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

2024-09-13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精选5篇)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 篇1

在***区“目标、责任、争先”承诺

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很高兴来参加***区今天的承诺大会。***区在全市7个县(区)中率先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层层明确目标,逐级传递压力,这种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值得肯定。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开发的关键时刻,广泛开展“目标、责任、争先”承诺活动,既是检验换届后领导班子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责任,提振信心,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必将在全区上下形成人心思进、共促发展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8月16日,我和市委组织部的同志,来***区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满眼看到***区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深切感受***区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这几年,***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业绩,为***港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区的奋斗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区的规划起点高,工程建设亮点多;-1-

***开发区吸引了一批重特大项目落户;***区的社会管理措施创新,基层干部充满激情。前一段时间,在全市县区委书记“目标、责任、争先”承诺仪式上,方韬书记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市委递交了承诺书,承诺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期内在全省55个市辖区中排名达到前30强,每年进位5个名次,并把镇江市润州区作为学赶目标。可以说,目标远大,鼓舞人心。刚才,又听了同志们的承诺发言,再次感受到了***区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感受到了同志们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的信心和决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区的广大干群一定能够以这次承诺活动为契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实干,奋力争先,不断开创***区工作新局面。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想法,与同志们共勉。

希望率先发展成为***区干部的目标志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区是全市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主战场、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的主阵地、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主力军,是全市深入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龙头和引擎,要素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准确研判形势,充分认清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确立率先发展之志,落实率先发展之策,谋求率先发展之效,努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

思想要率先解放。谋求率先发展,解放思想是先导。要把***区的发展,放到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中去定位,培养更加开放的现代理念、更加高远的世界眼光、更加宽广的包容胸怀,积极争当新时期沿海人,使***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真正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开放前沿的地位相匹配。措施要务实有力。谋求率先发展,落实举措是关键。***区承诺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很高。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整套的考核指标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共18项25个小项。目前,苏北只有铜山、大丰、启东3家达标。***区要在全市率先达标,就要对照指标,逐项分析梳理,已经达标的要巩固,没有达标的要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按期达标。***区要建成“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就要把江苏沿海的市辖区逐一分析,找差距、明不足,研究出台学习赶超的有效举措,真正做到项目比别人多、速度比别人快、质量比别人好,各项主要指标都居于前列。机制要充满活力。谋求率先发展,机制是保障。***区要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必须有一套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特别注重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区蓬勃发展的事业中来。

希望开拓创新成为***区干部的显著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必须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当前,***区要实现率先发展的承诺,各级干部必须将大胆创新、持续创新、全面创新贯穿工作全过程。要以新的理念引领发展。理念一新天地宽,理念不变原地转。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区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以学习力换发展力,创造性地解决人才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筹、矛盾如何化解等现实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以新的思路突破重点。坚持扬优展长、差别取胜的策略,打特色牌,干特色事,谋求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重点要加快“二产强区、三产富区”步伐,推进幸福生态***建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将沿海开发的工作任务担当好、完成好,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以新的办法化解难题。总书记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创新办法解难题上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真正让创新成为***区发展的最强音。

希望真抓实干成为***区干部的鲜明风格。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次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真抓实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和

境界,反映的是一种能力与作风。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潜心抓大事、抓重点、抓落实。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坚决避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中,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体现。要动真碰硬抓落实。正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对于部署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作出的决策,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罢休。要雷厉风行抓落实。形势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当前***区的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广大党员干部要珍惜机遇,把握时机,切实抓好承诺事项的落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切不可贻误战机、错失良机。

希望创先争优成为***区干部的不懈追求。***区汇聚了全市各种优质资源要素,广大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勇争上游。***区所作的各项承诺,工作目标定得都不低,可以看出来信心饱满、底气很足。承诺只是一个形式,关键在于把目标变为现实,把履行承诺的过程变为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创先争优。制定发展目标、作出争先承诺,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重数量,更要看质量。紧密结合***区实际,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

升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在造福人民群众上创先争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五进四解三转”主题实践活动,带头落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责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责任,建设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在推动承诺兑现上创先争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办法,在履行承诺的一线考核干部,用兑现承诺的实效评价干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更好地抓落实、干实事、谋发展。

同志们,今天大家在这里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山海为证,一诺千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瞄准目标,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履行承诺,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港城”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 篇2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巴彦淖尔市农牧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自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 (包括协会) , 以解决农牧民一家一户小生产与统一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截至2011年末, 全市共组建各级各类合作组织748个, 涉及全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多个领域。其中养殖业105个、种植业173个、生产加工业18个、运销服务业40个、农民用水户协会397个、其它类型的15个。加入到合作组织的会员达7.9万户, 占全市农牧民总数的9%。全市经纪人队伍发展到4.5万人, 其中有较大经营规模 (年经营额20万元以上) 和较强带动作用 (带动农户50户以上) 的经纪人已达4159人。

(一) 从发展情况来看, 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合作形式不断增多。由发展初期以能人 (大户) 和村干部牵头兴办为主向多个主体多种类型发展。

