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挂钩扶贫工作总结(通用10篇)
2024年度挂钩扶贫工作总结 篇1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动真情、扶真贫,扎实开展好扶贫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扶贫工作相关任务。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更好地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局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对工作负总责,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具体分管抓落实,由综合股具体承办,确定了具体工作联系人员,明确了责任。
二、认真深入扶贫点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工作措施
1月底,我局局长带领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及扶贫工作具体承办人员,深入扶贫点-木者村进行实地调查,对本村的自然、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与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座谈,就本村的致贫原因、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群众致富增收、当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了认真抓好扶贫工作的共识。通过调查了解,我局基本掌握了对本村帮扶的具体工作目标,并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对人员分工、帮扶规划、帮扶措施、帮扶效果等作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为12户贫困户送去了1200元慰问金。
三、落实帮扶措施,注重帮扶效果
(一)大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宣传国家扶贫蕙民政策和扶贫蕙民方针,让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激起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致富的热潮。
(二)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和科技扶贫。对农民技术培训5期100人次。通过实施农民知识技能化工程,对在家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自主脱贫的能力。
(三)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村劳动力丰富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由乡提供劳务用工信息,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250人。平均每年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
(四)指导群众做好防冻减灾和抗洪、抗旱灾害及其他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五)认真落实烤烟种植面积,帮助群众做好烤烟大田移栽,落实烤烟面积430亩,大田移栽400亩。增加了该村的经济收入,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六)认真指导群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抓好生态建设,鼓励支持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扎实推进了本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七)认真做好领导干部大接访和大下访工作,对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并给以他们满意的答复;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了解群众需要解决办理的事情,能现场办理的就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向群众承诺办理时限,认真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结束,让群众满意。
(八)认真督促指导从本单位抽调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做好所负责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指导石碑村投工投劳3500个,建成3.5米宽的进村主干沙石路350米,支干水泥路500米,入户路600米,建成活动室一间100平方米,活动场地700平方米,改造民房28间。这些项目的建设,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存在问题
(一)由于单位人少事多,深入扶贫点实地调研的时间少,掌握情况不够多,扶贫工作力度不大,脱贫致富步伐较慢。
(二)由于单位缺乏资金,因此,给予的扶贫资金较少。
总之,一年来,我局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努力抓好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2024年度挂钩扶贫工作总结 篇2
结对扶贫工作总结
楚雄市残联的扶贫联系点是三街镇酒簸村委会。市残联认真贯彻“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方针,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楚雄市“十一五”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组织和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知民苦、解民忧、捐资捐物,扎实的抓好扶贫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市残联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学xxx省、州、市有关扶贫工作的会议精神,以及党办通(2008)13号《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单位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认识到扶贫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认识到扶贫济困不仅是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的美德,也是每个单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市残联高度重视挂钩扶贫和结对扶贫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而且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扶贫工作组,进驻扶贫联系点。
二、摸准村情、制定规划
三街镇酒簸村委会地处偏远,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委会,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及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市残联干部职工经常深入扶贫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准村情,找准扶贫结困的切入点,并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多次反复研究,为该村委会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脱贫解困经济发展思路,即稳粮、发展药物种植、畜牧养殖业,兴经济林果。同时,把“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采取一村一策、一村多策,即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三、围绕规划,狠抓落实
1、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意识,增强应用能力,为了使广大农户能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市残联积极协调科协、农科等部门,并结合村委会实际,开展以粮食种植、药物种植、畜牧业养殖、林果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等农村新兴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100人。通过培训,使广大村民能掌握1—2项农村新兴实用技术,为广大农户脱贫解困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2、春耕生产期间,市残联干部职工积极深入酒簸村委会,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好农户的春耕生产和农业科技措施的落实及推广。同时,积极的为群众解决春耕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围绕经济发展思路,帮助、支持村委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种植项目的引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4、为8户残疾人结对扶贫户购买化肥16包、捐款1200元。
5、结合中国残联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对酒簸村委会的贫困残疾人给予项目和资金的倾斜、照顾,极大的改善了酒簸村委会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生存环境。
通过市残联全体干部职工的帮扶,酒簸村委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村委会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农户有了一定增收,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与脱贫解困奔小康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做好扶贫济困工作,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酒簸村委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2024年度挂钩扶贫工作总结 篇3
