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共8篇)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1
9.3 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教学方法
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cm)[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9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溶液质量是20 g,溶质质量分数是5%。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3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学生讨论] [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学生活动]50g×98%=(50 g+x)×20%
解析:(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上练习,教师强调做题格式)解法1: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 g×98%=(50 g+x)×20% x=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学生活动]50g×98%=x×20% 解析:(同上方法)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 x=245 g 245 g-50 g=195 g 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课堂练习]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1.200 g 2.6%
[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多少毫升?
-3[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都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 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5000 g×20%=1.19 g·cm×x×38%,x≈2211 mL。
答:需38%的盐酸221l mL。
[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板书]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 g×98%=x×20%
[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 [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设问]根据以上分析,求解此题。解:设1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65 98 13 g x
-3,x=19.6 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19.6%。
答: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作业]习题2、4、6、8 板书设计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涉及到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2
目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和思想意识涌入中国, 在带给人们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正在处于人生中转型的关键时期, 思想和心理还未发展成熟, 极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甚至以后的长远发展。
(一) 恐惧与人交往。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体现。当代大学生由中学那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走进大学较为开放的环境中, 存在心理上个人角色的转换过渡。对于新环境的变化,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中的广大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 导致很多问题, 如精神高度紧张, 思念家乡, 喜欢独自一人生活学习等等, 影响着个人交际能力的提高。恐惧与人交往很重要的原因是性格孤僻、冷漠、自私, 在他们眼里大部分人都是不可信赖的, 会对他们产生威胁和干扰, 因而往往采取避而远之的方法, 选择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可能地避免社会公共活动, 然而不知不觉中便与社会产生的隔绝, 慢慢丧失了基本的社会交际能力, 埋下了更大的心理隐患。另外, 很多大学生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广泛认同, 但是由于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有限, 总是或多或少地被他人忽视和嘲讽, 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障碍, 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如果此时没有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调试, 那么极有可能导致相关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 情感问题带来的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不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有着很强的感情需求, 在大学这种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恋爱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了。但是, 由于经验的不足等因素的存在, 大学生恋爱往往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的出现, 如失恋、大学生同居、堕胎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恋爱心理的不成熟, 很多大学生恋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物质方面的需求, 而不是建立在真正感情的基础之上, 而感情基础的缺失会导致恋爱周期短、恋爱频繁化和功利化等非正常情况的出现。如果恋爱心理问题处理不当, 还有可能会引发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问题, 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 普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里之中, 这种自卑心理的促成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较为主要的是经济因素、能力因素和外表因素等等。大学面向全社会招生, 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学生都会汇聚到同一个生活环境中来, 那么家庭条件较为贫困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产生了反差, 这种经济上的反差使贫困生出现抑郁、焦虑、心理敏感、固执等心理问题, 进而对自己进行全面否定, 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越来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高校和全社会的关注, 为了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提升大学的心理综合素质, 很多高校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其中大学生心理咨询成为各种措施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咨询能够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主动地预防和制约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蔓延和扩散, 阻止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 心理咨询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而不仅仅限于心理问题的排除和解决方面,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进行不同类别的心理辅导工作, 帮助大学生积极开发和挖掘自身的潜力, 增强自信感和团队归属感, 真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宝贵的大学教育阶段进行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等院校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地, 承担着为未来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战略性任务, 关乎国家社会的前途, 因此, 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不应仅仅局限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更要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个人品德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良好的心理素质比科学文化水平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拥有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的基本条件。而良好心理素质的缺失则会极大地制约个人在专业领域进行突破和发展, 使之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难以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来缓解心理压力。
因此, 加强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各个高校必须立足于目前大学生的具体心理情况, 积极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为本校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高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配置大学心理咨询师的若干策略
(一) 为大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鉴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 有必要在高校的基础课程里加入心理健康课程, 并为之配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担任教学任务, 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能够得到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担任心理教学的老师不应把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仅仅局限于课程之中, 而是应该将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理念渗入到学生的基本思维之中, 使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遇到相关心理问题时能够积极地自我疏导、自我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大学心理咨询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 如开办专题讲座、进行小组讨论, 组织相关心理健康活动、进行心理测验以及主动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教育方式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学心理咨询师的作用。