2. 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由初期种养业单一的生产销售合作向加工、运输、销售、信息和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逐渐延伸, 打破了区域、部门、行业之间的界限, 向多因素交叉联合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3. 服务功能、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合作经济组织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围绕主导产业形成, 其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也主要围绕主导产业展开, 其服务内容由粗到精, 服务水平由低到高, 服务技术的科技含量也明显增加, 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示范带动作用大大提高。

(二) 在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活跃农村牧区市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对农牧民进入市场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据调查, 凡开展农畜产品销售的合作经济组织, 不但及时出售了成员的产品, 还卖出了较好的价钱。如2003年禽流感期间, 鸡蛋价格暴跌, 蛋鸡产业受到严重威胁, 养殖户普遍出现鸡蛋销售难的问题。蛋鸡之乡杭锦后旗南渠乡顶住了压力, 蛋鸡协会组织、经纪人主动出击, 联系外埠市场, 使全乡的鸡蛋全部以正常价格运往北京、河北、宁夏等地, 没有让养殖户受到任何损失, 稳定了蛋鸡产业。

二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 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农牧民可以联合购买使用大型的农牧业机械, 加工设备及生产资料等, 降低了独立购买这些生产资料时必须支付的消耗成本以及买卖农产品的交易费用。通过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技术标准, 创建产品品牌,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增强了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如南渠乡养鸡协会成立前养鸡户各自为战, 购料、购雏价格高、费用大;协会成立后实行统一购进鸡雏、统一购进饲料、统一防疫鸡传染病、统一销售鸡蛋、统一销售下架鸡的“五统一”方式。统一购进饲料, 因规模大, 厂家实行优惠价、免费送货, 每吨饲料节省200元, 每只鸡节约饲养成本0.80元;统一购雏, 每只鸡采购成本降低0.20元, 收益增加70%, 户均增收2500元。

三是加快了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是农村牧区市场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和传播者, 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凭借市场经验和灵活的信息渠道, 及时给农牧民提供市场信息, 组织农牧民进行统一规范的生产销售运作, 有力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形成, 加快了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 主导产业的形成也带动农牧民自发地从事主导产业生产活动, 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五原县种植食用葵花历史悠久, 但种植规模一直不大, 随着近年来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 葵花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 外销3亿斤, 为本县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 形成了五原县一大特色产业。同时, 五原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定点农贸市场, 也是全国葵花价格认定中心。

四是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 农村牧区工作中普遍存在“土地难调、信息难找、资金难筹、技术难推、标准难抓、产品难销”的问题, 客观上需要一种组织为之牵线搭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农牧民的互助合作和联合, 通过提高农牧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适合农牧民需要和具有专业特点的服务网络,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有效解决了农牧民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解决的“盲目生产, 无序经营”等问题, 使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五是加快了农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当前, 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农技推广受到很大制约。农牧民合作组织可以及时跟踪市场需求信息, 通过与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把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加快了农牧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提高了农牧民的科技素质和农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 由于巴彦淖尔市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和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制约, 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仅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 也抑制了农牧民消费, 延缓了农村牧区的市场化进程。

(一) 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坑农事件时有发生

农牧民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 决定了生产资料的流通是农村牧区商品流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尽管收入不高, 但在农牧民有限的消费行为中, 对种子、化肥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购买首当其冲。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哄抬物价、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居民市场信息、防假识假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些不法之徒将掠夺的矛头集中指向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农牧民群体, 大肆哄抬农资产品价格、出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坑农害农, 给广大农牧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税费减免和粮食直补等政策措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但是好大一块为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 农牧民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按照中央政策, 2011年农牧业“三补一减免”要高于上年水平, 以平均增加10%计算, 每亩可增加补贴资金24.4元。这样, 国家对农牧民的补贴政策几乎全部被生产资料涨价抵消。

(二) 农牧副产品销售依然问题突出, 农牧民丰产不能实现丰收

巴彦淖尔市农副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 农副产品长期受到“卖难”的困扰。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现象。有的地方认为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抓生产, 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虽然认识到流通的重要性, 却又不知如何抓, 最终导致农牧副产品的“卖难”问题。由于重生产、轻流通, 不少地方春耕用行政手段落实种植计划, 秋收后对产品销售则不闻不问, 管种不管收。正如杭锦后旗某镇党委书记所说:“春天是计划经济, 秋天是市场经济”。二是重市场建设, 轻市场预测。由于市场分析、预测难度较大, 因而在农牧副产品流通工作中, 各地只重视市场的场地建设, 不搞农牧副产品市场分析、预测, 缺乏对生产者的正确引导。三是一哄而起, 随大流, 盲目从事生产经营。农牧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掌握信息、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条件的局限性, 不能准确掌握市场行情, “庄户人家不用问、一家做甚都做甚”, 生产决策的盲目性较大, 经常出现“什么价高, 就种什么、养什么;种什么、养什么, 什么就难卖”的尴尬局面。以杭锦后旗和磴口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为例, 2003年蒙牛乳业集团在该县建立30个奶站, 政府引导农牧民购进奶牛6000多头, 每头牛价格在18000-22000元左右, 目前由于蒙牛集团奶源基地遍布全市5个旗县区, 奶源趋于饱和, 对奶质量要求较高, 导致“卖奶”难, 使大多数奶户入不敷出。

