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2024-09-11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共12篇)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1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城区幼儿园本部、团结桥分园坐落在苏苑街道管辖区域,东大街分园坐落在南门街道西大街社区,水香分园坐落在水香五村社区,为积极争取街道、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关心、支持,对幼儿社会实践活动资源的提供,优化育人环境,特制定如下联系制度:

1. 聘请街道主任担任园家委会名誉会长

2. 街道、社区工作主要由园家委会会长副会长负责联系。

3.平时要与街道、社区加强联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

4. 每学期邀请社区各相关单位领导来园参加活动,共同商讨学期工作的安排,总结幼儿园发展,依托社区,面向社会,积极组织早教指导活动,形式多样。

5. 幼儿园要安排好走进社区的老师,协助社区调查了解本社区内新出生和入园幼儿的情况。为幼儿入园提供保障。

6. 在幼儿园教育资源开放范围内,向社区幼儿、家长开放,具体开放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开放区域,视学校实际和社区需求,协商确定。

7. 定期开会,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临时会议,根据巡查督导的信息进行讨论,及时调整并给予答复。

8. 合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推进课程园本化进程。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2

一、形势与任务

我系党支部为落实创先争优活动, 推进“三创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进一步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进寝室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培养学生党员走群众路线的意识和能力, 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全方位对新生予以正面引导, 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2010级新生有五百人, 新生中各种情况交织, 高考失落、学习习惯不好, 自律能力较差、甚至还有不少身体有功能障碍, 学生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等, 使得对学生的服务、管理和教育任务复杂繁重, 在学院党委指导下, 我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他们责任意识强, 表现优秀。安排学生党员负责本寝室或临近专业的1个寝室, 实行目标管理, 要求学生党员负责所联系寝室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等交流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专业学习上的领航员、日常生活中的示范员、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员。

二、活动的开展

1.制定制度

制定了《自信系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 系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创先争优活动有关精神,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 布置联系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

2.挂牌上岗

挂牌上岗, 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系全体学生党员在学生宿舍楼前召开学生党员联系寝室活动党员工作证发放仪式, 提出要求和希望, 给学生党员加以上担子, 给予他们荣誉和责任。

3.协助辅导员工作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 做好与新生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 发现问题, 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汇报, 协助辅导员解决新生中的各种问题, 学生党员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使新生更快地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 让新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

通过党员联系寝室, 宣传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知识, 对新生作一些正面引导。通过对新生的了解, 对表现积极的在参与班级会议, 团总支、学生会会议, 以及学生党支部会议时可适时推荐。

三、活动的效果

1.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 设立了学生党员示范岗, 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

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的实施, 为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舞台, 其责任和任务更加明确, 有助于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该项制度的实施促使学生党员更加明确自身的“特殊”身份, 促使其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使每个学生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和开展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党建工作的开展。

2.建立起了覆盖面广、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有效地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寝室是同学们学习、交流和休息的主要场所, 也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和探讨问题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思想深处的真实想法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在寝室同学间通过一定的方式透露出来, 大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苗头最有可能较早地在寝室同学中表现出来。通过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 使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存在于大学生当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能够第一时间通过党员反映给辅导员老师, 从而建立起覆盖所有学生、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2009年、2010年我系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被学院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3.党员带头学习、大家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改变了学风和校风

在党员和新生的交流和谈心中, 让新生接受到了先进的思想, 积极要求进步, 他们学会了作为一名新生如何去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也能够大胆地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 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外, 及时改进。在学习方面, 通过党员联系寝室时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新生们端正了学习态度,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习更加认真, 刻苦, 求知欲增强,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系党员学生张正明既是团总支副书记, 也是三好学生, 工作、专业学习两不误。陆远航同学身为计算机应用2009级3班的班长, 在大二时就已完成专衔本学习, 毕业时就能拿到本科毕业证, 他们对联系的寝室的同学影响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风和校风。

4.有利于学生党员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在本次的党员联系寝室活动中, 针对部分新生的性格特征, 我们的党员同志对他们也进行了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得到了许多的工作经验, 加强了党员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能够很快地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培养了学生党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坚强意志, 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存在的不足

党员联系寝室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和快乐,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特别是这学期是我系学生党员联系寝室的第一期, 本次学生党员联系寝室活动中, 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工作经验不足, 工作不大胆, 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没能做到游刃有余;部分学生党员在工作中体现出还不是很成熟, 在工作中往往注重了指导作用, 而忽略了引导作用;党员的积极性很强, 但有的工作方法不对, 有个别学生党员有畏难情绪, 工作不能持久;毕业生党员占的比例大, 但事情多, 下寝室较少, 对新生的了解也较少。

总之, 在党员联系寝室的活动中, 虽然我们出现了一些毛病和错误, 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 但整体上是好的,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 困难也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然而我们更应该喜欢发现自己的毛病和错误, 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在发现错误, 改进错误中, 才会走得更远。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努力发现缺点, 改正缺点, 发扬优点, 积极学习, 不断创新, 我们将在工作中继续深化学生党员联系寝室活动, 努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风学风建设营造更为优良的环境,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其做得更好。

摘要: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全方位对新生予以正面引导, 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开展了学生党员联系寝室的活动, 培养了学生党员的能力, 促进了学院党建工作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论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篇3

关键词:制度;体制;机制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一、区别

制度、体制和机制处于社会有机体结构的不同层面,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定、特点和功能定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制度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结构;体制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机制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体制和机制具有易变性。

二、联系

(一)制度决定体制,并通过体制表现出来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对体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它规定着相应体制的基本内容、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一个社会究竟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社会体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决定的,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制度这样或那样的制约。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变化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样,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规定着这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基本制度的改变,社会体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另一方面,正如内容离不开形式并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一样,制度的表现和实现也离不开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体制是制度的外壳,制度是体制的实质和灵魂。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体制,也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方式即机制。不通过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度就无以表现自己。不采用这种体制,就要采用那种体制。

(二)体制受制于制度,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体制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制度的规定和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制度。但是体制一旦建立起来,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使之更符合实际和更易于实施。体制是制度与现实的连接点和结合点,它的确定和选择,既要服从和体现制度,又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根据现实社会的不同情况,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和目标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规定、规范和准则,因而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制度的贯彻实施;二是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在体制的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形式得当,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种是形式不当,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是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时,就需要抛弃或改革过时的、有缺陷的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体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三)机制既离不开制度和体制,又有助于制度和体制的运行与实现

