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2024-09-27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精选10篇)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1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 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教育局,省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26号),省财政厅、教育厅制定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8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26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央有关部委批准设立,有招生计划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部等和省、市教育、劳动保障部门批准设立,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和民办职业高中、职业教育中心、技工学校等。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

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含中等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班、短训班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学生、孤残学生、父母丧失劳动力的学生、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烈士子女、单亲贫困家庭学生和因突发事故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省、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与省财政按比例分担。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市财政按比例分担。

第五条

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鼓励市县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

提取5%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六条

民办学校应依法办学,规范管理,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学生,适用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各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生规模、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实训基地建设等因素确定民办学校的资助名额。

第二章 名额分配与预算下达

第七条

每年年初,各市、县(区)根据本市、县(区)中等职业学校上一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逐级向省财政厅、教育厅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省财政厅、教育厅审核、汇总后,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

第八条

每年8月底之前,省财政厅、教育厅将财政部、教育部批复的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逐级下达到各中等职业学校。

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预算下达到省

教育厅,由省教育厅下达各学校。

市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预算下达到市级财政、教育部门,由市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和经费预算以及本级应分担的经费预算逐级下达到各学校。

第九条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未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由教育部门专户拨付。

第十条

每末,各级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规定编制决算报告,并按预算下达渠道和级次报送决算报告。

第三章申请、评审与发放

第十一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市、县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

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

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同时上报至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各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于12月20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详见附件4)上报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经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中等职业学校均要按规定实行电子注册,统一纳入全国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四条

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每学年按10个月计算。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学校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第四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并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七条

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不得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八条

省财政厅、教育厅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市和学校予以表彰。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校,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将给予通报、缓拨、停拨直至追回资金等处罚,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一)资助对象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

(二)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套取财政专项资金;

(三)截留、挤占、挪用资助资金;

(四)未能及时向受助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

(五)其他违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教育厅负责解释,各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厅、教育厅和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另行通知。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助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陕财办教„2006‟81号)同时废止。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推进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为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国家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 建立健全了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 即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政策。这一举措在吸引生源、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情况与资助政策

1.1 国家助学金资助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优秀青少年学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从2006年开始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用问题。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资助了80万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2007年秋季开始, 新的资助政策正式实施, 加大了资金投入, 提高了受助标准, 扩大了受助范围, 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的中职学生人数约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90%, 达到了1 600万人。2008年, 中央和地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资金超过了180亿元。

1.2 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具体内容

为加强资金管理, 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实施, 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7]84号) 。本办法中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 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国家助学金资助的标准是:每生每年1 500元。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 按月发放。

2 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实施情况

2.1 资助政策实施要求

为保证国家助学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 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第二,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订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 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 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 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第三,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实行统一电子注册, 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2 资助政策实施操作流程

以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为例, 该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制订了《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实施办法》, 在学生科设立了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 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建立了专门档案, 将学生申请表、证明材料、公示情况、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 保存三年备查。并按要求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了银行储蓄卡。具体操作按以下流程进行: (1) 学生填写《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2) 学生在新学年开学1周内向学校提出申请, 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3) 学校受理学生申请, 对受助对象进行资格审查, 确定拟资助名单; (4) 学校将确定的拟资助名单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5) 公示无异议后, 学校将拟资助学生名单报有关部门审批; (6) 学生科国家助学金管理办公室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 并在拨款到账半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7) 将受助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情况通过书信的方式通知学生家长。

以上流程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

3 国家助学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新的资助政策自2007年秋季实施以来, 已经运行了三个学期。一年多来, 经与甘肃省同类学校的同仁交流, 笔者认为, 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组织发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3.1 国家助学金资金到账滞后导致的集中发放助长了学生的奢侈消费

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要求按月发放。但实际上经过预算、审核、配套、层层下拨等一系列过程, 每个学期的国家助学金实际上都是集中下达拨款, 且实际打入学校财务账目的时间都是在学期末。也就是说学生一般是在学期末一次性拿到一个学期的国家助学金750元。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多数为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又比较强,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对集中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做出合理的支付计划, 不能将其用于生活必需, 而是将其用于购买手机、MP3、MP4、名牌衣服等奢侈品, 甚至用发放到手的国家助学金宴请同学, 酗酒滋事, 连续通宵上网等, 即国家助学金的集中发放助长了部分学生的奢侈消费。

