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2024-09-13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共10篇)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篇1

2013年

前郭村小学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师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书育人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的,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是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德立教。全县各学校统一认识,多管齐下,扎实工作,师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认识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教育则是塑造教师灵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全面总结表彰,切实保障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通过师德建设教育活动的开展,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促进。一是校园育人环境漂亮了。不仅注重了知识育人,也注重了环境育人。学校栽了树、种了草、育了花,橱窗变亮了,地面变净了,草坪变绿了。二是教师精神面貌振作了。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深刻反思,不断提高,身上颓废的东西少了,健康的东西多了,涌现出了一大批爱校爱生、善思善教的先进事迹、模范个人。

(二)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学习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始终把德育工作放

在首位,根据各校实际,认真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落实措施,夯实基础,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首要位置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基本落实

2、守住了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3、德育的社会课堂已初步建好,德育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

4、德育导向政策得到坚持,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

5、德育工作意识得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重视。加大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受”的德育环境。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长期坚持的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讲话,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学校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认清形势,正视我校德育工作的不足

同志们,我们在充分肯定过去的做法和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德育”喊了许多年,德育工作也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德育文件、德育会议、德育活动、德育课题研究等等,投入的精力不少,但收效并不理想,德育效率不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与社会转型时

期人们价值观念冲突、道德标准波荡的德育大背景有关,另一方面,我认为在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可以改进之处。

(一)师德师风与为人师表尚有距离

1、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2、整改未动真格。

3、长效机制还未健全。

5、师德建设的工作方法还有待改进。

(二)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前郭村小学 2013年11月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篇2

这次能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部署, 总结“十一五”能源工作, 明确“十二五”发展思路, 安排2011年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到会作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 “十一五”是我国能源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迅速发展为世界能源大国, 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这五年, 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 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基地, 安全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 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能源装备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危中寻机, 能源“走出去”取得历史性突破。抗击特大自然灾害, 保障能源应急供应, 显示了能源行业急国家之所急的社会责任感和众志成城的战斗力, 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能源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我国能源发展无论是在量上, 还是在质上, 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会议强调, “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 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做好“十二五”能源工作, 要始终坚持把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贯穿于能源工作的各个方面, 把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把扩大能源国际合作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把深化改革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二是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是优化能源发展区域布局;四是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会议还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

活动/会议(1) 篇3

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揭牌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3月24日,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揭牌仪式。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江西省副省长孙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俞贵麟,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钟建华,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近年来,江西出版集团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根据“走出江西、开放联合”的发展战略,着力在北京搭建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平台。2006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从大力推动各自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经过深入社会调研和市场论证,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形成了中国和平出版社改制重组方案。2006年12月,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对中国和平出版社进行改制重组。2007年12月,这一方案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复。江西出版集团出资80%,绝对控股。改制重组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单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孙寿山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面向海内外的知名团体和公益机构,在国际民间外交、两岸民间交流、社会公益等领域有着独特优势;江西出版集团近年来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综合实力日益雄厚。两家“联姻”是推进出版行业市场化、规模化的积极探索,是出版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的积极尝试,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次积极行动。

中国和平出版社的改制重组,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先河:此为首家中央级出版单位实行股份制改造;是首次出版行业的跨地区重组;也是首家由两个机构共同主办的出版单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出版行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区域跨部门兼并重组,第一次由地方出版集团控股重组中央出版单位,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股份制图书出版企业。

发行集团操盘 终端客户订货 教育出版物年度会展有创新

第三届中国教育出版论坛在南京举办

本刊讯金陵四月,春意盎然。“中国教育出版物年度会展——2008·南京”于4月15日至20日在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新港物流基地举行,由本刊创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出版论坛做为本次会展的内容之一,也将于4月18日在会展期间举办。

本次会展将2008年度中国教育类图书出版、发行界、教育类图书终端使用客户的一次规模宏大、具有创新意义的盛会,同时也是集展销、业务交流、研讨以及出版、发行、客户互动于一体的大型会展。

本次展会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式创新。本次会展由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全国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体、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协调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协会、江苏凤凰传媒出版集团等单位主办,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出版参考杂志社、当当网、江苏教育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承办、协办。

会展改变传统订购交流会模式,教育类图书出版界、发行界、教育类图书终端使用客户融于一体,既有业务交流性质的互动、研讨,又有注重实效的教育类图书展销、订购、推荐阅读书目活动。

