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2024-08-15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精选8篇)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篇1

略谈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张兴华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中等教育的共性使得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普通中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能力。

一、尊重与爱—“你感受不到他的批评,只有关爱。”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教育群体中属于“弱势群体”。根据我们对我区两所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的问卷调查,76%的学生都是被动地选择读职业学校的。改变学生这种心理状态,需要教师用“爱”去感染学生,重塑他们的价值观,重新点燃他们对自己的希望。

师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中职教师的师爱在表达上需要更加艺术一些。我们面对的或许是初中的“匪头子”,或许是德育处的常客,或许是家长已经放弃了学生。爱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是积极地设法而不是抱怨。所谓尊重,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直面学生的每一 个小小的,哪怕是不起眼的成功或进步”;尊重也是不侮辱、不贬低、不嘲讽学生的探索行为和他们的人格。

尊重与爱,是中职教师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二、耐心耐性—“他的坚持,终于融化了冰山。”

燕国材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中职生差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差”,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矫正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我们要有耐心,还要有耐性。

耐心,就是允许反复,允许缓步前进;耐性,就是要能“磨”,能“绵”。学生有时很让人头痛,也会让人伤心,可能还会让人失望!但是,我们不能绝望。我们也不能指望能够全部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转化所有的问题学生。但是,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放弃任何转化和教育学生的机会,即使不能完全转化,也应当在他的心理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三、宽容自制—“他的不批评,胜过了千万句批评的话语。”

学生的错误行为并不是完全基于错误的态度,错误的价值判断,而可能是基于错误的认识或者心理的阴影。教育不是针锋相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斗争。她更像一种博弈。博弈中有妥协也有坚持,最后才能和谐解决。

中职生经过短短两年就要进入社会。相比于在普高的同龄人,他们过早地就结束了自己少年时代。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有更多美好的记忆去回味。

四、文明友善—“她的优雅,让我感到亲近,可以信赖。”

文明是指谈吐、衣着服饰、礼仪礼节。文明所传递的是平和、尊重与和谐。中职教师文明的言行举止所传递的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给予学生信心了力量,而且是营造一种整齐、整洁、进取、向上的育人氛围,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职生的情感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文明的思想、行为和表达方式。中职生一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更容易被外部的事物吸引,也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冲动。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往的尺度,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情绪波动,要表现得大气、大度、公正、适度。

五、精通教学—“他总是举重若轻,让人安定,产生信心。”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温家宝强调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要求中职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离散度极

1大。教师对所教专业的不熟练不熟悉是无法胜任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

精通自己所教技能是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会制作技术文件,是职场新人应岗能力和岗位提升潜力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还应当具备制作技术文件的能力。

六、专业视野—“他对我们未来职业的描述,使我知道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白学生需要学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学校需要教什么?如何处理教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养成哪些习惯?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是职教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师应当学习和研究所属专业的用工情况、工种设置、管理流程、生产流程、人事制度、行业特征、行业规则、相关政策法规、新技术、新设备等等。甚至,还要求教师要学习一点经济学知识。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行业规则在教育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提高接受管理的接受度,使教育活动变得事半功倍。

七、兴趣广泛—“他总能从你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不知不觉间把你变成了他的听众。”

管理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影响力来自于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来源于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三个方面;非权力影响力来源来源于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四个方面。

教师要做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了解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羡慕什么?关注什么?流行什么?讨论什么?等等。如果我们不关心他们的文化状况,不了解他们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师生之间的交流可能就会成为两条交叉线,越行越远。

八、良好沟通—“他的幽默机智,让你常常为之赞叹,并不知不觉地被吸引。”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指出:“教师特别需要学习怎样与学生沟通,怎样处理好师生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当前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有效沟通是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有很多师生关系的融洽或恶化的诱因都发生在课堂上、中职学生意志力水平较低,容易分神,易于激动等等特征使课堂上很容易发生教育事件。在这种时候,教师要抱着理解和宽容的心态看待,不要做价值判断,而应当遵循教育规律或者轻轻放下,或者一笑置之,或者转化为教育因素,或者幽默淡化,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才进行严厉告诫。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也会让学生大受裨益。