市扶贫办:
根据市扶贫领导组《关于报送2010上半年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总结的通知》明传要求,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针对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及特点主要是抗旱救灾保民生,我局主要在抗旱救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帮扶解决问题。据统计,我局扶贫点所在地奎香乡仙马村农作物面积6000亩,受旱面积为3350亩,占种植面积的55.8%,仙马村人口2784人,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人口有2250人,占总人口的80.8%,旱情发生后,通过采取机动车辆送水、人工背水等方式目前已临时解决1100人、750头牲畜饮水困难。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调研
市商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扶贫点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不让一个群众因灾而流离失所,不让一块土地因灾而撂荒,不让旱灾引发大的次生灾害”工作指导思想,为完成好当前抗大旱促民生促春耕中心工作任务,局领导两次带队到挂钩扶贫点彝良县奎香乡仙马村调研。调研组主要听取了仙马村村委会2009年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及2010年发展思路,查看了受灾情况和正在建设中的村卫生室和仙马小学,看望了接对帮扶对象,并为帮扶对象送上机关职工捐赠慰问金及物资。并专门对抗旱救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给予5000元资金支持。
2、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市商务局抗旱应急领导组由叶副局长主抓扶贫点的抗旱救灾工作,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周兆云同志挂钩扶贫点工作,积极配合村“两委”履行职责,从解决群众当前面临困难入手,承担起组织抗旱的各项职责,保证抗旱工作有效开展,形成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加强抗旱指导和督查
配合乡政府从水管站和村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各村进行调查摸底,并配合指导协调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开展生产生活自救。
4、协调乡村各部门配合形成合力
水利水土保持站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确保有限的水资源投入抗旱需要,农技推广站根据抗旱作物生长、成熟的状况提出方案,努力做到节约用水,降低抗旱成本,民政办及时掌握重旱灾村群众受灾情况,做好生活保障安排,财政所关注旱情的变化,做好资金调配,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支持抗旱工作。
5、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工作组积极支持乡村用水协会的管理,要求各村用水 协会指导群众“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用水原则,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刀刃上。
6、强化旱情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
村委会安排各村、组专人做好旱情统计工作,保证实际情况按时反应到上面。
与此同时,我局根据《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抗旱及春耕生产期间成品油保障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成品油销售单位特别是旱情严重和扶贫点所在地的成品油销售单位,要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大农村加油站点的配送力度,主动承担好送油下乡及配套服务工作,主动联系县、乡、村等各级政府或农机部门,全力支持抗旱及春耕,对旱情较重地区和春耕生产用油量较大地区的乡镇加油站,要积极组织小型送油车辆,送油到田间地头,现场为春耕生产车辆加油。要设立抗旱春耕绿色通道,保证为抗旱春耕车辆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对我局扶贫点的用油我局给予优惠支持。
三、下步工作意见:
1、针对下半年主要是防涝为主的形势,局办公会上研究决定,局领导下半年将由三位领导分别带队,分三次深入扶贫点,为扶贫点排忧解难,及时帮扶解决困难。
2、结合我局工作业务,在集贸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外派劳务方面深入调研,尽可能帮助建设一至二 个实际问题。
3、继续对口帮扶捐款捐物,访贫问苦,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对所在乡村给以支持。利用各种学习培训机会提高村干部素质,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盐津国税积极挂钩扶贫抓服务 篇4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盐津县国家税务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到庙坝镇大坝村、小寨村结对扶贫148户群众,以“三必访三必问、三到户三为民”为载体,切实为当地群众服好务。
一是深入群众家中开展了“三必访三必问”活动。每一位党员干部对自己负责结对的扶贫户,做到了困难户必访、必问衣食冷暖;产业户必访,必问致富经验;老党员老干部必访,必问发展良策,切实了解民意,积蓄民智,凝聚民心,为该村发展汇聚更多的正能量。二是深入群众家中开展了“三到户三为民”活动。每一位党员干部对自己负责结对的扶贫户,做到了带着真情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户,农业技术培训到户,困难帮扶到户;并制作一张为民“连心卡”,记录一本为民日记账,提交一份为民承诺书,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手中。
乡镇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篇5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20xx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
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
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
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xx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xxxx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20xx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区养畜》、《玉依塔斯绒山羊养殖》中,贫困户自己四处联系,亲自选购扶贫畜,乡扶贫办为其做好检验、登记、建档等服务工作,贫困户通过精心饲喂、放养,繁殖,不断壮大畜群,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我乡还专门针对20xx年实施的项目内容,组织开展了科学养畜、牲畜育肥、三贮一化、基本建筑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群众1200人次,有了生产技术,我乡贫困户投工投劳完成了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40座,发展农区养畜875只,绒山羊养殖350只,改变以往“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是强化监督机制,共同维护扶贫成果。为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加强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首先建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全乡的项目实施,此机构发现问题后立即要求乡镇整改,在达不到整改效果时,可直接向上一级扶贫组织反映。其次发动群众监督,把项目实施的步骤、对象、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发放情况向广大群众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乡、村扶贫组织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问,做到公平公正。确保扶贫项目切实发挥成效,带动农牧民脱贫。
四、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20xx年我乡在全力抓好县扶贫办统一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还进一步发挥本乡特色,广开思路,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时实现了人均增收225元的目标。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乡主要以牧业生产为主,气候独特,光热条作好,为此我乡以加快畜牧业发,加大饲草料地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xxxx年全乡牲畜最高饲养量达9.06万头(只),同比增长3.4%。其中绒山羊3.77万只,产绒量达7415公斤,同比增长3.6%,畜牧业增加收入达45万元。xxxx年我乡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种植籽粒玉米3160亩,占总播面积的36%,种植饲草4727亩,占总播面积的54%,饲草料总种植面积达到总播面积的90%,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保证,同时受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乡仅玉米种植一项比去年增收37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xxxx我乡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加强劳务输出,实现增收。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石河子拾棉花,外出务工等,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乡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用本乡农牧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乡共转移富余劳动力270人,人均增收67元。
