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事考试网(通用9篇)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1
2010年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真题(部分)
人事考试教育网
1.办公自动化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计算机应用,按类分,它应属于下列哪一类(D)A科学计算 B计算机辅助设计 C实时控制 D数据处理
2.一张1.44MB软盘所有磁道中(B)
A.排在最外圈的80道,最内圈的1道 B.排在最外圈的0道,最内圈的79道
C.排在最外圈的79道,最内圈的0道 D.排在最外圈的1道,最内圈的80道
3.将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是通过哪一种程序来实现的(A)A编译程序 B.编辑程序 C.操作系统 D.汇编程序
4.在IE游览器中键入FTP站点地址访问FTP站点时要在地址前加(A)
A.ftp:// B.http:// C.net:// D.www://
5.www服务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基本单位是(A)
A.网页 B.文件 C.链接点 D.超媒体文件
6.www的超级链接定位信息所在位置使用的是(B)
A.超文本技术 B.统一资源定位器 C.超媒体技术D.超大型文本标注语言HTML
7.OutlookExpress的通讯簿中保存的是(A)
A.包含联系人的e-mail地址,电话等信息 B.只包含发件人的E-mail地址
C.只包含收件人的E-mail地址 D.只包含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8.所有CD-ROM光盘只能读,不能写(A)
A.是。B.否。
9.可以把要经常访问的网址放入IE5.0的收藏夹中(A)
A.是 B.否
10.新闻组是个人向新闻组所投递的邮件的集合(A)
A.是 B.否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2
1 系统概述
网上报名系统将采用B/S架构来实现此三类考试的报名工作,收集考生信息、报考信息,对于滚动类考试实现网报系统的数据和原考生数据库的互导功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等手段,实现考试报名、交费网络化;信息存储的完全电子化。
整个报名系统的开发,首先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率,同时便于操作与管理。
系统架构为:采取Linux操作系统,对于网站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一般来说,针对该系统编写的病毒为数极少,其自身提供了一系列的访问安全控制,是做web服务器较理想的操作系统。
使用Apache作为web服务,该软件应用范围广泛,管理简便,且漏洞较IIS少。
软件平台使用PHP开发,该脚本解释程序速度快、安全性能高;
使用Mysql数据库,该数据库服务灵活简洁,管理极其方便,在数据量不超过千万条记录的情况下,连接速度快。
整个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
2 系统模块介绍
1)网上报名模块:展示考试信息;采集个人信息;采集报考信息;判别是否违纪;判别重复报考;上传电子照片;查询更改填报信息;网上缴费;打印报名表。
考生通过输入身份证作为唯一标识,相同身份证在同一次报名中必须唯一,管理员可通过后台人为控制;对于滚动类考试报名(考试成绩在若干年内有效)填报科目时有两种方案:1、只作提示不作限制,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数据互导出现错误2、通过导入历史库判断老考生已通过科目,从而限制报考项,避免考生报考已通过的科目。
2)准考证生成:接收已排列好的准考证信息,导入本地数据库,实现考生在线打印准考证。
3)成绩公布:管理员上传按双方协定好格式的成绩库后,实现考生在线查询成绩。
4)网上咨询:考生对于网报过程中的疑问可在线提出问题,管理员将在后台给予回答,回答后显示。
5)信息公示:按类别展示管理员发布的相关信息,比如考务文件、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
6)信息查询:考生通过标题或关健字可搜索到相应的公示信息。
7)考试专题:列举出所有类别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介绍等相关信息,方便考试熟悉科目,帮助考生确定自己想拿到的证书或者资格。
3 后台功能介绍
1)考试管理:设定管理考试类别,目前有三类,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每项考试设定相关属性,如从业资格考试要设定科目,职称考试要设定级别及科目。
2)教材管理:设定可征订的所有教材及相关属性,如费用,出版社等。
3)开考与结束:一项开始的开考,只有开考以后才能报名。考试结束以后则不能再报名和修改信息。
4)发起报名:发起一项将要开考的考试报名,设定相关属性,如报名时间 (开始、结束) ,缴费时间,报名费,有效展示时间,是否进行违纪校验,是否要上传照片,是否同时进行教材征订,是否可以免考等等。
5)管理报名:对已发起的报名进行管理,可更改相关属性。
6)报考管理:查看考生报考信息,并可进行增删改查,处理重复身份证,照片审核等操作。
7)信息发布:具有信息发布权限的管理员发布考务文件、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
8)咨询管理:管理员审核考生提出的问题,并作出解答,解答后显示在网页上。
9)帐单核对:提供银行帐单上传功能,比对每天帐单与报名库数据的差异,及时纠正掉单现象。
10)数据统计:系统提供考试费的统计报表下载。
11)权限管理:超级管理员设定用户并分配权限,取得相应权限的用户即有权利进行相关操作。
12)密码修改:提供当前管理员修改登陆密码的功能。
13)访问量统计:提供一段时间的访问量以及访问的IP地址。
4 审核通过后考生交费的实现
考生报名是必须经审核后再进行交费,交费后即可确定实际报考人数,网上交费流程如下:构造签名-->生成表单-->送交网银网关-->支付完成的回执处理。签名消息和证书消息由系统内部构造完成,方式为按照银行要求,对相关数据拼合成字符串,使用银行提供的私钥加密后,即可生成。
支付完成后进行回执处理用户完成支付后,银行会请求我方的一个URL,根据银行的请求,将其带过来的参数利用银行证书解码,核验完成即认为用户已完成支付。
5 结束语
自2008年开始,合肥人事考试网目前各项报名也累记达到四十余次,涉及人数达百万人次,考试报名种类涉及专业技术人员、国家计算机考试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报名三大类十余种,目前均采用网上报名并缴费, 系统正式运行无差错。
参考文献
[1]陈胤, 唐云廷.Linux信息安全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3
江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江苏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两个机制”为重点,以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体来讲,相关工作主要同绕以下几项举措:
以培养“三宽型”干部队伍为抓手。江苏省委着力培养“三宽”型领导骨干,切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把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作为“两个率先”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围绕“十二五”发展对干部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了《2010-2014年江苏省实施“强基工程”工作规划》,实施“百千万”领导干部培训工程、“三个五”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工程和“百万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努力为江苏“两个率先”培养“三宽型”领导骨干。
坚持把最需要学习提高的干部,重点是市、县党政“一把手”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抽调出来参加培训。坚持组织调训与个人选学相结合、党校培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基地培训相结合,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以“公推公选”为突破口,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近年来,江苏每一批公推公选,在制度设计上都有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力求不断完善公推公选的方法和程序。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体现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要求。在民主推荐、现场测评、考核考察等各个环节,民心民意都得以充分体现。二是坚持强化竞争,努力实现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的转变。通过在公平竞争中比较、鉴别和取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靠年头“熬官”、凭关系“跑官”等弊端。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浓厚氛围。在坚持公开运作的基础上,江苏注重在民主推荐范围、评委和考察组成员构成、评分权重设置等方面,力求体现科学性、公平性,确保严密性、公正性。四是坚持择优选用,努力把最优秀的人才用到最适合的岗位上。江苏探索将笔试从所有考生考同一份试卷演变到“一职一卷”,并且在面试前后增加驻点调研、演讲答辩、现场测评等环节,侧重考查选拔对象的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在组织考察中,突出考察和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廉政勤政情况和群众公认程度,最后确定差额人选提交江苏省委常委会票决。
