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2024-10-15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精选10篇)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篇1

游戏目标

1、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超市→付款,得到商品。

2、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懂得超市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游戏准备

1、一个有货架的类似超市的.场地准备。

2、给幼儿普及关于超市的基本知识。

3、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游戏过程

一、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1、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超市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超市,我们也看过超市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超市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超市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超市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超市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超市里买东西了。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超市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二、进一步导入游戏。

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超市,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超市要谁来看店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超市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不会去招待。

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的情况。

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超市买东西等。

3、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整理游戏材料。

2、交流游戏情况。

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超市买了些什么?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篇2

幼儿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情绪波动较大,易排挤外界的人或事,同时也表现出想家、念家的情感,教师的安慰自然少不了,可一下子面对眼前这么多的幼儿, 教师该如何一一应对呢?此时,我们通常的办法是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

一、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

一个三岁孩子的生活经验可能只来自家庭和幼儿园,因而“娃娃家”就是这个年龄阶段最喜欢玩的角色游戏。在进行角色游戏环境创设时,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并告诉幼儿游戏材料的名称和游戏材料的用法。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和活动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 “娃娃家”里必备的一些玩具是娃娃、家具、餐具、常用的生活用品等。在他们把对父母亲的思念转移到对娃娃的关心、 照顾上,以此来体验父母亲对他们的体贴和爱抚,这也是他们对所了解的生活的再现。

我们在进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时,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性别差异。女孩子对“娃娃家”比较感兴趣,如果班上的女孩子较多,我们不仅要在班上多创设一些娃娃家,还要在材料的投放上多下点功夫,多备一些娃娃的衣裤(女孩子有给娃娃穿衣裤的喜好)、脸盆、饰物等;如果班上男孩子较多,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圆盘(做驾驶盘)、车票、红绿灯等,在投放玩具时要数量多、种类少而且在形状上比较形似的成型玩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幼儿争抢玩具。这样游戏开展起来就更有意思,幼儿也更投入。

二、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幼儿由于独立性差,他们的社交活动往往只限于父母、亲人在内的家庭范围,和别的儿童接触很少,即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彼此很少交往。幼儿园使幼儿周围的人增加,其每天能接触到许多同伴,这里举两个事例来加以说明。角色游戏为独生子女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在小班角色游戏时,最主要的还是模仿,这时应和家长多交流,让家长有意识地扩展幼儿的生活圈子。多和幼儿交流,多带幼儿外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教师仔细的观察既可帮助其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明确其工作的方向,如分析正确选择游戏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如何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等,也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帮助幼儿愉悦地开展游戏。在指导小班幼儿孩子游戏时,老师首先要做一个旁观者,运用平行游戏法对幼儿进行指导,发现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以 “角色”的身份加入角色游戏中去。例如:一位“妈妈”嘴里不停地对宝宝说: “噢,宝宝乖,宝宝不哭,妈妈给你吃东西。”可宝宝不理睬(“妈妈”表现出仍在哄宝宝的神态),这时一个在“妈妈”旁边驻足很久的男孩抢过“妈妈”手中的娃娃。教师没有指责男孩,而是以客人的身份去抚慰女孩,同时观察男孩接下来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像模像样地把娃娃抱到医院对“医生”说:“这孩子怎么一直哭,是不是生病了?”“医生”对新来的病人表现得很热情,忙以医生的职责为娃娃看病。看到眼前的一切教师应该明白,男孩已进入“爸爸”的角色,这时客人对女孩说:“原来娃娃的‘爸爸’发现孩子生病才这样做的,等一会娃娃看好病回来,你们可要好好地照顾娃娃啊!”女孩破涕为笑了。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不仅能为幼儿明确角色的定位,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进行。又如:一个男孩戴着家里带来的大盖帽,腰里束着皮带,在游戏时到处对别人讲:“我是警察。”可是无人理睬,显然同伴们不接纳这个角色。教师见状,即以公共汽车乘客的身份上前请求“警察”援助,对男孩说:“‘警察’叔叔,不好啦!前面十字路口的交通乱透啦!车辆堵塞,请你快来指挥呀!”男孩立即奔赴现场,指挥起交通,道路畅通了,司机和乘客都对“警察”表示感谢,此时“警察”就已经真正进入角色状态。事例告诉我们:没有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或许以上两个游戏都会因为问题的产生而终止。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有感情地讲评,然后和孩子一起整理游戏材料、游戏场地,慢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活动后要有情感地讲评,讲评可以让幼儿对角色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让游戏水平得到提升,又能让游戏往更深一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试着讲讲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篇3

一、创设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游戏氛围的创设分为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游戏材料的投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同时结合本园的特色,我们以卡通形象米奇作为游戏环境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孩子的角色游戏能力开设了:米奇妙妙屋、米奇美食店(米奇烧烤店、米奇点心坊)、米奇美发屋、米奇购物广场等。红色、黑色、白色三色的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游戏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特点,为此,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同样要符合幼儿的喜好,米奇的卡通形象则符合了这一点。

游戏环境的创设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投放,除了定期的常规性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还切合主题,根据每个主题的特色,在相应的角色游戏中投放具有主题特色的游戏材料。例如在米奇烧烤店中,除了一些典型的如:豆腐干、羊肉串、烤鸡腿等等,还会根据季节和主题的变化投入新鲜时蔬烤串;而在米奇超市,我们也会根据相应的主题投入符合季节性和主题性的食物、物品,例如时令鲜蔬、热水袋、电风扇等。让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我表现

幼儿的角色游戏的基础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幼儿模仿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行为和言语的游戏,通过耳濡目染的接触,他们在游戏中反应不同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例如:妈妈需要照顾孩子,买菜;爸爸需要带妈妈和宝宝出去玩,需要工作;营业员需要招待客人等等,为此丰富的生活经验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表现。