3.2 流失学生学籍信息上报、核销不及时增大了国家助学金组织发放工作难度

在现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生源不足引起的“生源争夺战”不只体现在招生阶段, 各个学校都为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青少年敞开着大门。加之就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学生选择学校的自主性大, 辍学、退学、转学、被开除等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而在各个学校, 学生学籍信息和国家助学金一般是由2个部门管理, 在教育厅也是由2个部门管理。由于沟通过程脱节的原因, 流失学生的学籍信息没有及时上报核销, 预算跟不上变化, 增大了国家助学金在组织发放工作具体操作中的难度。

3.3 资助对象认定比较笼统, 不分等级平均发放

从目前情况来看,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使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相差悬殊,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就从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生源情况来看, 8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 半数以上的学生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学校自2002年以来, 实施了奖学金和特困生补助办法, 并通过减免、缓交学费及提供校内勤工助学机会等多种途径, 资助了一部分特困生,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使贫困生得到了应有的资助。但目前采取的是不分等级平均发放的办法, 没有地域、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学习态度和学业水平的体现, 使国家助学金没有更好地发挥出其内在的助学作用。

4 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施办法的建议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为做好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同时发挥好国家助学金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 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大框架下, 具体实施办法应做出一些细化的规定, 以便于操作和管理。

4.1 规范管理, 保证资金按时到位

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规范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 做好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和各项上报工作的准确及时, 确保国家规定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资助时间不滞后。坚持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按月及时获得资助。

4.2 加大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在招生过程中, 加强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让这一政策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并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新生, 使每位学生了解国家助学金申请的条件和程序, 新生在报到1周内递交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以便学校尽早做好新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摸底调查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认定, 根据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确定上报拟资助对象。

4.3 加强对流失学生学籍的监管

国家助学金实行按学期评定、按月发放的办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信息和国家助学金发放信息实行月报告制度, 根据每月实际在校生人数和国家助学金实际受助学生名单, 如实填写统计表, 上报资助管理机构, 实时报告本校中途流失学生信息, 以便为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避免因学生流失而造成国家助学金的非正常流动。

4.4 建立评审机制, 评定等级发放

建立包括学生代表参与的助学金评审机制, 严格评审程序, 在资助总额不变的前提下, 采取拉开档次评定等级的办法, 坚持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学校对所有资助对象应以当地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班主任教师和同学所掌握的该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消费水平、该生的学习态度、操行得分等为依据, 组织进行助学金等级的综合评定。如:一等助学金每月180元, 二等助学金每月150元, 三等助学金每月120元;60%的受助学生享受二等助学金, 享受一等助学金和三等助学金的受助学生各占20%。虽说这增加了班主任、学校助学金管理机构的工作量, 但有助于发挥助学金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杠杆作用。

4.5 灵活支付方式

使用了饭卡或校园一卡通的学校, 经报请有关主管部门研究同意后, 学校可以从方便学生的角度出发, 直接将国家助学金按月打入受助学生的饭卡或校园一卡通, 但必须确保国家助学金按月足额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4.6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及与学生家长的联络

针对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的特点, 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诚实守信, 自我管理, 合理消费。培养学生勤奋俭朴、乐观上进的生活习惯。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络, 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和受资助情况, 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国家助学金政策 实施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85-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近十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了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资助力度,不论是免除九年义务教学的学杂费,还是在中职学校、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覆盖全国教育阶段的、立体式的、多元化的自主政策体系。可见,我国在现阶段的教育公平方面已经迈出了扎实的一步。我党和国家向全社会所承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伟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来看,基本上是农村学生,有些学生的家庭经济存在困难,交不起学费,不能顺利完成中职学校的学业而被迫退学。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国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我国于2007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意见》,在该意见中,首次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纳入到资助体系中。同年6月,我国教育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助学金管理工作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于当年的秋季学期开始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国家这一重大举措有效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中职学生掌握技术,提高就业能力,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但是,目前该办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助学金资助助长了一部分责任感缺失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发放过程中给相关部门带来的超负荷的工作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层面存在问题

我国自2007年开始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发放助学金,这一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年1500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1500元的标准一直没有进行调整。虽然在2013年财教110号《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中的第四条说明:以后年度,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调整资助标准。但是,具体而言如何进行调整呢,文件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家庭已经摆脱了贫困,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已经无足轻重。另外,关于家庭经济困难标准的界定问题,也并未作出明确的界定,也并未提供一个标准作为参考。再加之国家关于助学金拨款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滞后问题,这就使得助学金失去了按月发放、补助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的重要意义。

