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朱子读书法

2024-09-12

评述”朱子读书法(精选5篇)

评述”朱子读书法 篇1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仿佛是浩瀚的海洋,让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许多真知灼见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朱子教人为学,必教人读书。朱子教人格物穷理,读书也是格物穷理中一个重要项目。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重视如何教书,而且也非常重视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在这方面,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成为其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1、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列“朱子读书法”六条之首。朱熹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具体地说“循序渐进”包含四个意识:

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覆触绎玩味”“学不可蹬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易看”这说明读书须有先后顺序,读二书如此,读一书也如此。先读的未弄通,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能“意定理明”,而不是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己力欺得他过””。“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读书应根据自己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进程。

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不贪多,不求速。读书要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方能得其真意;读书不能求快,就如同浇菜不可忙急求快,而应按照课程,逐字逐句理会;读书不要贪多,读书贪多譬如数钞,一错就无处推寻。

第四,运用这一读书方法时最重要的是坚持从小者近者到大者远者、从已知到未知,及由浅入深的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又说:“人同有理会得处,„„用那理会得的推之于那理会不得的,自浅以至于深,自近以至于远” “故必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难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

2、熟读精思

朱熹指出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思之精。朱熹根据自己多年指导学生读书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如何熟读精思的方法。

第一、熟读。他认为:“书只贵乎读,读多自然晓。今既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那么,书要怎样读呢?他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既使己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因为在他看来:“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

然而,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

第二、精思。朱熹认为:“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叽嵘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不难看出,熟读精思是获得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的重要条件。

3、虚心涵泳

朱熹指出,当时士人读书普遍存在着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即根据自己的意思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为我所用。二是“旧有先入之说”,即以先前接受的主张为主,不肯放弃先前的主张,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在他看来,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尽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另外,这样做的结果还必然导致“先入为主”产生偏见。为了纠正当时士人读书的这些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有虚心的态度:

第一、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执己见,否则,所见将依然是己见,不会看出书中道理,于己无益。第二、读书贵在直白晓会,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意的态度。不要妄添注解,不要曲折生解,书上如何说,便依他如何说,这是白直,只有如此,才有真晓会。

第三、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纷错”,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众说杂乱,已是读书见多后才知道的,然而只有虚心逐说理会,自见众说各有是非长短,学者到这个境界,自当辨之。读

书如果到了这种地步,读者必能拿出真见来。然而仍是虚心逐一,白直晓会后,真见自出,不是外面捉摸,不了解书中本意,却硬把自己的意见牵说曲说。

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书只就那一条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复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看别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趣去,不曾向后反复。只要去看明日未读的,不曾去触绎前日已读底,须玩味反复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便受用牢固”。

4、切己体察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儒家传统的为学方法。首先,所谓切己体察,即是读书穷理,不能专在纸上求,还要在自己身上求,简言之,读书不可专就纸上求道理,而应反躬自省,结合自己的经验去体会书中道理。依他的说法,读书是研究做事的道理,做事是实践其研究所得的道理。书中道理是实践的指南。切己体察的功夫,就是要把圣贤言语,变成自己的信念,见诸于自己的行动。

5、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首先,是以发愤忘食、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第二,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换言之,读书者研究一个问题,如同攻打堡垒一样,应从四面八方,继续不断的攻打,直等到这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时候,这便是坚持到底的精神。

6、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有两层含义:

第一,收敛本心。第二、读书用心要专一。“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段道理出”。所谓“持志”,即要树立远大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读书时,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志向,才能“一味向前”,学业不断长进。综上所述,依朱熹所说,若要读书切实做到读得熟、思得精,“居敬持志”就必然贯穿其始终;读书时以体察、着紧用力,同时“居敬持志”就能更好地“居敬持志”的态度来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熟读精思”。“居敬持志”是“熟读精思”的目的,又促进“熟读精思”。朱熹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他的读书法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六条读书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读书经验的总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评述”朱子读书法 篇2

