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的建议

2025-01-21

鸡场的建议(共11篇)

鸡场的建议 篇1

给胡建老师鸡场的若干建议

来到胡老师的鸡场感觉很不一般,感觉设备比较先进,厂房面积还是比较大,周围环境适合养殖。交通方便,水电方便,处于大山中周围无居民区,对鸡的应激较少。一下我将从几个方面展开。

一、首先从消毒防疫设施:

1、进场无消毒设施,这一点对防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但凡是来鸡场的车辆必然是经常行走与各大鸡场的,倘若有某个鸡场爆发疫病而我厂又不晓得这个消息,而该车进入时又未消毒。后果可想而知。消毒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工人进入鸡舍时未消毒,就连简单的消毒也都没有做到,可能是他们的消毒意识不到位,但还是厂长及相关的领导强调不到位。入舍消毒,不仅仅是形式,关键它的作用是防治各个鸡舍间的相互传染,加之各鸡舍间的鸡是不同日龄的,鸡在不同时期的免疫力是不一样的,可能a鸡舍对某种病抵抗力很强,不发病,但b鸡舍可能对此病就敏感,可能会爆发。我也只是假设,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控制疫病消毒是第一位。

3、鸡舍内没有带鸡消毒,此点也比较重要,鸡拉出来的鸡粪,对微生物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大量的微生物在鸡粪上繁殖、排毒,这对鸡发病也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4、经常看到无关人员到鸡舍来参观,有甚者领着孩子来到鸡舍参观,这也是一个对鸡场的防疫疏漏。无关人员家可能有家禽,而据我观察这一带散养的家禽还不占少数。

5、鸡场大院里是漏天的,无隔离网或者其他的隔离设施,时常看到鸟儿来鸡场的地面上吃食,这在疫病爆发的时间也是一个很大的传染源,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6、雏鸡刚引进未经过隔离喂养一段时间就与上批鸡一块混养,这也可能也是一个不小的带病传染源。最好的办法是一个鸡舍都用同一批鸡苗,从而避免隔离喂养的成本和不必要的劳动,从而节省来动力,节约成本。也可以避免不同批次的相互传染的可能。

7、大门、人行通道安装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二、安全:

1、鸡舍中没有防火灭火设备,鸡舍中的垫料比较干燥,鸡舍中的温度也较高,而且鸡舍中又有散热扇,这是很容易发生明火,而引起不良后果的,如若有灭火设备,就可以尽可能的在遇到突发事件是而减小损失。

2、工人们在鸡舍中偶有抽烟的现象,首先烟雾对鸡生长不利,这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抽烟这是一个火灾的巨大隐患。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鸡舍中的电线随意铺在地上,鸡的好奇心很强,据观察鸡时常去啄红色的电线,时间长后可能把电线外的绝缘套啄破,引起鸡中电、引发火灾。

三、喂料水:在(2011年1月15号和16号)的那批鸡的鸡舍里时常断料,我知道的是鸡的育雏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鸡的育雏成功,也就是鸡的养殖成功了一半,但是不让雏鸡吃饱,能把鸡喂好吗?虽然雏鸡的消化系统尚不完全,可能会撑着,但是这样的长时间不喂料,鸡见了料都是蜂拥而至,这样可能造成鸡的踩踏致死(在我这几天的观察中雏鸡的死亡中大多数都是踩踏致死的),使弱鸡吃不到料,而饿死。

2、料盘放置不均匀:有些雏鸡栏内的鸡根本不去吃料,细看这里的开料盘比鸡抢着吃料的区域多1个,而每个区域鸡的数量是差不多的。

3、水桶的地盘里经常塞满了垫料,以至于鸡喝不到水,只能这哪里向地盘的垫料里用力的啄,可能喝到水,但是这样是很困难的,这样必然会造成部分鸡喝不到水。鸡不断的绕着饮水器走圈,并不断做吸水动作。这个问题我也么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工人们只能隔一段时间把里面的垫料取出来。(这也样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比较浪费劳动力)

4、在(2011.1.10)的那批鸡的鸡舍里是用小鸡料桶来喂料的,小鸡们很活泼,常常把脚伸到料筒的底座里,还不停的向后刨(这是鸡的采食习惯)这样就使得不少的饲料掉到了垫料里了,虽说在料筒里的饲料不足时,雏鸡们会把垫料里的饲料给挑出来吃掉,但是这仅仅是在饲料不足的时候才会发生,既然这样我们可以防止饲料掉在垫料里啊,其实很简单的,为什么不再料筒的底座上加上料筒上佩戴的圈圈呢?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鸡用脚刨饲料。可能胡老师考虑到生产上的问题比较多,但是加上这个圈圈所用的劳动力,比起浪费的饲料可能更合算一些。

四、鸡舍中的环境:

1、保温措施做的十分不错,环境温度完全可以达到雏鸡要求的温度,1到10日龄的雏鸡要求在33摄氏度,鸡舍的地面温度(垫料以上2到5厘米)可以保证这个温度,但是再向上的环境温度就大大的升高,能达到37到40摄氏度。这个当然是对鸡的生长是没有影响的,只是考虑到了成本问题。煤也是很贵的,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想一种只要保证地面及其以上10厘米的温度而不管其以上的温度(就是减少其温度)的办法呢?其实这个也比较简单,首先热是向上走的,根据其的特点,我们可以不可以把供热的热风道改一下,改到离地面较近处,让它直接给垫料加热。真不行的话也可以该成地热,不过也考虑到成本问题。2、15号日龄的鸡舍中湿度明显不足,人走在里面感觉,口鼻干燥,如同走在大戈壁上,环境温度高,水分蒸发较快,而这里面也没有加湿的设备或者时常喷点水,造成湿度不足,而湿度对肉鸡的生长是十分中要的,一旦湿度不足会比较严重的影响肉鸡的生长的。湿度不足引起粉尘较大,对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也是一个诱因。建议雏鸡在入舍前,喷水加大湿度。19号鸡舍里的湿度就可以,由于生长时间较长,鸡拉的鸡粪也较多,水分也就自然的增加了,但是我没有看到它有通风换气(就雏鸡生长的这段时间)以至于鸡舍里的氨气味道较大。鸡舍内的空气得不到更换,人进去都觉得不舒服,更何况鸡呢?一直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得病可能吗?