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乡6个帮扶单位,在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文化室,解决了修路的经费,组织技术人员打井改水,累计投资达7万余元,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扶贫工作年度总结精选 篇6
**年,县人社局按照市委、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好就业扶贫牵头工作,并配合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就业扶贫方面:1、扎实推进就业精准扶贫工作。一是收集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1861个,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2场,将3万余份《企业招聘岗位信息》送到贫困户手中,帮助贫困户及时掌握招聘信息求职。二是通过就业专项技能培训、企业岗前培训等组织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70人,其中:电商培训42人,家政服务59人,合格数58人,园区定向培训17人,引导性技能培训652人。三是经报县政府同意,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基层公益性岗位30个,安置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30人,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公益性岗位,覆盖12贫困村和4个行政村,从**年5月起开始实施岗位补贴,每人每月补贴500元。四是建设了21个扶贫车间(含**年7个),安置719人就业,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91人,拨付资金4.8万元。另外通过职介、乡村安置就业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2027人,其中:县外转移960人,县内转移1067人。一次交通补贴申报人数116人,其中:省外务工102人,县外省内务工14人,补贴资金5.52万元。分批拨付补贴资金:第一批6人,拨付补贴资金2600元;第二批45人,拨付补贴资金21500元;第三批30人,拨付补贴资金14800元;第四批13人,拨付补贴资金6300元。第五批21人,拨付补贴资金10000元。
健康扶贫方面:**年,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831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886人,全部由各级财政资助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贫困参保率达100%。截至11月底,共为4388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住院基本医保补偿1501万元;为477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大病保险补偿230.3万元。
乡镇年度扶贫帮扶工作总结 篇7
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和乡党委扶贫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天台村干部驻村帮扶暨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对象、措施等“六个精准”,加快天台村扶贫攻坚进程,现将驻村工作队及“第一书记”干部驻村帮扶暨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台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XX县板栗桠乡西北部,距板栗桠场镇10公里,距资中城区18公里。全村属于传统的农业种植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全村绿色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天台村共有农户432户,1379口人,五保户20人。低保户42人。村“两委”干部4人,社长9人,农村党员74人,其中流动党员25人。天台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4亩,其中土1213亩,田321亩。全村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土地全部包产到户,分散经营,农民基本上各自为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油菜和花生等传统农作物,规模小,产量低、收益少。因基础设施差,没有土地流转。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在务农为主,兼营养殖、运输、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全村有贫困户87户,244人,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0.1%。初步将其纳入“三个一批”,其中,产业就业一批85人,医疗救助一批121人,低保兜底一批90人。
天台村驻村工作队由板栗桠乡副乡长刘志诚任队长,队员由县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郭强、板栗桠乡纪委副书记刘盛辉、板栗桠乡武装部干事卿光明组成。工作队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克服困难,吃住在村,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出主意、干实事。目前,县委组织部24名组工干部和板栗桠乡党委政府43名干部职工与87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县乡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工作队及时进村入户,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按照“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和省、市、县精准扶贫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精确瞄准,到村到户”的工作原则全面开展工作。
1、注重政策宣传,扶贫政策精准到户。为实现扶贫相关知识、政策深入人心,帮扶工作队注重抓好政策宣传,通过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宣讲省市县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同时走访入户进行宣讲,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宣传标语、宣传漫画等方式,加强农户对精准扶贫相关知识的知晓与认识,传达全省、全市、全县上下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立足贫困实际,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队入村后,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召开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听取各方代表的建议与意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天台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保扶贫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为了全面了解全村发展现状及致贫原因,摸清搞准扶贫对象,盘清家底,驻村工作队员分赴9个村民小组入户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及致贫原因,严格落实贫困户公示审核制度,筛选出87户244人为精准帮扶对象,结对帮扶、制定一户一策、贴写连心卡、数据录入等进行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此做法与2016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扶真贫》系列报道湖北XX县做法几近相同。
3、整合帮扶力量,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县委组织部帮扶单位部门优势,整合相关县级部门和镇村优势资源,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工作队,帮扶干部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将联系单位的干部与精准扶贫户结成对子,扶贫措施和任务落实到村、确定到户、明确到人。工作队配合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主动与结对帮扶贫困户促膝谈心,了解掌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与贫困户共商脱贫致富计划,拟定帮扶方案及措施,最终实现“一户一策”。同时结合天台村实际,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脱贫目标,确定了天台村发展壮大种植、养殖产业,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扶贫攻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
三、取得的成效