《四库全书·子部十五卷·原序》对朱子读书之道有高度的赞扬:“秦汉以来知读书者众矣, 然皆不足以与闻斯道之传。”“古圣贤非不言读书也, 而每教人读书以穷理则至文公 (即朱熹) 而愈切。”朱熹死后, “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粹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 定为读书之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 (《日程》卷三) 。此即所谓朱子读书法。

一、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指读书必须按照次序, 逐步推进。其“序”有二:一是群书先下后缓急之序;一是每书诵读考索之序。朱熹在两者之中, 尤其重视每书诵读考索之序。群书之中, 先《大学》, 而后《论》《孟》, 然后《诗》《书》《礼》《乐》《春秋》。先看《史记》《左传》, 次之《汉史》《三国志》, 再次《通鉴》。每书诵读之序, 他以答问的方式, 回答读某书用某法, 强调必须字斟句酌, 仔细玩味。朱熹认为读一本书时, 应先弄懂字句, 次之了解旨意, 再次明理定志, 层层深入, 有条不紊。我们知道,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通过文本阅读建立起来的活动性的、开放的过程教学。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 循序渐进的方法仍然适应于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首先, 老师应先让学生通读, 把不会或不明白的字、句找出来, 然后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当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 不能孤立地进行文本分析, 或是断章取义, 否则就会破坏文章内容的完整性, 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其次, 要逐层深入挖掘, 思考后明了意旨。在此环节中, 可以运用“对话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多层次多角度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关于“博”与“精”的问题, 朱熹认为也应该有次序, 他说:“凡读一件应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 其他书亦看得精……大率学者喜博, 而尝病不精, 泛滥诛书, 不若精熟于一也。有余力, 然后及诸书, 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 以书观我, 则释卷而茫然。”老师在指导学生如何细读与泛读时要注意, 读一本理论性和知识性很强的书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而要精读, 尽量读懂;而对于叙述类的文章则可以采用泛读的方式。

二、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指读书既要读得熟, 又要精于思考。朱子曰:“去尽皮, 方见肉, 去尽肉, 方见骨, 去尽骨, 方见髓, 粗心大意不得。”这段话说明熟读之重要, 不熟就无法活用。熟不熟, 又往往与精思有密切关系。所谓精思, 就是要把书读通。孔子也讲:“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那读与思也是一样的, 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就是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要注重教授的方法, 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 不能把学生看作知识接受的容器, 向学生灌输知识, 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而应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主动地思考、发问, 师生共同解决。如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总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与思考。依据“熟读精思”的原则, 增加课内真实的阅读, 老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几个与文章密切相关的、难易适度的问题, 让学生在读中思, 在思中读, 读和思是阅读的根本法则。

三、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是读书时要虚怀若谷, 反复咀嚼, 不能穿凿附会。他说:“读书须是虚心平气, 优游玩味。观圣贤立言本意, 所向如何, 然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大抵读书须是虚心, 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 自家只平着心秤他, 都使不得一毫杜撰。读书须虚心熟读, 久之自有所得, 亦自有所疑。今先寻个疑便不是。今人读书, 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 却将圣贤言语来凑合, 有不合, 便穿凿之使合, 如何见得圣贤本意。”这段话, 先说读圣贤书不能杜撰, 不能想当然。要像用秤去秤东西一样。次批评今人读书的穿凿附会和不虚心。这也正像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别人的观点不一定都是对的, 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得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尤其适合诗歌教学, 因为诗歌本身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学生阅读的过程, 是与作者的交流过程。作品的语言文字只是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思的抽象符号。接受理论告诉我们言与意是存在矛盾的, 往往作者原欲表达的意向总是“言不尽意”的, 而对读者将被唤起的意象又往往“意在言外”。所以,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作者的原始意象建立起意义, 可以进行“个性化阅读”, 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解读时所运用方式的独特性, 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为使这一过程有序、有效地进行, 我们可以学习朱熹关于“虚心涵泳”的主张。在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 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阅读, 应让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咀嚼品味领悟思考, 虚心涵泳,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四、切己体察

