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

2024-06-02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精选3篇)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 篇1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是广东首个文化旅游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圣人山麓,由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和东升、泮坑、小密三大水库组成,是集“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科研、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园,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打造旅游先锋产业,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品牌,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的重点建设项目。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000公顷,分三期开发,预计总投入超百亿人民帀,现已投入资金46亿元,首期项目占地面积637公顷。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梅州旅游新地标、世界客都的城市“新名片”,客天下国际大酒店也荣膺五星级旅游饭店,客天下·圣山湖国际住区已成为梅州最顶级的人居“代名词”,成为520万梅州人民的共同骄傲、向往的家园。园区以 “客家文化、婚庆文化、养生文化”三大文化为特色游览主题。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两大游览景区: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包含客家赋、客家墟日图、客家祠、潘鹤大师雕塑群、客天下巨石广场、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作家庄园、客家民俗风情街、客家驿站(规划在建)等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以“婚庆文化”为主题的游览景区:客天下国际婚庆殿堂,包含I love you广场、天使喷泉、丘比特之门、姻缘门、国际宴会中心、幸福里9号婚礼教堂等,极具欧式浪漫风情的景观;以“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游览区域:养生园、圣人谷郊野森林公园,包含林风眠艺术家园酒店、养生别墅、水疗养生中心、盘古圣境、国际养生谷私家会所(规划在建)等休闲设施、景点。其他配套还包括3D电影院、客天下广场、公交车站、客天下·时代国际步行街、北大附属梅州客天下国际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于2010年1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受到各级领导和众多游客的高度评价。随着景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客天下将以全新的开放心态、日新月异的风貌“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 篇2

关键词:客家建筑,生态营镇,业态立镇,形态塑镇,融合策略

1 项目概况——因民俗而兴

1.1 梅州客家文化之始

客家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构成[1]。物质文化体现在如客家建筑等物化的实体之上;制度文化体现在宗法制度和风俗礼制之上;精神文化体现在尊文重教、诗词歌赋和对自然的尊重之上[2]。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人文特征,有务实、交融和创新的文化特色。

“文物由来第一流”1),梅州一直是整个客家祖地内最发达的纯客家聚居地,也是广东东北部客家地区的中心[3]。自南汉设州筑城以来,梅州经历了初创、成长、腹地扩展和轴线发展等阶段,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城镇空间形态,即以纺锤状向圈层式空间演变[4](图1)。客家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梅州客家建筑也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宜、与自然相融合、与文化相交融、务实与创新的规划与建筑理念。

1.2“客天下”之兴

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是基于弘扬和复兴客家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的国内首个文化旅游产业园,亦是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美丽小镇专项试点项目[5]。虽然梅州仍保存散落着大量充满传统特色的民居建筑及街区,但在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发展过程中,传统人性尺度的村落空间及历史街区逐步消减。客天下与梅州“三区一廊”3)整体城市规划中的高新区首尾呼应共同构筑城市新区,使得客家建筑文化得到复兴的机会。在客天下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承了以“融合”的理念作为规划和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2 规划营造设计策略解读

客家建筑作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多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和深入。研究早期,刘敦桢、刘致平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中已涉及到粤闽赣一带的客家民居建筑。近年来,关于客家建筑的研究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黄汉民先生的《客家土楼民居》详细举例探讨了客家土楼民居的各种形式[6];陆元鼎先生在《中国民居建筑》和《广东民居》中对客家民居建筑作了专题论证[7,8];陆琦先生著的《广东民居》中结合新时期民居研究、发展和创新模式对客家建筑作了扩展研究[9];吴庆洲先生在《中国客家建筑文化》对客家民系文化的源流和建筑的传统文化特色展开了全面分析,其中对梅州客家建筑类型及文化内涵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保护措施[10];陈志华先生的《梅县三村》针对广州梅县作了详细调研,解析了客家村落的成因、性质、功能及演变内涵,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习俗[11]。梅州当地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成立了“客家研究院”。综上所述,关于客家民系、文化、建筑、美学、聚落的成因与发展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指导当代客家建筑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态、业态和形态,是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建筑群落规划和单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设计策略。生态要素体现在规划和建筑上是从材料、功能、空间、场所与环境及资源的高度和谐;业态要素是规划与建筑的基本功能组织,也是其能够生存的内在缘由,包括整体功能的定位与用地的配比和内部功能比例的主次配比;形态要素体现在建筑的规划布局和内外观型式上,基于自然与人为的限定条件,用艺术与技术的表现方式实现出来的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的外在形象和空间感受。由交通所串联的活动途径为主的流线设计和以人对空间的使用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一系列的空间组合形式。