以重视制度设计和突破制度瓶颈为落脚点。江苏省委着力构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新机制,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一是重视制度设计。江苏先后研究下发了20多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初步形成了与《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相配套的制度规章体系。二是突破制度瓶颈。江苏以扩大用人民主为核心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尽管这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以突破,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防止制度陷阱。江苏省委进一步加大“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改革的力度,努力使制度体系体现严密配套的特点,同时确保制度体现“既精简又管用”的特点,不能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四是加强制度统筹。江苏省委文件强调,凡是中央明确的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没有明确的制度要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创新。同时,要注意吸收外地的改革成果,避免重复劳动。五是夯实制度基础。江苏各地高度重视基础问题,要在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定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的细则。同时,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上寻求突破。江苏下一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制度文化。
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总体来看,江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向形成制度体系推进。改革已经从原有的单项性改革,转向以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作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对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探索,将成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目前,干部工作的初步制度体系框架开始形成。
改革的着力点向扩大民主化要求推进。近年来,实施了一批体现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改革。在继续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切实落实群众的“四权”;实行全委会任免干部表决制、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扩大党委全委会在选人用人上的决策民主。
改革的重点向长期困扰的难点问题推进。通过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和干部辞职制,使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有了明显进展;通过延伸干部考察,实行生活圈、社交圈“两圈”考察,降低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风险。通过“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巡视制度、干部廉洁自律档案制度等,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全面推进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制度,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行为,对“一把手”的用人权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改革的深度向精细化方向推进。江苏按照中央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高分低能、成本过高、县(市、区)之间选拔工作无序等问题,江苏各地在认真执行《公开选拔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对干部公推公选工作进行了探索完善。对已实行了多年的公开选拔工作,由原来一种模式,发展成定期分类资格考试、有限公选,上下各级联动联合公开选拔的模式。这增强了选拔干部的科学性,较好地解决了公选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江苏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确保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提升。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就不能开创新的局面。江苏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全省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践证明,思想大解放就会有力地推动江苏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江苏省委从江苏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科学发展上进入认识和实践的新境界,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提升。
紧密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服务“两个率先”大局。一是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党委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二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各级领导班子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中青年后备领导干部。近几年来,江苏大胆提拔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路。近来年,江苏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空前活跃。一是探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工作部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大力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建立健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正常退出机制。三是积极运用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发挥干部考核导向作用。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4
证据暂行规则》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现将《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暂行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告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解仲裁管理处。
二O一O年十月十一日
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暂行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是指仲裁委员会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审理过程中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材料。
第三条 仲裁证据有下列几种形式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八)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
以上证据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第二章 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没有证据或者提供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告知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积极、诚实举证。
第五条 属于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证据一般有:
(一)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
(二)在保存年限(二年)内的职工工资、福利支付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
(三)用人单位建立的职工名册;
(四)在保存年限(二年)内的考勤记录;
(五)对劳动者实施奖惩的资料、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各项决定;
(六)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
(七)其他由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持有或保管的证据材料。
第六条 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或者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应当提供符合仲裁申请受理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七条 在履行合同争议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主张仲裁时效中断、中止的,应对引起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第八条 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对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法规、规章等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持有异议或者予以否认的,劳动者应当提供相应反驳证据。