(三) 农牧民市场意识淡薄, 一家一户自我封闭的生产经营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 农牧民只管生产不管流通, 他们和市场几乎没有关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由于农牧民尚未从长期的封闭生产格局中解脱出来, 缺乏流通意识, 对政府仍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感到十分茫然和无奈。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加入流通领域虽然有一定的自发性, 但组织化程度低, 稳定性差, 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 导致市场信息不灵, 流通环节不畅;民间流通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 大都处在自我形成、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状态。

这种单一的经营和服务与各自为战的格局, 在客观上难以把握农副产品市场脉搏和知识化农牧业发展全局, 在流通服务中存在着较大的狭隘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同时, 这种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的方式和统一的大市场之间常常发生脱节, 存在着很不适应的矛盾。

(四) 农村牧区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牧业生产要素投入少。“十一五”虽然在“三农”方面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 但主要是靠国债资金, 而且85%以上用于大川大河治理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二是农牧业科技投入少。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 往往喊得多、落实得少;科研人员除了承担少量的国家课题外, 主要精力都用于“找米下锅”的项目上, 谁出钱就给谁研究, 研究项目缺乏基础性、方向性和宏观性;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 往往一人从事多种职业, 甚至将农牧科技推广作为“副业”, 还有的实行“既开方又卖药”, 向农牧民收取过高的技术服务费, 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三是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 农村牧区劳动力难以实现有效的转移。这也是农牧民收入不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问题,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地位不明确。

专业合作组织对内为社员提供服务, 对外参与市场竞争, 追求社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 也不同于普通的企业,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企业。在目前情况下, 巴彦淖尔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在工商部门登记的, 一般被视为集体企业或合伙企业, 每年都要上交手续费、年检费和管理费等, 对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合作组织来说, 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在民政部门登记的, 收费虽不高, 但手续较为繁琐, 而且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可见, 由于在登记上无法可依, 缺乏统一的操作程序, 甚至难登记, 使得专业合作组织难以依法成立、依法运行、依法经营、依法发展, 也难以受到法律保护。这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快、功能不强的重要原因。

2. 政策扶持不到位。

合作组织是广大农牧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自发创造的, 对发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又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 虽然能兼顾公平和效率,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发展初期困难很多, 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专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经济实力, 急需财政项目扶持。一个典型的例子:临河区干召庙镇蔬菜协会2002年从本村220户起步, 跨村并跨乡发展, 目前社员达到1000户, 种植达10万亩。协会组织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 并实行联户联销、联户联防。虽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但合作社并没有多少积累。为了更好地为农服务, 促进产品均衡上市, 计划建一个保鲜库, 扩大市场交易面积, 但苦于财力有限, 一直未能如愿。由此可见, 如果公共财政能对合作社的一个或几个薄弱环节或关键环节给予一定扶持, 其资金使用绩效会很大, 不仅可以提高合作组织为农服务能力, 而且可以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

3. 辅导培训机制不健全。

加强辅导培训是世界各国推进合作事业的共同做法。近年来,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等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强化培训、悉心辅导、加大扶持的结果。而全市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专业、及时、有效的辅导和培训。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 一些干部本身对目前大力发展的专业合作组织知识知之甚少, 更谈不上去宣传和指导;相当一部分经纪人、农牧户的合作意识淡薄, 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社员风险意识比较差, 只能“利益共享”, 难以“风险共担”;有的合作社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 习惯于采用单纯搞行政或搞企业的方式管理合作社 (协会) 。为此, 现阶段特别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农牧民、对专业合作组织及经纪人的辅导和培训。

三、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牧区流通问题绝不是对传统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修修补补, 也不是单兵突进地去推进, 必须要与解决“三农”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 融科技、金融、信息、加工、服务于一体, 再造新型农村牧区流通体系。

(一) 整合现有流通资源, 培育农牧业生产资料和农牧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专业性协会、农牧民经纪人的快速发展是农村牧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是农牧副产品市场开拓的主体, 因此必须扶持其加快发展。首先, 要积极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使之不断增加数量, 壮大规模。其次, 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 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二) 改造农村牧区供销合作社, 发挥流通主力军的作用

改产权、改体制、改机制, 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推广现代营销方式, 重新构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络和服务体系, 推进助农增收。

首先, 要改革社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主要应以股份制为主, 吸收企业内外、系统内外不同主体参股, 打破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 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 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和从事重要商品经营的企业, 要坚持理事会控股, 本着调优、调大、调强的原则, 集中优良资产办成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资、日用工业品等商品经营龙头企业和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 努力提高企业的扩张力和核心竞争力, 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 使其尽快成长为具备一定竞争潜力的现代企业;对于其他企业, 要多种形式, 不拘一格, 通过建立集团公司或资产经营公司等方式, 各级供销社理事会作为社有企业出资人身份行使在企业的权利, 履行出资人的相关义务, 使之逐步形成行之有效、新型的社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 促进社有资产和企业不断发展。