在这方面,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了,例如可以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去逛逛超市,看看营业员、收银员是怎么工作的,也可以在家里的时候,请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情,知道爸爸妈妈在家里是怎样打理家的,饭菜是用怎样的步骤做出来的等等。

孩子们年龄小,为此获得的生活经验也相对来说较为零碎,这时候,便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进行整理,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老师通过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出完整、正确的生活经验,幼儿会说了,便想说了,游戏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为此在会说、想说、敢说中,孩子们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游戏前的指导,让孩子带着目的,有意义地去玩游戏

角色游戏是小班幼儿长期要玩的游戏,为此游戏前指导不需要大篇幅的高谈阔论,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应当根据在上次幼儿游戏中老师发现的某个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并请孩子自己来说应该怎么做,锻炼幼儿自己想办法克服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老师适当提出一些这次游戏要注意的问题,让幼儿在游戏中有目的地去玩,让孩子们的游戏不再盲目。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问题太多幼儿不容易掌握,为此,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日积月累中,幼儿逐步掌握,反而能使他们更好的进行游戏,掌握游戏规则。当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除了在游戏中进行提醒外,也可以在下一次游戏开始时明确地提出,由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逐步更好的掌握游戏规则。

四、游戏中的指导,老师也是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的角色游戏开始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爸爸、妈妈、营业员、点心师……那老师又该以怎样的一个姿态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进行指导呢?老师应当同样以角色的形式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进行指导。以米奇妙妙屋为例,老师以小客人的身份去娃娃家做客,这时候就可以以问题“今天我来做客了,呀,我有点口渴了,妈妈能给我倒杯水吗?我有点累了,这个凳子可以坐吗?”等,让妙妙屋的孩子知道,客人来了应该先给客人倒水并请客人坐下。

在这一刻,老师和幼儿是平等的角色关系,幼儿在与老师平等的角色对话中,老师将游戏的玩法、语言、规则等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言语中,孩子们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自然的从中获取了有用的信息,指导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逐步成为游戏的小主人。

五、游戏后的指导,让孩子了解游戏中的不足与优点

游戏结束后的指导对于整个角色游戏的进行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对孩子们游戏的总结。以照片的形式进行总结则能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

角色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相机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点滴,可以是好的现象,也可以是不好的现象,但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应当以正面的,好的榜样作为主要的讲解,而以一两个不好的作为孩子们的关注点,由于照片都是现场拍的,为此,孩子们一下就能看出谁在做什么,兴趣也比较浓厚,正面的榜样作用容易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不好的行为习惯则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并在下一次的游戏前的指导中在此强调,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掌握角色游戏的玩法、规则。

六、整理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为此,从孩子刚接触角色游戏开始,便应当引导孩子在游戏结束后,整理游戏材料,根据孩子的能力,对孩子提出符合其能力的整理要求,让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小班刚开始,可以请孩子帮老师、阿姨一起整理,将掉在地上的,或者被拿到别的地方的材料拿给老师。而在幼儿逐渐熟悉游戏环境后,则可以让他们将每个游戏区的材料放好。等到幼儿已经能够较好地进行游戏后,则可以请幼儿将材料放到指定的位置,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分类摆放。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班角色游戏反思 篇4

案例:

角色游戏开始了,天天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昊昊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天天狠狠地撞了一下。天天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象平时一样教育昊昊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昊昊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天天边哭边说:“昊昊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昊昊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昊昊和我一起扶着天天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昊昊把车开得太快把天天撞倒了。”于是,涛涛医生就让天天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昊昊:“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天天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天天的腿,“不行,天天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昊昊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涛涛“医生”的口“教育”了昊昊。如此,不仅避免了昊昊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昊昊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天天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反思: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 篇5

1.尝试在游戏中渗透有关庆“六一”的情节内容。

2.乐意与同伴有礼貌地交往,体验交往与分享“庆‘六一’”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游戏准备:

1.划分好各角色区,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

2.丰富幼儿有关庆“六一”的生活经验。

3.幼儿已按意愿选择好游戏角色。

游戏过程:

(一)谈话,引出游戏主题。

师:前几天天我们一起过了一个什么节日?是怎样过的?我们快乐街上也要为宝宝和小朋友们过“六一”节。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师:娃娃家怎么为宝宝过“六一”节呢?客人可以买什么礼物送给宝宝?送的时候对宝宝说些什么话?超市、幼儿园等部门又可以怎样来为小朋友过节日?谁来介绍一下。

2.师:过“六一”节大家都会很开心,除了说祝福的`话和送礼物,还要有礼貌,等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来说说你们的开心事,好吗?

(三)幼儿游戏,老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并以顾客的身份去买礼物送礼、坐客等,帮助幼儿发展游戏情节。

(四)游戏评价。

1.师:大家玩的开心吗?请你把开心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交流、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开心的原因)。

2.师:有没有遇到困难呢?是怎样解决的?(幼儿交流,视情况加以讨论)

3.教师小结:今天我也很开心,我们快乐街上的小市民都很有礼貌,还为宝宝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过了“六一”节,现在老师也祝福大家: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如何开展小班角色游戏 篇6

一、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1、游戏的开展密切依赖主题形象玩具

幼儿最早期的游戏是摆弄玩具,玩具在幼儿游戏中起支配作用,幼儿拿到玩具后最感兴趣的是动作,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简单动作。一切初步的交往也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产生的,角色意识也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增强的。如,孩子有了一个娃娃,就会产生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一系列的动作,进而使幼儿有了要当妈妈的角色意识。小班小孩,他们不是先想好玩什么而玩什么,而是看到什么玩具就玩什么内容,他们选择替代玩具也并不是有意识的,往往看到有什么就用来替代,要求极低而且非常具体,具体到物体的某一特征,如孩子要喂娃娃吃饭,没有调羹,他们会找一根长条形的积木代替,这时只有那长条形与调羹相似,但他们也用得津津有味。