第九条 依有关法律法规或本规则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承担。
第十条 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表示否认,经仲裁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承认或者否认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仲裁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作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仲裁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的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在仲裁过程中,凡适用本条规定的,应由仲裁庭作出笔录并交由当事人确认签字。
第十一条 对当事人无异议,但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仲裁委员会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有关证据。
第十二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一)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自然规律及定理;
(三)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四)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认定的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认定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
(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十三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仲裁委员会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第十四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应当说明来源,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证据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提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内形成的证据,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第十五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十六条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装订成册,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做简要说明,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签收,由接收人逐一审核并注明证据的名称、份数和页数、原件或复印件,接收人和提交人应在证据清单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证据清单应一式两份,仲裁委员会和提交人各持一份。
第三章 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证据
第十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仲裁委员会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军事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决定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
第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申请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书面或者口头通知当事人或代理人。
第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依法调查取证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
第二十条 调查人员收集的书证,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复制件。是副本或复制件的,提供者应当作出说明,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
第二十一条 调查人员调查收集的物证应当是原物。被调查人提供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品或者照片,提供者应当作出说明,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
第二十二条 调查人员收集计算机数据等电子数据信息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员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调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制作经过。
第二十三条 摘录有关单位制作的与案件事实相关的文件、材料,应当说明出处,并加盖制作单位或保管单位的印章。摘录人和其他调查人员应当在摘录件上签名或盖章。摘录文件、材料应当保持相关内容的完整性。
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并向被调查人出示仲裁员证,调查材料应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盖章。
第二十五条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
第二十六条 依当事人申请,仲裁庭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提交鉴定机构鉴定的,鉴定费用由提出鉴定申请的一方当事人向鉴定机构预缴,由对鉴定结论承担不利后果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提出鉴定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未向鉴定机构预缴鉴定费的,视为放弃鉴定申请。
当事人申请鉴定,一般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第二十七条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出鉴定申请或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内不预缴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第二十八条 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仲裁庭应予准许。
第四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二十九条 被申请人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答辩期为被申请人收到应诉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答辩书应阐明其对申请人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被申请人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第三十条 仲裁庭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是仲裁庭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的期限,举证期限为当事人收到举证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庭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供有关证据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仲裁庭审理时一般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以及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庭申请延期举证,经仲裁庭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申请人增加、变更仲裁请求及被申请人提出反申请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仲裁庭应当重新确定举证期限。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案件,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仲裁庭认可,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
第三十四条 证据交换应当在仲裁员的主持下进行。
在证据交换的过程中,仲裁员对当事人无异议的事实、证据应当记录在卷;对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