机制隶属于并内含在制度和体制中,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与某种制度和体制结合在一起,因而也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制度和体制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同样的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下,其表现形式和运作过程、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另一方面,无论制度还是体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任何制度或体制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只有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才能维持制度或体制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组织性。在机制内部,各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都会引起或受制于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同样,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或受制于这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从而使系统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当某一要素的变化不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及其功能的发挥时,系统就会借助自身机制自动进行调节,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和满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和体制的设计,对机制的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如,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不但需要好的制度和体制,还必须有一套好的机制。没有一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民主很难落到实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度、体制和机制虽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但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同一体制也可以表现不同制度,如同样是民主政体,可以是资本主义的,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甚至在古希腊,也存在过民主政体。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不仅受制于该社会的基本制度,而且受制于当时当地的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具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社会主体的选择等等。机制与制度和体制的非对应性更为明显,特定制度和体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和运作,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4

一、指导思想:

实行社区在职党员双重评议双向反馈制度要紧紧围绕全区“创佳建强奔小康”和创建全国社区党建示范城区的奋斗目标,以深化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为落脚点,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为着力点,以增强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为突破口,从机制上提升全区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制度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分两个层面:

1、社区:本制度适用于我区除独立型单位社区以外的所有社区。

2、在职党员:本制度适用于所在单位与其居住地均在碑林区域内的在职党员;区属、区管单位与居住地均在碑林区内的在职党员。

三、制度的涵义

1、双重联系:一方面是指街道党工委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在职党员之间的联系。

2、双向反馈:在街道党工委的组织协调下,驻地单位党组织主动向社区党支部反馈本单位党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单位工作、学习的现实表现,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通知社区党支部提供本单位在职党员在社区的现实表现情况;社区党支部根据驻地单位党组织的工作需要,结合平时表现情况,及时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其在社区的现实表现情况。

四、基本内容

联系的内容:一方面,街道党工委要积极倡导驻地单位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动员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接受社区党组织8小时之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服务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街道党工委与驻地单位党组织要发挥街道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建立街道党工委和驻地单位党组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相互沟通情况,解决在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确保制度顺利实施;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小组的作用,建立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内驻地单位党组织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和社区党支部定期走访了解在职党员制度,全面、及时地了解居住于社区的在职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和专业特长情况,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为顺利实施这项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反馈的内容:社区党支部主动向驻地单位党组织反馈社区在职党员的现实表现:包括在职党员是否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以及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服务和面向驻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是否模范遵守文明市民行为规范;是否模范遵守家庭美德。驻地单位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党员、党内表彰评优、目标考核、预备党员转正以及其它事项需要掌握了解在职党员表现时,可派人或向社区党支部发函的方式通知社区党支部出具《在职党员现实表现反馈卡》或相关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并对提供情况的使用结果及时向社区党支部予以反馈。

五、工作方法:

1、调查摸底工作。一方面,街道党工委要通过召开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会议、上门走访,讲明推行这项制度的意义、目的、适用范围和方式方法,同时发《致驻地单位党组织的函》等方式,安排部署此项工作,积极与驻地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与协调,加强同驻地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与协调,由驻地单位党组织提供居住地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社区党支部要根据社区地域状况,通过发放《致社区在职党员的一封信》、调查表、分户走访等多种方式,主动调查了解和掌握居住在本社区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

2、开身份,接受监督。社区党支部根据驻地单位党组织提供的在职党员基本情况,将在职党员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等

情况以公开栏的方式予以公布,亮出党员身份,并在社区显著位臵设立《评议箱》,主动接受社区群众对在职党员的监督。

3、社区党支部要建立“四薄”、“四卡”台账。即社区在职党员现实表现记实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登记薄、社区好人好事登记薄、社区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记录薄、社区驻地单位党组织基本情况登记卡、社区下岗及特困党员基本状况登记卡、社区在职党员在社区现实表现反馈卡、社区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社区党支部要详细如实地做好登记,以此作为社区党支部联系反馈社区党员现实表现情况的重要依据。

4、区党支部要根据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各项工作情况,定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为社区在职党员填写《现实表现记实薄》,如实反映在职党员在社区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

5、区党支部在出具《在职党员现实表现反馈卡》以前,要召开社区党员群众评议会或个别走访与在职党员熟悉和联系密切的党员、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支委会,研究提出评议意见,上报街道党工委审定后,再将《反馈卡》送达被评议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

6、社区在职党员应及时到居住地的社区党支部报到,负责任地介绍自己的情况,主动接受社区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7、双重联系和双向反馈工作,一般情况下,可在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和目标考评时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的现实表现,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合适的时机和期限。

六、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作用。各街道党工委要把社区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评议双向反馈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深化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取得实效。

2、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此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党支部要争取驻地单位党组织对此项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做好在职党员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在职党员了解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使在职党员树立“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细致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在职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3、加强督促指导,发现解决问题。街道党工委要密切关注和经常了解社区党支部开展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工作指导,注重督促检查,尤其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着力做好驻地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支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双重联系双向联系工作的顺利进行。

4、以活动为载体,为准确掌握社区在职党员现实表现情况创造条件。街道党工委要指导各社区党支部结合社区在职党员思

想工作和行业实际,继续开展“党员示范户”、“党员十联户”、“党员奉献日”和“一名党员一面旗”、“党的宗旨进社区”等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以及扶贫帮困、共建文明社区等结对共建活动,为全面客观准确了解在职党员的客观表现提供客观依据。

幼儿园家园联系制度[推荐] 篇5

家园联系制度

1、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研究幼儿园与家庭如何取得联系,以及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由园领导主持。

2、新生入园前,老师要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情况(生活习惯、个性)以减少新入园时的哭闹现象。

3、每学期向家长开放一天,请家长来园看自己的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组织座谈,留下意见。

4、每学期召开家长会1-2次,可以是全园或年龄组开,内容为专家讲座或园领导汇报工作,宣传幼儿园的教育思想、改革思路。

5、每月填写“家长联系本”一次,介绍儿童在园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并要求家长写上家长意见,以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向儿童进行教育。

6、各班定期向家长公布每月目标、周目标的主要活动内容,并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撰写或摘抄宣传文章。

7、儿童生病老师要去家里看望,儿童缺勤老师要去家访或用电话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8、每次接送孩子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孩子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取得配合。

9、设家长意见箱,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10、设园长接待日,接待需要帮助的家长。

二0 一三年三月

甘河滩镇温馨

幼儿园家园联系工作目标

(1)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2)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教的内容和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认真分析、吸收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3)成立家长委员会,实行对家长开放日的制度。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4)密切同社区联系和合作,宣传幼教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和奖惩及园舍、设备和经营管理等。

