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忆读书课件

2024-08-17

冰心忆读书课件(通用10篇)

冰心忆读书课件 篇1

导语:忆读书,冰心(原名谢婉莹)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忆读书课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

《忆读书》是初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冰心回忆了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准确无误、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透彻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学习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序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及两个“好”字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冰心的《忆读书》。大家先把这个课文齐读一遍。(提示字词)

(PPT展示)我是校园小记者

做人物专访的过程:

首先,了解人物,他是谁?做什么?有什么成就?有什么影响?

接着,确定主题,我们想从他那里知道什么

然后,设计采访提纲,围绕我们想要知道的问题,详细地设计问题

最后,采访,并把采访到的材料写成稿子

被采访时你需要准备些什么

第一,知道对方要采访的是什么

第二,仔细回忆自己有哪些相关经历

第三,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第四,针对这件事情,可以给别人一些什么(比如经验)

(这个尤其是被采访的准备并不是非常科学,只是为了学生们准备活动针对这节课设计的,但至少是不错的)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活动——我是校园小记者。教室南侧的小组做小记者,教室北侧的小组做冰心,针对“读书”这个主题,做一个采访。现在大家准备五分钟。

(此时走下讲台,回答学生的疑问,并做提示,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从课本所给的材料中准备回答的内容。发现做的好的小组,等下作为示范。)

师:大家都准备差不多了吧?现在“小记者”们和“冰心”们分别推举一个代表出来。(估计会比较乱,可老师指定,也可以一个一个自由发问,对方自由回答,可由其他人补充。也可以教师充当记者或者老师出一部分问题,标上序号,交给小组提问。)回答问题不能使用课本上的原话,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有点苛刻,看情况)

师:(提问小记者)对冰心有哪些了解?

生:(PPT展示)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师:好。现在开始采访。

(模拟采访——

1、你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第二自然段)

如果不算国文课本的话,是七岁开始看的。

2、你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第二自然段)

《三国演义》。

3、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第三四自然段)

我舅父给我们讲,讲得太慢,就自己读。

4、那时候的你上几年级?能读下来吗?

没认识多少字,只能读个一知半解。

4、这本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三、五自然段,三次哭)

我妈赶着我睡觉,哭过一次。后来看书的时候,关羽死了,哭了一次;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次。

5、你为什么哭呢?(教师可以在旁点拨)

想知道下边都发生了啥事儿,老妈催我睡,不高兴。后来是自己喜欢的人死了,伤心。

6、你还看过其他的书吗?

嗯。《聊斋志异》。还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精忠说岳》。

7、没看过外国小说?

有,印象最深的是《茶花女》。

8、四大名著不是还有一个《红楼梦》吗?怎么没看?

看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看的,当时很不喜欢,后来才看出滋味。

9、有人说读书的人作文都写的很好,你的呢?

呵呵,我们老师曾给我批过“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10、除此之外,你觉得看书还有什么好处?

独立思考。

11、你认为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要比较,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12、对于读书,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师:采访结束。冰心老人告诉我们,读书为什么好?(再次强调)

生:对作文有帮助,让我们独立思考。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多读书。

师:读什么书?

生:读好书。

师:什么是好书?(再次强调)

生:比较一下,读情节生动、真情实感、质朴的书。

师:采访完了,如果是采访你,你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作为课下作业。(看课堂时间,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课堂小作文,或者直接主动回答。)

冰心忆读书课件 篇2

如果说冰心的经典语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成为了人们指导儿童阅读的一条重要法则的话, 那么, 《忆读书》则是冰心一生的阅读经验的梳理与总结, 其中涵盖了儿童阅读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从听到读:儿童的文学接受途径

冰心回忆其读书时, 提到舅父每晚给他们读一段《三国演义》, 成为她自己后来啃读《三国演义》的缘由, 并由此走上了阅读的探索与发现之路。日本童书出版家松居直先生在一所大学演讲时, 被问及“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 还是靠画”时, 他回答:靠耳朵。当然, 需要指出的是, 听读的内容与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听者阅读的兴趣, 它本身也是文学接受的一种方式。