(二) 组建大学生心理信息库。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 同一种问题可能存在于多个主体, 同一个主体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咨询服务的效率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应当区分不同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 构建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库, 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存储分析技术来搜集和贮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料, 并开展专业化的类型化分析, 总结目前存在于大学生之中的基本心理问题, 并讨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同时, 对于个别较为少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 并对存在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辅导, 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困境, 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可以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心理辅导, 例如,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大学生寒暑假假期通过双向视频传输技术对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进行跟踪了解, 并针对不同的情形提供不同的建议, 鼓励其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早日克服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 高校提供强力支持。
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大学生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的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也少不了学校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而不能采取指派非专业人员进行客串的方式。以往, 很多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和师资资源, 经常指派一些其他专业的大学老师兼职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工作, 然而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缺失, 使得心理咨询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反而会产生误导学生和加剧心理问题的状况产生, 不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因此, 各个高校必须将心理咨询教师的组建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高度上, 努力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资金保障, 提高咨询师的福利待遇, 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同时, 学校应该定期对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以使其专业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同时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和适应能力将成为关键, 配置大学心理咨询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师资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婷婷.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型模型的构建[J].文教资料, 2008
[2].刘时勇.中国心理咨询业发展趋势展望[J].前沿, 2008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3
[关键词]市场配置 毕业生 就业机制
[作者简介]韩翼祥(1955- ),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浙江杭州31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软科学项目《市场配置型机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06C35004)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56-02
一、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必要性
机制,是指某一工作系统的运行状态。高校毕业生实行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高校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社会中介提供专业优质服务”。这种就业机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种方式,是就政府、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相互之间的组合与作用方式而言的。构建这个机制有三方面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必然要求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进行配置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最优配置、发挥最大效用为目的,从而使企业实现利润或效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选择用人单位,以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势必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矛盾,不利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需要的。
2.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为23.1%;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人,比2003年又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360万人,比2004年增加80万人,增幅达28.6%;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53万人,增幅达14.7%。200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95万,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在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区域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这给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2002年开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并非高校所能独自承担,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3.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如何将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好、利用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如何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必然是目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现象说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计划调控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闲置和严禁流动,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是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是与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宗旨相违背的。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要素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合理流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突破部门、产业、地域的限制,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因而,市场配置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确立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客观需要。
二、构建市场配置型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四方职责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国家应实行市场配置的自由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负担直接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限制,主要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宏观调控,并提供完备的服务体系。第一,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在法规的制定上,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其中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制定了《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紧急就业法》《劳动力投资法案》《瓦格勒》等,日本制定了《日本职业安定法》《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第二,制定多种有效政策,弥补市场调节缺陷。一方面,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通过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另一方面,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做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和供应。第三,设立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实行全国就业信息网络化管理。2003年教育部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各地、各高校也按要求加快了建网进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显现。今后,国家应大力开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联网工作,积极建设市级网、区域网和全国网三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高校要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就业指导机构专门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我国高校基本都设有专门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的专业化机构,今后重点要为这些就业指导机构提供齐全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特别是要求这些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人员都是拥有高等教育学或心理学本科以上的专业人士,同时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还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得到专业、优质、满意的就业指导。