其次, 要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一是改造传统网络要发挥优势, 把打造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网络和其他主营商品经营网络作为重点, 由若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组成经营网络体系。二是对供销合作社现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三是要实现社有企业与连锁企业对接, 鼓励实力雄厚、品牌效应大的企业扩张自己的品牌, 自上而下形成联合较为紧密、品牌知名度较高、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四是通过内外联合、整体加盟的办法, 靠大连强, 实现发展。

(三)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拓展农村牧区流通销售渠道

各级政府应积极构建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网络, 为专业合作社、其它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流通大户、专业户和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 在农牧民和市场中搭起联系的金桥, 加快农村牧区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可以是在乡镇建立农牧副产品流通信息中心, 发挥信息中枢作用;在经济实力较好的村成立村级流通网络信息站, 聘用专人负责信息工作;在经济条件差的行政村建立信息点, 由素质较高的村干部和流通能人担任信息员。利用各级信息网络中心 (站) , 利用网络信息促进流通服务, 提高信息的服务面和实效性。

(四) 抓好典型示范, 提升整体素质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 篇3

近年来,XX市着力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推动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最近,按照市委书记XX同志要求,市委组织部组建联合调研组进行总结。XX是农业大市,共有X个县(市、区),XXX个行政村,XXX万农户,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XX%,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在全市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XXXXX个,党员XX万名,其中农村党员XX万名。党的十九大以来,XX市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无钱、无人、无阵地,服务条件有限、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实施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采取“两增一扶”(增加投入、增强力量、强化帮扶)等措施,立足源头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推动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抓队伍强素质,培育服务群众的骨干力量。

搞好服务,“有人”是前提。围绕“有人办事”,XX市重点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基层党务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增强他们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一是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着眼于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两推一选”、公开选拔、跨村交流、下派任职等多种方式,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复退军人、企业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支部书记,提高报酬待遇,拓宽进步渠道,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带头发展。从2019年起,专门成立

“村官学校”——XX市农村干部学校,开办农村干部大专班,培养专业化农村干部人才。目前,已培训XXXX人,其中村“两委”成员XXXX人,村党支部书记XXX人,XXX多人已成为村致富带富能手。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发展对象不符合条件、“家族化”发展党员和党员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严把党员“入口关”、“教育关”、“作用关”。强化组织员办公室职能,专门负责党员队伍建设,主要是把总量控制好、把结构优化好、把质量提上去,更好地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在严把党员“入口关”方面,实行发展党员“两推荐、两票决、三公示、全程记实”制度、预审制度、“全程问责”等制度,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在严把党员“教育关”方面,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载体,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党员“冬训”。在严把党员“作用关”方面,将每年2月份定为集中承诺践诺月,开展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实行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开展民主评议,组织各类为民服务活动,促进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如,XX县积极培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了群众办事服务队、扶贫帮困服务队、种养殖技术服务队、矛盾调解服务队、村内治安服务队、环境卫生服务队、留守妇女儿童服务队,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抓好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党务干部数量不足,有的党务干部对基层情况和党建业务“两不熟”等问题,强化刚性要求、硬性约束,做到选优与育强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明确市、县党委组织部直接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员,分别不少于本单位行政编制总数的XX%、XX%,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人员不少于X人。要求新任组织委员必须具有至少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党龄在5年以上,并对组织委员分工进行规范,保证这支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高素质。要求各县(市、区)有3人以上的专职组织员,保证党员有专人管,活动有专人抓。

(二)抓投入强保障,落实服务群众的经费支撑。

一些村级组织“有心服务”但“无钱办事”,是制约其服务能力的主要瓶颈。XX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基本解决了“有钱服务”的问题。一是建立村级党组织运转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市财政在每年安排XXXX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报酬补贴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XXXX万元“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各县(市、区)也配套设立专项经费。2021年,市、县财政共投入近X亿元,让全市XXX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吃上了“低保”,各村年运转经费都达到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村级组织工作运转和为民服务有了基本经费保障。二是大力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创新扶持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自我保障的能力。从2020年起,实施“千村集体经营场所示范”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选择XXX个左右的村,通过整合资源、多方筹资、强化帮扶等措施,建设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厂房、种养殖大棚和门市超市用房等村级组织经营场所,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扶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XX村抓住政策机遇,新建了集体经营示范场所,用于经营农资超市和生活超市,不仅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而且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三是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对于村级组织运转最低保障经费,出台管理使用办法,强化督查考核,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对于村级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同时加大公开力度,利用报纸、电视、村务公开栏等阵地,定期向群众通报村级决策事项、财务运转使用等情况,让村民看得见、摸得清资金去向,以

“公开”提升村民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如,XX村实施“村务发言人”制度,定期公示资金运转情况,形成了村级班子和村民的良性互动。