儿童时期的文学接受, 不仅要“看”或者“读”, 还要“听”。儿童的阅读通常是从“听”开始的, 譬如儿歌, 就是适合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幼童不认字或识字不多, 当他们无法独立阅读的时候, 成人的吟唱、阅读或讲述, 就是他们最好的文学启蒙。很多国家都有家庭阅读时间或者睡前讲故事的传统, 这是儿童最初感受到的, 伴随有浓浓亲子关系的阅读氛围与阅读习惯。

童年听读往往可以开启一个人一生的阅读之路或者文学之路。童年听读不仅可以发生在家庭环境中, 还需存在于幼儿园、小学校园中, 特别是对于家庭阅读环境薄弱的儿童, 以及正在学习阅读还不能自主阅读的低幼儿童, 学校或班级的听读活动, 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补充。

二、从动机到动力:兴趣激发是最重要的

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阅读兴趣的激发可能是有意的, 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是, 通常要从儿童可能感兴趣的某本书开始, 或者说这本书需带有某些儿童感兴趣的文学特质。譬如冰心提到的《三国演义》, 其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曲折, 具备讲述的适合要件。当然, 讲述人的语气、神情、动作等等, 都会影响到讲述的效果。冰心的舅父大概是个常常给孩子讲故事, 又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人。

但是, 舅父每天晚饭后只讲半个钟头, 冰心听得津津有味, 又欲罢不能, “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在母亲的催促下, 含泪上床”。几番下来, 冰心“咬了牙”,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在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中, 我们有时也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激发。譬如教师选择一个或几个有趣的片段在班级内讲述, 或者把讲述戛然停止在人物命运的某个关节点上, 从而引发学生在好奇心与探索欲下进行后续的自行阅读, 往往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关于阅读兴趣与趣味, 周作人早在1920年《儿童的文学》的演讲中就强调, “小学校里正当的文学教育, 有这三种作用: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培养并指导那些趣味;唤起以前没有的新的兴趣与趣味”。多年后的今天看来, 这依然适用。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 可以先是顺应和满足, 然后培养并指导, 最后唤醒新的兴趣与趣味, 即兴趣贯穿始终。

三、从一本到一类:阅读兴趣的横向迁移

在《忆读书》中, 冰心提到: 因为看了《三国演义》, 引发了她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于是又看了《水浒传》;因为看了《茶花女遗事》, 于是产生了对于林译小说的兴趣。儿童阅读通常是这样的, 譬如看了某个作家的某部作品, 而对其创作的其他作品产生兴趣;因为看了某主题或某题材的作品, 而对这一类作品可能产生兴趣。

在今天的儿童阅读指导中, 我们有时会提及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问题。在语文课上, 一些教师也会考虑拓展阅读的问题。譬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后, 教师会推荐学生去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学习《盘古开天地》后, 教师会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神话故事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 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从模糊阅读到阅读品鉴: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冰心在初读《三国演义》时, 很多字不认识, 读得比较困难, 甚至出现把“凯”读成“岂”的情况, 但是, 渐渐地, 她发现自己“居然越看越懂”。这其实不仅是冰心一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我们很多读者的阅读体验, 有时一些字词不认识不明白, 并不妨碍我们对整体或者主要内容的理解。随着阅读的推进, 无论是读者通过联系上下文也好, 前后勾连也好, 原来不太明白的、有疑问的, 后来就可能渐渐明白、甚至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且, 我们也不建议在不妨碍大意理解的情况下, 逢生字就查字典的做法, 因为这样会干扰阅读的情绪状态与心理状态。阅读中, 读者会不知不觉地习得某些方法策略, 并且运用这些方法策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内容。

在阅读能力提升中懂得了品鉴。冰心说:“书看多了, 我也会挑选, 比较。”譬如, 看了《三国演义》、看了《水浒传》, 被关羽、诸葛亮、鲁智深等人物打动的时候, 便感觉这些作品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操千曲而后晓声”, 阅读也是如此, 书读得多了, 便有了语感的习得、有了文学素养的提升, 慢慢也就懂得了品鉴。