3、灯光:灯光对鸡的生长无非就是能让鸡看到周围环境,熟悉周围环境,进行正常的饮水和采食,对蛋鸡的产蛋有刺激作用,并对繁殖性能有主要作用。但是我们这是肉鸡,也就就仅仅起到一个照明的作用,为什么还要全天24小时的保持灯的打开,虽说把灯熄掉可能会引起鸡的恐慌,造成不必要的踩踏死亡。可以渐进的形式慢慢的让鸡适应这种熄灯的环境,这样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电费。而对鸡也有好处,开灯会吃食,而熄灯后则吃不到食,对控制饮食可能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雏鸡的前三天必须给充足的光照)

4、加沙粒:鸡的肌胃中要有沙粒的帮助才能使得鸡的消化正常,一般的集约化养殖场中都缺少这一块,根据我的观察,鸡舍的垫料里是没有沙粒的,而鸡时常的刨垫料,有两种可能第一垫料里有掉在地上的死了颗粒,第二是垫料里有小沙粒,这种可能较多,因为鸡一般都是在离料筒远的地方刨垫料的,这里几乎没有可能有饲料颗粒。

五、对待弱鸡的处理:

1、对待弱鸡的处理十分到位,只要看着它不成气候的就果断的将它踢掉,有部分鸡是较弱,可能和强鸡生活在一起只有死路一条,或者是仅仅能维持生命而已长不大。这样处理掉是很明知的,这样仅仅是损失掉的是一个鸡苗的成本,倘若到后期死亡损失的就不仅仅是鸡苗成本的问题了。但是反过来我们在看一下,这些鸡苗都是不可能活下来,就一定没有经济价值了吗?我想不是的,部分弱苗不是必须的死,不是先天不足,部分弱苗是由于体制稍差,再加上长途的运输,环境的改变,加上强鸡的欺负,踩踏,吃不上料,喝不上水等等。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死掉了,既然弱苗死亡的原因找到了,那我们就可以根据此来制定相关保护弱苗的措施,首先,把弱鸡挑出来,单独饲养,再次,精心呵护,定能健康的成长。想想每天死掉2百只鸡真的很是心痛的,损失也不小。

六、免疫:

那天鸡场请了六七个人帮忙给鸡打疫苗,首先他们进入时没有进行必要的消毒,看他们的动作可以知道,应该不仅仅只给这一个养鸡场做免疫的,这真的是一个不小的疫病传染源。而且在鸡舍内抽烟这也确实是一个不应该的事情。我也帮忙给免疫,但是我看到说明说上说的是该药(鸡新城疫和鸡传喉二联苗)是滴鼻的,但是为什么他们是滴眼睛的,可能是效果一样吧,由于交流有困难,也就没有细问。但是课本上说过,在给鸡做免疫前后三天是不能喂黄芪多糖等抗病毒的药物的,但是为什么免疫的前一天突然的加了黄芪多糖?说是为了提高鸡的免疫力,我感觉很困惑。

七、制度:

鸡场内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其他的不说至少有《关于饲养用具管理制度》《药物管理制度》《鸡场防疫制度》以及《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这些制度都与鸡场的盈利是息息相关的,那这个《药物管理制度》来说,不同的药物有这休要期,如达不到休药期,公司肯定是不能回收的,这样养户就必须多养几日,这样不是增加了成本么?再有《商品肉鸡的免疫程序》这个是很重要的在养殖行业中预防是最重要的,我想这是众所周知的。要想在生产上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我想有这样的一个制度作为指南,是大大的方便生产的。其他的几个制度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八、育雏室:看了很多材料,觉得从雏鸡就开始平养,好是好,可能代价成本比较高,如若在鸡舍内分出来一块地方作为育雏室。育雏室:可分多层将雏鸡放入其中,这样不仅仅可以剩下一笔能源成本,而且也方便管理,方便喂养,节约劳动力,这样是不是更好些。

九、关于夏天降温:

1、墙壁及屋顶涂成白色或覆盖湿润的稻草等减少太阳的直射。或者使用遮阳网:在鸡舍向阳的一侧、水帘两侧及鸡舍屋顶罩上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鸡舍。

2、先清除舍内尘埃(防治鸡吸入粉尘引发呼吸道疾病),再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蒸发水降温)

3、湿帘降温系统:向鸡舍内喷水,同时采用纵向通风,第一利用水的低温吸收鸡舍内的热量,第二水蒸发也吸收热量,这样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4、停止采用“限水程序”(不要对鸡进行限制饮水),并保证全天不间断的供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冰块、小苏打、霍香正气水或中草药,减少鸡的热应激反应,减少鸡的死亡。

5调整光照和喂料:鸡采食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和天气太热鸡采食量大大下降,可以采用早晚凉爽时开灯喂料,少添勤喂,中午加喂一次湿拌料。定期测定采食量,并据此调整饲料配方,如增加脂肪,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避免产生较多代谢能;增加蛋白质、电解多维素、矿物质5-10%。

6、可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口服补液盐、VC、多维电解质、碳酸氢钠、清热解暑中药等。

注:中暑鸡只处理:立即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向其头部喷凉水,扎针放血,喂人丹4~5粒。

鸡场的建议 篇2

鸡场消毒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 每种消毒方法都有优缺点, 养殖场可根据饲养环境情况和消毒目的进行选择。

1.1 物理消毒法

1.1.1 机械性清除

最普遍、最常用的办法, 如鸡舍的清扫, 食槽、水槽的洗刷, 粪便垃圾的清除, 通风换气等。此法只能减少鸡舍环境内的病原微生物, 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1.1.2 阳光、紫外线和干燥

在实际生产中, 常用紫外线等对出入生产区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消毒, 但其杀菌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安装灯管时, 距地面以不超过2m为宜;尘埃能吸收紫外线, 应经常清除紫外灯管表面的灰尘;紫外线只对表面光滑的物体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1.1.3 高温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 鸡舍的地面、墙壁、金属笼具可用火焰烧灼消毒;病死鸡尸体、用具也可做焚烧无害化处理。在预防注射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也可高温煮沸消毒, 防止人为传播。

1.2 化学消毒法

此法应用最为广泛, 养鸡场常使用方法的有浸泡消毒、喷雾消毒、熏蒸消毒。

1.2.1 浸泡消毒

消毒对象主要是食槽、水槽、饮水器、蛋盘等小设备、器具。为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对象必须在消毒液中浸泡30min至数小时。

1.2.2 喷雾消毒

此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即将消毒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用喷雾器进行喷洒。鸡舍环境、器具可直接实施喷雾消毒, 实际操作中常常采取带鸡消毒方法。带鸡消毒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尤其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能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工艺、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在高温季节进行带鸡消毒, 不仅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还可以明显降低舍内温度, 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有0.2~0.3%的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0.2%的次氯酸钠、0.03%百毒杀等。

1.2.3 熏蒸消毒

常用福尔马林配合高锰酸钾等进行, 主要用于育雏舍、转群后的鸡舍的彻底消毒, 由于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 必须空舍消毒, 不能带鸡消毒。熏蒸消毒要求鸡舍必须密闭, 经过12~14h后方可打开门窗通风。