(二)助学金在下拨过程中存在不及时的问题

一般而言,中职学校关于助学金的发放文件基本是在学期中下达的,各学校再根据资金的情况向地方政府打报告申请配套资金,等学校和财政部门将这些手续办完以后,已经到学期末,此时很多学校已经放寒假了,这就导致中职学校助学金的发放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例如:有的中职学校的助学金一般是半年发放一次,第二学期伊始发放的是上学期的助学金;还有的中职学校每学期的750元并不能全额发放,总是先发放500-600元,等下学期将这部分钱凑齐后再给学生补齐。那么,这就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还必须通过家庭资助才能解决生活费用开支问题,这样也就使得助学金发放失去了制度设计之初的意义。

(三)发放过程缺乏科学性

我国从助学金的申请到发放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未严格遵照制度的规定来执行。例如:有的学校由于工作人员较少,岗位设置不明确,很多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负责对助学金的管理。再例如:有的学校将学生的助学金银行卡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但是,如果学生一但出现流失,学校仍旧给这些学生发放助学金,导致助学金脱离了监管的范围。

(四)监管方面问题明显

虽然我国已经通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的实行进行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管理,但是,各级财政、教育等学生资助主管部门并未对中职学校的在校生情况、学生的异动情况等及时进行实地调查与审核,监管流于形式,只是由教育系统内部进行检查,这种“自己人”查“自己人”的监管过程根本起不到对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管理的监督作用。例如:有的只是对中等职业学校上报的助学金名单简单进行审核,几乎就是学校上报多少就审核通过多少,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力度使得一些中职学校出现虚报人数套取国家助学金的问题。

三、完善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并完善助学金经费保障机制

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经费的相关保障制度,例如:国家助学金预算机制、拨款机制、决断制度等。就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经费保障机制来看,主要实行的是以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这些都离不开各级财政的有力支持与保障。例如:在资金的下拨与发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必须树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观,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一定要按时、足额到位发放。如:各级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基础财政先行拨付学生、省级财政直接拨付学生的模式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二)各中职学校必须尽快明确自己的责任

这就要求各中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助学金办法,并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建议最好由中职学校的财务部门来担任这项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的财务部门主要是针对银行负责的部门,可以将所有学生的银行所需资料迅速准备齐全并交给银行。而银行主要是负责学生助学资金的划转。各班的班主任主要对中职学校的财务部门负责,向财务部门提供所有学生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发放和管理模式实现了从银行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的“直通车”形式。

(三)实现学生学籍档案与银行系统的联网

这就要求各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目前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按照各地不同的要求和时限组织学校和下级学生自主管理机构、劳动保障部门等做好国家助学金等相关信息的填写、审核、汇总等基础工作,并重点对上报的受助学生的人数、生源的分布情况等进行重点审核,如:受助学生是否符合资助的条件?是否存在重复申报助学金的现象?为了能够及时、足额发放中职学生助学金,必须加强对发放信息的审核与统一监管,将学生助学金的相关信息统一纳入到全国学生的信息系统中。

总之,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因此,各部门必须加强并完善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实施,保障这项政策的有序开展,为实现国家教育公平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佛朝晖.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05).

[2]韩云鹏.对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1(19).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4

财教【2007】84号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

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每年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份中等职业学校上一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财政部、教育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之前,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经费预算和本级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以及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下达到所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同时逐级上报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于12月底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详见附件4)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汇总,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享受资助政策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财政部、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予以表彰。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另行通知。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篇5

附件 3 序号: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学校名称:
学生 姓名 出生 年月 身份 证号 所读 专业 性别 年 月 日 入学 年月 民族 年级 班级 学生 学号 1 寸免冠相片 ﹙不可空缺﹚

姓 名 学生 家庭 成员 情况

年龄

与本人 关系

工作或学习单位

学生 家庭 经济 状况

户籍性质 户籍地址 家庭人口总数

□农村 市

□县镇非农 县(区)家庭 年收入

□城市

邮编 联系电话 村 屯

镇(乡、街道办)人均 年收入

申请 助学 金的 主要 理由 申请人签名: 学生 所在 班级 评议 意见 家长签名: 年 月 日

班主任:

(签字)

学校 审核 意见 及公 示结 学校校长签名: 公章 果 注: “序号”要与当学年秋季学期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新生简明登记表”的登记序号一致。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6

助学金继续按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具体分担比例与免学费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一致。

中央财政按区域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西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20%确定,中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15%确定,东部地区按在校学生的10%确定。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比例。为切实减轻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有关精神,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7

意见

各区教育局,各市属中学、民办中学、职业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促使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我市“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现就有关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招生工作提出几点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今年我市中职招生要在2005年任务的基础上,增加