九、教必有方—“他总可以找到方法激发我们的思维,在他的课堂,好像我们自己就明白了。”

学习动力的缺失让中职生成了“玩一族”。教师需要重整学生的动力机制,需要重塑学生的信心,需要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尽力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教必有方”,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和手段。教学有法,教育有方。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探索没有止境。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没有最佳策略,只有有效地策略。我们需要不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中职生来说,有效学习,学必有效,努力就有

收获,他们才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进步,才会服从老师的教育。

十、组织管理—“在他的组织下,一切都井井有条,你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中职教育的对象的特殊性带来了管理难度,一是缺乏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悉心培养;二是缺乏团队观念,需要教师开发设计一些活动或课程进行整体养成。因此,除了具有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之外,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表现在选拔人才,培训学生干部和学科骨干,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或学科学习氛围上。

教师良好的组织工作能把教学的各种因素、环节等有机地连接起来,最优化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专业实验、实作教学的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场地、器材条件等,运用制定计划、场地布置、教学常规、讲解、口令、小骨干培养与使用等手段,进行合理安排所采取措施的综合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尝试使用项目管理或任务驱动模式也是比较好的方法。

十一、心理抚慰—“她对我们内心的抚慰,总让你愉快平静下来。”

所谓心理抚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调适心理,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对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有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中职生来说,首先要将他们对未来的不关注、无所谓和内心的自卑、自怜消除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提高,教师安排的各种后续教育活动才能有序开展。我们期望学生能变成阳光、开朗、活泼、积极的少年,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教育和适当的心理干预。

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一定的心理教育技能,还要求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十二、现代意识—“他身上的气息,让你不知不觉信服。”

在和平时代,最新的技术和工艺总被应用在工业企业中,作为为他们提供初、中级人才的中职教育,理所当然地应加速与新技术、新工具融合的步伐。从教学手段上说,我们需要借助新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趣味化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上来看,我们需要学习新技术,丰富和发展课程体系。近年来,国家为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陆续开发了一些专业的专用教育软件。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追赶甚至引领企业技术革新,才能提高自身职业生命的质量。我们中职教育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篇2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 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 近年来职业学校规模快速增长, 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3. 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 涌现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办学模式

4. 用人单位及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要求提高

因此, 在这种变化下,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就要开拓教育思路、改变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养、与时俱进。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创新教育的提出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 并以此为教育基础,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黄炎培在1917年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三也。”从中可以看出, 他认为职业教育应以个人需求为首要, 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 把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性格养成、情操陶冶有机紧密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 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 同时为经济发展准备好后继力量, 保证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 为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因此, 中等职业教育应从素质教育入手, 以人为本、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 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2009年1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中职教学新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 尤其是作为文化基础课之一的数学教学,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三、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 并且许多学生觉得数学相比较专业课来讲, 用处不大, 正由于这两点令他们对数学缺乏学习热情。为了让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教师自己必须改变观念, 因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1. 要让学生对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产生兴趣

学生不愿意学数学是因为觉得数学无用, 因而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使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 让他们知道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 只有学好了数学, 才能学好专业课, 才能在专业上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2.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 保持创新的信念和动力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让他们保持创新的信念和动力。

3. 真正树立当代职业教育意识

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 要真正树立当代职业教育意识, 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改变教育观念, 从单纯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基础上开发智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转变。 (2) 改变教学方法, 从重视教法向教法和学法并重转变。 (3) 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 还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但是对目前的数学教师来说, 确实比较困难。因为一般的数学教师学习的是纯理论性的数学, 缺乏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乏职业教育专业知识。所以, 在提倡专业课教师要实现“双师型”的同时, 应该提倡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教师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提升教学能力, 以适应这种模式下的数学课程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 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在教学时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要提倡“快乐教学”, 让学生乐学、能学、会用。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 创造是儿童的天性。而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非但没有使这种人类的自然本性得到发展, 反而压制了人们创造的冲动。创新教育的提出, 要求我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者的我们更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摘要:创新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 有义务把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就自身而言, 必须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浅议中职教师的职业素养 篇3

