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

2024-09-22

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共10篇)

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 篇1

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

1、学会检修

参与每台设备每次的检修,通过参与检修了解设备结构、原理、性能、检修方法,学会修设备是当好技术员的基础,不会修设备的技术员,只能是一个三流技术员,很难出头的。不要怕吃苦,不要怕脏怕累,不要以为你是大学生就看不起工人,要和他们打成一片,诚心拜他们为师,通过参与检修与检修工建立感情,师傅们看你舒服就会帮你不会为难你,会给你传授检修技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技术。

2、拿好尺子

测绘是技术员的基本功之一,测绘零件的关键在于测量尺寸的精确性要好,有的配合是标准是,基本尺寸测到后查标准就可确定,但有的是靠测量到尺寸后根据配合要求重新确定零件尺寸。测量尺寸不准,是当不好技术员的,你出的加工件图尺寸频频出错误,大家都看不起你,这个技术员你就不用再想干下去了,测量的准确度高是靠练出来的。

3、记好笔记

一是要做好每一次的检修笔记,特别是关键设备及关键检修过程,这是你下一次检修时的重要经验及检修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要做好每次测绘的记录,每次测绘都要认真保留好底图及测绘数据,这是你下次搞同一零件测绘时的最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参考上次的尺寸,会减少出错误的机率。笔记要用专门的本子分门别类记录并保存好,电子文档及图不要只存在电脑上要注意用硬盘保存好(最好是刻成光盘)。这都是你积累的财富。曾经有一位设备技术员的工作记录本有人出3000元(15年前的事啊!)

4、不懂的问题不乱表态、不说大话空话

搞不清楚的问题不要先乱表态,黄话说多了就失去别人的信任了,搞不清楚先查资料并请教有经验的人,多交流,请教人要虚心,但也不能事事都因怕说错而不敢发言,最好平时多积累,事前先准备。

5、执着但不作错误的固执

搞技术的人要执着但不要固执,一般搞技术的人有了几板斧后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固执,如果你的意见是对的你固执还好,但如果你的意见不对,又一味坚持,会害人害已,要不为什么会说做人难呢?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特别是有经验的师傅的意见,对你的决定只有好处。

6、掌握现场信息

经常对你所辖设备全面巡检,对重点设备点检到位,掌握现场信息。

7、学习标准规范

当技术员必须学习熟悉掌握相关标准规范,要宣贯并执行好标准规范,这样就不会出大问题

特别是涉及安全问题的事更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

8、搞好备件管理

要尽量熟悉备件,尽量做到对所有备件都认识,掌握备件信息。

9、搞好技术基础管理

设备档案是靠积累,要不断补充完善,尽量不要欠帐。

10、注意培养责任心

遇事不要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没有责任心甭当机械技术员!

11、要懂一点工艺

找机会学会工艺流程,能学会操作设备更好但不要真去操作。

12、把企业当你深造学习的学校,全面学习你在企业所能接触的东西。

以上都是金玉良言,总之想当一名普通技术员混混日子不难,想当好一名有前途的技术员要好好下一番功夫才行啊!

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 篇2

1 机械加工的原则

为保证机械加工的质量,对机械加工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1.1 粗加工与精加工要分开进行。

在粗加工过程中,切削量大,工件所受的切削力和夹紧力大,导致发热量多。在粗加工中,加工表面往往会出现显著的加工硬化现象。另外,由于工件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如果粗加工和精加工连续进行,会使工件内部的内应力发生变化,这样就会使精加工后的零件精度不准确。对于某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要进行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以消除工件的内应力保证加工的精确度。

1.2 合理地选用设备。

粗加工的作用是切掉加工余量,对加工精度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在选择粗加工机床时,要选择功率较大、精度不太高的机床,而进行精加工时则要选择精度高的机床。粗加工和精加工在不同的机床上进行工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设备能力,而且能够延长精密机床的使用寿命。

1.3 在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中,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工序根据不同的目的,工序进行的时间也不一样。如在进行退火、正火、调质等改善金属切削加工性能的工序时,一般在机械加工前进行。时效处理、调质处理等是为了消除内应力,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渗碳、淬火、回火等目的是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之后进行。另外,如果热处理后工件出现变形的情况,还应该进行最终加工工序。

2 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机械加工时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加工后的工件与标准工件之间出现一定的误差。在机械加工中,误差通常用加工精度来表示。加工精度是工件经过加工后的尺寸、形状和相对位置与标准尺寸、形状和相对位置相符合的程度。误差与加工精度成反比关系,误差越大加工精度越低,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所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由于加工方法、加工工具、加工操作者个人的技术等影响,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与标准不会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加工的工具,如机床、刀具等,加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加工技巧也是误差出现的原因。总的说来,以下四个方面是导致误差的重要原因:

2.1 机床的几何误差

在工件加工时,很大一部分工作要通过机床来进行,机床的精度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具有决定作用。在机床的各种配件中,以下配件对工件加工精度存在较大影响:

(1) 主轴。机床主轴的主要作用是用作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在主轴工作中,如果出现主轴回转误差,将改变工件或刀具的用力方向,使得工件的加工精度受到影响。

(2) 导轨。导轨是确定机床部件位置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导轨如果出现误差,会使机床的部件出现误差,相当于整个机床处于一种不标准的运作状态,这样就完全失去了精度控制能力。另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也会使导轨的运作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件的精度。

(3) 传动链。传动链是机床的传递部件,主要用于传送工件。传动链误差一般出现在传动链始末两端,在传送过程中,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的误差能够改变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加工精度出现误差。

2.2 定位误差

在进行机械加工前要对工件进行基准定位。在加工之前,在工件设计图上的工件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是加工的基准。在加工前要对加工图进行仔细对照,保证所用的定位基准与实际基准相符合,否则就会出现误差,而这种误差在加工之后很难进行更改或弥补。另外,影响定位不准的因素还有定位副,定位副由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构成。如果定位副制造不符合标准,会使在加工过程中定位副间出现间隙,从而使得工件的位置移动变得难以控制,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2.3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

