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天下

2024-06-05

兼济天下(精选5篇)

兼济天下 篇1

摘要:名师是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需要, 是音乐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力量。名师在“独善其身”完成自我的成长之后, 要“兼济天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实现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促进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音乐名师,引领作用,工作机制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一所优质学校不仅要‘独善其身’, 更要‘兼济天下’, 让更多的学校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让更多的学校借鉴办学经验, 帮助更多的薄弱学校提高水平, 这才是更高境界地履行社会责任。”名师的生命有大小之分, 小生命蕴含在自己体内, 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 名师拥有兼济天下的情怀是其应有的责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而名师就是教师队伍的车头, 欲加速教师整体队伍的发展, 必须最大限度挖掘名师潜力, 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 究竟如何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用他们的优秀的教学业绩, 扎实的教学作风、过硬的教学素质来感染、影响周边的人, 引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 是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发挥音乐名师的引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音乐名师工作机制是引领的保证

应充分认识音乐名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音乐名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全面落实音乐名师队伍建设工作。并为名师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和提供有力保障,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不断探讨新时期音乐名师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音乐名师工作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短期的发展目标, 并根据目标形成一整套实施策略和方案。同时, 要建立督导评估体系, 要对音乐名师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激励性评价, 并不断调控名师工作方略, 使其科学化发展。

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让那些具有崇高教育使命感、潜心育人、成绩卓著的音乐教师得到褒奖与肯定。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 音乐教师的教育使命感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二、建立音乐名师工作团队是引领的基础

建立音乐名师工作团队, 实现研修的多频互动, 让名师更好的发挥作用。工作团队要形成一种“场效应”, 在这个场中, 一马当先, 万马奔腾, 千帆竞发, 万木争荣, 置身其中, 每个人都会与这个场和谐共振。于是, 志向砥砺志向, 智慧唤醒智慧, 才情激发才情, 卓越提升卓越。使名师工作室成为音乐教师发展研究的窗口, 成为音乐教师交流体会、反思问题、解决困惑、创生智慧、形成思想的中心, 成为令音乐教师向往的“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术团队, 努力探讨音乐教师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努力建设“智慧型”教师队伍, 形成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音乐名师。

三、构建音乐名师“师徒”结对工程是引领的策略

一枝花开不是春, 百花盛开春满园。目前, 边远乡镇的学校优质音乐教师资源缺乏,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要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需要发挥每位音乐名师的带动、辐射、引领作用, 带出更多的徒弟, 来壮大我们的名师队伍。

一是协助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融合。音乐教育理论指导音乐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又孕育着新的教育理论。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和解决的任务。青年教师刚从学校出来, 大都是理论有余, 实践经验不足, 难以很好地沟通二者, 难以把理论适切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且, 年轻的音乐教师们往往会犯一种通病, 即工作中急于求成, 偶尔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偏离基本的音乐教学原则、违背音乐教育规律的举止来。因此, 指导他们认真贯彻各项教育原则、原理, 迅速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便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使工作更富成效就成为师徒帮带的重点。

二是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每一门学科都有适合于自己学科特点的一套方法体系。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容易, 但想在短期内摸索总结出一套既适合学科特点又兼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方法体系则实属不易。一方面, 要积极汲取他人的经验, 学习他人已取得成功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 要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个人性情等进行“内化”。另外, 个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又往往是“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因此, 借助“名师”的眼光来挑剔自己的毛病就更容易发现问题, 从而能扬长避短。基于上述原因, 师徒帮带过程中, 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三是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学习是一门需要终身经营的艺术”。世界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的学习问题上提出“不进则退”的思想, 认为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学习, 进行自我教育, 然后才有能力去教育别人。师徒结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相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单项的传输过程, “师”亦有所短, “徒”亦有所长, 二者互相促进, 共生、共创、共享。

四、构建音乐名师发展平台是引领的需要

名师成为名师之后, 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 不能排除一部分老师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而产生职业倦怠。要设计好音乐名师发展的平台。

