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2024-10-24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共10篇)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1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2015—2016学年下学期 授课时数:78课时 授课教师:牛路瑶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七年级13班和14班

一、课程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下7—9年级学段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确定本册课本的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7篇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15篇。

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完成名著《童年》《昆虫记》的阅读。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根据表达的中心,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本期写作不少于6次,其他练笔不少于3000字。45分钟能完成600字左右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说话时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连贯、得体、不偏离主题,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讲述见闻,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内容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或从报刊、书籍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用文字、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六)各单元的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体味文中情感学习表达技巧。2.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第二单元: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技巧。

第三单元: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杰出人物的精神。

第四单元: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

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第五单元:1.通过学习探险的文章,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第六单元:1.通过阅读与动物有关的几篇文章,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二、课程内容:

这是学生进入第四学段的第二学期,面对新的语文课本,学生将追寻丑小鸭的苦难历程,聆听《黄河颂》的雄壮旋律,瞻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欣赏文化艺术的奇异光彩,感受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在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中继续体会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学会运用教材学语文,体会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学会审美,培养其语文的基本素养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同时借助于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本册课本按主题内容——成长、爱国、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险、关爱动物等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一单元又编入一片文言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其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

成长体验(共14课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3课时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2课时

3、《丑小鸭》(安徒生)1课时

4、《诗两首》(普希金、弗罗斯特)2课时

5、《伤仲永》(王安石)3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1课时

第二单元

爱国情感(共11课时)

6、《黄河颂》(光未然)1课时

7、《最后一课》(都德)2课时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课时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课时

10、《木兰诗》 3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1课时

第三单元 历史人物(共12课时)

11、《邓稼先》(杨振宁)2课时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2课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15、《孙权劝学》 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单元测试 1第四单元

文化艺术

16、《社戏》(鲁迅)

217、《安塞腰鼓》(刘成章)

218、《竹影》(丰子恺)119、《观舞记》(冰心)120、《口技》(林嗣环)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单元测试 1第五单元 人类探险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2、《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2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124、《真正的英雄》(里根)125、《短文两篇》 3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单元测试 1第六单元

人与动物

26、《猫》(郑振铎)24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共12课时)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12课时)

课时

(共(共

27、《斑羚飞渡》(沈石溪)2课时

28、《华南虎》(牛汉)1课时

29、《马》(布封)1课时 30、《狼》(蒲松龄)3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课时 单元测试 1课时

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2课时 名著导读:《童年》《昆虫记》 2课时 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 1课时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主要学材具体实施纲要,落实目标的达成。

2.充分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平台,以便学生根据需要搜集相关资料。

3.结合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社会,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参与生活、丰富个人的人生体验。

4.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二)教学实施

1.围绕学校特色,重点训练

在“杜郎口模式”的引领下,围绕学情展开教学环节“目标引领——自主预习——组内合作——展示交流”,以导学案的编写为助手,转变教学观念,课程实施中,在教学每一个单元时,要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学习重点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做到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读写训练,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敢于放手,凸现自主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堂上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亲历阅读过程,得出结论,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方法的总结。

3.重视读书,培养语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读书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

本册的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字。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读前提出要求,读后交流感受或质疑问难,逐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4.积累语言,加强练笔

继续重视积累,不仅要求学生课堂上多种形式熟读成诵,完成教材规定的读背内容,而且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累精彩语言。同时,教师要重视由读到写的迁移,可根据教材挖掘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如仿写句段、续写课文、写读后感,使学生在练笔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水平。

四、课程评价:

评价是导向,语文课程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相关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实施,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同伴搭配,学习不累”,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

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3.评价形式多样化。

纸笔测试:随堂检测、月考、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满分100分,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四大板块,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另外,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活动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自学、合作和倾听、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2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笔者亲身体验了新教材给我们 (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生) 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但是俗话说“有利就有弊”, 笔者愿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新课程理念下农村七年级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一、基础知识差、生源参差不齐,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9年我校 (注:此处指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塔拉乡蒙古族中学, 下文同) 起始 (七年级) 年级入学人数为208人, 新生入学后, 我校组织进行了摸底考试, 通过考试发现, 大约有60人 (占29%)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错别字现象严重, 连最基础的汉语拼音都不会, 分不清声母和韵母。

【案例1】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 课前对上一节的基础字词进行了检查。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当时有很多学生举手要到上台板演, 笔者让平时课堂表现比较活跃的高原同学进行板演, 高原同学很快就完成了前6个加点字的注音, 但“炫耀”这个词没有注音 (他不认识这两个字) 。笔者仔细观察发现, 该同学的注音只有一个是对的, 笔者感觉到他可能知道另外那5个字的读音, 只是不会拼音, 为了证明这一点, 当他板演后要返回座位的时候, 笔者叫住了他, 让他读出这6个字的读音, 他非常准确、流利地读了出来。

通过上述教学实例, 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差,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 还应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试想, 这部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吗?