第三十五条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在举证期限届满后,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天)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六条 举证期限届满后,经过证据交换或仲裁庭开庭审理,仲裁庭因查明案件事实需要,针对某一特定事实或特定证据或者若干特定原因,可要求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补充提供证据和反证据,并酌情指定补充证据的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天。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证据的,承担不利后果。
第五章 质证 第三十七条 证据应当经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仲裁庭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三十八条 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的有无以及证明力的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第三十九条 涉及国家秘密、军队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可以不公开开庭,但仍应经过质证,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四十条 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仲裁委员会准许的;
(二)原件或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第四十一条 质证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申请人出示证据,被申请人、第三人与申请人进行质证;
(二)被申请人出示证据,申请人、第三人与被申请人进行质证;
(三)第三人出示证据,申请人、被申请人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仲裁庭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仲裁庭应出示仲裁委员会调查收集的证据,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并听取当事人意见。
第四十二条 案件有两个以上独立的申请事项的,当事人可以逐个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并经仲裁庭许可。
仲裁庭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当事人并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证人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方一方当事人承担。
第四十四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和仲裁员询问。证人质询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申请证人出庭方;
(二)申请证人出庭相对方;
询问和质询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仲裁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证人在仲裁庭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确有困难的,经仲裁委员会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作证。
第四十五条 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第四十六条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仲裁庭的要求,鉴定机构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鉴定人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
第四十七条 仲裁庭应当将当事人的质证情况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仲裁参加人核对后签名或盖章。
第六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四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作出裁决。
第四十九条 仲裁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仲裁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第五十条 认证可依以下方式进行:
(一)开庭审理时,对证据逐项进行认证;
(二)开庭审理时,对数项证据分组进行认证;
(三)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的证据进行综合认证;
(四)开庭审理后,在裁判文书中对证据进行认证。
第五十一条 仲裁庭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一)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三)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四)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五)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第五十二条 仲裁庭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间证据力的大小、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第五十三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五十四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六)未经有权部门确认的电子证据。
第五十五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仲裁委员会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传真件;
(二)物证原件或与物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委员会依照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五)经有权部门确认的电子证据。
第五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
第五十七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确定其证明力。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第三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仲裁委员会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作出裁决。
第五十九条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在申请书、答辩状、仲裁庭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六十条 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仲裁庭对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第六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证人提供的对其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第六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第六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裁判文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
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不在裁判文书中表述。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 本规则未尽事宜,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六条 本规则自二O一O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原《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证据审核暂行规则》(苏劳仲委[2002]3号)和原《江苏省人事争议处理证据规则(试行)》(苏人发[2007]8号)同时废止。
阜阳人事考试网 篇5
http://fuyang.offcn.com
阜阳人事考试网(http://fuyang.offcn.com)
阜阳人事考试网是阜阳市的官方网站,网站公布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等公职考试信息敬请关注阜阳人事考试网http://fuyang.offcn.com。
阜阳市人事考试院主要职责如下:
一、承担全市国家公务员、市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招聘考试的考务工作;
二、指导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的考务工作;
三、依据有关规定,承担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执)业资格、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报名和考务工作;
四、依据有关规定,负责对人事考试违纪人员的处置工作;
五、承担全市有关人事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人才测评和考试方面的调研工作;
六、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阜阳中公教育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6
一、程序安装
双击安装光盘中系统安装程序,计算机桌面出现“江苏人事管理”快捷图标即可。
二、信息输入
在计算机桌面双击“江苏人事管理”,密码输入1,点击确定,系统提示“第一次登陆本系统”,不要更改密码!
