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2024-09-17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共5篇)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篇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暂行办法

为有效帮助我院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岗位,切实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等学校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2〕1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是指由学院负责实施,以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新进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专门进行一个时期相对集中的培养培训。

建立和实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是继承和弘扬学院优良办学传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参加助讲培养是青年教师的义务和权利。学院将对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经费保障。

二、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应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

(一)新聘用到我院从事教学工作(含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无高校教学经历的专职在岗教师。

(二)高校教学经历不足3年或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未接受过助讲培养的专职在岗教师。

(三)经学院要求或本人申请需要参加助讲培养的中青年教师。

三、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途径

根据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和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四种 途径实施青年教师助讲培养:

(一)校内培训

青年教师参与学院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交流、教学观摩、教育理论学习等活动进行培训。

(二)导师指导

学院指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与青年教师围绕某一门课程结对进行指导。

(三)自主学习

青年教师参加网络培训或参与有助于教学能力成长的其它各类自主学习活动。

(四)校外挂职

支持从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

四、青年教师参加助讲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守高校教师行为规范,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二)参加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和考试,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和大学心理学以及大学教师伦理学,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三)尽快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和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掌握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课程构成等,掌握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积极参与教学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四)在培养期内,至少完成以下工作,并计入教师个人培养档案: 1.每学期随堂并完整听取指导教师讲授1门课程,不少于34课时/学 期;

2.协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辅导学生、作业批改、实验指导、答疑等环节;

3.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教学培训、观摩及研讨交流等活动,不少于6次; 4.参与撰写至少1篇教学研究论文,或参与至少1项教学研究课题; 5.培养期满,按要求完成1篇参加培养的总结报告;6.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任教教师培养期内集中下企业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2个月。

7.按学院相关要求承担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五、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

1.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培养期间,各二级学院原则上不安排青年教师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2.学院将为每位参加助讲培养的青年教师建立培养档案,将青年教师参加的各类培养活动记录在档。

3.各学院(部)可在学院指派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每学期初或新进教师入校一个月内,为青年教师协调安排指导教师,并及时将导师安排情况报学院人事处备案。每名导师一般只指导1名青年教师,最多不超过2名。

4.学院(部)应定期对指导教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召开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导师工作会议,汇报交流培养对象的教学发展情况。

5.学校将定期对各学院(部)青年教师助讲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培养对象所在学院(部),学校将酌情减少或收回已投入的 培养经费,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二)考核

新入职教师第一年的培训学时为144课时/学年,其他青年教师为72课时/学年。新入职青年教师参加助讲培养期间,各学院原则上不安排其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个别专业确因师资紧缺,在试讲测评通过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少量教学任务,一般不超过102学时/学年。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期间,学院将组织相关教学专家、督导专家等对青年教师培养学习情况、教学安排情况、校外挂职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并通过试讲等方式进行最终考核。

培养期结束后,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分别组织对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种。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教学上岗资格证书。考核不合格的,由学校根据实际及相关规定,对其做出延长助讲培养期、调整岗位或解聘等处理。获得教学上岗资格证书是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和培训进修等的重要参考。考核合格且总分排名前15%者为优秀,学院将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可申请延长助讲培养期,最多不超过一学年,如再次考核不合格,学校可对其作出调整岗位或解聘等处理。

考核的具体要求如下:

1.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情况(30分)。根据教师的随堂听课、备课教案或讲义编写、辅导学生、批改学生作业、或实践实习指导等情况,由导师酌情给分,二级学院复议。

2.培训学习情况(20分)。按照学院相关培训学分制度进行管理,完成规定学分,得20分,未完成规定学分的,其考核等级直接计为不合格。3.教学能力测评情况(50分)。学院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试讲,并组织专家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鉴定,该考核分占总分的50%。专家一般由3—5名组成。如公开课试讲成绩不合格(不足30分),其考核等级直接计为不合格。培养期内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且获奖的培养对象,可免于参加试讲考核,由所在二级学院根据获奖等级直接评分。

4.教学表现特别突出的培养对象,经个人申请、指导教师推荐、专家鉴定,考核成绩优异者,培养期可缩短为半学年。

5.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期内,其工作考核参照助讲培养考核结果及相关工作表现确定,其个人当学年教学业绩考核可参考所在二级学院平均教学工作量认定或申请免考核,与导师合上的课程可根据其实际工作量承担情况计算教学工作量。

六、导师的条件与职责

(一)指导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龄5年以上。

(二)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师德修养,培养青年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执教精神。

(三)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听课、备课、编写教案或讲义、试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与实习等)入手,对青年教师进行认真具体的指导。