人生经验帮助我们深化阅读。阅读, 不仅仅需要阅读者本身的阅读经验, 还要受阅读者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譬如, 同一本书, 我们在不同年龄阶段, 阅读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冰心十二三岁看《红楼梦》, 更多关注到的是其中人物的情绪状态、性格气质, 但是到了中年以后, 冰心才发现自己终于尝到“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主张儿童模糊阅读。面对一篇作品或者一部书, 刚开始有些不懂, 没关系, 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 慢慢地就会理解的。

五、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孩子的阅读环境, 包括社会阅读环境、学校阅读环境和家庭阅读环境。具体来说, 孩子的阅读环境又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情境等。从《忆读书》透露的家庭环境来看, 至少在冰心7岁前后的那段时间, 舅父每晚给孩子们讲故事, 而母亲的笸箩里也常常放着几本《聊斋志异》。11岁搬去和祖父同住后, 祖父的桌上则摆放着林琴南老师送的《茶花女遗事》。冰心的母亲在思想上开明自立, 常常订阅《妇女杂志》《小说月报》等;舅舅是同盟会会员, 时常收到朋友寄来的新书。冰心不仅能读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还可以看到上海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 还有一些外国小说等。可见, 冰心的家里时常有随手可取、随时可拿的阅读资料。

英国作家、阅读研究专家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特别提出:大人要为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书, 且这些书是可以接近的, 可以使用的。譬如体验浏览的乐趣, 在书店、图书馆或自家的书架前, 信手拈来, 随手翻翻, 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然而, 在一些学校, 虽然建有图书馆或阅览室, 但是不对学生开放, 或者图书极其陈旧, 导致图书的储备与陈列形同虚设。

冰心《忆读书》的语言瑕疵刍议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 忆读书 ; 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65-01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她的散文以清新优雅、隽永明丽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一代新风。冰心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接近口语、选用文言词汇又略含西文句法的白话文;遣词用字,雅而不古,丽而不艳,既清新洗练,又流利自然,华美优雅,含蓄隽秀,极富韵致。

写于1989年9月的《忆读书》是冰心晚年献给她一生所热爱的小读者的最好的礼物,已经被多个版本编者编进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对年轻一代,甚至于整个人类读书都是“宝典”。这篇文章,总的来说,鲜明体现了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其语言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只是仔细研读,个别词句,从当代语言规范上看,有瑕疵。本文从句子和词语两个方面加以推敲。

一、句子

由于采用西文句法,以下三个句子出现瑕疵。

(一)“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第二句(“倒不是……”)是采用西文句法的句子。这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费解的是:在第一个分句中,冰心否认的“读书”内容是什么?是国文教科书第二册及其后几册,还是所有国文教科书?苦于找不到当时的国文教科书,不知道“天、地、日、月、山、水、土、木”是不是第一册的最后一课,如果是最后一课,那就是否认第二册及其后几册。但根据上下文意,她要表达的是真正的“读书”始于读《三国演义》。这样,自然就要否认所有国文教科书。那么这个句子改为“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就没有歧义了。

(二)“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这两个句子作者想表达的是读《聊斋志异》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我”的作文因采用文言写作,得到老师的好评(“柳州风骨,长吉清才”)。在第二个句子开头有个关联词语“因为”,这就出现了两种可能:要么前后两句内容有因果关联,要么后一句子是因果关系复句。从文意看,前一句是说聊斋故事对“我”有帮助,后一句说的是“帮助”的情况——作文得到好评。后一句就不可能是前一句的“因”。那么后一句是不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后一句表达的是“我”的作文被老师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是因为“我”用文言写作,可见是前果后因的因果关系复句。分句“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中有关联词语“因”。这样说来,第二个句子句首的“因为”是多余的。

(三)“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这个句子中“虽然”至句末,要表达的是《水浒传》尽管在人物塑造上有凑数的做法,但也比人物没有个性的《荡寇志》好多了。这是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因少了关联词语“但”,句子显得不连贯。补上关联词语“但”,即把“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改成“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流畅多了。