切己体察指读书穷理, 当体之于身。就是说, 读书穷理, 要体现在自身的修养之上, 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朱子曰:“入道之门, 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 渐渐相亲, 与己为一。而今人之道理在这里, 自家在外面, 原不曾相干涉。学者读书, 须要将圣贤言语, 体之于身。”读书要联系实际, 特别是要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 这是十分正确的。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 在交际功能中它无不承载和反映着民族的事、理、情、态, 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 承载着丰富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所以, 语文教育可以说就是关于民族母语的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文化文化, 以文教化, 实质是人化、民族化, 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 是陶冶人性, 促进个体生命整体生成的文化过程。文化是人创造的, 语言文化陶冶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失去了灵魂, 语文教学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在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 培养学生知言养气, 养浩然之气;读书美身, 塑造完美人格。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修养的积累, 浸润语文的人文精神与民族个性, 从而充实生命的内容, 提升灵魂境界, 达到生命和人性的全面唤醒。这正是朱熹所强调“切己体察”的目的。

五、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抓紧时间, 不能松垮。朱子曰:“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 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 乐而忘忧, 是什么精神什么筋骨今之学者, 全不曾发愤, 直要抖擞精神, 莫要昏钝, 如救火治病然, 岂可悠悠岁月。为学如撑上水船, 一篙不可放缓。”这段话, 首明读书要抓紧, 次说态度要坚决。说坚决时, 举了两个例子:一是读书如救火, 一是读书如撑上水船。救火就不能慢, 要急着去办;撑上水船就不能松劲, 要有咬劲, 咬住不放, 才能逆水而上。比喻生动、深刻。老师要指导学生读一本书, 必须真正融会贯通才能读另外一本, 不能硬性规定读毕时间。但朱熹认为无论在整个学习过程还是开始读一本书的时候, 又都必须要有紧迫感, 全力以赴, “学而时习之”, 恰如逆水行舟一般, 不进则退。

六、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指读书要专静纯一, 全神贯注, 同时要有远大志向, 不能盲目读书。所谓居敬持志者, 朱子曰:“程先生 (指宋理学家程颐) 云:‘涵养须用敬, 进学则在致知, 此最精要。方无事时, 敬以自持, 新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 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 敬于读书, 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 多是捻合来说, 却不详密活熟, 此病不是说书上病, 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敬纯一, 故思虑不精明, 须要养得虚明专静, 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这里的“敬”是端肃认真, 专静纯一的意思, 只有坚持用这种态度去读书, 才能有所领悟, 学问修养才有所增益。他说:“为学之道, 莫先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 读书之要法, 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居竟敬而持志。”

“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是针对读书的态度而说的。联系现在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是被繁重的作业及各种辅导班所占据了, 就是浪费在网络游戏里, 面对外界的多种诱惑, 很少有学生能够安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的。就阅读教学而言, 我们可以借鉴朱子读书法的“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来实现。在阅读中,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能让学生“坐得住”、“看的进”, 能够从文本中汲取人文思想的精华, 将外在的阅读转化为内在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准, 那么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就会得到实现。

总之, 宋代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对于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革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弊病, 建设真正的阅读课堂, 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朱子读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而是如何通过读书锻炼我们的心志, 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与才学。

钱穆论朱子读书法 篇3

关键词:钱穆;朱子;读书

朱子教人为学,必教人读书。朱子教人格物穷理,读书亦是格物穷理当中一重要项目。在治学与读书之路上,朱子曾经穿越历史的时空给予了钱穆莫大的影响。或许正因此故,对于“朱子读书法”,钱穆曾经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朱子教人读书法,平实周详,初视若大愚大拙,实启大巧大智之键。初视若至钝至缓,实蕴至捷至利之机。学者苟不潜心于此,而徒惊其学问之渊深广博,与其思理之缜密宏伟,而叹以为不可及。是犹临渊羡鱼,不知归而结网,亦终无门径阶梯之可寻矣。”[1]691