“融合”强调了规划和建设中最核心要素的协调发展,本文中分别以生态营镇、业态立镇、形态塑镇的形式通过相互的灵活运用和协同实践,是实现项目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指导着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图1:俞万源.梅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热带地理,2007(4):379-384.

图3、4、6、27、28:作者根据客天下项目一、二期设计资料编绘;

图3、4、6、27、28:作者根据客天下项目一、二期设计资料编绘;

3 山水交融——生态营镇

3.1 山体水系的保护与利用

“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这句我国民间匠人流传的谚语体现了客家文化中对于山体建造的态度。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规划的前提。客天下项目所处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以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等5个类型交错组成,地形北高南低。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用“小、散、隐”等手法将建筑化整为零,分散融入山地环境之中,最大化的保持了原有的山形地貌;建筑群结合现状地形沿坡分层筑台分布于山体之上“坐实向虚”,如形成客家文化建筑同山体结合的山水度假休闲区;民俗风情街采用纵向台地筑造法沿等高线布置,地基作出迭级处理的同时屋面结合地势坡度作出分级处理“步步登高”,创造出丰富的街区天际边线,遵循着山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图5)。

水体的保护,客天下建造过程中完整地保留了用地中的白鹭湖、翠鸣湖与周边水库,并结合水系建造观湖景区和沿湖观光带。驳岸的设计以生态驳岸为主,水体与生物相互涵养适宜生物生长的自然状态的多样化的做法。在水位变化处采用以景石护岸、观景处采用活体树桩护岸、浅滩处采用卵石与亲水草坡结合护岸等方式。

3.2 景观植被的保护与完善

在山地开发过程中,山地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与植被是密不可分的。植被在起到蓄水截流、调节山地小气候为生物创造多样性宜生环境的同时,也形成了地域的景观特色。客天下将植被的生物特色与项目的空间属性相结合,在设计前期各空间属性就考虑到当地各类树种的分布与生长情况,通过树种的选择和形体的搭配来突出空间属性的特点,让建筑形体与自然植被相互渗透,体现出古典园景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不破坏原有绿化植被的同时,结合业态的设计特色布局,将色叶树种和开花植被进行保护培植,主导着该处空间的整体形态,形成特色景观观赏和游览区,如千亩杜鹃园和郊野森林公园。

4 空间结构——业态立镇

4.1 均衡连续的空间结构

客天下空间结构上采用“一轴、二带、三心”的重要节点布局方式,其中一轴是由西向东贯穿整体项目用地的中央景观轴线,成为整个小镇的旅游观景路线;二带是沿白鹭湖和翠鸣湖观光带,山水作为基地内最大的优势资源,以整体保留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营造了滨水休闲景观带;三心是文化旅游展示节点、民俗特色小镇和文化商业街区。客天下西北入口伊始就设计有大型文化建筑群,用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历史与交融,为全园的起始,主题鲜明,带动人们对客家文化的解读与思考;民俗特色小镇,结合现状地形分别布于山体之上,组成客家文化建筑同山体结合的地域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由体现客家原始人文风情的客家小镇和再现十三行商贸繁荣景象的义商郡文化商业街相呼应(图6)。

4.2 多元聚合的业态布局

客天下的功能布局由“五大景区”和“六个片区”组成。业态类别呈多元化,规划结合文脉结构,由历史文化展示、民俗风情演示、文化教育体验、特色农业种植、文化商业街区、度假休闲居住、现代物流产业等业态组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链状业态格局。业态配比分为3种模式,一是强化文化、旅游业态的比例,提升整体业态档次;二是沿规划轴线强调用地复合,明确兼容比例;三是将各类业态进行选择性交叉配比,强调用地混合度的同时,降低地块开发建设的难度。这种业态配比与分布方式符合文化旅游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起到疏解旧城功能,建立新型城镇核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民俗小镇的作用。