1.3 生物学消毒

多用于粪便、受污染垫料和饲料的无害化处理, 利用堆积发酵杀灭病原。

2 消毒制度的建立

2.1 环境消毒

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溶液或10~20%石灰乳喷洒消毒1次。鸡场周围及贮粪池、污染池, 每月用2%火碱或漂白粉消毒1次。鸡场垃圾、杂草、粪便等废弃物应及时清除, 运出场外做无害化处理。鸡场出入口和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 消毒池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两个周长为好, 池内消毒液可用2~4%的火碱溶液, 2~3d更换1次。

2.2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换上工作服、工作鞋、并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出入鸡舍应踩踏消毒液消毒。

2.3 用具和车辆消毒

食槽、水槽每2~3周清扫消毒1次, 夏季高温季节水槽应每周清刷1次, 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运送饲料和鸡蛋的车辆应每1~2周消毒1次, 运送粪便车辆应彻底冲洗后每周用2~4%火碱溶液消毒1~2次。

2.4 鸡舍消毒

进鸡或转群前的空鸡舍应首先将粪便、饲料、灰尘等彻底清扫干净, 凡能移动的器具, 最好全部搬出鸡舍, 彻底清刷。鸡舍地面、笼具用高压水枪冲洗, 用0.1%的新洁尔灭或0.2%过氧乙酸全面喷洒, 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密闭熏蒸消毒24~48h, 然后通风, 排出残留气味。

2.5 饮水消毒

鸡的饮水应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为防止饮水受到细菌、病毒的污染, 可选用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的消毒剂定期进行饮水消毒。目前常用的饮水消毒药物主要是氯和碘制剂。

2.6 带鸡消毒

减少鸡场饲料浪费的措施 篇3

饲料配合一定要按照饲养标准,否则,营养含量过高易造成浪费,不足又会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不合理的料槽结构及放置高度,会造成饲料浪费量很大,可达12%左右。如料槽过小、过浅、无边栏或放置过低,鸡易拨弄饲料外溢;过大、过深或放置过高,会影响鸡的采食和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有边栏料槽,放置高度以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左右为宜。据统计,一次将料槽加满,浪费料45%;加2/3,浪费12%;加1/2,浪费5%;加1/3,浪费2%。因此,一次加料量应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

二、鸡群的管理

1.适时断喙。断喙不仅能防止鸡群啄癖的发生,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饲料浪费(5%~7%)。一般第一次断喙时间为6~10日龄,第二次在10~12周龄修喙,一般不要超过12周龄。断喙时的动作要干净利落、熟练轻快。上、下喙分别断除1/2或1/3,做到既能吃到饲料又不啄撒饲料。

2.随时淘汰病、弱、残及寡产、停产鸡。一般情况下,病、弱、残及寡产、停产鸡占母鸡总数的5%~8%,多者可达11%,这些鸡大多数不产蛋或产蛋率很低,应及时发现并淘汰。

3.种鸡群要及时淘汰公鸡。1只公鸡饲养500天需消耗70公斤左右的饲料。所以应及时淘汰病、残、弱公鸡。若不及时淘汰,不仅多耗料,而且多占饲养面积,多耗人力物力,还干扰母雏正常生活,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在35日龄左右,选留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公鸡后,其他的应及时淘汰,一般蛋鸡公母比例以1∶15~20、肉用鸡1∶9~14为宜。同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不仅能充分发挥公鸡的配种能力,而且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30~50,以减少大量的饲料消耗。

4.鸡舍温度要适宜。冬季鸡舍温度过低,鸡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以防寒,采食量增大而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在冬季要注意保温防寒(鸡舍内温度不低于10℃),以减少鸡体能量消耗,减少饲料浪费。

三、饲料的保存

1.注意防雀灭鼠。麻雀、老鼠不光偷吃饲料,而且易传播疫病,1只老鼠1年要吃掉10公斤左右的鸡饲料,因此,要注意防雀灭鼠。

2.及时检查和维修供料设备。机械供料时,应经常检查供料情况,发现饲料堵塞及设备损坏漏料时,应及时维修和疏通,以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养鸡场饲料配制的问题范文 篇4

发布日期:2014-07-01

一、饲料配制中的问题

1.代谢能含量过高:不少人认为饲料中能量越高,鸡产蛋就越多。有的鸡场蛋鸡饲料能量高达12?12兆焦/千克,玉米占总饲料量的70%。从解剖鸡体发现,由于能量过高,卵巢脂肪积累,严重影响产蛋量和蛋重,这类问题尤其在饲料蛋白含量不足时表现更明显。

2.粗蛋白含量过高:有相当一些养鸡者认为鸡蛋含蛋白量高,这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来自饲料蛋白,这类场多为初级文化知识的技术人员,在配制饲料时大量使用高蛋白饲料豆粕、花生粕及其他的饼粕类和鱼粉等,其结果造成饲料成本上涨和蛋白质的浪费,而蛋鸡还因饲料蛋白含量过高引起中毒。

3.钙磷比例明显失调:不少鸡场在产蛋高峰期钙含量低,仅达0.9%。这类场主要是按雏鸡营养标准,盲目配制成蛋鸡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在产蛋期钙要达到3.5%~3.7%,磷0.45%,否则常常出现蛋壳易破或产软壳蛋,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4.盲目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类场的技术人员多半水平较低,仅懂一些饲养常识,知道这两类物质是蛋鸡生长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常把握不好使用比例,因而多数是添加过量,少数是添加不足,更有的用较多青饲料来代替维生素,明显影响鸡的采食量。添加不足的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盲目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出现饲料成本上涨和适得其反的结果。

5.一个饲料配方一直使用到底: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营养标准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饲料配方要适当调整。这类小型鸡场,多数在开始时只把养鸡当作一个捎带副业,对饲料配合是否科学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是采用附近较大的一个鸡场的饲料配方,并一直用它,以致使某一个饲养阶段得不到充足的营养需要,而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6.雏鸡感染疾病时,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当: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造成极恶劣的后果,比如蛋鸡25周龄时产蛋仅为5%左右。究其原因,发现在鸡生病或病死时他们不是请兽医诊治,而是到药店叙述病情买药使用。由于病情不准确,造成判断不准,使用药物不当或用量不当,饲料中拌药不均匀,使鸡食入量或多或少,造成中毒或达不到治疗效果,幸存的鸡生长发育受抑制,生产性能极其低下。

二、解决办法

1.举办技术培训班或现场经验交流会,认真组织学习养鸡知识,掌握饲养中的关键性技术。饲料配比应根据不同蛋鸡品种、不同饲养阶段而确定。按生长、生产阶段的不同适时调整饲料配方,以保证营养需要。

2.科学地应用饲料原料。日粮中粗蛋白和能量的多少,应根据营养需要来定,坚持以满足需要为标准,尽量做到饲料原料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科学地调整饲料配比。比如,产蛋初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保持在15%,而产蛋高峰期则应保持在16?5%左右。