(5)密切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向家长和社区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育儿知识,争取家长和社区支持幼儿园工作。

甘河滩镇温馨

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前教育必须和杜会教育、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杜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一致协调。为此,我园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使老师与家长之间加强情感交流,从而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更好地教育孩子。

二、工作目标

1、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规律,园本课程,园纪园规。

3、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三、工作措施

(一)常规工作

1、每月一期园刊,内容涵盖家教信息、保健、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2、家长学校每两月上一次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完整的书面教案和讲议。

3、两月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

4、家教宣传栏每两月更换一次。

5、每月底上传资料,让家长通过幼儿园的网站对幼儿园近阶段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二)活动形式

1、家长会。在每学期组织的家长会中,我们除了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之外,更主要的是对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经验交流,如对刚入园儿童的家长开设“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教育要点”;大班儿童家长进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等讲座,丰富了家长的教育经验。

2、家教宣传栏。在这一园地里我们为家长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指导,有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知识、家庭营养知识、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等,还给

家长留一点篇幅,供讨论、谈心得体会、提意见或建议等,并及时更换。

学校与党政联系制度 篇6

为了使党政了解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安全、卫生、改革等方面情况,更好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知情出力,特拟定本制度。

一、凡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安全、卫生、改革等工作的重要会议,由行政办负责通知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如有会议材料应事先发给他们阅读了解。

二、学校召开的有关中层干部会及一些重要会议,如教学、科研工作会议等邀请党政部门派人参加。

三、学校的党代会、教代会、家长会等有关重要会议,应邀请党政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四、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学校的有关会议,由学校行政办和党政部门协调。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7

事业单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服务。政府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 1998年前后, 有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应运而生, 不但加快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 同时, 也满足了社会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但随着我国财政预算体系的变革, 各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深化, 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统驭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标准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财政部于2012年底, 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于2013年1月1日执行新制度。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内容

1. 折旧与推销问题处理方法的变化

在新制度中, 对于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折旧、摊销的处理方法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同时, 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可计提折旧和摊销资产的范围, 除事业单位享有所有权的动植物、文物以及在事业单位摆放的陈列品、图书、档案等资产外均属于事业单位资产核算范围。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和摊销。

2. 事业单位财政投入资金核算的变化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财政收入的支出与分配, 将“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细分化, 增设了以下五个二级科目, 即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明确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支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其中, 结转与结余金额不得参与预算的结余分配, 也不得转入“事业基金”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科目当中。此项变化, 即统一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 同时, 也有效的区分了事业单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与财政补助结余的不同。

3. 资产的计价与入账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 资产的成本应以实际成本或类似或同类资产的成本进行计量。如需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账面价值调整, 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但对于即没有有效凭证, 市场上也没类似或同类资产, 其资产计量口径也不统一的情况下, 资产应以名义金额进行入账管理, 并要求在当月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出来。这样即确保了资产入账的及时性, 也强化了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4. 权责发生制将应用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中

新制度中引进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有效的反应出了事业单位当期收入与支出的真实情况。同时, 也明确指出了事业单位应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 而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中发生的部分经济事项或业务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这样即能如实的反应资产与负债情况, 也能满足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

5. 基本建设投资核算按月并入单位“大账”核算

新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单独建账核算, 至少每月并入单位“大账”进行核算。并要求事业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二级科目, 核算基本建设投资成本, 其核算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处理方法大致相同, 此处不做详细说明。

6.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结构的变化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和附注构成, 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项目由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代替, 其表内按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类列示。并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账务会计报表应按月度和年度进行编制;附注部分则应当披露事业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的变动情况。会计报表结构上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报表使者理解和分析事业单位经营情况的速度。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1. 会计核算账户趋于一致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资产类账户中的“现金”转变为“库存现金”、“对外投资”转变为“长期投资”。并增设了“存货”账户,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材料与产成品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又增加了“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处理固定资产的会计科目, 这是本次变化中的一个亮点, 而“虚提”折旧与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兼顾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即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口径, 又可以反映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

2. 统一了会计核算的目标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 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在于明确受托人与被受托人的责任。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目标第一次体现了这一原则, 使得企业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目标上有了一致性, 对以后会计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 账务报告列示内容相一致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采用了企业会计报表的格式, 增强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科学性与通用性, 同时, 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业绩评价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财务数据。

4.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核算制度更加趋同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内容趋同性很突出, 其业务处理与财务管理方式都非常的相似。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财务核算划分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在不久的将来, 两套会计的准则将有望合二为—, 将有利于财政部门综合考虑企业与事业单位规范的问题。

四、总结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后的内容, 更加符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需要, 使事业单位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与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 使我国的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 最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S].财办会 (2012) 72号, 2012。

幼儿涂鸦与幼儿心理联系初探 篇8

关键词:幼儿;涂鸦;心理

国内外的学前教育经验以及实践研究可以证明,只要是发展正常的幼儿,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渐渐地开展涂鸦活动。幼儿的涂鸦在一般情况下呈现各种形态,如果不仔细观察,看不出其中有什么规律。幼儿的涂鸦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会在幼儿身体上以及心理上有一定的反映,很多时候观察幼儿的涂鸦作品就会从中得到幼儿的心理状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此,涂鸦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

一、幼儿涂鸦概况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幼儿涂鸦其实是幼儿自我表现的一种需要。涂鸦这项活动表面看上去非常幼稚,但是其中却蕴含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历程。因此,它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一般情况下,幼兒的涂鸦活动都是从一岁左右开始,持续到四岁左右就会结束。根据专家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幼儿的涂鸦有很多类型,包括点、单垂直线、单水平线、复合垂直线等。这些不同的涂鸦线条的组合,可以反映幼儿不同的心理状态,为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幼儿的途径。也有专家认为,涂鸦貌似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本能,其在不同阶段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最初的阶段,幼儿的涂鸦一般都是偶然性的,比较随意。虽然在成年人看来是没有意义的一种活动,但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一个开端。然后的阶段是一个控制性较强的涂鸦阶段,即涂鸦活动会受幼儿大脑的思想所支配,涂鸦的作品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性,甚至会重复使用一些涂鸦线条。最后的阶段是命名的涂鸦,幼儿会对自己的涂鸦进行命名,赋予它们一些特别的含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幼儿涂鸦与心理的联系