二、词语

词语有两处值得研讨。

(一)“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句中“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似乎是冰心喜欢连用的,她在《山中杂记·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一文有“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句子,同样连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总之。该词典未收录“统而言之”,查“统”义项有“总起来;总括;全部。”可见这两个词语,从意义看,是同义词。似乎没有必要连用。

(二)“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文中所得不到的。”句中“都”是多余的。“都”一般是指前面的內容有几个方面或几种情况,即通常是复数。从句子内部结构看,“都”限制“是”,表述的对象是“这”,而“这”指代的是单数。因此此句的“都”是多余的。

由于欧化,加上语言规范的时代性原因,冰心的《忆读书》存在瑕疵,但并不影响作为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优秀教材的地位。建议在教师参考书中指明瑕疵,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冰心散文选集》刘家鸣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冰心散文全编》傅光明 许正林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年9月

冰心《忆读书》读后感 篇4

文中开头讲了冰心奶奶四岁就会认识字了,也读过国文教科书,就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还看过《聊斋志异》,《水浒传》等书,而我们呢,只不过四岁只会说话,认字就别提了,七八岁时,只能勉强的读一本小故事书,而且只是看看就罢了,但冰心奶奶却是很认真地读书,身临其境,她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又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仿佛冰心奶奶就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似的,说明冰心奶奶读书的投入。

文章中,冰心奶奶读书的看法是这样的“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学不到的”。同时,书看多了,冰心奶奶也会挑选,比较,从中也会到到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这真是“比比不知道,一比下一跳”。

《忆读书》的课件范文 篇5

《忆读书》的课件 例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3.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语。

2.简单介绍作者及散文的艺术特色。

3.分析本文“读书好”部分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归纳。

二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进入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时候通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不错,读书给予我们知识,而知识又富予我们内涵。而读到好的文章,就犹如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简单介绍作者:冰心)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三)正音释义

1.笸箩:pǒ不能读成puǒ天罡:gāng地煞:shà怒发冲冠guān

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津津有味

2.通过比较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悬念

无病呻吟

(四)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活动与要求

1.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五)交流活动

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绕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4.提问:本文重点写的是哪个内容?(读书好)

学生小组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小组整理后回答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多读书”、“读好书”的有关内容。

2.分析.写作特色。

3.组织讨论(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课容

1.字、词

2.课文所列举的作者和作品名称

(二)分析“多读书”、“读好书”有关内容

1.提问:谁来找找文中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

2.明确:从时间上,种类和数量上来写

3.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活动与要求:请同学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小结:最后一段,分析归纳了本文的要点,深入理解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体会了散文作品清晰、凝练而富有哲理的特点,相信会对同学们的读书生活有指导意义。

(三)提高升华

1.小结全文。学生活动要求: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指出文中.总结性的语句。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同学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怎样的启示。

(除关键词语外,提示学生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同学的关注。)

(四)迁移活动

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

要求: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是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是介绍一篇文章。

(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以至创造真我。)

板书设计

忆读书

中心内容记叙顺序

获得美感

多读书:增长知识

知道.写作

提高修养

读书好时间顺序

读好书

《忆读书》的课件 例

2总体构思:

这篇叙事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学生要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置疑问

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哪些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等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扫除字、词障碍。

2、快速默读课文。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课文段落层次。

3、重点研读。

问题: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学生回到课文,反复研读,得出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作者巧妙地借儿童刊物要自己题词来指导阅读,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作者观点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得出三个方面的认识:A读书有益 B要博览群书 C要挑好书读)

教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以问题形式展开)

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得出这一观点。

《忆读书》的课件 例3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引起读书的兴趣,能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学本文时,既不必严格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也不必逐段进行讲解,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心,对作者所说的:“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2,要注意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以及与课本配套的读本中的文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学生发言,学生讨论,教学引导。

第一课时

1,课前活动。(课前在课外时间完成)

要求学生,先想想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或者文章,准备一篇《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篇)》的发言稿。

2,导入新课。(用时三分钟)