1、单位信息输入
系统自动跳出单位信息输入框,请如实填写,然后点击下面“保存”和“关闭”。在输入某项时,如果前面有“*”标记的(除单位名称外),表示该项为选填项,该项后有向下的箭头“▼”,点击该箭头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如单位是主管部门,点击前面方格打勾。(注意:此表中实有人数是指本单位现使用行政编制的人数,编制总数是指编办核定的本单位编制数,表中的“编制总数、定编文件编号、定编日期”等项目要先到编办核实、填写)
2、人员信息输入
在系统主控台中双击“人员信息维护”,按照“增加→录入→保存→增加”的次序完成人员信息的录入工作。具体操作:先点击右下角“增加”,出现“人员信息编辑”框,请如实填写内容。该项后如果有向下的箭头“▼”,点击该箭头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其中出生日期填到年月日,其余时间填到年月。
(1)工作简历信息输入。点击右边“基本子集”中 “基本简历子集”,在第一页中填目前职务的工作简历(此页结束时间不填),第二页开始填由参加工作时到任现职务之前的工作简历,每页只能填一个职务的简历,点下面的“新增”来增加页数,输入完毕后点击下面“保存”和“退出”。如要更改所填工作简历信息,可将左上角的“子集格式”换成“文本格式”即可改动。
(2)学历信息输入。点击“基本子集”中“学历子集”,输入学历信息,点下面的“新增”增加页数。在填写“基本简历子集”和“学历子集”时,该项后如果有向下的箭头“▼”,点击该箭头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待遇级别”栏不需要填写,输入完毕后点击下面“保存”和“退出”。
(3)公务员登记表有关信息输入。点击“基本子集”中“公务员登记表”,在“所在机关意见”栏选择“同意登记”或“不同意登记”,然后点击下面“保存”和“退出”。
三、报表打印
1、“公务员登记表”打印。在系统主控台中双击“人员信息维护”,选择要打印人员,点击前面的方格打勾,再点击下方“页面设置”,打印类型选择“16K正反”,正面页边距设置左540、上270,反面页边距设置左480、上480,然后点击“打印公务员登记表”即可。
2、“公务员登记备案表”打印。在系统主控台中双击“公务员登记备案”,点击右下方“打印”即可,用A4纸打印此表。
3、“人员名册”打印。在系统主控台中双击“人员花名册”,点击左上角“实施公务员法机关人员名册”,再点击右下脚“生成报表”,后点击“打印预览”,最后点击“打印”即可,用A4纸打印此表。
四、数据导出
人事考试存在的不足及创新途径 篇7
我国现行的人事考试主要包括职称考试、招录考试、竞争考试和社会化考试四大类别。职称考试主要为职称评审而服务的, 例如: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各类执业资格考试等;招录考试主要指的是为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 还有为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等;竞争考试主要为党政机关选拔、遴选领导干部而组织的考试, 通俗而言就是内部竞争上岗等;社会化考试涉及领域较广泛, 主要为满足企业招聘、选拔、竞争、评价等需要而进行的考试。
职称考试已历经数十载, 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开展和推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以考代评、评聘分开。自1995年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考试以来, 到现在已建立了54类的职业 (执业) 资格。这一制度开启了人事考试的新篇章, 赋予了人事考试新的使命。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自2000年开始, 各地纷纷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办法》, 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这也是人事考试的又一壮举, 使人事考试制度深入人心。竞争性考试和社会化考试, 是为了适应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 是为了满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以上四种考试, 各具特色, 发展迅速。
人事考试制度及管理不断向着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 人事考试制度逐渐健全,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人事考试的质量是从事考务管理工作的生命线, 如何保证人事考试的公平公正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以我们从业人员应不断强化管理、分析存在的不足, 针对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创新管理途径。
二、人事考试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人事考试工作为国家及社会选拔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运行状态和制度建设之间仍存在不足, 通过深入的分析, 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而可进一步提升和推进管理水平。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 对学历限制过于严格
目前我国人事考试的报名条件, 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晋升人员的学历要求非常明确, 但对个人的工作能力、创造能力等规定较模糊。因此, 现各省市对考试标准的规定也局限在学历和资料方面, 只要两者符合的人员即可晋升。例如:从事工程建筑的人员, 只要从业人员学历达到标准, 并且取得了相关证书, 无论实践能力如何, 都能得到相应的职称[1]。
(二) 论文发表过于形式化
目前好多岗位技术人员若想评职称, 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 就是在规定的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有的明确说明是核心期刊、国家级或者省级期刊多少篇, 但对论文质量仅依靠不同级别的期刊社把关, 评审过程中只重视你发表了多少文章, 在那些刊物发表的, 并没有评判该文章是否具有实践操作性, 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如果评职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就很难得到认可和晋升, 这使很多技术人员感到很困惑。
(三) 职称考试内容及范围有待提升
陈旧的考试模式, 让众多考生难以理解。好多知识与现在社会进步程度脱离, 难以满足社会对集约型人才的需求。例如:计算机考试中一些题目有很多方法可以解答, 但系统设置的只能按照既定方式作答才给分。另外, 计算机考试中的题目在现实工作中应用的较少, 并且计算机考试中的数据库软件是行业淘汰的软件。
(四) 社会各类辅导泛滥, 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职称考试对象多为在职工作人员, 因平时工作及生活琐事较多,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考试内容, 特别是计算机和外语, 好多年龄偏大的人对计算机和外语有抵触心理, 因为好多人可能多年没有系统学习过外语了, 使他们身心疲惫。因此, 好多人借助社会辅导班, 通过强化学习或者押题去应付考试, 其实自身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提高。而这些助考班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不惜违法乱纪, 使用高科技作弊工具、帮考、替考等手段扰乱考场纪律, 影响考风考纪, 使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2]。
(五) 人事考试法规制度不健全
人事考试虽然在我国已实行了20多年, 但到目前为止, 人事考试制度尚存一定的缺陷, 各个考试机构或者单位虽已设有相关法规和处罚标准, 但具体施行过程中, 尚不具有普遍意义, 且权威性、威慑性不强。
三、对人事考试创新改革的建议
(一) 考核重心从学历向能力转变
对评职人员的考核, 应适当放宽对学历、发表论文、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的要求, 重视应试者日常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评审, 将创新能力和取得的成果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内容。
(二) 加强对考生的考前教育