2、小班前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兴趣是很不稳定的。

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往往会改变,往往是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所玩的东西,而跑去玩别人的。因此他们所玩的主题、情节及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极不稳定的。小班孩子在游戏中往往是跟着老师。老师到哪个主题,许多孩子就会跟着到这个主题。在游戏中,经常是一个主题有了新的情节,许多孩子也照着做,如娃娃家中有给娃娃过生日,接着家家都过生日,游戏中出现了菜场,不管是爷爷、奶奶、爸爸都会反反复复地去买菜,这时候是没有规则可言的,这样的现象起码持续两到三次,才渐渐地恢复常态。在游戏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不懂规则,一旦有矛盾就大哭大叫,无法解决,最终容易放弃矛盾或告诉老师由教师帮助解决,如两人挣夺一把刀,要么大哭大叫互不相让,要么其中一人放弃。

3、个人游戏和平行游戏占很大比重

介于第二个特点,因此个人游戏和平行游戏是小班角色游戏的两个重要形 式。小班孩子刚刚入园时,他们玩游戏没有交往,他们喜欢独自摆弄小碗小勺、抱娃娃、摆弄娃娃,属于个人游戏。虽然这种个人游戏不需要相互配合的技巧,但是合作游戏的基础。

个人游戏也分两阶段,(1)提供玩具,自由摆弄的个人游戏;(2)每人一个 娃娃、一个碗、调羹、毛巾等的并列个人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一个人游戏,幼儿有了初步平行并列的游戏。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共有有个娃娃。这时互相间就产生了最初的交往,但这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干各的,爸爸烧菜烧饭,喂娃娃。妈妈有自己烧来给娃娃吃。

孩子就是这样从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不注意别人的存在——向注意别人 模仿别人的成熟平行游戏发展,这时一个班的娃娃家有十几个,大家都平行并列地玩着。

由于小班孩子的模仿特别强,就特别需要老师的参与。

4.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所反映的内容也较简单,开始孩子们就玩 娃娃家游戏,反映的内容是你烧饭喂饭,我也烧饭喂饭。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他们即使有经验也不会在游戏中反映。

通过多次游戏以及老师的参与、指导,才渐渐地较为丰富起来,也产生了 其它主题如菜场、医务室等。

5.小班孩子在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

小班小孩的大肌肉迅速发展,小肌肉处于发展阶段,他们从家里到幼儿园独立性增强了,也很想表现自己,而语言交往需要一定的技能,但还缺乏交往的这种能力,但是他又是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于自己的动作。如买菜时总是先用手抓要买的东西,给钱就要走了,即使学习了买卖用语,他们也总是上述动作很多,语言能省就省,医务室里的医生都不断地给病人听诊、打针,他们常常是一连串动作组成一个情节。

二.小班角色游戏的目标 总目标:

1.会玩主题形象的玩具,并以玩具反映幼儿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生活经验。2.学习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他们最有特征的动作,产生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

3.会在某一主题环境中独立地游戏,并逐步发展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4.学会掌握使用玩具的简单规则,学会整理玩具、有爱护玩具的良好习惯。第一学期目标: 1.会操作主题形象的玩具,会用玩具玩简单的角色的游戏,并能反映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

2.学习扮演1—2个角色,知道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角色最主要的动作。

3.在以个人并列游戏为主的活动中,逐步会发展到与旁人玩主题角色游戏,并进行最初步的交往。

4.逐步学会掌握使用玩具的简单规则,学习整理玩具,有爱护玩具的良好习惯。

第二学期分目标:

1. 玩多种玩具,并以玩具反映他们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会玩简单的主题角色游戏。

2. 会在某一主题游戏中扮演自己最熟悉的角色,知道自己扮演角色的名称,模仿他们最有特征的动作,能产生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3. 会在某一主题环境中独立地玩,愿意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往。4. 能初步掌握玩具使用的简单规则,会整理玩具。

三.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放任幼儿自己玩,教师不 参与的话,这个重要手段就会失去效果。指导角色游戏又不同于其他活动,要使 孩子的游戏水平发展得快,那么教师是否有一颗童心,是否运用灵活的间接指导 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七方面的指导都离不开教师细致而有效观察!

1、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始业阶段:幼儿刚入园,可以为幼儿分割出几个小的区域,使还不适应集体活动的孩子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摆弄玩具,以逐步适应集体游戏。

开始阶段:针对孩子依赖玩具,好模仿的特点,提供他们的玩具种类由单一(娃娃)到逐渐增多,注意同一类玩具,数量一定必须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否则必然引起幼儿争夺玩具。

发展阶段:教师为幼儿创造许多娃娃家环境,一个班需要十多个或更多,一般都布置在教室的四周,每个家都围起来,里面有娃娃,有一顶数量的餐具、炊具、有小床等。

提升阶段:随着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游戏主题内容扩展了,以娃娃家为主,又有了菜场、医院和理发店等,(如果托班开始玩角色游戏,本阶段更将成为小班的主要阶段,今天向大家展示的四个小班情况也是不同的,小

一、小二班经历了两个学期托班、小三经历了一个学期托班、小五是新小班,进入提升阶段的时间和幼儿的游戏能力是不同的,这正是角色游戏的自然表现。

小班孩子对于玩具,环境的依赖是很大的,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一定情景的游戏环境和提供形象生动的较高结构的玩具,如教师们自制的冰箱、微波炉、电熨斗、煤气灶等等;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教室的实际空间,因地制宜地与其他主题区角相融合,如自然角与菜场、图书区与娃娃家、表演区开设幼儿园等等;通过教师的努力,孩子们就会得到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2.运用多种方法引出主题,激起孩子游戏的欲望。

⑴谈话,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多数幼儿还处于旁观者状态,这时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一下子激起孩子扮演角色的欲望,如:“呜„„出示娃娃,娃娃哭得真伤心,她要找谁呀?”(爸爸、妈妈),“娃娃的爸爸妈妈到哪里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娃娃真可怜,谁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呢?”“我来做妈妈!我来做爸爸!”