1 朱子读书法之步骤

根据自己对“朱子读书法”的领会,钱穆认为,朱子读书过程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读书须先知晓那书中说了些什么”[2]13。

读者如何才能知晓那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此一问题正如朱子所说,“近日看得读书别无他法,只是除却自家私意,而逐字逐句只依圣贤所说白直晓会,不敢妄乱添一句闲杂言语,则久久自然有得。”[3]2457所谓“白直”,即不妄添注脚,不曲折生解,书上如何说,便依它如何说。而只有如此,才是真“晓会”。如此读书,才是会读书、真读书。若将自家意见添加进去,便是不白不直了,所晓会的自然不是书中意思,而仅是自家意见。易言之,读书“譬如听人说话一般,且从他说尽,不可剿断他说,便以己意见抄说。若如此,全不见得他说是非,只说得自家底,终不济事。”[4]191读书又“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4]179

读书要想达到“白直晓会”的地步,要能“如听人说话一般”,能“如人受词讼”,这需要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条件——虚心。曾经有人请教朱子:“《易》如何读?”朱子回答道:“只要虚其心以求其义,不要执己见读。其他书亦然。”[4]1660推而广之,不仅读《易》要虚心,读其他一切书都要虚心。而所谓虚心,也就是“不要执己见”。读书时先执一个己见,便是心不虚。读书自然需要聪明,但对读书来说,虚心甚至比聪明还要重要。曾经有人因读史书无记性的问题求教于朱子,朱子指点他说:“读书须是有精力。”其人又补充说,仅有精力还不够,还须有聪明。朱子又补充道:“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4]198朱子在另一处又曾说道:“某如今看来,惟是聪明底人难读书,难理会道理。盖缘他先自有许多一副当,圣贤意思自是难入。”[4]185因此,读书一定要虚心,一定要破除己见;己见破,他见才会来。因此,“看书,不可将自己见硬参入去。须是除了自己所见,看他册子上古人意思如何。”[4]185不仅开始读书时要虚心,此一心理条件当贯彻始终,即使读书有得时亦然。朱子说过:“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4]184读书纵有所得,仍当虚心,仍不可执着。一旦执着,便又成一种己见。心满之后,对新见自然会深闭固拒。因此,读书即使有所收获,也须将此收获暂时放下。放下之后,自己的学问才可能会有长进。因此,朱子一再告诫道:“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4]186又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286读书时自始至终保持着谦虚,自己的心才会如同那半亩方塘,因不断有源头活水源源而来,它才会清澈明净地像一面打开的铜镜,天空的光彩与浮云的影子倒映在其中,变幻莫测,生机黯然。

第二步,“少读熟读,渐得趣味,到不忍舍处”[2]20。

朱子教人读书,先要“白直晓会”,次要“熟”。朱子十分赞同黄庭坚“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4]169的观点,因而提出了“读书不贵多,只贵熟”[4]167的观点。贪多必然嚼不烂。只有少,才能熟。只有熟,才能有趣味,才能到不忍舍处。对此,朱子告诫道:“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覆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段,始得。……须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4]167因此,假如读书只想向前赶,而不懂向后反复,这便是心不静。相反,则正如钱穆所说,只有“懂得向后反复,才有基址可守,才有业绩可成。”[2]14如此读书,才能读出味道,才能读出快活,才会受用无穷。

朱子又说道:“看文字须子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子细。每日可看三两段。不是于那疑处看,正须于那无疑处看,盖工夫都在那上也。”[4]171-172对此,钱穆解释道:“读书能白直晓会,才能不旁生枝节。能不向前趱,才能于无疑处仔细用工夫。当知此等境界,此等情况,都当先向自己心地上求。此即是‘修心养性’,读书做人,打成一片。如此读书,才始不是读死书,才始不是死读书。当知朱子教人读书,即已同时教了人如何修心做人,亦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也。”[2]15读书要想白直晓会,要想达到烂熟于胸的境界,必须懂得静心、虚心、宽心、精心,而此等情况,都只能自求己心。因此,正如钱穆所说,“朱子教人读书,须心静,须心宽,须心虚,须心精,其实只此一‘心’。”[2]11