3.准确地使用矿物质。对矿物质作用原理,必须有充分正确的认识,使用超量或不足,都会给蛋鸡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实践证明,饲料配制时,必须强调它在饲料中的含量及比例。比如:产蛋鸡饲料中钙应含3.6%,磷0.45%,雏鸡料钙磷比应保持在1.5~2∶1范围内。

4.要规范维生素的使用。有一些饲养户不用维生素制品,而是用青饲料(如苜蓿草、青菜、胡萝卜)代替维生素,这对于规模饲养来说是不大合适的。其主要问题在于维生素补充不全面,经常出现时有时无,同时青饲料采食过多还直接影响到鸡的正常采食量。因此,应使用复合维生素添加剂,而不能完全以青饲料代替,青饲料可作为维生素的补充。

鸡场环境控制(精选) 篇5

(1)理化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气流辐射、雨量、光线、噪音等。

(2)生物环境:包括细菌、病毒、内外寄生虫等。

(3)饲养管理环境:包括食物和供水的数量和质量、运动、卫生、饲养等。

狭义上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湿度、空气、场址选择、鸡舍建筑等方面。所有动植物界的物种都有一个最适环境带,在这些条件下,它们可以表现出最高的产量。管理、鸡舍设置以及许多与现代畜牧业相联系的因素都能对鸡产生影响,只要按照鸡的不同生活需求,给它们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环境因素的控制

(一)温度的控制

1、适温的重要性

(1)鸡是一种恒温动物,在可能的范围内自身进行调节,尽量保持相当稳定的体温。同时,由于吃料与活动等而不断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从而维持一定的体温。

(2)鸡耐寒怕热:鸡由于有羽毛,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所以较耐寒。另一方面,鸡体表面积小,还覆盖着厚密的羽毛,又无汗腺,蒸发和扩散体热困难,对热气候的反应要比其他环境因素诸如湿度、气流(风)、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反应敏感得多。

2、适宜的温度

不同类型、用途和生长阶段的鸡,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10日龄以前的雏鸡不能自行调节体温,处于“变温”状态下,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3、舍温控制

(1)育雏期的人工保温:雏鸡的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保温能力差,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其它疾病,甚至被冻死,所以,雏鸡要给以人工保温。

(2)育雏期以后的温度控制:育雏期以后的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已基本健全,一般不必继续保温。但是,适宜的舍内温度有利于健康和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故这时仍需注意调节舍内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15—28℃。

(二)湿度的控制

1、湿度的影响

(1)湿度过高:垫料和生活环境潮湿,卫生较差,给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容易诱发疾病;种蛋受污染,使细菌进入蛋内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些蛋在孵化过程中,可因细菌繁殖过多而爆裂或造成死胚、弱胚或弱雏;球虫卵囊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存活和孢子化,引发球虫病;霉菌在潮湿的饲料中迅速繁殖,破坏饲料的成分,使鸡吸收的养分减少,导致生长受阻、繁殖性能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饲料报酬低;潮湿饲料、垫料容易发霉,鸡吃进了霉变饲料或从垫料和料槽中摄进大量霉菌与毒素后,容易感染霉菌病。

(2)湿度过低:只有在秋、冬季节的育雏初期,如由于室温较高、雏鸡呼出的水气和排泄的粪尿较少以及垫料干燥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湿度过低。尤其是使用暖炕温床育雏的条件下,由于地表面的水分不断蒸发,舍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造成舍内灰尘飞扬,雏鸡绒毛变脆,大量脱落,脚皮干燥,眼鼻粘膜发干,食欲不振,影响增重,还会导致呼吸器官疾病的发生。

2、保持合适湿度的措施

一般地说,高湿的界限为高于75%,低湿的界限为低于40%。湿度过高时,要加强通风,排除潮气;饮水器要放置牢固,防止歪倒弄湿垫料,可把饮水器放置在能吸水的新砖上;每天翻动垫料或更换过湿垫料1—2次,保持垫料干燥;对于高湿地区,鸡舍应建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鸡舍尤其是非暖炕温床保温的育雏舍的地面干燥,应尽可能转用离地栏养或笼养;在潮湿季节不宜采用喷雾消毒,确实需要时要适当提高浓度,减少用水量。

(三)密度的控制

密度不仅关系鸡的活动、饮水和采食,而且关系到舍内气体的污染和交换、地面的污染程度与啄癖、应激等问题。

密度小时,浪费场地、浪费栏舍且不便于管理;密度大时,鸡散热困难,会烦燥不安,啄癖增加,饲料采食量下降,肥大的鸡会发生昏厥,甚至死亡。因此,气温较高时,为利于鸡只的散热,鸡群的饲养密度宜小于其适宜温度下的饲养密度。

各个生长阶段鸡的舍饲密度以多在为合理,这要看品种、饲养方式、季节,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四)通风的控制

1、对鸡舍中气体的组成有基本的要求

以肉用仔鸡舍内气体为例:

氧气:必须占鸡吸入气的21%,当氧气降到11%时,呼吸困难,舍内空气中氧量只有6%时鸡会死亡。

二氧化碳:正常空气中仅含0·03%—0·04%,舍内二氧化碳要保持在0·2%以下。

一氧化碳:舍中一氧化碳达0·4%时就会有雏鸡死亡。

氨气:氨气是养鸡中最常见、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鸡舍中过量的氨是由含氮物质腐烂分解的产物。在正常空气中其含量为10—12ppm。鸡舍中要求不超过20ppm。如人感到刺激时,必须加强换气。

2、通风的方法

(1)机械通风:靠风机开动的多少或快慢来调节风

量大小;有条件的鸡舍,可以使用热风式通风供暖工艺,将供热系统(热风炉)和通风换气结合起来进行,以使鸡舍的通风和温、湿度控制达到有机统一。

(2)自然通风:在鸡舍内墙上设有可开启的窗户,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由饲养人员随时掌握和管理。靠窗户与风口等开启的多少或大小来调节通风量。夏季多开窗,通风换气;冬季可以少开窗,保证舍内温度不低于正常生长和产蛋的舍温。另一种是用卷帘布做围墙的,夏季可将布帘卷起,冬季将布帘放下,使鸡舍不透风即可。

3、处理好温度、湿度、通风的关系

有些养鸡者只注意保暖,而忽视通风换气,使得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蓄积增多,而影响鸡的生长,甚至发生煤气或二氧化碳中毒。因此,在做好保暖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切不能强调保暖而忽视通风。