“五大景区”包括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千亩杜鹃园、郊野森林公园、圣山湖等5个不同业态的景区。其中“十大文化工程”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潘鹤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和巨石广场等十大文化建筑分布在五大景区之中(图7);“六个片区”包括麟兮台、桃源府、鹿鸣苑、畔溪山庄、文化艺术展示中心和义商郡文化商业街。6个片区分布在沿湖观光带两侧,布局衔接紧凑有序,千米漫步游廊贯穿全园,衔接整个园区的游览线路(图8)。客天下以生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为主导,衍生出多元业态,通过民俗文化将各业态串联起来,共荣共生。

5 建筑营造——形态塑镇

5.1 古镇肌理延续

聚落形态的分布与聚合:客家村落的肌理结构形态反映着客家人历经千年的迁徙过程中聚族而居所形成的血缘关系的凝力,显示着客家人对宗族共同体有较强的依附性和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心愿,具体特点体现在民居建筑的选址遵循因地取舍的原则,有山靠山,无山靠岗,前塘后坡,临山脚而建,沿等高线排列,聚落肌理仿若长长的断断续续的串珠。聚落排布虽受宗族、礼制和等级的影响,但聚落主轴线自始至终不断变化,多次转折和平移,以适应不规则的地形,次轴线因山就势自由变化(图9)。

图3、4、6、27、28:作者根据客天下项目一、二期设计资料编绘;

客天下在整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中要求具有宏观尺度的把握,通过空间分析与联系,提出不同的节点联系方式和模式,这些节点体现在小尺度的地形空间和建筑空间中,由街与巷、宅与铺、界与面来实现,通过空间模型中类比和选择,以小尺度空间的群体营造来激活大尺度规划。

空间肌理的演变与解构:客天下传承了传统聚落的空间关系,但其内部组织关系由血缘关系转向了业缘关系。多种地貌的交错组成为客天下建筑基底形式的多变提供了基础,建筑类型的丰富为建筑形式的多样提供了可能。基于文化旅游生态小镇的内在质素,客天下建筑密度介于0.5%与24%之间,且以低密度为主,使得客天下的聚落形态疏密有致,建筑群融入基底的图底关系之中,各功能组团以“业缘”关系聚集的同时以“地缘”关系铺陈整个区域中,

图9、12~15、20~22: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与自然环境融洽结合。作为客家标志性传统建筑的“围”的定义在演变[12],边界在解构,作为使用场所在延续着传统族防御的部分功能意义的同时更多的显现功能与实用。这一体量感的消解为空间创造了更多交往场所的同时也打破了许多封闭的基底关系,使密度的排布更加灵动(图10)。

5.2 建筑形态营造

客家建筑文化突出了对于地形、风水、生态的尊重,对礼制的严谨统一和对宗族的慎终追远。客天下在建设过程中传承着这些人文精神与民俗文化,通过沿袭和转译传统的客家建筑形式与符号,借鉴现代建筑元素、技术和手法,根据自身定位需求与多种当地传统民居型式相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和合院式的建筑风格(图11)。

在平面型式上,围龙屋形式的传承与演绎:依山就势,依“半月塘—禾坪—堂横屋—化胎—围龙—风水围”的格局而建,采用了“两堂两横一围龙”和“三堂四横两围龙”的建筑型式[13],集居住与公共空间于一体;合杠楼型式的传承与演绎:通过先建堂屋后建横屋和围龙的做法将堂屋夹在杠与杠之间;围楼型式的传承与演绎:以祖堂为核心沿中轴对称布置,宅屋环绕祖堂而建,形态呈“方、圆、椭圆、五角、八角等”[14];四点金型式的传承与演绎:平面布局延续了三堂两横的布局,在横屋四角建高耸炮楼[15](表1、2)。