针对学生基础差、生源参差不齐的现状, 笔者采取了个别辅导、及时补差的原则, 同时动员“优生”带动“差生”, 进行“优差”互补, 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了点滴的成绩, 但不是最科学的, 要真正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育主管部门就应进一步加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

二、课外阅读面窄, 学生缺乏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中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大部分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 根本就“无书可读”, 他们的知识面狭窄, 连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也知之甚少, 其它方面的书籍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认识问题肤浅, 缺乏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近几年的读书工程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但时效性不大) 。

【案例2】上学期我校第三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的作文题目之一为《良师》。七年一班有一名学生的作文以《良师》为题, 其中有这样几段: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我妈妈给我拿饭和一元钱。第一天, 我用一元钱买一个面包, 我把面包吃没我就包 (饱) 了, 放学时我就把饭到 (倒) 了……第四天我又是把饭到 (倒) 了一直到 (倒) 道 (到) 六年级。

后来, 我上了中学我才只到 (知道) , 我不应该把饭到 (倒) 了, 良师 (粮食) 来的不容意, 于是我就在吃饭时, 我一个饭点我都吃了, 每周爸爸都给我五元钱, 我一直流 (留) 着, 周周我的钱都不花。

我只到良师 (粮食) 来的不容意 (易) 了。”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作文, 不但错别字多,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而且语言的衔接不连贯, 反映出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较低, 即缺乏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可想而知, 他们在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下是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

针对上述学生各项能力较低的实际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是:

1.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阅读空间 (现在每周周三的阅读课安排太好了) , 提供充足、健康的书籍, 同时结合所读内容, 利用每节课前进行3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或积累, 这样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合理的编排成员进行优差结合, 讨论结束后尽量找差生作中心发言, 尽可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进行交流与合作。

3.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要做到“四读”:初读、慢读、细读、研读。初读是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 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慢读是利用工具书边读边解决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细读是在阅读中进行质疑, 在有所感悟的地方作下标记, 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研读是变读为写、以读促写, 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根据实际情况可开展一些读书活动 (读书班会、读书沙龙等活动) 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活跃思维, 积累写作素材。

三、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缺乏作文的自改能力

农村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极低,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平平淡淡, 有些学生的作文甚至根本不能称为作文, 错字连篇、字数不足、生搬硬套。《良师》这篇文章充分反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能力较低。另外,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因此, 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 尤其要重视作文批改的过程。

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最佳选择:学生在理想的写作状态下, 想象力会极大提高,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会异常活跃, 创新素质会极大提高, 要使作文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 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其次要做好作文过程指导。每班每天安排3~5名同学作文 (其他同学继续构思、选材) ;第二天上课时收上作文, 同时, 再安排另外3~5名同学作文, 课后, 教师对当天上交的几篇作文进行评改, 以面批面改为主;第三天, 教师挑出几篇作文中最好的一篇由这位同学到讲台前读给全班同学听, 然后师生共同讲评, 每天大约10分钟的时间。依此类推, 大约20天左右每个学生可以作文一篇。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3

能力发展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读教材,欣赏故事漫画、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活动,概括出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2.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正确区分自负、自卑、自信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活动教学模式,在活动、讨论中及时启发,以保护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教学难点:区分自信、自负、自卑三者之间的不同表现。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前预习纲要:

导入新课:【2分钟】故事欣赏——初步感受“自信”的力量。

阅读教材第18页罗丹的故事,思考: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贯彻“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明确能力发展目标: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目标内容同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要通过哪些素材、什么方式来学习,学习后要达到什么能力。

课前预习:3分钟

1.阅读教材18~22页,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20~21页“自主预习”的填空内容,把所填的词在课本上画出来。