冬天育雏,1—2周龄时以保温为主,需通风时先提高室温,防止冷空气侵袭雏鸡;3周龄后适当增加通风量,冬季可在中午和日暖时把南边窗户开启数次,每次10分钟。

密闭式饲养时鸡舍的通风,不要靠打开窗户吹进自然风,而是使用风机,使鸡舍定期输进新鲜空气和排放污浊气体。这种通风系统必须能进风而不能进光或采取必要的遮光措施。除此之外,雏鸡舍与青年鸡舍应设有供热管道,以保证在冬季时鸡群采暖的需要。

(五)光照的控制

1、光照的作用

(1)促进性腺机能:可以通过眼与下丘脑影响鸡性激素的分泌,对鸡的第二性征的发育、性成熟与繁殖性能等都有重要影响,一定强度和时间的光线刺激不仅可增强母鸡体质,而且能促进母鸡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使母鸡产蛋活动旺盛。

(2)使鸡的所有机能固有节律与自然的明暗周期同步。也就是说,光照对鸡的生理起同期信号作用。

(3)使鸡看得见饮、食与活动:对于肉用仔鸡,光照只是起着照明作用,使肉鸡夜间能见到水和食物采食。虽然从表面看,光照对肉鸡的增重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光照可以通过影响采食量和运动量而间接影响肉鸡的增重。

2、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

(1)自然光照:是指自然阳光,它一般不受人为控制。自然光照提供了每天全部或大部分的照明时间。用自然光照可以节约能源,增强机体的代谢,其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并能使鸡体合成维生素D3;在冬季阳光的照晒可以使鸡舍温暖而干燥。

(2)人工光照:是指用各种灯光,主要是用电灯进行的照明。

在有些品种,每天需14—17小时的光照,母鸡才可能达到最高的产蛋量。完全利用自然光照达不到这个要求,为此,除白昼的自然光照外,晚上还必须补充人工光照,才能使产鸡得到足够的光照时间。

3、光照的基本原则

人工光照必须按照规定的光照制度严格执行,不可忽照忽停,忽强忽弱,光线强度应渐明或渐暗,突然关灯或缩短光照时间,会引起惊群或换羽,产畸型蛋;照明时间不能忽长忽短,尤其对产蛋种鸡增加光照时间应该是逐渐的,开始时最多不能超过1小时,否则将使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引起减产甚至换羽等。

4、加强人工光照管理

光照的内容包括光照的时间和光照的强度两方面。

(1)光照时间控制

鸡场如果是人工控制光照时间,饲养人员必须做到按时开灯、关灯,特别是在换班或工休时更应特别注意,防发生差错;现代化养鸡场全部采用自动控制的定时钟,要求自动控制系统灵敏,性能可靠。

(2)光照强度的控制

在光照强度方面,1勒克司的光照强度相当于0·0929尺烛光,也即1尺烛光等于10·76勒克司。

1—7周龄雏鸡舍要稍亮,可用10—12勒克司,以后用5勒克司。产蛋种鸡的光照强度通常为10勒克司。

调节光照强度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通过调压变压器,使照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任意调节。二是改变灯泡的瓦数,例如,育雏在第1—2周用40瓦灯泡,以后改用15瓦或25瓦的灯泡。三是控制开灯数量。

5、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

对不符合光照制度的,应补充人工光照。

(1)密闭式鸡舍:密闭式鸡舍缺乏自然光照,全部靠电灯光补充光照。

(2)普通鸡舍:日光不足部分用电灯光补充,有三种方法。一是天黑时补充光照,即当天需要光照时间减去当天自然光照时间的差数,在当天天黑时开灯一次补足。二是早上天未亮时补充光照,即当天需要补充光照时间全部在天未亮时一次补足。三是早晚补充光照,即当天需要补充光照时间分两次补给,一次在早上天未亮时补给,不足部分天黑时补给。其中以早晚补充光照效果最理想。

6、灯泡的安装

总的要求是瓦数小,灯泡多,灯距短,光线匀,照度够。

电灯一般安装在通道上,灯距3米左右,相当于1·5倍于灯泡与鸡背水平面的间距。如果舍内有排灯泡,则每排灯泡应交错分布,以使地面获得均匀光照。

无灯罩或脏灯罩、脏灯泡均降低光照强度1/3—1/2,因此,每隔2周或1周要擦去灯泡或灯罩上的灰尘,保持清洁明亮,并随时换去坏灯泡。

多层笼养鸡舍,灯头上设置灯罩,使聚积的光线朝下,尽可能不让光线直接照到上层鸡笼。鸡场综合控制

(一)清洁卫生

在集约化的养鸡场,必须采用“全进全出”制,在空舍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水洗效果明显,药物消毒特别是熏蒸消毒效果更好。若鸡场不能进行空舍清洗消毒,会导致鸡成活率不高。

除鸡舍本身的空舍消毒制度之外,对外来卫生管理也要严格,如雏鸡的来源、用具的消毒、饲养员的更衣换鞋、门口的消毒设施等等。

(二)稳定安静

应减少对鸡群的惊吓、怪叫,清除舍外摇晃物;每次捉捕、转移鸡只要轻捷,不能粗暴,不能在舍内追捕鸡只,不能穿红、黄色和花格等鲜艳衣服去鸡舍,不让生人接近鸡群;要防止猫、狗、老鼠等进入鸡舍,对小鸡更要注意防止惊吓。

鸡饲养环境还包括场址选择、鸡舍建筑等方面,场址选择、鸡舍建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饲养环境的好坏。养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

鸡场仓库管理制度 篇6

为了保证鸡场的生产能顺利进行,同时为了维护公司财产的安全,现对鸡场的仓库管理作出如下要求:

1.建立健全仓库进销存帐,并有明确的责任人。2.出、入库手续的办理 <1>.入库手续

对购进的鸡苗、饲料、药品,生产用辅料及其他生产用消耗料应凭清点(或过磅)后的实际数量(重量)开具入库单, 填制时必须做到名称详细、数量清楚,单价、金额、来源明白。<2>.出库手续

对成品鸡、鸡蛋、鸡下脚料的销售以及鸡饲料、药品与其他物品的领用,都必须开具出库单,对鸡只的损失、淘汰的鸡、鸡蛋的破损所造成的存仓量减少,也必须要开具出库单,并注明原因。<3>.单据的传递

所有入出库单都必须一式三份(存根,仓库记账,上交会计各一份),会计联于月度结束后次月的5日前上交。3.仓库月份盘存汇总表的编制与传递

每月结束后,仓库必须编制当月盘存汇总表,内容包括上月结存数量单价金额,本月进仓数量单价金额,本月出仓数量单价金额,本月结存数量单价金额,该表一式三份(自存,上报总经理,上报会计各一份,上交时间为次月的5日前)。(如同类品种有不同单价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4.仓库盘点要求

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定时对存仓物进行盘点,以确保账物,账卡,账账,帐表相符,并全力协助总司会计的不定时盘点。