受力变形是加工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而变形对加工精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由于受力而发生变形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是工件刚度。在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比机床、刀具、夹具的刚度低,那么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会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变形。

二是刀具刚度。如果刀杆刚度差,刀杆受力后就容易变形,进而对孔加工精度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机床部件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一般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测定。当机床部件刚度不符合要求时会出现在热力加大等原因下出现变形,影响加工的精度。

2.4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长时间运转,使得产生大量热量。而热量的增加会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据不完全统计,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在工件加工总误差中约占50%。在工件加工中,机床、刀具和工件本身会因为受到热源的作用,使温度升高,并向周围散发热量。热量的增加会使工件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到加工精度。

3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为了更好的提高加工精度,减少误差,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应加大研究力度,提出解决误差问题的新方法。现就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3.1 减少原始误差

在对工件加工前,对机床、刀具、夹具等进行细致检查,保证他们本身的精度。根据误差出现的原因,如控制工艺系统变形产生、刀具磨损、内应力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准确的控制。例如,定时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发现刀具出现磨损并会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时,要及时更换刀具。

3.2 误差补偿法

有些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是很难避免的,有些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采取误差补偿法和误差抵消法以控制加工误差。误差补偿法是根据出现误差具体情况,为了弥补这种误差,制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新误差必须要能够抵消原始误差,否则反而会增加误差。误差抵消法是误差补偿法的一种,因为它只对原始误差中的一部分起作用,也就是可以抵消原始误差的一部分。

3.3 分化原始误差

分化原始误差是将误差分成若干部分,对各个部分进行误差控制,进而减小误差。例如,为缩小尺寸误差,先对工件的尺寸进行测量,测量之后对工件按照尺寸进行分组,分成n组。这样在每个组中工件的尺寸范围就缩减为原来的1/n。在进行加工之前,对各组的误差范围进行测算,使得各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中心基本一致。根据工件尺寸分散范围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由于缩小了整批工件的分散范围,使得误差减小。

3.4 转移原始误差

转移法是将原始误差从误差敏感方向转移到误差非敏感方向上去。因为敏感性较强的原始误差对加工的精度影响较大,而敏感性较弱的原始误差则较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将敏感性较强的原始误差转移到加工误差的非敏感方向,则可大大提高加工精度。

4 结语

在机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误差的发生,将误差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只有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加工误差,从而有效提高机加工的精度。

摘要:机械加工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有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但有些误差使加工精度下降, 影响了工件的质量。所以有必要对如何减低误差, 提高加工精度进行研究。本文就误差的产生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误差

参考文献

[1]赵明光.易红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第2期.

[2]郑堤, 谢新兰.李湘多模糊控制方法在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技术经济.1997年第3期.

[3]陈伟加强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的措施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第12期.

[4]瞿继九.合理确定机械加工余量的意义科技资讯.2010年第12期.

如何做好机电设备技术管理 篇3

【关键词】机电设备;控制;管理

1.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确保机电设备的良好性能

1.1加强新购电气元件、仪表仪器和机械零件等材料的入库管理。据统计,机电设备很大一部分故障是采用了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材料造成的,给公司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所以在日产的工作中,材料入库管理不能忽视。在材料入库前一定要把关,认真检查材料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和相对应的说明书,便于日后安装使用,认真检查型号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材料是否完整、完好方可入库,入库后按照管理要求做好分类管理。

1.2加强日常保养,使机电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减轻机电设备磨损和非正常损坏。据统计,机电设备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由于机电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电设备故障。所以在日常保养中,一是要合理选用润滑剂,要根据机电设备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润滑剂类别,根据机电设备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机电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润滑。

1.3在使用中,要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机电设备,不能在超过机电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电设备承受的负荷处于较为平缓的变动,杜绝野蛮操作机电设备。

1.4树立“精心养护,保质维修,养修并举,安全高效”的理念,纠正“重使用、轻维护、少保养”的错误做法,加强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日常工作的管理。

1.5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电设备故障。

1.6加强维修管理,采取“计划维修 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结合的维修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杜绝机电设备带病作业。经验表明,严重机电设备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较小的故障引发的。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存在侥幸的心里。因此,在维修方面,一是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切不可认为小故障不影响使用,为了赶任务让机电设备带故障作业,最后小毛病拖成了大故障,不但增加了修理难度,又延误修复工期,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严重时可能造成机电设备突然报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就是减少和防止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

1.7抓好机电设备设施“五定”管理工作,落实机电设备现场交接班制度,尤其是大型机电设备的动态检查。交接班人员要做好交接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金属结构是否裂焊、变形、腐蚀,钢丝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特别是重要受力构件及要害部位的检查,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1.8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规范操作、爱护机械的意识,公司相关部门要组织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机电设备理工的技术比武,通过比武,营造员工学习技术的氛围。通过学习、宣传等多种渠道及措施,培养、树立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杜绝违章操作和机电设备带病作业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减少设备的不合理损坏及机损事故的发生。

1.9制定机电设备使用管理考核制度。技术管理人员根据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制订考核细则,对在机电设备管理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评出先进并给予奖励。让大家能感受到机电设备管理不仅仅是公司层面的口号,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到个人的得益,增强大家积极投入机电设备管理,形成你追我赶,你跑我飞的氛围。对在机电设备管理表现比较差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教育,甚至给予处罚,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主动的参与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

2.加强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管理

2.1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制订年度指标,经公司领导等相关人员研究通过后要并下达到各机电设备使用单位,要求部门对公司的指标进行细化后报公司审批备案,年终实行考核,对机电设备成本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机电维修成本超标的单位进行相应的扣罚。