二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方式的全程化。高校要十分注重学生就业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从学生入学前,各个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入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同时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高校的就业指导应是全程式的跟踪服务,从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走上工作岗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要给予关注。三是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在各大学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四是注重对外宣传交流,与用人实体紧密联系。针对许多用人实体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的特点,国外许多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各高校应十分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推广,通过舆论扩大工作影响,进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面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提供就业招聘服务,寻求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3.毕业生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业。从毕业生角度来看,一是加强专业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岗位的设置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定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就能得到就业机会。二是转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不等于择业,大学毕业生不能把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做自己今后一生的工作来做,不能总想着马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资高的、待遇好的工作,一步到位,而应该降低要求先就业再择业,在从事不同工作、积累丰富经验之后再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三是勇于创业。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就创立了微软公司,许多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就创业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学毕业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创业,勇于创业;要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下新的就业观:不管是哪一种所有制,只要是能取得合法收入、相对稳定、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
4.社会要提供实习锻炼机会,中介组织要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无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现在都十分注重吸纳人才。这些用人实体十分重视与各高校的紧密合作,包括给予可观的经费支持;为政府就业中介机构定期发布可靠的招聘信息;与高校共同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在各高校开辟人才招聘市场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将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和用人实体。社会各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许多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推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用人单位每年都接受即将毕业的学生来本单位实习,毕业生的实习期1~6个月不等。在实习期间,大学生们可以学习用人单位的运营及管理情况。实习结束后,单位可以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如果学生愿意,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毕业后留在公司工作。这样既为用人单位节省培训成本,也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服务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介机构多种多样,有营利性的,也有非营利性的,还有一些人才租赁公司、人才中介公司、猎头公司等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样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针对当前毕业生求职中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对毕业市场进行前景预测,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为雇主制订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中介组织对推进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市场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介组织可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保护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起到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作用,为双方构筑桥梁,搭建平台。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是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新,李文利,陈定芳.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1).
[2]李全胜,赵刚.我国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和完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 篇4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一)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
(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3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讲述)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
初中化学溶液教案 篇5
多媒体、仪器(试管、药匙、胶头滴管)、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酒精、红墨水)
教学资源
PPT课件,动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3)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引入】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两瓶水,一瓶是糖水,另外一瓶是盐水。
【投影】展示饮料图片
【讲述】这些液体其实都是溶液,那到底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家庭小实验】课前学生准备好糖水和盐水。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悬念,引入,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环节二:探究溶液的形成、定义和特征
【提问】你们的糖水溶液是怎么得到的?
【提问】在搅拌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提问】哦,蔗糖“消失”了,那是不是说蔗糖“不翼而飞”了?
【提问】你怎么证明蔗糖的存在?
【提问】非常好,蔗糖既然溶解在水里,那为什么我们肉眼看不到了?
【过渡】那如何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呢?
【动画】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讲述】盐水的形成过程是类似的,但稍有不同。请大家观看动画,来总结一下区别在哪里?
【动画】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6页
【回答】将糖放入水中,然后用筷子搅拌,就形成了糖水。
【回答】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回答】不是的,糖还在水中。
【回答】我可以喝一口(学生打开瓶盖,喝了一口糖水),这瓶水是甜的,说明蔗糖还在水里。
【回答】之所以看不到蔗糖颗粒,是因为它在水中分散开来了。
【回答】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氯化钠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溶液形成的微观本质,接下来请思考以下问题:
(1)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瓶子里都有什么物质?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2)糖水每一部分的甜度一样吗?
(3)配置好的糖水,外界条件不变时,蔗糖和水能分开吗?
【提问】根据以上问题,请讨论总结出溶液的概念。
【板书】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提问】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讲解】从类别上讲,溶液是混合物。
溶液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它不一定是液体,可以是气体或固体。
【提问】溶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讲解】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 (温度、气体压强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提问】溶液由几部分组成?
【讲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有多种)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提问】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环节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除了水以外,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演示实验】高锰酸钾和碘分别溶于在水和汽油中
【提问】根据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总结】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不同。
环节四:探究乙醇是否溶于水
【过渡】以上接触的溶液,溶质几乎都是固体,那溶质可以为液体或者气体吗?
【演示实验】乙醇溶解在水中
【提问】乙醇溶液中,溶质是乙醇,是液体。请举出溶质为气体的溶液。
【回答】稀盐酸,溶质是气体氯化氢。
环节五: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过渡】对于溶液,我们如何确认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讲解】1、根据物质状态确定