一、中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中职教师要有职业道德素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所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重视普通高中教育,轻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包括许多教师自身也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消极对待工作,放松了师德修养,这对青少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解决民生与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树立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这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2.中职教师要有知识素养

首先,要有政治理论修养。正如科学家们常说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熟悉并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

其次,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青少年所接触到的知识日益丰富,兴趣愈加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如果教师的知识只局限在本专业的范围内,知识面狭窄,则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再次,必备的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过硬的教学本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系统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活动,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中职教师要具备能力素养

首先,中职教师要有教育教学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要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教师要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育效果,做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总结知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中职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班集体的情况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将班级培养成为有共同奋斗目标、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中职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同,如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奋斗的理由,他们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再次,中职教师要有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需要教师去处理,这时教师要有自我调控的能力,能够迅速冷静下来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养成反思的习惯,逐渐形成理论经验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4.中职教师要有心理素养

职业学校教师要有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一个态度消极的教师会使他的学生变得厌学。相反,一个乐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力量,让学生变得阳光开朗,为了美好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向前。同时,乐观开朗的心态也会使教师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充满热情,更容易取得事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只有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为之努力奋斗;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会鞠躬尽瘁、不辞辛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

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平和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状况,积极追求进步,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和精神,从而让他们以教师为榜样,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等因素引起的,伴随长期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衰减状态,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和个人成就感低。长期下去,不但会降低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和参与,而且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提高中职教师的心理素养对缓解压力和挫折感,进而减少职业倦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中职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情感态度,使其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和他人,改善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逐渐从工作生活中获得乐趣,提高职业幸福感。

2.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教学内容更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中职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专业理论的教学任务,还要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提高中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养,有利于建立起素质高、水平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高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提高中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入手,切实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消除教师在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其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职业学校发展成果的舆论宣传,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增强全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信任感和认可度。要营造舆论环境,促使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文化修养。促使社会公众提高认识,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形成多样化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再次,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积极为中职教师的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给予保障,以丰富中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历。学校方面,要加大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倡导教师在合作互助中共同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措施能够促使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有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教师有了积极健康的心态,才会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需求。

中职生职业素养教学实效性论文 篇4

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仅仅通过各类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是不够的,需要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行为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开发职业素养沙盘课程将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提高企业仿真环境,模拟企业实际流程,加强学生对企业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

关键词:职业素养 教学 实效性 职业素养沙盘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属于非专业能力的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笔者所在学校从开始构建本校的职业素养培训体系,将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化地融入日常教学中。笔者在参与课程体系化的建设工作中一直在思考,课堂化的职业素养课程如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将素养教育落地?

1当前中职生职业素养及相关学科教学现状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篇5

学生在校接受的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缺少临床实践经验,当进入临床实习后,很多学生表现出束手无策,此时,必要的岗前培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从进入临床实习开始的。实习单位应加强对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医德医风教育

要使医学生完成从一个医学生到实习医生的转变,首先要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其深刻领悟到,“救死扶伤”的内涵,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为医者,必怀仁者之心,善待生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伸出友爱之手;为医者,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维护医学神圣,守护医生的职业尊严。通过多媒体授课,提出明确的医德医风规范要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医德医风的基础、重点、方向和核心;组织实习生观看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的视频资料,讨论观后感,让学生感受到先进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自己为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以严谨的态度进入临床工作,为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奠定基础。

(2)法律意识的教育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医患矛盾激化,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使医学生全面掌握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是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临床实习阶段,首先要提高实习医院对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为相关课程的.安排及实施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师法律意识,只有带教教师法律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医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需求,让医学生在执业准入前,就具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健康的法律心理准备。再次,改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探讨、学生辩论、角色扮演等,使实习生熟知患者的主要权利,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3)医患沟通技巧教育