2.2按指标抓好机电设备修理费和材料费的监控,节约修理成本。下指标容易控指标难,技术部门一方面严格审查各单位的修理材料费计划,严密把关,分清轻重缓急和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把费用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组织维修人员修旧利废,克服动不动就换总成的坏习惯,反对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现象。

2.3各机电设备使用单位维修时应厉行节约,在安全性能及使用性能达到满足要求时要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按公司文件规定,打到一定金额的总成件更换必须报技术部批准。另外采购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材料和零配件的质量。

2.4加强原始资料记录工作,各单位实行如轮胎、润滑油等易消耗材料单机记录,对消耗大的机电设备必须停止使用,分析原因,制订对策。

2.5大力提倡技术改革创新,推广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以达到节约成本的要求。加大技改力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要本着为生产服务的宗旨,鼓励广大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保证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有效地节约了成本。

3.机电工程质量控制

3.1施工准备阶段的質量控制 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有的材料、设备进行考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下转第136页)(上接第134页)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3.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施工日志。

4.总结

浅谈如何做好设备管理 篇4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日益朝着高速、精密、重载、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如何科学、经济、安全、可靠和高效地发挥机械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工作的快速发展,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设备管理工作中亟待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设备管理的含义

设备管理,从广义上讲,是指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即进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进行对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的职能如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

设备管理是一个单位的重要部分,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对单位当前及长远的工作起着保证作用。

二、钦北管理所设备管理现状

广西沿海高速公路管理处刚成立的时候,没有设立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放松了设备管理工作,自成立设备科和所设立专职设备管理员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基本上改变了整个沿海处设备管理的落后面貌,其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设备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规范,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设备科成立后

为有效地促进内部设备统一、科学的管理,更好地完善设备的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和现代化管理,更有力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技术装备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制定了《设备管理办法》,《工程机械管理办法》,《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办法,以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专机专人负责的制度,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还制定了机械设备月度检查和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学习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安全生产。2、逐步实行以状态监测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也随着不断地更新换代,高科技含量的机械设备陆续替换不适应现代发展的落后机械设备,不断创新与进一步完善、提高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换的原则。同时还根据我所资金短缺,相当一部分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技术状况相对较差的现象,采取“计划维修”与“状态维修”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

3、积极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由于有些机械设备使用时间较长,相对来讲,技术性能、安全可靠性也较差,以及个别机械设备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为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我们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及时排除,坚决杜绝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设备现代化管理程度。

人是设备管理的决定因素,人才是现代设备管理的支柱。基于钦北高管理所目前的情况,决定了我们并不普遍要高层次的人才,自然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学历没有太高要求,这就导致了操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为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程度,更好为各项工作服务,要大规模地换人是不现实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部分操作人员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还是有一技之长。为此,我们要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重点做好职工的再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全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篇5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直接用于提供检测结果或辅助检测的进行,是实验室的重要资产,也是重要检验工具,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

需要购置仪器首先提出申请,报有关领导批准。调查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质量保证能力,了解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和使用情况,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二、仪器设备的验收

按订货合同核对所到货物正确无误,仪器设备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系统软件和备件清单齐全。根据仪器性能指标说明书制定相应的方法,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单机或系统进行实验,证明该仪器设备各项技术参数能达到规定要求。并保留测试的原始记录。

三.仪器设备的建档

仪器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如下:①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的名称、制造商的名称、仪器型号、出厂编号、存放地点、生产日期、实验室使用日期;②随机技术文件,包括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③验收

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合格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损坏、故障及维修情况和报废单等。

四、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

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检定/校准”状态,使仪器的状态一目了然,便于管理。状态标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①绿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具有正式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和校准合格报告,处于正常使用状态。②黄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处于使用状态。③红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已经损坏或经校准不合格,处于停用状态。

五.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凡是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仪器设备,都应由指定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易变动、漂移率大,环境要求较为严格或使用较为频聚的仪器设备需考虑进行期间核查,通过期间核查,一旦发现产生偏离,要及时采取维修维护等措施,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期间核查的方法,一般可利用考核盲样、标准物质验证或加标回收的方法进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达到要求便可使用。期间核查的时间,在两个周期检定日中间和出现可疑数据情况时进行期间核查,以确定仪器设备状态是否正常,核查人员应做好详细记录。经过期间核查证明仪器设备有问题的必须进一步分析,如确定其性能不合格,仪器出现故障,应贴上停用标识,尽快对仪器进

行维修,以免延误仪器的正常使用。

六.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

如何做好技术员(整理版) 篇6

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

首先,干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想吃这一碗饭,就要静下心来,多看、多问、多长个心眼,你可以把这一段经历当作跳板,但不能把工作不当回事。允许你不懂,但不允许你不懂时不问,自做主张。

问我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时,我告诉你: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隐蔽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但一开始只要跟着工长完成工长交办的任务就行了。

先说放线,专职测量员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握吊线坠的基本功,不能老依靠经纬仪,不可能也不现实,再一个住宅和办公楼建筑定位放线简单的多,工业厂房就要复杂的多了。

放线量尺寸时一定要杜绝用小尺一尺一尺(工地上常用3米尺、5米尺)的量下去,免得误差累积。另外,两点高差较大时,一般量斜距、测两点高差用勾股弦定理计算求的通常误差小的多。记住学测量时老师讲的几个要点:先整体、后碎部;常复核,前一步工作没做复查下一步工作不能进行;测量步步要经过检核。