按照省委“1+10”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帮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委和乡党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组干部、“第一书记”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完成对各组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结合现有甘蔗、柑橘、山羊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争取市城管局资金支持,对2口堰塘新建和维修,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4、利用“第一书记”部门优势,加大帮扶。2015年9月,县委组织部确定为天台村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同时派出一名组工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协助村两委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一是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与干坡村村民签订了连心卡,还送去了米、油、现金等物资,并与贫困户家庭互留了电话号码。二是向县委组织部积极争取1台新电脑用于建设村级电子商务体检点,帮助天台村村民搭上“互联网+”快车,解决农产品销路窄问题。三是依靠县委组织部组织优势,积极协调一定人才经费,用于开展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电商经纪人等村级人才培训。
四、今后打算
针对天台村实际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困难、强力推进。
1、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改善村内公路、水利、电网等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规模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今年,按照年初全县人力社保工作会议部署,对照市县工作任务指标,贯彻落实“民生为本、人才为先、城乡统筹、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推进人力社保各项工作,成效良好。
(一)精心落实城乡就业政策。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3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9.5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着力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开发了护水员等公益性岗位990个,积极助力我县“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补助失业金待遇2096人次,共计198万元。全年开展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215人次,均超100%完成目标任务。
(二)稳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完成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全县共调查登记297562人,100%完成省市任务。进一步加强社保信息化,重点推进xx县人民医院医保阳光平台建设已经部署完毕。社保市民卡制发和社会功能推展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已录入制卡83.7万张,完成任务的106.38%,市民卡社会商业服务网点达55个,已开通28家医保定点医院和46家定点药店通过市民卡联网结算。扎实开展了社保医保基金情况自查、互查与督查行动,及时终止或暂停冒领、重领待遇人员和死亡人员共计2126人,追回基金45.08万元。强化了与公检法部门沟通协调,全面防范和处置医疗骗保行为,妥善处置举报骗保案件1起,全额追回被领取的城乡医保基金1.66万元,另有5件涉嫌骗保案件正在实地核查取证中。全县净增各类保险参保人数36024人,完成任务的158.70%,城乡居保参保人数为39.6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为79.93万人,参保率均超过95%。全县共征收各类社保基金25.59亿元,共计82.31万人次享受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保待遇金21.95亿元,结余基金3.64亿元,“全员普惠”格局进一步夯实。
(三)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筑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紧缺专业人员“绿色通道”,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27人,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10名,为9家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共15个项目。奇特乐集团有限公司和格鲁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入选省级引智项目,迦南科技和超达阀门两家企业入选2015年度第一批省博士后工作站,翔宇中学张强老师入围我市“551人才工程”赴国外培养进修人选。确定了宣达实业集团、xx县中医院等38家企事业单位350个见习岗位,安排了364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名列全市前茅。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重点培育好11支创新团队。提升人才服务力度,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方阳春博士和浙江省委党校何胜东教授,对全县200多家企业近300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报到、归档、代理、鉴证等工作。
(四)全面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积极开展“春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行动,追回工资153.3万元。主动监察用人单位936家,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书面审查用人单位7730家,完成任务的118.92%。成功举办xx县“美厨娘”厨艺大比拼、xx县首届“楠溪麦饼王”麦饼制作大赛等技能比武大赛,社会反响热烈。全力应对和处置劳资纠纷和欠薪逃匿案件,全县共受理投诉案件526件,同期相比下降9%,为302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3083.05万元,结案率100%。共处理10人以上的群体事件54件,其中涉嫌犯罪移送公安刑事立案6件。出台了《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若干事项的办案细则(试行)》,形成统一仲裁尺度和裁决口径。创新仲裁体制,将仲裁工作向镇(街道)延伸,设立瓯北劳动仲裁庭,有效缓解了县仲裁院“案多人少”的工作难题,全县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86件,结案率为94.1﹪。
(五)规范落实人事管理工作。人事考录阳光透明,圆满举行了2015年公开招聘选调考试,共招选公务员和事业人员629人。完成机构调整后人员划转,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分差额单位转全额。完善职称评聘改革,在教育系统推行聘期考核及岗位竞聘工作,做好企业外延职称评聘。全面完成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惠及18150人。积极向基层倾斜政策,出台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津补贴发放,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清理核实,清退加班费157人次计30090元。开展了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完成初审168人,审批105人。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规定,严格以规办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规范清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240人,加强人、岗、编三合一管理。继续做好全员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落实机关工作人员末位待岗培训制度。从严控制表彰批次与数量,严格执行评比达标表彰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六)努力实现自我提升
一是加强队伍学习培训。把理论和业务学习摆在重要位置,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了业务知识学习,社保业务方面除每月末的固定学习外,定期开展了2次全局性的专题学习,派人员到市局参加业务学习培训50余人次。组织了30余人到市委党校参加劳动保障监察知识更新和执法学习。积极营造了“钻业务、学业务”的良好氛围,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是加强廉政纪检工作。强化党组主体责任,落实“5.10”思廉日系列活动,开展了专题廉政讲座和警示教育,从源头防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的行为。加大效能监察工作宣传力度,开展“严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专项检查,狠抓日常管理和作风细节问题,落实人力社保服务民生。全局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三是加强主题教育。5月29日下午,我局召开了“三严三实”党课暨专题教育学习大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共150余人与会。党组书记、局长潘剑永作专题党课讲座。此后,按照工作安排进行了3次专题学习会,促使全局每位党员干部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让自己成长、让局党组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是加强信访维稳处置。强化了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妥善做好春节期间和重大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做好安全、信访维稳信息报送工作。强化了信访维稳处置机制,着力化解群众疑难诉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本部门、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11月底,共受理来访来信77件(其中录入全国信访系统16件),答复办结77件,办结率100%。