⑵运用新玩具,如菜场中出现新的品种;娃娃家提供一个塑料盒可以用它干什么呢?来展开。

⑶情境重现或表演,你是怎么去买菜的?售货员是怎么买的?教师设计情境表演等等。

以上方法比较常用,通过这些方法为角色游戏的进行开一个好头。

3、教师要参与幼儿游戏,以角色身份和幼儿一起玩,以游戏口吻进行有重 点的指导,并注意随机指导。

小班孩子刚开始玩游戏时,教师的指导千万不要心急,不要急着问:“你是 谁?在干什么?”让孩子有独立玩的过程,教师以角色身份和幼儿玩平行游戏效果很好,这时参与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幼儿的游戏动作,因为小孩子好模仿。如:幼儿做妈妈只会抱着娃娃喂饭,教师做妈妈,可以一边抱着娃娃吃饭,一边说:“宝宝乖,饭好烫,妈妈来吹一吹,来!张来嘴巴,啊呜一大口。吃饱了,妈妈抱你睡觉了,恩„”边抱边拍边摇。这样一来,教师的动作在潜移默化中给幼儿模仿去了,同时也会使他们联想到生活中所看到的大人哄孩子的一些动作,随着动作的不断积累,幼儿就会和角色联系起来,逐步培养起角色意识来。

教师参加游戏,孩子的兴趣会特别高,在这时教师运用游戏的口吻间接地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孩子一开始游戏只记得买菜、烧饭、管娃娃,而玩具餐具总是摊得到处都是,教师就扮演居委会的王奶奶给大家开个会,要评比卫生娃娃家,有些什么要求,然后一家一家都检查,一方面促使幼儿整理,一方面又引导幼儿与王奶奶之间的交往,由于师生都在游戏,孩子在无压力下自然地接受了,效果较好。也由于教师的不断参与,幼儿的游戏内容、交往能力也一点点地提高了。

除了围绕目标重点的指导以外随机指导也是角色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每次游戏教师都有计划,但角色游戏时是有许多变化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需要教师注意观察,进行适时的随机指导,对游戏的发展帮助很大。如娃娃家里爸爸洗了被子想晒到高高的墙上去(图书架)结果墙倒了,教师可以过去问:“**,你想把被子晒到什么地方?你的人高还是墙高呀?那多不安全呀。你们这儿有没有阳台呀?”最后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被子晒到“阳台”(椅子背上)上,通过这次指导,幼儿既得到了安全教育又解决了问题,也不打击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4.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刚开始玩游戏时,他们即使有了生活经验也不会反映,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孩子回忆生活经验,参与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这一点在游戏的开始部分进行之中,评价之时都可以进行,如启发幼儿回忆一下爸爸妈妈是如何为他们过生日的?回家观察爸爸妈妈怎么烧菜呀?再进行回忆,娃娃病了怎么办?爸爸妈妈给你做了什么你觉得身上特别舒服。幼儿反映生活时有一个特点:比较粗,动作很笼统,如烧菜一个动作,洗脸一个动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把动作化开来,如烧菜的步骤:洗菜、切菜、放锅、擦锅、倒油、放菜、翻动、放盐、放水、放味精等,幼儿看在眼里他的动作也一定会多起来的。

平时也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参观医务室观察医生给人看病,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在交谈时,谈论一些生活细节;晚上以后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爷爷、奶奶又在做什么?游戏;玩具商店、小兔买萝卜为菜场游戏作了好知识经验上的准备。

5.教师在游戏中注意个别孩子的引导。

每个班总有少数幼儿性格内向,胆子小,能玩个人游戏,但玩集体游戏了,他们几个总会游离在外面,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我会上前问;“xx你想做娃娃什么?”我们去问问看他们的娃娃有没有妈妈或爷爷、奶奶好吗?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有的幼儿进入游戏环境中也只呆坐着,有时我会走过去跟她说“娃娃哭了,你听,她在说奶奶抱奶奶抱”,有时“我想给娃娃买点糖,我们一起买好吗?”有时妈妈一个人在给娃娃洗头,我说“奶奶快来,帮帮忙”渐渐地这些孩子的游戏积极性高起来,角色意识也有所提高。

6.充分利用讲评

讲评是一次游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讲评,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孩子肯讲话,有听的兴趣,一次好的讲评作用是很大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讲评时要围绕目标。

②注意观察抓住重点才能言之有物。

③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差,做的事讲不出,可以让幼儿再现游戏情节。④多让幼儿讲,发展幼儿语言。⑤注意倾听习惯的培养。

⑥注意激发幼儿的情感(爱护娃娃,同伴间友好,尊老爱幼,有礼貌等)⑦在幼儿讲的基础上,教师要取其精华为游戏服务。

⑧用角色的身份,游戏的口吻讲评

如奶奶、市民、民警阿姨等等。⑨抓住随机事情进行讲评。

讲评方法:再现、情境表演、介绍新玩具、讨论和小结 7.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拾习惯

要求:①让幼儿明确玩具的固定位置。

②玩具摆放的方法(如那么多餐具、炊具如何放进小篮里)③先收什么再收什么最后收什么;明了收拾的次序。④自己这个游戏或自己家收完了,再去帮助别人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篇7

【案例二】仔细观察孩子们, 就会发现他们玩时往往会重复一个动作。比如, 一棵“小包菜”或一棵“小蘑菇”放在碗里, 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舀着吃, 重复着“舀”和“吃”的动作;他们喜欢炒菜, 拿个小铲在锅里搅啊搅, “搅”的动作让他们很享受;他们喜欢切菜, 就反复切……