测量放线在施工时尤其重要,你的一点疏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在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并不象在学校测量实习时量距有前尺、有后尺、有读数、有记录那么正规,往往是工长和技术员两人就去放线,再就是现场随手喊个工人来帮忙,这实在是不合适,你不能要求项目经理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陪你定位,但你必须做到慎之又慎,尺前尺后来回跑。工地上给标高一般也是技术员的事,你看水准仪,扶尺可就不一定是谁了,要注意塔尺前后俯仰对观测结果影响很大,再一个就是塔尺下对点时非专业人也是不好掌握的,如果你不反复叮咛,差个3~5毫米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句话是工地上流传的,虽然不完全对,但可以算是搞测量人自我保护的法宝:“三角要小、线要粗”,意思是给完标高描红三角(▼)时不要描的太大,弹墨线时墨线要粗一点。

作为工地技术员,水准仪、经纬仪、墨斗、线坠的使用操作是一定要熟练的。再说材料计划,不管预算员是否提了,作为技术员你必须自己动手再算一遍,你算实际用量,不要看预算定额的含量,定额是综合各种工程类别编制的,有些定额子目中的含量实际施工用不了,有些反而不够,比如瓷砖大理石,设计已经给定尺寸规格,你可以实际排一下包括需要切砖的半块砖的数量,只要你用心了,你就可以把数量提的很准确。这样施工时你到现场检查时就会胸有成竹,就可以一下发现问题。

现在钢筋设计一般都采用03G101图集,刚刚学过钢筋混凝土的课程,应该比别人熟悉的快吧,提钢筋用料时,要注意钢筋接头的量。

如果自己设混凝土搅拌机时,水泥一般按预算预提,待混凝土配合比单出来后,按实际每立方用量调整,沙子一般按每立方0.5立方、石子可以按每立方1立方提计划。说说写技术交底,一般来说,技术交底的通病就是抄书多、抄规范多,能指导施工的不多。我的经验是对施工工艺、施工步骤不清楚时还是多抄些规范要求,可以让别人说你的交底是死搬硬套,指导不了具体施工,但总比让别人看了说你不懂、说你讲外行话要强。再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交底是要进交工资料的,所以绝对不允许有违背规范的话。毕竟有些是可以

去做但不可以写出来的。想提高的话,你应该多看看工人的操作,看看有哪些没按书上的去做,对质量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自己一定要记下来做个总结。

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在一些正规的单位是取样见证人、材料员会同监理共同完成的,作为技术员也应该参与,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自己翻看规范、规程死记硬背的知识远不如实际经历过的记得牢,比如钢筋机械性能试验试件的选取,不能图简单从钢筋端头截取,一般要截去1米左右后再取样,是因为要消除钢筋生产热轧时对端头的影响,要注意现场取样复检的宗旨是随机取样,使每组试件能真正有普遍性,代表性。如果钢材供应渠道有可靠的保证,并且是长期合作信誉度很高,也可以在1根钢筋上把该规格的钢筋试件一次取完,毕竟省得钢筋配料时人为增加接头,造成材料的浪费。但要记住合乎标准规范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在业主和监理面前不管你自己觉得关系处得多么融洽,你永远不能在你没有按章行事时说实话。当然,对于新技术员来说,最好还是严格遵照规范要求去办,第一好处是自己心里塌实,第二给别人一个做事认真的印象总是不错的。

水泥取样一定要按规范要求从任意10袋中各取一点混合后送检。好处是给试验室提供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使出具的配合比单更经济,更科学。

现场质量检查、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的是看起来简单,其实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在现场呆时间长了,就可以哪些地方是关键,重要的是提前预控,既成事实后拿着仪器挑毛病是项目经理和操作工人最反感的。你辛苦了半天,把检查结果汇报给主管领导和项目经理时,往往是没有好脸色的,客气一点哼一声说知道了,不客气马上给你噎个半死:“原来你干啥去了?”

隐蔽资料的填写、包括施工日记写写划划的事,那就是你秀才份内的事,不要跟某某说这该谁来做、那不应该是技术员的事,要把每天别人休息、喝酒时你还得写一天来的进度、机械运转情况、人员安排情况等等当作是一次免费学习的机会。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的,想想某某事是如何处理的,少发表言论,多揣摩人家调配人员的技巧、跟监理周旋的结果。要树立是为自己独立干工程打基础的志向。牢骚于事无补,你的辛苦和付出会有人看到的,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工人的尊重是你干好技术员工作的第一步。

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

钢筋下料单的审核你必须要参与,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习惯做法是钢筋料单由钢筋工长负责,你要一份自己核对一下,主要是钢筋接头的位置是否合理,在脑子里把他料单上的钢筋排一下,对照设计图纸,看看有没有遗漏,看不明白就去问他,这没有什么丢不丢人的。要想干好技术工作,就首先要自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周围的人认同你,必要时可以倚小卖小。

干技术员的阶段是搞施工打基础的阶段。施工现场的实际经验的获取和累积,人际关系的基本架构的形成,包括自身处事做事的风格的确立,都是在这一阶段。

施工现场免不了喝酒,内部沟通需要喝、请甲方监理也要喝,如果你能喝1斤你只说喝半斤,如果你喝不了半斤干脆就说滴酒不沾,不管你的领导还是同事,说成天花也不喝,因为施工方是逢酒必醉啊.