30%,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各区教育局、市属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中职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下,做好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的招生工作,努力创造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提供公正透明的优质服务。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要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以市为主,分工负责”的中职招生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教育部门抓好中职招生工作的责任,即市教育部门做好中职招生工作的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和招生录取的组织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各职业学校、各中学负责中职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重点是做好中职招生的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各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通力配合,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今年中职招生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努力完成全市中职招生比

2005年增长30%的招生工作目标。

二、坚持教育协调发展,指导毕业生合理分流

坚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不动摇。各校要根据每个初三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动员学生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努力做好初三毕业生的合理分流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今年中职招生工作的力度,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今年市教育局对我市各类中学试行下达中职招生指导性计划,即全市各类中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应有80%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而其中升入中职学校的人数应达到50%。请各区(县)教育局将分校分解指标于5月底前报市中招办,招生工作结束后,经过统计认定完成中职招生计划的地区,市教育局将从设立的中专、职业学校招生专项奖励经费中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定。

三、今年中职招生的具体办法

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报考普通高中与五年制高职同时报名、统一编号,同一试卷,同时考试,同时填报志愿,同时录取,且鼓励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兼报五年制高职,各单位、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动员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和骨干,除省外及我省师范、卫生、艺体类以外的普通中专学校今年试行免试入学,报考普通中专(师范、幼师除外)的考生不受年龄、届别限制。普通中专学校优先录取参加过中考招生考试的第一志愿报考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鼓励报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兼报中专,中考分数低于市教育局划定的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不得录取到普通高中学校,不予审批普高学籍。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招生实行“五个放开”,即:放开招生计划,放开年龄、届别限制,放开入学考试限制,放开招生时间限制,放开地区限制。为建立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升学立交通道,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应开办综合高中班。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免试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后,职业学校根据所学专业,进行正规的专业课教育,时间为两至三学期,经考核合格,发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并推荐就业。允许职业学校招收短期培训班,并鼓励普通高中学校与职业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合作办学、联合办学。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市中招办组织编印了《××市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各教育部门和中学要认真做好发放工作,确保《报考指南》进校入班到每一位需要的初中毕业生手中。

四、加强对中职招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做好中职招生工作责任在市,关键在县(区)。要实行中职招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中职招生工作激

励机制,将中职招生列入各级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内容。进一步强化中学校长、毕业班班主任做好中职招生的责任,正确引导毕业生报考。对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隐瞒欺骗、误导考生等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招生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8

根据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是完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要求,配合理论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有利于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我们对理工、文、经济三科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分别提出要求,各分校、教学班必须按下列规定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

理工科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针对理工类的特点,实践性教学可分为三大内容:

一、平时课程作业,二、实验和实习。

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一、平时课程作业

平时课程作业是理工科各专业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布置平时作业,随时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书面作业要认真批改、打分,并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报告教学班负责人。平时课程作业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二、实验与实习

理工类各专业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习,以验证和巩固新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方面,由省校和分校按其主管课程,分别负责制定、下发实验指导书。各分校有条件的可在本校做实验,没条件的可借助当地中专、技校、高校的仪器和设备,由面授教师按实验指导书带领同学做实验;若本地确定无条件做实验的分校,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电子模拟实验仿真辅助学生认知。实验结束后,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记入成绩册,不合格者应重做、重写。含实验的课程,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占10%。

在实习方面,对全脱产班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该课程结束后,于暑假期间安排20天左右的实习。机电(机械)专业类在学完热加工、电器装配、钳工、机械装拆等课程后,工民建类在学完测量、建筑施工等课程后,必须给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对于这些专业进行生产实习为必修课环节。教学班可根据教学大纲和选定的工厂或工地,针对各专业的特点,由专业教师带领分成若干组,制定出生产实习计划。其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地点、时间分配、实习要求及纪律等。在实习期间要实行“三定”,即定岗位、定师傅、定要求;要掌握所实习车间的生产流程、工艺原理、操作方法等;还要结合工厂或工地的生产实际,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同学动手、动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成绩由岗位师傅和指导教师共同商定,并记入成绩册。对成人业余学习的学生,考虑他们已参加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条件不允许,可以不组织集中的生产实习。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工种及工作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写出一篇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作报告,交专业教师审定记入成绩。