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因此,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作为主要的临床技能之一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教育,对保障学生将来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增强医患的信任感,减少医疗纠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医患沟通技巧教学,使医学生注重自身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学习运用成熟的医患沟通经验来充实自己的实践技能。带教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在各类突发事件和医疗纠纷中有关医患沟通内容的典型案例,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剖析讲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模拟医患双方展开辩论和中心发言,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防范日后执业生涯中医疗纠纷发生的需要。

(4)人文的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反映了医学技术的进步,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知识、人文素养,遵循人文素质教学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讲授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灌输人文知识,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直接的熏陶,人文素养也得到一定的升华。教学医院应定期举办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精神专题讲座,使学生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5)礼仪修养的教育

礼仪修养是医患双方赢得尊重和爱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形式。良好的礼仪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理论培训和情景模拟表演相结合,对实习生进行礼仪培训,可让医学生遵守礼仪规范,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并给患者以良好的印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对防止医疗事故或纠纷的发生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临床带教

带教老师在实习生实习生活中扮演着“授人以渔”的角色,其言传身教对实习生的影响不可忽视。选派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护人员作为临床带教老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临床带教老师应该“以身做则”,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以德育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正确的医护观念,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让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医德,言传身教,让实习生接受高尚医德的熏陶。

(三)考核评价

考察和评价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社会适应能力等隐性职业素养是考核医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建立针对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带教教师评价、病人评价、护士评价了解和判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分,将考核的原则、内容、方法等加以科学化和合理化,并不断加以总结、修改和补充,使考核评价机制在隐性职业素养教育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教师职业素养心得 篇6

回顾比赛的前前后后,从接到通知到参加比赛,这段时间全身心地准备比赛,潜心学习、刻苦训练,虽然辛苦,但心知这是提升的过程,所以感到充实而快乐。

但让我感怀更深的是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对自己在场上的表现感到不满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的本领,竭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喜爱母语的学习。

刚刚走下赛场,心情真的难以平静。虽然属于自己的参赛时间早已过去,但自己的头脑还是忍不住去回忆,去思考,如果在比赛现场时,自己能这样,或是那样,也许会更完美。不去想太多的遗憾,只因参与就是胜利。不去看眼前的成败,只因努力就是收获。能参加这次素养大赛,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参赛是最好的历练!赛前的冥思苦想,赛中的竭尽全力,赛后的及时反思,这一系列的经历都将推动我更快更好地成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锤炼内功、丰富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踏着初冬的脚步,我们又一次迎来了xx区第二届语文素养大赛。在这里分享了一份独特的盛宴,我们尽情沉浸、陶醉在小学语文别样的天地里。

观摩期间,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看到来自全区的优秀选手们在舞台上自信大方,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演绎着自己的魅力,我深受触动。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赏析,笔力遒劲的粉笔字和讲解以及对课标深刻的解读,无不让人啧啧赞叹。

浅析中职教师角色与教师素养 篇7

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明确的,他作为教学者出现在课堂上,传递着自己“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在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教师的权威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他所掌握的知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掌握了,而学生明白的许多东西教师却不知道。教的根基开始动摇,教者的角色开始模糊。教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应对学生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1.1 教师角色的定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将“角色”概念引入到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今天,我们一般认为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连的权利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行为与态度”。我们可以把教师角色界定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杰克逊(Jackson,P.W.)在《教室中的生活》一书中,曾形象地把教师在教室中的角色比喻为“交通警察、法官、供需长、计时员。”一名教师同时要扮演很多种角色。传统的教师角色包括课程内容专家、课堂组织者、活动安排者和教学评价。教师又是教学环境及其他一些情境中的领导者。教师不仅有责任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还有责任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成功。教师通常为学习者树立了如何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获得成功的榜样。

教师是承担多种不同角色的,而且这些角色有相当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冲突不可避免,这种冲突可能发生在几种不同角色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教师角色和承担这种角色的情景之间。