结构型式上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构架;色彩风格上沿袭着灰瓦白墙,建筑群中延用了当地灰瓦的视觉材料意象,墙体则采用白墙、黄墙、青色墙和仿夯土墙;多数建筑群落延用石材砌筑墙基和柱础,木材不再作为承重结构而是作为返古的装饰材料使用;将天井与外通廊进行现代演绎,堂与堂以天井相隔,结合外通廊为巷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天井不再仅是作为弥补建筑外围的封闭和提供建筑的风口[16],更多的与外通廊结合是作为媒介增加更多的院落空间层次(表3)。

表1:作者调研统计编制;其它图纸、照片由广东宏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俊越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和广东鸿艺集团提供。

图9、12~15、20~22: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图9、12~15、20~22:陈志华,李秋香.梅县三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在建筑元素符号上,针对山墙、檐口、斗枋、雀替、门廊、围栏等建筑细部,延续和传承传统建筑形态要素,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弘扬地域建筑特色(图26)。

5.3 内外流线协调

外部交通规划中将外围规划路结合到区域的城镇交通系统中,与市政路连通,增强道路通行能力,防止出现节假日的潮汐式交通;鼓励人们使用公交运输方式,以减轻对于道路系统的压力以及降低环境污染;并在步行区外围安排内部交通工具换乘点。内部交通设计采用了典型的“完全人车分流模式”和“部分人车分流模式”两种模式。大型停车场主要集中在园区入口处的北侧和西侧,道路网结构采用“葡萄传”结构,用一条和客天下东路道路级别相同的园区主路贯穿东西,将各功能组团分别和园区主路相连,每个组团片区采用人车分流结构,实现车行外围,人游庭院的道路交通系统(图27、28)。

通过步行路径将园区内各景观区域链接成网,结合各区域各自的业态特色,将景观空间和步行流线有效结合起来,为人的步行空间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景观感受。同时在整体上融入小镇景观,拓宽了景观在游览者心里的范围界限。游览者漫步其中,由步行路径的有序组织将各景观节点联系起来丰富着空间变换;道路周边植被的灵活配置,通过渗景、漏景、夹景、障景等手法使得步行路径与各庭园空间相互渗透、穿插、形成变化多端、内外因借的步行游览路径(图29,见下页)。

结语

“生态、业态、形态”是体现规划与建筑的核心组成要素;“融合”是这三个要素通过规划和建造手段实现最优组合的理想方式。生态方面,在强调生态策略和技术理性的同时,结合地域城镇形体结构和肌理组织的决定性空间要素,形成自身相互促进、互为价值链的有机系统;业态方面,通过功能分区的建构体现出复合业态聚合的链状模式;形态方面,外观和内在的设计中提取了有文化自信的,属于自己的“形式DNA”。通过空间和流线的互动,其内、外部空间更多地参与到小镇空间中,与周边环境与村落联接、渗透,共生。

客天下从规划手法到建筑风格都传承了客家建筑文化的精髓,体现出在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面前,对传统民俗建筑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对典型空间环境的特色营造,对传统建筑形式构造的现代化重塑,对新材料与技术的探索应用进行的深入思考与实践创新。民俗建筑不再是简单的模仿传统、再现历史,而应是功能复合化、风貌地方化、人文本土化的载体。民俗建筑文化的面貌特色和形态特征的变化和演进始终是处于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之中。客天下文化旅游小镇以传承客家文化为基石,通过以生态营镇为底、业态立镇为基、形态塑镇为貌,遵循和灵活运用互相融合的协同创新之路,彰显出在国际化潮流下与时俱进的同时,发展和传承传统民俗建筑文化的做法。客家建筑文化在客天下项目中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民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研究提供了现实案例的同时,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俗建筑文化的复兴实践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图26(a:屋顶、“水”式山墙、檐口、门廊等地域特色传承;b:“水”式、“火”式山墙、斗枋、雀替、围栏等地域特色传承)

图3、4、6、27、28:作者根据客天下项目一、二期设计资料编绘;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简介 篇3