(三)抓规范强阵地,建好服务群众的活动场所。

2021年以来,XX市全面建立以村级为民服务站点为基础、以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以县(市、区)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确定XXXX个活动场所不达标村作为重点建设村,采取财政补助、政策倾斜、结对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做好活动场所的新建、扩建、修缮工作,实现了“村村都有达标的活动场所”目标。同时,积极推进县、乡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市XX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功能实用的党员服务中心,XX个乡镇(街道)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活动场所建设规范化。按照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抓好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活动场所的综合效益。如,XX村对原有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建成面积1300平方米的便民综合服务中心,集村级组织活动、便民服务、农家书屋、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幼儿园、互助养老院、超市及文化娱乐等设施,形成多功能、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受到群众欢迎。三是发挥活动场所服务功能。依托村级活动场所设立为民服务站点,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实现

“生产、文化、卫生、法律、政务、关爱”六个服务不出村,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XX付村投资30余万元建成远程教育户外广场,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政策理论、适用技术、科普知识、文化卫生等学习教育服务,成为村民农闲时间的好去处。

(四)抓帮扶强基础,形成服务群众的工作合力。

针对惠农政策“到户难”、烦事难事“疏解难”、后进村整治“破题难”,基层党组织服务手段单一、资源有限等问题,XX市开展了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形成服务群众的工作合力。一是机关干部驻村联户“两个全覆盖”。采取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建立联系点和重点联系户,市、县(市、区)直部门单位确定联建村,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后进村,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办法,开展机关干部驻村联户工作。2021年以来,全市X万名干部与XXX个行政村XXX万农户建立直接联系,每名干部都有自己的联系户、每个农户都有固定的联系人,实现干部、农户“两个全覆盖”。221年共选派了XXX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范村级管理,带领农民致富。二是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解忧。联户干部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蹲点调研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农户的直接联系,做到

“三知四清”(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力所能及地为联系户解决实际困难。XX县等地建立民意收集分理机制,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形成民意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办理。三是用制度防止下基层出偏差。为避免“走形式”、“一阵风”,专门成立下派干部管理工作办公室,建立市领导带头督查机制。实行“六个一”(有一张便民服务承诺书、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一面便民服务公示牌、一个便民服务意见箱、一部便民服务联系电话、一本便民服务记录簿)联系服务制度,要求干部下乡不扰民,入户期间自带被褥,吃住在村,不陪同迎送、不开小灶。“第一书记”人手一套《民情记录簿》、《驻村干部“一口清”》涉农政策和党务知识读本,使群众能够随时联系到“第一书记”,“第一书记”能够快速了解农村情况开展工作。年底对驻村联户工作集中考核,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2021年,XX市级共组织开展督导检查X次,访查农户XXX余户,约谈、通报批评驻村联户工作不力的干部XXX人。

(五)抓载体建制度,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较多,到乡镇办事不方便的实际情况,XX市着眼于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保证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一是依托为民服务场所推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如,XX市实行为民服务代办制度,每村建立“一员一室一中心”的民生代办服务网络,从村“两委”成员或热心服务的党员中选择1人担任民生代办员,专门负责受理群众委托、代办民生事务,同时收集民情民意;村村设立代办室,专门负责接待群众咨询和委托;镇街设立群众服务中心,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财政、经管、计生、新农合、公章监管等部门进驻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为民服务事宜。规范工作程序,印制《民生代办委托书》、《民生代办事项登记簿》、《涉农政策汇编》,严格按照

“委托——代办——反馈”的程序进行代办,设立民生代办公示牌、服务监督电话,发放民生代办联系卡,确保代办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二是建立党员群众联建联创制度。根据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以党员为纽带,凝聚村民共同参与,发扬农村群众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员群众良性互动。如,XX区探索实行“30户联创”党建模式,打破村庄村组界限,以30户左右的家庭作为一个联创单元,选出党员中心户长,以中心户长为纽带,联创单元党员定岗定责,带动群众志愿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形成了以“30户家庭、中心户长、联创联建”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联创体系,主要开展6项联创:基层党建,中心户长定期带领群众参观党建工作,联创户对党员履职践诺工作进行评议;民主管理,定期对村级事务“四民主两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卫生监督,党员带头,每个联创单元负责一个卫生保洁专区;邻里互助,联创单元的党员分别与困难家庭结成对子,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传授实用生产技术、传递致富信息;文明倡树,每名党员承担文明宣传任务,传播文明生活方式;平安村居,构建“邻里守望”的群防群治机制。三是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如,XX区每村每天至少有一名“两委”班子成员在村级活动场所坐班办公,做好上传下达,为党员群众提供政策、村务等咨询服务,处理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工作成效

XX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取得了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效果,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特别是结合“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广大驻村联户干部帮助整顿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XXX个,调整选配村“两委”成员XXX名,发展党员XXXX名,培养后备干部XXXX多名,培训党员XX万人次。村级班子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抓党建促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村庄实际,借助上级政策,通过发展高效种植、畜牧养殖、兴办工副业项目、成立专业协会、盘活资产资源等方式,加快了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机关党组织发挥本单位人才、政策等优势,从送钱送物到送政策送服务,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活力。2021年以来,全市机关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协调落实无偿资金XXXX多万元,硬化路面XXXX多公里,改造电路XXX公里,新挖沟渠XXX公里,打井1XXX多眼,组织劳务输出X万多人,免费查体X万多人次;新上种养殖项目XXXX多个,协调引进工副业项目XXX多个,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XXXX多万元。202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增长%。