(四)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教研活动。

(五)对青年教师是否具有开课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提出延长培养期等建议。

七、导师的管理与考核

(一)指导教师由二级学院确定人选后报教务处、人事处审核,院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因各种原因指导教师不能完成指导任务时,可申请退出指导工作。对于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指导教师,应停止其指导工作。

(二)培养对象考核合格后,指导教师每指导1名培养对象按照每学期34课时计入个人教学业绩考核并计算工作当量。培养对象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暂缓核算,待延长期满后再行补发。当年被评选为优秀指导教师的,在评奖评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予以优先考虑。

(三)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应纳入二级学院师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二级学院负责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务处、督导室、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定期检查指导。学校根据各学院(部)每年培养对象的人数划拨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二级学院对优秀导师的奖励以及教师培训、研讨交流、观摩学习、外出挂职等青年教师助讲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八、学院领导和组织

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人事的学院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教学、人事的领导为小组成员,负责青年教师的助讲培养工作。条件成熟时成立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体负责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的实施、监控和日常管理。各二级学院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的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实施工作,对本单位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的情况进行学期检查,学年总结;并将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总结交人事处备案。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篇2

1 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院校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

1.1 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道德教育, 培养青年教师良

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目前, 部分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的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远远不够, 从而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 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政治方向, 增强其忠诚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他们勇于奉献的高尚思想品德, 精益求精、积极进取的职业道德[2]。

1.2 强化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 培养青年教师成为业务水平

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高职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才能、灵活的教学技巧,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也是职称职务晋升的考核内容, 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或主持学院及省部级教科研课题, 应逐步提升教研及科研水平, 成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1.3 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逐步成

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团队带头人。

学科教师梯队的建设、骨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直接关系到专业学科和学校的发展。学校要有长远规划和目标, 重视青年教师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 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 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使他们尽快成为教科研骨干, 成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带头人。

2 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

2.1 导师的选拔

(1) 构建导师管理制度, 明确导师的准入资格, 导师的责权利。导师应由思想素质好, 工作责任心强、讲课效果优秀, 熟悉各个教学环节, 并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多年, 本专业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教师担任, 导师的专业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强, 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青年教师的导师由系部提名, 由学院人事及教务主管领导讨论通过, 经导师本人同意后, 由院长审查批准, 以学校文件形式公布青年教师导师的人选, 并报人事处及教务处备案, 导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期限一般为3年。

2.2 导师的工作职责

(1) 导师应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承担的教学任务,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培养计划 (此培养计划要经系所主任和学院主管院长审批) , 指定进修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 指导教学研究工作。

(2) 根据青年教师承担讲授的课程, 从总体上对结构和内容予以指导, 使青年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讲课技巧和各个环节等进行指导, 与青年教师讨论所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授方法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3) 检查青年教师备课, 至少调阅青年教师所讲授课程重点章节一章节的教案, 并对教案提出意见。导师要听青年教师试讲课程和不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堂讲授, 并就听课情况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 抽查青年教师批改作业情况。

(4) 指导期间, 至少为青年教师系统地上一门示范课, 深入所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 (或者实验室) 听课, 并予以具体辅导。

(5) 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一轮以上各种教学环节的训练。如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 (设计) 等。

(6) 协助学院安排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或科学研究, 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7) 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试讲预讲, 对是否具备开课能力提出意见。帮助青年教师制订开出其它课程的计划。

(8) 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考核, 培养期满时, 提出书面报告, 交人事和教务部门审核备案。

2.3 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

(1) 在指导教师的带动下, 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知识, 增强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 主动接受指导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的指导, 虚心求教, 勤奋求学, 积极承担学校分配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其他社会工作。

(3)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承担一门课程的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实验课、课堂讨论中两种以上教学环节的工作, 逐渐熟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规范。

(4) 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 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研读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教案。

(5) 深入指导教师课堂和其他教学环节,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学时, 并做好听课笔记。

(6) 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

(7) 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工作和学习计划。每学期写出书面小结, 培养期满进行全面总结汇报, 并接受考核。

3 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

3.1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 积极上进, 爱岗敬业, 勇挑重担。

实行导师制度后, 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青年教师在教学上, 积极向老教师学习, 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制作了大量集图片、动画、视频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还动手设计制作了许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备。这些课件和设备不但方便了教学, 也使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院每年还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参赛的青年教师在比赛过程中, 相互切磋, 共同进步。经过几年艰苦磨练, 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3.2 青年教师主动学习, 积极钻研业务, 努力提高教研及科

研能力。

实行导师制度后, 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 专业理论扎实, 他们刻苦钻研业务, 积极参与和申报主持学院及教育厅的教育教改课题的研究, 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和社会活动, 举办各种职业技能比赛。青年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工矿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企业最新生产技术, 主动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 青年教师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全体教师的言传身教, 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校园主动学习的风气日益浓厚。