在施工管理中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它内容广泛,构成原因复杂,规律性较差,发生的时间长,难以确定其造价。一般由于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而调整的工程造价占整个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的比例,多则接近20%,少则也在6%左右,尤其在技改、技措工程中所占比例更大,大都在2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了40%。因此,重视和搞好这项工作是施工单位的一项大事,我认为认识和理解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含义及内容是第一大事,才不至于帮倒忙。

设计变更的含义及内容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联络单两种。

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的设计交底会上,经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提出,各方研究同意而改变施工图的做法,都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增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因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工程的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墩、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等等,需改变原设计管道的走向或标高,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联络单。这类设计变更应注明工程项目、位置、变更的原因、做法、规格和数量,以及变更后的施工图,经 方签字确认后即为设计变更。

工程开工后,由于某些方面的需要,建设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方法,或增减某些具体工程项目等,如在一些工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要求增加的管线,再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出设计变更。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面、资源市场的原因,如材料供应或者施工条件不成熟,认为需改用其他材料代替,或者需要改变某些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等引起的设计变更,经双方或三方签字同意可作为设计变更。

工程签证的涵义及内容 :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签证,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施工图预算或预算定额取费中未含有而施工中又实际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如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或无法遇见的情况所引起工程量的变化。

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材料、场地、设备资料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损失。

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决定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变更以及设计错误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返工而发生的倒运、人员和机具的调迁等损失。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由建设单位造成的停水停电,造成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且时间较长,施工企业又无法安排停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技措技改工程中,常遇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面过于狭小、作业超过一定高度,造成需要使用大型机具方可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在发生时应及时将现场实际条件和施工方案通告建设单位,并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此时施工企业应办理工程签证。对于大检修工程、零星维修项目大都没有正规的施工图纸,往往在检修前由施工企业提出一套检修方案,检修完毕后办理工程签证,然后依据工程签证办理工程结算。此时工程签证工作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检修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办理设计变更洽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设计变更洽商由施工方提出,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提交洽商时应注意以下原则:①改了后施工方便了吗?②增加的造价是不是建设单位能接受的?③为了办理结算时免除不必要的麻烦,尽可能以工程变更形式替代材料代用单、与设计沾边儿的可办签证可办变更的一些引起造价增减的结算依据。

一般设计变更的原因有:

①若由于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

②若由于监理单位的失职或错误指挥造成的。

③由于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供应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

④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

办理工程签证的注意事项

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凡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停工、窝工、用工签证、机械台班签证等,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找现场代表核实后签证,如果现场代表拒签,可退一步请他签认事实情况,及工期顺延。并且要马上向你的领导汇报办理情况。

不适合以签证形式出现的如议价项目、材料价格等,应在合同中约定而合同中没约定的,应由有关管理人员以补充协议的形式约定。

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领导、施工技术、予结算等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责权利明确了,才能规范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行为,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2、建立合同交底制度。让每一个参与施工项目的人了解合同,并做好合同交底记录,必要时将合同复印件分发给有关人员,使大家对合同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划清甲乙双方的经济技术责任,便于实际工作中运用。

3、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费用都属于预备费的范畴,但是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是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就应该设计单位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所发生的费用按设计变更处理。属于工程签证的由现场施工人员签发,所发生费用按发生原因处理。

4、提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关。

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是建筑工程产品在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场施工人员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努力吧,朋友。

如何做好技术员之二

在学校学的不一定都能用上,所以你不用上火。到工地以后先熟悉一下图纸,然后你自己带个小本,把不会的都记下来,你在学校不能什么都没学吧,多多少少的 你自己翻翻书 也有能解决的 剩下的 你就问师傅。不要顾及脸面,说什么大学生什么也不会,没事的,现在工地上的人也都明白大学生在学校学不着很多地实际经验。所以你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那样的话就招人讨厌了。

你早点去工地,记住一定要勤劳,不会不要紧,但是不要偷懒,把不懂的全记住,然后别一天问太多,一天问个几个事。剩下等事回家自己总结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没事的时候让师傅给你安排点事,就是跑腿,打杂的事,比如师傅要去什么方看看进度,你就说:“我去吧”。回来的时候把当时工地的样子给师傅描述一边,就行了。虽然这是小事,但是时间长了你自己就能看出问题了。

你一定要做到,对施工图纸熟悉,对整个现场熟悉,到时候你就知道你要问什么了。切忌:多走,多看,多问,在对事物没有100%的了解和肯定的时候 不发表意见。放心去吧。把就当不要脸了,就是不懂就问。什么不懂就问什,谁都得经过这个时候。我在大学学习还是比较好的呢,但是去工地的时候也发蒙。慢慢就好了,对了最重要的事注意安全。

怎样从技术员成长为项目经理?

我觉得刚上班,先什么都不要想。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别人交给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然后就是观察。观察包括一些,别人怎么干工作别人怎么和人交际别人怎么处理难题。在这些观察里,你利用自己的主观判断以下,则优学习之。头一年或半年里什么都不要想,不要忙于决定什么,不要觉得不行就马上换工作。先学会适应,再学习竞争。

搞建筑施工最大的一关就是脏和累。你能适应说明你还比较喜欢这个行业也算适合干。当老板不是说着玩的,如果真正意义上的老板的话,我建议你四五年以内没太合适的机会不要自己干,因为太难了。搞大包的话你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圈子。搞人工承包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过你得考虑能否找来人,找来的工人是否听你指挥。而且你还得承担最后工人工资被拖欠你得垫付的风险。

至于说项目经理我觉得对于你刚参加工作来说属于一个比较遥远又比较近的目标。奔这个目标努力不错,不过应该先定一些近期的,容易实现的渐进的目标。比如先让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然后让自己能独立承担某一岗位工作,比如技术员、施工员等等,然后多看书多学技术,尽快当上技术负责人,这样将来才有当项目经理的希望。

项目经理是一个综合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对人的技术素质、社交、管理等等要求都很高,想当好并不容易。你可以观察观察你所在项目的经理平时都做些什么,好的和不足的自己分析分析,挑好的采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比你老资格的同事可能比较懒散,千万不要跟他们学,因为他们也是从勤奋学习过来的。你刚参加工作,还没有懒散的资格。你得抓紧时间多学东西。

平时没事了多看规范、施工手册、图纸、图集,多复习复习学过的专业课程,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等,这些将来你考建造师都要用,可以提前准备准备。