【案例三】孩子们玩的时候, 会有简单的交往, 说上一二句话, 出去串串门儿……但他们的交往一般不需要对方的回答, 也不在乎对方的反应, 更不需要“一起玩”“配合玩”等等。他们的言语交流, 更倾向于自言自语, 他们的“共同游戏”, 更偏重于“游戏中的背景”, 他们一起在一个空间里忙着各自的事情, 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案例四】他们一会炒炒菜、一会吃吃饭、一会抱娃娃、一会摆弄碗筷, 动作琐碎不定, 频率短促快速, 就像一刻不停的灵活的小老鼠。他们转换游戏的时间可以用半分钟来记时, 甚至更短。

【案例五】一个女孩子抱着娃娃说:“娃娃口渴了。”她就去找老师要一只水壶, 老师给了她, 她有模有样地放在灶上烧起水来。一个男孩把娃娃放在床上, 他说娃娃要盖被, 就跑去找老师, 老师就给了他一块布。

【分析】根据以上观察, 小班初期角色游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没有角色意识。尽管教师喜欢在游戏前明确分配给孩子爸爸或妈妈的角色, 但孩子根本不予理会, 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喜好模仿着成人的各种动作。

2.游戏内容简单。主要反映家庭生活中基本的吃饭、炒菜、抱娃娃等内容。而且以重复“动作”为主, 非常享受“动作”带来的乐趣, 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3.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每人都在玩, 体现出孩子们好玩的天性。但他们之间相互交往较少, 往往不期待对方的回应, 倾向于与同伴玩相同或类似的游戏。

4.注意集中时间短。孩子们玩的时候虽然十分投入, 但不会专心致志地玩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情, 常常频繁地变化游戏内容和形式。

5.对材料会有新需求。小班的孩子虽然刚接触角色游戏, 但他们玩的时候, 也会根据需要, 向教师索要新材料。

【建议】在组织小班初期角色游戏时,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教师总担心刚入园的孩子不会玩游戏, 不自觉地用模式化的方式教孩子, 用预设的目标要求孩子。其实,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小班的孩子虽小, 但已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能生动地在游戏中反映简单的生活内容, 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因此, 教师不必过多地干预小班孩子的游戏, 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学会发掘孩子在游戏中的闪光点。

2.多设置相同内容的游戏。小班初期的孩子喜欢玩相同内容的游戏, 并且喜欢模仿或重复别人的动作。因此, 多设置相同内容的游戏是最好的选择。如教师可设置4个~5个“娃娃家”, 每个“娃娃家”相对隔开, 提供小床、小桌、小沙发、小灶具等材料, 让大多数孩子都能进入“娃娃家”游戏。

3.从最简单的材料投放做起。小班初期的游戏材料投放不易过多, 否则幼儿会无所适从, 影响游戏效果。投放的材料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一些, 以成品玩具为主, 重在引发孩子游戏的热情。当孩子在游戏中需要新的材料时, 教师应及时予以提供。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篇8

[关键词]小班;角色游戏;特点;指导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

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直接影响,随意性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过程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在进行角色游戏时,表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角色的扮演离不开形象的玩具材料,并且受同伴的影响较大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例如,见到剪刀、理发器便要当理发师;见到娃娃便要当爸爸妈妈;看见一组的同伴在玩某样玩具或正在扮演某个角色便也想参加。所以说,玩具和同伴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

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概括性和灵活性差,在使用物品时会用想象的方法代替物品,因此,往往会出现争夺同一玩具的现象,这便要求教师在准备时应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引发幼儿展开游戏的愿望,为避免挣抢,同种物品的数量应该增多。

(二)重复个别角色的典型动作

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下,小班幼儿往往喜欢重复同一个动作,如当医生的孩子会不停的给病人打针;理发师则是重复地给顾客洗头;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总体特点便是角色的情景少,内容简单。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因为幼儿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感知和认识成人活动的全过程,只对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景产生注意并加以模仿,即使到了小班的后期,内容虽有所增加,但从活动形式上看都不连贯,是分散的。

(三)幼儿经常变换角色,有时出现“角色混淆”

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不会以角色的要求进行活动,忽东忽西(包括被新事物吸引或被同伴吸引),在無压力的情况下,小班幼儿游戏中的这种角色转换时很容易的,也是较为平凡。有些幼儿在游戏中还没有和一个角色身份脱离,就去做属于另一个角色的事,说另一个角色的话,这就是游戏中的“角色混淆”。

(四)幼儿在游戏中缺乏合作性,多数进行的是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

小班幼儿在生活中或平时的学习中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而在角色中大多只能反映单一角色的某些活动或是活动的某些环节,这种现象常表现为喜欢一个人单独活动,或者模仿同伴做出和同伴相同的平行游戏。虽然在小班后期出现一些联合的游戏,但也是你玩我的,我玩我的,没有角色之间的实质性合作。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明确年龄范围,选定主题,制定细致周全的活动计划

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会出现他们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在角色游戏的进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因此,选择符合幼儿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主题时十分必要的。

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在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时应考虑到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幼儿较为熟悉的内容,使角色游戏进行时有丰富的内容。

制定活动步骤时,教师应考虑到能否对游戏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会造成游戏的放任自流;同时,由于游戏的多变性,备课笔记则需要较大的弹性,以备不实之需。

(二)玩具材料或玩具应数量充足,玩具形象生动、逼真

针对小班幼儿的生理、心里发展所处的阶段性,教师在安排准备游戏材料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小班幼儿的模仿性强,看到同伴在玩什么,他也想玩什么,因此,常发生幼儿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的小矛盾。为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准备数量充足的玩具时十分必要的。

因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为性强,所以,玩具应形象、生动、鲜明、逼真;游戏材料应便于幼儿使用;另外,玩具、游戏材料、场地的选择要有很高的安全系数,避免在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和参谋,而不是指挥者