1.2 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需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管建刚先生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指出:“教师应努力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的教师。”教师遵守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魅力、个性,带有一切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真实的,善意的,美的,不要刻意扮演。刻意去扮演某种角色只能让人觉得不真,不善,不美。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其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从教书匠到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资格与能力的并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其还应具有各种能力,如研究能力、开拓能力以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不断地自我学习与培训,适应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是一名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专业化使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即按照固定模式向学生灌输道德、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是要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最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观察学生的反应,指导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在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以自身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其次,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如果教师本身不了解学习的意义或目的,或是缺乏学习的要领与方法,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学习呢?更不用谈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学习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基本涵义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予以反思和提高。当然,教师也有责任以研究者的身份对整个教育进行研究和提出建议。

最后是合作型教师。在现代学校,学生的教育任务不是单个教师所能承担的,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教育学生不仅仅是班主任或是德育主任的工作,而是靠教师团体去完成的。这需要每位教师默契、有效的配合协作,发挥教师团队优势,以整体效应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之间一旦能够真正合作,集体智慧能够得以发挥,教师之间相互交换意见、相互交流,思维碰撞迸发的火花将会点燃他们持续学习的热情,那么它的成效将高于任何一种教师培训。

2 教师素养与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修养可以通过一些继续教育或是教师培训得到一定的提高。比如今天的中国,教师大多数都有接受继续教育,遗憾的是,大都流于形式。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教师专业标准。因此,中职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能力,加强修炼,力争符合时代要求。

2.1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何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育和教育别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尽力首先做到。

第一,教师具备灵活的手段或方法处理教育惩戒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即教育惩戒权,但应具有教育性,尊重学生人格,合理并公正,符合相关程序,不可无度,能把握度的教师一定具备了一种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一种超越于“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之上的教师真正的能力。在处理惩罚学生问题上,肖川认为:“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从“善”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是一种善,美德,是一种心灵的教育,霸权是尊重的坟墓,时刻提防自己的霸权主义行为。我们需要把学生当人看待,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生命的尊严;我们需要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怎样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是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和心灵的塑造者。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不是教书匠式的教师,而是教育家式的教师。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适合他们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第三,教师本身应具有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人的现代化”过程,既是价值观,世界观转变的过程,更是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终身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去积极迎接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去完成自我的觉醒,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人生使命。教师应该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对新知识或新事物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主体如果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那么注定会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创新,最终只能阻碍自身的发展。

2.2 教师素养的建构

教师的素质与教师在学校所担任的角色是相应的,教师素养即教师的素质与修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监督并为学生所模仿,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将会影响到他的终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健康的培养,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心理健康,把他培养成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修养和师表作风。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学生的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精神发展的需要。

做现代教师,首先应当是教师,要有教师的“本职”观念。谈教师的素质,首先就是要回到常识,要“像个教师的样子”,做一个“尽职敬业的教师”。教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就是教学生学,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就是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

其次,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一个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热爱并善于享受生活,生机勃勃,充满情趣,富有教养,仪表不俗,气质高贵的全面发展的教师,一个虽然有缺陷但个性鲜明,有真性情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与影响,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甚至是更为根本与深远的。现代教师在处在人生起点的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教师应兼具真善美的人类精神特质,要有个性,勇于表达自我,要持续改进和开发教育服务产品,使之品质不断提升,更有领导者风范。

再次,教师的职业或文化素养体现在他是否爱读书。一个教师,只要他爱读书,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是教师,就该是个读书人,用诗书气来滋养教师气。你现在拥有的所谓的理念,其实是别人外加给你的,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并不是你从心底深处产生的,要系统地读书,都说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读书,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熏染自己,成为高素养的教师。

另外,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曾在《教师论》一文中提出,教师应该有“爱”心,一颗诲人不倦的父母心,一种企望学生提高到自己那种程度的同情心,一种对弱者和失败者的怜悯心,一种对优秀者和日益上进者的尊敬心。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几乎很少有教师能够毫无吝啬地给予学生真正的爱或关怀。下完课,他们就忘记了还有学生,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师在中国是大有人在。称职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所必需的。教师是否热爱学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育的基本前提。

3 总结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以及教师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对教师个体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理想的教师形象是反思型教师,教师要从多元的角色中定位属于自己的种种,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展示教师个性与魅力,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爱职业,爱学生,爱教育!