1.认知方面

根据一定的科学依据,幼儿的涂鸦是认知能力成长的一个很好的证明。最初时期,幼儿的涂鸦具有很强的直觉行动性,其表现出幼儿的心理状态是比较直接的。由于一开始涂鸦的动作仅仅是手部动作所带动起来的,在涂鸦的过程中,幼儿对这种运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涂鸦的动作会逐渐协调起来。幼儿可以在实物性的运动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些认识的来源,那么自身的活动也会因此而变得协调。总的来说,幼儿在早期涂鸦的过程中,对自己在图画中所描绘的一些线条具有认知能力,在这种认知能力的引导下,幼儿就会在之后的涂鸦中尽可能地让自己描绘的线条被别人所感知和认可,这样一来,幼儿的涂鸦活动就会逐渐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2.情感方面

幼儿的涂鸦是其情感的最好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涂鸦与幼儿心理联系较大的主要原因,幼儿的很多情绪都会通过自己的涂鸦活动展示出来,希望用这种方式得到外界的注意。在涂鸦过程中,幼儿情感表达得非常明显,尤其是惊讶、尖叫等比较激烈的情感,表现得就更为明显。如,幼儿的涂鸦中出现了波浪线的时候,其一般代表着海浪,这样的涂鸦就说明幼儿现在正处在一种快乐的情感当中,像乘着轮船在海洋上迎风前进;又如,幼儿的涂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粗重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线条,那么就说明幼儿目前的情感是非常愤怒的,可能是受到了家长或者教师的批评;有些时候幼儿的涂鸦中会出现一圈圈的线条,这样就代表幼儿在涂鸦的时候内心是非常焦虑的。由此可见,幼儿的涂鸦中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因此,在幼儿开始涂鸦活动的时候,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应该对其进行密切的关注,从中了解幼儿的一些想法,在发现其具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疏导,否则就可能会发展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3.意志方面

之所以说幼儿的涂鸦与其意志有联系,是因为涂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目的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最开始幼儿的涂鸦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单纯的肢体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变,幼儿渐渐地会发现涂鸦线条构成的形状与其以往的一些经验相吻合,这样一来幼儿就会不断强化这种活动来达到制作形状的目的,久而久之,随着涂鸦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其目的性也在增强。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在涂鸦中展现出的这种目的性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其向负面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涂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其看似毫无规律,但实际上蕴含着幼儿丰富的信息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涂鸦活动多加注意,必要时引导幼儿的心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春凤.线描画的魅力[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5(2).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9

1.1制定目的:为明确我公司通信专业与其它各相关专业的运行维护分工界面,加强通信与各相关专业的相互配合、协作,依据《福建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福建电网继电保护用光纤通道技术原则及运行维护规定》、《三明电业局通信通道运行管理规定》等条例和规程,特制定本制度。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高电公司通信专业及与通信专业有关的如保护、远动、计算机、线路等专业。1.3 本制度解释权归高电公司检修部 入网规定

2.1通信设备的终端用户(包括:继保、自动化、MIS、水调信息等),其接入终端设备必须符合通信通道传输标准(电平、阻抗、速率、同步等),其需求参数应得到各级通信管理部门的许可,如不符合标准,由有关部门协商解决。[《福建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14.4.6] 电力线载波传输设备:[《福建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14.4.12]

3.1 载波电路的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线路阻波器,接地刀闸的巡视、维护、拆装和电气性能试验(含避雷器)均由设备所在地的变电部门负责。线路阻波器的高频特性调试,接地刀闸的操作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

3.2 电力线载波通信终端设备(电力载波机)、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的运行维护、检测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专用终端机(收发讯机、电力线载波机)、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的运行维护、检测由继电保护部门负责;通信运检维护部门应协助继电保护部门进行设备的定期检验和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指标和故障分析。现场安全措施等工作由继电保护部门负责。

3.3 安装在电力载波机内的继电保护音频接口设备、远动转发设备(选频网络、数/模转换设备等)和室内通信电源,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

3.4 继电保护和远动装置至电力载波机(或音频配线架)之间专用信息传输电缆,含隔离变压器,由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部门负责,在载波机侧的连接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继保或自动化专业人员应具体保证电缆线对和标牌的正确性,并现场进行监护。

3.4 合相运行并装设在户外的分频滤波器、高频差接网络、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公用部分的运行维护检测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电力特种光缆传输设备:[《福建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14.4.13]

4.1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缠绕光缆(GWWOP)、加绑光缆包括线路及引下线、预绞丝、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防震垂、加绑光缆线夹、缠绕金属丝、线路中间光纤接续箱、盘留光缆等的巡视、维护、检修分界点为升压站或变电站出线构架(门形架)地线耐张线夹外1米处,该点往输电线路方向的日常巡视由输电线路维护部门负责,该点往升压站或变电站方向由电厂或变电站的变电运行部门负责;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全程光纤纤芯、各终端接续箱、进站接续普通光缆的日常运检、维护、测试,以及牵头组织特种光缆消缺工作(不含金具消缺。金具消缺工作由输电线路维护部门负责组织),其它部门在专业范围予以配合。

4.2与中低压输电线路同杆架设(包括自承式无金属ADSS)光缆或同沟、管敷设的光缆的巡视,以厂站围墙为界,围墙外线路部分为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围墙内部分由电厂或变电站(变电)部门负责。光纤接续箱(盒)或光纤配线架(ODF)及全程光纤纤芯(含光纤通路的衰耗、色散等指标)的运检、维护、测试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输电线路或变电专业负责相关专业工作。

4.3通信专业与不同专业共用一条光缆时,以通信机房总光缆光纤配线架(ODF)输出端法兰盘为界,法兰盘至其他专业的装置的光纤尾纤,由该专业负责,通信运检维护部门给予配合。光纤配线架(ODF)端子以内及光纤跳线由通信运检维护部门负责。

4.4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复用的数字传输通道时,以通信机房内的综合配线架MDF(DDF/VDF)的最外侧端子为专业间分工管理界面,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等终端设备至通信机房MDF出口端子的连接线缆,包括匹配变量器、光电转换器、光电调制解调器等由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负责。5 PCM设备: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10

四者的定义如下:

制度:

企业中的制度是关于企业组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和模式的总称。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

流程:

企业为了完成某一项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序集合,流程具有组织结构、人、管理原则、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和管理反复等要素。

机制:

企业机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一个机制完备的企业,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做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文化:

企业的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四者的区别与联系

文化做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形成机制,以及成员行为规范和制定相关制度,流程的隐形指导力量。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张力,对企业的机制,制度,流程有着无形的支配力量。它具体的外化为企业的制度、流程和机制。

由文化首先外化为一种企业的机制,机制反应了企业文化的要求和独特性,并形成企业组织和运行的一般原则,用以指导企业制度和流程的制定以及实施。

企业制度和流程必然依据企业的机制而产生并规范企业的日常运行,它们反应了企业的内生机制,并将企业机制外化为具体的指导规范。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11