教师是角色游戏的指导者,应从支持者和参谋的角度来促进小班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实验和调查中表明,幼儿园角色游戏仍需要教师的指导,问题是怎样指导的,特别是小班幼儿还不会开展游戏,不知如何布置游戏场所,如何担任角色,这更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参加游戏,布置场所,启发幼儿的思路。例如,引导幼儿玩“理发店”游戏时,启发性的问:“小朋友头发这么长的,怎么办?”或把准备好的道具(剪刀、梳子、镜子等)事先放在玩具架上。总之,要吸引儿童自己提出玩理发店的游戏,然后教师就积极地支持他们开展游戏。

再例如在“娃娃家”中,老师来到“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非常热情的招待了客人。老师说:“我想吃馄饨,你们家有吗?”爸爸王文涛很为难的说:“我们家没有烧馄饨呀。”“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妈妈苏琪想到办法了:“点心店里有,我们可以去买呀。”于是爸爸和妈妈就跑到点心店去买馄饨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作为“客人”进入到游戏中,提出了问题,让幼儿自己去主动寻找答案,使幼儿能更好的进入到角色游戏中去。

(四)角色游戏中,教师应以间接指导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

间接的指导方法在小班一般采用语言提问、提示。出示玩具或玩具材料;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或影响游戏。

在确定主题后,应启发幼儿先想好玩什么或什么游戏,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主题偏离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到主题上来。

nlc202309040255

在分配角色上,让幼儿自己选择担任什么角色,培养幼儿懂得担任角色;当角色出现空缺时,教师则需及时补充。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陶黎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林琳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冯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林琳叫了涂宇哲、阮愉茜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梨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梨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五)随时补充或更换教具和内容,吸引幼儿更积极地参加游戏

“在幼儿所熟悉的环境中加入新的材料,往往会对幼儿熟悉的游戏情景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出新的情节。幼儿往往会对熟悉的玩具觉得“没劲”,此时,若变换一个小小的玩具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例如,在“娃娃家”的图书架上放一本书,“妈妈”便会给娃娃讲故事。还有研究发现,若将有些材料在活动区重叠投放,也可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如在积木区内加入娃娃家的东西,或者在娃娃家内加入积木区的材料,這样,幼儿在两个活动区的游戏行为都会增加。教师也可以不要一次性的将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也可定期在游戏区投入新材料。

(六)游戏进行适时的评价

1.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加以表扬,对不时很突出的幼儿加以适当的鼓励。

2.指出游戏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对不遵守游戏规则,哄抢玩具的现象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使幼儿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注意到纪律的约束力。

3.教师对整个游戏的实施情况、幼儿的表现、参与率进行自我评价。从游戏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找出在游戏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七)为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热爱生活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平时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幼儿园在饭后、午休后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VCD,增强见识;上课使,创造幼儿多说话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使语言逐渐丰富、生动,也有利于角色游戏中人物的扮演。

同样在“娃娃家”游戏中,蔡洲成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在娃娃家里担任着主导地位。“妈妈,宝宝的肚子饿了,你去烧饭给他吃吧。”“爷爷,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你拿出来晒一晒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带领全家到点心屋去买点心,去小舞台看表演,去糖果屋买糖果。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不一会儿,又大叫起来:“不好啦!我们家厨房着火啦,消防车快点来呀!”早晨的角色游戏被他玩的热热闹闹,如火如荼。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蔡洲成对于生活的经验比较丰富。他能够主动得和其他幼儿交流,建议或者命令“妈妈”和“爷爷”去做什么,而且做的事情也符合现实生活。特别是后面他带着全家外出去买东西,更是现实生活经验的充分反应。蔡洲成是一个比较具有领导能力的孩子,他可以带着其他生活经验比较缺乏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体验到真是的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纲要》中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环境育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小班幼儿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因此,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娃娃家”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最为贴近,能使幼儿在“家”的氛围中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扮演接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担任某种角色的经验,那么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不能持续,而如果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就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八)注意游戏主题的深化

幼儿对游戏主题的深化程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了解:首先看在某一主题中,幼儿发展出了多少情节。如“商店”主题可以发展的情节有:商品摆放、各种物品的买卖、收款、订货、送货等。其次看各情节的深入程度如何?如在“收款”这一情节中,幼儿有没有介绍商品的价格,不同面值的钱是用什么表示的,是否使用“计算机”来算帐;商店里的种类多不多,是如何摆放的,幼儿是否向顾客介绍过这些商品。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各个细小的动作,以便日后的随时总结。

总之,角色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组织适当的角色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幼儿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霞.《角色游戏主题的深化与转换》.《幼儿教育》.2000年.第六期.

[2]《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学期教育研究》.1999年.第八期.

[3]黄人颂.《学期教育学》.

小班角色游戏超市 篇9

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

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

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师:小朋友也发现了游戏时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这次游戏时我们更要改 正了,做个讲礼貌、爱护玩具的好孩子,好吗?

3、幼儿自选主题,合作布置游戏场景。!.星星.教案网!

4、引导幼儿分配和协商角色,可用“自报公议”、“猜拳”的方法解决。

刚开始幼儿还在争吵着当同一个角色,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习着用谦让、猜 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启发幼儿各游戏主题串起来玩。

6、结束游戏:

(1)、组织幼儿独立地、有条理地归类摆放玩具和整理游戏场地。

(2)、让幼儿自评各自玩的游戏情况。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教案《超市、银行、幼儿园》】相关文章:

1.小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

2.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3.《医院》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4.关于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5.幼儿园中班《小草长大了》角色游戏教案

6.角色游戏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

7.角色游戏活动教案

8.大班角色游戏活动教案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 篇10

情况分析:

小班第一学期幼儿已玩过娃娃家、菜市场、汽车、加油站等主题游戏。幼儿能借助教师提供的玩具及启发性语言,提出游戏主题和按意愿选择角色游戏,但由于生活经验所限,游戏时反应的内容简单,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虽然在游戏中,幼儿基本能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并能履行简单的角色职责,但往往显示出不稳定性。

根据以上特点,本学期将着重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鼓励他们积极用语言进行交往,逐步能够以物代物进行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礼貌待人,爱护玩具,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品德行为。

第一阶段:2-3月份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菜市场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逐步懂得角色职责。

2、在老师的提醒下,能与同伴合作游戏,友好相处。

3、愿意与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礼貌待人良好品德行为。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炊具、餐具、家用电器、家俱、角色标志等。菜市场玩具:柜台、菜类、鱼类、肉类、熟食等。百宝箱: 幼儿可用之替代其他物品。第一次指导:

1、引导幼儿回忆以前玩过什么角色游戏?