摘要:教师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话题,准确、科学地理解和探究教师发展这个课题成为教师个人、学校乃至社会都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文章以中职教师为切入点,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探新——若干理论的阐释与辨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桂生,赵志伟.现代教师读本·教育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6]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7]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秦燕,贾凌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中职教师职业素养 篇8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75-02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质,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这些因素中,除必备的“一技之长”外,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心、法制观念、质量意识、组织纪律性等;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富有自信心,勇于承担风险,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具有学习能力,保持进取心,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实践证明,一个人在职场上要想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能力和专业知识,而在于其职业素养。为此,政治课教学必须兼顾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离开德育强调职业素养就要迷失方向,而离开职业素养单纯突出德育就会陷入空洞。因此,施教之时两方面的教育应同步进行。

一、利用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的综合。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职业准备阶段,具有学生和职业者的双重身份。但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社会经验和从业经历,升入职校前对所选专业了解不够,甚至根本不了解,对专业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致使他们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难免存在偏差。因此,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

1. 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对所选专业的性质、该专业所含盖的工作内容及特点等做深入了解,让他们感受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品牌形象,以及对员工的要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尽快进入角色,步入正轨。这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2. 介绍就业形势变化与需求。我国是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7.5亿劳动力,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难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进了就业市场,使得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中职生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渗透就业形势教育,让中职生正确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助于学会处理“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关系,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就业观,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3. 介绍职业环境变化与需求。目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旧的职业在不断消亡,新的职业在不断产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可能有大部分过时,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种形势下,中职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而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把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着眼长远,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人。

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应重视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主动、开放、探索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展职业习惯养成教育。

1.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行为导向教学的形式之一,是由学生扮演某一职务的担任者从而处理这一职务的某些工作,以体验各种类型人物的心理,使自己和其他学习者从表演中受到启示,进而激发学生在仪表、服装、发型、言谈举止方面改进行为的教学方法。如在酒店服务专业,让学生扮演酒店大堂经理如何处理服务员与顾客的纠纷等。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设定背景材料,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表演结束让学生发表看法,最后由教师评点、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

2. 情境仿真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载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讲述求职礼仪与技巧一节时,笔者通过自导自演、小组竞赛的方式,为学生搭设平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面试技巧。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 课前演讲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信心及语言表达力。在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内容设定为“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完后让学生点评,最后由老师给予点评及个性化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 讨论竞赛法。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分小组进行知识竟赛;分小组完成一个调查报告;以组或寝室为单位进行规划落实比赛,等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提高互助合作的能力。

5. 案例教学法。《职业生涯规划》中有48个案例,课首案例 14个,从“心海导航”起笔,以“人生 启迪”收尾,文中案例34个。文中主人公大部分是中职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应该用好案例。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故事情节的的感染作用,抓住感人的情节,由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师生共同发掘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故事的主要观点及思想,创设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这种外在于学生教育主题更易于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像种子一样播种在学生心田。除了用好教材案例之外,笔者还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补充了有关创业案例、优秀毕业生职业成功案例、中职生创业成功案例等,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好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教师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不仅影响学生自信、自强心态的形成,还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效果。职业中专的学生之所以在职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并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不能掌握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是由于态度消极,自卑感、挫败感严重,受自我控制能力及坚韧性等意志品质的影响,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缺乏持续性。教师不能因为中职生有许多不良行为而否认他们的长处和优势,相反应肯定他们的优势,看到他们的长处,赏识自己的学生,帮助学生走出自卑、自弃的心理阴影,转为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完成这种转化,教师必须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人才观,引导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进而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上一篇:我爱荷花作文300字下一篇:我的家乡作文五年级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