彬县地处渭北高塬、泾水之畔,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是秦陇往来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一个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辖设13个镇3个社区发展服务中心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彬县历史悠久。彬县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刘避桀居豳,定居农耕,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先河。彬县区位优越。彬县地处甘肃平凉、陕西宝鸡、铜川、咸阳四个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咸阳的次区域中心。彬县交通便利。福银高速、312国道、306省道和建设中的西平铁路穿城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彬县资源丰富。境内富藏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是国家煤炭生产重点县。陶土和油母页岩储量可观,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彬县文化灿烂。《诗经〃豳风》就是产生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不朽诗篇,千古仁人周太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崇文兴学范仲淹、刚正不阿张舜民、维新人士谭嗣同等仁人志士都在这里留下了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和千古绝唱的精美诗作。彬县古迹荟

萃。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建于唐代的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主佛像阿弥陀佛高20米,是西北第一大佛,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紫薇山下的开元寺塔高达47.6米,钟灵毓秀,显示了宋代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公刘墓又名“人祖坟”,因其地貌形似卧龙,故称“周墓蟠龙”。水帘灯山天下独绝,蜚声遐迩,花果山石堡景观独特别致、颇具魅力,明代之后因《西游记》的问世而声名远播。彬县山川秀美。西庙头森林公园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被专家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侍郎湖是陕西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湖周群山环抱,林木葱郁,为垂钓、避暑、休闲、度假之胜地。太极湾山环水绕,形似太极,色彩斑斓,景色宜人。石龙窝景色清幽,为古邠十二景之一,《聊斋志异》中的《翩翩》故事便产生于此。彬县果业兴旺。彬县位于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带,盛产苹果、酥梨、觐枣、柿子、核桃。全县现有各类果园50万亩,是“中国果品之乡”、“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彬县工业实力强劲。规划建设了循环经济、煤炭、煤化工、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发展到16户,其中,25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4户,煤炭、电力、建材、食品、机械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六大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煤矿机械-煤层气-原煤-精煤-发电-煤化工-煤建材”循环型产业链条。彬县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以来,地方生产

总值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在20%以上,连续四年在咸阳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等次。2011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6.1亿元;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工业总产值155.37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50.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3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已于2010年成功跻身“陕西十强县”行列。先后荣获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陕西省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双高双普”达标县和平安示范县等殊荣。

彬县是一片秀丽神奇的旅游乐土,散发着令人神往的无穷魅力。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文物旅游景点200多处,涉及文物古迹、自然景色、漂流体验、风土人情、现代工业、城市景观、观光农业等诸多方面,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就有40多处。2007年以来,我们把旅游产业作为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规划引领,突出重点,逐步开发,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着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城乡群众增收的“钱袋子”。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规划。聘请北京创意公司、宁夏黄河横城文化旅游开发公司、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旅游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制定了《彬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及重点景区旅游规划,绘制了旅游发展的蓝图。二是景区建设。相继投资5.53亿元,开发建设了大佛寺景区、县城城市景观、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自然风景区、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林家堡民俗村、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完善了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并修筑了4条旅游专线公路。2012年,计划投资2.3亿元,全面建成公刘教稼苑祭祀区,做强“公刘故里”旅游名片;大力推进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打响“西部佛都”旅游品牌;完善侍郎湖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咸阳北部的“丈八沟”。同时启动实施花果山、苻坚墓景区建设工程,兴建煤炭博物馆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三是旅游酒店建设。建成了全市首家准五星级宾馆——彬州国际花园酒店、金地、天悦等一批高级酒店,并加快建设海鑫国际酒店,启动实施城市综合体项目,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并将持续提高。四是旅游产品开发。开发了金鼎麻花、彬州御面等特色小吃和小杂粮、金银花茶叶、石磨面粉、刺绣、枣木制品等旅游产品。五是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旅游中介组织旅行社3家,招收讲解员20名,文物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六是宣传推介。配合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摄制了《彬县大佛》、《彬州古塔》、《彬县小吃》、《守望灯山》、《水帘灯山庙会》等专题片和电视剧《咱村的苹果红了》并成功播出,创作了《彬

县县歌》,聘请了著名影视演员梁丽担任我县旅游形象大使,《陕西日报》、《华商报》、《咸阳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对我们给予很大的帮助,多次宣传报道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产业开发情况,我县的旅游景点知名度逐年提高,促进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4倍和5倍,旅游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上一篇:干部作风建设年认识和看法下一篇:欧阳英老师食疗养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