2、幼儿自由交谈,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游戏,当什么角色?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

3、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并提出要求。

(1)小朋友自己选出角色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当好。

(2)分配角色出现问题时,可用“石头、剪刀、布”或轮流的方法来解决。(3)游戏中应爱护玩具,轻拿轻放。

4、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履行简单角色职责的情况,必要时给予提醒或参与游戏及指导。

5、让幼儿评价本游戏主题中,哪个角色当得最好。第二次指导:

1、情境表演“我和妈妈去买菜”,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2、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启发幼儿说说:你想和谁一起玩?

3、提出要求:在游戏中坚守岗位。

4、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5、评价:引导幼儿说说今天和谁一起玩? 第三次指导:

1、师以“客人”身份引入:“今天,我要到娃娃家做客”,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招待客人。

2、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3、教师参与幼儿游戏,重点观察“娃娃家”幼儿如何礼貌待客。

4、采用再现式评议,请玩“娃娃家”的幼儿说说是怎么样招待客人的。第四次指导:

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2、启发幼儿说说:娃娃家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做妈妈的小帮手?

3、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帮助协调角色。

4、幼儿游戏,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启发幼儿发展情节。第五次指导:

1、出示“玩具哭了”挂图,让幼儿说说:玩具为什么哭了?怎么办?

2、提出要求:(1)不与同伴争抢玩具。(2)玩具玩完后要帮助老师收拾整齐。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玩具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及时解决争抢的玩具纠纷。

4、采用再现式评议:组织幼儿参观玩具收拾较整齐的游戏。

第二阶段: 4月份

预定游戏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交通警察、加油站、公共汽车

一、游戏目的:

1、学习在游戏中进行的交往,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等良好品德。

3、在游戏中养成“三轻”的游戏常规。

二、游戏准备:

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百宝箱一个

新增设:银行玩具:柜台窗、钱箱、取钱卡、钱。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以“妈妈买钱没有钱,怎么办?”,引出“银行”这一主题。

2、启发幼儿谈话,“玩银行需要什么材料?”

3、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的情况,帮助幼儿解决角色纠纷。

5、评价:表扬在游戏中懂得谦让的幼儿。第二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声量大,要求幼儿在游戏中要小声地与同伴交往。

2、鼓励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游戏,扮演什么角色?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及时提醒幼儿小声交谈。

4、根据游戏情况进行小结。第三次指导:

1、情境表演,教师扮演“银行”的工作人员,幼儿扮演“顾客”领钱,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2、提出要求:在游戏中要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

3、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情况.4、表扬游戏中礼貌待人的幼儿。第四次指导:

1、以“玩具找不到家”引入,要求幼儿游戏后应把玩具放回指定地点。

2、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师帮助解决角色纠纷。

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交往情况,并指导幼儿学习“领钱”的简单程序。

4、以“玩具找到家”形式表扬认真收拾玩具的幼儿。第五次指导:

1、启发幼儿说说:“今天喜欢玩什么游戏?扮演什么角色?”

2、提出要求:不争抢玩具。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履行简单职责情况,提醒个别幼儿坚守岗位。

4、以表扬形式讲评收拾玩具情况。第六次指导:

1、结合上次游戏情况提出要求:游戏时要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开;做到“三轻”;

2、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解决纠纷。

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坚守岗位,并及时给予指导。

4、表扬在游戏中能坚守岗位的幼儿。

第三阶段: 5月份

预定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交通警察、加油站、公共汽车

一、游戏目的:

1、乐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2、能按意愿参加游戏,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继续培养幼儿注意卫生,礼貌待人,爱护玩具的良好品德行为。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银行玩具、百宝箱一个

1)交通警察玩具:岗台、警帽、红绿灯2)加油站玩具:电脑加油机、加油枪、收钱台 3)公共汽车玩具:方向盘、车头、票夹、钱袋、椅子等

2、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参观中班爸爸妈妈的角色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以“带娃娃到姥姥家,可是路很远怎么办?”引导幼儿提出“公共汽车”新主题。

2、提问:你坐过公共汽车吗?你是怎么上车、下车的?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的思路,总结出游戏规则:

4、教师以乘客的身份平行介入游戏,起示范性作用。

5、评价幼儿是否遵守新的游戏规则。第二次指导:

1、自编故事引入“小刚乘车去参加篮球比赛,没等车停下来就跳下车来,结果摔断了腿”。教育幼儿乘车应等停下来后才有下去。

2、组织幼儿讨论:乘车还应注意哪些安全?(如:不能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手应扶住把手或前排的椅背等)

3、为汽车售票员提供哨子或铃铛,到站后为乘客发出信号。

4、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和角色。

5、表扬能干的售票员及注意乘车安全的幼儿。第三次指导:

1、表扬上次游戏中认真扮演角色,履行简单职责较好的幼儿,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2、了解幼儿本次游戏的意愿。

3、针对幼儿游戏中,许多人等着轮流当警察及说话提高嗓门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1)很多人想当警察怎么办?