二是规模强大。本次会展全国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体、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协调委员会强强联合,教育出版物新品多、精品多,阵容强大。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等主办、承办单位将邀请全国600家以上重点中小学图书馆和教育类、综合类大学图书馆参与会展,客户参与人数将达5000人次以上。

本刊(出版参考杂志社)携手当当网联合其他新闻媒体集体参与,以“崇尚读书、让教育充满智慧”为主题,全程跟踪报道。

三是网络技术现代化程度高。会展期间,当当网利用网络同期推出“中国教育出版物年度会展——2008·南京”专题,营造书香氛围。主办方为客户选购图书提供IRF手持终端,并提供数据查询、选购跟踪等配套服务。

四是注重实效。本次会展举办教育类图书专题展销会,客户组织以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教育类、综合类大学图书馆为基础,面向全国教育类图书终端使用客户,目标直指销售。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录1 篇4

——关于有偿补课的会议

时间: 2013-6-20

地点:校长办公室

人员:学校全体教职工

主持:郑家芳

为了维护教育和教师的形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6月20日下午,我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有关有偿补课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有关廉洁从教、禁止有偿补课、有偿家教的有关规定。全体教师出席参加。

会上,校长郑家芳传达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关于禁止有偿补课的文件精神,并宣读了我校制定的《关于深入开展治理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违规办班收费补课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文件,强调教师如果收费办班补课,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将进行严肃处理,谁违反谁负责,并一查到底。

郑楼小学

司法工作会议纪要1 篇5

3月11日,河西乡党委书记刘德强同志主持召开党政班子扩大会,专题研究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乡长杜艮、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红英等党政班子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2011年我乡司法行政工作。

2011年我乡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各级政法工作会议和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扎实的措施推进各项职能工作的落实,为“十二五”规划实施精彩开局,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1、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总结表彰,高位启动“六五”普法工作。

2、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制精神。

3、扎实开展依法治理,积极推进依法治乡进程。

4、创新法制宣传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效果。认真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加大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

5、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以《人民调解》的正式颁布实施为契机,在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将矛盾纠纷排查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6、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成立矫正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7、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强化“执法档案”建设,狠抓执法质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执法服务公开,充分利用党务、政务公开栏、政府信息网等公开平台,公开各项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执业纪律等内容,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廉明。

中共河西乡委员会

德育教育主题班会记录1 篇6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2013年9月16日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活动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

活动准备:

记录人员:王梦瑶

活动过程:

班主任及全体同学

1、布置活动任务

2、搜集材料:演讲材料、歌曲、舞蹈等。

3、主持人串词。

4、布置教室。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郝丽华同学演讲。

3、欣赏舞蹈《鲁冰花》。

4、张士元同学回忆记忆中的两件事情。

5、蒋振国同学演唱《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

6、徐兴月同学演讲。

7、张佳佳同学谈感受。

8、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孝敬父母的选项。

9、大屏幕出示图片体现不尊重父母的行为图片。

10、1,2,3,4等同学走近父母的方法。

11、全班同学齐唱:《让爱驻我家》。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篇7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CTC”) 2013年1-9月经济运营及管理提升会议于10月21日-22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CTC企业管理部主办, 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承办。CTC总经理马振珠、副总经理汤跃庆、财务总监邱晓及各分子公司负责人约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总经理汤跃庆主持, 主会场设在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张江办公楼会议室。为期两天的会议总结回顾了2013年1~9月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经营情况, 围绕下一阶段工作任务、集团化管理、资源共享及CTC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内可能开展的业务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 初步规划了2014年主要工作内容及实现目标。

会议上, CTC总经理马振珠还通报了CTC总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市工作进展等有关情况, 并就CTC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 “增收节支, 降本增效”等几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副总经理汤跃庆介绍了《年度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年度经营计划落实方案》等内容。财务总监邱晓通报了近期加期审计工作要求, 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及全面预算编制程序等内容。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试验室。

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记录1 篇8

《规程》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这一作风和角色的定位符合当今世界的幼教发展的潮流。20世纪80所年代以来的许多研究都清楚地表明。教师技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费德曼教授的“非普通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幼儿个体可凭借其后学习的倾向在“普遍范畴”(指人类个体一般都能获得的共同发展经验,如客体永久性概念的获得)实现其发展,总之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如何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这是教师工作中富有挑战性的环节。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对幼儿园工作和教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通过认真学习,我感悟很深,受益很多。