2、根据溶液名称确定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6
1) 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定因素, 如用麦冬、早熟禾、高羊茅等不成大面积的草坪;或采用萱草类、金盏菊、紫薇、月季、珍珠梅等花灌木及宿根花卉布置成花境, 因植物材料植株密集, 对人的视线无任何遮挡作用, 形成的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私密性, 完全暴露在天空和阳光之下。2) 半开敞空间。该空间与开放空间相类似。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通透。3) 顶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这类空间只有一个水平要素限定.人的视线和行动不被限定, 但有一定的隐蔽感、覆盖感。如:在校门广场道路两侧可以设计为集中绿化区, 以树冠高大, 树荫浓密的观赏树为主, 如香樟、雪松、广玉兰、桂花、樱花等。4) 垂直空间。利用具有长的枝条和蔓茎的攀缘植物构成一个具有方向性的, 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如:在教学科研或办公楼的东西山墙上, 可用爬山虎、金银花、凌霄进行垂直绿化。5) 闭锁空间。这类空间除具备顶覆盖空间的特点外。还在于其垂面也是封闭的。四周均被高大的乔木及枝叶繁茂的小乔木或灌木所围合这类空间是完全封闭的, 无方向性。6) 突起空间。利用树形高大峭立、枝叶紧密的植物而形成的空间形式, 对空问限定感弱, 空间水平占有范围小, 所限定空间在突出物周围。空间含蓄。边界不稳定, 空间感也随距离而变化。7) 肌理空间。主要由不同的图案肌理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在校门区大道比较宽敞的地方可建设长方形的花坛, 种植红端木和金叶女贞, 或与其他较低爱的花灌木互相搭配, 种植成模纹花坛或花境, 中间配置一些花灌木, 如含笑、紫薇、桂花、寿星桃、棕榈、红枫, 产生一种韵律美。
二、行为心理对植物空间的反照
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也需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植物景观营造中。不但利用植物改善环境, 还应利用植物创造优美的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在校园中的植物空间或者说校园环境根据学生活动来看, 可以分为观察空间、交往空间和隐蔽空间。从人对空间的反应和行为来看, 可以有感知、选择、使用、适应、解释等情况。
(一) 感知
感知是人对环境的第一反应也是初级反应。对于植物形成的空间而言最主要的依然是视觉感知。而对于植物空间的视觉认知存在着5个基本要素———线条、外形、质地、颜色、声音和气味。
尺度感知:当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和事物的实际信息是对应的时候。可以认为是形成了长尺度认知相应地。当我们对环境和场地的认识产生了不对应的时候。可以认为是形成了超尺度的认知。
(二) 选择
1) 意识导向的选择。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曾明确指出“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执着的”。校园环境里面这样的现象和结果更明显了。线性尤其是植物创造的道路环境与人的线性选择具有更高的相关性。2) 设施导向的选择。在弯道处的环境设计尤其是要考虑服务设施与沿线的家具和景点等节点有关, 设想一个有休息椅、垃圾桶, 还有个雕塑等诸多要素的地方。就会很自然地有很多人聚集于此。有人坐下来休息。有人停下来欣赏雕塑。还有人要通过, 人流一拥挤。什么后果可想而知了。3) 色彩导向的选择。人的选择往往对色彩比较敏感.所以植物的空间营造也应该考虑色彩的相应影响。相对而言, 冬天的草坪被踩的可能性会比春夏时节, 绿色是生命之色, 人们比较喜欢绿意盎然。因此多少还是不忍心踩的。应该选择多种花色、花期、花型的花卉, 如在春天开花的杜鹃、月季、紫荆等, 在夏季开花的紫薇、栀子花、石榴等;在秋天开花的桂花、菊花;在冬季开花的腊梅, 水仙等。
(三) 使用
在校园中的植物空间或者说校园环境根据学生活动来看, 可以分为观察空间、交往空间和隐蔽空问。相应地, 在人对环境的活动和使用中则有观察、交往和回避等使用方式。
1) 交往。交往是一种最积极的使用和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空间.并有相应的植物围合和已达到形成聚合的活动空间的目的在校园里, 这样的空间应该是有一个明确中心感的积极空间, 考虑到安全和舒适最好是要有顶覆盖的空间。应该是内向和收敛的, 有明确的中心比如中心广场的大草坪等。2) 观察。这样的空间一般依附于交往空间旁。使学生能看到交往空间的活动.同时要使这个空间能看到至少一个较小空间的内部。这样学生在其中就可以从容决定以何种方式来参与活动或退出这种空间应该提供一个好的视点和观察面。最好可以形成扇形围合的半隐蔽空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空间都应该做成这样。但应有一个最好的观察面。3) 回避。空间的类型根据使用的方式和特点来看可以有开放和私密及其程度上的区别。尤其是相对于私密空间来看。植物空间营造的是一种相对的郁闭度。对使用者而言则也会有行为心理上的展现。当突起的地形和郁闭度高的植物空间进行了正向叠加之后。就会形成一个私密空间。从视觉上和行为上都会有一种让人望而却步的感觉。
(四) 适应
适应是在人对环境有了确定的感知和认识后的一种反馈, 在人的行为能够正确地反应环境意象并实现设计师的初衷时就形成了积极适应。反之就是消极效应。
1) 积极效应。人们对其生活的环境的反作用一般会恰如其分的反映到环境及植物空间, 这种积极的适应方式在校园中也会有诸多体现。华中农业大学校园东区南湖东路一带场地原是带状交通空间, 但设计者在解读场地时重新进行了划分, 使其有了更多的膨大的口袋状空间, 以水杉, 构树结合下层的大花金鸡菊构成了亲切宜人的顶覆盖空间, 同时也在视觉上保持很好的连续性和导向性, 使用者在适应场地环境时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有了很好的保障。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7
相关知识点:
1、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强电解质如NaCl、HCl、NaOH等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25℃0.1mol/L的如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只有1.32%,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2O和CH3COOH分子,少量的H+、CH3COO-和极少量的OH-离子。多元弱酸如H2CO3还要考虑分步电离:
H2CO3 H++HCO3-;HCO3-
H++CO32-。
2、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H2O 在25℃℃(常温)时,纯水中c(H+)=c(OH-)=1×10-7mol/L。
在一定温度下,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水的离子积Kw=c(H+)·c(OH-),在25℃时,Kw=1×10-14。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水电离出的c(H+)水和c(OH-)水均小于10-7mol/L。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水电离出的c(H+)水或c(OH-)均大于10-7mol/L。
3、盐类水解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Na2CO3等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如CO32-+H2O+OH-、HCO3-+H2O
H2CO3+OH-。
HCO3-H++OH-。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解题指导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度、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其次要掌握解此类题的三个思维基点:电离、水解和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对每一种思维基点的关键、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均要通过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
第三,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灵活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问题定性化、整体思维法等。
常见题型:
一、关于水的电离的有关叙述:
例1、100℃时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是25℃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多少倍(已知:100℃时Kw=1×10--12;25℃时Kw=1×10
-1
4()A 10B 2倍
C 102
D 10倍
练习1: 25℃时PH=3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是PH=5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多少倍()A 10
3B 102
C 103
D 2 -
-练习2: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11
B 3
C 8
D 7
-1
1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等于()练习3:25℃时,PH=11的NaOH溶液和NaCN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关系()
A 相等
B 后者是前者的11倍
C 后者是前者的108
D前者是后者的108
练习4:将固体苛性钠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当溶液中由水本身电离产生的 c(OH)=1×10--13mol/l,则加入的苛性钠的质量为()
A 0.8g
B 0.4g
C 4g
D 40g 练习5:下列四种溶液(1)pH=0的盐酸溶液
(2)0.1mol/L的盐酸溶液
(3)0.01mol/L的NaOH(4)pH=11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浓度之比()A 1:10:100:1000
B 0:1:11:11 C 14:13:12:11
D 100;10:1:0 练习6: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Fe2、Br-、NO3-
B、Ba2、Na、Cl-、NO3-++
+
+C、NH4、Na、HCO3-、SO42-
D、Na、Al3、NO3-、Cl-++
+
+
二、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例
2、H2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3、Na2S溶液中有哪些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在2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平衡?存在哪些守恒关系? 练习7: 在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正确的是()A、c(NH4)>c(Cl)>c(OH)>c(H)
B、c(Cl)>c(NH4)>c(OH)>c(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练习8: 常温下,下列关于0.1mol/LNH4Cl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c(NH4+)=0.1mol·L-1;②溶液中c(H)·c(OH)=1.0×10
+
-+-
-
+
+
-14 -+
+
-
+
-
+
-+-
-
+
-
+
-
+
;③水电离出来的c(H)=c(OH);④溶液的pH=1;⑤c(OH)=c(NH4)+ c(H)-c(Cl);⑥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
+
-
-
-大;⑦加热蒸干溶液,将得不到固体物质;⑧c(NH4)+ c(NH3·H2O)=0.1mol·L1;⑨c(OH)+ c(NH3·H2O)= c(H);⑩
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OH== NH3·H2O。
练习9: Na2S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c(S2-)>c(OH-)>c(HS-)
B、c(Na+)+c(H+)=c(HS-)+2c(S2-)+c(OH-)C、c(Na+)=2c(HS-)+2c(S2-)+2c(H2S)
D、c(OH-)=c(H+)+ c(HS-)练习
10、在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HCO3-)>c(H+)>c(OH-)B、c(Na+)+c(H+)=c(HCO3-)+c(OH-)+2c(CO32-)C、c(Na+)=c(HCO3-)>c(OH-)>c(H+)