2.预习检查:交叉批改,当堂公布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学习探究纲要: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约20分钟

方法及要求:1.自主阅读教材18~22页,完成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不懂的问题,用笔做上记号,提交小组讨论,10分钟后展示。2.小组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老师帮助解决。3.老师对学生提交的难题做精讲点拨。

自主探究题:1.自信的含义及表现分别是什么?2.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3.自信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

合作探究一:自信一族

活动1:写出我能行!完成教材19页填空。

明确:自信的含义。

活动2:自信人物故事会——讨论交流自信人的表现。

精讲预设: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含义)

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合作探究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活动3:故事赏析——分析课件中刘翔的心理?明确: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活动4:我思我悟——根据课件漫画,分析自信、自负、自卑三者关系。

活动5:情景表演

数学考试后,自信的小芳、自负的小明、自卑的小刚都得了90分,这三个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整理提高:1.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 , 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自负和自卑都是自信的 。

实践导行:现在的你相信自己吗?请在课后做一件小事,来体现自己的自信吧!

精讲预设:自卑的人轻视自己、低估自己、不敢尝试;自负的人高估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信的人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自信及表现以及与自卑、自负的区别。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等学习环节,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让学生掌握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倾听的能力。

课堂测评:预计12分钟

1.基础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2页基础巩固1~6题

2.中档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页增效作业7题

3.拓展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页增效作业8题

解题步骤:“审—忆—筛—答”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用所获取的知识、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整理提高:3分钟

1.这节课我学习了…… 2.我学会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对整节课的活动形成知识链、思维链。学生带着知识、方法走出课堂,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课后巩固纲要:

熟记知识点:(复述答案)自信的含义及表现?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自信的作用?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

课后测评:

1.基础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3-24页能力提升1~4题

2.中档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4页能力提升5题

3.拓展题:《同步解析与测评》24页能力提升6题(答案见教师用书)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识记效果,能否用所获取的知识、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参考文献: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篇4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安排:128课时

背景

这一册教材中我要上学了、识字、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0个生字。(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内容 单元 序号 入学教育 单元 专题

教学内容

课时 安排 7 我要上学了 我是中国人 我是小学生 我爱学语文

1.天地人 4.日月水火

1.识字

(一)2.金木水火土 5.对韵歌

3.口耳目 语文园地一

2.和3.4.汉语拼音

共13课,2个单元。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15 识字课文

5.识字

(二)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语文园地五6.

7.阅读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阅读课文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语文园地八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6 阅读课文 15

实施

1、关于“我要上学了”共3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关于“汉语拼音”共13课,分2个单元。第一单元,教学6个单韵母。第二、三单元教学23个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第四单元教学8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及相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第五单元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景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4)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汉语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复习,内容是“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二是六首带有汉字的汉语拼音儿歌。

3、关于课文。全册安排课文19篇,包括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形式。"识字"课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词串",一个中心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阅读课文共13篇,其中有6篇是以儿歌为主体的诗歌,其余的都是童话或儿童故事。全册教学生识字300个,写字100个,学会24种汉字笔画名称。

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4、关于单元练习。本册在每组课文后面个安排1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说说写写,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家长一起读等板块组成。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即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写好铅笔字方面,写的字,都安排在田字格里,强调按照规范严格训练。说说写写方面,安排了两次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做做读读方面,准备了动物卡片,训练学生的认读及拼写能力,增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读读背背方面,安排了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一些内容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评价

1、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2、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对一年级小学生不能繁琐,应避免过多的考查和经常的对照检查。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更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语文学科的评价建议采用学生平时的成长记录评价、单元阶段形成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注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量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何况,像朗读、口语交际、写字、习作等项目也难以精确量化,只能作模糊评价。提倡用有代表性的事实、描述性评语等方法进行评价。量化评价采用等级制,而且在等级的设置上可以粗略一点。

四年级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学难点】

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根据要求“预习要求”自学;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出示课件)伴随着秋天的脚步,我们多彩的语文学习将展开更精彩的画卷。每一册的学习都为我们的成长增添能量,当从老师手里拿到新课本时的兴奋劲儿,此刻应该变得理性一些,我们怎样当好学习的小主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计划安排吧。

二、师生共同梳理课程内容

1、(出示课件)教材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你发现共几组,几篇课文呢? 出示课件:

本册课程分组编排,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2、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写。我们将继续围绕专题展开学习活动,每组的专题和学习重点都巧妙地蕴含在单元导语中,快快用上我们明亮的双眼和智慧的大脑,和大家一起探讨吧。自由看书,然后交流。

出示课件:

第一组自然奇观

第二组观察与发现 第三组中外童话

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 第五组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六组人间真情 第七组成长的故事

第八组科技成就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或课文。4.、课时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册书的学习需要5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我们与时间赛跑,学习生活会更加有意义。在今后学习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三、师生共同明确课程目标

课件出示课程目标。人生要有目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了解我们的目标,以便今后的行动中向着目标去努力。

本学期总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认200个字,会写2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371个词语。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6.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7.学习略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8.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大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9.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10.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同时结合语文学习,使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所想所得。

四、交流研讨课程实施

1、教法介绍,学法指导。重点指导预习方法。课件出示预习要求:(1)、标出自然段。

(2)、借助工具书,把不理解的词语解释写在书上。(3)、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4)、课后生字组2个词,写在书上。(5)、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2、课件出示故事《詹天佑》《每次直追前一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远大学习目标。

詹天佑

詹天佑是中国清末、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原籍安徽徽州府婺源县(现属江西省),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留学美国。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带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学的课程,考取美国著名理工大学伍斯特理工之后有相继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

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撰写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威”号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极力反对修造铁路,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被迫改学驾驶海船,耽误了七八年。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开始负责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70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后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需要在滦河修一座铁桥,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这座铁桥的相继失败,他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詹天佑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1905年,他担任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这条路穿过八达岭,全长200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

他亲自勘察,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用两端凿进法开凿居庸关。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总长365千米的铁路。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1919年逝世。

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他还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人”。

每次只追前一名

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喜欢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伸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教育下,这个女孩2010年居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才能引领人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五、学生谈课堂收获,树立学习信心。

六、作业: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6

学校名称:临沭县第四实验小学

科目名称:小学语文

开发教师:吴淑莲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课时:100------128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日期:2014.2.25

课程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800个,其中250个会写。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视和加强语言积累,在生活中学语文。

4、对写话有一定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5、了解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意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组:识字1(2课时左右)

柳树醒了(2课时左右)

春雨的色彩(2课时左右)

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左右)

古诗两首(2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一(2课时左右)

第二组:识字2(2课时左右)

看电视(2课时左右)

胖乎乎的小手(3课时左右)

棉鞋里的阳光(2课时左右)

月亮的心愿(2课时左右)

语文园地二(2课时左右)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7

一、当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

例如在第5课《伤仲永》中课文最后一句话“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中的“而已”课文没有给出注释, 这个“而已”和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的“而已”是一个意思,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罢了”, 但是两篇课文都没有给出注释。第5课给了一个句子的注释“得为众人而已耶”课文注“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这个注释容易引导老师把“已”字的意思解释成“停止”, 因注释中有“为止”二字。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 “而已”是复音虚词, 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中关于“而已”词条解释:“而已”与“矣”连用, 构成“而已矣”表示事情达到一定的范围就行了。书中还举出实例, 例如: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中的“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为只是寻求失去的善心罢了。

“故治天下及国, 在乎定分而已矣。” (《吕氏春秋·慎势》) 中的“在乎定分而已矣”, 意思是在于确定名分罢了。

这些“而已”都可以译作“罢了”, “得为众人而已耶?”句中的“耶”和“矣”一样也是句末语气词, 其作用类似于“矣”, 此处只是表反问语气。“得为众人而已耶?”联系上文,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可以明确翻译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禀赋的人, 本来就是普通人, 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想成为普通人都不能够。“而已”表示达到一定的范围, 应该译为“罢了”。第20课《口技》中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而已”翻译为“罢了”意思更为明显, 遗憾的是这二者教材都没有给出注释。