深刻体会到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很重要的。《规程》是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认真学习工作规程能够让自己把工作做到实处,在规程总则中,还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大致有: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和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培养幼儿感受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等。这些也将成为我以后保育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

《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并注重活动过程。这使我明白:必须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现在我们给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孩子们能在愉快的游戏中发展着社会性和自己的智慧。

我觉得做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先要帮助教师树立学会尊重、信任孩子的思想。教师都应该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发扬幼儿的长处。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学方向和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时刻坚持幼儿园的教育宗旨,为幼儿更好的成长而奋斗。

通过学习《规程》,在工作中我做到了心中有数,对于教育所遵循的发展方向,制定的教育目标等都有据可依。《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所有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理论依据,它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

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工作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

简而言之: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那么,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解析。

(一)基本情况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具体可以参考部分工作总结范文。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篇9

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于2011年8月29日在府中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县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会议号召全县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学习会议精神,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于我中心深化内涵建设、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总结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筹划教育中长期发展蓝图,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心要高度重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切实抓紧抓实,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广大教师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牢固树立用科学发展统领教育发展的思

想,进一步增强推动我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开创我中心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王书记和辛县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张惠荣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全面振兴府谷教育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需要全县上下统一认识,创新思路,共同努力。认真学习张惠荣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对教育优先战略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办好校外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我中心教育发展水平。辛耀峰代县长在讲话中从回顾过去,展望外来,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步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学习辛县长的讲话精神,要深刻领会县委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精神上来,积极探索符合我中心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途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创新使我中心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校外教育的殷切期望。

三、要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把学习贯彻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各自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谋划中心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

1德育工作会议记录 篇10

6.19油研818

6.19.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9。

6.19.2选育单位: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6.19.3品种来源:YD0848A×YD18R。

6.19.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 叶色绿, 顶叶长圆, 叶缘锯齿状, 裂叶3~5对, 有缺刻, 叶面有少量蜡粉, 无刺毛。花瓣中等, 复瓦状重叠排列, 黄色。种皮黄褐色。全生育期225天, 株高148.2 cm, 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1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47.3个, 每角粒数21.1粒, 千粒重3.52 g。菌核病发病率14.47%, 病指7.28;病毒病发病率5.33%, 病指2.75;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10%, 饼粕硫苷含量22.56μmoL/g, 含油量46.53%。

6.19.5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55.8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0%;平均亩产油72.90 kg, 比对照增产11.3%。2010~2011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5.9 kg, 比对照减产2.0%;平均亩产油76.73 kg, 比对照增产6.4%。两年平均亩产160.8千克, 比对照增产0.8%;平均亩产油74.83 kg, 比对照品种增产8.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72.5 kg, 比对照增产2.3%。

6.19.6栽培技术要点: (1) 育苗移栽9月18日左右播种, 10月中、下旬移栽, 亩植0.6万~0.8万株;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 亩留苗1.0万~1.2万株。 (2) 亩施纯氮15 kg以上, 氮、磷、钾肥按1.0: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 追肥应注意苗肥重、薹肥轻, 花期看苗根外补施, 追肥方式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为好。 (3) 防虫防病, 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6.19.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0盐油杂3号

6.20.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0。

6.20.2选育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6.20.3品种来源:Y4-2AB×H800-1。

6.20.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苗期叶色深葱绿, 叶缘锯齿, 叶柄较长, 叶裂数2或3对, 缺刻较深, 越冬半直立。花瓣黄色, 长度中等, 形态复瓦。种皮黄褐色。匀生分枝类型。全生育期232天, 比对照秦油7号迟熟1天。株高156.0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7.3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23.6个, 每角粒数21.9粒, 千粒重3.91 g。菌核病发病率17.10%, 病指7.21;病毒病发病率3.96%, 病指1.1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 饼粕硫苷含量27.25μmoL/g, 含油量46.09%。

6.20.5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75.3 kg, 比对照品种秦油7号增产11.2%;2010~2011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6.8 kg, 比对照增产3.7%;两年平均亩产171.1 kg, 比对照增产7.4%。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5.7 kg, 比对照增产10.1%。