5.仓库物品的摆放必须整洁规范,符合安全高效的要求。

6.仓存物品的数量必须合理,对超出认可范围的采购,须提醒采购人员注意,若采购人员未予理会的,须及时向总经理反映,否则,对造成库存积压与浪费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对批量性进出库的生物性生产资料(鸡苗,成品鸡,鸡蛋)、饲料或下脚料等必须严格清点过磅与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病残破损或质量问题生产资料,坚决不予进、出仓。

8.对存仓物设置卡片制度,做到一物一卡,物卡相符。

9.仓库人员接触鸡只、鸡蛋时,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兼顾生产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0.协助生产部门做好各项饲养记录。11.存仓物欠失责任的追究

对账实不符的,经查明原因后,视情况予以处理,如属人为因素并造成公司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若牵涉到司法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12.以上条款,希望认真执行,未完事项容后补充。

微星生物公司

浅谈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篇7

1 精心管理, 不断改善饲养环境

1.1 合理配制日粮和提供优质的饮水

鸡的体温高、生长快、产蛋多, 物质代谢旺盛。因而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如果某种成分不足或过多, 会使鸡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从而使鸡的抵抗力降低, 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应根据鸡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配制日粮和提供优质的饮水。

1.2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无时无刻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特别是现代化养鸡生产, 在全舍饲、高密度条件下, 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果饲养环境不良, 将对鸡的生长、发育、繁殖、生产等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应为鸡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使其健康得以维护, 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力得以发挥。在鸡所处的环境中, 对健康产生影响的主要有温度、通风、空气成分、光照、湿度等。

1.3 耐心细致地观察鸡群

发现病鸡及时隔离、诊断、处理。饲养员每次进鸡舍都应对鸡群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量, 精神状况健康与否, 如果出现不正常的表现, 往往是疾病的前兆, 应立即向技术员报告, 以便尽早做出诊断, 采取措施。对于鸡群中个别病鸡, 一般不必治疗, 予以淘汰。

1.4 减少应激

应激是体外给予的各种刺激在体内产生防止迫害反应的总和。应激状态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力都产生不良影响, 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在养鸡生产的全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应激, 所以养鸡过程也是防止和克服这些应激的过程。

2 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

2.1 实行全进全出

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目前最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是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体系。这样既可以切断疾病循环感染的途径, 又有利于疫苗的接种、环境条件的控制及饲料的搭配。

2.2 隔离饲养

隔离饲养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有些传染病既无疫苗又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有的虽有疫苗但保护率低兼或保护期短;有的疾病虽然有治疗药物, 但往往存在副作用或长期使用产生抗药性。

2.3 严格消毒

做好养鸡场的消毒, 是控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链、防止鸡群发病的有效措施。鸡场的消毒包括鸡场环境、鸡舍、设备及用具、人员的消毒等。

2.4 环境卫生

鸡场的环境卫生状况, 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 而鸡群的健康水平将严重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和产蛋。做好鸡场的环境卫生, 也是防止鸡群发病的重要环节。

3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提高免疫效果

3.1 科学的接种方法

免疫是养鸡场预防主要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每一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途径。各地区、各鸡场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和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鸡只日龄、雏鸡母源抗体高低等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制定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接种方法与途径。

(1) 注射法: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在胸肌、腿肌等肌肉较发达的部位。注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疫苗漏到皮外现象一定要重新补免。皮下注射常选择在皮肤较松弛的部位注射。

(2) 点眼, 滴嘴, 滴鼻:是使通过眼结膜或上呼吸道进入体内产生以粘膜免疫为主的一种免疫方式。

(3) 刺种法:用刺种针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 用手将翼膜上的羽毛分开, 避开血管、神经、肌肉、骨骼, 垂直刺于鸡的翅膀翼膜内皮下。

(4) 饮水法:将疫苗按要求的浓度配成水溶液, 让鸡饮服。

(5) 喷雾法:用高压喷雾器将疫苗喷洒于鸡头方向。

3.2 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免疫效果, 在制定免疫程序及免疫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如果该地区始终没有某一疾病发生过, 就不要进行此种疫苗的接种, 因为有些活苗接种后等于给鸡群和鸡场带来了病毒。

(2) 除了紧急预防接种外, 免疫接种应于鸡群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 正在发病的鸡群, 不应进行免疫接种。

(3) 确定疫苗接种的时间。有条件的鸡场应经常检测体内抗体的高低, 以此作为确定接种时间的依据。

(4) 每一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保存环境、保存期, 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保管, 坚决杜绝使用过期或失效的疫苗。疫苗接种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按说明的方法接种。

(5) 活苗现配现用, 保证疫苗在配制后2h内用完。

(6) 疫苗接种后应注意观察鸡群反应, 有的疫苗接种后会继发引起呼吸道症状, 应及时对症处理。

(7) 接种活苗的前一天、当天、后一天, 不能做带鸡消毒或在饮水中添加消毒剂。

(8) 所有免疫用具进鸡舍前必须严格消毒;免疫结束后, 免疫用具需继续使用的需严格清洗消毒。

4 注意平时的药物预防

规模化鸡场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 篇8

1. 运用湿帘降温和纵向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为鸡群降温。

2. 鸡舍温度在13~28℃时,环境控制器根据温度控制风机开启台数和湿帘开启时间,使鸡舍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舍内温度在30℃以下时,环境控制器通过增加通风级别的方法,启动更多数量的风机来增加鸡舍的通风量,使舍内鸡只上方的空气流速达到1.5~2米/秒,这样可通过对流的方式加速鸡只散热,能有效地降低鸡只体感温度,即我们所说的“风冷效应”。当鸡舍温度达到30℃以上时,环境控制器启动湿帘降温系统,使通过湿帘的热空气降温后形成冷空气进入鸡舍,利用空气流动的风冷效应带走鸡舍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舍温的目的。

3. 环境控制器通过鸡舍的负压值启动鸡舍的卷帘系统,来调整进风口的面积,保证鸡舍的风速。因此,鸡舍内只有形成一定的负压,才能保证进风口有一定风速,要求横向通风风速为3~5米/秒,纵向通风湿帘处的过帘风速为1.5~2米/秒,鸡背处的风速为2~3米/秒。鸡背处最大风速不要超过3米/秒,风速过大会引起鸡只腹泻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鸡舍负压一般以12~20帕为宜。

二、使用环境控制系统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确保鸡舍的密闭性。有效通风的前提是鸡舍必须保持密闭,这样新鲜的空气才能从我们要求的侧墙或湿帘处进入鸡舍,所以要随时检查舍门、进风口、湿帘和墙体结合部是否存在漏风部位。如果密闭不好,会使风机效率降低,舍内负压达不到要求,从而降低降温效果。