由上一节课《风筝》,所谈到的与鲁迅有关书籍入手,从《呐喊》,《仿徨》,《朝花夕拾》《野草》出发,提倡学生读好书,引入介绍本文作家冰心。

3,介绍作家冰心生平。用时五分钟)

4,学生发言。(用时35分钟)

四个小组学生,主动上课台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

联系学生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教师适时引导与.总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由上一堂课,学生自由发言,谈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出发,让学生与著名作家冰心交心(再次阅读本文),体会一下著名作家的读书经验。

二,找出有关书籍。

学生找出文中谈到的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

三,介绍相关书籍。(用时20分钟)

文中涉及的名著较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茶花女遗事》,《荡寇志》,《封神榜》等),可适当地做一些介绍,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切不能过于烦琐,以至陷入到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之中。

5,分析课文。(用时25分钟)

学生可以由下列几点出发,找出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例来说明。

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结尾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读书好。本文重点。

A,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B,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C,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D,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E,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多读书。

3,读好书。

冰心忆读书课件 篇6

赏析冰心作品 品味冰心意境

——读书汇报课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汇报课前阅读冰心文章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活动。

2、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三、回顾学习方法“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

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附: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一 只 小 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

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 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 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 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 —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 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 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 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O年8月28日。)宇 宙 的 爱

四年前的今晨,也清早起来在这池旁坐地。

依旧是这青绿的叶,碧澄的水。依旧是水里穿着树影来去 的白云。依旧是四年前的我。

这些青绿的叶,可是四年前的那些青绿的叶?水可是四年 前的水?云可是四年前的云?─—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它们依旧是叶儿,水儿,云儿,也依旧只是四年前的叶儿,水儿,云儿。─—然而它们却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从新的 生命里欣欣的长着,活活的流着,自由的停留着。

它们依旧是四年前的,只是渗透了宇宙的爱,化出了新的 生命。─—但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四年前的它们,只觉得憨嬉活泼,现在为何换成一片的微 妙庄严?─—但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抬头望月,何如水中看月!一样的天光云影,还添上树枝 儿荡漾,圆月儿飘浮,和一个独俯清流的我。

白线般的长墙,横拖在青绿的山上。在这浩浩的太空里,阻不了阳光照临,也阻不了风儿来去,─—只有自然的爱是无 限的,何用劳苦工夫,来区分这和爱的世界?

坐对着起伏的山,起立的塔,无边的村落平原,只抱着膝 儿凝想。朝阳照到发上了,─—想着东边隐隐的城围里,有几 个没来的孩子,初回家的冰仲,抱病的冰叔,和昨天独自睡在 树下的小弟弟,怎得他们也在这儿„„ 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八日,在西山。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6月23日。)

《繁星》节选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五 黑暗

怎么的描写呢? 心灵的深深处

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的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一一

无限的神秘 何处寻它?

微笑之后 言语之前

便是无限的神秘了。一六

青年人呵!

为了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一九 我的心

孤舟似的

穿过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二零

幸福的花枝

在命运的神手里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二六

高峻的山颠

深阔的海上—— 是冰冷的心 是热烈的泪

可怜微小的人呵!

三零

光阴难道就这般的过去么? 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 一事无成!

四二

云彩在天空中 人在地面上——

思想被事实禁锢住 便是一切苦痛的根源。四八

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四九

零星的诗句

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 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 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五一

常人的批评和断定,好象一群瞎子,在云外推测着月明。五三

我的心呵!觉醒着 不要卷在虚无的漩涡里!

五四

我的朋友!起来罢 晨光来了

要洗你的隔夜的灵魂。六三

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

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六九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七七

小磐石呵 坚固些罢

准备着前后相催的波浪。八四

寂寞呵!

多少心灵的舟

在你的软光中浮泛。九零 坐久了

推窗看海罢!将无边的感慨

都付与天际微波。九七

是真的么?

人的心只是一个琴匣

不住的唱着反复的音调!

九八

青年人!

信你自己罢!

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一零三 时间!现在的我

太对不住你了么?

