的风景, 也是作者童年回忆的源头。所以, 紧接下去———“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重”意味着多次, “临于”一词, 诗意而不矫情, 自然率性中饱含浓浓的童年情结。

童年回忆的诗歌 篇9

请回想当年吧,

那是的我们是什么样子呢?

那时的我们是天真的

不去看世界的虚伪

只看世界的美好,

那时的院子,

记载着我们美好的回忆

可如今又将如何让·,

是破碎了吗

那时的我们是坚强的

坚强的面对世界的挫折

面对着悲欢离合

那时承载者我们梦想的基地

是否还在原地等待着我们的回归

还是随风而逝了·

那时的我们是好玩的

与朋友笑着面对着

只知道那是我们的一切·

而记录着我们友谊的手册是否还在

等待我们一起将它翻开,看着曾经的我们

还是因为友谊的破碎而慢慢消失

那时的我们是诚实的

不去当世界·的虚伪者

努力成为我们心中的诚实好孩纸

可如今那本记录着我们诚实的日记

又去哪里了呢。

因为我们开始变了

离开了吗.....

现在的我们是否还记得童年时的美好

你和你的朋友是否还在翻开记录你们的手册

你是否还记得承载着我们美好梦想的基地

你是否还记得那时你一个个美好的誓言

你是否还在当着你的诚实乖宝宝

你是否还记得记载你天真的院子呢

哪怕世界再多挫折,再多诱惑,再多虚伪

《童年》的诗歌 篇10

散发着古老悠久的芳香。

童年,仿佛那悠长的牧笛,

吹出了人神共舞的乐曲。

童年,好像那涓涓细流,

沿着狭窄的河道向前奔流。

童年,是树下的小草,

在暴风雨中倔强的成长。

童年,是那天际的流星,

在红光一闪中转瞬即逝。

童年,是那风中的树叶,

不知自己将要飘向何处。

童年,是天边那一朵恬静的云,

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

从记忆中慢慢得飘远,

在岁月中渐渐的逝去。

听,那一声声钟响,

那一声声呼唤,

看,那一张张笑脸,

那一滴滴眼泪,

构成了童年的欢声笑语,酸甜苦辣。

忘不了,那炊烟中飘出饥饿欢笑的童年,

忘不了, 那谷草堆上玩耍嬉戏的童年,

梦中的童年诗歌 篇11

月已经被冰封;

呆的是眼神,海边的贝壳;

小溪的雅韵;

好像在一瞬间就闪过了。

于是,我知道,童年逃走了。

还记得,小时候,左手拿着恐龙玩具,右手拔着青青绿草。

现在呢?

草被污染了,恐龙玩破了,童年也回不去了。

看着别的比自己小的孩子,穿着蓝衣,套着紫靴,还以为生活在大自然,呵呵,他们幸运了,因为不久后,矿物没了;

大气层破坏了;

草被污染了;

就恐龙一个幸存了!

告别童年拥抱青春诗歌 篇12

告别童年拥抱青春诗歌

躲藏在城市昏暗的街角

除了仰望我该如何知道你的好

眼泪夺出眼眶 孤独成了煎熬

离开以后 回忆总是在梦里被打搅

念念不忘 像个孩子不知道该怎么逃跑

太美的星空却难发现它的奥妙

疼痛的心要怎样重新找到依靠

枫叶红了整个秋天 没能逃过霜冻的围剿

长大以后 跌跌撞撞把伤疤变成了骄傲

依依不舍 告别青涩认真的走掉

娇艳的花儿总是会凋

再美得容颜总要衰老

一心要把最初的梦想寻找

原谅我一直如影随形却告别的那么早

在坎坷的`路上回忆在心里像个孩子很淘

只想把告别青春写成浪漫的诗一首就好

【扩展阅读】

告别青涩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时期,我们就不再想入非非、三心二意。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心理成熟阶段,我们就不再轻易的口出狂言或者云里雾里的飘飘然。有时回想昨天的我们,是那么的稚气未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会不加思索,甚至不计后果。有时为了一句钟情的话,就会春风得意,就会兴致勃勃。有时因为半句误解,就会唇枪舌剑,就会大动干戈。

当我们某天转过,就会后悔当初冒失的抉择。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不要再一一列举,那些经过的事,就当是吃一堑,长一智。那些淡忘了我们的人,我们可以漠然视之。那些喜欢关注我们的人,我们要格外珍惜。不再轻易相信,那些不着边际的承诺。不再轻描淡写,不再轻巧的搪塞,不再轻快的错过!

命运,有时会很残酷,也会制造许多懊恼,当你感到苦不堪言,即便身处阳光地带也会感到孤独冷漠。当我们处于心高气傲的冲动,我们都有过力拔山兮的气魄。而且那时候的我们也从来没有想到单凭一时单纯的想法怎么会拯救充满复杂化的世界。

于是,醒来时的清晨,不再为花开落花落而难过,于是,走过了盛夏如火也就不会伤怀秋风萧瑟。该是经过的总要经过,不必怨声载道也无需逃脱,不能因为徘徊在九月的悲凉就不接受寒冬腊月的风雪。不要在某个角落感觉整个世界也解救不了自己,只有傻瓜才会执迷不悟的抱残守缺。

上一篇:国学经典900句下一篇:驻北京办事处2006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