2. 管理好进风小窗。首先,小窗开启应大于最小开口度,避免出现贼风现象,保证鸡舍的进风面积。其次,小窗应加装导风板,保证冷风不直接吹到鸡身上。当鸡舍内开启1~2个风机时,要使用横向通风;当开启3~5个风机时使用混合通风;当开启的风机数在5台以上时,由混合通风转为纵向通风(侧向进风小窗全部关闭)。舍内由横向通风过渡到纵向通风时,一定要注意进风小窗的管理,减少鸡舍负压,确保鸡舍前后风速、温度均匀一致。

3. 设定好舍内温度。建议冬季设定在18~21℃,夏季设定在22~24℃。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因为鸡舍内所有风机需全部开启,所以各级风机间的微差一定要设置合理,避免风机频繁开启。温度探头应悬挂于鸡舍上1/3处,应在进风口附近,但不要被进入鸡舍的冷空气直接吹到。设定温度要比实际温度(鸡背处)高1~2℃(探头位置和温度设定应在不同季节认真研究对照,并最终设定适宜的温度)。

4. 根据体感温度随时调节通风量。采用纵向通风提高了舍内空气流速,加快了鸡只散热,虽然舍内温度仍比理想的温度要高,但鸡只感觉处于较凉爽的环境中,如风速达2米/秒时实际舍温27℃,而鸡只体感温度仅为23℃。因此,判断鸡舍的温度和通风量是否适宜,最好的方法是根据鸡群的具体表现来判断,如果鸡群停止活动、俯卧在地,但不张口呼吸,说明舍内空气流速过快,这时应关闭几台风机减少舍内空气流速;如果鸡群张口呼吸、翅膀抬起并停止采食或舍內两端的鸡群表现差异较大,说明舍温较高或通风不足,这时应多开启几台风机,加大通风量,并保证舍内风速、温度一致。此外,当舍内产生气流时,空气温度越低或鸡群日龄越小,风冷效果越大,空气流速越快,鸡只的体感温度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差距越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鸡场的管理人员应经常进入鸡舍观察,根据鸡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风机开启数量。

5. 定期维护保养环境控制系统。环境控制器必须进行防雷电保护,防止雷电对控制器中的电子装置造成损坏。鸡舍内外压力探头应保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以免粉尘堵塞压力管道,影响负压控制仪的准确性。鸡舍外压力探头应放置在背风的地方,防止风力对负压控制仪产生干扰,影响鸡舍通风效果。空气管应保持畅通,防止受挤压变形,影响负压控制仪的准确性。需提前对鸡舍的风机进行保养,全部接上线进行调试,要求风机设定在自动挡上,不要打在手动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和规程,定期清除扇叶、遮黑罩、百叶窗上的灰尘,及时更换风机皮带和磨损的皮带轮,确保皮带处于紧绷状态;定时调试和保养发电机组等。一些常用配件应有适度的库存,在夏季场区要有备用电机和水泵,以便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更换。

三、联合使用湿帘的管理

1. 做好湿帘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冬季湿帘应用棉被或彩条布包好罩住,以起到防尘、防虫结网、鸡舍保温等作用。在使用湿帘前应做好清洗消毒和除垢工作。

2. 当鸡舍温度达到30℃以上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当鸡舍内的风机除两个不启动外,其余的全部启动后仍不能降温时,就要立即启动湿帘降温。在刚刚进入夏季时,外界温度并不是太高,应启动1个湿帘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和适当关几个风机,这样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又对鸡群应激较小。

3. 使用湿帘后应定时检测鸡舍内的负压,若风机在正常情况下,负压异常上升就应及时检查进风口是否堵塞。为了保证湿帘的透气效果,湿帘需要每周进行清洁,确保无杂物。清洁时最好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切忌用含氯、溴的消毒药物来清洗,也不能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否则会损坏湿帘纸(可采用低压水流冲洗)。

4. 夏季还应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湿帘,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还可以避免湿帘滋生青苔与藻类。此外,要使用透明的水管、过滤网等,蓄水池也要保持干净,及时补充清水,并在水中加菌毒杀,每周更换1次水,每3个月将整个冷却系统放干水,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蓄水池上方最好用隔热保温板盖上,这样不仅能降低水温,而且还可防止鸡毛、树叶等污染。

5. 在夜间尽量为鸡只降温,使种鸡在白天蓄积的热量,夜间得以散失,以改善白天的生产性能。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可保证风机持续运转。

四、充分做好防应激工作

炎热夏季,一旦环境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风机停止运转,舍内温度就会急剧升高,一般10~20分钟就会严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因此,一定要加强工人的责任心,对环境控制系统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备用发电机组、风机电机和湿帘水泵等,对一些易损部件如皮带、轴承、保险丝等更应备足,保证环境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和谐养鸡场报告 篇9

本场是以养殖蛋鸡为主的养殖场,养殖面积达2000平方米,年存栏蛋鸡5000多只。固定资产40多万元,流动资金10多万元。本场主要出售鸡蛋和淘汰鸡,每年向社会提供鸡蛋50000多斤,毛鸡20000多斤,以质量好、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畅销界首、临泉、阜阳及河南省的淮滨县。

一年来本场坚持科学管理,精心饲养,鸡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淘汰了一批产蛋率低的老母鸡,购进了品质好、产蛋率高的小鸡。由于制定了科学的防疫程序和消毒制度。各种疾病得到了控制,如定期对每只鸡进行新城疫、禽流感的免疫,因此本场无重大流行病的发生。

本场对防疫设施进行定期维修、添置。如喷雾器、喷枪、注射器等。建立了完善的防疫,养殖档案。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生产情况,及消毒、饲料、兽药的使用、免疫、诊疗、防疫检测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情况。

本场对新购进的每只鸡都进行了强制免疫,如注射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对做苗后的小鸡进行抗体监测,如没有产生抗体,再进行加强免疫注射,确保本厂无重大流行疫病的发生。

检疫申报方面,为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对没有经过检疫的淘汰鸡绝不出售。为此在出售鸡时,请动物检疫人员进行逐只检疫,让大家吃上放心的鸡肉。

防疫消毒:从购进之日起,对每只鸡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进行新城疫H120疫苗免疫,14日、21日龄用法氏囊疫苗免疫。28日龄用新城疫H52疫苗,35日龄做鸡痘苗,42日龄做禽流感疫苗。60日龄做新城疫1 系苗,90日注射禽流感苗。产蛋后每2个月进行新城疫四系苗免疫,每四个月做一次禽流感疫苗。每周三次带鸡消毒,一次环境消毒,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消毒。谢绝外来人员到本场参观,杜绝疫病的传入,确保了安全生产。

对购进的疫苗、消毒药、饲料做了详实的记录。如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及用量等。

对病害动物作无害化处理,对死亡原因进行检查记录。在野外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避免疫病交叉传播。