三、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理工类各专业有些科目在课本学完之后,必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在课程实习的基础上,由本校专业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同学们根据实习所搜集的材料,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按质按量完成。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能充分体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基本要求。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生产实习中收集的资料和技能操作体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从设计运算、分析问题、查阅资料手册、绘图到文字表达等一整套的设计内容。其形式为:掌握生产工艺,能够进行工种技术制作,由工厂师傅和专业教师鉴定的实习情况、实习报告、工程辅助设计或工种初级以上资格证书替代。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六周左右,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次,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相当于90分以上):(1)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能灵活、正确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好地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2)熟练掌握设计方法,步骤简炼正确;(3)图纸整洁,符合国家制图标准;(4)回答问题有独立见解,语言通顺。

良好(相当于80~89分):(1)全面完成设计任务,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设计中问题;(2)正常掌握设计计算方法,步骤清楚;(3)图纸整洁,符合国家制图标准;(4)文字说明有个别不够确切之处,但没有原则性错误。

中等(相当于70~79分):介于良好与及格之间。

及格(相当于60~69分):(1)基本上完成了设计任务,在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设计问题时没有原则性错误;(2)基本掌握设计计算方法;(3)图纸基本符合国家标准;(4)文字说明有半数不够确切。

不及格(相当于59分以下):(1)没有完成毕业设计任务;(2)在设计计算中有严重错误;(3)图纸不符合国家标准。

设计完成后由分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验收。省校负责抽查。

经济学科实践性教学要求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平时课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作业等三个环节。

一、平时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环节,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要求如下:

1、平时课程作业主要采用书面形式;

2、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均要求布置课程作业,文化基础课可根据课程难易程度提出相应要求;

3、作业成绩由面授教师与班主任在期末共同评定,按20%比例计入相应课程的学期总成绩;

4、分校每学期对教学班课程作业的布置情况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作一次检查、审定,省校将不定期抽查。

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是一项“阶段性”教学环节,根据我省情况,毕业实习与社会调查可作同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结合本专业对有关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感受体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要求如下:

1、调查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寒(暑)假进行。应结合毕业作业作出资料性、实践性的准备。社会调查时间一般安排3周。

2、调查内容:学生要结合专业主干课知识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政府部门。调查前要请专业教师作调查方法、方式等知识指导,并确定参考性的调查题目,这是开展有效调查的关键。

3、调查结果:调查之后要求学生写出一篇1000—1500字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教学班收管,专业教师评阅,分校验收。

三、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是一项“终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之后,撰写出一篇比较规范的专业性的文章。要求如下:

1、形式:主要有专题论文、调查报告、毕业实习情况或实习报告、专业模拟大作业、工作总结等(工作总结仅适用在职学生);岗位资格证书可替代毕业作业。

2、步骤:(1)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初选定指导教师;

(2)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列出写作提纲;

(3)准备材料,撰写。

整个过程6—8周时间。在此过程中,学生亦可以“社会调查”阶段所收集的资料及调查报告为基础,进行加工、修改,进而顺利完成毕业作业这一学习环节;也可以用毕业实习中单位和专业教师鉴定的实习情况或者自身体会后的实习报告,评定成绩作为最后毕业作业。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作业成绩由教学班组织评定,分校验收,省校抽查。

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次。不及格者不予办理毕业证书。

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相当于90分以上):(1)选题有一定应用价值,且结合专业;(2)观点正确新颖、论据充分,材料真实、具体;(3)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书写认真。

良好(相当于80~89分):(1)选题理论联系实际、且结合专业;(2)观点正确,论据充分;(3)语言较流畅,结构较严谨,层次清楚,书写认真。

中等(相当于70~79分):(1)选题有针对性,结合专业;(2)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3)文字通顺,结构较合理,层次较清楚,书写较认真。

及格(相当于60~69分):(1)选题结合专业;(2)观点基本正确,论据一般;(3)文字基本通顺,层次尚清楚。

不及格(相当于59分以下):(1)选题无实际意义;(2)观点错误,内容空泛;(3)文字不通,表达不清楚。

4、其他:

(1)字数:不少于1500字,以2000-2500为宜;

(2)格式:正文之前要有写作提纲或目录;

(3)份数:一式二份,其中正文必须是学生本人抄写,并外加封面,封面由省校统一印制。

文科实践性教学要求

文科实践性教学包括平时课程作业(含书面作业、课堂讨论、口头练习或实际操作练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作业等四个环节。

一、平时课程作业

平时作业是督促学生掌握、巩固和消化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1、平时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布置。

2、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后作业。

3、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可适当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开拓思路,集思广益的目的。组织课堂讨论应事先做好准备,注重效果。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按要求完成书面作业。