二、2016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贯彻落实“创新、共享”理念,着力建设“惠民人社、法治人社、数字人社、品牌人社、清廉人社”,围绕xx“三区两美”宏伟目标,以服务经济大局为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人才人事、劳动就业、社保医保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以上,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扶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人;全年开展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00人次以上。
2.社保医保: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扩面达1万人左右,征缴各类保险基金达15亿元以上;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达75万人,参保率均保持95%以上,城乡医保平均报销比例达70%左右,实现全县社保制度全覆盖。3.人才人事:全年落实“千人计划”1名以上,在机关事业单位订单式、保质保量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名以上,各类人才引进(含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达1500人次以上;全年培养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专技人才150名以上。
4.劳动保障:针对性开展大型双爱宣传活动2场次以上,确保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巩固在92%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0%左右,案件成功处置率达100%;全县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2%、70%以上。
(三)具体举措
1.注重精准发力,提升就业创业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大学生就业促进。积极开展大学生“阳光就业”行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构筑政策引导、实名登记、见习培训、托底安置一体化工作格局。依托国家级、省级就业见习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发展潜力,实现“留企”工作比例达70%以上。提升大学生人性化、精细化、全程化就业服务,开展“春风行动”等公益性人力资源招聘活动10场次以上。规范做好毕业生报到、档案接收、协议书登记和“非转农”就业证明等“一条龙”服务。实现xx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以上,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二是强化电商创业引领。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氛围“五位一体”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xx是全省“淘宝村”最多的县,明年要继续大力发展“互联网+”,在泵阀、鞋服、教玩具、五金饰扣、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等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传统特色产业,加大网络经济工作和政策创新力度,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大众创业空间,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促进xx县创业孵化园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创业。扶持自主创业200人以上,其中大学生创业150人、农民创业50人。三是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实施分类施策就业帮扶。加大针对就业援助对象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完善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援助政策,确保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结合“五水共治”国计民生,开发“河道护水员”公益性岗位300个以上,针对农村9成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的现状,开发“居家养老帮扶员”岗位100个以上,重视“互联网+三农”的历史性发展,开发“电商服务员”岗位100个以上,吸纳农村复转军人、低保户、困难边缘户等重点群体人员就业。
四是强化就业质量提升。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完善用工监测和就业形势分析制度,推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继续深化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优化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强就业政策评估和资金绩效评价。修改完善职业培训补助政策,改善培训形式和机制,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提高培训效果和技能证书“含金量”,切实增强各类就业对象的求职能力和成功机率。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提升量体式、定单式培养技能人才的成效。2.突出社保托底,推进可持续发展改革
一是继续完善社保制度体系。2016年,继续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应改尽改、应保尽保。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和指定慢性病门诊管理办法。推进实施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医联体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发挥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效应,缓解“因病致贫、返贫”社会问题。加强内控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和窗口服务,全面深化“分段把关、分人负责、相互制衡”的社保经办管理模式。加快市民卡在公共服务和商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扩大市民卡在医保定点医院和药店的使用范围,充分发挥便民利民作用,力争制发卡总数超75万张。
二是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健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后续动态更新和信息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强化工伤保险列入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开展专项扩面行动,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保险。推动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深化企业参保减征优惠政策,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扩面达3万人以上,征缴各类保险基金达15亿元以上。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0万人,城乡医保参保人数达75万人,参保率均保持95%以上,巩固职工养老和职工医疗参保人数10万余人,实现全县社保制度全覆盖。
三是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2年提高10%左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15%以上,发放率100%。城乡医保平均报销水平保持在70%左右。科学合理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被征地农民待遇标准及生育结算标准。加强工伤医疗管理,不断提高运行质量。继续落实省人社厅〔2011〕222、223号文件精神,认真规范处置精减下放人员、乡村医生、代课教师等8类对象的历史遗留社保问题,按时发放生活补助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四是扎实推进阳光医保和基金监管。深化我县医疗保险阳光监管平台建设,实现“政策阳光、管理阳光、经办阳光和监督阳光”。加强医保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质量标准,规范医保业务经办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精细的医保智能监控体系。巩固扩大“亮剑”行动经验做法,始终保持对医保欺诈行为的高压态势。落实社保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加强窗口发票拦截和大额发票电话核查,组织开展社保基金自查、互查等工作,推动监管方式由事后稽查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并举转变,消除监管盲区,做到及时发现,及早评估,减少社保基金流失。进一步健全人社、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打击医疗骗保案件的联动处置机制,密切关注基金支付能力变化情况,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3.立足市场导向,增强人才服务优势