(三)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从XX市委常委到农村党组织书记,从机关干部到农村党员,都把联系服务群众摆在第一位置,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也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全市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和建议X万条,代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XXX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XXX多起,农村信访量持续下降。2021年,在综合考核电话随机调查中,XX市群众满意度提高了X分。

三、几点启示

XX市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瞄准解决关键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直接化、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为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着力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这是解决“有钱服务”问题的关键。调研发现,仅仅依靠上级拨付的最低保障经费,集体经济薄弱村在服务群众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很难为村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有的村支书说,不用再举债过日子了,能够整治一下环境卫生、慰问一下困难群众,但是要解决难事、大事,还得靠集体经济保障。村级服务水平较高、村民比较满意、干群关系融洽的村往往是集体经济雄厚的村,这些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高于其他村党组织。

(二)着力培养本土优秀村干部。

这是解决“有人服务”问题的根本。组织机关干部驻村帮扶,是增强基层服务力量的重要手段,但从长远看,还要培养本村本土党员干部,留下一支扎根农村、永不撤离的服务队伍。一方面,要围绕

“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这个主题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在职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让农村党员干部有资源为群众服务,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三)着力做好团结引领群众的工作。

这是有效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农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越来越强,有的在面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时候,更多关注个人、局部、眼前利益,甚至会提出不合理的利益诉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服务的同时,做好教育引领、解疑释惑等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个人诉求,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四)着力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这是提高联系服务群众水平的必由之路。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处于直接面向村民的最前沿,其治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总体水平。XX市农村党组织在推进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方式民主化的同时,特别注重治理技术的现代化,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如,XX镇运用网络技术开通“民情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村民家庭档案信息管理、民生诉求采集、村级重点工作、村干部每日考勤等功能有机结合,党员群众可以“晒诉求、提问题、求帮助”、镇村干部可以“发公告、作解答、晒日志”、党委政府可以“派任务、知进展、查效能

市组织部长调研讲话 篇4

抢占人才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组织部长2007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一、2006年人才工作回顾

2006年,我市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人才办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深

入贯彻以“五支队伍”建设为主体的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全市人才工作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实现了整体提升。

(一)完善制度措施,增强工作合力。着眼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召开全市人才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市人才开发领导小组会、全市科技特派员座谈会,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落实中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关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对“五支队伍”建设目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的培养使用等提出具体要求和优惠政策措施,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的成长创业潜能。二是强化检查监督。印发《广安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市级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考核、奖惩的评价激励机制和项目实施的信用评估制度,提高了各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结合县乡换届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调整充实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级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系,“一抓一”工作合力明显增强。

(二)突出工作重点,构建人才洼地。积极探索为工业强市和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的有效途径。一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研究生部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清华博士(硕士)赴广安挂职”三项人才合作计划,选送广能集团、爱众集团、恒立科技公司等14名优秀企业家赴北京参加了清华大学为期一年的“CEO总裁班”培训,提高了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对机关干部下派、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创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驻村、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服务、农村人才回引这“六大工程”进行动员部署、统一安排,下发相关文件,明确了市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级各部门的目标任务。通过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建功立业,对思想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受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和选派驻村的党组织书记,积极吸收入党组织或者重点提拔使用。在去年的县镇换届中,通过公推公选,选拔了5名支部书记担任副乡镇长。2006年,全市各级下派机关干部711人,选派村党组织书记244人,派驻科技特派员102人,抽调专业技术人员3185人开展一线服务,吸引4809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建县级以上示范村29个。通过“六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市共培育农村实用人才7.92万人,其中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约2万人,25以上获得各类证书,6500多人通过职称评定,11000多人被授予各类称号,强大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三是积极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主动做好博士服务团的管理协调工作,完成了中科院、省委组织部对我市博士服务团工作的考核检查。全年引进和培养博士2名、硕士17名到市发改委、市国税局、市人民医院、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工作,尽力为他们提供住房、解决职位待遇、发放生活补贴等,积极营造工作称心、生活舒心的良好环境。

(三)注重激励表彰,优化人文环境。以一系列推荐选拔、评选表彰、宣传引导等活动,创新性开展“双争双创”,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载体。一是启动首批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市首届“名师”、“名医”推荐评选活动。下发了推荐选拔、评选管理办法,在区市县和市级各部门呈报的上百名优秀人才中,确定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24名,初步筛选出“名师”20名、“名医”12名提交市人才领导小组暨市名师名医评审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形成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格局。二是认真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对在市工作的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硕士发放了人才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四万多元。在元旦、春节期间对优秀人才开展集中慰问活动,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了他们探索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三是积极营造宣传舆论氛围。印发《关于做好2006人才宣传工作的通知》,对区市县和市级部门人才宣传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布置了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全市优秀人才集中采访活动,在《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电台以专栏形式对工业强市人