6.20.6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 每亩播种量400~500 g, 秧龄30~35天, 培育壮苗, 三叶期每亩施用15%多效唑40~50 g, 旱茬早栽田块亩植0.6万株, 中等肥力田块亩植0.8万株;直播10月上旬播种, 亩留苗1.2万~1.5万株。 (2) 重施基肥, 增施磷钾肥, 必施硼肥, 亩施纯氮15~20 kg, 五氧化二磷6~8 kg, 氧化钾6~8 kg, 硼砂1 kg;氮肥用于基肥、苗肥、薹肥的比例为5:3:2, 磷肥和硼肥一次性底施;钾肥50%作基肥、50%作薹肥。 (3) 田间开好三沟, 做到明水能排, 暗水能降。 (4)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是苗期防治蚜虫、菜青虫, 初花期防治菌核病, 重病田块隔5~7天第2次喷药。

6.20.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1华油杂62号

6.21.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1。

6.21.2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6.21.3品种来源:2063A×05-P71-2。

6.21.4以往审定情况:2010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6.21.5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苗期长势中等, 半直立, 叶片缺刻较深, 叶色浓绿, 叶缘浅锯齿, 无缺刻, 蜡粉较厚, 叶片无刺毛。花瓣大, 黄色, 侧叠。长江下游全生育期230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47.8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7.8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33.1个, 每角粒数22.7粒, 千粒重3.62 g。菌核病发病率20.59%, 病指9.35;病毒病发病率4.86%, 病指1.7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45%, 饼粕硫苷含量29.68μmoL/g, 含油量41.46%。春油菜晚熟组全生育期140.5天, 与对照青杂2号相当。株高157.1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5.17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231.2个, 每角粒数25.53粒, 千粒重4.11 g。菌核病发病率17.75%, 病指8.52;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00%, 饼粕硫苷含量29.64μmoL/g, 含油量43.46%。

6.21.6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77.3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12.5%;2010~2011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8.5 kg, 比对照增产4.7%;两年平均亩产172.9 kg, 比对照增产8.6%。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0.3 kg, 比对照增产6.9%。

2009年参加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260.7 kg, 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4.2%;2010年续试, 平均亩产248.8 kg, 比对照增产6.5%;两年平均亩产254.7 kg, 比对照增产5.3%。2009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207.8 kg, 比对照增产3.0%。

6.21.7栽培技术要点:

长江下游区: (1) 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 亩植0.8万~1.0万株;直播亩留苗1.5万~2.0万株。 (2) 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 亩施纯氮12~15 kg, 60%~70%基施;五氧化二磷4~5 kg, 全部基施;氧化钾5~7 kg, 60%基施;硼肥1 kg, 全部基施。及时早追苗肥, 力争冬至前单株绿叶数达到10~12片;迟栽、土质差或底肥少的弱苗田块要配合中耕松土适当增加苗肥, 促早生快发;看苗适当施用腊肥和薹肥。 (3) 苗期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初花期综合防治菌核病。

春油菜区: (1) 4月初至5月上旬播种, 条播或撒播, 播种深度3~4 cm, 亩播种400~500 g, 每亩保苗1.5万~2.0万株。 (2) 底肥亩施磷酸二胺20 kg、尿素3~5 kg, 4~5片叶时每亩追施尿素3~5 kg。 (3) 及时间苗、定苗和浇水。 (4) 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 花角期注意防治小菜蛾、蚜虫、角野螟等害虫。

6.21.8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还适宜在内蒙古、新疆及甘肃、青海低海拔地区的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根据农业部1505号公告, 该品种还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2中油88号

6.22.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2。

6.22.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6.22.3品种来源:86A×P8025。

6.22.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 叶片形状为裂叶型, 叶片中绿色, 花瓣黄色, 中生分枝类型, 种子褐黑色。全生育期230天, 比对照秦油7号早熟1天。株高155.6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8.1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74.9个, 每角粒数19.1粒, 千粒重3.48g。菌核病发病率24.24%, 病指12.28, 病毒病发病率5.43%, 病指2.02;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05%, 饼粕硫苷含量17.83μmoL/g, 含油量45.66%。