1. 定方向———明确目标

音乐名教师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朝着目标奋斗,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 实践———反思———总结, 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 直到实现目标。即: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指导一节公开课; 交一篇高质量的案例设计或教学实录;每周至少听五节课, 并进行点评; 平均每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送教下乡活动; 至少要承担或主研一项教育科研课题或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发表或获奖。音乐名师在这些量化的工作中勤于学习, 敢于探索, 乐于反思, 善于总结, 慢慢就积淀了学养和底蕴。

2. 搭梯子———增加内涵

学校着力培养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音乐教师, 为他们的发展成长架设台阶, 帮助其不断向上攀登, 逐步达到新的境界, 最终脱颖而出。让名师走出去, 到教育更发达的地区开阔视野, 参加学科高端活动开阔眼界; 将专家请过来, 让名师聆听专家的报告和讲座, 和专家交流研讨, 促进音乐名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压担子———委以重任

有意识地对音乐名师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 充分信任和使用音乐名师, 同时要求名师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 上公开课, 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等。让音乐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在压力中奋进。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大力倡导教师写教育叙事, 教育随笔、教学后记,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兼济天下 篇2

时事政治: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为大家提供2017国考时事政治:“一带一路”与中华文明:从“兼济天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访谈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王义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灵桂 精彩观点—— 王义桅:

●“一带一路”用文明共通的逻辑,超越了简单现代化线性进化的逻辑,激活了共同复兴这个美好愿望。

●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要进行综合式跨学科研究,真正确立“一带一路”大学问。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应有三个目标:把倡议变成机制,把共识变成行动,把双边变成多边。

王灵桂:

●“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内核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包容。包容性增加了“一带一路”的感召力、吸引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要指望用一套文化模板在整个沿线沿途国家都发挥作用。我们要有一把用中国文化制造的钥匙,但它的样式可以不同。

●文化走出去,只要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出灿烂花朵。这样世界才会春色满园。

●研究“一带一路”要依靠综合学科,不是单一学科。承载中华智慧 传播中国味道

主持人:“一带一路”倡议从历史深处走来,饱含着中国五千年文明基因。外媒有一个说法:“一带一路”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在您看来,“道”的内涵是什么?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是什么促进了各国对这种“道”的理解与认知?

王义桅:“一带一路”是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本身就蕴含着“道”的智慧。中国的发展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我们鼓励沿线国家也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何谓“道”?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七亿多人脱贫致富,我们还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起来。比如巴基斯坦,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旗舰工程补上基础设施短板,经济开始腾飞。这是第一层内涵。第二层内涵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按照西方线性进化的现代化逻辑,人均GDP低的国家都是落后国家,“一带一路”改变了这一标准,它激活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和自豪感,用文明共通的逻辑超越了简单现代化线性进化的逻辑。第三层内涵就是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意识形态价值观界限,让沿线各国在更大的层面上统合、合作,追求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大道”。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的各种举措,尤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展现了中国的领导能力,体现出真心帮助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的诚意。同时,“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陆海连通,为沿线国家打通经济走廊,推动解决全球贫富差距问题。“一带一路”还是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有助于解决治理碎片化问题,使其更加开放、均衡、包容、普惠,体现着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智慧。这些是各国逐渐认同“一带一路”的深层原因。

王灵桂:英国历史学家克劳利曾经说过:丝绸之路使得欧洲和东方两个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在东西半球之间输送商品,促进新的品位的产生和选择概念的形成。这条路“把东方的味道、思想和影响,以及某种浪漫的东方主义带到了欧洲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21世纪向世界张开怀抱的重要举动。我相信,这种“中国味道”一定会超过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一带一路”构想最初提出时,一些外国智库有各种猜疑,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国外的风向和舆论在不断好转,这从很多智库报告和媒体报道中都能感受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丝绸之路的包容性。包容性增加了其感召力和吸引力。