第三步,“读书广,索理精”[2]25。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4]168朱子教人读书,看似主张熟与精,反对泛与博,其实不然。朱子又说道:“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4]184又云:“读书,理会一件,便要精这一件;看得不精,其他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一件看得精,其他亦易看。”[4]169由此可见,朱子不是反对博,他所反对的是没有精作基础的博。有人问朱子:“看文字为众说杂乱,如何?”朱子回答道:“且要虚心,逐一说看去,看得一说,却又看一说。看来看去,是非长短,皆自分明。”[4]180若真能虚心就一说看去,一说看完,再看另一说,如此下来,则众说之是非长短自然显现。此一是非长短绝非硬参入之己见,因此,学者至此已于不自觉中步入了成学阶段。由此可知,成学乃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而非刻意追求的结果。正如朱子所说,“今世上有一般议论,成就后生懒惰。如云不敢轻议前辈,不敢妄立论之类,皆中怠惰者之意。前辈固不敢妄议,然论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4]190钱穆对于朱子的此番议论极表赞同,并结合自己的时代风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忠告:“朱子教人读书且虚心,并非要人读书老是无主见也。此层当细会。然今世上却另有一般议论,成就后生懒惰,而并不如朱子此条所举者。如云:‘莫让人牵着鼻子走’,‘莫轻信前人’,‘须自出手眼’之类。此亦中怠惰者之意。因从此可以不细心读书,纵我对此书未彻了,仍可对此书作批评。”[2]23

毋庸讳言,读书自然要广,索理自然须精。但现实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原因正如朱子所说,“大抵今人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乃不能致疑,而先务立说,此所以徒劳苦而少进益也。”[5]“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与“先务立说”,两者之间实际上互为因果。读书不广,索理不精,自然不会产生疑问;没有疑问,则只能先务立说。反过来,先务立说,读书自然不会广,索理自然不会精,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产生真正的疑问。因此,正如钱穆所说,“正因不先立己见,故至群疑并兴。正因群疑并兴,故须苦苦大杀一番。若一向以己意衡评一切,信了自己,不信别人,譬如入无人之境,将不见有敌,何须厮杀乎?学者当善体此意。莫谓不管事情曲折,不辨义理精微,只肆意一口骂尽古人,便是大杀善胜也。”[2]22为要“读书广,索理精”,便不能“先立己见”、“先务立说”。如此,自然要求首先要虚心。由此同样可知,“朱子教人读书,即已同时教了人如何修心做人”。

第四步,“读通一切书,便可无俟乎书”[2]32。

朱子指出:“修德是本”[4]858,而“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4]161修德为本,是第一事,读书乃为修德,故“读书乃学者第二事”[4]161。圣贤先得我心之同然,我读圣贤书,只为修我德。换言之,正如钱穆所说,“我心与圣贤心本无二致,圣贤之心见于方策,我之读书,正为由书以求圣贤之心,亦不啻自求我心也。”[1]693也正因此,朱子方才进一步指出:“读六经时,只如未有六经,只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其理便易晓。”[4]188又曰:“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就。秦汉以后无人说道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4]181读书当以切己修德为重,当就自家身上讨道理,当借书中言语来就自己身上推究。

“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4]192解以通经,经通则无事于解;经以通理,理得则无俟乎经。解、经、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如《庄子·外篇·外物》所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钱穆认为,朱子所揭示出的“理得则无俟乎经”的境界乃读书之最高境界,并告诫道:“学人当知有此一境,却不可骤企此一境也。”[2]32