D、c(Na+)=c(HCO3-)+c(H2CO3)+c(CO32-)练习
11、已知某温度下0.1mol·L
-
1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c(H)>c(OH),则下
+-列有关说法或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①HB的水解程度小于HB的电离程度;②c(Na+)=0.1mol·L1 ≥c(B2);③溶液的-
-
-
-pH=1;④c(Na+)=c(HB)+2c(B2)+c(OH)。-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
练习12、已知某酸的酸式盐NaHA的水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2A、NaHA、H2A的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不同
B。NaHA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Y)>c(HY)>c(OH)>c(H)
-
-
-
+C。HY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Y+H2O--
Y+H3O+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A和NaHA溶液,前者的pH大于后者
三、两种溶液混合后不同离子浓度的比较:
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
例
4、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与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大于c(Na+),对该混合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1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L-1 练习
13、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pH值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
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
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
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
2、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例5:100 mL 0.1 mol·L-1 醋酸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
A、c(Na+)>c(CH3COO-)>c(OH-)>c(H+)
B、c(Na+)>c(CH3COO-)>c(H+)>c(OH-)
C、c(Na+)>c(CH3COO-)>c(H+)=c(OH-)
D、c(Na+)=c(CH3COO-)>c(OH-)>c(H+)练习14:在甲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对于生成的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c(HCOO-)<c(Na+)
B、c(HCOO-)>c(Na+)C、c(OH-)>c(HCOO-)
D、c(OH-)<c(HCOO-)练习15: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Na+)>c(Ac-)>c(OH-)>c(H+)
B、c(Na+)=c(Ac-)>c(OH-)>c(H+)C、c(Na+)>c(OH-)>c(Ac-)>c(H+)
D、c(Na+)>c(OH-)>c(H+)>c(Ac-)如果一定量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的pH=7,则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
例
6、把0.02 mol·L-1 HAc溶液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Ac-)>c(Na+)
B、c(HAc)>c(Ac-)C、2c(H+)=c(Ac-)-c(HAc)
D、c(HAc)+c(Ac-)=0.01 mol·L-1
例
7、将0.2 mol·L-1 CH3COOK 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CH3COO-)>c(Cl-)>c(CH3COOH)>c(H+)练习16:将0.4mol/LNH4Cl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关系正确的是()A、c(NH4+)=c(Na+)=c(OH-)>c(NH3·H2O)
B、c(NH4+)=c(Na+)>c(NH3·H2O)>c(OH-)>c(H+)C、c(NH4+)>c(Na+)>c(OH-)>c(NH3·H2O)
D、c(NH4+)>c(Na+)>c(NH3·H2O)>c(OH-)>c(H+)
4、未指明酸碱的强弱: 例题 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强碱MOH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A-)≥c(M+)
B.c(A-)≤c(M+)
C.若MA不水解,则c(OH-) D.若MA水解,则c(OH-)>c(A-)练习 17、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B+)>c(A-)>c(OH-)>c(H+) B.c(A-)>c(B+)>c(H+)>c(OH-) C.c(B+)=c(A-)>c(H+)=c(OH-) D.c(B+)>c(A-)>c(H+)>c(OH-) 5、未指明物质的浓度或体积: 练习 18、常温下,V1 mL C1 mol·L1 V2 mL C2 mol·L1 - - 6、pH之和等于14的酸和碱溶液的混合: 例 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8:将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Na+)>c(CH3COO-)>c(H+)>c(OH-) B、c(CH3COO-)>c(Na+)>c(H+)>c(OH-) C、c(CH3COO-)>c(H+)>c(Na+)>c(OH-) D、c(CH3COO-)>c(Na+)> c(OH-)>c(H+)练习9: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在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Cl-)>c(NH4+)>c(OH-)>c(H+) B、c(NH4+)>c(Cl-)> c(OH-)>c(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练习设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且x>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C.c(NH4+)>c(Cl-)>c(OH-)>c(H+) D.c(Cl-)>c(NH4+)>c(OH-)>c(H+) 四、不同物质相同离子浓度的比较: 练习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CO3 ②(NH4)2SO4 ③NH4HCO3 ④NH4HSO⑤NH4Cl ⑥NH3·H2O;按c(NH4+)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③⑤④⑥①③ B.⑥③⑤④①② C.⑥⑤③④①② D.⑥③⑤④②① 四、其他题型∶ 练习 1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c(NH4+)与c(Cl-)浓度相等,则混合溶液呈_____性,盐酸与氨水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将m mol· L-1的盐酸和n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m与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则盐酸中c(H+)与氨水中c(OH-)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练习、将7.8g铁粉加入200mL2mol/L的HNO3溶液中,使之充分反应放出NO气体,所得溶液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c(NO3-)>c(Fe2+)>c(Fe3+)>c(H+) B.c(NO3-)>c(Fe3+)>c(Fe2+)>c(H+) C.c(Fe2+)>c(Fe3+)>c(NO3-)>c(H+) D.c(Fe2+)>c(NO3-)>c(Fe3+)>c(H+)练习、将100毫升0.1摩/升的BaCl2溶液加入到100毫升0.2摩/升的H2SO4溶液中,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浓度关系是()A. c(H+)>c(Cl-)>c(Ba2+)>c(SO42-) B.c(Cl-)> c(H+)>c(SO42-)>c(Ba2+)C. c(H+)c(SO42-)c(Ba2+)> c(Cl-) D .c(Cl-)> c(H+)>c(Ba2+)>c(SO42-)练习、常温下,将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3 倍,所得溶液中c(H)∶c(Na+) +最接近()A.2×10 -7 B.5×10 -8 C.2×10 -13 D.5×10 通过梳理英美模式与欧陆模式国家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最新变革趋势,本文认为:一是大学治理的任务正基于工作性质(分为行政性事务、综合性事务、学术性事务)和重要程度(包括一般、核心)两个维度不断细化,更多具有行政与学术双重属性的“交叉”性综合事务出现。国家法律秩序(尤其是高等教育立法规范)与大学自治秩序(包括大学章程及其他相关校规)应进一步明确不同治理主体的工作范围和主要职责,其中同时涉及行政与学术的综合性事务领域亟待建立更加具体和弹性的治理规则。二是以工作性质和内容为基础,大学治理的权力边界日益厘清。总体来看,正在形成行政权力上移和学术权力下沉、管理自治在大学层面持续增强和学术自治在院系层面获得保留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其概括为“上下分治”现象,旨在表明公立大学治理中“中央控制系统”集权与基层学术组织分权持续博弈、妥协与互动的状况,昭示着以分权、合作与制衡为核心的上下互动的伙伴关系正逐步形成。当然,“上下分治”并非是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基层学术组织与大学层面的分割和疏离,而是强调一种基于任务划分的权力重心配置。概言之,受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冲突整合逻辑的深刻影响,西方公立大学治理呈现出学术权力重心下移,而行政权力的重心上移的变革趋势。正如Robert Birnbaum所认为的那样,“大学中包括两个体系,即基于法律权威的理事会和行政管理体系与基于专业权威的教师体系,大学治理就是为实现两个体系的微妙平衡而设计的结构和过程[1]。目前,扎根于“学者行会”的学院式治理与具有国家授权和科层治理双重合法性的管理自治之间正以工作性质和内容为基础形成“松散耦合”的“上下分治”互动格局。大学作为任务型组织,其法权配置及治理结构的变革逻辑始终根植于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的冲突与矛盾运动之中,彰显着大学任务在“稳定”与“变迁”之间的张力。代表学术自由特殊价值和内在规定的“经典任务”和反映大学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互动合作所产生的“新型任务”的持续互动,形成了特定的大学“任务圈层结构”,而这种结构外在的法权表现形式即“上下分治”。总之,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上下分治”趋势正是在这一特定制度逻辑与法理关系支配下的产物。 一、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的冲突整合: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制度逻辑 (一)从国家管制到契约治理:德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 1. 国家管治和学术寡头统治下的二元权力结构。 德国大学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大学发展史上都享有重要地位。洪堡所创立的“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传统直接形塑了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世界各国大学制度的滥觞。德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大学系统具有典型的“国家干预”特征,但其国家治理又具有“文化国家”的传统,国家与大学以理性或文化为目标形成一种相互规定的关系[2],其高等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国家权力和学术寡头共享权力的典型结构,其中市场和大学管理的力量较弱。