促进文化沟通 编织共同梦想

主持人:有句话是这么讲的:经贸合作是手牵手,文化交流才是心连心。在推进“一带一路”全方位大联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与文化有关的问题和挑战,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灵桂: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但在推广时,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中国不同地区,民风习惯尚且不同,“一带一路”沿线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民俗、法律、文化等也是不一样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不要指望用一套文化模板在沿线沿途所有国家都发挥作用。总书记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要为不同的“锁”制作不

同的“钥匙”,只要制作钥匙的材料是中国文化就可以,不能“千人一面”,一把“钥匙”包打天下。

王义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困难的,任重而道远。世界上很多国家受西方殖民主义影响很大,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很大不同,所以从民心上做好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的相关学科建设、科研组织等应当根据“一带一路”的要求进行重新规划。比如考古,不能只是在中国国内考古,而应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考古,一起把丝绸之路历史讲清楚。我们的作家要到“一带一路”沿线去采风,挖掘其中共同的故事,编织我们共同的梦想。

撒播文化“种子” 开出缤纷花朵

主持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汉森说过一段话:“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我想请教两位教授:怎样才能让中华文化的智慧沿着“一带一路”撒播下去、生发出来? 王灵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历史经验。我举一个例子。阿拉伯历史上有一个百年翻译运动,把欧洲历史上各种经典翻译成阿拉伯文。当欧洲因为种种原因文明中断的时候,可以从阿拉伯把保存下来的思想、文化吸取回来,这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很大。因此,中国文明首先要让人看得懂,要搞好我们自己的经典翻译工作,把我们的思想传播出去。我们现在的对外传播比较重视英语,但“一带一路”沿线沿途国家有200多种语言,在翻译方面力度还不够。

王义桅:播撒种子,就是要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现在要把“一带一路”变成教材,变成APP软件,变成字典,甚至搞科普创作,这将大有裨益,但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耐心。我们要加强自身学习,并为其他国家提供适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文化产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

王灵桂:文化走出去,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出灿烂花朵。总书记讲,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中国的包容就是鼓励开出更多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世界才会春色满园。

推动借鉴创新 集中消除痛点

主持人:每种文化、每种文明都有其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有什么样的启发?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哪些比较紧迫的痛点问题?

王义桅:“一带一路”从历史中来,但超越历史,一定要用前瞻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此外,当今世界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各国不能局限于“赶超逻辑”,不能用简单的线性进化逻辑来理解“一带一路”。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应该是综合式跨学科的研究,要真正确立一门“大学问”,而当今我国的智库建设、学科建设等都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王灵桂: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华民族一定能以包容的文化基因,在新的建设中打造出一个平台,让不同文明在这个平台上公平对话、取长补短。

说到问题,我认为国内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虚化和泛化现象。据粗略统计,“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机构至少有270多家,但基本在一个水平、相同维度上开展研究,尚未与现实更好地接轨。理论是枯燥的,但“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是丰富多彩的。研究“一带一路”要依靠综合学科,而非单一学科。

聚焦高峰论坛 回应世界期待

主持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二位对论坛有怎样的预期?这一活动将对今后“一带一路”的推进起到什么作用? 王灵桂:我们从去年开始跟国外几十家顶尖智库开展联合研究。近期,我经常收到他们的邮件和电话,询问能否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见论坛影响之大。这次论坛,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论坛还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向深化务实转变。

达则兼济天下 篇3

把善款用在“刀刃”上

在高德康看来,“以我的爱心换你的诚心”是他追寻社会价值的源动力。“事实上,纺织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应该感谢纺织行业。”高德康说,一个懂得饮水思源的人,他的生命就不会有枯竭的一天,因为他的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

说起为什么要为“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款300万元,高德康说道:“向基金会捐款的一个原因是出于我对钱之光老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一直对他的远见卓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非常钦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波司登作为中国服装行业领军品牌,一直致力于资助科教事业的发展,我们有义务支持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在业内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更多的技术研发,培养更多的行业精英,为中国纺织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