6.22.5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64.1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1%;平均亩产油73.88 kg, 比对照增产9.7%。2010~2011年续试, 平均亩产161.6 kg, 比对照增产0.4%;平均亩产油74.82 kg, 比对照增产6.1%。两年平均亩产162.9 kg, 比对照增产3.9%;两年平均亩产油74.36 kg, 比对照增产7.9%。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3.4 kg, 比对照增产8.8%。

6.22.6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 10月下旬移栽, 每亩种植密度, 中等肥力地块1.0万~1.2万株, 肥力水平较高地块0.8万~1.0万株;直播10月初到10月中旬播种, 亩留苗1.5万~2.0万株。 (2) 重施底肥, 亩施复合肥50 kg;追施苗肥, 苗期亩施尿素10~15 kg;底肥亩施硼砂1~1.5 kg;初花期喷施浓度为0.2%的硼砂溶液。 (3) 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 初花期后一周亩用100 g菌核净兑水50 kg喷施。

6.22.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3沪油21号

6.23.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3。

6.23.2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6.23.3品种来源:9714×9711/84004×8920。

6.23.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双低品种。幼苗半直立, 叶色淡绿, 叶缘有波状缺刻, 蜡粉较厚, 花瓣鲜黄色。中生分枝类型, 角果较长, 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36天, 比对照秦油7号迟熟2天。株高139.5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8.5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38.6个, 每角粒数19.8粒, 千粒重4.78 g。菌核病发病率14.8%, 病指6.23;病毒病发病率4.71%, 病指1.53;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1%, 饼粕硫苷含量22.43μmoL/g, 含油量43.70%。

6.23.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49.5 kg, 比对照秦油7号减产4.4%;平均亩产油66.93 kg, 比对照减产7.2%。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2.5 kg, 比对照增产3.7%;平均亩产油69.30 kg, 比对照品种增产0.9%。两年平均亩产156.0 kg, 比对照品种减产0.3%;平均亩产油68.12 kg, 比对照品种减少3.3%。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69.5 kg, 比对照品种增产0.5%。

6.23.6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25日左右播种, 11月上旬移栽, 苗床与大田比例16, 3片真叶期喷150 mg/kg多效唑, 亩植7500株;直播10月20日左右播种, 每亩留苗1.5万~2.0万株。 (2) 基肥重施, 苗肥早施, 薹肥轻施, 花角肥少施, 增施硼肥。春前、春后用肥比例为85:15。 (3) 人工收割要求全田90%左右角果呈现黄色, 机械收割要求95%以上的角果呈现黄色。

6.23.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4中核杂418

6.24.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4。

6.24.2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6.24.3品种来源:Y204A×069032。

6.24.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子叶肾形, 苗期长势稳健, 叶色较深, 有蜡粉, 幼苗半直立, 长柄叶2~3对缺刻, 叶缘齿状。花瓣黄色, 大小中等, 呈侧叠状。全生育期235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49.5 cm, 匀生分枝类型, 一次有效分枝数9.0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486.2个, 每角粒数19.8粒, 千粒重4.12 g, 种皮黄褐色。菌核病发病率22.5%, 病指10.02;病毒病发病率5.34%, 病指1.79;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5%, 饼粕硫苷含量24.65μmoL/g, 含油量47.03%。

6.24.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63.7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2.3%;平均亩产油78.98 kg, 比对照增产6.8%。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8.8 kg, 比对照增产3.8%;平均亩产油77.30 kg, 比对照增产6.5%。两年平均亩产166.2 kg, 比对照增产3.1%;平均亩产油量78.14 kg, 比对照增产6.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72.3 kg, 比对照增产3.7%。

6.24.6栽培技术要点: (1) 早播早栽, 江淮地区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 移栽苗龄不超过40天;直播9月底至10月初播种, 淮南和江南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推迟5天左右。 (2) 种植密度, 中等肥力田块, 移栽亩植0.8万~1.0万株, 直播亩留苗1.5万~2.0万株, 每穴留双株。 (3) 重施底肥, 早追苗肥, 增施磷、钾、硼肥。亩施纯氮17.5 kg, 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50%作底肥, 30%作年前苗肥, 20%作蕾薹肥, 年后抽薹前施用。切忌薹期偏施化学氮肥;缺硼田块每亩底施750~1000 g硼肥, 如遇长期干旱天气, 蕾薹期再喷施1次。 (4) 注意及时防病治虫除草, 开好三沟, 防止水渍。