2)游戏中说话应注意什么?(如:轻声、有礼貌等)

4、教师参与交通警察游戏,以队长身份带领队员进行训练,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5、评价幼儿解决角色分配冲突的情况。第四次指导:

1、以情境表演《搬新家》引入,指导幼儿如何把玩具、用具排列整齐。

2、提出游戏要求:玩具应轻拿轻放,掉在地上应马上捡起来;各游戏主题的玩具都应排列整齐后再开始游戏,玩后把玩具放回原处。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及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帮助幼儿提高场景布置能力。

4、游戏结束时,选出物品排列最好的游戏主题,组织幼儿参观评价。第五次指导:

1、增添“馄钝、铰子、肉丸”等熟食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组织幼儿讨论:卖熟食要注意哪几方面的卫生。

3、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熟食卫生要求:

(1)卖熟食不能用手抓,应用夹子或勺子。(2)熟食不能和生菜装在一起。

4、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教师重点观察菜市场,娃娃家是否注意熟食卫生。

5、根据幼儿处理熟食品的行为组织评价。第六次指导:

1、针对幼儿游戏中,娃娃家买回来的熟食与生菜堆在一起,以及食品掉在地上捡起来没洗,直接放进锅里或盘里的现象,设计情境表演《娃娃肚子疼》。

2、组织幼儿讨论:(1)娃娃为什么会肚子疼?(2)不卫生的食品你敢吃?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各游戏主题中的角色轮流回家吃饭,重点指导娃娃家的成员注意食品卫生。

4、组织幼儿评价:今天“家”里给你吃的食品卫生吗?为什么?

第四阶段: 6月份

预定游戏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公共汽车、幼儿园

一、游戏目的:

1、喜欢参与角色游戏,在游戏中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懂得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知道所扮演角色的简单职责。

3、在巩固原有常规的基础上,学习遵守新的游戏常规。

4、能够围绕教师的启发,提出新的游戏主题。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1)、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银行玩具、公共汽车玩具、百宝箱一个

2)、增设幼儿园玩具:铃鼓、琴、图书、笔、纸、杯子、糕点及“教师”“阿姨”“保健医生”的标志。

2、知识经验准备:

1)、通过参观、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中有关人员的工作。2)、事先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教师、阿姨、医生在幼儿园做些什么事?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以娃娃家里的哥哥姐姐都长大了,呆在家里学不到本领怎么办引入,引导幼儿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幼儿园。

2、出示幼儿园玩具,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组织幼儿谈谈:老师怎么用这些玩具教小朋友?阿姨及保健医生为小朋友做哪些事?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协助解决角色纠纷及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增添所需的玩具,以满足幼儿的愿望。

4、教师以“园长”的身份参与幼儿园游戏,指导“教师”“阿姨”“医生”做好接待“幼儿”的工作。

5、重点观察“幼儿园”的“老师”“阿姨”“医生”如何组织“幼儿”游戏,学习及生活保健等环节,并在游戏结束时评价。第二次指导:

1、针对上次游戏时“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己上幼儿园自己回家的情况,组织幼儿谈话“早晨谁送你到幼儿园”“傍晚谁接你回家?”帮助幼儿明确入园前,小朋友应该在家里,然后由家长送到幼儿园,离园时又由家长接回。

2、要求“小朋友”路上应注意安全,不离开“家长”。

3、教师以“家长”的身份参与娃娃家游戏,在接送“小朋友”的过程中,有时带“小朋友”乘公共汽车,有时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4、老师重点观察各个主题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情况。

5、游戏结束时,请一对配合较好的“家长”与“小朋友”重复他们在接送路上的行为。第三次指导:

1、针对幼儿游戏中,娃娃家洗菜时用洗脸及用手抓煮好的菜等不卫生现象,设计情境表演。

2、组织幼儿辨别表演中的行为错在哪里?

3、启发幼儿谈谈游戏中各主题存在的不卫生行为(如菜市场用手抓熟食;银行工作人员拿钱后,回家吃饭没洗手等等),教育幼儿注意卫生。

4、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领钱买菜,乘公共汽车,送“小朋友”入园等,全面观察各游戏主题角色的卫生意识及行为。重点注意娃娃家是否改变洗菜、煮菜等不卫生现象。

5、评价:组织幼儿谈谈游戏中,你看见谁注意卫生? 第四次指导:

1、表扬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各种礼貌行为(如:银行、菜市场、公共汽车的礼貌服务行为;娃娃家里的尊老爱幼行为;幼儿园中师生间互相尊重的行为等),鼓励幼儿争当礼貌冠军。

2、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引导幼儿协调角色纠纷。

3、游戏中,教师以“园长”身份指导“老师”“阿姨”“医生”用语言、动作与“小朋友”“家长”进行交流。

4、教师注意各主题交往中的礼貌行为,选择一组最好的,游戏结束前,请其他组前往参观学习,并授予该组为礼貌冠军组,奖给该组成员每人一面小红旗。第五次指导:

1、出现桌面玩具(小兔、小猫、小狗等)激发幼儿兴趣。

2、告诉幼儿这些“小动物”簋想玩角色游戏,可是不懂得怎么玩,今天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希望小朋友教它们怎么玩。

3、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布置好场景。

4、教师把“小动物”分别送到各个游戏主题中,鼓励小朋友向“小动物”介绍并示范自己所当的角色该做些什么事。

5、教师巡视指导,重点从幼儿的介绍中了解角色意识的程序。

6、游戏结束时,以“小动物”的口吻与小朋友再见!并向那些“教”得好的小朋友致谢!第六次指导:

1、结合认识各种水果,事先在活动室附近布置一个果园。

2、出示“小动物”寄来一封信,介绍信里内容:“为感谢小朋友教给它们游戏的本领,特地送来我们一个果园,欢迎小朋友去参观。”

3、提出问题:“可是我们正要玩游戏,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如:可以边游戏边参观;娃娃家的人怎么去中呢?(乘摩托车或自行车);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会走远怎么办?(乘公共汽车);正在上班怎么去呢?(轮流)。

4、提出游戏要求:参观时不能挤,不能摘花。

5、教师以公共汽车司机的身份参与游戏,帮助协调参观人流。

6、组织幼儿评价遵守游戏规则情况。

洪濑开心幼儿园

上一篇:“捣蛋”童年作文下一篇: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