他表示,做任何事都不能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人才,企业正是依靠他们才能前行。尤其在特定时期,一些企业为了保证资金流,会把一部分有实力的熟练工人裁掉,等企业订单量上来时,这些熟练工人却已流失,而企业却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人,最终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每当这个时候,企业才会感到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把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有机会为行业内人才做一点事,是我应尽的责任。”高德康说。

在慈善方面,高德康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企业家必须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财富意味着责任,惟其承担了应尽的责任,才会获得无限的尊敬。”无疑,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就像大树和土壤的关系,首先它从社会获取营养,自身开始发展,然后不断地回报社会,使得环境的土壤更加肥沃,然后再汲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完成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循环。事实上,回报社会也是这种内在规律使然。

承担社会责任义不容辞

古人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财富意味着责任,慈善就是履行责任的方式。

2011年初,高德康个人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由国家民政部直属管理的“德康博爱基金会”,基金会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扶贫济困之传统美德,以人为本,开展扶贫济困、抚孤助残、赈灾救援等慈善捐助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高德康及他带领的波司登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过六亿元,并连续两年获得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高德康也曾两次入选国家民政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并当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彩事业先进个人、中国当代慈善企业家等称号。

很多人都知道,企业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必须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扶,推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在重大灾难面前,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在扶危济贫事业上,我们慷慨解囊,这更能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这些价值是基于产品或服务之上,更能诠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德康以为,只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毫无疑问,在这个崇尚工商业创造财富的时代,企业家是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和重要阶层,企业家精神的完善不单单可以塑造伟大的企业,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精神层次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家应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无形的精神文明财富。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行业内的领导者往往都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高德康说:“公益慈善事业是人间最温暖、最幸福的事业,做善事要只争朝夕、常有作为。我和全体波司登人,都会与社会的弱势群体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成为中国企业界回报社会、践行责任的领跑者,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侯庆虎 厚德敏行兼济天下 篇4

以勤致胜做“精品”

从形单影只到拥有高品质的庞大团队,侯庆虎经历了数十年漫长的积淀,谈起自己当初创业的艰难,他说青年人一定要多动脑子,一定要付出,要不怕辛苦。有一次,为了争取货源早日送到香港,侯庆虎亲自押车从广州去浙兰西边拉蜜枣,货车在盘山道上走了三天三夜。侯庆虎说:“路外侧都是峭壁悬崖,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那时,就是凭着年轻人的一股敢闯敢干的劲头。”

在2003年建愉景东方威尼斯广场的时候,四个项目同时开盘。为了赶工期赶装修,侯庆虎白天黑夜盯着,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他说,在关键的时候不能掉链子,你若挺不过来,到最后都会前功尽弃。

广东河北商会2011年成立时,作为第一任会长,侯庆虎为河北的招商引资做了不少贡献,为了河北老家的招商引资,他每年在河北、广东两地之间来回“飞”。侯庆虎说:“创业如爬山,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从河北走出来的侯庆虎从小继承了河北人朴实诚恳和讲信誉的品质,从做第一份工作以来,所做的项目都是“精品”工程。侯庆虎所掌舵的东莞市愉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东莞市少有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别墅、高层住宅、商业步行街、酒楼、商业写字楼、停车场、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总注册资金近三亿元人民币。迄今为止,愉景集团已积累了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成功开发了庆峰花园、愉景花园、新时代广场、愉景东方威尼斯等多个精品项目,是东莞市乃至广东省资深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当地,人们都知道侯庆虎先生只做精品“楼王”项目。

成为精品的不止“楼王”项目,还有他儿子侯炽筠所经营的日航酒店。作为第十二届广州市政协委员的侯炽筠特别喜欢管理工作,对父亲交给的日航酒店也很珍惜。侯炽筠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其中,广州日航酒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天河智慧城(IBD)的核心区——天河软件园内,毗邻科学城等高科技研发区域,尊享高端商务区的优越位置。