6.24.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5徽油杂1号

6.25.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5。

6.25.2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6.25.3品种来源:油AB×9003。

6.25.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 顶裂叶较大, 叶色较绿, 蜡粉中等, 叶片长度较大, 侧叠叶4对以上, 裂叶较深, 叶脉明显, 叶缘有小齿, 波状。花瓣黄色, 平展, 长度中等, 较宽, 呈侧叠状。种子黑褐色。全生育期232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58.7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 上生分枝类型, 单株有效角果数393.3个, 每角粒数22粒, 千粒重3.74 g。菌核病发病率19.72%, 病指8.59;病毒病发病率3.93%, 病指1.2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95%, 饼粕硫苷含量20.45μmoL/g, 含油量43.69%。

6.25.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66.4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0%;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70.6 kg, 比对照增产8.3%;两年平均亩产168.5 kg, 比对照增产6.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0.3 kg, 比对照增产4.5%。

6.25.6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 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 培育壮苗, 苗龄控制在30~35天, 10月下旬移栽, 亩植0.8万~1.0万株;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 每亩用种200~400 g, 每亩留苗1.8万~2.5万株。 (2) 重施底肥, 亩施复合肥50 kg、硼砂1.5 kg左右, 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 1月底根据苗势亩施尿素5 kg。注意必施硼肥, 如果底肥没施, 应在薹期喷施0.2%的硼肥。 (3) 防治病虫, 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6.25.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6华油杂95号

6.26.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6。

6.26.2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6.26.3品种来源:S-1300×浙油18号。

6.26.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自交不亲和两系杂交种。苗期半匍匐, 叶片缺刻较深, 叶色浓绿, 幼茎绿色。花瓣相互重叠, 黄花。籽粒中等大小, 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22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36.8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25.2, 每角粒数21.9粒, 千粒重3.84 g。菌核病发病率19.96%, 病指9.57;病毒病发病率为5.76%, 病指3.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15%, 饼粕硫苷含量19.44μmoL/g, 含油量46.88%。

6.26.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82.0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9.5%;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7.3 kg, 比对照增产11.7%;两年平均亩产174.7 kg, 比对照增产10.5%。2010~2011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0.5 kg, 比对照增产8.6%。

6.26.6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 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 培育大壮苗, 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 亩植1.0万~1.5万株;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 每亩留苗2.0万~3.0万株, 晚播田每亩留苗3.0万~5.0万株。 (2) 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基肥亩施复合肥70 kg、硼砂1.5 kg左右, 适量追施苗、薹肥。 (3) 苗期防治菜青虫和蚜虫, 控制病毒病发生;初花期防治菌核病。

6.26.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7扬油9号

6.27.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7。

6.27.2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6.27.3品种来源:F5078/选40//宁1136/加拿大2号。

6.27.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苗期半直立, 叶色较淡。花瓣黄色, 较大, 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32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52.2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7.5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12.1个, 每角粒数22.3粒, 千粒重4.65 g, 菌核病发病率16.97%, 病指7.26;病毒病发病率5.49%, 病指2.4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1%, 饼粕硫苷含量17.46μmoL/g, 含油量42.65%。

6.27.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59.2 kg, 比对照减产0.5%;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67.1 kg, 比对照增产6.7%;两年平均亩产163.2 kg, 比对照增产3.1%。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64.7 kg, 比对照减产4.5%。

6.27.6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早栽, 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 10月中下旬移栽, 亩植0.8万~1.0万株;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 每亩留苗2.5万~3.5万株。 (2) 施足基肥, 补施腊肥, 重施抽薹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并做到氮、磷、钾、硼肥相配合。 (3)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移栽前用油菜专用除草剂作土表处理, 苗期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初花期防治菌核病。

6.27.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8绵新油78号

6.28.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8。

6.28.2选育单位:绵阳市新宇生物科学研究所。

6.28.3品种来源:037AB×21C。

6.28.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 叶片中等, 微具蜡粉, 叶二裂琴状。花朵大, 花瓣侧叠, 种子黑褐色。全生育期221天, 比对照秦油7号早熟1天。株高145.3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6.7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18.6个, 角粒数21.4粒, 千粒重3.79 g。菌核病发病率14.02%, 病指6.76;病毒病发病率5.14%, 病指1.87;菌核病抗性鉴定为低感。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4%, 饼粕硫苷含量20.31μmoL/g, 含油量46.18%。