才、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科技特派员等7个类型的9名优秀人才进行了集中宣传。在市农业局、广安区委组织部、岳池县委组织部、华蓥市委组织部等的配合下,推荐五个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收编进入《四川人才年鉴》,完成了《四川人才年鉴》广安部分的编撰工作,营造出全市上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机制。

回顾2006年全市人才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个别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个别人才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今年初下达的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不到位;二是对区市县、市人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人才开发的各职能部门的检查指导、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三是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很弱,等等。我们必须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把人才工作摆上战略位置,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研究和抓好人才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2007年人才工作安排

2007年,我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以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人才开发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工业强市人才、新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积极搭建、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组织领导。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认真制定全年人才工作思路和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抓好全市人才工作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和《关于引进优秀和紧缺人才的意见》(广委发[2003]14号)、《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实施意见》(广委发[2003]37号)、《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委办发[2006]1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健全网络。要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指导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落实人才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人才工作专(兼)职人员。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人才工作联系员和责任人,积极报送信息和工作动态,参加市人才办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认真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全市人才工作组织网络。三要进一步强化考核。不断丰富和拓展“双争双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各行业、各系统广泛开展各类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增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做好2007党政领导“一抓一”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标任务的考核检查,着力营造人才工作勇于创新、奋力争先的氛围,引导鼓励人才工作多出新办法、新经验、新成果。

(二)推进“五支队伍”建设,构筑人才优势。一是要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各级各类在职干部不少于一万一千人。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送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或跟班学习,下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安排一批乡镇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实行多岗锻炼,重视妇女干部、年轻干部、非党干部和懂经济、懂工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二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组织外出参观考察、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培训,提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学习。三是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我市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沟通联系,采取市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等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突出抓好城建、旅游、工业、交通等重点行业、优势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四是要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以各类职业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加强与省内外职业院校联姻,推行订单办学模式,提高技能培训层次。围绕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特色旅游业培养人才,在重点行业、系统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活动”和各类技能大赛,着力打造一批市级高技能型人才。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抓好旅游行业人才开发培养的试点工作。五是加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市人才开发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六大工程”,市和区市县各重点选取2-3个乡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示范村(乡、镇)建设试点,力争推出1-2个在全省叫得响的示范村。今年,我们还将对实施“六大工程”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和个人。深化“三向培养”活动,培养一批村组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实施跟踪管理。六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特别是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公民自发组织、培养、聚集社工人才,通过各种形式、载体和手段的创新,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源凝聚起来、整合起来,使各类社会工作者共同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大局。积极鼓励企业、学校、院所等人才密集的单位,采取“社区送教”的方式,组织人才进入社区开展服务。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充实基层社工人才队伍,落实相关政策。

(三)拓宽育才引智渠道,积极搭建载体。一是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按照《关于建立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的意见》和《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市委直接掌握联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选拔、管理联系、服务协调等工作;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的推荐申报工作。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畅通外地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全面推行技术合作、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柔性引才模式。用好在外各界人士的丰富资源,大力实施“智力返乡”工程,通过聘任经济顾问、提供技术支持、直接投资入股或合作办企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把在外人才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我市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吸引周边地区人才来广安创业。三是建立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调研论证,加强与清华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的沟通联系,积极促成清华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选送一批优秀企业家参加清华大学“CEO总裁班”培训,提升本地企业家素质。积极做好与北京海淀区委组织部的衔接工作,争取选送一批干部参加他们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和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四是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建设。加强骨干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引进或合作开发高精尖科技项目,积极帮助优秀人才进行项目申报,争取必要的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四)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优化服务管理。一是开展“七个一”活动。面向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省优专家、特贴专家等优秀人才,举办一次政治理论培训、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一份绩效档案;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召开一次座谈会、发放一份生活补贴、寄出一份新年贺卡、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二是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站、科普画廊等多种媒体,对我市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高优秀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研时的讲话 篇5