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 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一零七

我的朋友!珍重些罢

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 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一零八 心是冷的

泪是热的:

心——凝固了世界 泪——温柔了世界。一零九

漫天的思想 收合起来罢!你的中心点 你的结晶

要作我的南针。一一四 “家”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但烦闷——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灭。一三一 大海呵,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一三七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一四五 心弦呵!

弹起来来罢—— 让记忆的女神

合着你调儿跳舞。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 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 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 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冰心散文读书笔记 篇7

有人说,冰心是“五四”时期的林黛玉,我却认为,她是那时的李清照。至少,她的童年是温馨的,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随着时间的脚步,她的性子渐渐硬朗,渐渐柔韧,渐渐不屈于命运的安排。但她从不为此缺少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其中,那篇《我的奶娘》让我最为欣赏。文章语言质朴,但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奶娘那慈祥的面容和她那跟明镜似清楚的心。虽说是个乡下的农家人,可是,她对世间的一切都明晰在心。于是,她便向她的“荣官少爷”说出了“日本鬼子”的恶行,用略带教训的口气不许她的“荣官少爷”再进日本饭馆子,不许“他”再碰“东洋鬼子”的东西……因为她希望她的“荣官少爷”成为一个跨海征东的民族英雄!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正义的奶娘的尊尊教导下,冰心不甘于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富家木偶”,她不希望像那些小姐太太一样,小口细嚼着新鲜的蛋糕,品尝着美味的下午茶。虽说这本应是一个富家小姐的日常生活。

可她不要!

冰心读书名言 篇8

2、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3、好读书:人们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就应该热爱上读书,喜欢上读书。

4、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冰心《春水》

5、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

6、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冰心散文集》

7、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柔了世界——冰心

8、当我浮云般自来自去的时候,真觉得宇宙太寂寞了!

9、冰心说,无聊的文字,抛在炉里,也化作无聊的火光。

10、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冰心的名言读书好《繁星》

11、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冰心散文集》

12、时间现在的我太对不住你么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冰心

13、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翼那不可希翼的,永古无悲哀。——冰心《往事》

14、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冰心

15、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16、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翼那不可希翼的,永古无悲哀。--冰心《往事》

17、我们会发现经常读书的人会让自己独处,独处就是静下来,静下来你会察觉到很多变化,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外界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读好书这一句话以前叫做读经典。你会发现一本书都是精华的文章是很少的,哪怕是名著都有不完美的地方。

18、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19、光阴难道就着般的过去么?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一事无成!——冰心《繁星。春水》

20、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谢冰心

21、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冰心

2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3、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冰心

24、记忆是时间停留在过去的影子。为了未来的记忆,请着手你现在的画。——冰心

25、沉默着罢!在这无穷的世界上弱小的我原只当微笑不应放言。——冰心《春水》

26、冰心说,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实,结的愈小。

27、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28、冰心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包含了她对读书的热爱、对读书意义的认知和选书的标准,被后人一再引用。

29、你认为好的书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所以除去经典之外,选择自己喜欢的何尝不是读好书呢。

30、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1、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实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32、有爱,就有了一切。——冰心

33、如果一个人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冰心的九字真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包含了她对读书的热爱、对读书意义的认知和选书的标准,被后人一再引用。

34、读好书:人有好坏之分,书有优劣之分。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质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

35、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冰心《繁心。春水》

读书笔记荷叶冰心母亲 篇9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课,编者把它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放在一起,歌颂了母爱伟大这一主题。并且,这首诗在构思、写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触景生情,引入自然。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诗,写“我”童年时在故乡园院里看到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的情景,引发联想,表现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主题。诗人引入时写到“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而且是“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到莲花了”。“父亲的朋友”知道我们全家喜爱莲花,送给我们莲花非常自然,诗人看到莲花而触景生情,自然会引出对故乡园院里莲花的回忆;而且是8年之久未曾(转 载 于:w :荷叶母亲冰心读书笔记)相见,就像一个老朋友久别重逢,那种尘封的记忆就会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