6.28.5产量表现: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75.1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3%;2009~2010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158.5 kg, 比对照增产5.8%;两年平均亩产166.8 kg, 比对照增产5.6%。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180.1 kg, 比对照增产6.9%。

6.28.6栽培技术要点: (1) 长江下游区育苗移栽9月5~25日播种, 移栽每亩0.7万~0.8万株;直播9月25日至10月25日, 每亩留苗1.0万~1.2万株。 (2) 亩总施肥量纯氮10~11 kg、纯磷9 kg、纯钾10 kg、硼砂1 kg, 其中底肥占50%, 苗肥占20%, 薹肥占30%, 缺硼地区应增施硼肥。 (3) 稻后油菜田应注意开沟排水。 (4) 苗期、花薹期、青荚期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 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6.28.7审定意见: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29陕油0913

6.29.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9。

6.29.2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29.3品种来源:Z9A×Z716C。

6.29.4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 叶片绿色, 叶缘锯齿, 无蜡粉, 叶片少刺毛。花瓣大, 黄色, 侧叠。种子深褐色。全生育期平均246天, 与对照秦油7号相当。株高150.0 cm, 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7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320.3个, 每角粒数23.0粒, 千粒重3.44 g。菌核病发病率10.79%, 病指8.52;病毒病发病率0.0%, 病指0.0;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0%, 饼粕硫苷含量21.57μmoL/g, 含油量40.71%。6.29.5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90.6 kg, 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4.9%;2010~2011年度续试, 平均亩产230.3 kg, 比对照增产8.1%;两年平均亩产210.4 kg, 比对照增产6.6%。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201.1 kg, 比对照增产0.7%。

6.29.6栽培技术要点: (1) 黄淮区9月5~10日播种育苗, 苗床每亩用种400 g, 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5, 苗龄30~35天, 培育壮苗, 10月上中旬移栽, 每亩种植0.8万株;直播9月15~20日播种, 每亩播种400~500 g, 每亩留苗1.0万~1.2万株。 (2) 施足底肥, 大田每亩底施复合肥40~50 kg、尿素8 kg、硼砂1 kg左右;育苗移栽田栽后当天施定根肥水。 (3) 直播田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 5片叶时定苗, 冬前苗龄应达到10~12片叶, 结合中耕进行壅土, 12月下旬及时冬灌。 (4) 苗期注意防治跳甲、菜青虫和蚜虫, 返青期预防茎象甲, 开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 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虫和预防鸟害。

6.29.7审定意见: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甘肃陇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6.30青杂7号

6.30.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0。

6.30.2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6.30.3品种来源:144A×1244R。

6.30.4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 缩茎叶浅裂、绿色, 叶脉白色, 叶柄长, 叶缘锯齿状, 蜡粉少。薹茎叶绿色, 披针形, 半抱茎, 叶片无刺毛。花黄色, 种子深褐色。全生育期132.3天。株高136.5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4.1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139.1个, 每角粒数28.3粒, 千粒重3.81 g。菌核病发病率13.07%, 病指为3.13%。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4%, 饼粕硫苷含量19.25μmoL/g, 含油量48.18%。

6.30.5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春油菜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早熟组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186.9 kg, 比对照青杂3号增产9.0%;2010年续试, 平均亩产220.3 kg, 比对照增产9.4%;两年平均亩产203.6 kg, 比对照增产9.2%。201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217.5 kg, 比对照增产8.9%。

6.30.6栽培技术要点: (1) 4月初至5月上旬播种, 条播为宜, 播种深度3~4 cm, 每亩播种400~500 g, 每亩保苗3.0万~3.5万株。 (2) 底肥亩施磷酸二铵20 kg、尿素3~5 kg, 4~5片叶苗期每亩追施尿素3~5 kg。 (3) 及时间苗、定苗和浇水。 (4) 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 花角期注意防治小菜蛾、蚜虫、角野螟等害虫和菌核病。

6.30.7审定意见:适宜在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海拨、高纬度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6.31秦杂油19号

6.31.1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1。

6.31.2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6.31.3品种来源:YD18A×P563。