4、平时课程作业成绩按20%计入学期总成绩。

5、任课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并在学期结束前向教学班班主任反映学生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成绩在期末考试前两周上报分校,由分校审查认定。省校将不定期地抽查。

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使学生逐步形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作风。

1、学校有组织地就近安排学生到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前每个学生应明确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调查课题和提纲,在大量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写出1-2篇的调查报告,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定,记入成绩册。成绩不合格的应予重做。

2、社会调查应以本专业有关课程中的重大课题为调查对象,在学完有关课程之后,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一般安排3周时间。

3、社会调查应结合毕业作业进行,为日后撰写毕业作业收集资料,或在调查报告初稿的基础上修改、充实、完善,使之成为一份高质量的毕业作业。

三、专业实习

文科有部分专业需要进行毕业实习,即替代社会调查环节并作相应的要求:

在学生学业结束前或在有关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了解情况,使学生对本专业或某门课程的特点、过程、原则及方法产生比较具体的认识,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

专业实习分两种情况:

1、配合理论性教学,安排学生到有关单位进行具体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得到一次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实习可以视教学需要不定期地进行。

2、对所学的专业进行全面地实习,这是总实习,在毕业前安排四周时间,可先制订实习大纲,在实习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实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要写出评语,评定的成绩计入成绩册。

四、毕业作业

完成毕业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作一次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调查和检查。

1、撰写毕业作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共用6-8周时间。

2、毕业作业应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

3、体裁限定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的调查报告,也可用专业实习报告或岗位资格证书替代。

4、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标准同经济学科)。不及格的必须重做。

5、毕业作业封面由省校统一印制。

6、分校负责组织教师进行毕业作业验收工作。省校负责抽查。

以上理工、文、经济三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分校可根据不同学制、专业等具体情况,本着“注重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原则,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可适度在时间、形式和数量上灵活掌握,切实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和需要,组织学生对口学习工种技术、实际操作技能,取得工种技术等级证书(岗位资格证书),以此考核作为毕业设计(作业)成绩。

各科类毕业作业题目及鉴定成绩(或工种技术证书,分校核实后签署意见,并将复印件贴入毕业作业封面内)应在学生毕业资格审核前报分校和省校审核备案。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方案 篇9

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为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0〕461号)的精神,根据《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0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预算的通知》(陕财教办〔2010〕105号)精神,结合我校对实施此项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条:具有本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的所有农村、城镇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

第二条:国家助学金的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主要用于资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申请的审核工作由学校“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负责。

第四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3、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4、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五条:申请国家助学金优先条件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或孤残学生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

2、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者;

3、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

4、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

5、享受农村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

6、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且经济困难的;

7、有其他特别困难情形者。

所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除满足本规定条件外,还须填写《普通高中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和相关附属材料。附属材料为:

学生户口簿与身份证复印件,如无户口簿与身份证复印件的须由公安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同时附下列材料:

上交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低保证、医院证明、独生子女证、双女户证等相关证明。

第六条:评审程序

1、收集基础材料

各班班主任在开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发放《申请表》,并收集本规定第五条所列申请要件的原件。

2、班级审核

各班班主任将身份证明材料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逐一进行核对,并在与原件内容无异的复印件上明确签署“此复印件内容与原件无异”字样的核对结论、核对者姓名、核对日期。

各班班主任在符合申请条件且具备本规定第五条所须材料的《申请表》上签署“符合申请条件,请学校办理”字样的明确意见。

各班班主任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及相关附属材料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材料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并连同证明材料上交“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指定人员。

3、学校审核

根据《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对每位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学生信息的电子注册确认,并按本规定第五条所列要件进行逐一审核确认,且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在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表》“学校意见”栏签署“审核无误,同意发放”字样的明确意见。

4、汇总复核上报

“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认真复核《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在申请表和申请要件上盖章,且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转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汇总表》上报相关部门审批。

5、对所有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情况的核实、汇总及上报工作,必须在本月的15日前完成。

第七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

1、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资料按要求归档存放,并接受财政、主管机关和学校的检查和监督。

2、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通过银行卡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3、班主任与本班申请有国家助学金的学生的家长联系,征询学生家长对国家助学金存储卡的管理意见,以确保国家助学金用于生活费支出。

第八条:各班班主任是国家助学金审核的具体责任人,须认真仔细审核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的基本条件和申请材料,确保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不增多和不遗漏。

第九条:各班班主任认真把握好本班接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的动态,将接受国家助学金资助但中途退学的学生名册及时上报学校,以便及时停发其国家助学金,防止国家助学金被套取。