酒店拥有400间具有现代东方格调的客房及套房,配备总面积达3,320平方米的会议空间并带有1,100平方米的无柱宴会厅,健身中心、水疗中心、户外游泳池及其它五星级的设施设备。酒店餐厅含弁庆日本料理、贝拉诺全天候餐厅(全日制提供各式佳肴)和桃李酒家等6间不同风味的餐厅和酒吧。侯炽筠介绍说:“酒店时尚的装潢以及独特的设计,给顾客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受。行政楼层提供更为卓越的服务,全面满足顾客从商务办公到居住舒适的各类需求。加之酒店拥有优雅的15,000平方米的花园,广州日航酒店,无疑是繁华大都市中一个隐藏的天堂。”

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愉景集团初入东莞,和东莞市东城政府合作开发金豪酒店和宝城花园,在东莞房地产业崭露头角、1997年开始开发高档住宅小区庆峰花园;1998年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了令人瞩目的大型房地产项目愉景花园,成为东莞房地产历史上一个里程碑;世纪之交开始涉足综合性商业地产领域,兴建了集商务、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愉景新时代广场;2003年起打造位于东莞中心地带、总投资12亿元、堪称东莞现代商业航母的愉景东方威尼斯广场,如今已成为东莞乃至全国一流的商业中心,使愉景集团从单一房地产开发跨入了城市运营商的行列;2004年,愉景开始进行全国性产业布局,在以东莞为核心的沿海地区开发之外,全面进入北方新兴城市进行包括酒店、地产、大型旅游度假中心等人居产业的投资开发,将愉景集团的发展带入一个新纪元。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取向,愉景集团将品质与服务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积极向相关行业渗透和向外拓展,向多元化经营、集约化道路的集团型企业方向不断迈进。

历经磨难终成“一面旗帜”

为人低调的侯庆虎节俭出了名,一个经常在他身边的老员工告诉记者,老侯是个特别简单与纯粹的人,除了孜孜不倦地追求事业外,其实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亲近家乡人,喜欢做家乡菜。在广东的河北老乡都知道,只要想吃家乡菜了,就去找老侯。在他那里,贴饼子、手擀面都可以让你吃到家乡的味道。

这几年,中国的创业浪潮汹涌澎湃,创业不仅是一种事业追求,更是一种人生理念,一种社会时尚。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不但能经受住各种磨难,更能在磨难中求生。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侯庆虎,十几岁就到广东“闯世界”。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份工作是在医院做维修工,还养过牛、管后勤物资。后来有个工厂招工,侯庆虎就去应聘并被录用。侯庆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是特别认真,特别敬业地去做。

后来,侯庆虎有机会去了香港。刚到香港时,内地过去的人生活很艰难,每天特别辛苦地在饭店里做服务生,一天下来站的脚后跟都特别疼,但是为了生存只能坚持。侯庆虎暗自为自己鼓劲:来香港就是要创业做事。几个月后侯庆虎又去了另一家公司发展,凭着年轻好学和勤奋,侯庆虎积攒了一定积蓄后,开始做贸易生意。

当时做贸易很辛苦,因为货物只能用火车从深圳调配物资。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香港到深圳就一趟火车,去深圳要过关,每天早上大约五点多钟就起床了,在深圳过关要约三个小时,再装货验货、出货。回香港后再安排货放哪儿,给货编号,基本每天都忙到晚上十二点。家里事情都是太太打理,天天如此。每每谈起自己的经历,侯庆虎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他说:“那时候主要都是销售咱河北的土特产品,红枣比较多,还有黑枣……”由于侯庆虎做事认真,讲诚信,渐渐取得了客户信任,并把事业做到了广东。侯庆虎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河北的特产有一半都是经过我出口的。为推动河北省土特产打入国际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惊人的业绩让侯庆虎更加坚定了信心。

nlc202309020253

1986年,侯庆虎果断决定在香港成立燕东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代理东莞各公司销往香港及转口世界各地的商品。九十年代初,他开始着手向新领域拓展,经历十多年滚动积累,公司整体资产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地企业主乃至河北人的一面旗帜。