我到工作,时间不长,但从平时企业家的反馈和干部群众的评价中,我对市工商局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印象很深,感觉很好。特别是正月初五全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和全市窗口单位专题培训班后,市工商局在黄争新局长亲自指导、陈霖副局长的具体推动下,通过科所联手、主动出击、上门服务,仅用2个小时,就为今年我市首家“亲情招商”企业----大红鹰商贸集团旗下的天海广告公司办结了所有手续,为今年全市深入实施“亲情工程”打响了头炮,树立了榜样。工商局这个典型事例,在全市领导干部参加的各类大型会议上,我至少表扬过10次。当然,这样的生动感人的事例可能还很不少。在这里,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今天一道前来调研的几位同志,向今天到会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工商系统各个所队、分局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听了黄争新局长的介绍,我们对市工商局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又增进了一步。总的来说,最近几年特别是黄争新同志到任职以来,市工商局在省、XX市局的直接领导下,突出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新的特点、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的各项工作又继续迈上新的台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班子建设得到新加强。局领导班子一班人积极服从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工作,站好位置,扮好角色,形成了一个以局党组为核心、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战斗集体。今年,市工商局还着手制定建局以来的第一个“三年规划”,进一步营造起“工商是我家,兴旺靠大家”的浓厚创业氛围,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服务发展有了新突破。市工商局根据省局4月份颁发的“35条措施”和市情实际,细化了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意见,比如通过简化场所证明、先照后证登记承诺、分期到资等办法,为企业进入市场和加快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同时,着眼于“门槛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进一步优化了日常服务环节。上半年,全市外资与内资实际到资分别同比增长101.2%和65%,位居各县市前茅,更为我们前6个月在XX市“六赛六比”暂居榜首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说,经济工作的这枚“军功章”中,也浸润着工商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汗水。三是监管执法上了新水平。认真开展了防治禽流感和网吧、奶粉市场专项整治,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积极推进企业信用监管、商品质量监管和市场开办单位责任制三项改革,“四级三星”诚信管理制度在XX全市推广,为扎实推进“诚信”建设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四是队伍作风实现新转变。积极组织开展“推进思想大解放,再掀发展新热潮”和“提升工商行政管理”两个大讨论活动,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全局意识,更新了执法理念,创新了服务环节,提高了服务水平,机关效能、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都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事实证明,市工商局在发挥垂直管理优势、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方面,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是富有成效的;全市工商行政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委、市政府对市工商局的工作是肯定和满意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担负着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大责任。当前,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至为关键的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挑战,广大工商干部头戴国徽,肩扛红盾,更应该担起神圣使命,勇立发展潮头,再创一流业绩,为的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多的贡献。

在这里,我想对市工商局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三点希望和建议,与大家共勉。

要乘势而上,再创工作“一流业绩”。

这几年,市工商局班子团结,基层得力,干部用心,在创新工作机制、履行自身职能、服务经济发展上,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呈现出良好的气势。对工商局的工作,全市上下有目共睹,也是有口皆碑的。在接下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和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中,市工商局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创造出崭新的业绩。作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我和杜源生市长都是想“鞭打快牛”,我们希望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继续保持奋发向上的昂扬锐气,按照“把好服务经济建设第一关,争当促进发展先锋;站在规范经济秩序第一线,争为市场执法卫士;坚持创新机制放在第一位,争作优秀人民公仆”的总体要求,扬长补短,乘势而上,认真做好抓实各个方面工作,不断创造新鲜经验,全面提升监管水平,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崭新的工作业绩,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扛好旗帜,树立样板。

要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两项整顿”。

根据当前工商管理工作的现状,今年国务院提出了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两大任务,前者是我们的工商本职工作,是职责所在;后者是当前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的形势所需,是切实履行职责的基础和有力措施。抓好这两项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主要是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两项重点工作。要强化对食品经营行为的监管,开展儿童食品、夏秋时令食品、节日食品市场的集中整治,加大对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努力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要深入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严厉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法律意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为主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严格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加强教育,查纠问题,健全制度,强化监督,进一步提高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树立起工商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要着眼长远,努力做到“三个适应”。

一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着眼于与世界惯例接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促进思想观念、监管方式、机制体制、执法手段、执法装备和队伍建设的不断创新,加快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由“收费型”向“监管执法型”的根本转变。从文革前的“市管会”,到现在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部门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过了不平凡的创业历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支队伍现有的人员中,还有相当部分同志属于半路出家,仍然存在着自身综合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我希望工商部门的同志们都能够进一步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自身的学习,创新执法的理念,提高工作的水平。近两年,2位市一级干部先后在廉政问题上“中箭落马”,最近XX市纪委又在市地税局查办案件。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前事之鉴,后事之师。希望我们工商系统的同志们要引以为鉴,经常反省,切实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真正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考验。

二是要适应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谋发展、促发展是党委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改革越深入,开放越扩大,经济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就越加倚重,工商肩负的服务发展的责任也就越加重大。一方面,当前正处在新的一轮投资兴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新兴行业多,新办企业多,新生事物多,工商部门作为企业进入的第一道核准、登记的门槛,是政府的重要门面和窗口,最能直接体现我们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市委、市政府需要大家继续积极主动,满腔热情,高高举起服务经济这面大旗,不断降低市场门槛,优化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为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再开出好头。另一方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商部门仍是主力军。强化执法手段,本身就是对合法主体及其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服务。执法不到位,必将造成服务不到位;执法不公平,必然导致服务不公平。只有牢固树立“为服务而执法”的观念,把服务和监管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广大经营者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三是要适应从政为民和执法为民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商部门,面对的是广大的消费者和经营者,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坚持执法为民,首先需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和风细雨地做好说服和服务工作,坚决防止和避免执法争利、执法扰民、执法损民的问题的发生。坚持执法为民,还要积极实施人性化管理。要大力推行提醒制、承诺制、公示制、上门服务制等服务举措,多送一份温情,多为群众着想。坚持执法为民,还要大力倡导群众参与。群众是公共事务的真正主人,工商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无论做什么事,落脚点都是要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让群众知情,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决策,努力形成互动共进、民主和谐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物价检查所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前缀和后缀总结