一是不断深化引智育才。落实“千人计划”1名以上,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积极组织大中型企业赴外省市对口、精准引进人才智力,2016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拟订单式、保质保量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15名以上,各类人才引进达1500人次以上。以现有省“151”、市“551”人才工程获评人员为基础和导向,加强企业后续人才力量的培养,积极助力企业人才参评。深入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站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重大科研技术单位。推进有关人才赴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修,积极推荐参评“西湖友谊奖”、“雁荡友谊奖”等人才激励大赛活动。
二是大力建设人才团队。通过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遴选和培育一批能工巧匠,评选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20家以上。立足xx实际,扎实推进泵阀、鞋服、教玩具等行业企业为重点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着力构建技能竞赛机制,举办或参与市县职业技能大赛、首席技师评比等活动,营造大练兵、大比武良好氛围,锻炼企业人才团队成长。加快培育适应互联网+、dt时代和工业4.0时代的技能人才,帮助企业突破技能人才的供给制约,全年培养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专技人才150名以上。
三是继续创新职评体系。继续在我县有地方特色的钮扣、拉链、教玩具、泵阀、鞋革、服装等行业企业,积极开展工艺师、设计师等人才外延职称评审,加大评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力度,解决民营企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难的问题,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支持,明年预计评审300人左右。大力推进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建设xx县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创建单位20家以上,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四是全面提升人才服务。制定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建立并持续完善顶尖人才、社会事业及中介服务领军人才的评价、扶持、激励、保障机制,调整人才引进扶持、培养政策,持续优化引进用好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企业人才工作联系制度”落地、出成效,持续推进“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工作实际问题,更好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精心组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联谊会2期(总数达46期),切实提升交流学习成效。利用移动办公助理和qq工作群,畅通全县企业联系机制,即时解疑答惑、发布人才服务信息。4.强化维权维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强劳动技能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型双爱宣传活动2场次以上,使“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成为广大企业和职工的自觉追求。落实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统筹做好合同签订、工资支付、权益维护、人文关怀等工作,确保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巩固在92%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100%。稳妥开展劳务派遣经营行政许可,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创新开展楠溪江文化特色的“美厨娘”烹饪大赛、“楠溪麦饼王”和“金牌月嫂技能大比武”技能大赛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水平。二是稳妥劳动保障监察。把握欠薪案件高发频发态势,不惧怕、不逃避。夯实基层“两网化”管理,规范劳动监察执法程序和行为,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抓重点、抓源头、抓苗头,强化日常巡查、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监察执法、强化应急处置,以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全力应对劳资纠纷和欠薪逃匿案件。确保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报酬。巩固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和成效,及时掌握各类利益群体动态,力争全年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0%左右,案件成功处置率达100%。三是发挥调解仲裁效能。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致力于“县镇村企”四级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机制劳和网络平台建设,提升基层调解员业务水平,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理规范化建设,优化仲裁办案程序和案件审理质量。进一步发挥瓯北劳动仲裁派出庭的工作效能,强化基层劳动仲裁机构的运行机制,提升人员队伍工作能力。全县仲裁结案率和调解率分别达到92%、70%以上。认真处置群众来信来访,坚持法定途径优先和逐级走访,确保人力社保系统维稳工作底线不突破。
5.健全制度建设,提升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是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创新完善公务员阳光考录机制,确保完成年度重大考录任务。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完善公务员平时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深化温州网络学堂建设,防止“挂机刷分”等走过场现象发生,确保网络培训真正取得实效。以提高法治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务员培训教育,力争合格率达100%。
二是深入完善用人机制。严格规范事业单位进人工作,健全人员聘用、流动调配和岗位管理制度,强化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大人事考试环境治理力度,提升考试服务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严格把关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坚决杜绝擅自变通、违规操作以及“绕道进人”等现象发生。继续规范做好在编不在岗清理和“吃空饷”清理工作,并建立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对照上级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8”政策文件,做好经营生产类单位全部退出事业单位序列的改革工作。健全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控和人员、编制、职称、岗位、工资、社保的联动机制,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三是全面保障工资与职称。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方案,依规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继续做好我县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完善工作。制定山区干部(教师)补贴发放细则,有序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规范各类技术职称的申报、审查和评定工作,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四是扎实落实企业军转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打造军转安置“阳光工程”,圆满完成2016年度军转安置任务。探索我县军转安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办法。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保持企业军转干部总体稳定。6.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基础工作和自身建设
一是推进“为民人社”建设。始终恪守人社惠民宗旨,突出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和谐至上,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为工作要求,在全局基层办事窗口和机关科室,持续推进“微笑服务•满意群众”专项行动,为老弱病残孕等办事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推行“绿色通道”服务。强化每月25-30日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会,切实提高综合办事能力,不断优化服务效能,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把人社惠民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做实。二是推进“品牌人社”建设。从以基层群众服务为重点工作的“一所一品牌”创建,延伸打造“一科室一品牌”,把工作特色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推进相关品牌创建,如:初任公务员廉政教育窗口、大学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微笑服务•满意群众”示范窗口、省级12333服务示范点等,通过精细化、联动化的创建动作,逐渐形成由点到面的人社系统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工作整体特色,力争把党风廉政更加有机地融合到业务工作中,促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形象在社会公众中影响力的提升。