国家对大学自治事项进行法律监督,又称合法性监督,除此之外,国家还对委任给大学的任务如人事行政、预算与财政行政、学生容纳量、招生名额等进行专业监督。“法律监督与专业监督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国家对大学自治事项的监督,仅能监督其合法性,其监督密度较为宽松;后者是国家就其委任给大学的任务所进行的监督,既包括合法性监督又包括合目的性监督,监督密度较为严密。”[3] 直至1998年《高等学校总纲法》修订前,德国公立大学始终保持着公法社团与国家机构的双重法律地位,学术自治与国家管制构成了德国大学管理的传统模式。但由于国家对大学的发展规划、财政、人事等事务全面负责,对大学的全部事务尤其是“委办事项”进行监督,因此学校与学院一级的管理权限相对薄弱,只负责日常学术事务的管理,而这些事务的大部分决定权又在教授手中,因此德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呈现出“倒置式”的特征。越往上权力和责任越少,掌握于教授的学术权力在基层呈完全分散状态。大学作为整体进行调控的能力很低,而个人即教席教授的权力相对较大。大学学术事务的具体运行和管理主要由教席教授全权处理,正教授甚至可以越过大学单独和政府或企业商定资金、人事、项目等事宜[4]。学术寡头对大学治理几乎垄断性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打破。1973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大学组织判决案”,确立了“组群大学”的原则,支持了各权力(权利)组群之间“合作强制”的观点,开启了“民主回应”的大学治理浪潮[5]。1976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高等学校总纲法》,就高校的组织和管理、入学和教学改革、人员结构和高校成员参与管理等问题做了统一规定,传统的“文化联邦制”被“合作型联邦制”取代,该法明确规定州政府逐渐向大学放权,高校有权实行自治[6]。 2. 大学管理自治的强化与契约治理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新公共管理思潮开始被引入高等教育改革之中。1998年《高等学校总纲法》的重大修订,对德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讲座制下的权力格局,学校和学院一级的权力开始得到增强。校长和院长逐渐掌握实权,行政事务的决策权逐渐向高层集中,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在形成。德国大学管理自治模式逐渐取代学术自治模式,大学内部行政的自主调控即大学行政管理的层级自主调控日趋增强。“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一些州的法律对大学校长领导权做出了规定。《勃兰登堡州高等学校法》规定,校长不仅是学术和非学术辅助人员的顶头上司,也是教授的顶头上司。《黑森州高等学校法》规定,校长全面负责高校行政管理,全权负责所有事务,任何其他机构不得以法律、学校章程或规章来指使他。”同时,德国各州大学法洞察到教授治校使大学陷入封闭的缺陷,通过成立高等学校咨询监督委员会引进校外人士参与大学的经营与发展。该机制客观上增强了德国大学行政自主控制机制,促使大学校长权力得到扩张[7]。在各州高等学校法不断回应外部环境变迁的同时,联邦宪法法院面临重新诠释学术自由的宪法内涵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变革形势的严峻挑战。联邦宪法法院对学术自由的重新诠释,进一步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提供了支持。“远距离调控”和“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使德国传统的国家控制模式中嵌入了竞争、契约与协商的因素,大学的绩效责任持续增强。大学管理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尽管未设立与公立大学分离的双重法律特性相对应的管理分支机构,但其以任务为导向,既作为国家机关也作为具有自主权的自治机构采取整体性行动,充分保障大学自治与绩效双重功能的实现。“企业特质”的引入使德国大学打破了国家管制的“一致性”僵局,“去管制化”“多样性”与“竞争”成为其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趋势。传统德国公立大学“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模式受到冲击。国家向大学适度放权,大学行政自主控制的力量逐渐增强,教授个体和学术评议会的权力向大学管理层和外部委员会转移[8]。 2006年,德国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基本法》进行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增强大学的自我调适能力,为各州之间展开关于大学组织形态与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竞争开辟广阔的制度空间。各州对大学组织形态变革的探索至此被赋予了合法性。德国通过部分吸收新行政法中“新调控模式”的思想,将目标协议引入大学内部治理,以具体的任务为导向,通过目标协议重构大学与基层学术组织尤其是学院的关系,旨在通过“契约治理”机制与理念的引入,减少国家、大学、学院和系所之间的等级关系,强化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大学之间,大学与各学部和学院之间,学院与系所之间,甚至大学与特定学术群体之间都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令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协商签订完成特定任务的协议。按照责任分散原则、资源与责任一体化原则以及目标—过程原则,将传统官僚科层制中的岗位职守改造为双方约定的协议。”[9] 当前,德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出现了以下变革趋势:一是校长的管理权限扩大,管理角色增强。以往直接对政府负责的监督转向对校长负责,原来许多掌握在政府手里的权力和职能向大学转移,大学层面的决策权力和责任增强。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由“教授治校”转变为“多元共治”,新型治理结构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混合式”的特征。三是调整大学组织结构,普遍实行校系管理制度,撤销原有的学部,转而划分为若干系所,原来许多掌握在讲座教授手里的决策权上移。研究所由原来的一名教授主持转向多名教授主持,强化系作为大学基本学术单位的管理功能,以此作为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二)学术自治与管理自治:法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变革中的权力博弈 作为法国公立大学的典范,诞生于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大学创立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征的大学治理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双重集权”体制。自拿破仑集权体制以来,法国高等教育实际是两种并存的管理体制和控制系统:一种是国家管制的教育行政体制,负责经费的拨付和学校规范;一种是扎根于学术行会的学术自治体制,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和教学。在1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颁布之前,法国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学院院长在大学中实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普罗斯特指出,“在过去的组织机构中,大学不过是学院的组合,真正的权力属于学院院长。在院长之下,各学科系所或其他组织形式毫无真正的权力,没有任何预算可供管理。院长之上,作为国家官员的学区总长主持大学委员会,只是发挥着大学代表的标志性作用”[10]。学院院长在教授同行中选举产生,不仅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而且还有重大的实质性权力,负责制定预算、实施经费分配、组织教学、决定教师聘任等。然而,学院院长的权力并不是独断专行的,整个决策过程完全是学院式的,每个教授都有讨论发言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法国传统的“学院式治理”模式,根植于学者行会的传统,重视教授团体的力量,同时包含同行决策等民主程序要素。 进入21世纪,法国大学的治理模式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世界大学排行榜(ARWU)对法国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提升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法国大学在新世纪以来不断调适大学治理结构。2007年8月法国颁布了《大学自治与责任法》,主要强调了大学自治以及校长和校务委员会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赋予大学更大的财权与人事权,校务委员会权力更为集中,行政效率更高。校长的权力也有所增强。作为大学战略规划的组织者和团队领导者,他可以录用合同制的教学、科研和行政人员并根据个人业绩颁发奖金。大学校长不再由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委员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大会选举产生,而只由行政委员会成员选举产生。教师的录用审查不再由专业委员会承担,而由遴选委员会取而代之,遴选委员会的成员经校长提名由行政委员会任命[11]。此次改革使大学一级的权力得到极大加强,校长和更为精简的校务委员会成为大学权力的核心。校长成为大学真正的管理者,而校务委员会成为唯一的战略机构,二者垄断了大学“中央行政系统”的治理权。原本也拥有权力(如科研政策)的科学委员会和学习与大学生活委员会完全转型为咨询机构。而校长对教师聘任、晋升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决定权力,则构成了校长治理权力增强的重大突破。 除了高等教育立法的规定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直接影响外,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契约治理模式引入,也构成大学行政权力持续增强的重要因素。通过实施“总经费预算”和“多年度合同制”重构公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促使政府从管制者转变为基于契约的宏观调控者,“以契约治理”为特征的新管理主义理念开始真正被引入法国高等教育治理之中。自1984年《高等教育法》关于国家与大学合同制度的安排到1989年正式实施“契约化经费政策”乃至2007年《大学自治与责任法》,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法国高等教育治理的影响被推向高潮。 然而,这种深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高等教育变革措施和立法,遭到多方的责难。反对者普遍认为《大学自治与责任法》的实施,使大学治理模式变得非常集中化,损害了长期实施且具有悠久传统的“学院式治理”。它有悖于学术自由的传统和经典价值,加剧了大学内部各权力(权利)组群间关系的失衡。Mignot-Gerard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可能威胁到大学内部管理效率的趋势是,学校与院系之间的分歧正在扩大,院系缺乏对决策的参与可能导致决策执行遇到困难或抵制[12]。2012年5月,巴黎第八大学一批教授甚至联名抗议大学校长“滥用权力”,起因是校长违反程序强行通过一项决议。学术自治与管理自治之间的持续冲突,使法国《高等教育法》的修法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法国政府更迭,《大学自治与责任法》被新法取而代之已成定局,经过反复而艰难的博弈,2013年8月,《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正式颁布。《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核心思想是赋予大学自主权,使大学更有效率的同时更具有学院式治理的民主。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新法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进行了如下调整:首先,合并科学委员会和学习与大学生活委员会,创建新的学术委员会,基于大学管理的具体任务对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修改和补充。同时,将校务委员会的部分权力转移给新成立的学术委员会,通过明确不同委员会的任务厘清其权力边界。其次,从整体上削减大学和其领导的校务委员会的权力,激发教学与研究单位(院系)在大学治理中发挥作用[13]。 