在考生进入考场前, 要认真阅读考场规则, 并同时签订遵守考场纪律的承诺书, 这样可以对考生起到一个约束作用, 在此过程中, 监考人员应宣读考场纪律规定及违纪行为的处罚, 营造一个严肃、严明的考场环境, 为考生树立正确考试观,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应端庄态度。加强考生对考场纪律的认识及违规行为需承担的后果, 对那些想作弊的考生起到了警示作用[3]。
(三) 加强考场纪律管理, 遏制违规行为
职称考试部门是考试工作的组织者, 是纪律的维护者, 是保证考场纪律和考试质量的工作人员。考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考试工作质量。但因没有固定的考场和管理人员, 致使考场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多数聘请当地教师作为监考人员。这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难以保障考试管理人员的公平性, 在考试过程中, 经常出现监考人员管理不严, 导致考场纪律混乱。所以应加强管理、培养一支专业考试管理团队, 提高监考质量, 树立良好形象,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抵制外界不良风气。
(四) 考试内容应与时俱进
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 使考试内容与现实生活、工作相协调, 适当增加一些能丰富、提高广大考生知识运用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内容, 吸引和提高考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适当增加考试范围, 增加命题灵活性, 减少考前押题现象。
(五) 完善人事考试制度体系
人事考试管理的原则是公平、公正, 也是人事考试的生命和灵魂所在。其中这一原则本质蕴含着严肃性和神圣性。正常人事考试的规范制度不能仅局限于规章制度的约束, 而是需要法律来硬性约束。从国家角度来讲, 建立考试法和制度, 是符合法治社会的精神和要求的, 是引领人事考试工作步入正轨的依据。
人事考试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具体规范人事考试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明确考试主客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法治层面上对泄题舞弊行为作出明确统一、严密谨慎的惩罚措施。用法律的刚性来约束。铸造公平、公正、合理的考试环境。
四、结束语
人事考试对广大应试者及从业人员非常重要, 人事考试部门应该不断完善考试制度, 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要从根本上重视考试不断创新, 完善考试制度和管理方法, 净化考场环境, 确保考试质量, 为社会服务, 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雅.转型发展时期人事考试管理的创新途径探讨[J].现代商业, 2013 (23) :84
[2]肖红.论职称考试存在的不足及改革策略[J].商, 2012 (17) :240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8
1学业水平考试特点
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已进行了2次(2007年和2008年),根据2次考试卷来分析,学业水平考试有以下特点。
1.1考试范围符合课标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了一纲多本,多级管理,在江苏省高中生物选用的教材有人教版和苏教版,两套教材在编写内容、编写风格、教材体系上有较大差别,如何才能兼顾到使用这两种不同教材的学生呢?试卷编制者跳出教材狭隘的视角,紧紧抓住《课程标准》这个课改的指南,一切从课标出发,编制试题,设置情景,使用不同教材的学生都在公平的前提下考试。
1.2难度符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是必修水平考试,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不是选拔生物学人才,而是依据课标对学生生物学学业水平进行考核,这个标准不因每年学生人数而变动,应具有稳定性,考试难度也应低于高考。因此,江苏省考试院制订了相应考试说明,规定基础题、中等题和难题比例为7:2:1,以利于学生复习。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是江苏省高考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它与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它的成绩划分成A、B、C、D 4个等级,因此学业水平考试也应有一定的区分度。2年的实践证明,考试达到了要求。学生普遍反映,学业水平考试及格容易,考A不容易。
例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知识点,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要求都是B,都属于理解要求。
在2008年学业水平考试中是这样考的:
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在2008年江苏高考中则是这样考的: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学业水平考试对“理解”的要求是:①概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②正确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基本事实;
③解释有关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高考对“理解”的要求是: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照两道题目,可以看出命题者很好地把握了2种考试的难度。学业水平试题背景为与教材相同的突触结构图,学生只要理解课本知识就可答出,高考试题则设置了新的情境,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紧扣了考纲对理解要求的阐述。
1.3考试内容突出了生物学主干知识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只考必修部分,必修部分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参加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大多为文科学生,因此考试突出了对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生物学知识。通过对两年来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分析,可见生物学主干知识占据了绝大分部,体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宗旨(表1)。
从两次考试中可以看出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基本规律、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是考查重点。一方面这些知识是生物学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体现了生命的运动性,可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突出了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避免了单纯对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10%的难题也主要分布于这些知识点中。
在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规定100分值的试卷中对实验内容的考查占10分,2次考试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规定。2次考试中,选择题的最后2题都是实验题(占4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在简答题最后都是一道实验设计题。2007年要求学生完成对婴儿奶粉中蛋白质含量鉴定的实验设计,2008年要求学生完善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步骤,写出实验结果并对结果分析。这两道实验题难度相差不大。
2应对策略