3.3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青年教师成为学生管理、教学、

科研等工作的主力军。

实行导师制度以来,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参与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的工作过程中, 理论知识深厚、工程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工作严谨的青年老师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广大青年教师也意识到, 想当好一名教师, 就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实行导师制度以来, 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以前, 由于青年教师平常只是简单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基本没有参与和主持教科研方面工作, 导致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缺乏相应的支撑材料, 从而影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3.4 青年教师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

上领导岗位。

实行导师制度以来, 青年教师的个性和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 由于工作态度积极, 教学效果好, 动手能力强, 我院已有多名青年教师, 担任了专业团队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带头人,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担任学院教学系部的中层领导和行政中层领导, 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的肯定, 也是对他们今后发展的激励。

4 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两点思考

4.1 如何激发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尽快适应学院教学环境,

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 高职学院发展迅速,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应届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生大量扩充到教师队伍中来, 部分青年教师不思进取, 认为自己年轻, 教学质量比老教师差理所当然。学院应建立更加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考核制度, 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科学的考核, 使青年教师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成为一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

4.2 如何建立长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和加强导师工作责任心

的问题。

有些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比较繁重, 几乎无暇指导青年教师, 少数导师甚至一个学期也没有听几次青年教师的讲课, 更谈不上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 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 不但误导了青年教师, 在广大教师中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校认为指导青年教师是老教师应尽的义务, 因而也就没有对应的津贴待遇, 或津贴待遇过低, 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考核的内容、效果大多停留在书面材料的汇报, 很难真正反映导师工作的质量, 甚至有的教师认为, 考核制度只是用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评估用的。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也是素质教育、立校强校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很多。从实际出发, 不断研究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 积累更多的经验, 走出一条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摘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特别是针对从学校到学校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文章阐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实施内容、运作模式、实施效果以及管理过程中有待思考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参考文献

[1]祁士闯, 李成革, 程劭薇等.浅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09, (32) :227-229.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篇3

近年来,山东省平原县小学数学在省、市级的优质课、教学能手、基本功大赛评选时屡屡取得优异成绩,大大提高了我县的知名度。高兴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教师队伍的调整,大量青年教师为我们小学数学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毕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们教学经验不足。如何使这些教学中的新生力量尽快成为我县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我县优质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力求打造出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继续保持我县在全市小学数学的优势地位,超越自我,不断冲击省课堂,向国家级课堂进军。为此,县教研室率先启动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程!

一、 名师大课堂,为青年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

为展现我县优秀教师的教学风彩,充分发挥优秀教师榜样示范的作用,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快速向骨干教师转变。2012年4月,县教研室举办名师大课堂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名师授课。由山东省第六届教学能手获得者执教《圆的周长》,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工作仅两年的青年教师)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是课后,省教学能手就课的设计意图展开详细说明。此环节的引入,意在让青年教师不仅明确一节数学课该怎么上,而且明确为什么要这么上。三是青年教师介绍自己的成长经验,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习的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四是县教研室教研员就我县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程系列活动进行说明,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在我县争创全省教育示范县的大好形势下,尽快成长为一代名师!名师大课堂,不仅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明确了方向,大大提高了我县的教研品味。而且让青年教师切实看到身边触手可及的榜样,名师距离我们很近,就看我们如何走进名师。

二、重在跟进式培养,

为选拔出的优秀青年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青年优质课展评活动目的是选拔“名师培养对象”,此次活动依据科学公正、注重青年教师素质的原则,经评委会认真评选,公平公正地打分,多维度选拔“名师”培养对象。最终确定陈万爽、满志强、胡涛、李雯、张伟、张红芳6名青年教师为第一梯队培养对象。以房丽娟老师为代表的其他13名教师为第二梯队培养对象。

名师培养工程层次化确定后,第一梯队全体成员和第二梯队代表房丽娟参加了2012年4月23-24日的省级“名师大课堂”的研讨学习。2012年6月,我县教师代表德州市参加山东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并执教公开课。第一次在学校磨课时,县教研员集中了第一梯队的全部成员和第二梯队的部分人员参加磨课,当时30多人,每个人轮流发言,研讨氛围异常热烈。2012年9月23-29日,县教研员又派第一梯队全体成员和第二梯队的王坤和孙双金参加山东省优质课的听课学习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使得我县的参评教师在这次德州市优质课评选中脱颖而出!如此好的成绩,也表明我县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

三、青年教师与县名师结对拜师

我县名师培养工程是以建立名师工作室和青蓝工程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县域内优质资源,打破校际壁垒,把我县培养对象与县名师(五位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结对拜师。