事实上,在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中,一直有两种势力在较量。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对法国大学冲击较大,因此有人强调赋予校长和校务委员会更大的权力以提高大学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人坚守大学理念,极力捍卫传统的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学院治理模式,反对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前一种力量代表了外部干预,而后一种力量则代表了学术自治。从大学诞生之日起,这两种力量之间的博弈就开始了。两种力量在不同的时期此消彼长,宰制着大学治理结构演进和高等教育系统变革。《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消减校长的权力实际上预示着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这种在认识论与政治论、传统与现代、分权与集权、学术自治与外部干预的动态博弈中寻求平衡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也许正因为学术自治传统力量的制衡和反思批判精神,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义”再造才不至于过度介入学术治理体系的“心脏地带”,大学才不至于沦为市场抑或政府意志的附庸。新法律的颁布实施,正是根植于学者行会传统的力量斗争的果实。正如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部长日娜维耶芙·菲奥拉佐所言,“应当重新引入学院式治理,这才是大学精神所在,校长作为经营人根本行不通”[14]。 (三)公司治理冲击下共同治理的式微:美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演进的传统与现实 当代美国大学标志着世界大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治理结构建立在学术本位的制度基础之上,属于典型的“自治分权”模式。美国公立大学往往被视为广义的公共机构,具有州宪法上自治的法人、州法上自治的法人、州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公共信托等多种类型的法律地位。从大学和政府的关系来看,美国政府对公立大学实施远距离的间接调控,主要通过立法、财政控制和质量监管问责的方式,保障公立大学的自主性与公益性,并为之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此即范格富特所言的“国家监督模式”[15]。美国学术本位的大学制度还体现在行政力量服务于学术发展目标,学术力量主导学术发展过程,外部力量保护学术自由等方面。美国大学的成功在于大学自治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大学治理上凸显了社会参与、专业自主、政府引导、公共选择与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各行动主体良性互动的多元治理结构。根植于复合共和制与行政宪制的传统,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正在形成公共规制、集体规制与大学自我规制之间分权、合作与制衡的多中心治理格局[16]。而这也深刻影响到美国公立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由AAUP等高等教育协会组织所倡导的“共同治理”(shared governance)作为“学术习惯法”被法院适用,进而获得了法律效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从“教授治理”(faculty governance)走向“共同治理”,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重大转向。 与整个大学强调科层管理不同,美国大学的院系治理以教授的社团统治为主,在与其他权力博弈的过程中,这种社团式的教授控制模式能够有效维系学术自由。由于学院院长以及系主任主要由教授选举产生,对教授负责,其行政权力受到学术权力的有效制约和规范。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言,“大学系统的基层机构基础深厚、牢固,顽强地抵制外部强加的变革,州政府常常因为大学教授用于教学的时间太少而发怒,但教授仍置之不理,继续想方设法把时间用于研究,教授的做法常常受到行政权力的保护,以吸引和挽留学术人才,教授的专业权威在基层学术组织中得到加强”[17]。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在大学层次,其学术评议由大学评议会下属的学术人事委员会负责,教师是评议会的当然成员,高级行政人员是评议会的职能成员,只有议事权而无表决权;在院一级,学术评议会由学院教授会负责,组成人员包括教授、校长、分管学术副校长、学院院长等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同样只有议事权而无表决权。在整个学术评议过程中,学术人员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另一方面,校长通常作为学术评议会的当然成员,在学术事务上起着协调者和监督者的作用,以免发生学术权力滥用的情况。此外,教师在重大学术事务上的决策往往需要经过董事会的最终审核才能生效。这表明尽管学术权力正向院系下沉,大学层面仍保留着一部分重大学术事务决策权以协调和统筹学校整体发展。 然而,这种“共同治理”的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受到“公司治理”范式的冲击。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和新公共管理思潮的渗透,不断增加的问责压力和竞争压力,迫使美国公立大学通过知识商品化、治理方式公司化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公司化和市场化介入使大学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增强,大学“中央行政系统”的控制权力不断得到强化。英美大学治理中被奉为圭臬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横向分权制衡”的“双层治理结构”(“两院制治理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这一趋势同样反映在同属英美法系的加拿大和英国的公立大学中。1971年,多伦多大学率先从两院制治理模式转变为一院制治理模式[18]。而在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关大学的立法倾向于赋予管理层而不是理事会更多的权力。这使得大学理事会的地位逐渐弱化。与加拿大和英国类似,全球化下知识经济的洗礼促使美国公立大学与产业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达成。大学日益成为生产、应用和传播知识的私营公司。这导致美国的大学正在悄然偏向公司治理模式。“在研究型大学中,共同治理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公司治理却成为常态。”在市场化、政治化、公司化以及工会化等多重因素的交叠影响下,外界迫使大学顶层建立更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提高重大事务决策的速度和效率。在公司治理模式中,董事会是大学事实和法律上的权力中心和决策中心[19]。大学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更接近企业,尽管大学并未废止共同治理结构,但通过建立新的管理结构并赋予管理人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公司化的治理方式与共同治理可以并行不悖[20]。拉普沃思认为,“公司治理模式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学术参与度降低、管理主义兴起和大学运行环境变化的结果”。1980年《拜杜法案》(The Bayh-Dole Act)的颁布,使大学有更多的自由将研究投放市场获取利益。这增加了工商业界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控制权,从董事会的人员构成来看,具有工商界背景的人员比例越来越大。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公立大学中有49.4%的董事会成员来自工商界,而在1986年这一比例不超过40%[21]。 美国公立大学中的权利救济和保护机制也随着治理结构变革发生变化。随着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和大学事务的复杂化,各种纠纷的调解和处理的权力以纠纷的性质和内容为基础在学校和学院之间逐渐产生分化,如果纠纷性质属于涉及学校发展的综合事务,则交由校理事会处理与相关校级纠纷裁决机构。反之,则由各学院相应机构自行处理。例如,密歇根大学章程明确规定如果案例所涉及的事项主要与相应教职工所在的行政单位有关,则该案例交付给各学院执行权力机构,如果涉及学校总体事务的案例,则交付给理事会学校事务咨询委员会(SACUA),且不管交付给谁进行处理,都要经过调查、听证、复审决策等民主程序,该过程受到校内外力量的共同监督。 总体上看,共同治理与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拉锯,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公立大学在理想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因素、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徘徊与无奈,展现了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两种制度逻辑之间冲突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早在1918年出版的《美国高等教育》中,罗伯特·M·赫钦斯就批评了美国商业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侵蚀,表达了追求人文主义教育哲学的理想和情怀,这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2]。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这两种哲学呈现了钟摆式的变化特点,伯顿·克拉克所概括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也正基于此。目前,美国公立大学的过度公司化和商业化已经对学术自治带来了挑战。市场对大学的影响以及政府的介入使得外部干预对学术自治产生了威胁,学术职业在新管理主义的情境下充满不确定性和矛盾。如何在外部干预和学术自由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实现公立大学公共性与自主性的辩证统一,是未来美国公立大学治理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共同治理的式微,美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上下分治”特征日益鲜明,强有力的“中央行政系统”与“退守”至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自治力量之间保持着脆弱且微妙的平衡。 二、任务导向型法权配置:经典高等教育哲学观的现代转换与治理意涵 伯顿·克拉克认为,“一个结构复杂的大学本身就趋向于成为联邦体系:半自治性质的系科、专业学院、讲座和学部,犹如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各自都有特殊的利益追求,并且都反对一统天下的权威”[23]。围绕大学的各类任务,展开权利或权力的复杂博弈,是中世纪以来大学法权治理的内在机制。大学任务的稳定与变迁,既根植于大学的事务本质与深层哲学内涵,又清晰展现着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之间法理关系的持续变革。 总体看来,西方公立大学的治理模式正呈现出如下共同趋势:第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影响下,西方的公立大学普遍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强化的机构自治伴随着更高程度的问责和更严格的质量保障程序出现。第二,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大学治理的任务愈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更多具有行政与学术双重属性的“交叉”性综合事务出现,要求提高大学治理的回应性、商谈性和有效性,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行政控制系统”的作用。第三,以工作性质的区分和任务的分配为基础,大学治理的权力边界逐渐厘清。以任务为导向,行政权力逐步上移至学校顶层,管理自治在大学层面得到强化,学术权力下沉至基层院系,学术自治在院系层面进一步强化,学术人员在大学决策中的作用下降,而在基层学术组织中的控制权增强[24]。 