2.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江苏省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其中占70%的基础题是“记住并描述、识别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属于回忆性的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一个人文或社会科学专业的现代公民应该了解的生物科学常识,属于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的范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加强主干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突出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学习,突出基本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形成生物学基本概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在总复习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上先让学生自主复习,边看书,边与考试说明、笔记进行比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看书后的收获,哪些重要的、不懂的、错误的或该补充的,最后再由教师重点点拨,归纳提高。这样的课堂容量大,进度快,收效大,很受学生欢迎。然后教师以考纲为纲,要求学生自检、同伴互检、小组抽检,保证全体学生对知识点全部达到准确描述的要求。
2.2强化知识价值体验
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在考查学生“三基”的同时,要“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8年学业水平考试第38题以人体健康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内环境知识来分析与人体稳态相关的生活问题,如食物过咸、饮水过少、不吃早餐,人体如何自我调整,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爱,同时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出发,设置教学情境,要关注学生面临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价值的体验,使科学与人文共融合,科技同社会齐发展。我校是女子中学,以培养“才女+淑女”为目标,部分女生片面追求“形体美”、“骨感”,就餐时只吃菜,不吃饭,个别学生因此造成低血糖和精神性厌食,影响健康。教师就在课上介绍了糖类、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对糖类、脂质有了正确认识,留下了深刻印象。阜阳假奶粉事件曝光后,教师及时将它引入课堂,并在研究性学习中展开了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2007年学生走出考场,高兴地对我说,考试的压轴题是曾经做过的蛋白质鉴定实验,做题时实验过程历历在目,就像在写实验报告。
所以在生物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注意将所学生物学知识与技术和社会问题相联系,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阳关的个人决策,学习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体验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3促进学科观念形成
学业水平考试发源于原来的毕业会考,作为正常学习的学生都应通过的考试,它的难度不可与高考相提并论,但教师却不能将教学追求仅仅定位于使全部学生通过考试,而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学科观念。所谓学科观念,就是隐含在具体生物学知识之中的观念、思想与方法。学生离开学校、具体的生物学知识可能会遗忘,但在学习中形成的学科观念,思想与方法却能长久保留,受益终生。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 篇9
实施细则
浏览次数:8020
第一条 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打造阳光人事,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推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供需主体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省政府关于批转省人事厅〈江苏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发[1999]99号)、省人事厅《关于在省直事业单位推行人事代理制度的通知》(苏人通[2002]99号)、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规范省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流程的通知》(苏人通[2005]16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人事代理单位公开招聘范围系指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的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类新进人员。
第三条 除特殊情况外,人事代理单位新进人员原则上必须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省属事业单位新进在编人员,公开招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提前一个月将拟定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公告、实施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核(政府直接管理的单位直接申报)后,由主管部门报省人事厅综合计划处审批。
(二)省人事厅综合计划处将经审批的招聘公告在江苏人事网、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等网站公开发布。
(三)单位、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接受应聘,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确定人选、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下同)。
(四)单位、主管部门到省人事厅综合计划处办理《江苏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计划凭证》。
(五)新进人员系流动人员的,单位、主管部门填写《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流动人员登记表》(一式三份)、《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连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江苏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计划凭证》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进编及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主管部门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江苏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计划凭证》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毕业生报到后,单位、主管部门填写《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三份)、《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进编及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单位、主管部门按要求到江苏省人事厅流动调配处办理调动手续,凭江苏省人事厅调令及填写的《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和人事代理部办理档案转移及合同鉴证手续。
第五条 省属事业单位新进非在编人员,公开招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将拟定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公告、实施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核(政府直接管理的单位和经主管部门同意自主使用编外人员的单位直接申报)后,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