进军国外矿业

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不会把目光停留在国内,更不会满足现状。侯庆虎在打造国内项目的同时,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他意识到,未来的发展将是世界大同的时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老挝有着丰富的钨矿、镍矿等矿产资源,并且中央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正想多元化发展的侯庆虎立即和有关部门联系,开始谋划到老挝去开矿的事宜。

经过几年来对老挝投资环境的调查和综合研究,愉景集团将老挝的矿业投资开发作为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从普查与勘探的风险投资做起,最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计划。为此,与河北公司共同开发老挝的矿业……

捐款达到四千多万元

坐在面前的侯庆虎感觉就像一位老大哥,这位憨厚的老大哥为了慈善事业,献出了一份大爱。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侯庆虎始终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以个人及公司的名义向社会累计捐助四千多万元,特别是在扶残助残领域,始终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热衷慈善事业,深受社会的好评。

1999年为莞城区书画建校助学义卖捐赠200万;2002年投资80万元于河北定州兴建庆虎小学;2003年助学捐款100万元;2004年为慈善总会捐款慈善基金10万元;赞助“为东城喝彩”文化高地直通车活动经费50万元;2005年为东城区捐赠助学金50万元;为东莞慈善超市捐赠30万元;2006年为东城、莞城救灾捐赠款共78万元;2007年为河北省残疾儿童捐款25万元、为河北定州市东留春乡修路捐款16万余元、捐赠扶贫公益金10万元……侯庆虎的捐赠真是数不胜数。侯庆虎先生先后被授予香港同乡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慈善会长永久名誉理事、东莞市慈善会理事、东莞市莞城慈善名誉会长称号。

侯庆虎不但自己做好善行事业,还积极引导公司的职工参与其中,东莞市愉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长发展的历史,让公司领导和员工深深体会到,企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关爱。“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愉景集团公司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价值,十年来,愉景集团公司通过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工作的开展,累计为灾区、公共设施建设、残疾人救助、贫困地区建设等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尊重,被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助残先进”单位。

侯庆虎是懂得感恩的人,也懂得回报。面对城市现代化、居住舒适化、生活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侯庆虎秉承“以人为本,塑人居精品”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严格把关自己的“作品”,粗活细做、细活精做,创造过硬的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成为东莞市纳税前十名并多次被评选为房地产先进企业,为东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增加了亮点,成为房地产行业中的著名企业。

如今的侯庆虎,话语不多,但每句话的延伸性很大,就像他的事业,酒店、矿业、商业转型,一次次蓄势,一次次发展,使企业前进的步伐坚定而坚实……

责任编辑 陈晰

陈江和达则兼济天下 篇5

2008年12月5日,北京,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项—— “中华慈善奖”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陈江和先生被授予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称号。截至目前,陈江和在中国累计捐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对中国的一颗赤子之心让陈江和完美地诠释了孟子的名言:达则兼济天下。

500万美元支持“水立方”

早在2003年4月,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共建北京奥运场馆的方案还未最终确定时,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就收到了从海外汇来的150万美元。这笔捐款就来自陈江和先生。

这是国家游泳中心收到的第一笔汇款,陈江和先生也因此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第一位大笔捐资者。

他还曾向北京市侨办领导表示:对于全球华人捐建奥运场馆的金额不要设最低捐赠额,捐款不在多少,每一分钱都表达了同胞心系祖国、支持奥运的深情厚意。

在之后的5年里,陈江和支持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没有停下,他先后累计捐资500万美元支持“水立方”建设。不仅如此,他对场馆的建设也非常关心,几年中,偕同家人多次参观建设中的“水立方”。在施工现场,他感慨万千:“我是做建筑工程出身的,国家游泳中心从设计到选材直至施工质量都具有世界水准、奥林匹克风范!将来,我可以自豪地对我的子孙讲,北京奥运会,我们也有参与!”