1.校外导师制。县教研室通过宏观调控,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对这个小群体组合,我们实行捆绑式管理,在对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估中,将师徒的师德情况和工作业绩的考核合并计算,努力促使这个组合的师徒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样不仅能有效打破校际壁垒,而且更有利于全县小学数学团队建设。

师徒结对或导师制模式是大部分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传统方法,但除了在名师人数上受到限制外,在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方法上也具有明显的“同质性”( 教研小气候),经常会出现同一个学科形成同一个教学风格的现象。事实证明,校外导师制能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

2.名师培养工作室正式启动。名师培养工作室的建立,意在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使该工作室成为我县数学教研的资源生成站和成果辐射源。分别设有课件、教案设计、试卷中心、课题研究、信息报道、听课评价、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栏目。网络时代,教研员应努力改变传统教研模式,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新模式。鼓励广大教师凭借“名师培养工作室”这个平台,多交流、多思考,生成优质教育资源,以点带面,逐步拓宽辐射面积,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教师的益友”。

四、深入课题研究,实现从“名师培养对象”

到“名师”的蜕变

为进一步推动名师培养工程深入开展,踏踏实实地引领青年教师做好数学教学研究,以实现从“名师培养对象”到“名师”的蜕变。县教研室于2013年8月审报课题《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建设的研究》,这项课题研究不仅为我县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为引领青年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为这项课题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认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力图在我县形成“集体备课—付诸实施—课后评价—形成资料”的研究模式,切实引领青年教师做好教学研究。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标准建设的研究》能有效促进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催生崭新的课堂教学的创造,促使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还有助于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促进教师更好的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从“名师培养对象”到“名师”的蜕变。

平原县教育局秉承“以感恩之心办人民满意教育,以父母之心教一切孩子成才”的理念,遵循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保障名师培养工程的有序进行,不断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聘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我县进行业务培训,同时也为我县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事实证明,我县自2012年4月开展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程以来取得可喜成绩,这充分说明全面启动平原县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程,是加强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也是关注教师群体成长共性,又关注教师发展个性的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篇4

实 施 办 法

为进一步加大杰出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入选各类人才工程、获得高层次基金资助的年轻拔尖创新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及思路

1.‚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是学校杰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选拔6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入选。该计划通过以项目资助为主的培养方式,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入选年轻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潜心科研,开阔视野,尽快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后备人选。

2.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公开选拔、择优资助、重点培养、严格管理的原则,‚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评审一次。

二、选拔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崇尚科学、潜心科研。

2.具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同等条件下,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5.优先选拔资助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6.申报的项目属于本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构想,立论充分、发展前景良好。

7.已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者,不再重复资助。

三、选拔程序

1.‚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行限额申报,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核定申报名额。

2.每年根据人事处具体通知开展选拔工作。有关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并提交《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申请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报学校人事处。

3.人事处组织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学科、学位点和学术梯队建设,提出拟培养对象。

4.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公示3天。如无异议,正式公布培养对象名单。

5.人事处与培养对象签订《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协议书》,正式进入培养程序。

四、培养措施

1.入选‚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者,学校给予资助:(1)资助金额:工科、实验性理科、医科4—6万元,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类2—3万元。

(2)资助期限:三年。2.优先支持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访问)研究。

五、组织管理

1.学校与培养对象签订为期3年的培养合同。采用‚2+1‛滚动资助方式。前两年资助70%,资助两年后开展中期评估,有明显进展的教师将继续资助30%部分的经费,未取得明显进展的教师将不予继续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属自主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安排使用。

2.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的资助对象,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资助对象,所在单位应及时向人事处提交书面报告,学校将中止或撤销其资助资格,停止经费资助。

3.凡在‚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的成果,必须注明‚‘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资助‛字样。

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 篇5

西校[2006]382号

为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本科教学,促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决定于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以下简称教学比赛)。

一、参赛对象

本学期有全日制本科教学任务,年龄在40岁(含40岁)以下教师。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学院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的组织实施和校级比赛候选人推荐工作。

三、评比办法

采用平时教学和公开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比步骤

分学院初赛和学校复赛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学院初赛

各学院动员、组织本院青年教师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比赛,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参赛教师平时教学情况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按学校下达的名额推荐候选人参加学校复赛。

2.第二阶段:学校复赛

学院推荐的每位参赛候选人在指定地点主讲本学期所授本科课程1学时(40分钟),由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通过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奖励办法

学校为决赛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记入本人档案,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对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出色的单位予以表彰。

上一篇:茶叶杀青机介绍下一篇:描写夏季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