第十条:若因工作失误造成国家助学金被套取、漏发以及触犯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助学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为了更好地做国家助学金申报发放工作,学校成立“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组员名单及主要职责如下:

组长:姜赵军

职责:全面负责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执行及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副 组 长:张雪玲

职 责:主要负责国家助学金的审核和登报工作。

办公室主任:张春辉

职 责:负责整理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的增减、汇总及落实情况。

专职干事:张晓彬 任岗虎 虎小成职 责:负责国家助学金申报及发放落实工作。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宜君县高级中学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 篇10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帮助我院经济困难的在校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适用于我院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高职(不含五年制)学生的助学贷款。其目的是帮助我院经济确实困难的高职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顺利完成学业。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

第三条 本细则中的借款人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全日制在校高职生(不含五年制),贷款人指由省教育厅指定的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哈尔滨市商业银行。

二、贷款管理

第四条 成立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直接负责,机构成员由财务处、学工处、团委及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处,各班级辅导员为本班该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学工处、团委、财务处、各系要指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层层落实,各负其责。

第五条 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构统一管理本院的助学贷款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与经办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

2、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工作。在给录取的一年级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在信封里夹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资料;在学校开学期间,应通过海报、校刊、黑板报及校园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

3、组织本院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申请,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初审;编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册》,负责证实借款学生身份,协助经办银行了解情况;

4、负责监督学生按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以及协助经办银行组织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及时统计并向经办银行提供贷款学生的变动(包括学生就业、升学、转学、退学等)情况;

5、负责按照黑龙江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的确认和拨付等工作。

6、负责建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档案,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回收、变动的微机化管理。

7、负责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诚实守信及个人征信系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借款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信用意识,强化信用观念。

8、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本息收回和逾期贷款催收工作。负责在一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联系地址,并在其就业报到的有关文件中记录贷款信息。

第六条 各系成立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负责提供并初审本单位申请贷款学生的基本情况 , 包括家庭情况、困难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学生本人日常表现、学习情况等等。

第七条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借款学生毕业时,学院有关部门要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

三、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八条 贷款对象是我院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高职(不含五年制)在校生。第九条 贫困生的界定

(一)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

(二)单亲或父母患病长期卧床,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又无固定经济来源且亲友无资助能力者;

(三)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

(四)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

(五)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者;

(六)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

(七)因家庭经济贫困,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第十条 申请贷款的贫困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二)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在校期间没有受过警告(含警告)以上违纪处分;

(三)学习刻苦,成绩较好,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四)学生德育考核合格;

(五)诚实守信,严格遵守国家、经办银行及学院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规定,承诺正确使用贷款并按规定履行还款义务;

(六)符合经办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贷款额度及用途

第十一条 学院每年的贷款额度由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在上级下达的贷款规模内与经办银行协商确定,院贫困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系的实际情况确立下达。

第十二条 学生申请贷款额度为每年不超过 5000 元(含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第十三条 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贷款用于支付借款学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 基本生活费贷款用于借款学生自身日常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借款学生应严格按照贷款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

五、贷款申请、审查

第十四条 学院与经办银行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实行一次申请,一次受信,分期发放的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国家助学贷款,并在新学年开学后 15 日内向学院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借款人须先向所在系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系进行初审合格后,于开学后两周内将贷款申请及第十七条所规定的材料送交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由办公室 3 对学生上报的材料进行复审,并将复审合格的材料汇总后统一报送经办银行。

第十七条 借款学生须如实提供如下材料:

(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借款证明);

(三)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四)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五)家庭户口首页复印件及由家长填写的《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家长承诺书》 学生本人对其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人,须经学院介绍人和见证人推荐,并如实填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承诺书》。

第十九条 本细则中的介绍人为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见证人是指与借款人关系密切的人(我院确定的见证人是各班级辅导员和学生家长),见证人不必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其职责是:协助介绍人和贷款人全面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填写《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推荐人承诺书》;在借款人毕业后与其保持联系,向贷款人提供借款人的最新有效通讯方式等。

第二十条 学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在收到学生的借款申请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审查,并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对有问题的申请进行纠正,审核工作无误后,学院应在10个工作日内,在审查合格的学生贷款申请书上加盖公章予以确认,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同时编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审核名单》和申请材料一式二份,一份由学院留存,一份交经办银行。

第二十一条 学院在收到经办银行批准的借款学生名册后,于10个工作日内组织学生填写、签署借款合同(一式二份),并提交给经办银行,学院在接到银行审批签字后的借款合同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其发给借款学生。