2 朱子读书法之精义

朱子教人读书法,记录流传极多,后人汇集朱子语为“朱子读书法”者,不止一家。钱穆通过自己的总结,将“朱子读书法”大致概括为上述四大步。而每一步又都跟人的心性修养有关,且以心性修养为基础,这可以说是“朱子读书法”最大一特点。对此特点,钱穆总结道:“朱子读书,同时即是心地工夫。朱子教人要能具备虚心,专心,平心,恒心,无欲立己心,无求速效心,无好高心,无外务心,无存惊世骇俗心,无务杜撰穿凿心,能把自己放低,退后,息却狂妄急躁,警惕昏惰闲杂。能如此在自己心性上用功,能具备此诸心德,乃能效法朱子之读书。故朱子教人读书,同时即是一种涵养,同时亦即是一种践履。朱子教人读书,乃是理学家修养心性一种最高境界,同时亦即是普通读书人一条最平坦的读书大道。理学之可贵亦正在此。慎勿以为此等乃是理学家之教人读书而忽之。”[6]188简言之,“朱子教人读书工夫,即是养心工夫,又即是处事工夫。养得此心,自能读书,自能处事。然此心又须在读书处事上来养。所谓内外交相养,吾道一以贯之也。”[1]747-748

读书之目的很多,涵养心性乃其中一重要目的。涵养心性之途径多方,读书乃其中一重要途径。而涵养出怎样的心性,便会有怎样的处事践履。读书之过程,即涵养心性的过程,同时也即处事践履的过程。读书治学、涵养心性、处事践履三者,初视似乎各不相关,实际上乃三位一体。三者当中,尤以涵养心性为核心与关键。而在各种心德当中,钱穆最为推重“虚心”一德。钱穆认为,“虚心”乃“朱子教人读书最大纲领”,“朱子读书法之最大精义”,“读书第一最要法门”。而朱子之所以高揭“虚心”此一心德,主要是针对当时理学家废书不读、各务新说之时弊。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对此一条,朱子在其《论语集注》当中解释道:“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词。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8]93

针对朱子的注解,钱穆评价道:“此一段话,不啻是朱子之自道。孔子集古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孔子以下诸贤之大成。其主要点只在求能述,而不敢自居于作。但真能述,则其功自倍于作。此中有深意,非真能明白到千古学术之大传统者不易知。若其必欲有作,而不愿自居于述者,此则先自把自己地位太提高了,太放前了,把轻视前人之书之心来读前人之书,固宜于朱子之教人读书法,感其无可欣赏,而亦不易于接受。”[6]189-190

当朱子时,理学风气率多高谈心悟,轻视读书,朱子针对此一学弊,乃单独高揭诸心德当中的“虚心”一德,盛赞孔子“述而不作”。然此种学弊,亦不尽于当时而已,乃亦时时有之。新文化运动当中,学人在疑古思想主导下高唱打倒孔家店,要废止汉字代之以罗马拼音,要将线装书统统扔进茅厕等,此一学弊可看成为朱子所深斥之学弊在新时代的改头换面。为了力矫时弊,钱穆在其初辞新亚书院院长前后,一共花费了七年时间撰成近一百五十万言之《朱子新学案》,高扬朱子其人其学。正像朱子评价孔子,钱穆认为是朱子之自道。而钱穆评价朱子,认为“真能述,则其功自倍于作。此中有深意,非真能明白到千古学术之大传统者不易知”,这同样可以看成钱穆之自道。

孔子认为,学者当“笃信好学”[9]。孔子将“笃信”置于“好学”之前,如此安排,实有深意存焉。“笃信好学”当中的“信”是信别人。若一上来就怀疑别人,也就意味着自己首先就对别人关上了心灵的大门。如此,则自己势必很难从别人那里获益。因此,“信”所表达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而“笃信”更是谦之又谦。但这时的“笃信”都只是暂时的信,接下来要做的通过自己的“好学”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笃信”。因此,实事求是地说,非“好学”,固然不能“笃信”;但非“笃信”,同样不能“好学”。“笃信”与“好学”相比,“笃信”应该是开始时态度,是先“笃信”之,经过“好学”,然后才能有所怀疑,其学才有进步可言。若一上来就怀疑,则必不能“好学”,这实际上是“师心自用”。疑古派学人虽强调可贵的怀疑精神,但惜乎该派学人对寄寓于“笃信好学”当中的深意少有理解,他们虽在口头上讲疑古,但骨子里却是鄙古,有此成见而不自觉,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史上,疑古派理性少而情绪多,建设少而破坏多,而新文化运动也只能更多地属于政治,而较少地属于学术。