二、上文注了, 但不知道为何下文不注。

第10课《木兰诗》“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课文在注释“火伴”一词时是:“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个士兵同一个灶吃饭, 所以称火伴。”但不知何故, 这里的“行” (háng) 字课文没有给出读音和意思的注释,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把此字读为“xíng”意思是行走, 即木兰的同伴和木兰一同行走打仗很多年, 这是不正确的。“行 (háng) ”和“伍”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 二十五人为“行”, 五人为“伍” (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同行”就是同在一个部队编制, 类似于我们现在部队的同一个班, 相同的例子有:“陈涉、吴广皆次当行 (háng) , 为屯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陈涉世家》, 九年级教材给出了读音和意思注释) 。而课文《木兰诗》在解释“火伴”一词时, 注出了“同伍的士兵”几个字, 但不知道为何没有解释“伍”字,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给“行”字注出读音和解释。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有些注释欠妥当。

例如第27课《斑羚飞渡》。课文在注释成语“进退维谷”时解释“维”字“维, 是。”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是”在现代汉语里是判断动词, 而此处的“维”字是句中语气副词, 帮助判断。“‘维’用在句中, 表示限制范围、帮助判断、解释原由, 有修饰谓语的作用, 处理作语气副词。” (参见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 另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维”字的解释中也有一个义项“句中语气词, 用以帮助判断。”类似的例子还有“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郭本《古代汉语》注这个“维”字:“维, 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成语有“举步维艰”, 成语词典的解释“维”字也是“维, 句中语气副词。”所以笔者以为此处的“维”字不能解释为“是”而应注为“句中语气副词, 加强判断”这样意义贯通。

七年级语文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等是七(五),七(六)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这一周的接触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薄弱。例如:拼音,书写,有一半同学还过不了这一关。

2,分析能力是一个死角,需花费大的时间与精力去提高。

3,作文:第一周布置的写作任务能按要求完成的不多,优秀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4,方法: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来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很重。

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牢固的基础。

2、在教学中侧重兴趣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传授。

3、增加阅读量,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相关措施:

1、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预习,检测,巩固,复习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开设阅读课,作文课,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四、活动安排:

1、书写规范字比赛。

2、主题手抄报比赛

3、朗读比赛。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9

生平上的第一节公开课,业已降下帷幕。过后得到前辈们的指教,可谓获益匪浅。回想起当时激动的心情,就犹如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渴求得到老师的赞许一样。前辈们所指出的问题与自己激动过后的那份平静使我对那节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准确的评价。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自读课,教学目标有:

识记生字词,了解人类登月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学习采用时间顺序叙述事件过程的写作方法;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最初的构思是运用提问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能学到一点与人类登月有关的知识。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叙述,思路非常清晰,因此只要稍微点拨,学生会很快能掌握这种叙事方法的。而这节课的重点我把它定位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感受科学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因此我运用了质疑和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

可以说,这节课还是颇顺利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遵循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运用了问题——发现的教学组合方法进行教学。从问题出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我颇感欣慰的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提问是激发兴趣的手段。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这时他们的思维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他们的思考不只是量上的增加,而且有质的提升。问题悬而未决,思维受到挑战,他们会继续探究下去。这样兴趣就被激发了,兴趣一激发成功,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将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一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但在成功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新课导入时间过长;问题过于琐碎;知识点未能很好地落实;重点不够突出。导入目的是创造情境让学生能尽快进入课堂的学习,但是时间过长的话,会让学生一头雾水,不能体会老师的用意。问题过于琐碎,使得层次感不够强。因为之前只准备用一节课时讲完该课,所以内容过多,一些知识点犹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未能让学生掌握。由于前面的一些内容耽误过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重点部分——质疑和讨论不能完全展开,学生的兴趣刚被激发,课就已经接近尾声。最后的一些该由学生探讨的问题只能由老师讲解,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了制约。这可以说是最大的败笔。

痛定思痛,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对此的一些思考和感触。

一 要熟悉教材,教学的.各个部分应做好安排。

该怎么导入,怎么结尾,哪些是重点,各部分的时间安排。如果把上课比做打战的话,教材就犹如敌人,要摸透敌人,才能有取胜的机会。因此切忌打无准备之战。战前要根据敌我的情况确定正确的战略战术,统筹好各部分的兵力,才能高奏凯歌而回。

二 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文的知识点或许很多,但是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力。因此最好要有取有舍,不要盲目贪多,不要一咕脑儿地全塞给学生。就如《月亮上的足迹》这一课,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质疑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那么其他的有关登月的细节就不必多费时间,把时间空出来。