六、贷款的发放

第二十二条 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签订合同,分学年发放学费、住宿费贷款,分学期发放基本生活费贷款的办法。第二十三条 学费和住宿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借款人所在学院指定的账户,每学年发放一次;基本生活费贷款由经办银行直接划入借款人的活期存款账户,每学年按 10 个月发放,每学期开学后发放。

第二十四条 贷款学生须在每次贷款发放后的 15 日内核对款额,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由贷款办公室查对,并通过银行更正。第二十五条 借款学生的贷款金额确定后,在贷款期限内一般保持不变。中途要求中止贷款,须通过学院向经办银行申请中止贷款发放。如遇特殊情况要追加贷款金额的,可与银行协商另行办理增加贷款的有关手续。

七、贷款的变更及终止

第二十六条 已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休学中止合同的,休学期满后可正式恢复贷款。

第二十七条 在借款期间,借款人有如下行为之一者,学院可建议银行停止发放贷款,并要求借款人偿还全部本息:

(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者;

(二)借款人未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的;

(三)借款人有违法乱纪行为,受学校行政处分或有关部门刑事处罚的;

(四)借款人中途转学、退学、被校方开除、取消学籍或死亡的;

(五)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有重修科目者;

(六)在校期间消费与收入不相符,有挥霍浪费,不勤俭节约现象者;

(七)参军、出国留学或定居的。

八、贷款期限、利率及还贷

第二十八条 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最长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 6 年。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内开始还贷、毕业后6年内还清。

第二十九条 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执行,不上浮,不计复利。现行贷款年利率为:一至三年为5.76%;三至五年为5.85%;五年以上为6.12%。

第三十条 借款人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部门全额承担,毕业后开始记付利息,并全部自负。

第三十一条 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款,具体方式由借款学生与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时协商确定。在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可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和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十二条 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提前归还的部分,由经办银行按规定的利率和实际使用时间计收利息,不加收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借款人不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按规定计收罚息,财政不再贴息。

第三十三条 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签订还款确认书,还款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并保证按合同履行还款义务。

第三十四条 借款人转学或出国留学、定居,必须还清贷款,方予以办理手续。

第三十五条 借款人毕业(离校)后应按合同要求及时向贷款人及学校通报变动后的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方式及还款方式等有关变化情况。

九、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

第三十六条 贷款学生的考核及教育

1、学院、各系对贷款学生获贷后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并将情况和是否继续发放该生贷款意见上报学生处。

2、学院、各系要对获得贷款的学生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诚信教育(每学年不少于2次),培养广大学生树立较强的信誉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第三十七条

贷款学生档案的建立

1、各系要组织贷款学生分别与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见证人签定《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保证书》,每年末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情况,如实填写《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个人素质综合量化考评情况表》,并统计上报学生处。

3、贷款学生若出现休学、转学、出国留学或居住变更、退学、开除、伤残、死亡、失踪等情况要及时上报学生处,其中对休学、转学、出国留学或居住、退学、开除的贷款学生有关部门必须在其离校前报学生处,并对贷款学生的档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三十八条

国家助学贷款见证人档案的建立

1、国家助学贷款见证人由各班级辅导员和学生家长担任,各系要根据贷款学生见证人的情况建立档案,并将情况上报学生处。

2、学生的见证人若出现调离、出国、死亡、失踪等变动情况要及时上报学生处,督促学生更换新的见证人,对贷款学生的见证人档案进行相应调整,学生处负责将有关情况告知银行。

第三十九条

获贷毕业生离校前应办理的手续及跟踪管理

1、贷款毕业生离校前必须与经办银行签订还款协议书,确保毕业后按借款合同要求履行还款协议。

2、各系在获贷毕业生离校前应对其进行还款知识和诚信教育,并组织贷借款学生、见证人签订还款《承诺书》。

3、获贷毕业生未办理以上手续或未提交上述资料的,学校暂缓为其办理离校手续。

4、获贷毕业生毕业后的贷款是按季度还款,学校每季度按银行统计的未还款学生情况下发通告,各系应根据情况及时协助催收贷款。

第四十条 获贷毕业生毕业离校后,不履行贷款合同按时还款者,学校将配合有关部门,并将其资料输入国家助学贷款咨询系统,向社会、新闻媒体公告其违约行为。

十、违约责任

第四十一条 贷款人有权对违约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

第四十二条 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贷款人有权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计收罚息,对违约的借款学生依据借款合同追究违约责任,并将违约借款学生的违约记录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

第四十三条 贫困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

十一、其他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下一篇:潢川县教育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