三是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助推政府规章文件的立法进程,加强本局规范性文件管理。促进决策法制化,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对重大事项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力度,确保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合法合理。加强法治学习和应用,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工伤认定、医保案件等行政诉讼,依法接受司法监督,努力减少败诉率。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清理和阳光政务建设,不断深化办事服务能力水平。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消除行政执法活动中以情代法、以权压法、执法违法等现象,防止“重实体、轻程序”,减少执法行为随意性。四是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构建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夯实数据统计基础工作。健全升级金保工程系统平台,构建稳定安全的数据中心。推进失业预警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进跨地区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社保卡制发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拓展。推进业务板块的整合,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深化以社会保障卡、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平台、“12333”咨询电话为载体的“五位一体”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
五是推进“信息人社”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和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人社宣传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把握和应对舆情动态。充分用好官方微信、网站、微博等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深化重大课题研究,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六是推进“平安人社”建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人社部门业务知识,提高建设“平安人社”理念,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综治意识。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和宣传单加大“六五”普法和禁毒宣传工作,落实好成员单位责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分析、调处机制,有效防止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发生,切实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依法做好维权维稳工作。
七是推进“清廉人社”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人社队伍教育新方式、新方法,更加注重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教育内容,讲究教育效果。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新风,树立廉政典型,不断提高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和清廉的人社形象取信于民。
精准扶贫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篇8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1.建强基层组织,抓党建促脱贫。村党支部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积极为精准扶贫把关定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走访贫困群众,认真听取贫困户合理诉求,耐心解答贫困户对政策方面的疑惑,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计划,宣传扶贫政策、核实家庭基本情况变动信息及家庭收支情况等,做到党员干部联系心贴心、信息采集实打实、政策贯彻面对面、项目落实点对点,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职责分工。驻村工作队负责对本村扶贫工作牵头抓总、协调统筹、各项政策各种程序的把关;扶贫专干负责扶贫业务的办理,扶贫手册、户档资料、村级资料等各项扶贫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按时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负主体责任,按照包片联系的原则,强化帮扶联系、兑现政策措施、完善基础资料,对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负直接和主要责任,形成分工合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与扶贫专干、帮扶干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严格履行程序,做好动态调整。积极核实基本信息,完善填写扶贫手册,做到贫困户基本情况、扶贫手册、村级档案资料和国办系统四线合一。严把贫困户识别退出关键环节,对脱贫、减少、的农户进行全面细致摸底,规范操作,程序到位,痕迹清晰。今年以来;自然减少3人;脱贫3户9人。
4.村内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在道路交通方面,实现黄家源村和武石坞村道路硬化到户,实现村民组道路全部通达。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河道水渠清理2条,通过实施整治水利工程项目,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扩宽。饮用水实现黄家源村全村户户通,有效保障了安全饮水。聘请了3名卫生保洁员,整个村容村貌迅速改观,黄家源村委会正在成为群众宜居又宜业的幸福家园。
二、精准实施扶贫政策措施,力促“户脱贫”
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医疗、教育、住房有保障的户脱贫标准,积极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 产业脱贫工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合作社,为未来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2. 就业扶贫工作。积极组织贫困残疾劳动者参加用工招聘活动,帮助贫困劳动者介绍就业岗位,
3.教育扶贫工作。广泛宣传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对贫困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对幼儿园、寄宿小学中学、高中的学生给予相应补贴。
4.健康脱贫工程。通过宣传画报、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所有贫困群众均由财政代缴了新农合参保费用。
5.住房脱贫工作。20危房改造2户已完工,对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确保住房安全。
6.兜底扶贫工作。对五保、低保、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政策兜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低保对象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并对未整户纳入低保的对象进行了调整。
7.金融扶贫工作。引导贫困户通过小额贷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0年共发放小额贷款2户10万元。
扶贫办年度工作总结参考 篇9