关键词:社区矫正;责任;性质;目的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践起步于上海,历经十年探索渐成勃兴之势。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立法者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对社区矫正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虽然这些规定有其不足之处①,但毫无疑义,历经十年沉淀所成的这些规定,在我国社区矫正法治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②。自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学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多侧面对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模式)的建构以及社区矫正的立法的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界对于社区矫正的性质则缺乏足够的关注。笔者认为,明确社区矫正性质具有重大意义。制度建构的目的决定具体制度的性质;制度性质则制约着具体制度的建构模式。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模式)的构建以及社区矫正的立法的完善都离不开社区矫正性质的合理定位。社区矫正性质的合理定位则需要依赖社区矫正制度的建构目的。以《刑法修正案(八)》的施行为契机,本文力图澄清社区矫正的性质。〖HJ*3〗

一、犯罪治理范式——责任本质的制度化展开〖HJ〗

犯罪治理范式是特定时期刑事立法有关罪刑关系、刑罚裁量、执行相关制度的系统化称谓。启蒙时代以降,饱受中世纪黑暗奴役的民众,在时代精英所高扬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旗帜下不断发现主体性品格。与之相对应,犯罪治理范式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变革。从宏观上来看,犯罪治理范式的演进早期深受学派之争的影响;在实证学派盛极而衰之后,由于经验性研究方式的式微,价值学重新构成了犯罪治理范式的基础理论。

“中世纪的刑罚制度是以死刑、使人残废之身体刑和驱逐出境为中心,以彻底地保护社会免受刑罚处罚的个人的犯罪危害为目的”\[1\]。由此可见,人道主义理念的缺失与刑罚残虐性的结合彰显出中世纪犯罪治理范式的威慑本质。姑且不论威慑作为目的的正当性,仅仅实现目的的手段的不适当性就给这种威慑蒙上了一层阴影。换言之,这种威慑不过是血腥的同义语,是同态复仇的遮蔽物。

作为犯罪治理范式近代化引导者的前期古典学派对上述非合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且以自由意志论为基础在道义责任的立场上提出了报应主义的刑罚理念。尽管在个别古典学派论者的著作里仍然在反坐原则的意义上解读报应主义,但是,以对理性的推崇为基础,从社会伦理意义上理解报应观念的前期古典学派仍然体现出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本源于其基本立场的罪刑法定主义、责任主义、罪刑均衡等基本理念构成了现代刑法理论的基本框架。因此,前期古典学派的上述思想在欧洲很多国家的立法上一度占有绝对的话语权③。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古典学派在法秩序维护方面的基本思想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相契合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构在前期古典学派思想之上的刑事立法在应对青少年犯罪、累犯等问题上的乏力逐渐招致人们的批判。“在要求制定刑法的个人乃至国民欲求的背后,是存在着同类的不良行为并已达到一定规模这一事实的”\[2\]。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加之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这一时代精神的影响,刑事实证学派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从社会对个人的关系上建构起来的社会责任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与古典学派重视行为不同,社会责任论重视行为人的危险性格,强调特殊预防。实证学派实质上主要是犯罪学,该学派试图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明晰犯罪的原因以利于犯罪预防。也正是因为其犯罪学的实质,导致了实证学派对犯罪治理范式的渗透并不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在其影响下,刑事立法出现了包括缓刑、假释制度的确立、累犯处罚加重等一些新的动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保安处分被纳入到刑事制裁制度当中。

由于实证学派关注行为人危险性格的主张所蕴含的侵犯人权的危险被法西斯色彩的立法所放大,另一方面,“古典学派从防止犯罪的立场出发,也意识到必须考虑犯人的人身危险性”\[3\]。因此,古典学派和实证学派出现了相互靠拢、相互融合的局面。以期待以可能性思想为基础的规范责任论秉持行为责任的基本立场,在行为人不按照规范的期待实施行为能够反映行为人缺陷人格态度的意义上也能够同社会责任论相协调,故而为多数学者所支持。以行为责任为基础,吸收行为人责任的思想成为主流的立法取向。以德国为例,“刑事政策……根据符合预防目的的制裁的适用,追求罪责原则的要求与希望之间的均衡”\[4\]。

从上文论述可见,近代刑事立法在犯罪治理范式上的沿革深受同时代责任本质理念的影响。在规范责任论立场上,如何在犯罪治理范式的桥梁作用下实现责任与刑罚的协调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乡土社会已然被肢解得四分五裂,陌生人社会的降临带来了更多类型的纠纷。在价值多元化引发的纠纷多样化的时代,对规范效力的期待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融入了义务性思考的规范责任论,形式上是增加了一个责任的评价要素,实质上是在承认主体能力受制约的思想下将主体作为社会人而非自然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上述思想中体现出规范责任论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对人类弱点的承认。与道义责任论相比,刑事义务观念的引入因其明确性而在陌生人社会中相应地扩大了公众的自由。由此可见,确定并稳定(被破坏后)被公众(包括行为人)对规范效力的信赖应当成为责任谴责的目的论基础。无论是刑罚的裁量还是刑罚的执行都应当以恢复被动摇了的公众(包括行为人)对规范效力的信赖为归依。“在任何一种不能通过至少是为了将来而改变态度来弥补违反规范的行动的令人失望的效果,不能通过适当的措施把违反规范的行动的可能性减少到决定性不重要的轻微程度的体系中,通过归属来实现秩序的稳定就是必要的。任何一个不强迫或者不劝告服从规范者达到完全顺从的系统,都需求这种必要性”\[5\]。

二、监禁矫正的弊端丛生——规范效力信赖的制度性障碍

(一)实践困惑——监禁矫正的现实困境

一般认为,现代自由刑起源于16世纪的荷兰监狱。现代意义上的监禁矫正的发展史就是监禁矫正被不断批判的历史。虽然经历了世界监狱改革运动的洗礼,监禁矫正仍然因其各种弊端而备受质疑。