2008年,陈江和带着两个女儿和亲戚朋友共30多人来北京看奥运,他还特意赋诗一首:

全球华人办奥运,

海外游子聚北京。

多难兴邦立世界,

五环旗下倡和平。

这首诗是一首藏尾诗。每一句诗的最后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奥运北京,世界和平”,“世界上难得有几件事能把华人聚集起来,不管他们各自的宗教信仰、政治理念以及地域、民族,奥运会便是其中一个机会,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更能把全球华人紧密团结起来,中国人应该以此为骄傲。”陈江和这样解释他对奥运会的捐助。在陈江和的心里,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盛会,海外游子合力捐资支持奥运场馆建设,表达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热切盼望。陈先生说,“借助奥运契机,全世界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心都凝聚到一起,这股巨大的力量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抗震救灾慷慨解囊

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冻灾之际,身居海外的陈江和闻讯后率先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他在信中坦言:“岁末惊闻雪灾肆虐,不禁寝食难安。我虽然身处海外,但时刻关注故土亲人的安危。我真诚希望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为故土亲人尽力,以扎实的行动向全国人民献上一份温暖的新年贺礼!”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5月13日一早,身居海外的陈江和了解到地震灾情后,第一批向中共中央统战部捐助100万元支持抗震救灾,24小时内款项到位;5月14日,陈江和向金鹰集团全球5万多名员工发出了支持中国抗震救灾的倡议书,立即得到了各地员工的积极呼应。陈江和的四个子女也积极参与,员工每捐出一元钱,他们则相应捐出一元钱,使金鹰集团全球员工的爱心翻倍。5月20日,陈江和第三次为抗震救灾慷慨解囊,再次捐助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抗震救灾物资,这1000万元,主要用于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帐篷和水净化设备。震灾发生后,陈江和一直密切关注抗震救灾的每一步进展。当他得知当时受灾地区最缺乏帐篷和水净化设备之后,就立即安排部署集团相关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紧急采购,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送到灾区。陈江和在他的第三封“抗震救灾函”中写道:“汶川重灾,天下失色。炎黄子孙,众志成城。领袖关切,人民踊跃。家园虽颓,亲情弥显。五千年华夏民族之精魂,代代相传。震初捐资百万,聊表至爱忧思;金鹰五万员工,全球积极奉献;今再置千万元之救灾物资,为灾区同胞寄温送暖。重建之路,长远且艰。愿遣子侄,共襄国难。海晏河清,祖国永安!”

“侨心工程”捐资助学

陈江和及其所领导的金鹰国际集团,十分关注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在印尼和新加坡捐赠公益项目外,从1993年至今,仅在中国文教事业捐助就达30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设立苏州大学金荣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和陈金荣生命科学青年英才奖励基金,捐建福建莆田学院综合楼及濠浦小学教学楼、莆田第一医院门诊楼及外科医技大楼,捐建井冈山文化广场,资助高校学者前往哈佛、耶鲁等名校进行深造等等。

2003年5月,为支持抗击“非典”,他向中国卫生部、江苏省、广东省累计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是海外侨胞中支持中国抗击“非典”捐赠最多的一位。

2003年9月,新任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的陈江和又在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又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来支持中国侨联开展的“侨心工程”。在“侨心工程”所有捐赠者中,陈江和拥有很多个“最”:向“侨心工程”捐款最多,2004年至今已捐款1567万元人民币;捐建“侨心小学”数量最多,共捐建23所;一次性捐建“侨心小学”最多,2005年在西藏、陕西等地一次性捐建15所。

来到中国投资之后,陈江和对中国及家乡的文化事业同样慷慨解囊,陈江和支持妈祖文化交流,捐建厦门小白鹭艺术剧院。

上一篇:内在环境下一篇:东北乡土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