如何做好机械设备技术员 篇7

1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不规范, 管理制度未完全到位, 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 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 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 设备中存在着隐患, 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 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 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 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 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 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 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 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 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 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劳务工、临时工。这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 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 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 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 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 (使用、维修、保养) 的各种状态下, 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2.1 正确选型, 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 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 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减少机械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 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 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 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 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 在生产过程中, 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 以及机械设备, 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 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3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 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 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 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 上至领导, 下到一般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 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措施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 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 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 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设备的这些特点,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 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 加强保养, 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 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 精心修理, 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摘要:设备的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 抓好设备管理工作, 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 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加强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 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做好农业机械化统计工作 篇8

如何提高全体农机工作者对农业机械化统计工作的认识,加大农机统计工作重要性宣传的力度,增强各级领导对农机统计工作的重视,笔者就当前农机统计工作存在的弊端和统计过程的误区,以及今后农机统计的有效途径和建议提出以下观点:

一、当前农机化统计工作存在的弊端和统计过程的误区

农机统计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从而探索其中数量规律的变量,它着重用于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的研究;让使用者、管理者和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农业机械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现象;农机统计是让农业机械使用过程更系统地,更直接地反映农机使用、管理、科研规律,使农业机械能与国情发展进行更科学地联系。然而,就当前农机统计存在以下几方面弊端:

1.统计加估计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降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业机械由国家、集体经营转变为国家、集体、联户、独户经营后,农业机械的经营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农机经营效益后者较前者好,农机经营管理也出现新的问题;农业机械从购买、使用、管理呈现出无规律、无计划、盲目地进入使用领域。农机经营户在经营,使用机具过程中缺乏管理经验,更谈不上对机械使用进行核算,目前的管理仅停留在机械一年中收入和付出的粗线条管理方式。因此:导致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在实施农机统计过程中只能是:“理论形式上是抽样统计,事实上是估计统计”,因无第一手真实作业记录资料,统计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量、作业面积、经营效益等数据出入大,降低了农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统计人员对机具作用性能不熟习使统计类别精准度降低

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认识,“质”是指机具的本身质量是否同出厂要求相符,使用过程中“质”的反映系数是否与技术鉴定相符。同时“质”还可以是使用中的服务优质,完成机具作业内容优质。“量”是指用数据表示客观规律的变化,农机统计就是以探索客观现象的数量规律,用数量描述农业机械的使用规律,从而反映农业机械“质”的规律,并进行理论研究。然而在农机行业队伍中,由于农机人员专业对口方面,人员配备方面,机构设置方面,爱岗敬业方面的问题,有大多数农机统计人员“三不懂”一是不懂机具作业技术,二是不懂机具性能技术,三是不懂机具作用量的抽查技术。由于“三不懂”造成农机统计的各项抽查比例发生大的误差,使农机统计的类别精准度降低。

3.农机统计工作阶段性行为,对实现农机动态管理的预测率降低

农业机械化统计工作有旬、月、季度、半年、年度等统计时间段,有人员、组织、机械拥有量,农机作业、管理、投入、经营效益、燃油消耗情况等统计内容;有机械耕地、播种、插秧、植保、收获等阶段统计方法。综合上述内容,在阶段统计中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统计指标、计算方式都无法统一,所反映统计情况和问题也都不尽相同。在各地分析统计原因,总结统计经验、制定更合理的收集统计资料方面得不到一致。有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用电话、列表向乡(镇)政府办公室收集统计数据,(因有些地方没有设乡级农机管理站),也有从乡(镇)农机管理站获取统计数据;由于农机统计资料来源不同,造成农机统计数据不一,其真实性也发生变化,阶段性统计没有起到对农机实行动态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所运用阶段性农机统计手法对农业机械进行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和信息方面也降低了预测率。

4.农机统计工作中的误区

农机实行国家、集体、个体经营模式后,在开展农机统计实际调查中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农机经营户提供资料可信度的误区。就目前农机统计调查通常采用直接向农机经营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法统计。随机抽样虽然在抽样过程中不含任何主观因素,抽样误差也可以计算,但是农机经营户提供的统计相关资料,数据不准确,比如在抽查油耗等费用支出时农户总是把支出有意加大,在计算收入时却隐瞒不报,由此支出增大,收入减少;在农机统计资料可信度方面出现人为的误区。二是农机作业量(面积、重量)的习惯误区。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耕地面积大多数按作物收成重量折算面积,折算耕地面积标准一般为600、800、1000kg/亩;如:该块耕地评定为中等地,收稻谷1600kg,按800kg折算一亩,评定面积为二亩;另一块耕地评定为上等地,收稻谷2000kg,按1000kg折算一亩,评定面积为二亩。以此办法类推面积,出现了土地肥力高,收稻谷数量多,而耕地面积少;山垅田土地肥力差,收稻谷数量少,耕地面积大,所以出现优质耕地一亩面积仅八分地,山垅田一亩面积出现1、6亩的怪现象。重量计算式也不尽相同,计算水稻有毛谷和干谷之分,收割时有按袋计箅重量,这些现象给农机统计制造了人为的误区。

二、解决农机统计存在弊端的有效途径和建议

农业机械统计工作是对农机化生产,使用过程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农机化本质和发展规律性。因此,农业机械统计工作更显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据上述农机统计工作存在弊端和误区,笔者就长期从事农机统计工作的经验,结合怎样做好农机统计,提出以下解决农机统计存在弊端的有效途径和建议。