监禁矫正因其本身目的设定与固有功能的冲突而受到诸如受刑人欠缺受刑意愿、切断具有社会化功能的人际关系、受刑人的监狱化、高刑罚成本以及徒刑所可能具有的反效果等批判\[6\]。有学者对监禁矫正的各种弊端作了系统的总结\[7\]。在笔者看来,监禁矫正的各种弊端,均以这种罪犯处罚措施在防止行为人再次犯罪上的无力为前提。如果监禁矫正可以很好地预防再犯,则包括犯罪标签、增加财政负担等字眼在利弊衡量的基础上都将显得不是那么地刺眼。监禁矫正无法有效预防再犯的弊端,从功能论上来看,是源于短期自由刑中的“交叉感染”和长期自由刑中的“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前者主要体现为,短期自由刑的犯罪人往往因彼此之间交换犯罪资讯、传授犯罪技术、固化犯罪心理而冲淡甚至抵消该类刑罚的矫正效果。后者主要表现为,犯罪人在刑满释放或者假释之后往往面临着歧视、适应社会的心理障碍等再社会化方面的问题。

(二)理念错位——监禁矫正的困境根源

监禁矫正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背后所蕴含的立法者思维的灵魂并不能脱离其基本的功能构造。制度设计背后目的取向的适当性欠缺则是引发监禁矫正困境的根源。毋宁说监禁矫正作为一种制度构造,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背负着许多本不应由它承担的期待。

与犯罪论脱钩的刑罚论不是真正的刑罚论。责任的本质因其与刑罚的相生关系而成为联通犯罪论与刑罚论的纽带。刑罚的裁量和执行不能脱离责任原则的制约。洞悉责任的本质不仅提供刑法裁量的标准,而且可以为刑罚的执行提供目的论指引。

从道义责任论的立场出发,刑罚是对犯罪行为道义上的报应。更为重要的是,监禁矫正在报应的理念之下虽然使得犯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但这种个体的尊重对社会期待的安全而言毫无意义。在道义责任论之下的一般预防可能会因报应刑罚的严重性而导致强化犯罪心理的负面效果。因此,道义责任论寄希望于通过报应的正义性来实现一般预防的目的的初衷是无法实现的。作为其实现手段之一的监禁矫正也会因目的与功能的错位而饱受责难。刑事实证学派所坚持的社会责任论强调对犯罪人的特殊预防。对犯罪人的矫正不是对孤立的个人的矫正教育。犯罪人在监禁矫正时以及刑满释放后面临的是不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这些不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需要配套制度来消除。这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的因素可能阻碍着监禁矫正中特殊预防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刑罚目的定位的误差以及配套制度的缺失共同导致了监禁矫正当下的困境。其中,责任本质的错误定位导致的刑罚目的的错位具有根本意义。

从规范责任论的立场出发,刑罚的裁量不仅应当考虑到行为人偏离规范期待的程度,而且需要考虑导致行为人偏离规范而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是否存在着可以原谅行为人的成份;不仅应当考虑义务违反的认识,而且要考虑到认识的违反义务性。在刑罚执行相关制度的建构中,也应当以恢复规范效力的信赖为目的。因此,为了弥补监禁矫正由于存在短期自由刑中的“交叉感染”和长期自由刑中的“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而无法实现上述目的的缺憾,作为新型的罪犯处遇制度的社区矫正应运而生。

三、社区矫正的性质——目的论思想的制度实践

(一)聚讼不断——社区矫正性质争论

法学理论对于社区矫正的性质争议较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基本形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各种观点基本上都承认社区矫正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但又各有其侧重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活动\[8\]。第二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仅是刑罚执行方式,并不是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方式,被判处监禁刑的罪犯经过法定程序裁定,也可以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方式\[9\]。第三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具有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的双重属性,只是前者为主属性后者为从属性”\[10\]。第四种观点认为,“社区矫正不仅是刑罚执行活动,而且是对非监禁措施的监督管理活动,更是一种对非监禁刑和其他非监禁措施的罪犯予以矫正、培训和安置帮教的活动,具有矫正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性”\[11\]。

笔者对上述有关社区矫正性质的观点作出如下评价。首先,从《刑法修正案(八)》所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来看,将社区矫正视为非监禁刑的执行方式不尽合理。虽然管制是法定的刑罚种类,但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假释、缓刑都不是刑罚种类。因此,社区矫正就不会涉及到非监禁性质刑罚的执行问题。其次,将社区矫正视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的观点可以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社区矫正的定义相协调。但是,将社区矫正视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却无法解决长期自由刑中“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因为对长期自由刑中的刑满释放者进行社区矫正是解决“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将社区矫正视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的观点虽然能够实现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协调解释,但却使得社区矫正缺乏开放性。再次,将社区矫正视为刑罚执行活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社会工作的公益性明显和社区矫正是包含关系而非对应关系。最后,第四种观点将社区矫正视为一种监督管理活动是有疑问的。就长期自由刑而言,面对“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将犯罪人释放(含假释)之后,作为弱势群体的刑释人员需要的是社会从保护者的立场出发的保护观察,而非从管理控制者的立场出发的监管。社会应该从强者的立场出发保护刑释人员免受不良影响并确保已然建立起来的规范信赖不被破坏。如果从监督者的立场管控其行为,则必然导致其逆反心理,既然将其释放,就应该给与相当程度的信任。更为重要的是,刑法规定对假释的犯罪人监督管理、社区矫正,但是只规定了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假释犯收监执行。由此可见,至少在立法所承认的假释犯这里,社区矫正并不等同于监督管理。

(二)性质明晰——目的论思想的现实展开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功能性客体,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基础,在一定的效果预测前提下建构而成。较之于传统的监禁矫正,社区矫正应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脱离社区矫正制度设计的目的谈论社区矫正的性质。从前文的论述来看,社区矫正的兴起正是源于监禁矫正存在短期自由刑中的“交叉感染”和长期自由刑中的“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而无法实现恢复规范效力的信赖这一目的的缺憾。其中,短期自由刑和长期自由刑又各有不同的问题。就社区矫正而言,由短期自由刑和长期自由刑不同的问题导致目的实现的不同障碍,目的障碍的多样性使得因对象不同而出现目的侧重点的差异,目的侧重点的不同导致性质的多重性。