孔子以“述而不作”自任,并且倡导“笃信好学”,可见,孔子本人非常重视“虚心”这一德性。后之儒者对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这一提示一直非常看重,如曾子曾经因为其“友”能虚心而盛赞他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关于《论语·泰伯》此章,朱子引谢良佐观点解释道:“不知有余在己,不足在人;不必得为在己,失为在人,非几于无我者不能也。”[8]104谢氏认为,唯有“无我者”方可臻达“虚”境。而《荀子·解蔽篇》也曾经提出通过“虚壹而静”的方法来获“知”求“道”,并进一步这样解释道:“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亦即所谓“虚”,即不使已经储藏在心中的知识去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由上可知,真正的儒家一定是非常看重“虚心”这一德性的,孔子如此,曾子如此,朱子与钱穆亦如此。可见,看重“虚心”乃儒家之传统,因为舍却“虚心”,就不存在所谓儒家。

3 余论

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实践,钱穆将“朱子读书法”总结为四个步骤,并认为“虚心”乃“朱子读书四步”甚至全部“朱子读书法”之“最大精义”。在“虚心”精神的指导下依据上述四个步骤读书治学时,学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者入门时尤当记取钱穆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与概括。“朱子读书四步”将读书治学的过程明确地分成四个步骤,简洁明了,操作性很强,凡有志于学术者皆可循此步入学术之堂奥。当然,治学有成者也可将自己的读书治学方法与钱穆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与概括进行比较,以便扩大自己的治学智慧,增强自己的治学自信。

第二,“朱子读书四步”当与“朱子读书六法”结合起来使用。“朱子读书六法”由朱子门人及私淑之徒会粹朱子平日之训并节取其要而成,分别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由此可见,“朱子读书六法”与“朱子读书四步”两者虽有重叠,但前者主要侧重于读书治学之具体方法,而后者则主要侧重于读书治学之连续步骤。两者结合起来,则既有步骤,又有方法。故此,合则两美,分则两伤。

第三,学者最好能够就读书治学与朱子本人直接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实际上,“朱子读书四步”主要是基于步骤的视角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正如“朱子读书六法”主要是基于方法的视角对“朱子读书法”的总结一样,都只是一管之见、一家之言。因此,要想了解博大精深的、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的朱子读书法的原貌与全貌,学者最好能够亲聆朱子本人的教诲,直接阅读朱子本人有关读书治学的系统论述,如《朱子语类》中的第八卷(“总论为学之方”)、第十卷(“读书法上”)、第十一卷(“读书法下”)等。

参考文献:

[1]钱穆.朱子论读书法[M]//朱子新学案: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2]钱穆.朱子读书法[M]//学籥.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朱子学的[M].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51.

[6]钱穆.朱子学提纲[M]//朱子新学案: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7]论语·述而[M].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论语·泰伯[M].

[10]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附纲领[M].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20.

Abstract: Qian Mu thought Zhu Zi’s Reading Methods mainly includes four steps: first, “you need to know what the book says”; second, “read a bit less and highly skilled as far as possible”; third, “read widely and think deeply”; fourth, “read through so many books so that you do not need to rely on books”. Qian Mu pointed out that “modesty” is the essence of the four steps or Zhu Zi’s Reading Methods.

朱子家训优秀读书笔记 篇4

《朱子家训》并不只是家训,更应该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应该学习的训则。它是中国文化的延续,它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沉淀。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坦诚相见,不再认为光明磊落是立足的根本,不再彼此相信。一部《朱子家训》正引导着我们如何走好人字之路。

初入大学门,带着新鲜与好奇,怀着一颗还不稳定的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小心翼翼。当然,也有许多措手不及。

《朱子家训》有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一学期,对这句话可是感悟颇深啊!