(二)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将经审核的招聘公告在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公开发布。
(三)单位按规定程序接受应聘,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确定人选、公示。
(四)新进人员系流动人员的,单位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毕业生报到后,单位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合同鉴证手续。
第六条 部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将拟定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公告、实施方案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
(二)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将经审核的招聘公告在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公开发布。
(三)单位按规定程序接受应聘,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确定人选、公示。
(四)新进人员为在编且系流动人员的,单位填写《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流动人员登记表》(一式三份)、《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连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部属单位用人计划证明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进编及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为在编且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毕业生报到后,单位、主管部门填写《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三份)、《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进编及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单位按要求到江苏省人事厅流动调配处办理调动手续,凭江苏省人事厅调令及填写的《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和人事代理部办理档案转移及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为非在编且系流动人员的,单位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合同鉴证手续;新进人员为非在编且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毕业生报到后,单位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式三份)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合同鉴证手续。
第七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将拟定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公告、实施方案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
(二)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将经审核的招聘公告在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公开发布。
(三)单位按规定程序接受应聘,进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体检、确定人选、公示。
(四)新进人员系流动人员的,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新进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
第八条 企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将拟定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后在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公开发布。
(二)单位确定拟录用人员后将人员基本情况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公示。
(三)新进人员系流动人员的,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新进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填写《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连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到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
第九条 人事代理单位公开招聘人才,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外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不得有欺诈行为或采取其他方式谋取非法利益。
第十条 人事代理单位部分岗位采用其他合法方式招聘人员的,需作专门说明,并将拟录用人员基本情况报人事代理部审核公示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人事代理单位新进人员公示除在单位其他信息渠道发布外,应同步在江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公示发布。
第十二条 人事代理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还需在上一年度年底之前填写《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表》,加盖单位(主管部门)公章后报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审核,作为单位当年度接收毕业生的依据。第十三条 人事代理单位在发布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公告后,参加省人事厅组织或参与组织的集中招聘活动接收的各类人才,视同履行公开招聘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新进人员有特殊情况的,单位、主管部门需另行书面说明。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1、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流动人员登记表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备案表
3、部省属事业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4、部省属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5、企业单位招聘公告样本
【江苏省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
江苏人事厅文件-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08-26
江苏省实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细则09-09
江苏省教师证考试网09-27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10-18
江苏省二级vb考试11-19
江苏省专转本英语考试07-26
上半年江苏省高级焊工考试题10-23
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06-18
江苏省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考试资料范文09-22
江苏市场监管考试真题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