一方面,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表现为,由于“交叉感染”的危险性而导致监禁矫在构建规范效力信赖上的无力。短期自由刑的执行场所中容纳了各种各样的犯罪人。由于矫正期间的有限性,往往在尚未出现矫正效果之时,犯罪人之间就已经因相互同病相连的心理而彼此合理化对方的犯罪行为,进而通过犯罪方法等的交流导致监禁矫正将犯罪人“无色化”的努力付之一炬。作为监禁矫正置换物的社区矫正,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改变矫正对象的矫正环境。对短期自由刑的罪犯而言,矫正环境的改变不仅可以避免监禁矫正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犯罪人的自我标签化。矫正环境的改变是为了矫正效果的达成,矫正环境的改变只具有形式意义。由于矫正目的的稳定性导致矫正环境的变更并不能对矫正内容作出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对短期自由刑罪犯而言,社区矫正原则上应当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此外,缓刑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具有其特殊性。虽然缓刑不是短期自由刑,但是其适用的对象包括拘役这种典型的短期自由刑。缓刑的这种特殊性质以及其适用的实质条件④反映了,虽然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已然破坏了法秩序稳定的形象并因此彰显出行为人对规范效力的态度,但行为人事后的行为已然表现出其试图回归法秩序的行为取向。正是行为人这种外部行为之间的冲突状态使得法秩序应当给与行为人一个展示自己对法秩序态度的平台。此外,在这一平台之上,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应当对行为人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由于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限制,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犯罪人因其罪行及事后行为的相似性而可以和拘役的情形做相同的解释。因此,对缓刑犯的社区矫正应当定性为监督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对被判处长期自由刑的罪犯而言,如何破解长期自由刑中“封闭的监狱和开放的社会之间的矛盾”是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课题。由于减刑、假释制度的存在,从理论上讲,监禁矫正的对象总有社会化的那一天。被判处长期自由刑的犯罪人往往主观恶性较重,并且其人身危险性远高于短期自由刑的犯罪人。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监禁矫正,其人身危险性的降低程度也很难把握。加之现行刑法规定对立功行为的规定并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成正相关关系,这就容易导致减刑的适用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降低不成正比。对长期自由刑的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实质上是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观察以避免因外在原因导致已经通过监禁矫正建立起来对规范效力的尊重被破坏而重新犯罪。因此,对长期自由刑的犯罪人而言,社区矫正应当是一种保护观察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外在不利因素冲击已然建立起来的行为人的规范意识。

四、结语

在恢复规范效力的信赖目的之下,社区矫正针对监禁矫正的弊端而建构起来。因对象的不同,社区矫正具有刑罚执行方式、监督管理措施以及保护观察措施等多重性质。社区矫正的性质影响着社区矫正的模式。以社区矫正的性质为基础,从社区培育以及实现同监禁矫正协调的视角出发,社区矫正的主管部门应当是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刑满释放人员以及被判处拘役的犯罪人纳入到社区矫正的对象中来;应当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立法。

因为应行刑社会化、刑罚轻缓化的时代潮流,社区矫正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社区矫正基本理念的探索关系到社区矫正制度建设的根基。对社区矫正制度性质的探讨不能脱离对责任本质的理解以及监禁矫正的弊端。社区矫正性质的多样性导致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复杂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社区矫正运行机制的合理构建影响到社区矫正制度效果的发挥、社区矫正目的的实现程度。作为一种“舶来品”,社区矫正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如何适应时代精神,努力实现社区矫正的本土化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比如,社区矫正制度的性质不明、主体不清、权责错位、保障无力,等等。

②这不仅体现出刑事立法对社区矫正正面肯定的基本态度,而且还展现出立法者在刑罚思维上的微调。

③例如,意大利1889年刑法典可以说是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理论体系的集中反映。参见\[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评的《意大利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④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是根据其悔罪表现,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其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02403.

\[2\]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顾肖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8.

\[3\]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M\].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

\[4\]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04.

\[5\]格吕恩特·雅科布斯.行为 责任 刑法——机能性描述\[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3.

\[6\]林山田.刑法通论:下册\[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472473.

\[7\]王顺安.论社区矫正的利与弊\[J\].法学杂志,2005(4):102106.

\[8\]程应需.论社区矫正与刑罚制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539543.

\[9\]王琼,等.行刑的社会化(社区矫正)问题之探讨\[J\].中国司法,2004(5):6771.

\[10\]但未丽.社区矫正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4.

\[11\]王顺安.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2004(3):102109.

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制度 篇12

关键词:社区矫正,制度,监狱矫正

截至2015年底,我国社区共接受并矫正服刑人员约270万人,其中解除矫正人数已达200万,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社区服刑人数呈显著增长趋势,2005年底约3.4万人,到2011年底,该人数猛增至40余万,截至2015年底,该人数又近乎增长一倍至70万。与监狱矫正相呼应,作为非监禁刑行刑方式,社区矫正系指在考虑犯罪人的身份特征、主观恶性、犯罪情节等相关因素后,基于该涉罪犯罪人再犯可能性较小、社区危害性较弱及可社区矫正的客观评价,将其放归社会并进行矫正的一种措施。社区矫正制度因其矫正效果良好、执行地点灵活等特点而为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者所推崇。细数恒沙,点滴追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之过往(前世),细察当下社区矫正制度之实践(今生),以前瞻性的视角剖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完善路径(来世)具有极其重要的立法意义、实践需求与价值遵循。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前世

作为舶来品,“社区矫正”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由“community corrections”翻译而来,一开始其亦被翻译成“社区矫治”。对社区矫正的历史回顾可遵循监狱矫正的发展脉络并考证之,这亦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氏族社会,人们不得不团结起来以对抗自然给予人类的各种挑战,食不果腹的先人就生活在那般和谐且没有犯罪的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剩余价值的出现,人的欲望也开始膨胀,伴犯罪行为而生的监狱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风俗通》中“三王始有狱”之说也恰恰印证了中国的监狱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的历史事实。[1]夏为夏台、周为圜土、秦为囹圄、汉始为狱,尽管不同朝代对监狱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其作为限制犯罪人人身自由的功能没有改变。然与现代监狱矫正罪犯以期其更好的回归社会之理念不同,奴隶社会的监禁则是基于“以牙还牙”的报复理念,封建社会的监狱则与“重刑思想”所共存。

西方“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已逾百年之久,相较之下,刚到“弱冠之年”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看似形如矮人,实则不然。从刑罚执行体制的发展脉络看,其经历了身体刑到监禁刑再到非监禁刑的发展脉络。早期的奴隶制五刑侧重于身体刑,沿用至清朝的封建制五刑中的流刑可视为监禁刑,后随着缓刑的适用,非监禁刑便走入公众视界。据考,“社区矫正”制度最早萌芽于唐代的“留养承嗣”及“权留养亲”制度(《北魏律》)。作为现代社区矫正制度的两大特色,管制刑和缓刑的存在及实践摸索亦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所借鉴,前者发端于解放战争后期、新中国成立前期;后者施行于清末并在《大清新刑律》(1910年)中有详备的规定。到了2000年前后,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开始尝试非监禁刑的适用,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首先对监狱中的女犯施行半监禁刑罚处遇制度。随后不久,河北长安区检察院于2001年下达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社区服务令”。近年来,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以《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与《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标志,该制度随之进入了全国范围内的试点与试行阶段。该《意见》的另一突出贡献就是将社区矫正的内容细分为帮困扶助、教育矫正和监督管理三部分。随后,《刑事诉讼法》第258条笼统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其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步入了法律确认阶段。[2]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今生