防疫制度执行情况:本场制定了科学的防疫制度。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消除传染源,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要求本场人员必须严格按本场制定的防疫制度执行。

减少鸡场饲料浪费十措施 篇10

1.料槽结构合理、高度适宜。不合理的料槽结构及放置高度,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如料槽过小、过浅、无檐或放置过低,鸡易拨弄饲料外溢;过大、过深或放置过高,会影响鸡的采食和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鸡的日龄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的有檐料槽,放置高度以上沿高出鸡背2厘米左右为宜。

2.一次加料要适量。在养鸡生产中,一次加料量以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为好。

3.饲料配合要全价、营养要平衡。饲料配合一定要按照饲养标准进行,否则营养过高既易造成浪费,又会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饲料营养成分要全价、平衡,并尽可能做到饲料原料多样化。

4.鸡舍温度要适宜。鸡舍温度过低,鸡需要较高的能量以防寒,但采食量增大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因此,在冬季要注意保温防寒,鸡舍内温度不低于10℃,以减少鸡体能量消耗,减少饲料的浪费。

5.采用人工授精,淘汰公鸡。在育雏阶段,公雏比母雏多耗料25%左右,若不及时淘汰,不仅多耗料,而且浪费饲养面积,多消耗人力物力,还干扰母雏正常生长,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时淘汰。另外,种鸡群的公母比例要适当,因为每只公鸡1年要比母鸡多吃饲料10公斤左右,一般蛋鸡公母比例以1∶15~20、肉用鸡以1∶9~14为宜,同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30~50,从而减少大量的饲料消耗。

6.及时淘汰病弱残及寡产、停产母鸡。一般情况下,病、弱、残及寡产、停产母鸡占母鸡总数的5%~8%,多者可达11%,这些鸡大多数不产蛋或产蛋率很低,应及时淘汰。

7.适时断喙。断喙不仅能防止鸡群喙癖的发生,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饲料浪费5%~7%。一般断喙时间为6~9日龄和12周龄。

8.注意防雀灭鼠。麻雀、老鼠不光偷吃饲料,而且容易传播疫病,因此要注意防雀灭鼠。

9.经常检修供料设备。机械供料时,应经常检查供料情况,发现饲料堵塞及设备损坏漏料时,应及时维修和疏通,以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规模鸡场疫病的流行特点及对策 篇11

(1) 疫病传播速度加快规模化养鸡场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和鸡数量多。鸡数量的增加, 导致疫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速度的加快。再加上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种禽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由于多渠道引进, 又缺乏对被引进国外疫病发生情况的了解和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配套措施, 在引进种禽的同时也将疾病引进。

(2) 抗病力下降在规模化养鸡场中, 生产者为了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潜能, 使鸡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 这就必将使鸡的应激因素增多, 使鸡体内分泌发生失调, 抗病力下降, 甚至一些在散养条件下不易发生的疫病, 如应激综合症成为多发病。

(3) 新病不断出现, 旧病出现非典型化近几年来, 新出现的疫病主要有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鸡大肠杆菌病、减蛋综合症、鼻气管炎、肿头综合症、衣原体病等。由于免疫水平不高, 特别是群体免疫水平不一致, 使原有的老病常以非典型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出现, 即出现非典型化, 有时甚至以新的面貌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支气管炎。

(4) 主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同一疫病临床症状呈现多种类型同时并存, 且各临床症状间相关性很小, 自然康复后的交叉保护率很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传统的呼吸道型、产蛋下降型、嗜肠道型以及尚未定论的可以造成肌肉损伤的类型等。马立克氏病有神经损伤型、皮肤型、内脏型、眼型等多种, 临床上既表现有温和的亚临床感染导致免疫抑制现象, 又有造成巨大损失的超强毒株引起的症状等。

(5) 同一临床症状可能有多种病因引发由于病原血清型的改变和新毒株的产生, 造成的侵袭力和侵袭范围不断增强和扩大, 临床症状出现多样化, 因而使同一症状的病因更加复杂。临床上表现胃肿大变性可能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等引发;脑炎症状可能是由于脑脊髓炎、脑炎性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引发产生。

(6) 病原毒力或抗原出现新的变化现代养鸡生产中, 有些疫病病原的毒力不断增强, 出现了强毒或超强毒株, 鸡群虽然已免疫接种, 仍不能获得保护或保护力不强, 导致免疫失败。

(7) 一些细菌性疫病的发生率增高, 治愈率降低, 危害性增大随着养鸡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 畜禽商品流通量的加大, 环境污染的加剧, 各种应激因素的增加, 导致鸡对病菌的易感性增强, 使细菌性疫病的发生显著增多。同时, 由于长期用药不合理, 滥用抗生素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 鸡的细菌性传染病原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 使鸡细菌性疫病如大肠杆菌病、败血支原体及传染性鼻炎等的控制难度加大, 影响了免疫效果。

(8) 混合感染增多, 病性复杂, 危害加大经临床调查, 目前畜禽疫病有50%以上都是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出现的。而且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感染、细菌性混合感染, 以及细菌与寄生虫病的混合感染等。如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鸡大肠杆菌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等。

2. 防治对策

(1) 加大监测力度, 开展预警预报加强对重大疫病的监测与检疫, 做到尽早预告, 尽早采取相应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要定期对种鸡场进行检疫, 淘汰阳性病鸡。在孵化中对受精蛋、死胚蛋以及出壳时弱雏和死雏进行抽样检测, 以确定是否存在垂直性传染病;商品鸡要按比例抽样检测, 了解鸡群抗体水平以及疫病情况;定期对舍内空气含菌量和霉菌毒素进行检测;接种后, 应按计划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建立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同时, 对进入场内的饲料产品加强空气质量的净化, 定期对鸡舍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2) 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化养鸡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良种繁育体系, 要使各级鸡场 (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商品场) 的种群供给较为固定, 以减少疫病在繁育体系间的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全进全出”是规模化养鸡场的一项重要措施, 不但能保证生产的计划性, 而且有利于鸡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和净化;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条件下, 为了保证鸡的正常生产, 还必须有效控制鸡舍内环境, 如温度、湿度、光照、灰尘、有害气体浓度和病原微生物数量等;此外, 规模化养鸡场为了追求高效益, 往往采用生长速度快和产蛋率高的标准化高效种鸡。为此, 必须供给充足的优质全价饲料和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 按照营养标准对鸡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3) 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严格卫生消毒制度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 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首先要加强消毒, 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以消除传染源,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免疫接种, 增强鸡的抵抗力;三是要抓好药物防治工作。疫病的药物防治工作要在正确诊断疫病的基础上, 根据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 根据药敏试验, 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采取正确的投药方式进行治疗。

上一篇:难忘的日子作文350字下一篇: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