6.31.4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化学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 裂叶型, 叶色绿, 叶片较大。花色黄, 花瓣中等。角果直生, 成熟角果微紫。春油菜生育期114~126天, 与对照青杂2号相当。株高160.7 cm, 一次有效分枝数5~6个, 单株有效角果数208.3个, 每角粒数26粒, 千粒重3.90 g, 种子褐色。菌核病发病率为17.45%, 病指7.83。抗病鉴定综合评价2009年为低感, 2010年为低抗。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平均芥酸含量0.4%, 饼粕硫苷含量22.28μmoL/g, 含油量49.49%。

6.31.5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春油菜低海拨地区晚熟组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267.4 kg, 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6.9%;2010年续试, 平均亩产241.7 kg, 比对照增产3.4%;两年平均亩产254.5 kg, 比对照增产5.1%。201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236.8 kg, 比对照增产4.1%。

6.31.6栽培技术要点: (1) 力争早播, 日均温稳定在2~3℃、土壤解冻5~6 cm时抢墒播种。 (2) 直播每亩用种300~400 g, 每亩留苗1.5万~3.0万株。 (3) 施足底肥, 增施磷、钾肥, 施好硼肥。 (4) 注意防治病虫, 尤其要注意防治跳甲、茎象甲、油菜露尾甲、小菜蛾、蚜虫等。 (5) 注意预防倒春寒危害。

6.31.7审定意见: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拨地区的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7稻品种

7.1荣优9号

7.1.1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1。

7.1.2选育单位: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7.1.3品种来源:荣丰A×R9。

7.1.4特征特性: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 全生育期平均114.6天, 比对照金优402长0.2天。株高89.5 cm, 穗长18.8 cm, 亩有效穗数22.6万穗, 穗总粒数113.2粒, 结实率82.2%, 千粒重26.7 g。株型适中, 群体整齐, 稃尖紫色, 穗顶间有短芒, 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 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1%, 长宽比3.1, 垩白粒率30%, 垩白度6.3%, 胶稠度42 mm, 直链淀粉含量21.9%。

7.1.5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523.7 kg, 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0% (极显著) ;2009年续试, 平均亩产538.0 kg, 比对照增产7.7% (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8 kg, 比对照增产5.9%, 增产点比率90.0%。201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455.7 kg, 比对照增产5.2%。

7.1.6栽培技术要点: (1) 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 每亩大田用种1.5~2 kg, 抛秧每亩大田用种2~3 kg,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2) 移栽:适宜抛秧或小苗带土移栽, 一般塑料软盘育秧3.1~3.5片叶抛秧, 水育秧4.5~5.0片叶移栽。栽插规格13.3 cm×20.0 cm或16.7 cm×16.7 cm, 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 (3)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巧补穗肥。耙田时亩施25%水稻专用肥40 kg, 移栽后5~6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15~20 kg, 每亩施氯化钾5~10 kg作为孕穗肥。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 当亩总苗数达到25万苗时及时晒田, 孕穗时以湿为主, 后期干湿交替壮籽, 切忌脱水过早。 (4) 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

7.1.7审定意见: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7.2中2优280

7.2.1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2。

7.2.2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7.2.3品种来源:中2A×中恢280。

7.2.4特征特性: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 全生育期平均115.6天, 比对照金优402长1.2天。株高95.3 cm, 穗长20.9 cm, 亩有效穗数20.1万穗, 穗总粒数144.1粒, 结实率74.7%, 千粒重27.4 g。株型适中, 长势繁茂, 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6级, 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感稻瘟病, 中感白叶枯病, 高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 长宽比3.0, 垩白粒率19%, 垩白度4.0%, 胶稠度81 mm, 直链淀粉含量13.6%。

7.2.5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510.8 kg, 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4% (显著) ;2009年续试, 平均亩产530.3 kg, 比对照增产6.2% (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5 kg, 比对照增产3.8%, 增产点比率70.0%。201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450.9 kg, 比对照增产3.9%。

7.2.6栽培技术要点: (1) 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 每亩大田用种1.5~2 kg,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2) 移栽:适宜秧龄移栽, 栽插密度17 cm×20 cm, 每穴栽插2粒或3粒种子苗。 (3)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 早施追肥, 每亩施用纯氮10~12 kg, 配合施用磷、钾肥。水浆管理上, 前中期做到浅水勤灌, 干湿交替, 适时搁田;后期采用湿润灌溉, 不过早断水。 (4) 病虫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

上一篇:物业公司经理应聘演讲下一篇:民办学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