目前,公立大学的组织特性与哲学内涵正在通过“法律化”的方式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上下分治”变革趋势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支持。经典高等教育哲学观中“政治论”与“认识论”的二元对立关系正在发生现代转换,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的冲突整合,成为世界各国公立大学法权治理的法理依据与合法性来源。两大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都试图通过工作内容的划分和治理规则的细化,厘清大学内部各法权主体的结构、边界与互动方式。从深层次而言,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两种制度逻辑的冲突整合,蕴藏着任务导向型法权配置的治理意涵。作为公立大学治理中各类权力(权利)互动表征的内部治理结构,受国家法律秩序与大学自治秩序的共同规制且根植于公立大学特定的任务诉求。以公立大学的任务为导向,厘清国家公权力、社会教育权(私权利)与学术自治权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中的作用边界与影响方式,构成公立大学任务导向型法权配置的核心要旨。 “如果将知识载体系统地分解为基本要素,我们首先发现的就是劳动分工,它是任务的界定和委派,置人于特定的角色之中,并把特定的责任与义务分派给他们,把整体转化成许多根深蒂固的利益。”[25]大学作为一个多元任务型组织,其治理实践围绕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展开,因此可以通过对工作性质、内容及其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来厘清权力边界。在划分治理权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包括:全局统摄性原则、最低层次决策原则与学术事务归属原则。全局统摄性原则意味着涉及学校全局的核心事务的治理权力需要保留在学校层面以便统摄全局,这其中又涉及全局性的行政性事务和学术性事务。它呼唤建立“横向分权”的双层治理结构,即全局性的行政事务(例如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基础建设与投资)由最高行政机构如校务会、校长等统筹,以提高行政权力的治理能力和效率;而全局性的学术事务(如学科专业的规划、调整与建设以及学位授予和撤销)由校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校级学术机构进行决策,行政人员可以参与但无决策权。正如学者马克·泰勒(Mark Taylor)所言,“比较清晰的是,委员会最终拥有对大学的行政管理、财务付偿、生存发展负责的权力,而理事会则保持对学术事务的最高权威”[26]。除此之外,全局性的综合事务则在吸纳教师群体参与的同时由校级行政权力决策。其余不涉及学校全局、基于院系的事务,都应坚持最低层次决策原则。在下放治理权的同时,促进院系内部形成以教授为主的决策权力、以师生为主的监督权和以行政人员为主的执行权相互制衡的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结构。这既符合大学“底部沉重”的特性,又顺应了大学治理重心下移的变革诉求。 正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任务型组织,大学治理所涉及的任务是复杂、多元且变动不居的。它既包括治理维度,也包括法治维度。既需要完成与科学研究、教学、社会服务相关的“显性任务”,也需要处理各类法定权力(权利)即“法权”互动和博弈的“隐性任务”。在对大学治理中的工作和权力进行划分时,需要明确行政权力上移并不代表院系等基层学术组织没有治理权。伴随着学术权力的下放,保障学术权力运行的财权和人事权也应随之下移。由此,大量基于院系的行政事务需要授权给基层执行系统处理;学术权力下移并不代表大学层面没有学术权,部分涉及学校全局的重大学术权如学位评定、学术惩戒等权力应保留在校级学术机构手里,以确保大学的整体利益。 三、基于任务的“互动式”法权: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策略 当前,西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从“双层治理结构”的“横向分权”走向“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纵向分权”的变革趋势[27]。我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变革应充分吸取欧陆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各自的优势,在大学层面借鉴英美等国所实行的双层治理结构,实行决策机构和学术治理结构的“横向分权”与共享式治理。在基层学术组织治理层面,则应借鉴法德等欧陆模式国家实行的学院式治理模式,促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和“教授治院”。最终,实现校级层面共享治理和院级层面教授治院协调互动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基于任务导向型的法权配置理念,依据全局统摄性、最低层次决策与学术事务归属等原则,对大学内部各类法权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形塑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互动式”法权结构[28]。 (一)按照工作内容和权力性质厘清大学与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责范围和权力边界,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充满活力的基层学术组织 大学治理最理想的结构是强有力的中央行政系统中枢和被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这正是伯顿·克拉克在创业型大学五个典型特征中提到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活跃的基层学术组织[29]。目前德国、法国、美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反映了对这一理想结构的追求,德、法、美三国的大学治理实践表明,国家法律秩序和大学章程共同明确规定了学术权力和非学术权力在校级和院级学术机构参与学术事务的权限范围。根据“学术事务归属原则”,无论在校级还是院级的学术机构中,教授群体都享有对基本学术事务的决定权,而行政人员则主要享有相关事务的知情权和执行权。当然,教授群体的决定也受到来自非学术人员等其他权力(权利)组群的制约。在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对关涉学校发展的重大学术事务,董事会或理事会对校级学术权力代表性机构的决议结果可以进行否决,对其建议实施可以决定是否接受。 根据制约目的,可将公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约机制分为防范性和协调性两类。“防范性制约机制旨在规制不同权力各自的作用空间和界限。防范性制约机制力图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有效隔离,保障学术权力相对独立的运行。”[30]协调性制约机制,旨在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沟通,避免二者的割裂导致大学决策执行的失败以及其他潜在的学术权力错位、越位危机。除防范性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外,协调性的权力机制也存在于各大学章程的规定之中:一是从学术权力代表性机构组成人员的规定来看,其人员构成呈现多元化,非学术人员也是学术权力代表性机构的重要组成群体;二是从不同群体在学术权力代表性机构中职责权限的规定来看,教授级别的学术人员享有基本学术事务决定权,行政人员多数只有议事权而无表决权[31]。 我国公立大学行政权力“是依靠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意志、社会要求、学校规章等制定的强制手段形成的影响和支配大学内部成员和机构的一种权力形式”[32]。国家意志向大学治理的渗透乃至宰制,主要依靠大学行政权力实现。这使得行政权力具有特定的公权力属性。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确认,行政权力的科层治理特征也日益鲜明。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双向介入,使大学行政权力不断扩张,权力失范乃至异化的情形比比皆是。它不仅造成“双界性法人”特有的“公私串权”的法律乱象,更衍生出大学治理的“泛行政化”危机。大学内部治理表现出严重的权力失衡和权利缺失困局。实际上,我国公立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主要集中在高层;基层院系缺乏包括学术治理权在内的各项权力。大学治理呈现出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的“泛行政化”态势。为改变这一格局,一些高校采取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的“防范性制约机制”的改革举措。然而,这种改革举措也面临着忽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沟通需求以及两种权力形态共用一套“决策执行系统”的事实。此外,有研究者通过对已核准公布的18所部属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各校章程对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模式的规定存在着法律依据变动、条款表意含混、法定权力虚置、关系定位不清、程序衔接不严等问题”[33]。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反映了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诸多探索实践,依旧无法按照任务导向的法权配置逻辑给予理性的部署。 从深层次而言,促使公立大学治理中任务、权力(权利)以及“法秩序”三者的内在契合,建构任务导向型法权配置逻辑,是大学治理的根本议题。基于此,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必须依据工作内容、任务范畴、权力性质和组织层级,划分各法权主体的权力边界与互动方式。通过完善国家法律秩序、大学章程及其具体治理规则,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运行逻辑,对大学内部行政权力行使的范围、介入学术权力的途径和程序进行规定,对其不当介入时的纠错与惩戒也应做出可操作性的规定。应明确学术权力在大学与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纵向配置关系,完善学术权力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控权以及师生权利救济机制,明确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地位、权责及其实现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将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管理团队,转变为学术委员会的日常服务机构或办事机构,形成基层学术组织内部“教授团体决策”“行政团队执行”与其他各类权力(权利)组群民主监督的治理结构。 (二)增强基层学术组织自律与自治机制,完善决策权、执行权、民主监督权之间分权制衡、协商互动的学院式治理结构 根据权责对等和财权划分原则,在学术权力“下沉”的同时,应辅之以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赋予基层学术组织以必要的财务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以此实现克拉克·克尔意义上的“集中的创新主义”[34],促使基层学术组织成为相对独立且能动的“制度性企业家”与行动者,从根本上保障“上下分治”。现代大学治理的“最低层次决策”原则表明,将制定资源分配决策的人和最终使用者重合,能够将资源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应避免基层学术组织“复制”大学层面的治理结构,实现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制度化。“改变学院内部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使学院褪去‘科层制’的色彩,真正成为一种学术组织。”[35]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推荐阅读: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07-2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案10-17 饱和不饱和溶液教案09-23 标准溶液的浓度06-12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10-24 课题1溶液的形成好10-08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学案09-22 磷酸溶液10-19 改性溶液06-20 溶液问题07-12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