二、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充满着爱的家庭氛围。诗中写祖父在院中与我乘凉时微笑着说的一段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平淡的几句话,既写出了全家人对莲花的喜爱,更写出了全家人对她们三姐妹像花一样爱护;而且,从祖父说话的表情、说话的语气里,我们能够想象老人的温和、慈爱。诗人写这样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着爱的家庭,是为后文描写母爱作铺垫,使之水到渠成。

三、三条线索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歌颂母爱这一主题。

第一条线索是写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的情景。诗歌先写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了的红莲在绿叶的陪衬下,亭亭玉立,就像一位衣着漂亮,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少女,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可是“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眼看红莲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我”“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红莲在遇到风雨时荷叶保护了它,就像一个母亲保护一个受伤的孩子,这种爱不就是母爱吗?所以,诗人说“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第二条线索是“我”的情感变化。由于“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即使看到亭亭的红莲,“仍是不适意”,而当“我”看到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台阶去,也无法可想”,这里,除了体现“我”对莲花的喜爱之外,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的那种郁闷、无助、痛苦的心情。而在这时“对屋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我”的情感由“烦闷”到“仍然不适意”,最后“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的变化,不光是因为“我”看到荷叶覆盖在红莲上面,也因为“我”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便是“我”“心中的风雨”的荫蔽。

冰心奶奶的读书名言 篇10

1. 无精打彩的娱乐,绝不能使人生润泽,事业进步。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

2.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3.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4.人的外表像花一样,但是要看内心。

5.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冰心名言

·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 友谊是凝神药,是兴奋药剂;友谊是大海里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 爱情是一种纯度,朋友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厚度”

·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 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 浪花越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越大了

· 灯呵! 感谢你忽然灭了 在不思索的挥写里 替我匀出了思索的时间

· 我的朋友! 珍重些罢 不要把心灵中的珠儿 抛在难起波澜的大海里

· 父亲呵! 我怎样的爱你 也怎样爱你的海

· “家么 我不知道 但烦闷一一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 海波不住的问着岩石 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回答 然而他这沉默 已经过百千万回的思索

· 我的朋友! 真理是什么 感谢你指示我 然而我的问题 不容人来解答

· 故乡! 何堪遥望 何时归去呢 白发的祖父 不在我们的园里了!

· 思想 只容心中游漾 刚拿起笔来 神趣便飞去了

· 心潮向后涌着 时间向前走着 青年的烦闷 便在这交流的旋涡里

· 心弦呵! 弹起来罢—— 让记亿的女神 和着你调儿跳舞

· 将来 明媚的湖光里 可有个矗立的碑 怎敢这般沉默着——想

· 白的花胜似绿的叶 浓的洒不如淡的茶

· 因着世人的临照 只可以拂拭镜上的尘埃 却不能增加月儿的光亮

· 我的朋友! 雪花飞了 我要写你心里的诗

· 聪明人! 文字是空洞的 言语是虚伪的 你要引导你的朋友 只在你 自然流露的行为上!

· 大海的水 是不能温热的 孤傲的心 是不能软化的

· 片片的云影 也似零碎的思想么 然而难将记忆的本儿 将他写起

·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 一步一步的扶走—— 半隐的青紫的山峰 怎的这般高远呢

· 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 红墙衰草上的夕阳呵! 快些落下去罢 你使许多的青年人颓老了!

· 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

· 山头独立 宇宙只一人占有了么

· 先驱者! 你要为众生开辟前途呵 束紧了你的心带罢!

· 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 青年人!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 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

· 真正的娱乐是应着真正的工作的要求而发生的

·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 总之,生命路愈走愈远,所得的也愈多。我以为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它针针见血!离合悲欢,不尽其致时,觉不出生命的神秘和伟大。

·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 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

· 我要挽那“过去”的年光但时间的经纬里已织上了“现在”的丝了!

·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 当我浮云般自来自去的时候真觉得宇宙太寂寞了!

· 寂寞增加郁闷忙碌铲除烦恼——我的朋友!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上一篇:随笔化写作教学体系介绍下一篇:小城大事之我的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