1.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应该与农业机械准入机制相联系

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从2006年开始对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补贴标准从按销售总价格10%~75%不等,补贴力度一年胜过一年,补贴机械种类一年多于一年,可渭国家出其钱,农民受其惠。据了解有大部份省、市、县对一些较新式的机械实行省、市、县层层补贴;就插秧机从中央到地方补贴高达75%,有些乡、村也给予补贴,购买者仅支付10%~25%的购机款即可购到一台新机。再者还有烟草部门为发展烤烟生产,对烤烟种植相关的起垅机,机动喷雾器实行购机贴补,各级政府对阶段性或临时性的抗灾救灾机械,如抽水机,排灌机械等内容的专项机械进行补贴等等。针对各类涉农购机补贴,建议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所谓准入机制就是按规定的格局,实行购机者按产品招标价格购入,而后到农机部门办理相关的使用手续,做到购机者有牌有证合法经营,农机部门履法、执法依法管理。农业机械的购入必须有准入计划,这个准入计划就是围绕土地耕作面积和机械可完成的能力,进行宏观地制定准入机制。例如:全国制定的18亿红线耕地范围,而18亿耕地中所配备的农业机械应该配置多少千瓦,各级政府要依照当地实际,制定一套严格的准入机制,农机盲目进入使用领域的弊端即消失。

2.稳定基层农机统计队伍是确保农机统计及时、准确的有效途径

农机统计内容丰富,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联着千万户农机经营者的人、财、物的统计,又与其他统计内容息息相关,要完成该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工作,农机统计队伍的专业化尤为重要;因此、要使农机统计数据内容准确,上报及时;首先要做好基层农机统计队伍的人员稳定性,保证乡、村、组、户四级统计数据来源准确无误,各类农机统计所需的内容按要求,照标准收集,各个统计抽样调查户,村小组抽样调查点,村委会统计资料收集人,乡(镇)农机统计员不要任意改变;要培养农机自己的统计户、点。其次要依靠广大农机经营人员,农机统计的许多资料都掌握在农机户,操作手,村秘书那里,因此必须依靠他们,与他们共同研究,分析各项农机统计数据,去假存实。要组织乡,村农机统计人员进行必要的统计业务技术培训,教育统计人员明确农机统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农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如实地上报各类统计数据。要搞好原始材料记录,乡农机统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农机经营户、点、编制一些筒单,易懂、便于填写的机械作业记录,技术档案等表格;帮助、指导、督促农机经营户,点及时认真填写。再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农机统计工作,坚持把农机统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中有人抓,有人干;开展业务有布暑,有经费。要牢固树立农机统计是指导农机工作的决策依据,是研究农机发展重要资料;是提高农机经营效益、预测赢亏的导航仪。要加大农机统计的配备设施投入,实现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配备相应的统计设备,建立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统计信息自动化糸统网络,使农机统计工作的业务本身上台阶、有高度。

3.提高农机统计质量,改进农机统计方法是落实国家《统计法》的重要举措

农机统计工作重在统计质量,如何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类统计任务,急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推陈适合农机统计工作的新办法,摸索更全面的统计工作新路子;一是农机统计人员要认真钻研业务,熟悉有关农机统计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党对农机化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水平,胜任农机统计工作。二是实是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农机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坚将原则,不弄虚作假,不能因某领导的主观指示就丧失统计原则,违背统计法要求。三是严格执行统计工作中的各类统计方法,如统一核算,统一制表,统一指标口径,统一填报时间等,只有认真贯彻国家统计法规定,运用全面统计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才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法。四是提高农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农机统计工作提到与加快“三农”建设步伐同重;并充分运用统计手段,更准确,全面、料学地制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计划,更及时、稳妥、坚决地落实农机化发展计划。同时还要加强农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五是加强基层农机统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机统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稳定统计队伍,使农机统计人员能够把农机统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篇9

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与实施“两张皮”问题? 1.一方面由于没人愿意干技术,技术管理人员严重流失,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现场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刚毕业的学生首先补充到技术部,由于经验不足,所编制的方案指导不了施工,缺乏可操作性,形成“你编你的,他干他的”的恶性循环局面。这种局面的改观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①重视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加强技术管理力量,提高科技人员的地位,不要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当作口号来喊,只当作旗帜来举。

②多组织技术培训,不仅仅是规范、规程的培训,安全、经营方面也要培训,施工技术方面增加与外界相互沟通的机会,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③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一层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行轮岗制度;一般施工方案的编制,可以由主管工长负责进行编制,技术部进行编制指导,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编写能力,同时也使施工方案与现场能够更好的结合起来。

④提高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意识,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责任进行划分,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这项工作需要项目经理的大力支持,督促各责任人员和部门来共同完成,避免由于技术部门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过程中,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导致施工组织设计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⑤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由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共同审核、会签,加深各部门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解。采用多循环讨论,增强施组(方案)的可操作性。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学习,提高技术交底与施工方案的一致性。

2.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编制时间仓促,信息技术资料缺乏,重复劳动严重,造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内容粗糙,细部节点少,缺乏关键部位的施工控制措施。这种局面的改观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① 通过争创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已使得结构方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具有了一定的格式标准,但每年结构长城杯对方案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另外装修方面的施工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每一分项工程的做法每个公司、每个项目标准都不统一,大部分是靠以前的施工经验,以及施工队伍的施工经验,缺乏施工技术资料的积累和创新,工作总结《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建议集团公司建立技术资料库,减少技术人员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希望集团公司集中技术人员编制出施工方案的标准化格式;同时,收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制订统一的企业施工标准,在全集团公司内部全面推广。

② 各个专业应培养出技术专家,疑难问题的解决,多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并整理出疑难问题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③ 多收集细部节点做法,形成细部节点做法资料库,使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写能够做到“节点齐全,内容清楚”,从而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

④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执行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施工方案履行情况总结,提出应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使得施工方案的编制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项目领导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了解,靠经验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缺乏创新精神,而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得不到大力支持,单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及力量无法做到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这种局面的改观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①将专业知识水平高,善于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提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促进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②多收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信息,及性能、价格的比较,提供集团内部某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分析,减少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盲目性。

③鼓励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从试点抓起,做到“严密监控,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分析出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区别,将质量有保障、成本能节约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大范围推广。

二、技术方案与项目成本“两张皮”问题?