三 要多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曾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是主体,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惟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这一课最后的质疑讨论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与宇宙有关的问题,问题提得非常好。问题提出总得解决,那谁解决呢?学生自己解决。或许会说以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根本不可能解答,的确是。但是能因为这样就让老师作答吗?不可以。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即使学生不能解答,老师也不能代为回答。这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提示学生通过某种途径找寻答案。更何况有关宇宙的一些问题,老师也不可能全部都能解答,因为老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晓得。因此,要谨记这一句名言。

四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

学校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而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这个目标切实抓好。而在《月亮上的足迹》这一课中,这个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探索,学生也许永远也不会去接近科学,了解科学,探索科学。这些知识只会在若干年后被大脑所遗忘,但是一旦兴趣形成,就会驱使他们主动去探寻,大脑里的知识就会不断被更新。而有可能十年过后,有些学生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从而成就一位科学家。由此可能,这方面的培养不容忽视。某篇文章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不是夸张。正是因为这篇课文中所透露的情感引起了学生内心的一种共鸣,使他重新审视自己,树立起新的价值观。一个新的自我由此诞生。所以,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灵魂的塑造。

七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篇10

关键词:作文单元教学,层级分解,设想

1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能力层级分解

1.1 理想的作文单元教学编排

(1) 写作和阅读密切结合、循序渐进。

(2) 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可结合的结合起来, 不可结合的另起炉灶。

(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并重。

(4) 遵循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把情感的积淀、素材的积累、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各个环节做好、做细。

1.2《课程标准》对七年级作文教学能力层级的主要要求

(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 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5)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7)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1.3 小学作文教学状况调查

初中阶段作文能力点小学基本都已涉及,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作文命题类型, 有了一定的情感的积淀和素材的积累, 具备了基本的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能力, 有了一定的作文技巧。但还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作文能力和技巧的把握还很肤浅, 运用还很生硬。

(2) 情感积累过于程式化, 缺乏自己独立的生活体验。

(3) 语言比较贫乏, 平时积累不足。

1.4 七年级写作能力层级与实现途径分析

(1) 积累生活, 培养情感: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学校德育活动。

(2) 语言积累, 素材搜集: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日记,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3)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1记叙要素: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4)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2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5) 内容具体, 处理选材与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6) 结构严谨, 详略得当: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7) 语言生动, 巧用修辞及写作手法: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8) 联想和想象: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9) 缩写、扩写、续写、改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10) 修改作文: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2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设想

2.1 作文课的基本构成元素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在平日阅读教学、课前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日记、练笔中进行。作文课进行汇报。

(2) 小作文练笔讲评:片段作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专题训练。

在平日阅读教学、日记中进行。作文课汇报、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涵盖所有作文能力训练点。

在阅读教学、作文课中进行。

(4) 大作文训练:审题、构思立意、列纲起草。

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在作文课上完成, 起草作文可在课后完成。

(5) 讲评修改:作文讲评、一文三改。

可利用作文课以“作文汇报会”形式完成, 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可面批面改, 也可互批互改。修改要反复进行, 直到满意为止。

2.2 具体教学设想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记叙的要素

(4) 大作文训练:记一件__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要素齐全、语言生动。

(5) 讲评修改:记叙要素、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二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和描写) 、详略处理。

(4) 大作文训练:重写《记一件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和描写综合运用、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三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记一件难忘的事》中的景物描写。

方案2: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 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 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 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5) 讲评修改:景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第四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技巧、描写动物的方法。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秋》 (重点对语言进行修饰) 。

方案2:我喜欢的小动物 (无命题作文) 。

要求:抓住事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

(5) 讲评修改:景物、动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语言优美程度。

第五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人物描写方法与技巧。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7岁:爸爸真了不起, 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也说得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 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 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 也许他能帮我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的, 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 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请以“阅读长辈”为题, 写一篇作文。 (给材料命题作文)

方案2:妈妈的唠叨 (命题作文) 。

要求: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抓住人物特点、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六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想象与联想。

(4) 大作文训练。

随着人体器官的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 科学家又对记忆进行了研究。据报载, 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 转移这种化学物质, 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 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的多, 也许永远不会成功, 但也有科学家相信, 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 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以“当记忆可以移植”为题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合理想象、生动贴切, 多用描写表达方式。

(5) 讲评修改:想象的合理性、描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

[2]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上一篇: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汇报下一篇:环艺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