也许是对大学生活太过向往,将所有的事情都理想化,并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大学的制度,医学院的氛围,都让我有些错愕。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最后期末考的失败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失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以后也是个教训吧!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唯一可以保障的只有未雨绸缪。就像是阴天出门带把伞,天快冷了先多加衣,渔民出海时带足了可以预防万一的粮食,战士出征前身披的铠甲……想想这些自己未雨绸缪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家和万事兴。从小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和爸爸妈妈无话不谈,有很时候甚至没大没小,但是却是快乐幸福的,想想这真是“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啊,用妈妈的话说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三思而后行,若有不顺心的事。自己家里面聊聊天,也可缓解一下情趣,只有相处融洽了,心情才能舒畅,对于第二天做的事才能更顺心。“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不是,须平心再想”有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摩擦,闹的不愉快。记得一次,听外面争吵,出去一看才知道,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阿姨开着电动三轮车拉客,结果客人本讲好的路程又长了一点,讲了半天,客人说话冲了点,结果,阿姨和客人吵了起来,还流了眼泪,想必是因不受尊敬的悲伤吧!若两位心平气和,本没有必要这样,更不会出现如此“轰动”的结果。有时候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这样做事情不仅可以使自己受的伤害降到最小,还可以赢得他人的尊敬。何乐而不为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有能超过所嫉妒的人。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容纳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祸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在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马而幸灾乐祸的人,因塞翁的儿子腿伤而叹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后的结局,事情总是变化并发展的。况且,在别人受难时,自己更应该帮助,这才是做人该有的良知。

“施恩莫念,受恩莫忘”。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持着自己孤傲的心,经常在自己受恩者前面显摆自己,殊不知这样只会让人觉得没有气度,更有甚者,因为自己施恩,总觉得别人歉自己的,让他人回报,结果回报的远比他施的恩要多。受他人之恩当然不能忘,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上学收到社会大量的资助,有招一日,等我发达了,一定加倍的回报他们,毕竟,在这个时候,我得到的不仅是资金,还是希望,更是动力。我没有韩信的能力可以一饭千金的回报老妇人,但至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这句话在现在这个只认文凭的社会可以说是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但是在我看来“书”不是学业。此书指的是单纯的书,可以扩充为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可以增加人的涵养,扩充知识面,甚至可以改变人生,其实科第一开始的作用应该也是选拔一些有修养·爱读书的人,可以从书中悟出许多道理方法的人,只不过到后来,都变得功利了,成了为科第而读书,为未来而读书,啥时候能为读书而读书,才掌握了读书真正的乐趣。

古代真正的圣贤,有几个是为了科第而读书,他们都从书中参悟了一些道理,有着自己的理想,诸子百家是,各代名臣是。古代的才子大家更多的是官场失意,当沉浸在他们的文章,体会的将是别样的滋味。

朱子治家格言读书笔记 篇5

“颓堕自甘,家道难成”

这句话是教导我们“颓废懈怠,诸事难成”。从事上讲,这是劝导我们要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经营家业必须要奋发,不能顾懒惰懈怠。曾国藩先生强调,治家讲究一个勤字,勤能兴家。治国也如此,励精图治的帝王能兴国,否则颓堕自甘必破国。历史上“扶不起的阿斗”的三国刘禅的典故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范例。

从心上讲,我们必须要有那种精进的心,有那种“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的孝心。《中庸》上讲,孝是能继先人之志的。继承祖先、父母留下来的事业,有这种孝心,自然能够奋发图强。历史上唐玄宗治理社会达到开元盛世就是很好的证明。但还是最终因安史之乱衰落下去,说明什么。就是哪怕唐玄宗原是个“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有孝心的.人,但后期也因为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而误国。所以,希望永久继承家业,首先要做格物的功夫,格除自己的物欲,包括财色名食睡。贪图享乐的心,要把它控制住。纵然不能完全消灭掉,也要经历控制住,让天理战胜人欲。否则圣贤道理学的再多,不力行,不从格物下手,那学问也是不真实的。所以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的环境志向容易消减。

上一篇:初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201下一篇:木林乡解放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