(1)了解本单位的物资、设备情况,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技术方案编制时,材料的选用(性价比)要充分考虑,物资部门、经营部门要把关。

(3)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同时,还要编制“项目成本设计”,由项目经理或执行经理牵头编制,工程部、物质部、经营部、技术部共同把关,控制项目制造成本。

三、如何开展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和优化?

(1)技术部、工程部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提出几种施工方法,编制初步施工方案。

(2)初步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组织技术部、物资部、经营部、工程部对施工方案所选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材料,进行评估,由工程部、经营部测算出施工实物量,物资部、经营部根据选用材料测算出单方造价。

(3)根据测算结果,对几种施工方法的综合单方造价,进行性价对比,选用方法合理、价格适中的施工方法。由技术部进行施工方案的定稿、发放,由工程部进行监督执行。

(4)施工完毕后,由工程部对最终实物量进行统计,对最终材料使用量及材料损耗量进行统计,物资部对最终物资价格进行统计,经营部对最终制造成本进行汇总、分析,技术部将所有材料收集齐全,将电子文档报送公司技术部,形成公司信息资料。

(5)公司技术部对各项目的同类信息进行汇编,输入公司信息资料平台。

四、如何做好投标与中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

(1)项目中标后,公司技术部将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下发项目经理部,由项目主任工程师组织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讨论、学习,(2)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投标施组进行分析,列出项目施工难点、特点,针对施工质量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根据比较选用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如何做好团队非技术建设 篇10

其实那是不一定的,因为一个好的团队中,关键是人,技术是可以教,可以学的,但如果团队的非技术因素方面的建设不行,团队一样会最后走向失败。比如,我们举些常见的例子来分析下。大家一定会遇到这样的团队:1) 团队整天忙碌赶工,大家埋头苦干,相互之间感觉交流不多,团队成员感觉每天做重复工作,象代码机器人,往好了的框架中写代码,感觉没成就感2) 团队中,牛人特多,普通成员只占少数,普通成员感到危机感,压力大,感到发展空间不大3) 团队成员因为有牛人,但正好技术经理或项目经理不一定是最牛的,因此牛人暗中不爽老大,老大也不知如何管这些牛人4) 团队一直是混沌状态,尽管团队都很努力,但各类客观的问题压的团队喘不过气来,周而复始5) 团队成员军心不稳,流动大,怨气大……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个人认为,在一个搞技术团队中,要注意团队的人文心理的建设,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几方面:

1) 团队成员的目标一致性建设

人是有差异性的,但既然一个团队,就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这点在团队组建之初,一定要公开大张旗鼓地跟团队成员讲清楚,无论你是新建设一个团队,还是半路接手一个团队。一个建议的很好方式就是在跟你的团队成员第一次接触时,就要把这个目标能拿出来或者通过讨论达成,甚至要在书面上体现,之后在团队建设初期,更好多次宣传布道你们团队的这个目标,目标要简单,可执行,让团队成员感到有信息,有鼓动性。当然也可以制定长,中,短的目标。因为在团队建设初期,你把这个目标在团队中布道得越好,成员对此印象就越深,越容易在以后去执行。有的团队在建设之初,就顾者去搞各类技术规范等技术问题,连团队的目标也没制顶,结果会让你的成员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会迷失信心,迷失目标的。

2) 摸清团队成员的情况

这里不是说你要知道他们的一般个人资料,团队领导者,要充分了解每个成员的全方位的情况,比如个人兴趣,优缺点,特长等。这个一般可以在团队建设之初,通过让他们介绍的方式进行,但其实最好还要搞些调查,比如最简单的是,假如你中途接手一个团队,你可以用电子调查表格的方式,让他们去做个简单的问卷,让他们写自己的个人资料情况,写对之前团队建设中的意见,写对以前团队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有时比面谈好,因为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有怨气的话,可以写出来(可以搞不记名),但有的人很不愿意跟老大面谈。更建议推荐的方式,可以配合公司的HR,搞些更专业的调研,推荐9型人格的调查,是国际上相当权威的性格调查。通过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员工的性格特点,方便今后的管理。

3) 让团队成员心理上有成就感

在摸清楚团队成员情况后,你就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那就要着手对他们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了。人在一个团队中,都希望得到重视,提拔,关注,因此要使他们有被满足感。但实际情况上,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一般很难靠你团队一个人的力量,就让团队成员的想法被满足。比如他们说要加薪,但你做为部门经理,也不是你一个人说给他们加就加的,受很多条件制约,但你应该想下,在你的层面上,能为你的手下做些什么事情。举个例子,当你发现你的下属,是个相当积极学习的,学习新技术欲望很强的人,你就要意识到,你能否为他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了。因为人的心理往往是这样的,他对某方面兴趣大,有上进心,就会全心去提高自己(搞技术的人更是这样),他会排除万难,如果他发现公司或者团队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他就会动摇甚至考虑走人的了。因此你意识到的话,应该首先马上跟他进行交流,了解他的情况,多跟他就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让他从心理上感到他是被重视的,被欣赏的,被鼓励的,被帮助的。而你的一句话,往往会给你的手下很大的鼓励,尽管他感兴趣的东西你不一定会,甚至他比你牛,但这其实是没所谓的,比如你可以说:“你研究的这个方面,以后应该很有前途的,我有空也会跟你一起看看,帮你看看是什么回事,看看能否帮你解决。另外,你可以到书店看看XXXX写的书,或者对你有帮助。。。”,这样的话,对方会觉得你这个老大是不错。还有的是,应该尽可能让你的手下知道的,发表的,学习到的东西能在团队,项目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人在团队中,是存在竞争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自己的意见,在团队中别采用,这样的话,员工会觉得自己在团队中有地位,有竞争力。但大家知道,这往往也是很难完全实现的,

上一篇:互联网加大赛获奖范文下一篇:糊涂的爷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