历经数十载春夏与秋冬,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终于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些许困惑。笔者认为,我国的社区矫正的成就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接受并改造了大量服刑人员。如前文所述,社区服刑人数持续增加,考虑到我国的监狱一直处于人满为患的状态,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犯罪人置于社区进行矫正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监狱的收押压力。此外,监狱暴力行为不断增加、罪犯的生活质量亦有所下降。(2)社区改造效果较好。于270万人次的社区矫正体系中,仅5000余人在矫正期间内再次犯罪,再犯率极底(约为0.18%),而同期加拿大社区矫正人员的再犯率为1%。此外,社区矫正效果较好还体现在重大活动期间并未出现重大问题,奥运会及世博会的顺利举办则是最好的佐证。[3](3)促进了社会矫正工作及工作队伍的发展。从《通知》发布以来,截至2015年底,我国仅2%的地(市、州)尚未设立单独的社区矫正机构,与此同时,全国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近9万,志愿者约69万,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可以扩展到所有乡镇。(4)发展了刑罚执行的具体内容。一方面,促进了刑罚执行观念的转变,“花钱买服务”及“惩罚与帮助并重”的理念得以确立。另一方面,《意见》强调社区矫正应包括教育矫正,监督管理与帮困辅助三方面,其中帮困辅助是具有典型的新时代特色。(5)推动了刑罚制度的深刻变革。目前,我国刑罚体系已呈现监禁刑与非监禁刑两架马车并行之势,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亦在一定程度上对管制、假释、禁止令等制度的适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有效合理的吸纳了社会力量。一方面社会对社区矫正的认知有待加强,应当引导公众遵循认知—支持—支援的思路对待社区矫正工作。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诸如心理咨询这样的社区矫正辅助机构,与此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其中。(7)合理的节省了社会资源。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的物质、人力成本是远低于监狱矫正之成本的,在矫正效果相当的背景下,社区矫正在社会资源的消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尚未成熟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在迎接希望曙光的同时,也正经历着黎明前的黑暗,换言之,任何制度的构建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社区矫正制度亦不例外。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1)机构建制不规范。就管理机关的建设而言,名称不统一和建制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某些地方称为局,有些地方称为处或科,总队、支队及大队的叫法则混为一谈。(2)队伍建设存在明显缺陷。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稳定性较差已然成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细说的还有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的身份问题,争议焦点为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以公务员身份还是警察身份示人,警察身份可以赋予社区矫正活动以法律的严肃性,而公务员身份更符合体制的构架。(3)专职社工的发展不足。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之最大不同在于前者依赖社会自身之功能对犯罪人进行矫正,然犯罪人自身人格修复能力之有限决定了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对偏差、犯罪行为的矫正是一项技术活,专职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是必要的、可行的,而目前我国各地专职社工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职业体系尚未构架及职能划分不一致等突出问题。(4)社区矫正辅助机构之建设不统一。该不统一集中表现为名称不统一、性质不统一及职能不统一三方面。(5)物质保障不充足。经费保障不到位和设备保障不齐全等问题亦时刻影响着社区矫正质量之高低。在部分地区,基本办公设备欠缺及车辆配备不足等问题是确实存在的,甚至出现私车公用的情形。[4]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来世

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未来,不管是出于对美好愿景的向往,还是基于法律及司法体系之完善的憧憬,笔者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并坚定的认为,刑罚体系完善的最终结果就是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相互存在、不分伯仲。问及未来社区矫正之发展方向与完善路径,笔者坚定以下几点:

(一)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并肩而行

通过比较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优缺点,不难发现,社区矫正因矫正成本较低、矫正效果较好、矫正地点灵活等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相较之下,监狱矫正却普遍面临着收押压力较大、监狱暴力频发、矫正环境不佳等现实困难。社区矫正制度的推广与完善不仅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还可以大量的节省社会资源并有效的解决监狱拥挤等问题。[5]伴随着社区矫正理念的普及,社会各界将逐步转变对犯罪人的态度并接受其进行社区矫正,故而笔者坚信,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并肩而行之日已不远,甚至有超越之可能,从而改变我国的行刑格局。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社区矫正制度已经成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特定人群(如行为偏差少年)的刑罚处遇时,社区矫正总是优先被考虑和适用。

(二)加快《社区矫正法》的出台与落实

毫无疑问,加快《社区矫正法》的出台步伐是社区矫正工作及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的立法形势看,《社区矫正法》之草案已经形成,并将其作为第二类立法项目予以规划。事实上,《社区矫正法》出台的意义不仅在于从法律层面上再次确认并肯定了社区矫正制度,更在于该制度的具体化细节将会步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界面。目前,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的兴趣逐渐高涨,认知也越来越丰富,可接受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十八大以来,“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和“制定社区矫正法”的重大议题被正式提出,相关工作亦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与进行之中。这不仅是对社区矫正制度昨日与今日工作之肯定,更是对社区矫正制度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三)加强社会基础体系建设

为配合管制、缓刑及假释制度的有效落实,实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这一末端回归社会的制度的构建。本人坚持认为,社区矫正制度的未来发展必须着力于社会基础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考虑到社区矫正工作的系统性、繁杂性和不可替代性,确有必要从社会理念转变、基础设施投入及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对社会基础体系进行合理建设。转变社会理念是社会基础体系建设之必然前提,事实上,犯罪人回归社会矫正理当以其能被社会所接受为必要条件,传统思想上对犯罪人的排斥心理势必会阻碍社区矫正效果的实现,故而是有必要转变社会理念。基础设施的投入是社区矫正体系建设的基础,犯罪人回归社会矫正离不开必要的辅助矫正措施,如社区服务、心理咨询等,故而理当加强之。专业人员是社区矫正进行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这正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虽然我国有着较为庞大的社区专职人员及志愿人员队伍,但那只是总量上的多而已,经受不起平均。在可预见到的将来,随着社区矫正规模的日益扩大,未来我国专业矫正人员的培养和输出将步入一个高潮,从事社区矫正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将随之展开。

参考文献

[1]应劭.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36.

[2]屈学武.中国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及其践行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10):16-22.

[3]李素琴,谭恩惠.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49-156.

[4]李光勇.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现状、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04):80-86.

上一篇:成语、俗语中的处世智慧下一篇:2022年儿童影楼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