一、立足实情,勇于创新,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有新进展。 根据《__市20_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社会扶贫这四项重点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推进。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眩根据群众意愿,组织__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20_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__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_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20_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__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二)、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20_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__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__期,直接参与培训__人,辐射带动___余人,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我县__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陈坊村发展木竹加工业,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___元;航埠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南门村村民刘勇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养猪___多头,实现脱贫致富;七分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___人就业。曹坊、张家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三)、创新方式,“雨露计划”。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 “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__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___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15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___人,转移就业率为___,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__人,省内就业率为__。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
1、社会扶贫工作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县8个扶贫重点村已安排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全面500名开展党员干部“1+1”结对扶贫工作,并建档立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__县跃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劝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养鸡,公司提供鸡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带动了广大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定点扶贫年度工作计划 篇10
一、建立健全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充实完善委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巴特尔主任任组长,罗黎明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司局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司,办公室主任由经济发展司司长兼任,分管副司长任副主任,成员由经济发展司和有关司(局)处级同志担任,负责定点扶贫日常工作。继续实行定点扶贫四级民委负责制,充分调动国家、省(区)、市、县(旗)四级民委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四级民委的资源优势,合力做好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工作(经济发展司)。
二、建立委领导联系扶贫点制度。每年每个扶贫点由一位委领导负责联系,加强对扶贫点考察调研,协调解决定点扶贫工作有关重要问题,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年度计划和帮扶项目的实施,慰问贫困群众,看望挂职干部,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委领导联系扶贫点每年调换一次。20xx年由罗黎明副主任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李昌平副主任联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春节前由委领导带队到扶贫点开展扶贫调研,慰问贫困户和看望挂职干部(经济发展司)。
三、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支持扶贫点开展文化交流和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卫生下基层活动,为扶贫点提供优质的民族文化和医疗公共服务。协助巴林右旗按程序申报“格斯尔文化生态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组织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赴台湾开展专场演出和文化艺术交流,为扶贫点创造更多的对外演出和宣传机会,争取引导国外及港澳台来访团组,赴定点扶贫县(旗)参观和调研。指导帮助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文化宣传司、国际交流司、古籍整理研究室)。
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指导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幸福之路苏木和德保县龙光乡钦迷建屯、东凌镇、那甲乡、县民族中学、都安乡中心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培养树立各级各类示范典型,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监督检查司)。
五、加大教育科技帮扶力度。指导委属高校在安排本预科招生计划时向内蒙古、广西倾斜。指导委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招生中对巴林右旗、德保县少数民族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并在助学金方面给予倾斜帮扶。结合实际,指导委属高校对扶贫点在人才培训、专家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继续指导两县(旗)开展好“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教育。在“中华大家园”全国关爱各族少年儿童夏令营活动中,对两县(旗)给予考虑。开展“科技列车赤峰行”赴巴林右旗活动,为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达林台嘎查科技培训中心捐助科普活动室(教育科技司)。
六、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实施精准帮扶。协调内蒙古和广西自治区民委加大对扶贫点的投入力度。继续帮扶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阿里木图嘎查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嘎查开展整村推进,提高贫困牧民收入。加大对德保县都安乡凌雷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扶持力度,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协调支持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申报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储备工作。加强对两个扶贫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建设,支持建设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壮族特色村寨。增加定点扶贫工作专项资金,委民族工作经费支持定点扶贫工作专项资金由每县(旗)10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经济发展司、财务司)。
七、继续加强干部蹲点帮扶和培训。继续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扶贫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旗)挂职,安排两个定点扶贫县(旗)基层干部各10人参加脱贫攻坚专题研讨班。为两县(旗)安排依法行政培训班名额。安排两县(旗)民族工作部门同志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4月和10月,分别组织青年干部到德保县和巴林右旗对国家民委派驻干部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为两县(旗)安排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名额,帮助扶贫点干部开阔视野,增强扶贫工作创新能力(人事司、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经济发展司、机关党委)。
八、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宣传。各有关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扶贫点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特别是加大对制约定点扶贫县(旗)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重大问题、经验总结和政策建议的调查研究工作。指导帮助定点扶贫县(旗)做好舆情分析和信息报送工作。继续加强宣传,委属文化事业单位配合开展有关定点扶贫宣传工作,为定点扶贫造势助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024年度挂钩扶贫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安监局定点挂钩扶贫工作总结06-07
挂钩扶贫干部工作情况调查表07-13
市商务局挂钩扶贫点上半年工作总结09-23
11年上半年经委挂钩帮扶工作总结09-07
挂钩办法05-14
挂钩试点08-08
增减挂钩政策08-18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08-27
挂钩记忆法10-17
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